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发展的过程8篇

时间:2023-08-09 09:19: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发展的过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发展的过程

篇1

关键词:社会环境;内蒙古;经济发展;变迁

一、前言

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很多,社会环境就是这众多因素中的一个。社会环境因素包括社会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文明程度等等。它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一个政局稳定、经济秩序与治安状况良好、文明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意味着企业经营者有着良好的社会环境,也是区域发展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人们由满足基本生活需要转向追求文化娱乐、环境质量等精神生活需求。由此,人们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等方面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每个人的变化从国家或地区的角度上看就意味着社会传统以及文明方式等等的改变。而上述这些方面的改变又会对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社会环境因素也会随之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对社会环境因素的研究将会日益得到重视。

二、内蒙古发展环境的改变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内蒙古得以成功实践,自治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区域社会环境所包括的内容繁多,本文拟从内蒙古发展环境、社会事业的发展和内蒙古社会大局等几个方面对内蒙古社会环境的变迁进行简要的阐述。

(一)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明显

自实施五年规划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在自治区政府的不断努力下,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的成效。目前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结束后,内蒙古的综合运输体系已初步形成。而“十一五”期间内蒙古的基础设施建设更上一层楼:新增公路里程33万公里、铁路运营里程3100公里,新增民航机场3个,建成8条500千伏电力外送通道。全面加强公路、铁路和电网三大通道建设。累计完成公路建设投资1470亿元,建成赤峰至通辽、呼和浩特至大饭铺至东胜等一批高速公路,开工建设赤峰至承德等9条连接区外的高速公路,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365公里,12个盟市全部有了高速公路。累计完成铁路建设投资555亿元,建成临河至策克、包头至西安等30个重点项目,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0789公里。开工建设锡林浩特至乌兰浩特、赤峰至锦州等35个重点项目,在建铁路总规模5980公里。累计完成民航机场建设投资50亿元,建成鄂尔多斯、二连浩特和阿尔山机场,机场总数达到12个。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生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在内蒙古经济发展初期生态环境的破坏度较低,随着内蒙古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自治区政府历来都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础建设来抓,从而使生态总体恶化趋势趋缓。经过多年的努力内蒙古的生态建设去了明显成效:重点治理区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提前完成20%的规划目标,草原植被盖度继续提高。“十一五”期间累计投入生态建设资金3228亿元,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草原建设总规模5亿亩,禁牧休牧面积78亿亩,林业生态建设总面积5000多万亩,6000万亩农田和8000万亩基本草牧场受到林网保护。开工建设海勃湾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完成13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解决了农村牧区581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50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3500万亩。加强重点区域、流域和行业环境治理,淘汰了一大批落后产能。加强国土综合整治和地质勘查工作,煤田灭火取得阶段性成效,新增煤炭资源储量5500亿吨。

三、内蒙古社会事业的发展

(一)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得到加强

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相同,内蒙古在经济发展之初,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限制,作为社会建设重点工作之一的“民生工程”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作为自治区政府重要工作内容之一的“民生工程”建设得到了加强。具体体现在:

1.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14.2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4.2%以内,基本实现了“零就业家庭”至少一人就业的目标。

2.财政用于社会保障补助支出累计达1048亿元,各项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30.7万人和886.4万人,230.9万职工纳入失业保险。优抚对象、农村五保户生活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200多万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

3.全面启动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累计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资689.4亿元,建设保障性住房78.5万套。内蒙古还建立了被征地农牧民和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五七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以及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转非人员、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农牧民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基本实现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自治区级统筹和失业、工伤保险盟市级统筹的目标,6个盟市实现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盟市级统筹。

4.制定了养老、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以及异地就医政策,自治区本级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全部纳入工伤保险统筹。

5.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建设资金30613万元,如期完成了“九五”、“十五”、“十一五”各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任务目标,解决了295万农牧民群众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的问题。各项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使自治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内蒙古的各项社会事业都得到了快速发展。着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前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稳步推进中小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进度居全国前列。民族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高等教育质量稳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和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城镇社区卫生和蒙中医药事业发展迅速。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深入推进人才储备制度建设,组织实施“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低生育水平保持稳定。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实现了奥运会金牌零的突破。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气象、人防、档案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进展。

(三)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从自治区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内蒙古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进而内蒙古的精神文明建设日益深入,内蒙古的文化氛围日趋浓厚。据了解,“十一五”期间,内蒙古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增长率达28%,高于自治区同期GDP增速。目前内蒙古已拥有4个国家级、21个自治区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草原文化整体形象和实力明显提升,涌现出一批具有草原文化特色的艺术精品,其中中国・呼和浩特昭君文化节在以“节庆展示城市软实力”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节庆产业年会上被评为“十大品牌节庆”。其次《蒙古学百科全书》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健康发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四、内蒙古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

从成立之初,自治区党委就深刻认识到内蒙古在国家稳定大局中的重要地位,紧紧围绕构筑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战略目标,以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为抓手,扎实推进平安内蒙古建设,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各族人民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环境。全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全国综合考评中连续6年被评为优秀。

(一)社会矛盾化解深入推进

自治区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社会矛盾化解工作。自治区党委、政府多次召开党政联席会议和矛盾化解工作会议,对涉及政策层面的18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推动化解工作扎实开展。各地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抓手,实施惠民工程,解决低收入群体的养老、医疗、住房、就业等问题,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二)社会建设管理成效显著

加快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文化站、卫生服务站建设,普遍建立起一站式服务大厅,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等多种便利服务。加快苏木乡镇(街道)职能转变,逐步强化基层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责。加强社区党建和社工队伍建设,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大力加强社会组织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服务管理,在协同社会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狠抓公共安全管理工作,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应急处置机制,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有力地保障了公共安全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平安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加快基层综治组织和服务平台建设,全区苏木乡镇(街道)普遍建立起综治工作中心,嘎查村(社区)绝大多数建立起综治工作站。深化平安创建活动,激发社会各界参与平安建设的积极性。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确保全区社会治安形势持续稳定。

(四)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政府自身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自治区政府在执政过程中,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加强行政立法、执法监督和普法教育,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意见,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不断提高。政务公开取得积极进展,政务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重视源头治理,规范资金运行,勤政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军警民共建和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真做好宗教工作,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局面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自治区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和谐内蒙古摆到重要位置,坚持以人为本,努力实现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各族人民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自治区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不断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促进就业,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发展生产的同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全区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同时,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内蒙古社会环境的日益改善也必将对内蒙古的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从而为内蒙古的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环境基础。

参考文献:

1.孙杰,姜滢洁.内蒙古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启示[N].内蒙古日报,2011-06-08.

篇2

【关键词】 经济发展方式 财税体制

为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及现代化的实现,我国提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就需要系统地整合资源,加大政府支出比重,提高转移支付比例,健全我国税收政策,使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具体地讲,应该进一步扩大政府财政支出总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大中小科技型企业技术革新的财政支持力度,进一步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战略性调整,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转移支付措施,促进区域均衡发展,最终实现公共服务基本均衡化,采取有关专项转移支付政策措施,促进人与自然动态协调发展;采取有效的税收优惠措施,进一步支持自主创新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通过在生产环节、消费过程中设定税收优惠、增设环境税、开设新税种、采取差别税率等相关的政策措施,促进人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贯穿于“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个过程,其中一个核心的内容就是通过财税政策的宏观调控,循序渐进地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财税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即牵一而动百―――其触角能够既延伸到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又涉及到宏观领域。正因为如此,“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构建有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税体制。这意味着在整个“十二五”期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是一个主题。在此期间,财税所担负的责任也将是空前的、压力也将是前所未有的,其必然要经历一个深化发展及转型升级的过程。

一、优化产业结构与财税体制调整

到目前为止,我国虽已构建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产业体系,但产业结构仍然处于非均衡发展状态,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例不协调,尤其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相匹配,重工业比重偏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偏低;经济所有性质也不协调,国有经济控制力过大,而民营经济发展不足。因此,控制制造业尤其是国有企业的重工业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从主要依靠工业带动增长转变为更多地依靠服务业带动增长,从主要依靠国有经济发展张作为引擎转变为主要靠民营经济发展作为引擎,形成工业和服务业、国有和民营双轮带动增长格局,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课题。产业结构是否优化成为衡量现行财税体制运行是否顺畅的一个重要标准。而优化产业结构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供给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供给结构主要指的是在价格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各种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在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合理供应的比例,以及与这种供给关系紧密相联的产业群。第二,需求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需求结构是指在收入水平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政府、企业、家庭三部门之间所能承担的各种产品的消费需求比例。第三,国际贸易的优化升级。国际贸易结构主要是指我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进出口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合理比例,以及与这种进出口比例协调的整个产业生态的关系。国际贸易结构既包括不同产业间的进出口产品及服务之间合理比例,也包括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之间的进出口合理比例。第四,国际投资结构的优化升级。国际投资既包括本国对国外的投资,也包括外国对本国的投资,这两方面应该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得国际投资趋向优化。

我国的商品和服务流转领域执行与其他国家不同的流转税税种,即执行增值税和营业税,增值税主要适用于制造业,而营业税则适用于服务业。由于流转税具有“中性税”的特征,从1994年分税制改革开始,这两个税种的税负水平一直保持基本的平衡。但是,我国于2009年启动增值税“转型”改革,使得增值税税负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就有所削减,营业税的税负水平有所提高。随着增值税税负与营业税税负之间的比重发生改变,制造业税负水平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下降,而服务业税负水平则在一定的程度上有所提升。显而易见,因税负失衡而导致产业结构调整受到阻碍,无论从哪个角度、哪个层次来看都是应该改变的。改变目前这种状况的途径主要有两个:第一,让增值税营业税合并到增值税中。在所有的商品以及服务流转各个环节,按照规定统一征收增值税;第二,在容许的范围内调减营业税税负水平,从而使营业税、增值税这两个税种的税负水平大致保持均衡。其实,在税制改革实践中,增值税“扩围”与“转型”是同时进行的,是相互联系且围绕一般流转税进行调整的。

二、调节收入分配与财税体制调整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主要问题表现为居民收入差距逐渐扩大以及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比重逐渐下降。解决收入分配领域的这两个问题,既关系到我国消费结构的升级,又关系到我国产业机构优化。调节收入分配是进一步促进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的一个重要手段。不管是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还是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都同当前财税体制有着直接的关系。

首先,关于缩小居民间收入差距的问题。对于居民收入分配问题,政府应该适时地运用切实可行的调节手段予以调控。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居民收入分配有直接关系的就是财税,但由于我国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现行财税体制还不够完善,很难承担有效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责任。再者,财税调节属于收入再分配问题。收入再分配问题本质上就是挤出高收入群体的收入去补偿低收入群体,主要措施是通过转移支付等方式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或者采取相对倾斜措施,加大相关项目的支出比例,也就是在存量稳步增长的同时,为低收入群体或者困难居民提供更多有效帮助。在我国财税体系中,主要是通过调节相关的税率比如调整相关的直接税税率来实现的。并且存量环节的直接税如财产税,在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中还是十分不完善的,应该进一步完善,发挥其调节作用。从流量和存量两个方面对收入进行有效调节,应该会对缩小收入差距有一定的帮助。目前,在我国的税制体系中,税收所能实施的调节领域主要是流量方面的。为延伸至存量这一层面,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和完善直接税。所以,从总体上来讲,伴随直接税改革,税收征管机制改革也势在必行。

其次,关于提高居民收入占比问题。在本文中,提高居民收入占比主要是指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国民收入所包括的项目较多,主要有政府收入、企业收入及居民收入。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是我国政府目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但是,如果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那么就会减少企业收入或者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在这种调整的过程中,会遇到很棘手的问题:一是由于我国目前的政府收入格局还很复杂,财政收入只是政府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他如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土地出让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等都可以也应当纳入政府收入的统计口径中。面对诸多不同性质的政府收入,应该削减哪一项,又不应该削减哪一项,在当前都是很难权衡的问题。二是在削减政府收入的同时,相对应的也就会缩减政府支出,要不然,支出就大于收入,政府的负担也会随之增加,债务问题就会产生,政府债务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很难消化。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期,无论是扩大居民的收入还是缩减政府收入,都要以增加政府支出为前提。加之改革带来的债务问题还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消化,削减政府支出这一措施的作用就显得十分有限。所以,至少在目前,我国通过削减政府收入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比的措施会面临很大的约束。

三、循序渐进地推进城镇化与财税体制调整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我国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支点,那就是在循序渐进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动态协调地推动内需与经济增长。但是应当强调,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相适应的应该是,城镇化应该是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化,即根据户籍人口统计的城镇化,而不是根据常住人口来统计的半城镇化,这之间的差异就是农民工、失地农民等。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其家属虽常生活在城镇,但是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的待遇,存在劳动报酬、劳动者后续教育、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问题,因此,农民工及失地农民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与城镇居民是完全不同的。推进完全意义上的城镇化,就是要实现农民工、失地农民真正市民化,但实现这一目标还有待时日。而完成这一转变,当前最大的制约因素也就是现行的财税体制。

我国目前的财税体制是建立在二元经济基础之上的,具有严重的分割性,对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及失地农民,财政所担负的职责也是不一样的。所谓农民工、失地农民市民化,就是要比照城镇居民的标准给予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其家属相同的财政待遇,这就要求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投入。当前二元财税体制之间的巨大差异和所需的较大的财政投入,对当前财政承担系数及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在我国目前的税制体系中,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例较大。隐含在商品和服务价格中的各种间接税表面上看是生产或者经营者缴纳,但实际上最终还是转嫁到了所有消费者身上,农民工、失地农民也不例外。企业大多位于城镇,但是企业所缴纳的企业税收主要被认为是工作在企业中的城镇居民所缴纳的,这就掩盖了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其家属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事实,割裂了农民工、失地农民与企业所得税之间的联系,并进一步形成了制度“围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城镇居民同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其家属在享受城镇公共服务方面的矛盾。所以,实现农民工、失地农民市民化所需完成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让包括城镇居民和农民工、失地农民及其家属在内的所有居民所缴纳的税收与城镇基层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相衔接,不应该把农民工、失地农民排除在公共服务“围墙”之外,要让所有居民都能看到一个真实、全面的有关政府收支的基本信息。这必然要求对现行财税体制进行改革,尤其是要对税制结构进行动态调整,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直接税制,进一步增加直接税收入在整个社会税收收入中的比重。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M].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篇3

关键词:社会公正;需要;效率;机会;经济发展;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1-0005-02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经济发展的贡献已经不能再用简单的量化方法去说明了,它已经在经济结构、教育文化、道德观念、家庭决策以及公共政策等诸多社会领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我们真的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研究表明,社会的冲突和政治的不满往往和社会的不公正具有相当高的相关性,只有让更多的人享有经济发展的利益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片面的不协调性向全面的协调性进化的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人类社会活动系统中的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相互促进、彼此协调的发展是社会全面进步、整体发展的基础。为了确保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的实现,为了消除社会中实际存在的不公正的现象,为了提升整个社会的发展水准,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公正的理念,更需要实实在在的公平行动。可以说社会公正是人类世代追求的“基本善”,是内在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基本的价值目标[1]。

一、需要原则

无论是早期的经济学家,还是哲学家、社会学家以及法学家,都把基本需要作为他们思想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因素加以思考和论述,但是直到今天,许多国家仍然无法完全摆脱社会成员处在急切需要满足基本需要的危机状况,全世界仍然有1 / 7的人口生活在饥饿的状态下,中国人均年收入低于637元的贫困人口约为3 000万,比去年增加了80万,这一原则的实现不是一个简单的直线性的短期过程,而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

基本需要在字面意思上是被作为物质范畴来对待的,基本含义是基本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条件。基本需要原则不仅仅要求满足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要求,而且要在平等的基础上满足所有人,哲学家D. D. Raphael提出要确立平等和基本需要原则的首要地位,他认为,“那些有缺陷的人的基本最少的需要,甚至是所有人的基本的最少的需要是不可能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2] 同时他认为不能仅仅考虑基本需要原则,还要考虑具有效率激励作用的功利主义原则,“社会公正要求最为基本的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的平等满足,只有在这条线以上,剩余的空间才能被用于个人自由发挥。”[3]这与罗尔斯的安排顺序是相同的,在《正义论》中,罗尔斯给予了基本需要相对于其他要素完全优先的地位,但是,一旦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就有理由要考虑其他的社会发展的目标。如果相反,仅仅是根据基本需要为原则进行分配,就会窒息社会经济整体的激励机制和活力,这也是需要原则不能作为全社会的分配体系的基础的原因之一,同时却是社会公正所要考虑的基本原则。

社会成员的需要是多方面的,如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政府有责任制定合适的政策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且社会成员之间存在着先天因素以及后天因素造成的具体环境和自身条件的多种多样的差距,对于那些无法改变的因素,社会成员不需要政府进行干预,但是对于那些社会和历史因素造成的不公正的氛围和环境,政府有责任消除社会上的特权因素,制定合适的政策进行彻底的改变,特别是直接对社会弱势群体提供相应的帮助解决他们面临的生计问题,尽力为社会成员营造一个更为公正的规则体系和公正的竞争环境。

二、效率原则

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派把帕累托效率作为效率的最准确的描述,艾伦・布坎南对之作了最准确全面的叙述,“一个给定的体系的某一状态是帕累托佳态,而且仅当该体系没有一种可行的可供选择的状态能令至少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不令别人状况变坏。一种状况即是S1,相对于另一状态S2的帕累托优态,而且仅当至少有一个人在S1中的状况好于在S2中的状况,而无人在S1 中的状况劣于S2 中的状况。”[3] 这实质上是从个体福利增进角度也即公正视角去评价效率问题,把市场机制的效率问题和社会公正的实现结合起来,进而要求传统制度的制度创新,以便公正和效率可以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结合。保罗・A.萨谬尔森更通俗地解释了这一概念,“在一个经济资源和技术为既定的条件下,如果该经济组织能为消费者提供最大可能的各种商品组合,那么这个经济组织就是有效率的。更确切地说,当不可能通过重新组织生产使每一个人――穷人、富人、小麦生产者和鞋子生产者等等――的情况变得更好,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经济学许多基本的研究已经表明无论是从总成本,还是从个人成本的角度来看,个人经常寻求剩余的最大化,个人的这一目标被认为是公平的。这也就意味着效率在这个意义上并不必然和社会公正一致,相反,效率本身却是一种类型的公正。美国经济学家McCloskey和Zaller的研究成果显示出效率在目前盛行的经济系统中作为公正的特例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微观公正层面,怕累托效率原则对于物质利益的规模和他人的产出结果具有高度的灵敏性,这就意味着效率原则必须要与其他的社会公正原则有一个竞争的过程。

三、机会平等原则

机会平等较为确切的定义可以表述为:通过某种类型的行动,个体A至少和个体B享有同样多的机会,当且仅当满足如下条件――如果个体B能够通过某一类型的一次行动达到某一目标,那么下列情形之一成立,(1)个体A同样可以通过采取类似的行动完成目标。(2)如果个体A不具有采取同样行为的能力,那么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应当归咎于个体A的在此之前的行为[4]。

机会平等的重要性来自于我们这样一种直觉,即我们怎样判断公正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是个人选择的结果。两个出生在近似相同的家庭中的不同个人虽然享有近似相同的人生机会,但是可能会由于不同的个人选择和个人努力,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这就要求我们对机会平等的重要性进行评价。首先,如果把机会和个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那么机会就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具有经济特征的稀缺资源,对于社会成员的个人潜力的培养和才能的发挥相当重要,机会的不同可能导致不同的个人发展空间以及不同的个人利益的分配状况,所以,机会起到一种事前游戏规则的作用,为个人提供公平竞争的平台,是社会公正机制顺利运行的基础。

四、程序公正原则

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考察程序公正,首先,程序公正作为分配公正的一种应用和具体实施,作为一种应用,程序可以被理解成为完成分配公正所描述的分配分布而采取的方式和手段,在这个含义上,程序具体可以指抓阄、轮流以及排队等分配资源的机制和规则,特别是抓阄在分配社会机会方面具有被大家公认的公平性,这是解决社会机会分配问题的次优方法,也就是说,如果社会环境非常复杂而又无法排除其他干扰因素使得社会成员享有事前的公正,那么,这一原则至少可以在事前机会的享有分配上产生一种让所有社会成员可以接受的随机性的分配分布;轮流规则可以用来解决那些具有非确定性的或者信息不完全的收益问题;排队规则与社会公平和需要原理相关,主流经济学近期的研究表明排队规则可以改进那些更需要帮助的社会成员的境况,所以,程序应当是根源于分配公正并为之服务的,只有如此才能从总体的角度实现社会公正[5]。

其次,程序公正独立于分配公正之外的本身的价值。程序公正的基本点在于规则对于所有人的平等和起点的平等,不仅仅要求相应规则在其产生的时刻就具有合理的正当理由,更要求在规则的制定过程和以后的实施过程中应当是公正的。虽然公正的分配在其本意上应该是结果的公正,但是结果的公正往往具有不稳定和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而程序的确定性是显而易见的,所以我们需要一定的公正的程序规则来实现结果公正。从个人的角度出发,作为社会成员,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更多的社会收益,但是社会资源相对于人的无限的需要来说总是有限性的,所以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够得到满意的分配结果,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只有在程序公正已经获得广泛的社会认同的基础上,通过程序公正来实现结果的公正,并最终由两者的恰当结合保证社会公正的实现。

五、改善社会公正的建议

现代社会生活中无论是经济领域,还是其他社会领域都存在着众多的不确定因素和风险因素,导致社会公正发生扭曲的变化,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影响,社会公正是人类文化中带有终极意义的一个基本命题,它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根植于人们心目中的一种基本的制度性的理想,成为人们世世代代追求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它有助于人们在现实中寻找更加合理的生活追求。要营造一个高效并且公正的社会,仅仅依靠个体的努力是不够的,政府必须从对全体社会成员负责的角度出发,维护社会公正的理念和准则,保障社会公正体系中各领域内容的之间的协调和具体实施,并且积极创造一些有助于提升社会公正水平需要的条件,因此,政府有责任“平等地发展个人潜力,使每一个人一开始就有足够的权利(物质条件)以便得到相同的能力与所有其他人并驾齐驱。”[6] 政府不仅要制定有利于保护在市场化、现代化以及社会变迁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社会群体的基于社会保障、公共卫生、基础教育和住房等方面的社会政策,更需要通过具体社会政策的实施一方面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定的补偿,主要是提高弱势群体的“造血”能力,提高他们的人力资本,增强他们在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各领域中的能力。

总之,较高水平和更加公平的教育意味着更高程度的社会机会的平等,高水平意味着劳动力的大量和有效的使用,适度的人口增长率意味着妇女能够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儿童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从而为当前和未来几代人提供更为公正的竞争平台,高度的城市化可以产生规模经济,城市和农村的专业化以及更好的更为平均的生活条件,高水平的正规部门就业会产生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和更为广泛的劳动保障机制,大多数国家的社会发展进程都表明,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往往伴随着较高水平的社会公正状况,要从根本上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必须在经济发展中解决。

参考文献:

[1]郑功成.社会保证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180-192.

[2]Raphael D. D. Justice and Liberty,London,Athlone Press,1980:56.

[3][美]艾伦・布坎南.论理学、效率与市场[M].廖申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5-6.

[4]Sven Ove Hansson, What are opportunities and Why should they be equal? Social Choice and Welfare (2004)22: P305-316.

篇4

[关键词] 体育经济 发展 对策研究

一、我国体育经济发展过程存在的问题

1.体育市场主体不成熟。目前,我国没有建立起比较完备的体育产业系,现有体育产业主要是从计划经济下的体育事业改革转轨而来,仍存在明显的双轨制痕迹。一方面,在改革过程中尝试性地使体育从政府行为向企业行为转变,这一举动虽然带动了一定的市场经济成分,但在某种程度上仍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的烙印;另一方面,企业在与体育部门联办体育赛事的过程中,往往不能获得足够的自,效益却每况愈下,形成了“居民低收入-政府投资-福利分配-投资萎缩“的经济流程,制约了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

2.体育经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国家政策缺乏对体育经济的宏观控制和科学的管理造成市场竞争力弱。与发达国家体育产业比较,我国体育产业资产明显处于弱势。对体育部门举办的体育比赛、体育组织接受的捐赠和体育场馆的经营收入不同程度地减免税收,修建体育场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的优惠政策和低息贷款在这方面我国的扶持力度远远不够,缺乏对体育产业发展上的激励制度和优惠政策。

3.缺乏高素的体育经济人才。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化人才流动等需要,迫切需要体育经济专门人才的参与。中央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分别在2004年和2003年开始招收体育经济本科生,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开始招收体育经济硕士研究生,上海复旦大学2003年开始招收体育MBA学生之外,到目前为止,其他普通高校没培养体育产业经营人才。由于现有的体育经营管理人员大多数是退役的运动员、教练员,他们一般熟悉体育工作,而缺乏对市运作及其规律的深入了解,缺乏科学的管理和市场的调控,导致了我国体育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4.体育市场管理不够完善。目前我国体育市场管理缺乏高层次立法,国务院的行政法规甚至法规性文件很少。虽然大多数省市己径了地方性体育市场管理的法规,但是管理中的重大问题仍需高层次立法予以明确。从目前来看体育市场在存管理权限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楚,管理不规范,有的体育项目还存在交叉管理。另一个问题是尚未普遍建立行业管理标准,除个别地区进行尝试以外,全国大部分升范围内尚未启动行业管理标准。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实现市场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效益化、建立行业服务标准体系,使体育市场管理更加完善。

5.体育消费意识薄弱。我国体育消费意识相对滞后,目前,我国除了北京、上海、深圳、大连等大城市以外,其他城、填居民的体育消费意识不强。据报道:我国城市居民对体育的投入主要是以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消费为主,占体育消费支出的81%,有不少青年人情愿把钱花在卡拉OK娱乐场所或者是网吧,却不愿花钱参加体育锻炼。

二、促进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对策

1.狠抓市场的体系建设。要加强我国体育经济的市场竞争力,毕竟市场是体育经济生存的导向和载体,体育经济的发展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为起点、为目标。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作用来优化配置体育资源,并挖掘体育自身的经济功能,以引导和刺激体育消费为核心,大力发展体育用品市场、劳动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等逐步形成一个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体育市场网络。

2.加大政策扶植力度.目前我国经济还处于转型阶段,体制需要不断的创新,产业结构必须优化。除了按市场规律进行发展外,还应给予政策上的倾斜。一是要尽快制定体育投资法规,规范财务运作,确保投资者的利益;二是要赋予著名运动员,教练员广告权;三是要规范现有体育产业中的税制,税率及征收年限;四是要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分散的体育场所,集中建设以利于体育经济的综合开发。

3.加大体育经济人才队伍建设。除了体育院校招收体育经济方向的本科和研究之外,要引进一批高水平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有的体育经营人才进行强化培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管理水平,要广泛的开展国际体育经济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外体育经济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方法,推动我国的体育产业市场改革与发展。

4.大力推进体育产业经营。要不断拓宽和开发体育产业领域,逐步提高产业的质量和效益。在有形资产的经营方面,商家应认清市场形势,主动进行企业的产品、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发展自己的品牌,在守住国内市场的同时去占领国际市场。在无形资产的开发和利用中,要经营好体育赛事品牌,在中国体育日渐步入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的大背景下,把一个体育赛事经营成品牌产品一样,同样可以获得品牌效应。另外要充分利用体育设施多种经营,让闲置场充分调动起来,趁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热潮,增添花色,服务对路,实行多种经营,提高场馆的使用率,以满足人民群众丰富多彩的体育运动需体育场馆可以体育健身经营为主,按市场规律全力开发体育市场走出一条全新的体育产业化道路。

5.加强市场规范运作、正确引导和刺激消费。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思路、制定与相吻合的体育经济政策,提高体育部门的自我更新,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大体育经济人才的培养,使体育产业开发领域不断拓宽,要充分利用各地体育场馆的开发和利用,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三、结束语

回顾我国体育经济尚处于初级水平的发展时期,要快速有效地发展体育产业,必须狠抓市场体系建设,引导和刺激消费,充分开发体育用品市场、劳务市场、人才市场、观众市场、信息市场、文化市场、证券市场、广告市场,让社会主义市场体育经济与国际接轨。

参考文献:

[1]高阿平:体育经济发展的现状与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5.10.447期

篇5

美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的主要特点有:

一、注重法律手段的运用

美国联邦政府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手段选择方面十分谨慎,对于行政手段的采用非常慎重。在注意公平的同时,更关注经济的效率问题,确保不损害市场经济中的公平竞争精神,注意在寻求公平的过程中不影响经济效率,在提高经济效率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公平。联邦政府区域政策的价值判断标准十分明确,好的区域政策要使落后和衰退区域经济有显著改善,还要不损害其他地区的发展。

二、实行灵活的地方税收制度

针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税制,在保证联邦财政税收和各州不出现赤字的前提下,允许各州实行相对独立的不同的税收政策,因地制宜实行差别税收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创造有利的区域投资环境。有些州政府对到其贫困地区投资的企业给予5年的税收减免,企业以其所得利润进行再投资的,可以享受进一步的税收优惠;对欠发达地区允许免征州所得税;为鼓励投资、购买本州的物业,州政府提供低息甚至贴息贷款,而对在欠发达地区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给予所支付工人工资一定比例的返还等等。灵活的地方税收制度,增强了各州经济的自我发展能力。

三、实行稳定有力的转移支付制度

美国联邦政府的目标是致力于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统一的、无太大差别的区域经济政策。美国财政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联邦财政收入占全国收入的一半以上,联邦政府通过转移支付对欠发达地区提供财政上的支持,调节其社会经济发展。二战后,联邦财政始终注意对落后地区的资金补贴。50年代,财政援助的重点在南部。80年代,区域之间的补助差异有所减轻,但落后地区的份额依然较大。严格的个人收入所得税累进制度是美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得以实现的保障。在累进税制度下,收入越高,所需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就越多,经济发达地区的税收远远多于欠发达地区,为联邦政府能够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向欠发达地区提供资助奠定了基础,使这一制度成为缩小地区差距的有力手段。对于转移支付的财政补助,联邦政府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需要地方政府说明用途并由联邦政府严格监督使用过程,或者由联邦政府指明使用范围,不得挪作他用。

四、标本兼治,注重产业结构调整

一位固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改善地区经济发展形象,但是能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就业量的行业,多是资本有机构成较低、技术含量较少的衰退部门,它们的增多,不利于地区经济结构的长远发展。美国区域方针政策更注重优先调整地区产业结构,宁可放弃一部分短期利益,在一定时期内维持一定的失业率水平,也要致力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通过形成适应地区经济发展要求的合理经济结构,促进各行业的良性发展,促使失业问题的自动解决。

五、联邦政府投资有所侧重

在《阿巴拉契亚开发法案》中明确规定:“对这一地区进行的公共投资将集中投放到今后增长潜力大,因而国家投下的资金可望得到最大收益的地区”。在该法案实施的过程中,通过投资于最有潜力的地区,在开发区内形成一批增长点,进而产生“滴入扩散效应”,把增长的势头向最困难地区渗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需要政府支持的地区,联邦政府的投资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能源等基础设施和教育。

六、引导人力资源合理流动

联邦政府在加大向欠发达地区的教育投资规模、改善其发展软环境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促使北部人口向西、南流动。主要包括给迁移户发放迁移补贴费,为迁移户提供就业机会或就业信息;制定欠发达地区的住宅建筑法,补贴迁移户的住房费用;通过税收和信贷优惠,鼓励资本家在南部地区投资。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出现了人口南移的,大批科学家、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从北向南迁移,寻找新的就业机会。人口的合理流动,不仅满足了西部、南部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需求,而且扩大了消费市场,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重视科技的作用

篇6

一、关于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的几种观点

陈安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学专论》将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分为3个阶段:(1)萌芽阶段。时间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l7世纪,以罗得法、罗马法中的“万民法”、中世纪的国际性商事法典、“汉萨联盟式”的商务规约为主要内容。(2)发展阶段,时间为17世纪以后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以双边国际商务条约、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多边国际专项商品协定、近现代国际商务惯例以及近现代各国商事立法为主要内容。(3)转折、更新阶段,时间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目前.主要形成了布雷顿森林体制和关贸总协定.多边国际商务专题公约得到发展.出现了区域性或专业性国际经济公约.各国的涉外经济法不断发展.而经济全球化明显加快.国际经济法面临新的挑战认为国际经济交往中所发生的国际经济关系.在每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往往形成某种相对稳定的格局、结构或模式,即国际经济秩序。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和变迁,取决于国际社会各类成员间的经济、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比国际经济秩序与国际经济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国际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表现的是国家利益的维护和争取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国际经济秩序和巩固与发展国际经济秩序的重要工具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的各个阶段前后相承.又各具特色。在国际经济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各国均以争取最大国家利益为根本出发点郭寿康、赵秀文主编的《国际经济法》[,]认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与发展经历的3个阶段是:(1)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2)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今他们认为国际经济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一个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国际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由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任何法律部门的产生都基于一定的社会物质关系国际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活动的发展.是国际经济法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调整各民族间的商品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调整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相互关系的私法规范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是自由资本主义政策.而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发展到最高阶段的商品生产.故此时为国际经济法的产生时期l9世纪末出现了少量的国际公约.作为国际经济关系的调整规范。各国间频繁的经济交往和商品交换.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物质基础.而大量出现的调整此类交往和交换关系的国内法、国际公约、国际惯例,是国际经济法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张晓东主编的《国际经济法原理》•]认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为国际商法时期.这个时期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中世纪时期.在欧洲逐渐形成了国际性的商事习惯规则.继承和发扬了罗马法的内容商人习惯规则时期是国际商法的萌芽时期.这时的规则大多是习惯性规则这些规则严格说起来不是法律规则.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产生的普遍适用性和强制性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由于各国采取的是自由经济政策.对国际经济活动干预很少.也就不存在国家对国际经济活动进行管制的国际立法和国内强行法.就不存在国际经济法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因此.国际经济法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发展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2O世纪60年代末和7O年代初以来为国际经济法的现状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跨国财产流转关系和国家对其管理、管制关系的综合体,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中必然有管理、管制的强制性规范。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调整的法律规范中有强制性规范存在.是国际经济法产生的一个显著标志

二、对国际经济法产生与发展阶段的讨论

(一)自由贸易与国际经济法的起源

国际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因国际经济交往而产生的国际财产流转关系以及国家对这种国际财产流转的管理与管制关系.它的产生涉及私人间国际经济的交往而更多的是国家对跨国经济关系的干预.包括相关法的废除和创设国际经济应当是自由发展的经济.国家对自由经济的立法规范和保护应成为国际经济法的开端在古代至中世纪.国内法中涉及的国际法规范主要是由于国际贸易和经济交往的出现而形成的私法性的习惯规则.调整的是各国商人之间的贸易关系.很少有调整国家之间或国家政府之间经济贸易关系的规则中世纪末期.北欧国家首创了调整国家经济关系的商事条约.其中最有名的是“汉萨联盟”城市国家间缔结的商事条约“汉萨联盟”更多体现的是14一l7世纪期间北欧各城市国家结成的商业和政治联盟.它涉及城邦国家间的商事关系.但还不能与现代的国际商事条约相提并论.因为在当时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还没有出现且在英国的《谷物法》废除之前,这些商事法律规则主要调整的是商人间平等的商事贸易关系.还没有出现国家对跨国财产流转关系的管理规范。所以这一阶段.现代意义上的国际经济法规范并没有正式形成.直到英国《谷物法》的废除。1815—1846年间,英国《谷物法》的变革是保护贸易制度向自由贸易制度过渡的典型反映,《谷物法》是英国自由贸易进程中一个最难逾越的障碍。到19世纪前半期,强大的英国工业已经不再需要国家来进行贸易保护了,而这个法律只能阻碍商品的自由流通.不利于英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及对外经济交往的开展。1864年《谷物法》的废除象征着自由贸易的开始.是国家对国际间财产流转关系管理的开始之后.英国与欧洲大陆各国签订了自由贸易的协定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自由贸易随着垄断经济的产生而淡出.这个时期应当是国际经济法的起源阶段

(二)垄断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调整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这是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十预.制定了一系列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内法规范.并与他国订立了协调彼此对跨国经济行为管制的国际条约。这其中有双边的.也有多边的;有一定区域内的,也有世界范围内的:有专项性的,也有概括性的从国际贸易到国际投资.从国际货币金融到国际税收.都无一例外的成为国家间或国际组织之间的谈判内容,如《英美金融协定》《欧洲经济合作条约》《围际砂糖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等等此阶段的国际经济规范更多体现的是大国间的利益维护和争取及大国对世界统治范围的再划分,是殖民经济的新发展。故此阶段是建立公平公正、自由发展、平等互利的国际经济法的调整阶段.是弱小国家争取经济独立和为平等参与世界经济往来的斗争阶段。

(三)合作经济与国际经济法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今.可以称之为国际经济关系的全面合作阶段其中有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合作.更多的则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谈判和利益博弈.部分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崛起对推动国际经济法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世纪7O年代后期以来.跨国公司大量出现.它们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作用日益显现.美元与黄金兑换脱钩,美国在国际经济交往中绝对统治地位丧失.欧盟建立.一些国家经济实力快速增强(如中国、印度、巴西等),一批新兴国家加合国.并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进行不懈斗争,世界经济自由化、世界经济一体化成为国际经济法发展阶段的主要表象国际社会力量的对比调整.使得国际经济法有了新的表现方式和内涵现代国际经济法的法律规范中承认和规定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地位.现代国际经济关系中除了政府之间的交往外.大量的是政府同私人、私人同私人之间的交往.对他们行为的规范也是发展着的国际经济法的具体内容此阶段.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较为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博弈,大量国际协议和规范得以签订.为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创立和维护提供了富有成效的支持。

篇7

关键词:实体经济;过度竞争;懒汉效应

一、我国电商的发展现状

电商作为一项新兴网络技术与商业的结合体,其简化的程序、便捷的操作、时髦的方式,在一开始就赢得了很多城市市民的青睐。但是电商的不断发展,却也展现出很多现实的问题。首先是电商下的商家利润低,大部分零售商家利润不足10%[1]。其次是电商将市场供给资源过度集中在沿海一带,导致地方资源严重匮乏,经济发展呈现非良性发展。随着电商将资源过分集中,国家税收来源也受到影响,长此发展下去国家税源会变得单一,加大征税风险程度。所以,网购并非是国家实现商业现代化的治本之术,实体经济依然有它的合理存在价值。

二、我国电商发展过快的原因

(一)政府大力支持。在我国,一个新兴事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政府对电商的各项税收优惠扶持,是我国电商过快发展的首要原因。电商每年向政府缴纳大量税负以后,政府利益的短视效应更容易发生,而忽略了整个经济稳定增长的来源,更多的是来自于应用电商平台的无数实体商家所做贡献。由于经济源头利润降低,在长远看来,其对经济总体增长贡献率会不断降低。在国内由于阿里巴巴集团的出现,很多内地大型批发市场开始不断呈现出萎靡,甚至关门倒闭的现象——例如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南充市光彩大市场、乐山市长江市场等。在政府大力支持电商的背后,是因为要求一系列经济指标达标,而通过电商这种快速进账方式,能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忽略了长远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实体经济。

(二)“网购文化”的兴起。现代城市化的标准是数字化,新一代人为了追赶这种潮流,将各种生活方式都向数字化靠拢。电商,正是选中了这一新兴消费群体,将其作为潮流的代表,然后引导整个社会群体进行网购,造就一种“网购文化”,视那些不进行网上购物的行为为落伍。加上人的惯性思维和宣传效应,网购也就开始流行起来。

(三)民众对特殊商品的追求。对千奇白怪的商品的角逐是让电商发展起来的根本动力。特定人群对特定商品的需求(如Cosplay服装道具、特定款式的手链项链等)造就了电商根基的牢固。从过去人们拿票据换商品,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商场超市选购,最后到今天的闭门不出网购。人的需求欲望被无限地扩大,常规商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内心膨胀的欲望。大部分电商针对人们的特殊怪癖进行设计,然后通过网络渠道联系商家完成交易。

三、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一)电商造成“懒汉效应”。懒汉效应:是指人因为长期习惯于某一种商品或服务,导致其在今后的商品或服务选择过程中,不愿意去改变这种已经形成的习惯,而养成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效应。不管是电商的B2B服务模式(商家对商家)或B2C服务模式(商家对顾客),都是以快捷方便、送货上门为准则。一旦习惯于网上购物,很难再将顾客购物习惯改变。从小钩针到串珠,从耳机到各类家电,电商的出现不只是吸引顾客,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顾客的购物方式,并养成更多的“城市懒汉”。而这种方式不管证明是否有效,都会被“懒汉”接受而难以更改。有些商品的购买(譬如楼下超市购买一双鞋袜)如果用传统方式购进,可能会节省顾客时间成本也让本地商家有利可图。而如果采用网上购物方式,不但可能会增加社会不必要的交易成本(如运费),还容易增加购物者所花费的时间并相应降低内地商家的客源。当顾客习惯网上购物以后,不管这种方式是否“理性”,“懒汉”顾客都不再会选择其他更加理性的方式,从而进一步使得“理性人”向“非理性人”的转变而“劣币驱逐良币”,最终出现电商平台的垄断。

(二)电商造成经济发展失衡。经济发展的失衡,是电商带给我国的第二大冲击。现阶段,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一带,而这一经济的过分集中也离不开电商的推波助澜。“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在电商盛行的今日,仿佛也只是一种空虚的口号。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第三产业的大力推进,仅靠第一、第二产业所提供的支撑,难以维持地方的经济发展。而电商却在第三产业上尤为活跃,特别是在小商品经济市场的供给方面,电商平台本身不生产产品,却将无数商家合并血拼,沿海无利而内地也无利就是减价商品在电商平台出现的后果。尤其“淘宝”出现以后,更是将内地小商品经济市场推向崩溃的边缘。而这种现象还会引发经济学的“破窗效应”,即让已经糟糕的状况变的更加糟糕[2],从东西部地区发展严重失衡。

(三)电商造成过度竞争导致利润薄弱。自古经商,都强调有利可图,一分钱一分货。可电商有意让天下各种商品甩卖,毫无利润可言。全国商品在电商平台不断甩卖,唯一能够分出胜负的就是低价,“劣币驱逐良币”正是电商平台给我们带来的后果。许多商家为了促销,毫不顾忌地生产假冒伪劣货物供顾客选择,其产品质量越来越差,都是因为商品利润过度降低。凡是在淘宝开过网店的商家都知道,质量并不是考虑的首要因素,而如何在已经很薄的利润上再去获利则是优先考虑的要素。不经过中间商,直接通过厂家发货只会出现商品价格更加低廉,最终出现厂家之间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并不一定会促进效率反而会导致效率下降。淘宝通过电商平台,将数以万计的同类产品商家整合到一块,然后将同类商品以价格排序的方式呈现给买家。这种信息化完全对称的市场,对于商家来说,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同类商品的选择,大部分买家都会角逐价格更低的产品。在美图泛滥的虚拟市场,价格的高低很可能决定着顾客的关键性选择,过度的竞争不但不会让价格趋向于商品本身的价值,而可能会让价格低于其本身的价值(如甩卖现象)。小商家为了完成业绩,比大型商家更容易亏本甩卖商品。这样的做法损害了高质量大型商家的利益,让“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不断重复发生。这种价格的恶性竞争会跳出原有电商范围,进入到实体经济领域,让整个经济市场毫无利润可言。交易的唯一获利者,只有经营此平台的电商本身(如阿里巴巴集团),难以实现社会公平。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网络零售商家普遍的利润普遍不足10%,乃至于网络零售难以成为解决实体经济的转型之道,尤其是难以解决大型企业、工业、产业集聚地的发展问题。

作者:丁怡舟 侯发兵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篇8

Abstract: The essence of the low carbon economy is the green economy based 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low pollution,while the core is the 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the system innovation. The ideas and methods of value engineering fit the development concept of low-carbon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low-carbon economy involves factors such as value orientation, organizational forms, incentive constraint,development means and tools. At present, the avail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low carbon economic in China are national 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ies such as technology-led model, project-led model, enterprise-led model,capital-driven model, consumption-guided model, organization-driven model, and legislation-bound model.

关键词: 低碳经济;能源技术创新;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Key words: low-carbon economy;energy technology innovation;low-carbon economic 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2-0005-02

1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工业革命以来,随着以消耗化石燃料为主的高碳经济的发展,大气中CO2浓度不断增加,引发的全球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着地球环境,致使人类生存条件不断恶化。人类不得不探索新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就是其模式之一。

“低碳经济”概念的正式提出来自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它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低碳经济其实质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关键是高能源效率与清洁能源结构问题,其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我国所面临的形势更为严峻。主要表现在:

①我国能源结构呈现富煤、缺油、少气的特征。能源结构失衡导致的环境承载力高。在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天然气占0.6%,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资源结构,导致了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环境容量的极限。[1]②开发、利用技术水平低,导致能源转化效率低。目前,我国单位GDP的能耗水平高于世界平均值约2.2倍,水泥综合能耗超过国际领先水平23.6%,火电发电煤耗超出20.5%,机动车百公里油耗超过欧洲水平约25%,超过日本约20%。③企业及其它主体参与碳交易存在诸多困难和不便。尽管我国政府对于“碳排放交易”的态度非常积极,但多数企业并没有在很短时间内给予接受。根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的预测,全球的碳交易在2012年前为年均600亿美元,2015年达到1500亿美元。根据已有的规定,发展中国家无法通过出售配额实现与西方市场的转移。由于缺乏“定价权”,导致国内出售碳排放权的企业位于较低的价位,给我国企业参与碳交易市场交易造成诸多困难。[2]

历史形成的发达国家相当长时期人均高排放已经过多地占用全球碳排放空间,全球已失去了按公平原则分配碳排放空间的机会。发展中国家不可能沿袭发达国家已往的以高能源消费为支撑的经济增长方式来实现现代化,必须探索适合自己的低碳发展之路。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选择。

2价值工程的思想、方法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耦合

价值工程,也称价值分析,是以产品或作业的功能分析为核心,以提高产品或作业的价值为目的,力求以最低寿命周期成本实现产品或作业使用所要求的必要功能的一项有组织的创造性活动。在价值工程中,价值的一般表达式为:V=F/C,

式中:V―价值,F―功能(指功能强度),C―寿命周期费用。

从上式可以看出,产品的价值与功能成正比,与寿命周期费用成反比,价值是功能与寿命周期费用的函数。功能相同的对象,寿命周期费用低的,价值就高;寿命周期费用相同的产品,其功能高的,价值就高。

价值工程涉及到价值、功能和寿命周期成本等三个基本要素,其基本思想是以最少的费用换取所需要的功能。价值工程的基本特点是:①以使用者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②对功能进行分析;③系统研究功能与成本之间的关系;④努力方向是提高价值;⑤需要由多方协作,有组织、有计划、按程序地进行。

低碳经济本身就是一种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目标,以节能减排为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手段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低碳经济发展涉及的理念及思想与价值工程的思想比较耦合。其发展要素主要包括:①低碳经济发展价值取向。低碳发展,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是一种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的发展。②低碳经济发展组织形式。低碳经济发展组织形式受经济发展水平、技术形式和现有组织状况等因素决定。③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各种方式,去激发人或组织,使其有一股内在的动力和要求,迸发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规范其行为,朝着激励主体所期望的低碳经济发展目标前进的过程。④低碳经济发展的手段与工具。主要有经济法制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具有引导性和弹性,发挥主要作用。行政手段具有权威性、纵向性、无偿性及速效性。法律手段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和稳定性。[3]

3基于价值工程的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依据价值工程的思想与方法,我国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应采取以下战略。

3.1 技术带动型、项目带动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经济发展的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其手段是节能减排。节能减排必须依赖于技术发展与技术创新。这些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电力、交通、建筑、冶金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CO2捕集和封存等。通过强化节能实现CO2减排,通过优化工艺路线推进低碳经济,通过优化替代产品推进低碳经济,开发CO2的捕集技术以进行利用和埋藏,通过发展CO2利用技术推进低碳经济。

由于受技术应用经济效益、转换成本、路径依赖等因素影响,低碳经济要在一国短期内得到大规模发展有相当大的难度。低碳经济项目的一次性、独立性、时间性等特点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平台与载体,所以,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发展初期大多是以项目的发展形式出现的。例如节能项目,风力发电项目,垃圾处理项目等。

3.2 企业带动型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企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没有企业参与推动低碳经济在我国就无法发展。利用价值工程分析企业实施低成本低碳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4]。

3.2.1 企业通过节能减排,实施低成本低碳发展战略①企业可以在保证服务对象必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采取节能减排措施降低寿命周期费用,从而提高价值。②在产品设计与生产中,若功能下降,但寿命周期费用大大降低,只要功能可以达到用户需求,就能够提高价值。例如,将一些产品的性能或功能指标降低,能够带来寿命周期费用在较大程度上下降,在用户觉得此种下降不会影响使用时,价值就会提高,增大收益。

3.2.2 企业实施差异化低碳发展战略①企业可以保持寿命周期费用不变,同时将产品功能提高,实现价值的提高。假如用户要求先前产品的必要功能不足,可采取办法增加有关的必要功能,虽然生产过程中或许会增加花费,然而却能下调使用费用。众多产品的优势都体现在这一方面,究其原因是客户需求无污染环境、使用方便以及具有高效节能的产品所导致的。②寿命周期费稍有提高,而产品功能大幅度增加,进而价值提高。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在日趋提升,人们对产品质量的需求也在逐渐提高,并且对价格的承受能力也随之增大,所以,企业在加强竞争力时能够采取此种方式。

3.2.3 企业实施基于低成本的差异化低碳发展战略[4]既提高功能,又降低寿命周期费用。这是提高价值的最理想的途径,是价值工程追求的主要目标。如产品原有功能与寿命周期费用与用户的要求差距较大,通过补充必要功能,消除不必要功能,降低多余费用,就可以做到这一点。公司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就可以达到这一目标。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技术,努力地降低成本同时加大产品的差异化程度,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持续发展。

3.2.4 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战略[5]主要分为领先型创新战略、跟随型创新战略和模仿型创新战略。企业在制定其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战略时,一定要分析低碳发展技术创新战略所追求的功能和成本。根据价值工程V=F/C的原理,企业进行低碳发展创新战略选择时,应根据自身的资源条件和能力以及综合考虑所处行业特点,针对低碳发展创新战略各个功能和成本费用在不同创新战略实施情况下进行打分,并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要赋予各个功能不同权重,进一步算出总功能得分F=∑Fi,在该战略下核算总成本C=∑Ci,最后计算二者比值,算出各个战略选择下的价值大小,从而可为企业创新战略选择提供决策支持。

3.3 资本推动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碳交易”是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发生“全球性转变”的“方向标”。以经济学的角度而言,碳交易遵循应科斯定理。易言之,以CO2为代表的温室气体需治理,而在此过程中就会给企业带来成本差异,由于平日中的商品交换能看成一种产权交换,因此,同样可以交换温室气体排放权。基于此,在市场经济框架下,利用碳权交易自然就是有效处理污染问题的最佳方式。我国要想更优地促进资金及技术向低碳领域发展,就一定要参与建构国际碳市场,通过金融市场发展低碳经济,进而使资本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功能完全发挥出来。[6]

3.4 消费引导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在保持社会人群生活质量不变的情况下,降低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在消费领域进行节能存在着相对大的潜力。我们以建筑节能为例,我国城乡民用建筑面积约为400×108m2,建筑能耗已占总能耗20.7%。北方城镇在2004年农村生活用和煤建筑采暖为1.6×108T标煤/年,在全国煤产量中的比重为11.4%,而诸如生活用电等其他用电与建筑用电的耗电为5 500×108kW・h,在我国电耗中的比例是27%至29%。至2020年,预计我国城市人口比例为56%,大概新增?芏110×108m2需采暖的民用建筑,相比于2004年而言,2020年可能要增加2.5×108T标煤以及5 800×108到6 300×108kW・h用电。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是我国建筑和生活节能的主要目的,能够使用各种方法。例如利用太阳能等。同外国建筑作比较,我国建筑的保温能力较差,导致损失大量的热量,应给予特别关注。[7]

3.5 组织推动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这里的组织主要包括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在带动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政府担任着直观重要的角色。许多发达国家推行了有效的经济措施与法律规范,使得低碳经济可在短时间里取得快速发展,同时获得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例如,德国积极推行气候保护高技术战略以及生态税,重点培育环保技术产业,并将其立为新的主导产业。在低碳经济发展中,企业的角色比较独特,一方面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又是资源很大的消耗者,也是污染的造成者。作为追求经济利益的企业,很难独自发挥作用,需要消费者、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尤其要强调非政府组织的作用。非政府组织是指处于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社会组织,代表着社会中某个群体、阶层、集团的利益。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不仅有市场失灵现象,也有政府失灵现象。随着市场和国家机制的相继失灵,非政府组织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中的第三种力量,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3.6 法律约束型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政府通过立法和颁布对行业、部门的最低能效标准和排放标准以推动低碳经济发展。这种方式具有权威性、公开性和稳定性。例如美国对汽车以及大多数家用能源设施实施最低能源效率标准,对建筑和空调、冰箱等高耗能家用电器,不断提高节能标准。英国政府出台了可持续住房标准,分为6个等级限定能源效率和水效率的最小消费标准对所有租赁和出售的建筑物将实行能源绩效证书管理制度等。[8]

参考文献:

[1]林宏.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情况研究及对我省的建议[J].经济丛刊,2009,(5):17-18.

[2]郭印,王敏洁.国际低碳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J].生态经济,2009,(11):58-61.

[3]付允等.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3):14-18.

[4]徐冉.价值工程与企业基本战略管理.中外企业家,2005,(6):52-55.

[5]秦凯,张顺和.价值工程思想在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08,(10):1-2.

[6]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国际技术经济研究,2005,8(3):79-8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