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09:19: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学校人事档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重要性;存在问题;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5-0013-01
桂林市第一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成立于1939年。其前身是国立"汉民中学"(胡汉民是中国元老)。为抗日救国培植青年学生,著名文史学家、词曲学家、教育家任中敏先生于1937年在南京创办了汉民中学,并担任校长。抗战爆发后,学校被迫于1938年2月迁至广西桂林穿山,1944年日本入侵桂林,任中敏校长亲率弟子迁徙数千里,辗转永福寿城,最后到贵州榕江继续办学,1945年抗战胜利后再度迁回桂林重建学校。现属于桂林市教育局直属单位。现拥有在职教职工人事档案173份,离退休职工人事档案120份,死亡人事档案98份。
1.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人事档案是党政军群机关、企事业单位在管理所属人员时形成的以各个个人为单位集中保存的一种特殊的专门档案,是全面地历史地考察和了解一个人的依据,是党的组织工作、人事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参考依据。人事档案管理又是人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充分发挥人事档案的资源优势,更好地为市局选拔和使用人才提供更加真实可靠的材料,就显得更为重要。
2.人事档案管理与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干部人事档案改版,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繁重。2014年11月7日刚参加完市局举办的关于干部人事档案培训的通知,紧接着2014年11月25日就接桂林市教育局人事科下发《关于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通知》,文件上时间要求在2014年12月31日前完成学校在职教职工干部人事档案的改版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全校在职教职员工档案173份,这173份人事档案的重新整理,仅技术加工,规范整理就有相当大的工作量。
2.2人事档案管理硬件不足。本校由于k公条件限制,虽然管理390多份人事档案,但没有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人事档案库房没有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2.3专职档案管理人员缺乏。本校主要是有学校办公室人事工作人员兼职监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这样势必影响了教育局统一完成干部人事档案改版工作的时间,虽然兼职人员也经常参加市局关于档案管理的培训,但是学习不够系统完善。而这种管理模式,缺乏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管理水平培训与提高,使得本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探讨与深化,自身改革与发展都受到限制。
2.4单位人事部门档案意识不强。为规范各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桂林市教育局印发了由桂林市档案监督指导科唐志红科长编写的《小学校各类档案的整理方法及要求》。但是有时候办公室事情繁杂,未能认真对照制度,及时将需要归档的人事材料及时更新,从而影响了人事档案材料的利用效果。
2.5信息开发利用率差,发挥服务作用程度低。人事档案管理绝不仅仅是单纯保管,而是有一系列服务内容,包括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等。目前,我们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还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和被动服务局面,人事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往往大多只限于办理退休手续、工资变动审核、干部考察、发展党员等方面,未能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2.6档案管理手段落后。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计算机在人事档案管理中,只发挥了简单的档案材料目录的录入作用、打印新档案编码、个人散材料的分类整理等,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功能尚未开发。
3.解决人事档案的管理与利用问题的措施
3.1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单位领导,尤其是分管组织人事工作的领导,应进一步增强档案意识,充分认识到人事档案工作在本校人事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将人事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切实解决人事档案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要对人事档案工作定期研究、部署,制定人事档案工作近期或远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要主动关心档案工作者的工作、学习、生活,当他们在工作中取得了成绩或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时,主管领导应及时给以表扬和认可,同时还要让他们享受同等的升迁机会,这些措施最终可以促进人事档案工作绩效的提高。
3.2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要将人事档案工作所需经费列入单位财务计划,保证经费落实;改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设施,实现档案库房、阅档室分开;要为人事档案库房配置去湿机、加湿器、温湿度表等硬件设备。
3.3要配备专职档案管理人员,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为切实做好"干部人事档案改版"任务,应当按照政策规定选好配足档案管理人员,这样可以保证人事档案工作的长效性,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上水平;要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系统地学习党和政府制定组织人事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档案专业理论知识,用档案方面的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开阔眼界,指导工作,以适应新时期国家教育发展事业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新要求;同时,也要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教育,教育他们要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保守秘密、严谨认真、要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
3.4完善、落实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在本校现有收集归档制度、借(查)阅制度的基础上,根据单位人事档案工作实际情况,继续制定完善人事档案管理鉴别归档制度、转递制度、保管保密制度、检查核对制度等制度,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体系。
在制定制度的基础上,更要关注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要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定期检查档案管理人员对档案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督促其按照制度要求,及时将归档文件,对收集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练,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使人事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真正做到不丢失、不积压、客观真正地反映事实,保证人事档案工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真正发挥人事档案"见证历史"的作用。
3.5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把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如:存贮技术:微机、缩微照相;防护技术:原子能处理、空调器、吸尘器;复制技术:复印机、扫描机;装订技术;自动打眼机等应用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以提高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延长人事档案寿命。
[关键词]高校 人事档案 管理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1-0063-01
人事档案记录着个人的详细经历,是用以聘任、选拔、管理人才的重要依据,在人力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位置。然而,随着高校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深化,人事档案中存在的问题却越来越明显。
一、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重视不够,收集整理不规范,材料不完整
绝大多数高校领导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有效的制度和监管。另外,由于档案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也导致各自对档案材料的收集整理自成一体,没有统一的档案管理标准,大大降低了档案的综合利用价值。 再者,人事档案要求具有真实性,但在实际的人事档案管理中,经常出现履历表中填写的内容信息不真实等失真现象,因而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二)档案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人事档案在管理上大多还沿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只重视对案卷的分类而忽视其在人才选拔、培养和开发、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应用。因此档案的开发过程繁琐,档案检索和利用困难。另一方面,人事档案是由各级政府人事部门及其所属人才中介机构管理,人事档案调动传递手续繁杂,尤其是异地调动各地区规矩不一,造成时间成本较高。这些都给人事档案的转递带来一定的影响。
(三)对人事档案的利用率低
人事档案的合理利用一直是人事档案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多数高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只是简单地把档案进行分类存放,偶尔查阅,并没有把人事档案有效、合理地利用起来,仅仅是作为个人信息的依据,这样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简单乏味,同时也失去了个人档案的价值,造成人员与资源的浪费。
二、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一是建立健全人事档案管理的各种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管理人事档案,实现以人为本的服务体制,推进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是材料的收集要全面、及时,对于有变化的人事档案应该采取随时随地收集整理,以免造成档案不完整或档案丢失的现象,对于每年固定形式的人事档案应采取定期收取的形式,例如,年终或年初开始收集。收集到的人事档案应认真鉴别后归档,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为以后的各种活动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信息。对于人事档案的借阅、传递性质的活动要认真做好记录,防止人事档案在传递过程当中损坏或丢失。
(二)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
人事档案是人才信息的资源库,是人事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必须不断地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人事档案管理之中,用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这不仅是人事制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其适应社会对档案信息需求的客观需要。因此,要把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同时展结合起来,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科学的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开发利用更完善的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并将人才信息的收集、反馈与跟踪融入到系统当中,快速准确地提供人事信息,从而改变过去的传统方式,使人事档案管理转变成数据化、信息化。另外,还可以在学校内部建立局域网络,形成网络化的人事档案管理,通过网络使信息共享,向需要信息的领导和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资料,为师资队伍的建设提供详实的材料,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三)合理利用人事档案,提高其利用率
要大力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充分挖掘出档案应有的功能。将人事档案密切融入到教职工的工作中,提高其在工作中的影响力与执行力。要做到以上要求,一是要丰富档案内涵。在档案中增加全面反映教职工真实情况的内容。二是要合理开发、利用人事档案资源的优势,建立健全档案资源的系统化管理与利用的运作机制,发挥档案的社会效益。
三、结语
总之,人事档案管理是档案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基础性工作,它集服务性与保密性于一体,对促进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和改进人事档案管理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课题、新任务,要从制度上、观念上更新,不断地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积累宝贵经验。按照人才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档案现代管理模式,为人力资源的开发发挥好储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丹.浅谈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09(03).
摘要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人事档案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人事档案工作面临了不少新的挑战,档案工作如何与时俱进,加快发展,更好地为党的组织、人事工作服务,笔者结合几年来档案管理的实践,就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谈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人事档案 管理
一、人事档案的定义
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业绩等内容的文字材料,并按有关规定进行整理后组成的,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拔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
二、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人事档案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公共管理工具对中国的信用建设、干部管理、国家安全、福利分配等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制度性贡献。但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纵深推进,传统人事档案制度的身份性和体制性弊端也显露无遗。“死档弃档”、“虚假档案”、“人质档案”、“人档脱节”、“档案克隆”等现象也日益增多,其“二元化人事体制结构”所形成的“人才壁垒”、“单位封闭”、“制度交易”、”身份阻隔“等负功能愈加显现,在一些人的心目中人事档案已经沦为“鸡肋”――食之无味却弃之可惜,其制度性生存愈发尴尬。因此,传统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终结,新的、科学的人事档案制度必将走向前台。根据全国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要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必须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等限制,发展人事业务,改革户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放宽户籍准入政策,推广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探索建立社会化的人才档案公共管理服务系统。作者认为,人事档案及其制度的公共政策创新必须沿着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和法制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契约化、社会化、电子化、法制化是人事档案制度创新的必然路径。
内容上,立卷不够规范,案卷质量不高。一是档案材料内容填写前后不一。“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记载多样,个别干部的“年龄越填越小,参加工作时间越填越早,文化程度越填越高”。二是档案用纸规格不一。虽然规定档案材料要统一使用16开办公用纸,但现行的公文材料大部分是A4纸,高等院校印制的学历材料绝大部分也是A4纸,纸张大小不同,致使有的表格印制超过装订线,给立卷归档工作带来了麻烦。三是材料归类不准确。有的不该归档的材料归了档,而该归档的零散材料却没有及时归档。四是档案材料短缺。如表彰和处分材料散失较多,有少量的履历表、自传等未盖人事部门公章。另外,随着时代的发展,干部人事档案中有些陈旧的信息内容已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如记载个人履历、社会关系、政治面貌等基本情况的内容多,而反映个人工作能力、技术特长等方面的内容少,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案卷质量。
使用上,技术手段滞后,运行效率较低。在整理档案过程中,有的单位没有启用干部人事档案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大部分是靠手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与行业整体的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不相适应。
三、笔者关于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保持人事档案工作的高质量,就必须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传统的管理方法在一定时期有它的科学性,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干部工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要求的变化,就会显现出它的局限性。因此,目前的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干部工作的需求,实现管理的规范化和信息化:
(一)实现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和鉴别的规范化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重要一条就是要及时收集和补充档案材料,而材料收集、归档、鉴别是否规范化将直接影响进档材料的质量,对收集到的档案材料,从手续是否完备,表述是否准确、精炼,观点是否明确等方面进行认真细致的鉴别,对于不符合要求的及时退回,限期纠正再归档,对于不属归档范围的材料,及时退给有关单位,做到不散失、不积压。
(二)改进档案的检索与查阅方法,实行计算机管理,提高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对干干部人事档案的检索,无论是采用“四角编码”法还是“笔形编号”法均是利用姓氏检索的方式进行,这两种方法均有一定的科学性,但用记起来费时,用起来繁锁,工作效率低。为提高效率,可考虑采取以英文字母的顺序号进行编排,便于记忆,利于查找,提高速度。同时,为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可以采用计算机管理人事档案信息,研究建立两个系统:检索系统和利用系统。同时,运行干部人事档案原件管理系统,使查档人员利用计算机在不接触干部档案的前提下查阅干部档案原件,不仅可以提高查阅档案的速度,同时也有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和安全。
(三)分类管理
国家公务员的档案由组织人事部门按管理权限建立并管理;其余人员的档案,则打破身份、学历、职称、行业、地域等各种限制,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人才交流机构建立并统一管理。
(四)人事档案管理机构实行许可证并年检制度
制定硬件、软件标准,并加强执法检查;同时,档案管理人员也要进行培训并实行资格证制度,并定期考试更新知识。统一服务标准和收费标准。
(五)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
人事档案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掌握现代档案管理理论与新技术的运用,开拓创新,开发新手段,加大投入,对人事档案实行动态化管理和维护,开发研制人事档案管理软件,建立数字档案和多媒体档案,并实行联网,通过现代化手段建立人才信息收集、反馈和跟踪系统。
只有与时俱进,注重档案的服务性,才能提高档案的利用价值,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信用业绩档案的建立必将使人事档案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必将使社会生活中的诸多问题不攻自破、迎刃而解,必将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云庆 苗壮 《现代档案管理学》青岛:青岛出版社 2002年220
(福建省南安市教育局,南安 362300)
(Nan’an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in Fujian Province,Nan’an 362300,China)
摘要: 学校档案工作是中小学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记录教学发展历史,收集存储教育教学活动信息的手段,其中人事档案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事档案反映了教师教学的过程和成果,是学校选拨优秀教职工的考核依据。
Abstract: The school record work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education, is a means of recording the history of education, collecting and storing educationa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personnel files is an important part. Personnel files reflect the process and outcomes of teaching and the basis for the assessment of selecting excellent school faculty.
关键词 : 教师人事档案保管;服务意识;传统管理模式;信息收集
Key words: teacher personnel files custody;service awareness;traditional management model;information collection
中图分类号:G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2-0246-02
0 引言
人事档案是以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能绩、工作表现的。以纸质文件、电子文档形式保存起来以备考察的历史记录。准确的人事档案信息是知人善任、选贤举能的重要工具。人事档案在国家机构、学校、企事业单位在人事管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尤其在学校的教育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学校教师评定职称、提拨学校教师的重要依据。由于传统人事档案不能满足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改进在人事档案管理中的方式和方法。
1 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不足
1.1 传统人事档案模式比较僵硬,属于静态式管理,把工作重心放在了管理控制上,带有严重的政治色彩,往往忽视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要求教职工要无条件的服从档案管理者的要求,即提供档案材料和所需文件,但教职工如果需要查询档案资料或查看档案信息时却需要学校领导批示。只有少数学校领导可以查看,成了领导管理下属的工具,严重制约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这就造成很多教职工对档案不重视,觉得和自己工作学习没关系,这是我们的人事档案管理者不能很好的将人事档案的“服务”功能发挥出来造成的。
1.2 档案材料单一。传统的人事档案是以记载收录个人政治面貌为主,家庭出生、社会关系等单一内容为主。记载教职工平时工作表现、文化进修程度、心理健康状况、学生评分高低等方面的材料较少。
2 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2.1 充分认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企事业单位的用人形式也发生了极大变化,人们就业的自由度和流动频率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人由原来的“铁饭碗,一端一辈子”变为可自由选择单位高度自由的社会人。人事档案的重要性也减弱了,对人才制约作用已失去效力。这就造成一些人对人事档案产生错误的看法。认为档案已经起不到什么作用了,甚至可有可无的思想。这对人事档案的发展及其不利,不能真正发挥人事档案价值的实用性,我国教育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使各学校间教师和学生的流动性更强,同时也对人才信息需求更加急迫。人事档案做为反映个人经历,德才表现及发展过程,是全面衡量一个人是否能胜任此工作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对人事档案的认识。
2.2 改变以往的静态式人事档案管理,增强服务意识 学校的人事档案是记录学校教师在平时教学、科研、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完整反映教师个人的劳动成果和智慧及奖惩经历,也反映了学校办学质量的水平、师资力量,是教师评职称、考核等重要的依据。因此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要以人为本,做到为全体教职工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为教职工德、育、体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为每一位教师编制一份个人成长档案,档案资料以学历程度、所学专业、教学课程、论文获奖情况、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有无研究课题等为内容。 教师成长目标以邻近相关学校或本地区教师发展水平作为参照物,制定相应的目标管理办法。例如本校各教师的特长、优势,那些是老师的断角,那些是本学校大部分教师都欠缺的,并以动态形式公示。这样教师对自己的状况十分清晰,能够及时纠正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做到早准备、早修正。使人事档案的管理切合不同类型专业技术人才的成长、发展规律,满足学校教职员工的专业发展需求。
2.3 人事档案应转变功能定位,实现“绩效化” 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了,现在很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还是按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档案管理方式,在档案功能定位上还是按照“政治化”的管理,是阻碍人事档案发展的绊脚石,功能的单一性,使得人事档案发挥不出应有的“绩效”作用。现在我国高中以下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绩效工资改革,绩效改革涉及教师的岗位工资核定、绩效的核算等。而这些改革的依据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人事档案的信息。因此我们在以后的档案工作中必须突出档案的“绩效”信息功能,更好地发挥档案的实用性。
2.4 强化档案服务意识,发挥档案功能的多样性 国家教委6号令明确指出:“学校档案工作是办好学校的重要基础工作之一”。人事档案反映了学校教职工和领导的个人的成长历史和业绩,是选拨人才的重要依据。所以,管好学校人事档案对于人力资源开发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历史、客观原因,学校包括社会单位对于人事档案缺乏理解与重视。认为可有可无,只要有个人专门保管即可。没有对人事档案应发挥的作用引起重视。要从“重藏轻用”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需要我们档案管理者不断探索和发现。
由传统的简单的收集整理,向多元化的开发利用转变。人事档案的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对人事档案信息来源的发掘及人事信息的收集、整理。如扩大对教师人事信息的收集范围,对学校干部增加收集信息种类等。二是对手里的人事档案信息进行重组、甄别、筛选,增加人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和利用价值,使得档案信息在学校教学、科研、干部选拨等方面有广阔的用途。三人事档案信息化,建立电子人事档案,并动态化加工和重组,满足现代化建设对人事档案的要求,使档案信息的收集添加更加方便快捷,对人事档案形成信息化、集约化、动态化管理。
2.5 提高人事档案管理方法,加强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 随着电脑及网络的普及,网上教学、网上信息共享成为一种趋势。信息化已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我国把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作为战略重点在《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五”计划》提了出来。明确了“十五”期间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任务和落实情况。人事档案作为档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档案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势下,人事档案信息化必须进快实施,并为教育信息化和档案信息化服务。人事档案信息化可实现干部、教师人事信息的“全文字检索”摆脱以前传统的库房式管理模式。使档案工作者从繁琐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检索等工作中摆脱出来。提高劳动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因此人事档案管理者要重视人事档案信息化培训,加强业务技能训练,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使得人事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更好地为学校、社会单位服务。
2.6 健全人事档案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规范化的人事档案制度是档案工作人员工作的有效依据,是教职工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对学校其他职位的稳定产生影响。因此人事档案的管理必须紧跟人事工作要求,实现管理制度的规范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比较繁琐,涉及的事项较碎,所以要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人事档案管理者要依据《干部档案工作要求》并根据本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实际情况,完善本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为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做贡献。应明确人事档案的接收、保管、查阅等细节,建立电子人事档案信息,实现人事档案网络共享,方便查阅,进一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2.7 提高人事档案工作者的业务素质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要了。学校人事档案服务对象已从过去单一的服务“少数人”,发展成为一个为全体教职工、学生等各个群体。学校人事档案的任务、工作环境、管理模式等都发生着变化,这些都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人事档案工作者要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顺应档案信息化,功能多样化的需求。信息化不仅要求人事档案管理者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道德素养,还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贺焱.改革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云南档案,2008(03):11.
[2]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乌吉木语文学刊,2011(13):20.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复杂的工程,不仅需要依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还要利用现代新型信息技术来转变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实现学校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利用大数据和云存储等现代网络技术来加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档案管理效率,使档案信息能够更高效的得到利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相应国家信息化战略,并以国家的相关规划和部署进行开展,能够使学校档案管理得到有效的转变。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具有以下属性:
1.整体布局、有序安排
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并且也是积极响应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是在国家的整体布局规划下有序的开展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目的是为了能够适应国家信息化发展的步伐,所以必须要依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建设。
2.有效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所以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其实也就是实现档案管理的多媒体化和信息化,利用互联网络来储备和传送大量的档案数据,这必须要有效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要在档案管理各个步骤中将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融入,并且要不断的进行技术革新,要让档案信息化水平跟上科学技术发展步伐。
3.科学分配和管理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加强档案信息数据的科学分配管理,让档案管理能够更加的规范、统一,利用网络来推动档案管理效率的提升,能够使档案管理的相关数据能够完整、安全的得到妥善的保存和应用,能够满足校内校外对档案信息数据的需求。
4.转变档案管理模式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档案管理服务,这个建设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到档案管理中,从而使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模式转变为现代化管理模式。
二、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并利用现代化信息科学技术来对档案资料进行管理,将传统的纸质档案转变为数字化,实现电子档案管理,并以信息化手段完成教学档案的采集、整理、管理、储存和调动等,实现现代化管理。这也是建设信息化校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实现档案数据的校内校外共享。
1.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符合时展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实现,在教育行业也逐渐开展信息化改革,现代教学工作已经和现代信息和科技密不可分,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的开展也开始融入现代信息设备,在管理工作中出现了各种教务管理系统软件,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便利的选课、查课、学籍管理、信息查阅等服务,因此进行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通过多种形式来存储档案信息,并且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能够使档案管理模式不断地发展更新,使其越来越便利,不管是形成模式还是管理方法都得到了更新。
2.符合现代信息校园建设的必要需求
信息化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中,并且我国已经颁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已经将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政策性要求,因此在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要求,要实现电子档案统一规范化管理,加强档案的数字化和数据库建设,要为相关人员提供便利的查询服务。
3.档案的价值最大化
高校档案信息数据具有非常大的价值,不管是对于学生还是教师,因此将原有的纸质档案转变为信息数据,能够利用现代化信息科技来构建高校档案信息数据库,能够使校内校外的相关部门通过信息手段来查询相关的档案信息,能够使原有的纸质档案查找更加便捷,节省步骤和时间。同时能够将档案信息最大化共享。
4.工作效率提升
中职院校的人事档案复杂,种类繁多,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纸质档案人工储备,不仅需要大量的空间,还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因此实现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能够让档案储存更加高效便捷,并且还能够更长时间安全得保存,使中职学校档案管理效率大幅度提升。5.档案服务更加便捷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将档案管理实现数字化,能够使数据收集更加及时,并且能够为需要的人员更快速的提供。将档案信息通过电子设备进行录入,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来储存档案信息,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方便,实现智能化管理。
三、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内容
1.构建完善的档案数据库
中职学校想要建设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将原有的资源进行重新构架,需要将大量的档案资源进行详细的分类整理,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形式。因此档案信息化建设必须要将原有的档案进行良好的整理,想要有效的快速的将档案进行信息化整理必须要构建一个容量大且安全的档案数据库,这样才能够将大量的档案数据通过有效的措施进行整合储存,数据库要具备保存、防护、搜索信息的功能,并且要不断完善数据库系统,让其能够更快速有效的提供相关信息。
2.实现电子文件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记录和储存信息已经离不开电子文件,尤其是在办公领域中电子文件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在建设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的时候通过电子文件来管理,能够使建设速度快速提高。电子文件具有严密的管理体系和科技手段,能够使档案管理更加真实安全的储存。
3.建设档案管理系统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需要依靠统一完善的信息网络开展,建设统一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速度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所以中职学校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档案管理系统建设,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符合学校实际情况的综合档案管理系统,在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下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更好地应用各种计算机档案管理应用软件来推动。
四、中职学校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对策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领导
要有效开展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校内各个领导和部门的配合,因此校内领导必须要正确认识档案工作的积极作用,通过正确的领导来开展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2.完善档案管理信息化基础设备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必须要以学校信息网络和实际需求为基础,建设适合学校的档案管理系统。中职学校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中职学校培养的大多是实用性技术性人才,可以利用这个优势来健全人才团队,构建和完善校内档案管理系统。
3.保证资金投入
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虽然学校可以承包给专业的企业或机构来实行信息化管理,但是都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所以学校就必须要给予充足的资金投入,以保证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总之,随着现代化信息进程不断加快,在我国教育事业中的应用也刻不容缓,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不仅符合时展需求,而且也能够满足学校管理需求,能够使学校的相关工作更好的开展,实现校内校外的资源共享,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师生能够更快速的获取相关的档案信息,能够推动给中职学校的发展,提高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佚名.中职学校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8,No.297(16):72
关键词:人事档案 规范化 科学性 学校
中图分类号: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a)-0-01
学校人事档案部门是保存和提供个人人事档案的专属机构,它要真实完整的记载个人履历、党政材料、奖惩处分等可供组织参考的很多材料。因此,学校的人事档案也为正确选拔干部提供了全面考察和正确选拔的重要参考依据。接下来我们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职能的强化来进行浅析:
1 强化人事档案的规范整理
人事档案的规范整理首先就是对收到的归档材料进行审核,审核目的就是 看此档案是否符合归档要求,有无超越所规定的范围。一般说来,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主要分为五个部分,即编目、排序、分类、加工以及装订等等,是整理的人事档案条理化、系统化,并在此基础上对档案的内容要不断的加以补充。1)档案材料的编目。一份完整的人事档案材料通常是对其逐份逐项进行编排目录,按照排列顺序,要求目录要清楚,填写要准确。当然是写目录时要求自己工整美观,使用规范的书写纸质和书写用笔,不可以使用铅笔、圆珠笔、装有红蓝墨水的钢笔等。如果档案材料的目录书写完成后一定不能随意涂改。在书写目录时还有几项注意事项:一是根据材料的题目需要填写材料的名称和材料形成的时间;二是材料整理完后要在指定的位置填写具体的页数;三是每一类目录填写完后要注明类别号;四是注意处理备注说明问题即人事档案材料中的审批表和复印件等内容。2)档案材料的排序。档案材料的排序有两个必要的参考因素即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形成时间上的先后顺序,按照这两大关键因素进行排序后要对其进行编写类别号、顺序号和页码,把整理好的材料固定下来。3)档案材料的分类。一是履历材料,二是自传材料,三是考察、审计材料。四是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等材料。档案材料初步分为这四大类,在其整理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要对这四类的具体内容熟记于心,以便在工作过程中实施对材料的有效分类。对认识档案材料的分类整理,使之更加清晰明确,有助于对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的进行。4)档案材料的加工。首先,对档案材料篇幅过大或是过小的处理。如果材料篇幅过大,要进行剪裁或是折叠。处理后的档案材料仍然要保持平整,内容不容有失,以便日后的查阅。如果篇幅过小,应该对材料进行装裱,在装裱时也要注意不能损坏原来的文字或是照片等信息。其次,对于那些纸张存在破损、字迹书写不符合归档要求,或是篇幅不规则的档案材料要进行电子扫描或是复印加以保存,放在原件的后面。再次,人事档案的材料要各自独立,严禁将多份材料胡乱装裱在一起。并且档案材料上的金属装订物应该加以拆除。5)档案材料的装订。在装订时一定要遵守装订的顺序,就是把档案的目录置于卷首,材料的排列顺序和目录保持一致,装订时做到整齐美观,这样方便查阅。
2 强化档案管理的相关职能
1)强化工作指导职能。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致并繁琐的工作,同时它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有专门部门对其进行专业的理论上的指导。一方面就是要依法指导,即但凡是法律上要求的,在技术上就要加以指导。另一方面就是要对相应的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工作做好专业的咨询和培训。坚持“强化收集、简化整理、细化检索、深化利用”的原则,科学、规范、高效的进行档案工作的指导。那么提高案卷质量、保证归档材料齐全完整的关键就是坚持部门立卷制度。它有利于排除个人主观和人为的障碍的影响。目前档案管理要严格按照《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和《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的要求,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现代化的业务指导。当然,相关部门要注意到的是要用多样化的制导方式,直接与间接相结合的方式,有重点的加以指导。2)强化工作服务职能。为了使档案工作有效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就要遵循国家制定的相关法律的规定。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本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项服务性的工作。这样就确定了档案工作的宗旨:为社会相关需要人员、各项社会管理工作以及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与此同时,档案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要有服务大众的意识,要不断拓宽其服务领域和服务范围,加大学校的档案向社会公开力度,加快推进学校档案服务的社会化。档案管理服务职能的强化的同时,其服务手段的形式也要多样化。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档案资源信息资源的利用。档案工作既要做好常规服务,又要有超前意识与超前服务,有针对性的服务,服务不仅要有始有终,而且也应该灵活多变。3)强化开发利用职能。档案真实的记录了历史,汇集了大量的信息。而学校又是知识与人才并存的地方,那么学校的档案记载了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每一次重大举措,也反映出我国教育事业的成就与发展水平。随着当今科学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学校的档案记载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资源之一。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学校的档案开发利用不充分,很难发挥其战略作用。因此,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做好档案信息的收集,以供决策;档案信息的及时提供也可以促进教学和科研水平的提高。4)强化工作监督职能。《档案法》赋予了档案管理部门具有监督的权利,因此学校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各项管理活动之中。例如,学校科研成果的以及科研项目的验收,档案部门要先对其文件材料进行验收;或是教师评定职称以及选拔干部的时候,档案部门要提供准确可靠的相关材料信息。随着目前社会主义的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各个学校的档案管理制度也是日趋完善,强化学校人事档案的管理十分必要,也是当前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当然与此同时,学校人事档案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对目前学校的档案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有着十分必要的联系,同时也是学校人事档案工作改革的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周燕.对档案管理的点滴看法[J].档案管理,2005(6).
一、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有待改革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多头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隶属混乱,参加主管人事档案的部门有组织、人事、劳动、民政等,兼管人事档案的部门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二是管理体系上仍为传统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三大类构成。三是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式管理,从维护人事档案真实性、准确性、保密性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人事档案不对本人开放,多数公民难以接触到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非常低。学校人事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源,在学校人才管理中有着它的特殊作用。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由于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其管理模式也相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人事档案内容信息量少。
学校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等十大类材料,内容信息量小、实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开发的要求。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反映个人工资变动、职称评聘、党团组织的材料比较齐全,而反映个人的德才表现、政绩才能、管理能力的材料较少,能反映个人人才类型、技术专长、心理素质等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微乎其微,因此人事档案在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人才情况,满足不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实际要求。
二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和非专业化。
体现在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各个学校还通常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的不同,将教师的有关材料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例如,教务部门管理反映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奖惩情况的教学业务档案材料,科研部门管理反映教师教材开发、、教科研立项的科研档案材料,人事处管理反映教职工社会经历、政治面貌、奖惩、薪酬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这种分散、非专业管理不仅易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而且造成人事管理体制的混乱,并且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三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手段陈旧。
目前很多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不足。体现在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人员配备不足,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学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五是学校人事档案过度实行内向型、封闭式的模式。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政策限制,由于保密观念的束缚,学校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开发,更谈不上与其他单位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
二、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我们应该从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入手,加大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紧紧抓住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改分散多头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区域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加快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为人才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是建立具有个性的学校人事档案材料。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以教师档案为例,应补充的材料包括:(l)教师登记表,可反映教师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2)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水平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量。(3)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学术研究的历史。(4)业务进修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继续教育的状况。(5)获奖和荣誉情况,可反映出教师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如果教师档案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能及时地补充上述材料,就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它有助于学校开展定量化、科学化工作,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决策,有助于提高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形成高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的延续性,有助于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
一、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国家人事档案管理体制存在诸多有待改革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多头管理,存在着严重的分散性,隶属混乱,参加主管人事档案的部门有组织、人事、劳动、民政等,兼管人事档案的部门还有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二是管理体系上仍为传统干部档案、工人档案和学生档案三大类构成。三是管理模式上实行封闭式管理,从维护人事档案真实性、准确性、保密性等方面因素的综合考虑,人事档案不对本人开放,多数公民难以接触到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利用效益非常低。学校人事档案作为一种信息源,在学校人才管理中有着它的特殊作用。学校的人事档案管理由于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及其他诸多因素影响,其管理模式也相应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是学校人事档案内容信息量少。
学校人事档案包括履历材料、自传及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鉴定材料、考核材料、政审材料、入党入团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职务职称工资材料等十大类材料,内容信息量小、实用性较差,不能适应现阶段人才开发的要求。反映个人经历、家庭情况及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多,反映个人工资变动、职称评聘、党团组织的材料比较齐全,而反映个人的德才表现、政绩才能、管理能力的材料较少,能反映个人人才类型、技术专长、心理素质等个性特点的内容更微乎其微,因此人事档案在利用时,只能提供一些肤浅的人才情况,满足不了培养、选拔、使用人才的实际要求。
二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分散化和非专业化。
体现在各个学校没有统一由上级主管部门进行人事档案集中管理,各个学校还通常根据各管理部门职能的不同,将教师的有关材料分散在几个部门管理。例如,教务部门管理反映教师业务水平、教学能力、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奖惩情况的教学业务档案材料,科研部门管理反映教师教材开发、、教科研立项的科研档案材料,人事处管理反映教职工社会经历、政治面貌、奖惩、薪酬等情况的人事档案。人事档案的这种分散、非专业管理不仅易造成档案材料的损坏,而且造成人事管理体制的混乱,并且破坏了人事档案的完整性。
三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方法落后、手段陈旧。
目前很多学校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局限于纸质档案的建立和保管层面上,管理的重心还是实体管理,没有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而实现人事档案的电子化。一些人事档案室的电脑仅局限于打印档案目录,无法进行人事信息的查询和检索,更无法实现对人事信息的筛选、排序、分类、汇总,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由此导致很多人事统计工作只能靠手工完成,造成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四是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不足。体现在人事档案保管的硬件条件不能完全符合档案安全保管的要求,如档案库房多是普通办公用房,有的把档案库房安排在办公楼顶楼、底层或者地下室,档案长期受到高温潮湿的危害;库房门窗多为普通门窗,封闭不严,起不到防盗、防光及控制库房温湿度的作用,没有配置档案安全保管“八防”设施,与档案安全保管要求差距很大。人事档案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不高。另外,人员配备不足,档案室很少设置有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少数有专职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也往往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兼职人员也无法保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对人事档案进行管理,导致学校人事档案建设滞后,档案管理只能在低水平层面上进行。五是学校人事档案过度实行内向型、封闭式的模式。受国家人事档案管理政策限制,由于保密观念的束缚,学校很难对人事档案进行信息开发,更谈不上与其他单位实现人才信息的“互通有无”。
二、如何建立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
我们应该从具有个性的人事档案材料入手,加大学校人事档案管理投入,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努力提高人事档案材料的质量。同时,要紧紧抓住学校人事档案管理的难点问题,改分散多头管理为集中统一管理,建设区域性人事档案管理中心,加快学校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建立社会化开放式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向本人有条件地开放,争取早日建立起适应现代学校管理要求的人事档案管理体制,为人才开发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让人事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一是建立具有个性的学校人事档案材料。针对人事档案内容陈旧和“千人一面”的状况,在人事档案材料内容建设上注意补充能反映当事人个性的档案材料。以教师档案为例,应补充的材料包括:(l)教师登记表,可反映教师专业方面的基本情况。(2)教师教育教学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教育教学态度和水平以及教育教学工作量。(3)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的学术水平、学术地位和学术研究的历史。(4)业务进修情况资料,可反映出教师继续教育的状况。(5)获奖和荣誉情况,可反映出教师在社会和学术界的影响和地位。如果教师档案在原有人事档案的基础上,能及时地补充上述材料,就能较全面地、动态地反映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它有助于学校开展定量化、科学化工作,有助于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科学决策,有助于提高教师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有助于形成高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的延续性,有助于在教师中形成良好的竞争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