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8篇

时间:2023-08-09 09:19: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民经济主要指标

篇1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MPS;SNA;生产;收入

1.两种体系:MPS与SNA

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中,由联合国公布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体系有两个: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和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1.1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联合国于1971年发表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体系》,也称其为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简称MPS),它是前苏联在总结1925年以来计算国民收入的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套核算方法和体系,主要用于苏联和东欧等计划经济国家,也称东方体系,我国早期也采用这套核算体系。

MPS的理论依据是:社会生产就是物质生产,只有创造物质产品或者作为物质产品生产过程直接延伸的活动才是生产活动,其他活动都是非生产活动。据此,全部社会产品都是由物质部门生产的,物质产品的价值总和就是社会总产值。因此MPS只需着重考察物质产品的再生产过程,即反映物质产品的生产、物质产品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物质产品的使用构成和具体去向,等等。

MPS采用限制性生产的概念, 它把经济生产的定义只限于物质产品生产和生产性劳务, 只承认物质生产才是生产, 相应地, 社会产品只是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成果。从使用价值看, 物质产品由工业、农业和建筑业三大部门生产, 社会产品就是这三个部门所生产的物质产品。从价值形成过程看, 物质产品的价值除三大部门所创造的价值外, 还包括货物运输业和商业等流通部门追加在商品中的价值。 所以,MPS把工业、农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和商业通称为五大物质生产部门, 这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生产活动成果, 构成了MPS的社会产品价值核算的内容。

1.2国民经济账户体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首创于英国,它是依据欧美发达国家的核算理论和实践制定出来的方法体系,故也称西方体系。

相对于MPS而言,SNA有三个显著特点:

SNA是依据综合性生产观念组织核算的。它认为:人类的各种物质生产和非物质生产活动都是生产活动,换言之,生产的本质不在于是否提供物质产品,而是在于是否创造新的使用价值或效用。

SNA还充分运用了现代经济分析中的投入产出分析,资金流量分析,资产负债分析和国际收支分析等工具,这些大大扩充了SNA的核算内容和分析领域。

SNA是一种以账户形式和复式簿记法组织起来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这种核算方法能够保证整个核算体系的逻辑严谨。

SNA则采用综合性生产观。按照这种生产观, 凡是创造效用并取得收入的活动, 除去非法活动外, 不管是生产物质产品还是提供各类服务, 一律看作是生产活动, 即SNA将服务部门与物质生产部门等同看待, 归入生产部门,也就是说, SNA的生产范围除了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货物运输业、商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外, 还包括了除个人自我服务以外的各个社会服务领域。因此,SNA的社会产品― 商品就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与无形的劳务产品的合称,这样, SNA的核算范围就不仅包括物质产品, 而且也包括劳务。显然, 其核算范围比只计及物质产品的MPS就大多了。

2.MPS与SNA的比较

2.1概念比较

对整个社会产品的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核算,构成了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中心内容,但对什么是生产活动,什么是社会产品,MPS和SNA则有不同定义。MPS是建立在物质生产观念的基础之上,其主要的理论依据之一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因此,MPS计量的国民收入是基于物质生产活动的产出成果。该体系适应于物质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SNA把物质生产活动和非物质生产活动放在同等位置上一视同仁地核算,更有利于全面描述国民经济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它有利于反映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人们服务性消费比重不断提高的客观趋势。

这两个体系的最大差别是在生产概念上的差异,由生产概念差异而引起的中间消耗和最终使用的计算范围也相应发生变化。例如,在SNA中,由于服务部门也计算产值,物质生产部门的中间消耗就应包括对服务的消耗价值,而相应的服务部门也有了自身的物质消耗。但在MPS中,服务部门不计算产值,因此,物质生产部门对服务的消耗不作中问消耗处理。至于服务活动中的各种物质消耗, 则作为社会最终使用,形成消费基金。两个体系在中间消耗上的差别,除了由于生产范围的不同外,还有: 第一,在SNA中包括固定资本损耗,MPS则不包括;第二,在SNA中作为中间消耗的企业在文化设施方面的非生产性支出,在MPS看作为对非物质生产领域的转移支付,从物质生产领域的营业盈余中扣除,有关这方面的产品消耗作为最终消耗;第三,在SNA中作为中间消耗处理的企业业务旅差费,在MPS中看作是居民的原始收入,所消耗的产品作为居民的个人消费;等等。

由于对生产的定义不同, 最终消费和收入的分配与再分配的概念也不一致。在MPS中,最终消费只限于对物质产品的购买,而不能体现为劳务的购买支付。 非物质生产领域内职工的工资及其他收入, 是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不能作为生产收入。而在SNA中, 最终消费还包括非物质劳务的购买,如支付医疗费用、教育费用、房租等。既然在市场上通过价格获得的货币收入,理所当然地视为生产收入,并且计算产值,那么,除了义务性的转移收支外,再分配也就几乎不存在了。

而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MPS存在的基础也随之发生变化,其在很多方面不适于当代商品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因而越来越多采用MPS的国家,开始结合本国实际,逐步进行国民经济核算改革,开始运用SNA核算原理和方法。

2.2核算方法的比较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是从国民经济总体上研究国民生产、分配、使用之间的关系,主要使用国民经济平衡表,该表为单式平衡表,只是通过左右两栏数据的平衡综合说明社会整体的再生产过程。构成MPS的国民经济平衡表主要包括:综合物资平衡表,综合财政平衡表,劳动力资源平衡表,国民财产平衡表以及固定资产平衡表等。其核心指标主要是:社会总产值,社会净产值,国民财产及物质产品消耗,消费与积累等。同时,各表间只存在经济指标的内涵关联,不存在严格的核算对应关系。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主要是由国民收入核算,投人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际收支核算以及资产负债核算组成的。它从宏观经济的控制和调节出发,既对国民收入在各环节的规模水平及结构状况作分别研究, 又将国民生产、国民分配和国民使用连成统一的有机整体。其核算方法为复式记帐法,即运用国民经济收支活动有收必有支、收支必相等的原理, 以帐户的形式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核算。这种核算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 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这两个体系在概念和方法上的比较, 可以看出SNA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核算范围覆盖整个国民经济, 不受物质生产领域的局限;

二是核算内容不仅包含产品的生产、交换和使用的实物运动,而且还包含收支和金融交易等资金运动,能较好地反映社会再生产中实物运动与价值运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运动过程。SNA十分重视从价值方面来考察国民经济运行,把国民收入核算、投人产出核算、资金流量核算、国民财富核算和国际收支核算5个方面都纳人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中。相比之下,MPS在这方面的核算则有欠完整,特别是在资金流量核算和国民财富核算方面, 所差更多;

三是核算方法采用复式记帐法, 通过帐户体系把社会再生产各环节、国民经济各部门紧密衔接起来, 能较好地反映国民经济运行中的内在联系,提高了国民经济核算的科学性。

相比之下,MPS用单式记帐的方法,以平衡表形式对国民经济的各种活动进行单方面的登录和计算,各种国民经济平衡表之间,在数量上虽有联系,但联系得不够严密。

2.3主要指标对比和换算

两大体系除了上述主要区别外,在具体核算指标、原则和方法上也各具特点,甚至两大体系中名称相同的某些统计指标,其经济涵义、范围口径、计算方法也往往存在差异。在MPS 中,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民收入。它是物质生产部门净产值的总和,扣除了一切中间消耗C_2,也扣除了固定资产折旧C_1。同时,国民收入是按国土原则计算的。在SNA中,反映经济活动的主要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它们既包括新创造的价值V+M,也包括固定资产折旧C_1,同时其计算范围扩大到整个三次产业,即全社会的所有部门。其中,国内生产总值按照国土原则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按国民原则计算。

两大体系主要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主要表现为指标间和各指标内部的构成项目的换算。

两大体系主要国民经济综合指标的换算, 必须通过一系列的调整来实现。调整包括: 一、调整服务价值, 包括中间消耗价值口径的调整;二、指标构成项目的调整,包括各指标概念的调整;三、计算原则的调整,包括以国土原则口径计算的指标调整为以国民原则口径计算的指标;四、对价格标准的调整,包括通过汇率调整为统一的货币量形式。调整两大体系的总量指标,无论是从SNA口径调整到MPS口径,还是从MPS口径调整到SNA口径,调整内容都是相同的,只是各项目的加减计算相反。

两大体系各指标内部的构成项目的换算,同样必须通过逐项调整来实现。以两大体系国民分配指标的换算为例。从分配角度看,SNA增加值中的雇员报酬相当于MPS中的居民原始收入。 SNA的营业盈余加间接税净额相当于MPS的企业原始收入。SNA的增加值中还包括非物质生产领域,而MPS的国民收入中则不包括。此外,第一,在SNA中,雇主对雇员社会保险金是作为对雇员报酬的一部分,而在MPS中,则作为出自企业原始收入的支付;第二,个体经济收入,在SNA中包括在营业盈余内,而在MPS中,则包括在居民原始收入内。(作者单位: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杨灿. 国民经济核算教程 [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王爱俭.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系研究[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3]骆耕漠. 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M]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0

[4]褚可邑. 对MPS与SNA核算体系的比较分析[J] 深圳大学学报13卷2期

篇2

【关键词】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原则;指标

0.引言

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必须对铁路建设项目进行综合经济评价。通过对项目进行经济指标的科学计算,分析和论证,提出全面的经济结论,从而为项目决策提出结论性意见和建议。

1.基本原则

铁路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比较复杂,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情况下,应尽可能做到客观、真实和完整,并坚持系统原则,稳健性原则,动态分析为主、静态分析为辅的原则,定量分析为主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2.经济评价指标

在进行铁路建设项目的投资决策时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但主要的因素是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即建设项目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比较。经济效益有微观和宏观之分。微观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给业主即投资者带来的经济效果。围绕微观经济效果问题展开的研究工作,称为财务评价。宏观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建成后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的经济效果。围绕宏观经济效益所展开的研究工作,称为国民经济评价。

2.1财务评价指标

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包括赢利能力指标与清偿能力指标,主要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资产负债率等。

2.1.1投资回收期

系指以项目的净收益回收项目投资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以年为单位。项目投资回收期宜从项目建设开始年算起,可借助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计算,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累计净现金流量由负值变为零的时点,便为项目的投资回收期。

2.1.2财务内部收益率

系指使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当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于所设定的基准收益率时,项目方案在财务上是可考虑接受的。

2.2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国民经济评价要用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来分析国民经济盈利能力。

3.案列分析

3.1项目概况

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起自青连铁路的董家口站,终至董家口港区码头,全线共设董家口站(接轨站)、产业园区站(预留站)、港湾站(工业站)3个车站,正线长度14.188km。铁路运输货物主要为上水矿石,到达煤炭及发送钢材等。疏港铁路作为董家口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港口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利于促进青岛市国民经济的发展。

3.2基础数据

3.2.1评价范围

董家口港区疏港铁路,线路全长14.188km。

3.2.2设计年度、建设期和计算期

(1)本线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

(2)建设期。

本项目拟于2015年初开工,2016年底竣工,总工期1.5年。2017年开通运营。

(3)计算期。

本项目计算期(含建设期)采用25年(2015~2039)。

3.2.3货运量

本项目计算期内各有关年度的货流密度汇总表,见下表。

3.2.4货运周转量

设计年度本线货运周转量见下表:

3.2.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投资估算。

本项目总估算为181706.51万元,每正线公里造价为12807.06万元。其中静态投资为166801.62万元,建设期贷款利息5263.63万元,机车车辆购置费9471.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170.26万元。

(2)资金筹措及建设期利息。

本线资金筹措方式按自有资金50%,银行贷款占50%;分年度投资比例分别为65%、35%。银行贷款利息按5.94%计算,建设期利息为5263.63万元。

3.2.6运营成本及营业支出

(1)运营成本。

本项目货运成本340元/万吨·公里,无关成本936.41万元/年。

(2)基本折旧成本。

本项目土建工程折旧率4%,机车折旧率6%。

(3)运价率。

目前铁路平均货运价约为0.0975~0.12元,鉴于本项目修建铁路投资较高,低运价难以带来效益,而且本项目是合资铁路,本次货运票价按0.21元/吨·公里。其他收入占运输收入的12%。

(4)其他。

1)税金及附加。

铁路建设项目的税金及附加取运输收入的3.24%,企业所得税率25%。

2)营业外支出。

根据铁路统计资料汇编分析,本项目营业外支出取10元/万换算吨公里。

3.2.7基准收益率

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取3%。

3.3财务评价

3.3.1财务评价报表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的基本报表主要有财务现金流量表、损益表、资金来源与运用表、资产负债表和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

3.3.2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1)财务内部收益率。

全部投资:税后=3.18%。

自有资金:税后=1.74%。

(2)财务净现值。

全部投资:税后=3564万元。

自有资金:税后=-21451万元。

(3)投资回收期。

全部投资:税后=19.52年。

(4)投资借款偿还期。

计算结果表明,本项目借款偿还期为10.89年,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借款偿还能力。

(5)财务评价指标分析。

本项目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3.18%,略高于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3%,但是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略低于3%,全部投资财务效益可行,自有资金略差。

3.3.3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本项目对固定资产投资、运营成本、运价和运量进行了单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分析,以确定项目的承受能力,为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从敏感性分析可见,最敏感因素为运价,其次为运量、投资、经营成本,当各因素分别向不利方向变化20%时,财务内部收益率均低于3%的行业基准收益率,说明项目抗风险能力一般。

3.3.4财务评价结论

从财务评价的指标分析看,本项目全部投资的财务内部收益率3.18%,略高于铁路建设项目的基准收益率3%,但是自有资金财务内部收益率略低于行业标准,若贷款比例降低或利率降低,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会转好。本项目财务收益及抗风险能力一般。

3.4国民经济评价

3.4.1相关参数

根据本项目研究区域经济特点,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社会投资收益水平等确定国民经济评价基本参数。

3.4.2国民经济效益

(1)直接效益。

包含运输收入、回收土建资产余值、回收机车车辆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2)间接效益。

包含公路转移货运量运输费用节省的效益、减少交通事故的效益。

3.4.3主要指标及分析

根据以上费用效益计算值,编制全部投资国民经济效益费用流量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

(1)经济内部收益率:9.93%,高于社会折现率8%。

(2)经济净现值:当社会折现率为8%时,经济净现值为33795.2万元。

3.4.4敏感性分析

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经济内部收益率指标最敏感的因素是运量,其次是土建工程投资。当运量向不利方向变化10%时,经济内部收益率即小于社会折现率8%,说明本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弱。

3.4.5结论

从上述主要指标及敏感性分析结果看,本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结论为可行,但抗风险能力较弱,建议投资方密切关注。

篇3

关键词:科学文化;国民经济;关系;实证

理论界关于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关系问题的探讨从来都没有停止过,笔者通过维普数据库查询,在1989-2010年6月期间,与“科学文化”相关的文章有3578篇,探讨“科学文化”与“经济发展”或“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关系的文章有102篇,而用实证的方法来研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文章则没有发现。笔者试图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和皮尔逊相关分析法等现代统计理论,就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联性进行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选定

国民经济数据选取我国199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单位:亿元)。科学文化数据共选取10个指标:投入选取2个指标:1995-2009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WT),同期每年研究与开发经费(RD);科学文化产出选取5个指标:同期每年出版报纸的份数(BZ),同期年广播人口覆盖率(GB),同期年电视人口覆盖率(DS),同期年专利授权量(ZL),同期年技术成交额(JS);劳动者及素质选取3个指标:同期每年文化从业人员数(WY),同期每年科技活动人员数(KY),同期每年每万人中大学生数量(DX)(见表1)。

从上述原始数据来看,科学文化各项指标除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文化从业人员数据有些波动外,其余基本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二、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

根据表1提供的全国1995-2009年科学文化各项主要指标数据,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做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分析法是根据降维的思想,将相关性很高的多变量转变为彼此相互独立且不相关的少数变量,从而达到用较少的变量去解释原来资料中的大部分变量的目的。通常是选出比原始变量个数少,能解释大部分资料中的变量的几个新变量,即所谓主成分,用以解释资料的综合性指标。

通过对表1中的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矩阵(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大多在0.6以上,没有0.3以下的。同时还通过了KMO检验和Bartlett的球形检验。本案的KMO值为0.588(大于0.5的最低要求),表示适合进行主成分分析。另外,Bartlett’s球形检验的卡方值为397.571(自由度为45)达显著,代表母群体的相关矩阵间有共同成分存在。因此,上述数据适合于主成分分析和进一步分析。通过分析,得到1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的贡献率达到86.922%,超过了85%的要求,它解释了科学文化10个指标的大部分信息。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3)。

根据主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该主成分的计算模型:

F=0.113BZ+0.100GB+0.103DS+0.112WT+0.086WY+0.113DX+0.111ZL+0.112JS+0.110JS+0.110RD+0.110KY

F为主成分得分。相对应的主成分得分用于后面的分析。

(二)关联性分析

全国1995-2009年GDP及科学文化综合指标得分(即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全国GDP发展指标的趋势与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的趋势基本是一致的,我们可以假定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正向关系。因此,我们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分析方法和双尾检验法(2-tailed)对表4GDP指标和科学文化主成分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拒绝了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的相关性为零的原假设,科学文化主成分与GDP发展的相关性达到0.969,呈高度相关。这说明科学文化对国民经济发展的确有正向的促进作用。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一要素;一种先进的文化也是经济发展不竭的动力。毫无疑问,国民经济的发展反过来也会推动科学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表5出了国民经济与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的相关性。全国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和研究与开发经费两个资金投入指标与GDP的相关性分别高达0.961和0.998,呈高度相关,这显示了资金投入的重要性,“一投就灵”非常符合我国的现实情况。

从科学文化产出的5个指标来看,除广播、电视两个指标与GDP的相关性数据分别为0.736和0.776,属于有较高的相关性外,其余报纸出版份数、专利授权量、技术成交额3个指标分别高达0.918、0.994、0.998,呈高度相关。报纸数量增多了,说明看报的人多了,这从侧面反映民众文化素质的提高,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正向的影响。专利授权量和技术成交额的增长,并与经济发展高度相关,正是科学技术物化为生产力的最佳佐证。

从人员的3个指标来看,文化从业人员、科技活动人员和大学生数量与GDP的相关性分别达到0.637、0.995和0.962,文化从业人员与经济发展相关性不高,主要是因为文化从业人员的增长出现多次波动,如2000年、2001年文化从业人员出现下降,是因为同期国家对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减少,期间时值文化部门进行体制改革,实行人员分流造成。从2002年起,文化从业人员又开始增长,这与当时文化基本建设投资又开始增长是相吻合的。科技活动人员、大学生拥有量与国民经济发展高度相关,这反映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三、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科学文化各项指标相关度很高,适合采取主成分分析法对各项指标进行降维。通过分析得出了一个主成分,这个主成分在科学文化的10个指标上的载荷均在70%以上。

第二,科学文化与国民经济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向相关关系。因此,加大对科学文化的投入,提高科学文化的产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努力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和繁荣我国科学文化,是提高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必由之路。因此,加大科学文化的发展力度应作为十二・五期间各级党委、政府做好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参考文献:

1、任志安,景治中.经济分析实验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9.

2、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SPSS12.0应用[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篇4

关键词: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56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电站是以发电为主,兼有航运、过木等大型水电工程,较有较好的综合效益,于1996年11月全部投产, 7×20万千瓦总装机容量。电站建成以来,由于电站下游河道采砂等原因,河床严重下切,原设计下泄308m3/s基荷流量时的下游水位由7.64m降低至2.75m,影响了某水电站的经济安全运行,大大降低了原承担的电网调峰及正常通航、调频、调压任务,非汛期通航能力减少引发社会矛盾。为根本解决上述问题,省政府批准实施闽江坝下项目。但该项目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作为电站业主投资没有经济来源,项目主管部门批准在电站电价的空间解决部分投资,经济是否可行是困扰项目决策的重要方面,如何作好决策是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难题。

1.2 研究思路和内容

统过对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分析、根据该项目本身没有直接的经济收入,建设费用统一进入某水电站的电价空间等特点,建议通过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理论,对项目投入、产出进行分析,分析工程效益、清偿能力、盈利能力以及社会效益,为该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提供参考意见。

第1部分:绪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

第2部分: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分析

第3部分:建议该项目的分析思路

2 经济可行性分析的理论发展情况

2.1 研究现状

在经济的建设领域,对投资项目投入与产出的关系认识,特别是对有关可行性分析的认识由来很久。从古以来就有的感性认识,发展到科学而理性的对投资项目中投入与产出的规律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把握,其的过程起源主要于近代等现代工业国家对大型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践。

建设部从2001年开始,组织了人民币影子汇率研究、中国社会折现率的研究与参数计算、土地影子价格研究、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参数测算方法研究、建设项目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中国项目管理协会引进和推广了国外项目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可行性研究作了工作。

2.2 国民经济评价

国民经济评价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从国家整体角度和社会需要出发,采用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等经济评价参数,计算和分析国民经济为项目所付出的代价及项目对国民经济所作出的贡献,以评价项目在经济上的合理性。与财务评价相比:共同点为评价的目的相同有关主要指标的计算方法也类似。主要指标有:社会折现率、经济内部收益率。

2.3 财务评价

工程项目财务评价是按照现行的会计制、税法和价格体系,分析工程项目投资、本本、收入、利润和税金等,考核项目建设完成后的盈利、生存和清偿能力,来判断和评价项目可行性的一种经济评价方法。主要指标有:投资回收期、投资项目盈利率、净现值、项目盈利系数、内部收益率等。

3 闽江坝下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建议

3.1 闽江坝下项目投资分析

(1)按2015年4季度价格水平,本工程含专项费用的总投资为269069万元,静态总投资为229398万元。

(2)运行费,工程运行费包括闽江坝下项目的运行维护费用、航道和船闸的维护和管理等费用。年运行费按总投资的1%计。

3.2 闽江坝下项目经济效益分析

某水电站自1993年投入运行后,由于上游绿化大面积增加,水土保持状况发生根本性好转,泥沙流失大量减少、水位持续下降,使满足通航要求的压力不断加大,枯水期将面临断航的可能,且由于尾水位降低,某水电站水轮机吸出高度达不到原设计要求,影响机组正常稳定运行。同时由于坝下水位持续下降,某水电站为维持通航,每年都在增加保证通航泄量,严重制约某水电站在福建电网中调峰、备用等能力的发挥。闽江坝下项目任务是抬高某水电站下游口门水位,满足通航要求,改善通航条件,抬高某水电站尾水位,保证机组正常稳定运行。

闽江坝下项目建成后,将使某水电站坝下水位下降问题得到治理解决,满足通航要求,改善航运条件,同时可改善某水电站运行条件,使某水电站在电网中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因此,根据闽江坝下项目的特点,本项目工程效益包括:工程航运效益、改善某水电站机组运行条件产生的效益,增加(恢复)某水电站容量效益(即改善电网的运行条件的效益)等。

3.3 闽江蜗孪钅烤济可行性分析建议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及闽江坝下项目的实际情况,因此建议进行以下分析:

3.3.1 国民经济评价

采用有~无本项目对比法原则,工程经济效益采用替代方案计算。分别计算工程航运效益、增加某水电站容量效益和改善某水电站机组运行条件效益、 对某水电站发电影响效益,对本工程国民经济敏感性分析,主要考察工程投资、效益变化等因素的变化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对以上诸因素的可能变化情况进行敏感性分析计算。

3.3.2 财务评价

在本工程财务评价测算时,某水电站原初设确定的多年平均发电量49.5亿kWh为基础,根据工程投资和运行成本费用及税收政策,测算维持本工程正常运行需要某水电站上网电价的变化情况,即某水电站的增量电价。建议按资本金投资内部收益率8%对某水电站出厂电价的增量部分进行测算与福建省煤电电价相比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评价该工程在经济上是否可行。

4 结论

本文主要用意在于针对类似闽江坝下项目客观上需要投资建设,但又无直接经济效益的航运项目,提供一种经济可行性评价方法的可行分案,通过增量电价,采取国民经济评价和工程财务评价,为决策者评价提供有效依据。

参考文献:

[1]王立国.可行性研究与项目评估[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17.

[2]中级会计资格财务管理[J].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篇5

【关键词】国民经济评价 有效配置 合理利用

一、国民经济评价的含义

国民经济评价是项目经济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按合理配置稀缺资源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采用影子价格、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社会折现率等分析参数,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考察项目的经济合理性和在宏观经济上的可行性。

国民经济评价的目的是把国家有限的各种资源(包括资金、外汇、劳动力、土地和自然资源等)投入到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项目中,并使这些可用于投资的社会有限资源能够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以取得最大的投资效益。

二、国民经济评价的意义

国民经济评价用全局的、长远的观点分析项目的盈利,有利于国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国民经济效益评价对于重大工程项目的投资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概括地说,对投资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有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1)有利于国家有限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运用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价能够对资源和投资的合理流动起到导向作用。人口以及消费欲望的不断增长,国家资源却是有限的甚至是稀缺的,仅从财务角度来评价项目得失已经无法正确反映资源的利用是否合理。国民经济评价中采用了影子价格和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不仅能起市场信号反馈的作用,而且是在资源最优分配状态下的边际产出价值,因此能够对资源合理分配加以引导,达到宏观调控的目的。任何行业,都采用统一的社会折线率,可以使投资最终流向投资效率高、资金回收比率大的行业或者生产部门,这肯定会促进资金的高效利用,一直和淘汰某些不适宜的产业和某类项目的建设与存在,使社会整体效益提高。

(2)能够真实反映项目对国民经济贡献的需要在我国,不少商品的价格,不能反映价值,也不反映供求关系,即所谓的“价格失真”。在这样的条件下,按现行价格来考察项目的投入或产出,不能确切地反映项目建设给国民经济带来的效益和费用。通过国民经济评价,进行价格调整,运用能反映资源真实价值的价格,来计算建设项目的费用和效益以便得出该项目的建设是否有利于国民经济总目标的结论。

(3)国民经济评价是投资决策科学化的需要。这种科学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有利于引导投资方向。运用国民经济评价的相关指标以及有关参数,可以影响国民经济评价的最终结论,进而起到鼓励或抑制某些行业或项目发展的作用,促进国家资源的合理分配;②有利于抑制投资规模。当投资规模过激时,会引发通货膨胀,这时通过适当提高折现率,控制一些项目的通过,从而控制投资规模;③提供了公平的比较基础。由于国民经济评价不仅统一采用评价价格体系——影子价格,而且采用统一的评价参数——通用参数(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社会折现率)。这样,就使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投资项目,在经济评价中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使其互相之间在校以上、效益费用上具有可比性。这种横向可比对于宏观上选择最优投资方向是十分有益的。

(4)对公益性项目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公益性项目主要指政府为社会、国家和公众利益而投资兴办的非赢利项目,包括交通运输、邮电、水利等生产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教育、科学、卫生、体育、气象等社会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城市交通、能源动力、城市列出啊等公共事业项目。这类项目一般以谋求社会效益为目的,由政府作为投资、兴办主体而由大众受益,并且这类工程一般具有规模大、投资多,受益面广,服务年限长,影响深远等特点。显然,对于公益性项目如果只做财务评价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因此要以国民经济评价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把对国家和社会的效益放在首位。

国民经济评价的主要工作包括:识别国民经济的费用和效益、测算和选取影子价格、编制国民经济报表、计算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并进行方案比较选择。

三、国民经济评价的步骤

对于一般工程项目,其主要步骤如下。

(1)效益和费用范围的调整。主要是剔除已计入财务效益和财务费用中的国民经济内部转移支付,并识别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尽量对其进行定量计算,不能定量计算的,则应作定性说明。

(2)效益和费用数值的调整。主要是对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经营费用、销售收入和外汇借款等各项数据进行调整。

(3)分析项目的国民经济盈利能力。编制国民经济效益和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并据此计算全部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对于使用国外贷款的项目,还应编制国民经济收益费用表(国内投资),并据此计算国内投资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和经济净现值等指标。

(4)分析项目的外汇效果。对于产出物出口或替代进口的工程项目,应编制经济外汇流量表和国内资源流量表,并据此计算经济外汇净现值、经济换汇成本或经济节汇成本等指标。某些工程项目,例如社会公益项目,也可以直接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其主要步骤如下。

①识别和估算项目的直接效益。对于为国民经济提出物的项目,应先根据产出物的性质确定是否为外贸货物,再确定产出物的影子价格,最后按产出物的种类、数量及其逐年增减情况和产出物的影子价格估算项目的直接效益;对于为国民经济提供服务的项目,则应按提供服务的数量和用户的受益程度来估算项目的直接效益;②用货物的影子价格、土地的影子费用、影子工资、影子汇率和社会折现率等参数直接估算项目的投资;③估算流动资金;④依据生产经营的实际耗费,采用货物的影子价格以及影子工资、影子汇率等参数来估算经营费用;⑤识别项目的间接效益和间接费用,尽量对其进行定量计算,不能定量计算的,则应作定性说明;⑥编制有关报表,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

篇6

关键词:经济指标;山东省;潍坊市

发展经济学的课程于我并不陌生,本科时修过相关课程,但总觉经济学内容理论庞杂、数据繁复、图表难懂,尤其当涉及数据分析、图表比较的内容便昏昏然入睡。但这次的课程却让我有耳目一新、精确明晰、简单易懂的感觉。或是老师功底深厚加之授课方式有趣、贴近我们自身,或是我个人对经济学内容了解甚少、一知半解,未能感悟到其精髓。不管怎么说,这次课通过研究对我来说经常听说但实际陌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最近年份的统计公报以及统计年鉴,比较经济指标的增长、分析我们同学各自家乡――山东省、浙江省、内蒙自治区――经济指标间的差异,第一次领会到了经济学图表的实用、高效以及从图表中发现问题的乐趣。由于山东省和浙江省在很多方面具有可比性,所以本文在作比较时只采用了该两省的数据,内蒙的数据略去不用。

一、指标看山东

山东省位于渤海之滨,农业历史悠久、地域辽阔、资源众多。在这片广袤的齐鲁大地上养活了众多人口,是全国人口第二大省。整体上看,无论从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有不错的成绩,从“十二五”规划指标看山东省总体经济实力很强,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GDP)59426.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4798.4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8788.1亿元,增长9.2%;第三产业增加值25840.1亿元,增长8.9%。但随着近些年全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省份贸易的不断发展,山东虽不至于像东北老工业区一样面临衰落的趋势,但作为农业大省的山东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很多方面还是需要加强的。在山东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主要列出了经济发展、科技教育、环境资源、人民生活四个维度的总共23项指标。“十二五”规划的指标因其具有指导意义而凸显期重要性,但从指标的设置与实现情况来看,有做的比较好的方面还有方面仍需继续努力。

要继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产业结构。2014年初步核算,山东省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8.3:49.7:42.0调整为8.1:48.4:43.5。同年,浙江省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4.7:47.8:47.5调整为4.4:47.7:47.9。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了第二产业。比较来看山东省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还有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全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大背景下,山东的第一产业比例过高会大大影响全盘结果。现代农业虽然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机械化,但如果以我自己所在的鲁西南农村为例,现在村里的居民常说种地不赚钱,最起码不如外出打工赚钱多,外出打工的家庭其种地收入只比投入多一点,特别是小麦,因为粮食有最高价格限制。一旦遇到像今年的干旱(2015年南涝北旱,山东地区干旱持续时间长,影响面积广),最后的结果便是入不敷出。选择种地的多是家有农田面积多且种地年份比较长的农民,一方面由于机械作业,十亩地跟五亩地一样的操作程序,只不过农资多一些而已,另一方面种小麦、黄烟等作物可以享受国家给予的小麦补贴以及黄烟补贴。如果一个家庭小麦、黄烟田地多的话这是一笔比较大的资金来源。在这样的情况以及城镇化的背景下,在满足粮食需求量的前提下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调整三次产业比例就变得很重要。像浙江的贸易以及服务业发展得比较快、比较成熟。山东省二、三产业比例的增长将大大加快富裕山东的建设与实现。

二、指标看潍坊

潍坊市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指标时要更加务实、更加贴近实际。以“十二五”规划中位列第一的地区生产总值指标为例。如下表格所示:潍坊市2015年规划目标与

像这样的例子在其他指标中也存在,这个问题显示一方面,潍坊市政府部门决心比较大,但另一方面也说明潍坊市比较冒进,不务实,没有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所以在后面的指标制定工作中潍坊市应更加务实。缩小城乡差距,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质量。2014年潍坊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73元,增长9.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776元,增长11.3%;差距是两倍。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8810元,增长7.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9677元,增长13.1%。差距也是两倍。由此看出潍坊市要注重缩小城乡差距,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多关注农村发展。农村人居民赚钱确实比城市居民赚钱难,暑假回农村老家调查到一个男性农民一天给别人家地里帮工的钱是60元一天。这些钱来之真不易,要从早上六点到晚上六点,管中午一顿饭,而且是在30多度的高温天气下在田地里干活。这种劳作环境在城镇人来看是不能接受的。与此同时在农村赚钱不易但钱花得相对也划算。因为农村的物价也低,但如果将这些辛苦得来的钱花在城市里那是一点都不划算的,因为城市的物价要高很多,很多,但农民的衣食住行以及孩子的教育都与城市密切相连,所以缩小城乡差距,必须引起潍坊市以及山东省的注意。

注释:

篇7

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反映了该国在该时期内整个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这一成果可以用几个主要的综合经济指标表示出来,借以考察国民经济生产、分配和使用的情况,并可用以对不同国家和不同时间进行对比,以分别出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速度的快慢等。这些综合指标包括: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物价指数、利率、工人就业率、进出口贸易额、政府支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一系列总量指标,其中最重要的是国民生产总值与国民收入。

①国民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是综合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内的经济活动的成果的最概括、最主要的指标。它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简称,其内容为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过程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的内涵是指明在统计期内所生产的总值如何在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分配和使用的,它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来计算:第一,产品流动法。产品流动法又称为产品支出法或最终产品法。它从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购买各项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起来,计算出该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即把购买各种最终产品所支出的货币加在一起,得出社会最终产品的流动量的货币价值的总和。运用这种方法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不计算作为以后生产阶段投入的中间产品,仅考虑最后供人们使用的产品。例如在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统计中,按产品流动法计算可将其国民生产总值表示为下式:

GNP=A+B+C+D-E

式中A代表个人消费支出,

B代表私人总投资,

C代表政府支出,

(D-E)代表净出口。

第二,所得法(收入法)。所得法(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它是从生产角度出发把生产中所形成的各种收入相加起来,即把雇佣人员报酬、非公司企业的业主收入、公司利润、净利息、租金收入、固定资产折旧和间接税相加而求得国民生产总值。

第三,部门法。部门法按物质产品与提供劳务的所有各个部门的产值来计算国民生产总值,它反映了国民收入的来源,所以也称为生产法。根据这种方法进行计算时,各生产部门要把所使用的中间产品的产值扣除,仅计算所增加的价值。

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产品流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最后所得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数字应以它为标准。如果用其余两种方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与用产品流动法计算所得出的数字不一致时,则应按产品流动法所得出的数字进行调整。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同时计算另外两个与之密切联系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与国民生产净值(NNP)。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所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分配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减去进口货物和服务。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与国民生产总值是一样的,即产品流动法、所得法和部门法。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个收入概念,后者则是一个生产概念。所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生产总值加上付给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减去来自国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

国民生产净值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以市场价格表示的产品和劳务的净值。这个指标表明了国家可以用于社会消费和净投资的产品和劳务的总值,它等于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扣除折旧以后的产值。

②国民收入(NI)。国民收入是反映一国国民经济情况的另一个主要的综合指标,它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即等于工资、利润、利息、租金与政府津贴的总和,也等于国民生产净值减去企业间接税再加上政府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与国民收入密切联系的也有两个重要的总量指标,即个人收入(PI)与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个人收入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从国民收入中减去公司未分配利润与所得税,加上政府给居民户的转移支付与政府向居民户支付的利息。个人可支配收入等于从个人收入中减去个人所交纳的所得税、财产税等,表示一国一定时期内可以由个人支配的全部收入,又可分为个人消费支出与个人储蓄两部分。

③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以货币来表示的,因此,它的变动可能有两种原因:一种是由于产量所发生的实际变动,另一种是价格所发生的变动。

产量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是正常的,而由于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则是虚假的。为了准确反映产量的变动情况,使得各年国民生产总值的比较能反映出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就要按某一不变价格进行调整,以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同样,对于国民收入也应作如此的处理。

利用不变价格折算当年国民生产总值时,一般首先要把某一年确定为基年,以该年的价格为不变价格,然后用物价指数来调整按当年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这样就得到按不变价格计算出来的国民生产总值,便于进行比较。

物价指数是各单个商品按当年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总价值之比,通常表现为百分数。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这种方法所需的数据资料很难寻找,因此并不适用。实际上,利用《中国统计年鉴》所公布的有关资料同样也可以求得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例如,我国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为18,531亿元人民币,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6亿元人民币。以1990年为基年,由《中国统计年鉴》可查到,1994年对19

90年的发展速度为158.5%,用它乘以199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就可以得到1994年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为29,372亿元人民币,比1990年增长58.5%。而如果用1994年名义国民生产总值计算,其增长率为142.9%,二者的差距约为85%。存在这样大的差距表明利用名义国民生产总值显然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的真实情况。 关于国民生产总值还有一个重要概念就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这是一个平均指标,它等于某年国民生产总值除以当年人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运行的侧重点与国民生产总值不同,后者主要是表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前者则有助于了解一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

因此,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国民生产总值的补充可以更好地了解一定时期的国民经济形势。

投资者基本上明了并掌握了上述几个国民经济主要综合指标的资料后,通过对它们的水平高低、增长速度、部门构成和地区差别的情况进行分析,就可以大体了解当前国民经济形势的基本状况。如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增长情况、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在各个部门与行业间的分配情况,以及国家在各个时期的投资情况等,就可判断现时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气候对投资将有何影响,为选择投资对象、投资时机和解决如何投资打下最根本的基础。

(2)经济运行变动特点

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情况只能对国民经济形势有一个大致的判断,要深入掌握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还必须对经济运行的变动特点进行分析。与对国民生产总值等总量指标的分析相比,对经济运行变动特点进行分析更偏重于对经济运行质量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说明增长波动的特征,即所处经济周期的阶段特征;二是经济结构的动态比较,说明经济结构的变化过程和趋势;三是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说明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与通货膨胀状况,并联系经济增长、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等,说明物价变化的特点及其对经济运行主要方面的影响。

①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经济增长的历史动态比较,实际上就是对经济周期的分析与判断。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里,经济增长具有周期性。这种周期性反映了国家总体经济活动的一种波动,每个周期由大量经济活动几乎同时的扩张与随之而来的普遍的收缩、萧条与复苏等阶段组成,并且这种波动重复出现。

一般来说,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时期,即经济活动扩张的或向上的阶段;衰退时期,即由繁荣转向萧条的过渡阶段;萧条时期,即经济活动的收缩的或向下的阶段;复苏时期,即由萧条转为繁荣的过渡阶段。判断整体经济处于哪一个阶段的主要依据是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工业产量、销售量、资本借贷量、物价水平、利息率、利润率与就业率等经济指标的变动。

对经济周期的研究经历过两个阶段,即传统经济周期阶段和现代经济周期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西方市场经济各国的经济周期表现为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因此,经济周期统计和分析基本上建立在绝对水平的统计指标基础上。但是本世纪30年代西方大萧条之后,国民经济的发展较少出现原来那种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据此有人认为西方国家经济周期消失了。然而进一步的分析研究表明:虽然绝对水平的经济波动在消失,但相对水平即经济增长的经济波动却存在。为了区别两种不同性质的经济周期,定义了传统经济周期和现代经济周期的概念。传统经济周期,又称古典经济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收缩、萧条、复苏是在绝对水平的上升下降过程中循环的。现代经济周期,又称经济增长周期,是指国民经济活动过程表现出的繁荣、衰退、萧条、复苏是在相对水平即增长率指标基础上来测度反映和分析的经济波动过程。

在现代经济周期中,其四个阶段的区分已经不很明显,不过繁荣阶段与衰退阶段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通过对前面所讲的几个指标的动态比较,可以发现在繁荣与衰退两个阶段都各有其典型的表现:繁荣阶段,国民经济活动发展到比较高的状态,各行业都欣欣向荣,新行业、新企业纷纷建立,老企业进行更新、开拓,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业产品种类、产量都呈上升趋势。同时,总体市场需求也大大增加,商品销售量猛增。工商业企业迅猛扩张,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因而信贷规模趋于膨胀,资本借贷量增大,利息率上升;另外,在对资金的需求扩大的同时,对另一生产要素--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扩大,因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下降。企业盈利增长,利润率提高。

衰退阶段,整体经济收缩,各种经济活动都开始衰退,市场需求锐减,产品滞销,各企业被迫缩减投资规模与生产规模,工业产量与销售量急剧减少。随之而来的就是对资金与劳动力的需求的相应减少,资本借贷活动收缩,失业率上升。企业利润率普遍下降,部分企业甚至倒闭关门。

经济运行这种潮汐般的涨落对投资者的影响非常大。对投资者来说,能否识别整体国民经济处于哪个阶段,能否预测经济循环将在何时转到下一阶段,这对于其资金的投入方向、规模等的选择至关重要。因为各种行业受经济周期循环作用的程度并不完全相同,有些行业受其影响很大,当循环处于繁荣时期时,它们随之繁荣,而在循环转向衰退时它们也随之衰退;有些行业受循环的影响则较小。前者一般包括生产奢侈品、装饰品或一些耐用消费品的行业以及旅游业等需求弹性较大的行业,因为对这些行业的消费主要视收入状况而定,收入高时就多消费,收入低时就少消费或不消费。因此,在经济繁荣时期人们对该行业的需求就高,该行业的利润率也高;而衰退时期需求减少,行业利润也降低。投资者在经济繁荣阶段或由复苏向繁荣的过渡阶段中就应该选择这些行业投资,以分享其在繁荣时期的丰厚收益;在衰退时期或由繁荣转向衰退的时期则应及时抽出资本转向那些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与经济周期关联少的行业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增长型行业,即由于新技术应用或新产品开发所形成的行业,其产品由于采用了新技术,因而生产效率高、生产成本低、功能强大或用途广泛,价格也不一定很贵,易于为一般消费者接受。而且,作为新生事物,这些行业更有发展前途,具有很强的行业增长能力。投资于这类行业可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波动带来的影响,并且可以分享由于行业增长带来的利益。第二类主要是一些生产人们生活必需品的行业,如饮食业、服装业、医药业及公用事业等,其产品为人们生活所必需,需求弹性很小,即使收入大幅度减少也不能因此而缩减对此类商品的需求,因此,在衰退时期投资于这些行业是比较稳妥的选择,可以少担风险。

当然,投资于这类行业,在繁荣时期很难获得像前面所讲的奢侈品业等与经济波动密切相关的行业那样的高额利润。因此,如何妥当地安排投资资金,选择最佳的投资组合,在尽量少担风险的同时获取最大利润,仍需投资者把握实际情况,依据形势的不同做出安排。关于这方面的一些技术与技巧将在以后章节中谈到。

②物价变动的动态比较。物价总水平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指标。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国民经济运行的状态、国民经济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调控的效果等,都要通过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表现出来,而反映市场供求和行情变动的最直接的依据就是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旦经济运行的某个环节出现了问题,就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一定程度的波动。因此,对投资者来说,观察物价总水平的变动为判断经济形势的好坏提供了重要依据。

物价总水平作为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经济变量,从变动的可能性而言,无非有三种:上升、下降和稳定。从实际变动情况看,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价格总水平具有不可遏制的上升趋

势。因此,分析物价变动不能不联系到通货膨胀。 一般在没有价格管制、价格基本上由市场调节的条件下,通货膨胀与物价总水平上涨是同义语。但是需要指出,一次性或短期性的物价总水平上涨,或者个别商品价格的上涨都不能算作是通货膨胀,只有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的、普遍的上涨才能算作通货膨胀。

既然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那么,对通货膨胀的衡量就可以通过对一般物价水平上涨幅度的衡量来进行。一般说来,常用的指标有以下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第一,零售物价指数。零售物价指数又称为消费物价指数或生活费用指数,它反映消费者为购买消费品而付出的价格的变动情况。零售物价指数是由一国政府根据本国若干种主要日用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水、电、住房、交通、医疗、文娱等费用编制计算而得,用以衡量一定时期生活费用上升或下降的程度。

第二,批发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是根据商品批发价格编制而成的指数,反映一国商品批发价格上升或下降的幅度。

第三,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例如,我国1994年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为45,006亿元人民币,而若按1990年不变价格计算则为29,372亿元人民币。设1990年平减指数为100,则1994年的平减指数为45,006F29,372×100=153.2,说明1994年物价比1990年上涨53.2%。

以上三种指标在衡量通货膨胀时各有优缺点,而且,由于这三种指数所涉及的商品和劳务的范围不同,计算口径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的同一时期,各种指数所反映的通货膨胀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需要选择适当的指数。一般说来,在衡量通货膨胀时,零售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根据对以上指数的衡量,可将通货膨胀按程度不同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爬行的通货膨胀,即缓慢而持续的通货膨胀,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率不超过10%;第二类是奔腾的通货膨胀,即较为严重的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率达到两位数水平;第三类叫狂奔的通货膨胀,即物价上涨率达到天文数字的通货膨胀,这类通货膨胀可能会导致整个国民经济的崩溃。

具体地说,通货膨胀一般以两种方式影响到经济: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以及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影响经济。

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影响经济表现在随着物价水平的上涨,一方面固定收入阶层、抚恤金与养老金的领取者以及债权持有者将因此而蒙受损失,因为其货币所得并未随物价上涨而增加,这意味着他们的实际所得或实际债权将会应之而减少;另一方面,大部分的工商业企业及债务人、投机者等将从通货膨胀中获得好处。企业将因产品价格比成本价格上升更快而增加盈利,债务人将因货币贬值而减少其实际债务,投机者则因其预测到通货膨胀的来临而进行的投机活动而获得收益。

通过改变产品产量影响经济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物价持续上涨使得生产成本上升,如果这种成本的升高不能通过提高产品价格转移到消费者身上,那么企业就不愿生产,总体产量将会下降;另外,在较剧烈的通货膨胀情况下,进行产品或原材料的囤积比进行投资更能获得利润,因而将刺激企业进行投机活动,阻碍工业生产的发展。二是不同商品价格上涨速度并不完全相同,一般地说,需要最迫切、需求量最大的商品价格上涨最快,如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往往快于非必需品价格上涨速度。这就造成了投资主要流向那些价格上涨较快的部门,而非必需品生产部门等价格上涨较慢的部门尽管因物价普遍上涨而导致成本上升,但由于产品价格上涨速度慢而使得利润下降,因此,投资就不易流向这些部门。

正因为通货膨胀对经济运行有这样大的影响,那么投资者要进行投资就不能不考虑到通货膨胀,就必须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可能及其程度有一个大约的预测。这就要求投资者必须知道通货膨胀是如何产生的。

对于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传统的理论解释主要有三种: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

所谓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是由于经济运行中存在过度需求所造成的结果。这种理论认为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由于存在过度的需求\拉上"的,具体而言即由于货币数量的增长率超过了产量的增长率而引起了通货膨胀,或者说由于过多的货币追逐过少的产品导致了通货膨胀。

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产品成本上升导致的通货膨胀。持该种观点的人认为在经济中存在着某种垄断力量而促使生产成本上升,从而将一般物价水平往上\""推进\"",造成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表现为两种类型:一是工资推进的通货膨胀,即由于货币工资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导致的通货膨胀;二是利润推进的通货膨胀,即垄断经济组织为追逐高额利润,通过制定垄断价格人为地抬高物价而造成的通货膨胀。

结构性通货膨胀则是指由于一国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通货膨胀。在整体经济中不同的部门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但却有相同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因此,当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高的部门货币工资增长时,就给劳动生产率增长率较低的部门形成了一种增加工资成本的压力,因为尽管这些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较低,但各部门的货币工资增长率却是一致的,在成本加成的定价规则下,这一现象必然使整个经济产生一种由工资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这一理论实际上仍是对前两种理论的修改与综合。

一般情况下,通货膨胀的最初成因可以是成本推进或需求拉上,有时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一旦通货膨胀起动之后,成本推进与需求拉上就互为因果了,一定条件下二者甚至会同时出现,因果关系也不复存在。因此,当通货膨胀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再用需求拉上与成本推进的理论就不合适了。

冲击与传导理论是一种关于通货膨胀成因分析的新的理论。该理论认为,冲击是一种力量施加于经济系统上,这种力量可以来自于经济系统内部,也可来自于经济系统外部;可以是经济力量,也可以是非经济力量;可以是确定的,也可以是非确定的。例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可以视为一种来自外部的冲击,利率提高可视为一种政策冲击等等。一个冲击发生后,将会对经济系统产生一系列的影响,这一影响过程称之为传导。如进口产品价格上升必将影响到国内通货膨胀水平上升,这一影响的具体途径,就是一个传导过程。

冲击与传导理论对通货膨胀成因的解释是否完全合理,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但运用这一理论的确有助于解释一些前述三种理论不能解释的问题,而且,在实际分析时,用这一理论比较容易把握问题的重点。

理论与事实都证明:当经济增长速度过快时,必定会出现通货膨胀。可见,在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把经济增长视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一个重要冲击因素。那么,这一因果关系体现在哪里呢?大致地说,有以下几点:一是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阶段有关,如果经济增长达到潜在增长水平之下时,其对应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当经济增长处于潜在增长水平时,通货膨胀率较高;二是在经济周期的不同阶段,相同的经济增长率可对应不同的通货膨胀率,一般而言,对应于扩张时期的通货膨胀率较低,而对应于收缩时期的通货膨胀率则较高。

依据上述两个结论,我们可以看出,要正确把握通货膨胀可能的发展变化,必须把它与经济增长的动态比较结合起来考虑。例如,当前经济增长率处于较高水平,通过种种分析后我们认为下一年度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呈下降趋势,那么根据前面的结论,同一经济增长率在收缩时期会对应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依据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阶段的关系,因为经济增长是向潜在增长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通货膨胀率将会降低。

除了经济增长之外,还有很多比较重要的冲击因素,如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结构的转变、战争、国际收支状况以及一些突发的不确定性事件等。在一定条件下,这些因素可能会超过经济增长而成为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例如,若一国国际收支出现持续的、大量的顺差,那么一方面意味着国内市场上商品可供应量减少,另一方面,因出口换回的外汇或流入的外国资本在国内市场上不能流通,需要兑换

成本国货币,就会迫使政府大量投放本国货币。在这两方面原因之下,通货膨胀将会显着上升。可见,要想比较准确地把握通货膨胀的发展状况,必须注意全面观察各种可能的冲击将对通货膨胀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能否及时判断各种冲击的产生与传导,对投资者来说将是至关重要的。 ③经济结构变动的动态比较。经济结构是国民经济活动中各种比例关系的总称,主要包括产业结构、分配结构、最终需求结构等,这里只介绍产业结构变动分析,因为产业结构的发展演化是经济结构变化的中心。

产业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对于优化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发展具有决定意义。

衡量产业结构合理与否的指标是产业结构变化率。对于产业结构已达到高等级的国家来说,这一指标不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但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产业结构需要逐步升级,因而产业结构变化率成为衡量经济形势的主要指标。这一指标的具体化就是国内生产总值(GDP)结构变化率,即三次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相对比重变动状况。计算GDP变化率时可用现价或不变价,如果要用于反映现状可用现价计算指标,若要反映变化规律时则必须用不变价计算。按照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构成国民经济的各项产业在整体国内生产总值结构中的比例应该是在保持绝对量增长的前提下,第一产业(农业)的GDP相对比重下降,第二产业(工业与建筑业)与第三产业(流通服务部门),尤其是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才能促进产业结构向高层次演变,经济增长才能更有效率。

(3)政策措施影响分析

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经济运行,通过价格杠杆与竞争机制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但是市场机制不是万能的,它也有其自身固有的缺陷或由于经济运行中种种条件的限制而使其作用无法发挥出来,因此还必须由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宏观上把握经济局势,采取一定调控措施使市场作用的机制充分发挥出来。政府的这种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各种经济政策与经济措施,因此,对政府政策措施的影响进行分析就成为宏观分析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关于这方面的具体介绍将在本章第三节中展开。

(4)>!

经济运行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其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将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因此,对政府来说,应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以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解决,促进经济良性运转;对投资者来说,也应对此认真分析,预测政府可能采取的调整措施,并据此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战略。

经济运行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依其形成原因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由于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很明显,自然条件的变化如自然资源的锐减和自然灾害的发生等,都会引起经济的严重波动,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第二,由于国际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际间政治、经济关系等的变化而引起的大的经济波动,这些变化包括战争、贸易条件急剧恶化、国际封锁和经济制裁等。

第三,由于国内非经济条件变化引起的问题。主要指国内政治、社会环境变化对国内经济的严重干扰。例如,发生政治动乱、发生影响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的重大事件等,都会给经济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篇8

作者:姚峰

世界财政经济统计,顾名思义,就是对世界各国或国家集团的财政经济现象的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分析。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我国与世界各国财政经济方面的交往越来越多,很有必要重视和加强这方面的统计工作。下面结合我们的工作实践谈谈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体会。

一、翔实的资料是进行世界财政统计的基础。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并使这种统计成为对领导决策有益的东西,就必须做到资料全面、系统、真实可供统计的资料,主要来源于各种公开的、内部的、国际的、国内的、历史的、现在的以及预测未来的书刊。由于书刊资料浩如烟海、纷纭繁杂,就使得世界财政经济统计工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完成,而要求我们做有心人,随时注意搜集、剪辑资料,并按国民经济和财政经济进行分类整理。为了使领导了解一国的经济全貌,要注意选用一些能反映其经济实力,又能与其他国家对比的综合性指标,如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及其增长率等。对财政资料,要注意搜集预、决算数字,这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主要指标。

二、完整、准确的统计数据是进行统计分析的前提。经过搜集、整理得到的大量的数据资料,因其来源不同,往往是零散的、互不相关的,有些数据甚至是相互矛盾的。要使统计分析科学、严谨,还必须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鉴别、加工:首先要弄清其指你体系、口径和计算方法。如东、西方国家计算国民收入的方法就不同。前者采用的是物质生产体系,后者采用的是国民帐户体系。由于二者的指标体系不同,概念上有区别,口径也不一样,在进行比较时,就得换算。对财政方面的数字,还要弄清该国的财政管理体制、预决算制度、收支统计口径等。第二,将选定的统计指标进行排队,弄清每一个指标、每一个数据的涵义。在通过搜集而得到的材料中,往往既有相对数,又有绝对数,所以,还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进行必要的加工和计算。最后,将有关统计数字绘成统计图表。

三、作出有理有据的统计分析,是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最后环节。为了方便决策部门运用世界财政经济统计资料,在完成数字统计、绘表以后,还要用一定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对比分析法,是我们进行统计分析常用的基本方法。通过对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不同时期的经济政策、财政政策及其给经济、财政带来的各种不同的后果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其国民经济和财政发展中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供决策部门参考,是我们进行世界财政经济统计的目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