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8篇

时间:2023-08-09 09:19: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篇1

【关 键 词】市场经济 理论

理论奠定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阐述的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其实也就是典型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做了宏观上的构想和指导,当今市场经济的发展中蕴含着丰富的理论,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正是的货币理论,构成了当今市场经济中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流通机制

理论早对商品流通做了充分的研究,其中有个很重要的公式就是商品流通公式:W-G-W,正是这个公式取代了以前简单的物物交换,引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中间介质―货币,刚开始时货币只不过是所有商品当中的一种特殊商品,由于其自身的优势和市场发展的需要,逐渐的就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并且慢慢固定下来。正是货币的出现才使得市场中众多商品的价值有了统一的表现形式,货币在市场中行使其价值尺度的基本职能,使得商品价值形态转化为价格形式,如此一来所有商品的价值也就能以一定标准的货币单位表现出来,这种统一的状态也就方便了商品的交易,市场上的卖家可以根据产品成本情况标注商品价格,而买家也只需轻松携带货币或者银行卡到市场上去购买自己所需要的商品,货币的流通与商品的流通息息相关。

二、市场经济中商品的价格因素,来源于的商品价值、使用价值及价值规律理论

所谓价格,就是价值的外在货币表现,是商品的交换价值在流通过程中的转化形式,价格的存在使得人们对商品内在价值、使用价值更易理解,实际的市场中更多关注价格这种商品的外在表现因素。市场中的商品生产、商品交换有着其基本的经济规律,这就是平等交换环境中的价值规律,这不是人为的,而是自发形成,只有平等交换,买家才会感觉物有所值愿意购买,卖家也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成功卖出去以获取利润。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中,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形成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一般而言,影响价格变动最主要的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供不应求时价格可能会涨到价值以上;供大于求时,价格可能会降到价值一下。反过来,价格变动也影响供求关系,这是价格的这种微妙变动才使得市场更加活跃。

三、供求关系影响着市场经济中商品的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供求关系理论促使市场自发调节

市场经济的今天,一个企业生产什么产品、生产数量、生产规格等,都要考虑市场的供求关系,考虑市场是否需要自己生产的产品,考虑市场上此产品的饱和度。市场上最常见的供求现象有两种:供大于求,供不应求,当然理想的状态是供求平衡,但在市场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很难达到理想状态,这就需要商家企业在考虑产品生产时对市场的供求关系有着比较清晰的了解,如果某种产品在市场上已是供大于求的状态,你再生产此种产品显然已不再是顾客的需求,很难让自己的企业盈利;如果某种产品在市场上保持在供不应求的状态,你就可以趁势而入,用自己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求,顾客有需求才会购买你的产品,而你的产品恰好又能满足客户,生产出的产品也能够尽快的销售出去,如此才能让企业盈利。理论对供求关系的研究,为市场经济中的供求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正是有了这种宏观理论的指导,企业才得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经济,等价交换,货币媒介、价格因素、供求关系等在价值规律的影响下促使市场上的资源自发调节流动到相应的部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不断的刺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促使商品生产者技术改进、优胜劣汰,活跃了整个市场,理论对市场经济在理论高度进行了长远规划和宏观指导。

参考文献:

[1]张博超.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主义优越性问题探析[D].吉林大学,2009.

篇2

关键词: 经济学;中国化;实践性;创新

中图分类号:A71F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7A-0026-01

一、经济学具有唯实的实践性特征

经典经济学确立的科学原理,既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并且不断接受新的实践检验,从而提出新的原理或修正已有的原理,再用于指导实践。这种以实践为唯一理论源泉、唯一应用目的、唯一检验标准的“唯实”的实践性特征,是创始人采用实证分析法描述和解释经济现象的理论前提和思想基础,是狭义和广义经济学的共性特征,是当代中国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恩格斯强调,“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因此,无论是对经典经济学理论体系的解读,还是对创始人确立的经济学原理科学性的鉴别,都必须以他们当时所依据的历史事实和经济生活实践为评价尺度。

尽管《资本论》形成的时代背景是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但从这部著作取得的研究成果来看,不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特殊经济规律,还揭示了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要继承和发展经典经济学,就必须弄清楚创始人所揭示的各种经济规律的形成基础及其实践意义。如,他们发现和揭示的商品生产、货币流通、等价交换、利润平均化、利润率下降、资本积累、贫富差距扩大乃至两极分化、经济虚拟化、产业后备军、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经济周期波动或经济危机等诸多经济规律,都属于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如果这些规律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规律,那么在逻辑上无法解释的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为什么也会遇到此类现象或此类问题。关于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工资水平的规律、工人阶级绝对贫困化的规律,或许只是当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殊经济规律,未必具有普遍意义。关于专业化分工与提高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与提高社会生产力、竞争最终发展到垄断的规律,关于两大部类商品再生产的比例关系的规律,似乎不仅仅是市场经济的普遍规律,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经济规律的本质及其形成的社会基础、经济条件和适用范围,都需要研究并辨别清楚。

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迁,深化和扩展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更有效利用经济规律,这是经济学与时俱进品质的内在要求,也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动实践的需要。唯此,才能把经济学推向前进。

二、在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促进中国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立足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合理吸收了现代西方经济学的若干内容。特别是从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吸取经验,概括总结,形成了许多新的观点、新的理论结论。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是实践的经济学,是发展的经济学,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马克思经济学。从1978年开始,我国在生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围绕经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不断探索,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不断充实和丰富。迄今,中国化的马克思经济学在下列理论上有所突破及创新。

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这个理论指明了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性质、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以及这个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与分配方式。这个理论是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出了计划与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这对马克思经济学作了创造性的发展。

第三,中国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方面,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第四,中国的现代企业制度理论。这个理论认为现代企业制度是中国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其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企业通过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科学的组织领导体制及激励约束机制,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及竞争主体。

第五,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个人收入分配采取商品、货币形式,引入竞争机制;在分配政策上提出了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原则,允许和鼓励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合理拉开收入差距,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在保障制度上,提出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六,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指出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的、体制外改革与体制内改革的结合。增量改革与存量改革的结合,应先农村后城市、先试验后推广;改革的核心是企业改革,改革的关键是价格改革;不同阶段改革的重点会变化。要与发展战略的转变相互配合,同时进行。

第七,关于发展的学说。改革开放以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把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集中亿万人民的智慧,吸取世界各国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想,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是对关于发展的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发展问题上的集中体现。

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改革开放尚在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正在发展。可以预见,不断发展的中国经济实践,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化马克思经济学新理论的建立和完善。

篇3

企业领导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个企业能不能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健康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是否具备了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一、了解和认清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以来,我国经济转轨的步伐明显加快,但与之同时,一些与市场经济不和谐的因素也随之而来。一些企业管理者对于市场经济缺乏深入研究,仍受传统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影响,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游戏规则感觉陌生,与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不相适应。

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重要阶段,企业管理者应了解和认清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主要包括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等。其中供求规律是揭示供给、需求和价格三者间变动关系的基本规律。伴随市场供给和消费需求的增减,市场供应者和需求者也会不断调整自己的供给和需求,直到供求动态平衡为止。价值规律则是指商品的价值量主要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而商品价格又会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竞争规律则揭示了商品个别劳动时间越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竞争优势就越大。

二、研究和掌握市场经济的运行特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新的历史形式,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它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不具有姓“资”和姓“社”的性质,它是人类所共有的一种文明成果,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服务,同样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服务,关键要看市场经济同哪一种社会制度相结合。

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是以市场作为主要手段来配置资源,它的内在要求和运行特点,决定了其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而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现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共同富裕的统一,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企业作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主体,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既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对它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主导力量;企业管理者也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和提升,在创造社会财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贡献自己的聪明与才智。

三、学习和提升市场经济的驾驭能力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企业管理者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驭能力。企业管理者要重视对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的研究,重视学习市场经济的基本知识和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规律,从而确定自己企业的发展战略方向,作出与之相对应的战略决策。

(一)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

观念产生于社会实践,又反过来指导社会实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变了人们的旧有观念,将人们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破除了不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甚至阻碍市场经济发展的旧思想、旧观念。观念的发展同经济的发展并不是简单对应的,经济发展暂时落后的地区,并不意味着它没有先进的观念;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并不表明它所拥有的观念都是先进的。作为企业管理者,在从事市场经济的具体活动过程中,必须要适时转变观念、与时俱进、跟上形势,但也要防止就观念论观念。企业管理者观念的树立和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经营运行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会落伍,不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

(二)要有宽阔的胸怀和眼界

俗话说:“将军额上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管理者胸襟要宽、度量要大,能够容别人难容之事与难容之人。古今中外凡能举大业、成大事者,无不是胸怀宽阔,志向远大,能够容人的人。企业管理者的胸怀和眼界,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企业能不能在发展的道路上少走弯路,稳健经营。实践证明,企业管理者具有渊博的知识和宽阔的眼界,会使得企业的市场反应能力和竞争力优于其他企业。企业管理者胸怀和眼界的宽窄,既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观察分析问题的角度和判断。胸怀和眼界狭窄,容易被经验主义、传统做法和惯性思维所束缚。胸怀和眼界宽阔,才能不断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企业管理者只有放眼世界,才能在快速的市场变化中看到自己的差距。也只有认识到了差距,企业管理者才会不断学习,再接再厉,以更加开放的眼光审视企业的发展实际,以更加主动的姿态投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当中。

(三)具备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最本质特征就是创新,资本主义不断突破自身的各种局限性和经常发生的经济危机,其最主要原因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自发创新的机制。按照熊彼特的理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创新的最主要特点是新颖性和具有价值。纵观当今优秀企业,唯有不断创新,才能在竞争中争取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许多企业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真正做到这一点。

篇4

不仅如总理所说,市场经济对道德约束日益增强,要求越来越高,法制建设仍是我们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国发展市场经济与进行宏观调控都需要有合理的制度的制约和调控,而这种合理的制度便是法律。

二、市场经济与法制建设的关系

市场经济是一种适应时展且科学合理的新兴经济体制,是一个对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商品价格,以及市场稳定性都有积极意义的经济体制。其本质上更是从利民为民的角度出发,尽该制度最大的实用价值,结合国家的宏观调控,让面向人们的市场更加的公平。在制度上,选择亲民主义,也就是说,人民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是一种民主的经济制度。而且该制度在宏观调控上选择对外公开,也就是将调控的过程面向人民,让人民能够监督并提出建议。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些默认的规定,例如货币的流通、货物的价格定制、货物的物流途径等等,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都会形成一种默认的规定,国家通过搜集这些规定和制度,进行合理的计算,制定出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定律,以维持市场经济的合理运行,从而演变成了法律。在计划经济的年代,指令性计划具有法律效力,凡是有商品交换的地方就有法律的存在,而市场经济是发达的商品经济,为了保证契约的公正和遵守的进行,法律更是不可或缺。法律是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依赖于法律的规范与保障,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市场经济的秩序就会收到干扰,所谓的公平竞争也不会存在,垄断经济、行政经济的现象将会一发不可收拾。法律是完善市场经济的有效保证。该经济体制在发展阶段,仍然存在缺陷,为了克服和修正,离不开法律的引导和约束。在这种缺陷存在的情况下,往往会产生不可避免的矛盾,最常见的矛盾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以及企业管理层和职工层的矛盾等,都需要合理、科学的法律建设来规范和克服。

三、市场经济与腐败现象

我国目前的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顺利的过渡,这种经济体制的改革要从“改革开放”说起,我们也可以说这种经济体制是的改革方向就是改革开放的成果。改变了78年以前的计划经济的模式,对于我国现如今的发展乃至更遥远的未来都有着不小的影响,但是,在我国这个庞然大物上动刀做的“手术”往往都是大手术,在这种体制过渡的时期就意味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动。国家经过合理的计划以及科学的思想,开始健全我国的法律,旨在为新兴的经济体制保驾护航,让我过的经济体制能够成功而且高效地向着市场经济体制进发。反腐倡廉、健全相关法律成为现代社会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为我国的发展提供合理的保护,让我们的国家发展的有条理、有方向更加要健康。经济体制相关法律的完善和健全,能够排除我国发展中的诸多“毒瘤”,这是保证我国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四、市场经济中法制建设的作用

第一、在市场经济中,所谓的市场主体是复杂多元的,而这些市场主体要想在市场上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必须通过法律来保证他们的平等地位,市场经济主体是经营企业,企业自主经营需要法律保证,在自主经营过程中的行为也需要法律来规范。一切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都以获取利润为根本目标,而在追逐利益的同时而触及法律的边缘的行为无法避免,各主体之间进行经济活动也是纷繁复杂的,正是法制建设无形中维持着市场秩序。第二、法律是调节市场纠纷和矛盾的重要手段。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复杂的经济活动下,矛盾和纠纷无法避免,但如果任其发展,必然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此时法律往往来承担解决矛盾的职责。当各主体之间发生矛盾时,应当由仲裁机构、司法机关等法律机构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解决,由此抑制市场纠纷的发展。第三、法律能确认保护市场经济的契约性。市场经济的具体行为,主要是通过市场主体之间经过自由、平等的协商订立新的契约来进行的。契约是市场的法律原形,市场经济最主要的法律特征就是经济关系的契约化,法律只有保障契约的合法有效性,才能进一步保障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经济行为的合法有效性。第四、市场经济下的宏观调控需要法律加以规范。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在很多时候需要政府发挥职能来调控市场,但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涉及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政企分开”的制度,当政府要对市场进行干预的时候会涉及一系列方方面面的问题,要想正确处理好市场手段与政府手段之间的关系,就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来规范政府的调控行为,只有权责明确,才能保证市场的顺利进行。第五、法律可以强制体现市场经济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表现为在每个市场经济国家都发挥作用的一般规律,而我们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要对这种一般性进行制约,在与法律条文发生冲突时,还要以法律为准则,强制对其调整和控制。对于市场经济的特殊性也是要同等对待,对于违法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会一视同仁。以法律来规定市场经济的自由性,杜绝危害经济安全的问题发生。第六市场经济的开放性需要法律作为保障。由于市场经济本身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得我国经济也处于一个开放的状态,在我国加入WTO以后,为了要与世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在法律建设上也要紧跟世界的步伐,使得我国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

作者:许庆华 单位:吉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但是由于传销的前车之鉴,我们在了解和直销有关系的事物时,全方位、多角度地考虑也是必要的,只是在了解连锁销售的时候不要一味地盯着法律看。比如为了照顾养猪的农民,国家可以用法律规定猪肉卖十块钱一斤,但是没人买你一分钱也赚不到;当然为了照顾食肉大众的利益,国家也可以规定猪肉卖一块钱一斤,但是还会有人销售猪肉吗?农民今年是种苹果还是桔子看的不是法律而是市场规律,商人进货看的也不是法律而是市场规律。所以我们在看一个经济领域的东西时,如果要看法律这一块就去看他是否违反了现有的法律就足够了,在此基础之上,看他到底能否从事最重要的还是以市场经济规律为依据。

法律是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来规范行业,保护正确的和整顿不合乎经济规律的运营模式,来维护大多数人的利益。直销模式之所以在全球越挫越奋,参与者越来越多,是因为这种模式符合大家的创业需求。法律最终就是要保护消费者的这种创业模式。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未来也一定符合法律。

法律是对社会上出现的某种现象的认可和规范,从法律的定义可以明显地看出,法律是主观的、是以意识形态而存在的,是可以人为的生产、改变和销毁的,社会发展规律则是客观的、是以物质形态而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法律需要遵守社会发展规律和市场规律,所以宪法也是需要修改的,就是为了和社会发展相吻合。同时法律具有滞后性,只有在对某个事物经过长期的观察、实践才有充分的依据用法律来认可或者禁止,规范或者保护(当然如果某个事物具有自主的维护系统:一方面自身不具备造成社会混乱、损害大众和国家的利益的途径;另一方面可以自我维护,自主运行。那么也就不需要为其立法了)。 《交通法规》、《土地法》、 《婚姻法》、 《股票法》皆是如此。在没有《婚姻法》和《土地法》的时候我们总不可能说结婚和种地是违法的吧?如果人们一味地依赖法律则是一种可悲的社会现象,一方面说明社会不够文明,人们相处得不够和谐;另一方面说面人们的素质普遍低下,不知道主动去掌握和运用客观规律,也不知道主动去维护社会文明,法律只能防止恶劣的事情发生,而形成好的社会现象,靠法律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靠的是人们的素质,道德观念。政党给某个事物立法的根据依然是看其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和是否有利于人民利益,那么我们在判断一个新生事物是否也应该以此为标准呢?不可能所有人都等着有法律认可的时候再去从事,这是荒唐,任何法律的诞生都是建立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之上,既然没有人敢在没有法律的时候去从事又怎么会出现法律了,而好的机会往往就潜藏在法律规范之前,但是它属于目光超前和头脑冷静的人。

连锁销售作为一种市场营销其过程依然是促进商品和货币的交换,在连锁销售所完成的每一次交易中,整个过程并没有与法律冲突。首先企业合法生产、正常纳税,产品经过质量认定,这与有关商业法规完全符合;其次流通的所有商品按照市场价格进行交易,属于公平交易:同时经营者依法纳税,属于合法经营;另外,企业按时保量发放经销商的奖金提成,符合劳动法规;第五,不允许未满18周岁的人员、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全日制在校学生、教师、医务人员(除过已经退休或者辞职的教师和医务人员)、公务员和现役军人、直销企业的正式员工、境外人员、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从事兼职的人员从事,这也符合有关法律规定。很多朋友会认为因为要从事所以才消费这种行为是违法的,这其实纯粹是一个观念上的问题,是人们跳不出传统的消费意识。没有任何法律说因为买了东西而获得经营权利是违法的,如果真是这样,商人就不能使用自己卖的商品,饭店的人也不能吃自己做的饭了,买过衣服穿的人就不能卖衣服了,这是何等荒唐之事!有人说,一个东西按照100块钱直接卖出去是正常的,但是附加一个可以经营此商品的资格在里面然后还是按照100块钱卖出去就是不正常的,觉得这是一种诱惑,其实这只是人们不理解直销理念,消费意识落后的一种感觉而已,而这种感觉本身就是错误的,你感觉不正常并不代表就违法,只能说明你还不理解其内在的含义而已。如果这种感觉成立的话,超市为了促销给每个一次性消费满100元的消费者奖励一袋洗衣粉也是违法的。什么叫诱惑,诱惑是一方为了自己的利益而采用无法实现的利益作为诱饵去欺骗另一方的利益,诱惑的结果只能满足一方的利益也就是执行诱惑的一方,另一方所期望的利益本就是虚有的,是设局方精心设计的骗局,如果双方期望的利益都达到了那么还存在诱惑吗?连锁销售的确每一分产品背后都有一个机会,很多人也的确是因为这个机会而消费的,但是第一,消费之前是全面了解过的,而且交易的过程是公平交易,并没有说这里有机会就多加很多钱在价格里面:第二,每个人在消费的时候希望得到两个东西,一个就是产品,另一个就是实现挣钱的目的,产品会按时交给他,而且每一个人在选择之前对于如何创造利润,需要做些什么事情,可以获得多少利润都是全面了解过的,选择就意味着接受这这种理念,只要付出行动了,加之行业的负责和众人的帮助,希望达到的就必定能够实现,不想成功都不可能,那么这有什么诱惑在里面呢?也就是说在交易的整个过程中传递的信息是真实、全面的(当然有人不相信是真实的就没办法了),交易中的双方寄托在交易上的希望在交易后都能够实现,交易前的说明真实可靠、光明磊落:交易过程公平、公正:交易后的利益有绝对的保障,而且交易的商品不是,不是废品、次品、假货、走私货、军火,那么有什么地方是违法的呢?有人可能还会说传销就是因为这样而违法的,其实传销违法并不是因为有以消费而获得销售资格这种独特的优惠政策,而是获得资格之后由于业绩压力而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和规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想得到迅速发展,除去要建立起它的基本经济制度外,还必须依据客观情况及国内外的实践,确立自己的经济运行形式,即资源配置的方式,这就是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1992年,党的“十四大”决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在九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再次强调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这种要求就是指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控制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要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作用和其所遵循的一般规律,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一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和一般规律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

1.市场经济的实质。市场经济的实质是市场问题。

①市场是国民经济运转的中心和轴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是为市场进行的生产;消费是通过市场而实现的;分配和交换离开市场则不能顺利进行,一切经济行为和活动都要进入市场、通过市场。市场作为连结宏观和微观的中心,使得政府通过市场运用经济参数引导企业的经济活动,也使得企业通过市场接受政府经济参数的引导,这样以市场为中心和枢纽,形成了政府与市场,市场与企业的“双向调节”。这样便形成了市场需求作动力来引导产业的市场模式,即:市场需求、消费产品、产业结构、产品种类决策理论发展。

②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基本手段。资源,从经济角度来讲,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已经过人类加工的物质财富和人本身以及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这种资源是人类经济活动的最基本条件。

资源配置是指各种资源在各种不同的使用方向之间的分配。亦指社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众多领域、部门、产品和劳务的生产上去,而且配置的最为有效或较为有效,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说明了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按比例,能满足人类多方面的需要;另一个是有效率,能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两者共同构成资源配置的最优标准。

③资源配置的方式,现在的理论中普遍的观点是计划和市场两种方式。

计划的方式是马克思、恩格斯首先提出来的。但这种在最初有过成功记录的方式却都在发展中显示出不足。其严重缺陷主要表现在一是效率低,浪费大,成本高;二是经济调节不灵活,时效差,一旦失误损失更大;三是信息费用昂贵,信息质量差。中央计划机关难以准确把握种类繁多、变化万千的市场需求。

市场方式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实践所证实了的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但纯粹的市场配置资源也有自身缺陷,它长于效率而短于比例,调节整个社会资源分配时带有自发性、事后性,从而导致经济波动,周期性出现经济危机;存在着市场失效区;易产生垄断,并导致两极分比,造成社会不稳定。因此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实行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再是单一的市场配置方式,而是有计划的市场配置,是以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一种方式,这也是我们所指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 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作为基础方式和主要手段的优越性:有利于调动企业的自主精神和积极性;有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种类和保证产品的供应;有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实现自由选择有助于企业实现收入最大化;有助于社会经济资源的节约;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市场具有各种优势,这些优势集中到一点上就是它是资源配置的最佳方式。因此说,市场经济的功能就是能够实现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有效配置。

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市场,其基本特征就是交换,而商品是交换行为的最基本客体,而市场是与它的客体同时产生的,市场从其最初意义上讲就是商品市场而商品所有者是市场的原生主体,它表现为不同的角色: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商品的规律反映到市场经济中,形成了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这些机制,如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决策机制等就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主要有:

1. 价值规律:价值规律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仍然发挥其作用。其基本内容仍然是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各种商品均以各自的价值量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是其它规律的前提。在社会主义经济中,价值规律仍然有其作用,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价值规律具有调节社会总劳动在生产和流通各部门之间按比例分配的作用。价值规律对社会生产的调解,是通过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一个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它的劳动消耗必须符合或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消耗,才能获得收益。市场价格与价值的相对高低,反映了商品的供求关系。价值规律正是通过这种手段起着调节社会劳动的作用。而作为一种市场经济,该基本经济规律的要求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实现的。价值规律作为一种强制力要求每一个生产者都要重视市场的需求,只有适应市场的需求,才能谈得上生产满足社会的需要。第二,价值规律具有刺激生产企业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经营管理,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的这个作用是通过竞争和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运动实现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多,商品生产者就越有利可图,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为了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生产者就得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而这一过程也就是整个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价值规律其内在的要求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价值规律还具有指导消费,更好地满足需要的作用。

价值规律通过提供商品价格制定的客观基础,可以用于指导消费者消费。为了吸引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消费,生产企业可以制定一个较低的价格。相反如果为了限制某种商品的消费,也可以通过高价格来实现。这种对消费的指导作用,不仅是为了更好满足社会消费需要,而且反过来还可以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的生产计划。

2.竞争规律:竞争,从实质上说就是商品生产中劳动消耗的比较。竞争规律是指商品经济中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为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互相争取有利的投资场所和销售条件的客观必然性,它和价值规律一样,都是商品经济固有的规律。它起着如下作用:第一,实现产品的价值与市场价格。商品的价值是在竞争即市场上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消耗比较中实现的,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在现实上了解决定商品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多少,一个新的产品的价值也是在市场竞争中形成的。它还促使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的形成,说明它在促使资源的流动和配置方面的效率更加提高。第二,通过竞争,促使各种商品生产实现优胜劣汰,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最佳配置,而且实现了市场的新陈代谢。自然淘汰的法则在市场竞争中起着同样的作用。通过优胜劣汰,产业结构得到最迅速、最有效、最彻底的调整,促进社会经济更加迅速的、合理的发展。第三,竞争能够推动社会技术进步,推动企业创新。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其中技术创新又是根本的,谁的技术先进,谁就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立于不败之地。

3. 供求规律:供求变动引起价格变动,同样反之亦然,这种商品供求变化与价格变动相互作用,供给与需求相互适应,形成均衡价格的规律性,就是市场的供求规律。供求规律有以下几个作用:

第一,促使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市场提供不断变动的价格信号。

第二,直接决定市场总量与结构状况,推动市场在均衡和非均衡的状态中得到发展。

篇6

关键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提高

一、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概述

1.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定义

会计人员的素质指的是,专业的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作为会计人员所具有的人文素质。这种素质是作为一个会计人员所必须具有的,也是就是会计人员所独具的一种素质,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人员的素质具有专属性,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并不是任何不财务工作人员都具有的,它是专门针对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或者在生活中的一门专门的素质要求,这种专门性,就表现在会计人员的职业性上。会计人员的能力,指的是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方面的能力,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会计人员的能力还包括,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所展现出来的应对会计事务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这是实践层面的会计能力。总的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是相对于人文素质而言的,而会计人员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其工作能力而言的。认识到这一点,是研究问题的起点。

2.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特点

总的来说,根据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定义,可以大致归纳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主要特征,我们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主要特征包括:第一、专有性。这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会计人员专有的,其他任何人员都不会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比如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审慎的义务以及作为会计人员必须具备保密的义务,等等,这些特殊的要求都是专门针对会计人员而言的,其他从业人员一般是不需要具备这种素质与能力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是一种专有的能力与素质。第二、专业性。会计人员作为公司或者企业的专门的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才能把公司或者企业的财务工作做好,不具备专业的财务知识或者会计理论是怎么也不能做好这些工作的。当然,也要对会计人员的实际的工作能力进行专门强调,很多情况下,理论水平再高的会计人员,其实际工作能力却并不高。而理论水平很低的会计人员,其实际工作能力往往并不一定低,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

3.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属性

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整个人类的素质与能力的一个必要的有机组合部分。这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是在人类发展的特定阶段形成的,目前来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就是在市场经济下形成的,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市场经济要求以市场为标杆,一切以遵循市场规律为根本的出发点,如果一个经济行为没有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那么这个经济行为的目的一定不能达到。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也必须结合市场经济下的条件,无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哪一方面的要求都不能脱离市场经济的规律的影响。要充分考虑市场经济对会计人员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也就是说,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有着天然的市场经济的属性。

二、影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分析

1.人文知识的程度

人文知识指的是旨在教给人们如何做人或者如何更好地成为一个人的知识,如果一个会计的素质相当高,也就是说这个会计的人文素养特别高,会计的人文素养高,意味着会计人员的人文知识的充足。很多情况下一个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能力很好,但却没有比较深的人文素养。这样的会计人员的素质就是低下的、不成功的会计人员的素质。简单说来,人文素养指的是内化于会计人员心中的,对会计人员的言行、行为、内心的思想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的素养。在一定程度上,素养与教养是近义词,一个人的人文素养高,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的教养也就高,一个人的人文素养低,一般情况下,这样的人的教养也不会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司或者企业一定要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人文素养,在注重培养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同时一定注意其人文素养的同时提高。很多情况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不能同步提高,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文素养的教育没有与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培训同步进行。这都是会计人员的内在的缺陷所导致的。

2.会计理论知识的程度

一般说来,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当的专业知识能力,没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作为后盾和保障,这样的会计人员就不是合格的会计人员,也不是合格的财务管理工作者。所以,会计人员要想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相应的提高自己的理论深度,不断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因为任何理论学习都是为了实践服务的,只有在掌握额相当深度的理论知识,才能对实践有所推进。从这个角度来讲,理论知识的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会计人员的能力的高低。但这个说法同时又是太绝对和片面的。很多的会计人员并没有多深的理论功底,其实际工作能力却一点不亚于理论深度很高的会计工作人员。但只能说,其实也是相对来说,理论深度高的会计人员往往有比较强的工作能力,理论深度低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其工作能力也不高。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会计工作人员一定要在平时就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强化自己的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培育自己作为会计工作人员的能力。

3.企业的管理制度

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不过企业的管理制度归根结底是外在的影响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因素,并不起绝对性的作用。但,不起绝对性的作用并不是说不起作用,这是因为很多情况下,企业的管理制度确实在影响着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具体表现在:第一、好的制度能够刺激会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一个好的制度往往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或者调动起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会计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外在的制度刺激是分不开的,有的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很强,但企业或者公司对其待遇却很一般,这也就事实上导致了会计工作人员实际工作能力的削弱。有的会计工作人员能力一般,但公司或者企业对其待遇却非常好,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刺激其工作能力,这样的会计工作人员往往愿意兢兢业业地去工作,所以其实际工作能力并不弱。第二、坏的企业管理制度导致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低下。有的企业总是站在企业本位的角度去对待员工的问题,要求员工对企业绝对负责,这样的企业往往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够激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就会事实上导致会计工作人员工作能力的低下。

三、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素质与能力的对策

1.加强专业知识培训

会计的专业知识培训是提高会计能力的重要方面。很多会计人员的能力不够高,主要原因就是其专业知识不够,也就是说,能力低的会计人员其专业知识有时候也是普遍低下。所以,企业在管理财务人员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加强对会计人员专业知识的加强,不断强化会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就要不断加强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只有把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提高上去,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才有可能或者说会在很大程度上班也提高上去。这就要求企业定期组织一些会计理论的专业培训班,在培训班上可以邀请一些会计专家进行会计理论知识的传授,或者企业内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组织内部的学习活动,也就是说,会计人员内部之间也可以就某一个理论热点或者理论基本点进行专门的讨论与研究,这样的研究往往会形成一个有益的循环过程,有助于会计人员互相提高。

2.实行人性化管理

前已述及,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工作积极性的高低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影响着会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体现,不得不指出,能力是一个外在化的词语表现。一个人能力的高低不是他说了算的,也不是他自我标榜的,更不是别人人云亦云下形成的,能力归根结底是一种必需变现在外面的东西,表现在人们的实实在在的实践当中的东西。所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一定要结合会计人员的特点,对会计人员实行人性化的管理。也就是说,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一定要充分地站在会计人员的立场上来进行,充分考虑会计人员的需要,在满足会计人员的需要的基础上对其实行人性化管理是对会计工作人员的当然要求。当然,人性化管理也不是毫无原则地迁就会计人员的主观需要,而是要建立在一定的制度上的人性化管理。人性化管理以制度化管理为基础,所谓的制度也应该是建立在相应的人性化管理的基础上,这样的制度才有说服力。

3.培育企业的会计文化

企业的会计部门是一个企业的比较核心的部门。这是因为会计部门往往负责对企业整个运营的过程以及在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系列的经济利益进行统计与分析,企业的预算往往也是借助会计报表来完成的。可以说,会计部门就是整个企业的运营的缩影。一个企业的盈利或者亏损状况都切切实实地掌握在会计部门手中。所以,会计部门的必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注意逐渐地培育会计文化,会计文化指的是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逐步展现出来的一种针对会计管理和会计测评等形成的一种专门针对会计管理的文化。它不同于其他部门的文化,它在一定程度上依据会计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方法,把这样的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方法逐渐内化为会计管理的管理过程中去,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完善会计管理的各个方面的过程,逐渐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文化底蕴,其实这个文化底蕴就是会计管理方法的精髓,久而久之在这样的管理氛围中,就逐渐形成了会计管理的方法和特点。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也都逐渐地习惯于这种管理方法与管理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一种专门的会计管理模式。这也是企业文化形成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四、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

1.对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的要求符合市场规律

会计人员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市场经济规律的产物,所以无论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做出何种要求,提出何种希望都要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来进行。对市场经济规律对会计人员提出的具体要求而对会计人员也提出具体的要求。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突破市场规律是、对会计人员提出任何要求。因为市场经济下,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遵循相应的市场规律和市场定律,才能做出有效的市场预测,完成相应的、成功的市场行为,对会计人员的符合市场规律的要求也是顺应时展的潮流,摸清市场规律的前提下来进行的。所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定要把握好会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总的发展趋势,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对会计人员的要求要避免市场经济的弊端

市场经济的弊端,在当下主要是指盲目性、自发性等。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是说,市场经济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不能很好地预计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做出盲目的市场行为。市场经济的自发性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盲目性产生的,其危害程度与市场经济的盲目性是相当的。对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的要求,必须在结合市场经济的规律的基础上,找出市场经济的内在弊端,不能对会计人员的能力做出超出市场经济的要求,更不能盲目地是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做出要求,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吃决定的。

参考文献:

[1]张淑媛.浅谈会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要求[J].时代金融,2015,(36).

[2]邵奎,刘忠宏,杨D.会计人员职业素质与能力分析[J].商业经济,2007,(7).

[3]于帮新.当代会计人员素质与能力探究[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

[4]王媛媛.如何提高财务人员素质[J].现代经济信息,2015,04:213.

篇7

论文关键词 经济法 调整对象 具体内容

一、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原因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保障经济法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必然要求,也是明确经济法定义的前提与基础,更重要的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健全的重要步骤。同时,明确经济法调整对象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下面具体说明:

首先,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明确经济法定义的前提与基础。我们都知道,一部法律要想在现实社会中起到预想的作用,达到预设的目的,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也就是说有明确的内涵和外延,如果达不到此标准,该法律就不成法律,更不用说其效力大小了。调整对象,顾名思义就是某一法律所要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当然在经济法中也不例外,它也是经济法的重要而不可或缺的内容,因此要想有一个全面而具体、正确的经济法定义,必须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这也是民法等其他法律给我们的启示。只因为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因此学术界对其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分析,但结果是每一个研究都有自己的观点,调整对象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各有说辞,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该问题的重要,以及我国学术界的活跃程度,但另一方面也不免造成了研究的混乱与模糊不清,甚至对初学者有误导作用。

其次,确立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明确一点,研究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为了解决法律对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如何进行调整的问题,那么,明确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就能够明确被调整者自身内在的规律对法律的要求,也就是说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市场规律对法律的要求,尤其是对经济法的需求,这样一方面可以保障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也可以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其他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中无法保障的部分,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障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也有利于行政部门按照法律行政,健全法律模式,真正发挥法律在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效力与作用。

二、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

学术界对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有多方面的阐释与论述,其中既有相同的成分,也有意见相左的部分,如刘隆亨先生认为:“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民经济管理过程中,和各种经济组织之间的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经济关系”豍,王春法则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以及国家、企业和个人之间关系的综合立法”豎,同时,江平与陶和谦认为“经济法所调整的不是一般约经济关系,而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领域中的商品关系”豏,杨紫煊认为“经济法不仅调整社会主义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社会主义组织与公民、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经济关系;不仅调整人们在直接生产中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人们在分配、交换、消费中的经济关系;不仅调整横的经济关系,而且调整纵的经济关系。一句话,综合地调整各种经济关系。”豐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观点,在此就不一一列举,通过对以上诸位学者观点的取长补短,经过深入分析,笔者认为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宏观调控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宏观调控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深入配合,即国家的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才能真正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市场调节有自身的弱点与不足,概括起来讲就是自发性、盲目性以及滞后性,因此在遇到市场大的波动、经济结构大的调整等一些仅仅靠市场调节无法真正发挥效应的情况下,只有国家出面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和调控,才能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从而制止“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其中,宏观调控关系是市场经济中多方面环节交织的混合关系,其出发点是市场经济全局与社会公共利益,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要保持经济的基本平衡,促进经济结构的优化,引导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些目标的实现需要国家干预,这种干预对资源的配置具有直接的影响。其内容主要包括产业调节、国有资产管理、市场投资、经济规划、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的内容,可以看出几乎涵盖了市场经济在宏观上的方方面面。

因此,把国家的宏观调控关系作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内容,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国家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题中之义,是无可争议的,同时,国家宏观调控关系和经济法有相同的价值目标,那就是资源的优化配置,这也是把前者列为后者的调整对象内容的重要原因。另外,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与经济法也有相通性,一般来讲,国家进行宏观调控是需要法律支撑的,比如货币管理法、银行法、财政法、信贷法、税法等,其实这些法律、法规都是具体的经济法的内容,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市场管理与规制关系

市场管理与规制关系也是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商业主管部门与商品经济参与者之间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管理的对象包括商品的生产者、商品的经营者和商品的消费者,打击他们中生产者的假冒伪劣、以次充好等行为,同时,限制商品经营者的破坏市场秩序、不正当竞争、垄断、强买强卖等不法手段,还要保障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禁止不公平、不公正待遇,进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好秩序,保证我国的市场经济有序地发展。事实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依然存在着不正当竞争、垄断市场等阻碍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现象,这样势必导致资源配置的失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基于上述现象,要协调好生产者、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关系,真正保证市场经济秩序,必须建立公正、有序的市场法律环境,这就要求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置身其中,对市场机制进行引导和规范,弥补其缺陷,法律手段是完成该项任务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制定法律规范市场行为,另一方面利用法律惩治不法行为,经济法就是能够完成完善市场经济任务的法律。很多人担心民商法已经存在,而且在完善市场经济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如果把市场规制关系纳入到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畴之中,就会导致两者的冲突。事实上,这种现象是不用担心的,因为经济法和民商法都属于规范市场经济主体行为的法律,两者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即使有重复的部分,但本质精神都有利于解决矛盾,可以说,两者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驾护航者。

(三)社会公用关系

市场调节是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对于社会公用品,比如公共设施中的公共厕所、公园健身器材等,是社会人公用的,它们在社会流通中不符合一般市场经济的规律,会导致市场失效。这也是不难理解的,在社会整体素质还没有达到相当的高度之前,就会发生这样的现象:诸多的社会人只想享用公用品的使用价值,但是不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费用,如果大部分人都是此种心理,那么社会公用品的提供者不但不会有收益,甚至连最基本的成本都无法收回,国家必须为此中的缺失买单,这是一种现象。另一种现象是诸多公用品,如风险大、投资高、利润低的产品,私人是没有能力进行生产和买卖的,而且他们也不愿意进行投资,此种情况下,只能靠国家来生产,并提供消费国家的干预尤为重要。

上述各种情况,都体现出在社会公共关系中,国家的干预是必要的手段,在国家的干预过程中,必须有一定的法律依据,水利电力法、公用事业法、国有资产投资法、国有资产管理法就是此类法律的重要代表,它们也都是经济法的范畴。国家只有充分利用经济法的保障作用,对国家投资的企业进行管理,对私人投资的企业进行有序的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国计民生,也才能维护社会稳定,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因此,社会公共关系也是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具体内容。

(四)可持续发展关系

可持续发展关系也是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的主要内容。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出来,资源的过度开发、人口的膨胀、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等都是经济飞速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也制约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针对这样的问题,国家也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禁止,甚至是惩治这样的行为,如矿藏资源开采法、环境保护法、野生动植物保护法、自然资源保护法等,但是此种现象还是还有发生,可见,这些法律中也有不法分子可以钻的空子,法律的不健全性表现出来。这主要是因为那些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现象,是由经济原因造成的。

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管理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22-05

一、社会主义是否应该发展市场经济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的重大问题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完全成功的,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实际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一些国际友人也充分肯定了我们取得的成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在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深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认真研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尊重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又产生了具有社会主义内容的特殊规律;具有市场经济一般的许多共同的运行形式,又产生了许多不同既往的新的市场经济运行形式。它是在否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市场经济新形态,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种重大探索、重大突破、重大进步和重大创造。它使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宏观管理、综合平衡条件下更加活泼,更有生机,更有适应调节能力和创造创新能力,能够更充分地调动各个方面、各种因素发展生产力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些既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否定。而市场经济的优势主要是利用价值规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动力。过去我们只注重发挥前一方面的优势,把后者误认为是“资本主义”的东西而加以忽略甚至抑制,为生产力发展设置了障碍。这两种优势本来是社会主义制度都具备的,只是过去我们没有发现这一点,而现在也还未能完全认识这一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摆正了市场与宏观管理的位置,既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又重视发挥宏观管理的重要作用,使两者的相互关系走上了正确轨道。宏观管理或称全局管理是从国民经济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对经济进行管理,它立足实际、放眼全局,实现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有机结合,并尽力避免市场失灵问题,使市场运行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符合整个社会平衡协调、有步骤、按比例全面发展的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有本质差别

毋庸置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当然有共性,如市场经济运行的形式和规律等。其中,“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市场经济共同的最重要的基本规律。因此,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实践中行之有效的成果,有利于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掌握市场经济的特点和规律,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共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市场经济不仅是资源配置的方法,也表现了生产关系的性质,所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存在着一些特殊的运行规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区别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所有制基础不同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之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资本主义制度诞生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但由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之上,使其先天便具有两个无法解决的根本矛盾。实践表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日益下滑,而且这不是单纯用基数大所能解释的,只是表明“资产阶级的关系已经太狭窄了,再容纳不了它本身所造成的财富了。”此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一方面物质生产停滞甚至下降,而另一方面,其虚拟资本却疯狂增长。如,美国原来是世界上最大的物质生产国,能源、钢铁、汽车等曾居世界首位。但这些年来美国物质生产逐步衰弱,其煤矿矿井减少了1/3,煤矿工人减少了1/7,炼化厂减少了1/3,钢铁产量已不到中国的1/6。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960年的29.7%下降到2009年的12%,虚拟经济和服务业占比则由30%上升为88%。1998—2009年,美国GDP增长了1.4倍,虚拟资本增长了10.4倍。2010年,以发达国家为主体的金融货币交易额超过1000万亿美元,其中与物质生产有关的仅占1%,外汇市场日成交量是商品日交易量的90~200倍。金融业从业者数量飞速增长,国家垄断向金融资本垄断高速发展。目前,美国最大的50家商业银行资产,占全美1万家银行资产的56.8%。有2000多家对冲基金,7000多家保险公司,保险业从业者230万人,证券业从业者超过万人。1970—1997年,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增长32倍,国际证券投资增长265.6倍,每年获得超过万亿美元的利润,虚拟资本投资利润比实体投资利润高几十倍。

发达国家一方面是物质生产增长缓慢甚至负增长,另一方面是消费和债务高增长。其消费不是建立在物质生产增长上,而是建立在入不敷出和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和资源的基础之上。2010年,美国国债达到11万亿美元,2011年上升到15.3万亿美元,加上其他债务,总额已超过50万亿美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0%和税收的674%。2009年,美国债务占全球债务的39%,居世界首位。不仅国家负债累累,而且居民也举债度日。2008年,美国平均每个家庭负债21.7万美元,家庭私人负债占CDP的比重达到98%,负债比自有资产高50多倍。2010年,欧洲的公债相当于GDP的80%,其中英国为100%,法国为77%,意大利为106%,希腊为135%。高负债实际上是用别人的钱或未来的钱来维持自己眼前的高消费、高福利,表现出资本主义制度的虚弱和无奈,并成为经济危机产生和蔓延的重要原因。

美国不仅利用举债掠夺发展中国家用辛勤劳动创造的大量物质财富,还利用美元作为储存手段和结算手段的特殊地位,通过大量印钞、汇率变化和美元贬值等手段,将危机转嫁给世界,更使发展中国家遭受巨大经济损失。

发达国家一、二产业比重下降、虚拟经济和债务经济急剧发展,并不像有些人所说的那样是“生产力发达的反映”,而是表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寄生性和腐朽性。有生产才能有消费,发达国家在生产下降的情况下依靠投机、举债来维持自身消费,进而成为全球经济的破坏者和掠夺者,使能够获得高额利润的虚拟经济成为资本主义腐朽性发展到新阶段的重要特征和反映,食利阶层人数迅速增加,资本主义寄生性愈发突出。发达国家凭借其资本优势和技术优势,不断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成为它们的打工者、出口市场和廉价原材料供应地,使寄生阶级发展为寄生国家,以至于一些失业者宁肯拿失业救济金赋闲,也要把赃、累、危险的工作让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劳工负担。

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也必然在收入分配上越来越强烈地表现出来。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定会表现在分配关系上,而后者又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近年来,发达国家两极分化加剧,失业率居高不下。2010年,美国最富的5%的家庭收入占国民财富的60%。当年经理层年收入1080万美元,工人为33121美元,前者比后者高325倍。近30年来,美国最富的20%的家庭收入增长了89%,而另外80%的家庭实际收入无任何增长。美国财富正迅速向少数金融寡头和大垄断资本集中。2010年,美国排前5名的金融公司市值达到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GDP的1/20。发达国家358个亿万富翁所拥有的财富相当于世界财富的一半。而同时,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迅猛增长。2010年,美国贫困率达到15.1%,贫困人口达到4620万人,每7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处于贫困状态。德国5%的高收入者占有私人财富的1/3,另有50%的家庭其收入只占10%。法国、意大利、德国失业率超过10%,其中青年人失业率更高,意大利为33%,法国为22%,比利时为20%,西班牙为35%,整个欧盟失业人口达2200万。贫富差距拉大引起社会强烈不满,导致发达国家犯罪率激增。美国犯罪率最高,2010年犯罪案件超过1000万起,其中暴力犯罪125万起,财产犯罪908万起。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万美元,欧元区接近4万美元,竟还有那么多的贫困人口和失业者,可见其财富不均和两极分化程度之高,也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由于建立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之上,关键生产资料掌握在劳动者手中,保证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一致性,从而在根本上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生产资料的劳动者共同占有,使生产力得到根本性的解放,并解决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矛盾,原则上消除了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也存在矛盾和对抗性,因此需要通过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加以解决。

(二)资源配置方式存在差别

由于正确认识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建立起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础的经济体制,从而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认识市场经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的必然性,并形成市场经济发展的体制制度,是我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认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实际上是认识商品经济在我国发展的必然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但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我们是处理得最好、觉悟得较早、认识较深入的。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与以计划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的根本区别,在于投资、生产、流通和消费都由市场决定,即使计划的制定执行也必须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这样的体制机制,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配置基础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内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基础和出发点是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和按劳分配。公有制企业之间虽然也存在竞争,但更多地体现了劳动者之间的分工合作关系;非公有制也是资源配置的基础,但不占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目的和方式也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运动中,注重将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通过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相互转化和实现,服务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一些共同规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内涵发生了改变,需要我们结合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更好地认识和尊重规律,使其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三)宏观调控目的和作用不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起宏观调控体系,解决了从全局出发配置资源这一资本主义不可能解决的根本问题。生产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这一矛盾带来资本主义经济的盲目发展,导致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愈演愈烈和经济危机周期性出现。虽然资本主义国家也尝试调控,但私有资本不可能甘心接受干预,结果致使这一矛盾无法得到解决。因为资本主义国家机器不仅对市场的调节能力有限,而且其国家机器的运转反而受到私有资本的“调节”,导致资本主义无法摆脱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公有制为主体,国家代表全体人民占有关键生产资料,从而有权力、能力和责任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利益的全局出发,使用和配置主要社会资源。管理经济是人民民主国家最重要的职能之一。集中力量搞建设、谋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人民当家做主的政权必须集中力量完成这一任务。国民经济管理体系是一个强大而科学的体系,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体系,是自觉地把过去控制自己的力量置于自己控制之下的体系。这种从全局出发进行资源配置的宏观管理,将市场作为配置资源的基础与加强宏观调控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大优势。

总之,两种市场经济从所有制基础到运行内容、运行目的都有本质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根本上克服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矛盾。虽然还不成熟,许多方面还有待完善,但是它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并不断发展完善,是当今人类社会最先进、最优越的经济体制和具体经济制度。

三、几个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一)怎样理解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

“在宏观调控下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原则。但是怎样理解“把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呢?有的同志把这一问题理解为单纯的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配置,是让“看不见的手”完全自由地配置资源。这种理解是不完全的,没有反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内容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至少应当包含以下几项内容:第一,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第二,资源配置的基础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即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第三,市场在各个环节配置资源的核心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第四,在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优势的同时,尽可能限制市场的局限性和盲目性。这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之意。有人把市场的作用强调到不适当的程度,提出经济领域的完全自由化;反对以公有制为主体,提出以非公有制为主体,让国有经济退出一切竞争领域。这种削弱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放弃宏观管理的观点违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必将带来许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社会矛盾,不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二)怎样看待和进行宏观管理

如果把资源配置理解为生产组织方法和运行方式,那么资源配置的形式绝不只市场和宏观(政府)两种,它应是一个从个人、企业、企业集团、地方政府、各种中介到中央政府资源配置的金字塔,有若干层次,每个层次都会使用多种手段和方法进行资源配置,只是配置的内容和范围不同。把资源配置方式概括为市场和宏观管理两种,实际上沿用了过去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划分,并不完全科学。不过作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还是使用这两个概念。如果说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础,那么宏观管理也是配置资源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先于市场、高于市场,且单纯的市场配置无法取代的手段。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信条便是“看不见的手”能够调节一切,所以无须任何外部干预。但现实中诸多的市场失灵问题证明,单纯依靠市场自动调节实现均衡只是一个空中楼阁。而宏观管理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能摆脱企业和市场的局限性与盲目性,从全局出发观察和处理问题,将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相结合,对社会资源进行社会范围的总体配置、综合配置和有预见的配置。宏观管理包括直接管理和间接管理两种形式。我们强调宏观间接管理,但并不排斥直接管理,包括在一定范围和时期下达指令性计划。如,航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涉及2/3国土面积的三北防护林工程等的实施,大面积建设高产田、加强中西部地区建设等,都需要宏观直接管理。当然,指令性指标的制定、执行和实现也离不开市场,必须尊重市场规律,建立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之上。但是这里对市场规律的尊重不是只考虑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是考虑长远利益和全局利益,并将两者妥善结合。

(三)怎样看待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也是虚拟经济发展的前提。虚拟经济是适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有实体经济的发展才能有虚拟经济的发展。虚拟经济的根本任务是为发展实体经济服务,如果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的需求自行发展,就可能导致经济泡沫,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客观规律表明,经济发展过程中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关系的规律是不能违背的。这一点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如此。对此,关键在于正确处理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不动摇,坚持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动摇。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都反映着一定的生产关系,其性质和内涵都是由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的。目前,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已经超过国界,成为各国之间密切联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化现象,我国也已深深融入其中。这给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经济、金融风险。因此,应当逐步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使其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从而建立多元竞争的国际金融体系。在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立足于广阔的国内市场,扩大对外开放规模,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使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