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8篇

时间:2023-08-09 09:19: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阶段培养目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阶段培养目标

篇1

■ 强强联手带来德育新课题

作为九中教育集团的成员,北京九中、九中分校、佳汇中学、金顶街二小、金顶街四小都是区域内很有知名度的学校,成立教育集团可谓强强联手。但是,集团化的成立也给德育工作带来了新课题。

首先,需要打破学段壁垒,构建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九中教育集团包括两所小学校,两所初中校,一所高中校。这就意味着,它覆盖了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承担着6岁以上儿童、12岁以上少年、18岁青年的教育教学任务,要先教会孩子从家庭走进学校,适应学校的生活,再引领孩子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集团的德育工作就需要打破学校间的学段壁垒,在九中集团总的人才培养目标下,重新建构6—18岁的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其次,需要整合各校资源,实现强强联手、优势互补。九中教育集团中的五所学校在德育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怎样整合各校特色,使之实现本质上的融合,进而形成九中教育集团的德育体系?为此,在集团内德育干部的多次会议中,我们着重横向解构各学校内原有德育的内容,将能够在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延续,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德育内容进行提炼,选择出德育重点,重新建构德育,最终形成融合学校原有德育特色的德育体系。

■ 养成教育成为集团德育主旋律

在九中教育集团成立初期,我们将养成教育作为培养“九中人”的抓手,贯穿整个学段。从自律意识的培养到责任意识的形成,为区域和国家输送优秀的现代公民。

我们的养成教育目标分最低目标与终极目标。

最低目标:通过培养人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良好思维习惯,解放人的大脑。习惯是人体中的软件系统,在这个软件系统的作用下,人的许多行为与思维活动将处于一种不加思索的下意识状况,从而使大脑得以解放出来,集中到自由创造的方面上来,最终激发大脑的潜能。

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造。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三大核心任务。

■ 分阶段螺旋式培养成为集团德育路径

按照九中教育集团各阶段的德育目标,我们对学生实行分阶段螺旋式培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培养目标是在他人眼中找到自我。外界的规范有利于自我意识的正确形成。因此,小学阶段的养成教育着重在行为的规范,在集团内的小学中推行以行为习惯养成为主的德育体系。如金顶街第二小学利用一至六年级的校本养成教育课本和好习惯储蓄卡,借助家庭教育的力量,学校和家庭共同培养,帮助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初中阶段主要进行养成教育。初中阶段学生自我意识增强,但还不成熟,因此将这个阶段的养成教育设定为以综合素质评价为依托,开展在学校、家长引导,同伴帮助下的行为习惯养成的德育体系。如九中分校通过制定和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培养学生美德、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和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的目标是学生在自己的眼里找到世界。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同时他们的心理和生理趋于成熟。鉴于九中学生的基础,我们认为要想充分地认识自我,形成正确的自我意识,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然和社会。因此,在高中阶段的养成教育,我们一方面是以区域资源为依托,走出校园,走进社会,通过大量的综合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另一方面,利用参加北京市模拟联合国、借助国际友好学校的相互游学等机会,让学生放眼世界。

虽然学校在各阶段都进行养成教育,但是由于学生年龄段的不同,教师制定的具体目标也不同。小学阶段的行为习惯养成,着重在自律意识的培养,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对世界的责任意识。因此,在养成教育的背后,渗透着对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希望最终从九中校园走出的是具有世界眼光、胸怀祖国的优秀现代公民。

篇2

【关键词】电子信息专业;中高职衔接;“3+3”项目

一、引言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战略目标是让中高等职业教育实现协调发展,这一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是做好中高职衔接工作。“中高职衔接”作为架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立交桥”的重要方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本文结合江苏省溧水中等专业学校(简称“溧水中专”)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苏海院”)就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衔接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3+3”项目,通过对当前存在问题的分析,总结原因,提出解决策略。

二、存在问题分析

溧水中专与江苏海院的衔接项目由江苏省教育厅于2014年批准试点立项,两校经过多次交流对接,发展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程资源建设、专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比较明显的不衔接问题。1.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的指挥棒,应由受教对象来制定培养目标。中专校招生的初中毕业后的学生,普遍文化基础较差,其目标是培养实用的初级技术性人才,在培养过程中往往出现重操作、轻文化现象,只要求学生会操作就可以,而不去溯本求源。而高职院校由于长期以来生源主要来自普高,其培养目标自然较高,要求既重视技术技能训练,又要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这两种状态,使得在衔接过程中往往出现高职的培养目标用于中职毕业学生理论偏多、难度偏高,导致学生进入高职后无法适应,出现厌学倦学的情绪。2.课程体系衔接不到位。课程体系是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依据和抓手,其优劣从客观上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课程衔接是中高职衔接内涵建设的核心。当前,中高职衔接出现的种种问题皆由于课程衔接体系不完善而至。常见的问题是中职学生理论基础差、课程重复或断层现象严重等,学生经常出现跟不上高职教学进度、对已学过的内容懈怠等,进而出现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最终导致了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得以提升,毕业学生难以达到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本文以江苏海事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与溧水中专电子应用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作一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1)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中职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开设,课时为120课时;在高职阶段,也开设本课程,学时为52课时,这里面势必出现大量的重复现象。(2)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在中职阶段,电子基础知识模块开设有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120课时)、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186课时)、电子产品结构工艺(60课时)等课程;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路分析与测量技术(65课时)、低频电子线路(72课时)、数字逻辑电路分析(64课时)、电子工艺课程设计(56学时)。课程知识出现大量的重复交叉现象。(3)电子产品生产技能模块。在中职阶段,本模块开设有SMT设备操作与维护(90课时)、电子产品装配、调试与检验(84课时)、电子测量仪器与应用(84课时)、电工仪表与测量(30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电子产品测量实训(56课时)、电子设备维修技术(64课时)、维修实训(84课时)等课程。本模块交叉重复度不高,但衔接度不够。(4)电子产品开发设计模块。在中职阶段,开设有单片机技术应用(90课时)、电子制图(60课时)、传感器及应用(84课时);在高职阶段,开设有C语言程序设计(68课时)、C51程序设计(75课时)、C51课程设计(58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75课时)、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实训(28课时)、电子制图(75课时)。本模块部分出现了电子制图、单片机技术的知识重复,中职阶段没有开始程序设计课程,开设有难度较高的传感器及应用课程。高职与中职校在开设专业课程时,衔接程度不够,各自目标不清楚,出现了中职对高职的需求不够,高职对中职的要求不清晰等问题。

三、解决策略

针对上述提出的问题,本文初步提出了一些解决策略。1.机制与制度保障。中高职衔接不仅仅是学制的衔接,涉及到人才培养的方方面面,有很多问题不是教师自己个人行为可以解决的,因此需要在校级层面建立一种宏观管控的机制,来确保衔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开展起来有计划、有要求、有制度等。譬如机制约定衔接双方必须要定期举行互访、相互听课、人员互派、课程共建等,这样有利于衔接双方信息的及时交互,有利于培养目标的统一制定、课程方案的科学安排等。2.成立课程衔接工作小组。课程是衔接的核心,关乎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两校应在机制和制度的要求下,建立专业共建小组,由两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同时也要邀请具有典型性的企业参与。该小组可以通过研讨、调研,制定六年一贯制的人才培养方案,科学地划分中职阶段的培养目标、高职阶段的培养目标;根据培养目标,确定不同阶段的知识、技能要求,进而共同协商中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高职阶段开设哪些课程,特别是强调能在中职阶段开设的课程,全部由中职院校开设,这样高职阶段就能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目标来培养人才。高职院校也要帮助中职院校进行专业文化建设,经常安排专业教师到中职院校开展讲座,有助于开拓中职院校教师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中职学生的专业认知、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热情。

总结

篇3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4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5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6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近、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束手无策。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的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识记、理解和简单应用能力外,要着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可采用启发、演示、讨论等多种方法教学,以调动思维,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面来。吃透教材,把握重点、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会考是水平考试,高考是能力考试。进入高三后,由于理科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的排序结构,系统地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化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研究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二、确定各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作为一个物理教师,应该因人、因材科学地确定每一能力的培养措施。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三、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中,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及大纲要求,明确每课时中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因人因材施教,完成培养方案。

四、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篇7

一、重视实验,培养物理兴趣

1.以物理实验为基石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的根基在实验,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物理学习往往都从观察实验或实验操作开始,先获得感性认识,再进行分析研究,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个过程本身就与“先试后导”不谋而合。它以物理概念为基石,以定律为主干,形成了严密的逻辑体系。这就决定了学生进行学习时按照一定的思维程序对新问题进行合理的推理,分析和类比。有助于学生依据原有的认识结构,通过探索与思考,实现对新问题的同化和顺应,从而获得成功。

2.提高物理学习兴趣

不少的学生一进入高中,不同程度地感觉到物理实在难学。他们或因学习态度不端正,物理基础差,又不愿学,表现出自卑,孤独等心理特征;或因思维能力未培养起来,思维方式少,学法不当,学习压力大,又不善于求助于教师和同学,很难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表现出对物理学习和考试焦虑或恐惧的心理特征,物理学习如走钢丝,对物理学习的作用感到迷惘,表现出个性心理不稳定的特征等而产生不同的心理障碍。物理教师若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心理辅导,将会导致对他们物理教学的失败。

二、划分能力培养阶段及目标

根据目前高中物理课程的设置情况和物理课的教学特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个个击破的教学原则,整个高中物理能力培养可分为过渡阶段、正常阶段、提高阶段、完善阶段四个阶段完成。

1.过渡阶段

学生由初中进入高中,由于知识台阶较大,加之一开始就遇到加速度、位移、质点等物理量,遇到受力分析、力的矢量运算运动规律、动力学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困难重重。因此,在高一第一学期教学中,教师除按要求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刚上高一的同学,自学能力较差,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的任务难以落实,可根据课文,每节课给学生适量的阅读时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为减少课堂的单调呆板气氛,激发兴趣,可将主要概念、定律、定理等内容通过听写方式让学生记录,既控制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手脑并用和速记能力;可设置一些课堂作业,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速算能力。

2.正常阶段

通过第一学期的教学,大部分学生都应适应高中物理的教学特点,达到正常学习状态,这时,教师的重点要放在按教学大纲和会考大纲的要求实施教学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难点,在每节课中贯彻落实能力培养目标。通过第二学期和高二学年的教学,全面完成会考大纲中要求的能力培养目标任务,使学生达到会考的能力和水平要求,顺利通过会考关。

3.提高阶段

进入高三后,由于选修理化的学生要参加物理高考,而力学和电学部分又是高考的重点,所以,在选修课教学中,在重点提高力学和电学知识水平的同时,要着重开拓学生的智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创新的能力。教师的精力应放在精选习题,优化和组合试题上来,通过高质量的习题和试题,加强对学生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五大能力,使之接近高考的能力水平。

4.完善阶段

根据近年来物理高考试题考查知识点多,覆盖面大,命题新颖,题型多样化,智能性强等特点,在总复习教学中,教师要确定好复习目标,制定出教学策略,处理好教师与教材,教师和学生、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矛盾,把握好以下的原则:重点知识结构化――抓各部分知识的中心点,将知识以此中心组织起来,形成知识网络,找出各网络间物理量的相互关系。

基础知识系统化――打破原教材排序结构,系统划分,归类和排列基础知识难点。

知识问题化――以问题解决难点,精编一些含有难点知识的习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消化和理解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习题结构梯形化――基、中、难一起练,让学生做适量的习题,提高思路,强大联系,加深理解。

复习方法多样化――在研究知识、学生,精选习题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多下功夫。

三、确定各种能力的培养措施

好的培养措施,既可达到培养目标,又可省时省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启发、讲解、指导、讨论等措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地安排习题,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实验,观察自然现象,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得出正确的结论,培养其观察、实验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必要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某一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的探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判断等思维能力。

四、能力培养在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各种能力的培养是贯穿于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自始至终的任务,大到三年的教学,小到每节课,甚至再小到一个概念的建立,一道题的解答,都牵扯到能力培养问题,而每一环节,又有具体的能力培养目标,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大纲要求,明确每节课时中的能力培养目标,结合学生情况,认真备课,确定完成方案,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五、检验能力培养结果,完善能力培养措施

通过一个阶段的教学,用考试或考查的方法及时检验本阶段的能力培养结果,着重有针对性和有目的地命好考查试题,尽可能多地覆盖各知识点中的能力要求内容,可采用个别或部分抽查和全体考查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样既可促进学生的学习,又可反映学生的能力水平,对学习和教学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篇8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递进

实现工业化、强国富民,是伟大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战略,并充分认识到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要建立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高职人才培养的“立交桥”,培养中、高职衔接的高技能人才。《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过程等方面的衔接,形成对接紧密、特色鲜明、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1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形式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中、高职衔接的主要形式有:五年一贯制高职、对口招生和“3+2”、“3+4”等几种模式,由于我国中、高职教育衔接的研究起步较晚,这几种模式中不同程度存在问题。五年一贯制高职的生源是初中毕业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职业教育未能被广泛接受,只是在无法进入普通高校或高中才会退而求其次,选择到职业院校就读,因此,生源质量难以保证,又因为不存在升学压力,造成培养目标实现难度较大,通过对用人单位的调研,部分用人单位最不欢迎的是五年一贯制学生。对口招生,虽然通过考试选拔,但从调研发现存在中、高职课程内容严重重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准确等问题。“3+2”、“3+4”分段培养模式,则存在课程各成体系,缺乏层次性和区分度。作者所在单位举办全日制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机械制造专业是较早实行“3+2”分段培养的专业,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确定了较为合理的相互衔接的中高职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

2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中职到高职和高中到高职有本质的区别,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同属于“就业导向、能力本为”的职业教育类型,是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无论什么类型的教育均是将培养目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要实现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其前提必定是培养目标的衔接。我们在“3+2”分段培养中,首先,将“3+2”虽分段但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个完整的专业,结合中高职的特点,统筹制定整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其次,对中高职给予准确的目标定位,将“3”作为“2”的基础,“2”作为“3”的提升。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在中高职不同阶段有各自明晰的培养目标,且培养目标层次分明,具有从中到高的递进性,在不同的培养阶段可以获得不同的职业岗位能力,从中职进入高职后技能水平得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图1中高职培养目标的分层、衔接可从事的岗位也进一步提升和扩大。相衔接的培养目标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衔接的奠定了基础。

3课程体系一体化设计

既然是衔接就不能把“3”和“2”给分割开来,在培养目标相衔接的基础上,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有一体化的概念,要根据专业总体的培养目标,结合不同阶段的特点构建课程体系,首先实现课程设置的衔接。分段培养的专业虽名称不同,但属于相同专业处于不同层次,因此,在课程设置相衔接这一点上并不难做到。下图列出了以核心课程为例相衔接的课程体系。从图表可以看出,所建立的课程体系与各自阶段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从中职到高职不仅仅是技能水平的从中到高,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水平的提高。

4教学内容的分层次、递进式衔接

实现有效衔接关键点在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定,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的设计和选择上充分体现层次性,同时又要体现“3”为基础,“2”为提升的递进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职阶段结束,不进入高职阶段学习也能顺利就业,升入高职可以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水平。以机械制图、数控车实训、先进制造技术三门课程为例,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设计上充分体现递进性。中、高职衔接作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以系统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特别是高端技能型人才,自开始以来就受到欢迎,但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除学校要加强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研究外,还需要制定规范性、可操作的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打破校企、校校之间的壁垒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作者:周伟 冯莹 单位:德州科技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沈凌.工程机械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标准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13,(11).

[2]张欣,张春红.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4,(1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