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3: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有效控制
建筑工程的工程造价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受很多因素影响,其贯穿建筑工程的每一个环节。如何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这在建筑工程设计时就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并把工程预算考虑到工程设计中来,尽量做出质优经济的工程设计。只有这样,在实际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才能有效的控制好节点,减少设计不周全带来的额外费用,最终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高质高效益的完成。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工程造价控制是十分有必要的。
1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施工的基础,设计方案的质量决定着整个施工的利益和企业的整体形象。优秀的设计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实用质优的资源,减少浪费,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建筑工程设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在每一阶段充分考虑这两个的关联。首先,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设计人员要按照投资方的投资金额进行图纸设计,对工程的每一项预算做出合理的分配,尽量做到不浪费,不偏离,避免漏算。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把控图纸的更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避免因为图纸更改影响施工前后的整体设计思路,造成大规模的工程造价变更。同时,要及时与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对整体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信息分享和指导,使实际施工中能够高质高效的按照图纸进行施工,对产生分歧的问题尽量在考虑经济的前提下积极的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2建筑工程设计中造价控制存在的问题
2.1投资者干预建筑工程设计
在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完成的设计方案,往往在投资方审批时会有不同的分歧意见。投资方都会受到本位主义思想的影响,希望设计方案在投资范围内做到最优质最合算,往往提出了超出设计方预算范围内的建议。设计方在概预算范围内不断的修改设计方案,以实现投资方的满意。所以,建筑工程设计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弊端逐渐显现出来。由于设计不合理,或者不全面导致实际施工的费用远远超过建筑工程设计时的概预算。更为严重的,严重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最终质量,最终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
2.2建筑工程设计人员与施工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
建筑工程设计是工程施工的依据,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质量,影响着工程造价。而建筑工程的设计方案基本由设计人员完成,设计人员往往从理论层面出发,对实际施工过程中原材料的采购,施工的难易度等具体操作方面的问题考虑不周全,致使实际施工的工程费用远远超过设计初期的工程预算,或者设计方案偏离现实操作能力影响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在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应多与实际施工人员进行沟通,对偏离现实要求的设计随时进行调整,不断完善整个工程设计。只有贴近操作水平,考虑周全的建筑施工设计才能保证在实际施工中充分发挥作用,才能保证工程造价没有较大的偏离,使整个建筑工程顺利完成。
2.3工程设计规范不统一
建筑工程设计都有各自的设计规范,最终的工程设计方案要符合设计规范的要求,整个工程造价也要在设计规范的规定范围内。但是由于我国相关的体系还不健全,对很多标准化的规范要求不明确,或者不同版本的规范要求也不一致。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采用不同的规范标准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难免对这些规范要求不明确的做出偏差较大的预算。同时,由于地域的差异,各地的原材料的价格随市场变化较大,这都影响着工程造价的准确性。
2.4严格把控设计图纸更改
建筑工程设计图纸发生更改是不可避免的,每一项更改是否涉及到工程造价的变化,这就需要我们在初期工程造价时对每一项预算做的很详细。这样,在做设计图纸更改时,可以很快的计算出新的工程造价。同时,每一部分设计图纸的更改尽量安排原设计人员负责,避免由于更换图纸更改人员而忽略了设计初稿时考虑的一些工程造价问题,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另外,还要考虑设计方案整体的关联性,不要因为局部图纸的更改产生造价的偏值过大而严重影响了其他部分的正常施工,最终影响了整个工程的效率和质量。
3建筑工程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方法
3.1加强培训和学习,提高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优秀的建筑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对参与人员的个人水平有极大关系,优秀的建筑工程设计不仅要求满足国家和行业的各项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要求,而且要将业主的理念和思想充分融合在建筑设计中,并有效控制工程成本。同时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断得到完善,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不断得到应用和推广。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培训和学习,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并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和责任感的培养,使设计人员和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本着为人民服务和为业主负责的精神参与到工程设计中。同时建筑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控制同等重要,必须同时进行,因此需要创建完善的制度,实现设计人员和造价管理人员的各种信息及时有效沟通,使双方的工作有效衔接,使设计工作更顺利的完成,同时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2工程造价和设计方案相结合
为了获得最佳的方案,需要对设计单位的资质格外重视,选择经验丰富、口碑较好的设计单位。设计单位为了保证设计方案应用于建设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会推出多套设计方案供建设单位进行选择,因此需要多套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方案与之配套。通常,建设单位会组建相应的评审机构对多种方案进行比较和论证,选择最佳。这需要参加评审的人员拥有较高的建筑工程设计和造价管理水平,同时在评审中能够将设计、造价和市场实际状况相结合地进行论证。
3.3工程设计制度的完善
优秀的建筑工程设计方案需要兼顾建筑设计和工程成本的关系,两者紧密地的联系并相互影响。在进行建筑工程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需对工程造价有较清晰的认识,确保设计符合工程成本造价的要求,同时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需要以设计方案为基础,两者同等重要,密不可分。这需要设计单位建立合理的设计制度,合理地协调好设计和成本控制的关系,促进双方工作有序、可续的展开。
3.4积极推行限额设计
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十分重要,在有限的预算内实现业主的要求,同时实现建设单位的盈利,优秀的工程造价成本控制是确保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在工程设计阶段就应该设置一个限额,根据功能要求,通过对材料和结构形式的优化,在确保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合理地安排各部分的支出和需求,有效地协调材料、人力、物力等成本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使工程的建设成本在设计阶段就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工程建设中,更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合理地安排各项目的支出,使工程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4结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设计水平对整个工程项目有着重大的影响,不仅影响着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同时对工程造价的合理性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建筑工程设计方面严格把控工程造价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完善建筑工程设计,减少浪费,提高施工效率,使整个建筑工程有较大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吕端珍.建筑工程项目在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J].科技博览,2010(24):61.
关键词:暖通与建筑工程;难点问题;比较研究
1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我国建筑行业目前已经有了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而在建筑事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对于建筑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建筑中暖通工程的设计对于建筑的整体质量也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也备受人们所关注。
1.1暖通工程中存在的能耗问题
能源不仅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有着重要的影响,而目前能源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也出现了不协调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对于能源使用需求的不断增加,能源的使用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能源的使用需求上也在进一步增加,而我国能源的增长依然相对较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建筑工程设计中暖通节能问题也成了人们重点关注的内容。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在社会能源消耗上占据着非常大的比例,而发展节能建筑也是建筑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暖通空调设计方面,设计人员也需要更多的重视节能环保方案的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也要按照我国对于节能环保的规定来做好设计中的每个环节。而我国目前在暖通空调工程设计中,采用了更多的不可再生资源,这样也难以真正的做到科学合理的节能环保,并且对于暖通工程设计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
1.2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2.1暖通空调设计需要按照建筑节能的基本要求来进行,而人们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相对较少,特别是在建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对于暖通工程设计的节能环保考虑的不够全面。很多暖通设计只是一味的考虑到建筑环境的舒适性,并没有按照规定的节能要求来进行设计。现如今,人们也普遍认为暖通空调在供暖、供冷的效果上越好就说明设计越好,这样与我们对于经济适用的要求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暖通空调在能源消耗上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如果室内外的温差过大,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就越差,这样人们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1.2.2暖通空调设计上缺乏科学的评价,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也没有按照规范的标准来进行设计,设计完成后,如果没有对暖通设计的经济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价,那么暖通工程在应用后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能耗问题,这样也不利于对节能减排效果的实现。
1.2.3对于暖通部分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暖通部分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暖通系统的运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由于相关设计人员对于节能以及经济性等认识的不足而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系统呈现出以下的一些缺陷:初期的投资比较大、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比较大等。这些缺陷导致相关的投入远远的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使得能源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浪费。除此之外,相关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也是影响暖通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暖通相关设计与施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专业不对口的非专业人员,有的施工人员甚至都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直接上岗操作了,这样就直接导致施工中如果出现方案性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这样就给以后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2对于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的分析
在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暖通部分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总结。
2.1对于暖通设计的投入费用以及责任意识方面的强化措施
建筑工程中暖通部分的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环境以及对能源的消耗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于暖通部分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上述对于暖通设计的重要性的描述,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就要对于暖通部分的设计进行必要的关注。此外,在对于暖通部分进行设计的相关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大对于暖通设计的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在对暖通进行设计的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激励相关的员工,使其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并且对暖通设计方面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要强化相关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暖通设计中之所以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设计者的责任意识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一定要强化相关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够认真务实的工作,不能够存在一丝的疏忽和错误,使其把设计方案的质量和自身的荣誉联系在一起,确保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保证暖通系统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建筑设计的质量。
2.2对于建筑保温性能进行改善的措施
对于整个暖通系统而言,通过维护结构使其完成改善。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能够对结构的综合的传热系数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维护来决定整个暖通系统负荷的大小。所以,在对整个国家的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保证维护结构的保温系数。通过对保温系数的维护来提高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水平,从而达到对整个室内热湿环境的相关参数的调整,要尽可能的通过调整相关的参数,来增强对于人体产生的舒适性。因为人体对于环境的冷热产生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些环境的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在以前的实践中,只是用对于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暖通的控制。这些控制的方面显然是不完全的,所以,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因为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如果对于环境的调整和控制不够及时的话,那么就会对人体造成不适的感觉。因此,我们就要采用新的控制的方法来对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要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方法和工艺,来对人体的舒适性进行调整。
3结束语
经过上面对于暖通系统的总结,可以看出,在暖通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解决措施也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暖通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暖通设计做出合理的高效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对于实际中的情况进行的分析,高质量以及安全、高效的设计方案对于整个建筑设计以及暖通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蓝桂英.关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
[2]和金刚.浅析节能环保技术在暖通空词系统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12.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如雨后春笋兴起。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对此,控制好工程的造价问题至关重要。所谓工程造价,就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内,对工程建设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所以一定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这方面的工作。造价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在建筑工程中也越来越重要。
2.工程造价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部流程当中,经过实证表明,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大概占75%~95%;设计35%~75%;施工5%~35%;竣工0~5%。以上数据说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心应主要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前期投资决策期间和设计阶段,项目投资决策之后,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在于设计。因为在设计时,设计费用虽然仅占项目工程周期费用的1%以下,可是由于项目还没有开始实施,设计变更起来比较容易方便,因此设计期间对造价的影响大约35%~75%,而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期间,因为费用开支最大,在以前被认为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施工期间是对设计方案的实现,因此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有限的,大概只有5%~35%左右。
这表明工程的设计环节很重要,工程设计不单只是建筑工程实施的计划意图,它是针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是整个项目的具体描述。在设计工程的过程中,不但要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依据,而且最重要以图纸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确保整个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关节,合理设计可以给整个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设计在无形中跟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许多联系,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控制力量。
对于初步设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估算的投资金额来定,按照初步设计估算成本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施工图造价预算对施工图纸的每个专业的设计文件做出决策[1]。不允许把初步设计的建设规模、标准和投资总额孤立来看,应该使设计和预算有机结合起来,并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的规定和费用标准,防止有些项目漏算掉;编制施工计划、预算要求全面,准确。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建设单位应当积极沟通,设计单位必须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使设计人员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并注意防止设计重点的质量,忽视工程成本的影响,力求达到最好的技术和经济的平衡点。
3. 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3.1有利于主动控制。
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设计标准来实现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为了确保建筑物的个个项目估算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造价时应兼顾每个项目。针对设计中的造价计划应该在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及时进行审核,并且对设计中潜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控制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
3.2有利于合理配置造价结构。
造价结构和造价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合理地分配了资源。同时,工程造价的控制还提高了投资控制的效率,合理地分配了投资比例。
3.3有利于提高效益。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促进设计费用的合理分配,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工。如果设计费用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出现不足,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食量,而且可能会拖延工期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设计费用在施工过程中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提高工程的信誉形象。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有利于结合技术与经济。
为了确保造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需兼顾工程的实际效益和造价科学。设计人员只能在确定的投资额数限额内进行设计。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作用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投资额度。因此,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
4 .在工程设计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4.1构建限额设计制度。
限额设计制度可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它不但可以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而且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重点控制。造价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限额设计。因此,限额制度不但可以加强造价人员的责任感,并且提供了他们自我完善的空间。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人员,应该抓住造价工程中的重点,并且明确设计造价中的奖惩机制,从而推动更大的经济效益。
4.2完善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
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被更改,将使实际工程费用与设计不符。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修改工程设计,设计单位应该在施工之前对工程设计做好完善。不仅要给设计人员足够的时间进行工程设计,也应尽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定下最终工程实施方案。
4.3相关体制的构建。
应完善相关体制的构建,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完善控制体制的其中一种有效 途径是建立设计监督体制,通过监督部门的控制,工程在设计环节得到规范,同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展招标投标工作中,应该兼顾工程设计的造价和质量,避免工程造价出现薄弱环节。
4.4有效结合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不但包括工程设计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完成设计图纸,往往忽略了把设计和施工相结合,因此会造成两个阶段的脱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设计和造价人员应该注意把设计和施工充分结合,并且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和采购设备的要求。
4.5强化设计人员的标准意识。
存在个别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工程项目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没有重视工程设计的标准,导致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脱节。所以,要先强化设计人员对标准的认识,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纠正错误的设计观念。建筑设计的工程标准大部分来源于研究成果和长久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适当地引用先进的技术并不脱离设计标准,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结束语
工程造价不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有效控制,而且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效应。应在工程设计中结合工程造价的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出发。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想要加强控制工程造价,应该重视工程设计,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完善好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工程师的创造力,合理地分配各项资源,才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效益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忠照 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关键词:防水工程;裂缝;设计施工;种植防水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19-0162-02
一、建筑防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建筑防水工程是指为了防止蓄水工程的水向外渗漏,以及为了防止地表水、地下水、滞水毛细水以及因水文地质的改变而引起的水渗入建筑物或构筑物等现象的发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建筑防水工程是一个系统工程,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防水材料的应用、建筑防水设计和施工、防水工程的质量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其任务就是对以上各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以选择符合质量标准的防水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经济的设计,精心组织技术力量进行施工,完善维修、保养、管理制度,以满足建筑物防水耐用年限和使用功能的实现。
(一)屋面种植防水的设计与施工
时至今日建筑屋面已不仅仅是遮风避雨之构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还应发挥更多的功能。在建筑密集的城市中,为了增加城市绿地,加大城市绿化面积,我们应把绿色更多地带进建筑中。这不但可以美化建筑,而且将极大地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增加居民的活动空间,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因此,屋面种植是解决此类问题的良策。既然屋面种植有如此多的好处,就应大力推广,然而要做好屋顶种植,防水是关键。屋顶花园防水处理的成败,将直接影响到建筑能否正常安全的使用。防水处理一旦失败,就必须将防水层以上的排水层、过滤层、种植土、各类绿化植物、园林小品等全部除去,方能彻底查找漏水的部位和事发原因。因而在进行屋顶花园设计时,必须保证防水和排水措施的安全可靠。除了采用新型防水材料之外,还应采用可靠的防排水构造措施。当前传统的人工渗排水系统由粗砂层、砾石层和盲管组成。先铺设比较厚的卵石及一定厚度的粗砂层作为疏水层,再在其上堆放种植土壤,用盲沟进行排水。这种只适用于种植草坪和花卉的构造,优点是材料单价便宜;缺点是增加了较大的荷载,防水质量也难以保证,同时工程量大、工期长、费用多,诸多不利因素导致屋顶绿化未得到普及。近年来利用新材料新技术生产的适于屋面种植的橡胶制品,其片状板上有凸起的梅花形分布粒柱,利用粒柱间隙可排水;其次,还有钢筋混凝土板制成的架空种植屋面以及刚性混凝土种植屋面等。防水层可采用一些高级防水做法,如用惰性金属板。
(二)天沟旁路溢流系统的设置
当前很多建筑由于设计的不合理、施工的不规范或管理维护的不及时等多方面原因,时常会造成天沟内的积水现象,直接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造成天沟积水的主要原因是天沟雨水口处的蓖子被堵塞。最常见的堵塞物有树枝、落叶、塑料袋、纸团、布片等。雨水蓖子一旦被堵塞,天沟内的流水找不到排水口,就将大量积存,水位迅速升高。屋面积水过多,会带来许多负面效应,如:使屋面负荷加大,危及结构安全;造成雨水在檐沟内长期积存,甚至会漫流至整个屋面,给屋面渗漏提供可能。为了使屋面雨水能快速、及时地被排走,我们应合理设置天沟旁路溢流系统。
1.如果屋面雨水紧靠天沟内的蓖子过水、排水,那么万一被异物堵塞,大屋面很可能将要面临水淹七军的惨状。为了保证雨水蓖子万一被堵塞时,雨水能有第二道出口,应在屋面的女儿墙、山墙上的天沟上方设置水平溢流管。应该说,水平溢流管的设置,为天沟的超常积水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技术措施。
2.如果在女儿墙或山墙上仅仅设置水平溢流管,不采取其它措施,则从水平溢流管流出的雨水会沿外墙倾泻,破坏墙面材料。较好的措施是:在墙上水平溢流管出水口一侧安装一个弯头,再用管道即竖直溢流管将其连接到排水立管上的雨水斗处。这样一来,就形成有组织的旁路雨水溢流系统。
3.水平溢流管的设置高度,视沟道内允许的蓄水深度而定,即在最大蓄水深度高度处设置,但最高不应高于大屋面构造层的最低端。
(三)墙面挑窗防水的设计与施工
在住宅建筑中,建筑设计师为了更好地体现建筑立面线条富于变化的特点以及提高住户视觉效果,他们常喜欢设计凸出建筑外墙的挑窗来代替与墙体在一个平面的传统窗,但是这种凸出建筑外墙的挑窗由于悬挑出建筑物之外,受风雨的侵蚀会更直接,尤其是在暴雨频繁的地区要经受更严峻的考验。因此做好挑窗四周的防水构造就显得尤为重要。传统挑窗上下窗台板除在挑板最外侧留有滴水外,均为平板状。挑窗窗框在固定时,仅与四周的混凝土结构在接触处常采用水泥砂浆塞缝以确保其水密性。我们认为,考虑到悬挑结构构件易开裂、窗洞四周密封不严及使用材料等诸多方面,故对以上的传统挑窗构造措施进行以下改进:
1.为防止悬挑结构构件产生众多微裂纹,尤其是在易出现此问题的悬挑构件的根部,因此,在浇筑混凝土窗台板时,将上下窗台板及上下窗台板四周100mm范围内的实体,均采用密实混凝土材料进行浇筑,以增加构件的密实性,防止裂纹的产生。
2.在上下窗台板浇筑密实混凝土时,事先预留出上下框槽的位置:(1)在挑窗上窗台板下部外侧边设凹槽,凹槽的长度以恰好纳入窗框的宽为准;(2)在上窗台板下部外侧边设置滴水鹰嘴,坡度为1∶3为宜;(3)进行外墙粉刷时,在挑窗下窗台板上部外侧端部设立滴水鹰嘴,坡度为1∶30;(4)有凹槽,当窗框立在挑窗台板的预留槽内,经调整、校正后,再用防水砂浆嵌缝,密封膏封口,就可大大增强防水效果。同时如果挑窗只有一个可视面,即窗洞口两侧为不透光的形式时,此时窗框的四周可以完全照改进图施工,但要注意窗洞口两侧薄板也应采用密实混凝土进行整体浇筑。
二、建筑裂缝防范的设计与施工
在关于商品房的质量投诉案件中,由于墙体裂缝、渗漏等涉及的纠纷或官司越来越多,墙体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和使用功能要求:还可能破坏墙体的整体性,影响结构安全;甚至会降低结构的耐久性,因此已成为住户评判建筑物安全的一个非常直观、敏感和首要的质量标准。墙体裂缝作为一种质量通病,对业主在观感和使用上造成不良影响,一直困扰着业主和开发商。因此分析建筑物裂缝产生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已成为国家行政主管部门、房屋开发商及业主共同关注的课题。
关键词: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
一、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内容
建筑工程设计是整个工程项目实施的总体规划,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进度和质量问题。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确定好建筑标准、建筑物空间、结构形式、建筑物平面布置、建筑群的安排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所需的资金、环境、技术等条件,最后要针对上述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论证,并相应的编制设计文件从而对该工程进行初步定型。一旦在设计阶段出现失误就很可能影响整个工程的顺利完工。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进行风险分析十分重要,企业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规避施工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然而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并不能够完全被规避掉,只能通过一些合理的手段来尽量减少风险的发生,出现上述状况的主要原因是风险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事实上,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的主要内容是风险成本,不仅是指设计的直接成本与预防,也包括了资金的流动控制。所以工程单位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改变管理手段来有效的控制风险成本的发生。
据相关资料调查显示,我国目前工程建筑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结算超预算的现象发生,在这些情况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建筑工程设计出了问题。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对对整个工程的建筑方式,设计的错误会直接影响设计成果的美观度,更会给建筑带来不该有的质量威胁。一般来讲,工程项目投资控制关键在于施工前的两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目前工程项目经常出现的“三超”现象———结算超预算、预算超概算、概算超估算现象,也主要是因为工程设计人员缺乏足够的经济理念导致的。
二、我国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现状
众所周知,对于当今高速发展的建筑工程企业的工程企业工作而言,由于现今的计划经济体制规定设计单位是不承担由于设计失误带来的损失赔偿,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使得我国的建筑设计工作存在以下风险:
( 一) 为了自己的经济,不顾建筑设计的质量。
这种现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今的《合同法》规定,工程设计单位不承担任何的设计失误带来的算是赔偿,这就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得现今建筑的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完全不按正常的程序与规章制度进行设计,完全是自己凭空想象的设计成果,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使得我国的设计图纸出现质量问题,许多设计图纸并不具备任何的开发前景。再加上,现今建筑工程企业的开始发展,建筑工程任务量一时增多,使得有些设计者为了更多的追赶下一个设计图,往往没有进行深思熟虑的思考,就进行绘图,使得设计图纸的质量大大下降。
( 二) 设计图纸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该现状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现今建筑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大量短缺,而引进的设计图纸的工作人员都是刚刚毕业的学生,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势必会使得其设计的图纸的质量不高,增加了设计风险。因此,建筑工程设计部门和政府部门一定要根据自身发展的现状与特点,进行一定的改变与调整,从而增强设计单位的风险意识,找出设计中会遇到的风险因素,构件风险评价体系,提高其项目管理的水平。
三、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
建筑风险评价方法,就是最大程度的将建筑工程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的控制与规避的一种方式手段。评价的时候我们要注意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清楚评价的范围,讲究适当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风险的计算方法要有科学的依据,风险评价要有重点,风险评价将是一个动态持续的过程,将伴随项目开展的每个阶段。建筑工程设计风险管理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 一) 指标体系的全面性把握。对于该原则而言,其是根据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特点制定的。由于建筑设计具有的特点,我们在对其进行风险评价的时候一定要最大程度的进行全面性评价,借以最大程度的减少其存在的各种风险的发生率,以免建筑发生延误工期的事情发生。
( 二) 指标层次把握评价。对于该评价而言,其是将建筑工程的设计存在的风险,进行逐个的风险层次分析,使得设计的每一个步骤都具有更加完善的管理方式,以免出现任何的管理上的欠缺。另外,在管理中评价人员要做到有的放矢,要有利于项目的管理层及时准确的获知项目内部存在的不足及各项目之间横向的比较,从而决定取舍。
( 三) 指标把握性操作原则。该原则主要是指,建筑工程企业在建立好评价指标体系后,根据每个建筑工程自身具备的特点,进行的设计、建设过程以及维护工作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合理有效规避的一种手段与原则。
(四)工程设计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工作主要是要在工程施工前确定好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并确定这些风险是否会对未来的施工造成一定的威胁。通常情况下,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识别:第一,专家调查法。此种方法主要是利用该领域及相关领域专家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来找出工程的潜在风险;第二,工程分解法。该方法主要将工程项目分解成一份份更易管理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对小块的分析来识别风险;第三,事件分析法。就是将之前了解到的相关事件进行汇总分析,并这些事件进行逐步分解,从而分析潜在风险。
(五)风险评估
通过各种风险分析技术进行定性或者定量分析的方法就叫做风险评估。风险评估主要是将工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排序,并反映出不同风险对该工程的影响程度,最后根据工程需要找出解决这些风险的方法。风险评估是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来实现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决策树法。即用树形结构图来分别标出各种风险出现的概率,并以此估算风险大小;第二,专家评估法。即将以前工程中经常出现的风险进行罗列,并请专家们根据自身的经验对风险的严重性进行评估和打分,从而确定这些风险的的重要程度;第三,等风险图法。即将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风险后可能产生的结果作为标杆,且设定为纵坐标轴,以概率为横坐标轴,通过对不同发生概率和后果相乘,在坐标轴上标出结果相同的点,并将这些点连成曲线,并以此表示风险分布的一种经济学方法。
(六)风险应对
进行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识别和评估风险,规划并选择出合理的风险方法措施,尽可能的将风险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两种方法应对设计风险:其一,风险转移。主要包括工程保险和合同转移,即通过一些合理手段将风险转嫁给其他单位及个人;其二,风险分散。即将工程风险分散到利益各方,甚至是与工程无关的单位身上,从而达到共同承担风险的目的。例如,联合投标就是多个单位参与,共同承担风险。
四、结语
由上可知,随着我国建筑事业与道路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设计风险分析及管理工作也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是其仍具有众多因素,仍是亟需相关及人员去解决的,这些问题一旦发生故障,势必会对建筑工程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如何适当合理地增加整个建筑工程企业中的风险意识与管理措施,就成为了我国建筑工程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建筑工程企业如果想要有效的防范设计风险,就需要提升企业设计风险分析和管理工作,并根据市场的发展找到自身定位,从本质上促进设计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康玲.浅谈建筑设计风险管理相关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24)
[2]高云莉.工程项目集成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8
关键字: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分析;防火防震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的综合性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迅速崛起,这些建筑规模大,投资高,建筑功能复杂,火灭隐患大,发生火灭造成的损失相对来说也很大,这就对建筑的消防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舒适、便捷、高效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安全问题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增高。随着一次次教训的发生,设计者自觉提高了防火意和防震意识,同时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消防工程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一、做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抗震设计理论已从原来的单一的强度,逐渐扩展到强度和变形相结合的二级要求,从弹性设计扩展到非弹性设计,从确定性扩展到不确定性的可靠理论。但是地震的不预计性仍然使得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很难与未来实际发生的地震相符合。原因是:地震烈度与地震震动的加速度的实际分布并不符合,在软弱场地上,地基失效会加重地震烈度。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通过结构的概念设计,使设计者对结构在地震的承载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受力特点达成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地震力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形式,从而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有一个较为确切的估计。在大地震来临时,这样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对建筑结构本身、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同时,结构的刚度变化是影响结构变形和受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结构建筑设计中,结构整体刚度变化处包括结构的底层、转换层、结构构件的截面变化处、加强层、设备层等这位置。因此在结构的中上部必须约束了剪力墙的弯曲变形,使结构整移不致过大。框架对剪力墙位移的约束方案常用的有设密柱、转换层或在结构顶层设柑架梁等。
二、做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要做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首先必须设计好自动喷水的气压供水设备。很多建筑设置了自动喷水系统,但却没有设置屋顶高位水箱。这种情况不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的规范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设置气压高位给水设备。并且要保证气压给水设备的有效容积,而气压给水设备的有效水容积,应按系统最小利处4只喷头在最低下作压力下的十分钟用水量来确定。其次,还要确定好水喷雾系统保护面积。利用水喷雾系统较气体灭火系统来说具有投资省、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确定水喷雾系统保护面积没有明确条文,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中常常无章可循。在此,笔者认为,在确定保护面积时,不仅要考虑到达到消防目的,还要考虑到尽可能的节约运行成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意义在于监控锅炉和发电机房,及时扑灭火源,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说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仅仅是一种局部的没灭火系统的设计。在使用时应该使用高效的具有一定喷水强度的水雾自接喷射覆盖火源,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所以据分析,燃油、燃气锅炉房和发电机房的保护面积按设备的外表面面积确定比较合理。
三、做好室内消火栓的位置的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注重室内消火栓的位置设计者从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图纸来看,不难发现很多消火栓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他们只是单纯的考虑到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只要能保证灭火效果就行。这种情况导致了消火栓的设计位置不规范,许多室内消火栓位于办公室内、管道井内、走道尽头、货架背面,或者说是设计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墙面上等偏僻的地方,致使很多消火栓都处于隐藏状态。特别是在商场、仓库、地下汽车库等场所,在这些地方,工程竣工时,验收的工作人员才发现,消火栓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些地方的消火栓的不易被发现或者不好取用,但消防验收部门总是以难以整改而作罢,使得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的消火栓很少,很多都处于浪费的状态。因此,在设计室内消火栓的位置时,要尽可能的将消火栓设置在走道、楼梯间附近等明显的地方,便于发现和取用,保证消火栓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四、做好消防水池容积的设计
在做好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中,做好消防水池容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消防水池作为储存灭火用水的构筑物,其容积的确定关系着灭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高规》中明确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道(一类居住建筑除外),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不难理解,消防水池内的水溶剂应该兼顾到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的综合。当室外给水管网能够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而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总之,在现代建筑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工程本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施工过程,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做好现代建筑消防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中,设计者要从建筑的安全性出发,做好高层建筑的抗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和消防水池容积等方面的设计,保证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 李双. 高层医院建筑防火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4)
[2] 陈岩. 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 建筑设计管理. 2010(11)
[3] 林启荣.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经常忽视的问题[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9(05)
【关键词】结构设计;工程造价;民用建筑
TU723.3
1.工程造价和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
工程造价是指工程从前期策划、可行性研究、方案论证、设计招标、工程实施以及实施中的管理等各环节所花费的总费用。各阶段对工程总费用的影响大小也不同。据有关资料分析,投资决策阶段对整个项目造价的影响为75%~95%; 设计阶段为35%~75%; 施工阶段为5%~35%;竣工阶段为0~5%。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设项目进行全面规划和具体描述实施意图的过程,是工程建设的灵魂,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是处理技术与经济关键性环节,是具体实现技术与经济对立统一的过程,是确定与控制工程造价的重点阶段。
2.建筑结构设计与工程造价的关系
2.1 结构设计方案对直接投资的影响
据有关数字统计, 结构设计所产生的费用在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费用中所占的比重相当低,甚至不足总寿命费用的百分之一,而其在工程直接投资中产生的影响却大的惊人,最高可达75%以上。这一数字充分的说明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是直接投资行为把握方向性的重要依据,在施工中选用什么样的建筑材料、选用什么样的基础类型施工、建筑工程的定位如何、结构形式怎样、建筑结构规范性与合理性怎样、都会在结构设计方案中体现的淋漓尽致, 因此会对整个工程直接投资的技术经济分析产生根本性、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2.2 结构设计方案对经常性费用的影响
除了对建筑工程项目一次性投资产生根本影响作用外,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还会对工程竣工后投入使用阶段经常性费用产生长期的影响。如水暖工程的正常采暖、照明系统的能源消耗、防火、防震措施的安全防护、日常清洁、保养维修费用等。这些在建筑工程使用中产生的经常费用与一次性投资费用有着密切的反比关系,结构设计方案越合理、一次性投资越饱满,其产生的经常性费用就会越低。而建筑设计人员的宗旨则是通过规范引导找到这两者关系的最佳配比, 既不盲目的增加一次性投资的成本,也不过分压低造成后续经常性费用的增加,而是用动态平衡的关系致力于建筑工程全寿命费用的合理降低。
2.3 结构设计质量对间接投资的影响
汶川地震在造成给人们的重创后,引发了我们对建筑结构设计质量的深层次思考,即为何有的建筑在地震中完全损毁、面目全非。而有的建筑则屹立不倒,仅伤及皮毛。这一事实充分的说明结构设计质量的高低会对间接投资造成根本性的影响。
3.如何通过结构设计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1 抗震等级对造价的影响
在同一个地块中,地震烈度相同,在符合国家规范的情况下,修改结构方案,选址具有较低抗震等级的地区,则会对工程的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
3.2 不同结构类型与工程造价
建筑物地面以上的结构形式对工程造价有很大影响。目前我国民用建筑结构形式主要有砖混结构、框架结构、框剪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不同的建筑结构形式各有优劣,应比较各种结构的布置方案、受力体系及经济性能,结合实际,因地制宜,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 尽量采用适合本地区的经济合理的结构形式,建设出低造价、高质量、高标准的民用建筑。
3.3 钢筋用量与工程造价
3.3.1 控制钢筋用量的重要性
传统的降低结构造价的途径往往是减小构件断面尺寸,这样结构重量降低,材料用量下降,进而降低了结构造价。近年来随着国家基本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 特别是随着钢铁行业的进出口原料的价格暴涨,钢材价格居高不下,钢材成本占材料成本的比例很高,从减少钢筋用量上来降低结构造价效果要更明显一些。
3.3.2 合理降低含钢量方法探讨
1)采用结构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①由于建筑设计方案对结构设计方案有重大影响,所以结构设计人员在建筑方案的设计过程中应尽早介入,提请方案设计人员在满足建筑功能布局要求的前提下尽量考虑到结构规范的限值。不要等进入施工图阶段后,结构专业才对建筑方案提出较大的修改意见,至此设计合同已签署, 甲方对建筑方案的认可及合同对设计周期的约定,将导致设计人员陷入要么对原建筑方案进行大的修改,则要延长设计周期,且修改的建筑方案甲方要重新认可;要么为满足规范对超限结构的多种要求采取各种加强措施,这样势必要提高含钢率,提高造价。②建筑平面、立面的规则性。建筑平面、立面的规则性包含对建筑的平面、立面外形尺寸等因素的综合要求,具体表现为建筑的长宽比、高宽比、平面凹凸尺寸、楼板开洞面积、错层尺寸、层高和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布置等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果这些指标有多项超限或某项超限过多,将会给结构设计和含钢率的控制带来很大的困境。而且简单对称的建筑物在震害发生时较不容易破坏。
2)采用合理的结构措施降低含钢率:①结构设计人员应正确理解规范,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设计荷载、参数和构造措施。优先选用抗震和抗风性能好而且经济合理的结构体系。结构设计应根据建筑的房屋高度和高宽比、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场地类别、结构材料和施工技术条件等因素考虑其适宜的结构体系。实践证明,一个良好的结构体系设计既能达到良好的抗震性能又使结构中用钢量较低,从而使结构造价降低。②选取正确的设计参数。结构的抗震等级,周期折减系数和柱的单双偏压计算模式等设计参数对含钢率有较大的影响,应结合规范和实际工程进行选择。
4.结语
最近几年来,我国城市的民用建筑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在城市民用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工程师们不仅要加强对结构计算准确性的重视程度,同时还要关注结构方案具体实际情况的细节,并相应选择最佳的合理方案。随着我国民用建筑设计理论的不断发展,我们要严格遵守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理念,并挑选最佳的建筑体系,为我国建设更好的民用建筑,促进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史芳.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J].住宅科技,2003(3):39-41.
[2]何新华,胡文发.设计阶段建筑结构系统造价的优化分析[J].建筑科学,2000(3):58-60.
[3]王光远,吕大刚,张世海.结构选型的智能优化设计进程研究[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4]陈建国,曹吉明.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1.
[5]陈明书.浅谈建筑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与管理[J].科技传播,2010(13).
[6]韦果鱼.浅析优化工业建筑设计与造价控制[J].化肥设计2006(4).
[7]蒋根谋,熊燕.基于建筑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控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
科学版,2008(4).
[8]汤远红,石洪利,杨林.影响民用建筑设计工程造价的因素[J].交通科技经济
2000,3(2).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设计;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的常见类型及其具体作用
(一)后浇带的常见类型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见的后浇带类型有以下几种:沉降后浇带、温度后浇带以及收缩后浇带等等。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设置后浇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释放约束应力,并通过混凝土填缝来控制残余的应力对结构稳定性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包括基础及其上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当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便会将这个预留缝补齐,这样不但解决了建筑主体结构与群房之间的沉降差异,而且还可以使建筑结构中不存在永久性的变形缝。
(二)后浇带的作用
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其一,有效地解决了沉降差的问题。以高层建筑工程为例,其在设计之初通常都是将主体结构与裙房合并成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这时便需要用后浇带将两者进行暂时的隔离,当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后,再将主体与裙房连接位置的后浇带用混凝土浇灌,以此来使建筑结构的高低层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一般情况下,建筑设计人员会在设计的过程中,分别对这两个阶段的实际受力情况进行考虑,并对两者的强度进行校核,然后采用一些相关的调整措施进行施工和设计,这样便可以解决裙房与主体结构连接前后的受力问题;其二,有利于减小温度收缩的影响。混凝土在浇筑后很容易出现收缩裂缝,这样便会导致结构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一般施工完毕后的1-2个月左右,结构受温差作用是正常的。但是在结构变形受到约束时,温度应力便会随之出现,这样一来便会导致应力分布不均匀,最终会引起混凝土裂缝。而通过设置后浇带,可以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自由收缩,进而大幅度减小收缩应力,这样能够使结构抗温度变化的能力显著提高,有利于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产生。
二、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设计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后浇带设计方法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后浇带的设计有以下几种方法:
1.根据后浇带的具体作用进行设计。如果是为了解决建筑主体结构与裙房之间沉降差的问题而设置后浇带,可按照沉降后浇带的类型进行设计;如果是为了防止混凝土收缩裂缝而设置后浇带,则可按照收缩后浇带的类型进行设计;若是为了防止建筑结构因温度变化出现裂缝而设置后浇带,那么可按照伸缩后浇带的类型进行设计。
2.根据现场施工条件和具体部位设计后浇带。设置后浇带的位置应当尽可能选在结构内力较小的位置处,通常情况下,该位置应设在梁板跨度1/3的部位上。
(二)设计后浇带时的注意事项
在设计后浇带时,应当对以下环节加以注意:其一,无论设计的是哪一种类型的后浇带都必须遵循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的原则,这主要是因为混凝土本身存在开裂的可能,而后浇带的设置就是为了释放绝大部分的约束应力,以抗衡残余应力;其二,考虑沉降问题设计的后浇带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在施工中余留;其三,因施工原因需要设置后浇带时,应以实际工程情况来确定后浇带的预留位置;其四,不得在未浇筑混凝土前拆除模板或是支柱,以免引起梁板变形;其五,不可将后浇带位置上的梁板受力钢筋断开,除非跨度非常大时,可按规定要求进行断开,并在补齐混凝土之间将断开的钢筋进行焊接;其六,后浇带之间的间距应当合理,通常情况下,矩形建筑结构的后浇带间距应控制在40m以内,宽度应以700-1000mm为宜。此外,对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也有具体的要求,大量工程实践表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必须结合设计合理地确定。
三、建筑工程中后浇带的施工要点
(一)后浇带的浇筑时间
大量统计资料和实践经验显示,不同功能类型的后浇带,其封闭时间也各
不相同。
1.后浇温度带。实践经验显示,这种后浇带的保留时间应该超过60天。
2.后浇收缩带。这种功能的后浇带最佳的闭合时间是在后浇带相邻主体结构最后完成混凝土浇筑的结构施工完45天-60天后再进行封闭,从实践经验来看,这段时间里混凝土至少完成了60%的收缩量。
3.后浇沉降带。这种功能的后浇带在实践中大多在两侧结构单元沉降稳定性基本稳定后再实施封闭,从时间上来看,通常是在主体结构封顶之后,有时为了节约成本或有特殊的要求,可以先进行沉降数据的监测,如果条件允许可以超前止水后浇带。
(二)断面形式
大量统计资料显示,后浇带接缝处的断面形式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平直缝、企口缝、阶梯缝、V形缝。在具体的工程施工中,应从工程的具体情况出发合理地选择。例如,如果工程实际,墙、板厚度小于30 cm,通常做成平直缝;如果工程实际,墙板厚度大于60 cm,通常做成企口缝;如果工程实际墙、板厚度处于30、60cm之间,通常做成上下对称坡口形或阶梯形。
(三)钢筋配置与防护
后浇带的钢筋配置应严格地按照图纸和相关标准执行,一定要注重加强浇带处的通长配筋,实践中对于通过后浇带的配筋实行双层的布置。对于后浇带内的配筋如何处理,应结合后浇带的类型考虑是断开还是贯通。实践经验表明,在施工缝面上用短插筋进行适当的预埋,并布置成梅花形有利于施工缝处的衔接,施工缝接触面施作完毕后,必须在其顶部和四周及时地给予保护。
(四)混凝土选料与浇筑
1.选料。混凝土的材质很重要,在材料的选择上应选用无收缩的混凝土,借此避免新、老混凝土出现接缝收缩开裂现象。配制的混凝土与先浇混凝土相比在强度上前者应比后者高出一个强度等级。
2.浇筑。后浇带的浇筑应通过建筑物的整个横截面,目的在于断开所有的墙、梁和楼板,促使后浇带的两边都能实现自由伸缩或沉降,处理上切忌采用藕断丝连、要断不断的形式,该形式容易集中应力破坏后浇带。浇筑过程中,拌和混凝土必须做到均匀,入模后振捣密实,加强浇筑后的养护。
结论: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建筑工程日益增多,后浇带的应用也会随之不断增多,为了能够使后浇带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建筑工程的具体需要,并结合各方面的要求,合理设计后浇带。同时施工人员在对后浇带施工时,也要掌握施工要点,并控制好施工质量,这样才能确保后浇带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东.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及处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12).
[2]吴纪宁.富鸣.张厚仁.大体积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A].第七届全国混凝土结构基本理论及工程应用学术会议[C].2007(10).
[3]姚勇.杨振业.柳建军.混凝土结构中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A].2009年东北三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