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2:5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336(2015)06-0044-04
目前,随着国外高校开展通识教育和国内普通高校开展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以来,民族院校也普遍开展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在提高民族院校教育质量,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效用。但依笔者的观察,民族院校的文化素质教育与民族院校的内在发展要求以及大学生成长成才对文化素质的内在需求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民族院校因为有普通高校的特点,又有自身民族特色的实际情况,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时候,不能照搬照套普通高校的做法,应该探寻适合民族院校自身特色的文化素质教育路径方法,将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贯穿在民族院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在培养高素质民族人才和可靠接班人上做出新贡献。
一、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民族院校存在着个别领导、部门和教师对文化素质教育认识错位的现象。文化素质教育是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这些个别领导、部门、老师把文化素质教育看成一种工作形式,存在着措施不力的现象。此外,民族院校因历史原因,大多基础比较薄,部分民族院校因经费问题,在文化素质教育方面投入不够,致使文化素质教育活动只能简单化甚至形式化,各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发展不平衡。
(二)重特色建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建设不够理想
民族院校普遍重特色建设,民族理论、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化等学科课程得到非常重视,但文史哲等基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相对就投入不足,对大学文化精神方面研究也不够,学校文化建设较差,层次不高,客观上弱化了文化素质教育。
(三)重专业教育,轻视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在民族院校的开展,使各民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实际工作中,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在民族院校没有得到同样的重视,部分民族院校误把文化素质教育当作了专业教育之外补充教育的东西,在这种观念引导下,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被放在了一个次要甚至不太重要的位置上,两者没有得到同样重视,造成两者在事实上无关联甚至撕裂的局面。
(四)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不能得到很好融合
由于多年课堂教学养成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习惯只传授学生专业知识,而不能将文化素质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很多教学采用的仍是以前的教学老路,专业课传授的是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开设的文化素质教育课传授的是文化知识。在这样的局面下,很难让学生认识到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从而很难让其均衡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专业教育与文化素质教育如何合理地搭配并能渗透是民族院校要解决的问题。
(五)重人文知识传授而忽略人文精神提升
很多民族院校错误地把文化素质教育等同于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讲座、阅读人文书籍,传授文化知识上面,这背离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大学生的完满人格。文化素质教育若不把归结点放在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提升上,就会使文化素质教育成为民族高等教育的点缀。
(六)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不够完备
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形成,但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随意性较大。二是课程质量不够高,有的公共课没有教材,有的课程老师备课不到位。三是有些文化素质教育课程比较陈旧,内容前沿性不够,不能反映世界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最新成就。
(七)实践上急于求成而缺少统筹考虑
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是一个潜移默化、长期实践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当前一些个别民族高院校突然增设了过多的文化素质必修课、选修课,并大面积增设了社团文化组织,让老师学生苦不堪言,其后果令人堪忧。
二、民族院校要加强对文化素质教育的理解和认识
(一)要提高对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对于“文化素质教育”的涵义,杨叔子、胡显章、李曼丽、王义遒、金顶兵等人进行了探索研究,从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分别进行了界说或限定,它们的观点既有相通之处,又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我个人认为教育部给定的定义最为合理。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对文化素质教育下的定义:“文化素质教育,是指对大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同时对文科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2:。它包括了人文教育、人文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人文教育与科学精神培养等四个方面,学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从这个定义出发,去设计方案,并实施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民族学生较多,由于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教育欠发达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所接受人文和科学教育普遍不足,所以民族院校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内容必须包括人文教育和科学精神培养两方面内容,对各族各学科学生对等进行两方面的教育,把各族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很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负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提高对开展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1.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时展的要求3:。当前,科学教育得到全世界全社会的空前青睐与重视,而人文教育受到普遍冷落,从国内外的有关报道和研究结果来看,给世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为此,各个国家开始重视人文教育,开始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促进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同步发展。在这种时代下,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
2.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客观要求2:。当前,我们所处的时代是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科技发展呈现知识高密集和综合化的趋势,人们的知识结构处于大调整综合阶段,我们只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质才能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的要求,所以我们要重视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科学素质、人文素质。
3.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是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2:。通过学习文化知识,参加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感召下,大学生的人格会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人生境界会得到进一步的升华,有利于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的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四有”人才,有利于他们成为我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
文化素质教育是教育发展的高级阶段,内涵丰富,范围广泛,准确理解和把握其主要内容,对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全面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文化素质教育应包括人文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审美教育、国防教育、身心教育和劳动教育等内容。人文科学教育应重点放在语文根基、民族语言、史地知识、美学基础、哲学素养等方面,通过向学生传授人文知识,唤醒和引导潜藏在学生身上的人文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和理解自己、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增强人文关怀的意识与能力,理解人生的目的与意义,从而树立起高尚的理想情操,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自然科学教育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的传授和自然科学方法的训练,通过自然科学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掌握从事科学研究的一定能力。审美教育即美育,借助判断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手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国防教育包括爱国主义教育、军事理论教育、军事技能教育、日常生活作风教育等内容,通过国防教育,要使学生具有捍卫国家、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民族利益和世界和平的意志与能力。身心教育应包括体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两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身心健康的知识与技能。劳动教育包括劳动观念教育、劳动技能教育、劳动习惯教育、社会公益劳动教育、自我服务劳动教育等内容,使学生形成劳动光荣思想,通过劳动自食其力和为社会做贡献的能力。
四、民族院校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路径方法
(一)建立有利于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
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的关键在领导和制度。各民族院校要成立文化素质教育工作组织机构,专门从事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和组织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学校主要领导亲自担任负责人,要有固定办公室,固定工作人员,专项文化素质教育经费。要制定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方案,形成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规章制度。要根据民族院校实际情况和生源组成情况,对不同学科专业,分别提出要求,分步实施,分类指导。要统筹不同方面力量,调动各方面工作积极性,真抓实干,深入推动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工作。
(二)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是推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爱因斯坦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教师的头脑中只能有了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具备了一定高度的素质,才能按照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要求来确定教学目的,才能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把文化素质教育贯穿到每一门课程中去,贯穿到每一节课堂中去。民族院校要加强教师的培训,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教育观念,要求教师在讲授专业课程的同时,有意识地渗透文化素质教育内容。
(三)建立科学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在学校,传授文化知识,建立文化环境就离不开课程教育,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安排。从文化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根本出发,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培养目标应体现: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爱国情怀,坚定走社会主义的信念;帮助学生认识人类社会的传统和制度,树立正确的生活观念,培养为人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与施展才华的能力;帮助学生增长历史文化知识,拓宽眼界,形成良好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加强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民族观、审美观教育,不断加强学生对上述“六观”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
(四)要克服对民族特色以外课程不够重视的问题
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是一名大学生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过去,在民族院校课程设置中,很重视民族特色课程,其它人文课程相对重视不够。人文学科所占比例较小,在文科学生中自然科学课程则可能没有。今后,要特别注意,要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考虑到学业时限、专业实际、各族学生的差异,民族院校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在整个民族院校课程体系中要体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层次性3:的特点,分层次,有步骤,循序展开。
(五)通过一、二课堂科学实施文化素质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第一课堂,文化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第二课堂。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应分为知识性课程和体验性课程。第一课堂体现的是知识性课程,学校要将经过全方面考虑,将予设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安排在第一课堂传授,例如内蒙古民族大学安排了20多门文化素质教育课在第一课堂讲授,深受学生欢迎。第二课堂要体现体验性课程。文化素质的本质是将精神气质和人格品质内化于人的心灵。那么怎样内化呢?就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熏陶,通过学生的体验、感悟、升华内化为自己的精神和品格,这就要安排体验性课程。第一要举办系列文化素质教育讲座。通过举办适合学生特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学生实际的讲座,吸引学生来参加,吸收他们所需要的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思维、激感,受到教育。当前,内蒙古民族大学在校园中坚持开展讲座活动,讲座内容既有人文知识又有自然科学的基础方法问题;既有各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又有世界形势和文化发展热点;既有主讲人的精彩讲授,又有听众的提问,还有相互的讨论,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第二要举办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开设这方面课程的目的是要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文化知识,促进文化知识向素质的转化。每年举办的课程主要有校园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公寓文化节、体育节、少数民族文化节、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民族团结教育月,另外设有文学社、诗社、书法社、摄影社、无线电社、天文社、国防社等百余学生社团,这些社团在学校的指导下,开展讲座、讨论、阅读、辩论、研究等文化素质活动。同时,还要有计划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内蒙古民族大学这些年就开展了上述文化素质体验课程,通过上述课程,各族学生不但增长了文化知识,而且边参加边体验感悟升华,将知识逐步转化为了自己的精神和素质。
(六)利用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民族院校除民族特色外,还和普通高校一样具有传播科学和文化的功能,校园应该充满深厚的文化气息和科学氛围,这样才有利于推动文化素质教育,提高广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民族院校要加强建设高品位高格调的人文景观,主要包括:道路、广场、楼堂、亭阁、画廊的命名;建造有文化或科学精神意义的牌匾、楹联、雕塑、塑像、奇石;在教学楼、图书馆、阅览室、会堂悬挂科学家和文化名人画像、名言警句、生平介绍等;在校园道路、广场、花园周围设立精美的警示牌、文明寄语、文化鉴言等4:,充分发挥环境对人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刘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9.
2: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D:.教高司1998:2号.
3:谭秀森,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M:.济南:泰山出版社,2010:160.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涵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艺术教育有益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完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价值取向、涵养个人气质、提高文化素养,更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文化、营造积极的校园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环境支撑。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现实意义
艺术教育是思想教育、做人的教育,它不仅单纯属于审美范畴、更是在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涉及、渗透和深入,是具有跨越性、综合性、多层面特点的、能在愉悦中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形式。艺术教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途径深深地影响着人的发展,提高人的艺术修养,使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实现感性与理性、情感与理智的和平共处,令其人格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有助于人在心灵开发和交流的氛围中培养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使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内心的感受。加强艺术教育有利于推进大学生全面的审美观点、审美能力的形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进而实现加大对社会各界的影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一)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全面培养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心素质,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阐明了我国教育的任务和目的:“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十七大报告也指出,今后的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学历的知识群体,在未来的社会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大的方面说,它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从小的方面说,它关系到一个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将来是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有人的道德品质提高了,才会形成爱国爱校、诚信友善、求实创新、严谨勤奋等优秀品质,才能够升华人的境界、提高人的素质,使人的价值实现合适于整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取向,成就有利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着重于人的全方面素质的培养,而其中艺术文化教育是较为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于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践行国家“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育人用人标准具有现实意义。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有利于构筑大学和谐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内容,它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就是要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管理文化三方面的协调发展,营造出一种和谐的活动秩序,实现校园文化处于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从而体现高校校园文化艺术氛围对于人及人与人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的重要作用。加强高校艺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促进大学生的思想交流、品格完善和性情陶冶,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起着极端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艺术教育和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二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二、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途径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加剧,社会关系日益复杂,必然要求大学生在专业知识以外具备更加全面的素质去克服困难、融入环境。加强艺术教育,营造和谐校园文化,有助于降低大学生心理压力,塑造坚强的心理素质,提高与人相处的能力,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一)实现艺术课程设置的人性化,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塑造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陶冶其情操,促进其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在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高校许多大学生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艺术审美可以消除人脑的高度紧张和疲劳,使大脑各部位的兴奋和抑制有序交替出现,从而有助于脑机能的平衡健康发展。艺术教育的动情自由,让学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获得宽容精神。加强艺术教育,使人在美的环境中产生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性格开朗,精神饱满,活力旺盛,情绪稳定,意志坚强;使人的气质和风度高雅大方,保持鲜明的个性,形成完美的人格。同时它能够调整情绪,使情感获得正确释放的途径,而且还能够超越感性娱乐,进入人格塑造身心和谐的层面,以求在将来面向社会时具备更完善的心理。
(二)增强艺术活动开展的多元化,提升大学生的思维创新
在高校中需要增强艺术教育的多元性和前瞻性,促进多元智能的开发。第一,开展专题性艺术活动。第二,开展竞赛性艺术活动。第三,开展趣味性艺术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创造精神,提高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使学生乐于接收来自外部的信息,尝试新的思想行为,立足于艺术的前沿来思考问题,始终保持个人成长的生机与活力。
小结: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对于人才综合素质提高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也愈发凸显。加强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是大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更是创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必要。这就要求我们应全面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和认识,认清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高素质人才,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搞清艺术教育的概念是让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艺术思想与审美等艺术能力的过程,是人的精神文明教育,或者说是人的“修养”、“灵魂”、“做人”教育。其次,要深刻认识到艺术教育是使实现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推动高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手段。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校;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
社会实践是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目标的重要环节。社会实践教育的实施目的是让学生理解和消化教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社会活动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最终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一、社会实践实施状况调查
为了了解当前高校社会实践教育实施状况,我们对云南大学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相关调查,同时对个别学生进行了访谈。
1.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情况
社会实践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重要实施方法,应该落实到每个学生。而调查显示,认为学校给大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和很少的占43.6%,认为没有给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的学生占24.1%(见表1)。这表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缺乏广泛性。而且学校把精力主要集中在某一类社会实践活动上,重视对某一小分队活动的开展,对面向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则缺乏具体有效的指导,这是不符合对全体学生进行实践教育的要求的。
由于受到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具体实施条件等限制,学生对各项社会实践的参与率各不相同。对八项社会实践方式的调查显示,学生参与率最高的是“义务劳动”,占53.3%。访谈中,多数学生把“义务劳动”与“教学计划内的劳动教育”等同起来,依此看,一半左右的学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劳动教育必修课。但这种“义务劳动”是多数学生最不愿意参加的实践方式(在“最愿参加的方式”调查中的选中率最低,只占3.8%)。“有偿家教”是一项有偿性的勤工助学活动,它不仅给学生以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培养了自强自立的精神,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较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实际困难。因此,得到许多学生的青睐(在“最愿参加的方式”调查中的选中率仅次于“实地考察”,占20.4%)。在对实践性和社会性更强的“参观访问”、“暑期‘三下乡”’、“专题调查”及“实地考察”的调查中,“参观访问”的参与率最高,占到35.5%,其次分别是“暑期‘三下乡”’、“专题调查”、和“实地考察”。相比之下,“教学实习”和“勤工助教”的参与率最低,学生也不愿意参加(详见表3)。
2.大学生对几种社会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认识
社会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采用何种方式,重要的是要看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如何。
从表3中可看出,这八种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非一定呈正相关,即一种方式的可行性高,其有效性不一定高,反之,一种方式的有效性高,其可行性不一定高。如“有偿家教”在“最可行的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率最高(占31.8%),而在“最有效的方式”的调查中,选择率排第四位,只占14.2%。相比较而言,既可行又有效的实践方式是“专题调查”(两项均排第二位),其次是“有偿家教”(可行性排第一位,有效性排第四位)和“实地考察”(可行性排第三位,有效性排第一位)。而可行性和有效性最低的是“勤工助教”,均占4.7%,其次是“义务劳动”和“暑期‘三下乡’”。了解大学生对实践方式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认识,便于有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既可行又有效的实践活动机会,从而使社会实践教育更有成效。
3.大学生对参与社会实践后所得收获的认识
访谈中,相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大学生更愿意参加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教育,他们坦言:“在社会实践教育中能学到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学不到的东西。”无疑,大学生参与每一项社会实践活动都会有一定的收获,参与的活动内容不同,所得收获也不尽相同。我们无法就每一项社会实践方式向学生做调查,但可以对参加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从总体上对所得收获的认识进行一个粗略的调查。调查显示,认为所得最大收获是“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的比例最高,为39.5%;其次,认为“增强了挫折承受力”的为22.0%、“增长了见识”的为13.7%、“提高了动手能力”的为8.2%、“磨练了意志”的为6.9%。见表4。
关于学生自我评价的调查显示,认为自己适应社会能力不强(包括一般、较弱和很弱,下同)的学生占40.2%、人际交往能力不强的占57.4%、意志力不强的占31.6%、承受挫折能力不强的占28.7%。从上分析,这些能力在社会实践中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这表明进行社会实践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所,必需的,学校应予以重视。
二、实践教育环节薄弱,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
通过调查分析,高校实践教育环节尚显薄弱,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具体表现在:
1.实践教育尚未得到足够重视
实践教育应是经常性和长期性而不是一次性和临时性的活动,应是全体学生而不是少数学生参与的活动,因此,必须由学校的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经过周密细致的组织和安排才能顺利、有效地进行。但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真正地理解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关系,重知识传授轻实践教育的观念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学生素质的高低依然主要以考分为标准,而不是由社会来检验,这就使理论远离实践,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教育尚未得到学校的重视,缺乏统一安排。
2.缺少实践基地
基地建设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深入开展的保证,没有实践基地就没有大学生实践活动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实践基地。校内基地应由校学习处、团委、教务处、宣传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及各学院组成指导组,联合组建。校外基地的建立需要以学校的名义与某些地区有关单位签定正式协议,比起校内基地的建立困难要大的多。目前,我校已着手在校外建立实践基地,各院系也应根据本单位专业特点建立一定数量的社会实践基地,来满足广大学生的需求。
3.时间、经费的限制
社会实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把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教育计划,统筹安排。但在具体计划的执行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实践时间和经费的限制。特别是我们要在学期内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诸如实地考察、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往往不是周学时所能满足的。而拉长时间,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其它课程的学习。这就造成实践教育实施中时间安排上的困难。另外,实践教育的实施一般需要高额经费的支持,特别是假期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实践活动,需投入的经费更高,而学校用于这方面的开支是有限的,一般只限于少数学生参加,而且就地就近进行,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实践活动的开展。由此可见,由于受时间、经费等的限制,学生的某些社会实践活动还得不到很好的开展,学校的社会实践教育还未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模式。
4.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校学生的社会实践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评价机制,直接影响到实践教育的有效性。缺少有效的监督,势必导致一些学生的简单应付。而对社会实践的评价缺乏激励性,将不能激发广大学生参与的热情。访谈中,有学生表示:“参加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思,又浪费时间和金钱,我也写不出漂亮的实践报告,也就不会得到什么表彰。”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学校的社会实践考核评价还不太健全,还未能充分调动学生特别是普通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关键词 陶行之 美育思想 当代大学生 艺术教育
陶行之一生十分重视美育,并在实践中研究美育方针,创新美育办法,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美育道路,形成了丰富的美育思想。陶行知在一生办学之中,无论是在晓庄师范、山海工学团,还是在育才学校、社会大学,他都把美育与德育、体育、智育和劳动教育结合起来,以期创造“健康之堡垒、艺术之环境、生活之园地、艺术之气氛、真善美之人格”的“健康、科学、美术、劳动与民主组成之和谐生活,即和谐的教育”[1]。在办学实践中,他形成了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富有创新精神的美育思想。这无疑是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重读陶行知的美育思想,回归陶行知对美育的相关论述,发现其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重视实践在艺术教育的作用
什么是美呢?陶行知说:“烧饭是一种美术的生活。做一桩事情,画幅图画,写一张字,如能慰人就叫做美,一餐饭烧得好,能使自家人吃得愉快舒服,也能够使人家愉快舒服,岂不是一种艺术吗?”[1] 1926年,陶行知在《我的信条》中指出:“应当用科学的办法去征服自然,美术的概念去改造社会。”陶行知把美术作为生活教育纲领之一。1927年,陶行知在《晓庄的第二年》中,将“艺术的兴趣”作为“生活教育的五目标”之一,并且主张“以戏剧来培养艺术的兴趣”[2]。1929年,陶行知主持成立晓庄剧社,亲自担任社长。他在百忙之中写了《香菇的烦恼》等剧本,带领剧社到镇江、无锡等地演出一个月,并亲自登台演出。陶行知注重将美的概念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在日常生活中体验美、发现美、创造美。更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美育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美的概念教育,而是要用“美的概念去改造社会”。陶行知先生身体力行的参与艺术实践,带领剧社在巡回演出中“赚了群众的眼泪”。陶行知不仅发现了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十分重视实践在艺术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艺术教育,是人类美化自身的一门学科,是人类在认识世界的基础上按照美的规律改造世界、改造自身、完善人格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就是要使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因此,实践在艺术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来说,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最好的一种教育方法。在对学生进行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加强学生艺术鉴赏、艺术史、艺术理论等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从事艺术实践,体会艺术带来的各种美感,鼓励学生直接参与创造,把自己心里的所感、所悟、所想通过某种的方式和途径表达出来。这种活生生的画面对实践者的美感意义,是一般欣赏类课程所不及的。同时,学校可以通过学生艺术团举办艺术节及各类演出,将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展现给广大同学,使学生更直接地了解艺术、懂得艺术和展现艺术,强化了艺术的教学效果,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2]。艺术团队通常是以一种集体表演艺术的形式存在,这种方式使学生在艺术审美能力和理解力方面得到增强,也体现出“社会性”功能方面的积极意义,即提供给学生一个与他人一起活动的机会。这不仅是一种非常积极的生活体验,更是用“美的概念”改造社会。
二、重视环境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改造人。学生长期生活在校园环境中,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个人品格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陶行知先生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对学生这种熏陶作用。1923年,他在《杭州大学之天然环境》中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熏陶,很有密切关系。”并提出大学校址要考虑五个要素:“一要雄壮,可以令人兴奋;二要美丽,可以令人欣赏;三要扩大,可以是胸襟开拓,两度宽宏;四要富于历史,使人常能领略数千百年来之文物,以启发他们光大国粹的心思;五便于交通,使人常接触外界之思潮,以引起他们自新不已的精神。”[2]但陶行知所说的校园环境并不只是强调自然环境、全赖天工,而是要依靠全体师生的共同劳动创造。在建设晓庄师范时,陶行知强调:“本校一切建筑,一面应该与自然环境谋和谐;另一面建筑标准应适合教育、卫生、美术、经济、耐久五种原则。”[3]并在建造第一栋房子时,他与13名同学一起住帐篷,搭露天灶做饭,他们给房舍以教育意义和耐人寻味的名字,如礼堂叫做“梨宫”,图书馆叫做“书呆子莫来馆”。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重视学校校园地址及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及潜移默化作用,更突出强调学生通过自己劳动创造环境,以此加强学生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创造美的能力。这对当代大学生的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作为学校的教育和管理者,我们必须考虑使学校的每一壁墙、每一个角落、每一种设备和设施都能替我们说话,发挥出大家所期望的教育功能[3]。这说明学校环境的重要性。在艺术教育作为一种比较特殊的教育,更应当重视环境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发挥在环境在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作用。一方面,在学校环境创设中,要充分考虑环境美化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使校园环境成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积极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环境的美化。这就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平台。因此,在艺术教育老师的指导下,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学校环境美化,包括宿舍环境的美化,这有助于激发学生创造美的灵感,掌握美工技巧,培养学生从色彩、造型、形象、构图、制作、声音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可见,加强校园环境美的建设及积极引导学生美化环境对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重要作用。 转贴于
三、重视行为美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行为美是人在行动中所表现出的美,是心灵善的外在表现,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意志的外在表现。培根曾说:“相貌的美高于色彩的美,而秀雅合适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这是美的精华。[3]在育才学校时期[8],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陶行知制订了《育才三方针》、《育才十二要》、《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等规章制度,提出了许多具体遵守纪律,讲文明礼貌,讲团结友爱的行为美规范。如在《育才学校之礼节与公约》中规定学生穿衣要“衣不违时;整洁;钮扣扣起;破烂即补;衣服洗凉晒干后,即折叠收存”[2]。陶行知以身作则地带领育才师生员工自觉遵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形成了陶行知先生在1922年所说的和谐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有团体,有个人,在这个团体和个人中,便发生相对关系。此种关系,应互相联系,以发展人性之美感。”[4]陶行知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行为美,应当从生活小事上做起。为此,他从美学的观点对学生洗衣、缝补等事情作了明确的要求。他说:“补衣服所用之线与原线一致;补充钮扣大小颜色与原扣一致;针线需用心依规矩缝等。”[4]由此可见,陶行知先生不仅十分重视行为美教育在美育中的重要作用,而且提出了从生活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行为美,以加强美育。陶行知先生“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加强大学生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当代大学生的行为美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人民和家庭不满意的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现阶段,在加强大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时,仅仅停留于管住学生、防止罪错已经远远不够。如果将行为规范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在艺术教育中渗透行为规范教育,或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渗透艺术教育,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方面,在培养学生艺术特长的同时,应当重视学生良好行为规范教育,以艺术教育为载体,以“艺术怡情”、“以艺术养性”、“以艺术促行”为手段,通过一系列艺术活动,让其受到健康和谐情绪和高雅艺术的影响和感染,达到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化和养成。另一方面,将艺术教育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用美学的观点、艺术的标准来强化学生的行为美。即要求大学生讲社会公德,待人接物、处理人际关系不粗暴、不低级下流,仪表要整齐整洁、朴素大方。同时要加强大学生养成教育。即把一定社会或阶段的规范、要求通过实践活动转化为受教育者基本素质,并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过程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组织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参与各种经常性的实际活动,逐渐形成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明是非、辨善恶、修德行、定心志,进而提高其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艺术教育。由此,加强学生艺术教育与行为教育彼此促进,相互影响,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推动着大学生艺术教育。
陶行知注重培养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美育思想和实践是适合当时社会实际的,将他的美育思想和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指导当代大学生艺术教育,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2:570
2.陶行知全集,3:167
3.陶行知全集,2:132
4.陈洁.浅谈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人格塑造[J].海峡科学,2008;(2)
5.陶行知全集.书信集,1991.4
6.陶行知全集,3:15
7.彭建希.创造良好校园环境,提高学生审美水平[J].教育探究,2007
8.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编.商务印书馆,1980.77
9.陶行知全集,2:496-500
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现状勤工俭学是一边求学读书,一边工作、劳动。它是学校实施劳动教育活动的形式之一。与教学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和公益劳动一样,都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种。勤工俭学是我国青年学生的优良革命传统。学校对勤工俭学活动应加强领导,注意思想教育及安全教育。
一、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
经过对500名有过勤工俭学经历的在校学生的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目的有:为了金钱、为了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了增长社会阅历、为了学习一些实用技能。
从表1可以看到,“为了钱”而去勤工俭学的学生占被调查者总数的57%,这些学生中有的学生家庭贫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而去勤工俭学,但也有部分学生是为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需求而去勤工俭学。经过调查,在这57%的为钱而勤工俭学的学生中,有近一半以上的学生的家庭并不贫困,他们去打工的目的完全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校日常生活的物质需求,有的是为了追求时尚,有的是为了支付谈恋爱的开销,有的是为了兴趣爱好等。总之,这些学生将勤工俭学当成了挣钱和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一种手段。
除此之外,“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3%。由此可以看出,高校学生勤工俭学的目的性趋于简单和绝对,功利性也越来越强。但是也不难看出“为培养吃苦耐劳精神”“为增长社会阅历”和“为学习实用技能”而勤工俭学的高校学生还是有一定比例的,这也在一个侧面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实用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的途径和手段单一,甚至已经无法满足高校学生及社会对综合素质的需求,还反映出高校学生对学校综合素质培养的信心不足。
二、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途径
经过调查,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提供的一些在校内为师生服务的岗位;另一种是通过招聘广告或他人介绍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而成为“打工一族”。两者相比,通过勤工助学中心获得的岗位多在校内,安全、便捷、工作量小,一般都是利用课余时间,不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但同时工资待遇也比较低;而“打工一族”一般工作地点多在校外,存在安全隐患,工作量较大,常常会影响“打工一族”的学习和生活,但工资相对较高,因此对于高校学生来说诱惑较大。
三、勤工俭学的现状
1.高校学生获取勤工俭学途径单一,勤工俭学内容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档次高低不一。从服务类型看有家教、服务员、广告传单的发放、推销、策划、设计、卫生保洁、图书馆管理员、教师助工等,其中最受广大学生青睐的是家教,从事勤工俭学人员最多的行业是服务、保洁和广告传单的发放。
2.勤工俭学的体制不完善和不规范。各高校的勤工助学中心多设在校团委或校学生处等下属职能部门,虽有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但多因没有专职教师进行管理和拓展,因此很难得到有序和有规模的发展。即便有的学校勤工助学中心较为正规,但要不就是提供的岗位非常有限,难以满足高校学生对于勤工俭学岗位的需求,要不就是所提供的岗位薪酬太少,难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经济需求。因此,目前许多高校都存在勤工俭学需求远远大于勤工俭学岗位的矛盾。
3.勤工俭学的用工秩序混乱。一些公司或个人常常利用学生法律意识淡薄,维权意识淡薄,社会经验不足等特点把高校学生的勤工俭学视为“廉价劳动力”,不但肆意安排加班加点,还任意克扣、拖欠工资报酬,甚至有打着勤工俭学“招工”的旗号进行欺诈和行骗的行为。而一旦高校学生在校外的勤工俭学过程中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想要通过法律手段进行维权也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甚至校方出面都无法为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4.勤工俭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高校支持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是为了丰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家庭贫困的学生提供一个经济收入的平台,帮助家庭贫困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而如今许多大学生已经将勤工俭学作为追求物质生活的一个途径,甚至因“打工”而旷课和夜不归宿的现象也在高校屡见不鲜。这不仅扭曲了高校勤工俭学的初衷,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
四、结论与建议
1.加大宣传力度,让高校师生正确理解和认识勤工俭学对于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勤工俭学对于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性,让高校大学生正确处理好勤工俭学与学习的关系。利用校园广播、橱窗、班会等形式,广泛宣传,让社会、学校、广大师生认识到勤工俭学在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过程中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2.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规则制度。勤工俭学既然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那么其管理和发展就应列入高校的学生管理的工作范围,具体规章制度的制定就应围绕如何让勤工俭学有序健康的发展来制度。并建立相应的人才供需信息库,不仅与学校各部门,也要与社会各企事业单位加强联系,及时有效地建立起供需双方的桥梁。最主要的是为高校大学生勤工俭学建立强大的后盾,不仅提供信息、提供维权等方面的支持,更对高校大学生的勤工俭学进行监督。
3.每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奖学金制度,国家对高校学生也有奖助学金的制度。一个真正努力学习并且家庭贫困的学生,平均每年能得到学校和国家的奖助学金大概在3000~5000元左右,学习成绩优异工作突出的甚至能得到更多。因此,仅仅是为了钱去勤工俭学外出打工的同学就不如踏下心来好好学习,去争取奖学金。所得的奖助学金不仅仅是一笔钱,更是一份荣誉。而出去打工所得到仅仅是那有限金钱,而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在大学的这些学习资源,更失去了自己在大学期间美好的学习时光。
参考文献:
一、工学结合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影响
1.工学结合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注入了新元素,带来了强大的活力
(1)生动的社会实践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一个锻炼人的大熔炉。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直接参与生产性的物质劳动,为培养劳动观念、勤劳自立的思想、吃苦耐劳的精神等方面的意志品质和劳动的基本素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还不同程度地参与企业的组织管理、科技应用开发等活动,为提高管理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极为宝贵的条件。在社会实践的大学校里,学生可以尽情地汲取实践的养分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有利于尽早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动力。
(2)丰富的教育资源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工学结合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而企业则是最富活力的开放细胞,在技术更新、产品升级、文化发展、需求变化、要素流转、市场参与等诸多方面,企业都会极为敏感地以相应的方式作出应对。在这开放的体系中,学生可以沐浴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社会文化的熏陶,可以直接把握实践发展的脉搏,可以吸纳经济前沿的信息……丰富的社会资源为学生个性发展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多元的文化生态和实践舞台。
(3)多样的教育载体促进了学生成长成才。学校教育理性色彩比较浓,教育的现实针对性、实效性和感召力差强人意。步入工学结合的轨道,原来抽象的教育在社会实践中生根开花,企业生动的生产经营活动所形成的现实的教育平台、丰富的教育题材、生动的教育素材为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工学结合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
(1)利益冲突的增加。企业的基本法则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学生的基本法则是追求学习权益的最大化。在工学结合模式下,企业增加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学生萌生了追逐经济权益的冲动。两个主体在根本利益上完全可以趋同,但也存在矛盾,如果对工学结合过程中双方基本权益的认识不正确,利益调节方式不妥当,必然引起相互之间的冲突,甚至影响工学结合的成败。因此,科学地理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着力处理好主体之间的利益纠纷,及时化解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深入推进工学结合和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而紧迫的课题。
(2)教育难度的增加。工学结合模式下由于受教育者主体分散,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交错、地点分散,教育的文化背景和教育方式的差异大大增强,这对原有集中统一的教育管理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如果我们不能迅速有效地构建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一般教育与个别指导有机结合的新机制,就容易产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真空。
(3)诱导因素的增加。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与外界社会接触增多,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也增多,复杂多样的社会思潮、思想观念、行为习惯、人际关系对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产生正面或负面的牵引作用。在这种动态情景中,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思想状况,及时帮助学生排除各种错误思想和行为的诱导,加强正面教育的力度,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二、与时俱进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适应工学结合新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推进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身份,加强利益协调。恩格斯指出:“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工学结合过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以学生在企业经济体中的最现实的、最关心的、最直接的利益诉求作为出发点。学校在依法妥善地维护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要着力引导学生调节好与企业在利益关系上的矛盾,正确处理学习利益与经济利益、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等方面的关系,把实现学习权益放在经济权益之上,以主人翁的姿态在更高的利益发展起点上置身于企业活动之中,在促进企业发展中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最终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双赢”的局面,从利益关系上消除损害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症结。
2.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全过程教育。把教育管理重心前移,建立跟进式思想政治教育机制,是做好工学结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之举。学校要与企业达成共识,当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学结合的十分重要地位,双方建立紧密合作的联合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责任,设立共管机构,共同搞好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对于整班建制赴企业实习的,可以将班级管理机制移植到企业中,由校企双方派人联合管理。个别分散实习的,则委托企业管理,学校可派巡视员加强巡回管理,协助企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对于相对集中的实习情形,可以成立实习小组,建立小组长管理责任制和党团组织活动制度,加强小组管理。学校可以加强目标管理,通过建立目标责任制,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增强学生实习的自律性。
鉴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时段、分散化、差异性等特点,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应当建立健全紧密的、不间断的信息沟通机制,通过工作交流平台、网络通讯工具、任务汇报制度等手段保持信息渠道的畅通和全覆盖,以利于全面、及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情感动向,有针对性地加强教育引导,最大程度地消除教育盲点。
3.利用实习资源,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社会实践是最好的老师,是大学生社会化的根本途径。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宝贵资源,积极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社会实践的意义,使其真正懂得在为企业创造财富的同时,也就是锻炼自身并且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过程,使其乐于实践、勤于实践。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握实践教育的着力点,企业劳动的艰辛、制度的制约、经营的成败、合作与竞争、技术的应用与创新、企业的利益与责任、实践对认知的检验与推动等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和教育切入点。要让学生学会利用生产劳动,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检验已有知识,不断修正已往的错误,进一步提高认知水平。要让学生学会利用企业的文化环境,积极开展生产劳动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诚信教育、法纪教育、安全教育、节约教育、环保教育、自主创新教育、创造教育、成功教育、挫折教育、责任教育、市场经济理念教育、竞争教育等一系列教育活动,使学生自觉地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构建起实现理想和人生价值的现实平台。
4.物质手段与精神手段并用,加强激励教育。必要的物质手段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学校应当与企业协商研究,科学设置物质激励机制。例如利用奖学金、劳动津贴等手段,建立实训的奖惩制度,通过合理的物质刺激,加强对学生的约束、引导和教育。也可以利用岗位分工和技术含量的差异,建立择优聘用机制,通过岗位的流动,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同时,校企双方可以利用先进事迹报道、成功典型示范、成果展览、领导慰问、劳模报告、座谈会、慰问信等方式进行精神鼓励教育,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工学结合的积极性。
高等学校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重视青年学生的美育。进行审美教育,其最根本的形式或主要的形式,就是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通过文学、音乐、美术等手段和内容,对人进行培养和熏陶,使人具备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与素质的审美活动。它以其鲜活独特的内容和形式,通过培养人的能力、提升人的境界,实现为新世纪造就高素质人才的目标。
艺术教育不等同于审美教育。艺术教育除了包含审美教育的内容、功能之外,还包含非审美教育的内容和功能。尽管有这样的不同,却都涉及全面素质教育。如果说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涉及不同层面的素质教育,那么,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却可以或可能涉及全面素质教育。艺术教育还有别于艺术的专业教育。艺术的专业教育,是通过文艺作品的欣赏品评和文艺创作技巧的传授,培养出作家、艺术家和文艺研究者,而艺术教育虽然在教育媒体和手段上也让受教者进行作品的欣赏和技巧的训练,但其目的却不在于培养作家、艺术家,而是陶冶人性。
艺术教育是一种充满活力又独具特色的教育形式。艺术教育在最终目的上与普通教育(如学校教育)是一致的,即培养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具有较高素质的人才,从这一意义上说,它可以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从另一方面说,艺术教育在教育手段和局部目的上又具有特殊性,它以文学艺术欣赏的观照感悟和文学艺术创作的操作训练为主要手段,直接目的是培养人的艺术能力和艺术境界,由此过渡到普通教育的最终目标。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手段和媒介,因此,它又成为普通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的施教与受教双方共同参与运作的活动,其性质和功能都与艺术有关。艺术教育的审美功能是在审美创造和审美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审美能力,塑建审美境界,实现陶冶性情的人性建构。艺术教育媒介和手段的特殊性,使它在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一般来说,人的素质包含着德、智、体、美、劳多种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机能特性,实现这样的素质教育,使这诸多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培养和协调发展,艺术教育的作用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这是因为,第一,艺术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艺术教育的特点就在于它不是强迫的,而是通过艺术活动调动人的兴趣,打动人的感情,让人愉快地受到教育。艺术教育能帮助青年学生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识美丑。在这方面,艺术教育的道德教化作用是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高校实施艺术教育,可以使青年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品质教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形成科学进步的人生观、道德观,从而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促使大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第二,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发展。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大类,科学是运用逻辑思维方式认识世界,而艺术是运用形象思维认识世界,两者相通且缺一不可。艺术的形象思维对科学逻辑思维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它可以帮助科学家建立理论模型和形象类比,并促进科学思维中的形象组合联络,保持自由与和谐的创造思维情绪。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形成高质量、高素质的健全的思维。要健全思维,提高智力素质,必须通过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想像力的最佳途径之一,能促进大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第三,艺术教育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心素质。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健康的心理对当代大学生显得尤为重要。艺术教育可以通过愉快、轻松的艺术形式来改变和调节人的情绪状态。艺术教育可以使大学生获得表达、交流成功经验的机会,丰富自我表达的内涵,满足自我表达的需要,增强情感交流和人际沟通的能力,有助于发展他们的自尊、自律、合作和自我激励能力,而这些正是在社会生活中获得成功所需要的。第四,艺术教育有助于提升校园整体文化品位。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内容充实、具有艺术性、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艺术知识得到实践和应用的机会,在教与学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形成学术气氛与娱乐气氛相融洽的文化氛围,使之更好地发挥校园文化启迪思想、净化灵魂、增强智慧的功能,为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可见,艺术教育是具有审美、非审美两个层面的教育,教育中青年学生的知识文化、思想道德、审美素养、实践能力等审美、非审美的多方面综合素质可以得到全面培养和训练。由于艺术教育的非审美功能溶解于审美功能之中,而带有情感性和形象性,所以其感染力、吸引力、渗透力更强。
高校要把艺术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一是健全和完善高校艺术教育机制,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和作用。可以设立“艺术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实施艺术教育的职能,既管理学校大学生艺术团,也面向全校开设教学课程。二是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把艺术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使其在大学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使艺术课程教育成为实施艺术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大力加强艺术教育的教研和科研工作,使艺术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以及教学大纲和教材建设进一步合理化、科学化。积极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艺术教育机会。三是加强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保证经费和活动场地的投入,实现高校艺术教育的持续发展。总之,高校要充分发挥艺术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特殊作用,不断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使当代大学生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