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电气化的就业方向8篇

时间:2023-08-08 09:22: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电气化的就业方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电气化的就业方向

篇1

关键词:教学 科研 生产 实践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1-199-02

“尚德、博学、济世、兴邦”是笔者所在的佳木斯大学的校训,它的哲学意义在于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只有通过培养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才能把此哲学意义转化到现实中来。我校的农业电气化专业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宽口径、复合型”、面向基层、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为此本文基于“产、学、研”,进行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

一、问题及培养模式

近年来,高等教育不断被“就业难”所困扰。一方面是许多高等院校研究生毕业生难以找到工作,另一方面是企业单位所需的人才无处可求,造成这一矛盾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直接反映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需求的不相适应,培养人才效益差。具体表现为理论和实践的割裂,学与用的分离,教与学的脱节,从而显现出了“产、学、研”培养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必要性。另外,与科研院所和企业不同,大学的科研学术平台不仅要出高水平的成果,更要有利于人才的成长。从大学发展看,大学的科研实践活动从来没有脱离教育。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现行的评价行为对大学的教学和科研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认为科研就是“成果化”的科学研究,而把教育活动局限在了教材和课堂上。这种认识实际上是狭隘的科研观和教育观,它割裂了科研和教学天然的一体关系,严重束缚了大学教育中“寓教于研一体育人”的自然活动。这种认识使得大学在日常管理过程中,针对教师自然个体采取了教学、科研分开考核的评价体系,从而导致了“教学、科研两张皮”现象。目前,我校的工科研究生存在课堂教学与创新思维能力训练脱节的矛盾;科技创新热情与后期持续投入的矛盾;学生个体发展与团队精神欠缺的矛盾;学生极需指导与教师投入之间的矛盾等等。教育的内涵已经冲出了校园和课堂,跨时空的新教育思想和理念正在形成。高等学校要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首先必须突破传统对教学和科研的狭隘认识,使学生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产、学、研”融合,调动和激发起教师和硕士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在更加自然的实践环境中探求真理。高校要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必须创新思想,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而“学、研”不仅是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重要转变,也是解答“钱学森之问”的必然选择和突破口。而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生产力,必须符合生产实践的要求,在生产中求生存、求发展。学生只有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才能受到产业界的欢迎和重视;而产业界只有参与高校教育,才能对高校教育提出科学合理的、符合实情的要求,才能得到适应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技术创新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过程,只有以企业为主体,才能坚持市场导向,反映市场需求。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能否确立,主导作用能否发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创新驱动战略的成败。我国的从“科教分立”到“产、学、研”融合是一种高等教育哲学的变革。

本课题研究将在理论和实践上,遵循“协同创新”,来促进“产、学、研”融合,从内涵、目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与实践,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之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倡导“产、学、研”融合,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重构一种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帮助人们更新教育观念,达到正确的教育目的。在实践上,本研究成果将为佳木斯大学工科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以农电专业研究生为依托,探索并构建更科学而有效的教育体系,促进我校工科研究生学生创新人才的教学改革,从而培养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方案的调研、论证

随着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特别是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来,农村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已经成为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重中之重,而农村电气化是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环节。因此,培养农村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是当前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特别是农村急需的农电技术人才。农业电气化专业具有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的特点: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强调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思想,培养的人才具有多方面综合知识及实际能力。农业电气化专业自2008年专业成立以来,已进行了6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期间进行了大量调研和多次论证,为专业人才的培养制订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方案。

1.在新版专业培B方案制订之前,利用专业教师在外进修攻读博士学位的便利条件,对国内农业工程领域兄弟院校(东北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沈阳农业大学农业电气化专业、我校电气工程专业、自动化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借鉴,吸收各家所长,结合我校、我专业学生素质情况以及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对新版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充分调查研究后制订。

2.在专业负责人的组织带领下进行了多轮论证,客观总结、分析以往专业培养方案在执行过程中的优缺点,并对专业发展定位进行了深入论证,确定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根据这一目标对培养方案进行了一定改革,减少了一定学时,增加了实践环节学时,选定了4个实验室作为学院开放性实验试点。

三、改革举措

在实践中获取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把握方向,在生产中抓住科研的关键,理论紧密和实践相结合,人才的需求和人才的能力培养更加符合时展的要求。为此,农业电气化专业实行“产、学、研”教学模式是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

1.采用导师制培养。学生经过大类分流进入专业培养开始,专业就对学生进行分组,每位硕士生导师各带5名学生,副教授(非硕导)带4人,讲师带2人,助教协助各位教师辅导学生。让学生进入专业后即可和硕士研究生一同学习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截至目前,经统计已有超过400人次经过完整科研训练,实际能力远远超过一般本科学生水平。

2.与企业合办“台达班”,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为切实落实“崇尚实践”校训,专业积极与国际知名企业合作,探索共同培养“技能型”人才。目前大学已投资80万元成立台达自动化实验室,由我专业负责管理运行。依托该实验室与台达集团合作,共同针对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开展自动化技术实验、实训,提高我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并为台达集团定向培养中层管理和技术研发人员。目前我专业已有多名学生被台达集团录用,月薪5000元,另有“五险一金”以及年终奖,另一名学生被台达集团哈尔滨办事处录用作为技术服务人员;

3.举办校内专业实践成果展,定期举办、参加各级各类大赛,邀请校外专家进校讲座。本专业每年举办一次专业实践成果展,不但可对学生技能成果进行集中展示,还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热情,更能对专业其他学生以及学院其他专业学生起到一个引领带头作用。本专业的实践成果得到了教育厅高教处领导以及我校领导的高度赞扬;专业举办的“佳木斯大学“台达杯”自动化设计大赛”已成为我校每年的常规大赛,槿国“台达杯”自动化设计大赛选拔人才;带领学生参加全国各级大赛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四、结束语

本课题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来促进“产、学、研”融合,从内涵、目的、原则和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与实践,力求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使之形成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倡导“产、学、研”融合,真正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专业和行业相结合、学校和社会相结合。重构一种面向新世纪的高等教育的理念,帮助人们更新教育观念,达到正确的教育目的,从而深层次地提升了整个大学的创新能力和管理理念,将使工科院校更和谐地发展,这也是我们在追寻教育的终极目标时所应付出的努力。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研项目(基于“产、学、研”的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佳木斯大学教研项目(2016JL1015),佳木斯大学百门课程项目,“十三五”高等教育科学研究(16G206)]

参考文献:

[1] 周光礼,马海泉.科教融合:高等教育理念的变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12(08):16-23

[2] 梁建新.以人为本:激发企业科技创新的精神动力[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0(06):61-65

[3] 赵l.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协同创新机制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0(01):172-175,179

篇2

部分专业介绍前景概要如下: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工科领域就业之王中王专业。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够从事与电气工程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毕业后可在电厂、电站、电业局、电厂、电力科研院所、电力规划设计院、自动化高新技术公司、各地电力公司、非电力企业动力部门工作。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计算机应用技术、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等主要专业方向深造。

2、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工科高就业率的常青树。

专业介绍:本专业培养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市场营销等方面工作的宽口径、通识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前景:可在机械、电子、冶金、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兵工等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生产技术、研究开发、工程建设、行政管理及教育工作等。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集机械、电子、信息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知识结构先进,适应面宽广,发展潜力大,是一个发展迅速、需求巨大的热门专业。

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互联网时代的高薪就业骄子。

该专业适应了当今互联网时代的需求,重新走向了就业率上升道路,据2016年2月信息时报讯,从广东省的中山大学专业就业上看,计算机类及软件类摘得头筹,本科毕业生转正月收入达到7769元。此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软件工程、均远超毕业生的平均收入。

专业介绍:培养能在科研部门、教育单位、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级专门科学技术人才。

篇3

按学科特点,我国高校分为综合类、理工类、农林类、医药类、师范类、语言类、财经类、政法类、艺术类、体育类、民族类、军事类等类别。

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前,要了解清楚所报院校的类别,看其是以理工为主还是以文史见长。有不少考生的就业目标非常明确,但为了有学上而不加考虑地填报一些专业性大学的偏门专业,殊不知这些专业因开办的时间较短、实力较弱、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而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致使毕业生在就业、考研、出国等环节上遇到了麻烦。

二、考虑专业实力

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特色专业是衡量一个学校专业实力的权威指标,根据这三个指标来判别院校的学科水平,是选专业的好方法。其中,对报考理工类专业的考生来说,选择有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的专业是明智的选择。因为理工类专业对实验的要求很高,如果考生没有动手的机会,就很难学好这些专业。大学里的实验室建设大多耗资巨大,一般来说,拥有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专业,就是在这个学校处于强势地位的专业。

此外,我国的高等教育分为四个层次: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博士研究生教育。一般来说,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比^好的专业,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专业是好专业。所以,我们要尽量选择大学里的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以上的专业,这不仅是大学办学实力的重要体现,也是区分专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三、分析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国家战略发展方向

篇4

Abstract: Training practice work of PLC program designer certification on undergraduates of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in recent years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focusing 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n training method, training content and practice link, etc.

关键词: PLC;程序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

Key words: PLC;program designer;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ion

中图分类号:C9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3-0305-02

————————————

基金项目:江苏省大型工程装备检测与控制重点建设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编号JSKLEDC201204);青岛农业大学实验技术研究项目(SYKT12-01,SYKT10-15)。

作者简介:张还(1974-),男,山东济南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电气控制与PLC。

0 引言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作为一种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特殊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它集3C(Computer,Control,Communication)技术于一体,被誉为现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之一,因此学习和掌握PLC应用技术已经成为工科专业学生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和紧迫任务。我校为普通高等院校,笔者所在的机电工程学院设置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两个电气类专业开设有《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理论课、实验课(理论课外单独开课)和课程设计等课程,目的是通过这门实用技术类专业课程系统、深入和多层次地学习与实践,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应用型的复合人才。

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改革,这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积累了许多的教学经验。但客观地讲,在教学过程中和对外考察部分院校时也发现,我们学院培养的学生虽然理论知识掌握的较扎实、程序开发设计能力较强,但实践动手能力、工程实际项目设计开发水平与有些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似乎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不少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从事的是电气设备和自动控制系统的维护保养和设计工作,回母校时也反映了他们在系统和设备调试维护及设计开发能力上存在的不足和欠缺。(PLC)控制系统设计师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第七批新职业,是指从事可编程序控制器选型、编程,并对应用系统进行设计、集成和运行管理的人员。这种有效的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技能教育作为全日制学历教育一种有益的补充和扩展,使学生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将来的专业技术工作。自2008年开始我院连续对电气类专业学生进行了PLC程序设计师的认证培训工作。

1 培训工作遵循的原则和努力方向

1.1 以能力为本位实现培训手段的多样化和培训内容的改革 我们学校普通电气类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能够从事自动控制系统及电气工程系统的系统设计、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系统维护改进等方面技术工作及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工作的宽口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和培训中应当切实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设备调试维护能力的培养,不能让他们浮在上面,拿过来一看就会,一做就错,应当让他们既拥有软实力又拥有硬实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培训中,应当注重“软件与硬件的结合,知识与能力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不能只是单纯地讲授PLC的指令系统和编程方法等,而是要同时注重PLC的实际应用和PLC控制系统的各部件的集成和整体构建;不能只是注重学生的编程开发设计能力的培养和培训,而是要同时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系统和设备的调试维护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不能只是注重学生在课内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技能,而是同时要在课外发挥他们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己去探索创新型的课题和研究性项目。因此,学院应当开设部分开放性实验室供学生课外的钻研和训练。

1.2 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提高的方法与途径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对设备(仪器)维修保养以及对设备故障处理的方法、能力上。设备调试维护能力和设备故障诊断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源自于设备维护者自身专业知识技能的提高和日常经验的丰富与积累。因此,需要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水平和能力。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和学校加大对设备维护者和学生的培训和锻炼,另一方面也需要他们自我知识及技能的提高和不断补充新鲜的养分。我们知道,有些设备发生了故障或出现了报警,单凭设备维护者平时在课堂上、从书本中获得的知识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找到设备出现问题的症结所在,有时候方法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找到该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技术资料,翻到常见故障现象、原因和故障排除那一章节,对症下药一般都会比较顺利的解决。对于那些一果多因的故障,我们只要采用排除法或者按照设备发生故障可能性概率的大小一个一个地去试,一般也都会顺利地排除故障或解除报警的。

1.3 双语教学的开展和学生专业英语水平的提高 从笔者曾在工厂一线多年从事数控机床电气的售后技术服务工作和在进入高校后不少毕业学生反馈回的信息来看,在进入工作岗位后,设备维护者在调试维护设备时,很多最新的、比较先进的设备或系统(尤其是进口设备或系统)其说明书和技术资料都是英文原版的,因此,在培训及教学中应该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英文原版技术资料(如图纸、使用说明书和编程手册等)的能力。

2 培训工作中的尝试与实践

在PLC程序设计师职业资格认证培训中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尝试与实践:

2.1 培训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 古人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应当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平时进行实训时,经常会在程序编程、下载时和设备联线统一调试时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发生各种类型的故障。此时教师、培训指导者应尽量减少在解决问题、排除故障过程中的参与,更不能替学生去解决问题和排除故障,应当发挥学生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是给出他们足够多的提示和启发,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的方法并尝试着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

2.2 部分授课内容尝试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 在采用中英文双语教学时需要注意的是,双语培训教学在内容上应当适合(如选择电气控制中的继电器部分),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应该适当,力求通过双语教学把本课程、本专业最常用的英语专业术语、常见的专业技术词汇传授给大家;

2.3 利用好教学实习、实践环节,鼓励并引导学生参与社会服务实践 “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的课程学习和实验实习与社会实践环节是相辅相成的,应当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PLC程序设计师认证培训作为一种专门的职业技能教育,也是对上述全日制学历教育的一个有力的补充和扩展。课程设计作为一个重要的实习环节,是“电气控制与PLC技术”理论课、实验课一个必不可少、有益的深入和拓展。课程设计实际上包含了不少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很强的PLC实训项目。如果利用好PLC课程设计这个教学环节,学生的编程开发能力、硬件调试能力可以得到极大的提升;另外,教师和学生应当努力地走出校门去,利用课程实习环节、毕业实习环节,多和外面的企事业厂矿单位、科研院所接触,了解它们的发展动向和技术需求,同时也了解它们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发展状况;

2.4 充分发挥学生创新实验平台的作用 应当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和课外专题小组,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条件的话可以让学生参与指导教师的教研或科研课题。通过让学生收集资料、进行基本的科技技能训练,使学生积累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和技能,做到进一步地理论联系实际,切实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我院设有大学生创新实验室,这就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训练平台。今后应当思考怎样更加充分地利用好这个平台,从而为PLC程序设计师认证培训工作更好地服务。

3 结语

我院自2008年开展PLC程序设计师的认证培训工作以来,共有近百名学生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颁发的《PLC程序设计师职业培训证书》。近年的实践证明,通过这项专业培训工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项目的设计开发水平,为他们今后的择业、就业,更好地走向社会和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夯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剑,徐立辉,刘美菊,等.建筑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色建设与实践[J].中国建设教育,2010,3(5~6):45-46.

篇5

关键词:科技创新;大学生;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周海波(1973-),男,黑龙江肇东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牛国玲(1975-),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重点项目“工科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YLA2012-001)、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工科类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佳木斯大学2012年教育科研课题“农业电气化多环节实践教学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JKC201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0-0025-02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专业人才随着科技的进步不断更新换代。现代化技术水平日新月异,各行各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同时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总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总结经验。下面就结合佳木斯大学在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加以论述。

一、工科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工科院校主要是培养聪明的学生,并且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实践经验,成为本专业的人才。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积累专业知识,同时又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能够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来。作为教育部门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合理的课程安排才能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专业实践能力。高校是促进社会发展进步的主要因素,其主要任务是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因此科学的、合理的科技创新项目驱动型教育才更符合我国对创新型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

二、科学技术创新项目开展思路和具体过程

从国内外的本科专业教育现状看,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模式。美国大学在制订学生培养方案时就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作为一项要求:如把本科生科研纳入课程计划,参加科研项目的学生可以获得学术学分,学生在入校后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找到专业导师,并投入到相关的科研活动中;国外有的大学为低年级开设独立学习和研究的课程,强调举一反三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使学生接受特定的科学研究方法训练。我国在许多院校里设有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参与科研课题使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此外,结合地方建设所需的创新科技项目,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创新科技向生产实际应用的转化。佳木斯大学近年来也通过不同方式开展了形式各异的学生创新实践教学的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下面结合佳木斯大学开展科技创新项目过程中的几个阶段进行总结。

1.申报创新项目之初:兴趣为导向,基础最重要

工科一年级学生刚从高中升入大学,还对专业没有概念。在这期间有必要通过向新生介绍本专业一些已经取得的科技成果提高学生对专业的理解;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听专家的学术报告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有所了解;由专业教师组织学生听专业介绍更能使学生树立成为专业人才的信心。通过上述途径让学生对本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并且能够有信心成为专业人才。通过专业老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将本专业用于社会实践的基础知识学好。近几年来,学院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能够长期有效地开展下去,每年都组织各专业的骨干教师对刚升入学院的新生进行专业介绍。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能够产生对本专业的浓厚兴趣,也能使学生在今后三年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基础课程。

2.申报创新项目之前:目标为动力,理论需扎实

学生只有通过严格的专业实践环节的培养才能够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工科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有一部分是专业基础课程。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专业基础课程的讲解注重理论,实践内容很少。仅有的实践课程也局限于与理论课程内容一致的实验课。以佳木斯大学农电专业大二的学生为例,大二开设的电路课程配有相关的电路实验课,采用的是一些集成的实验箱来上实验课,学生的能力有所提高,但很有局限性。当在大三开设电子元件实习时,学生此时并不能够很好地运用电子元件,甚至有的学生已经淡忘了所学过的电路知识。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电路课程时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就需在开设的实验课上引入目的教学法。让学生带着目标去学习,这样更有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所学的知识更扎实。对于工科二年级的学生,尤其到了下学期,指导教师就要把创新项目开展的意义和申报过程、结题过程介绍给学生。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

3.申报创新项目之时:思路要清晰,学识要广泛

经过基础知识的积累,到了大学三年级正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最好时期,专业课程的开设提高了学生利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来源于宽厚的基础知识和良好的素质,仅掌握单一的专业知识是很难创新的。因此,要更新和拓展大学生基础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1]指导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指导教师的引导选出自己所要申报课题的方向。方向一旦确定就要增加知识储备。此时要有清晰的选择解决问题的思路,通过不断学习了解更有效的解决方法,选出适合于自己申报课题的解决方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逐步完成课题的各项任务,突破难点,最终取得最佳成果。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电专业部分学生在大三时就开始投入所选科技创新课题的工作之中。在此过程中教师先向学生介绍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项目,学生对企业里的实际项目的兴趣非常大,关注的程度和积极性也较高;然后导师把实际项目稍作改型后引入到教学内容上来,导入将要讲的新的内容,介绍新内容的同时,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器材边讲边做;学生边学边做;新的知识做完、讲完以后,学生分组进行对应新的知识点和内容的综合项目的设计。通过这样的教学过程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对自己感兴趣的或需要加强学习的内容更注意,这样就能够用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4.创新项目实施过程:导师严督促,学生要努力

经过大三一年的积累,学生在进行创新项目的研制过程中专业水平和实践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经过这几年带学生创新项目,笔者发现学生的思想很活跃,在项目刚开始时表现出很大的热情,但在研制过程中遇到一些具体的问题时会有惰性,面对困难不积极克服困难,而是选择逃避、退缩。对于这种情况,作为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人情况及时给予鼓励、帮助。学生在此时最重要的是克服思想上存在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指导一定要尽心指导,让学生克服思想上的惰性,然后引导学生解决困难。

5.创新项目结题之时:内容要完整,形式可多样

结题之前,专业指导老师要严格把关,内容一定要完整,要成体系。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项目专业评估由结题专家组通过对该项目提交的资料、成果以及最终的结题答辩情况进行评定。这个评价反过来可以促使项目组在今后的项目执行过程中进行持续的改进。[2]

三、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工程类院校进行的大学生科技项目是由在读学生申请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团队合作实施完成,可以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在项目执行中完善自己的各种能力。[3]以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农业电气化专业近年来开展科技创新项目为例,在开展过程中总结出以下经验:

1.精心组织是关键

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学生毕竟是以学习为主,所以组织学生来从事科技创新项目时一定要以保证学生能够很好地完成本科学习任务为前提,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只能在那些能够完成学习任务并对创新项目感兴趣的学生中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开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求组织过程中精心安排,合理选题。选题方式主要以自愿为主,学校开展过程是指导教师通过研究探讨后将确立的题目公布出来,学生通过浏览各项目简介,根据项目要求和自身兴趣自主选择。同时兼顾学生自主立题的情况,专业指导教师会分析学生所立项目的难易程度,只有在学生能力范围内才可申请。通过学生自主选题或是自主立题后提交申请书,请专家对学生所申请的项目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才准许学生开展具体工作。为了保证本科学生能够完成创新项目,指导教师人员配备和学生团队人员确立很重要。教师是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保证,要尽早引入导师制工作,从入学就抓起。教师作为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的引导者、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直接执行者和科技创新项目顺利实施的保证者,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4]指导教师一般应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而且要求有一定的科研能力。指导教师是项目主要负责人,应对项目建设全面负责,认真组织学生申报,明确组内分工,细化实验方案。而学生团队人员确定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学生自愿组队。二是教师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别进行分配任务。三是严格把握学生团队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项目中的学生负责人能够有好的组织能力,并且有很好的学习能力;要求项目分工明确,具体分工合理,队员要团结。同时为了能使学生的创新项目开展顺利,大学各学院的学生管理部门应统筹协调,精心组织实验教学项目的实施工作,落实完善实验教学条件。

2.过程管理是根本

在学生创新项目启动之时,有些具体问题需要解决,包括开展项目所用资金、实验地点、活动教室等。项目负责人应督促各项目按计划高效实施,全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研究活动,加强过程管理,保证项目建设按计划、高质量进行。学生由于在创新项目开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有些学生会产生倦怠心理,指导教师要耐心督促,指导学生完成各阶段的任务。农电专业创新项目从开设课题到结题,指导教师全程指导,既要确保项目的完成,也要兼顾学生的安全和承受能力。通过几年来的指导,学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学生参与的农业种子烘干控制系统、精密播种机控制系统、滚动式微波烘干机、农业大棚悬挂式液肥喷灌技术等创新项目都使学生在参与课题的同时巩固了专业理论知识,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曾参于创新项目的学生的就业情况非常好。

3.总结经验要及时

本科学生在校时间一般是四年,所以能够参与创新项目的时间很有限。为了使学生创新项目的开展更合理化,这就需要指导学生创新项目的教师要积极开展项目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成果实现的关键是指导教师,而推进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重要保障是建立符合高校实际的长效管理机制。[5]每个创新项目完成后,项目组应提交项目总结报告、学生实验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及实验研究成果等材料,在此期间,学生的反馈意见很重要,指导教师要结合学生所提出的意见及时更改创新项目实施方案。这种反馈会促进创新项目优化高效的开展。通过项目开展过程及时总结,及时地与学生沟通所得到的经验是从实际工作中总结的,是最适合于学生的,所以也是决定学生开展创新项目能否高质量完成的关键。

四、结论

大学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参与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让学生在大学期间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提高自信,为将来从事本专业打下良好的基础。为了能够通过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达到提高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效果,就要求加强管理方式的创新、加强运行过程的创新,同时也要加强保障机制的创新。这期间不仅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研意识,而且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学术科研能力,促进了优良学风和学术氛围,也促进了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贺敬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4):202-203.

[2]李军,刘海涛,毕睿华.基于CDIO模式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探讨[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57-60.

[3]李臣学,李丹,刘和勇.关注成效——大学生创新的CDIO教育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6):90-92.

[4]宋东杰,任源浩.结合专业教学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J].中国科技信息,2010,(24):247-248.

篇6

关键词: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30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31-0050-03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农业现代化是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受不同生产力水平的主要影响,农业现代化有着不同的科学内涵。现代农业的主要特征是科学化、集约化、商品化和市场化。与之对应的是,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技术、生产装备和手段现代化与农业经济结构和经营管理现代化的综合体现,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综合性发展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强调的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和转化,所以它的特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生产设施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科学化、农业经营方式产业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农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知识化、农村生活现代化等。

(二)农村城镇化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从人口、社会、经济等不同的角度,关于农村城镇化的定义各有不同。笔者认为,农村城镇化主要是从主体角度来分析和评价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农村价值观念转化为城镇价值观念,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镇生活方式的过程和程度。农村城镇化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时间特征,农村城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综合过程,表现为过程和阶段的统一,以渐进、渐变为主;二是空间特征,表现为城镇结合,以镇为主;三是就业特征,表现为亦工亦农,以非农就业为主;四是生活方式特征,表现为亦村亦城,以城镇生活观念和方式为主。

二、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状况及关系

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徐州农业发展的目标和基本方向,也是决定和影响徐州农村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历史统计数据查询和分析,得出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关系(如表1所示)。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农业机耕面积、机播面积、农业电气化和农业机械总动力在逐年增加,导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农业人口的比例逐年减少,从而促使农业人口也在逐年减少,但由此带来的第一产业产值在逐年增加。这些都为徐州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经济和人力资源基础。

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生产效率也是影响农村城镇化的重要因素。在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徐州地区亦是如此。要有效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关键在于提高人均耕地面积。由于总耕地面积基本不变甚至变小,就只有通过大量减少农业人口来得以实现,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民增收和城镇化发展。

通过历史数据分析,得出徐州农村城镇化率与第一产业水平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以非农业人口比重法统计出的徐州农村城镇化率Y从1990年的17%上升到2005年的34%,递增比较平缓,每年递增不到1.0个百分点,比较符合城镇化发展的科学规律。同时也可以看出,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虽然呈递减状态,但不等于第一产业对城镇化的影响是负向的。第一产业占GDP的比率呈递减趋势,只能反映第一产业在经济上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确实在减小,取而代之的是第二、第三产业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增长。

三、徐州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城镇化的相关性分析

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都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不可少的路径和方式。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首先,农业现代化是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动力。推进农村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和制约,必须要考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状况,两者的联系是农村城镇化过程中所涉及的所有各种联系的基础。其次,农村城镇化又是农业现代化的加速器,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条件依托。

(一)农业现代化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1.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大量的农业产品。农业现代化提供的产品既有食物产品,也有原料产品。不管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如何变化,人们对农业的依赖程度始终是100%,农村城镇化对农业发展的依赖程度同样是100%,没有农业发展作为基础,农村城镇化只能化为空谈。

2.农业现代化为农村城镇化提供更加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农村城镇化建设和发展的首要因素。城镇人口、农村劳动力人口均呈逐年上升而农村就业人口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反映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呈逐年上升势态。城镇人口的增长,一方面来源于自身的自然增长,另一方面主要来源于农村人口的转移,即部分农业劳动力转移到了城镇。以2005年为例,徐州地区总人口为925.31万,比1990年上升了近15%;农村劳动力人口为348万,比1990年上升了9%;而农村就业人口为182.63万,比1990年下降了约27%,与此相对应,农村剩余劳动力从1990年的22%上升到了2005年的48%,上升了26%。由此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减少与剩余劳动力的增加是高度吻合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越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力就越少,能够释放出的农业劳动力也就越多。徐州城镇化速度加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和城镇所致。但是,受多种综因素的综合影响,目前徐州城镇劳动力供大于求,导致农业在劳动力要素上对城镇化的制约作用表现得不是很突出。

3.农业现代化可以为农村城镇化提供必需的土地和资金。首先,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是农村城镇化的重要依托。城镇建设所占用的土地,大都来自农业用地,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牺牲了农业用地来谋求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因为多数城镇都建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之处,而这些地方往往是农业的最好用地。徐州地区土地总面积11 258平方公里,1990年城市面积为18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到了2005年城市面积增长到了1 16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0.3%,这都是以牺牲农业用地为代价的。其次,农业发展以多种形式和渠道为城镇化提供资金。农业向现代化发展,带来的变化是农业劳动生产力水平提高,农民收入、生活水平比以往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观念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他们除了必要的农业消费,更多的资金用在建房、购房、教育、兴办产业、到城镇谋发展等多种渠道上。根据中国的实情,国家还难以对农村城镇化建设投入大量的资金。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步伐,靠的主要还是农民,农民是农村城镇化的投资主体,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主体。

(二)农村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作用

1.农村城镇化可以吸纳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科技投入能力低、农民对农业科技缺乏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和偏低,徐州地区情况亦是如此。其中,农民收入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农民收入主要取决于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人均土地使用面积、农业生产力水平、农民总收入和农业总人口等方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偏低,农业人口过多导致人均收入偏低。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需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步伐,稳步地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减少农业人口数量,从而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技术的变迁,带动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2.农村城镇化能够扩大农产品市场空间,促进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徐州是农业大市,其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市场化。要依靠市场来引导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发展。从美国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市场化始终是主流,而企业化是其主要形式。农业是个特殊产业,政府应该干预市场失灵,而不应该干预农户。政府应加强正确的市场导向,通过农村城镇化为农业带来更多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从而从多渠道多层面来引导农业生产。另外,农村城镇化的推进会带来城镇人口的增加,促进与农业相关产业的扩张,会大大增强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农产品贸易提供宽广的平台和空间。

3.农村城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生产结构的高级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根本任务就是对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而生产方式的调整,必然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村从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农村工业、农村第三产业等综合性经济转化,农业致富的渠道也从单一的农业,转向以农为本、以工促农、以商富农。推进农村城镇化,可以从更多渠道筹集农业资本,解决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同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农民致富的步伐。农业结构的调整会给农业生产释放出更大的空间,促使农业生产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即收入弹性大的农产品在农业中所占的份额不断增大。农贸市场、城镇居民对农产品高追求,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市场导向,吸引农民生产、销售收入弹性大的高档、高品质产品,促进农民增收。

4.农村城镇化能够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为推进农业现代化打牢基础。以高技术、高效率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生产,要求农业经营必须走向规模化,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才能更好地应用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如果不改变农村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小规模生产方式,农村经济是很难出现规模经济效应的,因为小规模经济无法有效地让农民增收。通过农村城镇化,将目前徐州近一半的剩余劳动力尽可能多地“释放”出来,拓宽他们的就业方式和渠道,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土地等农村资源,为农业的集约生产创造条件,从而拉动农业经营向规模化发展。比如,铜山县三堡镇胜阳村,以木材加工产业为龙头,通过整合产业结构,建设乡村循环经济,工业反哺农业,从政策上引导农民多方位就业创业,扩大农民增收渠道,从而成为徐州乃至苏北地区经济实力强、农民生活富裕、农村城镇化推进步伐快的典型新村。

参考文献:

[1]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

[2]秦润新.农村城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3]姜爱林.论城镇化的基本含义及其特征[J].大理学院学报,2003,(6).

篇7

关键词:创新教育 新能源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5-177-02

引言

近十几年来,我国新能源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在风力发电、太阳能光热发电、生物质能源利用、氢能开发等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但与这种情况相悖的是,无论在新能源利用技术方面还是相关的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的人才明显滞后于产业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人才缺失现象。这种现实状况制约了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对于为社会培养高级技术人才的高等院校来说,培养新能源方面人才已成为迫切任务{2}。

大学生创业教育理念是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4}。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下培养新能源领域紧缺人才,能够极大地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一、风力发电

笔者所在专业为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专业,主要培养电气工程类专业技术人才。目前,小型风力发电系统效率很高,已达到商品化程度,风力发电机、风力发电已初步形成产业。风力发电技术为本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再透过增速机将旋转的速度提升,来促使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没有燃料问题,也不会产生辐射或空气污染,是一种特别好的发电方式。

近年来,笔者所在的佳木斯大学大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开展,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申请一些风力发电方面的项目。风力发电技术课程涉及到直流发电机、同步交流发电机、异步交流发电机、发电机组的控制、充电器及逆变器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大多抽象,学生只会理论计算,对工程实际应用及运行情况不了解,使项目进行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为此,本专业带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大唐依兰风电公司进行参观实习,使学生了解风力发电实际运行情况,在实践与创新理论的指导下完成课题。

二、太阳能光热发电

1.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是石油和煤炭等常规能源最理想的替代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是各种新能源中应用前景最广阔的一种{4}。鼓励学生申请光伏装置设计方面的课题,通过装置搭建过程中掌握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工作的原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然后通过交流学习解决问题,掌握逆变技术、最大功率点跟踪技术的原理和方法。此外,还通过太阳能光伏板完成太阳能充电器、太阳能灭虫等设计,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太阳能热电发电。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按终端使用温度范围大致分为低温、中温、高温:低温范围在100℃以下,主要用于生活用水、采暖、干燥、蒸馏、农用温室等;中温100~300℃之间,用于工业用热、制冷空调、烹调等;高温则为300℃以上,用于热发电、材料高温处理和有毒物料的去毒处理等。太阳能利用技术也是农村新能源利用的核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能源建设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太阳能热电发电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太阳热能产生高温蒸汽推动汽轮机发电,另一种是将太阳热能耦合到热电材料,利用热电材料的赛贝克效应进行发电。其中,第二种太阳能发电形式被称为太阳能温差发电,这种发电方式更适合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作为本项目的前期铺垫,目前已经指导学生完成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智能半导体温差发电装置设计(201510222017),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篇,申请专利1项(ZL201520418516.8)。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从对温差发电一知半解,最后通过学习、研讨、反复实验解决各种问题,提高理论与科学技能的同时,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锻炼,此外,项目申请与答辩过程中都需要项目组成员自已完成PPT制作与解说,使学生得到了专业锻炼,为今后工作中遇到同样问题打下良好基础。下个项目的目标是完成太阳能温差发电装置的设计,使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掌握更多太阳能利用的理论与技术。

三、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虽然不是新能源发电,但也是节能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力发电是利用河流、湖泊等位于高处具有势能的水流至低处,将其中所含势能转换成水轮机之动能,再借水轮机为原动力,推动发电机产生电能{5}。在水力发电中,主要培养学生控制方面的技能,目前已经完成“基于PLC的水电站闸门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学生采用上位机与下位机协同工作的控制方式,RS485通讯方式进行数据的传输,以PLC为系统的控制核心,完成对水电站闸门的全程监控。实现功能主要包括: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触摸屏,实现对闸门的启动上升、停止、下降的控制;实现对闸门开放度信息的采集、显示及处理功能;在紧急情况下紧急落门和紧急抱闸刹车的功能;报警信息的显示以及通过触摸屏可以监视系统运行状态;控制闸门上升或下降到指定开度。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的组态软件编程能力、PLC控制能力、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总结

1.新能源发电领域的人才除了需要具备多学科理论知识,涉及机械、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等学科,主要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实践技能。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模式下,结合项目研发,使学生具备了更多新能源发电方面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符合新能源产业对人才多方位的、多层次的要求。新能源产业不仅需要技术领域的人才,还有相关的工程管理、项目规划、金融、财务等方面的人才。这些能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都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2.在认识到新能源产业人才的缺失如此严重的同时,也促进本专业的课程调整。考虑培养多层次的学生,既培养有从事科研、开发的领域的人才,也培养产业的技能人才,增强专业的活力。同时,新能源产业日新月异,新产品、新技能层出不穷,也要求专业教师们时刻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跟上变化的步伐,打造更加专业的教师队伍。

3.目前高校都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问题,社会上还缺少创新创业型人才,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培养出的学生,在专业技能、创新思维、创业能力、管理能力、商务能力等多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即使学生不进入到新能源产业工作,也可选其他领域的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专业的就业渠道,缓解就业压力大的社会问题。

注释:

{1}李春曦,王佳,叶学民等.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J].电力科学与工程,2012(28)4:1-8.

{2}王伟东,艾建军,杨坤.新能源产业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1(12):5-6.

{3}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1):33-35.

{4}谌权章.我国新能源产业及其发展对策初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11(3): 20-23.

{5}张春友,赵华洋.新能源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9(4):405-406.

(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

篇8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3-0038-02

为解决山东省高等学校面临的办学模式单一、同质化倾向明显、学科专业结构不能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山东省在地方高校中遴选了一批基础型、应用型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进行重点建设。山东理工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入选了首批应用型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我校重点建设的专业之一。

根据我校的办学特色,以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特点,设立的建设目标是立足山东半岛制造业和蓝黄经济区建设,面向全国城乡电网改造升级与智能电网发展,培养具有“基础厚、能力强、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和学院从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产学研合作体制机制,改善实验实训条件建设,增强社会服务能力,辐射带动专业群等6个方面对专业进行了建设。

一、专业基础及特色

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专业前身为农业电气化专业,197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8年改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在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以培养具有“基础厚、能力强、扎根基层、踏实肯干”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积极服务于电力及其相关企业。本专业2007年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紧密围绕智能电网建设以及节能降耗等生产实际,形成了智能配电网自动化、输电线路暂态分析与保护、现代电气传动与节能技术、新能源发电及并网控制技术等特色优势方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所在的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现有4个本科专业,另外3个分别是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由于4个专业中既有“强电”专业,也有“弱电”专业,因此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可以强弱结合,协调发展。

我国智能电网的迅速发展,加大了电力及其相关企业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的需求。随着山东半岛制造业的蓬勃发展和山东“一蓝一黄”经济区建设的推进,城乡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城网、农网智能化改造升级陆续展开,对电力系统运行维护、设计开发、分析研究等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同时,相关企业对电气传动与节能、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技术人才的需求日趋旺盛。因此需要紧密结合电力及其相关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行业的动态发展,不断改革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二、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思路及内涵

根据山东省特色名校的建设要求,以及我校的办学基础和特色,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学校制订的“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大框架下,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制订了“一强二弱,三融四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一强”指电力系统强电知识和技能。主要学习电机、发电厂电气部分、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电子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二弱”指电力系统控制与通信两方面弱电知识和技能。其中在电力系统控制方面,主要学习计算机控制、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嵌入式系统、电气控制与PLC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电力系统通信方面,主要学习信号与系统、通信网络、无线通信、光纤通信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三融”指企业技术人员融入师资队伍、学科前沿融入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全程。其中企业专家融入师资队伍,指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举办讲座、指导毕业设计和实习,参与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教研教改活动;学科前沿融入课堂教学,指将行业与产业发展形成的新知识、新成果、新技术引入课堂教学;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全程,指将本专业在电力系统故障监测与定位、智能配电与用电、电气传动与节能、特种电机及其控制、分布式电源及其并网控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全程。

“四化”指课堂教学同步化、实践项目层次化、课程设计综合化、毕业设计实战化。其中,课堂教学同步化,指将数字电子技术、嵌入式系统基础等基础课实施“同步互动式”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实践项目层次化,指实践主要包括实验课程、电工电子实训和生产实习,实验课程由验证性加深过渡到综合性,由实验室过渡到实训中心,再由综合性发展到创新性,由实训中心过渡到创新实验室,分阶段分层次进行;课程设计综合化,指专业课程设计内容综合2门以上课程,3~4名学生设计一个题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做好毕业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毕业设计实战化,指毕业设计题目紧密联系科研课题或生产实际,实行一人一题,真题真做。

三、课程体系建设

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践培养模式的基础,在对电力行业及相关企业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校自身特点和专业特色,紧密围绕智能电网建设、新能源开发与利用、厂矿企业节能降耗的发展需求,在专业课的设置上,构建“一强二弱,三融四化”课程体系,提出以精品课程体系建设为龙头,构建模块化培养框架,[1]在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和素质教育课的基础上,专业课由专业公共课、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电力电子及其应用4个方向模块构成,如表1所示。

表1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

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备注

1 专

课 强电课程 弱电课程 专

控制类 通信类

电机学

电力电子技术

电力系统分析

电气控制与PLC

高电压技术

电力系统电气部分设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自动控制原理

嵌入式系统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

电气检测技术 信号与系统

现代通信原理

电力系统通信

电力系统安全分析

电力系统控制

学科前沿课(1) 学科前沿课(2)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方向

电力系统微机保护原理与算法

电力系统自动化

学科前沿课(1) 学科前沿课(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方向

电力传动与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

学科前沿课(1) 学科前沿课(2) 电力电子及其应用方向

2 公共必修课 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体育、文献检索

3 学科基础课 高等数学、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大学物理实验、电路、电磁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

4 素质教育课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生发展与职业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学科导论、经济学概论等

5 实践环节 入学教育及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金工实习

电子工艺实训、电气工程实训、生产实习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综合课程设计

毕业实践与毕业设计、毕业鉴定

提出对“嵌入式系统基础”“电机学”“电气控制与PLC”“发电厂电气部分”“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专业核心课程按照省级精品课程标准进行建设;对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如“电力系统安全分析与控制”“电力系统柔性输配电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信息技术”等,开展校企共建,即按照企业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共同组织教学;先由学校的专业教师进行课程基础知识讲授,再由企业一线工程师进行实际项目的实战技巧讲解,并形成教学案例。

在培养计划的制订过程中,对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更新,不求全和细,重视精和新,并且要求每门课程至少有3名教师可以讲授,制订了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在制订过程中充分注意了课程之间的衔接,剔除了后续课程中学生在其他课程中已经学习的内容,减少课程门数和课程内容的重复,实现了课程的重组和整合,提高了课程综合化程度。[1]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鼓励教师进行先进教学方式改革。在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的资助下,学院通过硬件条件的建设,实现了“嵌入式系统基础”课程的“同步互动式”教学,即讲、学、练、考一体化的教学方式,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一步将对“电气控制与PLC”等实践性强的课程进行“同步互动式”教学改革;另外,学院积极鼓励教师将科研成果向教学转化,改革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对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如“电路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分析”等进行了“案例式教学”改革,[2,3]拓宽学生的视野;为了加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教师进行“框架式”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教与学”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大纲和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能自主创新的完成教学内容。

四、主要改革成果

第一,在“一强二弱,三融四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引领下,制订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对未来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主干学科、课程体系、专业主干课程、主要实践环节及教学安排进行了规定,并进行了实施。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性课程的比重,通过增加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的课时和科目,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满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

第二,通过“培养、引进、共享”的师资队伍建设措施,对人才队伍进行了建设,每年选派至少2名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访学,启动了青年教师素质提升工作,通过到知名高校助课、下企业锻炼、学历提升等渠道,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素质进行提升,同时每年至少聘任两名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

第三,对实验实训条件进行了建设,新建高电压技术实验室,110KV变电站仿真实验室,扩建了电力自动化综合实验室,使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验实训内容更加贴近行业及相关企业的生产实际。

第四,积极发挥已有精品课程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按照精品课程的标准建设了多门核心课程、校企共建课程和双语课程,形成高质量课程教学资源。

第五,通过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建设的带动作用,促进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并且对3个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核心课程、实验实训条件等方面起到了很好辐射带动作用,带动了3个专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舵,冯晓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改革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S1):88-8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