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09:22: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产业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改善,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出现了很大变化,用于文化教育、文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对文化产品的要求也愈来愈高,精神文化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然而,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目前的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还存在很大差距,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途径加以解决。
文化产业就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大潮中崛起的,它的崛起对现代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确实是经济增长模式转变的客观需要。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如果说农业经济时代的发展依靠的是自然力,工业社会的发展依赖的是资源、资本和技术,那么,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来临,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知识和信息即“文化力”取代资源、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学家约瑟夫•奈认为:“在信息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investmentdriven)经济已经走到尽头,我们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型(innovationdriven)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它需要新思维、新知识来推动。”经济学家米切尔·J·沃尔夫则在《娱乐经济》中指出:“文化、娱乐——而不是那些看上去更实在的汽车制造、钢铁、金融服务业——正在迅速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的驱动轮”。可以肯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还会日益增大,文化产业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会愈益凸显。因此,我们必须跟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步伐,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现代经济是一种“高技术”与“高文化”联姻的知识经济,更是一种高度“人文化”的经济,从产品设计到生产流程设计,从企业的战略管理到品牌形象管理,从对客户需求的全面的人文化服务到对企业团队精神的全面文化建设,无不充满了现代人文精神。传统的“人文科学”已经通过“人文设计”渗透到经济生活的各个角落,我们甚至已经找不到没有文化标记的产品、不借助文化影响的销售、不体验文化意义的消费。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已经开始在总体上以“文化意义”为基础了,现代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与文化活动的界限已经不那么清楚了,现代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服务业的主体。
现代文化产业强调“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这首先是指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同时,突出物质产品和服务的“人性化”与“个性化”特点、提高物质产品的文化品位和精神含量;其次则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理念”,反对因单方面发展经济而破坏人类的自然生存环境和损害弱势国家与群体的利益,反对掠夺性开发、提倡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三是强调经济发展中的文化份量和本土文化特色,提倡保持文化的生态平衡,反对为了暂时的经济利益而损害文化的保存和发展,防范民族国家在现代化过程的短视行为和负面效应。“在世性与神性追求的双赢”,其主旨在于破除物质与精神的隔膜、协调现世与未来的关系、平衡人类行为与自然演化的冲突,走出经济或物质中心主义,走出人类中心主义,最终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与人类精神不断升华之间的和谐共存。
文化产业是在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交融中崛起的,我们应该将文化积淀与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转化为富有商业价值的文化精品,把文化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从而使我们民族由文化大国向文化强国过渡。我们应该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努力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这不仅是我们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使中华民族文化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并为未来世界文化的形成与繁荣做出应有贡献的根本。在目前的文化交流中,出现了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对历史短暂的文化的交流逆差,譬如美国文化的强势输出导致包括中华文化在内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在交流上出现了暂时的逆差。这种情况在中国入世以后的一段时间内将变得愈发严重。这说明,文化资源的优势并不能自然地转化为经济的强势。这其中有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需要深入地研究,我们应该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尽快扭转这种状况。
二
文化从非产业化的社会活动向产业化的经济资源转化,这是现代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特征,对整个经济计划和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作为世贸组织的成员,中国政府应该将自己放在文化全面开放的交往平台上,按照世贸规则调整和重构中国的交往理念、制度形态和法律文化,提高中国文化的核心竞争力;用竞争促发展的眼光和文化生态主义的思想范式充分发挥“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后发优势,为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文化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制度原动力与思想智性支撑。
所谓文化的全面开放,首先是强调“地球村”理念下积极的文化交往与对话,学人之长、为我所用,不断实现外来先进文化的本土化;其次是适时适机地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在强大的外部文化参照下,不断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世界文化市场的全面开放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文化的开放与融入,要使中国经济完全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中来是不可能的,况且,封闭与保护对任何国家与民族来说都是暂时现象。
所谓“后发优势”,是指在知识经济时代,经济上的后发国家可能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越来越与先进国家处于同样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应该在这种思路下重新理解中国这样的“后发现代化国家”文化发展战略的意义,尤其是在中国已经走完五年的WTO过渡期以后,通过产业政策的调整,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准确定位,合理安排我们有限的社会经济资源。作为世贸组织的正式成员,中国政府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办事,遵守多边贸易原则,实行市场准入,增加贸易政策和管理的透明度,对外国公司和企业实行国民待遇、执行非歧视政策;中国政府必将改革一切与世贸组织原则不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交往理念,立足于制度创新,在世贸规则这个新的平台上整合与确立自己的文化管理理念和文化产业政策,即: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三维空间所构筑的文化平台上,全方位推进中国的文化产业化过程,实施全方位的文化开放政策。只有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清楚了,文化产业发展起来了,所谓的“后发优势”才有可能发挥出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中国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实力的巨大落差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包括生产总值、市场占有量、产业结构、研发投资、科技含量、产品与服务质量等的落差。有差距并不可怕,关键在于对待差距的“态度”是什么。因此,中国发展文化产业应该着力提高其核心竞争力,而非加强政策性保护;我们应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用发展着的指导新的文化建设与经济实践。
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就必须不断进行观念创新:
第一,要改变“中国是一个资源贫乏国家”的传统观念。仅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中国是一个人均占有资源极度贫乏的国家,但是如果从人文资源的角度看,中国却具有五千年不间断发展的文明及其丰富的文化遗存和极具特色的文化风俗,这些文化资源将会越来越具有经济开发的价值。仅以旅游业为例,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迹越来越成为国际性的旅游吸引物,其潜在价值无法估量。在“文化经济”时代,中国将再一次有资格成为“资源大国”。
第二,要改变单纯从“物质生产”角度评价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传统习惯。因为仅仅从物质产品总量的角度已经无法估价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准。就一些传统产而言,特别是已经出现生产能力过剩的产业,应该以“下游化”的观点重新设计未来的发展,而对于那些代表发展方向的高科技产业,应该逐渐转变为以文化内容作为其价值主体来加以估价。
第三,要改变对文化创作、传播、接受活动的“非生产性”的看法。由于许多产业越来越依靠文化符号为其生产附加价值,文化活动从创作、制作、传播到接受都已经具有越来越大的经济价值,其依赖国家支持的“事业”性质将越来越淡化。
第四,要彻底改变以前在文化认识上的单一的“意识形态观念”,真正确立新型的“文化经济”理念。对文化产品的属性,要从承认单一的精神品性转变为承认精神品性和商品品性两种属性;对文化的功能,要从强调单一的意识形态转变为强调意识形态功能和经济功能两者兼备。与此同时,也要注意不能走向另一个极端,即文化完全市场化的误区。发展文化产业毫无疑问地要立足于市场,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许多行业要参与市场竞争、接受市场选择,但是由于市场固有的局限性,并不是所有的市场需求都是合理的;因此,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必须处理好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关系,文化中那一部分无法、也不能完全推向市场的文化事业,如义务教育、学术研究、文学艺术、图书馆、博物馆等等,不能简单地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道路。国家要支持和保障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对科研机构、艺术院团、重要文化遗产和文化项目的扶持力度;要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健全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管理机制,促进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始终把社会效益与社会全面进步放到首位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最佳结合。
第五,发展文化产业要摆正一个观念,即:我们不应该将文化装到产业的平台上去就以为是在搞文化产业了,而是要用产业的手段来经营文化,这才是正确的文化产业运作方式;说到底,这是一个以文化为主的产业平台,而不是一个以产业为主的文化平台。
近年来甘肃文化产业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产业附加值不高。提升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政府应当通过高端规划、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创新支持模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版权产业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
关键词:
甘肃文化产业;升级;政府引导;策略;路径
基金项目: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中的政府管引作用研究》(14YD085);甘肃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甘肃文化产业价值链高端攀升路径研究》(1305ZCRA151)
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迅猛,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逐年上升。各地政府都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出台各类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一些发达地区政府利用财政优势、人才优势、管理优势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向高端发展,大力促进当地文化产业升级。对于欠发达地区而言同样面临文化产业升级的问题,但是欠发达地区在财政资金、人才储备、管理水平方面与发达地区存在不小差距,不可能照搬发达地区政府经验。欠发达地区政府如何引导当地文化产业升级需要深入探索寻找适合自身的路径。产业升级实际上是同一价值链中各环节和不同价值链间互动产生的复杂动态结果,是产业在价值链中朝高附加值环节不断攀升的过程[1]。近几年来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迅猛,但是文化产业增加值绝对量还较低,文化产业附加值不高,甘肃文化产业基本处于价值链低端,提高甘肃文化产业发展质量,提高甘肃文化产业附加值,升级甘肃文化产业成为发展的必然。
一、甘肃文化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甘肃文化产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效益还比较低。
(一)发展质量不高
经过几年的发展,甘肃文化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产业规模与发展效益仍然偏低。从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来看,2012年全国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与GDP的比值为3.48%,甘肃省的这一比值仅为1.16%。2013年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3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21351亿元,与GDP的比值为3.63%。其中,文化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为20081亿元,比上年增加2010亿元,增长11.1%,比同期GDP现价增速高1个百分点。2013年甘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69%,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及以上,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同期,陕西文化产业完成增加值643.4亿元,增长27.4%,占GDP比重为4%,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2013年贵州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209.72亿元,比上年增加57.69亿元,增长37.95%;占GDP的比重为2.62%,比去年上升0.4个百分点,增长18.02%,从产业规模、GDP增速来看,甘肃文化产业与西部地区省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全国发展水平相比差距明显,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不高。
(二)以低附加价值产业为主
通过对甘肃发展年鉴(2014)中文化产业数据的整理,可以发现甘肃文化产业中从事初级文化产品生产、制作的企业数量较多,从事文化创意、版权交易、影视发行、工业设计的企业寥寥无几。特别是在具有较高附加值的版权交易、文化资本运作方面发展严重不足。近年来,甘肃省虽然在电影、动漫产业进行了努力尝试,2014年“双联”题材影片《腊月的春》亮相央视电影;2012金鸡百花电影节期间,甘肃有多部影片进入展映环节,甘肃獒声文化有限公司拍摄的《阿米走步》、甘肃籍知名电影人陈逸恒执导的《腊月的春》、青年导演张忠拍摄的《小西天狄道传奇》分别进入民族电影、新片展播单元。此外,还有以兰州“最美新娘”李成环的故事为原型拍摄的微电影《飘去的白丝巾》及省公安厅出品的微电影《儿子别逃》。然而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电影、动漫产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高附加值的广播电视电影服务实现的增加值占文化服务产业增加值比重不足14.58%(剔除新闻出版发行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产值为6.13亿元,占比9.31%,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差距。高附加值文化业态发展迟缓,甘肃文化产业处于产业价值链的低端[2]。
(三)产业竞争力较弱
各国文化产业发展情况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十分明显的规模经济效应。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取决于是否具备一大批具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而文化产品具有非常明显的边际效益,文化企业规模越大,效益越好,竞争力也就越强。尽管2014年甘肃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到了10088家,但具备竞争实力的企业还不多,规模都偏小,缺乏能够带动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特别是在全国具备影响力、品牌和实力突出大型文化企业集团缺乏。作为甘肃省最具实力的读者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营业收入为8.71亿元,营业利润为1.25亿元。与国内主要传媒企业还有较大的差距,竞争力不强,难以发挥对甘肃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总体来看,甘肃文化产业及企业规模都较小、文化产业链不长、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结不密切、产业集群没有较好地形成,主要文化产品科技含量不高、产品质量亟待提升、整个产业竞争力不足。因此通过文化产业升级,提高甘肃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效益,促进甘肃文化产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攀升、提高甘肃文化产业竞争力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中的政府引导策略
近几年甘肃文化产业取得了良好发展增速较高,但甘肃文化产业整体规模较小、有竞争力的企业不多、发展中还存在盲动现象、从业人员素质不高[3]。加上甘肃经济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业市场尚未发育完善,各个地区(州)文化产业的发展不足,且大多数还处在低级阶段,通过产业自身市场化发展向高端演进难度较大,因此政府引导必不可少。对于甘肃文化产业而言,政府应当重点采取以下策略引导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一)放松规制
各国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表明,放松规制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4]。就甘肃省实际情况而言,首先,应当着重放松准入规制。根据文化产业不同行业的产业结构、公共程度,确立进入规制改革的阶段性目标。对文化产业中的自然垄断行业,要逐步地引入竞争规制,通过竞争不断提高文化企业的生存能力,通过市场倒逼企业向高附加值区域转移,带动文化产业升级[5]。其次,放松融资规制。放松融资准入规制、建立多元化的文化投融资体制,调整文化所有制结构。从文化产业的特殊性和发展规律特点出发,积极借鉴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在国家现行政策允许范围内建立多渠道筹资机制。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促进文化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
(二)培育企业价值链意识
文化产业价值链构成符合典型的“微笑曲线”特征,处于微笑曲线两头的业态附加值高,处于微笑曲线中间位置的业态附加价值较低。初级文化产品生产都处于微笑曲线中间位置,由于对资本、技术、管理的要求相对较低,进入门槛很低竞争激烈,而且在面对上下游业态的挤压下,缺乏议价能力,在整个产业附加值的分配中只能获得较低的附加值,处于价值链的低端。而文化创意、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文化产品周边开发、品牌运作、资本运营、形象授权等业态处于微笑曲线两头,由于资本、技术、管理的优势,具有较强的议价能力,能够在整个产业附加值的分配中获得较多,处于价值链高端。因而在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当树立价值链意识,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政府要积极培育企业的价值链意识,提高各类文化企业对价值链的认识,让各类企业尽可能发展处于高价值链环节的文化业态。要摒弃简单文化产品生产理念,向价值链曲线两端移动,向创意、营销、品牌化方向努力[6]。
(三)引导文化企业“走出去”
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不能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参与全球产业链分工。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引导甘肃文化企业参与全国乃至全球文化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学习提高。甘肃政府应当结合甘肃实际,采取具体措施,制定与甘肃发展相配套的文化企业“走出去”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推出配套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投融资政策、财政税费优惠政策、对外开放政策。培育核心产业链,壮大骨干龙头企业,打造文化产业“航母”,推进文化产业资源整合和结构调整,提高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市场化程度,促进文化甘肃文化企业“走出去”[3]。通过“走出去”学习成功企业的运作经验、商业模式、管理技术促进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三、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中的政府引导路径
从国内外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来看,政府、市场都起了重要作用,不同之处在于政府、市场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作用大小,政府和市场谁更主导[7]。对甘肃政府而言应当做好以下工作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一)高质量规划引领
甘肃文化企业由于自身能力限制,规划意识缺乏,不仅很难把握国家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指向,也缺乏对自身发展做出规划的能力,地方政府应当通过规划加以引领。甘肃政府应当发挥文化产业研究者的作用,借助省内外专家的知识、经验,充分理解把握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尊重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提炼出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目标与方向,为甘肃文化企业的发展指明道路和目标[8]。以高质量、高水平的规划为指导引领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抓住文化产业发展规律,找准切入点,以点带面,以大项目、大投资规划为核心,带动甘肃文化产业价值链的重构,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二)发展文化产业服务平台
文化产品、资本交易是否通畅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9]。地方政府应当为文化企业打造孵化、产权交易、产权登记托管、产业投融资合作平台。利用区域内改造的文化产业街区、现有场馆实现文化产品展示交易。积极建设专业的文化产品展示馆,满易、会展、电子商务、拍卖等功能。以甘肃文化产权交易中心为核心,联系国内外交易平台,拓展服务功能,为甘肃文化企业提供政策咨询、产业交易、投资引导、资金融通、商务咨询、产权交易等服务为文化企业提供展示交易的平台。搭建文化产业信息资源交流平台,聚合产业、高校、政府、国内外文化资源信息,为各文化产业参与者提供文化信息、行业政策信息浏览、市场营销、资源贡献、项目合作便利[10]。搭建文化产业参与者互动平台,让各个文化企业、资金需求供给者、文化产业研究者能够及时了解甘肃文化产业的现状、政策、规划和发展趋势。通过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解决甘肃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的问题,引导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发展。
(三)创新支持模式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的支持,但对于甘肃而言,政府财政能力有限,传统的财税减免、奖励补贴等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实施起来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文化产业的支持中,应当解放思想,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创新文化产业升级支持模式。一是设立文化众筹平台。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已经逐步得到政府的认可和支持。甘肃政府应当积极引导社会力量设立文化产业众筹平台,引入文化产业投资担保公司进行担保,为小微文化企业筹措资金提供有益的帮助。二是设立文化融资租赁公司。影视剧、动漫制作往往需要专用软件、设备。而这些专用软件、设备价格高昂,一般的小微文化企业缺乏承受能力。对此,甘肃政府可以通过政策扶持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设立文化设备融资租赁公司,由文化设备融资租赁公司购买设备、软件租赁给企业使用,降低小微文化企业成本。
(四)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
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是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结构升级的必由之路,是实现欠发达地区文化产业加速发展的最佳选择[11]。一方面,科技创新为文化产品发展的表现力、传播力、创作力提供了新的发展动力。另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反过来促进了科技创新的发展速度。在文化与高新技术结合的时期,文化企业要注重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业态,带动文化产业发展。甘肃政府应当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利用高科技推动甘肃传统文化产业,如促进演艺、报刊、出版、印刷产业与科技相融合,大力发展数字出版、有声读物、微电影等新兴业态。
(五)发展创意版权产业
推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创意版权产业是最为有效也是最为可行的路径。一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表明,内容创意是文化产业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在文化产业价值链条中,创意版权产业处于价值链高端,能够带来很高的附加值[12],另一方面,创意版权产业发展所依靠的核心资源是人。甘肃相较于其他发达地区,在资金、科技方面具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在吸引人才、培养人才方面投入门槛相对较低。甘肃应当借助于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历史机遇,大力发展以创意版权文化业态。通过合理的机制吸引、培养人才,利用新技术、专业化服务,重点发展工业设计、影视文学作品、动漫创作等业态。
四、结语
甘肃文化产业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产业竞争力、带动力正在逐步提升。但是与全国平均水平,以及西部地区一些省份相比,产业发展水平层次仍然较低,2015年甘肃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加快甘肃文化产业升级,但在地方政府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仅仅凭借地方政府的力量推动全省文化产业升级发展难度较大。政府应该通过规划引导、搭建服务平台、创新支持模式、促进科技与文化融合、发展创意版权产业引导地方文化企业升级发展,通过促进地方文化企业升级带动甘肃文化产业升级。
作者:杨齐 单位:甘肃政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朱卫平,陈林.产业升级的内涵与模式研究———以广东产业升级为例[J].经济学家,2011(2):60-66.
[2]刘伟平.政府工作报告(2014)[3]安文华,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7-48,92-93.
[4]马佳男.中国“兰西格经济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52-53.
[5]欧阳坚.文化产业政策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78-79.
[6]连辑.在甘肃省一季度文化产业调度会的讲话
[7]王福生,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18-18.
[8]刘进军,周小华.甘肃文化发展分析与预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67-68.
[9]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研究综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102-103.
[10]祁述裕.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前沿—十二五展望[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2-133.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机制
一、国内文化产业集群的相关研究
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有很多学者对文化产业集聚进行了初步研究。陈倩倩、王缉慈(2005)以音乐产业为例讨论了创意产业及其集群的发展环境;厉无畏、于雪梅(2005)对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进行了思考;刘丽、张焕波(2006)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张斯龙、沈惠云、何小军、邵菊芳(2006)描述了长三角报刊产业集群的现状;李蕾蕾、张晓东、胡灵玲以深圳为例讨论了城市广告业集群分布模式;符韶英、徐碧祥(2006)初步探讨了创意产业的集群化;关松立(2007)将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比较;詹大成(2009)对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周国梁(2010)对美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进行了研究。从目前国内外对文化产业集群的研究现状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对某一城市或地区文化产业集群的案例分析和实证,本文主要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理论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借鉴作用。
二、文化产业及文化产业集群
1.文化产业的概念。文化产业是文化的产业,从内涵上看,文化产业必须具有文化的属性。其本质特征是从事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以及以文化为内涵的各种服务活动或部门的集合。但是并不是所有文化都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来运作发展,一般来说,属于无偿供给型或事业型的文化产品,其运作主体是政府,一般不能成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市场化、产业化行为,而那些有偿供给型的文化产品,其运作主体是投资家、企业家,营利是他们的主要目的,而消费者必须以货币支出来满足自身的文化需求,这些文化就可以作为产业化的形态经营。本文对“文化产业的概念界定是: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利润创造为目的,利用文化资源,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来满足社会精神文化需要的行业门类的总称。
2.文化产业的特征。文化产业以人的“创意”为核心来生产文化产品或提供文化服务,因此与物质生产领域的产业相比,文化产业具有非常独特的产业特征。(1)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文化产业最明显的特征莫过于既具有商品性(产业性),又具有社会性(意识形态性)。产业化要求产业内的企业以盈利为首要目标,但是双重属性意味着文化产业也不可能放弃对社会效益的追求。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并不是矛盾的,在产业内文化企业的经济属性得到发挥,而在产业外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互动的社会结构也将制约文化产业社会效益作用的发挥。(2)文化创意的原创性。文化创意的核心是文化内容的创意,而文化内容创意的关键就在于其“原创”性。英国有许多学者把文化产业界定为“创意产业”,并指出文化创意的“原创性”是“新经济”企业最主要的动态特征。他们可以通过知识产品的保护,不断发挥自身创造财富和就业的潜力。(3)文化生产的风险性。文化产业是通过创造供给来培育和创造消费需求的。创造文化产品,创作者或是靠涌动的创作激情,或是靠对市场需求的理性预期,不可能有明确的消费对象,也不可能有明确的消费质量要求。在文化产品未被生产出来之前,市场对此的需求是难以判断的,文化生产是要承担市场高风险的。
3.文化产业集群。所谓文化产业集群,就是在文化产业领域中(通常以传媒产业为核心),由众多独立又相互关联的文化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包括研究机构),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关系建立起来的,并在一定区域集聚而形成的产业组织。因此,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产业集群包括了文化产业链上所有上下游的企业,包含了文化产业的五大主体――创意主体、制作主体、传播主体、服务主体和延伸主体。根据文化产业“创意”属性的强弱,可以将文化产业集群划分为如下类别:核心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产业集群和边缘产业(相关支撑机构)等。
三、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也是自发和人为两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需要多种条件的积累,包括自然察赋、人力资源条件、企业家素质、产业的成长空间以及创新的文化环境等。总的来说,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基本条件包括以下几点:
(1)生产要素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生产要素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发展机会,初始的自然资源察赋虽然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但对于一些特定的文化产业集群来说,给定地理察赋和企业偏好,最终的区位模式还是唯一确定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资源都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2)需求条件。需求状况系统反映了公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是文化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原动力。有效需求能够不断刺激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进而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文化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3)相关支撑产业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是指该产业集群的前项联系产业和后项联系产业的发展情况。我们知道文化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群,它的发展与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因此,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也必然离不开相关辅助产业群的强大支撑。在文化产业周围建设完善的相关性产业和支持性产业,以构成一个强劲的产业创新支撑体系,从而加快创新进程,促进集群取得竞争优势。(4)环境条件。影响文化产业集群形成的环境条件包括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创新环境。一个良好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环境的形成,将在吸引资金、聚集文化人才和促进相关产业等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市场环境的角度来看,集群所在地应有与主导产业和产品相关的要素供给、产品销售的环境,保障本地产业能够得到专业最前沿的信息;而一个良好的创新环境能吸引文化企业在该地理上的集中,集群内成员经过知识的综合、外化、内化及社会化,实现知识的共享,大大加快企业集群内知识的孵化和创新。
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和外在动力
1.内在机制。(1)外部经济效应。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在文化产业集群中,由于外部服务容易得到,交易成本低,因此大量的文化企业可集中力量实行专业化。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区域内,大量的企业组成一条完整的生产链,而企业又大都分布在其中的某一个生产功能区,中间产品全部在企业集群中生产和销售,大量的企业从事的不同中间产品导致了文化产业集群的范围经济。正是因为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存在,使得集群内的企业存在着成本的优势,这也是保持集群竞争力的关键所在。(2)协同效应。文化产业集群内知识信息的协同体现为“累积效应”的产生。在集群内高度专业化的技能和知识、机构、竞争者、相关企业及客户在地理上集中,能产生较强的知识和信息积累效应,为企业提供实现创新的重要来源及所需的物质基础。同时,文化产业集群内拥有大量的大学和公共研究机构,这也为创新提供了重要的高素质人力资源。此外,集群中大量的文化企业往往在同一时期以同一标准向市场推出同一产品,这就是协同效应的放大,能大大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
2.外在动力。由于文化产业具有极强的意识形态属性,与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民族关系、传统文化价值观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其他产业相比,政府与文化产业的联系更加紧密。因此,要促进文化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从成功的产业集群案例可以看出,政府在文化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应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和适时性以及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和文化市场的规范程度等方面。而机遇因素虽然可以对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发挥重要的催化作用,但是这种机遇因素却并不是依靠人工努力可以获得的。因此,机遇因素虽然很重要,但是却很难在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规划中进行人为预测。
五、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目前正处于起步、探索、培育的初级阶段,规模小、基础差、情况复杂、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还没有形成一个成熟的产业群体,取得规模效应。我国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大陆的市场竞争和政府保护相结合的模式;一种是港台地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外向型集群模式。大陆的市场竞争和政府保护相结合的模式的主要特点就是政府在鼓励竞争的同时,又在某些方面提供政策保护和扶持,这种模式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政府又能在宏观上对其进行调控。港台地区以家庭关系为基础的外向型集群模式的特点就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以家庭关系为基础。虽然在这种关系下企业集群发展缓慢,但它能使产业群内部保持高度的内部协同性和对外一致性,会降低企业内部的交易成本。
六、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建议
(1)打造各地区发展文化产业集群的比较优势。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极为丰厚,五千年的文明史,为我们累积了难以估量的文化资源,因此全国各地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各地为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这些静态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在此基础上启动并完善本区域的文化产业集群战略。(2)培养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所必需的复合型人才。文化产业是技术与文化高度联姻的领域,对专门人才知识与能力结构的构成有着特殊的要求。这就需要调整、优化教育结构,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加强培养文化产业的应用人才,建立全新的人才机制,打破人才流动的障碍,注重对人才的激励,完善人才的选拔和任用机制。(3)加强政府对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发展文化产业集群,需要政府对相关支撑产业的发展予以强有力的支持。由于教育产业、旅游产业和信息产业都是文化产业的相关产业群,因此,政府需要提升这些产业的竞争力,以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4)拓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的资金渠道。首先是政府的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上,基础设施在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作用尤其重要。其次,充分利用民营资本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利用社会各层面的资金,共同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最后,积极引进外资促进文化产业集群发展。(5)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随着文化产业领域的市场竞争日渐加剧,融战略定位和战术安排于一体的科学发展规划的重要性将日益突显。要启动并完善区域性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必须首先制订出科学而完善的发展规划,并完善文化产业集群的政策体系。
参考文献
[1]罗佳.文化产业集群的发展研究[D].浙江大学.2006
[2]陈建军,葛宝琴.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08(9)
[3]关松立.中外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比较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7(5)
[4]刘蔚.文化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研究[D].暨南大学.2007
[5]詹成大.文化产业集群及其发展模式[J].浙江经济.2009(9)
关键词:蟋蟀文化;现状;对策;宁阳县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04-02
1宁阳蟋蟀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1.1参与蟋蟀产业人数众多,一虫兴多业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到宁阳县收购蟋蟀者约为1万人,现在约为8~10万人。全县围绕蟋蟀资源,逐渐孕育了韵味浓厚的蟋蟀休闲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餐饮、娱乐及相关产业。如今,在宁阳县,每年仅蟋蟀交易金额就超过了1亿,而且伴随着蟋蟀产业的发展,各种新兴行业应运而生。如兑换零钱业,专门从事蟋蟀的饲养、调养师职业,从事甄别估价、收购经纪人等。蟋蟀产业融合起旅游、林果、书画、工艺、交通、餐饮、服务等多元产业催生出的产业群,每年带来的特色收入达10亿元以上,实现了“以虫为媒、蟋蟀搭台、经贸唱戏”。蟋蟀已经成为宁阳的一张名片,许多人开始通过蟋蟀了解宁阳、认识宁阳,蟋蟀俨然成为宁阳对外宣传的一扇窗口。
1.2政府积极促进蟋蟀产业发展
1.2.1加大宣传力度,弘扬蟋蟀文化
第一,利用传统宣传与网络宣传相结合方式,营造蟋蟀文化氛围。成立提升旨在提升蟋蟀文化内涵,扩大蟋蟀文化影响力的领导小组,收集整理宁阳蟋蟀历史典故趣闻、名人轶事、精彩赛事等相关资料,做成文字、图片、光盘等资料加以宣传。通过各村远程教育接收点和镇半月课堂,号召大家参与到弘扬蟋蟀文化渠道上来。此外还创办“中华蟋蟀文化网”网站,利用网络媒介打造中华斗蟋地域文化品牌,成为蟋蟀文化传播的新阵地。
第二,召开专题研讨会,举办首届“蟋都泗店中华斗蟋文化研讨会”。采取“一签”(万人签名活动)、“两会”(蟋蟀专题报告会、项目会)、 “三观看”(观看蟋蟀文化展板和招商引资大项目展板、观看《走进蟋都》专题片、观看现场斗蟋表演)的方式。讨论会在弘扬蟋蟀文化的同时展示了宁阳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文化旅游资源。
1.2.2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鉴于蟋蟀资源的独特性所带来的无限商机和巨大的市场前景,宁阳县政府也正在科学规划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先后筹资拓宽了济兖公路泗店段,完成了镇驻地主要街道的绿化、亮化、美化工程,为往来客商提供了方便。现在,泗店镇政府正进一步规范蟋蟀交易市场,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做大做强蟋蟀特色文化产业,打造“中华蟋都”品牌。
2宁阳蟋蟀文化产业发展问题
2.1思想不统一导致对蟋蟀文化产业重视不够
在调研中发现,很少有人可以正确认识到“宁阳蟋蟀”作为一张城市名片所带来的巨大的隐形收益。对于不玩蟋蟀的人来说,宁阳蟋蟀往往意味着赌博、丧志,对当地的捕虫者来说蟋蟀只是一种贩卖赚钱的捷径,对于来自各地的蟋蟀购买者宁阳蟋蟀也不过是饭后茶余的玩乐。人们对于蟋蟀文化过于狭隘的认识制约了蟋蟀产业的发展。在巨大的现实利益面前,文化品牌只能被无奈的丢到了一边。
2.2蟋蟀“质”和“量”逐年下降
蟋蟀好坏主要是看牙齿,现在牙齿干净的越来越少,蟋蟀品质逐年降低。现阶段宁阳蟋蟀产业发展的最大问题就是蟋蟀资源日益枯竭,青黄不接。在访谈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问题存在。就“目前蟋蟀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多项选择)”我们进行了随机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从以上的百分比饼状图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当地人认为资源枯竭是当前蟋蟀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且排在首位。但所有人都对此表示无奈。宁阳蟋蟀的捕捉俨然成为中国版的“公共牧场悲剧”。尽管人们认识到这一问题,但在利益以及资源非公有化的驱动下,每个人都无法收回伸向蟋蟀的双手。
随着蟋蟀价格年年创下新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捕捉蟋蟀的行列当中,使得蟋蟀资源保护面临更大压力。蟋蟀资源枯竭的问题如果在短期内得不到解决,“宁阳蟋蟀”这一文化品牌将很快成为历史名词。
2.3蟋蟀产业法规空白,保护遇尴尬
在我们走访政府过程中,县政府工作人员不止一次向我们提到他们在蟋蟀保护方面遇到的“无法可依”的尴尬情况。蟋蟀喜食植物根茎,对于农业生产有着极大的危害,属于“害虫”的范畴,所以国家以及省一级政府从来没有下发过任何有关蟋蟀保护的文件。
从2000年起,在宁阳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开始起草保护蟋蟀的相关法案。最终,《宁阳蟋蟀保护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完成并当红头文件下发。但是这个保护性的法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却“无疾而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其一是缺乏国家立法的支持,县政府无权出台政策法规并强制执行来保护一种害虫,其二是宁阳蟋蟀素以“英勇善战”著称,往往与“蟋蟀赌博”联系起来。这对蟋蟀立法保护造成了很大的阻力,国家很难对这样一种产业进行立法保护。
现在“宁阳蟋蟀”还只是省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仅限于玩蟋蟀的圈子里,无法引起上级足够的重视。这样,宁阳蟋蟀也就难以得不到立法上的保护。没有法律的依据,县政府的政策就会缺乏强制性,蟋蟀保护便遭遇尴尬。
2.4蟋蟀与现代农业的博弈
蟋蟀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除了过度捕捉之外,还有一点就是现代农业过量使用杀虫剂以及除草剂对蟋蟀的威胁。
宁阳蟋蟀多生于玉米地,玉米种子在播入地下时掺入了大量防虫农药。在蟋蟀卵孵化时,正好赶上农民打杀虫农药,这种农药只要蟋蟀的幼虫粘上一点点,就足以致死。蟋蟀成长过程中还会碰到农民喷打除草剂情形,大大降低了蟋蟀幼虫成活率。另外农药的使用还大大降低了蟋蟀的质量,产生了不少变异蟋蟀。
随着害虫对农药的抵抗性越来越强,农作物对于农药的使用要求也越来越高。可以说,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杀死蟋蟀的“帮凶”。这便是蟋蟀与现代农业间的博弈,而蟋蟀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牺牲品,只能在这场博弈中败下阵来。
2.5蟋蟀交易市场混乱影响产业发展
宁阳县蟋蟀交易市场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市场缺乏监管。由于蟋蟀买卖市场是一个民间的、自发性的市场,政府仅仅为市场交易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场所上的便利,缺乏对市场的监管,使得蟋蟀交易有了很大的投机取巧空间。在我们调研时对当地民众就“您是以什么形式参与蟋蟀相关工作的”进行了问卷调查,数据汇总结果如图2。
从以上表可以看出,一半以上的当地民众进行“自行捕捉”,仅仅是利用工作之余或者农闲时间进行个体家庭式捕捉,然后再以不等的价格卖给商贩。虽然有大约八分之一的受访者是个体养殖进行蟋蟀交易,但其中的交易也是建立在少数私人关系基础上,使得市场只是一时的热闹,而缺乏长久约束机制,这也是蟋蟀产业大而不强,且不断呈现资源危机的根源之一。
其次,现今的蟋蟀交易市场处于较为原始的一种状态,缺乏明确的市场制度,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当买卖市场发生纠纷时,缺乏相关法规作为评判是非的标准,市场交易的公平性与自愿性也就无法得到保证。
最后,蟋蟀交易市场并没有对交易量以及交易品种做出限制。这使得蟋蟀过度捕捉以及雌性蟋蟀的不足变得更加难以控制。雄性蟋蟀只有在完成后才可以进行争斗,但当地对雌性蟋蟀的捕捉屡禁不止,而又没有专门的措施来制止雌虫的交易,导致蟋蟀资源日益减少。
2.6参与人群老龄化趋势严重,民间组织力量不足
玩虫斗虫最需经验和眼力,而收购虫子更是一件“苦差事”,眼力、运气、毅力缺一不可。即使是经验丰富的年长收虫客,也无法确保所购蟋蟀的质量。现在的年轻人来宁阳收购蟋蟀得不到父母支持,再加上斗蟋蟀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是一种不务正业的“典范”,所以很少看到年轻人从事蟋蟀购买,即使偶有年轻人来收购蟋蟀也只是为了倒手再卖。虫客后继无人,虫客少,市场也旺不起来。
1999年成立的宁阳蟋蟀研究院虽属于县全额事业单位,到目前为止机构仍然不健全,人员编制只有一人,经费明显不足,无力开展改革。捕虫者自发成立的蟋蟀研究协会、蟋蟀爱好者协会等民间组织由于分散、缺乏有效管理,同样面临发展困境。
3促进蟋蟀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3.1建立地方性法规,加大执法及监管力度
为促进产业有序健康发展,应加强对立法的重视程度,从资源保护、市场交易等方面制定法规,加大执法及监管力度,对违规者实施严厉处罚,发挥法规的警示作用,不断增强法规权威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3.2延伸产业链条,推动蟋蟀产业经营多元化、规模化
蟋蟀作为一种昆虫,本身的价值是有限的,但却可以研发由蟋蟀衍生的文化产品,如蟋蟀T恤、富有特色的“文化蟋蟀罐”;加工制作蟋蟀“琥珀”工艺品,不但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而且可以作为旅游纪念品推向市场。另外还可以尝试研究开发蟋蟀餐饮业,建立蟋蟀产业合作社,多渠道推动蟋蟀产业的多元化、规模化经营。
3.3加强政府引导,为蟋蟀产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第一,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统一社会各界认识。鉴于人们对蟋蟀产业发展存在认识层次的差异,政府应该积极采取措施,开展多种形式活动,弘扬蟋蟀文化,提高公众资源保护意识,达到内聚人心、鼓舞干劲,外树形象、优化环境、提高知名度的良好效果,从而形成内外呼应、共谋发展的大好局面。
第二,完善市场制度建设,引导蟋蟀产业规范发展。蟋蟀产业市场的不规范是当前蟋蟀产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政府应该对此高度重视,针对中间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首先,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通过制定统一政策,严格蟋蟀市场主体资格的确立、审核和确认制度,规范主体资格的实体条件和取得资格的程序条件。其次,制定市场管理制度。对蟋蟀的捕捉、饲养、买卖等一系列活动都要有明确的政策措施,并且政府要建立健全蟋蟀产业发展引导机制,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扩大产业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加大对蟋蟀饲养、管理等方面的资金投入,还需致力于交通运输建设、旅游开发项目基础设施的投资兴建以及蟋蟀幼种培育基地的建设。大力推动流动性资金进入蟋蟀产业发展,保障资源供应以及各项基础设施的兴建。
此外,政府还可投入一定资金扶持有关村民建立蟋蟀养殖示范基地,基地内不施任何农药化肥,保证环境的无公害性,开发蟋蟀新品种,以优质产品带动蟋蟀文化产业发展。
3.4发挥蟋蟀产业参与者的主导作用
第一,参与者要自觉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在追求自身短期利益的同时,要充分考虑长远利益,切实配合政府的分区捕捉、绿色养殖、无公害保护等政策,在特定区域内进行蟋蟀资源保护,尤其是对原生态资源的保护,少用化肥农药,保证蟋蟀的质量。在保护的基础之上开发蟋蟀产业,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大力进行科技创新,积极开拓多种渠道,以市场导向为原则,形成规模效应,走蟋蟀产业特色路线。
在广泛收集和查阅资料的基础上,了解文化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内涵以及国内外学者关于文化旅游的研究进展,深入分析文化旅游以及文化旅游产业的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最后得出结论并进行简要的述评。
关键词:
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产业耦合;耦合模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变化,我们已经不能再单纯的将产业耦合作为一种技术性问题来研究。产业耦合是一种新型的发展方式,不仅包括产品服务和商业模式,还涉及到整个社会的经济运作方式。因此,越来越多的产业融合研究者开始重视产业耦合的发展。
一.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理论的内涵
耦合本身是一个物理学中的概念,它描述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系或运动形式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的现象。现代的经济学家为了研究两个产业之间彼此影响的程度以及产业间最佳的结合方式,对耦合的原理进行分析和研究,通过构建耦合模型的方法,将耦合应用于描述经济领域中的现象。耦合的概念并不是很早就被应用于产业耦合发展的研究。最早的产业耦合的雏形是魏小安(1987)在《旅游文化与文化旅游》中提到的“文化旅游”的概念,他指出旅游业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对实现以经济目标为主的综合性目标起到了极大的辅助作用,并且指出中国文化旅游活动的具体体现不仅包括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还包括制度文化和民间文化。后来的鲍洪杰,王生鹏(2010)首先选择了用物理学中的耦合模型来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关系进行分析,由此才逐渐形成了计算产业耦合系统的指标体系以及评判标准,得出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程度以及耦合度与系统协同性的关系[1]。
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理论发展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耦合条件研究周叶(2014)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间转型越来越快,消费者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所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旅游是文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增值的重要途径,两者具有天然的耦合性[2]。阎友兵(2011)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本身就关联度极高,他们有着共同的市场需求,所以构建这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符合融合发展的原则,能够很好的促进产业融合的发展[3]。王兆峰(2012)认为产业间耦合发展的条件是二者存在供需关系。文化产业能够为旅游产业提供文化资源和产品,丰富了旅游的内涵,提高了旅游的品质,而旅游产业能够促进文化产业的传承,所以说二者存在供需关系[4]。张琰飞,朱海英(2012)指出文化和旅游产业本身的关联性使这两大产业具有了天然的耦合性,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根基和资源;旅游是文化产品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文化资源的创新和增值的重要途径[5]。
(二)耦合模式与路径研究就耦合模式来说,林玉香(2014)认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和关联性都极强,所以除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渗透的产业渗透型模式,文化产业产品和旅游产业产品相互延伸的产品延伸型模式外,还包括重组型融合模式[6]。鲁明月(2013)以湘西州为例,采取了理论分析法,实地考察法,定性与定量分析三种研究方法,详细的分析了当地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的动机和条件。然后通过耦合模型的构建得出耦合度,进而分析湘西州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现状,找出耦合发展中的问题,并得出结论,最后提出对策和建议[7]。辛欣(2013)以开封为例,从不同角度将两大产业融合的发展模式分为产业一体化融合模式、产业重组融合模式、产业延伸融合模式和产业渗透融合模式。因为各种产业与旅游产业关联的方式不同,造成了它们与旅游产业融合途径的差异,旅游产业融合主要包括以下六种途径:资源融合路径,技术融合路径,功能融合路径,业务融合路径,空间融合路径,市场融合路径。各种路径存在关联性,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共同推进了产业融合的发展[8]。付瑞红(2012)认为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遭遇瓶颈,而产业间的融合发展将是突破瓶颈的动力源泉。在市场化的今天,要想使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能够更好的融合,必须满足的条件有:适合产业融合的空间,主体以及强有力的政府引导,三者缺一不可[9]。
(三)耦合障碍及策略研究林玉香指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方式单一;产品结构单一;上下游产业链缺乏有效衔接和延伸;偏重经济利益,轻视文化资源保护[5];陈显军以广西为例提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有:在战略上,要立足于长远发展,整合二者资源;在机制上,创新人才发展机制,重点发展创新创意产业;在发展上,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和创新资源利用模式;在资金方面,实行投资渠道多元化发展,加强主体市场的建设[10]。李雪琴以河南为例指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观念落后,缺乏创意;体制束缚;实力不足;执行力差等问题。作者指出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措施有:加强科学规划,建立示范区;加速资源整合,打造产业链;持续走产业融合的道路,使各产业协调发展等[11]。蒋国梁以武汉市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为例,通过SWOT分析,得出文化与旅游产业融合的外部因素,进而指出促进产业融合的对策有:培养精品旅游体系;大力发展新型旅游业态;支持旅游企业发展;扩大旅游市场营销;健全旅游基础设施;加强区域旅游协作[12]。
三.主要结论与研究述评
运用耦合理论的相关原理以及定性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产业耦合理论及其模型的发展方面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1.产业耦合是现代产业要想不断突破发展的血脉,关系其健康发展,而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要想耦合发展必须重点规划和建设各产业的体系,产业间耦合是各产业能够稳定发展的基础。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载体,包括经济与物质支持;而文化产业为旅游产业奠定了良好的精神底蕴,提供了智力支持,所以说他们之间是相互耦合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耦合发展能够为整个系统的良性发展奠良好的基础。2.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天然的耦合性,文化产业是旅游产业的灵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存在着供需关系,二者的耦合发展是新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不管研究者采取哪种耦合模式,大都是从产业要素、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政策等方面进行的定性或定量分析。主要以创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作为主要耦合路径,并且各种耦合路径之间是相互作用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耦合的障碍主要总结为缺乏创意,各产业链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和延伸,应该从动力体系、保障体系、供求体系和科技体系这几个方面分析,加强科学规划,加速资源整合,扩大旅游市场营销,加强区域旅游协作。根据上述文献探讨和研究结论可知,现在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耦合的条件,模式,路径和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十分有益的探讨。但是就我国对产业间耦合发展的研究来说,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仍有许多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鲍洪杰,王生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耦合分析[A].工业技术经济,2010,74-78.
[2]周叶.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江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A].江西社会科学,2014,41-45.
[3]阎友兵,谭鲁飞,张颖辉.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战略思考[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27(130).
[4]王兆峰.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研究—以湖南湘西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12,33.
[5]林玉香.我国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19.
[6]张琰飞,朱海英.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区域差异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A].华东经济管理,2012,54-57.
[7]鲁明月.产业融合背景下的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M].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4):1-10.
[8]辛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研究机理、路径与模式———以开封为例[J].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2-7.
[9]付瑞红.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与路径[J].经济师,2012,16-17.
[10]陈显军.广西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M].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6.
[11]李雪琴.河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112-113.
红色与绿色是四川巴中地区的两种基本色调,在充分认识巴中地区产业融合不足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内涵,实现“红色+绿色+古色”的有机结合,发挥其资源互补优势,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集群化建设的规模效应、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以及旅游文化品牌,进而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
红色文化产业;绿色产业;融合对接;规模效应
【基金项目】
四川省教育厅2017年度科研项目“红色旅游产业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对接研究”(17SB0323);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革命老区发展研究中心2016年度科研项目(SLQ2016B-08)。
红色文化产业是对现有或潜在的红色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和挖掘,使之逐渐转化为现实可利用的经济资源的产业。而绿色产业则是顺应环保潮流,运用节能手段生产绿色产品或提供绿色服务,以促进生态资源的保护、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四川巴中地区红色文化产业一方面能延伸其产业链并辐射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譬如改善老区交通和通信等基础设施,为老区人民提供众多的就业岗位与机会,增进老区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给老区人民带来致富的预期;另一方面能推动老区绿色产业的培育,增强其产业发展的后劲,拓宽红色消费领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形成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诸多产业为一体的多样化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发系统。因此,研究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生态产业的融合对接路径是当前巴中地区顺应时代节奏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关注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的必然结果,它也同样折射出了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和区域经济产业需要快速发展的新要求。
一、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不足
(一)基于意识形态视角
随着人类文明的日益进步,人们的生活观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更多的人开始倾向于文化消费。根据目前高端化的产业发展思维,应将红色文化产品进一步地打造成文化商品。由于红色文化商品承载着爱国情怀,这与通俗化和平易化的大众文化有着较大的差距,不太容易被大众所理解或吸收,使得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出现了制约瓶颈。
(二)基于产业结构视角
红色文化产业的开发利用是一个需要不断整合和调整的动态过程。但当前巴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分布极不均衡,很难发挥其应有的合力,也不易显现其规模经济和整体效应。第一,资源零散,配套规划跟不上节奏。譬如四川通江县城里的红色文化景区就处于闹市区的中心位置,其旁边有着众多的商业摊点,这与“红色”的庄重氛围不匹配,折损了红色教育的整体感观效应。第二,整合力度不够。许多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没能充分融入到当地特定的地域文化之中,忽视了与当地的传统民俗文化、特色生态资源的融合与对接,没能展现出历史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地域文化的独特性。第三,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品多以橱窗展示类为主,重静态式的参观轻立体式体验,吸引力较弱,客源市场狭窄,综合功能欠佳,很难发挥其经济合力和综合效应。第四,革命老区地域偏僻,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缺乏资金,无力打造巴中红色文化产业。
(三)基于文化价值视角
第一,红色文化建设力度不足。巴中地区虽然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其红色文化资源的独特内涵和开发价值远不如湖南、江西、陕西等省份的革命老区,关注度相对弱小。第二,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的价值表现手法较单一。目前仍缺乏有影响力的文献作品、红色经典或艺术造型来塑造其红色精神和价值内涵,没能充分提升其认同度和美誉度。第三,红色文化产业零散、不成规模,或品牌、开发档次低。巴中的红色文化产业规模较小,缺少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品牌,缺乏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第四,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力不强。巴中的红色文化分布较广,但在红色产品的开发、组合、宣传和促销等方面大多表现为各自为政且条块分割非常明显,没能统筹规划,协调机制明显不足,极大地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作与互动,很难形成红色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和连环效应。
(四)基于资源融合对接视角
首先,从资源的外延发展看,巴中地区地域辽阔,红色元素众多,但许多地方的文化资源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单体开发,忽视了文化资源的融合重组和立体开发,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和综合效益欠佳,主要是由于资源分布过于分散,形不成应有的合力,没能把红色文化资源与周围的绿色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古色资源有机融合。其次,从资源的内涵发展看,红色资源的设施陈旧,不够档次,开发粗放,项目同质化明显,缺乏创意的构思和创新的思维,许多红色产品只是简单地把革命遗址进行了列示,或用一张桌子、一部老式电话机、几把椅子、几张照片加以展示,对客源没法形成吸引力,忽视了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内涵挖掘。
二、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路径思考
结合四川巴中革命老区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和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基本现状,在遵循红色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同时,也必须着力体现革命老区绿色产业的生态价值,使巴中地区的绿色产业尽可能地融合于红色文化产业中,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一)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形成产业化效益的价值增长点
首先,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资源都非常丰富,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地方政府应着力挖掘区域内红色文化产业与绿色产业融合对接的基本内涵,依托区域绿色产业特色,科学地提取和创意性地设计出巴中地区的文化产品,将红色文化引入当地的小商品加工制造业,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红色文化纪念品加工产业,同时这也能有效地吸纳当地劳动力充分就业。其次,可以将当地的绿色果蔬和粮食以及特色野菜、野味进行精细加工,或将地方大众化的俗食凡品与区域红色经典故事、情节融合起来,设计出“忆苦思甜”式的红色农家菜系列,这也可以纵深推进巴中地区红色文化食品产业化的进程。再次,对当地区域的资源进行大力宣传和景观维护,深度挖掘区域红色文化的教育内涵,着力打造红色文化学习或培训基地,吸纳公众或机构人员前往参观学习或实地考察,形成巴中地区的红色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点。这样有助于实现巴中红色文化产业和绿色产业发的融合性和多元化,形成区域产业化的创新价值。
(二)重塑红色文化的主题,形成产业化集群的规模效应
四川巴中地区的红色资源独特,但分布零散且不均衡,应通过各种生产要素的大量集聚来打造巴中地区的产业化集群,树立红色文化产业的主题,优化区域生产力的空间布局。首先,必须跳出“红色”的思维局限,动态地思考产业融合问题,绝不能简单地依赖于红色文化资源的某个方面或某个节点。因而必须以红色文化产业开发为核心,把红色与绿色、古色等几种颜色的资源融合对接起来,才能延伸产品链,拓宽消费市场。把文化产品市场与交通运输市场、绿色农特产品市场、旅游市场、餐饮食品市场等有机地联结起来,提高红色文化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这样才能带动关联经济产业部门的协调与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经济的战略升级。其次,用产业化集群意识来进行科学规划,将巴中地区打造成为以红色文化产业为龙头,融文化与经济于一体的巴中红色文化产业集群。譬如将南江县域内的巴山游击队纪念馆与光雾山、大坝森林公园自然景观融入南江文化产业集群;将通江县域内的县城、红色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与诺水河溶洞自然景观融入通江文化产业集群;将巴州区域内的川陕苏区将帅碑林、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恩阳镇和南龛山公园与阴灵山、南阳森林公园等融入巴州红色文化产业集群。通过巴中地区产业集群化建设,积极推动巴中红色文化产业的格局创新、战略升级和跨越式发展。
(三)突出红色文化的主线,形成特色化的旅游品牌
按照“以红为本、以绿衬红、以古托红”的产业化建设思路,深度打造复合型产业链,用红色精神感染情怀,用绿色美景陶冶情操,用古朴民风熏陶人生,使红色、绿色、古色资源相互融合、相互映衬,形成产业化融合的旅游文化品牌。首先,应精心打造红色旅游线路。譬如通江县的红色旅游资源丰富,且分布相对集中,可以将县域内的毛浴古镇、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川陕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通江石刻标语群等重点进行有机串联,设计出一条连贯的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其次,应科学设计生态的旅游线路。巴中地区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以南江县光雾山的奇峰峡谷、通江县诺水河的溶洞和大坝森林公园的原始生态为主,这些景区空间地域跨度不大,相隔间距较近,如果在旅游线路的规划与设计上能把这些自然生态景区有机串联,将成为四川巴中地区的精品生态旅游线路。再次,应精心构思历史民俗文化旅游线路。巴中地区有1900多年的文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展示给公众的不仅是巴山人民勤劳致富的时代形象,更是底蕴深厚的巴山文化的敦实沉淀。既可追朔谜一般的“巴人文化”、典故众多的“三国文化”、入乡随俗的“佛教文化”,也可让人领略巴中人民奋发拼搏和顽强不屈的巴山文明。
(四)围绕红色文化的主调,优化产业化的营销环境
第一,必须充分发挥巴中地区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能,旅游管理、文化管理和规划管理等职能部门相互协作,共同管理,对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认真剖析和仔细斟酌,以小搏大,逐步打造成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和影响力的红色产业区域,为红色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第二,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多元化、广渠道地吸纳社会资金,引导民营资本和公众积极注资于红色文化产业,为红色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第三,更新或修复基础设施,做好道路通达规划和旅游线路设计,寻找红色产业与自然景区、民俗之间的融合点,夯实红色产业发展的基础环境。第四,在开发与改造景区时,必须加强对资源的科学性、完整性和历史性保护,为红色产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环境。第五,深度挖掘红色景区辉煌的革命事件或英雄人物,适当利用声、光、乐组合的科技手段进行视频技术和艺术改造,为红色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科技环境。
(五)强化绿色产业的生态管理,优化红色产业发展路径
首先,红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地域内生态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障。四川巴中地区地貌复杂、资源丰富,不仅有珍稀的革命历史遗迹、奇特的人文景观和独特的风土人情,还有朴实幽静的自然风光。这些与红色人文环境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巴中地区特有的自然和文化生态基础,也是红色产业经济运行的生命线。因此,要促进巴中地区红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红色区域生态化建设。其次,要强调生态管理理念,有意识地保护生态脆弱地带和生态敏感区,对配套设施也要强调绿色标准和要求,实现资源多级开发及能源循环利用,逐步完善生态产业链,构建城乡一体、红绿结合的区域红色产业生态化运行模式,使整个红色产业系统实现集约、高效的生态运转,有效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促进红色产业优化发展。
作者:封伟 吴秀林 单位: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何雄伟.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问题分析[J].企业经济,2013,(12).
[2]徐克勤.打造武陵山片区民族特色生态文化旅游支柱产业研究[J].民族论坛,2016,(1).
[3]罗昌智.福建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环境与路径[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14,(4).
[4]张雅敏.红色旅游发展走向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8).
[5]陈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机理及政策选择[J].企业经济,2014,(5).
[6]黄佩.大别山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新态势及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关键词】民间资本;文化产业;战略价值;产业结构
目前,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越来越依靠文化产业,并且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渗透交互影响,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逐步突显其支柱特征。但是各地区域文化产业在区域市场上发展并不平衡,其具备巨大的发展和调整的空间。近几年,我国已出台许多重要文件带动文化产业发展,在政策的指引下文化产业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但要对资源进行整合、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引进先进技术、规范文化产业运营管理,都离不开资本的链接与支撑。在资本市场的协助下,文化产业才能逐步走向资本运营和产业化经营的大空间。特别是2010出台的《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为文化产业铺平了金融支持的发展道路,标志着文化产业进入了资本化的新时代。由于国有资金引导文化产业发展杯水车薪,依靠资本市场融通社会资金势在必行。
一、民间资本的内涵与文化产业的价值诠释
(一)民间资本的内涵。民间资本作为我国特有的概念,是以产权归属为划分标准,站在不同的资金投资主体角度,诠释了非国有资本和非外商资本的属性问题。投资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而国有资本、外商资本和民间资本并肩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三匹快马,是经济生活中最活跃的因素。由于资本约束,我国国有资本投资主要目的是引导其他资本投资,而外资仅是平衡投资结构的有益补充,面对资本缺乏的当口,民间资本以其存量大、灵活性高和投资领域宽广等特点,成为弥补国有资本不足的筹资源泉。
(二)文化产业价值诠释。①文化产业内涵。文化产业是以“文化创意”为核心,通过技术的介入和产业化的方式制造、营销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根据我国统计局颁布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可以把文化产业分为两大类,即文化服务业和相关文化服务业。文化服务业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电影、文化艺术、网络文化、文化休闲娱乐等;而相关文化服务业包括生产和销售文化用品、设备的行业。②文化产业价值。文化产业的价值有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之分。其经济价值是指在产业内部各行业间相互合作基础上,产业带动GDP增长的程度。文化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担当道德机构角色,体现了社会认同的价值观。它们引领舆论导向,为自身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了获利能力。并且其中很多行业完全是以实体经济的方式运营的。文化服务业的兴盛改变了现存文化的发展轨迹,具有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价值。它是表现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指标。由于经济中心必然是文化中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但能够打造区域经济中心,而且还有利于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所以根据一个国家或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成熟程度可以评价其未开发文化资源的战略价值。控制并开发这种未开发的文化资源是国际文化战略竞争的核心。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共同构筑了文化产业的价值内涵,文化产业的经济价值是其在外界环境约束下合法经营的直接结果,是内涵,而战略价值是其反作用于外界环境,强化文化渗透的影响力,是外延。
二、民间资本投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因分析
(一)民间资本投资提高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效率。所谓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它决定了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促使文化产业越快越好的发展。虽然我国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单位转企业化管理,不但减少了人员编制,减轻了财政压力,同时也加快了文化单位的运作效率,然而,国企以大为先的经营特性造成资源过度集中,产业盈利水平和产品质量不高。并且国企以其天然的社会资源优势降低了行业竞争程度,限制了经营效率的改善。为了说明民间资本投资与调整文化产业结构的内在联系,我们选用该产业的增加值作为衡量指标,从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果比较上说明产业结构调整与民间资本投资的关系,见下表1。以上数据来源于2008年国家统计局文化产业发展分析及统计年鉴,由于掌握数据的局限性,加*的数据是不完全统计。根据以上数据我们可以看出,我国文化产业持续发展,民间资本投资也逐步增加。文化产业的兴盛使得民营文化企业遍地开花,带动了人员的就业,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然而从2010年与2011年私营文化单位数量可以看出,文化产业投资繁荣的同时也出现投资重复,行业竞争加剧,产业内部出现企业兼并,产业结构不断调整。
(二)民间资本投资效率与文化产业价值增长。由于人们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与国有资本、外资资本投资文化产业杯水车薪相矛盾,因此需要把民间资本引入文化产业,壮大文化产业。由于供给需求的平衡关系,通过民间资本的投资量与投向可以了解文化需求的变动方向,影响文化产业内部的平衡发展。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效率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有着内在的联系。提高民间资本投资效率有利于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提升我国的软实力。首先,文化需求与民间资本投资有着内在的联系。由于资本是逐利得,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有价格。正是这个价格机制控制着资本的流动、流向和流速。而决定资本价格高低的主要是供给和需求。所以文化需求的变化如果能够形成高额回报,必然引起民间资本的积聚。虽然有效的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能够缓解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但是无效的投资过剩也是存在的。这又会导致文化需求萎缩或者转移,进而引导民间资本流出。因此,文化需求与有效的民间投资之间是动态平衡的关系。其次,文化产业结构的变化源于文化需求的变化。文化需求通过价格机制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民间资本通过变化流动的方向,成就了报酬高的文化行业。同时政府需要弥补市场失灵提供文化公共物品,来平衡文化产业发展,所以,文化需求的变动文化结构调整的内驱力。第三,产业结构的调整结果促进了经济增长。通过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民间资本投资领域会相应调整,进而带动相关领域的就业。由于资本和劳动从生产效率低的文化部门向生产效率较高的文化部门转移,增加了国民收入,提高了人力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影响人们的文化消费偏好,拉动文化消费水平,与国民经济发展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最后,经济价值与战略价值相辅相成共促文化产业价值增长。文化产业价值增加本质上是经济价值的增加和战略价值的提升。文化产业经济价值的提升有利于文化战略部署,要提高产业经济价值必须不断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文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源自于文化需求的变动,文化需求与有效的民间投资保持动态平衡关系,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有利于文化产业价值增长,而文化产业价值增长促使民间资本投资效率的提高,二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三、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困境
(一)文化产业投资风险大民间资本望而却步。由于文化产业依赖文化创新,通过不断的文化创新满足人们多变的文化需求。然而要打造文化产品并使其高度创新需要巨大的资本投入,文化产品是否能够获得高回报率却由文化消费者的主观意思主导,所以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必然需要根据自身社会经验揣测文化消费取向,其投资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并且文化产业投资的固定资产少,大部分以无形资产存在,其产权归属不明晰,受政策影响巨大。由于文化产业有其公共产品的性质,政府在其发展过程中仍需宏观调控,这使得一些转制的文化单位依赖原有的社会资本在资源配置中抢占优势,民间资本投资无法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民间资本缺少投资文化产业的平台。从几年前全民炒股、全民炒房再到日前的全民炒金,可以窥见我国民间资本的巨大与其投资领域不明朗共存。文化产业发展缺乏民间资本,但由于信息不对称民间资本持有者缺少对优秀文化项目的了解,也无法通过网络收集文化产业相关信息和数据,没有信息交流的平台。只能依据个别优秀企业家的亲身示范,才能带动高度分散的民间资本集中运营,这也是民间拆借存在的原因。所以以政府为主导搭建文化产业投资平台,是促进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必要条件。
(三)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缺少管理支持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由于风险大,不但要控制风险,同时也要确保投资效率。这都需要向投资的文化创意项目注入先进的管理理念,设置严谨的管理制度。这需要优秀的投资管理人才协助民间资本投资。但由于民间资本的高分散性,及其缺乏文化项目价值管理和评估的能力,相关投资人才不足,使得民间投资在推动文化企业快速规范成长方面大打折扣。
四、规范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对策
(一)建立民间资本治理机制。民间资本投资的渠道狭窄,资本通常采取分散化运作或者高度集中运营,投资的不理性和风险性并存。规范民间资本运营,更快更好的发展文化产业,不但政府要引导,而且还需要建立适当的治理机制。首先,完善政府金融监督机制。鄂尔多斯案例与温州民间资本借贷危机已经反映出民间资本也需要金融监管,其投资风险需要专业人士指导。其次,建立政策反馈机制。国家出台有利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政策是否能够将实惠落实,帮助文化产业发展,以及民间资本在运作中受到何种政策牵绊。这都需要有相应的政策反馈机制,用实践检验政策的效率和效果。
(二)政府规范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中一些项目是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其获利空间小,需要政府投资。而对于可以引导民间资本投资的领域和项目,政府部门应改善机构服务水平,为民间资本提供合适的文化产业投资渠道。并且通过提供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吸引民间资本,把文化产业的蛋糕做大。发达的文化产业自然会反哺财政收入,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得到最大的利用。
(三)建立民间投资协会或管理咨询公司。民间投资分散程度大,集中管理很困难,并且资本持有人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和信息不对称,使得投资效率低,某些文化产品投资过剩。政府作为引导民资的主体不可能势必躬亲,这必然需要一个中介机构为民间资本持有者提供文化产业的投资信息,帮助进行项目咨询与评估,或者代为运作闲散资金。所以建立民间投资协会或者民间投资管理咨询公司是引导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必要补充。目前温州在地方政府的鼓励下已经建立了首家民间资本管理公司,如果能够不断完善并规范运作,可以作为试点向其他地区推广。
【参考文献】
[1]岳正坤,石璋铭.文化产业发展与风险资本投资的互动关系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2(11)
[2]郑俊芳,邓修明.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路径探析[J].会计之友,2013(2)
【关键词】西安 文化产业 营销模式
本文为2013年度西安市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研究”课题成果之一。
西安是世界性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史,是13个王朝的建都之地。西安有着积淀深厚的历史文化,革命传统文化以及地域文化三大优势文化资源,而处在当代经济社会的古城西安,文化产业及其营销模式的发展与东南沿海相比却显滞后。鉴于此,研究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发展与转变就显得尤为重要。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弊端
1.营销观念严重滞后
西安的文化产业营销正处于初步发展探索阶段,目前主要沿用传统常规的营销模式,但这种营销模式与文化产业自身的个性特点不相适应,影响到西安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品与传统产品差异很大,目前就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来看,还有许多企业缺乏对文化产品及其营销核心精神的深刻把握,还没有意识到和重视文化产业自身所蕴含的增值性和衍生产品开发等特征,大多数企业将文化产品的营销简单地理解为产品促销。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发展明显缺乏产业意识、资源意识、开发意识和产权保护意识。
2.营销手段落后
西安文化产业对外宣传不足,营销手段不灵活。文化产品要被人识别、被人认可,必须要走出去,这就要求运用多种营销手段,加强与其他地区的合作,通过各种交易会、展销会、推介会扩大产品知名度,实现互动发展。在宣传促销方式上,对主流媒体和网络平台的利用度不高;信息的网络化程度不高,网络建设不尽完善,与国内外各大网站的对接不够及时;品牌建设和形象包装不鲜明,一些独一无二的资源缺乏相应的营销创意。在营销策略的选择上,普遍偏重于价格策略和促销策略的开发应用,但是对产品策略和渠道策略的巨大作用却普遍缺乏认知。
3.营销技术程度含量偏低
现代文化产品开发与营销的核心就是要充分利用知识、人力、资金等现代信息化元素,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开发出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竞争力强的高端优质文化产品,进而获得可观的产业利润。文化传播在前媒介时代是一个发展非常缓慢与艰难的过程,个体的人是最主要甚至是当时唯一的传播媒体,在这种传播状态之下,严重缺少与外来文化的碰撞交流,致使文化交流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西安目前的文化产业营销手段相对单一,科技含量低,系统性不强。
西安文化产业营销模式的转变与建构
1.营销观念从满足需求向引导需求转变
文化产品的营销不同于传统应用产品的营销,在进行文化产业营销时,商户一定要树立实现从传统的“寻找需求——满足需求”到向客户“创造需求——引导需求”的新型营销模式转变。当代西安文化产业应围绕如何满足市场精神消费来主动运作市场,积极开展市场调研,力争把握市场精神需求发展趋势,进而引导消费者的需求倾向,同时积极主动地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文化营销服务。
2.营销传播从整合营销向创意营销转变
整合营销是以企业由内向外的战略为基础,以整合企业内外部的资源为手段,以消费者为中心而进行重组的一种企业行为,它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因此,整合营销是文化产业营销的最基本方式,但并无创意与特色。创意营销与其他营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将创意理念贯穿于产品的研发、生产、推介和销售等各个环节,避免了传统模式中生产与营销脱节的弊病。其核心是通过对产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意策划,提高产品对用户的吸引力,让用户感到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创意营销往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在调研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充分整合自身优势资源,形成丰富、特色的核心内容,具有独创的创意元素和价值元素,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多层次需求。创意营销目的是占据市场,它通过对销售渠道、手段和销售策略的创新,最大限度地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影响力,进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3.营销产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传统营销形式指公司通过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向消费者传播同一种信息,以吸引目标消费者来购买,从而实现产品的规模市场价值。这种销售存在产品单一但同时风险极大的弊端。如从保健品开始形成一个新兴产业起,主流的保健品品牌采用的大都是此种营销模式。但在文化产业中,产品自身及其营销模式的个性化、特色化,就迫使西安文化产业的市场营销模式要从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4.营销利润从短时性向持续性转变
回顾普通商品品牌的培育,企业普遍采用了各种广告和强硬推广式的营销策略,这种营销方式可以在短期内迅速提高产品知名度,促进产品销售量的迅速提升,但从长远发展看,企业采取这种营销模式付出巨大销售成本的同时,往往摆脱不了销售量快速下降的趋势。因此,这种营销模式只能短期宣传,短期获利。而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给消费者的物质消费不满足于一次性感官享受,更主要是消费后的情感体验等高层次的精神满足。因此在品牌营销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消费者追求高品质精神生活的心理特点,使得文化产品的营销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文化产业发展的中国道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2]蔡尚伟,温洪泉等.文化产业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3]周民良.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我国制造业竞争力[J].中国经贸导刊,2009,3.
作者单位:孙 静 西安文理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