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3: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环境问题主要表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环境教育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其相关的各个领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在初中单独设课的学校不多。笔者所在学校承担了扬州市"十五"立项课题---《农村初级中学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其中评价指标是研究内容之一。
1.注重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过程。
运用所学环境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是环境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环境学习评价的重点。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时,主要了解学生:能否把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进行分类归纳、能否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设想、能否形成有效解决问题的思路、能否检验并解释结果。
评价学生解决环境问题的过程,主要了解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回答环境问题这一完整过程中的表现。其中,重点评价学生在搜集整理以及分析环境信息资料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学生能否利用期刊、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等信息源搜集一手或二手资料;能否通过实地观测与调查等方式去获得资料;能否通过分析环境信息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检验。
例如:对学生提出环境问题能力的评价,在教学"农村环境问题及保护"一节内容时,首先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
(1)我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2)我国农业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3)当前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的主要措施;
(4)有关当地(农村)环境的图片、报道和漫画。
接着,让学生利用上述信息提出问题。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五花八门"的,如我国当前农村中的环境污染问题除教材上所提到的外,学生们还讲到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环境污染:如医疗垃圾、恶臭,鸟类、青蛙、蛇减少,室内污染、秸秆焚烧等等。
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在什么程度上利用了已有的信息和自己的体验,以及合理性、完整性、新颖性等表征问题质量的信息,从而评价学生在提出环境问题方面的水平和差异。如"农村中环境污染有垃圾、白色污染、废水、残留农药、化肥"与"农村中环境污染主要有生活污染、农业污染和乡镇工业污染"这两个问题相比,在深度上是有明显差别的。根据这种差别,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归纳问题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评价。
2.注重评价学生科学方法掌握状况和探索性活动的水平。
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着重了解他们对环境问题观察、思考、分析等常用环境方法的领悟、掌握状况和运用水平。主要包括:对环境问题的观察是否敏锐、细致、全面,分析的方法是否恰当、合理,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
评价学生参与环境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重点不在于学生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技能的熟练程度,而在于学生实地观察和观测、调查、访问、讨论、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以及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
3.注重评价学生在环境学习中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目的之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内容。评价时我们关注学生在以下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对环境问题的兴趣与好奇心;体会环境问题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连;对周围环境的关注情况。
例如在教学"河流和湖泊的污染"一节时,展示漫画《五彩河》,让学生讨论这幅漫画有哪些寓意。学生在讨论中发现漫画反映的当前河流和湖泊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学生在表述时表现出来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提供了学生对河流和湖泊遭到污染的关心程度、环境道德意识水平等信息。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尝试画一幅与保护河流和湖泊的漫画或创作一幅公益广告,并解释寓意。学生表达的想法,是评价学生的环境基本态度的重要依据。
4.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的差异以及各种评价方式的不足,评价应采取多种方式。除了传统的书面形式的检测外,我们还采用编辑手抄报、设计公益广告、进行环境问题调查、环保建议、口试等形式进行评价。
多样化的具体评价方法
在实践中我们在具体的评价中主要采用了以下一些模式:
1.开、阅卷结合的书面考核。闭卷考试答题时不能查阅任何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出题时比较侧重记忆型,兼顾思考型。成绩的评定采用百分制。开卷考试答题时,可查阅参考书、笔记及有关书刊资料,主要考查学生对环境知识的理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出题时着重理解型、思考型和应用型,在答题中允许学生的思维自由驰骋,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充分发挥,没有标准答案,只有合理答案、更好答案、新意答案,鼓励学生创造性的答案。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2.编辑环境手抄报、环境知识宣传材料,设计环境公益广告。其内容作如下要求:(l)自己感兴趣的环境事件介绍和评价;(2)及时展示当前最新环境科技成果的新闻快递;(3)向公众宣传环境知识;(4)生动有趣的环保故事、人物、漫画。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一般等级制。
3.撰写环境调查报告或环境小论文。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和实践,自己选题、自己访问、调查、搜集信息资料,撰写调查的报告和小论文,考核采用优秀、良好、中三个等级。这种方法是属于综合性评价。不但检验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考核了学生的调查、写作等综合能力。
4.口试。采用的方法是由教师准备好20个环境题目印发给学生,让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去准备。考试时将20个题制成考签,由学生任意抽取,经10分钟的准备后可带提纲根据自己掌握的环境知识回答试题,教师根据回答情况补充提问,然后评定成绩。成绩的评定采用优、良、中、及格等级制。这种做法有利于教师比较准确地了解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应变能力,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并通过补充提问,让学生即时调节自己的答案,有利于水平的充分发挥,从而提高考试的深度和清晰度。但实践中发现,口试的操作工作量很大,只能在实验班进行,对于同时教几个班的教师无法采用。性格内向、表达能力不强、心理素质差的学生不能发挥真实的水平。
一、考题例析
例1 (2014年高考江苏地理卷第30题)我国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表明:我国部分地区土壤污染较重,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图1为甲城市不同功能区土壤中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及用此4种元素计算出的综合污染指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土壤中镉、汞、铅3种重金属污染物分布特点的成因是_______。
(2)甲城市土壤重金属综合污染情况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
(3)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元素是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
(4)土壤污染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的主要影响是__________。为防止我国土壤污染加剧并修复已污染的土壤,需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我国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西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小,所以东南地区产生的镉、汞、铅等重金属土壤污染物比西北地区多,因此土壤污染物含量呈现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态势。与东北相比,西南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分布较多。
第(2)题,读图中综合污染指数折线可以得出矿冶区污染最严重,其次是居民区和商业区,城市绿地和风景区污染较轻,开发区污染最轻。
第(3)题,读图可以看出,甲城市矿冶区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的两种重金属是铅和镉,主要是因为矿冶区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较多,工业污染严重。
第(4)题,土壤污染会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继而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为防止土壤污染加剧,应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加强宣传,提升环保意识,切实保护土地资源等。
【答案】(1)东南地区经济活动强度大于西北地区,产生的土壤污染物多;西南地区有色冶金工业分布较多
(2)矿冶区和居民区污染最严重;开发区和风景区污染较轻
(3)铅、镉 矿冶区工业污染严重
(4)降低土地生产力(破坏土壤资源);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健全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开展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加快修复已污染的土壤;加强宣传教育,提升环保意识
例2 (2014年高考福建文综卷第40题)图2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
(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解析】第(1)题,从污染物浓度曲线可以看出,水污染的变化特点为呈“W”形变化,其形成原因要结合降雨量和河流流量进行分析。
第(2)题,防治水污染的措施主要从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分析。
【答案】(1)污染总体呈“W”形变化(先减轻后加重,3日污染最严重,随后减轻恢复常态)。城市地表污染物较多;降雨后污染物被径流带人河流;河流流量小,河水自净能力差。
(2)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水环境的保护意识;禁止各种生产、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建设完善的城市截污管网和净化设施;引水冲污,增强河水自净能力。(答三点即可)
二、考点归纳
1.环境问题的成因及表现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不协调而造成的。对其成因及表现的分析理解,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1)正确理解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对立统一的关系,如图3。
(2)环境问题产生的机理与表现,如图4。
【误区警示】
环境污染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生态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
2.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表1)
3.环境问题的地域差异
(1)城市与乡村主要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2)。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如表3)。
4.我国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如表4)
【方法技巧】
(1)分析环境问题的类型、表现和分布。首先应从题目所给图、表、文字等资料入手,判断出该环境问题是什么,是属于生态破坏还是环境污染,从而结合相关知识分析判断该环境问题的特征以及在其他区域的分布等。
(2)分析成因。成因一般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方面,目前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资源和能源的不合理利用,因此人为原因是分析的重点。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主要表现在滥伐森林、滥垦草原、过度捕猎、过度开采矿产资源、大量排放废弃物和随意排放有害物质等。另外,自然原因也是环境问题形成的重要原因。分析自然原因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地形条件:封闭、低洼的地形使污染物不易向外扩散,容易产生大气污染和酸雨;逆温天气:空气的垂直运动受阻,使污染物停留在地面附近,加剧了大气污染;水域条件:相对封闭的水域,缓慢的流速,使水体更新速度减慢,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容易引起水体污染。
(3)分析后果与危害。主要是指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学生回答问题要准确、全面。例如,温室效应的加强对地理环境、人类的生产与生活都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学生在回答时这两方面都要分析到,不可遗漏。
(4)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一般可从政策、法规性措施,工程、技术类措施,宣传、教育类措施,生物措施等不同的方面进行分析。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等。生态破坏问题:治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三、命题预测
高考对环境问题的考查集中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从考查内容上看,以不同区域某一环境问题的统计图表、文字数据等切入,结合区域图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危害及防治;以当前我国或世界发生的重大环境问题为切入点,综合考查某种环境污染或生态破坏的原因、危害、防治措施;结合重大工程考查相关环境保护措施的合理性,分析工程建设带来的环境影响。联系自然地理和区域地理的相关内容考查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试题将特别关注我国东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及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示意图、坐标图和文字材料呈现信息,选择题、综合题并重。从能力考查上看,注重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识记及运用课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且注重对图表资料的分析、推理能力和获取信息能力的考查。
四、强化训练
(原创)图5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5中a地区水土流失严重,主要人为原因是( )
A.长期以来的毁林开荒
B.过度放牧和过度樵采
C.土壤疏松,降水变率大
D.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
2.图5中a、b两地区人地矛盾尖锐的共同成因是( )
A.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B.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严重的工业污染
C.经济发展水平高,非可再生资源过度开采
D.气候异常,自然灾害频繁多发
3.图5中a、b两地区生态建设的共同措施是( )
①改良红壤,治理中低产田②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③有计划地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复垦工作④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改编)图6为我国规划中的粤赣运河漫画。下列关于粤赣运河,叙述正确的是( )
A.连接了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
B.可发展航运、养殖等,有百利而无一害
C.穿越巫山山脉,有利于武夷山旅游业的发展
D.占用沿线大量的土地,延缓当地经济的发展
图7为我国某区域主要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与图7中甲、乙对应的是( )
A.草场退化、土壤次生盐碱化
B.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减少
C.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资源短缺
D.土壤次生盐碱化、水资源短缺
6.解决乙问题的合理措施有( )
①南水北调②退耕还林③治沙治水④节约用水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改编)表5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在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程度的相关统计资料(“”越多,表示危害越严重)。据此回答7~8题。
7.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分别对应的类别是( )
A.Ⅰ类、Ⅱ类、Ⅲ类、Ⅳ类
B.Ⅳ类、Ⅰ类、Ⅱ类、Ⅲ类
C.Ⅱ类、Ⅰ类、Ⅳ类、Ⅲ类
D.Ⅱ类、Ⅳ类、Ⅰ类、Ⅲ类
8.M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海南
B.浙江
C.山西
D.吉林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2013年3月4日起,北京等地严重的灰霾天气,令公众对PM2.5的关注急剧升温。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邵敏教授表示:“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去解决PM2.5的问题,全世界都少有先例。”
材料二 大气中PM2.5主要来源示意图(图8)。
(1)我国城市大气中PM2.5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美国城市大气中的PM2.5主要来自________。
(2)根据材料,分析我国治理PM2.5将面临哪些困难。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a地区是黄土高原,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是:不合理的耕作方式(轮荒);破坏植被;不合理的开矿。
2.A b地区为南方低山丘陵,a、b两地区人口增长过快,过度获取资源,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3.D a、b两地多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应封山育林,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变过去单一生产粮食的现象,进行多种经营。
4.A从图示及其名称上可以看出,粤赣运河就是连接长江流域的赣江和珠江流域的北江,A项正确;运河建成后,可以发展航运、养殖等,但是对沿线土壤、生物多样性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不可能是百利而无一害,B项错误;南岭是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的分水岭,因此该运河应该穿越南岭,C项错误;运河会占用沿线大量土地,但是也会带动当地农业、航运、养殖、旅游及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发展,因此会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D项错误。
5.D大水漫灌会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在蒸发旺盛的条件下会导致土壤出现次生盐碱化;该地区降水总量少且蒸发旺盛,加之工农业用水量大,易造成水资源短缺。
6.D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跨区域调水是解决该区域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措施。
7.D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特点:广东酸雨、新疆荒漠化问题突出,四川水土流失、酸雨问题较严重,可得出D选项正确。
8.C M省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寒潮,综合选项中的各省份,山西省符合题意。
【关键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途径;特点
近几年以来,大气环境问题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伴随着人们对于大自然改造和开发利用能力的不断增强,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臭氧空洞等名词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本文将结合作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从目前大气环境的主要问题表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和其相应的解决的方案等方面进行简单的论述,以为大气环境问题的改善提供参考。
1、大气环境的主要安全问题表现
1.1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气候变化
自19世纪英国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量逐年增大,从而致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的浓度逐年上升,待超过大气的自净能力后,温室效应便出现。根据气象学家的研究发现,自1961年至2007年近五十年间,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全球平均气温上升约为0.65摄氏度,如此下去在未来的100内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预计将上升1.4至5.8摄氏度,温室气体占大气平均比重将继续加大。此外,由于全区气候异常现象也是目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又一突出性表现。全球气候异常主要表现在高温纪录异常、极端天气干旱、暴雨、低温、冰冻等,例如就我国而言,2006年8月16日,重庆观测到43度气温打破百年来历史最高水平,2007至2008年间的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 2008年年初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的罕见持续低温、雨雪和冰冻等极端天气。气候的异常变化不仅严重妨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更是对人类生存发展的严峻威胁与挑战。
1.2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臭氧层空洞
所谓的自然界中臭氧是指,分布在距离地球表面25至50千米处,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波长306.3nm以下的紫外线,从而起到保护地球上的人类和动植物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的一道保护屏障作用的气体层,我们称之为臭氧层。随着人类活动的频繁,大量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的使用加剧了对臭氧层的破坏,造成了大气臭氧层厚度降低,甚至于在南极上空等处出现臭氧空洞的现象。据世界气象组织报告称,自20世纪70年代至今,全球臭氧总量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几十目前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也需至少100年的时间才能恢复到1985年以前的水平。大气臭氧层的破坏,所造成的臭氧空洞等现象将导致强烈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到地面上,使地球上各种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从而威胁到地球生物的生存环境。
1.3大气环境安全问题表现之酸雨污染
酸雨主要是由于空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氮氢化合物的浓度加大,在阴霾天气中雨水所吸收的上述气体后所形成的、具有一定腐蚀性的降水现象。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废气和汽车尾气等的大量排放,其中包含导致酸雨出现的气体的比重逐年上升,致使一些地方酸雨问题频繁发生。酸雨的出现不仅对地面建筑物、动植物的生存造成伤害,还会对当地的环境造成污染,影响动植物的生存状态,因此,酸雨污染问题也被列入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之一,从而备受人们的关注。
2 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特点
2.1全球性,大气环境是一个开放性的、流动性、扩散性的物质,其活动性不受国界的限制,并且在全球化背景下,一国的环境安全问题既来源于本国的环境安全威胁,也来源于全球化进程中的污染转嫁、资源掠夺、生态难民跨国界迁徙、长程越界污染等环境安全威胁。
2.2区域性,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严重程度在不同的地域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其主要原因在于大气环境问题受所在地的工业分布、能源气体排放量、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因此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在全球性的大背景下也会呈现出区域不同而导致的差异性特点。
2.3隐蔽性,只有当大气环境问题累积到一定量(这里所谓的一定量是指超出大气环境的自身承载力和自净能力)后才会有所显现,而在此之前大气环境安全问题则处于一种相对隐蔽的状态,可以形象的将其比作癌症等慢性病,其在经过一定的较长时间的发展后,当其存在度打破自身免疫系统后其各种症状才开始出现,才开始被人们发现,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亦是如此。
3、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策略方针
3.1国家主导性。将大气环境安全问题上升到国家发展层面上,强化国家的主导作用力,使国家通过其强有力的政治保障,达到解决环境问题的强大后盾力量。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而言,大气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也严重阻碍了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国家也是大气环境问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所以应将国家作为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主导者之一,通过将各项标准转化为国家法律或政策,强化国家监控,调整产业结构对温室气体等污染气体的排放量进行严格把控,从源头上降低其对大气环境的破坏性。此外,国家内部还可以架构起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全名参与,提高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全民性。
3.2国际协调、合作性。大气环境问题既是国家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大气环境安全问题所具有的扩散性和多因性,注定其不能单单依靠某一个国家力量就可以解决的,他需要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因此还需积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通过区域合作或国际合作,将其上升到国家战略合作的高度,确定区域的应对目标和发展计划,形成世界性的公约条例,在经济、文化、科技等各个方面共同协作,发展科学技术应对全球大气环境的变化,消除国家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壁垒,达成解决大气环境安全问题的共识,形成全方位的架构体系,共同积极应对大气环境安全问题。
3.3公众的参与和努力。公众参与是解决大气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就公民个人而言,少开车、多步行或乘公共交通工具;尽量不买不用私家车,如要使用的话应妥为保养;汽车采用不含铅汽油,用省油的方法开车;使用清洁型燃料等等,都可以减少废气排放、为维护大气环境安全贡献力量。因为现在就城市大气污染而言,绝大多数是由尾气排放造成的。
总之,大气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然条件,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大气环境的破坏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人类的共同发展,它的安全要靠全人类的共同呵护。
参考文献
[1]蔡守秋.论环境安全问题[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1,1(5).
【关键词】环境问题;应对措施;环境保护
环境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的普遍问题,这一问题在我国尤为突出,由于特殊的国情,我国的环境问题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原因,并且随着经济逐步发展,环境法治也显得尤为迫切。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如何保持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成为一个回避不了,亟待解决的课题。
1.环境问题的产生和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1环境问题的产生
传统发展模式只关注经济领域的活动,其目标是产值和利润的增长,以损害环境为代价。工业化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是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需求量大环境问题产生,生产方式落后,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及片面发展经济导致的。
1.2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2.1我国环境问题的现状
首先,人们对环境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其次,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人们不得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最后,人的短视性及机会主义倾向也会驱使人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局部利益,不顾全局利益。大气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第一大环境问题、水环境污染问题、垃圾处理问题、土地荒漠化和沙灾问题、水土流失问题等。
1.2.2我国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1)经济因素:第一,经济发展引起的环境问题恶化。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对社会生产力的极大解放,这种解放刺激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但与此同时,对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和各行业污染物排放量也会随之高速增加,生态环境问题呈几何级数增长。第二,经济利益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市场经济发展所追求的是高额利润,是相对少数人的利益,而环境保护则是多数人的利益,二者是对立状态,法律对这种显性冲突的社会关系,比较容易做出规范。而我国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经济利益的主体和环境利益的主体具有统一性。
(2)人文社会因素:第一,我国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人口问题导致了我国资源的绝对短缺,因而往往出现了对资源的无节制开发的现象,这种现象伴随着惊人的浪费,给我们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压力。第二,公众环保意识普遍较差。我国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还都处理较低的水平,环境道德较弱,我国公众环境意识中具有很强的依赖政府型的特征,政府对于强化公众环境意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第三,环境问题与贫困等其它的社会问题交叉在一起,又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环境问题在当今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们可以归纳出这样一点,富国的环境问题主要是与污染物相关的环境污染,而穷国环境问题主要是与自然资源相关的环境破坏,前者比较容易得到防治和恢复,而后者的防治和恢复则要困难的多。
(3)全球化:目前 ,全球化主要表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随之带来负面效应的全球化 (通称“全球问题”) ,包括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具有全球性、危机性、挑战性、依存性和协作性的重大问题 ,主要表现在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经济增长、南北经济差距、东西方关系、战争与和平、文化发展与人等问题上。
2.对我国环境保护建设的几点思考
环境问题是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当我们谈到环境问题的时候,常常把它和人的持续发展的问题结合在一起,然而环境问题正是在发展问题的背景之下突显出来的,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执法与司法的改进、法律监督的强化、公民环保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强化、对环境构成物的物权归属思考。
2.1立法观念的转型与立法实践的加强
建立大环境立法体系的原则,坚持大环境的立法原则是要求在地方立法中运用生态学观点将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个有机体考虑,以保护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各类灾害等规范组成一种标本兼治的大环境体系。强化污染责任制原则,进一步明确和加强污染者的法律责任感。地方立法应将国家立法中污染者与责任具体化明确化,谁污染谁治理原则。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下,市场主体具有趋利性,往往出现一些企业为了眼前短暂的经济利益宁愿被罚也不去治理污染的现象。加强地方环境立法,强化污染者的责任已刻不容缓,也是权利义务原则在环保法中的体现。
2.2执法与司法的改进
我国环境保护一直强调以行政为主导,政府起到主导作用。我国的环保行政主导一直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目前,环保工作的重点是加大环境执法的力度,这使环境行政主导的特色更加鲜明,行政主导固然有其优势,如具有较高的效率,能适应我国生态环境复杂的特点,但其局限性也很明显。它主要适用于污染防治,而对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则另当别论;其次,行政主导具有严格的隶属关系,很容易出现部门分割,条块分割,不能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造成体制上的混乱;行政主导的方式降低了环境司法的地位和功能,也降低了环境执法的功能,使司法的作用微乎其微。因此,要实现环境法治,必须改进执法与司法。
2.3法律监督力度的加大
由于我国实行环境保护行政主导,权力相对集中,行政部门自由裁量权较大,因此法律监督尤为重要。如果说法治在法律调整机制中是把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实现义务的活动等法律现象聚合起来的重要手段,那么法律监督则是使法治在法律调态各个阶段得到有力保证的重要法律措施,一个国家如果没有严格有力的法律监督,也就没有法治。法律监督的真正价值不是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力度。
2.4实施环境科技创新工程,搭建环境科技创新平台
建立以环境科技为基础的科学决策机制。环境管理决策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据。各级环保部门要充分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立专家参与管理决策机制,完善管理决策程序,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性。环保重大问题、重要工作以及专业性较强的决策,应当组织专家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切实做到未经调查研究不决策、未经科学论证不决策。环保法律法规标准、规划、政策措施等重大决策及重要事项,要安排前瞻性的科研和论证,并作为环境管理决策的依据。
2.5公民环境意识与守法观念的加强
如何对待公众的环保参与,公众参与环保不是施舍,而是宪法赋予的权力。我们有义务去回应和保障。环境关涉所有人的切身利益,和其它领域相比,较易达成社会共识和共赢,是探索社会主义民主和公平的最好切入点。需要设计一套更加开放透明、更能集中民智代表民意的环保参与机制。在经济发展中不能只关注产值和利润的增长、物质财富的增加,还要关注环境效益。更不能走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先污染,后治理”的经济发展老路。经济增长中既要考虑资源的长远价值,也要充分考虑污染给整个社会造成的实际代价。由于环境问题产生的最终根源是人,那么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性措施还要落实到人身上。具体地讲,环境问题的解决主要靠政府、公众和企业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环境法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汪劲 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2]中国环境公报,1988-12-30.
[3]马世俊著.中国生态学透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洪大用.当代中国环境问题,载教学与研究,1998,(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关键词:城镇化;环境问题;城乡二元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3)03-0156-02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农村产业结构和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但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必须注意农村生态环境问题。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出现由城市向乡镇蔓延、再向农村扩展的势头与趋势,这与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息息相关。如何科学地处理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正确合理地处理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键所在。
一、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现状
1 城镇化进程中土地资源的污染与浪费
当前许多的城镇在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问题,致使土地资源被大量浪费。包括:(1)任意扩大用地规模。很多地方错误地把城镇化理解为土地非农化和城市建设,只单纯的追求土地转化和城镇景观,造成城镇化吃掉大片农田。在相当一部分地区城镇建设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明显脱节,大搞形象工程,造成有限的公共资源大量浪费,而原有的城镇土地却没有很好的利用。导致土地资源大量浪费,这是一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城镇化发展道路。(2)用地结果不合理。许多城镇的发展缺乏有效的规划制约,布局过于散乱。主要表现在:一是许多城镇在发展中忽视旧城区的改造,单纯强调新城区的建设,既没有很好利用旧城区土地,又浪费大量良田建设新城区;二是大中城市周围的许多小城镇盲目学大中城市搞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原区,规划设计不仅脱离实际而且毫无特点,实际上大片的土地圈而不用,致使土地大面积闲置;三是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与城市基础设施短缺并存,这是很多城镇都存在的问题。(3)资源掠夺式开发。城镇建设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出让土地的收益。因此,一些地方超规划圈地、未规划占地、预征地以及压低征地补偿金等现象十分严重。一方面致使大量被圈占土地长期闲置,另一方面严重侵害了农民利益。有些地方政府片面追求任内政绩,以土地经营的名义,大肆出售城镇国有土地,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严重影响了城镇的发展、生态的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2 人口在城镇的集中,打破了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平衡关系
城镇化的标志在于大量的人口向城镇集中。人口的集中造成大量有机排泄物和其他废弃物,不能完全而有效的进入生态环境系统,致使生态环境系统原有的能量输入与输出关系发生改变,从而造成了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主要表现在:(1)人口的集中产生的大量生活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大量生活垃圾集中排放,加上许多城镇建设缺乏合理、系统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加上农村部分村民环境保护意识较差,使产生的生活垃圾、许多难以回收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影响城镇环境的主要污染源。(2)人口的集中带来的大量生活污水对环境的污染。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浑浊、深色、有恶臭的水,呈弱碱性。未经处理的污水排人江河,致使一些直接饮用污水的地区常常大规模流行疾病。(3)人口的大量集中对空气的污染。人口在城镇的大量集中还使汽车等交通工具增加,而且为了容纳更多的人,大量的住宅区都采用了尽可能高的容积率,挤压了空地和绿地的空间,这些都加大了对空气的污染。
3 城镇化进程中大力发展企业,造成的工业污染比较严重
虽然农村工业生产活动向城镇的集中,大大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的形成和发展,繁荣了当地的经济,但是工业“三废”等污染物也在城镇的某一位点集中起来,如果治理不周或不及时,就会产生交汇作用,再加上这些污染物的排放量如果超出了生态环境系统自身的净化能力,那么就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目前,我国乡镇企业污染占整个工业污染的比重已由20世纪80年代的11%增加到45%,一些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已接近或超过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量的l/2以上。另外,随着城市污染控制力度加大,一些强行关闭的重污染企业改弦易辙,从城市转移到农村,使已经变差的农村生态雪上加霜,农民身心健康受到危害。
二、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分析
从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角度,可以将我国城镇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原因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
1 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
从社会学上来看,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二元社会结构的产物。二元社会结构在我国表现得尤其突出,我国特定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造成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下,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改善生活的巨大动力,农民们无力顾及生态环境破坏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在我国二元社会结构影响下,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贫困的处境迫使广大农民千方百计地谋求发展的出路,许多农民不得不走上了消耗资源以谋取经济利益的发展道路,以掠夺式的方式利用土地和森林资源,从而造成了土地肥力下降、森林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被损、缺水干旱以及农村环境污染等一系列严重的环境问题。
2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的经济原因分析
从经济上来讲,环境问题实质上就是发展问题,即农村城镇化的外部性、农村经济发展不足或发展不当的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城镇化中最常出现的外部性问题,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人口的大量聚集所引起的生态循环系统的改变。由于城镇化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而城镇的有机排泄物和它废弃物又不能有效地进入农田生态系统,由此割裂了有机排泄物及废弃物与原来的农田生态系统的联系,变成难以处理的污染物;二是工业生产活动的集中所引起的外部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三废”等污染物就会在一个点上集中;三是现代农业对自然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所引起的外部不经济,包括:对能源的过分依赖、大量使用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高度的畜牧业集约经营、专业化单一操作对保持水土的影响、大量使用化学物品对环境的污染等。
3 导致农村环境问题恶化的政治原因分析
政治因素主要是指政府对农村环境不太妥当的管理行为。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除客观因素外,一个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政府对生态环境的管理行为不太妥当。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的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市场竞争激烈,经济高速增长,优胜劣汰的竞争结果使政府容易产生短期行为,重经济建设,轻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对镇长的考核内容中重经济政绩而轻环保政绩,使领导没有环境和资源保护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使有关部门不重视规划的制定和实施。同时,政府部门管理能力薄弱也是城镇脏、乱、差现象产生的原因。长期以来,在城镇发展中存在着重规划建设轻管理的现象。管理体制政出多门、多头管理,出现环境问题后又互相推诿,没有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三、保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良好生态环境的对策思考
农村环境问题是高度复杂的问题,对于这样一个高度复杂的问题,需要一个整体性方法和途径来解决。为此,笔者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环境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初步探索,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1 走出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
我国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下形成的“重城市、轻农村”的不合理的环境保护政策偏向是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国家制度和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农村环境问题治理同弱势产业的农业和弱势群体的农民一样也处于弱势地位。这就需要改变二元结构下“城乡分治”的环境治理格局,统筹治理城乡环境,实现环境基本服务均等化。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立环境优先观念,加强对公众的环境保护教育
要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一要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的原则,在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的同时,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二要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的原则,应充分考虑区域的污染与生态环境破坏的相互影响与作用,坚持污染防治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规划、同步实施;三要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的原则,进行资源开发活动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四要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使用谁付费的制度,进一步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权责利关系。
3 政府要强化对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的保护中,发挥着非常重婴的作用。政府对农业和农村环境管理的基本手段有三个: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
第一,经济手段的使用和优化。经济手段主要包括收费、补贴和建立市场等几个方面。收费和补贴制度在我国已经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比如,排污收费制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不足:费率设置过低,污染企业愿意交小钱排污而不愿意花大钱治理污染;单污染因子的收费制度对排污企业很不公平,挫伤了企业治污的积极性;排污收费按浓度标准收费,不能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解决。
了解环境问题的表现,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及环境问题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看待环境问题,用联系的观点认识环境问题的危害,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培养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环境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严峻,增强学生的环境意识。
教学建议
重点、难点与疑点分析
1.充分利用教材设置的小栏目。为调动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他们可自选小栏目提出的问题,思考或议论自己身边的环境问题及影响经济建设的案例。分析自己感受最深的环境问题。
2.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学生自拟题目收集国内外环境问题的各种材料,可在教师或同学协作下进行整理,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增强教学的趣味性、说服力,提高学生对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
3.“研究性学习能力”作为重构课程的主线,是超越应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可采用讨论的形式探究一些问题,例如:环境问题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法建议
环境问题的危害是本框的重点。教材分析了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威胁生态平衡;(2)危害人类健康;(3)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第三个问题是此框的重中之重,理解这个问题可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又是依法保护环境的认知前提。教材强调三层意思,首先要弄清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次提出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教材指出传统发展模式不再适合当今和未来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普遍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再次还要认清我国的国情,认识人口、资源、环境、污染的严重形势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整堂课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材料以教学内容为线索,相关内容组分别进行成果交流,由于每个组收集的材料不一定全面涉及全部教学内容,所以这个过程是一个共同分享成果的过程。在交流中,获得对全部知识的进一步了解,教师则当好引导者和组织者,有计划的推进教学内容。
第一步:对环境及其要素进行分析。
让同学们根据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说明有关环境及要素,由于这一问题地理课中曾经涉及,大家很快达成共识,而且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大体归纳出以下结构图:
第二步:对环境问题及其表现进行分析。
同学展示有关环境问题具体表现的材料(经筛选后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材料和案例)
材料1:
据统计,1994年全国废气排放量11.4万亿立方米,废气中烟尘排放量1414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825万吨。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普遍较差,全国五百多个城市中,达到国家一级准的不到1%。北京、沈阳、西安、上海、广州都在世界十大污染程度最严的城市之列。
材料2:
2001年1月30日,罗马尼亚西北部一个金矿污水沉淀池发生泄露事件,氰化物废水流入了多瑙河支流之一匈牙利的蒂萨河。据悉蒂萨河中氰化物含量最高超标800倍,受污染水流经之处,所有水生生物几乎全部迅速死亡。
材料3:观看录像《造纸厂、化工厂排污造成大量渔业损失》。
归纳:污染环境——向自然环境任意排放废弃物。
材料4:
我国森林资源约为18.69亿亩,居世界第8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1.68亩,相当于世界人均量的13%,居世界第121位。据测算,森林提供木材和林产品的价值仅为其全部价值1/4,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价值则为3/4。
归纳:破坏环境——不适当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第三步:对环境问题的危害进行分析。
材料1: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寂静的春天》成为一部畅销书,书中描写农药喷洒,影响到鸟类的生存,同时它们的食物链也影响到人类的生存。
材料2:
每天有100种或每15分钟有一种物种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在今后20年里,如果我们还不行动起来,阻止人为地对自然的侵害,可能有100万种物种处于死亡的威胁中。
学生讨论分析并得出结果:环境问题使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一—威胁生态平衡。
材料3:
1984年12月3日凌晨2时30分,位于印度中部博泊尔的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的地储气罐阀门破裂,45吨左右的毒气泄漏。正在熟睡的人们被毒气熏得难以忍受,摇晃挣扎想跑出毒雾笼罩的地方,引起了一片惊慌。当场就使该城的350人窒息死亡,有12000人被送往医院。最终造成2000人死亡。
材料4:
观看录像:内容大概—不同工矿企业所排放的废弃物造成的污染不同,影响江水,也影响市容卫生,并威胁着人类健康。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二—危害人类健康。
材料5:
我国的石油探明储量居世界第9位,但人均2.9吨,居世界第49位。有人预计,按目前的开采速度,只需五六十年即可耗去全部石油储量。照此下去,我们当代人吃子孙饭,后人将失去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的能源,连生存都成问题,何以谈发展!
归纳:环境问题危害三—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
讨论情形:
学生甲讲了“杀鸡取卵”的故事,认为无节制的开采将会制约经济的长远发展,试图说明不注意环境保护就会阻碍经济发展,所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应同步进行。
学生乙举例:德国森林面积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在境内设立了大面积的天然林保留地,严禁砍伐;日本不愿意砍伐自己的一棵树木,每年却从周边邻国进口大量的一次性筷子,这种只要自己柳暗花明,不管他人山穷水尽的做法,并非经济和环保的同步发展,由此认为根本不可能存在同步发展。
学生丙发言:现在我们常听到把开发西部旅游作为带动西部经济发展的一条途径,而且确实有很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同时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这说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是可以同步的。
教师简单归纳并概括本节课知识点。
探究活动
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否同步并行
1、明确小组分工,布置具体任务
a、制定小组计划和实施方案
b、小组协作,提交本组计划并进行交流
2、研究内容与方向: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能同步并行吗?为什么?
3、提供收集资料的途径
a、自己发现:观察你所在的小区、学校等,是否有破坏环境、污染环境的人和事,都造成什么影响?然后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收集整理或拍摄照片。
b、查阅资料:可上网、读报、观看电视和报纸。
参考网址:
中央电视台:
搜狐:
新浪:
环境与发展信息网:
中国环保网
关键词:城镇建设;环境;对策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镇建设水平不断提高。从世界城镇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城镇建设也必须与经济发展相协调。而城镇建设带来的环境问题也常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的质量。本文探讨了我国城镇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针对目前城镇建设进程中的这些问题,本文总结归纳并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2. 我国城镇建设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建设水平逐步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统计数字表明从七十年代到本世纪头十年,中国城镇建设水平提高到接近50%,城镇人口从1.72亿人提高到5.94亿,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发展迅速,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和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现代化进程中工业化与城镇建设的互动机制,但是随着城镇建设发展的同时,问题也开始突现出来。具体表现为城镇建设滞后于工业化、城镇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城镇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在众多城镇建设过程中所暴露出的问题,最值得关注的就是环境问题。就城镇环境建设而言,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生活质量也不断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对城镇环境的破坏,并逐渐成为城镇建设中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城镇建设发展中,工农业粗放增长使土地等资源受到严重污染,每年都有大量农田被建设用地所占有。而且农村同样存在生产和生活污染。城镇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虽然己引起了广泛关注,但由于经济和地域等原因,城镇建设发展对生态环境问题重视还远远不够,只有在城镇建设的同时做好环境问题的工作,才能够使得城镇建设得以顺利和健康的发展。
3. 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
我国城镇建设进程中的环境问题首先是对城镇原有的历史自然景观的破坏和土地资源的浪费,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一些地方在旧区改造和新区建设过程中对历史文化底蕴缺乏认识,历史文化遭到破坏。有的地方急功近利,破坏了风景的整体形象,也有城镇不重视发挥原有的历史等优势,而热衷于建新区。
其次是城镇生态环境恶化,随着城镇建设的进程加快,城镇中的生态系统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大气污染与酸雨问题十分突出,水污染与缺水问题严重。同时城镇垃圾污染日益突出,噪声污染仍有增无减。噪声污染成为继水污染、大气污染后最严重的污染,随着城镇建设中的工业进程,城镇水土流失、植被减少等生态恶化与日俱增。
最后是对环境问题的重要性缺乏正确的认识,城镇的环境保护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城镇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环境问题却恰恰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方面,无法解决的环境问题会让城镇建设失去真正意义。由于城镇地域范围小,环境容量较小,容易出现环境问题。同时城镇环境管理工作薄弱,城镇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缺乏开展城镇环境治理的有力手段和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
4. 城镇建设环境问题对策探讨
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首先要加大投入,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在城镇建设的过程中,环境基础设施滞后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投入严重不足。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小城镇环境设施建设,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方式,保证环保资金投入。同时引入市场机制,扩大社会参与,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建设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要大力加强城镇环境保护队伍建设和建立多重环境治理监督机制,因地制宜地设立环保机构,配备必要的工作人员,要加强人员业务培训,逐步提高队伍素质。成立群众性的环保监督组织,,建立完善的环境举报和监督机制。
再次要限制现有城镇的发展规模并引入先进技术,对于城镇建设用地受到了地形及农田保护制约,要考虑能够容纳人口数量,城镇建设规模扩大必将导致城镇内的资源不足,从而使现有的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
要注意优化土地资源保护,严格把好土地规划关,优化污水治理的政策措施,对生活污水采取相对集中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农村现有排水设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及优化设计实施。对城镇建设的规划要以获取持续、高效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目的,充分运用生态工程和环境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合理规划,同时在城镇建设过程中要重点整改和关闭污染严重、产生大量废气的企业,完善固体废弃物处理措施,一般固废尽可能实施回收利用或综合利用,没有再利用价值的进行卫生填埋或安全焚烧处理,倡导居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居民生态环境意识,注意实行防治噪声机制降低居民区的噪声污染,采取措施,降低企业生产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噪声。
最后是强化政府城镇建设中解决环境问题的主导地位,建立政府环境问题责任机制,在宏观主导力量上主要是加大对于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政府监督机制,建立环境问题的各项制度,完善相关机制。
5. 结语
我国城镇建设发展至今,对提升城市化水平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一些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环境质量明显下降,也威胁着城镇居民的环境与健康,制约了城镇经济发展,本文对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对相关对策进行了阐述。
参考文献:
[1]鲜祖德.中国农村经济调研报告.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131.
[2]冯海发.农村城镇化发展探索.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309.
【关键词】WTO体制 环境与贸易 冲突 协调
一、引言
随着世界贸易自由化和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逐渐形成了两个派别:环境保护主义者和自由贸易主义者,两者之间的矛盾日益激烈,这不得不使得贸易与环境问题成了人们关注的热点,WTO在形势的要求下,将环境与毛意思设为新一轮谈判的重要议题。协调环境与贸易之间的关系,成了当今一项紧迫的任务,自由贸易和环境的保护在表面上是两个相互矛盾的问题,但从最本质上来说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又是相互协调的,二者相互协调来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
二、贸易与环境的关系
(一)贸易对环境的影响
如果只是追求片面的自由贸易,而忽略了环境的保护,就会违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会给环境问题带来难以想象的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贸易自由化会导致会导致许多废弃物的越境排放,从而加剧了全球的环境问题,另外就是会使得一个国家对其他国家资源的直接依赖,使得该国的资源枯竭速度加快,产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使得该国的生态环境退化。同时贸易自由化还促进了污染型企业转移到别国的发展,更加使得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加剧,还有就是在生产和运输方面贸易自由化会因条件的约束而使得环境恶化。
(二)环境对贸易的影响
由于每个国家制定的环保法是根据自己国家的实际问题制定的,所以很难做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兼顾,只是对本国的贸易产业做了相关的约束,但是就目前来看,环境问题已经到达了全球化的阶段,因此国际贸易必须关注全球的环境问题,制定了严格环境的保护法律,然而对于发达国家来说,由于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会制定一些严格的环保法,使得发展中国家无法达到其要求的标准,反而长了发达国家变相的贸易保护。环境不仅对贸易具有一些约束外,对于贸易来说也是种贸易资源,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来进行保护,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环境与贸易相互协调又相互统一
就理论来说,二者是相互统一的,环境保护和自由贸易是相互协调的,二者的发展都能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人们的生产,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贸易机会,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减少环境的压力。然而在现实来看,环境和贸易二者是相互制约的,这主要是由于环境资源的有限,然而贸易活动是在不断增加的,这就使得环境资源不能满足贸易的需要,导致了二者之间的矛盾。
三、WTO体制下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
(一)贸易与环境问题的冲突
具体表现在:环境保护与贸易自由基本原则的冲突。WTO中的非歧视原则、关税减让原则、透明度原则等都是自由贸易的基本原则,然而这些原则在促进贸易自由的同时也在对环境问题产生了冲突,比如关税减让原则和各国内部的环境保护法规定的环境税费之间存在不一致的矛盾,从而被认为是该国的贸易保护主义,从而导致了贸易争端;多边环境协定自由贸易的冲突。首先就是对非缔约国家的待遇歧视,使得在贸易和环境的待遇上存在差异,使得与最惠国待遇产生了根本的冲突。其次就是禁止缔约国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的来往,严重违背了WTO贸易自由化的原则。
(二)贸易与环境问题冲突的实质
由上可见,贸易和环境的冲突主要直接来源于WTO法律的规则上,各国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利益和环境保护,使得各国之阿金贸易争端不断发生,成了贸易与环境问题存在冲突的实质性原因。
四、WTO体制下如何完善贸易与环境问题
(一)在WTO体制的理论基础上进行重塑
众所周知,只有可持续发展才是解决目前环境资源问题的直接有效的方法,所以WTO在建立环境保护法的同时,要正确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使其视为WTO各项提议的基础当中,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口号,而不付诸实践。
(二)解决好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问题
和以前相比,发展中国家成员经济上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就整个世界而言仍然处于下层地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水平远远低于世界平局水平,这就需要WTO在协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收益作出更大的努力,督促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要逐渐密切,使二者之间达成协商原则,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发展问题上升为重要议题。
(三)增加解决争端的透明度
除了现行的解决争端的程序外,WTO还应加强解决争端的透明度,使得各项政策都建立在公开透明的基础上,同意非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同时参与决策的制定,比如可以召开年会的方式来进行,并且向已经建立了贸易政策审议机构的组织中也要强调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四)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
可以增加环境税来约束生产者,其目的不是在于收费,而是为了利用收费的价值规律,给那些损害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在经济生一些压力,促使他们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对环境的保护,从而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各国可制定适应本国的制度来对本国的贸易与环境问题进行宏观调控。
参考文献:
[1]谷祖莎.绿色屏障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与中国的选择[J].中国经济出版社,2005.
[2] 王金营,戈艳霞.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必然需要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
[3]许罗丹,申曙光.国际贸易中的环境与环保问题[N].北京大学学报,1997,(5).
[4]曾建平,丁玲.环境人权:伦理学维度的审视[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