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3:4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语文教学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学校
一、课题的提出: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在中国的教育界引发了一场关于语文教育问题的大讨论。无论是语文界的教育专家,还是语文教育工作者,甚至众多的学生家长,都对目前语文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并表示了极大的忧虑。究其问题的根本,在于语文教育只盯在几本教材上,远离了生活的源泉,以至于越来越深地陷入了“死水”中,教师教得死,考试考得死,学生学得死。
从大量的现实和有关的调查中反映出这样一个现实:尽管经过许多年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但学生却积累浅薄,阅读面狭窄;写文章时言之无物,常感到没有生活;学得很苦却收获很少,对语文课感兴趣的同学越来越少,厌学情绪较浓。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在教学中常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有思维,但无智慧;有行动,但无热情。因为老师没有把生活中鲜活的事实引入课堂。表面上看,生活事实不是没有出现在教材、课堂或作业中,遗憾的是,这种生活事实仅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的。当教师为了说明某个观点、证明某种结论、巩固某一记忆时,事实才临时被拉进了课堂,而此时此刻的生活事实,已经不是那种能给人热情、冲动、直觉、遐想的事实,它是被人制作、化妆过的一个道具或角色。老师讲得很辛苦,学生却丝毫没有感触,因为这不是他有体会、有想法、有感受的事实,他是被动的、勉强的理解事实,而要让他再写出这种生活来就更是难上加难了。所以我们的课题“生活化语文教学研究”就是针对当前语文教学为了教而教,远离生活远离学生兴趣的现状提出来的。应该讲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面对语文教学的这种现状,我们认为,语文学科作为多门学科的基础学科,要做到真正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突破点,就是要变“应试语文”、“课堂语文”为“生活语文”。我们希望通过多渠道的研究,能寻找到一条突破课堂教学封闭模式的新道路,扩大学语文和用语文的时空界限,使学生利用课堂上的“知”,到生活中去广泛的运用,在实际运用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要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足够的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由狭窄的课堂教学变为融入生活的生活化教学。
我们要通过课题的研究使师生自然摆脱语文教学的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在教与学中自觉地意识到:不熟读背诵课文,经典语言材料就吸收不了;不扩大阅读,就不可能扩大知识面,丰富营养,提高眼力;不到生活的源头活水中去学语文,不为生活而学语文,语文就失去了生命力;没有丰富的生活体验、直接的和间接的阅读,阅读能力就不可能有实质的提高,写作就会无病,搞文字游戏,抒虚情假意。因此,要使师生共同清醒地意识到要改变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把语文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当然,语文教学要改革、要创新,首先应是它的施教者——教师的素质要提高、观念要更新。我校作为中新合作开发的工业园区内的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的每一位教师都是经严格考核选的,他们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着较新的教学理念,愿意尝试,敢于创新。新的学校,新的活力,需要新的教学思想来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众多来自各所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也需要有新的教学研究所追求的目标来将他们统一到一起,开始谱写崭新的篇章。因此,新的学校没有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固定模式的限制,没有参差不齐的教师队伍的制约,更适合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语文学科是基础学科的基础,从社会的要求、学科的要求、学校的要求、师生的要求几方面来看,我校确定的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可行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利益。
二、概念的界定:
关键词:语文教学研究;问题;对策
一、语文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研究者的层次是单一的
语文教学研究是关系到每一个华人的事情,它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首先,处在语文教学最前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教研员是最直接接触语文教学活动的人群,他们能够取得第一手的资料,他们的研究活动可以直接促进语文教学向前进步;其次是汉语言专业的研究学者,他们可以运用丰富的理论知识和更富逻辑性的思维来丰富语文教学方法;最后是社会各界人士,他们可以站在各自专业的角度,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
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中小学教师,很少有专家和社会人士参与到语文教学的研究之中来。《中国语文》《语文建设》这类比较高等的语文学习刊物中很少刊登关于语文教学研究的文章,它们是中国语言中最有价值的刊物,理应高度关注语文教学的发展和研究,但是近年来,这些刊物很少为语文教学研究提供建设性意见。
2.研究成果欠缺逻辑层次
由于研究人员单一,大学和高层次的研究者很少参与到语文教学研究当中来,我们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欠缺逻辑层次。从发表的文章和论文来看,中小学教学中出现的现实问题研究比较多,这些研究大多集中于素质教育、情感教育和网络教育中。对语文这门学科深层次的理论研究比较少,这就导致了语文教学缺少一些具有实用价值的文章来为语文教学者提供理论指导。
二、解决语文教学研究问题的对策
1.鼓励社会各层次人士参与到语文教学研究中
要让社会各界参与到语文教学研究的活动中,政府可以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士把平时工作中遇到的语文教学中的问题集中起来,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集中反映给语文教学研究组;大学和汉语言的专家们要集中精力进行语文教学的研究,把研究方向放在语文教学的深层次理论上,争取为语文教学研究的发展作出质的突破性贡献。
2.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自己掌握,尽量做到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挥。在具体的操作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课堂教学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学生在自己思维的引导下去寻找规律、理解定理。教师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要观察每一个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根据每一个学生个性和能力的不同,让他们用不同的方式展现自己,让学生增强自信,具有成就感。
(2)教师在上课时要学会给学生空间和平台。教师在教学中和学生一起努力构建一个发挥平台,构建起这个平台,学生才能充分发挥学习积极性,也才能有表达自己想法的意愿和动力。因为每一个人都有想要表达的欲望,学生也不例外,在繁忙的学习和无限压力下,学生受到了相当的限制而没有表现而已,教师要给学生足以发挥的空间。
(3)课堂教学中的发挥应该是自我发挥。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只是负责听、背诵和记忆。新课改要求学生对课文内容有自己的见解,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意识。比如在《孔乙己》一课的教学中,孔乙己是晚清时期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他深受封建科举制的影响,认为“学而优则仕”才是一个君子该有的理想。在这种落后的、腐朽的封建制度的教育中,孔乙己看不起体力劳动,对于经商致富,他更为不屑。“君子固穷”既是他的人生信条,也是他沦落社会的“挡箭牌”。他虽然小有才华,但是好吃懒做,又不会营生,最后沦落到讨饭的境地。后来甚至去偷窃,遭人嘲笑,被人毒打,却还红着脸争辩说“窃书不能算偷”,“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死要面子,最后落到被打折腿的惨境。此外,人的性格是复杂的,孔乙己也一样。他虽然干些偷偷摸摸的勾当,但是品行却也有值得称道的地方,比如讲信誉,从不拖欠酒钱;他看不起劳动者,以读书人自傲,但是对孩子却很热情,教“我”识字、给孩子分茴香豆,这都表现出他质朴、善良的本性。如果教师只是单纯地传授课文,那学生对课文的背景和文章深意必然理解不透彻。如果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自己编写下去,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课堂氛围也活跃起来,这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理解也才能更为透彻。
3.教师要学会倾听,及时鼓励
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可以分为书面和口头形式的,无论是哪种形式,都是其对课文的理解和表述。从学生的发言,可以观察出学生目前的认知水平、情感发展水平、言语水平,也就是教学达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学会在倾听中去发现问题,教师可以在倾听中发现学生言语上的问题和漏洞,予以纠正;可以发现学生认知上的偏差并进行引导和改正。如,教学《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课时,在讨论郑屠夫是不是该打的时候,有位学生发言说:“郑屠夫以权欺人,无恶不作,鲁提辖行侠仗义,该打。”这时,教师抓住学生发言中的“行侠仗义”一词深入生成,问道:“鲁提辖是如何行侠仗义的?如果你是一个提辖,而你又武功高强,你该怎样做?再读课文,你认为此时的鲁提辖是什么样的心情?”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对鲁提辖此时的内心活动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
参考文献:
[1]邵建文,鲁艳.论新课程理论下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26B).
一、 转变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
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教学研究重点是:延长有效教学研修链条。我们从解读教材、确定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案,到实施教案、上课、评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切实把“有效”的理念和标准贯彻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地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让教师获得了专业化的成长。同时,我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培养学生有效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学问精神和习惯”,组织学生“兵教兵”,组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学习,打造“实力活力”(“双力”)的教学,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减轻,学业成绩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平。但是,怎样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仍然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短板”,因为我们对“材”“学”缺乏“读心术”,所以语文教学的以生为本尚停留在喊口号,至多是浅尝试的水平上。为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尝试研究心理学视阈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具体研究重点为:1.小学生认识特征及教学对策;2.小学生情感特征及教学对策;3.小学生意志特征及教学对策;4.小学生识字、写字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5.小学生阅读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6.小学生习作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7.小学生口语交际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8.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学和语文教学的结合是伟大而艰难的尝试!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地方只有一步!”心理学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是语文教育的关键一步,我们学校正在跟高校合作,倾力强攻。
二、提倡研究语文教学的细节
有一天,我听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课《纪昌学射》。该教师先是用比较快的速度组织学生识字、写字,扫清了障碍,接着叫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到读议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提出:“读第二、第三自然段,说说纪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我对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的解答充满了期待。可是,学生回答时,只能说出一点点。教师连续问了三次“还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学生才梳理出纪昌给人留下了谦虚好学、刻苦认真、坚持不懈的印象。学生读议课文没有相互纠错、相互补充的互动氛围,没有思考、回答问题“一次到位”的课堂习惯,难脱细问碎答的俗套。第二天早上,我在学校巡视时见到该教师,就和盘托出了我的想法:在今后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训练学生牢记教师的问题。然后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即教师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读书后的答案是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段得出这样的答案的,得出答案的词、句、段中又有哪些特别值得品味的地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体会。接着训练学生的系统表达,即紧扣教师的问题,结合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出系统思维过的内容。最后,允许其他学生纠错、补充。这样做,才能实现课堂上教师退后一点,腾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表达和读书的目标。我一边说,一边问该教师:“你领会了我的意思了吗?”她频频点头,我感到格外欣慰。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教学都能发生改变,因为只有改变,才会更好。
三、 系统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
几年来,我总是利用每星期二的上午到班上听课,听过我们学校100%的阅读课。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敢说、很爱说,但是对生字新词、词语比较、文章结构、思想感情和内在含意的自求自得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导、扶也不够自然。教师在课堂上细问碎答,特别想让学生问懂、议懂,殊不知,这样做却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反而浪费了学生相当多宝贵的阅读时间。
我常常追想自己二十多年来的阅读教学和研究实践,倍加觉得阅读教学思想对于教学,对于教学改革格外重要。于是,我给我校的两位主任提出了我的个人建议:不妨带领教师们重温关于阅读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即1.什么叫阅读教学?2.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3.阅读教学的途径是什么?4.阅读课的步骤是怎样的?5.阅读课上教师的作用怎样发挥?我坚信,解决了这些基本的认识问题,肯定更能改变阅读教学的面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当然,如果借此机会好好拓展研究一下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自然更好,那就是:1.怎样形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毅力;2.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3.我校学生应掌握哪些学习语文的方法;4.我校学生学习语文要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才最科学、最合理(即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程序设计)。这样,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品牌就能够打响。
那么,在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方面,语文教学应研究些什么呢?
人文素养的提高是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培养语文能力同步进行的。我们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研究语文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打造平等和谐的人文课堂
人文环境是浸透着人性和人情的文化环境,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基础。教师要从神圣的三尺讲台上走下来,到学生中去,做学生的朋友,让学生卸下心理上的包袱,迸发出创造的潜能。教师要能从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宰者的位置上退下来,改变无视学生独立人格,忽视学生个性差异的做法,把学生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如果课堂上老师的教学很投入,充满和蔼态度与激情,每节课都有一半的时间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或讨论,或发言,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对学生多鼓励,多肯定,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获得能力,这样的课堂,就是人文的课堂。我们应站在学生健康发展的高度,努力搭建民主、平等的平台,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感受尊重,获得人文素养。
二、研究语文教材,感悟文本,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文质兼美的。运用文本中的人文素养,滋养学生的心灵,使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为人的意识、精神的培育过程。如在《我与地坛》一课中,可以体味作者对生与死的生命价值的思考,学会对生命的尊重;在《最后的常春藤叶》一课中,可以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下层人们身上依然闪烁着舍己为人的人性的光辉;阅读《论语》、《孟子》,可以让学生懂得仁爱、诚信和礼义廉耻等等。可以说每篇课文都包含着不同层面的人文素养,关键是我们要研究如何去挖掘利用,给学生以滋养。
三、研究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人文素养
在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研究如何让学生在文本的阅读中感受到生命的珍贵及对生命的尊重,建立他们“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世界。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不是抽象而空洞的说教。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获取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注重情感体验”,从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比如“读”,是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高尔基说:“读书愈多,精神就愈健康而勇敢。”笛卡尔也说:“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一定量的、多形式的诵读,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课文,并获得不同的心灵感悟。再如体验式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也具有重要地位和多重教育功能。我们在教学中要研究如何引导学生联系自身实际和生活体验,去感悟种种人生哲理。
四、研究语文学习活动的开展,丰厚学生的人文内蕴
在语文课堂上,学生受到的文学作品的熏陶,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一是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课外的时间,积极引导组织学生开展广泛的课外阅读,感受中外优秀的作品,从中受到感染与教育;二是要积极开展语文活动,努力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与人文素养。如文学社团活动,如辩论赛、演讲比赛、作文大赛、课本剧大赛、语文知识竞赛、中华经典诵读比赛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自我、珍惜自我,让他们的才能和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自尊和自信,真正体现“新课标”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
五、研究适合的教学评价,体现对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关照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评价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评价,应该关注学生的整个语文学习的过程与各个方面。成绩报告单上除了期中、期末成绩之外,还应给学生打一个学期成绩。学期成绩也不是简单的期中考试的40%加期末考试的60%,而是把学生平时的作文、周记、阅读、演讲、语文作业、上课发言、参加语文活动等统统按比例折算,合成总分,这就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参与语文活动的热情,促进他们人文素质的养成。二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在课堂现场生成的资源进行人文性的评价,如在朗读课文或发言后,及时给予实事求是的激励性评价,这无疑是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更是师生之间感情的营养剂。
>>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研究 基于“对话”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加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生活式”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研究尝试 小学高年级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略谈小学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英语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汉字的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略读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论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作文教学研究 新课标下语文情境作文教学研究 当前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生作文教学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教育 >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研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要: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同时也是对小学生以后学习和发展都会产生重要影响的教学内容,但同时,作文教学也始终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难的一个环节,所以说,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研究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以及对以后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开展提出了简单的建议。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发展现状;对策
【中国分类法】G623.24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等,而作文教学又直接关系到小学生未来的学习和发展,多种错综复杂的关系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进行增加了新的难度和考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
掌握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是研究作文教学的基础,一般来说,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可以包括两各方面,一方面是作文教学设计,也是作文教学的准备过程,另一方面就是作文教学的实行过程,就是作文教学的开展。这两方面的工作相辅相成,紧密相连,只有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顺利进行。
作文教学设计,是作文教学开始的起点,具体包括确定作文教学内容,选择作文教学方法,找到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等,这些内容是做好作文教学实行阶段的前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一般都比较简单,但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找到教学问题等工作相对要复杂,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完成。
作文教学的开展,是作文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成为狭义的作文教学,它是在作文教学的设计的基础上,将作文的写作方式、写作技巧传达给学生的阶段,所以说作文教学的开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于作文写作能力的学习,直接体现一个教师的作文教学水平。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
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可以通过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以及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向来分析:
1、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
最近几年,随着国家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自然也在这样的环境下获得了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和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来自于多方的重视是作文教学能够顺利发展的基础,在之前,面对升学压力以及其它方面因素的影响,作文教学“见效慢”,也就是说一般投入较多,但是受到的回报比较少,或比较慢,所以经常被教师和学生所忽视,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了,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作文教学对于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特别是素质教育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地位越来越高。由此可见,来自于学校、家长以及学生的重视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之一。
其次,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对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逐渐增多,这也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发展的体现之一。各行各业的发展都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支持,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一些先进教学设备的应用,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设施,还是远程教学,都是依靠科技力量才能得以实现,最近几年,作文教学中也开始逐渐引入现代科技技术,比如通过电脑模拟场景来培养学生的创作情感等方式,这对于作文教学的开展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对于现代科技技术的应用在逐渐增多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取得的成绩之一。
2、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的是问题的存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还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出现问题是不可避免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1)教师对作文教学的作文教学设计阶段重视不够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内容中已经提到,作文教学设计是作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内容,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看,教师对于这一部分的重视程度时非常低的,很多教师甚至完全不进行作文教学设计,而直接进行教学的实行阶段,这样一来,课堂就非常容易出现问题,而问题出现以后,由于缺乏可见的准备,问题的解决也常常陷入困境。此外,没有做够的作文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中内容的讲授也会不充分,不利于学生的掌握。
(2)作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主观感受缺乏重视
教师和学生是教学环节的主体,但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忽视学生的主观感受,而完全凭借自身的经验和想法进行教学,这对于学生的学习也是非常不利的。作文教学应该是方法的传授和情感的沟通的过程,如果只是教师在上面进行单纯的知识传授,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这样,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就很难达到。同时,由于不重视学生的主观感受,教师也很难掌握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所在。总之,作文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主观感受缺乏重视是单签作文教学发展中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除了以上提到的两点以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模式没有形成等等。
三、发展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策略分析
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的发展现状,对作文教学的发展提出以下策略:首先,要提高对作文教学设计的重视,可以硬性要求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之前做好足够的教学设计工作;其次,要加强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沟通交流使教师掌握更多学生信息,进而对学生困惑的内容进行重点讲授;再次,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作文教学本身应该是非常灵活的教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课外活动、小组讨论等,所以说应该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方法,这对于作文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四、结束语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作文教学的水平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发展,作为一种表达方式,作文教学的的水平更是关系着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因此,做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研究
当前,新课程改革已经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在新课程背景下得到了长足发展,积极融入到这场教学改革的洪流之中,立足于自身的工作实际进行创新,成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目标。
一、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发展趋势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进一步尊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也是各种改革成果的核心理念,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语文教学中主动参与的重要角色,学生需要依靠自己的努力来实现学习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充当引路人。
(2)教学现代化趋势得到进一步体现。随着教学投入的不断增加,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走进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其中多媒体是主要代表。多媒体手段的加入让初中语文教学工作迈入信息化的轨道,海量的教学信息能够形象展示在课堂之中,为教学成效的提升发挥促进作用。
(3)教学差异化原则得到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改革中,教学工作应当面向全体学生,兼顾每一位学生的差异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长足发展。许多教师进行的分类教学有效适应了学生的发展差异,并为他们的整体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教学立体性框架得到进一步构建。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不仅局限于课堂45分钟,还向课前课后有效延伸:在课前进行有效的针对性预习,在课后通过生动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延长课堂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学生的语文学习成效,促进教学成效提升。
二、初中语文教师顺应教学改革的建议
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有效适应教学改革要求并强化自主创新,将先进的教学改革成果经验和自身的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使它山之石为己所用,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语文教学活动。
(1)强化自身学习,努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初中语文教师面对日新月异的教学改革形势,不能坐井观天,而要开放眼界,及时补充知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进一步提高教学驾驭能力。①认真学习教学刊物。初中语文教师要广泛涉猎各种教学刊物,从中学习与语文教学有关的经验,研究教学工作的规律与特点,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②经常浏览教学网站。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教学网站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与建议,教师在工作之余要浏览初中语文教学网站,进一步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并从中搜集习题课件等方面的资源,有效应用于教学工作中。③积极参加教学研讨。教师不仅要参加科研组、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还要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育活动,在教研活动中感悟他人的成功经验,并将其消化吸收并应用于自己的教学工作中,提高语文教学能力。
(2)深化教学改革,充分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教学改革是教学成效提升的核心动力,初中语文教师要着眼于教学改革工作,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的优化,进一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①注重改进教学模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再将学生当做被动接受知识的对象,而是要努力为他们创设载体,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学习。许多教师采用了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成效较为明显,按照班级生数将学生分为多个学习小组,将教学活动从学生个体转变为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必要的指点引导,侧重于在重难点方面对学生开展思维方式的点拨,基本型学习内容全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的方式寻找问题的答案。②注重兼顾学生差异,促进整体成效提升。对于学生存在的学习差异,教师一定要通过差异性的教学目标要求及相应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发展差异要求,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成效。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教师要着眼于优秀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分别给予相应难度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组织教学活动,包括课堂教学提问,还包括语文练习、语文考试等。通过这样的方式,全体学生在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全部动起来,得到最大化发展。③注重电教手段运用,丰富语文教学过程。将电教手段作用发挥出来,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重要措施,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电教手段补充信息,尤其是在一些学生缺乏感知的内容教学中,电教手段的运用能够较好地发挥补充的作用,通过生动的视频、精美的图片、翔实的数据,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从单纯的文字转变到丰富的视频信息之中,以这样的信息补充构建起立体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加深刻直观地领悟,有助于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3)强化资源整合,有效巩固课堂教学成效。课内外资源的有效整合是构建立体化教学模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保障。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开发语文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源,使其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与成效提升的重要保障。
写字是识字的一种综合能力,必须借助大脑精细的分析、综合,身体各部位协调用力才能完成。可知,写字是一种活动结果,要求学生写出来的字正确、美观。写字的过程中却由大脑精细的分析和综合完成的,学生不写错别字,认识汉字的过程尤其重要。根据我们的分析发现,错别字产生是因为识字量太大,而汉字中又有许多字词音近或形似或笔画太复杂导致,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心理发展特点的低年级学生,对形似或笔画复杂的汉字更加容易混淆。面对识字量的增加,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认字,因为只有对字词有了深刻的印象,才能减少学生写字时用错字的现象。现在的学龄儿童经过幼儿阶段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常见的汉字,一年级教师应该在第一学期加强拼音教学,掌握好拼音工具,每天鼓励学生阅读“注音读物”20分钟,这样,学生在阅读情境中认识到了很多生字,还能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课间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也不失为一个课外延伸的好办法,如:发作业本时,让学生轮流发,从而认识同学的名字;生活环境中,鼓励学生接触更多的汉字,比如家中物品的包装物上,汉字可多了,“红蜻蜓”皮鞋、“达能”饼干、“光明”牛奶、“巧手”洗衣粉……当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读出生活环境中的汉字时,他是多么兴奋啊!如果再引导他们将收集到的商标、广告等汇集起来,装订成册,便成了一本生动形象、图文并茂的“识字读本”,相信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大为增强。学生认的字多,显然对字的熟悉程度加深,在课堂中再次学习时也不会与其他字相混淆,还能准确地说出与其相似的形近字之间的不同之处。此时学生学习的心情无比轻松愉悦,对于生字的学习也是信心满满,不再有识字量大带来的压力和学习生字而感到枯燥的低落情绪,那么易错字也随之减少。
二、课堂“先入为主”———正面干预
“先入为主”,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往往在头脑中占有主导地位,以后再遇到不同的意见时,就不容易接受。当然,教师让学生的头脑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正确、记忆深刻的字词,即使把音近或形似的字放在一起,也不会混淆。有些教师刚教学生书写几个生字,就让学生根据生字听写组词,结果出现了许多音同的别字词语。如果能将要听写的词语汇总,让学生读一读,再动手抄一遍,即使不听写词语,学生也能在作业本上很好地表现。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吃一堑,长一智”,教师应该在学生没有出现错误前进行“先入为主”的有效正面干预,以减少和避免易错字的出现。
1.联想法。
联想法主要是通过故事或生活情境等启发学生记住易错字,如“瓜”字,问:西瓜长哪里?答:西瓜藤里躲。教师用彩笔强调学生容易漏掉的藤上西瓜(一点)。这样的联想法,既适合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的特点,又能使学生对关键的笔画记忆深刻。有很多生字因为形似,学生在书写时容易少一笔或多一笔,有些字易与字形相近的字混淆。如果在教这些字的时候,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展开联想,将字的笔画特征想象成生活中的某种事物,学生印象深刻,就不会忘记。如“竹”字左右部分非常相似,除告诉学生只有一个钩外,还可以通过情境让孩子加深记忆:“竹”的左右两部分,多么像我们相亲相爱的爸爸妈妈,左边像爸爸,右边像妈妈,爸爸妈妈长得可像了,只有一个地方不一样,原来妈妈怀里躲个小宝宝(尖尖的小竹笋)。又如区分拨、拔两个形近字,将“拔”字联想成“萝卜”、“快要掉的乳牙”、“草”等实物(竖折中的竖)拔走了,可以组词为拔草、拔牙、拔萝卜等。而用“拨”时则体现借用“手指”或“尾巴”等工具(将短竖联想成手指等工具)的一个动作过程,组词为拨珠子、拨头发、小鱼拨水等。从活动结果来看,99%的学生不再混淆这些生字的用法,这样的启发能让孩子们对形近字的精细分化产生兴趣,还能引导学生创造性地抓住字形的关键笔画,自主地分化易错字,从而不写错别字。
2.比较法。
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对字形的轮廓容易掌握,对内部细节难以牢记。辨析比较,区分异同,对于相似字词也能形成精确的分化抑制,帮助学生把字词书写正确。通过组词,组多个词语让学生在组词过程进行视觉强化生字,同时也是掌握概念的过程。因为词义在生活实践中有的常用,有的例举几个句子就能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以即使字形再相似或音相同,通过比较组词,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记忆生字也要比书写记忆的效果好。干扰理论指出,对于相互干扰的相似字词使学生的记忆痕迹相互重叠、掩盖,甚至出现变形的错字。采用“家族”归类区分混淆字也是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把某个字换偏旁,互相比较来增加记忆,如“钱”字,去掉金字旁,加上三点水,变成“浅”,加上皿字底,变成“盏”,并对每个形近字进行扩词比赛,比比哪个学生掌握得更好,一道题能使学生复习巩固很多生字,更能让学生区分形近字各自的形态和用法,再也不会因为“盏”字写成少一横或少一点而担忧,因为“盏”字归类到“钱”、“浅”家族中,也给与之混淆的另一家族“浇”、“烧”、“绕”、“晓”等组组词,就不会将这些字写成两横或右上加点(个别学生除外)的错字了,因为以上是各自的两个“家族”。另一种是音同或音近字,需要孩子们精确地明白字词的意思,才能正确地运用。比如“在”和“再”、“做”和“作”、“坐”和“座”、“哪”和“那”等字,采用“一字开花”的组词比赛,比比谁开的花最多、最好看,并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在词语情境中明白该字的用意。
3.口诀、字谜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所以探究学习方法来设计教学方案,是有效的教学行为。小学生最喜欢玩游戏,如果让学生编口诀、猜字谜,课堂上气氛活跃,学生情绪高涨,特别开心。如:有只小羊被关在羊圈里,用剪刀剪掉了羊毛。学生猜了好久,最后,出示“南”字,并一边解说,一边用笔勾出笔画。即有只小羊被关在羊圈里(竖,横折钩),用剪刀(一横一撇)剪掉了羊毛(少了一横)。又如出现错误率很高的“游”字,教师可以让学生猜字:小孩子必须在成人的带领下,才能去方方的池塘里玩水、洗澡(打一字),即“游”字,还可以对学生渗透安全教育,一举两得。如果让学生给易错字创造性编个谜语,使同学们牢牢地记住该字,学生还会立刻开动脑筋,结果好谜语接连不断。学生能形象性地根据生活情景编谜语。如:有一个小朋友伸出手,五指并拢,放在眼睛前面,挡住强烈的太阳光。这个谜语是许多老师寻找记忆“暖”字方法的“救星”,因为谜底“暖”字在以往作业中出现错误率很高。总之,猜谜、编口诀的过程成了学生掌握难字的关键时刻,是识字写字教学的好途径。
三、课后“错了不再错”———及时巩固
1.多感官参与。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对小学一、二年级3572名儿童调查发现,错别字中,由于观察不精细,对整个字形只有模糊印象而出现的错字占88.21%。尽管教师进行细致地讲解,学生也通过比较,但由于低年级学生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知识相似或相近的特点干扰着原有的记忆,教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在作业本上依然会发现以前的错误,所以教师要及时复习巩固,让易错字不再重演在作业本上。教师适时将易错词语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读一读,并抄一抄(一般3次),并提醒学生某个字要特别注意。这种眼、嘴、手等多感官参与的复习,再加上分散多次地复习,是巩固生字、再次正确记忆、减少遗忘的好方法。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使他们一边玩,一边学,再次巩固易错字,提高作业的质量。
2.游戏巩固。
每一个孩子都爱玩,每一个孩子都要快乐。如果有游戏陪伴在学习生字过程中,我们的生活该多么快乐呀!“丢手绢”是老少皆知,小孩特爱玩的游戏。其中的一项游戏规则是“被放手绢的人要是不知道被放了手绢,而被丢手绢的人捉到的话,他就要表演一个节目”。在学生普遍性要写错一个字时,不妨用用丢手绢的规则,即提醒强调后要求学生不能出现错字,如果出错的话,该同学需表演一个节目。这个游戏一宣布,学生注意力十分集中,把字形记得尤为深刻,结果一个班同学没有出现错字或出现一个两个。当然那出错的学生表演了节目,活跃了气氛,给自己一个警告,以后会更专心地学习。教师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的书写也整洁美观多了,这样良好的作业质量为扫平错别字铺平了道路。
四、结语
浙江省201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小学语文教学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332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书院兴起于
A.秦汉时期 B.南北朝时期
C.宋代 D.明代
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中前三个学段的阶段目标与1993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实施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其中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汉语拼音提高了要求,增加了内容
B.重提识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C.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感悟
D.“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3.语文教材中有意识地安排一些有利于思维力、观察力、想象力训练的习题,这一做法开始于
A.80年代 B.50年代
C.90年代 D.60年代
4.北京特级教师马淑珍在拼读音节的教学中采用“找朋友”的方法,她所使用的教学策略是
A.联系儿童的语言读准拼音 B.通过编儿歌的方式学习拼音
C.通过游戏方式学习拼音 D.利用形象教学拼音字母
5.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以发展其“元认知”,这一做法说明
A.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监控,并及时作出调整
B.学生具有学习的内在动力
C.学生能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自主确定学习进度
D.学生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上有选择的权利
6.“作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踶跳跑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这是我国古代哪位语文教育家的观点?
A.欧阳修 B.谢枋
C.王筠 D.韩愈
7.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口语交际应用的范围和频率得到极大提高,由此可见,口语交际教学将
A.有助于社会交往能力的提高,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B.有助于书面交际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协调发展
C.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只重目治、忽视口耳训练的现状
D.有助于思维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8.下列体现综合性学习特点的一项是
A.复现性 B.个体性
C.被动性 D.群体性
9.属于口语交际的评价要求的一项是
A.有感情 B.临场性
C.正确 D.流利
10.旨在提出改进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的教学研究类型是
A.评价研究 B.发展研究
C.基础研究 D.应用研究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南北朝时期的《古文观止》是家喻户晓的语文选本。
12.从深层原因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和政治形势有关。
13.《幼学琼林》是明朝人萧良所编,把常用的词句、成语和典故用对仗的形式加以分类组合。
14.王日休《训蒙法》提出:“小儿读书,若初四句,不必多教遍数,且以教识字为主”体现了“儿童入学集中识字为先”这一传统识字教学经验。
15.萨特“阅读时你在预测,也在等待”这一说法很好地印证了“相互作用”的阅读模式。
16.实践证明,中年级观察作文的形式是素描训练。
17.语文教学是言语教学,而不是语言教学。
18.中年级学生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宜用活动计划、活动总结、专题演讲和简单的研究报告来表达其学习成果。
19.简答题属于论文式试题。
20.弗兰德斯的“互动分类体系”是一种结构性课堂观察方式。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语文教育最初的基本内容,就是学习和________文字。
22.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第二部分“课程目标”第一条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________和审美情趣。
23.据研究,课程资源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24.建国后我国小学识字量的变化呈V字形,1992年8月颁布的《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的识字要求是________个,成为历史低谷。
25.教师在课外阅读中的作用是选书、阅读和________。
26.上海市的吴立岗等提倡的“作文素描训练”把小学作文教学分为五个阶段,即一年级进行口语训练,二年级进行写话训练,三年级进行________,四年级进行半独立的篇章训练,五、六年级进行独立的命题作文训练。
27.口语交际与书面交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言语形式上和________中的差异。
28.小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通过两个渠道:一是课堂教学,即以学习教材为主要形式;二是________,即以体验学习和自主活动为主要形式。
29.语文教学评价从评价形式可以分为口试、笔试和________等。
30.根据对变量的控制程度,语文教学实验研究可以分为真实验、________和前实验。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31.语文教学研究
32.口语交际教学
33.听读识字法
34.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个性化教学策略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
36.简述课外阅读指导的策略。
37.简要分析作文思想内容积蓄系统。
38.简述行动研究的实施步骤。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