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8篇

时间:2023-08-07 09:23: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立医院经济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立医院经济管理

篇1

新医改的推行实施将公立医院的改革推向了“深水区”。而医院经济管理,作为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管理效力将直接影响着医院是否能可持续发展。本文就近两年新医改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进行相关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

新医改;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研究

一、引言

新医改将工作重点安排在全面深化公立医院改革,破除以药养医机制,深化编制人事绩效制度改革,完善分级诊疗体系等各项配套改革。随着新医改的不断深入,医院要变革优化经济管理,加强管理和监督的力度,合理控制成本和支出,完善预算机制,以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医改对医院经济管理提出的挑战

(一)新医改下,相关补偿机制对医院经济管理的影响

随着以药养医机制的废除,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关键因素演变成经济补偿机制是否科学建立。从现今发展来看,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单一是限制公立医院长远发展的主要碍脚石。多数公立医院的资金运营来源是以医院服务收费为主导,对于社会资本引入和政府拨款只是辅助,这造成了公立医院既要创收又要保持公益性的矛盾。随着以往以药养医的传统机制废除,公立医院补偿机制有所变化,由财政补助收费形式、药品加成收费形式、医疗服务收费形式演变为现今的财政补助方面、医疗服务方面收费形式。基于补偿机制改革的深入,经济市场面临严峻挑战,公立医院需要在保持自有的公益性质的基础上,适应经济市场的需求,也因此,公立医院的相关经济管理模式改革与创新尤为的重要。

(二)经济市场竞争中药品和相关医用材料的招标

在经济市场中,药品的药价和相关医用材料价格方面,采用的是采购两套体系,分别是零售最高限价、集中采购体系。这两套体系的运用会呈现药价加大、医用材料价虚低的现象,长远来说不利于医药产业、医用材料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在集中采购体系中,我国政府在药品及医用材料公开招标过程中进行价格直接干预,不利于经济市场竞争力发展。除此之外,公立医院机构自行采购药品能体现法人对财产的独立使用权,但是卫生行政等相关部门的集中采购招标形式,不利于落实医院法人独立主导地位。另一方面来说集中采购使得交易成本大大增加,后付费的结算模式很难实现经济市场的量价挂钩,使得市场准入程序变得流程繁琐,违背经济市场的竞争规律。

(三)成本管理不全面,监管制度不统一

全面的成本管理,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指成本计划、核算、分析评价、控制等内容。作为社会公益机构,有效的成本管理是公立医院在经济市场中提升竞争力、达成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路径,可以为医院的节约化、可持续化长远发展打好地基建设。截止目前,公立医院多少存在成本核算方面的问题。一是医院对成本管理认识度不足。对成本管理的不够重视或认识片面是常见的问题。只重视收入,忽视成本管理的现象屡见不鲜;二是医院对成本控制的教育度不足。大多公立医院没有建立成本控制制度,成本控制制度体系不够完善,甚至缺乏对医院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三是成本核算仅局限于以科室为单位的成本核算,发生的科室管理费用很少计入成本属于不完全成本核算;四是未及时开展医疗成本分析预算,导致盲目投资,造成经济风险;五是目前大部分公立医院使用传统核算方法管理固定资产,已经无法适应新医改的要求。也由于大多公立医院对于固定资产方面管理不够严谨,使得固定资产管理缺乏有效的科学管理体系,比如新采购的医疗专业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没有及时入账;比如已报废的医用设备仍在账面显示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处理等等情况,使得医院的真正资产无法准确的进行成本核算。浪费医院资源、资源分配不合理必然导致医疗设备无法达到最大化利用率,造成公立医院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四)缺乏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由于对绩效管理方面的认识不足或片面,部分医院管理层在实施绩效考核制度变得流于形式。很多医务员工对于绩效考核结果认同度不高,一旦管理环节沟通交流力度不够,必会影响医院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绩效管理制度的机械化、非人性化必会长期影响着医院运作经营情况。因此推行有效的激励绩效制度是必要的措施。一方面完善管理体系可以使得本管理制度符合新医改趋势,完成与实际接轨,另一方面医务人员薪酬收入与绩效考核挂钩,对收入提高方面、人际关系方面、职业发展方面和自尊情感方面都有促进及提升作用。

三、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对策

(一)拓展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寻找公立医院公益性与可持续发展的平衡点

在新医改形势下,公立医院需要先满足社会的公益性质,才能考虑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对于社会的公益性质,可以满足广大社会受众的医疗公共服务需求,对于经济效益,需要公立医院的融资渠道多元化、投入回报机制建立的合理性来决定的。引入社会资本的良性引入与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不发生冲突,因此,公立医院改革可以适当考虑社会资本的吸纳。医院的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存在的只是服务对象的不同,都是以治病救人为最高宗旨。资金的引入关系到医院的正常运作。资金的充足情况直接影响到服务质量的高低。因此仅靠政府的补偿并不能满足公立医院的长远运营及发展需要。在引入社会资本前,公立医院需要做好降低成本的准备,同时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医院营利性组织及非营利性组织的监管力度,使得医院实现规范化制度管理。

(二)药价管理机制的明确建立和体系完善

首先来说,由政府相关部门建立明确药价集体招投标机制。一般情况下由卫生、医保、物价、药监等政府部门,协同生产经营药品及医用材料的企业、病患者以及医院医生等相关方的利益代表组成,通过对药品和相关医用材料的定价规则讨论、协商,来保证患者和企业的最终申诉权、质询权。其次再说,药价的提升、医用材料价格的管理方面决策需要秉持透明、可预见管理原则,在制定相关价格政策时,需要对社会公开化研讨,比如对差率管制方面、零售最高限价方面、医保支付价方面政策研讨等等。为加强社会公众对药价政策的解读,必要时行业标准医药成本应当承受社会公众的质询。最后,医院应优化收入结构,控制药占比,实行药品零库存,鼓励使用低价药,降低药品资金周转成本;降低耗材比,提高高值耗材准入门槛;切实提升自身医疗水平和职业操守,完善考评制度,严禁出现“大处方”。

(三)加强经费管理,完善成本管理、核算体系

传统医院资金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医改形势下长远发展需求。因此,应当将成本管理、核算管理两手抓,作为医院经营的重要管理手段。对于医院经费的使用,应当严格贯彻经费制度,确保医院经费费用达到规定范围,避免超出不可控现象。加强医院资金使用的最大化。加强医院设备等固定资产方面的管理,落实相关管理责任制,使固定资产责任由科室落实到人,减少医院资产的不必要流失。加强对医院各科室固定资产的购置、使用情况的审查并做好记录,做到资源合理分布,提升资源利用率。

(四)完善自身薪酬激励制度

目前,多数医院的绩效考核方案,基本以收支结余为主,受到改革的冲击会较大。所以绩效考核要尽快减少收支结余考核所占比例,若想调动医务工作员工的热情与积极性,绩效考核应当将综合考量和岗位绩效结合考虑,使得工作量、服务质量可以全面体现。因此加强公立医院的绩效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绩效薪酬体系管理,推行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制度,可以实现绩效机制的公平、公正原则。

四、结束语

针对新医改形势所带来的挑战,公立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面对。在保有自身公益服务性质的前提下,考虑经济效益的长远发展,使得公立医院的建立具有现实性重要意义。

作者:王东 单位:连云港市中医院

参考文献:

[1]谢光强.“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医务人员激励机制讨论[J].《大家健康》,2014年8月第8卷第16期323页

篇2

 

一、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形式下,对医院实行经济管理是医疗改革的一种体现,也正在尝试着改变我国医院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为当前公立医院在财政当中的拨款比较少,因此相关民营资本就逐渐渗入到医疗市场的竞争当中。另外,国家和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以及药品的监管力度有所加强,在这种双重的压力下,给医院的经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院在成本节约方面承担着巨大的压力,因此需要用有效的成本经济管理来降低医院的开销,增加医院的收入,以让医院处于正常的运转状态下,减少因为经济对医院产生的影响。另外,医院经济管理有利于对医院的成本进行有效降低,在很多医院当中,存在成本核算管理的部门化倾向,这样成本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系会有过少的体现。在完善的经济管理条件下,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已经在各个部门中有所体现,并且使医院全体人员参与的一种活动,坚持每人都从基本岗位做起,控制成本,完善环境的资本运营,以此实现医院经济的有效运转。

 

二、当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公立医院投入不足

 

目前,公立医院的收入来源主要有两方面:政府财政补助和医疗服务收入,而当前制约公立医院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财政总体投入仍然不足。除此之外,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倒金字塔”问题严重,越到基层财政投入越显不足。而这对于本就因为资源禀赋较差而处于市场竞争弱势地位的基层医院而言,无疑会更进一步削弱和压缩它们的竞争能力和生存空间。

 

(二)公立医院成本核算不科学,管控薄弱

 

由于公立医院事业单位的性质,部分领导和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对于人力成本控制不严,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胡乱加塞临时工,造成有的科室人手不足、资源紧张;有的科室则人浮于事,不少员工无所事事。材料和设备成本控制不严,耗材、办公用品等管理不严,随意支取、浪费,办公电脑、空调等没有做到人走电断。有些员工将一些低值耗材如口罩、消毒液、手套等拿回家中,有的员工则利用职权之便带亲属免费做检查;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对药品以及医疗器材进行集中采购,竞争力不足;采购缺乏调研和计划,库存成本高企。

 

(三)公立医院管理机制混乱

 

当前,公立医院存在过度行政化的问题,行政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规模过于庞大,临床医务人员反而不足。内部管理僵化,缺乏创新进取意识,各部门之间推诿卸责,互相扯皮,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医务人员官僚思想浓厚,办事拖拉、死板,部分医务人员医德医风较差,存在收受红包、辱骂病人等违法违规行为,影响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外部形象。另外,一些公立医院在进行内部控制中其制度不是很完善,对于财务活动也缺少相应的规范。风险管控薄弱,忽视对公立医院未来风险预测和分析,缺乏有效的风险辨识、分析、决策、监控、预警及管控应对机制,对公立医院的风险成本增加,对于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有些公立医院因为缺乏科学的风险决策机制,盲目借贷投资,导致医院债务高企,损害医院的长期发展和职工利益。

 

(四)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人才匮乏

 

在公立医院具体的经济管理中其主要核心就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但是在很多医院,对于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是很充分,导致人才水平低,有的医院干脆就没有设置经济管理工作部门,由其他部门的人员兼任,大多数医院认为经济管理就等同于财务管理,这就使得医院忽略了预算管理、成本控制、无形资产管理、服务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经济管理工作的内容,这样就导致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不是很高,同时增加了医院的运营成本。

 

(五)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在当前一些专门针对医院所开发的信息系统逐渐被有效应用,这些为患者的门诊、体检、住院等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如许多医院建立自己的网站并推出APP,人们可以在晚上挂号、预约专家,或者在网上预约体检,还可以根据自身选择体检的项目,这些都大大的方便了患者,节约了大量的时间。但是,许多医院缺乏对引进的信息平台的管理,并没有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平台之间的信息无法进行共享,造成信息化管理名存实亡,没有起到提高经济管理水平的作用,降低了医院的管理效率。

 

三、加强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

 

(一)转变医院经营管理理念

 

在医院实际的运行当中,随着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医院的经营理念也需要有效改变,医院不再是公众严重的为自己福利性代言的机构,并且一些“等待”“依靠”等经济管理理念也被多数医疗管理者所摒弃。因为医院经济管理的强化,经济观念也不断地被强化,医疗设备等硬件条件的改善,让医院处于一个腾飞发展的状态之中。医院的经营管理向着经济效益与经济成本方向发展,这种意识在多数医疗工作者的心中和眼中已经深化,扎根。

 

(二)加强经费保障,加大公立医院财政预算投入

 

针对上述财政投资不足的问题,政府一定要加强对于公共卫生事业支出比例的提升,加强对于公立医院预算的投入,不断确保经费的保证,实现为公立医院的发展以及相关建设提供相关资金支持。各级政府应当依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卫生设施现状、疾病谱、社会医疗需求等,科学制订区域卫生事业发展计划,并合理控制对卫生事业和公立医院的投入规模,按照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长速度等确定相应的预算增长水平,保证公立医院预算投入不断提升。并且政府还需要解决在公立医院中产生的“倒金字塔”问题。按照新医改的目标和计划,未来基层医院将承担70%左右的医疗任务,因此财政投入必须向基层医院和一线医务人员倾斜。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机制保障,不断充实基层医疗力量,解决基层医疗发展后劲不足的问题,改善基层医疗环境。

 

(三)控制医疗成本,增强核算意识

 

当前,随着国家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公立医院都相应地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这样就在一定意义上使得医院的资金收入降低,对于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的提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作为非营利性的国家单位,公立医院的主要目的就是服务社会和大众,其自身能力是有限的,为了能够实现公立医院发展的可持续性,只能依靠自身的资金积累,同时还需要医院能够有相应的资金收入。医疗改革往往会使得医疗收入降低,这就在一定意义上需要我们自身加强思考和对观念的转变,之前是朝向收入进行效益的获得,现在是朝向成本以及运行管理获得效益。医院需要加强对于经济管理制度的不断建设,并对医疗的核算管理方式进行完善,全面实现医疗成本的控制。并且对医院的不必要支出进行削减,并且降低其他方面的支出,以此来减少医院资金的支出,确保医院的现金流能够充足和其效益保持稳定。并且还需要加强对于医疗设备的有效管理,利用相关措施提升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并且加强医疗设备的维护,以此延长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医院在进行医疗成本控制当中,需要列出对应相关科室以及医疗项目的相关费用支出的明细,以此实现成本的全面控制。公立医院在对成本进行严格控制以及有效管理的基础上,还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确保医疗水平不降低的情况下,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方案,以此促进医院的有效发展。

 

(四)完善自身素质,提高竞争力

 

当前,在公立医院的发展中,加强对于医院的改革不但是机遇,也是一种挑战。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市场的竞争,公立医院为了能够在当前医疗行业当中继续引领医疗行业的进步,就需要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中不断创新和改革。医院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相关管理机制进行完善。首先,医院需要加强经济管理的创新和改革,以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其次,公立医院需要加强对于人员能力以及素质的培养,在不断提升人员医疗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建设。再次,在现阶段医疗市场运行当中,医院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市场调查,了解当前医疗需求以及患者的诉求,采用相关措施强化医院的特色以及优势。最后,强化医疗水平以及设备的应用和改进,全面有效地提升医院总体水平。

 

(五)加强信息化平台建设

 

信息化平台的建设是时展的要求,是提高医院经济管理的要求,医院进行信息化平台建设应该以财务管理和医疗服务为中心,实现资源共享,在此基础上实现医院成本的管理,并有效提升医院的运行效率。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为医院提供了一套快捷、高效的管理体系,医务人员通过信息平台可以快速查询患者的诊断情况,住院情况,患者可以通过信息平台挂号、预约专家门诊,财务人员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快速查询财务数据,对当前医院自身的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实现医院管理的人性化以及合理化。同样,这也需要医院能够加强对于医院信息平台的有效维护以及更新,使得信息化平台能够持续长久地为医院服务。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公立医院的管理中经济管理是其重要的部分,也是公立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保证,医院需要重视经济管理当中所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关对策有效地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水平,努力为人们提供安全以及有效和可靠的医疗服务,有效地实现社会以及经济效益的双赢。

篇3

一、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在新医改下,药品经济管理变成公立医院重要的管理工作,其管理效果对公立医院及其职工的利益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必须加强管理。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对公立医院收入结构的优化有利。公立医院是非营利性的社会公益单位,收入主要源自财政拨款以及医疗服务费用、药品收入费用这三个大的方面,而市场经济规律的消极影响造成药品生产、销售等环节蔓延着腐败现象,国内医疗药品市场遭遇巨大冲击,医疗费用快速增多。因此,加强药品经济管理,依托国家财务制度分别核算、管理公立医院的医和药,这有利于增加公立医院采购药品的透明度,对不合格用药现象加以控制,以不增加患者经济负担为前提增加公立医院补偿,优化收入结构。二是对提高公立医院医疗资源利用率有利。在不合理补偿机制之下,药品收入过高增加患者负担,造成很多患者到零售药店购买药品,不仅无法确保患者用药安全,还减少公立医院经济收入[1]。通过加强药品经济管理,用疗效确切、价廉质优的国产药品代替昂贵的进口药品,兼顾集体与个体的消费利益,提高经济收入。三是对调整公立医院药品资金运作有利。公立医院往往不能在实际工作中准确核算药品收入,存在药品库存不实、和厂商的债务债权关系不清等问题,影响公立医院的运作。所以加强药品经济管理,强化经济核算,这对公立医院合理调配资金、正常运作有重要意义。

二、加强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的策略建议

(一)加强药品经济核算。经济核算指的是利用价值形式,采取记账和算账等方法,对公立医院卫生保健服务的成果、劳动消耗进行记录、计算以及分析、对比,用尽量少的劳动消耗获取尽量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2]。经济核算能使公立医院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上控制药品消耗,降低成本,只是很多医院的现有经济核算系统只针对整体产出、科室效益问题实施经济核算、成本核算,很少涉及药品经济管理,导致公立医院无法真正控制成本、提高效益,必须及时改善。所以公立医院在药品的核算环节,为反映并监督药品的购入、销售流转的整个过程,要求财会部门要设置药品、药品进销差价这两个总账科目,对药品的购入、领发以及销售、成本、进销差价等进行核算与控制。在实施公立医院药品经济核算时,需要准确计算医院药品的收入,其总额涵盖公立医院购进药品以及自制药品的收入,包括药品的经营成本、折扣收入、加成收入、加工增加值等全部的收入,只要折扣收入与国家规定相符,就必须将其计算到药品收入当中,确保公立医院药品收支结余的合理性、正确性,减少药品费用。(二)坚持规范临床用药。按照公立医院临床路径坚持规范使用药品,这对医院药费的增长有重要控制作用。规范临床用药主要是针对患者就医的整个流程,包括从门诊首诊到入院治疗的用药、痊愈出院所带药品的整个临床路径的用药,应进行全程跟踪管理、控制、考核。尤其是针对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临床基本用药必须给出合理的、科学的规定,只有针对疑难杂症、危重病症、特殊医疗方才能提高临床药品使用,只是必须先和患者沟通,由专家小组指导。另外,按照病情的发展,要严格遵循临床治疗的变化与客观要求,适时修正临床用药的目录、要求。临床路径用药是全新的用药模式,是公立医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临床因病施治、对症用药、合理治疗、合理用药以缓解老百姓看病贵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3]。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公立医院临床路径治疗,由医疗专家有效监管临床用药,改进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优化医疗服务流程,规范诊疗行为,以不断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减轻老百姓基本用药经济负担,让患者减少支出,提高药品经济管理效率。同时,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先成立由一线药品专家、医学专家组成的临床路径用药管理专家小组,指导、检查、督促并考核临床路径用药,基于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等临床基本用药,制定与临床路径用药客观规律相符的、能基本满足临床用药需求的用药目录,并制定相应的使用规范、用药指南。但临床路径用药使公立医院原有的购用药品的模式发生变化,导致医生与患者均改变过去的用药习惯,医患之间极有可能发生不适应的现象,这使得公立医院医患沟通机制面临新的要求。所以要加强公立医院临床路径用药的管理,临床医生要加强学习临床路径用药目录,领会新医改的精神,对临床路径用药的意义进行深入的分析,统一医护人员对药品经济管理的思想认识,在保证临床疗效的基本前提下尽量依据临床路径用药指南选择价廉质优的药品,减少患者药品费用支出,控制医院药品费用,提高资源利用率。(三)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公立医院必须严格执行《药品价格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依据药品实际进价和国家规定的差价率定价,购进药品的价格越低,药品的零售价就越低。公立医院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渠道了解医药工业信息、新药开发信息、商业流通信息以及进口药品信息等,掌握最新药品价格升降、药品经济信息,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货比三家,用最低的价格想患者出售药品,减少他们的医疗费用。同时,公立医院不得对医生拿药品回扣的现象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必须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医生有收受红包的行为,必须严惩,不断加强对医生的医德医风教育以及法治规范教育,督促检查医生用药行为。具体可采取考核评比、奖惩处罚以及张榜公布等方式有效监督医生临床用药行为。传统医疗模式往往认为只要是正式定级的医生都具备处方权,患者只能用医生开的药,也就是患者被动、医生主动。针对同一种疾病,治疗方案是多种多样的,医生可选择安全有效且经济的药品治好患者的病,也可为追求利润而选择大处方、贵重药治疗患者的病,对医生的制约很少。对此,公立医院要想加强药品经济管理、控制药品费用支出,就应重视大力监督医生的处方权。具体可由医务科牵头,全院各个科主任医师、财务科和药剂科组成监督医生处方权的小组,组长由业务院长担任,制定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的治疗标准与用药制度,检查全院医生的处方、病例、治疗单、检查单据等,对照标准看其是否安全、恰当、合理、经济,在综合分析与研究之后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和医生的奖金挂钩,将经济合理用药视作医生工作质量考核指标之一,控制药品滥用现象,降低医疗费用,提高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水平。

三、结语

公立医院药品经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综合性的工程,在新医改下只有充分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树立起科学发展观,走创新途径,持续加强对药品的管理,有效控制药品费用,从而使药品经济管理不断趋于规范化、科学化,提高公立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从而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促使公立医院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实现可持续发展。

作者:童毅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参考文献:

[1]韦霖.加强医院药品会计管理办法的探讨[J].时代金融,2015,(05):203+206.

篇4

(一)有助于对医院各专科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掌握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通过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各专科的投入成本与收入效益进行核算,医院的有关管理者能够对医院各专科运行的各种数据指标进行全面了解,以掌握各专科的具体运行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做出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医院的整体管理水平,改善医院管理现状,促进医院的健康发展。

(二)有助于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活动中,其主要的管理活动包括对医院财务进行管理,对经济活动进行分析与评价,提供相关的医疗服务与资源利用信息等,为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不断加强其对医院经济运行的管理水平。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管理工作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能够对医院经济活动进行有效地成本控制,并促进医院资源的充分、有效利用,提高医院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以降低医疗患者为维持健康所支出的费用成本,减少其经济负担。

二、在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的有效策略

(一)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做好医疗成本的控制工作

将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用到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中,主要就是为了对医疗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发挥其最大效应,以实现对医疗成本的有效控制。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不断建设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要求各医疗机构对医疗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无限的价值,满足我国广大群众的实际需要。另外,作为公立医院,要充分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在经济活动中的成本投入进行有效管理,对医院的成本投入与收入效益进行分析、核算,对各科室的投入成本进行控制,促进收益对成本投入的补偿,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对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进行全面考虑,促进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客观性

在公立医院的经济运行过程中,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医院的成本投入与社会收益进行全面考虑,在此分析标准的指导作用下,医院的社会收益将作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重点考虑因素,有效促进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的客观性与全面性。一方面,在成本投入上的经济要素。医院在运行中,医疗人力投入成本,对医院内部员工的专业培训支出,大量的医疗资源的费用支出,水电资源的消耗以及医疗设备的应用等,体现出分析效果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在社会收益上的经济要素。在医院的科研工作中,对原有操作程序的合理简化,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并保证了医疗效果的有效性与准确性,使患者的精神压力与经济负担都有所减轻。再加上一些在医院科研工作中,产生的无形的收益以及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收益,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对这类收益进行评估,体现了分析效果的全面性。

(三)保持医院公益性,实现医院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公立医院要以公益性经营为主,作为政府要加大对公立医院的投入与建设力度,强化其责任感,促进国民健康策略的改进与完善,有效减轻我国广大群众的就医负担,使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得以有效缓解。同时,要完善医疗卫生制度,使其覆盖城乡广大居民,为我国居民提供质优价廉、安全可靠的医疗服务。

三、总结

篇5

(一)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管理工作的影响预算管理是一个医院不可或缺的管理模式,它能够把组织的所有相关方面紧密地融合到一个体系当中。但是医院现行的预算管理科学性不高、严谨性不足、主动性缺乏,再加上执行预算过于随意,阻碍着医院的进步发展。公立医院是由政府主办的,它的经济活动属于预算管理范围,部分议员出于传统观念,常年实行的是部门预算(是政府预算的一种制度,由政府各部门编制,部门是指财政直接发生经费领拨关系的单位)。新的财务制度要求医院实行全面预算(是将业务、资金、人才、信息等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从而有效开展医疗服务活动,以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目前,有些公立医院“重医疗,轻管理”,认为预算管理是特定部门工作的范畴,把预算看作应付上级的工作,预算执行十分困难。预算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完全靠外部控制这一种形式,自我控制力度不够。预算管理中的一个小问题反映到经营管理中就很可能是一个重大失误,对医院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二)成本管理和信息化管理体制不健全成本管理是以成本核算为基础的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以最少的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就必须有强大的信息化生产力,实现信息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等与智能化工具相适应,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数据的分析整理。医院对医疗重视,但是对于经济管理重视程度却不足。医院的人才大多是医学院校毕业的专业型人才,懂经营管理和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相关技术人才的缺乏仅仅是一方面的,医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以及网络设备也跟不上时代的要求。目前,公立医院的管理缺乏一个完善的管理体制和一个健全的绩效评估体系,无法恰当处理成本核算与奖金分配之间的关系,当然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无法充分调动,直接影响到了医院的发展。

二、加强医院经济管理的措施

现阶段,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是医院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不断改革的医疗体制下,公立医院要想在市场竞争中正常运行,就必须建立健全经济管理体制,对医院实行科学化、数字化管理,实现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公立医院可以通过信息网络系统,加强与全院各科室的信息融合,实现医院的预算控制、成本核算、信息化管理三者的有机统一,使经济管理手段与医院管理更加紧密地结合和更加科学有效。

(一)强化预算管理和控制医院要科学合理地编制预算,并且进行有效的外部控制以及自我控制,实现对经济管理的宏观调控,这是实现经济管理的战略目标的前提条件。科学性、高水平的预算管理是做好医院经济管理的前提。医院必须增强对于预算管理和预算控制重要性的认识,这样才能够实现公立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前文中已论述到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它是在医院一定阶段战略目标基础上,对未来的经营活动进行全面、详细的筹划和预测,并进行严格的预测监控,以求有效地管理企业,最大限度地实现战略目标,是提高医院运行质量的重要措施。预算管理的基本单位是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医院的全部职工都应该参与,成立相关的编制小组。为保证制定预算的工作人员秉承科学性、前瞻性、严肃性的原则,一个严格的审核分析、考核制度在预算管理中必不可少。开展本年度预算时,首先要对整个医院各部门上年度的预算执行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本年度医疗服务的开展、医疗市场可能发生的变化、各个科室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这段时期的收支预算,并根据审核分析和考核制度对预算进行审批,恰当调整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当然,预算管理中最为重要的部分是预算的执行。

篇6

(一)思想上缺乏重视,内部审计人员积极性不高

当前,在我国公立医院内部经济管理中面临的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医院相关管理人员和员工对内部审计缺乏思想上的重视,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和支持,也无法得到财物管理人员和会计人员的理解和配合。许多医院领导片面地认为医院内部设置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太大的必要,领导层思想上的不重视直接影响了下属各部门人员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管职能,导致很多医院内部审计机构缺失。一些医院虽然也象征性地设置了审计部门,但是却没有配备专门的审计人员,无法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流于形式,无法真正落到实处。此外,由于大多数的医院在制定具体的审计目标时,没有严格遵循医院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制定的审计目标脱离了医院的总体目标,极大地削弱了内部审计的工作效果,大大降低了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内部审计目标的实现。

(二)会计素质不高,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医院与其他企事业单位相比,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它是一种具有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组织,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类型。医院自古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救死扶伤、神圣的地方,但是当前大多数的医院为了节省开支、谋求最大化的经济利益,都会聘用一些资质不高或是没有具备专业资格的少数医务人员和财务会计人员。这些会计人员由于自身专业水平有限、素质不高,在实际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中缺乏相关熟练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技巧,再加上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各种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不仅会严重影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造成大量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医院的社会形象,破坏预期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此外,由于国家在医院经济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和完善,严重影响了内部监管机制的制定和实施,内部机制的不健全直接制约了医院的各项经济管理工作,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多数医院内部没有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部门。因此,当前为了进一步加强医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必须聘用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不断健全和完善医院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力度,才能推动医院的健康、稳定地发展。

(三)医院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够完善

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推进,健全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内控制度是时代和改革的需要,有利于医疗机构加强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效率和市场竞争力,有利于科学制定医疗服务价格,维护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保障医疗机构财务行为和会计核算合法、科学、规范和透明。目前很多医院存在管理层缺乏内部控制意识,单位缺少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主要基于传统经验,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标准或框架指导,对各项经济活动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未能对关键控制点实施有效控制,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而轻视管理工作,致使单位内部控制普通薄弱。

二、发挥内部审计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价值优势

(一)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有效预防经济违法犯罪行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市场经济经历着前所未有的飞速发展,新的市场经济体制给医院的经济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为了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时代潮流,医院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变换着。但是,任何一次体制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必定会带来一系列难题,近些年来随着医院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各种经济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这些不良现象逐渐由起初的公开型发展成为隐蔽型,很多不法分子通过采用各种高科技手段实行经济犯罪,增大了查处难度。因此,公立医院必须积极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将内部审计督查真正落实到实处,在实时的跟踪监督过程中及时发现一些问题和不良的现象,并在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地手段解决问题,遏制不良行为的进一步发展。通过不断完善内部审计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力度,才能有效地预防医院日常工作中的各种违纪违法犯罪行为,为医院顺利开展经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实现医院资金的合理配置

在公立医院加强内部审计,有利于推动医院进行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实现资金的最优化配置,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医院要想取得长远的发展,就应统筹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要关注自身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注重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不断积累自身的社会效益。医院应树立以病人为核心的理念,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要求;同时应该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加强内部审计,可以适时检查和监督医院的各项资金运行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各项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最大化地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及时到位地检查和审计医院内部的各项业务收支和财务预决算等情况,能够较为准确地掌握医院真实的资金运行状况,根据审计结果有针对性地制定措施,对医院资金的分配实现严格有效的控制,在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化地降低各项费用的使用,实现资金的最优化使用。另一方面,加强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经济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杜绝各种浪费行为,对医院经济管理中出现的各种不良现象可以起到有效的遏制和预防作用;促使医护人员在各自岗位上尽职尽责,确保医院内部的控制体系更加科学和完善,进一步推动医院的长远健康地发展。

(三)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实现医院健康发展的内在需求

与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及法律手段相比,内部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在这些传统手段之外发挥重要的调整作用。内部审计工作人员是由医院内部不同工作部门的人员组成,并要求这些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操守,才能真正满足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弥补其他监督手段的空白和不足,将监督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经济管理的各个环节和细微处,积极敦促医院的稳步发展。首先,加强内部审计,可以促使医院各项费用的收取严格遵循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监督各项收入及时核算,确保核算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内部审计还可以监督和查询医院的财物购进及转让情况,对各项财物实行跟踪监督,维护医院的整体利益。此外,加强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监督和审查本医院和其他医院之间的经济往来情况,确保医院自身的资产安全。其次,内部审计可以监督工资数额和其他待遇或奖金的落实发放情况,保证工资数额的准确性,积极发现工资待遇发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违纪行为并及时督促其改正,有利于维护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推动医院内部稳定、有序地发展。

三、结论

篇7

关键词: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医院的管理体系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经济管理方面;(2)业务管理方面。经济管理是业务管理的主要保障,将经济管理和业务管理互为结合能够显著提高公立医院的绩效考核。经济管理与业务管理互为结合组成公立医院的有机整体,公司的管理绩效在上述两者结合中产生。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和可持续发展是研究公立医院绩效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与此同时,公立医院本身的服务效率是医院绩效管理过程中服务质量的重要表现。从上述角度来看,公立医院的核心标志是:(1)公益性;(2)可持续性;(3)服务效率。

1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的最终目的

通过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评指标体系,最终可以达成以下几种目的:(1)摸清楚底细;(2)起到引导作用;(3)提高医院运行绩效。建立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基本了解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基本观念、基本能力和发展现状等,尤其是能够在医院的经济管理方面累积经验,继而取得相应的成绩和解决已经存在的基本问题。因此,能够摸清楚公立医院经济运行的基本底细。另外,建立公立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引导好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方向,通过引导能够调动医院各个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实现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保证其可持续性的发展目标。通过经济管理考评体系,能够使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意识不断提升,最终实现经济管理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最终提高医院的运行绩效。一般而言,行政主管部门对公立医院组织开展绩效考评,建立科学的公立医院激励约束机制,能够促进现代医院的管理制度建设。在对公立医院的经济进行考核时,上主管部门不仅仅可以做到监督的作用,而且还能够为公立医院的相关建设起到完善作用。

2医院经济管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开发以及设计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是绩效考核工作中的基础,对于考核指标的选择非常关键,考核指标是否科学合理对实际工作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的经济管理考核指标直接关系着医院员工的绩效,也关系着是否能够及时解决问题和公立医院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等。在上述工作中,选择经济管理考

信息管理和物流配送是创新经营体系的重要基础,企业要参考互联网经营模式的先进经验,利用互联网技术,避免时空限制对物流企业发展带来的弊端,对物流企业的发展会带来显著的实效。物流企业要利用互联网技术为合作伙伴的利益着想,重视自身的服务质量,及时对客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第一,进行组织创新。组织创新在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有重要的作用,互联网发展的背景下,信息的传递方式从阶层型转变为水平型,物流企业要将内部的组织机构向扁平化、柔性化和网络化转变。

第二,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对互联网+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中起支撑作用,也是物流企业适应现代化发展和智能发展的内在要求,物流其可用将先进的GPS、EDI、仓库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形成物流行业的互联网系统。

第三,进行服务创新。物流企业建立科学高效的信息服务网络系统,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的服务,全面考虑顾客的个性需求,组合不同形式的物流服务方式。

第四,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对互联网加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存在于物流企业经营和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企业要加强对网络品牌的推广,让顾客对企业文化有清楚的了解。

4结束语

物流企业的思维模式转变为互联网思维模式,这才是互联网+创新物流行业经营模式探索的主要内容,企业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互联网思维模式对物流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这样才能增加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也会为合作伙伴提供优质的服务。核指标标准原则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抓住重点,进行正确引导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积极反映出公立医院在公共服务的业绩、经营状况和整体社会效益,从而体现出公立医院的基本工作职能。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应该根据我国的相关政策来进行有效选择,以期能够得到各方支持。

2.2易于操作,灵活运用

操作简单是医院经济考核绩效工作中最为相关的指标参考原则,使得相关指标能够在医院经济管理中进行合理运用。公立医院可以通过较为灵敏性的指标,得出经营上的绩效考核结果,再从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3方便使用,便于获取

在公立医院经济管理体系中,尽量选取医疗行业中最为普遍使用的评级指标体系。绩效考评是经济管理工作中最为常规的工作内容,积极努力做到不增加公立医院的工作量,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能够采集到常规报表和日常管理业务工作,从而降低工作整体运行成本,继而保证能够积极反映出实际发展情况。

3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置

在开发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过程中,需要考虑清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1)财政补助;(2)行政主管部门;(3)医保管理等。上述几个方面的管理内容梳理了政府、患者和医院在经济运行中的权责利关系。在设置相应评价指标体系过程中,所采用的管理目标进行创新性改变。设置的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立足于医院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要求,以实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为基本切入点,分别设置了一级评价指标和二级指标。具体如下:

3.1一级指标

一级指标:(1)全面预算管理,权重为25;(2)医院费用控制,权重为20;(3)内部绩效管理,权重为15;(4)节能降耗,权重为10;(5)财务风险控制,权重为20;(6)综合满意度,权重为10。

3.2二级指标

全面预算管理:①预算全额管理,权重为3.75;②预算全程管理,权重为5.00;③预算全员管理,权重为2.50;④预算执行率,权重为3.75;⑤财政项目预算绩效,权重为3.75;⑥指令公益任务管理,权重为6.25;医药费用控制:①医药费用管控目标,权重为2.00;②药品和卫生材料管控,权重为2.00;③医保洁付管理,权重为2.00;④门急诊次均费用,权重为4.00;⑤出院者平均医药费用,权重为5.00;⑥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权重为4.00;⑦医保病人医保目录外药品,权重为1.00;内部绩效管理:①内部绩效管理制度,权重为3.00;②人员岗位设置以及相关职责,权重为4.50;③人员支出占业务比重支出,权重为2.25;④管理费用率,权重为1.50;⑤医院服务质量,权重为1.50;⑥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权重为2.25;节能降耗:①节能降耗工作制度,权重为1.50;②重点用能单元节能措施,权重为2.50;③节能降耗业绩结果运用,权重为2.50;④每业务密度能耗,权重为3.00;财务风U控制:①年度经济管理重点,权重为3.00;②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权重为2.00;③全成本核算,权重为5.00;④经济合同管理程序,权重为1.00;⑤闲置设备管理,权重为2.00;⑥内部审计监管制度,权重为3.00;⑦医院经济运行制度分析,权重为2.00;⑧百元医疗收入成本,权重为3.00;综合满意度:①门诊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②住院患者满意度,权重为3.00;③医院全体职工满意度,权重为4.00。

评价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标准来进行评分,最终根据得分情况将公立医院的管理成绩分为以下四个等级:(1)优秀;(2)良好;(3)一般;(4)较差等。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提供的相关支持等反映了公立医院的整体经济管理状况,对于评价医院的经济管理活动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但是,由于医疗行业的特殊性,再加上诸多各种不可比的因素,将上述指标作为监测指标且不进行评分,能够组织专业的人员进行深度分析。

在考虑到预算管理区域分布状况和业务基本特点等,需要采用纵向比较为主的基本原则。确定指标标准值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综合医院和私立医院之间的差别,部分指标标准通过对专科医院的摸底以进行调查来确定。本次建立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是从公立医院的经济管理角度出发的,具有以下几种特点:其一,具有开创性;其二,导向比较明确;其三,站位比较高。

篇8

尽快建立完善医院总会计师制度

“总会计师”的提法源自前苏联的计划经济体制,当时是一个既对国家负责,又对厂长(经理)负责的职位。进入市场经济之后,我国企业一般都是在“对总经理负责”这一含义上定位总会计师的职责。财政部于1996年6月17日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财会字【1996】19号)第九条明确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1998年在财政部、卫生部联合颁发的《医院财务制度》中也要求“符合条件的医院应建立总会计师制度。”

2003年,陕西省财政厅、卫生厅进行财务大检查时要求300张床位、年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医疗单位必须设立总会计师。在此前提下,我院当年便建立了总会计师制度。

1. 设立总会计师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民生、保稳定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意识的形成,医院的经济管理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变化。从对外树立形象上讲,医院能否为患者提供质量优良、价格合理的服务,关系到医院生存与发展。从对内运营管理上讲,医院经济日趋广泛、频繁,资金来源渠道多元化。在经济核算,组织、调配资金等方面要求逐步提高,这些因素均使得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难度不断加大。而许多医院“重投资、轻治理、轻核算”所导致的医院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使用效率低。在经济资源的筹措、投资、融资和经济管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问题也日渐突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按照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加快建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尤其是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作为自主管理和运行的独立法人,自主调配资金越来越多,更是迫切需要医院总会计师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杭州市的医疗卫生单位为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促进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实行的“总会计师委派制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2. 现行医院总会计师制度存在的问题

虽然早有规定,但距今为止,依然有很多医院并未设置总会计师职位,这种情况在大城市的很多三级医院以及地、市和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尽管这些医院中很多医院的国有资产已达到上亿元。其中,主要原因是一些政府部门以及医院院长对总会计师的职责认知还不到位,认为总会计师所做的工作与会计主管工作类似,因此医院不必设立总会计师。其实,这是对现代医院管理中总会计师工作的误解。我国目前所实行的总会计师体制是参照了发达国家的CFO(Chief Financial Officer,首席财务官)模式,是根据我国具体经济环境和体制,按照现代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所推行的一种企业管理制度。

国际财务总裁联合会主席康奇塔女士曾介绍说:外国对CFO的知识结构有很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财务与会计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而且要有现代企业管理的知识与经验,还要有相关法律法规方面的知识与经验。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对于目前各医院的总会计师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经济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建设是医院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如今,医院的各项业务已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最早便是围绕收费环节展开,可见,信息技术与经济管理密不可分。信息化贯穿于医院管理中的各个环节,从最早的会计电算化,到现在进行的如火如荼的HRP实施,从后勤保障到行政管理,从门诊到住院,无一不证明,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与时俱进,使得当前医院的管理工作高效、快捷、安全。据统计,医院管理所需的信息有70%是由财务部门提供的,由此看来,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在医院管理中便显得尤为重要。

1. 融入HRP理念

医院的经济管理目标是不断提高医院经营管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并根据市场信息的变化进行具体分析,向领导反映以供决策之需。而当今时代,一所医院的财务信息化程度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医院的经营决策,也决定了医院是否能够适应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HRP(医院资源计划系统)是医院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方法,引入ERP的成功管理思想和技术,整合医院已有信息资源,融合财务流、业务流等信息,创建出的一套支持医院整体运行管理的系统化医院资源管理平台。由于涉及一系列信息化项目的规划、建设和改造,国内外的大公司都看准了这块市场,包括微软、IBM和用友、方正等软硬件服务商已经纷纷大手笔地开始在这一领域的布局。

2.医院财务信息化的基本原则

(1)如同现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一样,医院的财务管理人员首先要树立财务实现信息化管理的核心理念。在确保医院获得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财务的信息化管理可以做到及时反馈信息,尽可能早地发现问题,及早处理问题,以避免更多的经济损失和人、财、物的浪费。

(2)实现医院财务帐务、报表、分析的信息化。医院作为专业机构,业务数据复杂,不同的医院财务管理人员需探索适应各自医院工作特点的财务管理方法和机制。全面高效地建立以财务预算为前提,以资金管理和成本管理为重点,把发挥现有资产效益的最大化作为理财目标并渗透到卫生服务全过程的管理体系中的各个环节,盘活存量资产,优化卫生资源配置。

(3)财务信息化是实现医院财务、业务集成的管理模式。财务信息化立足财务管理,是从医院业务出发的考虑问题的新的管理模式。财务管理人员要逐步改变过去拖沓冗长的多数以纸质记录为主的工作流程,尽可能的通过信息化实现业务目标。也只有上行下效,管理人员以身作则,才能使信息化在财务部门尽快地得到较为全面、系统的应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医院财务、业务的一体化建设,为医院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4)财务信息化管理贯通财务与业务之间的流程,要面向业务服务。医院财务管理理论上将向开放化、技术化、专门化的方向发展。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变动分析、医疗业务运行分析、医药费用控制分析,收支结余分析等。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指标包括:偿债能力分析方面和营运能力分析等。这些都要求医院的财务管理必须围绕医院业务进行。

总之,医院要把握时代节奏,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时、准确地反映医院资金流、信息流和物资流,从而改变以前的资金流信息滞后于业务流信息的状况,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率,提高医院决策能力和竞争能力。以上作为医院经济管理工作总结中的一点浅见,希望各位读者朋友指正。

(王晓红,陕西省妇幼保健院总会计师,财务科长兼信息科长。)

新闻链接

中国证券网:8月24日,卫生部规划财务司副司长何锦国在“中国卫生经济学会”上透露,卫生部正在研究近期推出“大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以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检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