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09:23: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1-0026-02
教学与科研是统一的同一个过程,也是大学的主要任务。这种观点为国内外绝大多数学者所接受。我国的高等农业院校基本属于教学研究型大学,高校的任务决定了任课老师不仅要承担着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教学任务,而且要参与相关的科学研究。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新生力量和未来的中坚力量,青年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存在经验不足、不能很好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等现实问题,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逐渐提高。如何在做好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并协调好二者的矛盾关系,成为绝大多数青年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一道难题。通过分析当前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科研和教学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从青年教师本身和组织管理层面提出了协调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措施,以促进高等农业院校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不断提升高等农业院校教学与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
一、高校青年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现状
1.教学与科研的冲突。很多学者认为教学与科研是相互促进的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教学与科研之间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关系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尤为突出。教学和科研是高校青年教师最主要的两项任务,这两个方面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人的时间和精力又是有限的。青年教师由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经验不足,很容易导致角色冲突,特别是教学内容和所从事的科研方向偏差较大时,很可能疲于双线作战,教学与科研之间如果协调不好,这种矛盾冲突将更加明显。
2.重科研轻教学。“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天职,也是其最主要的任务和价值的直接体现,而科学研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赋予他们的新的使命。所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通过创新不断完善现有知识体系。但是,在市场经济强力冲击下,高等学校的功利色彩也在不断增强。在国内大多数高校的职称评审中存在科研成果偏重,奖励和支持力度也远高于教学的现象,而教学成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导致许多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特别是绝大多数青年教师面临职称评定的巨大压力,为了发文章而发文章,会出现因缺乏足够的理论积累而迫切急于,科学实验重复性工作多,而原始创新不足,最终导致科研论文质量低下,甚至沦为所谓的“学术垃圾”。科学研究是一项复杂的职业活动,不仅仅是发表几篇论文那么简单,需要研究者在长期实践中不断积累和提高自己的思维方式、认知能力、理论水平、技术手段和实验技能,同时还需要有科研条件和环境做支撑。
3.生活压力大而干扰工作。因参加工作时间短、职称低,工资收入也相对较低,大多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家庭和生活的巨大压力,这种压力在大中城市尤为突出。他们要还房贷,要养小孩和家庭,很多时候入不敷出,甚至沦为“啃老族”。工作上,因经验不足和资历不够,争取科研项目的难度大。生活和工作上的这些现实困境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心态、工作、学习与身心健康。再加上当前社会大环境和高校内部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部分青年教师在科研上心态浮躁、急功近利而缺乏严谨,教学上仅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敷衍了事。
二、青年教师要勤于学习,协调教学与科研关系
教学和科研两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如果能够协调好二者的关系,教学可促进教师对基础理论的融会贯通;而科研可以创造新的知识,完善现有理论知识体系,从而促进教学的不断进步。由高校青年教师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出发,从青年教师本身和组织管理层两个层面提出了如下协调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措施。
1.青年教师要善于在课程教学中发现新的科研方向。科学创新不仅需要“基础推动”,而且更离不开“问题牵引”,自古至今,国内外许多重大科学发现都是由有价值的问题所引出的。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比较强,青年教师应摸清楚其兴趣所在,通过积极引导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发现科学问题,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有些问题可能是教师所想不到的、目前尚无定论、值得深思和研究的科学问题,这无疑可以为教师科研课题的确立提供宝贵素材。同时,将本科生毕业论文与科研项目有机结合,不仅可以缓解青年教师实验方面人力不足的问题,有利于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同时还可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2.青年教师自身要学会利用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可提升教师业务水平。每位青年教师都有自己的研究领域和方向,由于教学经验不足,青年教师可以通过科学研究的开展和对科学问题的探索,把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补充课堂教学内容,解决教材基础性强但最新前沿信息不足的缺陷,而且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和拓展其思维,带给他们更多的启发,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活跃课堂氛围。我们将这种方式应用于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本科生《生态学》课程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协调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过来人,有经验的老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两个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何处理好二者的矛盾也有不少心得。基本上每个高校都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也有一些教学和科研都做得非常突出的教授,多与他们交流,向他们取经,可以少走不少弯路。
三、组织管理层要从制度上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
高水平的教学与科研的和谐发展是公认的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志,是高质量人才的摇篮,也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力支撑。而青年教师是高校未来发展之希望,可以说青年教师的成长状况决定了高校的未来。为了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必须通过制订有效的管理办法和机制来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和谐发展。
1.加强教育引导。当前国内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而轻教学的现象。因此,从青年教师入岗开始就要加强教育引导,提升其教学意识,使他们达成这样的共识:教书育人是高校教师的核心工作,而科学研究则是高校的主要职能之一,要使二者和谐发展,相互促进,而不能厚此薄彼。
2.加强科研经费的支持力度。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著作、课题、科研奖励、专利、成果和学术交流等。为了促进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应优先对省级以上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研究成果进行资助。鼓励教师通过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或子课题、举办学术讲座等活动,将科研成果融入教材、带进课堂。
3.改革考核机制。追根溯源,当前很多高校教师之所以重科研轻教学,主要是政策和制度导向引起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教学培养人才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才能体现出来,而科学研究往往在三五年甚至更短的周期内即可以论文、著作等形式体现出来。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SCI论文、专著、科技进步奖等科研成果占得比例往往比较重,而教学只要满足基本的教学工作量即可。这种倾向是导致教师重科研而轻教学的主要原因。因此,要改变当前的状况,需要从考核机制上着手,加大教学在考核中所占分量,做到科研与教学的平等对待,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塑造良性的机制环境。科研与教学犹如人之双腿,只有两者协调发展,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教师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要达到这个目标,国家和学校就必须同等地重视教学和科研的成果,通过奖励和职称评审,鼓励所有的青年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学与科研才华,不断提高自己,这样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才能不断发展,学校的声誉才会不断提高。
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是高校的历史使命,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科研则是强校之路。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如何统一协调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将是青年教师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如何从政策和制度上为青年教师的成长创造优良的条件和氛围,则是组织管理层需要好好思考和下力解决的难题。教学和科研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青年教师立身的资本,也是国和家学校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文献:
[1]于佩学.以科研促进教学培养创新型人才[J].现代教育科学,2006,(4):115-117.
[2]黄建晔.教学研究型大学教学和科研工作分类指导探讨[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8(6):16-18.
[3]吴涛.论教学与科研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和谐统一[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320-321.
[4]韩秋莹.教学研究型大学的教学与科研关系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2,(1):118-120.
关键词 教学 科研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1 教学对科研的促进作用
毋庸置疑,教学在高等学校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至今来说,没有其他更合适的手段可以代替教学去传授知识,培养学生。
首先,的认识论中说:“人类的一般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教学首先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实践活动,而科研是一种由实践上升到认识的过程。教学实践能使教师(研究人员)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虽然所教授的知识以前已经学过、研究过。但是在教给学生的时候,为了让学生们也理解和把握这些理论,需要进一步思考,这个时候也许会有一些自己未曾深入思考过的问题被激发出来,此刻就会作更多、更细致的思考。那么就会对自己的科研提供更多、更完善的信息。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写论文也是做科研的一种体现,但是没有教师系统的讲授,学生无从下手,所以科研要依赖教学。高等学校的学生相对来说已经具有高度的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科学研究是为了适应社会,应用于学校,最终还是反映在学生的身上。学生是最跟随时代的发展,离教育现实最近的群体,所以科研人员有必要通过教学和学生交流信息,既可以把知识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增长学识,学生也会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现实社会问题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意义的观点,来帮助教师更好地进行科学研究。
再次,教学是使科学研究进行参与、推广和转化的手段。科研也是为教学服务的手段,研究出来的新理论新知识需要在教学中得到体现,需要在教学中去证实其可行性,需要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得到反馈。教学过程是对科研工作的审视和总结。通过教学中遇到的难点疑点又可以深化科研工作,使教师在科研领域里不断创新,有所发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学对科研具有促进作用,是科研的源头。同时也是师生互动,互相激发灵感,促进科学研究的手段。
2 科研提升教学的质量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科学研究的作用也不断增强,其地位也不断升高。自19世纪初德国威廉·冯·洪堡第一次明确提出“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统一”原则,并于1810年创办柏林大学以来,近代大学一般均有教学与科研职能。他倡导大学以科研为主导、以科研促教学的办学方针。这一理念对于提升科研在大学中的地位,对于推动科研的进步和学术人才的培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科研是教学发展和提高的关键,科研在教学中的应用和直接渗透,成为提高师资水平的重要途径。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可以更深刻地了解当前社会对高校的需求,能全面地把握本学科国内外发展趋势准确地认识到自己所教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及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一般来说,科研出色的教师在教学中也比较优秀。
其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措施。强调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发明。教师在研究所承担的课题任务的同时,为提高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让学生共同研究,学生在完成课题的同时,一方面提高了科学研究水平,一方面在加入了老师的科研队伍的同时也提高了团队合作精神。因此,科研(下转第25页)(上接第7页)可以使教师在教学阶段培养新世纪所需要的合作型、复合型人才。
再次,高校教学有赖于科研支持,现在学校的课本知识几乎长年不变,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要想给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就要搞科研。科学研究以探索自然和人类社会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丰富革新教学内容和手段,成为教学进步最重要的驱动力。科学研究是使文化、科学、技术等的前沿成果及时反映到高学教学内容中来的基本保证。如果仅仅是教师站在学术最前沿却不能引导学生站到最前沿去,高校也不成为高校了。
可以看出,高等学校实施科学研究是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一环,积极地把科研、教学和学生融入到一块,可以更好地适应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
3 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随着国家对教育愈加重视,各高等院校为了更好地发展,对自身做了一些定位。大致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教学科研型大学”等几大类。这样的定位只是一个侧重点的不同,不可能说“教学型大学”只会给学生上课不去发展科研,更不可能说“研究型大学”就只是纯粹地搞科研而不教学。所以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所高校要想发展得更好,吸引更多的求学者,就要把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不能相分离。
表面看来,教学和科研是对立的。因为受时间和精力限制,如果一个教师花费很大精力去教学的话就会占用科研的时间,反之亦然。其实则不然,因为二者是可以相互促进的,教学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为了培养高级人才。在高校中,学生上课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最主要的还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头脑。从事科研的老师熟悉自己的研究领域、了解最新的学术研究资讯,如果他们去授课的话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讲授的内容更丰富、更具体,满足学生的求知欲。遇到有些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学生也可以自己去探讨研究,提出创新性的观点。这样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从教师自身来讲,科学研究是教师自我知识增长的过程。21世纪是知识的时代,科技以迅而不及掩耳之势的速度发展,如果一个教师只是一味地教学而不从事科学研究,那么可想而知他的知识面是多么的狭窄、落后;没有丰富的科研理论做积淀,他的课堂教学是多么的乏味、空洞。那么怎么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级人才。所以,教学要与科研相互渗透,尽量走出一条“科研—教学—再科研—再教学”的互道路。
薛天祥教授在他的著作《高等教育学》这本书中提到:新的教学观要树立“两个中心,一个根本”是思想。教学与科研必然成为学校工作的两个中心,重点高校尤其如此,这是客观规律,也是学校发展的趋势。“一个根本”就是把培养高质量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作学校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的社会职能。他所说的并不是贬低科研在高校中的地位,而是要把科研切实当作提高学科水平、教学质量和师资水平的主要渠道。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正如“对立统一”规律一样,教学与科研也是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所以高校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时,要采取以教兴科、以科兴教、科教结合的方针,切实做到科教一体。
科研不仅是高校职能的拓展,更是高校教学的重要补充与完善。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亦或学生,都必须重视科研在学校与教学中的作用,使之成为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管理上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不能放松,既不能让教师把学校当作自己的研究所,也不能把自己看作是纯粹的“教书匠”。把学术进步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机结合起来,形成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良性循环机制。
参考文献
[1] 薛天祥.高等教育学[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04-224.
[2] 杨德广.高等教育管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13-256.
[3] 姚启和.高等教育管理学[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8-19.
[4] 柏昌利.高等教育管理导论[M].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5] 王敬泽.教学与科研关系初探[J].theory learning(学理论),2009.
关键词:科学研究 高校教学 科研能力
大学本科教学过程本身就包含着教学与科研两种因素,二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关键,教学研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人力支持、优质生源和科研课题素材。
一、以教学工作为载体,促进教师的科研能力
1.教学工作为科研提供知识基础。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核心,是基础,科学研究是教学的延伸和发展。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不断地钻研教材、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等,有助于教师对知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结合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展开讨论。科研则侧重于理论的突破和运用理论知识创造性地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但理论突破和创造性地分析解决问题离不开扎实的理论功底、广博的知识面和熟练的基本技能。所以说教师只有将教学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为科研服务。
2.教学过程能激发教师对科研的思索与研究。教学过程是高校教师教授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同样也是教师自己探索教学内容难点、重点的过程。从教学中教师能够对自己的业务作以客观地评价,对自己课题的研究方向作以规划和分析,更能了解所教学科的发展,为科研课题和科研方法的选择开拓思路。这些环节都可加速教师的知识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为科学研究奠定初步的基础和方向。
3.教学能培养和推动教师走向科研,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教学只有在不断创新、吸纳的过程中才能提高,而这种创新和吸纳过程就是教师从教学走向科研的过程。因此教师必须先把握好教学关,在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联系教学实践进行科学研究。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教学内容,由传授科学内容转变为传授科学研究的方法,做到边科研边教学,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使自己成为一名教学科研型的全能教师,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二、以科学研究为支撑,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
1.科研过程能够培养教师的教学素养和水平。提高教师素养及水平的基本途径,就是在进行教学的同时,加强科学研究。教师只有通过科研,才能更好地了解本学科在国内外发展的趋势,了解本专业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及时向学生传播最新的科学知识,同时促进自身的进步和成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
2.科研成果能够扩展和丰富教师的教学内容。当科研成果层出不穷时,课本中一些陈旧的观点就需要得到改变,同时新的内容和观点应该及时被补充进来。通过把科研成果渗透进课堂教学,把最新的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极大地丰富、补充了课堂教学内容,解决了课本知识基础性强新颖性不足的缺陷。科研成果的渗透,科研项目内容引入教学,作为教学案例,可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课题项目、研究内容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实际应用。
3.科学研究促进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改革。对于不同专业来说,实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科实验、实践的教学水平和教师的科研经验与水平是密切相关的。通过学校和学院资金的投入,建立能够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室、实训室,同时也能为教师的科学研究提供极好的场所,很多教师都利用本学院的实验室作为自己科研的基地。
三、教学与科研相辅相成,辨证统一
教学与科研的自然联系,在适宜的条件之下,可以得到强化,促进双方充分展现各自特质,同时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教学与科研是既独立又统一的:以科研带动教学,以教学促进科研。它们都是以知识为基本对象,都需要付出艰辛的智力劳动,都贯穿了创造精神和创新思想。教学和科研都可以很好地统一于同一主体中,那就是高校教师。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是两个互补的角色,一个教师可以在两个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一般也是一名优秀的研究者,而优秀的研究者,亦会是优秀的教师。教学与科研在教师的这一活动主体中相互结合渗透、相辅相成,已经是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发展中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张清明.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规律促进高校协调发展[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4(1):20-25
[2]陈红.教学与科研互相促进带发展[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5,1:45-46
[3]刘献君.新世纪的高校发展战略规划闭[J].高等教育研究,2001,3:39-47
[4]董文明,吴荣书,林奇,龚加顺,高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2:5-7
[关键词]图书馆;科研工作;实践创新
一、提高图书馆地位和推进图书馆的进步
1、提高图书馆地位的一剂良药;
图书馆工作不被重视,地位不高,部分原因在于:一些图书馆只重视实践而忽略了科研,服务工作忙忙碌碌,科研工作苍白无力,由于缺乏科研对实践的推动,其服务水平难以提高,从而与提高“学术机构”的要求相去甚远。图书馆不重视科研,地位就不可能得到提高; 科研不与实践互动,科研也会失去用武之地。若要医治图书馆员当前地位尴尬的顽疾,加强科研与实践的互动是一剂良药。尽管科研之路困难重重,但必须迎难而上,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在实践中寻找科研课题,以科研促进服务实践,追求服务实践的改进与创新,从而提高图书馆的声誉,提升馆员的自身价值。
2、保障学术与服务双赢;
图书馆的服务性和学术性,是指既要服务,又要科研,将工作中形成的方法、模式、流程、最佳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理论或方法体系,再用来指导服务工作,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求得真知。图书馆工作只有服务与科研共同发展,才能取得“双效”,实现“共赢”。“共赢”强调的是双方利益兼顾,以科研促进服务工作创新,对于读者与图书馆,应是读者先“赢”;对于馆员与图书馆,应是馆员先“赢”。科研与实践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构建读者、馆员与图书馆互利共赢、可持续发展关系的重要保障。
3 、有效推进图书馆事业的进步;
高校图书馆的现代化服务手段不断更新,有许多新的课题、新的领域需要图书馆员去研究、创造。尤其是在图书馆的职能转向知识服务、支撑科技创新的今天,高校图书馆更应该从不断的科研探索中丰富自己的学术内涵,提高自己的信息技能和服务水平。一流的服务实践,要有一流的科学研究作支撑,一流的科研则更要重视科研与实践的互动,绝不能脱节。图书馆馆员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开展得越好,就越能促进实际问题的研究和解决,促进服务创新,促进图书馆更好地发挥为教学科研服务的职能,进而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步。
二、图书馆科研意识淡薄缺乏明确目的
1、科研素质较低,缺乏学习能力;
对于科研素质偏低、缺乏科研能力的图书馆员,其图书馆工作经验与理论研究难以相容,缺乏应用理论推动实践创新的能力,对科研工作难以驾驶。研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专业知识薄弱,而又缺乏学习动力,对科研心有余而力不足。
(2)对科研特点和规律缺乏钻研,不善于在实践中发现新问题。
(3)专业技术能力低,不能很好地利用中外文文献和工具对新的认知进行科学的概括和表达,科研能力明显不足。
(4)创新能力不强,一些馆员对科研产生了心理畏惧,认为科研高不可攀。
2、科研队伍涣散,缺乏团队精神;
科学研究需要学术带头人和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只有组建一支以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优秀团队,才能凝聚优势力量,获得高级别科研立项,从而凸显创新能力。事实上,很多图书馆的优秀科研创新团队还远未行成,图书馆员的科研工作还停留在传统的小生产方式上,队伍涣散,馆员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科研工作单枪匹马,自行其是。图书馆学研究没有方向性,撰写的论文东拼西凑;科研没有规划,缺乏科研训练,评完职称就告别科研;科研团队缺乏凝聚力,缺少高水平的科研带头人;申报课题缺乏创新思路,科研与实践创新不能生成互动关系。
3、科研动力不足,缺少评价机制;
图书馆的科研成果需要社会的评价与认同。目前还缺乏针对图书馆原员的科研评价机制,图书馆的创新潜力为得到充分发挥,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的倾向比较严重。科研评价机制的缺失,严重制约了馆员科研与实践互动的热情,不利于科研活动与实践创新的广泛开展,不利于科研氛围的形成。图书馆的科研应注重考察科研与实践的结合度,注重评价科研与实践的互动关系,鼓励产出能指导实践创新的研究成果。这样不仅能激发图书馆员的科研热情,更能推动实践工作不断创新,实现图书馆整体科研实力和实践创新水平的提高。
三、完善科研机制,行成学术馆风
1、培育科研素养,历练研究能力;
图书馆的科研素养包括选题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信息交流能力、科研合作能力、科研方法、科研合作、科研道德、逻辑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等,是通过不同方式表现出来的知识、能力的智能,需要经过长期待科研训练和培养才能具备。为此,必须加强对图书馆员科研素养的培育,使其具备浓厚的科研兴趣、敏锐的眼光、独特的思维、探究问题的意识、刨根问底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毅力。通过科研训练和实践,使馆员逐步掌握自行研究、自主创新等路径,并且善于学习科研规范,激发研究热情和创新的冲动。要培养人文的研究观,在追求知识创新的同时,将“人”作为科学研究的主体,注重创造性地开展学术研究。
2、组建科研团队,凝聚群体智慧;
由于图书馆个人的知识结构、研究能力等有限,个人单枪匹马地进行科研难以产出成果,组成科研团队则有于提高研究的绩效和水平。为此,在开展科研活动时,应组建科研团队,凝聚群体智慧,联合科研。团队可以是馆内同事组成的团队,也可以是馆际间是横向联合。其组建思路为:
(1)根据图书馆员的自然条件,自愿组成研究梯队。
(2)可采取按子课题、工作量等分工合作的原则。
(3)课题组成员之间本着信息共享、研究内容衔接呼应、研究成果融为一体的运作方式;
(4)在阐述最终成果的创新点时,注意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等,预防纠纷。通过团队分工合作,实现“化整为零”和“集零为整”的研究战略,发挥协同力量,以利于多出成果、快出成果。
总之,要积极开创研究新领域,创造新理论。图书馆的科研工作是必不可少和无法代替的,图书馆不从事科研,必将缺少工作活力与实践创新。图书馆的科研工作必需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科研的发展离不开实践的发展,实践的创新也离不开科研的创新,二者互为因果,互利互惠,同步发展,其过程应是长期稳定的良性互动过程。因此,二者的统一是支撑图书馆未来不断创新发展的选择和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张雪莲、高校图书馆科研创新意识缺乏的反思[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8):336――339
关键词:科研;教学;平衡关系;相互促进
《高等教育法》规定,现代大学有三大任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趋势,许多大学的教学与科研之间出现了不协调甚至矛盾激化的态势,如何理性认识和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大学的科研水平,是高校管理者和高校教师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作者结合多年来在教学管理实践中的体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平衡关系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以促进教师教学和科研的平衡协调发展提出建议。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互动平衡发展的理论分析
教学和科研很早就被确定为高校的两大基本职能,1810年德国教育家洪堡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他指出大学的功能不再是单纯的教学中心,应加强学术研究,逐渐发展成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等教育机构,为社会发展培养大批实用性和研究型人才。自此有关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讨论似乎从未中断过。
国外学者对教学与科研两者的关系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观点:第一,正相关关系。认为高校教师同时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能互相补充和促进,两个方面都能取得优异成绩。第二,负相关关系。从事教学会对科研带来负面影响,从事科研工作也会妨碍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第三,不存在任何关联。教学和科研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事业,从事它们之间的一种不会影响另一种[1]。
教学与科研是涉及不同领域的两项活动。教学主要是指教师面向学生,有计划、有系统地传授人类业已取得的知识成果和经验心得,是教师传授与学生学习的一种双向互动的行为。科研主要是指人们应用已经取得的知识及所具备的条件,去探求未知,发现、论证并创造新知,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智力活动。从理论上说,大学教学与科研应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大学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亦能发现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一)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1.科学研究有助于教师及时更新知识体系。教学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在科技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有专家认为,现在部分新兴学科知识的“半衰期”已经降至五年,即大学毕业五年后,在学校里所学的知识就有一半即将过时[2]。因而创造性的教学活动仅仅依赖改进教学方法和积累教学经验很难实现。教师只有通过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及时发现本学科领域的前沿并主动跟踪它们,掌握学科最新的发展动态,了解专业发展方向,较好地把握知识体系,从而能在教学中与时俱进地优化课程体系、深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科研是获取学科前沿知识最为直接、迅速、有效的途径。教师不断地从事创造性的科学研究能确保高校稳步、持续地提高教学质量。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既要搞教学,又要搞科研,并且努力做到教学与科研的融合,使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资源和“教育力”。
2.科学研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与教学相比,科学研究是一种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是一个探索学术发展前沿的过程,研究的过程和成果有利于激发和培养教师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能力,并将这一宝贵财富传授给学生。教师通过从事科学研究活动,并带动学生参加研究项目,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可以对学生进行研究方法、研究习惯和研究能力的训练,并且激励学生,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和创新能力。不搞科学研究,不了解学术前沿动态,不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如何组织研究性的课堂教学?[4]
3.科学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现代教育理念倡导终身教育,强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切实实现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向学生传递知识,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创新、如何谋求今后的发展。这一培养目标的实现不仅需要教学方法上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从以前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体系教育转向专业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在教学中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为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解决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和一定的研究经验,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
4.科学研究有助于保证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密切结合,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科研是高等学校与社会直接联系的主要渠道。教师只有通过从事一定的科研工作才能认清哪些知识是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从而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地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与社会服务密切结合,为学生提供有效的知识传授,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二)教学推动科研发展
现代大学教育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起以学习为核心的教学体系,教学和学习的目的不仅是对学生掌握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就意味着教学和学习不仅仅是记忆和应用,更重要的是学会系统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和学习也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
教学实践能使教师对基础理论更加融会贯通,为研究创造更好的基础条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规律的认识、对教学内容的谙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等,都是教师科研活动的基础,有助于教师加深对科研的理解,能使教师增强探索能力。教学作为师生的双边活动,本身就具有教学相长的作用。基于课程的系统讲授,教师在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同时,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多维思考又能反过来促进教师产生启发和灵感,从而在客观上促进科研的发展,教学可以使科研领域更加广阔,并且培养新的研究领域。#p#分页标题#e#
(三)科研和教学互动平衡发展
高等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两者不可分割,具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教学与科研两者都是创造性的学习过程,都是对知识的一种传播和交流,只不过教学侧重知识的整合、传播,科研侧重知识的发现。成功的教学与成功的科研所需要的能力是统一的,优秀的教师与成功的研究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质与能力,如高度的责任感、喜欢钻研、有耐心、坚持不懈的精神等等。大学教师的地位注定其必须身兼两职: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知识的创造者,大学教师必须教学与科研并重。
教学和科研作为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整体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无论是“以教学为中心”还是“以科研为中心”都有失偏颇。科研是教学的有力支撑,教学是科研的基础,两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只有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师,才能在教育活动中把丰富的知识、创新的思维、严谨的学术态度传授给学生,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将教学和科研统一到人才培养这个中心上来才能相得益彰。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平衡关系的现状
(一)教学和科研失衡,教师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大学首先是作为学术组织、教育机构而存在的,它的首要职能是教学。大学与其他社会机构的根本区别在于教学,在于以教学方式进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活动,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在教学的基础上发展和衍生的[3]。教学是大学职能中居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的活动,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然而在我国的大学中,教学在资源配置上常处于弱势地位,普遍存在着教师教学精力投入不足,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许多高校教师倾心科研,而不愿在教学中投入过多精力,在教学和科研的两两相较中,常使教学处于为保证教学正常秩序而应付的状态,而当科研工作面临某一关键时刻时,甚至暂时放弃教学工作,发生突然调课、缺课,难保正常教学秩序。
(二)科研水平和教学效果的相关系数小,科研和教学的互动作用不明显
为更深刻地了解当前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效果和科研水平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了浙江省某应用型本科高校100位专任教师2009年度2个学期的教学评估得分和科研绩效进行了全面的相关分析。
被调查大学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估是按学期进行的,由于各教师在每个学期可能带几门课程,存在几个教学评估分,因此先对单个学期的评估成绩进行算术平均合并处理,再将2个学期的教学评估数据进行平均,获得该教师教学水平的指标数值。科研绩效数据以校科技处审核以后的科研得分为依据。
利用SPSS软件对所获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教学评估分和科研绩效两者的Pearson 相关系数。
各个不同专业教师的教学效果与科研水平之间的相关系数都不显著,甚至出现负值,从整体上说明目前教师的科研绩效与其教学水平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教师的科研绩效与教学水平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仔细观察表1可以发现,各组专业课的教学评估分和科研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基础课教学评估分和科研绩效之间的相关系数。一般地,专业课程的教学更强调专业理论性、前瞻性和实际应用性,没有对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扎实研究作基础,教师就不可能对自己所教内容加以展开,也不可能深入浅出,不仅不能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同时更会影响教学效果。专业课的课程教学更强调课程的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蕴涵着科研,需要教师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相应的科学研究经验才能胜任。
三、教学与科研失衡的原因剖析
(一)评价体系的失衡是教学和科研失衡的根源
教学质量以及科研实力是当前评价高校及教师业绩的两大指标,然而两者却很难在价值评价上达到平衡。通常情况下,教学工作“质”的衡量比起科研工作“量”的评判更难、更复杂,因而,科研实力被认为是评估高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科研成果的数量与质量是教师职称评审中最有份量的标准。社会对高校进行评价时,科学研究处于核心地位,甚至是评价的唯一标准。以武书连的《中国大学评价》为例,他用“不同学科的科研人员平均具有相同创新能力”的假设评价高校,所得结果看起来是高校分类,其实是高校科研能力的排名,完全没有考虑教学质量[5]。以科研为取向的排名结果对学校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配置、优秀生源流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没有一所大学能逃避评价的导向。因此,学校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为适应高校竞争而维护自身利益的需要,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学校对科研成果刻意追求,导致教师在科研方面的成就感以及外部对这种成就感的认同程度远远大于在教学上的成就感和外部认同程度,大多数教师的注意力自然会向科研倾斜。
(二)大扩招背景下,教师承受着科研和教学的双重压力
教师是教学与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也是决定教学与科研平衡的最终力量。高校的声誉和前途要求重科研,教师提高学术水平要求重科研,由于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政策的双重导向,每一位教师在完成教学工作的同时必须花很大的精力投入科研,并且要有一定的科研成果。但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首要任务,应用型本科高校是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在大扩招的背景下,师资等教学资源没有跟上扩招的步伐,教师的授课负担愈益加重。对大多数教师而言,常常面临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几乎已经没有多少闲暇时间,教师疲于应付,未能体味到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的精神愉悦。
由于个人时间与精力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上常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偏颇,尤其在教学与科研的难度日益增大的今天,要同时在教学与科研上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犹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导致了两者的相互冲突和排斥。
四、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平衡协调发展的建议#p#分页标题#e#
教学和科研活动有其自身特点,两者存在辩证的统一关系。教学活动与科学研究的统一,是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对于大学教育来说,教学与科研作为大学的两个基本职能,应该协调发展,使两者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统一到为高级专门人才培养这一根本宗旨服务。
对于我国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充分发挥科研对于提高学科建设水平、增强学校综合实力以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应在充分考虑自身状况的基础上合理定位,消除教学与科研冲突给学校带来的不利影响。
(一)确定合理的教学和科研评价体系,发挥其导向作用。
教学是一个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的工作,教师的教学工作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教学工作应列为与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高校应认真探讨并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质量的评价体系,引导教师根据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科学研究,促使科研协同发展。应用型本科高校如果在科研与教学上的激励政策一视同仁,从事科研和从事教学的教师各安其位,各得其所,各施其长,科研与教学之间的矛盾将不复存在,学校科研不仅不会降低水平,更宽松的环境可能更有利于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通过强有力的引导、规范、保障、激励、评价等措施来保持总体上的注意力动态平衡,使科研与教学相互融合,形成一种良性的协调平衡的发展态势,达到教学科研双优的目标。
(二)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减轻教师教学负担,建立教学科研的良性循环。
要求教师做到教学与科研的统一,就要减轻教学负担,为教师腾出用于科研的时间。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各高效扩招导致生师比上升,教师课时太多,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教师要同时搞科研和教学显得力不从心,为解决这一问题,就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减少教师授课时数,贯彻少讲精讲原则。大学教学应该讲框架、讲结构,讲前沿、讲争议,讲要点、讲联系,讲思路、讲方法。减少授课时数是顺应信息时代的要求,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要求,也是为教师腾出科研时间、提高学术水平的要求[6]。
教学和科研结合是大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需要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努力。对同时肩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广大教师,应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辨证关系,坚持对学生负责和学术进步的一致性,在努力搞好教学的前提下,开展科研工作,促进教学与科研两者良性循环,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友,于建朝,胡宝民.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研究现状及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30(2):155-160.
[2]李健.培养创新型人才 必须强化教学与科研的融合[J].中国高等教育,2008, (9) : 14-15.
[3]赵俊学,李小明,崔雅茹.理顺关系 合理安排 实现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5(3):64-69.
[4]郝书辰.教学研究型大学如何实现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J].中国高等教育,2010, (2): 42-44
[关键词] 教学效能感 个人教学效能感 一般教学效能感 教学归因方式
一、前言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教学归因是指教师对自己或他人已完成的教学活动的结果进行分析,形成因果性解析的过程,在以往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小学教师和其它专业教师。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中小学教师存在工作任务、工作目的等许多不同点,那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归因方式与他的教学效能感的关系又会是怎样的?这就是本文的研究目的。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取方便取样的方式,被试来自湖南大部分大专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共发放问卷160份,回收问卷139份,回份率86.89%,其中有效人数120名,有效率为86.35%。男、女人数与自然分布成一定比例。
2.测量工具
《教师教学效能感量表》是俞国良等人1995年修订的。量表的Cronbach Alph同质性系数为0.77,分半信度为0.84。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工具。《教师教学归因方式量表》采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辛涛等编制的。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作为评估教师教学归因方式的工具。
三、结果与分析
回归分析:
以积极归因和消极归因为预测变量,分别以个人教师教学效能感和教师一般效能感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剔除决定系数(R2)较小的模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从回归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教学成败归因方式的四个变量全部进入一般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其预测力为56.2%,解释量大,且F检验显著;进入个人教学效能感回归方程的变量有内部原因(成功)、外部原因(失败)、外部原因(成功),其预测力为28.5%,F检验显著。
四、讨论
1.教学效能感与成功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取得成功时,如果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其归因为自己教学能力强和自我努力的结果,那么这种归因倾向会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工作和自我做出积极的评价和肯定,获得一种自我满足的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增强自我能力的信心,提高教学动机水平,教师会对教学工作产生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其教学效能感必然较高。同时,这种自我归因会增强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再次教学成功的期望,会积极主动为下次成功付出更多努力.特别是,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师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得到了发展时,那么他会认为教育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学生能否取得成功与教师自身原因不可分;通过教育,学生是可以产生积极的正向改变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获得这种教育体验,会坚定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信念,这样必定会提高他们的一般教学效能感。总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强等内部原因,就会体验到一种自豪感和自信感,就会促使自己再接再厉(努力行为),提高教学效能感。自然就会提高教学效果;反之,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运气好等外部原因,就会感到侥幸不在乎,就不会再作努力(懒惰行为),自然就会降低教学效果。因此,建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不论成功与失败都要进行积极的归因,不可做出不利于自我效能感的归因,即端正心态,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2.教学效能感与失败取向的归因的关系
回归分析发现,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对教学失败的情况下,归因于外部原因对其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归因内部原因对其一般教学效能感具有预测作用。这观点与谷生华1999年研究的《教师教学归因刍论》观点相同,与单玉涛2005年《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硕士论文观点相背。这表明,当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失败时,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认为失败是由于自己的内部原因造成的,会对自己的教学能力产生怀疑,降低教学的自信心,缺乏下次成功的期望,而放弃继续努力,经常地失败容易使教师对教学失去兴趣,并缺乏改进提高的动机,这样就必然会降低教师的个人教学效能感。而趋向于将教学的成败归因为学生、运气等外控因素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这种失败就会增强行为的坚持,会再作努力。所以,对于教师的成绩多肯定、多表扬,少批评。
五、结论
在一般教学效能感中,责任意识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情绪敏感性却对一般教学效能感起负向作用;在个人教学效能感中,外向性和责任意识都对个人教学效能感起正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孙卫.环境因素、教学归因对中小教师教学效能感影响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3.
[2]谷生华.教师教学归因刍论[J].上海教育科研,1999,(1):40-43.
[3]JAMES P. BURTON NOLA-JEAN BAMBERRY JASON HARRIS-BOUNDYD developing Personal Teaching Efficacy in New Teachers in University Settings[J].Academy of Management Learning & Education,2005,4(2):160-173.
[4]单玉涛.山东省中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师教学效能感及相关因素的研究.山东师范大学,2005.
论文关键词:普通高校 公共体育 改革 对策
1979年5月教育部等部门在江苏扬州联合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扬州会议”,随后教育部颁布试行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由此拉开了高校体育改革的序幕。高校公共体育课改革的成效是显著的,尤其是上个世纪90年代,各高校围绕“素质教育”与“终身教育”,从多方面进行了有创新价值的改革和探索,其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是,高校公共体育课的改革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其改革的进程明显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公共体育课的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一、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各高校对一、二年级学生的体育课程设置作了比较大的改革。一般都有普通课、基础课、选项课、综合课、保健课、专项提高课、体育理论课等多种类型,应该能全面满足学生的需要了,但在具体实践中却不尽如人意。学生喜欢体育活动但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高校公共体育课课程设置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不明确。高校公共体育课作为一个学科群,应该充分发挥其综合的教育功能,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但目前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方面,还不够明确,没有真正把“健康第一”作为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
2.课程设置的灵活性不强,学生的选择余地小。目前各高校有的在一年级开设以田径项目为主的基础课和普修课,二年级开设选项课、综合课、保健课;也有的是在一年级就开设选项课,二年级开设专项提高课,三年级开设选修课。由于现在的高校扩招,教学资源紧张,所谓的选项课一般没能打破原教学班级,大都是“平移式”地进行,因此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有的选项班因人数不够停开而让这部分学生的选择落空;二是选项班内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组织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也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挥。
3.课程设置的内容不合理。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还存在“竞技化”的倾向,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被各个运动项目的理论知识所代替,严重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设置教学内容时,没有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教材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人文性,不能满足学生的最大需要。
二、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的对策
1.体育教学内容多样性的改革,增加体育选修课的种类。高校体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而大学生充满活力和可塑性,是有着不同个性的群体,因而高校体育在教学内容上必然要向多样性方面发展。男生和女生,低年级学生和高年级学生,来自农村的学生和来自城市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要求,因而体育教学内容必须要有多样性。体育课的选修内容每年都要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选修课的增多,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充分满足学生的个体需求,有利于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同时。要设置社会开始流行且易满足学生好奇心的项目。高年级学生可以选修国外的体育项目,起到传播中西方文化。高校体育可分为大一体育必修课,大二、大三、大四选修课和课外活动三种课程设置。无论是哪一种课程,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和自身条件选修。选修课可提高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加强体魄,培养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
2.实行快乐体育、健身体育、终身体育,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以往的学校体育教学中不免会使一些学生出现挫折感,这往往对学生形成健身意识和习惯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在体育课程的设置中要尽量避免这种现象的产生,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健康和快乐的教育。我国学校体育以崭新的面貌迎来21世纪,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标志着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学校体育必须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正在被人们接受。在对学生的体质测评发现,总有一些学生的身体素质低下。如按一般学生的教学进度,势必使这一部分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产生受挫折感。因此,有必要将这一部分学生集中教学。针对学生身体素质较差,体育基础理论知识缺乏的情况,进行针对性教学,使学生在一定时期内学会控制体重、增强身体素质的方法,并教授达标技能,使大部分不达标的同学在学习一段时间后,不仅达标及格,而且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这些逐渐赶上来的同学会因此喜欢上参加体育锻炼,并在健身的过程中建立起良好的自信,从中找到参与体育的乐趣。
3.体育场所设施的改革,实施体育锻炼小发明,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围着操场跑是经济实用也是最为枯燥的增强人体心肺功能的手段。为达到督促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发明体能锻炼走廊。设有各种障碍,学生需要攀越檑木屏障、组合双杠、连跳障碍、V型坡沟、组合云梯、梅花独木、翻越板墙等人为障碍设置,在一个全封闭的空间内单方向前进,一方面方便老师对学生锻炼过程的监控,另一方面增添“跑”中的难度与乐趣。集结较为优秀的多元化的体育教练,多元化的教练组合必然会融合多种先进的技术、战术思想和理念。
4.体育教师个性教学、教学方式改革,避免教学简单化。我国体育学科课程体系主要表现为:课程学分较少,设置单一,教学形式较为单调如果沿袭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常常照本宣科,不深入了解学生的要求和现状,使得教与学脱节;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教学艺术,在课堂中即使有所发挥,也只是以一些题外趣闻使学生一笑了之,有时教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详尽解说,学生却置之不理。另外,传统的以期末考试定分数的制度,使学生的学习丧失了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各种能力得不到发展。教学实践表明,体育教师在课堂中的表现——语音语调、举止言行、仪表风度、教学艺术与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语音、眼神、动作、服饰、表情的运用,通过自己的行为,把热情洋溢、乐观进取的精神传授给学生,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5.体育教学效果评价的科学性。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的一个重大转变,是从专业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体育教学工作也应服务于这一转变。学生体育学习的好坏,不能主要用运动成绩来衡量,而应将评价标准向社会标准与个人综合标准结合起来的方向发展。考核次数、项目应适当减少,不同对象应有不同考核标准,考核目的在于促进全面素质发展。对主观因素较高的评分项目.实行多名体育教师评分,任课教师给定平时成绩,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进行综合评价。不同体育水平人进行不同评分标准。建立相对个人成绩的评分规则。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和相对的。应强调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重新构建体育学习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高等师范;音乐课程论教学;现状;研究性学习;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4-00-01
一、高等师范音乐教学法音乐课程论教学现状分析
(一)音乐课程论教学的作用。音乐课程论作为音乐教育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其主要研究关于学校音乐课程设计、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的理论与实践。高等师范音乐生毕业后以音乐教育工作为职业,而音乐课程论教学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为目的,对学生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学内容与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的教学水平高低,既是学生未来发展的基础,又关乎到对下一代音乐素质的培育,高超的教学水平可以寓学于乐,有利于使受教育者更轻松的接受所学内容,也便于教育者展示自身学识,提高学生对教师的认可度,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育效果。
(二)音乐课程论教学方式。音乐教学法课在目前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仍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讲解课本内容,学生自行学习领会,该方式弊端明显:(1)教学方式死板,学习气氛生硬,无法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所授内容难以深入学生脑海,学生学习后易遗忘,也无法将学习内容融会贯通,极低的学习效率或将影响到学生对其他科目的学习兴趣,丧失学习信心。(2)填鸭式教育下,老师难以带动学生思维能力,快速的讲解过程易使学生思维混乱,出现学时会,学后忘的局面,久而久之会养成学生的思维惰性,使得教学最终毫无成果,对学生而言,一旦养成这种思维定势,将会永久降低学习能力,老师的语言习惯对学生就业后的教学工作也会造成障碍,不利于学生的长久发展。(3)传统教育方式以“教”为中心,以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为表现形式,这种教育方式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只会一味接受知识,而不能自己创造知识。对音乐教学法课来讲,学生不会自主学习,不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无法成功锻造出个人教学风格,那么教学就只能做到量产而不能引发质变,这样就会降低学生的专业水准。(4)以听为主而没有实践论证,无法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学内容,未来工作中难以做到学以致用,完成从课本到实用的转变,如此一来,也就否定了大学教育的意义,无法取得高等教育应有的成果。(5)以老师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以被动接受的姿态接受知识,而没有以主动思考的方式在快速接受旧知识的同时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这种教育方式不仅是对人创造力的磨灭,也不利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创造力的匮乏也将对人类文明的传承造成负面影响。
二、音乐课程论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
(一)音乐课程论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概论。研究性学习是近年来国家倡导的一种教育方法。一般来说,凡是学生自己通过实践,研究而得到获得知识、取得结论、得出产品的,都属于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完成了从应试教育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的转变,学习方式上由被动学习变为了主动钻研。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钻研能力和深入探究意识为主要目的,既是对老师教学能力的发掘考验也是对学生才能的保护,研究性学习在教学的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完善,学生通过与同学间的相互配合,与老师间的平等探讨而达到教学目的,就能养成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学会发现,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也利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活泼开朗,不吭不卑的心理态度。虽然在很多情况下,研究性学习所涉及到的知识是综合性的但这并不妨碍对指定目标的学习,而是在对指定目标的学习中完成对其他知识的复习和实践。
(二)音乐课程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际效果。鉴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音乐课程论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主要作用不是体现在学识的增长而是体现在对自身学识的展示能力,只有能够展示自我,才能发挥一身所学投身教育事业。例如钢琴教育中的研究性学习,通过自身对音律的摸索加深对音乐的认识,再重新学习钢琴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师范类院校以培养优秀教师为天职,不经过实践考验的高等师范毕业生是无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研究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自身不断钻研思考得到最终结论,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实践动手能力,又通过与老师以一种新形式的师生交流姿态培养学生的教师观,学生观,便于日后的教育工作中正确定位老师职能。
(三)音乐课程论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可以鼓动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团体合作培养个人能力,在与同学的相互合作中,在与教师的平等交流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教师观,既是对教育事业的认真负责,也为自己事业的发展道路奠定了良好基础,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出的精神支柱将在高等师范毕业生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支持他们个性化的发展,创造出多种教学风格,也只有通过不断创造,通过无数种可能性的诞生,才能将人类文明更好的延续下去。研究性学习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愉快又高效的学习方式不仅会造福高等师范毕业生,也将由他们传承下去,造福我们的子子孙孙。
三、结束语
本文以对推广研究性学习在高等师范院校音乐课程论教学的应用为目的,旨在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专业水平,使学生在今后的音乐教育工作能做到学以致用,并锻炼其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深入探索精神,以使学生就业后能充分利用所学知识进入工作状态,快速适应岗位,为其在音乐教育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可持续发展基础。
参考文献:
[1]崔瑜.世界民族音乐在高等师范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美与时代.2008(03)
[2]刘欣,尹爱青.中国高等师范钢琴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探究[J].中国音乐.2009(02)
[3]赖明英.试论音乐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策略的运用[J].北方音乐.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