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8篇

时间:2023-08-06 09:01: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篇1

摘 要 长期以来,人们对城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的认识被传统旅游资源观所束缚,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本文阐述了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内涵,并分析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必要性,进而提出了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中国 城市社会旅游资源 开发

一、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提出及其内涵

凡是能够激发游客的旅游兴趣,并能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资源皆可称为旅游资源。长期以来,受认识水平的限制,人们对旅游资源的理解往往局限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即通常所说的“二老(老天爷、老祖先)的遗产”。随着旅游需求的变化,传统旅游资源观已显示出时代的局限性,为了推动旅游业的全面、深度发展,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城市社会旅游资源是指在城市范围内,以一定的空间和时间为载体,具有旅游吸引力但不以旅游为主体功能的,与人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物、现象和活动。社会资源具有极大的综合性,城市景观、民俗风情、传统节庆、民间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形式、现代建设成就、变革新事,甚至政府机构、厂矿企业、科研单位、高校军营等都可列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范畴。产生时间的当代性和主体功能的社会性(非旅游性)是社会旅游资源的主要特征。

二、中国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1.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旅游业蓬勃发展的需要。随着可自由支配收入的提高、闲暇时间的增多,旅游作为一种积极的休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2009年国务院首次将旅游业定义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将旅游业放在了未来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

2.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顺应旅游需求转变的需要。随着现代社会休闲、消费主义心态的日趋增强,旅游者行为发生了变化,不再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式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体验性与参与性,希望能够深入旅游目的地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伴随着我国旅游业进入市场推动型阶段,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旅游需求相适应,为旅游者深层次触摸“真实的旅游地社会”提供条件。

3.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是优化城市旅游结构的需要。国内外城市旅游发展的经验和趋势表明,整合一个城市的社会公共资源并把它转化为旅游观光产品,是增强城市吸引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挖掘城市自身历史与功能内涵,实现城市形象由平面的宣传向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展示转变的重要切入口。社会资源的开发是对城市社会文化全景的一种提炼与展示,加强游客对一个城市的认识,实现旅游业的深层次发展。

4.城市旅游资源开发是促进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旅游发展中主客关系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建立在对当地居民生活了解的基础上,有利于减缓主客冲突的产生。同时,由于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这对于改善居民的生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中国城市社会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对策

1.突破传统,更新观念。传统旅游资源观把旅游资源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随着现代旅游业的日益发展,传统旅游资源观显示出极大的狭隘性,政府和旅游企业应对旅游资源进行全面认识,突破传统旅游资源及其开发观的思维定势,树立“大旅游”观,城市即景观,处处皆资源。从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和发掘中国城市社会资源的旅游价值。

2.系统规划,突出特色。旅游规划者应将社会旅游资源开发纳入到城市旅游总体规划的范畴,在充分调查研究城市社会性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正确认识和评价这些社会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选择独具特色、品位较高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不求第一,但求唯一,保持项目的原真性和个性。在具体项目设计上,分考虑旅游者的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重视游客的体验,提高游客的参与程度,使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得满意的价值感受。如上海体现的是以“海派文化”为基础,以商务旅游为主体的都市旅游的发展,珠海体现的是优越的城市生态环境,大连的优势是总体的城市风貌,三者以不同的风格构成了不同的城市吸引力。

3.合理开发,有效组合。城市旅游开发者应结合城市自身的实际特点与经济实力,在分析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基础上,进行“资源―产品”转化,优先开发那些有市场、有特色、投入低的项目,重点开发那些对城市旅游发展有重大影响的项目。在现有经济条件和市场条件下,一般而言,城市应优先开发民俗旅游、会展旅游、商业购物旅游和节庆旅游。同时,对城市现存的各类旅游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把观光旅游产品与体验旅游产品、传统旅游产品与新兴旅游产品、大众旅游产品与专项旅游产品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动静配合、特色独具的立体城市旅游产品。

4.科学管理,保障配套。城市社会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政府牵头,全社会参与,根据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积极争取有关企事业部门的支持和配合。成立专门的社会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小组,负责对社会资源开发的领导和监督,协调好旅游部门与其他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确定城市社会资源转化旅游产品的各项工作,合理解决社会敏感问题,处理社区居民的利益问题,避免文化、生活冲突的发生。社会资源开发主要是一项社会事业,应建立起“以财政为主、市场为辅、多渠道、全方位”的投融资体系,保障对社会旅游产品开发的有效投入。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 资源整合 河南省 旅游

河南是我国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开始步入快车道。但是,由于一些地方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盲目开发,重复建设,从而造成了一些资金的浪费和资源的破坏,许多极具旅游价值的资源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

一、河南省旅游资源特点及布局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平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孕育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从总体上说,河南的旅游资源是以人文资源为主,占资源总量的63.62%。河南以拥有丰富的古文化旅游资源而著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这里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从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王朝――夏代到公元13世纪的金代,这3500年间,先后有20多个朝代的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留下了难以尽数的文明遗迹;河南自然资源也较为丰富,是我国自然上南北和东西两大自然地理界线的交叉地,东西走向的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亚热带和温带的南北重要自然分界线,南北方向上分布的太行山和伏牛山是我国地形上重要的东西分界线,他们在河南的交叉组合,造就了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占资源总量的36.38%。在这众多的资源储备中,以河南省省会郑州市为中心,主要分布在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平顶山、济源等省辖市。从空间分布看,自然旅游资源主要分布于京广铁路以西,资源密集区主要在西部、北部和南部的山地;而人文旅游资源主要集中在黄河两岸及其流域范围内的洛阳、郑州、焦作和新乡四地区的结合部。这9座城市地处我国腹地、河南省域中部,区域内有14个县级市、33个县、340个建制镇。区域土地面积为5.87万平方公里,占河南全省的35.1%,总人口4012. 5万人,占全省的41%。

二、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1.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河南旅游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河南人文旅游资源开发率较高,自然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也逐步加快,已初步形成了以“古、河、根、拳、花”五大特色为主导的旅游产品系列。但旅游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主要表现在:(1)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产品规模小、等级低;(2)协作开发意识淡薄,忽视地域组合,低层次竞争激烈;(3)人文与自然资源脱节,资源整合力度小。由此引发了该省旅游产业发展质量不高,资源的低水平重复配置,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整合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景点、景区档次,打响品牌,增强竞争力显得尤为迫切。

2.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可能性

河南省城市在空间上相互临近,市域之间有铁路、公路等组成的交通网络紧密相连,内外联系非常便捷,而且9市拥有相对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与地域文化景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已初具规模,都需要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来推动区域经济的腾飞。“突破行政区划的局限与分割,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建立资源互用、信息互传、客源互送、产品互补、效益互享的旅游网络,是实现区域旅游产业横向联合发展,提高其总体发展水平的必然选择。

三、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及思路

1.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原则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河南省旅游资源应由政府统一制定旅游规划政策,对全省旅游资源进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政府应充分利用宏观调控职能,确定各地区的区域布点、特色内容及市场定位,以政策信息为旅游开发商提供开发指导。

(2)优势互补,协同发展。要发挥河南省内各地区特色旅游资源优势,促进优势互补,形成互补型的旅游产品结构,增强旅游整体竞争力,尤其是要加强省内不同类型的旅游资源的整合。同时,必须坚持协同发展原则,彻底打破行政壁垒,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形成区域共同发展的格局。

(3)主题形象突出。主题是对一个地区旅游资源特色的高度概括,凝聚着区域地方特色最本质的内涵,对区域的旅游开发活动具有极强的整合作用。区域旅游的主题形象越鲜明、与众不同,表明旅游开发整合质量越高,反之,则整合层次较低。因此,旅游主题突出与否,是区域旅游开发整合程度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

2.河南省旅游资源整合的思路

以促进地区旅游业协同发展为目标,以协调共享机制为重点,通过打破行政壁垒,培育区域利益共同体的方式,加速推进区域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和有效整合,具体如下:

(1)空间层次整合。将同属于一个较高空间层次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资源,建设一个大景区,扩大规模,提升档次,集中力量在一个更广阔的空间里开发产品、开拓市场。

(2)主题整合。在某一个区域内,根据旅游资源的总体特点和市场状况,制定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确定区域旅游的主题和形象,借此整合区域内的旅游资源,使其服从或服务于区域旅游的主题,形成鲜明的旅游形象,打造最具市场竞争力的核心产品,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

(3)产品或服务整合。将某些不能形成成熟旅游产品和服务或市场竞争力较弱的旅游资源依据某种产品开发理念整合起来,形成新的旅游产品,改善市场形象提升市场竞争力。

(4)线路整合。利用旅游资源在区位、交通和功能上的联系,将分散的旅游资源组织起来,组成旅游线路整体推出,共享客源市场,丰富旅游内容,提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和旅行社运作的可行性。

(5)市场整合。根据区域旅游的目标市场定位,将不同类型旅游产品中核心目标市场一致的旅游资源捆绑开发,打造多类型的旅游产品,增加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额,实现客源的充分利用。

参考文献:

[1]陈蔚德王宝玉:河南旅游基础[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河南省“十一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纲要[Z].豫政[2006]62号

[3]龚绍方:关于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实证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8(3):66~71

篇3

引言

近年来在众多旅游产品中,海滨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文昌市地处海南岛的东北角,是海南岛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是一个典型的海滨旅游区。虽然文昌市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优美,是海南闽南文化发源地。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却差强人意,与三亚相比更是缺乏竞争力,形成了“北冷南热”的旅游格局。文昌富集的旅游资源与其旅游发展的不平衡性,是一个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也是海南旅游业发展亟待解决之事。

一、文昌市旅游发展现状

文昌市地处海南省东北部,全市面积2488平方公里,多为低丘平原,轮廓近似半月形。文昌地理位置优越,地处海南岛经济繁华的东海线,西面与海口相临,南面与博鳌相望。文昌交通便利,水路、公路、铁路齐全,拥有主要公路174条,水路可到达全国各个港口和东南亚国。文昌市旅游资源种类多样,集阳光、海水、沙滩、海岛、风情等旅游资源融于一体。其三面临海,海岸线长达278.5公里,形成了许多美丽的天然海湾,大小港湾36个,有风景秀丽的月亮湾、美不胜收的木兰湾、神奇迷人的冯家湾等。文昌市文化底蕴深厚,蕴含了闽南文化、南洋文化等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同时也诞生了众多历史文化古迹,现共有22处,其中有举世闻名的宋氏祖居,钟灵毓秀的文昌孔庙。

据统计,文昌市2015年旅游总收入12.15亿元,同比增长17.8%。全市接待旅游过夜人数173.8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14.6%,其中国内过夜游客171.29万人次,占全市总旅游人数的98.52%;入境过夜游客2.55万人次,占全市总旅游人数的1.48%。截止到2015年,文昌市共有6处旅游景区,31家饭店,3家星级酒店,3616间客房,6435张床位,开房率53.8%。虽然文昌市旅游收入与旅游人数逐年增长,但整体发展滞后,2015年文昌市接待旅游人数仅占海南省总旅游人数的3.87%。

二、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RMP分析

(一)RMP分析模式

RMP分析,又称昂普分析,于1999年由我国旅游界学者吴必虎提出,是一种以产品为核心,从资源(Resource)、市场(Market)与产品(Product)三个层次对区域旅游规划开发进行程序化评价论证。RMP分析模式在理和实践都得到了验证,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在我国已经有许多学者利用RMP分析模式进行区域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欧阳正宇利用RMP理论对丝绸之路的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分析,提出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构想。卓想与陈可石等将RMP分析法利用在了辽宁省葫芦岛休闲旅游创意产业园开发规划中,利用R性确定主题形象,M性分析明确了市场目标地位,以P性分析设计园区产品。李江敏和谭丽娟利用RMP对湖北省非物质遗产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进行了分析。

(二)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资源(R)分析

文昌的旅游资源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其独特地理位置和气候而具有的自然观光旅游资源;另一类是历史与文化沉淀的人文资源。吴必虎在对河南洛阳市旅游开发研究时,将旅游资源分为“资源产品共生型”和“资源产品提升型”两种。资源产品共生型指的是本身景观独特,风景秀丽,具有强烈吸引力的,从资源转换到产品时不需要后期大量资金投入的旅游资源。资源产品提升型是指那些从资源转换到产品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的旅游资源。

根据两种分类法,对文昌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分析。文昌市现有28处景点,其中只有1处5A级景区。

文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处热带雨林气候边缘,三面环海,因此形成了大量特色的热带海岸植被景观与文化古迹。但是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文昌市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资源产品提升型,而且多数人文资源都是资源产品提升型。文昌市是海南省文化沉淀最深厚的城市之一,历史古迹众多,文化氛围浓厚,但其人文资源却很难吸引游客滞留下来,缺乏文化内涵的体现。究其原因主要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挖掘深度不够,游客难以从中得到“海南文化”的体验,仅仅是将历史文物陈列在古迹中,是永远无法吸引游客的眼球的。因此文昌市的旅游资源决定了其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才能转换成资源产品共生型。

(三)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市场(M)分析

文昌市主要的旅游市场为国内旅游市场,每年文昌市接待国内过夜游客90%以上。自海南省全面推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来,文昌市接待过夜游客人数逐年增加,实现较快发展的态势。2015年文昌接待过夜游客人数173.84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14.6%,实现旅游收入12.1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了17.8%。

文昌市自然旅游资源相比海南省其他地区优势较弱,在全国旅游中表现力不强,因此发展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是文昌市旅游市场的最佳选择。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是近年来国内游客节假日旅游的首选旅游方式,占全国份额较大。文昌市地理位置靠近省会海口与琼海市,已经具备了发展短途旅游与城市周边度假的必要条件。

其次,文昌市可以积极开拓侨乡市场。文昌市是有名的“华侨之乡”,华侨人数众多,是一个前景不错的客源市场。文昌华侨侨居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共120多万海外侨胞,每年节假日携子女回文昌探亲的侨乡数就以万计,他们通常具有很高的消费能力,渴望了解文昌发展现状,而且还是一种传播文昌的文化的媒体。侨乡客源市场开发成功,将给文昌市带来新的客源市场,带来很大的潜在利益。

(四)文昌旅游资源开发的产品(P)分析

在文昌市旅游资源中,可以深入挖掘的旅游产品有两种,一是观光旅游产品,二是人文旅游产品。

1.观光旅游产品

当前文昌市现有观光旅游产品主要供应游客观赏,游客参与性与体验性项目欠缺,在省内观光旅游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笔者认为其主要原因还是文昌市旅游产品附加值低,开发程度不高,产品形式的单一所致。随着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观赏型旅游产品已经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创新开发多样性旅游产品,加大游客参与性,深化旅游体验是文昌市观光旅游产品开发的首要。

2.文化旅游产品

文化内涵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产品的附属价值,旅游文化内涵的挖掘和研究是促进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地方性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对文化得进一步创新与包装。以文昌航天主题公园为例,航天发射基地在国内屈指可数,是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像这样的旅游资源就需要深入挖掘其科学文化内涵,提炼出强烈的吸引因素,结合高科技技术加工放大,突出地方特色,让游客享受独一无二的文化熏陶, 实现旅游业的更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三、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建议

(一)加强政府资金支持,招商引资开发

政府是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持续稳定的投资支持是文昌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支撑。尤其是重点旅游景区、重点旅游项目与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更是需要政府财政的投入。除此之外,在培育与发展旅游产业的进程中,还要注重旅游产业的招商引资工作。精心策划招商项目,多形式开展招商引资,引进旅游_发开发商投资与合作旅游景区建设。

(二)挖掘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建设重点项目产品

文昌旅游产品的开发程度不高,附加值低,文化内涵缺失是影响其市场价值实现的重要原因。文化内涵是促进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对现有旅游产品进行分析,深挖其历史文化,突出地方特色,让游客享受独一无二的文化熏陶。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来实现旅游业的更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篇4

【关键词】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旅游管理和经营运作体系日渐成熟,旅游产品结构趋于多元,市场环境也更加公平公正,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应当清楚地看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仍然面临着种种问题和挑战。立足国际视野,从旅游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利益角度出发,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亟需从宏观的战略层面进行开发路径的重新审视,以便在新世纪的发展战略高度,实现上海旅游业新的跨越式发展。

二、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阶段回顾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阶段划分

第一,是改革开放。自1978年起,风起云涌的改革开发的大潮使得上海从计划经济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也拉开了上海现代旅游业从无到有的发展序幕。

第二,是浦东开发。1990年,我国政府正式宣布开发开放上海浦东,上海利用这一千年难遇的历史机遇,形成了推动上海旅游第二轮发展的动力机制。

第三,是世博会。2002年12月,上海成功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主办权,上海旅游业以备博、办博为契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

从近20年来的上海接待旅游者的数量波动曲线(见图1)显示,游客接待数量的增长曲线恰好与上面提到的几个重大事件发生的周期相吻合。以上述提到的几大事件为分界点,大体上将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划分为如下三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第二阶段,1990年~2001年;第三阶段,2002年~至今。

(二)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阶段性特点

1.第一阶段:改革开放~1989年

此时上海旅游业尚处于懵懂的起步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理念传统,规模较小,类型单一,主要是一些古文化遗址,纪念地和名人故居的修复性保护型开发,以及为数不多的一些自然风景的开发。

2.第二阶段:1990~2001年

20世纪90年代,上海社会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旅游业也出现高速增长的态势。本阶段以1997年为分水岭,在资源开发类别以及特征上,呈现出比较明显的转变。这主要是由于1997年3月,上海市委、市政府决定成立旅游事业管理工作委员会和旅游事业管理委员会,采取“两级政府,两极管理”的新体制。并且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将上海旅游业的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本阶段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又可以划分为两个时期:

(1)1990年~1996年。本阶段是上海旅游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期。特点如下:

首先,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中起着绝对主导作用。

其次,本阶段旅游资源的开发无论是规模上,还是数量上都有明显的增长,涌现出一大批高质量高水准的旅游景观,如上海地标性的建筑东方明珠,南浦大桥,杨浦大桥,陆家嘴高楼群以及城市中央游憩区人民广场等,为后来“都市旅游”的提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本阶段也是上海主题公园建设的高峰期,建设了如锦江乐园,南上海水上乐园,环球乐园等数十家主题公园,不过普遍效益不佳。佘山的水上漂流世界也已闭门谢客,曾经轰动一时的环球乐园如今杂草丛生。这固然可能因为经营不善,不过政府和投资者对主题公园这种高风险高投资的旅游产品缺乏足够理性的认知,以及急于求成的浮躁态度也是造成失败的原因之一。

(2)1997年~2001年。这一时期可说是上海旅游资源开发成熟期,开发理念上的前瞻性和整体性特征比较明显。具体来说,特点如下。

其一,政府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依然发挥着主导作用,企业的参与为旅游资源的开发注入了新的活力。如1999年开放的上海青青旅游世界就是由伟盟集团投资开发的。可以说,投资主体上的这一变化意义深远。

其二,在资源开发方式上,开始对旧有资源进行创新利用。由于在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不可能有太多的空间去建立新的景观景点,本阶段在合理科学的利用旧有资源,结合时代特征进行深度开发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外滩三号的出现便是一例。

其三,在资源开发类型上,不再拘泥于单一的观光游览,而是逐步偏向各类人文游憩资源的整合与创新利用,特别突出休闲功能。不仅在市内出现了大量文教类旅游吸引物,且将原有的农业旅游景点继续巩固,做大做强,形成了一些较有影响的品牌,如崇明的“农家乐”为上海居民的休闲提供了好去处。

其四,会展旅游发展迅速,为后来上海申博成功奠定了现实基础。本阶段上海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500强财富论坛”、“上海六国首脑会议”和举世瞩目的APEC会议,大大提高了国际知名度。而在硬件上,全市主要的八个场馆,有4个是建设于此时期,从而为上海会展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见表1)。

资料来源:根据《上海旅游年鉴1997~2005年》,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及上海会展行业协会省略 相关资料整理制作

3.第三阶段:2002~至今

从2002年至今,这一阶段除了延续和进一步深化了上一阶段在开发主体和资源类型、利用方式等方面的的特征外,还呈现一些新的趋向。

首先,工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成果显著,并逐步走向精品化、个性化,在上海都市旅游产品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海现有工业旅游资源单体100处,其中已开发工业旅游资源单体88处,可以分为四种类型:工业企业、现代工业园区、创意产业集聚区和行业博物馆。

其次,城郊的农业旅游进入整合与规范化阶段。同上一阶段(1997~2001)相比,本阶段农业旅游资源的开发明显进入了休整时期,着重于解决之前发展过快过急,市场不规范,各区县缺乏协调配合等所带来的种种问题,以确立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的农业旅游体系。

最后,绘制水上旅游新蓝图。 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一流的现代化都市必然有一流的滨水景观岸线。2010年世博会的召开,掀起了上海的水上旅游发展的新。在今后的一段时期内,上海将全面发展以游船、游艇、邮轮为主要内容的水上旅游。旅游资源的开发重点也逐渐由陆地转向水域。

4.小结

由上面的分析,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在不同阶段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点(见表2)。

三、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上海旅游资源开发路径的特点

1.旅游资源的开发总是与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相吻合,受到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进程以及城市的定位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国际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在3000~5000美元将是城市休闲化全面来临的临界点。上海早在1997年便跨入了人均GDP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上就表现为功能定位上的转型,从原来仅仅是为了满足更多的外来游客的观光需求这一层面,逐步朝着既能满足外来游客需要,又要满足本地市民的休闲娱乐需求的方向发展。

2.上海旅游资源的内涵和外延也不断发生着变化,逐渐呈现出从有界到无界,从有形到无形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在全国大部分地区还将城市旅游的建设重心仅仅放在城市中的“景点”时,上海已率先提出了“都市旅游”的概念,并将整个城市作为最具吸引力的要素加以塑造、完善、整合、包装,突破了传统意义上对城市旅游资源的狭隘理解和界定的束缚,迎来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上海旅游资源开发的重新组合与不断创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融入到城市的建设与布局之中,扎根于城市居民的社会生活中,城市资源与城市旅游资源的界限日渐模糊。

另一方面,上海都市旅游资源开发重点已经从有形的景点建设,转移到深度发掘高附加值的文化内核和“软资源”上来,具体表现为对都市文化氛围的营造,对文化景观的建设和文化活动的举办上来。

3.从时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表现出了比较合理的时序搭配,始终保持与经济和城市发展的同步性,既不盲目急躁也不消极放任,而是显示了一种循序渐进的开发节奏。资源开发定位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以观光为主到如今的多元化综合指向,不仅体现了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与进步,也是上海经济发展与旅游市场日渐成熟完善的最好证明。从空间上来看,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呈现出从市区逐渐向周边郊县的拓展的趋势,旅游的各项基础系统的建设也随之完成了相关的配套。空间布局上日趋合理。

4.开发模式的日渐成熟。从上海旅游业的发展历程中,不难发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模式,也随着内外部条件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着调整,并日渐成熟。旅游资源的开发方式逐渐从粗放无序向集约有效的方向演进,旅游资源的开发主体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政府在提供日渐完备的制度保障的同时,也在进行着相应的角色转换。

综上所述,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可以简单描述为:一个从无到有,从单一到综合,从以资源为导向的简单开发到将现代城市建设成果进行旅游功能叠加,再到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化和综合性开发,一步步迈向成熟的过程。

(二)存在问题

1.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失衡

上海是一个发达繁荣的经济中心城市,旅游并不是唯一的城市功能,所以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在某些方面略显失衡便在所难免。一方面现代化建设导致城市本身特色文化的消失。在政绩导向下,上海同不少城市一样,倾力追求“现代化”、“国际化”,不加辨识地推倒大片颇有特色的弄堂老街,这种以牺牲文化为代价的浮躁建设,大大降低了都市旅游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和城市旅游规划的关系亟需协调。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都市旅游资源的开发设计必须站在城市总体发展的层面上,对都市旅游资源进行空间整体化规整,建立理想的空间布局关系。显然目前上海在这一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2.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资源优化配置程度较低

上海旅游资源开发已经逐渐摆脱粗放的开发模式,逐渐走上集约化的开发路径。但是在现实的开发中资源低效甚至无效利用配置的现象依然存在,旅游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当配置,往往会引发区域内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现象,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蜂拥而上的主题公园建设。从而导致资源使用的浪费和市场的冲突。

3.缺乏综合效益评估体系和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

由于没有专门的旅游投资项目的审查监督部门,使得上海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前瞻性和综合协调性方面明显不足。

在今后的旅游资源开发中,要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促进城市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城市规划的有机结合,注重对旅游资源的深层次综合开发与整合。以科学的理念持续优化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实现整个旅游系统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云,张帆.旅游学导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4

篇5

(一)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概念

旅游资源整合开发是指为保证区域旅游资源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全面协调性,以发掘和增强旅游竞争力为中心,对整个区域进行整体规划、系统开发和联动开发,并注意协调好区域间的关系,使旅游资源形成一个良好的空间互补关系,组成具有统一功能的整体,从而实现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1]。

(二)苏北旅游资源概况

苏北旅游资源在数量上相当丰富,相对于旅游开发已经进入到白热化的苏南地区而言,苏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发展潜力也逐步的显现出来,虽说苏北地区的山脉不如五岳那么著名,但也较为丰富,并且历史人文气氛浓厚;苏北地区的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良好,周边生态环境优良;苏北地区的历史文化资源更是独具特色,如以徐州为代表的两汉文化和军事文化,以淮安为代表的名人文化和美食文化。在苏北五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中,历史人文资源是相当丰富的,其中建筑与设施又是最多的,这与苏北地区的悠久历史有很大的关系。经过查阅各种资料,按照国家旅游局公布的旅游资源的分类标准,现把苏北地区旅游资源按分类如下:

(三)苏北旅游资源整合的条件

实际上,苏北经济相对于全国来讲,仍处于较高发展水平。地理和经济的因素为苏北旅游形象的整体塑造奠定了先天的基础,成为苏北旅游整合发展的优势。苏北作为我国南北交界的区域,汲南北文化之广阔,取长江淮河之灵秀,形成独特的苏北文化,经过整合锻造,完全可以成为江苏乃至东部地区的一支奇葩。

二、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良好的管理体制

苏北之所以没有进行旅游资源的整合是因为没有优秀管理的引导,好的管理体制能有效的将所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开发与管理。按照行政力量的划分,苏北各地分成若干区域,但自然旅游资源却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理单元,不可分割。例如,处于盱眙、洪泽、泗洪等地区的洪泽湖,以及连云港、盐城两城市涉及的漫长海岸线。很多旅游发达区都实现了景点旅游产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实行了市场化的运作模式。所以苏北地区旅游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有待改进或彻底改革。

(二)缺乏全面系统的旅游资源调查

既是大力整合旅游资源是无法建立在对旅游资源完全不知的情况下的,要全方位的对整体苏北旅游资源了解和研究才能进行正确有效的整合开发。苏北地区面积广阔,旅游资源众多,开发的潜力很大,但是目前对于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开发价值等等尚未有全面科学的统计分析。即使是区域内个别地区已经开展了部分工作,也只停留在其各自地区的单一的旅游规划上,宿迁、淮安等地甚至还没开始这些工作。

(三)缺乏稳定的客源市场

在整合开发苏北旅游资源的过程中,没有稳定的客源市场是导致其旅游发展缓慢的一大问题。无论是从地区或旅游景点来看,苏北未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淮安的名人文化与美食文化享誉盛名,但短期内都很难有固定的客源市场。连云港的海岸线旅游资源类型齐全,以花果山和海滨旅游为特色,除了省内的游客众多外,与江苏省临近的山东、浙江等来的游客也不能建立稳定的长久的客源市场。总是零星的散客或是团队出于好奇或是活动需要而来到苏北地区旅游。

三、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的支持性对策

(一)依托行政主体,积极发挥政府职能

1.政府需要发挥协调统一的主导性作用

在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上,政府应该起到主导作用。苏北五市是江苏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集中了梁汉文化、山水海滨、生态湿地、珍稀动物、名人名泉和淮扬美食等品牌资源,如徐州两汉文化与战争文化资源独特,人文景观居主置,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采取正确的管理措施。由于对苏北旅游资源的整合意识淡薄,缺乏一定的正确管理,因而政府的主导作用就是协调各个行业和部门协同作战,包括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部门,管理部门和旅游中介服务行业等。整合开发苏北旅游资源,是一种大旅游模式的形成,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参与,其中政府的职能居于主导地位。

2.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健全管理体系

为了保障苏北旅游资源整合开发,达到更有效的整合效益,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具体包括旅游资源开发的政策,投入产出政策,价格政策等等。对一些历史故居如盐城泰山庙,楚汉故里和名人之乡进行必要的保护,防止一些旅游开发部门为了利益而重建或破坏。对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的麋鹿自然保护区和射阳丹顶鹤保护区要明确价格政策,保护措施,以及对于破坏规定的惩罚以及防止附近居民和其他地方的破坏者来乱抓捕野生动物的明确规则。同时,用政策法规来规范各个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设问题,对旅游相关产业进行宏观调控,避免其恶性竞争各自为政等现象,促进合作政策的发挥。

篇6

关键词:文学旅游;开发;经济效益;途径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12(a)-103-03

在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之下,旅游资源要素的转变,不再强调单一的自然资源,而是在突显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加强调文化旅游资源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文学旅游转变了单一的旅游形态,转而以多元化的旅游文化资源形成更加富有审美情感、更加具有价值的人类财富。文学旅游资源具有意境美、抒情美的鲜明特性,这无不展现出文学旅游开发将带来的价值体系。从实质而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经济价值,是成为文学与旅游两大主体并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且,文化价值的延续与弘扬、经济价值中经济拉动力与环境经济的创造力,都强调新时期下文学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此外,在现代社会转型发展的当前,社会发展对传统文化,尤其是对传统民族优秀文化等的诉求,为文学旅游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内外环境,让文学旅游发展所形成的经济效益更加突显。因此,文学旅游开发的内外环境良好,在构建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同时,强化经济效益的可持续获取,推动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

1文学旅游开发的价值体系

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文学与旅游双重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依托文学旅游资源获取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在文学旅游的开发中,其所构建的价值体系,主要在于经济价值、文学价值及环境价值的体现,对于繁荣文学事业,促进旅游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1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经济价值

经济价值是文学旅游开发的重要立足点,也是市场经济背景下,文学与经济并重发展的集中体现。在经济多元化的现实条件之下“,文学地”成为旅游发展的亮点,也是以文化构建旅游新元素的有力之举。依托文学旅游吸引文化游客,而文化游客的吃、住、行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势必十分可观。当前,文学旅游成为很多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以文学遗产保护、文学遗产弘扬为切入口,寻求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齐步走的新模式。挖掘文学遗产的美学价值,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具有民族气息的文学经济链,更符合经济与文化双重发展的现实诉求。当前,价值的多元化,也强调文学资源的经济价值不应过于强调短期经济效益的获取,过于将“文化”作为商品的卖点,这反而无法实现文学的经济价值。因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应强化文学价值的延续性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打造出经济与文化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经济链。在突出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尊重文学的主体地位。

1.2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文化价值

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的基础是文学价值的外溢,强调文化价值引导下的旅游新要素的构建。世界文化遗产——庐山,就是文化价值深厚的旅游胜地。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到苏轼的《题西林壁》,再到“红色革命”,这些都是庐山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文化元素,让文化内涵丰富的庐山在旅游开发中,突出文化价值构建下庐山旅游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庐山的文学多样化,文人骚客的诗文、山水景观的绮丽,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美融合,让丰富的文化元素、多样化的自然景观,成为庐山文学旅游的亮点。因此,在文学旅游的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与自然环境价值的兼容,让文学价值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以更加完备的审美情趣吸引游客走进旅游文化,这比单一的文化旅游,或者是单一的自然环境观赏更符合现代民众对审美及情感的需求。

1.3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的环境价值

倡导“绿色、环保”的新时期,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无疑是对旅游发展中环境价值最大化的有力之举。一方面,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环境问题,让旅游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短期化,在自然旅游资源的消耗中,经济效益逐渐消退,无法构建长期化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成为旅游发展的瓶颈,而在文学旅游资源开发下,对环境价值的构建,让环境保护成为旅游发展的新举措。京杭大运河申遗,就是对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环境价值构建的典型例子。让传统文化的传扬与保护,成为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因此,在新的历史时期,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不仅仅体现在经济价值、文学价值上,同时也彰显在环境价值之中,这是经济效益可持续获取的有力保障,也符合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

2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途径

文学旅游开发是新时期旅游与文学并重发展的重要模式,也是旅游经济及文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在笔者看来,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关键在于构建好如图1所示的经济效益体系,文学旅游开发下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及环境价值构建了其现有的经济效益体系,但三者之间又相互制约与影响,强调经济效益的获取,不能抛弃环境价值或文学价值,而单独促进经济价值的最大化,这显然是与文学旅游开发的要旨相违背的,也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可持续性获取。为此,文学旅游开发下经济效益的获取,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原则;二是要构建好良好的艺术氛围,并在体验式的开发策略之下,激活文学旅游资源,拉动旅游大开发下的经济效益。那么,具体而言,主要在于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2.1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

文学旅游开发具有特殊性,不仅要强化旅游开发下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兼顾文学旅游下的文化价值创造。为此,践行文学旅游开发的“市场导向原则”“、高品位建设原则”和“多元化发展原则”,是构建可持续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也是获取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首先,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实现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文学旅游开发坚持市场导向原则,就是要依托市场活力,实现文学旅游产品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进而将文学旅游资源向产业经济的优势方向发展。据国家旅游局的统计而言,我国有近八成的游客希望在旅游的同时,可以感受到良好的文学氛围。并且,25~40岁的游客成为了文学旅游的主流市场,对文学旅游的兴趣浓厚。为此,在文学旅游开发中,要强化市场导向下的发展推进,在做大旅游品牌的同时,让经济效益不再是淡薄的文学价值,而是逐步形成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获取更多的文学旅游经济效益。其次,坚持高品位建设原则,提升文学辐射力度的经济价值。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文学的高品位性,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坚持高品位建设的原则,提升文学的辐射力度,进而拉动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一方面,可以依托媒体媒介,扩大文学旅游中文学内涵的宣传内容,让良好的文学旅游产品契合现代人的生产生活需求,迎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另一方面,为游客提供更加富有文学内涵的旅游产品,满足游客观赏人文景观的同时,感受文学带来的文化熏陶。最后,坚持多元化发展原则,开发更具经济发展潜力的文学旅游资源。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要坚持文学为主体的开发原则,将文学旅游资源以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城乡更加丰富的文学旅游价值。通过将文学旅游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相结合,促进文学旅游带动下更多经济效益链的产生。特别是文学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联姻”,不仅将文学旅游的经济价值进一步扩大,也让环境价值进一步得到实现,是文学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向。

2.2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更加强调文学旅游产品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性。文学旅游资源不能脱离其“文学”内涵的本质属性,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之下,进一步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盘活文学旅游的经济效益。首先,在文学旅游开发的过程中,要对文学的艺术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与理解,在深挖文学审美意境的同时,让文学审美意境吸引游客,扩大文学旅游资源的社会影响力;其次,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将文学旅游资源中的文学艺术进行串联,艺术品位的提升,让游客获得更好的文学熏陶,这样的文学旅游资源更符合现代人对文学旅游的追求。文学旅游有了市场,有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势必带动旅游产业链的发展,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2.3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

在现代人的生活理念中,体验式的交互开发,是提高资源开发效率,激活文学旅游资源的重要举措。首先,以游客为主体,注重游客的体验效果,让文学旅游产品更好地满足游客的需求。特别是在文学资源与自然景观的融合上,要强化两者的有机融合,带动文学资源在旅游经济效益获取上的主体地位;其次,文学旅游资源的激活,是其获取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基础。从实际来看,很多地方在文学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文学资源未能全部激活,文学资源的内容、展现形式都过于单一,难以满足文学旅游发展的现实要求。为此,要激活文学旅游资源,让文学内涵充分展现;让文学要素充分流向游客,让游客在体验中获取良好的文学熏陶,这才是文学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3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文学旅游资源丰富,文学旅游的兴起与发展,是新时期旅游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符合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当前,我国文学旅游开发正处于发展阶段,在突显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对于文学价值、环境价值的构建,仍缺乏相应的开发力度。为此,在构建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链中,一是要践行文学旅游开发原则,构建可持续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化文学艺术氛围的营造,扩大文学旅游产品的社会影响力;三是要强化体验式开发策略的落实,激活文学旅游资源。从本质上,提升文学资源的经济效益,推动文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文学、旅游的双重发展。

参考文献

[1]仲婷婷.体验经济视角下的高密文学旅游开发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4.

[2]刘亮亮.体验经济时代下文化旅游开发途径探析[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4(05).

[3]郭文全.旅游开发项目的盈利模式分析[J].当代旅游(学术版),2012(04).

[4]王良艳.九寨沟藏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

[5]洪芳.传播学视角下的文学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秦皇岛为例[J].旅游纵览月刊,2013(09).

篇7

    [摘

要]

图书馆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是旅游部门开拓景点,充实旅游内容的所依赖的支撑点之一;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同时,也丰富了特色馆藏,完善了服务体系,繁荣了图书馆事业。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识码]

B

    旅游业是低消耗、低污染、多关联、可持续、投入少产出高的优秀产业。有关资料显示,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4.6;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相关产业可增加收入10~20元;每增加1个旅游从业人员,可增加相关就业人数5人以上。旅游产业的发展能带动区域经济的群体增长,旅游事业构筑了一个向外界展示地区风情风貌、资源配置情况、经济建设状况的平台,通过游客的流动展现地区的整体形象,提高知名度,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基于以上原因,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旅游事业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来促进旅游事业的繁荣。以浙江省金华市为例,在2003年9~10月份,就举办了形式多样的节会活动,其中规模较大、效果较好的有:永康中国五金博览会、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东阳横店农民旅游节、金华黄大仙文化旅游节。通过各种节会的举办,营造旅游品牌,开拓客源市场,提升旅游事业。同时向外界充分展示了金华市范围内的产业结构状况及其优势,形成强势产业群体,吸引资金和人才,推动经济的发展。不仅如此,金华市委市政府为了促进本地旅游事业的发展,会同有关部门多次组织团队前往香港、上海、南京、杭州、温州等地举办各种展示会,展开各种宣传,做大做强金华的旅游产业。

    旅游事业的发展,关键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的目的,也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必备条件。通过充分挖掘和开发旅游资源,使其具有独特的吸引力,才能招徕众多的游客,促使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并非凭空臆想而为,需要通过搜集相关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开发出具有高档次、高品味的旅游产品。承担着"保存文化遗产,传递科学知识"职能的图书馆,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支持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旅游资源开发中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1 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

   旅游资源可分为3类:一是以山水风貌为主体的自然资源,二是以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为主的人文资源,三是包含民俗风情、民间曲艺在内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就是针对这 3 类资源的开发。无论是人文资源还是文化资源,都需要充分的考证、挖掘,才能得到开发利用。即使是怡情怡性的以名山大川为主的自然风貌,也只有注入文化内涵后,才能显示其魅力。图书馆长期收藏积累的文献信息资源中蕴含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能很好地支援旅游资源的开发。

1.1 图书馆支持旅游景点的建设。    旅游资源开发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旅游景点的建设,只有建好旅游景点,才能凝聚人气,开拓市场,获得经济效益。旅游景点的建设主要包括:一是对古寺名刹、文物遗址的重建和修复,如杭州西湖景区重建雷峰塔、修复净兹寺。二是依照景区的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传说增建相关景点,如金华双龙洞景区黄大仙故宫的建设。三是主题公园的开发,如绍兴柯岩风景区"鲁镇"的建设。旅游景点的建设都必须通过规划、设计和实施三步实行。在进行旅游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利用相关的信息进行查全、考证,才能建设成蕴含文化内涵的景点,重现景点的历史和文化风貌,才能构成人无我有的吸引力。图书馆应运用信息资源和人才的优势,积极参与旅游景点的建设,为景点的规划、设计提供相关的图片、资料等有关信息,帮助相关部门快、好、省地建设旅游景点。金华市鉴于黄大仙(原名黄初平,东晋时浙江金华人,传说于金华赤松山修炼成仙)在港澳及东南亚一带的影响力,决定在黄大仙修炼得道之所--赤松山修建黄大仙故宫,以吸引港澳及外资的投入。金华市图书馆闻讯而动,搜集、整理有关黄大仙的资料以及浙中一带道观建筑风格的图片,提供给相关部门,使黄大仙故宫在短时间内就建成,并对外开放。并通过今年的黄大仙文化旅游节的举办,取得了旅游事业发展和经济建设双重丰收的效果。

1.2 注入文化内涵,深化文化旅游。

旅游者是因为了解异质文化的需要才产生旅游动机,实施旅游活动的。现时,城市人喜欢到农村旅游,农民以到过大城市为荣,吸引双方互动的原因就是农村简朴的生活、淳厚的民风和城市的繁华所体现的文化本质。文化是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旅游景区都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 古寺名刹记录着各自不同的宗教文化;文物遗迹跳动着历史的脉搏;名山大川则诉说着各种传说、朗诵着古诗名赋。缺少文化内涵的旅游景区,只能短暂地吸引游客的目光,无法震撼游客的心灵,缺少生命力和竞争力,最终会在旅游市场的竞争中被淘汰。发掘旅游景区的文化内涵,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图书馆丰富的文献,记录着历史长河中点滴事迹,积淀着各种文化。图书馆应结合各地的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关信息,为旅游景区注入文化内涵,增添景区的文化魅力。东阳横店影视城里建有各种古致而宏伟的建筑,如秦王宫(仿秦阿房宫而建)、清明上河图,初听其名,令人神往。可走进秦王宫一览,里面只见亭台楼阁,水池和回廊环绕其中,而楼阁廊柱间却是空白一片。如果在建设秦王宫时,有图书馆的参与,通过查找相关历史图谱及相关资料,各幢建筑分别给予宫名,在各处门口或廊柱间配上对联,使游客置身其中,或赏联玩味,或触景联想,在游玩的过程中定能增添许多乐趣,也将吸引更多的客源。

1.3

挖掘民间曲艺,充实旅游内容。      旅游景区吸引游客的不仅仅是景区的景色和相关的文化内涵,各地的民俗风情、民间曲艺更具吸引力。笔者在北京游览民族公园时,就被其中的民族节庆活动和歌舞的表演所吸引而流连忘返。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中,详细地记载着各地民俗风情和民间曲艺。图书馆应积极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充分挖掘这份财富,通过编排,在旅游景区内进行表演,定能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浙江永康的"十八蝴蝶"和"九狮图"就是挖掘出来的民间曲艺节目,它们相继在法国桑特民间艺术节和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走红。如能通过缩编,在永康方岩刚开发出来的南岩广场上进行表演,不但充实了方岩景区的旅游内容,而且能提高景区的影响力,取得市场竞争优势。

2 旅游资源的开发,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2.1 促进了图书馆特色馆藏的建设。在现代信息环境下,各类网络信息服务系统风涌而起,冲击着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造成了信息服务体系的重组。图书馆只有具备自己特色的馆藏资源,提供特色服务,才能显示其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性,在信息服务的竞争中处于有利的位置。地方文献是图书馆最显自身特色的馆藏资源。某一地区的地方文献是当地的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的缩影,它包括记载着与某一地区有关的人、事、物的所有文献资料。旅游资源的开发也是针对地区的人、事、物进行综合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正是地方文献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契合点。由于各地的关联性和人物的流动性,地方文献中有很多重要的资源流传于本地区之外。图书馆在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仅仅借助于现有的文献信息资源是不够的,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与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完整的文献信息,比如通过网络查寻、走访外地的名人或者名人后代、馆际互借,等等;挖掘流传于民间的传闻、传说及其相关的曲艺节目等。通过搜集、整理,不断完善本馆的地方文献资源体系,促进图书馆的特色文献建设。杭州西湖景区的主要景点环湖而设,在南线有西湖十景中的"南屏晚钟"、"柳浪闻莺",更有与北线的岳坟齐名的于谦墓。"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说明了当时环湖景区的风光。不知何时起,南线景点逐渐冷落,游客渐稀。对面的岳坟却是热闹胜过往昔。为了重振南线旅游风光,杭州市有关部门决定从重塑于谦形象而起。"于谦史迹万里寻踪"就是在此背景下由杭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政协牵头,由相关部门实施的旅游资源开发的行动,于2003 年9 月9日启动。图书馆应跟踪而行,为有关单位提供于谦生活的足迹,以便更好地实现"寻踪行"的目的,并在"寻踪行"的过程中求得相关文献信息,充实馆藏资源。

2.2 促使地方文献科学地开发利用。    图书馆收藏文献信息资源的最终目的是被用户所利用。现代信息环境下,图书馆为用户提供文献单元的服务已满足不了用户的需求,只有通过对文献信息中包含的知识的开发、提炼,提供知识服务,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主动介入旅游资源开发的全过程,通过分析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现时情况,充分发挥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信息能力,分析综合地方文献,抽取文献中与当前旅游资源开发相关的信息内容,通过整合、组织,及时地提供给相关部门,为相关部门在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节约时间和金钱,加快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通过开发利用地方文献,进一步认识到地方文献的价值所在。图书馆应结合当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状况,主动地、科学地开发利用地方文献,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服务,为地方的两个文明建设服务。如:通过分析名人录以及相关媒体的人物报导,将有关地方名人的情况提供给相关部门,为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挖掘地方文献中的传统文化,与有关部门或者社区配合,为社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文化原料。

2.3

体现了图书馆的价值。 图书馆长期以来深处闺中,只是被看作是收集文献资料和借还图书的场所,其价值不能被人所认识,这种境况严重地制约了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开发,展示了图书馆工作多元性及其价值;通过开发地方文献为旅游资源服务,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展现了图书馆文献信息的作用。所以,图书馆应全力参与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同时加强宣传,促使人们重新审视图书馆,了解图书馆的价值和功用,营造优良的环境和氛围,促进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图书馆经历漫长的历程,在今天依然保持着昌盛的局面,正是不停地紧跟历史潮流,不断地深化着内涵的结果。图书馆支持旅游资源的开发又是一种与时俱进、提高服务层次的具体表现。图书馆在参与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不但加快了旅游资源开发的速度,提高了旅游景点的品位,其自身也深有得益:通过支持旅游资源开发的实践,丰富充实了馆藏特色资源,完善了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加强了图书馆在信息服务市场竞争中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 华. 论图书馆对《道藏》的开发与利用.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2(2)

2 刘莉. 对西北地区地方文献开发的思考. 甘肃高师学报, 2002(3)

3 曹诗图, 袁本华. 论文化与旅游开发. 经济地理, 2003(5)

4 马晓冬,翟仁祥.论旅游文化资源及其开发. 人文地理, 2001(6)

 

[作者简介]

篇8

文章以凉山州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分析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促进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产业;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成果卓著并独具特色,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是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和民族文化产业化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本文将以凉山彝族自治州(凉山州)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为例进行探讨。

一、乡村旅游产业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新农村建设需要新的经济增长点。凉山新村新寨建设已经取得良好的阶段性成果,但巩固和发展这一成果任重道远,必须有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展生产才能真正实现凉山民族地区,特别是彝区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而持久,才能真正实现凉山的跨越式发展。

2.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可带来新农村建设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发掘凉山各族饮食文化、民居文化、宗教文化、服饰文化、生态文化、交通文化、医药文化、体育、文学、艺术等方面内涵,渗透贯穿,总结成就,弘扬优秀传统,寻找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更佳途径,以利又好又快地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将其融入乡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工艺制作、文体表演之中,使新村新寨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处处生机,农产品和工艺品样样特色,获得较好较大的市场份额而成为具有地域特色又经久不衰的经济增长点。

3.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凉山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内涵丰富,多姿多彩,是彝区的宝贵资源,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发掘并扬弃继承民族文化,打造新的产业,形成新的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是克服地理不利因素,实现凉山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4.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促进民族团结和和谐社会构建。凉山既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又是多民族杂居区,彝汉藏等各族团结友好历史悠久,各族经济文化交流是共同发展的动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正能量,继承发扬各族互帮互学传统,发展经济和文化产业,以求更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

5.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可推动乡村新风新貌的变革。旅游活动是旅游从业者和旅游者之间的互动。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在向游客展示民族风情的时候,外来的游客会带来一些新思想、新观念,这对于摒弃一些陈规陋俗,树立良好新风尚将有一定的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世界乡村旅游、国内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式、各级政府的富民惠民政策、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等都为凉山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凉山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业正逐渐成为凉山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这也为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

2.昔日多种因素制约着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大小凉山乡村旅游资源,难以有效地转化为产业优势。而今已建成上千个“环境优美、特色鲜明、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新村新寨,交通、通讯、卫生、安全等设施得到大幅度改善,增强了的旅游可进入性。

3.凉山各族新村村容村貌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建民居自成风格,现代化家具一应俱全,“1+N”活动中心为游客提供了安全、卫生的旅游活动环境,具备了为游客提供食、宿、游、购、娱的服务条件。

4.新村新寨建设既是一场村容村貌的变革,更是一场民族地区人口素质提高的伟大民生工程。“彝区健康文明新生活运动”和“彝家新寨建设”使民族地区乡村人口素质大幅度提高。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取代了的传承数千年的陈规陋俗;商品观念渐入人心;各族村民也在发展新产业中逐渐获得了旅游接待技能。

二、凉山的乡村旅游产业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乡村旅游发展观应强调中国特色

受国内外“主要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市场”、“从业者界定为农户”,“乡村旅游企业规模要小”、“乡村旅游产生于工业革命之后”等外延缩小化、内涵简单化的片面观点影响,束缚了凉山乡村旅游的发展思路,导致乡村旅游产品的单一性和同质化现象明显。

(二)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区域间不均衡现象明显

凉山存在的普遍二元经济现象在凉山旅游经济中发展比较突出。凉山州2012年旅游总收入94.26亿元,其中:西昌市旅游收入达71.87亿元,占全州旅游总收入的76.25%;其余16个县虽然也赋存着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但旅游收入的总和是22.39亿元,只相当于西昌市的31.15%。达到1亿元及其以上的有普格、盐源、冕宁、德昌、雷波、会理共6个县;而收入低于1亿元的有10个县,其中火把节故乡布拖县只有0.15亿元,毕摩文化之乡美姑县只有0.31亿元。

(三)乡村旅游发展层次低

新农村建设虽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但至今覆盖全州各县市的旅游市场和产业链远未形成。乡村旅游产品多数以第一个层次的游览娱乐为主,田园风光、瓜果采集等休闲娱乐项目居多,与之相应的第二个层次各项服务中,仅农家乐形式的旅游饭店业开发较好;旅游交通运输业主要集中在灵山寺、邛海等地,包括著名的彝海乡,铁厂乡等都缺乏固定的运输服务;旅游购物主要以乡村林果为主,很多特产尚未得到开发;旅行社业务很少涉足乡村旅游产业。第二层次中对旅游业直接提供物质、文化、信息、人力、智力、管理等服务和支撑的行业群远未介入现代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实践中,导致凉山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复合型旅游产品较少。

(四)乡村旅游管理和服务人才短缺

人才是发展一切新兴产业的首要因素。在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产业向集约化、市场化、制度化、信息化方向发展的总趋势下,乡村旅游在产业模式、管理体制、资金来源和从业人员结构等方面都有着新的人才需求。凉山乡村旅游的多数经营主角是农民,未接受过正规的、专门的培训,不懂现代经营方式、规则的比例较高,难以适应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新形势的需要。

三、实现新村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良性互动的对策建议

(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促发展

依据“乡村旅游资源”应界定为“乡村地域内的一切旅游资源”的观点,按照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表》对凉山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分门别类的调研,获得的结果是:凉山拥有《旅游资源分类表》中所列的全部8大主类旅游资源,31个亚类中的30类,155个基本类型中的143类。旅游资源丰富并且地域覆盖广泛、品位高、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市场潜力巨大,应抓住机遇发展乡村旅游。

(二)立足于实际,摸清家底,审视资源状况和资源结构,促进民族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凉山部分县由于受地理区位和条件的限制,大规模发展工业的可能性并不大。但发展旅游业,尤其是大力发展农村的乡村旅游,不仅能扩大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还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各个乡村,要依据各自旅游资源的品质,认真分析开发的前景,了解客源市场,针对不同的资源采取不同的开发模式和方法、过程,有特色的组织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将乡村旅游资源作为文化进行产业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三)通过市场化手段促进凉山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地区分布相对均衡

第一,做好规划,按照规划继续进一步加大各个县市的旅游基础设施配套、进行环境治理、造林绿化、宣传促销等工作。第二,继续大密度的组织和举办一些乡村文化节、文化旅游节,扩大乡旅游资源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使各县市的乡村旅游真正融入到凉山旅游这个大舞台当中。第三,按照项目推广模式向社会推介,项目建成后,可带动餐饮、住宿、交通等相关服务业收入增加。逐步实现区域间的开发逐渐平衡,从而带动凉山的和谐发展。

(四)着力于凉山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的改善与创新

目前凉山乡村旅游已经发展出传统农家乐型、休闲农庄型、景区依托型、民族风情依托型、品牌餐饮、旅游城镇建设型、特色产业观光购物园、现代农村展示型、红色旅游结合型、候鸟型租房时养老休闲、汽车自驾游野营地型、自然山水特色酒店型等模式,但这些经营模式中的服务类型多集中于观光游览型和体验型,也有少量的养老休闲型。民族文化、气候景观得到较好利用,而更多的地文景观、水体景观、森林草原等生态景观利用程度不够,一日游游客的数量远高于过夜游客的数量,因此,尚需大力发展森林之家、草原之家、汽车营地、租赁农园等休闲体验模式。

(五)组织力量,创建科考型、修学型乡村旅游产品

充分利用凉山地质地貌、水体、生态等自然景观所赋含的科技文化知识及其附着于其上的人文内涵,设计打造科考型和修学教育型乡村旅游产品,创建教育型乡村旅游模式、农村留学旅游模式等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开展深度旅游。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

宣传不仅停留在重点县市以及已经打造成重点景区的“大家闺秀”点,要创造性的更多宣传那些人们还未深刻认识的“小家碧玉”。如美姑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在宣传中,以民族风情为特色,着力于独特品牌的宣传、旅游项目的形象策划和营销,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解美姑,喜爱美姑,从而产生到美姑旅游的激情,创造旅游经济效益。

(七)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综合性和异质性

充分利用凉山各类乡村旅游资源配套组合良好,具有整体性,各地乡村又有地域特色这一特征,设计打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既强调“一村一品”“一沟一色”,也注重多种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

(八)加强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培养

组织人力对凉山乡村旅游的人才状况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实际情况,按不同层次用不同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其重点一是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拓宽思路,因地制宜的创造乡村旅游产品;二是培养旅游从业者的现代服务理念、增强服务意识,以热情和诚恳吸引游客;三是乡村旅游服务技能的提高,引导更多受过现代职业教育的新型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创业活动,帮助他们熟悉各个乡村的地理位置、地质地貌、特色景观,气候气象、风土民情各方面知识。在培养方式上采用“请进来”,即请旅游主管人员、职业院校的专家学者、外地成功企业家等帮助培训,可采用“走出去”,即分期分批的组织乡村旅游从业者到外地进行参观、考察、学习、取经。

(九)大力发展凉山乡村的生态旅游,合力推进凉山经济的快速发展

在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原始族自然资源进行最大化的保护。尤其是生态环境效益方面,要按照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的原则和符合自然环境承载能力的要求,以开发促进环境保护,以环境保护提高开发的综合效益,从而形成保护―开发―保护的良性循环,创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效益、生态经济效益。同时,将凉山的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融入中央“五位一体”的战略目标。

(十)继续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进一步提高大凉山彝区的旅游可进入性

参考文献:

[1]陆铭宁.彝家新寨建设与民族文化产业化途径探讨[J].人民论坛,2012.11

[2]陆铭宁.彝汉餐饮技艺互补促进凉山新农村旅游经济发展[J].北京农业,2011.6

基金项目:

本文系四川省科技厅2014年度科技计划课题《彝家新寨建设与乡村旅游产业化研究》(2014ZR0039)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