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8篇

时间:2023-08-06 09:01:2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篇1

关键词 河北省 特色农业 “一村一品” 发展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0.2 文献标识码:A

1特色产业开发的理论分析与“一村一品”

“一村一品”运动最早起源于日本的大分县。“一村一品”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按照国内外市场需求,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传统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大力推进品牌化、规模化和市场化建设,使一个村(或乡、镇、市)拥有一个(或几个)市场潜力大、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从而大幅度提升农村经济整体实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大分县通过深入开展“一村一品”运动,确立多项特色农产品并实现特色农业产业化,成为振兴当地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典范。

2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一村一品"的典型案例

河北是我国重要粮棉产区。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河北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近年来,河北以特色产业为着力点,重点发展蔬菜、花卉、食用菌、中药材、芦笋等发展前景好、市场潜力大的特色产品。许多县市的特色产业已经开始走向集群化、规模化,如大名的面粉、花生、香油产业,张家口的奶业、满城草莓、平泉小蘑菇等。

2.1满城―小草莓,大亮点

满城县是全国优质草莓生产基地县,常年草莓占地面积达6万余亩。经过多年发展,满城县草莓生产技术不断完善,产业化链条不断延伸,产品远销京津、内蒙古、山西、东北等地。仅草莓一项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70元,已形成立县富民的支柱产业。2009年,满城县被确定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在草莓标准园内率先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的示范应用,取得显著成效。

2.2平泉―小蘑菇,大产业

平泉县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山区农业县。食用菌已成为平泉立县富民的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其生产基地已覆盖全县91个乡镇,200个行政村,菇农达到4万多户。为不断加速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平泉县制订了“创两个知名,建三个中心”的目标,即把食用菌产业打造成全国知名产业,把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打造成全国知名市场,把平泉培育成为周边及华北地区食用菌菌种的供应中心、原辅料和产品的集散中心、人才技术的输出中心。目前食用菌龙头企业发展到 203家,年收储加工能力达8万吨。平泉已成为全国四大食用菌产地之一,被中国优质农产品开发服务协会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的称号。

3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存在的问题

(1)技术水平落后,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河北省大部分县域技术水平落后,特色产业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主要从事的是农产品的种植生产,缺少产品的深加工,附加值普遍较低。

(2)特色产业发展缺少全局统筹。河北省各县域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历史长短不一,有的早在改革开放后就进行了推广、发展,而有的只有两三年时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也不一,且产业发展的模式、重心和创新类型等也不尽相同。通过调研发现,县域内的特色产业发展主要靠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也正因此,特色产业的发展速度和规模都受到了较大的制约,急需政府的规划、引导。

(3)特色产业的服务、培训体系不健全。河北省县域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健全,大部分县技术人员专业水平较低,无法为农户提供科技服务、信息服务和培训,无法引导经营的多元化发展,影响着特色产业成果的推广。

4河北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开展 “一村一品”的建议

首先,加强政府统筹规划,制定发展规划,对农业产业化开展及经营等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改变农民自发进行,产业过于分散,缺少组织性的现状。

其次,应划拨专项资金建立科技员、农民培训体系,健全农业产业化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对县(市)科技局及科技员的培训,打造一支乡土专业人才队伍,提高他们直接服务农户的能力。目前试点县(市)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借助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力量研究本地的农业产业化难题的问题。外部的专家和技术人员一走,本地工作又马上陷入“瘫痪”,造成特色产业无法持续发展。特色产业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大量扎根本地、了解本地产业特征、熟通本地习俗的“田秀才”、“土专家”。农业特色产业化需要依靠本地专业人才与农民相互配合提升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管理能力。

最后,积极推动“一村一品”的发展。“一村一品”经济以地域范围确定区域主导产品。“一村一品”经济的核心是实现资源优势、市场需求的有机结合。从生产主体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的水平、文化素质;从生产对象的角度来讲,主要是提高产品的产业化水平、有机化水平,发展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从生产环境的角度来讲,主要是完善产品的人性化、社会化服务体系。根据“一村一品”的理念,鼓励多种农业特色经营,例如农村园艺业、特种养殖业、乡村旅游业的等农业经济新形式,创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形式。

本文系河北省委讲师团系统2014年度课题“河北省特色农业产业建设与‘一村一品’”结项论文,课题编号201422。

篇2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条件。

1、地理位置。

XX镇位于XX县北部,南邻XX乡、XX乡,东、北、西依次与四川省叙永县高锋乡、兴文县大坝镇、沙坝乡、珙县石碑乡接壤,镇政府驻地XX,距县城41公里,XX河从东向西经XX坝子注入罗布河。

2、气候条件。

XX镇海拔在480至1800米之间,为中低山地形,气候温和湿润,雨量充沛,区域光照强,年均气温16.9℃,年均降水量1457.2毫米,相对温度68%,日照时间1032小时。

3、土地资源条件。

全镇国土面积163.9平方公里,辖7个村144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民小组。耕地面积51109亩(其中水田25608亩,占耕地面积的50%,25°以上坡耕地13500亩),林地面积13.29亩(其中竹林5300亩,经济林4285亩人均有林,人均有林3.3亩,森林覆盖率达50.8%,荒草山6200亩,土地利用率达92.5%。

(二)社会经济条件。

1、人力条件。

2008年末全镇总户数6673户29204人,其中少数民族(苗族)1031户4848人,人口密度为180.48人/平方公里。农村劳动力15380人,其中女性6256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101955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12756人,非农业技术培训5982人,劳务输出5145人。

2、生产情况。

2008年全年实现工农生产总值6347万元,人均纯收入1080元。全镇有耕地面积51109亩,其中水田25608亩。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小麦、豆类、薯类等;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绿色特色产业方面主要有苎麻、蚕桑、甜苦竹、香兰菜、经济林果等。

2008年全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43750亩,粮食总产量1157.3万公斤,农民人均有粮418公斤;经济作物播种面积8374亩,总产量136万公斤。

2008年全镇生猪存栏14562头,出栏14241头,大牲畜存栏4159头,出栏502头,家禽存栏75916只,出栏70008只。

3、经济收入。

2008年全镇完成工农生产总值6347万元。农民人均有粮415公斤,人均纯收入980元。

4、社会事业条件。

(1)科技服务情况。

全镇农业综合服务、畜牧、林业、水利部门24人下乡服务225天次/人,农民群众接受科技服务16800人次。

(2)教育情况。

全镇有中学1所,小学10所,教育教学设施较为完善,共有在职教师19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76人,在校学生4956人,其中女生231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7.7%,完学率为96.5%。

(3)文化通讯情况。

全镇建成接收14套节目的有线电视用户361户,农村建成接收广播电视节目825套,电视覆盖率达98%。全镇固定电话用户520户,移动电话用户1200户,通讯覆盖率达63%。

(4)卫生事业。

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医疗服务所7个,共有医务人员35人,医疗设施较为完善。

(三)生态环境情况。

近年来由于气候因素,致使全镇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再加上缺乏合理规划和有效治理,导致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恶化,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较为缓慢,严重制约着全镇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基础设施现状。

1、基本农田现状。

全镇51109亩耕地中,高稳产农田仅有4200亩,25°以上坡耕地就有13500亩,农业产出率低。

2、水利设施现状。

缺乏骨干水利工程,大部分农田望天吃饭,天干受旱,下雨成灾,部分地方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农业基础薄弱。

3、镇村道路现状。

全镇现有乡村公路84公里,村组公路58公里,受益村民小组135个,尚未通公路村民小组9个。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地质灾害等原因,大部分道路晴通雨阻,无法保证畅通。

4、人畜饮水现状。

全镇除集镇有骨干人畜饮水工程外,其余大部分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畜饮水困难。目前现全镇急需解决人畜饮水困难3471户16000人。

5、农村能源现状。

经过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目前全镇已基本实现村村通电,但通电质量较差,安全隐患大;沼气池的推广普及率不到2%。

(二)产业发展现状。

1、粮畜基础产业发展现状。

粮畜作为保民安民的基础产业,基础稳则社会稳。目前全镇的粮畜产业受种植面积逐年下降、气候因素等客观原因和科技措施推广不力、产品附加值低等主观原因的影响,只能基本满足群众的消费需求。

篇3

    1.1发展现状

    1.1.1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近年来,晋城市玉米、小麦、杂粮等粮食作物年播种面积稳定在22.11万hm2以上,随着作物品种不断优化及种植技术推广,粮食生产能力不断提升,粮食总产量近年来稳定在7.5亿kg以上,确保了粮食自给有余,实现了粮食生产总量平衡。

    1.1.2六大特色产业初具规模

    近年来,晋城市围绕经济发展规划总体目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初步形成了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带动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

    1.1.3农业龙头企业有了一定数量

    近年来晋城市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较快,涌现出一批农产品品牌,全市43家市级以上农业重点龙头企业,获得山西省着名商标23个,国家名牌产品2个,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产品保护标志4个。

    1.1.4农民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目前,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2000余个,合作社涵盖了晋城市六大特色农业产业,覆盖了60%的行政村,入社农户4.6万户,入社社员收入比未入社农民高出20%。

    1.1.5政策扶持推动力初步显现

    近年来晋城市对农业产业化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特别是对畜牧业、蔬菜产业扶持上体现得尤为明显,极大地调动和保护了广大农民种植蔬菜和从事养殖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果。

    1.2主要特点

    1.2.1小而全虽然晋城市产业规模较小,但农作物种类繁多,各种五谷杂粮、各类干鲜果品、蔬菜、蚕桑、食用菌以及多种中草药遍布全市。

    1.2.2少而优各类农产品数量虽少,但品质优。境内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类型,四季分明,冬长夏短,雨热同季,气候温和适中。年均气温11.5℃,日平均气温≥0℃的积温一般在3368℃~4471℃,无霜期185d左右,年均降水量达600~650mm。森林覆盖率达35.7%。

    1.2.3稀而特晋城境内山地丘陵面积占到87%,昼夜温差大,独特多样的小气候,造就出一大批具有地域特色、品质独特的稀有农产品。比如泽州县巴公大葱、泽州红山楂、鲁村小米;高平大黄梨、王报红萝卜;阳城山茱萸、阳城蚕茧;陵川“五花芯”党参、大红袍花椒、黑木耳,沁水七须黄花菜、蜂蜜、端氏紫皮蒜等。

    2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问题及原因

    2.1发展现状

    2.1.1粮食产业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农资价格高位持续攀升,粮食生产成本高、效益低;粮食总产量供求紧平衡,细粮结构性短缺问题突出。

    2.1.2六大特色产业畜牧业开放程度低,外向型发展偏差;蚕桑业龙头企业不强,对产业发展牵引能力弱,科技型人才缺乏;蔬菜产业种植零散,市场规模小,水资源缺乏,技术人员不足;干鲜果业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小杂粮产业种植投入少,种植效益低;中药材产业科研投入少,加工规模小,服务体系不完善。

    2.1.3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力度不够,农民认识不够,发展规模偏小,带动辐射的范围小,市场竞争能力比较弱,管理不太规范。

    2.1.4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生产标准化、产品品牌化、市场国际化程度低,经营管理落后,投资主体和融资手段单一。

    2.2原因分析

    2.2.1客观上受限制晋城所处山丘地区,人均耕地少,耕作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利于形成规模的种植基地。

    2.2.2主观上有差距对农业产业化重视程度还不够,缺乏统一的、有力的、连续的扶持政策,产业化经营机制还不够健全。

    3晋城市农业产业化发展途径

    3.1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粮食生产的综合能力

    建立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型的产业化经营基地,大力发展以种养业为原料的食品加工业,加快发展繁推一体化的种业集团,创优粮食产业化的发展环境。

    3.2强化农业培训,提高科技服务能力

    依托畜牧、蚕桑、蔬菜、干鲜果、小杂粮、中药材六大特色产业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强化农民培训,提高服务功能,致力形成区域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特色产业基地,打造带动农民增收的地标性农产品品牌,为农业产业化打下良好基础。

    3.3加强特色农业产品基地建设,提升区域特色经济发展能力

    根据区域地理和气候优势,搞好区域发展规划,着力建设7个特色农业产业带,即泽州、阳城、高平和沁水四县小麦优势产业带、太行山南端优质玉米杂粮产业带、南牛北猪东西羊健康养殖畜牧产业带、太岳中条两山优质蚕桑产业带、沁丹两河流域无公害蔬菜产业带、丘陵山区优质无公害干鲜果产业带和高垣山区优质中药材产业带。县域特色产业发展要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区域优势产业带的先决条件下发展特色农业经济。

篇4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现状;对策;辽宁桓仁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324-01

桓仁地处辽宁东部山区,拥有辽宁省全国较好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条件得天独厚。桓仁依托生态优势和资源基础,形成了以葡萄、山参、优质米等产业为重点的六大产业基地,大幅提升了全县农业产业化水平,为桓仁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1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1.1 特色优势进一步凸显,产业竞争力已经形成

全县农业特色产业基地初步实现规模发展。截至目前,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4 666.7 hm2,年产量5 800 t,年产值3 400万元;山参保护地发展到3.87万hm2,年产干品3 t,年产值22亿元,基地规模居全国首位;优质稻米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其中精品稻米基地3 000.0 hm2,年产量2.2万t,年产值1.8亿元;林下山野菜发展到9 866.7 hm2,年产量4 000 t;以香菇、滑菇、黑木耳为主的食用菌发展到2 110万袋,年产量1.5万 t。

1.2 “一村一品”初具规模,农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升

近年来,桓仁县培育和发展了下甸子蔬菜专业村、荒甸草莓专业村、大青沟香菇专业村、回龙滑菇专业村、四河优质米专业村、川里香菇专业村、长春沟冰葡萄专业村等10个“一村一品”特色产业示范村,全县直接从事“一村一品”生产的专业户发展到3 061户。特色产业对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得到了充分体现[1]。

1.3 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产业化经营模式渐趋完善

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在不断扩大特色农业产业基地规模的基础上,积极培育扶持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模式。目前,全县葡萄酒产业投产和在建酒庄企业达到51个,中药材加工企业达到93个,优质米加工企业达到18个,其他绿色食品加工企业达到13个,农产品加工企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推动力量;带动农户达到1.5万户,重点龙头企业对农民增收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2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基地集约化程度较低

在和现有土地经营机制的束缚下,农户发展产业依然是小规模分散经营,没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实现相对集中连片。由于统筹规划不到位,桓仁县大部分乡村农业产业发展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状态,还存在定位模糊、主导产业不清的问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专业化、规模化发展格局。

2.2 精深加工水平相对落后

初级产品较多、产品档次不高,还存在经营粗放、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等问题。初级产品多,终端产品少。受限于加工水平和经营理念,在精品小包装、高档礼品装等方面开发力度不足,产品附加值还有极大地提升空间。

2.3 产业链条尚未完全形成

主要差距体现在农产品研发、展示、交易等服务平台建设上,虽然近2年在葡萄酒、人参产业上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还没有发挥很好的作用,导致桓仁县地产优质农产品难以跨出县境,走向辽宁省和全国市场。

2.4 产业化组织服务能力较差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没有发挥应有的组织、引导和服务作用,数量不少,作用不大,等同虚设。桓仁的大部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实力较弱,管理松散,影响力和拉动力有限,对农业生产活动缺乏统筹安排和有效引导,还没有形成带动农民主动增收致富的良性运行机制[2]。

3 桓仁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对策

3.1 推动产业发展实现专业化

要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的原则,因地制宜选择主导产业,明确发展定位,做好发展规划,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专业化发展格局。当然,也可以是“几村一品”“几乡一业”,但必须符合区域发展实际,要充分调研,科学论证,避免盲目跟进,一拥而上,要符合集约发展要求。

3.2 推动基地建设实现规模化

要继续推进“一县一业”,确保以葡萄为主的酿酒原料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要全力打造“中国山参之乡”,确保山参保护地发展到5.07万hm2;要加快发展生态渔业,确保水产品养殖水面达到1.03万hm2,年产量突破1万t;要提高优质稻米种植水平,确保特色精品稻米生产基地发展到6 666.7 hm2,精品大米年产量达到4万t;要加快林业产业体系建设,确保以种苗、干坚果、工业原料林、药菜保护地为主的林业产业基地发展到16.00万hm2。要通过不断努力,推动全县特色农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提高效益。

3.3 推动生产经营实现组织化

要在农民群众自愿的前提下,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或村内能人牵头,按照“民办、民有、民营、民管、为民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真正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使农民从过去“会什么就种什么”转向“市场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积极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要注重发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服务、引导、协调和示范作用,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技术支持、信息、定单组织等方面的工作力度,提升农民发展区域主导产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农业特色产业进入集约化、组织化的健康发展轨道[3-4]。

4 参考文献

[1] 牛若峰.中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特点与方向[J].中国农村经济,2002(5):4-8.

[2] 牛若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的观察和评论[J].农业经济问题,2006(3):8-15.

篇5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基础薄弱,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几乎没有工业,外出务工和养殖业的大部分收入用于补贴家用、子女教育和盖房等方面,投入农业发展的资金有限,农业发展投入严重不足。近几年来,政府虽然加大了对农村地区的投入,但作用不够明显,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仍然不足,薄弱的经济基础无法支撑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此外,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普遍低于二三产业,贫困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农村土地撂荒现象较为突出,原本劳动力资源富裕的农村地区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后劲严重不足。

2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存发展环境差,经济发展支撑力严重不足

甘肃省贫困人口中有约200万人生活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基本生存条件的深山区、林缘区和地质灾害频发区,需易地搬迁。截至2012年底,全省通行政村公路硬化比例仅达48%,村组间公路网络建设更加滞后,仍有526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99万户农村群众的危房急需改造[3]。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多因素作用的过程,需要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资金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撑[5]。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村生存发展环境差,可供利用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有限,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较差,经济发展支撑力严重不足。

2.2农民收入水平低,农村资源配置能力弱

甘肃省贫困山区农民收入普遍较低,有限的收入大多用于自发性消费,满足日常的生活开支,投入农业生产的资金极其有限,从而导致农村生产方式仍然以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生产效率低下。此外,甘肃贫困山区农村资源配置能力较弱,现有的有限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在贫困山区农村资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其中土地撂荒现象尤为突出。

2.3思想观念落后,增收致富难度大

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基础设施限制相对较大,贫困山区农民思想文化观念普遍较为落后。甘肃省贫困地区农村居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28年,比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低0.73年和1.52年,贫困山区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受到落后思想观念影响,贫困人口普遍存在等、靠、要国家扶贫救济的心理,发展经济的主观意愿不够强烈,积极性不高。农业经济发展受诸多因素制约,发展家庭经济缺规划、缺技术、缺经营能力,加大了增收致富的难度。

3榆中县北山地区概况

榆中县北山地区包括榆中县贡井、园子、上花、哈岘、中连川和韦营6个乡,现有47个行政村、281个村民小组、1.13万户,总人口4.56万人。区内平均海拔2480m,年降水量300~350mm。耕地面积大,日照充足,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有利于旱作农业发展。受到特殊地域条件的影响,榆中县北山地区绝对贫困人口2198户8934人,外出务工14060人,低收入人口4967户20585人,五保户151户152人,是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地区之一。

4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策略

4.1积极开展区域经济规划,做好扶贫政策对接工作

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国家扶贫任务从解决温饱为主到“两不愁三保障”,随着扶贫任务的转变,国家对贫困地区将加大在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方面的支持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8]。榆中县北山地区作为甘肃省贫困山区之一,仅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经济发展,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全方位的投入以及整体的协调配合。当地应做好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确立主导特色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形成区域增长极,做好与国家省上扶贫政策的对接工作。贡井乡地处榆中县北山地区中心,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具备一定发展基础,应将其打造成为榆中县北山地区的重要增长极,带动区内农村经济发展。

4.2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根据调研资料,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是第一产业严重滞后,二三产业是空白,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大部分服务业质量不高、种类不全,整体经济发展极不协调。以榆中县北山地区贡井乡石台村为例,种植、劳务输出、养殖是村民收入主要来源。农作物种植以马铃薯、玉米、豌豆和小麦为主,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农作物产量低,农业收入少。因此,贫困山区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产业协调发展。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大力发展规模养殖,拓宽增收渠道,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为农业发展做好服务工作。

4.3科学合理规划项目,实施项目带动经济发展战略

项目是产业的支撑、投资的载体,项目建设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规划项目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根据榆中县北山地区自然气候条件,结合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应重点发展以下项目:一是低产农田改造项目,通过新修梯田、改造中低产田、修建集雨水窖、发展集雨节灌等措施扩大旱作农业覆盖面,提高旱作农业生产水平。二是优质马铃薯、玉米、中药材种植项目,修建集雨水窖、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兴修旱涝保收田,并将其建成优质马铃薯种植基地、双垄沟播玉米种植基地和中药材种植基地,采用测土施肥技术,改良土壤肥力,提高作物品质,增加亩均产量。三是草食畜产业重点项目,扶持建设一批规模牛羊养殖大户、养殖小区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在山顶低产农田种植牧草,建立牧草种植基地,为养殖业提供饲料。四是循环农业重点项目,主要包括节约型农业技术推广工程、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和生物有机肥、生物饲料开发、农膜回收利用等项目工程。

4.4以农村土地政策改革为契机,实现农业种植规模化发展

受当前农村土地政策限制,农民土地分布较为分散,规模化种植难以实现。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种植业以分散、零星种植为主,这种种植模式生产效率低下,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为此,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应以当前国家土地政策改革为契机,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前提下,促使承包经营权分离,形成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新格局,推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为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

4.5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力度,大力发展现代农业

榆中县北山地区农村经济发展靠自身无法实现,当地政府必须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扶持和政策引导力度,改变现有农业发展模式。在资金扶持方面为农业发展提供低息贷款,扶持农村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在政策引导方面,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建立农民合作社,传播农业技术、信息。通过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帮助农村地区摆脱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发展特色农业、高附加值农业、品牌农业、规模化农业以及对农业产业进行纵向延伸、横向扩展,逐步形成农业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加强中下游企业间协作关系,降低成本,提高抗风险能力,最终实现农业现代化。

4.6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实现农民脱贫致富

篇6

【关键词】县域经济 特色产业 产业集聚

“郡县稳则天下安,郡县丰则天下富”。县域经济的发展是实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关键,县域特色产业的发展,能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促进城乡一体化。

一、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

慈利县位于湖南省西北部,面积3480平方公里,2011年人口近70.3万,城镇化水平较低。慈利县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有南“武当”之称的五雷山距离慈利县15公里;而县城的江垭温泉、江垭水库平湖游、万福温泉等每年都能吸引大量游客。2011年慈利县国民生产总值1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451元,城乡收入差距大制约着慈利县县域经济的发展。

为了增加农民收入,慈利县依据其地理条件发展了茶叶、烤烟和柑橘种植业,依据其生态环境发展了大鲵养殖业,并通过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使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保障;同时,慈利县有大中型水库工程12处,库区移民3万多人,为了解决库区移民的生活问题,慈利县采取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发展方式,依托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并做到环境友好和节能减排,发展生态渔业。通过企业与库区移民签订养殖合同,以“政府引导、公司运作、移民受益”为宗旨,发展库区鳡鱼生态网箱养殖产业。

二、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一)资金瓶颈制约。县域内基础设施的兴建、经济环境的改善、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都需要巨大资金。而慈利县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支持有限。同时,企业扩大生产和科技创新都需要投入资金,而县内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制约着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二)缺乏知名品牌。特色产业停留于初级产成品上面,未形成统一的地理标示和行业标准,并缺乏精深加工的产品,特色产业产值小,产业科技含量不高,产业层次低,产品单一,对产品的品牌打造力度和宣传不够,未形成知名品牌,难以形成产业集群化发展,并制约经济效益的提高。

(三)缺乏人才支撑。特色产品的推广和研发、创新,工艺的改进等都需要大量人才做支撑,而慈利县由于地处湖南西北部,县域经济比较落后,工资水平不高,受区位、经济、环境等综合因素的影响,难以吸引高素质、多功能的复合型人才来慈利县企业工作并扎根,造成人才资源总量不足,技术工人缺乏,特别市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管理、科技研发等人才匮乏。

三、慈利县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慈利县应因地制宜,把握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知名品牌,努力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发展,着力改善民生。

(一)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首先,对发展突出的特色产业,在技术更新改造、贷款贴息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并建立表彰机制,促进产业做大做强,提升整体经济效益,带动产业扩张和升级。其次,要整合资金,集中财力,补贴或扶持先进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等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发挥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最后,适度调控支持特色产业发展的金融政策。引导金融资金流向特色产业的企业尤其是农业龙头企业,解决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

(二)重视对品牌的塑造。首先,通过建立地理标示,建立行业协会,统一行业标准,注重产品质量和服务,严把产品质量关,生产让消费者信赖的产品。其次,充分利用和挖掘慈利县的旅游资源,打造特色的餐饮文化和旅游文化,推广慈利县的特色产品。如充分利用慈利县的温泉资源,以优美自然环境为基础,通过争取承办大型会议提高慈利县的知名度,同时,推出做工精美的特色产品,两者相互结合,通过名声带动特色产品的销售,通过高质量的特色产品进一步提高慈利县的知名度。

篇7

关键词一村一品;发展现状;对策;安徽肥西;高刘镇

1发展现状

近几年,高刘镇按照市场需求,推进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区域化发展,全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专业村数量逐渐增多。目前,全镇基本达到县级以上认定的“一村一品”专业村3个,主要涉及苗木花卉、蔬菜、水产品养殖等产业。其中连环村和沿河村被确定为市级“一村一品”无公害绿色食品蔬菜示范村,红塘村被确定为县级水产品养殖专业示范村。对于初具雏形的宝教寺、南庄、岗北等村作为“一村一品”重点培育村,力争在产业规模扩张、产业链条延伸、标准化生产方面取得突破,使其尽快步入“一村一品”专业村方阵。

(2)“一村一品”发展推动高刘镇农村经济发展,富裕了一方农户,全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较全镇人均收入高500元。

(3)“一村一品”促进了高刘镇农业块状经济的发展。目前以连环村和沿河村为中心,形成了以日本久井大葱为主的蔬菜产业的块状布局;沿合六叶高速两侧,形成了以岗北、宝教寺、南庄、南仓、高刘等10个村为主的苗木花卉产业条状布局;以瓦东干渠为线,形成了以红塘村为中心的水产品养殖产业的条状布局。

(4)“一村一品”发展使当地农民逐渐突破了传统小农意识,改变了“求稳怕乱”只注重当前利益的行为,对外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有了深刻的认识,克服了“等靠要”思想,树立了自力更生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5)“一村一品”发展促进了农业龙头企业的壮大,肥西大葱协会2008年大葱生产面积40多hm2,2009年扩大到260多hm2,生产基地由县级上升到市级示范基地,未来2~3年,将扩大到1 000hm2,力争成为国家级示范基地。

2推进“一村一品”发展的措施

(1)搞好规划,加大发展力度。自2004年以来,高刘镇认真贯彻落实肥西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精神,出台了农业特色产业建设实施意见和建设方案,着力抓好农业产业的发展区域布局,为“一村一品”发展奠定良好基础。2008年高刘镇党委、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高刘镇发展“一村一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工作、保障措施等内容,把“一村一品”发展作为农业部门和各村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之一,加大工作力度。

(2)抓好示范,引导发展。以发展连环村和沿河村蔬菜生产以及沿合六叶高速线两侧“万亩标准化苗木基地”建设为重点,带动全镇“一村一品”发展。

(3)搞好宣传,形成发展合力。几年来,高刘镇通过会议、培训、媒体宣传报道等形式,提高全镇干群对“一村一品”发展的认识,切实把握“一村一品”发展对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全镇上下基本形成了“一村一品”政府部门抓领导、业务部门抓指导、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抓带动、种养大户抓示范齐抓共管的基本格局。连环村大力宣传发动,抓科技培训,示范引导推进发展,沿河村和万亩苗木基地抓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流转,千方百计招商引资,促进“一村一品”发展。

(4)加大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着力改善连环、沿河、红塘等 “一村一品”示范村和推进村的道路、通讯、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状况。其中连环村(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结合新农村建设和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示范村建设,投入资金1 000多万元,沿河村结合国家级土地平整项目投入1 600多万元。二是切实发挥政策和财政投资的导向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农民、企业、外资等多元投资主体参与高刘镇的“一村一品”建设。如高刘镇“万亩标准化苗木基地”建设,镇政府从财政上拿出200多万元作为启动资金,13家龙头企业共投入3 000多万元进行产业开发。三是加强项目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产业项目,整合项目资源,向“一村一品”集中,向产业发展倾斜。肥西县政府为高刘镇“万亩苗木基地”建设连续5年每年从财政上拿出500多万元,促进项目产业发展。通过增加投入,改善了“一村一品”发展条件和环境,为“一村一品”发展增强了动力。

(5)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加快农村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发展“一村一品”的新型农民。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阳光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围绕全镇主导产业开展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实用技能,培养一批农村产业能手、经营能人和科技带头人。目前,高刘镇一村一品示范村培训率100%,入户率达到70%以上,确保重点户有1人掌握农业实用新技术或劳动技能。

3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高刘镇“一村一品”发展态势良好,但由于起步迟,总体规模不大,实力不强,且现存的专业村基本上都属于农产品生产型,产品多为原料产品或初级产品,产业链短,抗御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能力不强,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存在着农村融资难等问题。因此,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抓好“一村一品”重点村建设。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和优质粮油产业抓好规划,牢牢把握本区域形成的农业经济增长点,跨出第一产业求发展,做大做强,做出特色,做出优势[1]。当前重点抓好3个重点培育村的产业建设,力争早日全面达到“一村一品”各项要求。

(2)抢抓机遇,加快“一村一品”发展步伐。当前,我国正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这是“一村一品”发展难得机遇。高刘镇将把新农村建设与“一村一品”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规划新农村产业,以蔬菜、苗木花卉、水产品养殖等为重点,建成农产品生产基地[2]。

(3)充分利用龙头企业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高“一村一品”发展水平。依托肥西大葱协会等龙头企业,通过“企业+基地+农户”形式带动农户,开展农产品加工、贮运、销售,提高“一村一品”综合发展能力,给农户带来效益,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赢[3]。

(4)加强服务,落实政策,为“一村一品”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一是加强农业科技服务,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新成果、新技术、新材料,以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督促、鼓励、支持农技人员到基层、到基地为企业和农户开展服务,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生产能力;广泛开展农民科技培训,选派种养大户、村组干部到县内外发达地区学习培训[4];二是在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搞好土地流转,加快优势产业扩张;三是在农业项目、农村金融信贷等方面向“一村一品”专业村倾斜,加大“一村一品”发展投入力度。

4参考文献

[1] 夏国浩.一村一品壮大溧阳特色农业[j].江苏农村经济,2009(11):32-33.

篇8

关键词 蚕桑产业;现状;问题;对策;四川宜宾

中图分类号 S88-9;F32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22-0303-02

蚕桑产业是宜宾市“十二五”规划的五大特色产业之一,是丘陵山区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农业产业。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东桑西移”的战略推动下,宜宾市蚕桑基地逐渐向优势区域集中,养蚕科技水平大幅提高,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初见成效,产业化经营体系基本形成。经过近几年发展,宜宾市已成为四川省三大优势蚕区之一[1-2]。

1 宜宾市蚕桑产业生产概况

2012年,全市蚕桑面积2.70万hm2,全市蚕桑发种量37.76万张、总产茧量13 443 t(表1)。桑园规模、发种量、产茧量全省排名第2,全市蚕桑综合产值10.7亿元(含桑园综合开发),促进农民人均增收25元。蚕区主要集中在高县、珙县、兴文县和宜宾县4个“万担茧县”,占全市蚕茧总量的95%,其中,高县和珙县分别产茧5 500、5 000 t,分别位居全省基地县第2、3位。全市有养蚕乡镇100个,其中产茧50 t以上的乡镇37个,发种量、产茧量分别占全市的91%和91.7%;有养蚕村687个,其中产值上100万元的村147个;有养蚕农户6.3万户,其中年收入5 000元以上户2.85万户。

2 宜宾市蚕桑生产优势

2.1 适宜的自然社会环境

宜宾市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雨量充沛、时空分布不均、湿度大、日照少、风力弱等特点。全市年均气温15.0~18.3 ℃,无霜期335~355 d,年降雨量850~1 500 mm,年日照950~1 180 h。冬暖、春早、夏热、秋凉的气温分布十分符合蚕儿生长发育对温度的要求,有利于多季节、多批次养蚕。宜宾的自然概貌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其中丘陵、中低山分别占全市面积的45.3%、46.6%,平坝占8.1%。因受地势、地貌,特别是垂直高差的影响,立体气候和区域小气候明显,十分利于桑树生长。同时,丘陵山区的石漠化区域及“馒头山”区域,亦为蚕桑产业发挥其生态效益提供了地理条件,兴文县已成为全省5个首批进入国家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范畴的县市之一。宜桑宜蚕的地理气候条件使得宜宾市具有悠久蚕桑产业历史,如今其茧丝产量与质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名列前茅。

2.2 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

宜宾市具有扎实的蚕桑产业生产历史,有序的产业发展环境。1982年以前,原宜宾地区18个县的蚕茧产量达11 350 t。1982年以来,宜宾市丝绸行业几经市场的起伏和体制的变化。期间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领导下,以协会为纽带、部门协调整合、企业团结合作的产业运作模式,注重生产投入、收购环境和利益调整,坚持价格稳定、蚕农增收、企业增效,确保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没有出现因市场起伏、体制变化而导致的生产滑坡、蚕农利益受损、挖桑毁桑的局面,有效地促进了行业协调发展。经过全市蚕桑产业干部职工及科技人员的不断努力,宜宾市蚕桑产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珙县与高县先后被确定为“东桑西移”优质蚕桑基地、四川省优势特色效益农业——蚕桑基地。

2.3 有利的产业发展政策

“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扩大内需战略,“东桑西移”后续工程也将继续实施,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落户四川省宜宾市,同时,蚕桑被四川省委九届六次全会确定为“十二五”十大特色优势产业之一、省农业厅千亿增收工程,宜宾把蚕桑列入优势特色产业、丘陵山区农民致富增收的骨干产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高校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等系列政策措施,将助推宜宾市蚕桑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2.4 现代蚕桑建设步伐加快

宜宾市省级现代蚕桑产业强县从无到有,逐步扩大。其中,高县已经被四川省政府认定为现代蚕桑产业强县,2013年,按照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的统一安排部署,正在申报高县为第2批四川省现代蚕桑深化提升县。部省农业标准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宜宾市已经获得部省认定的蚕桑产业农业标准示范区(种植业)4个。2011年开始启动在高县、珙县等9个乡镇、52个村相对集中连片的“宜宾市丘陵山区6 666.67 hm2循环高效产业带”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万亩亿元”、“银珠新村”、“桑树改造馒头山”、“桑树治理石漠化”等生态高效示范带动模式初步建立。

2.5 产业经营机制不断完善

全市现有11个蚕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中:2个省级(高县立华蚕茧公司、珙县智溢茧丝绸公司)、4个市级、5个县级。产值过千万6家,过亿2家。龙头企业通过“公司+基地+蚕农”、“公司+协会(合作社)+蚕农”等模式带动全市106个乡镇、683个村、6.3万农户栽桑养蚕,确保蚕桑基地巩固和生产发展稳定。高县立华蚕茧公司是集种、桑、蚕、茧、丝、绸“一条龙”的龙头企业,珙县智溢茧丝绸公司是集种、桑、蚕、茧、丝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且2家公司同时具备丝绸后加工能力。宜宾市通过几年的探索与示范,在桑园内套种花生、土豆、红苕、蔬菜、黄豆等作物;同时利用桑枝条生产食用菌;桑叶茶、桑果酒、雄蛾酒、蚕沙复合肥、保健枕头等产品已经开发上市。形成了资源充分利用的“桑、蚕、粪、沼、菜(经)”等种养加循环蚕业模式,产业链条得到不断延伸。

2.6 蚕桑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全市坚持贯彻落实蚕桑标准化生产技术,努力推进桑树建园“一步成园”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室外省力化、上簇方格簇自动化、消毒防病专业化、桑品种优良化的“六化”建设,养蚕科技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小蚕共育面达81%,大蚕省力化蚕台推广面80%,方格簇推广面85%,自动化上簇推广面30%。全市平均单产534 kg/hm2,优质茧比例达到75%以上。蚕桑综合开发利用不断拓展,2012年种植桑技食用菌逾145万袋,桑园间、套种经济作物逾4 666.67 hm2;桑叶茶、桑果酒、雄蛾酒、蚕沙复合肥、保健枕头等产品的开发上市,使农民增收4.57亿元。蚕桑产业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开始得以体现。

3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生产方式现代化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蚕桑生产一直还保持着传统的家庭生产方式,以手工操作为主,经营规模小,生产方式落后;现代设施应用少,机械化水平低,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得不到提高,相比其他产业运用现代科技水平显得进步缓慢[3-5]。尽管近年来在规模化、机械化、省力化上不断改进创新,但是比较效益不断下降,价格上升空间有限,产业整体呈萎缩趋势。

3.2 科技应用推广进展缓慢

由于基础性、公益性的科研、技术推广、市场研发经费缺失,基层社会化技术服务体系几乎没有,主要依靠部分龙头企业自身实力进行局部的技术投资、指导和服务。部分地方甚至出现基层技术服务“线断网破”,导致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难以推广,省力高效养蚕成套新技术推广覆盖面不高。技术设备落后导致产业生产方式粗放,产品质量提升受限。

3.3 双重风险阻碍产业快速发展

目前,规模养蚕农户面临养殖和市场双重风险。由于当前大部分养蚕户是中老年,接受新知识、新技术能力弱,掌握的养蚕技术很有限,防病意识薄弱,造成养殖风险。丝绸作为高端消费产品,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非常紧密,存在极大地市场风险。当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经济出现疲软现象,丝绸消费增长受抑,部分企业的利润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给丝绸商品出口带来巨大压力,导致茧丝价格波动频繁,从事蚕桑生产的农民和茧丝加工的企业所面对的市场风险加大[6]。

3.4 从业人员面临青黄不接

农村青壮年大量从农村流动向城市,并向二、三产业转移,专业学校招生大量减少,农村栽桑养蚕、蚕种良繁、工业缫丝织绸等多个环节新生力量补充明显不足,各级从业队伍老龄化趋势明显,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下降,接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减弱。

4 发展对策

由宜宾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可知,其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总结以往工作经验,要保持行业稳定可持续发展,必须依托科技创新,加快发展现代蚕业,促进产业升级。因此,下一步工作应围绕加大科技推广、加强技术服务、全面提高栽桑养蚕科技水平、促进蚕桑生产提质增效几个方面进行[7-8]。

4.1 提炼省力化蚕桑生产技术

在省力化技术方面继续寻求突破,重点研究推广省力化养蚕、自动上蔟,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成果,解决养蚕用工多、劳动强度大的技术瓶颈,体现实效。

4.2 培育蚕桑科技示范户

积极培育养蚕大户,将外出打工、闲置、荒芜的桑园通过土地流转等多种形式将零星分散、弃管弃养桑园向养蚕能手和大户集中,发展一批规模大、质量好、效益高的蚕桑经营大户,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土专家”,实现蚕桑产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4.3 广泛开展各类技术培训

大力实施蚕桑科技入户工程,把蚕业标准化工作具体落实到桑园管理、小蚕共育、大蚕管理、上蔟和蔟中管理等各个环节。通过示范、培训,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做到措施到田,服务到户,主攻单产,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助农增收。

5 参考文献

[1] 涂建华,曾华明,谢忠良,等.四川蚕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四川蚕业,2007,35(1):1-6.

[2] 杨学东.珙县蚕业产业发展经验浅析[J].四川蚕业,2011,39(1):1-6.

[3] 谭鸿,黄朝举.攀枝花市蚕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四川蚕业,2012,40(2):9-11.

[4] 祁广军,陆瑞好,韦伟,等.浙江、江苏两省蚕业发展考察报告[J].广西蚕业,2008,45(3):71-75.

[5] 杜英武.重庆市蚕业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J].中国蚕业,2008,27(2):75-78.

[6] 罗坤,夏培康,李宏,等.中国蚕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变”[J].农业科技管理,2012,31(1):80-8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