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简述体育的功能8篇

时间:2023-08-06 09:01:2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简述体育的功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简述体育的功能

篇1

关键词:建筑墙体节能保温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节能是建筑技术发展的一个方向, 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7%, 其中, 包括采暖、通风、空调、照明在内的民用能耗又占总能耗的80% 以上。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 , 且由于近年来住宅建筑迅速增多, 年增长率高达15%。而采暖空调标准远低于国际水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筑能耗,特别是采暖空调能耗, 呈增长趋势。

一、我国建筑保温节能墙体的发展现状

1、单一墙体

(1)实心粘土砖墙体

我国现有建筑墙体用实心粘土砖的生产企业约有12 万个, 占地500多万亩, 每年烧砖近7 000 亿块, 取土14亿m3, 相当于毁田120万亩; 同时实心粘土砖保温性能差,每年采暖能耗12多亿吨煤。实心粘土砖同国外同体积墙体材料相比, 其生产能耗平均为发达国家的2 倍以上, 外墙外保温隔热性能相差4倍~ 5倍, 空调和采暖的很大一部分保温负荷是由墙体造成的, 宝贵的能源白白浪费了。然而,由于诸多因素影响, 全国以粘土砖和非节能建筑为主的格局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2) 空心砖和空心砌块墙体

据统计, 目前我国在170 个城市实行了禁止生产和使用实心粘土砖的政策, 随着墙改工作的推进, 有些城市将粘土空心砖也列为禁止生产的产品。在土地资源紧张的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和人均耕地较少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应限制粘土制品(包括空心粘土砖) 的生产和使用。

(3)加气混凝土墙体

与传统粘土砖墙体材料相比较, 加气混凝土的计算导热系数约为粘土砖砌体的30%。因此, 加气混凝土是一种保温性能好、节能效果显著的墙体材料。利用加气混凝土的这一的优势, 将其用于框架填充墙及低层建筑承重墙,可取得较好的保温效果。

2、复合墙体

作为承重用的单一材料墙体, 往往难以同时满足较高的绝热(保温、隔热) 要求, 因而在满足建筑保温节能要求的前提下, 复合墙体已经成为建筑墙体的主流。复合墙体一般采用砖砌体或钢筋混凝土作承重墙, 并与绝热材料复合; 采用钢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时, 用薄壁材料夹以绝热材料作墙体。常见的复合墙体形式有内保温复合墙体、外保温复合墙体、混凝土夹心墙体等。

(1)内保温复合墙体

内保温复合墙体的做法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内侧, 简便易行, 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目前较为常用的内保温技术有: 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

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墙体是最常见的一种内保温复合墙体。这种墙体以阻燃型泡沫聚苯板为保温材料, 这种板材货源充足、导热系数低、具有一定强度、尺寸灵活、切割方便、密度可依设计要求, 一般以大于18kg /m3 为宜。这种内保温复合墙体的表面微孔结构可改善呼吸透气效果, 并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当采用被覆中碱玻纤网格布做增强材料时, 可提高墙体的整体强度、刚度和表面抗裂性及保温层的抗冲击性能。

内保温复合墙体的保温结构一般为干作业施工, 可加快施工进度, 提高生产效率。它的优点表现在:

1)对饰面和保温材料的防水、耐候性等技术指标的要求不高, 取材方便。纸面石膏板、石膏抹面砂浆等均可满足使用要求;

2)内保温材料被楼板所分隔, 仅在一个层高范围内施工, 施工方便, 不需搭设脚手架。

(2)外保温复合墙体

1)外保温复合墙体及其优点。

外保温复合墙体的做法是将绝热材料复合在承重墙外侧。外保温复合墙体与内保温复合墙体相比, 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保护主体结构, 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

第二、基本消除了热桥的影响。

第三、墙体潮湿情况基本得到改善。

第四、有利于室温保持恒定。

第五、便于既有建筑物的节能改造。

第六、避免了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

第七、增加了建筑物的使用面积。

2)外保温复合墙体的种类及其技术。

第一、外挂式外保温复合墙体。外挂式外保温复合墙体外挂的保温材料有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 包括EPS、XPS)、岩( 矿) 棉、玻璃棉、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板、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等。

第二、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注成型墙体。聚苯板与混凝土墙体一次浇注成型墙体是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 位于浇注的墙体外侧, 然后浇注混凝土, 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这种复合墙体分为有网体系和无网体系两种。

对于有网体系, 内置的聚苯板可采用带有双面钢丝网或单面钢丝网的形式。

无网体系是将聚苯板背面设计成锯齿形以加大与混凝土的粘结与锚固力, 同时将板材周边设计成高低槽, 安装时相互粘结, 加强了板的整体性, 同时采用尼龙锚栓将保温板和混凝土墙体连接在一起, 使保温板与混凝土外墙紧密结合。

第三、涂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保温墙体。涂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保温墙体由保温隔热层和抗裂防护层组成。其中保温隔热层材料是由保温胶粉料与聚苯颗粒轻骨料分别按配合比配置而成, 将水、保温胶粉料及聚苯颗粒混合搅拌成膏状体即可使用。抗裂防护层是由水泥抗裂砂浆、复合涂塑耐碱玻纤网格布、配套柔性耐水腻子、硅橡胶弹性底漆组成, 可长期有效地防止面层(防护层) 产生裂缝。这种墙体保温层整体性好, 施工厚度易控制, 浆料保温、耐火、耐水、耐冻融、耐候性好。

(3)混凝土夹心墙体

夹心墙体是集承重、保温、维护或装饰为一体的新型复合墙体。最常见的夹心墙体是混凝土夹心墙体, 该墙体是将混凝土墙体做成夹层, 把珍珠岩、木屑、矿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等填入夹层中,形成保温层。混凝土夹心墙体由四部分组成: 混凝土结构内墙、保温材料、混凝土装饰墙体、连接内外墙的低导热性连接件。这种墙体具有耐久、防火性能好的特点。但其抗震性能较差, 施工难度较大, 容易形成热桥。

二、建筑墙体节能保温施工技术分析

1、基底处理

在施工前,首先应对基层墙体进行清理、修补。应彻底清除墙体表面的油、灰尘、污垢、脱模剂、风化物等有碍粘贴强度的材料。

剪力墙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最大偏差若大于4mm,则用1:3水泥砂浆找平,表面细拉毛。用2m靠尺检查使最大偏差小于4m,并保证无空鼓、脱层和裂缝等缺陷。

2、挤塑板粘贴

挤塑板宜采用点粘法,用抹子沿挤塑板的四周边涂敷一条平均宽50mm厚5-7m梯形带状聚合物砂浆,并同时涂8块厚5mm-7mm直径为l00mm的点状物,均匀分布在板中间,外饰面为涂料时,聚合物砂浆与挤塑板粘贴面积之比不小于30%;涂好聚合物砂浆的挤塑板必须立刻粘贴在墙面上滑动就位,以防止混合物砂浆表面结皮失去粘结作用,粘贴时应轻揉,均匀挤压。

3、固件安装

挤塑板粘贴牢固后,一般在24-48小时以后安装固定件,固定件个数按设计要求的位置用冲击钻钻孔,孔径l0mm,钻入基层墙体深度约为60mm,固定件锚入基层墙体的深度约为50mm,以确保牢固可靠。在阳角、孔洞边缘处加密。紧固件的构件圆盘与挤塑板表面取平或凹一些,确保膨胀钉尾部回拧,使其与基层墙体充分锚固。

4、装饰线脚处理

根据设计要求用墨线弹出需做线脚的位置,并进行水平和竖向校正。凹线角使用开槽器将挤塑板切成凹口,挤塑板凹口最薄处不小于15cm。凸线角应按设计尺寸切割后,在线脚及对应挤塑板两面刷界面剂一道,再涂满专用粘结剂,使其粘接牢固。

5、网格布处理

网格布应按工作面的长度要求裁剪,并应留出搭接宽度,网格布的裁剪应顺经纬向进行;在门窗等洞口四周网格布应翻包,四角均应附加一层网格布加强,整幅网格布应在洞口周边翻包及附加网格布之上;将整幅网格布沿水平方向绷直,注意将网格布内曲的一面朝里,用抹子由中间向上、下两边将网格布抹平,使其紧贴。网格布水平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垂直方向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搭接处用聚合物砂浆补充底层砂浆的空缺处,不得使网格布空鼓、翘边;在凹凸线脚处,应将窄幅网格布埋入底层聚合物砂浆内,整幅网格布应在窄幅网格布之上,搭接宽度80mm;在墙身阴、阳角处两侧网格布双向绕角相互搭接,各侧搭接宽度不小于200mm。

6、缝的处理

墙身变形缝的金属盖缝板应在挤塑板粘结前按设计要求定位并与基层墙体固定牢固。在金属盖缝板与挤塑板相接处及界格缝处填塞发泡聚乙烯实心圆棒,其直径应为缝宽的1.3倍;分两次嵌入密封膏,深度为缝宽的50-70%。密封膏的施工应注意不要污染两边挤塑板面层。

7、饰面层施工

当饰面层采用水融性高弹涂料时,施工前应修补聚合物砂浆不平处,并用砂纸打磨,然后进行涂料施工;当墙面为瓷砖饰面时,镶贴瓷砖应采用专用瓷砖粘结剂。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数控操作工;职业标准;试题库

0 引言

《数控编程与加工》是我系的一门重要的公共专业必修课程,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数控加工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以前,《数控编程与加工》考核是由任课教师出卷,每次至少要出两套试卷供考试和补考使用,两套试卷的题量和难度要求相同,并且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和评分标准,另外对试题的重复率也有要求,这就使出卷教师的负担很重;另一方面,本课程结束后要进行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其试卷知识覆盖面不全,学生学习重点不突出,考工通过率偏低。因此,建立一完整的试题库显得尤为重要。[1]

建立一完整的试题库,可以将教师从繁重的命题工作中解放出来,对于推进教考分离,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技能鉴定考工的通过率,减少主观因素对命题的影响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1 解读国家职业标准

随着数控加工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操作加工技能的鉴定朝着两个方向发展,即技能水平更高,加工精度更高;新制定的等级考核的内容将更加丰富,考核难度也有所增加。就数控车工四级(中级)为例,考核的图形已从原先的直线与圆弧结合外圆加工为主逐渐演变成直线、圆弧、切槽、螺纹、内外轮廓组合等多个项目;考核零件的加工工艺更接近企业生产加工的模式,这种考核模式的变化具有导向性,它更有助于学生能更快地适应企业的要求。[2]

1.1 技能鉴定要求

现以数控车工四级(中级)为例,其技能鉴定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数控车床独立完成相应等级难度零件的加工。具体的技能要求见表1。

1.2 技能考核的方式

经过不断的改革,现有的数控操作工四级(中级)的职业技能考核已取消了纯理论考试,理论考试由相关的校考成绩(例如数控车工四级(中级)是由《机械制图》、《机械基础》、《机械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四门课程)的平均成绩代替。

技能考核分为两部分:一是依据考试题目图形,独立完成工件的加工工艺编排、编写加工程序,自行选择合理的切削用量,进行手工编写程序;二是技能操作:完成开机、回原点、安装工件、对刀操作以及工件的粗加工、精加工的尺寸测量与精度控制,完成考试工件的加工,在加工过程中要能根据图纸要求进行尺寸测量,并通过刀具半径补偿、修改磨耗等多种方法进行严格的加工精度控制,最后加工出合格零件。

2 试题库建设原则

由表1可看出本课程试题库建设的好坏,对整个职业技能鉴定过程起着关键性工作。试题库建设的总的原则是把试题库建设融合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要求及教学方法中,以职业技能鉴定的内容为目标,优化课程的教学设计,侧重职业等级核心能力的培养,具体是:[3]

1)试题库建设要以数控操作工职业标准为依据,根据职业标准中对数控操作工的理论知识要求和操作技能要求,进行试题题库建设。

2)试题库建设要紧密联系地区的行业特点。试题库建设时,数控系统应该以华中、fanuc、siemens等国内外主流系统为主,而建模和编程所用的软件也以nx、proe等中高档软件为主。

3)试题库内容应力求全面,不仅要考核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还要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4)试题库内容应力求量大,为防止学生对题库进行死记硬背,试题库的容量要大,试题库建设要按照10:1的比例确定题库内容的量,即考核时考1道题,题库中要出10道题,然后在考核前夕进行随机组卷。

5)试题库建设要力求准确无误,试题库内容对教学具有导向作用,所以试题库内容务必准确无误,同时要对试题库中的每道试题给出分值、评分标准和标准答案。[4]

3 试题库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基本完成了《数控编程与加工》试题库的建设工作。

3.1 试题库面向对象

《数控编程与加工》是数控技术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和模具设计专业的一门公共核心课程,是一门专业理实一体化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设,本试题库分别用

于两个学期课程结束时的学生课程专业能力测试。

3.2 试题库的题型及数量

试题库的题型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名词解释、问答题、编程填空题,题型合理;试题总量超过1200道,满足考核要求。

3.3 试题的难度

试题难度是试题库难度及试卷难度控制的基础,在严格按课程标准命题的原则下,题目的深浅、难易符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试题难度分为较易、一般、较难三个等级,难度等级参照课程标准和职业技能鉴定工种等级,试题数量比例参照较易:一般:较难为3:4:3。

3.4 试题来源

本试题库的试题主要是由试题库建设人员自行编写、资料引用、网上下载等。

3.5 试题的质量要求

1)试题体现教学目标和课程标准要求。

2)试题内容正确,文字及图形符号规范,无错别字及学术性错误或争议。

3)试题要体现全面检测原则,合理覆盖和有效检测学生的知识、技能及素质能力。

4)试卷间的试题重复率低于30%。

5)试题有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属于问答题类型的试题列出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属于计算题的,列出分步评分标准。

3.6 试题库的内容

4 结束语

试题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建设完的《数控编程与加工》试题库已经过一轮职业技能鉴定,效果显著,但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在职业技能鉴定的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完善;另一方面随着数控操作工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进一步展开,10:1的题库容量也会显得不够,题库容量需要不断扩充,最终达到15:1的容量。

参考文献:

[1] 肖爱武.《数控车工》理论知识题库命题技术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1(1):13-14.

[2] 顾涛.数控程序员题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高职教育 2013(9):205.

[3] 黄国汀.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建设的几点思考.中国培训,2009(7).

篇3

[关键词]建筑技术 智能化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6-0149-01

由于人类对建筑方面的要求愈来愈高,再加上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建筑技术正凭借着其舒适、安全、领先、便捷的特征逐步迈向一个运用十分广泛的新时代。正因为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使用者众多,运用广泛,因此在建筑技术领域内,该项技术如何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变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

1 当前我国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情况

我国的智能化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沿海等经济高速发展地区发展速度十分惊人,建筑施工是其主要应用领域,如今该项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也是比较领先的。20世纪90年代初建设成功的北京发展大厦当前已被我国认定成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应用的最初模型,而我国大陆第一座智能化的商务大厦则是建于1993年的广东国际大厦。伴着技术的持续发展与提升,我国智能化建筑数量日趋增多,比方说现在建成的超过180m的建筑均具备相对健全的智能化功能。依照相关统计数据,智能化建筑技术的运用主要反映于行政机构、金融业、医院以及商业等公共建筑中。

2 目前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智能化楼宇建筑内大部分涵盖了电梯控制系统、出入控制系统、hvac系统以及消防等多样系统与设备。此类系统与设备的供应商通常都不同,且其在提供上述系统与设备过程中大部分仅会重视自己供应的设备的运用情况,却不会综合考虑其所供应的设备、系统同别的子系统之间的关联性。为使得多样系统之间能够实现直接的互联与通信,设施管理人员要对多个系统界面进行操作,也正因为如此,才会影响设备管理效应的发挥。除此之外,此类子系统的封闭性会较大地影响到在改造与扩建过程中对产品的选择性,使得设备选型按性价比挑选供应商与产品变成了不可能,就算是系统部署之后,也无法确保修配件供应商进行修配,再加上后期设备的维护费用昂贵,使用产品不便捷,这无疑会增加对供应商的依赖程度;各个子系统无法直接支持互动,使操作变得更加复杂,举个例子,火灾发生后,火灾报警系统要变换风门的位置,把风扇关掉,这就是系统间的互动作用;对用户而言,其务必要面临不一样的用户界面来对不同的子系统进行管理,使生产率大幅降低,加大了管理人员的使用学习负担。

3 以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工程监理为例简单阐述下列几大常见问题

因弱电系统系统有着很高的智能化要求以及严格的技术要求,其大部分设备是进口器件、牵扯到很多种器件、材料与设备种别,再加上时常在前期设计阶段出现对设备规格、型号、材料的确定不健全、不精确等缘由,故要认真地进行检验抽查。国家针对弱电安装工程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与规范要求,其规定:施工队伍应具备熟练掌握并运用弱电安装的能力。然而,因为工程项目的管理与个体性问题,在部分易忽略与比较隐蔽的问题不能处理到位,甚至还会出现监督、管理失去控制的局面。通常来说,一般项目中弱电系统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3.1 对弱电系统的设备机柜安装要求不够重视,如机柜要求安装得牢固、平稳,应依据施工图的防震要求加固;接线端子的标志当清晰、完备;在安装过程中,ups电源柜应先考虑到板、梁的承重荷载;为了方便检修与安装,机柜背面墙之间的距离应超过0.8m;机柜要接地。

3.2 在弱电施工时,施工单位岁重视各子系统的使用功能,但却将观感验收忽略掉了。如:当弱电井放入控制箱后,未把控制箱中的接线放整齐;未按照一定顺序将室内各子系统的信息面板排列好,没有以计算机打印好标识等。

3.3 穿过楼层桥梁时,未进行封堵或以防火泥封堵。

3.4 消防探测器、弱电到梁边、墙壁的水平距离不足半米。

3.5施工单位易忽略将拥有国家级检测报告的浪涌吸收装置装设在主机房专用配电箱中的低压配电母线上。

3.6 强、弱电线缆交叉或者平行敷设时,存在间距不

0.3m的情况。

3.7 室外埋进地下的弱电配管依据规范应采用钢管敷设,而非pvc管敷设。

3.8 主机房中均压环未按规定安设2个接地点,同时,主机房中吊顶内龙骨、地板支架以及墙面龙骨均未和接地网相连。

3.9 通信线和其他弱电线交叉或平行敷设过程中有间距不足0.1m的情况。

3.10 主机房中活动地板下方的低压电路未采用铜芯屏蔽电缆或者铜芯屏蔽导线,信号线与电源线之间相距不远,更有甚者存在并排敷设的情况。

3.11 弱电线缆没有平直地布放,出现了打圈、扭绞等现象,部分线缆深圳因外力的影响而受到损伤与挤压。

4 解决上述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4.1 确定弱电工程的工程界面,为系统集成打下良好的铺垫。事实上,智能化技术就是设计多部门、多学科、多专业的系统性工程,其本身就要求把所有相关科学技术联接成一个统一完整的体系,加快工种间的交流与协调。做好大量接口与界面问题。对于强弱电专业而言,务必要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明晰自己的系统需求,然后再具体地划定界面。

4.2 需进行全程化监理。与别的分部工程不同的是,智能化弱电系统工程的质量务必要在建设时一次性满足所有的规定要求,故在监理过程中要树立并增强全面质量管理观念。但是,由于弱电工程中有大量隐蔽性强的工程存在,使得整体完工后返工与检查、纠正的难度增加,因此务必要及时追踪,一旦发现问题应立刻修正。

5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智能化技术的实际施工情况所作的简单剖析,但是在未来,智能化技术发展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问题。因此,怎样实现智能化技术的长远发展并将其更好地运用到建筑当中变成了社会各界极为重视的课题之一。

5.1 政府积极鼓励并高度重视我国智能化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其持积极肯定的态度,且在资金、科学研究以及政策等上给予智能化技术以支持、引导。不管是在智能建筑设计研讨会上,还是在上海市指引智能建筑文件《智能建筑设计标准》,无不彰显出政府对智能化建筑技术领域的竭力支持与高度重视。

5.2 限制我国智能化楼宇建筑技术的发展的问题

5.2.1 与传统的技术领域不同的是,智能化建筑技术属于新兴的高新技术,但其技术的发展尚未健全与城市,还有待于提升。虽然是如此,此项技术依旧处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状态中。

5.2.2 技术协调理顺是制约当前智能化建筑技术发展的一大问题,同时它也是智能化建筑建设时确保技术发展质量的关键环节。为此,我们既要协调好智能化各大专业子系统,又得协调好工程项目的立项、施工、方案、监理、设计、物管以及验收全程,并统筹兼顾,协调好技术资质管理。

5.2.3 要想实现产业化,推动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是必要前提。当前,我国智能建筑市场当中依旧是以具备国外技术系统产品设备为主。

5.2.4 如今我国极力发展的智能化技术并非是一种设备单一、技术单一的产品,其是多技术、多学科、多专业综合应用的总体反映。

5.2.5 智能化建筑牵扯的学科与专业多样,是交叉学科系统工程。目前,智能化建筑的问题中以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建筑设计相互分离最为突出。

参考文献

[1] 孙小春,许伟,赵瑞林.楼宇建筑智能化系统及其造价确定研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6.

[2] 卢卫.现代智能化建筑的节能技术应用[j].科技资讯,2009.

篇4

【关键词】墙体节能,施工质量,监督管理

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年在建筑行业的能源消费约占社会总能源消费的1|4,并且呈逐年增长之势,因此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必须要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切实做好能源的合理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和谐发展。新形势下,在我国的建筑行业中很多方面都有必要进行能源的节约,尤其表现在墙体节能工程的节约上,要切实从多方面出发,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做好各大项目的节能工作。

一、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管理

墙体节能是建筑行业里重要的一点,它大致是采用多样化的施工工艺来实现的,在内部和外部的装饰过程中,需要采用内外墙的保温方式或者大板块的装饰方式,整体保温层的安装和混凝土保温工艺等来保证建筑的节能质量。但是我国到今天为止也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法规来探讨这一问题,再加上质量监督部门的工作做得不到位,也会给墙体的节能带来不利的影响,可见,建筑行业的墙体节能工程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制定为我国建筑行业墙体节能工作带来了新的曙光,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由于墙体的节能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专业的人员以及专业的知识才能完成,因此在做项目的时候,要加强工程的管理,切实做好施工流程、监督的方案。

墙体节能的实现主要是通过使用不同的保温材料完成的,因此要加强对保温材料的管理,尤其是聚苯板和挤塑板等材料。对于这些重点的保温材料要定期进行详细的检查,防止其出现质量问题,同时对于辅助材料的管理也不能忽视,包括锚栓、格布以及砂浆等,它们必须由专门的仓库来储存,还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监管,以保证安全。那么如何做到系统地对保温材料进行管理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第一,要做好材料进场之前的检测工作。在材料进场之前,我们需要对材料进行检查,重点要检查材料的规格,看看是否满足工程的需要,然后做好档案的记录工作,方便后期的查找。

第二,做好对材料的抽样检查工作。针对进场的材料,根据相关的规定做好抽样调查,旨在从源头处控制好材料的质量。根据需要甚至可以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复查,保证节能材料的质量。

第三,坚持“三早”的原则。由于前期需要做很多准备工作,为了不耽误工程的进度,必须要求材料早进场、抽样早进行、施工队伍早预定,各项工作都准备完成之后,等待大面积的施工。

二、墙体节能工程各方面质量行为的管理

墙体的节能功能主要体现在施工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图纸、资格审查以及方案的制定。工程前期,图纸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施工的基础,要提前画出来,对于施工的资质也要提前核实好,防止资质低的部门参与进来,对于施工方案的制定则要依赖于多方面的审核,保证其达到精准方可施工,以上这几方面都是做好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对图纸的审核工作要做到位,主要包括墙体保温材料的厚度、类型、密度等内容,要求其设计满足建筑节能的需要。根据相关文件的要求,建筑在变更节能技术时要经过很多道程序,首先要经图纸原机构进行审查,然后再办理设计变更手续,同时获得监理单位的确认方可执行。

第二,做好资格的审核工作,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审查好建筑节能工程的专业资质;另一方面审核好现场施工的各种技术指标。

第三,方案的审核工作要细致,重点对施工以及工艺流程、验收情况进行审核,保证其符合质量标准。

三、墙体节能工程的实体质量管理

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需要有高水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来完成,第一,应该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升级培训,涉及到重点内容需要以书面的形式告知,同时还需记录培训的相关事宜,包括时间,地点,培训人以及培训内容等。培训采取逐级培训的方式,对体系、标准等进行详细培训,以保证工程的质量。

第二,不断加强墙体节能工程的建设,应该采取样板的模式,当样板得到责任方的肯定之后,才可以全面施工。此时质量监督部门还要对保温材料进行检查,大致从“看”、“掀”、“量”、“称”、“点”等五个方面进行,同时作出保温材料的复试报告。“看”主要是查看样板间的保温材料拼接是否牢固,对拼缝的处理是否科学,窗口处保温板的组合是否合理,耐碱网格布的搭接长度是否符合规范等等。“掀”这一步骤主要是通过掀开样板的墙体,检查保温板粘结砂浆的黏贴率是否符合要求,对于墙体的基层是否作出了相应的处理。“量”、“称”很显然是通过度量的方式,在现场对保温板进行测量,从而求出其密度,把得出的数据和设计的数据进行对比。“点”即点燃,目的是测试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

第三,为了不影响工期,在保温材料复试报告出来之前,在建筑单位或者是建立单位的监督下,可以进行小面积的样板施工,当复试结果出来后,不合格就立刻拆除。如果大面积的施工,必须保证所有材料复试都合格,并且配有系统材料的检验报告。

第四,事实上只有保证材料的质量,才可以保证墙体节能工程的质量。所以要具体做到材料进场通过检验和复试,过程要求严格,之后的验收做好详细记录,才能切实将墙体保温工程质量做到位。

结语:在建筑施工施工过程中,节能技术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必须充分认识到节能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意义,为保证节能材料的质量做出更多的努力,同时还需要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本着节能的理念,为我国社会主义的建筑事业献出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篇5

创伤骨折多突然发生,患者毫无思想准备,损伤部位的功能障碍、社会角色、环境、生活习惯改变等,导致一系列负性心理,患者担心活动影响骨折的愈后,往往固定一个,保持功能位依从性差,依从性通常是指患者或干预对象对规定执行的医疗护理或科研的实验措施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1],如果为了依从性差的患者保持功能位,给予患者佩戴功能位外固定器的话,可引起不良结果。有文献报道,所有矫形器在应用中均存在副作用,如废用性肌萎缩与肌无力、关节挛缩等[2]。因此,患者自行保持下肢功能位而非佩戴功能位外固定器对下肢骨折患者尤为重要,由于患者的负性心理,害怕术后保持功能位引起患肢的疼痛增加,害怕术后保持功能位对骨折不利于恢复,因此对自行保持下肢功能位的依从性差,为了消除患者对创伤的负性心理,及早提高其对保持功能位的依从性,促进患者早日功能康复,自2013年1月起,我们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对下肢骨折术后患者保持功能位依从性进行探讨,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一2O14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下肢骨折手术病人110例,其中股骨骨折28例,胫腓骨骨折3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6例,踝关节骨折30例,男63例,女47例;年龄21岁~51岁;将11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下肢骨折术后患者,护士给予患者患肢舒适功能,并在床旁指导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的方法及重要性,执行完毕后,完成相关护理记录,并做依从性评价。两组患者均接受骨科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保持患肢功能位。

1.2.2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相关知识理解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并指导患者患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足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功能活动。同时给予患者心理干预内容包括: (1)放松疗法:要善于为患者疏导及减压,分管责任护士应引导患者说出内心的感受及痛苦,护士应认真倾听,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全部发泄出来,激发患者勇敢面对现实。指导患者进行放松技巧(如深呼吸、慢节律呼吸等)。(2)分散疗法:可用视觉分散法如看幽默的小说杂志、看关于坚强类的电视及电影,读小说;听力分散法如听音乐、听故事;触觉分散法如轻轻按摩伤口周围的皮肤。根据不同患者选择适合个人的方式。(3)社会支持疗法:医护人员要积极做好家属、亲朋好友、单位要好同事的配合工作,让他们积极主动配合做好患者心理治疗和生活护理,使患者处于较好的社会和谐范围之中,保持良好心境配合治疗。

1.2.3 分管护士以一对一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同时与其家属认真沟通,请家属协助。

1.2.4 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根据科室制定的健康教育表的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骨折方面的知识,利用健康教育画册、图片等给患者提供自我保持功能位的重要性和康复的信息,使患者家属掌握相关的功能位的知识,增加自我护理能力。每次给予患者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后对患者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反复进行,直到患者掌握。

1.3 评价标准及方法

1.3.1 依从性评定

参照有关文献资料,自行设计保持功能位依从性单次和综合评价标准。单次评价标准和分值:根据患者的级别护理,护理人员巡视患者是否保持功位的次数进行评定,分完全依从(护理人员巡视患者时,每天保持功位90%以上),分值5分;部分依从(护理人员巡视患者时,每天保持功位60%以上,90%以下),分值3分;不依从(护理人员巡视患者时,每天保持功位20%以以下),分值0分。

1.3.2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12检验,P

2.结果

两组患者保持功能位的依从性比较,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具有更好的依从性,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篇6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岗位工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10-0043-02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还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方面都应满足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然而,从近几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与用人单位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应用人才的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方面,企业高薪聘请不到所需要的人才,感叹人才短缺;另一方面,大量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工作,专业对口率不高。其主要原因是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与企业的实际人才需求也有较明显差距。因此,必须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角度出发,分析、设计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课程体系,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无缝对接”。

课程体系设置思路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应采取“三针对”的思路,充分征求专业指导委员会和行业、企业专家意见,对涉及的技术领域进行详细分析,并对广东省就业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根据一系列调查分析结果设定专业方向,根据多媒体企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分解工作过程,确定核心能力,针对企业定课程,针对岗位练技能,构建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如图1所示。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职业能力分析

岗位工作能力是人们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活动所必备的、并在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多种能力的综合,主要包括基础能力、从业能力和专门技术能力。构建职业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首先必须从职业分析的角度出发,对所覆盖的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的相关层次人才所应担负的职责、任务进行具体描述,以此确定专业应满足的具体要求。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涉及面广,针对市场调研的情况,我们选定了图形图像制作、网页制作、多媒体开发三个模块,培养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在本专业选定的三个模块中,图形图像制作模块属于传统领域,就业市场平稳。该模块偏重于艺术设计。要求学生有良好的审美观及较好的创意设计能力,毕业后可在广告公司从事VI设计、装帧设计、招贴设计等工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模块的就业市场比较稳定,主要包括两大方面,即前台的页面设计和后台的动态编码技术。在页面设计部分与平面制作没有本质区别,在编码技术方面比较偏重计算机技术,学生毕业后可在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网页设计及网站规划与建设等工作。多媒体开发模块的市场需求呈上升趋势,该模块是对多媒体素材的制作与合成,属于艺术设计和计算机技术比较平衡的模块。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多媒体软件和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策划、设计及制作。

分解工作过程,确定核心课程

本专业应按岗位任职要求,通过分解岗位归纳出相应的教学知识点,确定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以及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训练等方式,以获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为评价标准,培养各岗位核心工作能力。

1.按照图形图像制作师职业标准,通过分解岗位工作能力,确定以《数字摄影及图像处理》、《广告创意与策划》、《商业简报制作》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以及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训练等方式,以获取图形图像制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为评价标准,使学生掌握图形图像制作软件和编辑软件,具有一定的广告创意与策划能力,能进行图形图像制作。培养图形图像制作师的课程结构框架如图2所示。

2.按照国家网页制作师职业标准,通过分解岗位工作能力,确定以《二维动画设计》、《网站规划与网页设计》、《Web技术及应用》等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以及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训练等方式,以获取网页设计师职业资格证书为评价标准,使学生熟悉网站架设,了解网页设计构件,既具备网站前台设计技能,又具备网站后台数据库设计和程序开发能力,既能从事有关网络程序设计、动画设计、图形图像处理、页面设计及美化等相关工作,又具备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创业的能力。培养网页设计师的课程结构框架如图3所示。

3.按照国家多媒体制作师职业标准,通过分解岗位工作能力,确定以《数字影音制作》、《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多媒体项目开发管理》等为专业核心课程,采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践训练等方式,以获取多媒体制作师职业资格证书为评价标准,使学生熟悉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制作软件,具有开发或制作多媒体软件产品的能力,能从事电子出版、光盘制作、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和制作。培养多媒体制作师的课程结构框架如图4所示。

构建阶梯递进型专业课程体系

按照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引入岗位职业标准,根据专业的特点,由基本素质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和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四大课程模块组成,构建以获取职业资格证书为标准的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将凸显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并鲜明地表现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特征和以职业资格认证为导向的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体现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可直接参加相关认证考试,并以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作为检验标准。同时,根据平面制作、网面制作、多媒体制作职业技能存在某些共性和能力要求由低到高的特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阶梯递进式的专业课程体系,如图5所示。

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构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因此要紧密结合行业的发展和高职院校改革方向,不断地修改、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京丹.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1(9):22-23.

[2]黄宝玲.高职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整合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4):43-46.

[3]郑丹青.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J].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2010,19(1):119-121.

[4]汪清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J].职业技术教育,2009(17):20-21.

[5]卢镜.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层次模块”高职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09(3):97-98.

[6]陈正东.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思考[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5):73-74.

[7]徐晓敏.面向企业需求的高校信息管理专业ERP课程体系建设[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4(1):124-126.

篇7

[关键词]职业能力 建筑施工技术课程

[作者简介]周永(1968- ),男,湖北黄冈人,鄂东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建筑技术。(湖北 黄冈 438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北省高等学校2010年度省级教学研究课题“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0397,课题主持人:周永)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2-0143-02

教学设计是教学实施的基础,是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活动以及教学组织训练等方面的选择与安排。要使一门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至关重要。高职课程教学整体设计应符合高职教育的要求,基于职业能力,积极探索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以岗位分析和实际工作过程为基础,以“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合一”为主要教学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创新能力,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注重课程综合化考核等原则,认真做好职业能力目标、技能训练、教学实施、课程考核等方面的构思与设计。

鄂东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与建筑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模拟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进行课程设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把专业知识、理论、实践内容整合在一起,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现课程教学的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整体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教学目标设计

建筑施工技术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核心内容,对专业人才目标、职业能力培养、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主要面向建筑施工企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有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资料员、材料员、预算员等。在对实际工作岗位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本课程的三大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包括:掌握建筑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工艺流程;掌握建筑施工过程中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要点;熟悉与施工有关的建筑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各类质量验收规范。能力目标包括:能根据图纸要求组织工人按施工工艺流程指导施工;能在施工中有效地进行质量和安全控制;具备对施工中出现的常见问题分析和处理能力。素质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理念设计

以施工员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际工作任务、具体工程项目为载体,把专业知识、理论、实践内容整合在一起。采取行动导向、任务驱动、项目载体,教、学、做一体化,实现教学、实训、工作零距离对接,注重知识的应用,加强能力训练,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动手操作。我们在对施工员岗位能力分析、岗位任务分解、细化、整合的基础上,构建学习领域课程,制定相应的课程标准,进行学习情境开发,形成具体的课程方案,把实际的工作任务整合成学习性的工作任务。本课程立足于高职高专学生实际,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职业发展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课程培养目标设计上,体现能力本位的理念;在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体现“工学结合”的理念;在教学过程设计上,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组织转变;在课程评价体系设计上,体现了动态过程和开放过程的统一。

三、教学内容设计

1.教学内容的解构与重构。我们打破传统教材的章节模式,对原来的学科体系知识进行拆分、解构,基于行动导向体系进行教学内容重构,根据岗位工作任务,我们对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每个学习情境中都安排有技能训练项目,针对施工员职业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来选取教学内容,保证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无缝对接”。 根据建筑施工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对教学内容主动进行动态调整和更新,及时补充建筑工程施工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2.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在课程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上,我们主要遵循四个原则。第一个原则是能力培养层次化。我们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安排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由浅入深,从易到难,通过单元教学任务―单项技能训练任务―综合训练任务的学习和训练,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第二个原则是课程教学案例化。我们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真实案例分析,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之中。第三个原则是课程内容任务化。按照施工员岗位工作过程和实际工作任务,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序化,形成一个个的单元学习任务。第四个原则是课程实施项目化。以项目驱动课程,以项目为中心集成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课程教学,将知识、技能、素质培养蕴含在项目教学之中。

按照这四个原则,我们紧扣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基于施工员、建造师岗位职业标准和真实工作过程,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把整个课程划分为8个学习情境、12个技能训练项目。8个学习情境是地基工程施工、基础工程施工、砌筑工程施工、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和装修工程施工,每个学习情境又分为2~4个学习任务。12个技能训练项目中,单项技能训练项目8个,综合技能训练项目4个,8个单项技能训练项目与前面的8个模块相融合,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4个综合技能训练项目是砖混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架结构施工综合实训、框剪结构施工综合实训、钢结构施工综合实训。

四、教学方法设计

我们在课程教学中大力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这是职业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适宜采用的方法。这里的行动,是指职业工作过程,基于职业工作过程来实施教学。我们综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由虚拟到真实,由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工地,融学习过程于真实工作过程中,进行立体化教学。

1.项目教学法。也叫六步教学法。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我们在实施教学时,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来实施。

2.案例教学法。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引用大量的真实工程案例,以著名建筑物、典型高层建筑、城市地标建筑,如世界十大高层建筑、世界最高建筑、中国最高建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北京奥运场馆,以及黄冈市、武汉市、各省会城市的最高建筑或标志性建筑等真实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开展案例教学。

3.模拟教学法。在校内建筑工程实训中心、虚拟实训室,模拟施工现场氛围、环境、设施条件,模拟真实工作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融入其间,乐在其中。

4.角色扮演法。对于技能实训项目,我们组织学生到建筑施工现场,按照施工员或质检员的岗位,扮演实际工作角色,承担实际工作任务,完成实际工作内容,进行岗位技能训练。

5.分层次教学法。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动手操作能力、团队协作意识等方面,掌握程度的不同,分成若干个学习或训练小组,分别布置繁简程度不同的学习任务,分层次分组进行教学或实训,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分层次进行考核。

6.现场教学法。对于课程教学中的一些重点、难点以及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内容,我们在黄冈市内,联系一些有代表性的正在施工中的建筑工地,进行现场教学。而且,近几年我院投资了两亿多元建设新校区,我们有时就安排学生在学校的工地上,进行现场教学和施工实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1.教学过程按照或模拟工作过程,体现开放性、实践性、职业性,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第一是教学过程的开放性。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教学环境、实训环境的开放,有些内容可以安排在校内施工实训场或校外施工现场工地,开放的场地,模拟仿真或直接利用施工现场的设施条件及氛围环境开展;另一方面是思维的开放与创新,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头脑风暴,学会创新。第二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基于施工员实际工作过程,精心设计各个单元的学习任务,精心布置单项实训或综合实训项目及训练方法,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第三是教学过程的职业性,突出施工员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教学过程尽可能与职业的工作过程一致,学习过程尽可能依照职业的工作过程展开。

2.构建学习情境。学习情境是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组成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结构要素,是课程方案在职业学习过程中具体化。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实施方案,是在工作任务分析和工作过程分解的背景下,将学习领域中的能力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基于教学论和方法论的转换后,在学习领域框架内构建的“小型”的主题学习单元,如项目、任务等(如下表)。

3.教学实施。课程教学过程的实施,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引入)―分析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点或症结(训练)―提出对策,选择最佳方案(推进)―实施计划,解决问题(实施)―验证方案、改进计划(改进)―能力测试与考核(考核)。以上过程较好地体现了课程整体教学的引入过程、训练过程、实施过程、考核过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充分体现教学规律。

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现代高职教学新理念,对课程教学进行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突出施工员职业能力目标,根据职业需要和时展,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依据工作领域和职业岗位(群) 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选择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具体项目,组织好校内校外的项目实训。以学生为主体,进行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教、学、做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训过程中提高技能,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Z].2006-06-13.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Z].2006-11-16.

篇8

众所周知,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严重短缺而实际利用效率却很低、环境污染严重且仍在不断加剧。严峻的事实表明,我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大力发展节能建筑刻不容缓。本文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介绍了建筑施工节能技术的要求,并详细阐述了节能建筑施工技术的措施。  

一、墙体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空心砖承重墙一般采用整砖平砌,孔洞沿垂直方向且长圆孔顺墙长方向设置,空心砖不宜破凿,不够整砖时用实心砖外砌。墙中洞口预埋件和管道处,应用实心砖砌筑,并在砌筑时留出或预埋,不得随意凿孔和用水泥砂浆填孔。避免外墙体出现通缝、不密实、冷热桥的现象。施工技术部门根据设计施工图和工程的具体要求及施工条件绘制砌块排列图。要针对砌块建筑的墙体热阻值低、砌体和粉刷易开裂、灰缝和裂缝处易渗漏等不利因素,从施工角度采取技术措施予以确保施工质量。依据的技术规范,除砌体、混凝土结构、抗震、工程施工验收等方面外,针对性的有《混凝土小型砌块建筑设计与施工规程》、《混凝土小型砌块》、《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住宅建筑节点构造》等。提高砌块墙体的施工质量,主要从砌块质量、砌筑砂浆的质量和灰缝饱满度、砌块的整体性和均匀性、粉刷层与砌块的粘结性和变形协调等方面加强技术措施。在砌块与构造梁柱交接处、门窗洞口部位、屋面檐口和女儿墙、有集中荷载的应力变化、墙面曲折和突变等重点部位更需要重视。  

二、墙体保温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墙体保温系统的施工是墙体节能措施的关键环节。墙体的保温层通常设置在墙体的内侧或外侧。设在内侧技术措施简单,但保温效果不如外侧;设在外侧可节省使用面积,但措施不当易产生开裂、渗水、脱落、耐久性减弱等问题,其造价一般也高于内设置。施工工艺一般采用抹灰、喷涂、干挂、粘贴、复合等方式。针对不同的保温材料、不同的施工方法,采用不同的施工技术措施。  

以各种轻骨料(如膨胀珍珠岩、膨胀蛭石、超轻陶砂、聚苯乙烯粒、浮石、火山灰、粉煤灰等)加入水泥、石灰、石膏、化学聚合物等胶结料,并加入少量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保温砂浆,一般都采用抹灰的施工方式。保温砂浆应在基层质检验收合格,屋面防水层完工,与墙体相连的隔墙、门窗框、管线施工不破坏保温层的情况下方可施工。施工时环境温度不低于5℃,夏季应注意保湿养护。保温砂浆抹狄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施工中应注意:  

1、基层作清洁、修平、湿润处理。表面不易粘贴的混凝土墙、梁、柱等部位应打毛或刷粘结剂。②按设计要求弹标准水平线、踢脚线或墙裙线,门窗洞四周宜用水泥砂浆抹宽50mm 护角。为保证保温层厚度墙面应做标准饼、冲筋。③每次抹灰厚度10mm 左右为宜。当底层初凝且表面有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施工下一层。应注意保湿养护但不能水冲,砂浆硬化期间严禁撞击和振动。④保温砂浆一般设置内侧,用于外侧必须有防水、防裂、防脱落等保证措施。  

随着新型保温产品的不断发展,出现了各科粘结材料和粘贴工艺。大部分粘贴工艺都结合机械锚固使用。目前只有少数外墙保温系统采用纯粘贴施工工艺。 挤塑聚苯板、水泥聚苯板、岩棉板、玻璃棉板、珍珠岩板都采用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化学粘结剂粘贴,并用尼龙锚件、膨胀螺栓将外层的钢丝刚水泥砂浆粉刷层与墙体连接起来。粘贴复合保温墙体,可分为内置式保温、夹心保温或外置式保温 3 种。内置式和外置式粘贴复合保温应用面在不断扩展,施工工艺日趋成熟,施工中尚需注意以下环节。  

①内置式保温将保温层粘贴或加机械  

锚固时,需在内墙表面设平薄板、钢丝网粉刷层、胶粘剂加耐碱玻纤网抹面层等防护层。施工时应保持粘贴面平整、清洁、湿度适宜,且屋面防水层完好和上层无施工水下渗。施工顺序为自上而下,从阴角开始。粘贴前应做好踢脚线和门窗洞护角。挂镜线位置间隔从墙体中预埋木块穿过保温层用于固定挂镜线。厨房、卫生间等湿度较大的墙体防护面层应考虑防湿防渗和便于贴面。在墙体转角处,内外墙交接处以及踢脚线处易形成“热桥”或结露滴水,可根据工程实际在上述部位加强保温效果。

②外置式保温,通常将聚苯乙烯板、玻璃棉板、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保温板用粘结剂或锚固件将其与面层固定在基层墙体上,面层内设加强网,聚苯板作保温层时用耐碱玻纤网聚合物水泥砂浆作面层,岩棉板、水泥聚苯板等用钢丝网防水水泥砂浆作面层。  

三、门窗安装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门窗框和玻璃扇的传热系数及密闭性是外墙节能的关键环节之一。木质门窗和塑料门窗的传热系数比钢、铝门窗低30%左右,双层玻璃比单层玻璃低40%左右,因此,价格比较好的是塑料单框双玻门窗。为保证门窗能达到预期的节能要求,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门窗时,要复查其抗风压性、空气渗透性、雨水渗漏性等性能指标。  

2、安装门窗框时要反复检查框角的垂直度。变形严重、缝隙超标、密封条不密闭的门窗扇不能上墙。  

3、在框与扇、扇与扇之间须设密封条,以防渗水、透气,推拉窗的轨槽处须增加密封处理,局部缝隙较大的位置可用单组份密封膏挤注。  

4、在门窗框四周与墙或柱、梁、窗台等交接处,须用水泥砂浆进行严密处置,在靠室外一侧须结合外装修进行处理,以防渗水、透气。  

5、粘贴密封条或挤注密封音时,应事先将接缝处清理干净干燥,无灰尘和污物。  

四、保温屋面节能施工技术措施  

通常屋面保温是将密度低、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有一定强度的保温材料设置在防水层和屋面板之间。按此种正铺法,可选择的保温材料很多,板块状有加气混凝土块、水泥或沥青珍珠岩板、水泥聚苯板、水泥蛭石板、聚苯乙烯板、各种轻骨料混凝土板等;散料加水泥等胶结料现场浇筑的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浮石、废聚苯粒、炉渣等;采用松散料直接或袋装设置在尖顶屋面下或吊顶上部的有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废聚苯粒等;现场发泡浇筑的有硬质聚氨脂泡沫塑料和粉煤灰、水泥为主料的泡沫混凝土等。反铺法主要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以下,可有效保护防水层,方便施工检修,但由于造价较高,住宅建筑尚未大量使用。屋面同时应采取有效的隔热措施,通常在屋面结构上部或下部设置通风隔热层、采用高效保温材料隔热、屋顶结构上设反射层或蓄水植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