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21 21:5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作汇报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1-3月份工作基本情况
1-3月份,全区安置城镇就业212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892人,困难群体137人,分别完成全年总任务的29%、38%、29%,城镇登记失业率4%;劳务输出1129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35%。征缴基本养老保险费4229万元,征缴失业保险费389万元;清欠社会保险险费43万元;发放失业保险金336.13万元,社会保险扩面1120人。征缴机关事业社会保险费2530万元,征缴率97.02%。收缴农村养老保险费38.6万元。
(一)强化目标管理,加大考核力度。一是区委、区政府将净增就业岗位、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开展劳务输出、作为重要工作目标,进行量化分解,纳入了各街道办事处(镇)政府的全方位岗位目标考核,引起了各乡镇领导的高度重视,这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原创:同时,及时召开了全区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并由区劳动局局长与各街道(镇)分管领导分别签订了2006年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责任目标,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是强化目标责任的考核。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通报,强化督促指导,狠抓各项目标任务的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二)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就业再就业。一是强化就业服务,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积极响应上级号召,于2006年2月6日上午在我局新落成的“xx区人力资源市场”举办大型农村劳动者进城务工集中招聘专场洽谈会,前来求职者达到3000余人,有50家招聘单位提供2100个就业岗位,现场达成求职意向1335人,为进城求职农民工和失地农民免费发放“春风卡”、宣传材料,免费提供就业信息和职业介绍服务,免费提供洽谈交流、职业信息、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劳动保障政策咨询等服务。深入开展了再就业援助周活动,使再就业援助活动逐步走向深化。同时,紧紧抓住招商引资的机遇,主动上门走访企业,广泛收集企业用工信息,拓宽了就业渠道。进一步强化了服务手段,保持了再就业绿色通道的畅通。积极开发非全日制就业、弹性就业等灵活的就业方式,多形式的促进就业再就业。二是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的作用。完善管理,加强指导,积极搜集用工信息,多渠道、多形式开发社区就业岗位和公益性岗位,努力吸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逐步形成了步调一致、上下联动的工作格局。
(三)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步伐,促进农民增收。按照“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方针,为农民进城务工创造了有利条件,在广泛搜集、充分考查、及时用工需求信息,指导督促乡镇积极开展劳务输出工作的同时,结合历城劳务输出工作的现状,将劳务输出与劳务派遣有机结合起来,将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和向外输出相结合,拓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同时,紧紧抓住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东区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鼓励和引导广大富余劳动力走出去,加快了劳动力转移的步伐。
(四)完善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巩固两个“确保”。一是将社会保险扩面工作任务分解量化,明确任务,强化措施。同时,实行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分片包乡镇制度,加强对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坚持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通报,进行督促落实。二是发挥劳动保障执法监察的龙头作用,坚持文明执法与严格执法并举。利用劳动保障年检、专项监察、联合执法等方式强化监督检查。为此,我们与xx区公安分局积极取得联系,安排专人、专车与监察大队联合执法,加大了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依法督促用人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促进了工作开展。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第一季度,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力市场招聘各类人员约1373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的劳动力近2700人,劳动力总量供大于求,我区正处于发展阶段,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批富余劳动力涌入城市,又加上今年是高校扩招第一个毕业高峰,大批大、中专毕业生涌入劳动力市场,与富余劳动力交织,使得就业市场的压力骤增,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
(二)劳务输出转型难。一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对劳动力本身的要求随之提高,劳动力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市场需求和劳动力素质低下形成矛盾。二是部分劳动者思想观念陈旧、落后,给转变过程带来了很大的难度,造成劳务输出成功率不高。三是劳务输出及就业信息不通畅,不能广泛的被及时。
(三)社会保险扩面存在一定难度。第一季度的社会保险扩面人数与全年任务差距较大,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参保意识还有一定差距。社会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不是很了解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基层单位职工对社会养老保险的认识程度、参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还远远不够。二是在当前的操作和制度上看,用人单位的职工是否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还不是个人行为,而是由用人单位领导决定的,这与用人单位领导自身的行为方式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有密切的关系。
(四)劳动者维权意识不强,部分用人单位诚信度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对劳动力的条件要求过于刻薄,待遇和劳动的付出不成比例等,就全市来说也是一大难题。另外,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从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上还需要加强。
(五)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由于农村养老保险政策的局限性,失地农民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与参加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在缴费比例和基数及享受待遇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二者的衔接有一定难度。
三、几点建议
(一)由于土地出让金的拨付渠道不同,对资金的使用监管力度不强,建议各级政府能否从土地出让金中直接扣除失地农民参加养老保险的资金,以保证失地农民充分参保。
(二)建议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原创:虽然出台用土地补偿金为失地农民缴纳农村养老保险费的办法,农民的认识毕竟有限,应作为一种政府行为,强制性推行,必须依靠发动群众和行政推动相结合的办法实施。
(三)目前各地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政策不统一,省里的政策也是各市、县自己研究解决的办法,建议全省失地农民生活保障的政策能否尽量统一。
关键词:人力资源 社会保障 全球经济
进入WTO的这些年里,我国是在多边、稳定、无条件的最惠国待遇原则下进行国际贸易的,这样也加快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这些有利于我国遵循市场经济的要求完善自己的法制与法治,同时也利于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竞争,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企业改革的国际化进程,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我们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该注意到加入WTO 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与动力,更要注意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WTO的要求,建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增加社会保险运作,维护好社会的安定稳定与广大人民的权益。
一、现代人力资源有着什么样的特点
新经济以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动力在推动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它的存在使得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化,使得人力资源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力资源的全球化与人才流动的国际化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人力资源的流动和结构复杂性出现了很多新鲜特点:高目标要求的新型高素质人才为了实现自身价值,加速了人才流动。高风险、高回报的新型产业和创新组织成为新经济人才目光锁定之处,并且期望其成为新的归宿。人才的流动加快导致了管理风险逐步提高,跳槽、集体跳槽、加盟成为新经济时代人才流动的大方向、新景观。员工之间、组织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维系更多偏重的是心理契约而非那一纸劳动合约。加入WTO 以来,中国就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经济与世界接轨,社会保证制度、人力资源管理等各方面也都迫切的需要与世界接轨,否则将造成人才流失等种种弊端,可以这么说,要深刻体会新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复杂性和随机性的新特征,然后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也确保新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步步相随。
二、我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分析
社会保障的内容、水平和方式,主要由要受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等社会因素决定。
尽管进入WTO 很多年,但是由于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为低下,人口众多等因素就决定了我国社会保障标准不可能太高。因此,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都只能实行以保障基本生活为标准的社会保障。就现阶段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才刚建立,处于起步期,还不可能覆盖全体社会成员,养老保险等制度都只是在城镇职工中进行实施,医疗保险也是从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开始起步,失业保险则是在企事业单位实行,大量的个体从业人员、三资企业、民营、私营企业、乡镇企业职工均还未纳入社会保障网中,当然,他们是最需要这块保障的人员之一,因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比较低。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差距不断的拉大,相应地对社会保障也出现了不同层次的需求,除了政府强制性基本保障外,还应存在单位补充保障和建立并且实施社区托底保障。
三、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
众所周知,现阶段是新经济时间段,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以科学技术为主的时代,新经济是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它区别于工业经济,它更强调知识和人力资源在企业生产经营中所占据的首要地位,具有创新力的人力资源将会成为新经济时代的第一资源。
(一)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的补充
社会保障制度则是对新经济时代下的人力资源的补充。它保证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被调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花了大气力进行改革,增加了个人缴费服务,为个人建立私有帐户,但制度只达到量化,还未发生质的变化。进一步推进社会保障改革是保证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现今,在扩大对外开放服务业的过程中,一定要采取合资与合作方式,允许外资企业进入中国的社会保障服务领域,逐步打破过时的垄断格局,大力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和先进管理方法,为广大百姓享受更好的保障服务,为中国社会保障服务业的形成和发展,为提高社会保障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更好的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所做这些的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高的效益,留住人才,稳定发展中国的社会主义。
(二)政府主导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则是社会保障的风向标
很多海外学成的留学生,还有国内的有识之士,被外国大公司成功挖角的原因,也是由于我们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不够完善,这样就对人力资源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与困扰,后勤保障都没有了,如何能够留住有识之士呢?有人认为,在今天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承担着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责任我们需要建立系统、高效、先进的就业服务体系,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国情借鉴别国的经验,以人力资源为指导标识,循序渐进的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然后政府在制度设计及推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参考人力资源管理的态势,在接轨市场时能够让位于市场,给市场市场化运作的动力和机会,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需要我国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部门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正确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才能推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关键。如果还看不清,人力资源管理在现代新经济时代所发挥的作用和所处的重要性地位,那么改革就没有明确的目标,发展将步履艰难。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能够认真分析各国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仔细研究中国的人才现状的基本情况,就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保障的国际化潮流,就能够自觉地调整和完善相应的政策与法规,向着顺应社会保障、经济发展规律和人力资源发展需要的方向推进,创造出符合国外通行规则、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参考文献:
[1]潘晨光.国外人力资源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2]马斌.发达国家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特点及其启示[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
关键词:视频会议系统;运维保障;工作分析;运行维护
中图分类号:TN948.63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应运而生。视频会议系统作为其中发展最为迅速的一项,它集中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于一体,是基于异地通信方式的影像通信。视频会议系统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地方的个人或群体,通过传输线路及多媒体设备,将声音、影像及文件资料互传,实现即时且互动的沟通,以实现会议目的的系统设备。基于各种生活、办公需求,视频会议系统才能得到快速的发展,那么如何保证视频会议系统在使用过程中,稳定的运行,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会议效果,这就需要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服务,保障在其视音频、多媒体应用的设计、实施、维护、运营等方面,都能稳定安全的使用,从而保证视频会议系统的质量。
1 视频会议系统概述
随着通讯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各国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双方就需要进行远程办公,这时候,基于各种专线网络的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应运而生。作为世界最先进的通信技术,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只需要借助简单的网络技术就可以进行复杂多样的办公会议。视频会议系统能广泛应用在政府、军队、事业单位、大型企业、教育系统、医疗等领域。
视频会议系统的构成通常包括MCU(多点控制单元)、终端设备、各种视音频设备和传输网络(包括传输设备和传输信道)。视频会议的工作模式有两种,点对点会议和多点会议。在各部门的专线网中,多点会议的应用相当广泛。视频会议保障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多点模式。在多点模式下,视频会议系统融入了更加丰富的功能,这也需要更高难度的技术,比如,LPR(丢包恢复)系统、QoS、混合型网络视频应用技术、云计算技术(云存储)等技术。在视频会议系统中,功能使用最多的就是用户的交流模式,这就对多方会议交流模式视频的维护提出了新的考验。这时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服务就应运而生,视频会议系统运维护服务是指对会议需求方的视音频应用的设计、实施、维护、运营等提供服务,根据需求,全面协助会议需求方进行视频会议系统的日常管理与运行。视频会议保障工作根据内容不同,主要分为设备保障、会议过程保障和人员保障三个方面。视频会议运维保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承载网络通信正常、相关设备运行稳定,通过保障人员的有序操作,以确保会议的顺利进行。其中设备保障的核心是做好MCU以及音视频终端设备的维护,并可以通过制定保障方案、进行预演,通过对网络的连通性、视频显示效果、音频互动效果及整体视频会议流程进行反复测试,确保会议效果。本文以下内容就是对这三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2 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的运维保障工作
视频会议系统的效果首先受到设备状况的直接影响。网络或会议设备不稳定或出现故障,会议的效果轻则不理想,重则会导致无法开会的后果。特别是涉及多个节点的远程视频会议应该尽量提前一天组织人员进行全网联调,对整个会议过程进行模拟,以确保会议整体效果。
2.1 保障通信线路。通信线路的畅通是视频会议顺利召开的重要保证。在接到会议通知后,保障人员应该及时测试各会议节点间的通信线路,在线路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快速的修复线路故障,保证会议顺利进行。
2.2 保障网络设备。如果网络连接状况不好,速度慢,丢包多,就会出现会议画面和语音延迟、马赛克、视频终端掉点等现象,在保障工作中,相应专业的保障人员应该重点检查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光纤收发器等运行状态,测试主会场和分会场之间网络连通性和丢包率,及时的进行维护。
2.3 保障会议设备。视频会议系统设备包括MCU、终端及视音频设备、中控等,会议保障人员应该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质量都没有问题,并已经调整到最佳位置。
3 视频会议进行过程中的保障工作
视频会议系统运维服务保障工作,需要对会议从头到尾全过程进行保障,遇到问题,及时处理,才能保证会议质量。这就需要会议运维保障人员必须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爱岗敬业的良好职业道德修养,才能更好的胜任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保障工作。以下对会议前、会议中、会议后三个阶段进行讨论分析。
3.1 会议前阶段。一是灯光。视频会议对灯光的要求比较高,室内灯光的选择上,以三基色灯为主(色温3000-3500K)为主,避免使用热光源。会议开始前,应将会场大灯及主席台灯光全部打开,然后通过会场摄像头观察会场全景、主席台全景及每个发言席特写的图像效果,调整会场各处的灯光,达到最好的灯光效果。二是音频设备。主要包括音箱、话筒。会前要连接好会议的话筒,并逐个进行试音检查,并根据分会场的情况,把音量调整到最佳。接着对话筒杆是否拧紧、节点是否插紧、连线是否拉直等仔细地检查。一般情况下话筒置于发言者左侧,距离和高度应适中。三是视频设备。包括会场摄像头、摄像机、监控和投影显屏。会议开始前,打开会场中的所有摄像头,通过监控查看各摄像头的图像显示情况,调整机位到最佳位置。所有镜头务必注意人物居中。四是现场其他设备。包括横幅(会标)、录音录像等。有条件安装LEI)显示屏的会场,需要提前按照主办方要求设计好,并在会前打开。
3.2 会议中阶段。一是控制音响。操作调音台,根据会议的需求,适时播放音乐,并现场调节音量。二是灯光控制。会议期间根据需要打开或者关闭某些灯,如果是演出或者是报告形式,就必须根据演出的进程随时控制调整灯光,如每一个节目演出前、表演中和落幕的不同灯光需求。三是镜头控制。控制镜头。镜头控制的一般规则是:会议开始前,播放会场大全景;待主席台就座后,播放主席台全景;讲话时,播放发言人镜头。根据会议的各个需要,灵活的调整镜头,以达到最好的会议效果。四是信号切换。安排专人分别操作矩阵、中控和终端,通过音视频矩阵实现会场不同信号的切换显示,根据会议进程对本地、远程的不同信号进行切换,适时显示不同信号画面。五是控制MCU。实现会议信号的远程传送,对分会场掉线重呼。为保证会场声音清晰,应对所有分会场实行静音控制。
3.3 会议后阶段。会后阶段的工作主要是关闭设备。各会场保障人员确认一切正常,等待主会场与各分会场终端断开连接后,关闭和收好视频会议的相关设备,具体包括:关闭信号源(摄像头、摄像机、中控系统)、关闭显示设备、关闭音响、关闭计算机,最后关闭总电源。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关闭投影仪后不要马上切断电源,待风扇继续转动,充分散热以提高使用寿命。
4 结束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对视频会议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保障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和规范。做好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保障工作,才能更好地引领该系统取得更好更广泛的应用效果,为其应用发展提供更好的前景。
参考文献:
[1]丁娅力.分析视频会议系统的运维工作[J].中国新通信,2013(24).
[2]赵竞花.基于分层架构的网络交互视频会议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3.
[3]董昕.高清晰视频会议系统的研究与设计[D].北京邮电大学,2012.
[4]葛世伦,尹隽.信息系统运行与维护[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一、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1.社会保险改革的需求。社会保险改革需要对传统档案管理工作加以改革,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体系,确保社会保险工作的高效开展。在社会保险档案中具有完善的保险资料信息记录,是社会保险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的重要前提,如档案中原始资料一旦丢失,那么后续的保险工作也就难以展开,信息资料补回十分困难。因此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在传统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中,主要是纸质资料,管理工作十分苦难,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量较大,而信息化时代下,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工作必然要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建立社会保险档案系统,对传统档案管理方式进行革新,确保社会保险档案的完整性,为社会保险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2.社会保险业务发展的基本要求。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十分复杂,社保工作的落实会产生大量数据和信息,如果这些信息及数据资料没有进行妥善保管,则会造成数据丢失,对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产生阻碍[2]。此外,由于各个企业及单位中经常会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保险缴纳也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的严格管理,避免社会保险的缴纳出现混乱,人才流动期间会将部分信息资料进行转移,并由新单位予以保管,双方共同协定社保缴纳情况。从体制上来看,保险本身具有严格制度管理体系,社会保险工作与档案管理工作的特征相符合,有利于保障后期工作实施。
二、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的标准化建设。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需要进行标准化管理和规范管理,首先需要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确保社会保险档案管理规范性和有序性,才能便于文件材料的收集完整,并将这些材料进行科学的分类,做到规范化档案管理。对于不同门类档案,尤其是社保档案中的专业档案、会计档案、生育、医疗、工伤、养老等社会保险审批材料、证明文件和统计报表等按照保管期限和归档范围进行划分,确保社会保险工作的可操作性,使社保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3]。与此同时,还要对社会保险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整合,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从而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的管理效率,规范化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制度,才能促进档案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与科学化。
2.通过信息技术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现代化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必然会应用到信息技术,大大提高档案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在传统档案管理中主要是以纸质档案材料为主,在档案分类、装订与存储等工作中的工作量较大,信息化时代下电气档案管理必然会替代手工操作,充分发挥电子档案信息资源优势。电子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面建设基础设施,购置档案管理的必要设施,使档案盒装置档案更加完善,确保档案管理的有序性和安全性[4]。与此同时,采用计算机技术实行一体化的管理模式,通过自动索引档案信息,编制档案边牧,对统计资料进行快速统计,从而快速实现网上互联。所有参保人员在纸质档案材料的填报时,需与电子信息条目保持一致,使电子信息系统数据更加完善和完整。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社会保险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由于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业务性和政策性,档案管理人员在从事相关工作时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充分了解和全面掌握,还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因此社会保险部门需要加强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部门建设,组织相关管理人员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作风建设和思想建设,建立稳定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队伍,确保社会保险档案管理工作的连续性,打造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档案管理队伍,为社会保险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总之,在现阶段,传统的社会保险档案管理模式和管理方式已经被规范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模式所取代,促进社会保险工作健康发展与持续发展,为社会保险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张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档案管理的困境及对策分析[J]。兰台世界,2010,08:43-44。
[2]马兴国,孟祥才,孟宇。关于县级社保局加强社会保险业务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兰台内外,2010,06:26。
1、现场检修安全分析
在检修期间安全分析点多面广,特别是造气、甲烷分离和合成、净化四个岗位是这次检修的重点。质检车间按检修情况,分别在造气、甲烷分离和合成、净化设置四个分析点,人员24小时值班,现场交接,同时从常白班抽调精干人员5名、运行班组各抽出3人,配合当班期间检修安全分析,确保安全分析随叫随到。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安全分析工作,并为以后检修期间如何做好安全分析积累了经验。
检修期间对所有色谱进行了重新标定校准,确保仪器分析准确及开车后仪器正常运行;对水分析岗位上的PH计、电导率仪、浊度仪、硅酸根、磷酸根等仪器进行维护及标定,以确保开车分析数据的准确性。
通过梳理车间大修及开车工作,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由于车间新员工较多,对现场装置熟悉度不够,与各岗位主动沟通不够。
原因:检修前期,质检车间虽然认识到分析取样点多,并加派了分析人员,但由于车间新员工较多,对现场装置熟悉度不够,与相关车间沟通不够,导致个别作业点因此而滞后。
改进措施:加强对各工艺现场的培训,结合各岗位分析项目及特点,及时与相关车间沟通,全面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安全分析仪器损坏严重,大修期间安全分析工作量大、工艺介质复杂,管道容器内存在蒸汽,导致四合一仪器吸收泵故障、传感器失效。
改进措施:加强员工对分析仪器操作培训,现场安全分析时,询问工艺人员管道容器是什么介质,采取积极主动措施保护安全分析仪器。
3、新员工安全意识淡薄,对安全认识不足。
新员工对装置区的危险因素不清楚,可能会发生自身安全事故。个别新员工在做受限分析时,身体置于受限空间里面进行测定,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按照规定未分析合格的受限空间不能进人。特别是针对新员工及对装置不熟悉的员工进行重点培训,让他们懂得正确的操作,明确危险因素发生的原因,使安全意识深入每位员工。
目前,纳溪区为区、镇(街道)和社区(村)三级经办服务的管理工作体系。镇(街道)和村(社区)的经办组织网络作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基础和载体,是经办管理的“神经末梢”,是整个工作体系中最基础、最重要、也最为薄弱的一环。全区共有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15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25个,镇(街道)和城镇社区社会保险经办服务工作延伸覆盖率达到100%。经办服务内容涵盖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登记(个体)、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查询等18个方面的内容,已基本建成标准化、规范化的基层服务平台,各项业务按要求顺利开展。129个具备硬件和软件条件的行政村已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新参保登记、待遇领取人员资格认证、个人信息查询等业务下延到群众身边。
二、目前社保业务下延工作存在的问题和矛盾经办工作力量不足
截至2016年,纳溪区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7781人,退休人员25300人;机关养老保险参保人数6564人,退休人员3306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36487人,领取待遇人员67948人。按养老保险全覆盖计算,参保人数多达20余万人。与之相比,各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配置的人员仅有2至3名,他们中有的还要兼顾就业、医疗等其他社会保障业务,有的则要承担乡镇的其他工作。镇(街道)业务经办力量明显不足。人员素质有待提高。一是镇(街道)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经办人员相对不固定,流动性大,导致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业务不熟练。二是村一级经办业务的人员基本都是村干部兼职,普遍年龄偏大,学习起来比较吃力。村级经办业务软硬件有待加强。目前对全区行政村已明确下延业务内容,有15个村作为试运行点,安装了EPOS机,并对经办人员进行了全面培训。下一步开展工作的114个村的EPOS机也已安装完毕,正在全面推广下延业务,但仍有部分村还未完成平台硬件设施建设。同时,当地社会保险业务工作要下延,不管从硬件、软件、业务操作培训上都还需进一步加强,才能为城乡居民提供规范、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务。
三、下一步工作的对策与建议
一、相关概念及文献综述
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的背景之下出现的特殊群体。他们有农民户籍,农村有土地,在城市从事非农产业。工伤保险制度是基于工业事故发展起来的,是一种由谁承担、承担多少工伤事故的制度安排。社会组织“泛指那些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各个不同社会阶层的公民自发成立的、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营利性、非政府性和社会性特征的各种组织形式及其网络形态。这些组织中通常包括各种冠以学会、研究会、协会、商会、促进会、联合会等名称的会员制组织。”
“Aronsson,G(1999)对临时工(Contingent Workers)和非临时工(Noncontingent Workers)职业健康与安全指标(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4Indices)进行比较研究,发现临时工工伤事故率高于非临时。”。Smith(1989)、David Card,Brain P.McCall(1994)关注了工伤保险的道德风险问题。“David Card,Brain P.McCall(1994)进一步研究,总结出工伤保险中“星期一效应”(Monday Effect)道德风险模式。”作为市场经济中的“理性经济人”,行为受“成本――收益”分析影响,会有道德风险问题。
王春林在《关于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的思考》及于欣华在《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研究》中,都指出我国工伤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李朝辉(2007)及王克群(2006)关注了我国对工伤预防和职业康复不够重视的问题。程延园(2004)指出,现阶段我们并不能简单的照搬国外”预防为主”或者”预防、保险、康复”三位一体的建制理念,当前的国情决定了我们只能确立以工伤赔偿为主的建制理念。
鉴于学者对社会组织介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关注不多,本文将从农民工工伤保险现状入手来分析社会组织介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作用。
二、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存在的问题
(一)农民工数量发展迅速,参保率低
国家统计局的资料显示,2013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69亿人,其中外出的农民工1.66亿人;2011年,我国农民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6555万人;截至2013年底,全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7263万人。2006年实施的“平安计划”以来,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数量不断攀升。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我国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比率2010年为24.1%,2011年为23.6%,2012年为28.4%。2013年,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7263万人,但与农民工总量相比,参保率很低。
(二)农民工对工伤保险的意识薄弱
在我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农民的保障是土地及孩子,国家没有承担起社会保障的职能。因此,社会保障虽事关其切身利益,却是一种从无到有的制度。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发展,但我国农民工文化水平不高,很难意识到到工伤保险对的保护,当其利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大多选择私了解决。再有,农民工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性。流动性使得其较容易成为临时工甚至是小时工。这增加了企业不为农民工买工伤保险的投机心理;作为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作用是在事发之后,这就更难意识到工伤保险的重要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顾永红通过设定数据模型测算农民工对社会保障项目的参保意识,得出农民工对各项社会保障的需求分值分别为:养老保险6.231,医疗保险5.07,工伤保险2.232,由此可知,农民工最为关心的社会保险是养老保险,其次是医疗保险,第三才是工伤保险。”“南开大学关信平教授主持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社会政策分析》项目调查发现,近87.4%的被调查者从来没有参加过工伤保险,而只有8.2%的人表示目前正在参保,同时近33.7%和41.7%的被调查者不太了解或者一点不了解工伤保险。”
(三)保险内容单一,社会组织介入少
工伤保险不仅包括经济赔偿,还包括工伤预防与工伤康复。通过制度安排使得发生工伤的成本远远大于预防工伤的成本,用人单位必然会积极采取措施预防工伤发生。工伤事故发生后,帮助农民工做好工伤康复,使其尽快走上工作岗位,比一次性的经济赔偿更重要。
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我国针对农民工的工伤保险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各方面还不完善,没有充分的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只是简单套用现行的工伤保险条例,农民工工伤保险覆盖率低,使大量的农民工遭遇工伤事故后的维权之路异常艰难,很难得到应有的工伤赔偿。”但,社会组织介入农民工工伤保险的程度远不够,对农民工的社会救济缺乏。
(四)企业容易侵害农民工的权益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是无偿的,但在市场经济中,农民工与企业的地位不平等导致了企业作为信息的充分掌握者容易对农民工产生侵权行为。如,为农民工购买工伤保险后,企业会将这一部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或农民工身上。企业可以提高产品价格,但商品的价格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不可任意为之;市场经济优胜劣汰,商品价格过高企业将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企业最有可能通过降低农民工工资的行为将工伤保险的成本转嫁给农民工。再者,若发生工伤事故,农民工起诉也面临被企业解雇的风险。因此,在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对等的条件下,企业更容易对农民工产生侵权行为。
三、社会组织参与农民工工伤保险的作用
(一)可能性
社会组织具有组织性、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及志愿性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具有“助人自助”“同理心”和“平等接纳”的价值理念。其作为一种社会力量,介入到农民工工伤保险的服务中,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者能够有效地深入到农民工中去,与其相接触、了解问题,能够及时提供心理疏导、协调资源、法律援助等服务,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避免矛盾扩大化。
(二)有效的弥补“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所带来的问题
由于公共服务领域的外部性特征,决定了市场中的微观主体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之下不会主动提供公共服务,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来提供。但,政府与市场一样,也会存在“失灵”。因此,在“市场失灵”及“政府失灵”的背景之下,社会组织凭借其自身的优越性应运而生。“政府全面地看待公共冲突冲突的功能以及社会组织参与治理的功效是社会组织介入冲突治理的前提条件。”
企业与农民工都存在着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尤其是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及信息的充分掌握者具有极高的机会主义倾向。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需要付出成本,即便是我国关于工伤保险的各项法规再健全,仍存在企业的侵权行为,存在“市场失灵”问题。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各项制度安排,并赋有监督企业行为的责任。但政府也会存在失灵问题。政府在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中很难做到个案调查分析,往往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救济。
社会组织作为社会服务机构,在为农民工提供工伤保险的服务中,具有专业知识及各种资源,更容易得到农民工群体的信任。他们能给农民工专业指导,也可针对其自身的特殊性,使农民工得到更好的法律、经济及精神救济。社会组织使个人和家庭在遇到困难时能获得救助和服务,及时有效的表达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从而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按照公司XX函〔20XX〕XX号文件要求,现将XX分公司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情况进行简要汇报:
一、组织机构建立健全
XX分公司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组织机构
组长:XX
成员:XX XX XX
组长为分公司副经理XX,分管信息化全面工作。信息化具体工作由XX分公司XX室牵头负责管理,拥有兼职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2人,负责分公司范围内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兼职日常车辆运行监控、远程监控管理等工作。
二、认真落实公司信息化和网络安全管理相关要求情况
1、XX分公司机关、各分公司已全部通过集团公司全部接入了XX内网。
2、XX分公司已于2018年4月全面实现内外网物理隔断,关闭了自建互联网出口,停用了分公司自建系统平台。
3、根据公司《关于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紧
急通知》,XX分公司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第一时间紧急下发了关于落实《加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的紧急通知》的通知,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做出了具体的要求。二是按照机关、基层、远程监控三个单元重新规划IP段,将固定场所监控摄像头的IP段与办公专用的IP段隔开。三是全面修改所有计算机、网络设备及各个系统平台不符合要求的弱口令。四是梳理分公司范围内所有注册的邮箱账号,要求严格规范使用邮箱,严禁使用外部邮箱发送重要报表、文件、图片等,同时对重要岗位全部配发了身份认证管理UKey,进一步规范网络使用行为;五是严格规范桌面安全2.0系统和NAC网络准入插件的安装,所有办公电脑全部安装,安装率100%,同时对计算机终端与工作无关的软件进行了筛查并卸载;六是解散所有QQ工作群,全面启用即时通讯软件,杜绝敏感信息外泄。七是积极开展了全员签署《网络与信息安全责任书》活动;八是建立了《XX分公司网络信息安全管理规定》,明确了考核标准。
三、存在的问题
1、一是网络安全意识淡薄。这是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问题所在,从机关到基层的都存在部分管理人员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严重不足。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通过XX行动,暴露出部分管理人员网络信息安全意识欠缺,在日常工作存在着很多习惯性违规情况。三是兼职信息管理人员的能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信息化工作的需要,时常遇到不能独立完成网络故障排除、计算机维护等工作。
以上为XX分公司信息化与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情况汇报,如有不妥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