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1:1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物学的研究方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 我国高中阶段生物教学存在的缺陷
(一)教学效率较低
在高中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相对较低,因为高中生物课程本身涉及的内容较初中时期,已经变得更广了,内容上更加丰富,知识也更偏向于微小生物周期等的研究,并且知识点相应也增加了很多。如果单纯按照教学目标和课本内容依次讲解,对于学生的理解是有一定难度的。根据生物课程的特征来说,内容交叉相关的也很多,另外生物课程本身的抽象性,给教师和学生都带来了一定难度,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需结合一定的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
(二)重视课程进度,忽视教学本质
对于现阶段而言,教育行业在我国的社会地位也是很高的。对于高中教育阶段更是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对于教师来说,对生物教学课程的安排相对来说相对紧凑,往往按照教学重点顺序进行授课,从而忽略了生物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完整的过程,除了对重点知识的学习,还应加强生物基础知识的学习,并且在实体课堂中构建适宜的学习氛围和教学方法,以促进后期生物的学习。对于高中生物的教学本质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生物圈的发展进程,更是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通过生物的基本概念的学习,了解生物课程中知识点的内涵,从而继续后期的学习。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方法的引入
(一)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含义
生物概念教学法指的是在生物教学中以生物课本的基本概念知识为基础来进行生物知识的扩展学习。生物概念是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概念体现的是对自然界以至整个生物界中具有相同特征的物体或者生命体的集合。生物概念的出现也体现了生物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的伟大成果。
(二)高中生物概念教学的引入背景
根据2011年修改后的《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的,课程标准要求课程要凸显科学本质,需加强并重视概念知识的学习,在课标内容标准中筛选并呈现了50个重要概念。这也体现了生物概念学习的重要性。在现今,高中教育阶段,生物课程的深入学习也带动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对生物概念教学的引入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效率的必然发展要求。
三、高中阶段生物概念教学的相关研究
(一)高中阶段生物概念教学的教学关键点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为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能力则需加强概念教学。但是在生物的教育过程中,涉及的知识点很多,所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需注意以下关键点。
1.相似名词概念的区分
高中生物中相似名词的内容和知识点很多。例如,“囊胚”与“胚囊”的区分,从概念上来区分,囊胚是指在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受精卵通过有丝分裂,细胞增多,而形成空腔的球状胚,则为囊胚;而胚囊是由植物的胚珠大孢子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形成的。所以需通过实质概念进行区分,否则会造成知识的混杂。又如,“半透膜”与“选择透过性膜”的区别,半透膜是指某些物质可以透过,而另一些物质不能透过的多孔性薄膜(如动物的膀胱膜,肠衣、玻璃纸等)。它只能让小分子物质透过,而大分子物质则不能透过,透过的依据是分子或离子的大小。不具有选择性,不是生物膜。选择透过性膜是指水分子能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的生物膜。所以概念间的关系是有关联也有差异的。
2.教师的适宜讲解
在实体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是重要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应多思、多辩才能取得相应教学目标。在生物课程中也是如此,将概念教学的引入时,教师作为引路人,应先让学生初步理解,然后教师为辅进行教学沟通,要避免教师全盘讲解而使学生失去兴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并强调基础概念的重要性,以便促进后期生物教学。
(二)高中阶段生物概念教学引入的意义
生物概念是对事物的观察和实验后总结出来的科学性的结论,生物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概念教学,生物概念教学是生物学的基础,学生只有对概念有了正确的理解才能够牢固的掌握知识,才能够了解到概念的本质,概念需要学生在思维的不断升华中去慢慢理解。因此,高中阶段生物的教学模式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课堂教学;第二种是多媒体课堂;第三种是实验教学。不同方式的教学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通过生物基础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能在不同的教学氛围中迅速掌握知识点。
关键词: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作者简介:魏雅冬(1978-),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农业与水利工程学院,讲师。(黑龙江 绥化 15206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35)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5-0142-02
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支新生力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由于这些高校大都处于中心城市以外的地级城市,所以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的目标、类型、服务面向都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绥化市是农业大市,学校办学定位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基调,而应用型人才培养,尤其是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实验教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极其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形式之一,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原则的重要手段。通过实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接受理论知识,同时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微生物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因此加强实验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能力的综合性人才不可或缺的重要课题。因此,许多高校都在致力于实验教学的改革研究中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实践中也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的性质
微生物学实验是微生物学基础理论课的配套课程,与理论课密不可分,是绥化学院食品与制药工程学院生物制药专业必修实验课。它是一门实验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加深理解微生物学基础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
1.传统教学方法和实验内容使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传统的微生物学实验主要以讲述式教学为主,实验内容基本是验证性的,实验内容之间几乎都是独立的。教师依照教材对基本理论进行验证,加之部分学生课前不做预习,课上缺乏思考和分析的能力,这样导致学生缺乏实验兴趣。
2.理论教学与实践技能培养脱节,学生动手能力差,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虽然现在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课程体系改革又增设了许多新课程,但实验教学未能跟得上,学生只能在实验课上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几年的实践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不过关,实验习惯差,设计思维和分析能力不强,或者不会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结果出现了理论与实践不能紧密结合的现象。
由于地方性新建本科院校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忙于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生产实践等都可能导致教师实验能力得不到提高,这样也会影响实验教学效果。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所以实验课教学的改革是非常迫切的。
三、课程教学改革实践的基本过程
1.改革实验预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要做好一个实验,预习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能力的培养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若事先没有充分的预习准备,实验效果也不会很好,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了。以往的实验教学中检查学生的实验预习情况主要以预习报告为主,再根据报告的质量给学生一个实验预习情况的评价。笔者在课上发现学生虽然写了预习报告,但是对于本次实验,从目的、原理到操作及注意事项等理解得不透彻。基于这个问题,改革从最基本的板书做起,实验课之前只把本次课的目的、原理、材料、步骤及注意事项等标题写上,然后以提问或启发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以便检查学生对本次实验的预习情况,根据回答问题情况给出一个预习评价,这样通过提问的方式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改革实验准备
微生物学实验的准备工作量大,有时为了准备一次实验,往往要花费几倍于实验课的时间。为了节省时间,以往的实验准备工作都是由实验老师来完成的。看起来是节约了学生的时间,实际上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实验的准备工作。针对每一次实验课所需实验用品都分别让学生来准备,包括玻璃器皿的洗涤、试剂的配制、培养基的制备及高压蒸汽灭菌等。这样不但能减轻实验教师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加学生锻炼动手能力的机会,无形之中提高了学生的实验积极性,更让他们能够珍惜每一次实验机会,同时也提高了实验效果。
3.转变学生的实验态度
以往的实验教学中,学生都认为实验课最后都能通过。在本次教学改革的上学期有一个学生就没得到学分,因为实验态度不端正,认为只要来到课堂就有实验成绩。基于这个问题,课上笔者重点强调课上的实验态度问题,来到课堂就一定要动手操作。微生物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是学生以前没有或很少接触到的,特别是无菌操作技术,因为这个基本操作贯穿于整门实验课的始终。所以在实验课上反复强调实验课的态度,因为态度决定学生的成绩,这样教学改革的学期期末所有学生都顺利通过了,而且成绩可嘉。
4.改革实验报告评价重点,侧重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情况的汇总和记录。微生物学实验报告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结果与分析和思考题。通过实验报告的书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实验现象,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实验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以往的教学中发现,总是有少数几个同学的报告有雷同的现象,主要是思考题雷同现象严重。尤其是“微生物数目的测定”这次实验,对于这种现象实验报告一律不给分数。为了提高学生的报告质量,报告的重点放在结果分析和思考题上,对不理想的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去分析失败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对于理想的结果要加以分析。思考题的回答要各抒己见,不得雷同。而且最终报告的成绩平均分要在20分以上才能取得学分,这样做能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真正从实验中得到了收获和提高。
5.改革考核成绩评定
为了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笔者改革了期末实验成绩的评定方式。在以往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成绩评定都在于每次的实验课,总分为100分,内容包括出勤、预习情况、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卫生,然后取平均值,这样总会有个别学生滥竽充数。基于这个问题,实验课成绩评定增加了期末考核这一环节,分值占15%~20%,考核的内容包括笔试和操作。笔试是统一的题目,操作是涉及很多操作内容,以题签的形式让学生随便抽取,内容基本涵盖了整门课程的基本操作。这样可以检验学生的基本操作是否过关,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6.改革课程内容
以往的微生物实验多数都是以验证性实验类型为主,这样的内容不适于发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所以笔者在这学期的实验课内容上增加了综合设计性实验的比例,比如让学生从土壤中分离大肠杆菌、根瘤菌及酵母菌等,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利用不同的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等,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四、改革评价
1.课后评价
每一次实验课结束后都会找学生代表询问本次实验课的收获及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一学期下来学生的实验兴趣浓厚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升了,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
2.学期评价
实施实验教学改革前后,针对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进行了调查。教改前学生对实验课的满意率平均为80%,教改后满意率提高到94%,学生满意率有了明显的提高。多数学生反映实验课上老师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了,所以他们对实验课也更加重视了,主动性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也增强了。
以上是笔者在几年的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中作出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让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既增强了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又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对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有重要意义,也适应了新世纪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更能适应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今后还将继续探索、调整、改进以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塑造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周童,陈德春,曲占庆.改革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0,8(6):66-68.
构建一个高效的学习空间和对学生学习有利的课堂氛围。高中生物学习困难,知识点不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比较散乱,并且过于抽象,
所以在整体成绩中是比较关键的一科,所以,研究好高中生物教学的引导方案是对学生整体成绩质的提高和飞跃,更是对学生深入了解
课堂内容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习方法;高效课堂;如何开展;
一、分析高中生物课堂的现状以及成因
(一)高中生物课堂关于教师教学的现状
现在的高中生物课堂教育现状不是让人特别满意,往往会出现很多本不应该存在的问题,譬如老师讲课只是为了完成课堂教学大纲任务才讲,而不是本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有的放矢,有理有据的传输课堂内容。很难打造出高效的学习课堂氛围,常常出现照本宣科,以完成当日授课任务为主,把教材当作是讲课的道具,不够用心,不太注意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也不太去考虑积极的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以最适合的角度和形式完成课业状况,忽视了课堂的魅力,不够吸引学生有限的注意力,而是承担起完成最基本的授课内容就草草了事。这种现状令人对高中生物教学的前景十分担忧。
教师是教学课堂的指导者,也是领路人,所以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学生对学习的完成情况,教师的授课深度和授课能力也直接对学生吸收的程度以及对于课堂产生的兴趣产生重大影响。
(二)高中生物课堂关于学生学习的现状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否能正确理解课堂内容,能消化多少以及消化的程度,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学生是否端正学习态度,是否把学习放在了首位,以及能不能完成课上的任务,课下积极练习,有效的处理当日的学习目标以及学习效率。但是现在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都比较自由散漫,在家都是独生子女,习惯了娇生惯养,对自己的未来很少有比较长远的打算和考虑,所以,认为学习只是一个过程,不太把生活的重点放在学习上,也很少在乎学习的效率,不太考虑学习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更谈不上联系实际充分的利用时间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更多的学生不会利用自己的时间,不懂得更好的把握自己的理解能力,开发智力,在最大程度上为课堂吸收程度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心理上不是很重视自己对学业的完成情况,尤其是高中生物比较难并且抽象的学科,常常反映出不爱学的状态,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越来越难以完成。
二、高中生物课堂效率如何进行提高的具体方法
(一)高中生物教学的研究方式
如果想有效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水平,首先做好课程的跨越工作,让学生在一种思维理念上成功转向另一种研究方式,做好衔接工作是教师首要任务。
譬如,在研究病毒与细胞结构的时候,高中生物表现的的抽象思维丰富,思考过程过于复杂,教学多数与实际没有紧密的联系,并且没有直观的依托,只能依靠想象来完成教学过程,或者是电脑课件,给学生一个起码的理解思路,无法按照正常的思维方式和逻辑思维解决问题,分析实验内容。所以教师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让学生在研究课题的时候有的放矢,这对学生在整体上对课程的把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生物实验进行分析的时候,尽量不要从实验的角度出发,而是从生物教学模型考虑,客观实际但是却超出一般逻辑思维的方式,培养生物教学特有的分析方式。
(二)根据学生的特点来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让学生对高中生物充满兴趣才能真正意义上把这个较难的科目充分了解,积极学习课堂内容,完成教学大纲要求。因为兴趣是一个人学习的动力和前提,只有对所学的东西产生兴趣,并且慢慢变成爱好,才能在根本上推动学生对高中生物的学习,其实兴趣随时都存在,只是在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慢慢的会被削弱,由于高中生物的研究课题更加深入,更加高难,所以学生的兴趣就渐渐变得所剩无几了,于是就有必要在学生的角度是降低一些兴趣的要求,慢慢深化自己的思维体系,完善自己对高中生物学习的决心和信心,不断追求,不断努力,以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并且让自己变得更加有毅力,有恒心,在根本上解决学生对高中生物的排斥心理和恐惧感。
(三)合理的诱导和启发对培养学生对高中生物逻辑思维的作用
在教学期间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启发,有时候效果会比生涩的讲述课堂内容有效很多倍,而且合理的诱导学生,让学生养成正确的思维理念与适合高中生物教学的思维方式是对日后的教学非常有帮助的。
而且这种启发式教育不仅仅可以在课堂上完成教学任务有帮助,而且在课后记忆也有着十分显著的成效,这种理解的方式可以很长时间都对学习的内容有深刻的记忆,在考试的时候也比较擅长应用,因为这种学习不是简单的记录了机械的记忆,而是在自己的理解范围内充分的调动大脑的积极性,更适合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对于这种比较晦涩的科目,教师可以选择鼓励学生相互探讨,灵活的处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当学生之间的探讨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会较为深入的理解教学内容,这时候学生直接因为寻求正确答案时候的争论,在课堂分析过程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可以充分的理解习题要求,熟知每一个已知条件,对每一个步骤都了如指掌,并且拥有自己的观点,相互之间为了争论最终的结果,早已对课题的过程分析的十分详细,而且自己在哪一点上出现问题,在哪一个环节失去了对分析的掌握,大家都已经基本上有数了,再经过教师的稍加指点,就可以产生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且这种问题学生由于自身参与的成分较多,对此类问题的记忆也比较深刻,消化吸收的程度也比较完整。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在高中生物教学课堂呈现出的问题还有多,而且都是由于长时间的不理想学习状态以及方式养成的,如果想重新培养合理的教学方案必须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分析课堂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最佳办法,内外兼修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成绩。高中生物教学方法的探究是整个高中教学的重点,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
参考文献 :
[1]郭斌.新课程改革所需的教学方法与教师的个体性[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
关键词 高中生物 学习方法 研究
一、温故知新,做好预习工作
据调查发现,高中生遇到生僻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是遇到熟知的问题或者遇到过的事情,即使不能及时解决也不会出现焦虑的症状。如果学生熟知学习的新课内容就会感觉轻松,更容易理解,由此可见,预习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要想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预习势在必行。在高中生物具体的预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新知识,学生要结合以往的知识进行有效的链接,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做到知识的有效迁移;在预习后,学生要结合一定的生物例题,去解决相关的问题;另外,还要学会总结,总结前后知识的联系和做题方法的联系。老师对预习工作也要加以重视,进行一定的检查和验收工作,并进行一定的奖惩,激发学生预习的兴趣和欲望。如在学习《细胞膜——系统的边界》,让学生预习回答问题:简述细胞膜的成分和功能?进行用哺乳动物红细胞制备细胞膜的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认同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对于细胞这个生命系统的重要意义?然后可以按照导学案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
1.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 。
2.哺乳动物在发育成熟过程中,红细胞的 逐渐退化,并从细胞中排出,为能携带氧的 腾出空间。
二、理解课堂知识,实现高效自主学习
要想达到高效的自主课堂学习效果,必须做好课堂学习,只有理解课堂内容才能学以致用,熟知和领会到生物知识的重要性。在教师讲授过程中,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一是,仔细看生物老师的操作演示、表情、手势;二是,要全神贯注地听老师的提问、点拨、归纳以及同学的发言;三是,要积极思考、联想;四是,要踊跃发表自己的想法,有困惑应发问,敢于质疑。在课堂学习中,不要一味的去听老师讲解,要主动参与,与生物教师形成互动和双向交流。对于课堂知识,要尽量随堂消化,不懂就问,针对比较难的题目,一定要迎难而上,不可自暴自弃,故意避开不懂的知识,只有充分的了解和理解知识才能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
三、学练结合,做好相关联系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侧重于对生物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而相关练习则是侧重于对知识的消化与巩固。实现有效的自主学习,必须结合实际,多加练习。对于高中生来说,课堂知识能否有效利用于现实问题的解决之中是检验题目课堂学习效果的试金石。做好相关的练习可以检验题目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可以锻炼题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使生物学习的知识能联系实际,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加深题目对知识的印象和记忆。在学习《细胞的癌变》的时候,可以结合实际,联系习题,如找出预防呼吸道感染的措施,学生可以结合实际和相关的知识,了解到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在打喷嚏、咳嗽或清理鼻子后要洗手;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前往人多挤迫及空气流通不佳的地方;若出现呼吸系统受感染征状,立即求医;若呼吸系统受感染,应戴上口罩,减低疾病传播的机会。
四、善于总结,掌握一定的记忆方法
对于高中生物来说,生物知识比较繁杂,概念性的知识比较多,并且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同学会感到比较难记忆难,并且容易忘记。因此,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总结,掌握一些记忆的窍门。在学习中注意掌握科学的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做到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知识,领会到了它的真正内涵,我们才会记忆深刻。其次,做到趣味记忆,为了提高记忆效果,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趣味记忆方法,如顺口溜记忆、谐音记忆、分组记忆和相同点记忆等等。对于个别应用不多、暂时不好理解的知识,可以采取机械记忆。如联系实际记忆法,氧气疗法驱除蛔虫记蛔虫的异化作用方式是厌氧型。
五、扩充课外知识
为了拓展知识视野、归纳知识内容、提高解题技巧和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适当的课外学习和课外阅读时十分必要的。在部分课外阅读刊物中,设有学法指导、知识归纳、概念辨析、解题技巧、章节训练、竞赛辅导、趣味生物、及科技动态等栏目,是教与学的良师益友,值得一读。另外,翻看一些科学杂志刊物,看些有关于生物知识的书籍,影视作品等都有助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一个知识面宽泛的人,在学习和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就会事半功倍,对于高中生物的学习也是一样,掌握一些生物课外常识也会促进高中生物的学习,在高中生自主学习的时候才会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有机结合,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达到既定的培养和学习目标。
六、独立完成生物作业
自主学习需要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不断得到深化,新的教育理念占据中学课堂,对于高中生物学习,实行减负增效,所以高中生物作业不是很多,但一些实践性的活动作业和读一读,说一说的口头作业还是比较多的,请家长们和老师们不要轻视这些口头作业。对于高中生来说,这些口头作业是对他们当天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有益于提高生物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就要求各位家长和老师陪学生完成口头作业,看学生做实践操作,以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作业习惯。在校的作业老师给予督促,在家的作业就要求家长配合,从坐姿到书写都应从平时开始严格要求。再次强调认真读题审题,增加课外阅读,现在的生物习题形式灵活多样,同一题目的表达方式会有很多种,有些学生在老师和家长在读题时,能轻松的完成题目,但是在考试过程中,由于是要求自己读题,基础知识牢固与否直接导致了成绩的高低。所以就要求家长能够注意让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培养孩子爱动脑,勤于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对于他们以后的成长可以说是受益无穷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方法;应用
启发式教学中结合多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学生不同的帮助,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有着重要作用。启发式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掌握生物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因此,需要教师积极研究这一教学方法,有效运用,以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一 、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原则
1.自主学习原则
传统课堂上,主要采用的是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过程中,应注意坚持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则,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到充分发挥。
2.独立思考原则
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只注重将所用知识讲透,一味向学生灌输教师的思想观念,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3.举一反三原则
生物学科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1]。高中生物教学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理论上的生物知识,还要指导学生如何在生活中运用生物知识。因此,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运用也应坚持举一反三的原则,指引学生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做到知识的灵活运用,学会举一反三,提升创新能力。
二、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策略
1.教学语言生动有趣
高中生物理科性较强。若是教师运用相对沉闷的语言进行讲解,则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需要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年龄段特点和爱好等,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语言,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准备一些寓言故事或是生活中的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并以此作为启发,引导学生发现更多生活中生物知识。
再例如在讲解“生物有氧呼吸”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将有氧呼吸比喻成人类的呼吸,使学生对生物有氧呼吸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2.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成为了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并被广泛运用于各学科的教学中。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解“神经元单位”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神经元沟通连接传导兴奋的方式很难理解。其实,课本中明确写有突触间隙之间的神经递质是传导兴奋的介质。但是学生仅依靠书本上的内容,依然无法对其运作过程进行充分理解。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以神经元传导过程为内容的动画视频,使抽象的知识更为具体,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果。
3.运用实验启发学生自主意识
在启发式高中生物教学中,应积极运用实验,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一事进行启发。例如在讲解“植物细胞结构”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为学生提供显微镜、植物玻片等所需设备,并向学生讲解实验步骤。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课本知识进行样本观察,并判断自己观察的样本名称,对植物细胞结构进行深入了解。实验能够使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知识的探究,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加深所学知识印象,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形成,提升学习效率。
再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两盆天竺葵放在教室,分别浇灌清水和浓盐水,让学生观察其生长过程中的异同,使学生在实践观察中更好的了解植物对水分吸收利用的相关知识,吸引学生兴趣,增强自主学习意识。
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建立平等自由师生关系。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同时,应保证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主动发表自己的观点,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认真倾听学生的问题和回答,无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都应给予正面的评价,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提升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在课后,教师也应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课堂中还未理解的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解答,加强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接触,使学生感受到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减少约束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是启发式教学的目的得以真正实现。
三、结论
启发式教学方法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增强学习效果有着重要作用,高中生物教师在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时,应深入研究,采用合理的应用方法,利用生动的教学语言、教学实验、多媒体技术等辅助教学,并与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使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实现提升学生生物知识水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红雷.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3,7(21):68-69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证候; 中医现代化; 蛋白质组学
Abstract: Systems biology is a new science of the 21st century, which resemble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in many aspects such as study method and design. Adoption of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 would do much help for exploring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ts technological platforms, such as genomics, proteomics and metabonomics, provide powerful tools for the study of the essence of TCM syndrome and the function of herbal compound recipe. Compared with other molecular biological methods, such as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metabonomics method is more direct and more concise, especially for providing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TCM therapy in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kidney diseases.
Keywords: systems biology; syndrome complex; modernizat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teomics
21世纪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面临新的挑战。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和后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生命科学发生了本质的飞跃,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应运而生的系统生物学与中医药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不谋而合,为复杂的中医证候学说和方药体系研究带来了希望。中医中药在我国已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体系,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具有深刻影响。然而古老朴素的中医学长期以直观方法作为认识的主要手段,缺乏还原的分析方法,无法采集准确、客观且能够反映中医药最本质特点的定性定量指标,是制约中医药发展和中医中药国际化的瓶颈问题。
中医学有两大特点:一是整体观,强调人与自然界之间的联系,和人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各脏腑器官之间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下相互关联;二是辨证论治,由此产生“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等思想。中医学对疾病的认识注意到整体和个别以及共性和个性的特点,从动态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由此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然而,中医学这些精华,目前还没有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加以诠释,并不能被西方所接受。系统生物学的理想就是要得到一个尽可能接近真正生物系统的理论模型,这些模型不仅可以模拟生物系统的行为,而且可以用来预测该系统受到干扰后未来的行为[1]。系统生物学体现了一种整合的思想以及传统生物学向“大生物学”过渡的一种趋势,是研究从“组成”到“功能”的升华[2]。这与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和治疗疾病的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处。系统生物学的诞生给中医学研究带来了希望,将有助于揭示中医学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思想的科学内涵。
1 系统生物学将促进中医药学的发展
系统生物学(systems biology),又译为“系统集成生物学”或“系统综合生物学”,是近年来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科学界关注的又一个研究热点。2003年9月,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开设了20年来该院第一个新系,关注的焦点就是系统生物学[3]。2005年6月,中国科技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个基于理论科学和实验研究的系统生物学系,将生物学、数学和工程学整合起来融入医学研究领域。随着功能基因组时代的到来,系统生物学已成为医学研究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工具[4]。它的技术平台为组学,包括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相互作用组学、表型组学和计算机生物学等[5]。
1.1 系统生物学有助于揭示中医证候的科学内涵 目前中医证候研究的关键问题在于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开辟一条新的途径,这一途径应既能符合“实体结构”原则,揭示证这一病理产物的物质实体,又能遵循“功能模拟”原则,探索其外在和潜在的表现规律[6]。近年来系统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我们从多学科、多视角进一步认识中医证的本质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基础和技术条件。通过基因组学研究,建立不同证候类型的基因变异及基因表达差异谱和功能基因调控网络;再通过不同证候类型的差异蛋白质组学和关键的功能蛋白质的鉴定及定量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则有可能从多个层次阐明中医辨证论治的科学内涵,同时也可能发现与证候相对应的特异性基因和功能蛋白标志物,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
例如,王米渠等[7]用基因芯片方法研究中医寒证患者,发现寒证的基因表达谱有显著差异,在59条差异表达基因中,绝大多数与代谢(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等)有关,说明寒证患者的代谢网络有别于常人,使寒证诊断客观化、现代化成为可能。Chen等[8]采用代谢组学研究发现,肾阳虚模型动物的代谢网络明显偏离正常动物,而用温阳中药干预后,模型动物的代谢谱回归至正常范围,呈现网络修复的结果。
1.2 系统生物学有助于开展中药现代化研究 中药作为一个复合体系,多是配方使用,作用靶点多,涉及多个基因和细胞,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中药既需要研究单味药及复方中各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又需要研究化学成分间的反应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西方医学对中药复方的研究方法往往是采用解剖麻雀的方法——拆方试验,最终找出作用明确的活性成分,这样并不能反映中医药学君、臣、佐、使的配伍规律。因此,中药要想继续保持强大的生命力,既不能囿于“整体观”而拒绝发展,也不能仅停留在提取、提纯有效成分的水平上,而应该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借助现代生物医学的先进研究方法,上升到对中药系统性的研究,建立一个全新的与现代学科同质的理论体系[9]。
系统生物学不同于以还原论为基础的生物学,仅关心个别的基因或蛋白质,抹煞各部分之间及部分与整体之间的作用和联系;也不同于控制论,仅研究输入与输出,而是在以往分子生物学提供的大量基因、蛋白质等系统构成信息的基础上将单个生物分子放在整体中加以研究[10],并以了解整体层次的功能为最终目的。系统生物学的方法学和相关技术有助于提高中药复方研究的整体水平,揭示复方治病机制,从而为真正了解经典复方中各药配伍应用的精髓提供可能的方法和可利用的技术平台。近年来在生命科学领域快速发展起来一系列先进技术与手段,如基因表达连续分析法、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与生物质谱、双向电泳、多维色谱/质谱联用、生物信息学与计算机技术等,为现阶段在系统生物学水平(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上开展中药研究提供了可行的操作平台。
2 蛋白质组学为明确中医证候的本质和中药复方的作用提供了实验方法
中医证候有4个特点。(1)整体性:主张天人合一,是对多因素的整体综合,追求阴阳平衡与协调;(2)时空性:随时间、状态和环境等因素发生变化,是机体即时性功能状态的反映,具有动态的概念;(3)传变性:相关证型间可以相互影响,并按照一定规律发生传变,表明证候复杂的相互关系;(4)个体差异性:同病异证和异病同证体现了机体先天禀赋及功能状态对各种环境和精神因素等的反应性,是多样性的基础。中医证候的这些特点可能牵扯到多种蛋白从含量到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因此用以往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逐个寻找分析证候相关蛋白质不仅费时费力,也使系统地理解证候本质成为空中楼阁。此外,中药成分复杂,不管是单味药还是复方,都是一个复杂的化学体系,药物的各个成分分别结合到自己的作用靶点发挥作用,使本来已经非常复杂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更加难以实施。运用以往的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逐个分析蛋白质,无法从整体角度综合全面地考虑问题,因此无法解释药物与药物之间以及药物与多系统和多靶点间的相互作用机制。
蛋白质组是指由一个基因组以及一种生物、组织或细胞表达的全部蛋白质[11],蛋白质组学是对某一研究对象所有蛋白质进行系统地鉴定、定量及功能研究的科学[12]。蛋白质组学主要包括3个部分:表达蛋白质组学、结构蛋白质组学和功能蛋白质组学[1315]。表达蛋白质组学是指特定的细胞、组织或生物所产生全部蛋白质的鉴定。结构蛋白质组学是指对上述全部蛋白质精确三维结构的测定。功能蛋白质组学的任务是阐明上述全部蛋白质所形成的类似于电路的功能网络。蛋白质组学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同时系统地分析大量蛋白质,这恰恰是中医药研究最急需解决的问题。我们可以利用功能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策略,分析中医证侯及经单味药或复方药处理过的组织、细胞或体液表达的蛋白质组,并比较治疗前后蛋白质组的表达差异、蛋白质功能结构及相互作用的变化,系统地对证候本质和中药的多环节、多靶点调整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最终揭示证候的物质基础和中药单方及复方的作用机制和配伍规律。
3 代谢组学为中医药防治肾脏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代谢组学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是通过考察生物体系受刺激或扰动(某个特定的基因变异或环境变化)后,所有低分子量代谢产物随时空变化的情况,来研究生物体系代谢途径的一种方法[16]。代谢组学整体系统的研究策略与中医药理论思想不谋而合,是从事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理想手段。因为,代谢组学研究的是反映机体状况的分子集合与其功能之间的关系,所有影响机体健康的因素均可反映在代谢组中,基因、环境、营养、药物(外源物)和时间(年龄)最终通过代谢组对表达施加影响,即代谢组学具有明显的整体反应性的特点。因此,我们认为代谢组学作为后基因组时代新的研究方法,最适合于中医中药多靶点、多系统的整体研究,最有可能反映中医证候“内实外虚”的本质特征。
在证候的研究上,引入代谢组学的平台技术也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代谢组学与中医学在许多方面有相似的属性。代谢组学研究通过对某一病证相关特定组分的共性加以分析、判断,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病变过程及机体内物质的代谢途径和代谢状况;同时,代谢组学还有助于早期发现疾病生物标志物而达到辅助临床诊断的目的。它能够通过检测不同时间患者的尿液或血液,对这些由疾病引起的代谢产物的响应进行分析,即代谢物组的分析。其准确性依赖于仪器的性能,可以提高诊治的科学性和定量化水平[17],最有可能揭示中医证候的本质。
代谢组学研究中药复方对肾病的治疗作用有其独特的优点。代谢组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各种生物体液,如尿液和血液等[18]。肾脏作为一个水液代谢器官,主要具有滤过、调节和稀释浓缩功能。对生物体液的研究,最有可能反映肾脏的生理病理特点。由于肾脏在人体代谢过程中的重要地位,肾脏疾病的代谢改变常常是很明显的[19]。系统地研究肾脏疾病发病过程中代谢物的变化,从中找出有代表性的标记物,通过代谢途径追溯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改变,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疾病,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相对于传统的诊断手法来说,代谢物的微小改变能够更加敏感地反映疾病的早期改变,而相对于基因组学以及蛋白质组学等分子生物学手段来说,代谢组学更加直接、快速和简便。因此,我们相信代谢组学将有助于阐明“病、症、证”结构系统的内部结构,理解其内涵;为规范证的诊断标准,探索证候的动态内涵和演变规律以及揭示证与疾病疗效的相关性提供科学依据。
4 总结
系统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一个新兴领域,代表21世纪生物医学的未来,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具有无限的潜力,将对基础医学、临床研究及药物研发等产生重要影响。中医药的研究若能与系统生物学相结合,将有可能从系统的角度诠释中医证候学的本质及中医药多靶点、平衡调理和标本兼治的治病机制和分子机制,为中医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Ideker T, Galitski T, Hood L. A new approach to decoding life: systems biology. Annu Rev Genomics Hum Genet. 2001; 2: 343372.
2 Poon AC, Ferrell JE Jr. Systems biology. A clock with a flip switch. Science. 2007; 318(5851): 757758.
3 Pennisi E. Systems biology. Tracing life's circuitry. Science. 2003; 302(5651): 16461649.
4 Chen Z. Systems biology—the core dynamic for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iology and medicine for the 21st century. Shi Jie Ke Xue. 2005; (3): 26. Chinese.
陈竺. 系统生物学——21世纪医学和生物学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世界科学. 2005; (3): 26.
5 Yang SL. The progress of systems biology. Zhongguo Ke Xue Yuan Yuan Kan. 2004; 19(1): 313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杨胜利. 系统生物学研究进展.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4; 19(1): 3134.
6 Yu ZY, Du J. Proteome and study on the essential of TCM syndromes.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4; 24(9): 844846.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余宗阳, 杜建. 蛋白质组学与中医证实质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24(9): 844846.
7 Wang MQ, Feng R,Yan SL, et al. Analytic research on the macroscopic effect of 5 cases of cold zheng and 59 gene microarrays. Zhejiang Zhong Yi Xue Yuan Xue Bao. 2003; 27(6): 6063.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王米渠, 冯韧, 严石林, 等. 5例寒证的宏观疗效及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研究.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2003; 27(6): 6063.
8 Chen MJ, Zhao LP, Jia W. Metabolomic study on the biochemical profiles of a hydrocortisoneinduced animal model. J Proteome Res. 2005; 4(6): 23912396.
9 Zhai XX, Guo CG. Establishment of systematic theory of holistic effic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handong Zhong Yi Yao Da Xue Xue Bao. 1998; 22(2): 104106. Chinese.
翟晓翔, 国承钢. 建立中药整体功效系统理论.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8; 22(2): 104106.
10 Perlman ZE, Mitchison TJ, Mayer TU. Highcontent screening and profiling of drug activity in an automated centrosomeduplication assay. Chembiochem. 2005; 6(1): 145151.
11 HumpherySmith I, Cordwell SJ, Blackstock WP. Proteome research: complementarity and limitations with respect to the RNA and DNA worlds. Electrophoresis. 1997; 18(8): 12171242.
12 Peng J, Gygi SP. Proteomics: the move to mixtures. J Mass Spectrom. 2001; 36(10): 10831091.
13 Aggarwal K, Lee KH. Functional genomics and proteomics as a foundation for systems biology. Brief Funct Genomic Proteomic. 2003; 2(3): 175184.
14 Schmid MB. Structural proteomics: the potential of highthroughput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Trends Microbiol. 2002; 10(10 Suppl): 2731.
15 Patterson SD, Aebersold RH. Proteomics: the first decade and beyond. Nat Genet. 2003; 33 Suppl: 311323.
16 Nicholson JK, Connelly J, Lindon JC, et al. Metabonomics: a platform for studying drug toxicity and gene function. Nat Rev Drug Discov. 2002; 1(2): 153161.
17 Jia W, Jiang J, Liu P, et al. Application of metabonomics in complicated theory system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2006; 31(8): 621624. Chinese with abstract in English.
贾伟, 蒋健, 刘平, 等.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中国中药杂志. 2006; 31(8): 621624.
体验式教学方法是以发现学习为主的一种教学方式,应掌握的教材基本知识必须由学生自我发现,关注学生参与教学的深度。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凸显了学生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体验式教学法的涵义
体验式教学可以从“体验”和“体验式教学”两方面进行理解。体验是一项通过亲自实践获得的心理活动,并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感悟情感。包括行为体验和内心体验两方面含义。体验式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依靠自己的情感、直觉、悟性等进行直观的感受、体会及感悟,进而去认识、发现与创造知识的教学形式。体验式教学模式的运用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重陶冶学生情操与升华情感,同时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2体验式教学法在高中生物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1)创设情境促进学生体验与感知。老师依据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即是教学工作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又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定向环节。调动学习动机是体验式学习的启动阶段,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过程中,动机起到激活、指向、指向和强化或维持的作用。从生物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来创设情境,将抽象的生物知识融入实际的“生活化”问题情境中,使枯燥的专业知识变得形象生动,使学生理解运用起来更容易。比如可以通过“腌咸菜”或“凉拌黄瓜”等实例讲解渗透作用;以捕鱼期和禁渔期为例讲解种群的数量变化。
(2)巧设质疑促进体验。通常来说学生会有这种心理倾向,对各种生命现象及其运动规律比较感兴趣,期望通过研究分析揭示生命现象本质。要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实际掌握情况,主动的设计出趣味性十足且带有疑问性的问题,在教学中适时地创设悬念,经常为学生设置展示情境,在情境中给予学生一定刺激,将以往积累的知识经验加以“活化”,通过与特定情境相联系形成体验。以激烈运动体验为例,进行快速运动为何会喘息困难且心跳加快,血液内氧气、二氧化碳及pH在运动中的变化趋势,ATP的形成方式,运动后腰酸腿疼是怎么回事,问题教学法要十分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知识,进而找到“发现问题”的方法。
(3)分析问题促进感悟。生物学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验、科技活动以及研究性学习进行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要正确、规范地操作实验,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取得准确实验结论,并将其运用到新知识的教学中。以讲解“植物组织培养”为例,某些课外活动小组实验失败,教师需要发动并鼓励学生找出原因并加以解决,各实验小组进行分析要从实验设备,环境条件、原料、培养时间等影响因素入手,不断尝试、积极改进,提高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不畏艰苦、精益求精的科研品质。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研究成果,加深了对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理解。
(4)讨论交流解决问题。体验内化阶段作为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重要阶段,指的是通过教师个人工作反思、同化与顺应教学方法,把亲身经历中对事物和知识的感知转化成个人的行为或观念。课堂教学十分关注“合作学习”这一理念,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得到内化,理解更加到位,使问题得以解决。课堂上教师要营造宽松和谐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使师生双方的关系建立在相互对话共同参与的基础上,在对知识的理解达到一定深度的前提下,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大胆求异;引导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针对其他学生的感悟,表达不同意见和见解,并从别人言论中获得启示,形成新理念、新观点,通过合作互动解决存在的问题。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释疑解难,大胆辩论,对于研究的对象或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分析、比较、联想与总结,进而通过讨论交流巩固认知,使问题得到解决,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进步。
(5)即时评价适宜拓展。在课堂中让学生得到成功体验,形成正效应,可有效提高自信心,激发求知兴趣、增强学习自觉性,使学生积极解决问题、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增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巧妙创设情境与体验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得到个体体验,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参与,给每位学生以成功的机会。老师应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勇于表达个人见解,对学生获得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与表扬,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快乐学习。
3体验式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从现实生活中获取教学资源。老师应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教学素材。在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从学习要求和个体体验出发,主动去发现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还可以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释或解决。
(2)加强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法,要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个体体验、个体培养及个体优化。
(3)营造超越传统的课堂。体验式教学重视把学生的生活世界、个人知识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使学生从生活走向课堂,从课堂走向社会。教师应重视创造学生同社会、地区、自然、文化接触的机会,让学生对有价值的和美好的事物有切身的感受。
关键词:教学方法;高中生物;多元化
在教育改革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紧跟时展的潮流,因此,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育方式,为此,教师要主动去适应这种新的改革变化,摒弃传统中单一的教学思维,培养学生多元化的思维能力,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力挖掘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可能性,同时注重学生对生物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媒体与课堂衔接的教学模式,转变传统的单一评价教育模式,树立多种视角的学习评价模式,从而建立起有效的学习评估模式,引导学生成为一个具备多元化视角和独立思考的全能型人才。
一、兴趣教学激起学生学习的乐趣
在以往的教学中,由于学生受到了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往往只注重书本知识却忽视了自身知识素养的养成,其书本知识的内容也不适应现代教学内容,忽视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造成学生对生物课堂教学提不起兴趣,造成学生学习效率的低下,随着兴趣教学的提出,便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所谓兴趣教学,就是教师在授课时注重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细胞的呼吸”内容时,教师可以从书本上的彩色插图出发,以学生周围的事物为例,老师可以问:“为什么刚吃了一口的苹果放一会就会变色,而且苹果还会缩水?”“为什么萝卜放上几天就会变成空心的了?”这些问题可以很好地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及时根据学生具体的实际情况去引领学生走向兴趣教学,问题的提出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科学的发问可以很好地激发学习兴趣,有助于打破课堂间沉闷的教学气氛,利于活跃课堂间的气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又如,“为什么班上学生既有单眼皮又有双眼皮之分?是不是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下来的就是双眼皮?”通过围绕这些富于生机的话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利用一些感兴趣的话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激起学生的乐趣。
二、探究式教学的开展,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在当前的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可以充分挖掘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性学习中注重实验性探究活动,在实验性探究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养成,通过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认识到生物学科的本质,从实验中养成一种严谨的思维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师则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学习,提出一些探究性问题,学生小组之间通过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共享来进行话题的研究,教师引导学生解决探究性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上,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最为基础的生物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带领学生观看生物类的实验,在观摩的基础上引领学生锻炼自己动手的能力和思考能力,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触及生物学知识的本质,更好地理解生物实验目的,比如,在淀粉酶对于蔗糖的水解实验中,只有通过实验的探索和验证达到实验的目的,通过实验试剂对于蔗糖的反应,实验现象可以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实验结果的变化可以很好地验证学生是否理解实验的含义,对于生物知识的领悟是否到位。实验性的探究学习,有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三、多媒体教学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理解
现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发挥着独有的优势,正是由于多媒体的声音、图像等方面拥有与板书教学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如果教学方法仅仅只是停留在板书教学,那么对于学生接受知识也不是很理想的,同样的,对于教师而言,板书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很呆板的,而且生物教学中的一些教学内容是无法用板书写出来的,
仅仅靠教师口中的讲述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多媒体教学才能让书本中一些难以讲述的内容借助多媒体的画面、声音、影像传达出来,例如,教师在讲述动植物的生活习性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明了直观地介绍动植物一年四季的生理变化和生活上特有的习性,这样不仅开阔了学生的眼界,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老师讲解时也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培养学生洞察生活的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教师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不断改变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自身的科学素质,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习惯,要注重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采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零距离走进生物学的世界,为高中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宏,徐斌艳.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教师专业化发展[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02).
[2]段雪莲.以评价促发展:新课程背景下对生物教学评价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