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0: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九年级语文教学策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高年级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其中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大瑰宝,它是浓缩的精华。在2011年修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背诵古今优秀的诗文,包括中国古代、现当代和外国优秀诗文,并在附录中列出了1至6年级75篇《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这些篇目分散在1至6年级低中高三个学段。新课标对第三学段5至6年级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其中需要背诵的书目如下:
五年级上册有《望天门山》《山行》《暮江吟》,这三篇以写景为主。
五年级下册有《出塞》《题临安邸》《示儿》,这些都是爱国诗章。
六年级上册有《石灰吟》《竹石》《夏日绝句》,这些赞颂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六年级下册有《送元二使安西》《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赋得古原草送别》,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惜别之情。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整理可以知道,古诗词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是通过诵读积累、感受形象、体味意境,最终目标是文化积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让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性。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使高年级的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这些古诗呢?下面是结合一些教学经验对高年古诗词教学的一点思考。
一、利用多媒体,使学生融入情境
1.配乐诵读。古诗词音律较强,节奏鲜明,如再配上一些音乐作品,将学生带入诗词情境,将会寓情于乐,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例如学习《暮江吟》,教师可以选择古筝曲配乐,让学生边听边想象,感受山水的完美结合。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能更加体会到诗人创作的心境,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2.角色扮演。戏剧表演的方法同样可以被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多样化的戏剧表演形式更能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使枯燥的古诗教学变得有趣起来。
二、教师注重情感的培养
我们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一定要确立全面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古诗词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古诗词中要让学生感悟自然之美,热爱自然。例如在五年级上册的李白的《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将天门山的山水如画一般展现在学生面前;杜牧的《山行》中“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表达了杜牧对深秋枫林美景的喜爱。从这些古诗词中要让孩子们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在古诗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例如《示儿》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让学生在学习后能够感受到诚挚的爱国之情,同时萌生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3.在古诗词教学中同样可以培养孩子的韧性,教他们做一个励志向上、坚忍不拔的人,进而在感悟中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学生的学习离不开校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的每个角落来传播经典文化。例如,可以充分利用每个教室门口的展板,展示内容适合的古诗文书法作品,并定期更换;也可以在学校的树林里的石头上附上一首小诗;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广播,让学生诵读一些古诗文;还借鉴大学生社团这样的方式,在校园内组织学生建立古诗文社团,使爱好古诗的同学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也可以建立一个以古诗文为专题的学习网站,学生可以把自己的优秀作品发表在上面,大家一起分享。同样也可以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建立一个兴趣群组,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相互交流。
总之,要顺应社会的发展,借助各种媒介,创设一种富有古诗文学习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置身其中,随时随地受到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我国的古典诗歌以语言凝练、感情丰富的特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学者。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在小学阶段为学生的学习古诗打下良好的基础,重视小学高年级的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静.诗教结合以诗育人:浅谈加强小学语文诗歌教学之策略[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1(1):10.
[2]张高旗.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反思[J].课外语文:教研版,2012(12):35.
[3]盖延莉.多媒体技术在小学古典诗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2):83-84.
【摘 要】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有效教学理念成为老师们追求的目标。为此,本文结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实践,对有效教学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语文;有效教学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发展,有效教学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老师们都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学生为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让教学充满新的生命力。以下是本文对此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利用课前游戏,引出教学内容
具有趣味性的课前游戏,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简单有趣的课前小游戏,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材中的《人有两个宝》时,课文以儿歌形式讲述了双手与大脑对人所起到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课前带领学生玩“一枪打四鸟”的游戏,游戏规则为:同时伸出左手和右手,左手四指并拢,右手伸出食指作手枪状;接着,两只手再反过来做相应的动作,让学生反复摆出不同的姿势,双手交替变化,这种游戏需要精力的高度集中,并需要双手与大脑的相互配合,不但有助于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反应能力,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二、合理设计提问,拓展学生思维
通过质疑问难的方式,拓展学生思维。俗话说得好:“一个创造性的头脑不应该是储存知识的仓库,而是生产知识的工厂”。这句话充分强调了创造性思维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意义,创造能力的养成源自于创新思维的塑造,而创新思维又源自于疑问的生成。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疑问,才能更加积极的思考与探究,从而达到拓展思维的目的。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提高学生的质疑水平。例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这则童话故事时,就可以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提出问题:“大家看到这个题目后,会产生怎样的想法?”有位学生就提出自己的问题:“狐狸是地上跑的,乌鸦是天上飞的,它们两个在一起会干些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继续引导:“是啊,那就请你们开动脑筋想一下,狐狸和乌鸦在一起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他们纷纷开始思考,结合自己以往所看的动画片发挥想象,从而编织出了各种各样精彩的小故事。在学生众说纷纭间引入新课,对于新课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有助于学生产生豁然开朗之感,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提供探讨机会,让学生当主人
通过课堂讨论,可以深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促使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创新。因此,我们要注意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教师要主动关心爱护学生,将自己和蔼可亲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赢得学生好感,营造轻松、和谐、融洽、愉悦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鼓励,与学生一起庆祝成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与讨论,在这期间,教师不要急于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学生的观点不完善、不完整,教师也不能随意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应鼓励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来,只有这样,教师才能真正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并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情况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
四、开展趣味竞赛,调动学生热情
竞争不但能有效增强游戏的趣味性,而且能促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积极展现自我,因此,课堂游戏教学也应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小学一年级识字教学中,识字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为枯燥的部分,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采用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开展教学,如:“摘星星”的游戏,教师制作一幅画有很多星星的画,每一颗星星上面都有汉字,而每个学生有一只小口袋,当学生摘下一颗星星时,必须将星星上面所写的汉字标出拼音,并组词,然后将星星放入小口袋中,最后比一比谁的小口袋中有最多星星,这样的活动不但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而且可以强化学生的认知体验,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有利于学生熟练掌握语文知识,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注重赏识评价,促进学生成长
实践证明,满足感会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促进学生进步,所以,我们要注重赏识评价,增强学生成就感和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但是我们也要正确认识赏识评价,知道这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识才是关键,学生能否摆正学习态度,积极付出努力,是学生能否取得进步的关键因素。另外,赏识评价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它的缺点主要有两个:第一,如果赏识多了,学生就会麻木,从而失去激励的作用,正所谓忠言逆耳利于行,当学生的耳边全是赞美之声的时候,学生就会迷失自我,不能正确看待自己;第二,过多的赏识评价会让学生对自己的问题视而不见,这对于学生人格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阻碍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我们一节课中都是“好样的”、“你真棒”、“真不错”、“真聪明”这些词语,那学生必定会云里雾里,飘飘然。因此,我们要正视学生的错误,及时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客观的认识自我,及时进行调整,从而获得进步和发展,促进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加强自身的学习,并在教学实践中勇于尝试与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伟涛.如何提高语文教学行为的有效性[J].教育科研论坛,2010,(10)
一、加强课前预习,培养阅读意识
很对学生其实对阅读课并不是很重视,一般都是等老师在课上讲授课文时,才了解文章的内容,这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非常不利的。为了改变这种教学现状,语文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采取设置悬念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课前预习,从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童话故事之前,可以和学生说:“大家在冬天的时候,有没有看过一些人坐在路口卖东西呢?”学生很快回答:“有的,有位老伯伯在我们家街角那里卖冰糖葫芦。”这时老师便可以顺势问下去:“那么,你有观察他的形态和动作吗?”学生思考了一下,然后说:“他的双手交叉袖口里面,驼着背,有时候会瑟瑟发抖。”老师点点头示意回答得不错,然后跟学生说:“同学们,你们的发现不错,不过,你们见过早冬日里卖火柴的小女孩吗?”学生饶有兴趣地听着,老师继续说:“你们知道她为什么会在如此的寒冬里卖火柴吗?在她身上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这时学生便很有兴趣地想听老师讲下去,老师便可以让学生提前去预习这篇文章,同时将文章中描述小女孩的形态、动作等的句子划出来,思考为什么作者会这样描写。这样一来,改变了以往学生“两手空空”来听课的情况,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识和能力。
二、适当激励,促进发展
一、提高教师教学积极性
由于农村小学大多位于偏远地区,路程遥远、教学资源落后,导致多数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逐渐下降。为了改善这一情况,首先当地政府应该多加关注农村教师的工作情况。对于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应加以改善,与农村教师一起讨论如何完善农村小学的相关教学资源,并加以实施。其次,相关教育部门应定期对农村小学的教学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针对不同的农村小学教育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奖惩制度。最后要加强城乡交流,引入城市优良的师资力量,对农村教师加以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提高农村教师的教学积极性。
二、加强作文教学指导
中高段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认知能力也正逐渐形成,此时教师应加强作文指导,帮助学生写出更好的作文。而且要采用强而有力的作文教学方法。由于以往农村小学教育条件不高,教师只能采用示范教学法、或者讲评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但在现今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对写作的兴趣,掌握正确的写作方式。
三、优化学生语言环境
由于农村地理位置较为偏远,多数学生不会用普通话交流,自然写作时也就会出现用词不规范的现象,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可以优化学生语言环境,让学生坚持使用普通话与其他同学交流,并且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不规范之处,以保证学生作文的质量。
四、注重作文讲解评价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批改;策略
学生从小学语文中开始接触写作,在小学低年级时教师会为学生安排日记等短篇目的写作让学生对写作有个初步的认识。在小学生步入高年级时就会接触到作文,写作能力是贯穿于学生整个学生时代的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所以教师在小学就应该重视学生的写作能力。而教师对作文的批改过程就是教师了解学生、提升学生能力的过程,教师在批改过程中要注意批改的方法,使批改作文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一、总结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学生通过写作来变现自己思路的方式。每个学生的作文都可以凸显学生的写作思路。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批改时,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写作思路并进行总结,在上课的时候向学生展示有创意的思路,让每个学生借鉴和学习。教师将学生的思路总结起来并将思路展示给其他学生的过程就是拓宽学生思维的过程,让学生在同学的作文中找到写作经验。所以教师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写作思路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标注优美句子
在学生的作文中总有几句话是很优美的,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要对学生所写的优美的句子或是句子中用得好的修辞手法进行标记,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运用得好,下次可以在写作中继续运用和提升。而且教师标注出学生作文中优美的句子可以让学生看到教师对工作的负责和对作文的重视,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提高对作文的重视。
三、经常鼓励学生
小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渴望得到教师的赞同和肯定,因此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要注重对学生的鼓励。教师在批改作文时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对学生的写作水平做出总结性评定,并表扬学生作文中的亮点,鼓励学生以后努力学习作文提高写作水平。学生看到教师的鼓励会更加有动力去练习写作,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师的批改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教师要认真地批改学生的作文,在批改的过程中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突破口。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要注意批改策略,在批改中发现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在批改后的作文中提升能力。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要发现学生的写作思路并作出总结,对于学生在作文中的亮点进行标注和表扬,使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能力,这是教师批改作文的主要策略。
语言文字的运用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在新课程推行素质教育背景下,实施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即是把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过程作为研究对象,关注学习的过程和结果,重视在具体言语交际环境中如何学会运用语言达成交际的目的。语用涵盖了文字词汇、书面语言、口语、篇章结构、文章体裁等丰富的内容,要求在特定的语言情境中能正确、合理地进行表达,将自己所学过的字、词、句、篇等内容,结合具体语境需求而进行规范、恰当、个性的发挥运用,不仅重视学生善于模仿语言、迁移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等能力的内化,而且重视在阅读学习中激活已有的生活记忆和思维想象,积极抒发和倾吐体认和感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位,就必须强调有效的语用教学。语文语用教学的关键在于语言文字的积累和实践运用,必须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大力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积极构建语用型语文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形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优化实施语用教学,注重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与学生的日常的听、说、读、写、思等能力培养是不可分离的。教师应注重从教学总体上进行优化设计,引领学生组织开展学习生字、造句仿写、练笔、朗读、课堂讨论等多样化训练学习形式,设计活化互动学习环节,增强语用教学实效性,促进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语用教学应用策略
创建有效的小学语文语用教学,必须紧扣语文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深化认识语用课堂教学的实质和内涵,明确教学重点和目标,探索有效的教学应用策略。
(一)贴近学生学情,找准语用教学起点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语言行为和心理态度影响着对语言文字的有效理解和运用。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优化实施语用教学,教师必须从学生生活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深入研究学生,以此为教学起点,来创建平等和谐的语文语用学习和训练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学有所获。
如在五年级下册,指导学生一起学习《爱如茉莉》课文时,教师应指导学生学会找寻文中细节,紧扣爸爸妈妈的真爱这一主线,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讨论沟通,进而理清文章结构,细心揣摩写法,从而使得学生在细节和动作描写情景中更好地领会到爸爸对妈妈的爱。又如,在六年级上册的《姥姥的剪纸》一课,教师进行学前预设时,力求从学生的视角来做好教前思考:“学生对剪纸内容是否感兴趣?对剪纸内容的理解是否存在难度?”有了这些提前预设思考,教师事先了解了学生,认识到小学生对剪纸内容很感兴趣,但对剪纸艺术形式了解不多,对图案内容不太理解;同时,他们对自己生活中姥姥疼爱自己的情景历历在目,感觉非常亲切。于是,借助学习“喜鹊登枝”和“老牛兔子”剪纸时,带领他们努力回忆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顺利地体会到文中的姥姥对作者的喜爱与呵护,也品味出作者对姥姥的深切怀念之情。
在此,教师通过预先了解学情,找到切入课堂教学的起点,为深入语用课堂教学作好充分准备;进而一步步地引导、点拨学生围绕生动的剪纸形式,铺展开“我”和姥姥之间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现出姥姥的心灵手巧以及她的精湛的剪纸技艺,字里行间尽情抒发了“我”深切怀念姥姥的美好情感;并促使学生在在情景交融的背景下学会合理运用语言,掌握了善于运用语言的必要技巧,有效提高他们的言语表达能力。
(二)品味语言内涵,夯实语用教学基础
优化开展语文语用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找到恰当的语言文字运用切入点。品味语言、感悟语言魅力正是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有效切入点。教师精讲解析,引导学生捕捉关键词句,咬文嚼字、品词析句,能深刻领会文本内涵,领悟精妙的语言文字运用特色,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为夯实语用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如,在三年级上册教学《秋天的雨》时,与学生一起赏析课文活动中,向学生问道:“为什么作者要用‘五彩缤纷’这个词语去形容秋天,但文中描绘的颜色可不止五种呀!”许多学生也感到十分疑惑。经过启发和思考之后,有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认为,五彩缤纷只是用来描述色彩绚丽、颜色繁多,只是一种泛指,类似于千军万马、成千上万等一些形容词词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回答较为满意,并给予了肯定,也做了适当的补充。在此,教师借助精细解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领会中华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特征,在特定的语言语境之中理解运用了语言文字。这对引领学生仔细去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提高运用文字的恰当性和合理性非常重要。
又如,指导学生开展五年级下册《水》课文教学时,教师紧扣文中“从头顶倾注而下的水滑过我们的脸……”这片段中的三个“滑过”, 鼓励学生反复品读、领悟,从中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并让学生通过对比“滑”和“流”等词汇,深刻体会到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进一步夯实语用基础。又如,在《日月潭的传说》课文教学中,有一个学生问教师:“潭和湖有什么区别?”为了有效帮助他解决这一问题,带领学生们利用字典,开展查字典、仔细翻阅字典,通过完整全面的解析学习,有效解答了学生的疑惑。所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必须充分考虑高年级语文的语用特点,紧密把握教学目标,灵活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优化实施语文语用教学,引领学生能正确地理解语用教学的深刻内涵,促进学习能力和素?|的提高。
(三)揣摩写法技巧,习得语用训练方法
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任务。但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接受教育的时间不长,阅历浅,知识面相对狭窄,经常面对作文题目感到“无话可说”, 或所写的文章容易变成流水账,缺乏语言美感。为此,加强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有效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文中的精彩词句进行揣摩写法、模仿训练尤为重要,能使学生在模仿作者写作手法的过程中学会遣词造句,逐渐形成具有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思想,潜移默化地促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提高。
如,在四年级下册《桂林山水》课文教学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一起品析形象生动、优美简洁的语言特色,对文中大量应用的比喻修辞手法和排比修辞手法进行模仿叙写,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写作技巧。又如,在五年级下册的《爱如茉莉》一文,与学生一起把握文章中所细致描绘的父母之间平淡却深厚的真爱这一鲜明特色,在教学进程中,引导学生紧紧抓住了“爸爸妈妈的真爱”这一主线,进行互文阅读,让学生一起通过“熟睡图”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和环境等细节描写,理清结??,揣摩写法,学会善于从不同方面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
当然,我们必须明确,揣摩文章写法应积极着眼全文,从整体的视角来全面地了解文章表达顺序的连贯性、构思的巧妙性,深入品味语言文字描写的细腻特色、用词的准确程度,从而有效习得语言文字表达的好方法,扎实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逐渐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四)读写相融相促,提升语用能力素质
读写结合是开展语言文字运用训练的有效策略之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是写的必要基础,写是读的推进和发展;读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方法的过程,写是逐步提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过程,读写相融相促,有助于把语言文字运用真正落到实处。
《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叶圣陶先生提出过:“生活如源泉,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也就是,生活是我们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的源泉。教师开展实施语文语用教学,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应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读写结合训练,贴近学生生活做好随文练笔,让学生找到更多写作和表达的生活支点,有话可写、有情可抒。
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教学重心的调整。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语言积累,对于一些常规写作方法、技巧也有了基本掌握,教师如果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这就会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P键词】
小学 高年级 作文 教学 现状 改进
对于不同阶段,学生语言能力和素养发展到不同程度,作文教学的侧重点和合适的指导方法与模式会有明显差异。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教学重心的调整。这个时期学生已经有了基本的语言积累,对于一些常规写作方法、技巧也有了基本掌握,教师如果还是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基本语言能力的培养,学生语言素材的积累,而忽视对于学生写作技法以及思维能力的有效锻炼上,这就会阻碍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因此,进入高年级后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与理念都要及时做出调整更新,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新的要求。
一、加深对于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
即使写作训练进入高年级后,我们还是会发现,很多学生对于写作提不起兴趣,写作训练对于他们来说难度仍然很大。这是一个普遍状况,作文教学进入任何时期,都会有很多学生难以找到写作兴趣与信心。首先,教师要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基本能力水平,很多学生之所以缺乏写作兴趣,这和他们写作能力十分缺乏,平时也不注重语言积累,缺少对于生活的留心观察有直接关联。教师首先要敏锐的发现这些学生身上存在的典型问题,首先从改善学生身上的这些毛病着手,帮助他们积攒更多写作技能,丰富这部分学生的语言积累。当学生感受到写作时有更多想要表达的内容,写作过程也变得越来越轻松后,自然写作的兴趣会更加浓厚。另一方面,教师还可以尝试从一些学生感兴趣,相对轻松的题材入手,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种方法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都很适用,能够提升学生对于作文课堂的融入。
教师可以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多选取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题材或者训练话题,这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与热情的一种很好方式。比如,教师在针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作文写作兴趣培养时可以根据学生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题目。比如,可以设置这样的训练内容,让学生以书信格式为例,以《给远方小朋友的一封信》为题进行自由习作。在和学生分析这篇文本写作方法时教师要通过引导激发学生写信的欲望。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问他们有什么想和自己朋友说的,让学生组织好语言,给学生提供日常写作内容供学生填充。写作兴趣的培养与加深,这需要一个积累过程,前期可以首先从学生感兴趣题材着手,让学生感觉到写作并不难。当学生可以慢慢融入到写作训练中,并且掌握了越来越多的表达技法后,学生表达的欲望会越来越浓厚,这其实就是学生写作兴趣不断加深的一种表现。
二、让学生对生活有更细致的观察体验
高年级写作教学的要求在提升,写作训练不再仅仅局限于让学生组织语言陈述基本事件,表达最简单的观点或者想法,高年级写作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更细致的描述自己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更深入的在文章中呈现情感,写出更具感染力的文章。这些要求能否很好达成,这和学生对于生活的观察与感受程度有直接关联。教师在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教学时,要加强对于他们生活的观察与体验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善于捕捉生活中那些美好的或者触动人的细节与瞬间,要透过生活感悟来在作文中抒感,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更有品质。
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投入到生活中,对于生活有更细致深入的观察体验。例如,一次写作训练主题为“父母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一个星期观察自己父亲或者母亲的日常生活和对自己的照顾,从细节体会父母对自己的情感,还可以鼓励学生给父母洗一次脚,教师提点学生在给父母洗脚时观察父母的表情,看看父母眼神是什么样的,触摸父母的脚,感受一下父母的脚和自己的有什么区别。这种活动首先可以让孩子知道感恩,明白父母对自己的爱,能够让学生真正融入到生活中体会这些从前被他们忽略的细节与瞬间。学生真实感情的表达是最好的写作语言,日常的点点滴滴则是最生动的写作素材。正是因为如此,才要引导他们对于生活有更细致的观察体验,这是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的素材来源。
三、鼓励学生习作中的创新性表达
对于高年级学生的写作教学,教师可以慢慢鼓励学生在文章中有更多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表达,这会让学生的文章上一个新的台阶,写出的习作会具备更强的可读性。学生能否在习作中有一些具备创意的思维表达与呈现,这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已有的阅读量。学生如果能够广泛阅读,涉猎各类课外读物,自己的思维和认知都会更开阔,自然会有各种新颖有趣的想法产生,而这些都能够体现在学生的习作中。因此,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让学生广泛阅读,找到创新思维表达的源泉。
创新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积累,包括语言、段落、生活细节和阅读方面。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多读书,读一些科幻或者开拓学生思维的故事,比如《鲁滨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等等,这类图书可以激发学生想象能力,让学生冲破现实生活的束缚,畅游更加开阔的世界,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丰富的阅读创新作文内容。学生有了这种阅读积累后自己的视野也会相应有所拓宽,可以在阅读中接触在生活中不可能碰到的各类人和事,可以拓宽自己的认知层面。不仅如此,丰富阅读后学生对于很多具体问题的理解与看待方式也会相应有所转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会得到提升。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东西借鉴到写作上,这可以很大程度给学生的作文增添色彩,让学生写出更多富有感染力的文章。
【参考文献】
【1】李赛.捕捉生活,灵动文章――小学高年级作文教学生活化探索【D】.曲阜师范大学,2015
【2】赵丹.农村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3】吴丹.小学高段教科书中作文资源的开发与合运用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低年级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1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现状分析
1.1教学缺乏阶段性
小学生汉语言文字识记水平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小学低年级的不同阶段适用的教学方法有着一定的不同。一般而言,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主要以笔画书写与记忆为主,小学二年级则以偏旁部首识记应用为主,进入小学三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则与阅读教学相结合,突出将汉字放在词组或句子中去进行学习。这种科学的阶段性识字教学模式,能够保证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完成汉字识记,提升语言文字储备量。然而,在当前的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环节,部分教师对于阶段性教学方法缺乏系统性的理解认知,不能很好的把握不同年级小学生识字学习的重点,在内容设置与方法选择上偏离了学生学习的内在规律,不能使小学低年级学生更好的走入识字学习,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1.2教学内容设计缺乏趣味性
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在课堂上的注意力相对不集中,而知识教学内容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相对抽象,初期的理解记忆存在一定的困难。而在教学内容与方式缺乏趣味性的条件下,学生只能通过单纯的背诵与抄写练习达到识记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小学低年级学生在对待识字学习时往往呈现出一种乏味和抵触的情绪,认为识字学习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死记硬背与机械抄写任务,不能真正进入“音,形,义”汉字学习本质之中,文字理解与实际应用能力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同时,缺乏趣味性的教学内容,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投入度不高,往往在教师带领下背诵和抄写几遍后就产生了开小差的心理,识字学习效率差强人意。
1.3教学目标设置偏离识字学习初衷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识字教学强调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养成,让学生能够正确规范的书写汉字。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活动中,教师为了更好的达成这一教学目标,往往会布置给学生大量的抄写练习任务,旨在通过一定强度的练习提升学生的写字能力。然而,汉语作为世界语言文字体系内重要的表意文字,其偏旁部首等字块结构的含义学习同样也是重要的一环。现阶段,教师将识字学习的重点放在书写练习上,偏离了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初衷,大量的练习人物挤占了学生进行拓展阅读或语文实践活动的空间,学生的课业负担很重,识字学习过程相对被动。
2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策略研究
2.1从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出发展开识字教学
低年级小学生天性好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而不再关注课堂学习内容。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有着准确的认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传授给学生更多的知识内容,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创设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高效课堂。同时,教师应针对小学低年级学生好奇心重的特点,在情境创设与教学内容展示方面进行一定的创新,进一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识字教学内容紧紧抓住学生的眼球与思维,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水平。
2.2从低年级学生兴趣爱好出发整合信息资源
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给当前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互联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小学语文识字课堂内容得到了有效的充实与丰富。教师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时,可以摆脱以往单纯的书写演示模式,通过播放动画短片、教学视频的形式,创设理想的识字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好的投入汉语言文字识记学习中去,比如可以通过播放音乐的形式或者是图片的形式认识字音和字形,这样可以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内容往往取自学生的实际生活,教师可以将识字学习任务与互联网应用相结合,布置给学生一些网络查阅任务,让学生不仅掌握识字教学内容,同时也锻炼学生应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能力。
2.3从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出发丰富教学形式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教学方式对于小学生的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低年级小学生对于直观形象的记忆较深,在小学语文课本中往往会学到一些动作示范性很强的词语,比如“拔河”、“跳高”、“跑步”等,这都与动作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教师可以采用肢体语言示范生字,使学生理解生字的意义,帮助学生记住字形。另外,教师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丰富生字学习的方式。由于小学生对于生字的学习缺少一定的兴趣,教师仅仅是以枯燥的方式教授生字词,往往会引起学生的厌倦,采用做游戏的方式进行生字词的学习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以轻松的方式学习应有的知识。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学好汉字,为后来的阅读写作的学习打好基础,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应当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汉字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只要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汉字教学难题一定能够得以顺利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效率策略,具有一定借鉴价值与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爽.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效率研究[D].宁夏大学,2013.
[2]高琨.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现状及实施策略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