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09:00: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土木工程土建方向,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教学;路桥方向;土木工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2-0049-02
1998年教育部颁布新的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土木工程专业是由原来的矿井建设、建筑工程、城镇建设(部分)、交通土建工程、工业设备安装工程、饭店工程、涉外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等八个专业合并而成。其中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是土木工程专业设置的6个专业方向之一。为了适应新形势下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在“大土木”的框架下,有必要从路桥方向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入手,确立指导思想,明确培养目标,探讨课程改革创新的内容和途径,全面推动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践。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重点应以确立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为职责。要求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基于以上原因,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三个方面。
(一)知识要求
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对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测绘与工程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工程施工和组织的一般过程、工程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结构选型和构造的基本知识、结构工程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均能掌握,同时要求了解本专业的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能力要求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地基处理等领域的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三)素质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知识、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动向有所了解,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修养。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和途径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按照课程体系改革指导思想的要求,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有:(1)制定新的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2)了解本专业学科范围内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编写路桥方向课程体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3)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办法进行改革实践;(4)建立实习基地,对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进行改革实践。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途径
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学时少的情况下,优化课程设置,整合和重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实现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上协调发展,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
1.构建课程平台,明确专业方向。土木工程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土木工程材料、基础工程、建筑工程、交通土建工程、桥梁港口工程、地下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土木工程施工、建设项目管理等。土木工程专业各个不同的方向,在基础力学、工程材料和结构分析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为了适应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和单位对人才的合理配置要求,为了加强学生的工程能力与素质教育,在大学的前三学年,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搭建公共教育平台(即公共基础课程、大类学科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到第四学年由学生自主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即专业方向课程),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企业服务社会。
2.优化课程设置,突出专业特点。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上,应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设置。如将力学类、结构类、施工管理类及工程材料、工程测量课程等分别采用精简归并重复性内容,剥离共性理论性内容,重新构建课程等办法,避免课程的重复。同时,在课程间反复协调的基础上,修改课程教学大纲,使学科基础课实现“宽厚”,专业课实现门类多、内容新、学时精和信息量大。只有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真正方向,较容易地解决“专业口径宽、学时少”出现的各种矛盾,以满足学生专业课学习的要求,满足毕业生在工作中的专业改向、新项目研究或继续专业学习的要求,为将来在不同的领域发展奠定基础。
3.提高教师素质,建设特色教材。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积极参与实际工程项目,同时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在自我学习提高的同时,有义务将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特色教材的建设中。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配套的系列教材是课程体系改革成果的载体和改革得以实现的手段,也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方向课程体系的教材内容应相互协调,紧密结合工程实际,要与教学计划要求吻合,要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新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在路桥方向课程体系的改革研究与实践中,我们编写出版了《桥梁工程》、《路基路面工程》、《高速公路》、《道路勘测设计》、《土木工程专业路桥方向毕业设计指导》等十几部教材和教学参考书。
4.紧跟学科发展,培养创新思维。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创新思维是关键。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我们适当增加了法律、管理、工程经济和反映本专业新技术的选修课等,例如:《交通工程学》、《公路经济学》、《公路网规划》、《道路景观设计》、《公路测设新技术》、《地铁与轻轨》、《路面管理系统》、《路基处理技术》、《工程加固技术最新进展》、《道路桥梁检测新技术》、《midas Civil软件工程应用》等,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满足企业对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定期举办专题讲座,例如:道路工程专题讲座和桥梁工程专题讲座。为了把握最新道路与桥梁工程知识,定期邀请设计院施工企业、管理部门和科研院所的知名专家举办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目前道桥工程的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让学生了解最新的管理方法、新颖的设计方案、成熟的施工经验、成功的工程案例和最新的检测设备和技术。
5.注重实践教学,加强应用能力。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工程能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我们有实验课、工地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和课外科技创新等实践性教学环节,使学生逐步确立工程结构意识。根据课程的特点,对体现专业内容的实验,在适当增加实践教学学时的同时,由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内容对实验小组的每位同学进行现场提问考核,重点考核实验的步骤、环节,确保人人会做。实验后学生要上交一份内容详细的实验报告。充分利用校外的实践教学资源,选择央企、大型国有或民营企业,由专业教师带领学生到工地实习。时间视工程情况而定,一般在6周时间。首先,邀请工地的技术人员给学生介绍工程概况,然后,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现场参观,技术人员讲解技术要求,最后,学生根据所见所闻向技术人员提问。实习期间,学生在工地现场由技术人员安排工作,专业教师协调管理。实习后学生要上交一份图文并茂的实习报告。对专业课程设置的课程设计,例如:《桥梁工程》、《道路勘测设计》和《路基路面工程》等均设置1周时间的课程设计。教师列出主要参考资料,引导学生逐步分析基础资料、认真讨论不同的方案。在结构计算中,首先要求学生必须明确工程结构概念,再结合具体设计内容,引导学生重视结构构造问题,并按规范要求认真。设计后,学生要上交一本计算书和施工图。为了加深学生对桥梁结构的了解,熟悉各种桥梁结构形式、构件构造特点及传力特点,给出要求,让学生采用最简单的材料,自己动手制作模型。通过做模型参加竞赛,使学生加深对各种桥梁结构形式构造的了解,让复杂的理论知识感性化,同时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增进同学间的感情。
6.改革考核方法,挖掘学生潜力。学生成绩考核的本身,对教学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学生成绩的考核包括:理论考试、课程设计考核、实验考核、实习考核、毕业设计考核及参加相关科技活动情况等部分。根据培养内容学分绩点的不同,在考核形式上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综合测试、大作业、命题论文、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在考核内容上力求体现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解重点知识、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前学生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尴尬局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通过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改革要服务于社会,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使学生真正具备较强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以实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萍,吕恒林等.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研究与
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2]李杰,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
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3]马慧彪,李强.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
[J].高等建筑教育,2010,(3).
关键词:土木工程;核电站建设;本科教育
中图分类号:TU-4;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2909(2012)03-0033-03
随着世界能源需求的增加,以及碳排放量的限制,核电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重点。而中国核电发电比重不足2%,与世界平均值15%相比,中国在核电领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1]。在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后,中国对国内核设施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并暂停核电项目的审批。在完成新安全规范和《原子能法》的制定工作后,中国将恢复对核电项目的审批。从长远来看,中国核电发展规划和目标不会受日本福岛核电事故影响,核电站安全要求程度将越来越高。
核电站建设是保证核电安全的关键环节。要提高核电站安全,一方面依靠技术,一方面依靠管理,其核心环节是人。目前,核电站经营公司、工程公司、建设公司,甚至国家监管部门都面临核电站建设人才短缺的问题。由于中国土木工程教育没有核电站建设方向,缺少满足核电站需求的土建人才是核电站建设的关键问题[2]。
哈尔滨工程大学“三海一核”领域主体学科特色鲜明、相关学科支撑配套、专业结构布局合理。学校在核能应用教育领域始终坚持“宽视野、厚基础、能力强、素质优”的要求,努力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知识”的核工业创新人才。基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土木工程课程体系中增加了机场工程概论,道路、机场工程施工与管理等特色选修课程,形成了土木工程机场建设研究方向。受此启发
,学校提出以土木工程学科为基础,将土木工程学科与核电站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土木工程学科核电站建设研究方向。文章试图从文化素养、知识结构和培养模式等方面探讨具有行业优势背景的高校土木工程学科发展方向,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核电站建设需要土木工程学科发展
现代土木工程起始于19世纪中叶,以钢材及混凝土应用为标志,使人类建造能力出现了飞跃。在建造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矿井建设、水利大坝等不同结构过程中,形成了土木工程(含房屋建筑、道路桥梁、矿井建设等)、水利工程等学科方向[3-4]。由于核电站建设属于特殊行业,且建设量较少,在土木工程学科没有设置核电站建设方向。
世界高校学科设置和评比主要依据13个独立的性能指标,具体表现在5个方面:教学(即学习环境,占总分数的30%)、科研(即总量和知名度,占总分数的30%)、贡献度(科研及学术影响引用,占总分数的32.5%)、工业收入(即创新,占总分数的2.5%)和国际化(即教工和学生,占总分数的5%)[5],其核心在于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对社会的贡献度。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从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增强科学研究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四个方面,指明了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质量的提高体现在人才培养。显然,是否满足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的重要衡量标准。
文献[6]从中国核电发展的必要性,即从资源的利用、电力的短缺、能源资源不足、能源电力产业结构与地区布局调整、环境生态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阐明核电发展的必要性。目前,中国核电站建设正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仅2010年,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同时承建广东岭澳、辽宁红沿河、福建宁德、广东阳江、广西防城港等16座核岛土建工程,人才缺口明显。由于没有核电站建设土木工程本科生,核电站建设所需的土木工程专业专门人才只能从土木工程中房屋建筑方向招收,在核电建设过程中逐步学习核电建造知识、掌握技术、获得核电建设的专门知识和核电安全文化[7]。与其它对口专业相比,错过了本科教育的黄金时段,土木工程教育质量不能完全满足核电站建设对此类人才的需求。
二、核电站建设特有的安全文化和素质教育
核电站要求具有较高安全度,即使在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作用下,也不允许出现核泄漏。李干杰指出,核安全是核电建设的生命线,保证核安全才能保证核电建设和发展有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要求把“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提高到确保核安全监管“万无一失”的要求上来[6]。因此,与其他行业相比,核电站特别强调核安全文化。IAEA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在《切尔诺贝利事故后审查会议总结报告》(INSAG-1)中首次提出了“核安全文化”概念。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对安全文化定义为: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单位和个人中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建立一种超出一切之上的观念。核电站的安全问题,由于它的重要性应得到重视。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结合三大支柱的实现程度,核安全文化可以分为要我安全(被动约束)、我要安全(主动管理)和我会安全(自律完善)三个发展阶段。显然,核安全文化掌握和应用需要一定时间积累。
核电站要求有良好的核电管理文化。在岭澳核电工程项目中,其管理文化凝练为“蓝色、透明、共赢”。其中,蓝色代表安全、环保;透明是指所有的安全、质量相关问题必须保持高度的透明,透明是实现安全、环保的保障;共赢是项目参与各方的团队精神[7]。
核电站建设本科教育,除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外,还要对核电项目的特点、核安全要求、核电质量保证体系有深入的认识。要求本科生具有“技术是基础、安全是保障、质量是根本、进度是关键、效益是目的”的基本素质,具有“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据可查”的工作作风。
【关键词】土木工程;教学改革;创新思路
引言:随着社会、企业对学校土木工程人才要求的逐年提高。1998年国家对普通高校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的调整,拓宽了原有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口径,使之成为一个覆盖建筑工程、交通工程、城政建设、矿山建设和工业设备安装工程等专业方向的综合性专业,这就要求各高校通过采用全新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使其对土木工程专业知识要有一个全面的、综合的掌握。在新的形势下各高校都在探索各自的道路,力图培养出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一、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土木工专业与工程实际结合得相当紧密,土木工程技术人员面对的是一个复杂度很高的开放的人机系统,各种专业都在这个系统中发挥一定的作用。组织、运转、协调这个系统绝非易事。而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专业知识与技能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是一个优秀的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所要具备的基本技能。
目前,在多数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中仍然以课堂教学为主,向学生灌输大量深奥的理论知识,手把手的教他们如何分析、如何计算。但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均来源于工程实践,又应用于工程实践。课堂讲授的专业知识尽管理论性、系统性较好,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如下问题:
(1)学生在实践课程和毕业设计中只依赖专业课本,不会利用有关规范和图集资料查阅相关参数。
(2)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时功利性过强,只关心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不注重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过于教条,只会做已经做过的题目,解决曾经解决的问题,一旦遇到的问题稍有变化就感觉无从下手。
(4)学生毕业参加工作后反馈在学校花费大量的时间学到的只是是空洞、抽象和零散的专业知识,在遇到实际工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土木工程专业口径拓宽后,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总学时数不增反降。采用传统的以课堂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障。因此,需要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进行全面的调整,并对专业课程教授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新时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全新要求。
二、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课程体系改革研究的重点应以确立面向21世纪的人才为培养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为职责。要求培养的学生能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精神,掌握现代化科学的管理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基于以上原因,在课程体系改革中具体体现在对学生的知识要求、能力要求和素质要求三个方面。
(一)知识要求
使学生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对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工程测绘与工程制图的原理和方法、工程结构构件的力学性能和计算原理、工程施工和组织的一般过程、工程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方法、结构选型和构造的基本知识、结构工程的设计方法以及相关软件的应用技术均能掌握,同时要求了解本专业的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本专业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二)能力要求
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具有综合应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取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具有本专业所必需的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技能,获得土木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从事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地基处理等领域的工作能力,具有较强的开拓精神,具有一定的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
(三)素质要求
使学生能比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科学与技术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技术知识、经济知识和管理知识,对本专业学科范围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及其动向有所了解,具有较好的文化素质、心理素质以及一定的修养。
三、专业实践教学方式的创新
专业实践是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将所学知识投入应用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预演。通过专业实践,学生能够有效检验自己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目前,用人单位要求大学生具有较强的施工组织与施工技术综合运用能力,具备从事土木工程的项目规划、设计、研究开发、施工及管理的能力。能够从事房屋建筑、地下建筑、隧道、道路、桥梁等专业领域的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施工、教育、管理、投资、开发管理方面的工作。由于经过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是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程实践能力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需要对现有专业课程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具体措施如下:
(1)建设好专业实践基地。用人单位希望招聘到的员工能够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并独立承担起一定的实际工作。而高校出于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安排的专业实践课程较少,学生能够从中累积到的实践知识与经验十分有限。为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建设自己的专业实践基地,一方面增加学生工程实践的机会,同时又确保安全。
(2)改革现有的专业课程考核制度。由于专业课程的知识点相对独立,又比较琐碎枯燥,很难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考前几天突击背诵教师划定的条文成了通过专业课程考核的主要方法。常规的考核方式已不能达到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目的,对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也毫无帮助。故对专业课程摒弃原有的闭卷考试的方式,以动手实践和论文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
(3)将教师培训和再培训工作置于师资建设的首位。在土木工程的教学中,专业知识面狭窄,不能讲“案例”的教师是不会受欢迎的。一方面应积极创造条件让大多数教师进修硕士、博士研究生,支持教师参加注册工程师的考试;另一方面还要鼓励和选派年轻教师到基层施工第一线挂职锻炼,以增加实际工程的经验。
四、改革创新方法的考核,挖掘学生潜力
改革考核方法,挖掘学生潜力。学生成绩考核的本身,对教学改革有着明确的指导意义。学生成绩的考核包括:理论考试、课程设计考核、实验考核、实习考核、毕业设计考核及参加相关科技活动情况等部分。根据培养内容学分绩点的不同,在考核形式上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综合测试、大作业、命题论文、实习报告等多种形式。在考核内容上力求体现出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理解重点知识、灵活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这种考核办法改变了以前学生应付考试、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尴尬局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挖掘其潜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
五、结束语:
对土木工程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进行了初浅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加强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动手能力的学习实践机会、教会他们如何自主学习的教学改革方法。力求教出的学生更符合新世纪、新时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贾褔萍,吕恒林等.土木工程专业方向课程教学研究与改革[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2]李杰,李娜.交通土建方向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0,(2).
关键词:建筑工程;降低成本;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做好成本控制,对于项目工程的正常开展非常的重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只有做好成本控制,才能使企业获得生存和发展。当今,建筑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盈利,就必须来取节约成本的方法来控制资金的投入与运作。其实在施工的过程中,有许多可以降低成本的地方,这都需要我们来细心挖掘。这篇文章从建筑业的现状着眼,主要提出了建筑项目工程管理中提高成本控制的四个要点:建立权责体系、做好成本预测、创新管理方法、开展动态控制。
一、建立健全责权利相结合的目标责任成本管理体制
做好一个建筑项目的成本控制离不开各个部门的配合与支持。如何让各个部门都能参与到成本控制中呢?我们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管理体制和监督制度。一方面、要引入奖惩制度。把成本控制纳入到考核的范围内,对于成本控制完成较好的部门要予以奖励,对于没有按预算开展成本控制的部门要予以惩罚。另一方面、下放权力。进行成本控制的权利,不光要赋予项目经理部,还应该给予每一个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让人人参与其中。当然,项目经理地位并没有被动摇,依然处于核心位置。总之,就是需要我们把责任、权利、利益均等的赋予项目管理和施工人员,以求提高成本控制的水平。
二、经济措施
(一)项目成本预测
计算工程完成需要消耗的机械数量和现场管理费、工程项目的中标价是工程造价的上限,无特殊情况,不得突破此限。
(1)确定人工费:人工费=实际工日单价X实际消耗定额;并且现场管理费的确定与施工的实际情况有关,如现场环境情况、施工管理人员的水平等;项目部管理成本主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大小,项目部的人员组成情况综合考虑。
(2)项目部的上级机构成本根据上级机构的设置及人员组成状况确定,是指上级机构为组织施工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企业应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三级体系”,加强成本的全过程管理。企业的职能部门,应对各工程项目部进行监督和引导,要积极配合项目部负责人的工作、积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督导、考核各部门的执行情况,保障各级的权利与义务,这样做能够使“三级体系”更好发挥作用要大力加强企业的信息化,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使各部门的信息能够快速共享,实现企业高效管理。
所以要加强定额用工管理,主要措施是执行劳动定额,严格控制人工费,改善劳动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实行合理的工资和奖励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人员比例,压缩非生产用工和辅助用工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技术教育和培训工作。
(二)建立健全的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企业采购部门要对所有采购物资建立价格档案分析价格差异的原因,对每一批物资采购物品的报价,应首先与归档的材料价格进行比较。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规定采购的预算、请购、报价和价格审批等,原则上采购的价格不能超过档案中的价格水平、严格、完善的采购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能从制度上规范采购人员的日常行为,能规范企业的采购活动,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所需物资的正常,预防在采购过程中违法、违纪等不良行为,因此对于重点物资材料的价格要定期收集有关的供应价格信息,建立价格评价体系,对归档的价格档案进行评价和更新。
(三)及时签定劳务合同
合同管理是项目部、施工队根据合同进行工程项目的监理监督和管理。作为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必然产物,合同是工程建设各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工具,项目部通过签定合同来明确与施工队的权利和义务,通过合同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控制,及时签定劳务合同可以有效地进行合同管理,避免纠纷,降低成本。有些工程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前期没能及时有效地签定合同,造成后期项目部与施工队之间的扯皮现象,因此合同的签定要及时.条款要全面、细致。
三、加强施工过程中的索赔工作
索赔指的是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合同规定、法律和惯例,对并非自身的过错,而是属于对方责任导致的损失,向对方提出予以赔偿的要求,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因为施工过程的主客观影响因素比较多,会给工程带来诸多变化,因此,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索赔工作,能够增加工程成本收入,弥补成本支出,从而确保降低成本的重要举措。
(一)正确树立索赔观念,提高对施工索赔的认识
第一,树立索赔意识和正确的索赔观。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大多数人认为索赔是乘人之危,骗人钱财,属于不正当行为。所以,受害人处于对自己名誉及日后效益的考虑,常常不敢提出索赔,这就使其在认识产生了误区,导致施工企业不敢提出索赔。第二,施工企业不了解索赔。这是由于施工企业长期以来的法制观念和合同意识匮乏,没有认识到自身权利,不晓得如何利用索赔来来补偿自己的损失。因此,应该从观念上着手,解决不敢索赔和不懂索赔的问题。
(二)要善于研究和精通索赔,加强施工索赔的管理
建筑工程的有着施工工期长,技术质量要求高,不确定因素多等特点。比如:施工现场多变的条件,工程设计变更及工程实物量的变化,建筑材料价格的波动,政府部门对施工预算定额的调整,合同条款中的缺陷及业主违约行为等。研究和精通索赔,一定要熟悉工程合同。索赔的主要依据是合同文件,索赔是合同管理的继续。尤其是要注重对合同条款的分析,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核对实际情况与合同规定,如果出现差池,必须立刻整理索赔资料,组织索赔工作。加强索赔工作的管理,一方面是要要积极寻找索赔机会,着眼于重大索赔,注意工作的及时性,力求实现索赔的效益。一方面是认真、正确起草索赔报告,要有确凿的证据,语言要简练,要引用合同条款,建立事实与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阐述索赔的合理性,重点强调干扰事件的不可预见性和突发性,以及自身为避免干扰事件的影响和损失而采取的措施。第三是要对干扰事件引起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进行分析,准确、合理地计算出索赔值,尤其是注意在索赔报告中尽可能的避免使用强硬式或抗议式的话语,防止索赔与反索赔之间的矛盾恶化,使索赔工作的难度加大。索赔是一门专业的学科,有其自身的规律,应不断在实践中摸索、研究和总结,并正确运用和加强管理,从而维护企业的利益,降低工程成本。
四、加强施工项目成本实施动态控制
1、人工成本的控制。虽然建筑施工中,大型机械设备的参与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投入,但是人力成本的费用仍是建筑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我们要充分考虑到项目施工作业人员的数量及需要支付的费用,另外,还应该把一些意外的工伤赔偿情况考虑在内。
2、工程材料的控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建筑材料,就没有一个个建筑物。建筑材料费用是整个项目的最主要投入成本,所以提高对建筑材料的成本控制也就做好了整个项目成本控制工作的主要部分。做好材料成本控制主要需做到两点:第一、严格按照预算进行采购,保证在采购环节不超出预算。第二、对购得的材料进行严格管控,防止滥用、浪费材料的情况发生。
3、机械设备的管理控制。机械设备,可以帮助施工人员,快捷、安全的进行工程施工。设备是为了更好的配合施工,因此,我们要选取适用的机械设备,使机械设备更好的为我们服务。其次,我们要注意对机械的保养,防止保养不到位,引发机械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成本管理的作用举足轻重。合理、有效地控制工程项目造价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内容。只有加强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工作力度,提高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素质,才能使建筑工程成本管理走上国际化的道路。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目的在于降低项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加强施工项目成本控制,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是摆在每个施工企业面前待解决的问题。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启示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重要性分析
现场管理是土建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通过合理的现场管理,能够保证各项施工任务严格依据规范标准顺利开展,另一方面,有效的现场管理能减少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的浪费,减少施工成本开支。同时,科学的现场管理能够根据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实际情况,合理调配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等,提高其利用率。另外,部分土建工程项目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部分施工人员需要进行高空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而现场管理可对高空作业人员的施工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总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重视现场管理,尤其应结合不同土建工程项目特点,制定对应的现场管理策略及方案,为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的安全、如期进行创造良好的条件。
2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现状
2.1现场管理安全问题突出
土建工程项目涉及较多施工内容,因此,部分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受多种因素影响,存在一些安全问题:一方面,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就当前来看,土建工程项目施工队伍综合素质低,其中农民工占有较大比例,这些施工人员未接受专业的施工培训,安全意识较差,存在侥幸心理,甚至部分施工人员不按照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大大增加了施工事故发生机率。另一方面,施工单位未采取安全施工措施。部分施工单位未充分意识到安全施工的重要性,而是将重点放在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的控制上,因此未采取完善的安全施工措施,结果一旦发生安全突发事件,无法及时的响应与控制,不仅影响施工的顺利进行,而且影响造成较大的损失。
2.2现场管理不够全面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参与的人员较多,尤其对于一些规模比较大的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难度较大,施工单位在制定现场管理方案与策略时,未全面考虑土建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导致现场管理存在较多漏洞。同时,部分施工单位制定管理策略时,未对施工现场进行准确的评估与考察,结果与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实际现场管理的需要。另外,尽管施工单位制定的现场管理策略比较完善,但受土建工程项目施工实际环境影响,无法保证相关策略的严格落实,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质量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2.3施工现场监管力度不强
土建工程项目施工监管力度不强,施工现场材料随意堆放,尤其施工组织性较差,分工不明确,导致施工现场秩序混乱。同时,因监管力度不强,部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而且针对施工人员违规操作,管理人员未及时指出与纠正,给土建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3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改善措施
不同的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不尽相同,要求施工单位结合自身实力,及土建工程项目实际,积极寻找改善现场管理的有效对策,提高现场管理水平与质量,为土建工程项目的高效、安全实施奠定基础。
3.1严抓施工现场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的重点,不仅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而且关系着整个工程项目的高效实施,因此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点出发做好安全管理工作:首先,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使现场管理人员自觉落实安全管理各项目标,管理过程中恪守职责,坚决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加强安全施工宣传。施工单位一方面组织施工人员开展安全施工教育活动,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严格依据规范标准进行施工。另一方面,在施工醒目位置设立安全施工标语,警示施工人员安全施工。最后,施工单位制定完善的安全施工措施,例如,对于高危施工人员应配备安全带、安全帽等,构建安全防护网等,为安全施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3.2注重现场管理的全面性
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应注重全面性,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土建工程项目实际,及施工目标进行综合考虑,尤其对于施工的重点及难点环节,应指派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同时,现场管理中尤其不能忽略施工场地的管理,要求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应根据种类及类别进行堆放,并针对性能易发生变化的材料采取针对性措施加以保护。另外,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突发问题,应制定针对性应急预案,以控制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
3.3提高现场管理监管力度
为保证土建工程项目现场管理目标的认真落实,施工单位应加大现场管理监管力度,一方面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管理人员工作情况,督促现场管理人员严格依据制定的目标从事监管工作。另一方面,重点检查施工的重点与难点环节,尤其一旦发现违规施工人员应进行通报批评,以鞭策其严格按照规范标准及施工目标进行施工。另外,针对在现场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管理人员应给予一定的物质与精神奖励,充分调动现场管理工作热情与积极性。
4总结
关键词:土石方;土石方工程;施工控制;监控要点
一、土石方工程的涵义及在工程建设中的意义
土石方工程通常是指在土木工程建设项目中,对土体进行开挖、运送、填筑、压密以及弃土、排水、土壁支撑等相关工作的总称。在土木工程中较为常见的土石方工程主要包含平整场地、开挖基槽和管沟、开挖人防工程和路基、填筑路基、回填基坑、进行密实度检测、土石方平衡及调配以及保护地下设施安全等内容。由于土石方工程项目较为复杂,所以必须科学安排施工的计划,选择安全环境下作业,施工要避开雨季等对工程有影响的天气,同时要合理施工,降低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成本,遵守国家建设施工原则和标准,尽量少占用可耕地和农田等良田面积,做出积极、合理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整体统筹施工安排。土石方施工方案主要涉及工程施工方法、工程爆破方案、土石方平衡调配与运送、工程施工程序、组织施工现场、架构项目组织、相关环节布置、对基础设施保护方案等。
控制好土石方的施工方案对工程项目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只有实现工程项目的场地平整,才能为整体工程项目的基础开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才能保证完成场地景观的初步构建。土石方施工方案为完成项目后期的土石方平衡调配有着重要作用,还能在场地允许的情况下,为后期的路基和基坑储备资源。更为重要的是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是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能最终完成施工场地的标高控制。
二、土石方工程项目的设计及技术要求
1、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
土石方工程项目施工要严格依照基本的设计要求进行,才能保证整个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同时保证工程质量。土石方工程项目的基本设计要求包括:要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比如地形条件,尽可能地节约土石方工程项目的施工量;要确保能实现工程项目的功能布置要求,满足工程管线敷设、建筑基础埋深的要求;同时要解决好施工现场排给水等相关问题,确保现场排水系统顺畅,保证地面干燥无积水;要满足工程项目技术指标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建设和使用期间的安全;根据具体施工项目的难易程度,灵活、合理地设计平场施工图的比例;总体平面图以及平场施工图要综合考虑现场与周边环境的连接、协调关系;在平场施工图中要反映建筑底层总体平面图,反映建筑物与挡墙的关系,建筑桩基与锚杆的关系等。总之,在满足工程项目的景观效果和整体功能的基准下,尽力做到经济合理。
2、土石方工程项目的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土石方工程建设在遵循基本设计要求的同时,施工建设中也要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指标参数,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在土石方工程施工前,要进行综合平衡测算,选择土石方运程最短、最合理的施工程序,做好平衡调配,减少工程施工量;对岩土区进行挖方时,若开挖区高差大,标高较为复杂,且岩石硬度较高时,通常需要爆破,在进行爆破时要采取减震措施,以免因爆破行为破坏建筑物基础持力层和原岩的完整性;对填土区进行挖方时,要按1:0.5~1:0.75对临时土质边坡进行放坡,同时采取加固斜坡土方的措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采取有效措施对周边和场内下管网,同时完成平基工作;回填土方前要确保清除基底杂物,选用砂夹石、碎石、土夹石、黏性土及破碎的岩石作为填料;在灾害性季节施工时,要采取有效的防水、排水措施,避免出现“橡皮土”而影响施工进程;对场地表面的坡度进行平整时要遵循合理的设计规范要求。
三、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要点分析
因为土石方工程在整个工程建设项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所以,搞好土石方施工控制,按照设计原则以及质量控制要求施工是实现整体工程质量的重要保证。下面主要对土石方工程的施工控制进行简要阐述。
1、土石方填筑质量控制要点
为了确保土石方的质量满足基本设计要求,提高整体工程质量,就要对土石方填筑的质量进行控制,主要是指对土石方的填筑材料性质和压实质量进行控制,在施工中结合施工程序随时检测土石方填筑质量,并参考设计标准对不符合标准的环节采取及时的调整措施,选择最为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法。
2、土石方填料材质控制
对土石方填筑材料要进行严格把关,除在规定范围内进行开挖取料外,也通常在现场进行抽样检测,对材料的性质、防渗料的含水量、塑性指数、黏粒和最大粒径以及粗粒含量等进行控制,对于过渡料、反滤料要对颗粒组成情况进行检验。土石方的填料不得使用生活垃圾、含草皮或者树根的土,也尽量避免使用易溶性岩石、崩解性岩石、强风化石料等劣性不稳固的材质,若选用的填料岩性相差比较大时,要将岩性不同的填料进行分层分段填筑。
3、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
对现场质量进行控制一般通过控制试验进行,质量控制试验的基本要求是快速和准确,主要包括容重试验和含水量试验两种方式。容重试验基本包括灌砂法、环刀法、γ射线密度计、压实计、灌水法等;含水量试验主要以快速测定为主,通常采用电炉炒干测量法、红外线灯泡烘干测量法、酒精燃烧测量法、高电波电流干燥法以及中子湿度计等。经过不断的改进技术,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已经达到了快速、安全和准确的性能要求,将中子湿度计和γ射线密度计融为一体就是核湿度密度计,在施工现场质量控制试验中应用较为方便,在土石方的工程质量控制试验中已被广泛采用。有些国家也会采用压实计,压实计是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的电子仪器,在实际工程的现场测量中也被普遍采用。
4、土石方工程全面质量控制
全面质量管理也被称为全面统计的质量控制,是在20世纪50年代新兴的质量控制方法,是把数理统计和经营管理结合在一起而建立的一整套体系,包括生产施工环节的有效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对施工的质量、工程成本、施工工期进行的综合的质量控制;工程施工全程的质量控制;全部门、全体员工参与的质量控制等。
关键词:土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5-0119-02
土木工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1]。在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是高校教学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理论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获取都是通过实践教学这种方式来实现的,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因此,提高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不断优化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理论教学相匹配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3]
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少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不但逐渐弱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影响到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与就业。但是,由于实践教学时间的安排需要综合考虑多门课程的安排,使得在特定时段内找到工程内容与实习内容一致的实习场地成为一件难事。因此,本文结合本校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开展的实践教学,分析问题,找原因,想对策,对道桥方向的实践教学改革进行探讨。
一、道桥方向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按实践教学的内容不同,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实践性教学可分三大类,分别为实验、设计和实习。其中实验可分为基础课程实验(如:物理)和专业课程的试验(如:土力学、道路建筑材料等);设计可分为课程设计(一门课程)和毕业设计(综合性);实习也可分为课程实习和毕业实习。目前,在道桥方向的实践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实验。目前,道桥方向的实验教学多为理论课程的一部分,每门课程都有配套的实验指导书,学生只需按照指导书中的实验方法、操作步骤进行,就可完成任务,实验结果的数据处理也较简单,学生只需按照公式计算即可,实验结果的分析就只有几句话;代课老师根据实验报告和课堂表现给出实验成绩。这种情况导致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学生实验报告的相似性较高。而设计性、开放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开设的较少。
2.设计。目前,课程设计的常用做法是指导教师直接下达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按照任务书的要求比照参考设计实例进行设计;而毕业设计多是按指导老师规定的形式和要求完成结构选型、计算,结构设计、图纸绘制等任务的。致使多个学生设计题目类似,使得个别存在依赖心理的学生抄袭现象严重。
3.实习。由于近几年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较多高校扩大招生,学生实习人数增加,致使实习单位和教师指导的难度越来越高。各门课程的认知实习时间较短,一般在1周以内,且往往安排在理论课程学完之后,由任课老师自主安排到学校周边进行认知实习;而毕业实习时间相对较长,一般在4周左右,多为集中实习。由于道桥建设工程量大、工序复杂、周期长,在短时间内只能看到某个工程的局部,因此,致使学生无法全面了解施工过程和掌握施工工序。再者,这种集中实习往往给施工单位造成极大的管理方面的压力。出于安全考虑,施工单位往往会压缩实习内容,缩短学生实际操作时间,从而导致学生只能从表面上了解道路桥梁施工的相关过程、方法、机械设备以及管理内容。还有部分学生选择自己联系实习单位,脱离集体,回来交一个实习报告了事,无法保证实习效果。实习考核往往是根据考勤、实习日记、实习报告等材料来评定,这种考核已流于形式。
另外,由于道桥施工大多在较为偏远的地方,实习基地建设的难度很大;再者,出于安全方面的考虑,施工单位也不接受大量学生集中来工地实习,联系实习单位就比较困难。
由此可见,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实验设计实习三个主要环节都存若干问题,三者之间也没有相关的联系,不能较好地调动学生利用已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积极性,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思想,重视实践教学。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专业型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4]。由此可见实践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部前部长周济先生曾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知识来源于实践,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养成;各种实践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尤其重要;实践对于大学生成长至为关键”[5]。因此,没有实践,素质教育只是一句空话。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实践教学,切实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
2.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学生实验创新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基本上为传统的基础实验,应加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及创新性的实验。对于一些基础实验项目,可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对于一些设计实验,教师要根据工程实验检测的内容,有选择性地开设综合性强的设计性实验[6];对于一些创新实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制订实验方案、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对于一些研究实验,其主要的教学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结合自己科研项目,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实验。先成立试验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确定实验的方案,然后由小组各个成员合作完成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这样既可提高小组成员间的团队合作意识,也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3.加大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拓展实践实习基地。教学经费取得实践教学良好效果的重要保障[7]。完善校内土木工程专业实验建设,配制相应试验设备、仪器等,充实校内实验室资源。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的联系、实习的交通及为学生购买意外伤害保险费用等,都需要大量经费的投入。
如何拓展实践教学基地?目前,我校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学校拟建设近工科实训大楼,包括一个1000平方米的水利试验大厅和一个700多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并需购置大型的实验设备,组建工程结构实验室、材料实验室、土工实验室。工科实训大楼是一个开放性的科研和教学基地,师生们可根据相关的科研项目和实验课程相互组合,完成相关的科研和试验任务,实现教学、科研、实践的三结合。另一方面,强化学院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院正在积极与本市的公路管理单位及一些施工、监理、设计单位沟通联系,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可利用学校与企(事)业单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资源,可通过实习基地的相关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实际工程的直观认识。同时,也可为青年教师提供更好的实践机会,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的问题。
4.完善“过程管理”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实践教学结束后,如何评定学生成绩?这是大家都比较关注的。学生提交的实践成果一般包括日志、总结和设计成果三部分内容,但教师仅从提交的资料来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三部分内容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学生主动性和创新性,我们需注重实践实习的“过程管理”,完善实践教学的考核方式。对集中安排实习并有指导教师带队的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实践表现(实习纪律、实习参与内容、团结协作情况、动手操作能力等)、实践成果(日志、报告和设计成果等)、实习答辩三种方式来进行,教师可以根据以上三部分考核内容选择不同的权重来评定学生的实践成绩,这样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公平地评定学生的实习效果。对自主联系实习单位的学生,要加强事前(出发前,从严审查接收单位和实习指导人)、事中(通过多种途径检查实习内容、进度)及事后管理(返校后,严格评审实习学生递交的实习成果,并组织答辩)来综合评定学生成绩。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的实践教学是一项系统的全面的工程,一项长期而且非常重要的教学工作。我们要切实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它不但需要高等教育者的反复思考、实践、探讨、论证,而且需要其采取具体有效的对策,高等教育者必须充分认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同时采取具体有效对策,展开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实现土木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董倩,刘东燕,黄林青.卓越土木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2,(1):77-80.
[2]王春芬,王恩茂.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136-138.
[3]王志英,邹莉,李丹蕾,等.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3,(14):252-253.
[4]张炳生,陈志刚.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江苏高教,2006,(1):102-104.
[5]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4.
关键词:项目管理;管理创新; 主要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新
1、观念创新
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工程项目管理的需要,国内外从事工程项目管理企业都积极探索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项目管理行业的整体发展,相关企业应积极借鉴国内外同行的管理经验。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科学管理,立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要性、重要性,建筑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立足市场发展的层面上进行定位。对工程项目的管理制度和体制进行创新是工程项目管理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对制度和体制进行创新最主要的是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到企业的管理中来。创新方案要视企业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施工管理的内在要求出发,要根据信息时展需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2、组织机构体制创新
直线职能制成为现今我国建筑企业组织机构的主要组织模式,由于该结构形式只适用于生产行业而不是建筑行业,因此,必须建立新型的组织体系以适应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有结构设置、用人方式、文件制定、合同管理方式等。在机构设置上应做到个部门职责明确,人员设置合理;在用人方式上应按照工程项目管理标准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的要求合理配置各专业人才,在文件制定上应按照健全本公司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编制项目管理手册、作业指导书、程序文件等;在合同管理上应积极探索高效的合同管理模式。在项目施工管理中,项目合同签订后,有必要把建筑企业管理的范畴进行延伸,应从项目招投标开始直至项目竣工验收,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全过程出发,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有效管理来建立健全项目部的组织机构,即将项目部作为企业的分公司进行定位管理。
3、技术创新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创新的实质是,建筑企业要采用新的经营管理模式和生产方式,采用新的知识和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来提高企业适应力,形成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
4、项目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管理的成本效率和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决定着工程管理工作的成败,因此必须加快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建设。首先,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开发适合自己企业的信息集成化管理。其次,应积极引进市场上比较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等,借助管理软件可以对合同、工程进度、质量、成本等进行综合管理,可大大减轻各部门的工作量,减少错误的发生,大大提高管理效率。
二、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要方法
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还同时需要两种方法:项目管理方法和项目实施方法。项目管理方法是为项目实施方法得到有效执行提供保障。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可以分成三个阶段:起始阶段,执行阶段和结束阶段。 其中,起始阶段是为整个项目准备资源和制定各种计划,执行阶段是监督和指导项目的实施、完善各种计划并最终完成项目的目标,而结束阶段是对项目进行总结及各种善后工作。根据各阶段的施工进度采用针对性强的项目管理方法,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1、加强质量管理 。2、加强进度管理 3、工程成本管控 4、安全管理 5、合同管理。
三、结语
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并不是一个单纯因素,而是涉及到各个方面。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至关重要。只有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并保证建筑项目的质量达标。将施工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施工中。才能够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把握好工程进度与质量,进而得到承建方的满意与认可。才能使建筑企业不断地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