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8篇

时间:2023-08-04 09:19: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药行业市场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药行业市场分析

篇1

如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进行营销战略转型

医药企业必须要进行营销战略转型,要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今后,销售环境,竞争环境,竞争对手,政策环境,销售市场等都会发生变化,以往的讨论已经行不通了,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适应新的医药环境,是医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新考虑一下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二.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而医药行业的狼来的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所以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三.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医药企业喊这个口号多年了,没见到那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利用三板斧的老招也不叫专业。

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权,合理的配置。不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尽量精简。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运营体制建立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会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市场部

很多医药企业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不用想都知道这样的销售结果是什么。

篇2

第一阶段1980年代,标志性做法:只给政策不给钱

第二阶段1990年代 标志性做法:大争论,点名手术、特殊护理、特殊病房等新事物像雨后春笋般涌现

第三阶段2000年

标志性做法:产权改革的号角,确定了实行医药分业等几项原则

第四阶段2005年

标志性做法:医改突然变奏 卫生部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

第五阶段 2006年

标志性做法:医改再见曙光 医改基调已定 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

我们可以看到,从只给政策不给钱,到市场化非医改方向,再到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这个过程是个断续的过程,说明了制定政策部门的犹豫和对我国医改方向无从把握。最后,觉得放开不行,不放也不行,便犹抱琵琶半遮面,说政府将承担基本医疗,这样很多貌似统购统销的东西又重新出场,如招标,统一配送,国家出钱了,那么医药营销的路子肯定得加入政府相关部门的关口,我们姑且称之为半转向。

历年医药行业的沉淀和新医改的推动,另外外资大规模进入,医药行业进入了整合并购死亡挣扎的盘整期,这倒是也符合行业发展的自然规律。医药行业数据显示我国医药企业100强中过100亿的只有一家,医药商业公司过100亿的是三家,这说明医药行业过于分散,竞争力强的没有几家。就是这种分散的局面,在面对新医改下,制药企业必须快速的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盘整波涛中得以生存壮大和发展。

一.进行战略转型

制药企业必须要进行战略转型,要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今后,销售环境,竞争环境,竞争对手,政策环境,销售市场等都会发生变化,以往的讨论已经行不通了,及时进行战略转型,适应新的医药环境,是制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重新考虑一下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是目前制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二.提升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处于很低的水平,比如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快速消费品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而医药行业的狼来的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所以制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三.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制药企业喊这个口号多年了,没见到那家国有制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的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利用三板斧的老招也不叫专业。

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的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要进行合理的管理,合理的授权,合理的配置。不为客户服务的人员尽量精简。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运营体制建立起来,同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会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四.强化市场部

很多制药企业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不用想都知道这样的销售结果是什么。

篇3

段炼炼,现任长江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对国内外生物医药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度研究,也是业内最早提出原料药景气周期可能长于以往的分析师,曾推荐过华东医药、双鹭药业、华海药业等个股,于2008年10月被评选为“2007年度中国最佳明星分析师”。

近期市场反弹累计已有20%,但医药板块遭受冷遇,俨然成了市场“非主流”。

但事实上今年以来,医药行业依然维持了较高景气度,而且在上周持续一个月的医改方案意见征求已经结束。市场分析人士普遍相信,医改试点有望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实行。但从最近的市场反应情况来看,这似乎没引起投资者太大的兴趣。医药指数自大盘反弹以来,累计涨幅也不过10%,远逊于同期大盘表现。

为什么行业表现会与市场出现这样的反差?后市行业机会在哪里?

行业景气度良好 防御性能突出

就行业表现而言,医药行业景气度仍然高企,对此相信多数市场多数分析人士不会有异议。长江证券医药行业分析师段炼炼就表示,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今年医药行业的表现远远超越了年初市场的预期。而且她相信,随着医改的逐步实施,行业必将面临一次更大的“变革”,现在的“非主流”也许就是明天的“主流”。

据WIND统计,129家上市公司于2008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606.35亿元,同比增长了13.91%;利润总额144.06亿元,同比增长了37.45%。这表明医药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持续快速增长趋势,景气度依然良好。就各项财务指标来看,毛利率持续上升成为医药行业主营利润增长的最大动力,主要是今年大宗原料药进入非常景气周期,维生素类、青霉素工业盐等的价格几乎都较去年低点增加三倍,推动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仍有所增加。而期间费用率基本持平。值得注意的是,“两税合一”的效应依旧没得到很好体现,但随着上月份浙江省公布了第一批进入高新技术企业名单,预计今年年底明年年初各省的名单也会跟着陆续公布,该项利好会在08年的年报有较明显的体现。段炼炼认为,正是由于近期市场波动较大,热点主要集中在建材、工程等周期行业,而医药行业这些潜在利好被忽略,所以才导致近期市场“热”而医药“冷”的局面。

从医药行业二级市场具体表现来看,医药行业表现出较好的抗跌能力。根据WIND数据库统计,今年以来,医药股下跌了56.12%,低于沪深300指数的66.92%。再看“9.19”行情以后的表现,医药股在跑输大盘一段时间后,再次表现出较好的抗跌能力,截至11月11日止,医药股下跌12.18%,而沪深300指数下跌了14.07%。

分板块来看,在申银万国23个一级行业中,医药板块依旧表现出彩。今年以来在行业累计跌幅中仅次于农林牧渔。而在“9.19”行情之后,经历了两轮大的涨幅,医药股下跌幅度还是处于第七位,与其它行业相比,表现出较好防御性。

市场估值合理 行业底部形态明显

2008年第三季度前半程,包括医药在内的各消费板块仍跑赢大盘,但到了8月中旬以后,由于估值较高、市场预期下游消费行业景气见顶以及中报披露部分企业盈利水平和盈利质量低于预期等原因,消费板块出现补跌,开始跑输大盘。第三季度医药行业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前20位股票中,取得正收益的有8只,其中双鹭药业由于中期业绩超出市场预期、云南白药由于增发原因、仁和药业由于资产注入分别取得了21.34%、13.24%、2.02%的正收益,跌幅较大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原料药行业,主要由于市场对周期性行业的回避加之上半年涨幅较大原因。

目前市场有种观点认为,医药股相对于其他行业估值显得“太高了”,认为这是导致板块“遇冷”的主要原因。但段炼炼并不这样认为,她表示,截至2008年第三季度末,医药行业2008、2009年动态PE分别为19.6倍、15.2倍,在各行业中位列第四,相对市场溢价35%左右,但从个股估值水平看,估值中枢在20倍、15倍左右,相对市场估值溢价基本合理,也就是说,8月中旬以来的一轮补跌使得医药板块估值基本跌至合理位置。她更坚信这是机遇,而不是“退缩的理由”。

同时,锻炼炼强调,但值得指出的是,仍有一批个股估值处于较高水平,如通化东宝由于市场含有胰岛素II期大幅放量的预期而高达44倍、26倍估值,华兰生物(上海莱士)由于血液制品行业处于高景气和疫苗上市预期原因,天坛生物由于资产注入预期,云南白药由于增发原因,国药股份、恒瑞医药由于长期以来基本面良好、增长较确定,科华生物、双鹭药业、康缘药业由于高成长性,市场都给予了较高的估值溢价。她认为,对于经营质量较好、成长性相对确定的一线个股给予2008年30倍、2009年25倍PE较为合理;对于长期经营质量较好、短期遇到经营瓶颈的“次”一线股以及成长性较好、基本面有瑕疵长期经营质量有待市场逐渐观察接受的二线股给予2008年25倍、2009年20倍PE较为合理。值得提醒的是,有些个股估值水平已经提前反映明年乃至后年高预期,估值已顶在“天花板”上,为此她建议投资者暂时回避这样的个股。

精挑细选 “非主流”个股更具吸引力

锻炼炼认为,在第四季度,医药行业在基本面景气、医改预期和当前较为合理的估值水平背景下仍是优选的配置板块之一。在投资策略上她建议“轻行业、重个股”。从市场关注度来讲,她表示,投资者除了应该关注云南白药、S三九、恒瑞医药、国药股份、科华生物、上海莱士、东阿阿胶、海正药业等基本面良好、估值合理的行业“主流”股票外,仍可买入双鹭药业、一致药业、华东医药、华海药业、仁和药业等“非主流”个股。双鹭药业业绩快速增长,明年业绩仍有超预期可能,估值仍有优势,一致药业业绩增长稳定,估值偏低,华东医药基本面在逐渐好转,估值较低,华海药业明年面临沙坦放量机遇,随着油价回落成本压力也将有所缓解,仁和药业正处于前期营销投入之后的产出期,可关注注入资产盈利能力。

重点公司点评:

双鹭药业(002038):高增长、高盈利支撑公司股价表现优异

我们注意到,公司的股价却一直表现得非常坚挺,在大盘持续下跌之中,它甚至在5月中旬还创出了历史新高。此后,公司股价尽管随大盘有所下跌,但截止10月底,公司股价相对去年年底的收盘价仅下跌了12.29%,显示出非常好的抗跌性。

公司主要从事生物、生化药物的研究开发、生产和经营,经过几年的积累,公司从2006年起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公司销售收入在07年-08年均保持了60%以上的增长。与可比公司相比,公司毛利率一直保持在较高的水平,且由于公司的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都很低,使得公司拥有可比企业中最高的销售净利率。进入08年,由于工艺改进和贝科能原料自给率的提升,公司毛利率水平又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这大大提升了公司的盈利能力。

篇4

车联网、无人驾驶与新能源汽车离我们越来越近

今年的CES不再是手机展,而已有成为车展的苗头,奔驰、丰田、雪佛兰、福特、大众等汽车厂商不约而同的展示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奔驰亮出的F015 Luxury in Motion纯电动无人驾驶概念车更是引起了不少尖叫,网络科技俨然已全面渗透到汽车产业领域。

可能看上去,奔驰F015概念车离我们还有些遥远,但车联网、智能驾驶、新能源等汽车技术已经离我们非常接近了,而且国内网络科技企业和汽车厂商已在进行积极探索。去年,百度对外证实正在研发无人驾驶汽车,并且表明会开发一款名叫carnet的车载智能平台进入车联网领域;同期,阿里与上汽达成合作,宣布共同推进互联网汽车发展;就在此时,乐视也宣布与北汽达成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

虽然无人驾驶技术要全面市场化仍需时间,但车联网的大门已经完全打开,百度、阿里都已具备车联网的技术和网络服务资源,2015年极有可能会出现真刀真枪的竞争局面。另一方面,这两年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持积极态度,中央及地方政府对电动车有较大的优惠补贴力度,比亚迪、奇瑞、北汽、上汽等国内汽车厂商均已推出电动车产品,特斯拉在2014年引爆舆论对电动车市场的关注,进入2015年,国产电动车将会成为舆论的关注焦点。

车联网、无人驾驶,以及新能源同一时间出现在市场,汽车产业正迎来一场巨大的技术变革。

智能家居、可穿戴回归理性,小众变大众仍需时间

2014年围绕智能家居、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产品和争论呈现冰火两重天的景象,一端是资本市场的狂热追捧,另一端是自媒体们不断的泼冷水。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短时间内仍不被市场看好,目前为止市场仍没有一款受到追捧的产品出现,可见小众热闹变成大众需求仍需要时间。

虽然消费市场尚未成熟,但对于百度、腾讯等巨头而言却需要提前布局。2014年,百度推出了Baidu Inside合作计划,吸引了诸多智能硬件开发商,同时上线了dulife平台负责可穿戴智能市场,小度Family(14年底推出百度智家平台)负责智能家居市场。同期,腾讯通过微信也上线了智能硬件平台,在2014年腾讯不只一次宣称要“连接一切”,智能家居和可穿戴市场的发展自然会腾讯重点关注。

百度、腾讯的智能硬件平台逐步完善,2015年两大巨头围绕智能家居和可穿戴的市场的争夺将会成为重点。在今年CES大会上,英特尔推出Curie模块计划,这款纽扣大小的系统芯片或将促进可穿戴市场的发展。

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进一步市场化

2014年,科学界巨擘霍金和特斯拉CEO马斯克相继抛出的人工智能杀人论曾引起了一定程度的恐慌,不过并没影响到科技巨头们对人工智能的研发热情。

人工智能已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迎来市场化契机。微软在中国以“小冰”的形态尝试人工智能发展市场化发展,而百度在去年先后挖来吴恩达和张亚勤两大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物。

这两日机器人又称为热点话题,日本首富孙正义表示:“(2050年)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将能够成为全球第一,日本将不再是‘日沉之国’,而将复活为‘日出之国’”的惊人言论引起了不小的骚动,孙正义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是大力发展机器人。在此之前,郭台铭也曾提出发开机器人来代替人工在流水线上工作。

在实用性逐渐提升的同时市场价值会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离我们现实生活越来越近。

国家即将出台工业4.0指导意见,2015年工业开始互联网化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现场会在青岛召开,会上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处长王建伟表示,2015年将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的着力点和发展方向。

指导意见一出,工业4.0会迅速从概念期步入市场化阶段。工业4.0是以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为基础,通过大数据分析等网络科技为工业企业提供市场分析,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盲目生产导致产能过剩而造成企业危机。

2014年O2O市场爆发式发展让零售业和服务业迅速与互联网结合,制造业与互联网结合已是必然趋势。在政府的有明确政策的推动下,工业4.0会得到互联网企业和制造业企业的们积极响应,而手握大数据技术的BAT必然会成为其中的主导者之一。

据通用电气公司预计,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将直接应用于各行各业,并产生32.3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到2030年,或为中国带来3万亿美元GDP增量。2015年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元年。

三巨头将在O2O市场展开最激烈的角逐

2014年O2O市场彻底爆发,零售O2O、服务O2O、社区O2O、汽车O2O等领域均出现了不少创业明星,同时BAT三巨头也在不断加快开发O2O市场的力度。

近期,微信版本更新,O2O用意明显,红包、摇一摇等主要功能都会被用在尝试O2O业务的探索;此前百度推出的直达号功能也将在2015年全面向市场开放;阿里虽然在O2O领域做过诸多积极尝试,但始终缺乏一款类似微信、手机百度这类连接线上线下的载体应用。

另外,作为O2O的发源地,团购一直都是BAT关注的主战场,百度在2014年全资收购糯米,成为BAT三家中唯一一家直接参与团购市场竞争的巨头,而腾讯和阿里分别选择投资了点评和糯米。

围绕三巨头O2O布局的分析非常多,大家可以直观的感受到,三巨头在2014年基本已经完成了在O2O领域的布局,剩下的就是一些查缺补漏的工作。到了2015年,三家的O2O之争会从暗斗升级到明争。

移动支付步入巨头逐鹿时代,互联网金融开始规范化

移动支付已经喊了很多年了,在2014年下半年算是正式进入巨头逐鹿阶段。去年底传出重磅消息,银联将拉拢国内手机厂商,参考苹果公司ApplePay的“指纹识别+NFC支付”模式组建AndroidPay。这是银联在于中移动争夺移动支付主导权获胜之后,投入力度最大的一次面向2C市场的移动支付布局,根据此前传出的消息,AndroidPay项目会在今年三月落地。

不过,业界似乎对银联能否做好移动支付充满疑虑,毕竟在第三方支付市场,支付宝的先发优质已经牢牢占据了市场主导权,而且其在去年双十二期间投入巨资与线下超市、便利店等零售终端合作尝试的5折移动支付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移动支付之争中,业界似乎更好支付宝钱包的发展前景。

除了支付宝和银联两大玩家之外,微信也在积极拓展微信支付使用场景,不过从实际结果来看,有关微信支付的消息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另外,百度也在2014年积极的推进百度钱包,不过由于后发劣势,短时间内仍无法与支付宝钱包直接竞争。从趋势上来看,2015年将成为移动支付的破冰之年,阿里、银联、腾讯、百度都会不遗余力的继续发展移动支付业务,尤其是近场支付方向。

除了移动支付,2014年互联网金融业持续趋热,互联网银行正式获批,元旦之后总理首次出巡就参观了有腾讯参股的微众银行,这被认为是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鼓励;还有,P2P更是在短时间内成为竞争最激烈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其中平安陆金所估值已经达到了100亿美元,不过P2P领域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已经引了银监会的重视;另外,余额宝引发的宝宝类金融理财产品在2014年持续发酵,阿里在此基础上又推出了招财宝、娱乐宝等创新产品。随着政府对金融市场改革继续推进,以及余额宝最近风波不断所暴露出的市场瓶颈,进入2015年,互联网金融将会逐渐趋于理性化,规范化。

互联网与医药行业擦出更多火花

2014下半年,医药行业与互联网行业之间不断蹦出火花。春雨医生、丁香园和挂号网先后获得巨额投资,而其中丁香园和挂号网则是由腾讯出资;另一方面,阿里通过支付宝在打造未来医院,已与多家医院达成了合作关系;而百度则在去年与北京政府达成合作,推出北京健康云平台;不仅如此,小米在去年向九安医疗所有的iHealth品牌子实体注资2500万美元。互联网医药行业显然未热已火。

刚刚进入2015年,互联网医药行业就迎来好消息。近期,有消息称中央已完成价格等监管领域的人事调配与部分政策配套工作,未来将对医药价格以及垄断行业的价格进行全面的调整,受此消息影响近几日A股医药板块出现波动。无独有偶,国家食药监总局(CFDA)官员透露,此前征求意见稿的《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将在近期的CFDA局长办公会讨论,若获得通过,这一办法将会以部门规章的形式。业内人士表示,《办法》将允许部分处方药在网络销售,今后医药电商将与实体零售商抢饭碗。

这两个消息对传统医药行业来说并非好事,而对于互联网医药行业则非常能提振信心。若这两个消息在2015年落实,互联网医药行业将会迎来发展春天。

打车、租车、拼车市场将整体大洗牌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已火拼两年有余,在2014年底先后完成了7亿美元和8亿美元融资,为2015年的最后的竞争最好了准备。与此同时,百度与Uber正式在北京的百度大厦签署战略合作及投资协议,有媒体猜测投资金额为6亿美元。百度进入打车领域将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程度,2015年的打车市场又会掀起一番血雨腥风。

篇5

医药行业的成功经营模式

医药行业作为改革开放中较先市场化的行业,20多年来积累了很多的成功经验。虽然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药厂的净资产收益率无法同跨国公司相比,但是很多企业连续多年30%左右的成长性,弥补了净资产收益率方面的劣势,也使得医药行业维持了竞争性行业中较高的利润水平。

拿上市公司为例,就已经形成了几个较为成功的模式。可以预期的是,取得相对优势的企业,可以避免多数大型企业“大企业病”的状况,通过细分市场技术、营销等方面的创新,延续较高的成长。

从产业层面来看,化学制剂药与中药近几年大体保持12%以上的增长。毛利润率的稳定程度比较是,化学制剂药强于中药,强于医药业,另两个子行业处于弱势特征。今年以来,受到连锁药店迅猛发展,以及医保目录的扩容和广告费用投入增加的影响,中药子行业利润增长稍快(见表1)。

化学原料药行业

化学原料药历史上的几个亮点基本都与成本有关,很多企业十年磨一剑,东北药VC技术革新使得中国确立了在世界上的优势地位;海正在2003年终于成为世界上最大他汀类原料药供应商;天药与华海一直保持着在普利类原料药与地塞米松原料药方面的国际优势。

从企业资本市场表现可以看到,化学原料药行业在2005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不仅包括抗生素四大家族,也包括浙江的代表企业海正与华海。在一定意义上,这些企业的表现超出了所有分析师在一年前的判断。笔者认为,多数企业的经营模式急需转变,否则多会面临被收购的境地,以下是给原料药企业的几个建议:

第一,规范治理结构,认真对股东负责,切实履行融资时候的项目承诺,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考量公司领导层业绩的重要标准;第二,在开发新产品,制剂药等方面下功夫,每年争取开发几个适销对路的品种;第三,认真对待可能出现的长期汇率风险,通过产品升级,产业链延伸等方式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避免集中于开发低端产品,掉进“成本优先,再优先”的怪圈;第四,忽略地区差异,所有制差异,多与国内企业合作,完善自己的产业链,合适的时候建立战略联盟,运用合力对抗外资企业的进攻。

中药行业

由于很少遇到行政性降价的威胁,而且很多企业拥有相对独特的产品,减缓了成熟期产品退出市场的节奏,因此在医药行业里,多年来中药行业表现最为平稳。

相对于其他几个制造业,中药行业的营销问题不是很大,好的产品大多可以在1~2年成为大品种。但是中药行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集中在新产品,新剂型开发上。能够突破这一瓶颈的企业,在近几年表现格外突出,例如天士力,益佰制药,主要是新剂型开发的贡献,为其创造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与利润空间。目前看,虽然很多传统中药企业在剂型开发上投入很大,但是离应用到龙头产品上还有较大的距离,预计随着发改委对医保药品降价范围的扩大,中药行业过度竞争的状况也将最终出现,机会只给有准备的人,而且经营企业,缺点最少、最小的,生存时间最长。

营销费用控制,也是中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作为电视媒体广告贡献的第一大行业,电视上的药品广告几乎多到了人人喊打的地步,其中多半是OTC(柜台销售)类中药贡献的,原因有播出时间密集,低水平重复,产品诉求表达不清等。碰巧的是,这里提到的天士力与益佰制药,今年用高价位买断了央视电影台两个黄金时断的冠名权。在跨越了产品宣传的第一层次后,这两个企业,与电影中的精品一起,进入消费者的记忆空间;这仅仅属于“花钱花到刀刃上”的一个例子。

我们总结了一些中药行业发展的驱动因素:1、连锁药店,平价药房铺货的贡献;2、医保目录产品放量,各地区节奏不同步;3、农村市场启动,集中于中低端产品;4、优势企业品牌化,集中于高端品牌药;5、老龄化与需求不足,中国老年人口比例正在逐渐提高,而老年人人均消费药品比正常人群高4倍,同时老年人的消费能力比较低,因此,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面临需求相对不足的情况。

受到上述驱动因素分层次的促动,中药企业表现优于前几年,产品能够形成梯队,并将在未来的消费升级中发挥更大作用。

化学制剂药行业

在肝病药领域,比较有名气的是正大天晴。其主要产品虽然是中药提取物类别,但是由于是处方药,大多在医院销售,而且化学成分确定,这一类药品通常被称为现代植物药,归为在化学制剂药行业内。类似的企业还有昆明制药。

长期以来,化学制剂药行业似乎与“大品种战略”无缘,理由包括跨国药厂的正面竞争、受到知识产权保护、行政降价、处方药不得在公众媒体做广告等多重威胁,在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大病种类上几乎无法同欧美药厂抗衡。令人欣慰的是,部分企业已经在抗肿瘤等品种上取得了突破,在国内市场的优势超过了欧美企业;从经营指标上看,化学制剂药行业正在逐步脱离经营低谷,营业费用控制等指标上优于中药行业。

化学制剂药行业强调的是专业化,精耕细作,寻找独特品种的放大机会。虽然目前还没有企业成功复制了恒瑞与复星的经营模式,但是在肝病领域,糖尿病领域,以及感冒药领域,国内企业还是有实现突破的可能。

慢性肝炎药物市场分析

病毒性肝炎是严重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传染病, 对于慢性肝炎的治疗,与对癌症的治疗相似,都缺乏完全有效的药物,从根本上说,乙肝疫苗,以及即将完成临床研究的治疗性乙肝疫苗,才能最大限度降低乙肝的发病率。虽然我国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覆盖率已达90%以上,但是在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然占首位,平均年发病率为100/10万左右,即全国每年发生急性病毒性肝炎约120万例,而现患的慢性肝炎病人为1200万例,每年死于肝病约30万例,其中50%为原发性肝细胞癌,绝大多数与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有关。

目前已经进入临床治疗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是干扰素、拉米夫定以及苦参素类三大类:

1、干扰素。干扰素目前国内有30多家公司生产,产能超过了欧美国家的总和,但是销售额却很少有过亿的,原因是一方面医院加价巨大(通常3~7倍),另一方面是生产企业恶性的价格竞争,使得产品的生态环境不佳。

2、拉米夫定(商品名贺普丁)。近几年来的大多数时间里,贺普丁都是中国葛兰素史克销售最好的药品,基本上没有遇到多少正面竞争。

3、苦参素类。90年代初,人们在应用氧化苦参碱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过程中,发现其对乙型肝炎有治疗作用,不仅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而且可以使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HBeAg及HBV DNA)转阴。在其后十余年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中发现,氧化苦参碱具有直接抗乙肝病毒和抗肝纤维化,对肝细胞凋亡有阻断作用,对重度乙肝及重型肝炎也有治疗作用。也就是说,抗纤维化,一定程度抗肿瘤,双向免疫调节是这类产品的主要市场诉求。但是,其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也是有限的,有效率也不能非常满意,而且对于垂直传播及感染时间较长的患者疗效较差。

从南方所数据上看,贺普丁与干扰素在2000年前后销售额遥遥领先,但是近年来市场表现不尽如人意,原因是病程长的病人以及复发病人的影响。而苦参素与其他类增长速度比行业平均增长速度高一倍多,新药在其中的贡献不小。当然,不同病人所需疗效的差异化,也是后发品种的细分市场切入点。笔者判断,如果不考虑可能的技术革命,苦参素类药物的增长仍然会领先于整个肝炎药物市场的增长。

目前在苦参素类制剂领域,正大天晴的市场份额过半;宁夏博尔泰力药业也占据了一定地位,特别是2002年博尔泰力苦参素胶囊的上市,使其市场规模有了较大的增长;广州白云山下属公司的苦参素产品是上海长宁区医院与上海市传染病医院的研究成果。这几个企业的苦参素类制剂,伴随着市场的高速增长而得到较快发展。

成功模式对肝药市场的启示

技术、政策与消费拉动,始终是对企业影响最大的驱动力,具体到肝病药物企业,也应该围绕着这几个项目做文章。目前慢性肝炎药物,涉及到十几家上市公司的龙头品种,如果考虑到诊断试剂与疫苗企业,相关公司就更多了。由于乙肝是世纪顽症,笔者认为,能够复制成功模式的企业,可能在这一领域成为最终的行业龙头。

首先是现有产品有较强的定价能力,通过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来实现,目前片仔癀,华邦制药等企业的毛利润率就得以保持。

其次是新产品开发能力强,每年最好有收入10%附近的研发投入;最好是经常有独特的新产品出现,在细分环节有优势的,例如肝纤维化,病毒复制,病毒基因整合等方面。这一方面笔者看好从事PEG化干扰素,单克隆抗体,新的植物提取单体,以及复合治疗方案的公司。

再次是政策跟踪能力强,以及运用到营销创新中的企业。这方面是国内企业的优势,不需要很高薪水聘请产品经理,也能完成较好的市场推广计划。

最后是企业战略。是走恒瑞与天士力那样的单品种绝对优势,还是走复星那样的多品种集合于商业平台的模式,需要企业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迫切需要解决的是企业资本平台、技术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以及物流平台效率的提高。

篇6

新年伊始,肝素钠市场逐步看涨。记者从中国肝素行业网站获悉,从20xx年12月的9500元/亿单位上涨到1月份的11000元/亿单位,微涨15%。如按20xx年年中曾一度跌到6000元/亿单位的低谷来算,则反弹幅度已经超过80%。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的20xx-20xx年中国阿地肝素钠市场调研及产业投资建议分析报告显示,国内外的市场需求比较稳定,肝素钠市场有望告别10000元/亿单位以下。虽然涨跌起落都时有发生,但再回到20xx年低点的可能性很低。肝素钠的原料来自于生猪,目前世界各国均从猪或牛羊的肠黏中提取。在化学上肝素钠属于天然“粘多糖硫酸酯类”物质。从20xx年1月情况来看,国内生猪惜售现象明显,且这一态势将在20xx年得到延续。

肝素钠行业观察人士表示,之前价格走低的很大因素在于美国的肝素钠注射液导致过致死事件,拖累了整个行业的发展。以往也出现单月价格上涨,能否形成整体上涨趋势还需再观察。

从近期情况看,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价格逐渐开始走高。在功能上,肝素钠具有抗凝血功效,用于防治肿瘤病症转移和扩散的贵重药品,同时也是临床医学上用于治疗肾病患者渗血、急性心肌梗塞症、清除肾病形成的尿毒等。同时,肝素钠在降血脂和免疫方面也有较好的功效。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肝素钠的研究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行业未来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20xx-20xx年粗品肝素钠市场前景分析预测报告

20xx-20xx年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20xx-20xx中国粗品肝素钠行业市场调查报告

更多医药行业分析

篇7

这是一个中国医药工业转型的时代,这是一个中国医药企业必须进行抉择的时代,回归我们的主业,看清我们生存的根本,才能在未来的征途中形成我们自己的市场竞争优势,形成我们自己的营销特色,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渐行渐远。

那么在2012年医药企业如何进行整体的营销决策呢?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团队对中国医药市场进行了深透的研究,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全面改善医药企业的竞争策略:

一.策略领先 行动制胜

医药工商企业应当全面审视自身的产品策略、市场策略、渠道策略,在整体策略领先于同行业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同时还要变革企业的营销模式、管理模式,建立高效的运营组织、强化执行力。

面对医改的新形势,医药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医改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正确评价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发扬优势、弥补劣势、抓住机遇、规避风险、快速发展。而策略领先和行动制胜将是医药企业在未来市场抉择中胜利的根本。

1.根据政策、市场调整企业的产品策略

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先生对多家成功的医药企业进行研究时发现,好的企业在产品规划上都有其独特的方面。比如提起西安杨森,我们想到的是达克宁;提起修正药业,我们想到的是斯达舒;提起三九,我们想到的是三九感冒灵颗粒。这是典型的产品品牌优势企业,然而,提到同仁堂我们想到的恐怕不是具体的产品,而是高品质的中药系列;提到王老吉,我们想到的不是抗生素的典型代表,而是跟上火、上呼吸道等相关的产品。

这就提醒我们,产品规划要具有差异性,这个差异性来自于企业对竞争市场的充分了解,从产品品质、产品内涵、产品系列化、产品包装,到产品市场传播策略等都要形成企业和产品自身独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进行跟随性的产品规划,比如省级部门可以根据本省的实际需要进行基本药物的扩容,这时,企业要积极参与其中,帮助省级相关部门制定有利于企业自身的基本药物目录。

2.对全国商业布局进行合理规划

随着招标主体逐步变换为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商业企业的职能将由批发商转变为配送商,这将导致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发生转变,配送业务将成为医药商业公司新的盈利模式,其主要收入为药品的配送费,配送费用包含在招标价格中,按比例向配送公司返还。这样一来,拿不到配送权的企业未来会被边缘化,或许被淘汰。

医药企业必须谨慎选择商业客户,和主流商业形成业务对接,以便在主流商业内形成相对强势的渠道通路,这对医药企业所有产品的销售都会起到好的作用。

3.顺应形势建立适合的市场管理模式

鉴于各省的医改情况不同,医药企业要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调整市场管理模式,重要的是配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营销模式。同时保证价格体系,由于安徽模式的全国推广和各省在进行招标挂网时要比对其他省同类产品的招标采购价格,这就要求医药企业的价格体系不能做穿,否则就会逐渐被淘汰掉。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由于在各省的营销模式不同,如自建办事处、制与底价承包制等两种或三种相结合的体制,造成了对各个区域的掌控力度存在差异。又由于掌控力度的差异,企业在招投标采购上形成了不同的价格,这是极其危险的事情,必须尽快加以改善。

二.决胜终端 管控渠道

新医改带来的药品市场扩容不是平均分配,而是国家有针对性地对相关市场进行培育,在这个培育过程中,及早介入国家培育市场的医药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格局中获得最大的收获。

新医改对我国的医药终端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影响会给医药企业形成几个具有增长性的终端市场。国内通常把中国药品市场分为四级:一是医院终端,指县及县以上医院;二是零售终端,指所有药店(包括连锁);三是社区终端,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站;四是第三终端,指农村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诊所等。

医院的市场总量将继续增长,2011年前三个季度,全国公立医院就诊人数达15.64亿元,同比增长1.28亿人次,高端医院采购增幅下降为15.35%。公立医院药品销售同比增长31.98%三甲医院的市场份额在增加,县级医院份额增长较快,新农合若有40%流向县医院,将带来约巨大的药品消费增长,县级医院药品销售总量将增加1倍。

由于中国新医改已经定了了基层突破的新医改决策,以乡镇卫生院为龙头的农村医疗市场和城镇社区医疗终端份额将快速增长。 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由于新医改的推进,药品集中采购趋势对零售和连锁打击非常大,2011年零售终端增速下降为15%,上半年药店增加16929家,连锁增加2409家,未来增长速度可能进一步放缓;未来对医保定点资格的竞争将更加激烈;零售药店和连锁药店将受到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零差价的冲击。

从现在的情况看,医药企业惟有通过国家政策导向的营销规划才能对新农合和社区两大最具潜力的市场进行布局,未来的终端掌控是政治性的低成本的掌控,而不是通过市场手段的终端掌控。通过介入新农合、社区和基本药物目录进入国家强制使用的目录范围,就会随着新医改的推进逐渐进行真正的全终端覆盖,这种覆盖相对市场运作来说是低成本的,是强制性的,是相对垄断性的。

在进行政策性终端掌控后,医药企业还要解决渠道商业的配送问题,慎重选择未来的商业客户,对全国性的渠道商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主流渠道建立良好的关系,在管控渠道上形成医药企业自身的优势。

三.模式转型 适者生存

未来的市场是综合实力的竞争,在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要素中,不同的医药企业也许只是在某个营销要素上较为强势,因此必须进行综合实力的培育和建设,将上述四个要素配置成合理的组合,通过模式转型适应不同区域市场的发展。

鉴于营销模式的适应性,企业必须从各省政策、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有效提炼出不同的实效营销模式;同时,这些不同的营销模式又必须统一在企业的整体战略之下,必须能在不同的省级医药市场环境下实现医药企业的生存战略和发展战略。综合来说,医药企业要抓好政府关系、产品、渠道和终端四个竞争要素。

政府关系是进入医药竞争市场的资格,缺乏良好的政府管理体系和能力,在未来的医药市场将寸步难行。

产品是营销的载体,竞争要从产品的功效、定位、宣传、成本和目标市场细分等多方面练就竞争力。医药企业要提炼产品的价值,深挖产品的商业卖点,让患者在购买产品时觉得物有所值。比如达克宁由于商业定位明确,成为了治疗脚气的名牌产品,好多相近成分的产品泛泛地定位于皮肤用药,使消费者失去购买的目的性,自然失去了市场竞争能力。

在药品集中招标采购中,渠道的力量正在逐步凸显,对于同质化程度较高的药品,渠道和终端的真正的使用和认可往往决定了产品在招标中的命运。同时,集中招标采购后,指定配送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医药企业的产品销售规模,是否配送、配送量的大小、配送的覆盖范围等都将直接影响医药企业在当地的销售规模和市场份额。医药企业的渠道之争还表现在医药企业占用渠道商业公司资源的比例大小、商业公司与企业的合作紧密度、渠道政策的调整等。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加强基层突破的问题,要求生产企业自己配送,但这在真正的基层,企业生产企业自己配送是不现实的,那么渠道的竞争将伴随医药营销的全过程。

很多医药企业认为,在新医改的推行下,终端将被强制使用目录内的产品,所以终端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就不那么重要了,这是极端错误的想法。终端在未来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只会越来越大,强制使用只是表象,问题是使用多少、进了产品是否使用不一定由政府说了算。医药企业对终端的拉动和维护还是必须的。笔者医药医疗管理专家史立臣认为占据终端、扩大销量是长期的工作,不要企图一步到位。

三.提升能力 永续发展

在新医改大背景下,医药企业要学会借势,抓住政策机会。如何抓住政策机会?企业必须先通过提升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核心竞争力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永续发展。

在新的医药市场环境下,医药企业必须快速打造自己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才能在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壮大和发展。构建医药企业的营销核心竞争力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营销战略转型

从简单的产品销售提升到企业管理层面的竞争力上,重新考虑企业的产品战略、营销战略、职能战略、人才战略,并根据企业实际进行调整,这是目前医药企业首当其冲的工作。

2.提升营销管理水平

横向比较各个行业的发展,医药行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很低,不像快速消费品行业,由于外国竞争者的大举进入,我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在先进的经营理念、管理理念、销售策略、团队建设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因为该行业不仅是“狼”来了,而是来了“狼群”。当前,医药行业来的“狼”还不多,以往粗糙的管理模式目前在市场竞争中还能混碗饭吃,医药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危险的逼近。

3.建设专业的、有竞争力的销售团队

这个口号医药企业喊了多年,但笔者还未见到哪一家国有医药企业的销售团队在专业化上有突破性建树。制定销售政策不了解或不根据政策信息、行业信息、竞争信息,也不考虑公司战略,这不叫专业;销售队伍还在市场上使用“三板斧”的老招,这也不叫专业。  专业做医药管理咨询的北大纵横医药团队认为专业化是指在人员招聘、管理等方面,坚持选择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定期进行各方面技能的培训,以便更好地服务客户,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同时进行合理的管理、授权和配置,尽量精简非客服人员。建立专业化营销队伍和营销管理队伍,形成权责匹配、管控有力、灵活高效的专业化运营体制,建立一个从上到下的专业化营销队伍、管理系统和运营体制,通过一系列的营销策划,为医药营销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4.强化市场部

很多医药企业的市场部都是摆设,没有真正发挥市场部应有的作用。市场部在企业中是参谋部,没有参谋部的作战策略就跑到市场上去冲杀,销售结果可想而知。

好的市场部应该发挥如下作用:现有市场分析和未来市场预测;营销信息库的建立和维护;消费者心理和行为调查;消费趋势预测;品牌推广、消费引导;竞争对手分析与监控;通路调研;围绕公司销售目标拟定市场开发计划;会同企划部制定营销、产品、促销、形象等企划案,并与销售部、客户部共同实施;现有产品研究和新产品市场预测;为公司新产品开发提供市场资料。

5. 强化医药企业政府关系管理

策略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研究政府新医改的工作思路,调整医药工业企业的组织结构:

现在很多医药企业没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有的即使有也是在市场部之下的底层级职能编制,更多的是没有相对固定的职位和编制,杂七杂八的工作都做,就是政府事务工作做的少。另外,有些医药企业即使有专门的政府事务部门也是摆设,既没有完善的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方案,也没有相关的政府事务拓展经验,最重要的是几乎所有的医药企业都没有年度政府关系拓展和维护的预算,资金和费用都是来自在整体预算编制之内的结余或者挪用。

2).参与省级或者地方的新医改政策制定,或者为之提供服务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各省可以根据各省的实际情况推进新医改的进行和完善新医改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国家的新医改方案只是一个大纲式的文件,内容不具有实操性,这样各省就会制定适合本省的实操方案。医药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对国家医改政策的研究,向省级管理部门提供合理的建议,为省级相关部门分忧解难,或者为省级相关部门就本省新医改方案的制定提供相应的服务,具体服务内容医药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思考。

3).编织医药企业自身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

由于医药企业的市场营销布局是面向全国的,所以医药企业应该在全国范围内建造自己的政府关系网,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依靠公司的政府关系部门,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驻地营销人员的人脉关系和业务能力,还要借助医药企业的商业客户,三方面共同努力打造医药企业庞大的全国性政府关系网络,未来医药企业的全国性市场布局的根本就是企业自身构建的政府关系延伸到哪里。

篇8

货架市场需求大增的因素

一、随着国内企业投资信心的增加,在仓库建设方面的投资也越来越多,货架市场自2009年下半年好转后,在2010年较快恢复。

二、2009年许多企业为控制风险暂停或取消的项目,在2010年重新启动,一部分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企业,不仅启动了2009年计划要上的项目,甚至在此基础上追加了2010年的计划。

三、2009年末,一些货架制造企业为争取更多订单,不惜采用低价策略,造成2010年初货架市场价格处于低位运行状态。而货架的主要原材料――钢材的价格也处于低位运行。这些因素导致货架的售价较前几年低廉。其他物流设备也存在类似情况。鉴于此,许多投资者在资金有富余的前提下,在仓库建设方面的投资较以往要多。

四、土地控制越来越严格,仓库越来越向高效率的密集仓库形式发展,这类仓库往往设有货架系统。此外,随着劳动力成本提高、劳动力市场紧缺,依靠大量人工进行作业的企业不得不提高自动化水平,其中也有仓库系统。

代表性行业的市场表现

2009年,烟草行业项目大量集中上马,2010年逐步回归正常,但技改项目仍在继续,烟草商业配送项目不断涌现,烟草行业仍然是2010年货架市场的主力军。

医药行业的技改项目不断增多,大型医药配送中心项目大批涌现,因此,2010年医药行业的项目较上年有大幅上涨,如:国药控股、九州通医药、华北制药、安阳大洲等企业,均有多个自动化立体仓库或大型配送中心建设项目。

受经济危机影响较小的行业,如在2009年投资谨慎的食品、饮料、连锁超市物流等行业,2010年在仓库方面的投资显著增加,较大型及大型项目不断涌现:如某食品集团在国内同时建设8个大型自动化立体仓库;大润发、物美、乐购等超市均有大型物流中心建设项目……

在服装纺织行业,像山东孚日、溢达纺织等企业均有大型立库项目或配送中心建设项目,加之像报喜鸟、美特斯邦威等受出口影响小的企业,也纷纷立项进行自动化立体仓库的建设。

2010年,货架的外贸出口仍然处于低谷,这对于依赖外贸出口的货架企业而言打击比较大。

货架市场区域性分布悄然变化

虽然货架市场分布仍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但原来所占份额较少的环渤海地区在2010年已悄然超过珠三角,基本上与长三角货架市场相当。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地区货架销量也较2009年有较大上升。

全年货架价格先抑后扬

从2009年刚刚进入2010年,大多数货架厂商还处于订单不足、开工情况不佳的局面,加上开年初期大项目正处于立项阶段,市场上能够看到的项目相对较少,导致货架行业恶性竞争。

随着货架采购量逐步增加,厂商间的价格竞争有所缓解。同时,用户对资金投八的谨慎程度有所上升,更加看重采购产品的质量、服务。

下半年出现的项目扎堆上马的局面,也一度使货架企业出现安装服务人员大量不足的情况。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货架价格逐步回到正常水平。

货架厂商的发展喜忧参半

在2009年应对经济危机较为得力的货架厂商在2010年得到更大的发展,一些本来运营情况不佳,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企业则每况愈下,有些企业甚至选择了退出。

2011年货架市场分析

影响2011年货架市场的有利因素包括:

一、国内经济非常活跃,企业投资欲望大。

二、土地资源越来越少,企业投资逐步从圈地扩张转向在已有厂区内的技术改造。

三、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劳动力资源逐步紧张,企业自动化、信息化需求已显迫切。

影响2011年货架市场的不利因素包括:

一、国际经济尚未得到良好恢复。

二、目前出现的通胀问题比较严重,国家已出台多项调控政策抑制通胀,会导致企业投资计划流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