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8篇

时间:2023-08-04 09:19: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音乐教学不足及改进

篇1

关键词:小学音乐;歌曲;现状;解决策略

歌曲的学唱是小学音乐教学的关键内容之一。学生们通过学唱歌曲、聆听音乐,可以获得情操方面的陶冶,对身心成长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音乐教材课本中,很多歌曲都存在不足之处,从而使学生感觉学习十分困难,长此以往,必将使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发生下降,严重的甚至产生厌恶心理。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应转变教材格式,音乐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掌握音乐基础内容,从而为学生以后的成长夯实基础。

一、当前小学音乐教材中歌曲的现状

现今,原创性的歌曲越来越多,而教材上的歌曲就面临了较为尴尬的境遇。我们都知道,质量较差、格调较低的歌曲是无法进步小学音乐教材的,然而,一些质量良好的歌曲也不一定都可以选入教材,需要结合教学的任务,仅可以作为一些聆听类的曲目编录到教材中。同时,当前很多歌曲由于时代过于久远,学生们缺乏对歌曲内容的认知,无法形成画面,从而使学生感觉学习起来十分困难,丧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所以,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内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以后的成长与发展夯实基础。

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方法

(一)冲破教材的束缚

在进行小学音乐教学期间,如果将课程内容局限在教材中,则会使学生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师应针对性的选取一些同教材内容相关联,但有冲破教材束缚的流行性歌曲,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及价值观,对一切充满好奇,教师就应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将音乐知识同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兴趣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音乐技巧,提高自身音乐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发挥着十分显著的效果。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示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灵活的短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民族的舞步》课程时,由于很多学生都不能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化,所以掌握该课程内容十分困难,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民族的图片,放映一些少数民族人们跳舞的视频等,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形象的对课程知识进行了解,从而更深入、扎实的掌握音乐内容。

(三)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想要提高教学质量,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尽管当前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存在一些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再加之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就会遏制学生的音乐才能。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需要改进教学模式,为学生创建轻松、欢快的教学氛围,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普遍都喜爱玩耍,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将游戏引入音乐教学中,或者带领学生编排音乐剧,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喜爱,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总结

总而言之,尽管当前小学音乐课本中的歌曲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那么,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就应冲破教材的束缚,转变教学模式,利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从而帮助学生完善自身发展。

篇2

 

在音乐教学迅速发展的今天,对音乐教学的改革突飞猛进,我国教育尤其是美育,比任何一个时代都要重视。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

 

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曾提出:“音乐是人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修养,教育就不完整,离开了音乐就谈不上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在音乐教育改革的今天,我国一些地区,一些学校依然不重视音乐这门艺术学科,尤其是引导和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琴法技能成为初等教育音乐课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一、导致初等教育琴法课教学困难的现状和原因

 

在我们耳边总能听到这样的话语“琴法课多舒服,多好教,弹个曲儿就完了”。 但实际上,用心教学的教师都知道琴法课是最难教的课程之一,因为它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在教师个人素质、教师现代化技术操作和教学方法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现阶段,在初等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琴法课教学中,历来在“教”与“学”两个方面都不曾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由于重视程度不够,加之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考试而进行的,所以整个学校就没有教音乐与学音乐的氛围。即使是在琴法方面有所天赋的学生也被这种教学制度扼杀了。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管理部门特别重视文化课的教育极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忽略了音、体、美等艺术学科的教育,而且这种思想还相当严重;

 

2、城市地区中小学与农村及边远地区的中小学在音乐教育及发展上极不平衡;

 

3、音乐师资缺乏且教学设施严重不足;

 

4、多数农村及边远地区根本没有专职音乐教师,即使有专职音乐教师其专业基本功也十分薄弱,甚至专职的音乐教师因为学校师资力量的不足或谋生的困难转而改教其他文化课,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可以说,是农村及边远地区音乐教学的一种“怪现状”。

 

5、绝大多数音乐老师缺乏系统的音乐知识,有的对音乐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不甚理解,教学方法呆板、僵化且单调。

 

导致初等教育琴法课这种教学现状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琴法认知上的差距

 

由于接受初等教育琴法课专业的学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的落后和教学观念的滞后使得其学习琴法的条件比较落后。学生对音高、节奏、时值等没有一点感觉。另外由于审美观念的落后,使得农村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其次,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从而真正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琴法课专业教材内的制定

 

《音乐教学大纲》是音乐教学的依据,是学生获得良好审美观的条件。因此,选择合适的琴法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现行的初等琴法音乐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相脱离。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要求初等教育琴法专业的老师要重组教材、丰富教学内容。

 

(三)学校设备不足,音乐氛围差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学基本上按前苏联凯洛夫的教学实施的,课堂上五环节已成为僵化的模式。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以学生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为学生提供开放式的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进各个水平及层次学生的发展。

 

二、加强和改进初等琴法专业教学的方式和具体措施

 

(一)改进方式:在教学中,加强和训练学生的基本音乐技能,加强琴法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听觉和形象思维。课堂教学采取多种形式 。

 

此外,琴法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也不可轻视,这样他们弹奏的曲调才有表现能力。欣赏教学也尤为重要。欣赏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可分为课内欣赏和课外欣赏。教师应充分利用电化教学设备让学生经常欣赏音乐,培养其对曲谱的感受力和“音乐细胞”。

 

(二)改进措施:

 

第一、要全面提高对中小学琴法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认识。各地教育部门应当把音乐教育放到较为主要的位置上来研究,充分认识音乐教育在中小学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开启学生智力,增强道德观念,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二、抓好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根据我国农村中小学面广量大,艺术师资力量严重不足的现状,各级师范学校应结合社会需要,体现灵活而有针对性的办学原则。

 

第三、加强琴法教学的改革。琴法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业务水平,要经常组织一些音乐课评优活动,多听有关教师的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从而推动面上的教改。

 

三、小结

 

“没有艺术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艺术素养的人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不合格的人”。但在应试教育的传统思想束缚下,琴法教育往往被严重轻视,音乐课也被看成“副科”、“小科”,课时经常被所谓的“主科”、“大科”挤掉。这种严重的短视行为,造成了人们对音乐教育的功能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

 

对于当前我国农村及偏远地区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情况,随着社会的不断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将会进一步地提高和进一步的改善。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应该大力多对农村及偏远地区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给予积极的支持、执行和研究。

篇3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师置换培训;音乐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6-0235-01

一、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分析

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全国中小学音乐教材建设初具规模,基础音乐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各个方面正在得到不断的拓展和丰富。但与此同时,农村音乐教育改革仍然进展缓慢。从对湖北省部分地区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前期调查了解到,在农村地区,音乐教育改革举步艰难。领导重视不够,缺少师资,缺少设备,家长认识不够,这都是农村音乐教育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农村音乐教师缺乏、素质偏低严重阻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音乐教师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农村音乐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偏低,严重制约着素质教育下音乐教育改革的进展。从本次调查情况来看,在湖北农村地区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的47所中小学(6所中学,41所小学)中,其音乐教师大多还是中师或大专毕业,有的是通过进修、培训等渠道获得学历并进入中小学任教的,而具有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的中小学音乐教师数量偏少。此外,部分中小学音乐教师存在兼职的问题,有的学校由于师资力量不足,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不乏兼职现象。

(二)音乐课程教育评价机制不完善

虽然近年来素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农村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教学方法逐渐得到改进,但应试教育对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影响巨大,音乐作为非统考科目向来不受重视,因而针对音乐课程的教育评价机制建设长期滞后。本次调查中发现,孝感市、随州市和十堰市多数农村中小学尚未就学生音乐课程学业水平的评价和音乐教师教学成果的评价形成明确方法和标准,音乐教育评价方法与过程都存在较大的随意性。

(三)教师待遇偏低,队伍建设资金匮乏

音乐课程作为“副科”在中小学教育中向来不受重视,虽然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音乐课程及音乐教师的地位得到一定提升。但本次调查中发现,音乐教师的福利待遇偏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且在学校晋级、评优过程中,音乐教师作为“副科”教师,往往被忽视,其工作成果得不到重视和认可。而音乐教师的培训,音乐师资条件的改善都需要政策、资金的支持,重视不足与资金匮乏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现有音乐教师队伍稳定性不足的问题就难以得到解决。

三、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对策

(一)依托“国培计划”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音乐教师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直接决定着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但目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现状不容乐观,强化音乐教师队伍设的需求十分迫切。当前,正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时机,也是“国培计划”实施的第三年,这为农村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提供了更大的机遇与发展空间,尤其是为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对此,应依托“国培计划”实施农村中小学教师置换脱产研修、专业技能培训,延伸“影子模式”,同时积极举办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专业技能竞赛、优质课评选、专项技能如器乐、指挥、歌唱等培训活动,不断提升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的音乐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并在潜移默化中转变期教学理念,提升其教学热情和责任心。

(二)完善音乐课程评价机制

应不断健全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学考评机制,一方面,要明确对音乐教师教学评估的方法与指标,使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目标,有计划,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明确对学生音乐科目考查的方法与指标,使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有明确的方向和目的,同时也以此更好地引导教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进。学校之间也可借“国培计划”下的相关活动相互交流课程评价机制的建设方法和评价指标,从而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身课程评价机制,有效激励音乐课程“教”与“学”成效的持续提升。

(三)健全音乐教育发展保障机制

当前,改善农村中小学音乐教师待遇,增加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资源及音乐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成为保障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的重要前提。对此,中小学一方面要结合自身情况合理申请专项拨款,另一方面也要强化对经费的管理与筹划,提升其有效利用率。此外,做好现有音乐教育设施设备的维护,提升现有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寿命,也是为音乐教师培训和音乐教育改革争取资金的重要措施之一。

四、总结

总之,音乐教育有着重要的美育功能,在农村中小学素质教育改革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强化师资建设和课程评价体系建设,以及改善音乐教师待遇和增加音乐教育资金投入,是推进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的首要举措。

基金资助: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12年度开放项目,项目编号:2012K07

篇4

关键词:教育实践?摇见习?摇实习?摇音乐教师教育专业

本世纪伊始,我国开展了新一轮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育实践亦是该指导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中,教育实践环节包括见习和实习两种。它们是培养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教学实践能力的两种重要途径;同时也反馈出学生在专业课程上的学习效果,及在体验教学实践时遇到的问题。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换言之,教育实践是教师教育培养体系中的“透视机”。透过这种机制,学生体验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再次完善自我;学校从学生的实践反馈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和改进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是否重视教育实践,将是直接影响我国学校音乐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伴随着新一轮的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步伐,使得我们有必要反思一下高师音乐教师教育的教育实践的不足。

笔者拟从对现状的分析与改进设想两方面来谈:

一、对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见习、实习现状的分析

1.整体布局的缺憾:教育实践缺乏系统的周期性整体规划

首先,缺少科学、缜密的教育实践方案。在为期四年的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过程中,应为四年内的见习和实习做出科学的合理的安排与布局,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并根据不同学年的课程设置与教学进度,结合中小学的教材和教学进度,提出相应的见习或实习目标。据笔者所知,有这样教育实践规划的院校实属凤毛麟角。

其次,时间安排的现状:根据教育部于2004年12月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教育实践安排10-12周。其中见习1-2周,实习8-10周。根据某些高师音乐教育实践的经验,在本科四年中,每个学期都会安排一定的教育见习活动。本科学习的第三、四年进行教育实习。就笔者而知,做到教育见习贯穿本科学习的四年,教育实习在第三、四学年进行的院校屈指可数。当然,一个教师真正的成长及其自身教学能力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需要倾其毕生去追求的。但无论从哪种角度讲,作为培养教师的高师教育,理应为培育教师的健康成长创造一切条件并使其尽快缩短“成长期”。大家都知道,教学是教育实践的积累。也只有积攒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课堂教学水平才能逐渐提高。

2.音乐教育类课程薄弱

这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区别于专业音乐院校的特色课程。因此在今天看来,由于过去对培养目标认识的模糊,许多高等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育类课程设置显得薄弱。然而,国外的许多师资培养的专业机构都十分重视此类课程类别。实践也证明,忽视音乐教育类课程的设置,无疑会制约将来的中小学音乐教学水平。

3.教育实践师资的缺失

在我们的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中,从事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者为数不多。而在教育实践中,各院校担任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往往一至两位,但在实际的教育实践中,基于学生的人数,我们往往是分成若干组进行教育实践。这就需要增加教育实践的指导教师。各院校通常的做法是非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教师参与教育实践的指导。这就需要对参与教育实践的非音乐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进行培训。

4.完善评价机制

在以培养高素质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等学校音乐师资为出发点的教育实践,应建立综合评价机制。评价涵盖学生、指导教师、教育实践成效(见习与实习)、本科课程学习的反馈。只有通过建立一个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的综合评价机制把四年中的见习与实习进行全程化跟踪评价,高师教育实践才能真正起到促进未来教师成长与不断提高高师教育水平的作用。

上述分析,使我们认识到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践,在整体布局、师资储备、课程设置、评价机制等方面亟待完善。在新的困惑与挑战昭示下,我们必须更新办学理念,勇于探索。

二、音乐教育实践的改进设想

1.改进教育实践的整体布局

首先,建立科学、缜密的教育实践方案。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指导下,组织中小学音乐教育专家、教学能手。高师音乐教育专家、音乐教育类教师及在校学生进行座谈、研究,制定出符合我国当下中小学音乐教育需求的高师音乐教育实践方案。

其次,加大教育实习与见习的强度和时间的投入,以保证音乐教师教育专业学生教学实践环节的充分实施。

见习:见习的频率应该是从第一学年到第三学年逐年递增,这种分布是有充分依据的,也是有其合理性和科学性的。因为每学期,都应制定出不同的见习目的与任务,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教育见习体系。如第一学年的见习目的和任务,就可以是“以教师身份初步感知中小学校环境,教育教学常规和音乐课堂教学”。在相应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可能的在前两学年多安排见习活动,多观摩一些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这样就能使学生更早更多地了解音乐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教师职业的感性认识,为下一步教育实习打好基础。

实习:传统教育体系中的师范生教育实习是到第四学年才进行。作为培养教师这一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的特殊职业来说,自然就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笔者曾多次在带领学生实习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实习的时间太迟了。实习点的指导教师也都指出,学生在实习中暴露出的人文素养的欠缺、专业课程综合应用能力与音乐教学技能的不足。由于时间关系,随着实习的结束就再也没有机会更正和完善,自然难以获得更多的收获和提高。因此,能否将教育实习增加为两次,安排在第三、第四学年;有条件的学校还可将实习点选为中学、小学各一处。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习中,充分经受一个音乐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能力等方面的锻炼,从而加快其业务素质和专业教学能力的提高。

2.增加音乐教育类课程的开设

最大限度地彰显音乐教师教育的专业特性。据调查,我国目前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发展极不平衡。除几所国家重点高师院校。有能力开设《音乐教育学》、《音乐教育心理学》、《中外音乐教育史》、《中外音乐教育比较》、《音乐教学课件制作》等课程。多数地方院校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往往只开设《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就算完成音乐教师教育的培养任务。很显然,它已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音乐教师教育的需求。因此,应加大音乐教育类课程的比重,如《音乐教育学》、《音乐教师教育技能》、《音乐课程教学设计》、《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等课程,以构建完备的、科学的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

3.提高教育实践师资的指导水平与科研能力

前文已提到专业的教育实践师资的缺失。当然,非专业的教育实践的教师,由于在其专业教学领域都有丰富的理论素养与实践经验。所以,还是有能力指导教育实践的。为了保证和提高教育实践的水平,笔者建议,在不增加教育经费支出的前提下,利用校内的教育专业资源,有计划地对所有或部分认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培训,并经常性地开展教育教学交流。从而,全面提高高师院校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不仅仅提高了教育实践的水平,也相应地提高了教师其专业课程的教学科研能力。

4.完善教育实践的评价机制

建立有效的综合评价机制,从而有效保证教育实践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素养与教学能力,及促进高师教育的办学水平。综合评价机制分为四层次:学生、指导教师、成效、反馈。

学生:按照教育实践方案,完成教育实践工作,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帮助、评价。

教师:由任课教师、实习点教师指导构成。在教育实践过程中担负组织、指导、评价三方面的职责。

校内任课教师的指导。在教育类课程授课基础上,加强对学生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方面的培养与指导。尤其在教材处理与教学环节设计给予具体指导帮助,其中包括教案写作指导和现代音

乐教育手段的灵活应用,为下一步“教学实战”扫清障碍。

实习点教师指导。应注重于课堂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等教学能力的指导,其中包括检查各项教学准备工作、教案编写、教具的准备和应用、教学中各环节之间的连接与过度,还包括试讲中教师的教态,教学中的语言以及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控制课堂教学的技巧和处理意外状况的能力,为实习教师较为顺利的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提供有力保障和支持。

成效:包含指导教师对学生教育实践的评价,与全体指导教师对于当次教育实践的评价。

反馈:由全体指导教师总结在教育实践中发生的现象与遇到的问题,回馈和反思当下高师教育的现状。

综合评价机制可采用评语、等级等形式全程考核,以此来促使学生教育教学能力的全面提高与高师办学水平的提高。

我们期待,通过高师音乐教育实践的改进,使得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学生获得一定的教学能力,初步熟悉和掌握中小学音乐教学的步骤、方法、特点,及不断创新的勇气。从而,更好地推动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2]查有梁.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与教育科学.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

[3]《中学教学教材教法》十三院校协编组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4]陈漠开.高等教育评价概论.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

[5]刘本固.中学教育评价.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

[6]瞿晓勇.高师音乐教师教育中的见习与实习.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

[7]郝亚莉.浅议高师音乐教育实习.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3).

篇5

【关键词】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音乐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小学音乐教育,由于教学仪器设备和教师思想观念等原因,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远远落后于城乡,这种差距正悄无声息地剥夺农村小学生音乐能力发展的权利。现在这一状况已经引起诸多学者的关注并积极探索解决之道。与此同时,网络社会却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以我国农村小学音乐教育为切入点,探讨网络社会背景下的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健康发展的策略,为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小学音乐教育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二、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现状

(1)师资现状堪忧。目前在农村尤其是经济落后的地区,小学音乐教师师资状况很令人担忧。据不完全统计数据,在农村小学绝大多数音乐教师是非音乐专业毕业的兼职教师。一方面是专业音乐教师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音乐教师在考核工作实绩及晋升评优等方面处于劣势而导致不少教师改教其他课程,从而造成了在农村小学专业音乐教师缺乏的现状,迫不得已只能由其他教师来兼职授课。

同时,这种师资构成从能力结构上决定了目前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效果也是差强人意。由于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长期以来重技法而轻理论,尤其不注重文化课学习。因此,专业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文化底蕴。比如,在音乐赏析教学时需要对音乐创作的背景以及表现的主题进行阐释,一些教师在表达上词不达意逻辑不清,影响了学生对音乐背景及主题的理解,达不到音乐课堂教学效果。

(2)音乐教学软硬件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在农村小学由于长期教育经费不足,音乐教学所需的软硬件条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极大影响了农村青少年学习音乐的效果。在一些贫困地区,几乎没有在音乐课学习过程中应该练习掌握的乐器,如口琴、竖笛等,音像资料则更为稀少。

(3)音乐教学管理相对落后。在多数农村小学的教学安排上,尽管音乐课课时设置符合国家要求,但是音乐课被挪用挤占的现象非常普遍。此外,在教学成绩考核上,学校往往因为忽视而对音乐课没有教学指标和考核标准。这种落后的音乐教学管理模式从教学时间和教学质量两方面制约了农村小学音乐教育水平的提高。

三、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缺位的思考

反思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缺位的现状,我们应查找造成这种落后局面的原因,并基于此,探讨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现状的解决之道。

首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落后经济增长缓慢,以及各级政府在对教育进行转移支付的不足是造成农村小学音乐教育落后的主要原因。

其次,在各类各层次升学考试中,音乐课成绩始终没有计入升学成绩。由此造成了学生不愿意在学习音乐上下工夫,教师面临在职业晋升方面的压力,不愿意教授音乐课的客观现实。

四、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主流策略

面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困难的客观现实,许多学者献计献策。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发展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的主流策略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领域:

(1)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硬件建设。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学软硬件条件较差的现实情况,许多学者提出加大财政投入的改进策略。李书宇等学者认为,“农村音乐教育应该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切实建立城乡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音乐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2)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农村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落后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缺乏优秀的音乐教师队伍。针对这一发展瓶颈,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主张,总结起来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和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应该从教育体系内部和外部开始端正思想,重建舆论环境。教学行政管理机构应从人口素质的高度看待农村小学音乐教育,通过行政手段端正农村小学校长对音乐课的错误认识,以坚持督导的形式促进音乐教学的建设。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许多学者着力研究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方法与手段。归纳起来,不外乎“走出去”与“引进来”两类。所谓“走出去”即在专业师范院校等机构建立农村音乐教师的稳定培训基地,加强他们的基本功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将新的音乐教育理念带回农村学校。所谓“引进来”即在农村小学建立师范生实习基地,将先进的音乐理论和教学方法带到农村。

五、“网络兴教”策略及其评述

一般来讲在评价发展策略的时候,首先应该建立评价假设和标准。针对农村小学音乐教育发展这一研究主题,考虑到农村的落后地位和教育资源的有限性,我们应该建立“理性人”假设和“投资最小”标准来评价其发展策略。

首先,这一策略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基于这一策略建立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系统不仅可以促进音乐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对其他如数学、英语等科目的教学效果的提升也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其次,这一策略对加强师资建设、弥补教学软硬件不足都有巨大推动作用。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资源正在以几何级数的速度日渐丰富,使农村小学音乐教师与国内乃至世界音乐教学前沿近距离接触,极大地促进了教师自身修养和教学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以网络技术和计算机软硬件为基础的网络资源提升教学策略,不仅在当前社会背景下符合人的“理想假设”方面具有较好的可行性,而且这一策略还对加强师资建设、弥补教学软硬件不足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是一项兼具良好可行性和功效性的满意策略。

参考文献:

[1]李伟.从我国城乡差异看音乐教育公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

篇6

关键词:小学音乐 课程标准 情感教育 课堂教学 评价目标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就明确指出:“小学音乐课程评价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实现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小学音乐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音乐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手段。笔者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深知课堂教学评价对于学生的影响,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研究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相关内容,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音乐课堂中树榜样典型,立评价标准

学生之间的同辈相处是小学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辈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很明显的,因此,小学音乐老师应该多多运用学生这种同辈互相影响的作用,让表现较好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以激发其他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整个班级的全面进步。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注意对表现较好同学的评价,用一种比较好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情绪去表扬学生,这样就会让其他同学对表现较好的同学产生敬佩之情,进而在同学之间形成一种模范效应,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这样就可以带动其他同学在音乐课堂上更加积极努力,最终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进步,也会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二、音乐课堂教学容情于理,“情”字牵引评价体系

音乐是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评价更应体现人文的精神。

首先,教师要从内心深处真正尊重学生、赏识学生。以教学为例,当请学生起立单独唱一段曲谱或请他说说听赏后的感觉时,我会以亲切期待的目光注视他,面含微笑,轻轻点头,以示鼓励;微微摇头,暗示他纠偏补漏。这些做法就比批评委婉得多,学生也容易认同合作。

其次,教师要善于用富有激情的评价语言加以“渲染”,使课堂上真情涌动,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获得理解的深入、心灵的感动、情感的升华。这是以情感人、以情动人的工作方法,它能使学生从内心中感受到温暖而奋发。我尝试对不同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出相应的评价:对待学习稍有起色的学生,我就对他说:“你确实进步了,老师相信你今后会做得更好。”对有创意的学生说:“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表演得太精彩了。”……针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评价,做到既不伤其自尊,又能指出不足,使他们能扬长避短,发展特长,张扬个性,健康地成长。

三、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善于寻找闪光点,正确公正地激励评价

任何课程的教学都会存在差异,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评价也是如此。常言道:寸有所长,尺有所短,月有圆缺,学有迟速。新课堂倡导我们要关心每一孩子的成长,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和谐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将注重自己的“成功感”转向全体学生的“成功感”,把教师着眼于培养尖子生的观念转向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成功感”经历,都能对所学有兴趣,都不同程度地接受美的熏陶和启迪。 例如,在课堂上一位同学为大家演唱了一首歌曲之后,我没有立即对学生的表现作出评价,而是问了演唱的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这位演唱的同学说她觉得自己很紧张,唱歌的连贯性不太好,有一句歌词还唱错了。在这位同学唱完之后,我便邀请全班同学对这位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很多同学都踊跃说出了自己的观点。

四、积极鼓励评价有助于课堂正能量的升华

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出现一些错误或者存在一些不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此时,表现不佳的孩子容易被嘲笑、奚落等。教师需要正确处理应对,以积极鼓励的态度令孩子感受正能量。在教学时,我常常会设计一些小游戏、表演、说故事等环节,鼓励孩子参与,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孩子,我们需要保护他们的自信心及自尊心。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实用性强,也极大地发挥了学生中的正能量。

著名教育评价专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精彩的音乐课堂评价,会唤醒学生对音乐学习的自信,会点燃学生热爱音乐的火种,会催生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魅力,欣赏学生自主与互评的精彩,渗透教师的关爱、包容和鼓励,这样就能为课堂注入一股新鲜的血液,使音乐课堂富有生命力,努力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既能欣赏别人又会欣赏自己,快乐地、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徐芹《小学教育中音乐课堂教学多元化评价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2012,5。

[2]董红《浅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J].学生之友,2012,11。

篇7

关键词: 小学音乐 体验学习 学习兴趣

1.引言

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素质教育,通过对于音乐的欣赏与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趣味,加深对于音乐美的理解,而且使艺术素养达到一定程度的提升,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部分学校存在对于小学音乐教育缺乏足够认识,重视程度不高,音乐教育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提升,忽视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培养等问题,从而造成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及对音乐的兴趣有所影响的状况。对小学音乐教育重视程度进一步提升是近期教学应发展的重点。提高音乐老师素质,对音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施“体验学习”,从而更好地对小学音乐教育进行发展。

2.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不高的主要成因

小学生在音乐教育方面存在对于音乐兴趣不高的问题,其与为小学生创造的外部环境及内部教育水平有极大关联。

2.1小学生音乐教育存在教师素质不足的问题

部分小学缺乏对于音乐教学的重视,存在观念传统,教育观念落后,只注重重点科目的教学,忽视音乐等培养学生兴趣的科目的教学,没有通过这些兴趣课目达到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目的。对于音乐重视程度差,教师能力有待提升,在教学中存在创新力不足的情况,不能利用多样化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兴趣。

2.2没有为学生音乐学习创设良好环境

学生的音乐学习存在教学氛围单调的问题,老师水平低,不能运用自身教学水平与外界环境相结合,营造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导致音乐教学死板,学生每到音乐课便感到单调、乏味、没有任何收获,教师没有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从而缺乏师生间的交流及互动,使得小学音乐教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2.3忽视音乐教学的重要性、主体性与创新性

学生是教学改革中着重关注的重点,应以学生为主体,但部分学校没有完全贯彻落实,有些音乐老师只是使学生一味接受知识,而没有对学生主体所想学习的知识有所尊重,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的情况。据此,小学音乐教学就失去了其必要性,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会使教育教学死板化,导致学生学习没有收获。

2.4小学音乐改革的速度不高

小学音乐教学需要改革,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使得教学没有达到应有目的,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学行为缺乏科学性都须进一步改进。当前,改革措施还需进一步提升,才不会影响教育质量问题,才会使小学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3.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途径

3.1提高音乐老师的素质

从音乐老师的素质出发,首先端正学校对于音乐教学的态度,雇佣专业人员,采取多元化教学模式进行对学生的教学,使小学生对于音乐学习持积极态度,加强其与老师的课上互动、课下交流,提高对于音乐的兴趣,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3.2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学生成为教学所关注的主体,使学生发挥其自主创新能力,真正通过自己的兴趣找寻最适合自己音乐学习模式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最高点。

3.3创设情境,促进兴趣培养

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注重情境的创设,通过老师的专业知识与外界环境相结合,创设积极的音乐学习情境,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断探索,选取最能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方法,为学生创造上台进行歌唱表演并且排练情景表演的机会,随着节奏表现自己,在学生自行摸索和老师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指导的基础上,加深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并提高对于音乐学习的积极性。

3.4对小学音乐进行改革

当前,各个小学的音乐教学水平及音乐设备良莠不齐,应通过不断完善音乐设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多媒体设施应用到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加强教育局及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帮学小学生进行音乐学习。

4.结语

通过对于小学音乐教育学生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了解到音乐学习对于小学生的重要性,应进一步深刻了解缺乏兴趣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从而避免其中的问题发生,不断对老师进行培训,加强对于学生的进一步培养。在深入分析的同时,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探索和全面改革,在培养小学生音乐学习兴趣的基础上,不断对音乐教学进行改革,从而使音乐教学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卫红.小学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神舟教育,2013,(8).

篇8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师范性 实用性 能力培养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作为培养普通中小学音乐师资的摇篮,其目标明确,责任重大。近年来,随着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大力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高师音乐教育也应与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发展相协调。那么,高师专科音乐教育的教学改革应如何去做呢?培养的学生如何才能更适应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需要呢?

一、课程结构的设置突出实用性

1.合理设置专业课

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要坚持师范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加强师范性,音乐课程的设置,应以基础音乐教育为出发点,改革不适应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因此,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合理地设置课程是其基本保证。在具体设置上,我们重点开好《基础乐理》、《视唱练耳》、《舞蹈》、《和声学》等专业课。在这些技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把握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原则,对一些教学内容做有针对性的调整与改革。如将技术专业声乐课、钢琴课、“个别课”改为“大、中、小”综合课,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演唱、演奏理论课,突出音乐教育的师范性特色。同时,删减合并了一些课程,减去了一些实用价值不高的课程,如《艺术概论》、《民族音乐概论》等,将《中国音乐史》、《外国音乐史》、《音乐欣赏》三门合并为《中外音乐简史与名曲欣赏》。

2.增开实践活动课

基础音乐教育多以活动课为主,为适应这一需要,高师专科音乐教育专业开设部分实践活动课很有必要。如《即兴伴奏》、《合唱指挥》、《小型乐队编配》、《儿歌创作》、《舞蹈编导》等课程,这些实践活动课的开放,有助于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也着眼于为学生将来走上讲台打下坚实的基础。如在钢琴与即兴伴奏教学中,除了弹奏一些基本曲目外,还要求学生自弹自唱、自编自弹一些教学曲目,只有具备自配伴奏的能力,将来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同时,在每学期的声乐观摩和声乐考试中,每个同学都要参与为其它同学伴奏,并将伴奏成绩计入平时成绩中考评,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强实践练习,不断提高演奏水平。

二、教法研讨上强调实践性

高师音乐专业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之与中小学音乐教学实践需要相适应,在教学方法上还得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改进,注重教法研讨,使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在上专业技能课时,由于多采用小课形式,教师只注重对学生本身所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指导,而没有联系到中小学教学中存在的类似问题,问题没得到解决,使他们对技能技巧的认识只停留在本能的意识中,不能上升为理论,更不能由此及彼,应用这些理论,结合中小学学生的实情加以应用。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变单纯的理论、技能教学到理论技能与实践相结合的轨道上来。如在钢琴教学中,我们对学生提出:作为师范生来说,仅自己会弹会唱是不够的,关键还要学会怎样教人会弹会唱。我们采取了大小课相结合的形式,将学生按程度分为几个小组,每个组上课时采用演奏观摩的形式,每个学生既是演奏员,也是观众听众。然后,除了老师分析讲解以外,更多的是采用讨论的方式进行,还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讲解、相互辅导,共同提高。这样,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声乐课教学中,我们对教学内容与形式上也做了如下革新:将单一的声乐技能课增加为歌唱艺术教学、歌唱基本理论与教学法、声乐艺术与作品赏析这几部分内容构成,丰富了教学内容,注重技能训练与实践相结合。我们采用大课来解决声乐学习中,许多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小课解决具体的有针对性的问题,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水平。

三、能力训练中突出“师范性”

作为一名未来的小学教师,除了自身的知识技能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音乐教学能力、音乐组织能力、表演能力等。因此,高师专科音乐教学如何才能满足中小学音乐教学需要,应从提高学生全面素养,注重培养从教能力上着手。

1.教学中始终贯穿能力培养

在平时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技能与能力融会贯通,合二为一。如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在学生达到了音准、节奏要求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在音乐的背景中做些律动练习或多声部节奏练习,这类似于低年级的“唱游课”,学生对以后的“唱游课”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同样,在“音乐教学法”的教学中,更要突出其实践性和从教能力的培养,要紧密联系小学的实际,熟悉小学的教材,要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及早地上讲台试教,教师给予正确的讲评及指导,让学生提前尝试怎样做教师,以至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各项教学能力。

2.加强教学观摩,培养从教能力

根据音乐专业课技能性较强的特点,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活动。如声乐演唱观摩、钢琴演奏观摩活动,学生人人上台表演,这样就能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经常登台演唱或演奏,还组织他们观看高年级及外校的演出,扩大音乐视野。此外,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我们也注意给音乐班学生提供各种独唱、合唱、伴奏、指挥等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巩固所学。同时,又可发现不足之处,回到课堂后再给予提高。与此同时,还鼓励音乐班学生积极参加校合唱队、舞蹈队的排练演出、学院各种文艺晚会的彩排组织等活动,从中增强学生的音乐感、舞台感,增强其表演能力、组织能力。

3.强化多能,提高全面素养

一个合格的小学音乐教师须具备“说、写、弹、唱、跳”五项基本技能。也就是要求教师除了掌握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技巧外,还必须具备普通教师所具备的素质:要口语表达准确、流利,围绕主题,环环相扣,层次清楚,富有吸引力;板书设计精当、优美、规范,等等。为了增强这些能力,须在课内课外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修养,为此,我们注意了从多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从教能力,如加强语言、表达能力训练,让学生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培训,加强文学修养,提高文学水平,开好《大学语文》、《儿童文学》等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院、系社团组织的各种比赛,如大学生演讲口才大赛、诗歌朗诵比赛、歌舞晚会、书法大赛、艺术节演出等活动,培养他们参与、竞争的意识,也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同时,做好实习工作,让他们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学能力。

从以上教学改革实践探索及取得的成效中,我们体会到,作为高师专科音乐教育工作者,只有紧紧瞒准人才市场的需求,明确自己的培养目标,突出师范性特点,改进教法,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中小学合格的师资。我们愿和大家一道,继续为我们的音乐教育事业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