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8篇

时间:2023-08-04 09:19: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程项目管理流程管理

篇1

【关键词】通信工程 项目化管理 对策

一、引言

通讯设备制造业普遍存在原材料库存压力大,物料周转率低的现象,对于发展日益迅速、竞争日趋激烈的通讯设备制造业如何在供应链条件下实现库存控制的优化,成为各大通讯设备制造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优质高效的硬件设备是确保地铁通信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是地铁通信经营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为运营商提供的系统服务质量,影响到地铁的收益。因此,A通讯公司通过其合理的业务项目化管理流程,追求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和最佳的配置模式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化,是我们需要尽快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二、A通信公司业务项目化流程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算提高,对于完善通信公司业务管理流程的要求也逐步提高,我们在对通信公司在进行日常管理中,如何利用先进和科学的管理办法对于通信公司的好坏就显得更外重要,不仅涉及到通信公司各个部门能否有效的取得联系开展相关工作,还关系到通讯公司的各项资源能否合理最大限度的开合和利用,充分发挥其价值,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因此,基于上述的种种原因,A通讯公司高度重视业务项目化管理流程对于通信工程的重要性,也就是只有实施了科学的项目管理流程,才能实现通信工程和具体的项目的有效实施。

三、实施A通信公司业务项目化流程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在建设地铁网络过程中,尤其是建设的初期,能否做好相关基础性工作,对于网络的搭建及使用及其重要。首先,应该有总部或上级单位做好省市地铁集成通讯网络规模和覆盖范围的调查工作,并通过研究和设计合理的通讯网络的规模,然后下级部门或单位根据总部或上级单位的指导进行网络覆盖和规模的具体设计与规划。在规划和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高度重视建设的确的地形、地貌、气候及重点客户所在的区域和数量,只有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才能合理的规划网络底层基站的数量、类型及位置,最后将设计和规划的结果反馈给上级单位和总部,由上级单位统一进行通讯设备的采购,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及应用。

(二)合理安排计划,确保设备建设工作顺利完成

在前期的设计规划及调查结束后,需要立即联系地铁集成通讯生产厂商和施工有关部门,根据所在施工地点的设计院提供开发勘测报告,并由此完成具体地铁集成通讯的配套设备的安装。一般来说,施工计划有通讯运营商、施工大为及通讯设备生产厂商三者共同来决定整个项目的安装进度,地铁集成通讯生产厂商和施工单位如何合理的分配各自的工作范围和工作量,并与通信供应商密切联系,不断调整,实时处理突况。

(三)地铁集成通讯设备优化及维护

伴随着基站调试工作的进行,地铁集成通讯设备优化工作可进行同步实施。在建立设备初期,主要进行的是单站优化工作。此部分工作一般由通信公司的网优部门和通信厂商的优化部门协同完成。

(四)应用科学工具合理管理和控制工作

在建设和完成项目的流程中,用充分利用各种项目的管理工具,使得项目化流程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我们可以使用网络计划技术、甘特图、工作分解结构、里程碑计划、责任矩阵等,科学合理的安排各项工作,统筹进行安全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施工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质量和风险等相关工作。尤其是要注重项目流程化工作的质量,有条不紊的抓好各项基础设备的安装和通讯工程的建设工作。

(五)建立通信项目评价及后评价管理规范和体系

项目绩效评估是保障通信工程项目管理实施的有效手段,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评价和后评价所需数据的及时采集、归档,以确保数据的完整准确性;另一方面可以保证项目后评价结果能够及时有效地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以便及时调整相关决策,积极有效地发挥项目后维护和评价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方法。

四、结束语

通过分析A通信公司项目化管理流程的详细步骤及相关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如果能够合理的运用通讯工程项目化管理施工办法严格按照文中阐述的步骤执行,不仅可以有效的验证上一个项目工程建设部门工程的完成情况,还可以确保本部门能够按照既定的标准完成工作,确保通讯工程建设的质量。通过分析A通信公司项目化管理流程及完成情况,相信A通信公司的项目化管理流程对于其他通信公司的相关工作也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1]耿宏波,胡清.核心网一般故障处理前移流程优化项目[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01).

[2]李正光,李富恩.关于桥梁施工若干问题的探讨[J].民营科技,2009,(04).

[3]黄彦斓.浅谈通信工程建设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9).

篇2

关键词:流程管理;动态联盟;ISO9004;质量管理模型;

作者简介:周福新(19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程与项目管理,工程建设管理;E-mail:zhfxbjtu@sina.com

过去十几年一直是我国建筑业快速发展的黄金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些市场顽疾也逐步显现,其中建筑质量问题尤为突出。近年来发生的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上海景苑花园的楼倒倒事故、奉化楼房坍塌事故,不断触碰着人们脆弱的神经,也时时提醒着人们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从现代工程的发展特征来看:大型化、复杂化、专业化趋势明显加强,这些工程在促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已有质量管理理论进行总结与升华,从新的视角审视工程质量管理问题,已成为工程管理领域无法逃避的话题。

从目前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与发展现状来看,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标准化程度低,尚且没有形成全行业的通用化质量管理模板;二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较差,照搬照套企业质量管理程序的情况严重,与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管理情况严重不符;三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性薄弱,各项目参建单位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项目质量管理目标难以统一化。显然,这些问题反映了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理论在体系建设、体系运行、组织保障等方面存在的缺陷,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也影响了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基于此,本文将从流程管理的视角入手,借鉴生产性企业流程管理的成功经验,结合现代质量管理领域应用广泛的ISO9004和动态联盟思想,从系统的角度构建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与此同时,利用流程软件分析质量管理工作流程的控制要点,最终利用常用的质量管理分析软件进行流程运行问题的诊断,从而促进一个动态的项目质量管理的循环上升过程。最终希望为中国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与管理思路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1流程管理理论的应用与发展

流程管理是一种管理过程和系统化方法,以规范化地构造卓越业务流程为核心,以持续提高组织绩效为目的,本身包涵着丰富的工具和技术,其关键词是流程、规范化、持续化、系统化[1]。流程管理的应用范围广泛,社会组织的高效运行离不开一个合理的、高效的流程体系。

1.1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应用

在质量管理领域,流程管理的思想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生产性企业的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就已广泛地采用了流程化的思想进行产品的质量控制。伴随着产业化革命与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领域中的应用也逐渐科技化、理论化。从以前的流程控制逐渐转移到流程的改造上,把已有的产品生产流程中无法造成产品价值增值的流程剔除,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新颖、更加适应顾客需要的产品生产流程。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流程业务重组思想(BPR),这一思想的产生是流程管理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最早提出与研究这一思想的是Hammer等人,但是,这一思想在企业的产品生产管理与控制中的执行效果并没有像质量管理专家预期的那样成功,高达70%的失败率使得专家们不得不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张志刚等[1]从现代的项目质量管理视角认为,其失败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流程改造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无法有效剔除;二是该思想缺乏有效的理论支撑,在运行过程中,往往与经验主义者的思维相碰撞,这影响了其的推广与实施。进入21世纪以来,流程管理以企业流程管理系统BPMS为支撑,通过自动化技术对工作流程的实施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保证产品质量实现的同时,将“人”的因素在流程化质量控制中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这使得流程管理在生产性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中大行其道。截至到目前,80%以上的产品生产企业都采用了流程管理作为本企业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3],可以预见,未来流程管理在质量管理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1.2流程管理与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关系

长期以来,由于标准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度所带来的施工成本的增加;加之过去十几年建筑市场的粗犷式发展方式,以投标价格作为衡量工程施工方的主要参考指标,这些因素促使着施工单位逐渐养成了以团队长期的施工经验作为质量管理的主要依据,显然,这是不科学的。纵观近年来发生的几起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无不是因为质量管理流程出现了问题而导致的。曾辉等[4]认为,流程管理能够促进项目绩效的提升,改善项目的质量管理能力,分散工程质量管理过程可能发生的风险事件。由此可见流程管理对工程项目管理尤其是质量管理的价值增值过程是不可估量的。熊瑛等[5]基于ISO9004分析了目前常见的“大企业病”问题,认为将流程管理有效的融入到目前主流的智能管理中,是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的关键。刘扬[6]将精益质量管理思想与流程管理相结合,构建了基于流程化的精益质量管理体系,并利用流程框图的形式详细描述了操作说明,论证了利用流程化思想为指导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可能性与科学性。

从流程管理在质量体系建立的总体研究与应用现状来看,虽然目前针对项目的流程化质量管理研究与应用实践还相对较少,但是通过对目前已有研究成果的总结可以得出两方面结论,一是将流程管理思想应用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是可行的,能够促进项目工作流程的价值增值,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二是流程化管理的思想在工程质量管理领域随着现代项目的复杂化与大型化而逐渐成为行业发展与进行质量管理的新趋势。通过对大型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实践情况的调研可以发现,已有的大型化、国际化施工企业对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正逐步向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向靠拢,但是从实际的管理与运行状况来看,仍然存在着许多困难,在理论上的研究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化。

2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体系构建

2.1构建基础

项目的复杂性、一次性等特点决定了进行流程化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必须站在已有的质量管理与项目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成熟理论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结合目前制约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整体提升的瓶颈性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质量体系构建。

2.1.1理论基础——ISO9004质量体系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ISO9000标准族的核心标准之一,与ISO9000质量体系相比,ISO9004更加强调质量与业绩的持续改进。从其与流程管理的关系来看,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流程管理思想应用到质量管理领域的典型代表,也是目前质量管理专家深入研究与探讨的重点。一般来讲,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是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扩展模式,以组织持续成功的管理,战略和方针,资源管理,过程管理,监视、测量、分析和评审,改进创新与学习6个过程构成的循环系统为基础,强调平衡组织中所有相关方的需求与希望,为组织在复杂的、要求越来越高的和不断变化的环境中获取持续的成功提供操作指南。虽然目前ISO9004质量管理是针对组织质量管理而进行设计的,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项目也是组织的一种类型,因而将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到项目的质量管理体系构建上是具有一定的科学基础。

2.1.2组织基础——动态联盟思想

动态联盟(DynamicAlliance)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或者特定事业部和职能部门,为实现某种共同的目标,通过协议或联合组织等方式而结成的一种网络式的联合体[7],在建设项目中,动态联盟的核心思想是在优化与重组项目建设业务流程,选择联盟成员,设计或调整系统组织结构与耦合方式,确保项目动态联盟组织的敏捷性、柔性和管理效率,从而提高项目的运行效率[8]。在工程项目的质量运行中引入动态联盟的组织形式,以建设单位为主导,由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承包商、材料/设备供应商、政府部门以及其他所有参与项目的单位和部门,通过一定方式形成一个虚拟的网络化组织。在项目联盟中,各参与方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组织关系,而不是传统组织模式下上下级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这有利于消除传统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沟通壁垒,将项目各个参建单位的质量管理目标统一化、协调化,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项目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2.2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模型构建

根据上述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问题的分析以及针对目前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前沿知识的研究可以发现,通过将基于动态联盟思想的系统化方法与基于ISO9004的流程化质量管理思想相结合,可以有效地解决目前建筑工程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本文构建了基于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运行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模型主要由两个方面组成,一是组织保障,二是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

在组织保障方面,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参照动态联盟的思想,项目参建各方在基于WBS任务分解的基础上订立合作契约,成立一个由建设单位主导的质量管理虚拟联盟,以这个虚拟联盟作为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协调平台,力图最大程度消除传统质量管理模式项目各方之间存在的利益壁垒。在联盟成立初始,项目参建各方共同协商形成一致的联盟运行章程,制定项目目标体系与责任体系,各参建单位以联盟制定的质量管理文件为纲领,细化分解,从自身的角度出发研究质量管理流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在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方面,通过对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流程进行分类,从质量意识、质量行为、实体质量的3个维度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运行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对流程化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反馈,由动态联盟组织质量管理专家对流程化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诊断与分析,制定改进计划方案。一方面可以及时发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质量管理经验的不断转化,促进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流程化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与控制分析

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一般可以将流程划分为作业性工作流程与管理性工作流程两大类。但是与传统流程分类不同的是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对于管理性工作流程,根据流程持续时间的不同,又可进一步将其分为过程性与验证性两种工作流程。显然,这3种流程的有序运行是流程化质量管理模型的核心。

3.1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框图

建筑工程项目作业性流程主要是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持续时间长、技术条件复杂、对整个项目的质量影响较大的工作流程,该部分流程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控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此,对本类流程通过规范化的工作程序设计(见图2),在不断促进工程质量提高的同时,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效率。

从图2可以看出,由项目各方在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建立的动态联盟将作为各方进行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协调沟通机制,由其制定作业性工作流程的标准化施工程序,各单位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建立各自对于作业性流程管理的责任与管理体系,在单位内部之间,设计单位给予施工单位足够充分的指导,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对施工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督,最终由联盟对项目各方的作业性流程质量管理情况进行考核,运用传统的质量分析方法,如鱼刺图、雷达图等进行流程运行问题的诊断与分析,在识别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质量改进方案的制定与动态调整,其具体表现在于施工方案的不断优化与实体工程项目质量的不断提高。

3.2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框图

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是管理性工作流程的一种,与作业性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是一种制度、一种文化的制定与实施的过程。这种软性的管理要求就造成了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在运行中的一些特点。一方面,在联盟对管理性流程制定的纲领指导下,各单位应该明确各管理性流程的工作节点,从而建立相应的责任矩阵制度,通过自评价与联盟监督评价两种方式,不断查找管理性流程在运行中的薄弱环节,通过不断地总结与深化,对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动态的调整与更新,这样的更新有利于将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形成的施工经验制度化、理论化,从而促进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的制度保障。同时,各个联盟成员之间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建设单位应在联盟的统一指导下,对施工、监理、设计单位针对质量管理工作流程进行有效的指导与监督,保证施工、监理、设计单位因各自的项目利益而影响到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工作,造成不必要的管理工作搭接,影响项目的质量管理效率与水平的直接提升。具体如图3所示。

3.3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质量管理框图

验证性工作流程,顾名思义,其强调的是对已完作业性流程的一种检查与验收,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最终的考核环节。因此在识别验证性工作流程关键工作节点的基础上,构建合理化的验证性工作流程框图(见图4),从而有效的指导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运行,保证联盟对项目的质量管理实施效果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保证项目质量管理经验的有效总结与推广。

在验证性流程框图中,虽然从整体上看其仍然是一个动态的循环结构,通过循环来促进验证性工作流管理状况的不断优化。但是在具体的操作程序上,与过程性工作流程实施不同的是,验证性流程需要在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下进行。通过多方合作与监督机制,来保障验证性流程的实施效果。

4企业建立流程化管理的建议

基于流程化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研究,从全新的视角审视了目前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将流程化思想与动态联盟思想应用到工程质量管理领域,体现了一定的先进性,但是在工程项目建立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中,还应遵循如下建议:

(1)加强对质量管理流程的分析。基于流程再造的思想不断优化流程的价值增值过程,将流程化思想植根到具体的项目工作流程中去。本文在研究的过程中,针对流程化质量管理的模型与整体思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然而,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各个单位仍然需要针对具体的工作任务利用WBS技术进行分解[9],对具体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从而确保项目质量管理上下的一致性与协同性。

(2)构建基于项目各方的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目前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特别是大型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具有涉及单位多、流程关系复杂,管理幅度大等特点,建立一个项目参建各方都能进入的信息系统,可以有效地促进各参建方通过信息平台传递项目质量管理资料,从而降低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促进管理效率的提高。

(3)加强运行结果控制。质量管理大师JamesHarrington曾经说没有控制就没有提高,基于流程化的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不断提高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因此,在项目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联盟应组织专门的评价考核小组就流程运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进行及时的诊断,分析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流程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最终借助雷达图、鱼刺图等分析工具进行结果的运行控制,从而保证质量持续改进过程的实现。

篇3

关键词:流程化视角;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1.105

0 前言

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管理属于重中之重,不仅关乎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密切相关,目前在社会经济的作用下,我国的建筑工程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在规模上也呈逐渐扩张的趋势,进而也就对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是对建筑企业的挑战。基于此,寻求有效积极地管理手段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将从流程化的视角提出加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企业的发展与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取决于工程质量的好与坏,因此,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各个环节严格把控。基于施工过程具有相对复杂型,且影响因素较多,如管理制度、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水文环境、建筑材料、图纸设计及其施工设备等,与此同时还与维修服务、施工活动、交工验收等密切相关,基于此,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与过程的管理,将各种因素的质量提高,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健康发展。

2 流程化质量管理的方法

2.1 作业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这里主要是指工程施工中对整个项目质量影响大、技术条件复杂、持续时间长的工作流程,并且这也是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难点与重点。因此,在实施管理前可设计规范化的工作程序,以此来将工程质量于工程项目管理效率提升。具体的做法是将动态联盟建立于项目正式开工之前,并以此作为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沟通、协调机制,同时依据作业性工作流程制定标准化施工程序,使各个单位均全面详细的了解,之后将各自的管理体系和作业性流程管理责任建立,同时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加强监督,设计单位对施工单位加强指导,之后考核评估各方作业性流程质量管理,将相关问题找出,同时对管理方案进行动态调整和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工程项目质量和优化施工方案。

2.2 验证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主要是对完工作业的验收和检查,这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必须明确重要的工作流程关键工作节点,进而以此为依据将验证性工作流程合理化构建,进而对验证性工作流程的运行做出有效的指导,保证质量管理评价的公正与客观。基于验证性流程具有动态循环的特点,因此可借助管理不断优化,并且在管理中加强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指导,以多方监督和合作机制保障验证性流程的成效。

2.3 过程性工作流程质量管理

该过程是一种文化、一种制度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在运行中过程性管理工作流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管理性流程相关纲领为依据,使各单位将管理性流程的工作节点明确,并将相应的责任矩阵制度建立,同时以联盟监督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形式查找运行中管理性流程的薄弱点,进而对其不断深化总结并优化,并且动态的调整与更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的问题,从而实现工程项目建设的理论化、制度化管理,为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设计单位、建立和施工单位各个单位并非独立存在的,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工作流程指导与监督,这样才能保障整个项目的质量管理不受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影响,从而直接提升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

3 建立流程化管理的建议

一是对质量管理流程加强分析。由于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流程是一个不断改进和优化的过程,因此可在项目工作流程中植入流程化思想植。同时各个单位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还要以WBS 技术分解具体的工作任务,并针对相应的工作流程制定相应的保障制度,以此来实现项目质量管理的协同性与一致性。二是对运行结果加强控制。控制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是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性因素,并且以上我们也提出了以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来促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联盟应组织考核小组对流程化项目质量管理的评价,并且针对关键问题进行诊断和查找,对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通过分析工具(如鱼刺图、雷达图)进行结果的运行控制,推进质量管理过程的不断改进。三是构建信息化质量管理平台。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规模在不断地拓展,并且大型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而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也因为流程关系复杂和涉及单位多显得更加复杂,这样就大大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因此我们可以将一个项目信息系统建立,使参建各方都能进入,并以该平台为契机实现信息资源的传递和共享,以此来将项目质量管理的沟通成本降低,同时也大大提升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效率。

4 结语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中流程化的项目质量管理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它是在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构建的统一质量管理体系,这样不仅能够将不同单位间的质量沟通壁垒消除,同时还能够将高效的沟通协调机制建立,实现动态化、规范化的工作流程质量管理,并且该过程具有循环性的特点,有助于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最大化改进与优化,从而将项目的质量管理水平从整体上提升,进而推进我国建筑事业和建筑企业的健康持续性发展,并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黎明,文艳.前期质量控制视角下我国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现状与对策[J].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06):15-18.

[2]王艳军.浅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和控制策略[J]. 商,2015(33):7.

篇4

1、工作流管理系统

为了实施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需要相应软件系统的支撑,这种软件系统可称为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定义是:“工作流管理系统是一个软件系统,它完成工作流的定义和管理,并按照在计算机中预先定义好的工作流逻辑推进工作流实例的执行。”

一般而言,工作流管理系统应包含如图1所示的三个组成部分: ①定义建模;②运行控制;③运行交互。

传统工作流管理系统的运作原理如下: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对每个新的事例予以实例化,即为每个事例创建一个新的工作流实例。基于相应的工作流过程定义,工作流引擎计算对于该事例应激活哪些活动。 针对每个被激活的活动,将生成一个工作项并放入每个具有相应角色的用户的“工作夹”。 用户从其工作夹中选择工作项,并开始执行相应的活动等。尽管一个工作项可以出现在多个用户的工作夹中,但只有一个用户执行相应的活动。 当一个工作项被选中后,工作流管理系统将启动相关的应用程序并监控相应活动的执行结果。需要指出,用户只能看到在其工作夹中的工作项,并且当选择一个工作项时也只能获知与执行相应活动有关的信息[2~4 ] 。

2、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概念

工程项目可以看作是一项任务,有许多过程和活动构成,但与制造业等工业部门不同的是,工程建设过程具有高度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可以在总体上分为弱结构化和变动性两个方面。正如同大约90%的工程建设信息是非结构化的文档信息,工程建设中绝大多数处理过程属于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的工作过程。 对于这些非结构化或弱结构化过程的支持,根本无法采用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同时,工程建设领域也存在一些诸如设计变更、工程索赔以及招标采购等具备较高结构化程度的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尽管数量较少,但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有研究指出85 %的建设问题和过程有关而和产品没有太大关系,因此如何实现工程建设过程的管理工作流自动化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必须注意到,由于这些管理工作流具有一定程度的变动性,严重依赖于固定的事先过程定义的传统工作流管理技术,无法对其提供有效的支持。事实上,许多研究人员都指出:由于缺乏灵活性,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在工程实践中经常以失败告终。

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之所以缺乏灵活性,其关键原因在于路径是驱动工作流的唯一机制,即工作是基于预先固定的因果关系从一个工作夹流转到另一个工作夹。因此,所导致的过程模型或者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复杂和非透明。 针对以上原因,近年来一些学者提出了所谓的事例处理系统(case-handling system),倡导一个根本性的思想转变:工作流的驱动不是通过预先确定的路径,而是应该通过事例。传统的工作流管理技术侧重于在一个工作流过程中“应该做什么”,而事例处理技术则侧重于为了取得业务目标“可以做什么”。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流管理方法,事例处理技术为支持灵活的、知识密集的业务过程提供了新的可能性。事实上,事例处理原则的应用已经在荷兰一家名为海杰曼斯的大型建设公司的一些项目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简单而言,事例是工作流过程的一个实例,是工作流参与人员所需处理的对象。 在工程建设领域,事例可以是一个具体的设计变更过程、一个具体的工程索赔过程以及一个具体的招标采购过程等。如果将事例看作是通过执行工作流过程所制造的产品(建设管理过程的产品是信息),则真正驱动工作流过程的是产品的特征。 通过关注产品的特征,可以将传统的面向“推”的路径(从一个工作夹到另一个工作夹) 转变为面向“拉”的机制(以关于一个事例的数据对象为中心) .为了进一步说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方法,通过统一建模语言(UML) 提出其相应的对象模型(图2)。

3、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的过程定义

对于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而言,同样需要进行过程定义。 传统的建设过程被认为是彼此分裂,在没有应用信息系统时,信息呈孤立状态,形成了“信息孤岛”;在信息系统应用后形成了一定的工作流;但是还需要应用过程管理思想对信息系统的工作流进行集成和优化,即在利用流程再造(BPR)工具进行业务过程重组和优化的基础上描述工程项目工作流的过程逻辑。过程定义所产生的过程模型是整个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基础。许多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开发平台均提供可视化的过程建模工具,使得用户能够以直观的方式对实际的业务过程进行建模,而且所建立的过程模型可以直接得到系统的支持。过程建模的方法有活动网络图、有向图、Integration definition method( IDEF3) 以及Petri网等等,其中的Petri网过程建模方法近年来最为学术界所重视[5 ,6 ] .

以下采用简化Petri 网模型对任务管理过程予以建模。 在一般性的任务管理过程中,团队领导首先要求团队的某个成员完成一个任务。该团队成员基于自身能力和各种约束条件检查任务要求,然后发送一个答复给团队领导。如果该团队成员认为无法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需要物色其他合适的团队成员。如果该团队成员确认有能力完成该任务,则团队领导对任务进行详细描述,并将其发送给该团队成员。当该团队成员对任务的详细描述不理解时,他可以提出询问,直到该任务被理解并被实施。对于团队成员所提交的任务结果,团队领导将其与原来的任务状况说明相比较。如果认可,则提交工作成果。否则,团队领导将任务重新退回给该团队成员(图3)。

4、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

通过上节的分析,图4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该体系结构与工作流管理联盟所提出的参考模型基本一致[7].系统的逻辑设计包括过程定义、用户的角色分配、数据处理设计、表单定义、事例的授权与分配等方面。 工作流执行服务中的工作流引擎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负责工作流过程实例的执行、事例活动的状态控制、用户事例列表的维护以及对外部资源的访问等工作。管理监控工具对运行过程中过程实例的状态进行监控与管理。工作流引擎通过,可以访问过程数据、用户信息和文档信息等数据库资源。客户端应用程序为用户提供一种手段,以处理过程实例运行过程中需要人工干预的任务。而被调用的应用程序是指工作流执行服务在过程实例的运行过程中所调用并对应用数据进行处理的外部应用程序(比如文档管理模块) .图中的几个WAPI (workflow applicationpicture interface) 依赖于确定的开发平台。根据该体系结构,可以通过Lotus Domino/ Notes 中的Flow2 Mark 工作流开发平台来予以实施。

5、案例

图5 给出了基于事例处理的工程项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界面。 在工作区域的上部窗口是当前正在执行或查看的流程,其中可能包含子流程。下部左边的窗口相应显示当前流程中的活动和子流程。下部右边的窗口则是与当前流程所相关的表单、文档等信息。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当前流程为“某设计方案的变更”,其中包含一个“登记某设计方案的变更要求”的子流程和“修改某设计方案”、“审核新的设计方案”、“归档并分发”三项活动。对于该界面,需要说明的是: ①活动和子流程的状态可以是待办、在办、已办、略过以及重做等等,比如张三(假设为设计方人员)  对于审核新的设计方案不具有执行角色,因而对该活动可以略过; ②所打开的表单应标明哪些是强制数据、哪些是限制数据,比如设计方案审核表单中的“同意与否”应为必须填写的强制数据。

当然,壳- 核结构模型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2 个方面:

(1) 壳- 核结构的定义还不是十分精确,因此需要开发人员精心地去划分系统层次,并在开发过程中摸索,总结经验。这会增加些额外的工作,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

(2) 壳- 核结构模型的目的是为那些与外界联系复杂的信息系统提供简化其系统结构的途径,因而对于那些相对孤立、简单的系统,运用壳- 核结构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无论如何,从系统设计开始就考虑与其他系统的协作,而不仅仅是功能的可扩展,可以体现真正意上的开放系统。 平台是否一致并不重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可提供足够技术去实现异构系统的协作。可以想象遵循某种原则来实现系统间协作,以致构成极富弹性的信息系统体系,应比遵循某种技术标准来实现系统的集成要灵活很多。

参考文献:

[ 1 ] Stephen R Schach. Object2oriented and classical software engineer ing[M].5th ed.New York :CITIC Publishing House/ McGrawHill ,2002.

[2 ]戴汝为。系统科学与复杂性科学[A] .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1-11.DAI Ru2wei.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 science[A].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1 - 11.

[ 3 ]钱学森,于境元,戴汝为。一个科学新领域——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A].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 C].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 632 - 643.QIAN Xue2sen ,YU Jing2yuan ,DAI Ru2wei. A new domain of science open complex giant systems and its methodology [ A ] . System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 C ] .Shanghai : Shanghai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Education Publishing House ,2000. 632 - 643.

篇5

流程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手段,已经得到了企业管理界的广泛认同。流程管理的核心是流程,而流程管理是以规范化流程构造为中心,通过流程将工作任务布置到流程中的各个部门和岗位,并通过绩效体系实施考核,将压力和激励成功地传导到企业的各个层次,使员工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并持续提高业务绩效的一种系统性管理方法。控制是流程管理的重要目的之一,内部控制一个重要思想就是基于一定环境和系统下对风险的管理过程。随着企业管理幅度与深度的不断加深、企业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内部控制已经与流程管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流程管理也成为企业控制的基础。作为企业规范化管理的重要工具,它通过将企业的信息和业务按照流程来管理,为各信息和业务设置流转步骤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通过将单纯的内控文件管理工作变成更具全局意义的企业流程管理,在加强内部控制的同时,持续实现企业业务流程的改进与提高。

作为施工企业,其产品主要是工程项目,施工生产具有流动性和单件性的特点,施工生产周期长,消耗大,施工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生产具有不均衡性和波动性,项目施工环境非常不稳定,项目施工过程中也存在着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这样的环境中很难执行一套固定不变的、僵化的工作流程。同时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也经常涉及到与来自外部的各种单位发生关系,这些单位各有各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企业文化,如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等,除非与它们建立了伙伴关系并达成高度一致,否则它们通常是不会遵守其他企业所制定的工作规定。基于施工企业的特点,加强工程项目内部控制显得尤其重要,如何制订一套符合工程项目内部控制特点的流程并予以执行是当前施工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二、内部审计控制流程管理的要求

工程项目从中标开始至验收,一般需要涉及到设计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预算部门等,项目进行的过程就是一个合同履行的过程,也是流程被执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项目经理对整个合同履行流程的计划、执行、控制和收尾直接负责,是流程的负责人。但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决定了不能完全采用普通流程管理的方法,工程项目流程管理具体有以下要求:

(一)管理性工作与实施性工作的区分 工程项目中的工作内容,除了如施工方案制订和施工图纸设计这些实施性工作外。项目经理部还必须完成其它相关的行政和管理性工作,如分包结算、材料采购、机构租赁、合同管理等。管理性工作是项目经理部中具有共性的工作,是经常和重复性发生的工作,对这样的管理性工作,必须加大规范和精细化管理的力度,减少管理的任意性和粗放性,这是内部控制的重点,也是流程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级流程描述与流程责任确定 项目经理部在实施项目过程中,面临着大量跨单位、部门、专业的协调问题。如业主、设计、监理、分包商和供应商之间跨单位的工作界面,工程、预算、财务、物资和机械等跨部门之间的工作界面,这些界面关系的处理是项目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通过分级流程描述和流程责任确定可以很好地解决项目运营中跨部门和岗位的工作协同与控制问题。

三、流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控制中的应用

工程项目流程控制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设计工程项目没有建立的流程,强化控制手段;二是对现有流程的执行进行严格控制。控制流程设计的步骤如下:第一,初步建立控制流程。梳理工程项目业务流程、定义流程,对每项经济业务的初始点和终点都作出描述,并将相关环节串起来形成流程关系。第二,分级描述并确定控制点。确定找出哪些是重要业务活动,流程中的所有环节必须明确内容及其控制目标和标准,且这些标准必须是可以量化的。由于每个流程会涉及到很多环节、部门,所以每个流程中和各个环节都要有一一的任务描述,即对流程的说明。第三,内部控制体系建立。经过相关部门的人员确认,哪些流程属于内部控制范围,存在哪些控制风险,形成完整的内部流程控制体系。根据工程项目的业务特点,单个控制流程的必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流程图,描述业务流程关系和所经过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岗位,并标明哪一个环节有风险点和控制点;二是流程描述,对所有岗位环节的任务(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间完成等)进行描述;三是风险描述与控制文档。以工程项目中最见的分包结算与付款控制流程的建立来举例说明:

(一)初步建立分包结算与付款流程图 具体如图1所示。

(二)相关责任、岗位、风险控制点的描述 不相容职务和岗位:分包成本预算的编制与审批;询价和确定劳务分包商;分包合同的订立和执行;分包工程验收与结算;结算与审批;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主要的风险点和控制点:分包成本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分包商的选择与审批;合同的订立、更改、复核及执行控制;工程验收和结算控制;应付款的入账和付款控制。风险控制目标:所有的分包行为都有责任成本预算;成本预算的编制合理合规,充分满足项目成本控制目标;劳务分包商的选择要在资信审查的基础上力求项目成本控制目标的最大实现;分包合同的订立合理合规,最大程度防范经营风险;现场签证与过程结算及时;应付款的管理与付款程序符合公司规定,避免现金损失。相关支持性内控制度和文档:相关部门岗位职责;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分包合同管理办法;物资管理办法;资金管理办法;相关的文档,如合格分包商名册、合同范本、结算单、材料核销单、资金审批单等。

(三)确认相关内容,形成完整的控制体系并予以执行 依据以上方法,还可以建立货币资金管理控制流程、采购与付款流程、存货管理流程、固定资产管理流程、成本费用管理、建筑产品销售和收款、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质量管理流程、工期进度管理流程、环境管理流程、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等各方面的控制体系。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有条件的话,对已经成熟的工作流程还可以借助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促成企业管理文化的改变,而且可以显著提升管理绩效。

四、流程管理在工程项目内部审计控制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项目管理制度不能代替控制流程 制度与流程是相互补充的,与流程相比,制度是以约束性和控制性为导向的,通常没有做到明显的授权,流程在可执行性上优于制度。制度所描述的通常是应该怎么做、必须怎么做的问题,对应该由谁来做、哪个部门或岗位来做通常没有具体的规定;而流程除了通过流程图描述部门和岗位之间的上下游关系之外,对于整个流程活动也有非常具体而全面的描述,流程具有更强的可执行性和持续改进性。

篇6

【关键词】工程;项目;概预算;流程;要点

随着油田的发展,企业施工项目也越来越多,而工程造价对于施工项目的效益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工工程造价包含着施工费、施工管理、施工材料等方面,而这些因素决定了施工造价的成本和最终效益。经调查研究证实,实施施工中,工程造价更注重承包造价,材料造价变更和结算。而对于决策阶段和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的造价管理产生忽略,这种做法不能使项目的工程造价得到合理的控制,虽有一点成效,但不能从根本上有效的控制,所以施工造价要考虑主动介入,考虑全面性。工程项目的预算管理控制应坚持“主动介入全程控制”理念,使工程造价在整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合理、科学、有效的控制,才能确保工程项目总体目标的实现,才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就是指建设项目从酝酿、提出、决策、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整个过程中各项工作的先后次序。它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客观存在的经济规律的正确反映。

2 工程项目建设程序的内容

2.1前期准备阶段:包括编报、审批项目建议书、设计任务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

2.1.1项目建议书:项目建议书是建设单位拟进行建设的项目,供上级主管部门选择并确定是否进行下一步工作。

2.1.2可行性研究:运用多种研究成果对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前进行的技术经济论证,即可行性研究。通过多方案比较,提出评价意见,推荐最佳方案。它为决定建设项目能否成立和为审批计划任务书提供依据,从而减少项目决策的盲目性,是建设项目的确定具有切实的科学型。

2.1.3编制计划任务书,选定建设地点:确定建设项目和建设方案的基本文件,是对可行性研究推荐的最佳方案的确认,也是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建设单位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选择经济效益最好的方案编制计划任务书。

2.1.4编制设计文件:设计文件是安排建设项目和组织施工的主要依据。建设单位持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规划部门核发的设计条件通知单,即可进行招标或委托取得设计证书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2.1.5建设准备:开工前要对建设项目所需要的主要设备和特殊材料申请订货,并组织大型专用设备预安排和施工准备、提出开工报告等。

2.1.6组织施工:按照计划、设计文件的规定,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将建设项目的设计变成可供人们进行生产和生活活动的建筑物、构筑物等固定资产。施工阶段一般包括土建、给排水、采暖通风、电器照明、动力配电、工业管道以及设备安装等工程项目。

2.1.7生产准备:建设项目竣工之前,在全面施工的同时,建设单位要做投产前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以保证及时投产,并尽快达到生产能力。因此,生产准备工作是充分发挥投资效果的重要一环。

2.1.8竣工验收:凡列入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建设项目或单项工程,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所规定的内容和要求全部建成,具备投产和使用条件,不论新建、改建、扩建和迁建性质,都要及时组织验收,并办理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的转帐手续。

3 工程招标与投标的概念

3.1招标

建设单位把拟建的工程项目有自己或委托设计单位、咨询顾问单位,估算出拟建工程所需资金,既顶出工程的标底,以这个标底去邀请数家合乎资格的施工企业来投标,并用标价的经济手段来选择施工单位,这个过程叫做招标。

3.2投标

当招标单位发出招标邀请通知后,凡愿意按招标条件承建工程,且合乎资格者,均可对工程进行标价计算,并附上施工组织设计、工期及保证工程质量措施说明等,向招标单位投标函――这一过程称为投标。实践中最为普遍且可以规范化的就是施工招标。

4 建设预算的分类和作用

4.1投资估算:投资估算主要根据投资估算指标、概算指标、类似工程预(决)算资料,按指数算法、系数法、单位产品投资指标法、平方米造价估算法、单位体积估算法等方法进行编制。

4.2设计概算:是指在初步设计阶段,由设计单位根据初步设计或扩大设计图纸、概算定额或概算指标、各项费用定额或取费标准、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和设备预算价格等资料,预先计算和确定建设项目从筹建到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全部建设费用的文件。

4.3施工图预算:指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当工程设计完成后,在单位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图计算的工程量、施工组织设计和国家规定的现行工程预算定额、单位估价表及各项费用的取费标准、工程材料预算价格、建设地区的自然、经济技术条件等资料,进行计算和确定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建设费用的文件。

4.4施工预算:在施工图预算的控制下,施工队伍根据施工图计算的分项工程量,施工定额(包括劳动定额、材料和机械台班消耗定额)、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或分部(项)工程施工过程设计和降低工程成本技术组织措施等资料,通过工料分析,计算和确定完成一个单位工程或其中的分部(项)工程所需的人工、材料、机械台班消耗量及其相应费用的经济文件。

4.5工程结算:施工企业根据施工过程中现场实际情况的记录、设计变更通知书、现场工程更改签证、预算定额、材料预算价格、和各项费用标准等资料,在概算范围内和施工图预算的基础上,按规定编制的向建设单位办理结算工程价款,取得收入,用以补偿施工过程中的资金耗费,确定施工盈亏的经济文件。

篇7

关键词:国际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项目管理;项目物流管理;关键环节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目前,作为国际电站工程的主流机组类型——300MW和600MW等级的燃煤机组,我国出口机组的设备质量和产品性能已达到西方著名厂商的水平,并且我国厂商的制造能力和产品价格更具优势。因此,我国的电站工程总承包商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占有较大的国际电站工程项目的市场分额。然而,随着越来越多国外工程项目的深入推进,项目物流能力不足的问题日显突出,物流计划、运输方式、包装、大件运输等环节出现的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运作体系低效等问题已成为影响项目的进度目标、质量目标和成本目标顺利实现的重要因素,也一直是困扰总包商的棘手难题。本文从项目物流管理的关键环节出发,就如何提升工程项目物流管理进行探讨。

1 国际工程物流的定义和特点

1.1 国际工程物流的定义

国际工程物流一般指跨国境的大型工程项目执行过程所产生的物流活动,包括所有物资(设备、安装材料,施工机具和生活用品)的物流计划、运输、包装、仓储、起重装卸,以及报关、报检和保险等全程物流活动。

1.2 国际工程物流的特点

(1)供货厂家达百家之众,分布地域广泛,货源组织难度大。

(2)项目进度的计划性强,发货进度的时效性高,发运进度管理难度大。发货进度应根据现场安装进度进行,并且受制于厂家制造进度和船期计划的制约。

(3)发运货物种类繁多,外形、重量和尺寸各异,单一设备(如锅炉,电除尘磨煤机等)的分批发运是常态,这种变化会造成货物品名和海关HS编码认定的差异,而货物是否需要商检,以及货物出口退税率的多少是由海关申报HS编码决定的。因此,报关、报检技术要求高。

(4)货物破损风险大,货物包装要求高。国际物流要经过近十次的装卸作业和船舱内的一定堆码,容易出现货物破损情况。

(5)存在一定数量的大件设备和少数超大件设备,而大件运输计划、大件运输方案和大件运输实施应给予足够关注。

(6)物流运作的环节多,接口界面多,潜在风险高。需协调供货厂家、港区、货代、船公司、海关、商检、国外海关、运输公司和业主,任何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影响整个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7)国际工程物流的国外目的地多是一次性的,可利用的现有物流资源有限,可借鉴的物流运作经验几乎为零,完全依靠物流人员的精心策划、组织、运作和监管。

2 如何提升工程物流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

2.1 物流计划和进度管理

2.1.1 项目计划和发运计划的制定

总承包合同生效后,总包商应根据项目的总工期和项目里程碑计划,组织编制施工现场的二级网络计划、现场货物需求计划、采购计划和发运计划,以及与供货厂家相关的制造计划、检验计划和交货计划,它们共同构成项目计划体系。发运计划是项目计划承前启后的纽带,其中:

(1)项目的总工期和项目里程碑计划是目标进度,具有刚性,应无条件执行;

(2)施工现场的二级网络计划、现场货物需求计划是本源性计划,是其它计划的细化依据,它可调节的余地有限;

(3)项目发运计划应根据现场货物需求计划制定,并结合物流特性,如发运批次、批次运量、运输周期和大件设备,还要特别关注关键路线的重要设备和订货周期长的关键设备的最早交货时点。项目发运计划的内容包括:发运批次,发运时间(月份),批次发运的主要设备名称,有无大件设备和装卸口岸等;

(4)供货厂家的制造计划、质量检验计划和交货计划应满足发运计划要求,当然,制定发运计划时要兼顾重点设备采购订单的最早交货期。

2.1.2 物流计划的实施

发运计划通过项目审批后成为物流计划实施的依据。物流计划的核心是发运计划,包括货物集港计划、船期计划,以及后续中转倒运计划等等。每批次发运前,物流人员应提前(至少提前1个月)向所有供方了解待发货物的状态,监督厂家按计划完成出厂准备工作,并收集初步箱单,落实具体的交货日期。如果发现厂家交货困难,进行协调催交;根据货量向货代订舱,落实船期和舱位;跟踪船期动态和厂家的交货状态,安排货物集港和装船发运和后续物流环节。

物流计划的成功实施有赖于厂家交货计划和船期靠泊计划两者的匹配。实践要求,厂家的交货时间应稍早于发运计划,船期靠泊时间可稍晚于发运计划,做到“货等船”。但为避免船期过度延误,应把船舶靠港时间作为考核承运人的重要指标。

2.1.3 物流计划的变更

项目执行过程中常常出现不可遇见的变故造成原来的物流计划无法执行,无法执行的计划应按照计划变更的程度和性质,经过一定流程进行修正或变更。

(1)因业主原因或不可抗力原因造成项目工期重新计算,修正的项目计划经项目部正式批准后,物流计划应作相应调整。

(2)若厂家制造进度无法满足发运计划,如果该设备处于关键路线,必将影响现场安装进度,则必须运用各种手段,例如,要求厂家赶工,安排最恰当的船期,或采取其它运输方式进行紧急运输;如果不是关键路线的设备推迟交货,且征得总包商提前同意,物流人员可以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幅度不宜过大。

(3)如船期延误,物流计划不作调整,但这种延误被视为承运人的服务失效。

2.1.4 物流进度管理

物流进度管理的基本思路是以发运计划为主要目标,“催货与调船”两手抓;重点是“保发运”,特别是保证关键路线的设备尽早发运,船期安排以关键设备交货时间为重要考量,特殊情形下可安排紧急发运;条件许可时,尽量安排经济批次货量进行集中发运,以降低物流成本;如果现场进度明显滞后,应及时调整物流计划甚至制造计划,避免无谓的库存和仓储压力。

2.2 运输方式的统筹管理

大多数国外工地与我国没有直接的陆路通道,必须经过海运。所以,国际工程物流项目的运输方式分为海运和空运两种方式;而海运又可以细分为集装箱运输和散货运输两种方式。这里,我们不讨论国外内陆段的运输方式(不外乎公路、水陆或铁路)。

2.2.1 海运散货

散货运输是国际工程项目最重要的运输方式。由于工程物资具有货量大,超限货物多,发运时效性强等特点,恰好与散货方式的优势相匹配,即能够集中发运和装载超限货物。但散货方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例如,货物要经受一定的装卸和堆码作业,货物容易破损;项目前期或后期的批次货量少,发运时间无法控制;散货船期波动较大等。

2.2.2 海运集装箱

作为散货方式的补充,集装箱方式在国际工程物流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总包商开始有计划、有选择地安排部分适箱货物通过集装箱进行运输。集装箱运输具有以下优点:

(1)因集装箱具有坚固、密闭的特定,可以有效防止恶劣天气和周围环境对箱内货物的损害,同时有效地避免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以及多次装卸作业过程的货物损坏,有效地减少货损货差。特别适合外形规则的精密、贵重、易损设备。

(2)集装箱班轮频次高,且集装箱班轮船期固定,特别适合项目前期或后期,小批量货物的及时发运。

(3)采用集装箱运输,可以适当节省货物包装材料和包装费用。

但集装箱方式也有以下不足:①集装箱受限于自身的外形尺寸和载荷,大量的超限货物或外形不规则的货物无法装运;②因集装箱的内容积和有效载荷是固定的,从经济性角度,只有那些体积重量比值较高(俗称泡货),达到高装载率的货物才适合装集装箱;③受航线集装箱数量限制,每批能够发运的货量较小。因此,在项目发运高峰期间,集装箱方式无法替代散货方式。

2.2.3 空运

与海运方式相比,空运的速度优势非常显著,但价格劣势也极为突出。据多个项目运输费用统计比较,尽管不同航线,不同,不同货物有差异,空运价格大约是海运价格的50~100倍。基于电站总承包项目几十万立方吨级别的总货量,控制空运量是控制运输成本重要手段。空运是紧急运输,是计划外事件(如货物破损,货物漏订、漏发)造成的物流应急处理手段。该物资必须是直接用于工程关键路线,缺货将会造成工程停滞,影响工程进度,即可以预料的缺货成本要远大于空运成本,可以说,此时“时间就是效益”。

总之,因应情势变化,灵活使用各种运输方式是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当项目的成本管理、进度管理和质量管理三者目标出现冲突时,只有统筹管理、合理使用各种运输方式,才能实现工程项目的最大利益。

2.3 包装和货损管理

国际工程项目采取的基本运输方式是海运,因此,货物包装应满足海运要求。一般情况下,货物从国内制造厂开始, 一直到国外项目现场,中间至少经过“五装五卸”的吊卸作业,也要经受船舱内货物间适度的相互堆码、挤压,因此,国际货物运输过程容易出现货物破损。出口包装的质量是运输质量的物质基础,也是工程质量的重要组成。

2.3.1 明确包装要求,规范包装监管

包装条款一般在对外主合同里描述不多,通常强调应满足海运要求。但作为总包商的采购合同应对包装要求进行进一步明确,以避免设备供方或为了节约包装成本,降低包装质量,或因为缺乏包装经验,制作出的包装物有缺陷。此外,加强包装监管,规范包装管理流程,根据不同供货厂家的包装实际,针对性地实行包装方案审查制度和包装实物检查放行制度。具体做法如下:

(1)明确不同设备类型、设备或部件的具体包装方式,严格控制捆装和裸装方式;

(2)木箱包装严格按照国家标准(GB/T7284),但禁止使用花格木箱;

(3)目前,其它包装方式没有明确统一的国家出口标准,总包商应根据包装设计和海运实践,科学、合理地制定其它包装方式的包装结构、包装材料和包装工艺的总体要求,实现包装的保护和防护功能,以及满足方便装卸和适度堆码的国际物流作业要求;

(4)供货厂家根据总包商的总体要求,制定包装方案和细则规定,必要时,总包商对厂家的包装设计方案进行审查。原则上,所有设备经过包装检查放行后,才准许集港发运。

2.3.2 分析货损原因,厘清责任主体

(1)包装不善引起的货物破损。由于出口货物需经过海运堆码、多次装卸以及内陆运输等作业环节,如果包装物本身存在问题极易造成货物破损,而明显的包装不善是产品缺陷,这种货损应由设备供方承担。

(2)储运不当造成的货物破损。储运过程中的装卸、堆码和绑扎等环节的不当作业也极可能造成货损,这种过失责任造成的货损应由承运人承担。由于从工厂至工地的全程运输可能分包给多个不同的承运人,要重视承运人间货物交接的清点检查,及时发现货损的责任区间和责任主体,有利于将来的货损处理。

(3)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一般外来原因造成的货损。国际运输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风险责任主体应按惯例投保货物运输“一切险”,转移可能的潜在风险。

2.3.3 货损的处理途径

如果发生货损事故,总包商应第一时间通知保险公司,并提交相应资料进行理赔。保险公司理赔后,根据造成货损的成因向有关责任方进行追偿,如成因复杂,可以请第三方检验公司进行鉴定。

2.4 大件运输管理

无论是300MW等级,还是600MW等级的电站项目,主变压器、锅炉汽包和发电机定子等单件重量均超过200吨的设备,无论按什么标准都划分为大件设备。鉴于大件设备发运的作业难度,风险程度,以及物流成本和发运节点进度等因素,大件运输能否顺利进行直接关乎项目的成本、质量和进度目标的能否实现。因此,大件设备运输一直是物流运作的特殊环节,需进行特殊安排:

(1)超大件设备重量、外形尺寸和大件运输方案建议是对外投标时应考虑的因素,对外报价必须充分考虑国外内陆段的超大件运输的作业难度和费用估算;

(2)超大件设备分包必须选择专业的大件运输(或工程物流)公司,重点考察公司资质、业绩、规模、机具、信誉和技术方案;

(3)大件运输实施前,必须经过大件运输路勘、方案编制、方案评审和方案审批流程;

(4)大件运输方案的内容包括:运输路线的选择(道路、桥梁和河道情况分析比较),运输方式的选择,运输机具的选择和组织,转运吊装方案,临时加固方案和清障措施方案,还可能包括建议的发运时间窗口等;

(5)大件运输应按照经审批的运输方案进行实施,如果因外界因素造成方案需要作较大修订,在不降低运输安全性的前提下,由分包单位的技术负责人签字后变更执行。

3 结束语

工程物流管理是项目管理和物流管理的跨学科交融,需要良好的计划管理、系统管理和目标管理。规范工程物流管理,提高工程物流运作效率,既是保障工程项目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总包商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王诺. 工程物流学导论[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篇8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ncreasing competition pressure, the enterprise profit space is smaller, so the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of engineering project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Now, there are still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international engineering logistics cost management, which lead to the high cost of enterprise, and directly affect the development and survival of enterprises. Aimed at the current disadvantage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for the future enterprises.

关键词: 国际;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理

Key words: international;engineering project;logistics cost;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31-0024-03

0 引言

在市场化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是否能够在竞争中生存下来,关键就在于他是否能够为社会提供工期最优、质量最合理、价格最公道的产品,物流管理中最重要的就是成本管理,成本是物流的核心,在物流的运输中在运输中我们应该要以提高运输质量,节约运输成本为主要目标。我们在对国际工程项目物流进行管理时应该从全方位进行入手,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因素都考虑到,才能够保证国际项目物流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实施。成本管理涉及到很多个环节,有库存成本、材料成本、管理成本、设备成本等。

1 国际工程物流成本管理

1.1 物流管理和国际物流

物流就是指物资的流通过程,就是指物品由供货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中产生的包装、装卸、包装、运输、流通、加工以及配送等与以上活动香瓜的信息活动的一个汇总的系统,它主要是在物流管理的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具体的操作的行为。物流管理是指在社会生产过程中主要是以物资的流动为主要依据,对物流进行管理,让物流活动能够以最佳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追求高效率、低成本和高效的经济的同时也要保证物流能够及时准确安全的服务模式。国际物流主要是指在生产和消费两个活动中涉及到了两个或者是以上的国家,由于空间和时间上的距离而对物资采取了国际性的物理性转移活动。所以说,物流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国际贸易主要就会通过物流来实现的。国际物流是现在国际领域所不可缺失的一个环节。

1.2 物流成本管理

物流的核心问题就是成本的管理,它在成本管理中是最为重要的。成本的管理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点是对物流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主要是包括运输以及储存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第二是对物流信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主要是包括对于信息、人员、财产、方法、设备等等的管理。第三是对物流的各个活动中的智能进行控制管理,主要是包括对于质量的把关、对于物流计划的制定以及对于技术的管理等。在这一系列的物流的管理的环节中,对物流制定合理的计划是非常重要的,物流的计划能够保证物流的顺利进行,它是保证物流顺利的前提,它在整个物流活动起到领导者、引路者的作用。出了物流计划之外,运输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在运输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保证物资的安全和质量,还要在运输中根据物资选择最佳的运输方式,在运输中我们应该以提高运输质量,节约运输成本为主要目标。

1.3 前期施工策划中物流成本

在现代物流管理中,前期策划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前期策划主要是指我们通过收集、调查、研究资料。在充分的了解到这些信息时针对所做的项目制定的决策。在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前期进行物流成本策划,可以保障之后的工作方向能够更加明确。

2 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理主要存在的问题

目前有很大一部分的企业对于物流成本的管理都是粗放型管理模式进行管理,粗放型的管理模式管理效果可想而知,效果差,对于成本的控制达不到预期的结果,企业施工时项目成本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在物流成本中库存成本高

在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理中,库存的成本高,材料的储存一般主要是包括建设仓储设施的费用、对设备进行搬运装卸的费用,维修设备的费用等等,为了能够保证足够的供给,企业在建设仓库时会留出一部分的冗余库存,这样就导致了冗余库存浪费的现象,导致库存的周转比较缓慢。而且在后期的项目中剩余的冗库存无法被利用,堆放在仓库中的冗余库存无法利用,导致在仓库中常年占用仓库,占用资金,使库存的成本增加。

2.2 在物流成本中材料的成本高

在施工时所需要的材料费在整个项目中占的比例是最大的,大多数的企业在施工时对于材料的用量计算不够精确,对于材料的购买把关不够严,导致材料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在进行材料购买时,采购的价格不透明,材料的采购导致成本的损失比较严重,有些材料需要运输的时间比较长,增加了材料的成本。有些材料长期在施工现场堆放,经过成了的不断碾压,导致材料的损失,造成了材料的浪费现象,导致成本的增加。

2.3 在物流成本中管理成本高

很多的施工企业对于成本的管理核算缺乏规范化,没有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系统。有些工程项目缺乏成本控制的必要环节,对于成本的管理没有计划和预测,对于管理的开支费用都是由领导说了算数,非常的随意,对于成本控制的质量不高,导致管理的成本过高。

2.4 在物流成本管理中设备的成本高

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机械设备的费用高,机械设备的成本能够占到一个企业的总成本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大部分的企业都存在着机械设备管理不善的现象,机械设备在施工中不断的出故障,状况比较差,这主要是由于在平时的维护中养护不足导致的,这一现象导致施工设备的利用率不高,大部分的企业聘用的临时工没有进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就直接上岗作业,非正常的操作导致机械出现了损坏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工作的进度,很多的企业为了能够保证施工的不间断,没有计算好设备的购置以及租赁成本,盲目的购置一些机器,导致机器的闲置,闲置的机器的购买导致了出现严重浪费成本的现象,由于购买的机器折旧率过于低,在施工中机械的费用又支出了一笔不小的成本,造成在工程项目中成本亏损现象比较严重。

3 工程项目物流管理成本控制的措施

3.1 库存成本高的措施

在工程项目物流成本管理中,库存的成本高,我们应该建立完善的物流管理模式,提高仓库信息化水平,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手段,对物资的库存进行科学有效的分类管理,对于仓库的材料实行限额管理,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建立适合自己的订货模式,降低应急成本,降低材料储存成本,不断将仓储的服务质量提升。在施工的时候不仅仅要满足现场的需要,还应该减少仓储的数量,将库存的仓储时间减少,减少二次、三次转运的现象,杜绝库存的物资在公司内部的各个仓库之间相互转移,达到在最短的时间将物资直接从生产地供应,减少各个仓库之间和中间商之间的过渡运转的现象,加快库存资金的周转,降低成本费用。

3.2 材料成本高的措施

材料费在施工的过程中占的成本是很大的,在总的成本中能够占到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所以说降低材料的成本的潜力是非常大的,降低材料的费用我们主要做好的措施应该有做好材料的采购的计划,主要包括的数量采购的时间以及采购的品种等,尽量减少仓储现象,避免出现用料不尽,垃圾堆里出黄金的现象,在进行材料采购时,应该增强他的采购透明度,节约采购时的成本,对材料的采购、运输、收发以及保管等工作应该尽量减少各个环节的损耗,对于现象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堆放,减少和避免在搬运安放材料环节产生的损耗,对于材料进场一定要做好严格的验收和控制制度,对于材料的配给一定要根据合理的损耗分配给施工的团队,对于节约材料的给予奖励,对于浪费材料的现象要采取罚款或者是减扣材料费。这样的奖罚措施才能够促进施工团队最合理的使用材料,减少在材料成本上的损失。

在选择采购渠道时应该考察多家厂家,考察多个厂家的产品的质量、产品的包装以及各个厂家的竞争力,在进行考察时,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怎么样是可以看出来的,在进行选择时要从企业的信用度、基本情况、品牌的打造、区域市场宣传、信息的管理、管理培训、运营模式、售后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考察。

3.3 管理成本控制措施

对于成本的管理控制我们主要是通过对于管理机构进行精简来实现的,对于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进行管理,业务管理部门的费用实行节约的承包责任制来实行,在此同时只要是涉及到管理的部门的项目的分账一定要清晰,要将“不受益,少负担,不担责谁受益,谁担责,谁受益的原则落实到实处。施工项目的财务人员应该把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做好,正确的计算出工程管理的成本。在此同时按照原本的预算考核责任制的要求,根据各个部分对于工程的实际成本的分析找出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出现偏差的原因,并且将这些原因及时的反馈到管理部门,积极的采取防止偏差的措施,防止在国际工程物流成本管理中出现成本过高的现象。

3.4 设备成本管控控制

在设备成本的管理方面,主要管理的方面就是要加强管理的力度以及加强自己企业机械设备的使用。在选择设备时一定要慎重,合理地利用自己的机械设备,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在挑选机器时,最好是挑选能够一机多用的设备,不仅能够加快施工的进度、增加产量,还能够降低设备的综合费用,在对设备进行使用和维护时,一定要尽量做到人和机器的固定,把机器的使用落实到位,对机器进行定期的保养,机器的驾驶员和操作员要经过特定的培训之后还能够上岗就业,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安全合理的使用,对于机械设备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

在国际工程物流管理中,我们应该从各个方面入手,控制好各个方面的成本管理,减少各个仓库之间和中间商之间的过渡运转的现象,加快库存资金的周转,降低成本费用。对于节约材料的给予奖励,对于浪费材料的现象要采取罚款或者是减扣材料费。减少在材料成本上的损失,防止在国际工程物流成本管理中出现成本过高的现象。对于机械设备建立档案进行管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护。比如说沃尔玛,沃尔玛在进行物流运输时有时是空运,有时是船运还有的是陆运。在中国沃尔玛大部分采用的是陆运,因为陆运可以节约成本,在货车的选择上尽量选择大的车,车厢内有效的进行安排,可以有助于节约成本。但是在这期间,保障货车的安全才是最好的节约成本。沃尔玛对车辆采用的都是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将汽车到达的时间精确到小时,这样可以提高效率,有助于降低成本。目前沃尔玛超市作为目前超市竞争行业中最大的赢家,沃尔玛超市有85%以上的货都是依靠集中配送的,而一般的连锁企业仅仅只有50%的集中配送率。沃尔玛在配送成本上占销售额的2%,这个配送额是竞争对手的50%,沃尔玛在集中配送中占据很大的优势。

4 结论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以结合沃尔玛的成功经验,适当的引进先进的技术,通过信息化的管理来配合物流的配送。我们在对国际工程项目物流进行管理时应该从全方位进行入手,只有将各个环节的因素都考虑到,才能够保证国际项目物流能够顺利有效的进行实施,并别要按照指定的措施严格的执行、监管部门要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监管,最终不断提高国际工程项目物流管理的水平。

参考文献:

[1]罗虹.项目管理理论在国家重大科技标准专项管理中的应用[J].世界标准化与质量管理,2005(09).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