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09:19: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艺术审美的理解,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当代艺术;认知多元化;审美走向
21世纪是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同时也是认知多元化和审美多元化的时代,在过去,艺术代表的是至高无上的一种追求,是一种灵魂上和心灵上的享受,艺术之所以能够成为艺术就是因为能够真正懂得欣赏的人才能够理解这其中的精髓。但是当代社会对于艺术的审美却发生了新的变化,崇尚流行性、标新立异和表面化,这反映出当代社会新一代人内心的浮躁和不确定性。
一、艺术与审美的概念
(一)艺术的概念
艺术从出现的那天开始就不再是两个字组成的词,通过分解两个词的意思可以得出,“艺”字当属于人们所表现出来的才艺和才能,而“术”字所包含的意思就是技术和技巧。随着人类社会和世界的不断发展慢慢就演化成了人们对于美的欣赏和理解。
(二)审美的概念
审美从字面上理解的意思就是对美的看法,联系着人类与社会的情感关系,是把自己的喜好和对是非的评判标准灌注其中,对创造美的人给予的一种感情上的认可和回应。
二、当代艺术的审美现状及发展走向
(一)崇尚流行性的大众审美
大众审美与审美的大众化是两个根本不同概念,大众审美指的是流行性的审美,在短暂时间内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但是大众审美过时的也比较快,过了流行的时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审美的大众化指的是能够被大众所理解的美,但不是为了消费而生。
1.偏向于消费型艺术。消费型的艺术单纯为了消费而生,例如很多知名的画家举办各种画展就是榱税炎约旱囊帐醣湎郑这就是为了消费而生的艺术。消费型的艺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迎合某一个阶段的大众品味,而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在大众品味之后,从目前比较低俗的流行歌曲、消费型艺术品、恶俗的书刊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消费型艺术的身影。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众的艺术审美已经在消费型方向上越走越远,而且越走越深。
2.流行化审美趋势严重。当代艺术审美的走向中流行化审美趋势比较严重,也就是说对于艺术作品的感知能力受到流行文化的影响很大,流行文化相对于经典文化来说是短暂存在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快餐形式的艺术欣赏,过了这个审美的流行时代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但是偏偏目前大众对艺术的审美方向越来越趋向于流行化的审美,只要是流行的艺术作品什么都是好的,哪怕在艺术水平上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高度,但是还是被大众炒卖出天价艺术作品来,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艺术审美走向。
(二)艺术审美畸形现象普遍
1.标新立异受到欢迎。当前社会上的中坚力量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人,他们在审美上的诉求是非主流,也就是标新立异的艺术感觉,所以当下的艺术审美走向中标新立异的艺术更受到年轻一代人的欢迎。标新立异的艺术指的就是在思想上很新奇一般人所不能够理解或者一般人根本就无法体验到的一种艺术,属于一种新生代追求的艺术形式,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主流审美趋势,但是过于标榜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就显得个人审美畸形化,世界上的艺术有其本身的规律和价值,标新立异并不代表艺术上的造诣,这与艺术本身是相悖而言的,是一种畸形的审美走向。
2.艺术审美流于表面化。艺术是一种处于灵魂之上的精神,不是我们表面上看到的美就可以称之为艺术,也不是一时流行的画风或者歌曲就是艺术,真正的艺术是灵魂深处的烙印,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欣赏上去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很多人都想在艺术上拥有一定的造诣,包括艺术品收藏和艺术事业的从业者,这就造成了艺术审美表面化现象严重的情况,认为只要是美的就是艺术,把艺术欣赏审美当成是表面上的美,忽视了其内在蕴含的深意。
(三)片面追求哲学意义上的艺术审美
世界上任何一个领域都是有关系的,不可以割裂开来存在同样艺术和哲学也是这样的,从哲学领域来看艺术有着很高的思辨及思考价值。但是到了当代社会艺术和哲学的关系被曲解的很严重,很多艺术家都把自己作品极尽哲学化,把具体的美转化成抽象的图画,但是美是有很多种的,这种片面追求哲学的艺术审美让大众很难懂得其中的含义,甚至根本看不懂所谓的艺术。如果艺术家都让自己的作品成为哲学意义上的艺术,那么美是不是没有区别了呢?每一位艺术家都应该有自己的表现方式而不是趋同于哲学,而且抽象的艺术也不是多数人所能够理解的。
三、当代审美现状及走向出现的原因
(一)思想普遍浮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迁人们的思维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当初物质贫瘠年代的朴实无华到现在追求物质生活忽视精神生活,很多人的思想都变得越来越浮躁了。而这种浮躁的思想也同样影响了人们对艺术的审美,都开始追求自己不能理解的东西,把对艺术的审美追求当成炫耀的资本。
(二)社会主体人员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我国的社会主流人员结构从2000年左右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时期80后走向了社会开始工作成为社会中的主体人员,而80后的一代与之前人们的思想有着根本上的不同。他们生长在一个物质社会之中,习惯以金钱的价值来衡量艺术的价值,也就是说这个时候消费型艺术已经开始正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审美走向畸形的方向是不可避免的。
(三)受到西方审美的影响过重
1.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在艺术领域中国和西方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是因为中西方本身对艺术的理解就不相同而且文化上也有着根本的差别。但是艺术上不存在好坏和优劣之分,只是思想和主旨的不同而已,在西方文化大量进入国内之后很多人开始认为外来的就是好的,外来的艺术在造诣上就一定是超过国内的,而且直到现在为止受到西方审美影响过重导致的畸形思想依然存在,西方文化的优势被过度放大。
2.中国传统文化被遗忘。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艺术审美观点,这是与民族文化关联程度较深的,而在对艺术的审美上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的现状主要是因为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被遗忘大家开始竞相追逐西方文化中对美的看法时也把国内最传统的东西丢弃了。所以才会出现审美走向的偏差,才会致使艺术审美变成了利益和消费。
当代艺术的审美走向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原因和人们的思想原因造成的,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审美观念自然会有所不同,当代艺术审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急需解决也是必须解决的。
【参考文献】
[1]周建萍.“美是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由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理论想起[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
[2]刘悦笛,许中云.当代“审美泛化”的全息结构――从“审美日常生活化”到“日常生活审美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4).
[3]卡斯腾・哈瑞斯,曾誉铭.艺术终结了吗[J].江海学刊,2007(04).
[关键词]美术教学;审美情趣;实施美育
[作者简介]李亮萍(1981-),女,江西信丰人,信丰县第二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学美术教学。
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实施审美教育,使学生逐步形成审美感受、审美知觉、审美情趣、审美观念等,培养学生观察美、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那么,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怎样来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呢?
一、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实施美育的两个途径
在高中美术教学实践中,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的主要途径和重要手段:一个是在观摩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进行,另一个是在学生实践“表现美”的过程中进行。两个相互作用,相得益彰。
1.运用对美术作品及自然美、社会生活美的鉴赏达到实施美育的目的。学生通过观摩并结合教师的讲述鉴赏美术作品,即美的构思、美的构图及美的形象、色彩与情调,使学生从中体会审美对象的中心思想与艺术性,让学生通过艺术的、自然的、社会的、生活中的观摩、感知和理解来感悟美。其中有雄伟壮观的高山大河,如信丰县境内的油山、金盆山、桃江河、西江河等;绚丽多姿的旖旎风光,如百里脐橙带、花园早春、谷山积翠,桃水拖蓝等,这一切都孕含着大自然的美丽可爱,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描绘大自然,讴歌大自然,正确地引导学生感受、欣赏、理解大自然的美,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追求,使人与自然和谐美好相处。与此同时,再引导学生去发挥他们在建筑、艺术、哲学、历史、科学、心理等多学科方面积淀下来的美学因素,使学生渐渐地站在美学的高度审视自然与社会之美,从而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美学艺术的熏陶。
2.通过学生的美术作品展示及教师对美术作品的讲评来实施审美教育。在学生的作业中通过眼、脑、手协调一致的科学训练,升华审美和知觉,进而发现美的规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要给予学生心情发挥和调动艺术个性的机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特有的敏锐视觉进行观察来发现美。用个性化的记忆、思考、分析、想象、感悟在脑海中的意象,尽心尽力发挥学生的艺术感染力和想象力,使自己的情感自然而然地流露在美术创作中,按照美的规律性,塑造美的形象,让学生在发现与创作中,不断获得艺术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二、在高中美术教育中实施美育的三个层次
在繁杂而丰富的美育内容和多变而具体的美的形式中,教师需列出符合学生认识过程的美育序列,即美育过程的三个层次:了解美的知识、掌握美的技能和创造美的形象,使美育实施于高中美术教育的全过程。
1.学习美的知识,就是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础美感,并通过视觉、听觉产生美感心理的认识阶段。它可以促进学生对视觉艺术的认识和初步理解,提高他们对美术学科的浓厚兴趣。
学习美的知识,就是教师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美术,为什么要学美术,怎样来学美术等问题。教师要学生熟悉各种美术作品的分类方法,各种美术技能技巧的要求,主要特征和基本原理,认识美术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术对我们文化素质的影响,理解艺术美与自然美引起的美感心理反应等。
关键词:中国生活审美。
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A
简单说来,所谓“日常生活审美化”, 就是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在技术和市场强大的冲击下,美学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一方面是审美媒介的更新,一方面是审美向日常生活的扩散。原本处于中心地位的纯文学、纯艺术,在今天的审美实践中越来越边缘化。许多学者说这是一种审美泛化现象。由此可见,“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其实就是当代中国社会的“审美事实”也即“审美现实”。
一、中国出现“日常生活审美化”是客观事实
“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一话题是英国学者迈克·费瑟斯通于1988年4月在新奥尔良的“大众文化协会大会”上讲演时明确提出来的,他的立论的依据是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从消费社会的角度去探讨日常生活审美化。认为艺术可以出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上,另外,消费社会通过影像再生产着人们的欲望,消解了实在和影像之间的差别。[1] 那么,就日常生活来看,在中国以电视和网络为典型表征的文化形态已经成型。滚滚而来的电视剧在悉心揣摩中国大众的消费性想象,电视广告美仑美奂,在突现商品审美价值的同时反仆为主。网络上游戏和文化产品的销售正日益看好,购物中心、街心公园、主题公园、美容院,这一切都在不遗余力地悉心打造日常生活的消费文化审美新理念。即便普通大众对花园豪宅、香车美人的也不再显得陌生。我们今日方兴未艾的美女经济,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按照时兴的说法是,“与西方社会相似,当今中国的社会文化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生活革命:日常生活审美化以及审美活动日常生活化,它对于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活动最大的冲击是消解了审美/文艺活动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审美与艺术活动不再是少数精英阶层的专利,也不再局限在音乐厅、美术馆、博物馆等传统的审美活动场所,它借助现代传媒,如电脑、手机、广播、电视、电影、杂志、报刊、音像制品等,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空间”[2],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无时无刻不在“遭遇”着、体验着一种审美化的倾向,如建筑的装修、环境的绿化、家居的布置颜色的搭配,以及城市广场、购物中心、超级市场、街心花园的美化等等。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审美活动在今天确已超出了所谓纯艺术纯文学的范围,渗透到了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把都市的、工业的和自然的环境整个儿改造成一个超级的审美世界。”[3]面对这样一个丰富多彩的“审美世界”,中国学术界普遍借用“日常生活审美化”这个术语来概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现象。显然,“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种美学现象,在我们时代确实存在着,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日常生活审美化”体现了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观——“生活是美”
俄国著名的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他的《生活与美学》中提出了“美是生活”的命题。原文说“美是生活。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4]在车尔尼雪夫斯基看来,美是一个无所不包的东西,这个东西只能是生活。首先是社会生活。当然,社会生活因时代的变化而有所不同,因而审美的内容也会随之变化。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人普遍认为:美好的生活,就是吃得饱穿得暖,穿衣打扮以暖为标准,几乎不考虑色彩、风格;吃以饱为目的,色、香、味、营养那是富人的事;住房以“能住”为追求综旨,寻常百姓根本不会考虑“装饰”。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中国人开始关注美,他们通过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审美活动引入“日常生活”中了。你看:满大街的时装屋、美食城,满街跑的宝马奔驰,温馨优雅的公寓房,欧式情调的庭院别墅,还有满眼清新亮丽的广告等等,显示着一种无往不在的蓬勃生机,高雅的生活色调,这些无不表明“艺术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已进入日常生活了”。现实生活是最美的,他们应该成为审美的对象。走进电影院、音乐厅去欣赏艺术,这是一种审美活动。以前,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这是一种类似于奢侈地生活。现在,人们可以不用去电影院而在家里就可以欣赏到电影艺术,不用去昂贵的音乐厅也可以享受着音乐带来的美好幸福,家庭影院、卡啦OK渐渐步入寻常百姓家了。这应该正是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的“艺术的主要作用是再现生活中引人兴趣的一切事物:说明生活,对生活现象下判断。”
三、“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中国人自由与进步的显现。
如前所述,“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讨论首先起源于西方,正式为之命名的是英国社会学家费瑟斯通,全面的理论阐述则是集中在德国学者沃尔夫冈•韦尔施的《重构美学》和美国学者理查德•舒斯特曼的《实用主义美学》两部著作中。“日常生活审美化”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是西方社会在进入后工业社会(或者消费社会)以后,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这种“物质生产的极大丰富”并非是我们通常意义上所认为的人人吃饱穿暖,而是一种物质生活丰富到“充溢”的程度,就像美国艺术家沃霍尔有名的复制品艺术《汤罐头》一样,满坑满谷的都是排山倒海而来的“物”——商品。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对于人的内在精神所产生的影响在于:这样一些鲜活的、充满质感的“物”,事实上在不断地以一种充分符号化的形式涌入人的内在心灵世界中,重新整合着人的精神世界,与之相比,艺术就逊色多了——艺术,尤其是高尚艺术,总是一种在有无之间的精神灵光——于是发生的情况必然就是:人们从自己能够体验到的心灵感受出发,开始质问那种艺术高高在上,物质卑居在下的局面:捉摸不到,面目模糊的“艺术”,怎么能够比触手可及,巧笑倩兮的“物”可以占据更高的位置呢?于是自然产生了一种将“物”拔高向“艺术”的欲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的产生,就是这种真实的欲求的回应。
西方人对于“美是生活”的理解,就是把生命放置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在西方思想中存在重视“美的生活”的传统。在他们看来,生命的快乐是根本,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就在于重视财富积累与权利的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长期处于畸形状态,结果,美的精神生活的发展严重阻碍了美的物质生活的发展,这就导致中国审美文化建设长期处于变异状态,即只有富裕阶层的物质生活审美建设和精神生活审美建设,没有贫穷阶级的审美建设,因为他们必须为温饱而打拼。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所以,人们越来越频繁地提出美的要求,他们通过追求衣、食、住、行的美化而把自己以及周围环境变得具有艺术性。他们直接将审美的态度引进现实生活。“在大众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之中,‘美的幽灵’无所不在——外套和内衣、桌椅和床具、电话和电视、手机和计算机、住宅和汽车、霓虹灯和广告牌,无不显示出审美泛化的力量……就连人的身体也难逃大众化审美设计的捕捉,从美发、美容、美甲再到美体都是如此。可见,在当代文化中,审美消费可以实现在任何地方,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美的消费品。”[5]为此,许多中国研究者认为中国社会的日常生活已经进入“审美化”,它与城市规划、购物中心、街心花园、超级市场、咖啡厅、健身房、时装、广告等联系在一起,
美的生活的基础在于:民族与人民共同对美的理解、想象与追求。在有了对美的理解与追求之后,就必须发展物质财富来充实和完善美,也就是说,要建设美,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美。美不是先天的,美需要理解,更需要建设,“美的建设”离不开人民心灵想像与自由理解。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创造,要优先于美的精神生活创造。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我们过份强调美的精神生活创造,结果,由于美的物质文化生活的落后,导致美的精神生活创造也发生了畸变。
事实证明,在不同的阶段,人们对美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对美的优化理解需要社会与文明发展到一定高度之后才能完成,只有在文明生活中,才能形成对人的生存的尊重,形成对自然价值的高度尊重。“美的生活”是自由想像的结果,也是自由文化政治制度作用的结果,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状态中,人们的想像力和审美力才能得到自由地解放。美是生命与文明的自由象征,这既是对美的要求,也是对美的历史评价。生活最初都是以实用为目的,但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社会生活必须追求“美的优化”,而不能停留在简单低级的生活状态之中。[6]今天,中国人的生活形式,生活追求,我们的现代城市建设,越来越体现出美的自由的精神生活,理解“美是生活”就是要给自由、宁静、自然、人性的恢复以更大的思想空间与文化空间。对于“多维的”“日常存在的”的人类来说,对自身理想生活境遇的追求一直是个亘古绵今的主题。柏拉图的“理想国”,陶渊的“桃花源”都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诗意的栖居”地。在现代中国,“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似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理想追求。有的研究者认为“我们已经进入了消费社会,艺术已经作为商品进入了消费。审美当然也就不是个别阶层的人的活动,而成为大众理解现实感受现实的一个更广泛生动的媒介。”[7]
文艺美学的重要目标,就是要让人能够很好地欣赏“美的艺术”和“美的自然”,它不应有过多的思想束缚;与此同时,文艺美学,需要从感性具体的艺术上升到生命与灵性的高度进行体味,即让感性具体的丰富的艺术体验与生命的内在精神快乐获得高度的一致。如果说中国社会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目标是艰巨,那么中国文艺理论界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研究同样是任重而道远!但至少“日常生活审美化”是事实,它代表了中国人自由和进步的步伐。
注释:
[1]迈克·费瑟斯.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P95—99.
[2]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及新文化媒介人的兴起[J].文艺争鸣,2003,(6).[3]沃尔夫冈·韦尔施,陆扬等译.重构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34-35页
[4] 车尔尼雪夫斯基著,译:《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第6页
[5]刘悦笛.日常生活审美化与审美日常生活化——试论“生活美学”何以可能[J].哲学研究,2005(1).
[6]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页。
[7]王美艳.论日常生活的审美化[J].株州工学院学报,2005,P82.
参考文献:
[1]艾秀梅.“日常生活审美化”考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4,P37.
[2]李咏吟:《文艺美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8月,第260页
[3]陆扬:《论日常生活审美化》,理论与现代化,2004.03
[4] 转引自文化研究网第20期,黄应全:《“日常生活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326-02
审美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审美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关注的焦点,因此,探索培养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策略具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笔者对小学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进行探讨。
1.感受生活中的美
青山绿水、旭日斜阳、蓝天白云、奇花异草……自然界绚丽多彩的景象和事物,以及形形的人和事都是我们获取表象的丰富源泉,我们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观赏大自然和接触生活,让他们从中体会到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美,让学生懂得生活中的美、艺术上的美都来源于生活。在欣赏自然界中,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置身于美好的自然环境中,对学生的审美培养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注重课堂教学中传授"美"的知识
在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要向学生讲授、传播"美"的知识,培养学生"美"的思想和理念,逐步形成一种观念和标准。教师在讲解绘画作品时,可以用线条、色彩、大小、长短等空间感以及质感等来引导学生明白什么是美,什么才算美,让他们开始认识"美"、理解"美"。教师可以设置一些造型设计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将自己所理解的美充分的表现出来,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一起欣赏一些作品,让学生能从更深层的角度去理解美,体会美,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激发审美兴趣
美术史一门视觉艺术,教师在教学初始要以视觉入手,进行艺术原理的讲解,根据学生年龄的特点,要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引导他们观察大自然,体会自然中的美好。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可以用直观的教学器材,教学模型,以及示范作品等来帮助学生去观察美,渐渐培养他们感知美、表现美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例如在面具教学活动中,可以让学生先进行观察,说说这是谁的表情,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对此有了兴趣,情绪高涨,教学效果自然也就得到提升。
4.鉴赏名家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由于大部分美术作品都是由点、线、面、色彩以及肌理构成,画面上体现了节奏感和韵律感,这些会由于不同的人视觉而产生不同的影响,使得人们产生不同的联想。学生的审美角度会随着实际经验和想法的不同而不同。学生通过鉴赏形成审美经验,通过大量的美术作品鉴赏,使得学生理解了美与丑,在这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审美感,提升了感受美和理解美的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名家作品称得上完全艺术品,它不但传播着美术知识,而是审美教育的教材,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美术作品,看到它们所反映的自然美、形象美、社会美和思想美,体会和理解艺术创作过程中表现出的审美情趣和追求的审美理想,通过诠释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使的学生形成审美能力。此外,教师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把握和领悟形象整体,使学生乐于审美,促使学生在心灵上达到共鸣,真正领悟美的东西,使得学生审美鉴别和审美评价的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5.实施审美教育、掌握科学的方法是关键
美术教学实施审美教育的一般方法,应努力体现审美过程的独特规律,并使两者有机结合同步进行,就是说,在一般由对实物的观察、理解、直到表现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阶段组成的美术教学过程中,与审美过程中的感知美、感受美、创造美这三个环节相互并溶,同时展开,以适应教学过程的一般法则,反映审美过程的自身规律,完成美术学科教学目标要求。教学的实施办法为:在第一阶段教学中,将观察与审美、感知相结合。此刻,不但让学生对事物的形、色、结构、比例等进行理智的观察,更要观察事物所呈现的美,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促进观察活动的深化发展,使他们对事物获得更为清晰、鲜明且更为完美的印象。在教学的第二阶段,将理解与审美体验相结合,这时让学生思考、分析事物形式、内容外,还需对形式与内容的美进行体察、联想以溅起情感的浪花来达到理性认识,从而使学生更加完整地知觉与把握事物并产生再现美的欲望。第三阶段,把练习与审美相结合。此刻,不但要学生画事物的形,更要鼓励他们把获得的美感融于笔端,借助所画形象来表达对美的感受,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提高作品的审美价值。这样把审美教育活动贯穿并有机溶化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不仅可以避免教学之中的审美教育活动出现枝节琐碎、杂乱的状况,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促进这一能力的整体构建;还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创造出美的作品来。这种结合观察分析而展开的审美活动,通过对作品不同审美层次的感知、体验和领悟,使学生在由美塑真、由真及美的过程中,心灵得以陶冶,情感得以升华,最后让学生带着美的余香练习表现技法,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技能,大胆自由地进行构思、设计、表现自己心中的图景。使他们把学到的美的知识、技能转化为表达美创造美的能力。
6.组织小学生进行作品评价活动
一、引入情境,熏陶情感
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愉悦性。教学中把学生带入文章特定的情景中,在情景中产生情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从而进入审美过程,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教师有了更多的方式来设置场景,但现代信息技术仅是一个辅助工具,我们不能单纯地依靠它来辅助教学,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如教学挂图,设置音乐场景,甚或是教师自己的个人素养,比如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情深意切的歌唱,逼真入微的表演等。
该如何引入情境呢?具体说来,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解读画面
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作者用浓墨重彩描绘了阴晴两幅“八百里洞庭”的优美、壮美的图景,同时又融入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感情,可谓“情随景移,情景交融”。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两种不同情绪节奏的乐曲引导学生对文中两种画面的剖析,层层引导学生“入境”,这样学生不仅能感受到洞庭湖的浩淼壮阔的美,还能触感的共鸣,感悟到作者那种“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以天下为已任”的博襟,从而感知美的真谛和实质。
(二)介绍背景
如同志的《沁园春・雪》,开头第一句即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与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作者登高远望,视野之开阔,诗人选择的观察点很高很高,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下阕纵论历史人物,有情有理,极有气魄。如果教学中不能让学生“入境”入情,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当时中国革命蓬勃发展、“打出一片新天地”的v史环境,就很难深入体会一代伟人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宏伟抱负和豪气冲天的革命激情。
(三)调动想象
如讲授朱自清先生的名篇《春》时,笔者一边配乐朗读,一边让学生闭上眼睛跟随作者的描绘去想象春天烂漫的鲜花,嫩绿的小草,柔和的春风,绵绵的细雨……这些美好物象的展示使得课文中的文学形象化为了直接可感的艺术形象,很快把学生带进了大自然和谐的旋律和神奇美妙的意境之中,让学生看到了一个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从而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感的愉悦。
二、挖掘联系,思维迁移
初中语文新教材所选课文大多均是文质兼美的经典之作,文学性、艺术性都很高,且内容包罗万象,除了文学本身,更涉及音乐、戏剧、绘画、建筑……当我们敞开心灵面对时,将会深感美不胜收!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和联系,进行艺术思维的迁移,培养学生体验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州园林》一文,设计者和匠师们根据他们的艺术情趣和对美的艺术追求,将大自然的景物概括、提炼,从而创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园林。文中无论对园林的布局、建筑上的匠心独运的组配、景致的映衬层次,或是园林的色彩描写,无不体现着美,渲染着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是园林总的特征,也是文章美的精髓。如果仅求弄通文章说明了什么,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明,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文字上来看一幅画,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去捕捉美的所在,理解苏州园林“绝不讲究对称”、“胸中有丘壑”、“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之美,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进行艺术的再创造,从而发挥文字的育美功能,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目的。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这样的文章还很多,不少课文还涉及了建筑美学、音乐美学、戏剧美学、社会美学等。
三、深入体味,审美理解
在品味语言中构建充实而高尚的精神世界,是语文审美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因此阅读教学应回归语言审美,应引领学生从文字的表层走进文字的内里,品词嚼句,体会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在领略其语言美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得到灵智的省悟,从而逐步形成正确的心理结构和获得审美鉴赏的能力。
如《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教学时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大”、“孤”、“直”、“长”、“圆”等词语反复推敲、咀嚼、品味。不仅使学生感受到了边塞那空旷、高远、雄浑和静穆之美,体会到了作者浸染在字里行间的艺术意境和审美情感,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理解诗句内涵、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的目的。
【关键词】声乐教学 审美能力 表现力
一、声乐专业学生审美能力提高的必要性
审美能力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心理素质,是一种从声乐艺术中意识并提炼出美的能力,其包括对音乐的基本感知力、想象力、理解力及创造力等,这也是声乐艺术再表现的基础。可见,审美能力对声乐专业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教学除了要传授基本的演唱技法,根据学生自身特点找到其演唱天赋并着重培养,同时也要注重全体学生的审美能力,也就是审美能力应当是声乐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且直接影响到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与感知力,是音乐演唱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
二、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
著名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曾经提出“音乐的本质在于情感的反应”的理论,也就是说与其将音乐看作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将其看作是一种情感体验,是一种审美过程,声乐教学是一种审美体验的有效方式。
(一)借助外界因素来营造
学生上课需要在教室内完成,因此音乐教师就成了学生的音乐殿堂,而优雅、整体的环境势必会给师生带来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感受,从而唤起学生对美的追求意识,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学生在紧张的文化课之后迈进教师的瞬间就会被这种优雅且富有艺术氛围的环境所感染,身心得到愉悦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
(二)借助教学内容来创造
声乐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关于美的教学,而教室所做的便是通过优美的题材、方式、旋律、节奏等逐步展现给学生,引导他们在音乐的学习中寻找美感,这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理解力与感知力,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
(三)借助欣赏鉴赏来塑造
声乐课程离不开鉴赏与欣赏课程的支撑,这种欣赏鉴赏包括名家、名曲、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等。声乐是一种发声的艺术,其直觉的感染力与冲击力很大,因此对名家、名作的欣赏,让学生敬仰;对教师的现场表演欣赏,让学生共鸣;学生间的互相欣赏,让其互相学习。这些都是提高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四)借助鼓励启发来深化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审美能力将逐步提高,而这个时候就需要给学生充足的自我表达空间,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把握美、表现美、抒发美,并且积极的赞扬与鼓励这种行为。当学生的情感表达或理解受阻的时候,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地加以启发引导。
三、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
上文提到了声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而详细的培养策略便是在此途径的基础上分阶段进行。
(一)审美兴趣的培养为基础
在教学中,审美的主体是学生,而教师的教学过程与音乐活动是学生的审美对象,声乐艺术的审美是一个不断探讨、深入、创造的过程,同时还需要不断地反思。一曲优秀的音乐作品不仅仅是为了描述一种生活状态,还具有一种特殊的审美意向,比如中国的很多古典曲目都采用了写景咏物、借物抒情的方式,同时其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或离愁、或喜悦、或报国。声乐艺术是一种有声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其他美学意象不同,因其在创作的内涵及教学的过程中,都会让学生形成一种直观的美学意识,而以这种直观的美学意识为基点,可以上升为一种理性的思辨力,而教师需要做的便是去指导学生将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阶段,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对美学、哲学等理论及声乐艺术的作品表现力都有一定的理解;同时还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功底,如流畅清晰的语言,亲切和蔼的态度等。而以上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助力,成为培养他们审美意识的手段,在培养其审美兴趣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按照声乐作品的特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通过多角度剖析、讲述与表现,从而让学生对声乐作品有一个完整的艺术理解与印象,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审美情感的培养为进阶
音乐不仅仅是为了表达一种思想,更是人类情感的载体,而音乐的灵魂也正是这种情感。对学生的声乐教育同样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要引导其深入到生活中去,并实践感受艺术情景,激发与创作者的共鸣,达到忘我的境界,完成物我交融的情感体验。声乐教师应当积极引导学生去感知声乐作品,感受其包含的美学形式与意境,同时将这种感受与自己的感情相融合,培养出自己独特的审美情感,做出审美判断。以爱国类歌曲为例,《歌唱祖国》不是一些单纯的长度相等的主歌与副歌的排列组合,而是用铿锵有力的感性形式表现一种深刻的理性内涵;在《我的祖国》中,用委婉的曲调表现一种对祖国深深的爱。审美心理的重要特征是声乐的情感性,只有我们感知到美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对美的热爱之情,同时才能进行美的创造。
(三)审美创造力的培养为目的
声乐的美育教学不是一种单纯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需要他们的丰富想象力配合,创造性的感知与理解这种美,最终创造更多美的样式。首先,需要学生在融入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感知声乐的各种形式美感与神韵,同时和自己的情绪体验结合,充分调动起想象力;其次,鼓励学生积极创作审美意象,同时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审美经验,让他们通过乐曲选择显现方式,进行艺术创作或者再创作;再次,声乐教师应当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技巧,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与水平;最后,声乐教学应当根据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与性别、年龄等区别对待,根据其不同审美心理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结语
在声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可以让学生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辨析能力,为之后的声乐表演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与智力支持。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声乐教师将这种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并且因势利导、因材施教、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声乐专业学生的审美及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全重点围绕艺术设计造型这一出发点,致力于提升艺术设计从业人员的专业审美价值观和艺术创造力,书中全面介绍了造型的基础知识构成和美学认知的原则和方法。该书始终围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思路进行讲解,为当前艺术设计教学从业者提供了良好的案例和示范,在全书所有的章节中均有理论知识点在实际创作过程中的应用案例,启发读者思考和观察,培养在生活中寻找艺术设计造型的案例,感知美学艺术特色的特点。在美学视角下的排版编辑、配色等方面的内容深化,有力地佐证了造型设计离不开美学的专业性分析和判断。同时,该书意在帮助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的美学造型观,借助全书中大量实例和范本,营造了一种美学氛围下的艺术设计造型理念,真正理解造型的美学价值,领会艺术设计理念,全书也是艺术设计发展过程中与美学思维相互融合的佳作之一,从真正意义上打开了艺术设计美学理念的学术大门,为读者提供了学习和领会造型艺术美的空间及平台。
在我国古代早有“意象造型”一说,指的就是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融入其自身的生命力、彰显其美学特性,在创作初期对审美的思想进行美化,从而寄情于物,将心中所想、思中所念的美学艺术和精神特质体现在设计的整个过程中,使之与客观事物介于“似与不似之间”。
美学是设计的灵魂,是指在任何的设计理念中都必须经过美学思维的过滤,无论是产品的设计过程还是销售策略,都要围绕人们的美学需求进行调整和实施。美学视角下的艺术设计造型理论与方法研究是当前的热门话题,艺术造型通过美学的设计理念进行搭配和构造,可以实现既具有视觉美感又风格迥异的艺术形态,无论是产品的设计造型还是建筑等实体项目的构建,借助美学的组织形态和设计理念,可以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更好地贯穿美学思想,实现人们对美学追求过程中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艺术设计的美学观念中要求造型在构思和设计的过程中讲求形态和材料的统一,观念和风格的统一,是真正将工程技术和美学艺术融为一体的新形式。实际上,任何的产品造型都不能只单纯地考量内在的质量,还需要注重产品的外在美感。实际上美学既是质量均衡的标尺,也是造型合理的客观要求。任何产品的开发和设计都必须综合考虑美学因素,在设计和包装的过程中,合理地包装美学的内涵价值,可以有效地提升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丰富产品的形态和品牌。
关键词:职业学校 美术教学 审美教育 创新思维能力
青少年时期是人全面学习,并在各个方面全面走向成熟的阶段,因此人们在这个阶段所受到的教育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他们人生的发展。然而,由于在如今的职业学校中,学习氛围自由懒散,学生对潮流时尚的追求也没有丝毫选择性,他们的审美能力相对较低。因此,职业学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一、着力培养学生的感受力
生活中从来不缺少美好,而是缺少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这句至理名言,虽然充满了哲学性,却也用最朴实无华的辞藻将精妙娓娓道来。在现实的生活中,美是多彩多样、浩瀚无垠的,它不需要你刻意去寻找,只要留意,用心去感受,便不难发现美的存在。
这一道理,也同样适应于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引导学生留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真观察生活中值得思考和反思的细微变化,试着从中发现美的存在,感受美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贴近大自然、贴近生活的机会,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去体验和感受大自然妙不可言的色彩变幻,细致体会和认识美的不同存在形式,让自己随着生活经历的日益丰富,逐渐丰满自己对审美的感受力。
二、着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人的想象力,是一种美妙的、能够无限扩展的、没有边界的大脑思维能力,但却不是完全虚无缥缈的独立存在,而是建立在脑海中丰富多彩的实际形象基础上,并对之进行创新性的艺术加工或是对因此产生灵感的捕捉。在审美的过程中,这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心理活动。难以想象,如果完全没有想象力,人类又该如何进行美术创作和对美的鉴赏呢?既然想象力对于美术的创作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美术审美想象力的培养呢?
首先,要让学生逐渐积累生活经验,丰富体验,从大自然中去感悟美的存在,要对自然、生活和生命充满热爱。在现代社会中,博物馆和美术馆,分别是人类历史积淀和艺术展现的最重要的地方,因而,必须组织学生不定期的前往参观。通过历史人文对人心灵的震撼,艺术作品对人灵魂的熏陶,逐渐加深学生对其中蕴藏的艺术语言符号的记忆和理解,从内心深处接受美的教育。逐年累月,长此以往,当积累的深度到了,心中美的素材多了,学生便会不由自主的在具体的艺术作品中加以体现,并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艺术品位,更加准确地了解具体审美对象的美学特点,也就更利于想象力的合理发挥。
其次,要让学生不断强化自己的记忆能力。人,若失去了记忆力,那他也将失去进行创作的基础,更不用说进行美术的创作和想象力的培养了。在美术的创作过程中,创作者需要将日常生活中真实事物的幻象用记忆的方式储存在脑海里。因为记忆是一种既真实具备实际事物全部特点,又仅仅是想象的虚无的存在形式。当学生在实际创作中进行美术创作时,就需要不断翻阅脑海中大量的生活记忆,从这些历历在目的生动形象中寻找自己创作的灵感和方向。记忆越深刻,脑海中储存的事物也就越形象,想象力也就越丰富。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力
审美,不仅仅依靠人直观的感官感受,更需要加以科学理论的知识辅佐。培养学生的审美理解力,需要通过让学生逐渐接受艺术作品中已然存在的普遍审美观以及具体的审美表现,并学会从中获得丰富多彩的对世间万物的美术审美经验。与自己尚不成熟的审美观比较,试着站在全新的视角,从不同的立场去思考和感受生活。
理解力,通常表现为人对具体事物形成的主观评价。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对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和分析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入到作品的艺术表现中,在意识上去体会和感受,最大限度地领悟其表现出的艺术感染力和吸引力,以及把握体会艺术共鸣的感觉。同时,也要对艺术作品进行科学、理智的分析,以及冷静的思考,从而正确地理解该艺术作品所表现的内容以及其深度的内涵。在帮助学生养成审美理解力的同时,教师也要督促学生建立科学的、健康的美术审美理念,正确分辨美学上的美与丑,自觉地对丑陋的美学加以排除,去感受真正美学的熏陶,进一步增强对审美的理解力。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审美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和培养学生观赏美以及鉴赏美的专业能力,还必须提高学生自身的审美创造力,增强其审美的意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努力提高学生对美术专业课程的兴趣。在教学之前,教师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备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摒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因人而异,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做统一要求,适时地调节具体的教学进度,科学合理的设置讲课环节。要灵活地为学生设计讨论及动手课题,预留可供学生想象的空间,发挥其创造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职业学校美术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高度重视学生的审美教育,努力提高其美学审美能力,尽可能地健全和完善学生的审美思维结构,逐步增强其审美的综合素养。教师是教育学生、传授美术专业知识的引导者,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学生今后的人生发展将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郑欲晓.论基础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J].美术教育研究,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