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8篇

时间:2023-08-04 09:19: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语文教育叙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中语文教育叙事

篇1

关键词: 新形势 高中语文 记叙文教学

记叙和记叙文的起源在没有文字之前,从我们的祖先结绳记事、图画记事、刻契记事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可以说记叙文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人们早有定论,文学作品的创作都应遵循形象思维的原则,高中阶段是学生形象思维既丰富又成熟的阶段,记叙文是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很好的手段。同时现在的课改又把记叙文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所以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得更投入更轻松,更能把握课文内容,领略范文的精妙,从而达到提升高中语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记叙文定义及其突出特点

1.记叙文定义

所谓记叙文,是以叙述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文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记人记事、日记、游记、人物传记、传说、新闻、通讯、小说等,都属于记叙文的范畴。

2.记叙文突出特点

首先,记叙文有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作者歌颂什么,批评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包含在中心思想里。中心思想有时是直接表达,有时是含蓄间接地表露出来。

其次,记叙文有独特清晰的思路。围绕中心思想,安排材料,依据一定线索设计文章脉络,排列段落顺序。记叙文思路分为纵向思路和横向思路。纵向思路的记叙文是以时间先后的顺序和事件发展的过程为线索安排材料。

最后,记叙文的语言比较自由,不像诗歌讲韵律,但比较形象、生动。另外,记叙文反映的内容还要求真人真事,不像小说那样可以虚构。

二、新形势下高中语文记叙文教学的体会

1.加强记叙文训练提升现代文阅读能力

记叙文教学这一概念,主要指的是一种训练文体。这种文体以写人、记事、描景、状物为其内容特征,以叙述、描写为其表达特征,我们可以把它和阅读教学结合起来。在阅读教学中记叙文教学历来占有很大比重,非记叙类文章中也有记叙成分,鉴赏、评价、感悟是现代文阅读的一项重要内容,如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对作品中的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初步赏析。教给记叙文文体知识――记叙、议论、抒情、描写,并指导学生进行这方面的片断训练或作文训练,对学生帮助很大,尤其是描法。按内容主要有肖像描写、语言描写,等等。从另一个角度还可分为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及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等等。有了对这些手法技巧的熟练运用,再读记叙类的现代文阅读学生就有了理论支持。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记叙文训练,这些技巧就只能靠老师的灌输学生的死记硬背,同时学生平时阅读的文章多以记叙类为主,有了这方面的训练学生也能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学习记叙文的特点,进行记叙文写作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提高学生理解与运用文字的水平。这在无形中就提高了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尤其是以下几类现代文阅读:(1)对人物未知命运的推测,对故事情节的推测和想象等;(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句子和段落的含义及作用;(3)鉴赏、感悟文学作品能力;(4)推断、联想、想象等创造能力等题型帮助很大。

2.通过记叙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

面临世界范围内“知识爆炸”、“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的问题,越来越引起了许多教育科学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联想与想象是创新的基石,而通过记叙文的写作练习,培养、发展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现在尽管作文体裁是多方面的,尽管高中作文是文体不限,但学生写都是以议论文为主,而把话题写成议论文的路子很窄,立意思路甚至语言往往大同小异,比如写和挫折、持之以恒等内容的作文,学生往往联想到爱迪生发明电灯泡的故事及张海迪的故事,往往概括完故事加几句议论抒情。所以看学生作文总易给人以似曾相识之感。因为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议论文与学生的思维判断分析能力关系密切,议论文虽也需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很多都停留在由此及彼的浅层次上。而记叙文则与学生的联想与想象能力关系密切。记叙文的联想更丰富多样,而且记叙文的想象是在联想基础上的升华,不管是写人记叙文还是记事写景记叙文都需要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只有这样才能让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形象。联想和想象都是由此到彼的心理过程。由一点出发,多角度想象,这个“彼”可以是具象直观的画面,也可以是抽象的人生哲理。我们在记叙文写作中经常需要的是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每一次专项片断训练或整篇作文训练都是对学生想象力的发掘和提高。

3.寻找审美光点诱发学生审美体验

审美体验的本质是一种对象化的自我享受。作为一种审美享受,所欣赏并为之感到愉快的不应该是客观的对象,而应该是自我的情感。记叙文教学中应诱导激发学生对记叙文作品的审美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产生深刻的审美体验。为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中可采取设计审美议题和寻找审美光点的方式。

设计审美议题就是指在教学中根据课文的审美特点,从不同的角度确定几个审美题目,让学生鉴赏评析时自由选择。寻找审美光点,美存在于记叙文的构思、情节、故事、景物、人物、技巧之中,如果不善于或者不能寻找出审美光点,就不能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要对美的媒介有美的体验,必须具有美的审视力。施教者只有重视知识的多层面指导、多角度引导,才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巴金的散文《灯》,从“我半夜从噩梦中惊醒”起笔,就以灯为线索,由眼前的“几点灯光”引起追忆和联想,写了一个又一个关于灯的故事。这一个个的故事都离不开黑夜与昏黄色的灯光。这夜是无边无际的漆黑一片,它是全文的主色,而这主色,也正是对当时国统区的黑暗的真实写照;昏黄色的灯光虽然朦胧,但在无边无际的黑色的衬托下,却又显得那样明亮,它无疑给身处黑暗中的人以光明和希望。作者正是运用了黑色和昏黄色所形成的色彩反差,使作品中所写到的每一个关于灯的故事都得到了升华。在教学中应以这种色彩的描绘作为审美光点,不仅要启迪学生深入体验审美创造的流程思路,而且要引导他们深入文章深层的美学世界,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写作技法和艺术真谛。

“文无体不立”,学生不了解文体的知识,就等于没有掌握阅读和写作各类文章的技巧。记叙类文章在学生阅读生活中占很大比重,甚至在人一生的阅读中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现实的教改背景下,我们必须从新的方位、新的视角来研究记叙文的教学,实践记叙文教学。

参考文献:

篇2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最早提出的。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从1999年起,经过连续4年扩大招生,我国终于在2002年底超过了“同龄人口入学率15%”的“马丁·特罗标准”,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速度及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状况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影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是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而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背景很特殊,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并存。在这个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大量出现,这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教师在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完善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缺憾。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动机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教师没有培养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部分教师没有完全领会继续教育的意义,不了解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他们的动机往往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背离了继续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即便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其目的也是为了自身学历的提高或者是为了职称的评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如果没有“学历”或经济利益的驱动,高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要求参加的人很少,尤其是已经被评为副教授或教授的教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功利思想支配下,教师很难保证投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往往是只注重与考试有关内容的学习。一旦考试完成或者培训结束,他们就不再继续探讨,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继续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2.知识更新面临危机。我们身处在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师更应适时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例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英语相关的能力应该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如计算机的继续教育也应该具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另外,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了解更是必不可少。而现阶段高校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单一,跟不上国际学科前沿的发展。

3.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我们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在努力考研,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的学历。因此,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目前还基本是个空白。诚然,学历教育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是能力提高型的非学历教育,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补充等方面,其继续教育的模式可以也采取分散型、小规模和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等手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在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的特殊性来审视教师的职能。通过继续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使之胜任并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高校在培养社会新型人才、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教育示范和引领前沿的作用。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师德教育是核心问题,新时期师德观教育既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又要把师德教育与教师的切身利益与发展、立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密切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精神,要有甘为“春蚕”的崇高境界。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要加强师德修养,通过设立各种教学奖项等措施,激励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取得进步,成为教学能力强、思想品德高尚的高校教师。

2.强化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现代社会信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展自我才能免遭淘汰,这对我们高校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持续地获得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才能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是高校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只有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好所从事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沿发展,才能成为高校学生的知识向导。“只有具备了专业能力,教师才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里作出最佳的教育行动决策,并能根据行动结果,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步骤;教师才能完整地考虑教育情境的各个层面,能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才能在有专业自信的同时,又能用理性且开放的心胸接纳别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着力培养“教学学术”观念,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激发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把这种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使之以学术的形式公开发表,让更多的大学教师获益,促进教学,两者相得益彰,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3.健全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应该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而不断变化。在形式方面,应以中短期培训为主,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以满足其工作需要。在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增加科研方面的进修培训。在时间安排上,要灵活,要宜短不宜长,甚至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对于学历教育要有科学的谋划,不能以学历教育代替继续教育。即使是获得最高学历的教师也要接受继续教育,只是形式、方法和要求不同而已。

篇3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44-02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马丁・特罗(Martin Trow)教授最早提出的。他指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

从1999年起,经过连续4年扩大招生,我国终于在2002年底超过了“同龄人口入学率15%”的“马丁・特罗标准”,进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是,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速度及水平相比,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状况没有得到相应的提高和改善,直接影响和制约了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和质量的提高。毫无疑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影响高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与核心是教师队伍的素质问题,而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继续教育“是对已获得一定学历教育和专业技术职称的在职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学历教育的延伸与发展,使受教育者不断更新知识和提高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需要,是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产物”。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实现的背景很特殊,经济、科技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并存。在这个过程中,新情况、新问题持续大量出现,这给高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的教师在观念、知识更新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高等学校和政府在完善和加强教师的继续教育制度方面还有很多缺憾。因此,加强和改善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我们当前首要的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动机的功利主义色彩。在我国,教师的继续教育起步较晚,教师没有培养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部分教师没有完全领会继续教育的意义,不了解继续教育是教师的权利,更是教师的义务。他们的动机往往是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忽视了继续教育的根本目的,背离了继续教育的本质和初衷。即便是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其目的也是为了自身学历的提高或者是为了职称的评定,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如果没有“学历”或经济利益的驱动,高校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主动要求参加的人很少,尤其是已经被评为副教授或教授的教师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功利思想支配下,教师很难保证投入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提高和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往往是只注重与考试有关内容的学习。一旦考试完成或者培训结束,他们就不再继续探讨,很难将所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继续教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意义。

2.知识更新面临危机。我们身处在全球化的时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知识更新迅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全面素质教育对教师知识全面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世纪高校进行的教学改革和新的挑战和机遇,高校教师更应适时提升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例如,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英语相关的能力应该具备,其他相关知识如计算机的继续教育也应该具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灵活,教学效果更加有效。另外,人文素养的培养以及对于国内外文化精粹的了解更是必不可少。而现阶段高校教师知识结构陈旧单一,跟不上国际学科前沿的发展。

3.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不健全。我们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目前,我们大部分的教师只是在努力考研,攻读博士学位,提高自身的学历。因此,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目前还基本是个空白。诚然,学历教育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方式,但更多的是能力提高型的非学历教育,重点放在教学方式的改变、教学能力的提高以及学科知识的更新和补充等方面,其继续教育的模式可以也采取分散型、小规模和互联网的远程教学等手段。

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途径

我们必须从更深层次去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有必要在充分考虑现代社会实际特点的基础上,结合高等学校的特殊性来审视教师的职能。通过继续教育提高高校教师素质,使之胜任并出色完成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是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最终目的。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以下三个方面:

1.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当今社会,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为社会培养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使高校在培养社会新型人才、促进社会良性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教育示范和引领前沿的作用。而发挥这一作用的主体―一高校教师的道德状况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师德教育是核心问题,新时期师德观教育既要坚持与时俱进,根据时代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师德教育的内容,又要把师德教育与教师的切身利益与发展、立业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教师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是否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密切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最重要的是要有高尚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开拓、积极向上的精神,要有甘为“春蚕”的崇高境界。因此,学校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其政治理论水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提高他们面对困难的能力,使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要加强师德修养,通过设立各种教学奖项等措施,激励教师在教学上不断取得进步,成为教学能力强、思想品德高尚的高校教师。

2.强化教师的专业化教育。当今社会是知识型、学习型社会,现代社会信息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我们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汲取最新的知识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发展自我才能免遭淘汰,这对我们高校教师显得尤为重要。大学教师肩负着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为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持续地获得新知识,拓宽专业领域,才能实现高校教师的专业化。多维的知识结构,如坚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知识、系统的教育科学知识,是高校教师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专业知识是教师知识结构中的核心,只有扎实地掌握专业知识,把握好所从事专业的科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沿发展,才能成为高校学生的知识向导。“只有具备了专业能力,教师才知道如何解决工作中层出不穷的问题;教师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教育情境里作出最佳的教育行动决策,并能根据行动结果,灵活地调整自己的行动步骤;教师才能完整地考虑教育情境的各个层面,能理性地与学生沟通和互动,才能在有专业自信的同时,又能用理性且开放的心胸接纳别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着力培养“教学学术”观念,对我国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助于激发教师对教学的兴趣与重视程度,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在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并把这种教学经验上升到理论层次,使之以学术的形式公开发表,让更多的大学教师获益,促进教学,两者相得益彰,最终促进我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3.健全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高校教师终身继续教育体系,应该是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而不断变化。在形式方面,应以中短期培训为主,更新高校教师的教学知识、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以满足其工作需要。在培训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增加科研方面的进修培训。在时间安排上,要灵活,要宜短不宜长,甚至可以采取自学的方式。对于学历教育要有科学的谋划,不能以学历教育代替继续教育。即使是获得最高学历的教师也要接受继续教育,只是形式、方法和要求不同而已。

篇4

一、“固步自封”的知识局限,会影响教学的之发展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了人类的文明,人类的发展无一不与传授知识密切相关的?

作为教师,自身感到时代赋予的责任是多么重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无论从知识的深度与广度,都没有就此而停止过。这就让我们作为教师的进行深思,靠原有的知识能满足今天的学生需求吗?对学生来说,就好比茁壮成长的一棵棵小苗,更须充足的阳光雨露及各种“养料”。教师给予学生的不正是他(她)们需要的“养料”吗?为了使这些小苗长势茂盛,教师更应该设法给小苗施加利于他(她)们成长的“养料”。他(她)们有了这些“养料”会对自己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脑会变得聪明发达;手脚会变得灵活敏捷;做人会变得得体圆满;学习会变得日益提高。

就目前的一些状况,教学中免不了有一部分年龄大的教师,从知识的结构看,与年轻的教师稍有差距。虽然存在着一些差距,但是只要扎实工作与学习,有一颗上进的心,那么也会使自己积极起来,拼搏起来,仍能适应今天的教学需要。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足以说明人的努力与拼搏精神。今天的教学发展,就需要有拼搏型的教育者。而固步自封的思想,不但适应不了今天的教学发展,还会影响教学的发展。

二、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需要有创新精神

为了使新型的教学方法得以体现,作为教师,应抱远大的理想,去追求实现人生的最高目标。

在教学中已不是老式的“满堂灌教学”而是凸显启发探究精讲多练;变学生被动为主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所要采取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启发式教学法为主。教之前,学生自主学习(或进行预习),将课中的知识难点,先进行尝试性学习,初步解决疑难。无论学生碰到的疑难问题,是否解决。教师都放手让他们去做。全体学生积极行动起来围绕教师要进行教学的课文进行探索。并留一定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对的给予鼓励,错的当场改正。多以表扬鼓励为主,不予批评。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为了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的语气要温和得体,使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对每个学生来说都是平等的,正像时间老人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公平的一样。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是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教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还要具备有适应时代所需的教学方法。

所谓“时代所需”,就是要在教学中,能适应今天的教学,而适应今天的教学就得努力拼搏,探究教学方法。只有在探究中吸取经验,加大力度,才是真正的努力创新。做到了这些,教学效果就会明显,学生的成绩就会提高。

三、 提高与为教学质量要与实际相联系

在教学中,教学条件具备的学校,能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对学生的知识传授及成绩的提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当然,当条件不具备的学校,只能靠教师多动脑筋,设想一些既提高学习成绩,学生又易接受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每一种新教学法的产生,都是以传统的方法为基础并改革创新,最后得出适应于教学的新方法。在学习中,凡是学校不具备一些电化教学,不必强求。只要教师心中已经有这种认识,有这种紧迫感就可以了。搞好教学工作,是全社会教师的共同责任。因此,每一位教师,要认清形势,开拓进取,才不损教师的光辉形象。

四、 提高与为教学质量是形势所需

当前,学生的识字能力,用词造句能力,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讲还是不能达到要求的。

具体体现在学生的实际作业中答卷中,口语交际中,作文的篇章情况等。教师仔细观察,学生的语文知识不雄厚一些基本的知识,学生模糊弄不清,导致语文知识的连贯性差,用词造句的能力差,阅读能力、作文能力差等。据此,作为语文教师,把上述问题作为具体突破,使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这样会更好些。

只要相关的语文知识弄懂了,对于上述知识难点,学生就会迎刃而解。这对提高语文质量大于好处。提高语文质量,这是人人值得关心的问题。因为语文是各科的基础学科。学好语文对于学习各科都有好处,是形势所需。

综上所述,文中所述四方面的问题,是提高语文质量的重要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的你们是否有同感呢?

参考文献

[1]陆志平:《语文课程新探》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正视 朗读 意见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笔者深深地感到学生们在朗读能力上一届不如一届。虽说现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可是分数是学生和老师的命根儿的现状一点儿也没有改变。许多老师认为语文考试只考字词、阅读、作文而从来不涉及朗读,所以为了不耽误工夫,考个好成绩,干脆省了这道“手续”。然而 经常放声朗读不但不影响语文成绩,还可以积累丰富的语文材料,培养很强的语感,塑造学生良好的气质,这些都是写作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也是提升学生内在语文素质和气度的重要途径。在此笔者以几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并综合学生们的语文朗读现状,提出几点正视语文朗读的意见。

1.朗读教学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要实现这个目标,语文教师改变教学方法、注重诵读教学是可达到的。

多年从事语文教学和语文教材编写工作的张中行先生也说过:“一面吟诵,一面体会,是旧时代读书人练基本功的方法。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写三味书屋老先生读‘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的情形更加形象,这种表现,状貌也许近乎可笑,但那种认真体会其韵味的态度是好的。”学生诵读是语文课应该重视的一项工作,老师带领学生诵读,学生自己诵读,诵读的过程是学生含英咀华的过程,也是把经典语言“化”人个人身心的过程,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文科课程的主要标志之一。

诵读是传统的优秀教学法。“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讲的都是诵读的好处。古诗文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处世为人的哲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都蕴含其中。诵读这些经典古诗文,对开阔同学们的眼界、胸怀、提高品德修养大有帮助。所背诵的东西一旦烂熟于心,则其词语、佳句、章法、思想、韵律等都会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素养,他们的语文能力、语文素养会大大提高。由此可见,多诵读能让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对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人文素养能起到重要作用。

2.朗读的有效性

2.1 诵读可以发现和纠正学生不正确的读音和断句。大家在课堂上大声朗读就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如果仍是“哑巴语文”,错误也许就在沉默中湮没。

2.2 多诵读有助于理解文意。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多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诵读出来才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如李煜的《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有人认为把“问君能有几多愁?”读成陈述句和疑问句都可以,但如果读出声来,会明显感到,读成疑问句的处理,则显得平淡了。

2.3 多诵读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语言的韵律和美感要通过声音来体现。中国语言的美不仅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上,还表现在声音上,节奏、韵律、排比、对仗,只有用声音才能充分体现出来。我们读“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利用课件展示画面再结合诵读,学生读后脑中会出现鲜明的形象,这样学生的记忆背诵也快,记忆也长久。

多诵读,可使学生将文字、声音、形象审美熔铸在一起,挖掘出“声音”这一语文教学中常被忽略的因素,复活语文本身的精神血肉。学生通过多诵读,将文字转化为饱含情感的声音,培养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通过对作品的表达形式和情感内容的分析和领悟,丰富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多诵读还可以使学生对文章语言有更深入的理解,使他们说话写作时很自然的就能创作出优美的句子。背诵使他们积累了更多知识,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学的审美有了更进一步提高,这不是以往苦求而不得的教学境界吗?

3.朗读的基本要求

给学生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指导学生朗读的一个重要方面。朗读,一要正确、清楚:用普通话朗读,读准字音、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颠倒、不多、不读破句;二是自然流畅:态度自然大方,语气顺畅,停顿合理,节奏恰当;三是传情达意:能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比较准确地表达作者思想感情。我们不仅要提出朗读的基本要求,重要的是要指导帮助学生按要求去朗读,一步一步达到目标,这是需要花一定力气的。

朗读的技巧主要是停顿、重读、语调和速度。停顿是语句间的间歇、声音的休止。一般分五级。段与段之间停三拍;句、问、叹、冒号处停两拍;分号处停一拍半,逗号停一拍;顿号、间隔号处停半拍。长句中没有标点的地方有的也应该适当停顿;根据作者在句中表现的感情也作适当的停顿。重读就是把句中重要的词语读重一些以示强调。句子的主语、谓语、修饰限制的定语要读重一些。语调的变化是用来表达不同的感情,常见的有升调、降调、曲调、平调四种。表示颂扬的、赞叹的悲壮慷慨的句子,要用升调;表示祈求的、感激的、沉痛悲哀的、叹息的句子要用降调;表示怀疑的、双关的句子用曲调;表示心平气和的、庄重的、谨慎的句子用平调。速度依文章的内容而定。交代、说明性的内容,描写幽静、秀丽的景色的内容,激烈的对话,含有快活、愤怒、恐怖等内容的要读的缓慢。语文课堂上朗读教学的突出特征是多安排学生读,以多种形式反复不断地让学生读,教师加强指导,使学生在朗读中提高朗读水平,加深对课文的记忆理解,增强语感,陶冶情操,读出风采。

4.朗读的方法

朗读教学要开展的生动活泼,富有成效,重要的一点是要根据课文的不同特点,采用恰当地方法。

4.1 教师范读,学生循声朗读。

4.2 背诵朗读。这种方法是通堂朗读,达到背诵的目的。如语言优美的诗歌、散文等。

4.3 欣赏性阅读。放录音或录像,让学生欣赏高水平的朗读。适用于朗读难度较大、较长的文章。

4.4 表演性朗读。适用于较强表演色彩的文章。如《变色龙》、《我的叔叔于勒》等,学生们做好充分的准备,到讲台上进行表演性朗读,学生们会很感兴趣,课堂气氛很热烈,教学效果也较好。

4.5 模仿播音式朗读。这种方法适用于很有气势的论说文,如《谈骨气》等,让学生们模仿优秀的播音员。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学生们会很努力的。

5.朗读教学应注意以下问题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新课程 课堂教学 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28-02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特点,明确提出要在学生语文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加大教育力度,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按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意识。

一、文本解读意识

解读文本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和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作品的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以及构思和语言,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人文角度出发,以开放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带给学生对语文的独特感悟与个性化体验。同时,语文教师还必须对教材内容的用意与价值导向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理解,用发展的教育眼光去对教材内容进行透析,做好应对一切教学事件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挖掘教材中体现的人文价值与教学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要注重语言运用训练,将语言运用的训练提升到一个人文的高度,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课堂互动意识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文本内容、作者以及教师间的多方对话,要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活动。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起学生与其他各方,尤其是与作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联系,并形成一种思想层面的交流。语文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应该作为一个中间人,让学生和文本内容通过教师展开实质性的对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作为学生的激励者、点拨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开展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内容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能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教师作为主体,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为一个“动”字。这样全方位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

语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不是简单地追求活动的频繁,也不能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判断尺度,而要充分考虑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关键在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及个人见解。

三、拓展延伸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所发展。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语文不仅是读书、识字,所以对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十分必要,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让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发展。

教学中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立足于课本,联系对比,由此及彼,化有限为无限;要有充足的背景材料,适时引用;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总而言之,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

四、质疑探究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注重学生判断、感受、观察以及分析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使他们对语文学习、问题思考的兴趣与探究意识得到增强。不要否定学生对于事物的质疑,相反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不合常理、常情、常态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质疑、释疑中的曲折、反复、失败与成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首先要求教师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究阅读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再次,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同时,探究能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意识

高中语文《课标》还指出,对于语文课程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反应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标尺,更应当将其作为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进行完善的一个重要参考,以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了语文教学评价是多向的师生互动评价的性质,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作出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地对其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对自我的判断和评价以及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反馈给学生,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生活应用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以“读书识字”为主,这在一方面的确使学生的某些能力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却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实践与应用受到了阻碍。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限性,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将教学场所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地方,让学生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加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增强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转机与挑战,要想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必须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意识,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文兰.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使命[J].青海教育,2012,(1-2):51.

篇7

一、高中语文教学病理简述

医学与教育学科的结合产生了教学病理学。石鸥先生等学者对此进行过深入研究。近年来有人就提出了诊断式教学方法。根据其原理,高中语文教学疾病是高中语文教学系统在内外异常因素的作用下,语文教学或结构发生异常变化或教学功能不全或不能很好地得以发挥,以致产生或明显或潜在的不良影响与消极作用的不正常状态。高中语文教学也是一个系统机体,也会“生病”,不存在完全健康的高中语文教学系统。凡有益于高中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素养提升的教学是正常和健康的,反之不正常、不健康的。它不同于生理疾病,它的“生病”会造成学生身心发展的间接性延缓与阻碍。病态的语文教学像一张无形的网,压抑着学生个性的完善,束缚着语文教学思维与行为,危及着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遗憾的是,我们习惯于在理想、健康的教学情境下进行思考与研究,对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疾病”意识不强,研究不够。我们要研究其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机制和原理,为语文教学病理的诊断和防治提供依据。

诊断式教学是一种基于学生学习、教师“诊断”并导学的新型、科学的教学方式。这同样适应于高中语文教学。通过对高中语文教与学的病理分析与诊断,及时并准确地发现学生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认知缺陷,制定对策。所谓的诊断,不仅包括学生考试,更主要包括授课过程中老师对学生学习态度、方法、习惯等全面的分析把握,真正揪出学生的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制定教学纠偏方案。这项新的教学方式目前尚未得到有效运用与普及。

二、高中语文教学病理分析

人的机体大小疾病很多,有感冒,有癌症;有内伤,有外伤。而语文教学系统也有类似的病理现象。

(一)、教师方面若干病理:

课前准备方面:如备课资料缺乏,备课不认真,语文学习活动和文本解读预设不够充分,教案简单甚至不写教案,作业内容超时、超量,专业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储备不足,教具准备不足等。

课堂教学方面:照本宣科满堂灌,不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不从学生实际出发,不考察学生语文学习效果,使学生厌倦语文学习,埋怨老师;让学生主要以静听、静观、静思的方式学习,处于被动地位,机械记忆;给学生读文本的时间少,没有积累与感悟的流程,不入文而曲解,不知人而妄谈,不论世而谬说;没有直面文本而充斥着低水平的假对话,没有个性化解读的回答,诵读欣赏不足,咀嚼不足,往往在学生尚未对言语作品形成整体印象时,教师便急于分析、结论介入,越俎代庖,剥夺学生感受品味的过程,把现成的结论强塞给学生,结果是分析流于空泛;没有整体感知就寻章摘句。或者讲得太少,讲得不精,学生课堂上的收获在减少,有的组织小组讨论看似热闹,积极性高,但学生却胡言乱语,教师可掩盖自己知识储备的不足和课堂准备不充分等。

课后方面:不认真或偷工减料批改作业;总是使用或研究别人的教案、教参、练习,却忽视了自主研究;不读书,未能及时跟踪当前教育教学新理论、新动态、新知识等。

(二)、学生方面若干病理:

没有预习或预习不认真不充分,不爱看书,学习资料缺乏,上课不专心,不记笔记、不勤思考,上课走神、打瞌睡或做小动作,干扰课堂,情绪与老师对抗,作业马虎、不独立思考抄袭或不及时缴交,课后说脏话,沉迷于手机、电子游戏、网络,懒惰松散,迟到旷课或早退,与家长老师和同学沟通少,人际关系不良,打架斗殴,违规违纪等。

除此之外,还有学校管理、行政体制、考试制度、家庭教育、社区服务等方面的病理,都可以影响到高中学生的语文学习。

三、高中语文教学病理的防治策略

(一)、加快高中语文教师专业化进程

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当下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和职业发展的趋势。高中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层次要求更高,通过终身不断的专业培训、学习和实践,习得和熟练高中语文知识、教育诊断知识、心理诊断知识系统及教学技能,拓展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达到专业成熟,成为一个良好的高中语文教育专业工作者。

(二)、增强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反思自觉

教学反思是高中语文教师成长、成熟并最终成为反思型和专家型教师的重要途径和桥梁,为高中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的持续发展提供可能,有利于增强教学责任感,提升专业知识内涵,提高教学理论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解决教育实际问题、改进职业生存方式、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高中语文教学反思是高中语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基本点,以改进教学为目标,以教育日志、教育案例、教育叙事、教后记、网络教研等方式,运用新的教育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教学知识内容、活动组织、行为决策的合理性和局限性进行反思、审视、分析和检验的过程,并将用反思的结果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实现“实践-反思-行动”螺旋式循环。这种借助行动研究不断追求教学实践合理性的教学即是反思性教学。它是依靠高中教师时时反观和解剖自我的勇气、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实践与知识的积累,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是一个具有责任感的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需求。作为高中教师,要经常自觉地审视自己,看自己的理念是否新颖,看自己的设计是否合理,看自己的言行是否带来积极影响,让新旧观念不断地交锋,使自己的专业化和职业生活的质量更高。

(三)、倡导诊断式教学与个性化解决方法

单反思没有行动与实践是低效或无效的。在教学病理学的指导下,我们倡导采用诊断式教学方法和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教育方法。

经过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学习,高中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的个性倾向渐渐明显,学习兴趣和需求的差异逐渐增大。有的学生之所以认为自己学不好,主要是因为:还没有发现和找到适合他的最好的学习模式,还没有找到适合他的学习策略;可能存在着阻碍他学习的心理、生理、环境等因素,因此必须有一种方法对此做出全方位的评价和诊治。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采用诊断式教学方法和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教育方法。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分析、个案分析、观察法、谈话法、文献法、行为研究、教学案例、课题研究等方法,开展一系列包括年龄特征、个性特征、性格差异、学习方法、兴趣、动力、情绪、环境条件、智力特征、知识技能基础、认知图式等综合性研究,摸清学生语文学习综合情况,对数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找出该学生存在的学习优势、存在的学习问题,发现阻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诊断后对症下药,协商制定学习问题个性化解决方案,及时反馈给学生改进。比如某个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高、某个学生语文成绩下降等,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是什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有效地解决,应该采取什么方法等。近年来,对于学生的学习问题已经成为教育界较多关注的问题之一。根据具体学情、生情,笔者曾开展过“高中语文学习问题解决个性化方案”的课题研究。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笔者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自觉调整学习心态和策略,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策略和途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主动探索与发展,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达到最佳学习和训练效果。

(四)、倡导会诊式教研方式

篇8

一、文化与教育

文化和教育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文化制约着教育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育的水平和特质为文化的水平和性质所影响。教育传递的本质就是文化的传输。因此文化的水平和性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和教育的水平和性质是相对应的。从中国漫长的历史角度看,文史知识的发展水平较高,所以我国古代教育的特点就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这也与当时的政治相迎合。第二,教育的内容也为文化所制约。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类的精神文化,所以,教育的内容为文化所决定。某个时期的教育内容的范围为文化的状况所决定。文化居于核心地位,它的价值导向决定了教育的内容。总而言之,文化贯穿于具体课程和学习过程中,它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学生的学习心态潜移默化为其所影响,学生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在所有影响学生学习心态的诸多因素中,文化的影响力最为重要。

文化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但教育对文化也有反作用:教育的最基本职能就是对文化的传递起到维持作用;教育在对文化进行传播的过程中,还会创造文化。教育对文化的传播不是机械的、简单地复制,而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会创造出新文化;教育对文化具有控制整合作用,使文化的整体性得到贯彻。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人类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形成了文化,因此文化本身显得杂乱无序、零散,再加上地域不同,这种非整合特点将趋于明显。而教育的实施有效对文化进行整合,将其形成有机整体。

二、高中语文教材授课运用文化素材的意义

教师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文化素材究竟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呢?

第一、语文教学中往往有些疑难点难以讲解,但巧妙的运用文化素材可以让学生对这些疑点难点进行透彻的理解。高中语文教材中《孔雀东南飞》作为实例,老师对这片文章讲解的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体会到这篇叙事诗优美的语言,对文中刘兰芝和焦仲卿的悲剧命运进行分析。“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卷篌,十六诵诗书”这是铺陈的手法,按时间顺序描绘了刘兰芝的成长经历,突出了刘兰芝多才多艺和有教养。

第二、有效的应用文化素养可以将语文教学的学习领域进行全新的拓展。语文教育教学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人性化,而进行语文教育而流露出来的人文关怀是这一特征的集中体现,渐渐的衍生出所谓的“唤醒教育”。提高语文能力仅仅是进行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或者人生能力进行培养。

第三、有效地运用文化素材,学生将会更好更透彻的对民族文化进行理解,对经典之作进行体会。文学作品是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载体,甚至通过文学作品可以将民族共同感进行定型。

综上所述,将文学素材有效地在语文教学进行运用,能够辅助学生理解作品,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和深度,产生民族归属感。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化素材运用策略

1.对显性文化素材进行有效认知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能被我们直接感知的显性文化素材。这些显性素材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也有明确的标注,比如课后要求背诵的段落,还有我们接触到的诗词、成语。中国成语博大精深,成语的背后有着经典神话故事、寓言故事和历史故事等。这些都有助于提高我们的文化素养。学生对感性材料的记忆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通过对文化素养的应用将记忆变得有趣和快乐。

2.隐性文化素材的思想认同 隐性文化素材中包含富有时代特色的民族精神、对生命的肯定和对美的追求等方面。这是我国历史长期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直接让高中生去认同将很困难,所以我们务必对文化背景进行构建。

3.文化素材的有机整合 我们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对作品中不同的文化素材进行简简单单的整合,同样也应该将教学内容和文化素材进行整合,教师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这样应用显得很重要。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