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社交媒体的好处8篇

时间:2023-08-04 09:18: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交媒体的好处,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交媒体的好处

篇1

关于受众

无论是开通一个新网站,还是在现有的媒体项目中新增社交媒体的特别版块,你都必须仔细思考受众。用户是各种社交媒体网站的根本所在。所以评估如下的事项:你的受众是谁?花些时间来定义你的目标市场所在。考虑如下因素:

人口统计学。何种特征能够描述你的市场,如家庭收入、地理位置、年龄、教育、职业或者家庭构成情况?

消费心理学。你的受众还有哪些其他特性?有没有特殊的兴趣爱好影响着他们的行为?这些可能和工作有关,像IT业,或者与爱好有关,如手工编织。

行为。用户的在线行为是如何透露出他们兴趣的?他们使用特定的产品或内容吗?他们阅读白皮书或者观看视频吗?

怎样让受众参与进来?

让上传和分享变得容易起来。举个例子,对用户而言,给内容评级或者上传图片比用文字更容易表达自己。

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地参与,它能给用户带来什么好处?浏览者会思索,“这会给我带来什么好处”?

是不是因为参与意味着成为某个网络社区的一分子?获得反馈?拥有一个可以发言的公共论坛?赢得尊重?被聆听,或者某些其他原因?

允许参与者就网站的功能给你以反馈。在网站发展的初步阶段,这非常重要,参与者会告诉你他们想从你的网站得到或需要什么,以及对那些不能发挥作用之处的抱怨。

引入社交媒体时需要考虑的要点

就网站对用户上传内容的最大接受限度,经过谨慎思索后做出规定,为网站管理构建一个强有力的程序。ITtoolbox的George Krautzel指出,这必须谨小慎微,不过也并不意味着它需要在你的网站上成为明白的标注。

做好迎接在公众面前失败的心理准备,因为社交媒体需要一定程度的透明度。对于一些公司而言,这可能很难接受。就了解发挥作用的机制以及你目前所能达到的程度而言,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洞察有关变化的发展。随着网站的发展,每天都会有新的变化和挑战。社交媒体并不会“建造了它,人们就会到来”。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才会培育并且保持网络社区的扩展壮大。承认构建社交媒体网站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你需要不断地测试新的方法以改进网站。按照Spiceworks的Jay Hallberg的说法,至少需要三次以上的尝试,才能够令每个职能体妥当运作。

不同的盈利模式

社交媒体提供了多种盈利模式,包括:

广告。社交媒体,尤其是针对利基市场或B2B市场的,提供了利基营销的机遇。在广告商机中:Banners、赞助、销售线索生成,以及行为目标营销都可以直接或者通过第三方出售。

订阅。订阅可以以许多形式出现。例如,它们可以成为附加功能,如LinkedIn的做法;或者它们可以令平面与网络的界限不再那么区分明显,像Engeering News-Record网站一样。

其他的盈利方式。即使面对社交媒体目前的发展以及强大的网络广告市场,许多公司仍未完全开发出可做的选择,如收入份额或附属收入,研究销售以及数据销售(不泄露私人信息的情况下)。

测量社交媒体的影响力

许多市场营销人员还在使用老办法来评估一场营销推广战的影响力。就某种程度上而言,是因为他们喜欢让不同推广中的评测标准保持一致,并且这也是他们所了解的方法。但是另一个方面,不那么传统的方式也很重要。在这些重要的因素中你必须考虑到的是:

页面浏览率。这是一个既定的指向标,可透视出你对社交媒体所作的努力。

用户参与。这可以依据网站停留时间及发生行为来做测评。例如,每天新增多少条评论或图片?每周呢?每月呢?参与到这些版块中去,用户在你网站上停留的时间有没有增长?

广告商的互动。网站能不能令广告商参与到消费者对话中?媒体实体会顾虑到广告商将得到负面的消费者反馈,但是对话已经发生了,考虑到这些看法就很重要。这些更新的形式让广告商们能够记录下这些迎面而来的事项(公共论坛除外)。注意:对于迄今为止,与读者仍然只有单向交流的编辑部门成员而言,这些也很有用。

收入。与往常一样,评估收入以及正现金流是任何推广战的关键性因素。

成本。追踪由这些工作所产生的成本很重要。记得从广义上来考虑成本,因为这可能和你许多组织所在的地域发生关系。

在你的网站上增加社交媒体可能是个很艰难的决定,最重要的一步是从头开始。对于一个枯燥无味的网站而言,社交媒体并不是权宜之计。但是许多网络营销人士发现,就扩大接触面、建立联系、向消费者学习,当然,对,还有带来新利润而言,它们是强大的工具。

相关链接:什么是社交媒体?

篇2

1、驱动社交网络的动机

大部分的人访问社交网站是为了与其他人联系:为了与家人朋友保持联系、与同事同行分享事物,甚至是为了结识有共同爱好和需要的人。因此,大部分人最终都把社交媒体作为一个工具,为了这个目的而社交互动。

当然,很多时候技术在这些关系中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比如,Instagram的滤镜,或者一键分享到所有社交平台,这些都是我们社交网络体验的重要构成。

但是,人们相连是因为这些元素能提供个人的、社交的好处,而不是因为功能本身。

至关重要的是,如果那些社交好处消失了——如果我们想要联系的人不存在了,或者是如果我们的社交圈子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些平台就迅速失去了他们的价值。

我们已经看到太多这样的例子了——国外的如Second Life、MySpace和Friendster,国内的如饭否和开心网等,都是因为它们用户的迁移而式微,并非败在技术层面。

2、单一服务的用户群不幸的是,当用户离开现有的大的平台——就像他们经常这么做一样——营销者很快就失败了。

他们之前所做的投资,针对该平台构建的大用户群开始停止实质意义的回报,因为那些用户正如往常一样“不可转化”(有多少品牌没有花钱就成功地把整个Second Life的用户群导入Facebook呢?)

最终,营销者不能依赖于在特定的平台里吸引关注,而是找到一条可迅速适应于所有平台的路子去管理他们的社会化媒体活动。

3、从平台到社群

窍门是不要把社交媒体当作一个媒体,而是关注那些激发人们社交动作的动机和行为。

未来的顶尖品牌将会花时间去了解如何通过不同的设置和内容去给同样的人群传递价值,而非像现在这样在最热的平台上吸引注意力。

品牌将专注于培育活跃的社群,他们会一直关注品牌并和品牌互动,只要时间和地点容许。

批判性地来说,品牌将会使用新的平台去提供附加值——不仅仅是作为另一个新的工具去骚扰人们。

4、从吸引眼球到扣动心弦

构建“迁徙的”社群的秘密是理解人们想要什么,人们需要什么,然后抓住每个机会去建立互动的联系。.

我们要搞明白是什么把社群聚到了一块儿,把我们的营销策略与他们的兴趣爱好、所分享的东西关联起来,而不仅仅是围绕着技术上的功能和平台。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抓住每个机会给用户的生活提供附加值——这是一个我们将在这个社会化品牌系列中有更深入探讨的话题。

篇3

而如今我们进入了“社交媒体”时代,以用户生成内容(UGC, user-generated content)为中心的网站占据了主流:Twitter、Facebook、YouTube、Pinterest、Amazon和Yelp的评论、Foursquare上用户对每个地点的小提示,以及数以百万计的博客,无不彰显UGC类网站的存在感。

大多数公司都用这些网站来发出自己的声音,他们在上面更新、提供折扣优惠码等等,梦想着哪天时某条状态能够让公司一夜成名。公司们用这些网站创造的“查看、赞、关注者”等指标来判断活动成功与否(其实每项指标都能人工操纵,比如著名的《68美元制造不存在的名人Santiago Swallow》案例)。

这么做是不对的,社交媒体并不是用于广播的扩音器,它更像是适于私人聊天的咖啡厅。

企业们在没有让社交媒体成为一个好的扩音器,根据Interbrand调查研究,可口可乐这个全球最有价值品牌的Twitter帐号粉丝数处于排行榜第1088位,实际上这与可口可乐无关,前100位最有价值的品牌都没有进入Twitter粉丝数排行榜的前100位。

而且并没有实例能证明,在同等成本下,Twitter上的广告效果要好于电视广告。可口可乐官方账户@CocaCola有120万个关注者,是A&E频道《Duck Dynasty》节目观看者的10倍,不包括制作费在内,这个节目播出成本大约几十万美元,然而它的广告效果是Twitter无法比拟的。

有句老话叫做,“我们都知道有些广告是有效的,但我们不知道是哪些。”

这话是错误的:大公司们可以在广告前对影响力进行预估。我在宝洁(Procter & Gamble)做品牌经理时候,参与了团队对肥皂剧开始前那些电视广告的研究,多年的这类研究结果表明,质量尚可的电视广告便能形成不错的促销效果。

行业讨论中常有“运营Twitter账户能提升品牌形象”的论调,不过这些论调不具说服力,毕竟品牌价值基于其业务,而对相当一部分品牌来说,销量才是王道。

作为全球价值第二的品牌,苹果的广告出现在电视、印刷品(杂志报纸等)和广告牌上,唯独没有Twitter账户。苹果认为没有必要通过社交媒体来“提升”品牌形象,很难说这个缺失对于销量或品牌声誉有任何影响。

综上所述,社交媒体作为扩音器并不能发挥很大作用,而作为咖啡厅,社交媒体就截然不同了。

UGC网站是获取用户对产品看法的最佳来源,在贝尔金公司(Belkin),我们团队推出了一些简单的节能项目,用于深入了解节能建筑和家庭自动化市场。除了大众商品外,所有在商品上市后进行的研究成本都非常高昂,因为很难获取样本,而且就算找到了志愿参与研究的人,他们也不会太多,无法提供多元化意见。但网上就不一样了,网购消费者的评价通常有成百上千条,我们几乎不耗费任何成本,就获得了比市场研究更好的反馈。

比如说,有许多评价中提到想要“自动化的克罗克电锅”:

非常棒,这是我见过的第一个有计时器的克罗克电锅,设置6小时高火什么的,就可以不用管它了。就算我出去工作也不用担心,回到家时里面的东西正好处于可食用的温度。

我从没用过克罗克电锅,我们团队也没人用过,它的自动化是社交媒体的成果:我们发现这些评论后迅速改变了开发策略,贝尔金及时与一家开发商达成了合作协议,生产自动化的克罗克电锅。

受到这种社交媒体上常见的“上班族心态”启发,我们还开发了WeMo产品系列,用于家庭自动化。

这是当时写有WeMo开发思路的那块白板

我们不仅赞同社交媒体上用户反馈对于产品的重要性,还将这些信息用于分析竞争对手的优缺点,以及寻找消费者需求所在。

贝尔金进入家庭自动化市场,很大一部分是被一个YouTube视频所启发,视频讲了消费者回到家时被各式各样的电器困扰的情景。

社交媒体——尤其是视频类的网站——有一个额外好处:来自消费者的第一手感受和资料,能够终结行业开发商所有饱受争议的假设,让开发商能够迅速制定合适的市场策略。正是这些视频,让我们公司内部对于推动家庭自动化达成了高度一致。

很多时候负面评论都远比好评有价值,它们能暴露出产品问题所在,反应设计中哪些取舍不符合需求,以及产品缺乏哪些功能。然而在社交媒体刚出现时,我司对于负面评论采取的态度是……不可取的,我们试图消除这些评论造成的影响。

正确的做法是,解决他们反应的问题。有一回我的产品在Amazon上受到了差评,我就也发了个评论,附上自己邮箱地址,希望能与对产品不满意的客户聊聊天,理解他们不满所在,然后着手解决。这样做使得产品评分从最低的一星,慢慢回升到了四星左右。

仔细阅读用户评价和他们在Twitter、Facebook上的吐槽,还能帮助开发者发现产品最重要的功能。正是这个做法,带来了至今团队制作的最简约的产品:一个有开关的三角插座。社交媒体给我们的工业设计师迈克尔·维克(Michael Wick)带来了自信,尽管公司内部对这个设计并不看好,它却获得了巨大成功。

人们会怎么使用这个插座呢?在看到评论之前,我们也不知道是这样的——

“我从宜家买了个没开关的吊灯,原先每回想用都得把它墙上的插座里,现在有这个插座,只用控制开关就行了!好样的!”

“这个开关的好处在于,插上去的设备不用,那些悬挂式的设备不再无处可放了。”

如果你想知道人们怎么使用你的产品,不仅要看社交媒体的评论,还可以去YouTube搜索开箱视频,到博客平台查看评测,以及到UGC网站看讨论帖子。看着客户从开箱到配置,最后开始使用产品的过程,对于设计者们极有帮助。

《Barnacules' Nerdgasm》就是“开箱视频”之一,巴纳克尔(Barnacules)真名是杰里·伯格(Jerry Berg),他为观众展示了永不断网的特殊技巧:IFTTT。(注:If This Then That,网络自动化服务,参考阅读《IFTTTiOS应用》《IFTTT完成700万美元融资,计划进军物联网》)

所以我们就和IFTTT达成了合作,客户能把我们的产品和社交媒体(Foursquare、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等)整合,自行创造自动化程序并进行分享,一个较为有名的产品是:自动化猫砂。

社交媒体不仅让我们产品变得更好,还帮助我们看到产品如何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19岁的卢克·莫雷蒂(Luke Moretti)在一次潜水事故后胸部以下瘫痪,他用iPad通过家庭自动化系统对温度、光照强度等进行调节,他在社交网站上与其他截瘫者和普通人分享了这些经验。同样的,我们能从中获得启示,以此改进产品。

篇4

酒品牌天生就是社交的东西,营销的着力点也在鼓励好友聚会。而为了保持其社交性,很多品牌开始使用Facebook来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和构建粉丝社群。

社会化媒体监测公司Simply Measured评估了酒类品牌在Facebook上文章的互动量发现与1月份相比,2012年6月,用户对酒品牌的互动程度上升了。Heineken这个品牌在2012年6月拥有最高的Facebook Likes,当月每篇文章的平均互动量为8459个(包括likes,评论和分享)。高于2012年1月份的3520.

其他啤酒,红酒和烈酒品牌包括Jack Daniel’s Whiskey, Bud Light, Coors Light, Smirnoff US and yellowtail,互动量也在提高,而Budweiser, Hennessy and Absolut则仔6月份互动量有所下降。

2012年12月由ABLE的调研发现,89.6%的受访者表示使用Facebook的好处是可以提升公司的品牌认知,另外86.5%认为Facebook能够让他们推广活动,66%则称可以帮助他们与用户实时互动。

对于这些酒类社交品牌,通过社会化媒体与用户构建关系事重要的,而不只是利用Facebook和其他社交平台去广播信息。(编选:)

篇5

1.送礼物、搞活动带来的粉丝没太多价值

粉丝团是有一些共享亲和力或活动个人组成的小组,要懂得这些粉丝,最佳优化其共享体验并获得回报,那你就应该懂得个人粉丝,这时仍要用到马斯洛的《动机论》,虽然用抽奖、优惠券、送贵重物品的转发方式能够很快获得大量粉丝,但最终的“自我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是凌驾于满足生理需求层次上的,也就是说购买这种“更深层次的接触和持续的忠诚”是基于更多的内心归属感层次的(通过好内容分享、口口相传)。这种从个人事物到上下文般地转变,不仅提高了个人粉丝带给其他粉丝信息的质量,也加强了粉丝购买的意识,而且持续地统一和直接化了粉丝的注意力。

2.不属于你的粉丝很难货币化

很多时候你在社交网络上拥有许多粉丝,你只是在租用社交平台的关系,这是一个源于社交媒体利益竞争的生产问题,比如FB上DNA是社会效用,在这里只是强化已有的社交关系,而不是助你建立新关系团体的大型平台。营销人员不仅要跟其他的营销账号竞争,也要跟Facebook竞争,后者控制着整个大环境(例如游戏),而且其商业模式就是在广告主之间增加交叉授粉。

最重要的是,当FB围绕一个品牌广告的内容和经验进行销售时,这与Facebook的广告收入是捆绑在一起的。广告主想把粉丝拖到自己的内置渠道并不是这么容易。

社交网络为营销人员将交互仪表板和集成渠道整合到了传统的CRM套件上,但那些粉丝事实上依然活在营销人员的控制之外,他们喜欢在FB这种大环境下消费、购买,这也是邮件营销到现在还有人用的原因。

3.如何创造自己的粉丝大环境

通过社交媒体建立粉丝群、使用社交媒体的工具当然有好处,但你会严重受制于粉丝获取成本和粉丝回报率,因为粉丝价值是一个流体波而不是静态的粒子。

比如一位粉丝关注了某类视频节目、名人、品牌以及你的营销账号,但是两年后、三年后他还会喜欢同样的东西吗,所以你纳闷怎么你多了那么多的“僵尸粉”,回报率怎么越来越低?

篇6

移动应用在生活和商业中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在企业里,早期移动应用是由信息化团队牵头并落地。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业务部门主动要求把部分业务转移到移动应用上。这好比信息化团队点燃了星星之火,智能手机快速发展的大环境就像一阵风,将移动应用之火蔓延到企业的各种业务部门中,新的移动需求不断涌现、落地、繁衍……

中国南方航空公司为每一名乘务长配备了一台iPad,内置安装了南航自行研发的支持网络系统软件。南航的乘务员在上飞机前,对当天所飞航班的天气情况、客舱旅客座位分布、旅客的喜好和禁忌等,甚至连当天过生日的旅客情况都一目了然。

福州军区总医院的移动护理系统,以临床护理数据中心为依托,采用无线网络、移动计算、RFID及条码识别等技术,将护理信息系统延伸至病人床旁,对医嘱执行和护理工作进行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和控制,随时随地获取、记录病人的各种诊疗信息,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并降低了医疗事故率,对推动医院数字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的满意度起了重要的作用。

在企业IT社交化方面,春秋航空也正在进行一些尝试。比如,春秋航空在总裁办公室下设了社交媒体部,专门负责社会化营销。即便是出现了危机,也会通过社交媒体,依靠倾听与沟通来解决问题。“社交媒体是最好的危机公关平台。”春秋航空信息技术部总经理郑连刚说。

篇7

虽然在如今的企业传播圈中言必及多媒体,句句离不开新媒体,但是有数据统计到2010年,中国企业在对外的新闻稿中,只有不到10%配有图片,而采用视频的就更是凤毛麟角。

从搜索引擎开始颠覆性地改变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起,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时间,但是大量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互联网媒体传播和搜索引擎优化的重要性不过是近几年的事情。这里有企业对于媒体传播环境变化了解的滞后,市场/公关等职能部门的“墨守成规”,也有各类服务商的责任。在多媒体传播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试想在若干年前,当视频分享网站刚刚萌芽、各种新媒体Copy to China的本地化模式还没成型之时,多媒体传播不管是制作成本、传播成本还是对传播效果的监测和评估都是让人头疼的事情,而且由于媒体类型变得更加丰富多样,企业往往无所适从,特别是长期以来缺乏某种产品化的解决方案,或者说通用的“标准”,帮助企业经济高效地运用多媒体内容进行传播,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中小企业进入多媒体传播时代的门槛。

说到标准,美通社是全球最大的企业信息机构,在欧关企业信息市场占有近60%的份额。我们很早就注意到了多媒体传播的趋势,以及一个普遍适用的“标准”对大多数企业的重要性。2001年美通社首次了多媒体新闻稿(Mukimedia NewsRelease),帮助试金石公司(Touchstone Pictures)推广其新片“珍珠港”。这种将文本新闻、图片、视频以及其它相关资料整合到一个动态的XHTML平台的企业信息方式,此后日渐流行,2006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各种主流的社交媒体分享工具也被整合其中。到2010年,近半数通过关通社进行日常新闻稿的欧美企业都已转换为应用多媒体新闻稿形式。

采用多媒体形式企业信息有什么好处?让我们来看看美通社2011年5月的网站分析报告。此报告通过比对大量数据,对在美通社全球站点(省略)的各类企业新闻稿的效果进行了评估。其中纯文本新闻稿通过页面上的社交媒体分享功能被转发和分享的频度为平均每条每小时0.99次,而多媒体新闻稿为平均每条每小时3.5次。此外经过大量的转发分享以及搜索引擎的抓取,文本新闻稿在互联网和新媒体上能够被大部分人看到的平均时长为9.4天,或可说其生命力为9.4天,而多媒体新闻通稿则多达20天。而从媒体方面得到的数据更是说明了多媒体内容的重要:主流平面媒体和门户网站平均75%以上的文字内容配有图片或图表。对于网络媒体,配图新闻的平均点击量比纯文字新闻的平均点击量约高出60%~70%。

除了多媒体新闻稿等专业服务和工具外,企业的市场、公关、品牌传播乃至投资者关系传播人员还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多媒体传播技巧,以便让企业信息在丰富多彩的互联网世界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更大的影响力。首先,请专业的传播机构帮助完成多媒体,特别是视频内容的制作,内容为王,对观众而言,无价值的内容一定不会被关注、分享、转发,也不会在搜索引擎和社交网络上得到特别高的评价和排名;其次,在YouTube(优酷等)这类视频分享网站上视频,然后在企业的网站、发出的新闻稿、微博或其它页面嵌入这些视频链接。搜索引擎会“看到”这些链接、并为你带来更多的有效受众;同时,尽量完整地在所有允许的地方填写视频的内容和亮点描述,使用描述语言和关键词,尽量要生动一点,别听上去枯燥无味,不只要想到搜索引擎,更要想到你的受众;最后一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别忘了在微博和社交网站分享视频链接。社交媒体对于视频(多媒体)内容有着特殊的偏爱,可以大大提高转载和分享,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粉丝。

篇8

而在化妆品领域,关注网红的品牌也越来越多。如奢侈品集团LVMH,就有注资1000万美元跟Rihanna合作推出彩妆系列的意向;美宝莲美宝莲纽约4月在上海举行品牌会时,也邀请了50位网红,并在化妆间开启直播模式;中国本土品牌同样不甘示弱,4月25日,植美村就携手100位网红达人举行了一场品牌线上促销活动……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由于网红经济关注度太高,5月30日甚至被定为“网红节”。就连雅诗兰黛集团执行董事会主席William Lauder也曾表示,“网红比很多网络电视的影响力都大”。

尽管涉足网红营销的化妆品品牌越来越多,但要真正利用好网红也并非易事。既要了解他们,找对合适的网红,又要思考如何巧妙地将其与品牌的营销推广结合起来。

为探讨这一问题,品观网特此整理了快美妆创始人兼CEO陆昊在2016国际美容与化妆品产业大会上关于“美妆领域网红内容营销”的分享内容,以供化妆品品牌参考借鉴。

快美妆创始人兼CEO陆昊

年轻消费者为啥偏爱网红?

陆昊指出,以前随着70后、80后成长起来的化妆品市场信息较为封闭,大家容易被强广告、强轰炸的信息所吸引。

然而,90后、95后成长起来时,已是互联网兴旺发达之时,由于从小到大在充斥着广告的环境中长大,他们对硬广其实很无感,在选择上更偏向于熟人或喜欢的人推荐,以及参照使用者口碑、意见和视频分享等。

他用几组数据分析了年轻消费者在媒介接触习惯和消费决策参考因素上产生的变化:

1.最常接触手机。90后平均每天使用手机长达3.8小时,居所有媒介之首。相比之下,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每天使用时长不足1小时。

2.热衷社交媒体。众多网络内容中,90后对社交媒体的偏爱仅次于游戏,且在社交媒体的停留时长远超平均值。

3.最喜欢看视频。90后每人每月在线收视121个视频,总时长达840分钟,居所有年龄层之首。

4.不爱广告。只有9.4%的90后购买决策时会参考广告促销信息;只有5.5%的90后会听取导购的意见。

5.相信熟人推荐。31.9%的90后表示,自己进行购买决策时喜欢听取朋友的意见,30.5%的90后会着重参考商品的口碑质量。

由此他指出,如今最能影响消费者的是视频和社交媒体。事实上,一些过去偏爱大众媒体广告的传统品牌已在改变广告投放思路。据他介绍,宝洁、欧莱雅其实都在缩减传统广告,包括网络传统广告的投放。目前投放增长最多的,在于线上的社交媒体或一些具有社交属性的平台。

陆昊表示,消费者对代言人代言的产品已呈现出越来越不信任的趋势,反而会相信微博、美拍等社交媒体渠道里具有庞大粉丝群体的部分人(即网红)的推荐,因为与明星代言不同,这些人是自己亲身真实试用,且会做分享与展示。

当然,相比服装网红电商,化妆品网红电商发展要迟缓与滞后。对此,陆昊分析道,主要因为化妆品是需要背书的产品,在网上买化妆品会担心是不是假货,所以化妆品网红的店经营起来的门槛要比服装类网红高很多。

用网红接触消费者有哪些优势?

尽管门槛较高,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网红电商依然进入了快速成长期。

比如腻娃小卖部就是网红自己的淘宝C店,2014年1月16日开店,渐渐积攒了微博粉丝72.3万,微信预估活跃粉丝71.8万。产品销售完全依赖粉丝转化,去年就做了接近5000万,至今已获得3金冠,年成交100万单以上。

陆昊指出,网红电商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缘于作为一种新的消费者接触渠道的网红具有以下优势:

1.亲切,互动性强。传统广告是单向传输,缺少反馈,网红在社交媒体上与粉丝互动,相互间更像平等的朋友关系。

2.关注动机明确。很多粉丝是因为网红在美妆领域的专业性而主动关注的,天然就是潜在的消费者。

3.具有专业说服力。网红作为化妆护肤高手,在美妆领域具有一定专业性,粉丝认可并愿意听取她们的建议。

4.产品软性植入。网红将美妆产品融入富有“干货”的美妆教程中,借助内容营销,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

如何用美妆网红做营销?

虽然网红拥有以上优势,但对于化妆品企业而言,单单依靠网红的优势还不够,网红的有效性、调性非常重要。

在陆昊看来,一个网红拥有再多的粉丝都没有意义,粉丝的有效性才是关键,这样转化率才有保障。此外,如何做合适的展示内容,也会强烈影响粉丝转化。

因而他认为,使用美妆网红做营销有关键的两步:

1.找到适合品牌/产品调性的网红。不是所有的网红都适合用来做营销,要考虑网红的专业性、粉丝的数量和质量、粉丝和品牌的契合程度等问题。

2.联合网红为产品定制合适的内容。内容的呈现形式是视频还是图文,产品如何展示,内容如何组织,都要规划好,而内容的可传播平台包括微博、微信、美拍、秒拍、视频网站自频道等。

那么,什么样的网红适合做营销呢?陆昊表示有三点:

1.有一定数量的粉丝,且粉丝质量有保证。粉丝关注网红的动机要很明确,比如学化妆或学习美妆专业知识,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化妆品等。同时,粉丝互动和追随的意愿必须高。

2.要有个性化的标签。比如是专门研究口红,专门研究眼妆,还是专门研究大牌替代品,有明确的个人风格。

3.要有专业性和成长性。粉丝喜欢网红,是因为网红的某一个点打动了粉丝,但要让粉丝长久喜欢自己,得让粉丝在跟随自己的同时,能不断学到新的知识。这就需要网红一方面要在美妆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另一方面要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自我提升,做出更好的内容。

当然,除了合适的网红,还要有合适的内容。

陆昊表示,前5到10年,网红营销基本上都是图文展示,但从今年开始,最大的风口是短视频直播。视频和直播是今年最受用户欢迎的方式,比如快手、美拍、秒拍等视频载体,及映客等直播平台,都是现在的90后所喜欢的。而且,视频更加符合年轻消费者的观看习惯,能更丰富地对产品和使用细节进行展示。

因而,打造网红营销内容,首先要选择视频作为一个入口,其次可以围绕产品去做一些定制和软性植入。

陆昊认为,软性植入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网红对某个品牌产品在妆容中的使用和口碑推荐,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喜欢上这一产品,缺点在于导流效果相对比较弱,而定制的好处在于能够明确品牌产品的宣传需求,可以根据品牌的调性去做内容的输出。

网红营销的未来趋势

在陆昊看来,我们不能单单把网红当做一个营销渠道,未来的网红营销其实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大产业。

首先,网红一个人就是一个媒体,同时也是一个渠道。一个有百万粉的网红,就是一个大的电商C店或是一个大的店铺。网红在社交媒体上做内容,与消费者互动,在直播平台做植入,最终可以引流到自己的电商平台购物。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