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20: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健康养身知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健康的指甲是平整光滑呈粉红色。
2、手指甲以粉红色,有光泽,厚薄适中,软硬适度,不易折断,表面光滑,健康圈(指甲底部的半月形)占指甲的五份一长度(最好五个指甲均有)为健康之兆。如果色苍白、色黄、色青、色黑、无光泽、过厚或过薄、过软或过硬、易折断、表面粗糙无光泽有凹沟、纵条纹、白斑、健康圈比例不正常多为体质较差之兆。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 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体检;职业病防治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99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城镇化不断推进, 我国职业病危害问题也日益突出, 尘肺病、职业中毒等业病发病率居高不下, 我国目前正处在职业病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1-5]。沈阳市是中国最重要的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 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众多, 职业健康问题不可忽视。沈阳市根据辽宁省及国家《2015年重点职业病监测项目工作方案》, 确立煤工尘肺、矽肺、石棉肺及石棉所致肺癌和间皮瘤、苯中毒及苯所致白血病、铅中毒、噪声聋及布鲁氏菌病为本市的重点职业病病种。本文同过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信息平台, 对职业危害风险分类为“严重”的行业、企业职工的职业健康体检情况进行分析, 以把握本市职业健康检查的态势及存在问题, 并探讨解决方法, 促进本市职业卫生事业的发展。
1 资料与方法
1. 1 资料来源 职业健康检查资料来源于沈阳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及部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2015年的数据。
1. 2 方法 对进入沈阳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中的58家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企业工人2015年健康监护数据, 抽检部分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进行数据复核, 利用2007版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2 结果
2. 1 沈阳市2015年重点职业病健康检查总体情况 58家企业共有职工人数16254人, 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为4608人, 占职工总数的28.35%;当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为4438人, 占接触总人数的96.31%。其中检出疑似职业病22人, 占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人数的0.50%;检出职业禁忌证2人, 占0.05%。
2. 2 一般健康检查情况 上述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中, 血压高于正常值的人数为461人, 占10.39%;血常规异常人数为117人, 占2.64%;尿常规异常人数为147人, 占3.31%;肝功能异常人数为24人, 占0.54%;心电图异常人数为365人, 占8.22%。
2. 3 粉尘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中, 接触粉尘作业人员2338人, 占52.68%。高千伏胸片检查中, 胸片正常人数2203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94.23%;胸片疑似尘肺样改变人数28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1.20%;胸片其他异常人数107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4.58%。肺功能检查中, 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80%的人数为1615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69.08%;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FEV1%)≥70%的人数为2270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97.09%;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70%的人数为2197人, 占接触粉尘人员的93.97%。
2. 4 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2. 4. 1 苯作业人员566人, 占体检劳动者的12.75%。血常规检查中, 白细胞
2. 4. 2 铅作业人员164人, 占体检劳动者的3.70%。化验血铅
2. 5 噪声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情况 噪声作业人员1370人, 占体检劳动者的30.87%。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的人数为40人, 占噪声作业人员2.92%。
3 讨论
目前我国存在职业有害因素企业超过1600万家, 接触职业病危害人数超过2亿。近10年来, 我国年均职业病新发病例超过万例, 2011年更高达2.98万例[6]。沈阳市的企业总数在辽宁省所有城市中的排名为第一[7], 在全国排名为第三十位, 可见沈阳市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据统计本市在安监局申报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2009年为3000余个, 2015年已经增加至5380家, 其中存在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占33.5%;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为47.5万人, 其中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为6.5万人, 占13.7%。可见, 经济发展的同时导致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企业的增加, 做好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者的健康监护工作意义重大, 而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占有较大比例, 更是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次统计分析的数据显示, 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工总数为4608人, 占28.35%, 当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人数为4438人, 占接触总人数的96.31%。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接触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劳动者中接触粉尘作业劳动者最多, 占52.68%;其次为噪声作业人员, 占30.87%;再次为苯作业人员和铅作业人员, 分别占12.75%、3.70%。这与沈阳市安监局提供的数据基本一致, 显然, 这几种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危害沈阳市劳动者的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本次调查的企业大部分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员工接受了职业健康检查(96.31%), 调查结果显示胸片尘肺样改变、血常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偏低、血尿铅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B者均有一定的检出率, 进一步表明粉尘、苯、铅、噪声是危害沈阳市职业健康的最主要的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本次调查职业禁忌证检出率0.05%, 这一数值远低于以往平均水平(2004~2005年统计本市职业禁忌证检出率为2~3%), 考虑部分异常项目与所接触的职业病危害无关, 部分人员体检结果尚需进一步复查。
要做好职业卫生的管理工作, 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 将此项工作作为社会系统工程, 加大投入, 多部门协调配合, 把职业病的管理提高到“国管病”的高度加以控制[2, 8-12]。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大型国有企业, 尤其煤炭业、制造行业的管理, 同时加强对私营、微小企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管, 针对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更要加大管理力度[13-15]。用人单位应认真、如实申报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做好培训、公告、警示工作, 安排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提高职业禁忌证的检出。广大劳动者应掌握相关职业卫生知识, 遵守规章及规程, 正确使用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及时、准确将数据上报至沈阳市职业病与职业卫生信息监测系统, 发现疑似职业病及时告知当事人, 进行复查、确诊;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加强与企业、安全生产监督部门、以及劳动保障部门的积极沟通、协调, 公平公正进行诊断,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既各负其责, 又互相支持配合, 是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吴红英. 简述我国职业病发病现状.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0, 28(5):230-232.
[2] 王灿. 我国职业卫生的现状与对策.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15, 17(1):1-2.
[3] 井夫华. 青岛经济开发区职业病危害与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及其防治对策研究. 山东大学, 2010.
[4] 周国伟, 胡在方, 张志旭, 等. 北京市顺义区3类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情况分析.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1(9):2346.
[5] 丁德武, 肖寒, 魏新明, 等. 某市区重点行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现状调查研究.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2012, 8(7):165-168.
[6] 张兴, 吉俊敏, 张正东. 2007―2012年全国职业病发病情况及趋势分析. 职业与健康, 2014, 30(22):3187-3189.
[7] 董萍, 李新. 辽宁省职业病发病状况的分析.中国卫生统计, 2000, 17(6):379.
[8] 高磊, 李爽, 陈星, 等. 2015年天津市河东区重点职业病职业健康风险评估. 职业与健康, 2016, 32(18):2478-2480.
[9] 张宏. 2010-2011年太原某区重点职业病调查.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3(2):268-270.
[10] 张万峰, 谭强, 王建宇, 等. 2010―2014年某汽车制造企业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分析.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5, 33(4): 272-273.
[11] 石红芳. 2010年赤峰市重点职业病(汞中毒)监测情况. 中外健康文摘, 2010, 7(33):39-40.
[12] 俞太念, 张平, 赵永强. 上海市嘉定区重点职业病危害企业职业防护状况调查. 职业与健康, 2015, 31(15):2131-2133.
[13] f雪雪, 熊朝盛. 广西南丹县2013~2014年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 2015(11):60-61.
[14] 翁振星, 陈成榕, 林国文. 2011-2012年莆田市城厢区重点职业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 江苏预防医学, 2014, 25(1):74-75.
摘 要:对影响教师心理健康原因的分析,制定各种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发展,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良好;心理素质;促进;健康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神圣的职责。教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在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与时俱进。爱校、爱岗、爱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铸就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提升教师优秀的心理品质,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发展。下面就怎样培养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谈谈个人的粗浅看法。
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征的多元化,在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生活、思想和价值观;社会的发展,知识的更新,人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大;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在不断的提升,诸多因素影响着教师的身心健康。据调查表明,教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以上,绝大多数教师或多或少的还存在着一些身体疾病,影响着学校的教育,影响着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教师身心素质的培养。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正视它,面对它,不要拒怕,正确的对待,主动检测自己的身心健康,注意自我调节和医治,认真学习和掌握身心健康的相关知识,不断提高应对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各因素的能力,牢固树立起正确的心理健康观。
二、教师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有人说,健康的心理来自于健康的体魄,和谐的环境,正确的疏导和科学的诊治。
第一,健康的体魄,良好的生活习惯,愉悦的心情,畅快的工作,和睦的家庭等因素,是营造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础,是做好任何事情的关键,是心理健康素质形成的首要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说过,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因此,在生活中,要有计划、有目的锻炼身体,保持健康的体魄。保证早、中、晚三顿用餐,注重营养需求,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珍惜生命,关爱身体,定期体检,发现病情及时诊治;要了解一些健康知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劳逸结合,急缓有致,科学用脑,身体好了,心情才能好;心情好,家庭才能好;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干好,才能有效的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不断补充教师心理健康素质营养。
著名心理学家艾里克森曾指出: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学生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如果遇到一位好教师,学生由于家境等造成的不健康心理可以得到改变。
教师要加强人际交往,积极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活动,能够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与自然相融,开阔视野,调节心情,陶冶情操,培养兴趣。能够在与人的相互沟通思想感情交流中锻炼交往、倾听、表达能力,扩大知识面,传递正能量。教师要志存高远,能正确认识自我,对同事,对家长要主动的交往,热情的服务,处事大方、豁达开朗,光明磊落,心胸宽宏大度,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教师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学生,每时每刻都要给学生一个灿烂的笑脸,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对学生态度要和蔼可亲,与学生交谈要坦诚相待,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关爱学生,视学生为血缘之亲,真情相处。鼓舞学生,永远给学生一个美好的愿景。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强大动力,是促进教师身心素质提升的剂和催化剂。因此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保证。
第三,学会调适消极情绪,不断提升教师心理健康素质水平。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避免不了产生一些消极的情绪,影响自己的身心健康,为此要学会对消极情绪的调适,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九十年代中期以来,职业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突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造成了直接的负面影响。体验到职业倦怠的教师,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降低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对工作的控制感和成就感下降,不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产生消极情绪,影响教育效果。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一是学会转移。转移心中的烦恼、忧虑,放松心情,加强体育锻炼,聆听音乐,唱你最喜欢的歌。多想一些有趣的事,美好的事。有时还可以调换环境,休假、旅游等化解消极情绪。二是学会自我安慰。当心理失衡时,要自我解脱,自我安慰,多想自己好的一面,不要过分的去追求完美,知足者常乐。三是合理宣泄。选择恰当的时间、适合的地点、做一些合适的事,排泄自己消极情绪,但不要把消极情绪迁移到他人。四是学会幽默。马克・吐温说:“幽默本身的秘密源泉是欢乐,而不是悲伤。天上是没有幽默的。五是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看心理医生。如此来排解职业倦怠,缓解教师心理压力,调适消极情绪,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愉快的工作。
第四,正确对待挫折,乐观对待现实生活,不断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
教师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远大的理想;要不断的面对和锤炼各种能力(提高接受抗打击力能力、学会承受挫折和压力能力、能够忍受失败的痛苦能力、把握住享受成功喜悦的尺度能力等);要正确面对人生,人的一生有许多不如意的事都要经历和面对,要相信这些是暂时的,一切都会过去的。对待生活和工作要有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不惧困难,勇于担当。健康的心灵,是幸福的源泉。如此辩证的面对挫折,锤炼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现状;研究与探索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4-0008-01
传统养身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之所以能够构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体系就是因为其源远流长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独特的表现形式。养身之道是现代人常常谈论的话题,那么体育养身法无疑成为最健康最有效的方法,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实现绿色养身。体育养身同时也体现了以强身健体为本质的东方体育特征。
1 传统养身体育的概念
传统养身体育是将我国古代的养身学说理论和强身健体的锻炼方法相结合的一种文化形态。人们通过自身的能力来调节和增强人体各部分的机能,挖掘人体内在的潜力,从而使人们有效地防病和治病,还能够保持身体健康,有益于延年益寿。
中国自古代开始就总结出了一些养身之道,“养身”如其字面意思就是保养身命,其中包括自身的气和形的修养,这些都需要人的自我运动和锻炼来加强。养身体育即“以养身保寿为目标,运用人自身的运动锻炼手段,对人体生命功能进行强化或优化,有其独特的理论、方法和运动方式。”中国传统养身体育的内容多种多样,对人的身体健康的保养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 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现状
虽然我国很早就有体育养身之说,但是系统的体系到现在还不是很健全。体育运动能够强身健体,从奥运会到其他各项赛事都可以看出来我国对体育文化的重视。但是“养身”的话题很少能和体育紧密联系在一起,即使大家都知道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身体健康从而延年益寿,但是很少有人坚持去实施。现在各大媒体都有关于养身的一些栏目,大都是请一些健康养身专家教大家一些养身办法,调节气血流通,其中的办法无非就是饮食、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其实我国到目前为止都没有系统的体育养身文化体系及其出版刊物学说,所以很多人都掌握不到合理有效的使用方法来学习养身体育文化。我国对于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研究近几年成为了热点话题,也有一定的争议性。传统养身与现代学校体育教育是传承文化与知识的最佳手段。有一些人建议将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变成体育课学习的一部分,将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变成学生的需要和必要素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民族文化开始朝着多元化发展,与此同时传统的养身体育的功能和作用也在不断发展,它具有多重社会功能。
国家对体育文化越来越重视,人们也对养身越来越感兴趣,那么二者的结合势在必行,这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但是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现状让人堪忧,大家想法过于简单,没有真正理解养身体育文化的含义,所以不被理解的文化就鲜为人知,研究者也不多。没有完整的传统养身体育文化体系,就没有办法让其全面发展和传承。
3 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研究
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并不张扬,它本着顺其自然和节守生命的原则来获得生命的延长,并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这些都是与奥林匹克运动不同的,奥林匹克运动重在强烈的竞争和对抗中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和价值,但是传统养身体育很舒缓很轻松,在和谐轻松的环境下达到养身的目的。
研究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主要是弄清楚其真正含义,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有针对性地对其建立体系。中国传统的养身体育与人的身体机能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就体现在它对生命本能状态的维护,通过修炼方法上的一系列特点来抵御外界环境对身体的感官刺激,促进自身体内的协调,从而发挥各组织功能;其次是它构建了身体内外的联系,通过身体外部运动来达到身体内部的气血等的调节。但是此处的人体外部并不只是自然界而已,还包括了由人的精神理性等构成的社会组织;最后就是由于身体本能的需要和外界建立的因果联系。中国传统的养身体育文化就是因尊重生命体与外界的因果关系来构建并维护生命而存在的。
对于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研究实质上就是对人体内外部因果关系的研究。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要求的是人体外部和内部的联系,通过外界运动和影响,从而达到体内的协调一致,精神状态对于养身来说是很重要的。
总而言之,虽然现阶段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其研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组成部分,它也将推动中国体育养身的发展。理清人体内外因果关系的联系对其研究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研究需要不断发展和进步,同时也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大家都应该具备传统养身体育文化的意识并培养有关素养,希望中国传统养身体育文化能够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和重视,早日建立成熟的传统养身体育文化体系。
参考文献
[1] 杨文运、冯蕴中.论中国体育文化的输出[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万事开头难。刚进入食疗这个大市场,晋强一无所知。他到乌鲁木齐健康研究中心学习了3个月,并获得了营养保健师资格证书。
市场上,保健食品店很多,蛋白粉、钙粉……什么牌子的都有,价格也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像蛋白粉,每罐数百元,老百姓很少能买得起。如果做这样的,至少要投入5万元,高投入的背后就是高风险。
“其实,我们平时吃的各种谷物、豆类,本身都有食疗功效,价格还便宜,为什么不能经营这些最基本的食材?”晋强估算了一下,红豆、绿豆、薏米、红枣、山药等数十种产品,每种进几公斤,花费不超过4000块钱,再找一个小店面,开店费不会超过6000块钱。他决定自己加工、经营。
2007年初,多方选址后,晋强在新民路附近开起了食品养生店,总投入5000元。店面偏僻,他的想法是,附近有早、晚市,来逛的人会很多。然而,情况并非如此。“刚开始基本上没人来,也没有收入。”他调配的一些养生粉,比如养胃的、降血脂的等,但当时我能做出的成品不超过5种。很多人看到只是各种各样的单品食材,不知道怎么搭配,看看就走了,生意很冷清。”而且,一开始选料的时候,他什么都不懂,也吃了不少苦头。买的豆谷里面,沙子和石头特别多,他和母亲挑了10天。几次之后,他意识到:宁精勿滥,宁贵勿假。为进到最好的谷物,他指定一家进货。有些同行掺假,比如:上等芝麻14元/公斤,染色的不到2元;玉米粉里掺白面;黑豆粉里掺染色面粉……这些晋强一律不做。
为了吸引顾客,晋强彻底调整经营策略。一方面,他大量购进养生粉,批量生产,增加产品数量;另一方面,买了大量书籍,苦心钻研,丰富专业知识。
20多平方米的店里,整齐地摆放着一排排塑料盒,玉米、绿豆、黄豆、黑米、芝麻、红枣和核桃等30多种养生粉原料和4类养生粉:体虚改善型、减肥排毒型、心脑血管糖尿病型、混合保健型。此外,他还卖固元膏和豆浆。
晋强独创的“五行豆浆”,将黑豆、青豆、红腰豆、黄豆、豌豆和花生一起加到豆浆中,因为,豆浆本身的膳食纤维少,单纯喝豆浆,营养吸收的不全面。“五行豆浆”一经推出,吸引了大批顾客,有时还要排队。
除了口头介绍,他还印制了宣传画页,重点介绍“食疗及豆谷养身”的重要性,引导消费。好的产品加上深入的介绍,回头客越来越多。有些顾客甚至被培养成了行家,可以买原料自己调配。晋强说:“由于食疗不是药,吃五谷养身粉要循序渐进。我就定期收集反馈信息。‘监督’顾客有没有按时吃养生粉,吃的效果如何等。许多顾客食疗调理后,健康状况大为改善。比如,有糖尿病的客户,尿频、盗汗的现象少了;吃减肥排毒养身粉的客户,瘦了、不便秘了、头不晕了;吃体虚型养身粉的客户,脱发明显减少,有精神了;有个孩子特爱吃肉,吃了混合型养身粉,孩子不那么爱吃肉了,也有精神了。我的顾客干什么的都有:佛家、道家、基督教、伊斯兰教、老八路、老教授、老病号、癌症病人……”
晋强运用经络学中的子午流注理论,指导大家养生。根据人体何时需要什么,总结了“一天四季”:7―9点是春天,是身体最易吸收的时间,是吃谷物的最佳时间;11―13点是夏天,吃什么都行;17―19点是秋天,应适当喝水,或者喝点蜂蜜水;23―1点是冬天,是休息时间。
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修命”就相当于西方的“生命在于运动”。养生最好从青年时就开始,如果你在青年时对“养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了中年后你也应当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了。这时“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的项目很多,诸如练武术(打拳、练剑)、练气功(特指动功),做操、慢跑、打球、骑车、游泳、爬山登高等等。身体素质差些的,可以郊游览胜,放风筝、垂钓、跳健身舞、散步等。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身”既是养形,同时也要“养神”。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养神达到高境界的人,自然提高免疫力,增进身心健康。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饮食调养应以温饮易消化,清、淡、稀为原则,但要做到营养科学,合理搭配,使其与身体需要基本平衡(身体好、饮食好的老人,也可以少吃多餐)以保持正常体重。特别提示:最近国外研究证实,过度肥胖的人心脏负担加重,不但行动不便,且会影响寿命。
以上所说的“少食养体”只是对普通人说的,至于得真传的修炼之士,则有更高妙的绝招――服气避谷。“避谷”又称却谷、断谷、绝粒,这本是古代“方仙道”(秦以前对神仙家的称谓)的一种修炼方法。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一般老年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坚持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但要注意保持视力,读书1小时,要休息10分钟,眺望远处的绿色景物,能打一趟24式太极拳更好。修道者应多读道教经典及《易经》等书。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在道教和佛教中也有很多高人是诗词书画方面的能者,可能他们都是从诗词书画的创作过程中,达到了修心养性的效果。
七、劳作养德:老年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教界还鼓励信徒积德行善,提倡“功满三千凡也仙”。
八、诚朴养品:“诚实”,“朴素”和“检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在国人心中,已故总理就是达到这个水准的典范人物。现代的老年人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并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因为这些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您看到过朋友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出的养生信息吗?答案是肯定的。如今,随着微博、微信、QQ等网络社交软件的普及,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微博等作为信息的“集散地”,各式各样的“微健康”信息铺天盖地,令人眼花缭乱,难辨真假。仿佛只要按照微信、微博转发的健康知识去做,不需要医生,不需要打针吃药,一切病痛、养身、美容方面的烦恼都可以迎刃而解。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些出处不明的“微健康”信息大部分缺乏科学依据,盲目相信反而会造成健康隐患。
当心微信传播伪健康
据搜狐健康的一项调查,43.75%的人表示会通过网络获取健康资讯。许多人对那些“健康小贴士”、“怎么吃更健康”以及一些“健康小偏方”等信息,虽然有时也搞不准可信性,但抱着多注意总比不注意强的想法,“姑且看之,姑且传之”。所以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细察这些微信的来源,不难发现,大部分内容还是来自互联网,不少人依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感觉有价值就立即转发。问题也恰恰出在这里,许多人在自己领域都是行家里手,但在健康科普价值的判断方面却不一定权威。不少“微健康”的传播者本身对健康知识的认知度不高。盲从、随意地按下“发送键”,让一些“伪健康”的信息乘机泛滥。比如微博上曾流传甚广的“隔夜菜致癌”等说法,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早就进行了“辟谣”,但微信“朋友圈”里仍在流传;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中国营养学会理事范志红认为,一些“食品相克”的说法也是典型的网传误区。“我解释几百次了,所谓食物相克的说法并无依据,真是最难绝种的不实传言”;某医院营养师表示:我接触过太多不靠谱的信息,一些前来问诊的病人也是因为听信了不正确的饮食指导,造成身体健康隐患。
对“微健康”多问几个为什么
在新浪微博用户搜索中输入关键词“健康养生”,竟然出现了上百万条搜索结果,各种各样的健康、养生帖子充斥眼球。其中多数账号的标签为“健康养生保健常识”,其内容有诸如“糖尿病奇方”、“神奇的民间秘方”、“中医养生奇方”、“如果癌症吃了就不会死”等等,这些帖子在微博、微信、QQ空间上被转发的数量非常惊人,由此可见网友们对这些健康养身类帖子信任的疯狂程度。
紧跟生活热点是健康类微博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比如秋季将至,微博上就开始流传各种秋季养生方法。“立秋后天气干燥,饮食上要饮食有度”,这些秋季养生的妙招在微博上的转发量都非常大;其次还有生活和饮食习惯,像“空腹不能喝牛奶”、“隔夜菜致癌”等微博上流行的说法已经成为不少人日常生活的保健准则。另外,譬如一些“如何做到怎么吃都不胖”、“教你怎么吃变白”等美容瘦身方面的帖子也受到不少爱美人士的青睐。
微信科普的效果不容忽视。首先,它是在朋友和熟人圈里传播,依托朋友们多年建立起的信任,具有较强的可信度。其次,微信科普知识以较高的速率在传播,几乎每人都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朋友,经过连续不断的转发,传播效应迅速放大。再次,微信科普贴近实际,大都是有关日常生活的内容。面对海量的健康信息,作为普通大众,是否能用心甄别是贴心的“微健康”还是不靠谱的“伪健康”呢?
健康科普知识看似短小,却关系到人们正确健康素养的形成,乃至正确健康行为的建立。对于微信朋友圈里的各类健康信息,大众在按下“发送”键时一定要慎重,特别是一些所谓的秘方、验方,宣称立即见效、包治百病的,不要偏听偏信,更不要盲目传播。判断信息的可靠性,多问几个为什么。比如,谁说的?什么时候说的?他们怎么知道的?信息源很重要。一条科学的健康信息一般都会标明信息出处、作者的身份与资质、信息时间等,对于那些不能判定信息来源、只是基于个人观点或别人经验的信息,不要轻易传播。尤其是那些口气绝对、统一的说法通常是不科学的。
科学传播提升“微健康”含金量
微信传播科学知识,优势在口碑式传播,渠道快捷;其劣势也在于口口相传,缺乏专业性,容易走偏。因此,如何在保护微信科普热情的同时,因势利导,利用这个高效的传播平台开展科学、正确的健康科普工作,应成为公共卫生部门和科技部门不容忽视的新课题。
且不说赵恒作《励学篇》的初衷,也不说对读书人的激励有何效果,单从内容上说,《励学篇》并没有道尽读书的好处,这是最近我读清朝康熙年间进士张英家训之后的认识。
张英在《聪训斋语》中,阐述了读书可以养身心的理论。张英说:人的胸心至灵至动,不可过分劳累,也不可以过分安逸,只有读书学习才可以保养它劳逸适中。风水先生用磁石养护指南针,而书籍才是保养身心最好的东西。
张英指出,不读书的人心神不定。他说,安闲逸乐无事可做的人,整天不看书,那么他的起居出入、身体心灵没有安放的地方。眼睛没有安顿的时刻,一定会精神涣散、杂乱颠倒,妄想而引发不满,处于逆境感到不高兴,处于顺境也会感到不高兴。常常见到别人便惊慌烦恼,一举一动都不顺眼,这样的人必定是一个不读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