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3 09:19:5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社会体育的功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人文精神;大众化;生活化
由于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城市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体育的社会性本质与功能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尤其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召开使人们对体育的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体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与接受,大众体育的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体育为群众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功能也逐渐增强。
一、体育的人文精神
从21世纪开始,体育的人文精神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加强体育的人文素质也成为体育工作者与教育者的共识。体育兼具自然、科学和人文三者融合的价值和意义。长期以来,按照国内的分类和思想方法,人文被消融在科学之中,体育的人文目的也就被涵盖在科学的目的之中,甚至认为经过专家学者统计的科学数据才是解决人们身心健康发展的唯一方法。因而体育人文的价值被淹没了,体育人文精神的独特性和特殊性被忽视了。如此一来,与体育强调的科学性相比,与强调知识、技术和体质“显性”元素相比,对“显性”元素起决定作用的“隐性”元素―体育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显得很不够,对体育人文价值的研究被忽视。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体育的人文精神恰恰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契合教育本身的生活工具,是一种身体运动的习惯、精神,是情感、人格的陶冶过程,是人生命发展过程的“本源”需要。因此,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是体育走向人性回归的必然选择,这不只是一个体育文化问题,更是一个社会文化问题。
二、体育的社会性本质表现
1.体育的大众化本质。体育的大众化是现代体育的社会性十分突出的表征。大众化亦即人人化,说明其活动的普及化程度极高,达到了不分性别、年龄和社会阶层,人人参与的社会状态。应该强调的是,体育的大众化表征并不是从它诞生的时候就自带的一种特征。在采集狩猎时期,由于性别不同和劳动分工,男性所要掌握的技能与女性有较大的差异,并在文明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对不同性别的行为评价标准。在体育领域中,性别排斥现象同样存在,直到1900年第二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11名女选手的参赛才宣告了体育国际舞台上男性独演的时代结束,体育的参与方式开始向无性别差异的方向发展。20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政治关系的变革,特别是社会法制化趋势,使得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在个人权利上逐步失去了差异。那些本质上根本就没有社会阶层差异的活动,如体育运动,便以十分迅速的方式向社会各阶层滋生蔓延,成为了这个世界中最具大众性的社会活动。从本质上讲,体育的大众化发展就是消除社会差异。
2.体育的生活化本质。生活化是现代体育的社会性表征的一个重要方面。体育源于生活,并在社会生活中演变和发展。但这并不意味着体育的生活化。体育的生活化意味着体育如同吃饭睡觉那样,成为这个社会中每一个人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体育的生活化以大众化为前提条件,也就是说,体育必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个内容纳入广大民众的需要范畴。
尽管运动是人的一种基本特征和需要,但体育运动与人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因为,体育运动是一种以精神成分为主的社会文化形态,如果说对人产生的物质意义可能在于对生活主体的生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即对人体本身产生的物质效应。一些关于生活方式的研究认为:生活主体的体力是生活主体进行生活活动的基础,体力是生活主体进行生活活动的物质基础,而体育运动则是改善和发展这种物质基础的手段和方法。
三、发挥体育的社会作用
1.学校体育教育对发挥体育的社会作用的意义。学校是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和接受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场所。现在,学校体育教育与学生的终生教育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走向工作之后能够把自己在学校中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为自身的健康服务。
2.加强社会的宣传和教育。利用社区街道的作用,加强社区健康教育,使社医成员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同时应开放学校、政府单位和事业单位的运动场所,政府应把赢利性和公益性两种不同性质的场所分开,不能都转成赢利性,两者都应兼顾。社区和政府应多举办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参与意识。
3.发挥企业的能动性。在经济社会的今天,企业职工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大,企业是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的单位。体育的社会作用根本是促进全民健康,从而提高人民的社会满意度。虽然当前社会的发展仍然要以经济为中心,但是经济的发展应是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不能以牺牲广大职工的健康为代价。政府应做好杠杆的调节作用,发挥企业能动力,积极有效地使职工参与到体育健康的活动中来,最终群众体育才能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后明光.新时期体育的社会功能[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8,(22).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和分析了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内涵;归纳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应包含高校体育所有对社会产生的功效,既从属于高校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促进人才社会化等方面产生较全面而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该研究将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研究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1世纪带给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学术性、社会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现代大学不仅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引导社会前进。现代大学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的使命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9日公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大学要通过研究、创造和传授知识,通过恰当的科学鉴定,为社会服务,促进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现代大学应责无旁贷的积极完成这种“使命”。大学的功能已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格局。如何进一步改革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使其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如何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应具备的社会功能,是摆在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巫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纵观大量研究,就有关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概念和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具体表现的研究较多,但认识不一,表现在概念内涵的鉴定上不统一,功能表现的叙述上不一致等,这势必影响人们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认识和发挥。鉴此,笔者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内涵进行诊释和梳理,归纳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五大具体表现,以其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科学认识和合理开发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论释
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鉴定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理解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将反映我们对“什么是高校体育”的认识水平。正因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众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材著作中对此都作了一定的解释,但这些解释不尽统一。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功能观: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一种观点是将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等同于社会功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只是高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而掩盖或忽视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这三种功能观的共同点均表现在力图通过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定义、内容和类型等进行界定,从而揭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实质。但如果站在大社会整体和变化发展的角度,众研究似乎忽视了高校体育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把复杂多变的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简单化和静止化了。再加上研究方法论上的不一致和缺乏必要的共同的逻辑起点,深究起来就会发现:三种功能观均没有很好地诊释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各方面所具有的层次性、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系统发展的动态性以及内在统一性等特征。笔者认为,应对迄今仍未统一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在重新认识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进行结构剖析。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均从属于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必然反映在高校教育包括高校体育中。社会功能从属于功能,理当具备功能的基本属性。在众多词典和相关文献中,很难发现对社会功能进行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仅对“功能”这样解释:“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等同于“效能”。从解释可以作如此推论:如果这种“作用”或“效能”的受体不同就意味着有不同的功能,事物或方法是“作用”或“效能”的主体。如教育是事物或方法为主体;个体和社会是不同的受体。因此,教育施作用于个体即为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施作用于社会即为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但个体是社会的“分子”,社会由个体构成。个体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机体和智力等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向具有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发展,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组成“分子”有机协调的过程,这可以理解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当然,从属于教育的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依此类推,即因其所具有的职责和能力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功能与效果。人才的培养或人的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校教育最本质的功能。通过本质功能的发挥而产生的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等社会作用,这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对于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鉴定,笔者认为,应以功能的内涵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为前提,结合高校体育的学科特殊性,对前文所述的三种观点进行整合,可作如下描述:高校体育的功能应包含两层含义,即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人才的培养是基本功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衍生功能。基本功能是衍生功能的前提,衍生功能是伴随基本功能实现的同时所派生的符合特定历史条件和与时俱进的功能。
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是蕴含在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中的高校体育对社会各种效能的总和。首先,基本功能中对社会的效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获得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最终要效益于社会。如同企业向社会推出产品一样,高校体育的产品就是协同其它学科的教育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体育作用于社会的根本所在;二是要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兼容自然属性的人。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发展良好个性,提高社会适应性,即人的社会化。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同时高校体育所表现出的衍生功能,一是高校体育系统中的诸要素,如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随着高校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日趋发挥其特定优势。即在立足发挥其学校体育功效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融人社会的信息服务于社会,表现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二是高校体育在人才的培养和诸要素社会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全民健身等方面产生影响,表现出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引领文化)、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上述的有关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三种观点,在概念内涵的界定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多或少地只强调了诸多社会功能中的某些方面。实际上,高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对社会各方面的功效均可被认为是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
2、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梳理
根据上述的逻辑思路,再整合各研究的成果,可将高校体育诸多社会功能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2.1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
研究中发现,对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还存在两种的不同的认识:一种是高校体育促进人才社会化;一种是高校体育各成分的社会化。
2.1.1高校体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综合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社会化概念内涵的解释,可以发现: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社会知识,获得价值规范、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和获得个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功能中涵盖的这种个体功能是社会化功能的基础,但这种个体功能必须基于社会需要,表现为“形成共性”,又“发展个性”的双重功能。具体表现为:
2.1.1.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具有规则、竞技、拼搏、互勉与合作等特点。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日常的自觉个体运动和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为日后接受更多的社会规范,如法律、法规、其它各类社会规章等等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体育活动和娱乐消遣还可以克服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抵触、恐惧、厌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可以稳定心理情趣,抑制身心紧张,控制“a”型反映,以增加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自信心及对社会的应变能力。
2.1.1.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高校体育本身蕴涵着许多社会的道德观。如高校体育中大力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和“公平竞赛”,这一道德理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懂得如何为人处世,采用正大光明的手段,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尤为重要.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体育的功能。
2.1.1.3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高校体育教育也是一种进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高校体育的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健康价值观上。从人的内在心理,到人的体形外貌,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得以锻炼,形成身心俱健的人。这既是当今高校体育的主导理念,也是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
2.1.2高校体育诸因素的社会化。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实际上是相对于大众体育兴起而引发的高校体育诸因素的社会化。随着社会体育的日益发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乃至社会体育逐渐代替学校体育的趋势已初见端倪,进而提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并认为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具体表现在:①体育场馆的社会化;②组织管理的社会化;③教学内容的社会化;④组织形式的社会化;⑤体育教师社会化等等。
2.2高校体育的政治功能
高校体育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均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要对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发挥其积极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如60 -- 70年代,学校体育要遵循“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宗旨.长期以来,我国怀着“强国强身”的民族情结,在学校里执行“体质教育”,锻炼身体是为了“建设祖国”。80-90年代学校体育中推崇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体育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刻苦锻炼,磨练意志。21世纪高校体育的总目标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德、志、体、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格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接班人。又如高校体育竞赛,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运动健儿摘金夺银,升国旗奏国歌,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无不体现了高校体育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功能将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功能。高校体育也将融合时代的精神,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高校体育将把“传播培育人们的公平、上进、民主意识和公正、团结、奉献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秩序,倡导时代新风”有机地融人到高校体育的目标、理念、内容、方法、形式、文化导向中,与时俱进,进一步为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产生重大影响。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高校体育对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3高校体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大学教育的辐射功能,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主要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理论的研究、观念的导引和知识型产业的开办,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起协调和推动作用。高校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体育文化媒介的作用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影响经济建设。高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领域。如影响较大的高校体育竞赛活动cuba等,由于媒介的有效宣传,收视率非常高,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广大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现在很多院校的运动会、单项竞赛、体育沙龙以及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器材的消耗等皆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同时也吸引了企业的投资,减少了学校的经济投人,给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外,改革日益科学的高校体育使当今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于“自娱”和“自我”的主体意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购器材,自费投资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花钱买健康的体力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在学生中已是比比皆是。这些体育消费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出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相关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相应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其次,高校体育可以利用场地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在立足本校教学富余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如场馆师资的开放等,可以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体育消费。高校凭此可以“以体养体”,“以体兴体”。高校体育还可以发挥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兴办体育产业等等。这些均预示并正在展现着高校体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2.4高校体育的文化功能
高校历来都是人类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储藏丰富、信息渠道多、接受和传播新事物快,师生整体素质高、思想活跃、诸子百家、立言立说、各种思潮对撞交融,是先进文化孕育和传播的基地。体育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体育知识、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性行为模式等的总和。
现代高校体育文化既立足于高校文化的基点,又包含体育文化的特征。再加上高校体育由系统的体育教育向多元化功能的不断拓展,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高校体育教育相互整合,已经基本形成了既包括体育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社会其它组织和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的亚文化体系。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竞赛中创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精神财富及体育物质形态,包括体育观念价值、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制度、环境及体育竞赛成绩等。高校体育文化包括校园体育环境、学校运动队(员)、体育活动形式以及文化网络等。它表现出导向性、教育性、竞争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社会辐射,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5高校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群众体育开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体育锻炼者基本知识太少,体育场所奇缺,“被动体育人口”和体育“非管不可”等现实而奇怪的现象。高校体育可以有效地为改变这种现状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5.1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较宽裕,体育项目开展较丰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加之锻炼者青春年少,运动场上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共同构成了校园内亮丽的风景点,也成为所在社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过路社区群众停足注目,无不欣赏和羡慕。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无形中会感召社区居民效仿。同时,现在很多高校体育师生的体育与竞赛活动逐步由校内向校外拓展,如定向越野跑、野外生存训练、环城长跑、与社会团体间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竞赛等,充分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这即可以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传,又可以为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城市带来一片生机。
2.5.2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参与和促进。首先,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将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三缺现象—即缺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参加者、缺体育设施。相比较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紧缺的,计划到2010年也只能发展到60--65万人。届时与总人口之比约为1:2 155。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较长时间里还难以达到每千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而全国高校体育教师约两万名,具有素质高、业务精、专业全、裁判级别高和指导能力强等特点。如果充分组织和调动起来,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有力技术保证。同样,高校中很多体育专业生、体育特长生和体育爱好者,他们的技能水平较高,从事的体育项目广泛,体育意识也较强,在校时可以适当地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实践中去。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通过与社区的接触,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人社会转换角色后,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引导着社会群体接受社会继续体育教育。
论文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和分析了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内涵;归纳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应包含高校体育所有对社会产生的功效,既从属于高校教育的基本社会功能,又具有学科的特殊性。表现出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促进人才社会化等方面产生较全面而又不同程度的影响,呈现出多层次、多元化和与时俱进的特点。该研究将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认识、研究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21世纪带给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具有强烈的学术性、社会性、时代性和国际性,现代大学不仅要主动为社会发展服务,而且要引导社会前进。现代大学已从经济社会的边缘走向经济社会的中心,现代大学的使命被赋予了崭新的含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8年10月9日公布的《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中明确指出:大学要通过研究、创造和传授知识,通过恰当的科学鉴定,为社会服务,促进文化、社会与经济的发展,促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促进人文科学的发展以及艺术创造领域的发展,现代大学应责无旁贷的积极完成这种“使命”。大学的功能已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化的格局。如何进一步改革作为高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体育,使其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如何开发和利用高校体育应具备的社会功能,是摆在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面前巫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纵观大量研究,就有关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概念和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具体表现的研究较多,但认识不一,表现在概念内涵的鉴定上不统一,功能表现的叙述上不一致等,这势必影响人们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认识和发挥。鉴此,笔者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内涵进行诊释和梳理,归纳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五大具体表现,以其为广大高校体育工作者进一步科学认识和合理开发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论释
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鉴定是学校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如何理解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将反映我们对“什么是高校体育”的认识水平。正因为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在众多学校体育理论的教材著作中对此都作了一定的解释,但这些解释不尽统一。其中值得关注的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功能观: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一种观点是将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等同于社会功能;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只是高校体育的社会发展功能,而掩盖或忽视其对个体社会化的功能。
这三种功能观的共同点均表现在力图通过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定义、内容和类型等进行界定,从而揭示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实质。但如果站在大社会整体和变化发展的角度,众研究似乎忽视了高校体育是随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把复杂多变的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简单化和静止化了。再加上研究方法论上的不一致和缺乏必要的共同的逻辑起点,深究起来就会发现:三种功能观均没有很好地诊释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各方面所具有的层次性、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系统发展的动态性以及内在统一性等特征。笔者认为,应对迄今仍未统一的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反思,在重新认识高校体育社会功能内涵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进行结构剖析。
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均从属于教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必然反映在高校教育包括高校体育中。社会功能从属于功能,理当具备功能的基本属性。在众多词典和相关文献中,很难发现对社会功能进行解释。《现代汉语词典》仅对“功能”这样解释:“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等同于“效能”。从解释可以作如此推论:如果这种“作用”或“效能”的受体不同就意味着有不同的功能,事物或方法是“作用”或“效能”的主体。如教育是事物或方法为主体;个体和社会是不同的受体。因此,教育施作用于个体即为教育的个体发展功能,施作用于社会即为教育的社会发展功能。但个体是社会的“分子”,社会由个体构成。个体的发展一方面表现在机体和智力等的发展,另一方面表现在个体从自然生物体向具有社会性的全面发展的个体发展,也就是社会化的过程。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促进社会组成“分子”有机协调的过程,这可以理解为教育的社会功能。当然,从属于教育的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也可以依此类推,即因其所具有的职责和能力而产生出来的一种社会功能与效果。人才的培养或人的发展是高校教育的基本功能,也是高校教育最本质的功能。通过本质功能的发挥而产生的促进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进步等社会作用,这是高等教育的社会功能(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
对于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鉴定,笔者认为,应以功能的内涵为基础,以高校教育的社会功能为前提,结合高校体育的学科特殊性,对前文所述的三种观点进行整合,可作如下描述:高校体育的功能应包含两层含义,即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人才的培养是基本功能,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是衍生功能。基本功能是衍生功能的前提,衍生功能是伴随基本功能实现的同时所派生的符合特定历史条件和与时俱进的功能。
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是蕴含在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中的高校体育对社会各种效能的总和。首先,基本功能中对社会的效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健康理念,获得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最终要效益于社会。如同企业向社会推出产品一样,高校体育的产品就是协同其它学科的教育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这是高校体育作用于社会的根本所在;二是要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兼容自然属性的人。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学会合作与交流,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发展良好个性,提高社会适应性,即人的社会化。其次,在人才培养过程的同时高校体育所表现出的衍生功能,一是高校体育系统中的诸要素,如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随着高校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社会,而日趋发挥其特定优势。即在立足发挥其学校体育功效的同时,也在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融人社会的信息服务于社会,表现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二是高校体育在人才的培养和诸要素社会化的同时,不同程度地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全民健身等方面产生影响,表现出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引领文化)、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
所以,从这个角度上理解,上述的有关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三种观点,在概念内涵的界定上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多或少地只强调了诸多社会功能中的某些方面。实际上,高校体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所产生的对社会各方面的功效均可被认为是高校体育的社会功能。
2、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梳理
根据上述的逻辑思路,再整合各研究的成果,可将高校体育诸多社会功能归纳为如下五个方面:
2.1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功能
研究中发现,对高校体育的“社会化”还存在两种的不同的认识:一种是高校体育促进人才社会化;一种是高校体育各成分的社会化。
2.1.1高校体育促进个体的社会化。综合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社会化概念内涵的解释,可以发现: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学习社会知识,获得价值规范、掌握社会经验、形成社会行为、发展自我和获得个性的过程。其结果是使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社会化的功能中涵盖的这种个体功能是社会化功能的基础,但这种个体功能必须基于社会需要,表现为“形成共性”,又“发展个性”的双重功能。具体表现为:
2.1.1.1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高校体育具有规则、竞技、拼搏、互勉与合作等特点。无论是体育教学,还是日常的自觉个体运动和有组织的群体活动,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为日后接受更多的社会规范,如法律、法规、其它各类社会规章等等打下良好基础。此外,体育活动和娱乐消遣还可以克服人们对快节奏生活的抵触、恐惧、厌烦和焦虑等心理障碍,可以稳定心理情趣,抑制身心紧张,控制“A”型反映,以增加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的自信心及对社会的应变能力。
2.1.1.2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观。高校体育本身蕴涵着许多社会的道德观。如高校体育中大力弘扬“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和“公平竞赛”,这一道德理念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懂得如何为人处世,采用正大光明的手段,通过自身努力,战胜对手,获得成功尤为重要.这也是时代赋予高校体育的功能。
2.1.1.3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价值观。高校体育教育也是一种进行社会价值观的教育。高校体育的价值观更多地体现在健康价值观上。从人的内在心理,到人的体形外貌,如何在体育活动中得以锻炼,形成身心俱健的人。这既是当今高校体育的主导理念,也是高校体育的首要任务。
2.1.2高校体育诸因素的社会化。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实际上是相对于大众体育兴起而引发的高校体育诸因素的社会化。随着社会体育的日益发展,高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融合,乃至社会体育逐渐代替学校体育的趋势已初见端倪,进而提出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并认为高校体育的社会化具体表现在:①体育场馆的社会化;②组织管理的社会化;③教学内容的社会化;④组织形式的社会化;⑤体育教师社会化等等。
2.2高校体育的政治功能
高校体育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时期均要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需要,要对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发挥其积极作用。
学校教育必须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辨证唯物主义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如60 -- 70年代,学校体育要遵循“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警惕、保卫祖国”的宗旨.长期以来,我国怀着“强国强身”的民族情结,在学校里执行“体质教育”,锻炼身体是为了“建设祖国”。80-90年代学校体育中推崇学习女排的拼搏精神,体育教育中要教育学生刻苦锻炼,磨练意志。21世纪高校体育的总目标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培养大学生的体育意识,增强体质,增进身心健康和体育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促进学生德、志、体、美全面发展,使之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体格健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建设和接班人。又如高校体育竞赛,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运动健儿摘金夺银,升国旗奏国歌,极大地增强了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等等,无不体现了高校体育服务于政治的特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号召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功能将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功能。高校体育也将融合时代的精神,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发挥其特有的功能。高校体育将把“传播培育人们的公平、上进、民主意识和公正、团结、奉献精神,提高民族素质,维护社会秩序,倡导时代新风”有机地融人到高校体育的目标、理念、内容、方法、形式、文化导向中,与时俱进,进一步为促进全社会的和谐产生重大影响。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高校体育对社会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变革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2.3高校体育的经济功能
经济功能是大学教育的辐射功能,体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方面,主要是发展科学技术,开发人力资源,提供智力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并通过理论的研究、观念的导引和知识型产业的开办,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与变革起协调和推动作用。高校体育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体育文化媒介的作用和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影响经济建设。高校体育的多元化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新领域。如影响较大的高校体育竞赛活动CUBA等,由于媒介的有效宣传,收视率非常高,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给广大企业带来无限商机。现在很多院校的运动会、单项竞赛、体育沙龙以及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器材的消耗等皆为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同时也吸引了企业的投资,减少了学校的经济投人,给高校体育的发展带来了活力。另外,改革日益科学的高校体育使当今大学生的体育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于“自娱”和“自我”的主体意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自购器材,自费投资参加自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花钱买健康的体力投资”的体育消费观念和行为在学生中已是比比皆是。这些体育消费改变着学生的生活方式,体现出社会的文明进步,促进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促进相关体育产业不断发展,相应推动了城市第三产业发展。
其次,高校体育可以利用场地设施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势,在立足本校教学富余的前提下面向社会开放。如场馆师资的开放等,可以服务于社会,促进社会体育消费。高校凭此可以“以体养体”,“以体兴体”。高校体育还可以发挥科研优势,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兴办体育产业等等。这些均预示并正在展现着高校体育所具有的经济功能。
2.4高校体育的文化功能
高校历来都是人类文化创新传承的重要阵地。高校文化设施比较完善、储藏丰富、信息渠道多、接受和传播新事物快,师生整体素质高、思想活跃、诸子百家、立言立说、各种思潮对撞交融,是先进文化孕育和传播的基地。体育文化是一个特定社会的成员所共享并互相传递的体育知识、体育态度、体育习惯性行为模式等的总和。
现代高校体育文化既立足于高校文化的基点,又包含体育文化的特征。再加上高校体育由系统的体育教育向多元化功能的不断拓展,体育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与高校体育教育相互整合,已经基本形成了既包括体育文化的某些特征,又包括社会其它组织和群体所不具备的文化要素,形成了独特的校园体育的亚文化体系。因此,高校体育文化是学校体育教育和运动竞赛中创造的,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精神财富及体育物质形态,包括体育观念价值、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制度、环境及体育竞赛成绩等。高校体育文化包括校园体育环境、学校运动队(员)、体育活动形式以及文化网络等。它表现出导向性、教育性、竞争性、娱乐性和健身性等多种功能,并不断向社会辐射,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2.5高校体育促进全民健身的功能
国家体育总局专家的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群众体育开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体育指导员人数太少,体育锻炼者基本知识太少,体育场所奇缺,“被动体育人口”和体育“非管不可”等现实而奇怪的现象。高校体育可以有效地为改变这种现状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2.5.1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高校体育场地设施较宽裕,体育项目开展较丰富,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较多,加之锻炼者青春年少,运动场上欢声笑语,生龙活虎,共同构成了校园内亮丽的风景点,也成为所在社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过路社区群众停足注目,无不欣赏和羡慕。这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氛围无形中会感召社区居民效仿。同时,现在很多高校体育师生的体育与竞赛活动逐步由校内向校外拓展,如定向越野跑、野外生存训练、环城长跑、与社会团体间进行各种体育项目竞赛等,充分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这即可以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传,又可以为一个社区,甚至一个城市带来一片生机。
2.5.2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参与和促进。首先,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将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产生积极影响。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发展尚属初级阶段,社区体育的发展还存在着三缺现象—即缺社会体育指导员、缺参加者、缺体育设施。相比较而言,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最紧缺的,计划到2010年也只能发展到60--65万人。届时与总人口之比约为1:2 155。可见社会体育指导员在我国较长时间里还难以达到每千人一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要求。而全国高校体育教师约两万名,具有素质高、业务精、专业全、裁判级别高和指导能力强等特点。如果充分组织和调动起来,将是社会体育发展的有力技术保证。同样,高校中很多体育专业生、体育特长生和体育爱好者,他们的技能水平较高,从事的体育项目广泛,体育意识也较强,在校时可以适当地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工作实践中去。
其次,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将通过与社区的接触,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人社会转换角色后,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引导着社会群体接受社会继续体育教育。
一、“社会适应”辨析
(一)适应的概念
适应原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指有机体改变其生理构造和功能以适应环境、图谋生存的过程。后来,这一概念引入社会学,指一个社会体系适应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过程。社会学家有时把这一概念称之为“调适”,其含义是指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与群体之间在交往活动中彼此调整自己的行为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二)社会适应的概念
在社会学中,社会适应是指个人或群体调整自己的行为使其适应所处社会环境的过程。它有别于生物自我调整以适应自然环境过程的生物性适应。《纲要》所提出的新的教学目标“社会适应”,旨在强调体育教学的社会适应价值。重点在心理调适在肌体锻炼过程中,得到舒展,这是作为个体在群体生活中释放自我的一种方式。
(三)社会适应过程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适应不是一个空泛、抽象的概念。社会适应的过程实质上是个体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一个生物的人要成为社会的人,他就必须适应自己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变化,要在与他人的交往与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观念,协调人际关系;要学习和体验社会角色,学会承受各种挫折。同时,他在个体社会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各种冲突并学会妥协和顺应、合作与竞争;要学习各种规则和价值观,弄清哪些行为是能被社会接受的,等等。
体育教学过程本身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和矛盾特征,如竞争与协调、胜利与失败、求胜欲望与规则限制、强烈的情感体验、复杂的互动关系等等,使得体育教学在促进个体社会化、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
二、体育教学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功能
托尔斯泰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观望者,一种是行动者。大多数人都想改变这个世界,但没有想改变自己。” 有时候,我们改变不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可是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看待周围环境的心态以及目光,而这一点,往往体育教学对提高学生这一方面能力有俱佳效果。
(一)身体练习可以培养学生为社会所需要的优良品质
体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形式,身体练习一般都伴随着明显的生理变化和强烈的情感体验。身体练习种类繁多,都可以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如:长跑、障碍跑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跨栏跑、支撑跳跃等项目可以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沉着、果断的品质。体操项目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对练习者来说无疑是对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的考验。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很好地结合这些教材的特点,及时渗透意志品质教育。当学生完成练习时,教师不仅要及时总结完成技术动作的情况,还应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来强化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学生体会成功的感觉,还要让学生回味胜利的来之不易,领悟什么是坚忍不拔、不畏艰险、勇于拼搏的精神。这种自身生理、心理的强烈体验往往是最深刻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教师还要继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无论学习、生活、工作都需要具备这些优良品质,使学生深刻领悟到:在进入社会漫长的人生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优良品质,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二)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人际交往的时空
体育教学中常用到一些特殊的教法,如保护、帮助、双人练习和群体练习(合作与对抗的)等。在这些练习中,学生人与人之间的接触程度是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教学中所罕见的,学生随时会与一些熟悉的或不熟悉的同学结为组合,进行对抗或合作的练习。在这些练习中,学生可以扩展自己的交往范围,学会互相协作与帮助,体验到被助与助人的快乐。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适应人际关系也是社会适应中最基本的适应。体育教学中所提供的人际交往的时间与空间,有助于学生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协调人际关系,学会与他人和睦友好地相处。这同样也会对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三)体育竞赛能够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和团队精神合作能力
心理学家把需要不能实现时的心理称为挫折。人在社会中会经受各种挫折,耐受挫折的过程是一个心理调适的过程,而抗挫折能力也是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方面。而体育竞赛在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体育竞赛中存在着发生失败的必然性,而对于失败的个人或群体来说,经历失败无疑是一种良好的抗挫折训练。学生在竞赛中,或多或少、或早或晚会经历失败的打击,这种失败所引发的挫折体验,对学生是一种心理磨炼。承受挫折的调适过程就是一个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体育竞赛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的。如篮球、排球、足球、接力跑等项目竞赛是需要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和集体的力量才能取得胜利的。所以教师在讲战术配合和技术要领时,要特别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团队精神的教育,使学生明白:一支没有集体观念的队伍是没有力量的队伍,因而也是很难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而一个人若没有集体主义观念,不讲究集体配合,即使个人技术水平再高也是难以有所作为的。从而让学生在战术配合的练习中,体会集体主义的精髓和团结协作的力量。
【关键词】体育利益;制度;功能;要求
1.体育利益关系协调制度化的整合功能
为了及时解决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政治制度应为社会成员提供一系列的制度安排,使得整个社会的政治规则结构完整,配合默契,从而实现其调节各阶层间冲突、促进合作的整合功能。政治制度通过相应的规则和程序,把互相冲突的各种社会阶层整合在统一的体制和秩序之中,使冲突得到解决或缓解,使合作得以进行。矛盾出现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分配不公和腐败,并缺乏利益表达机制、相互沟通和理解的机制。为了发挥政治制度有效协调和整合的功能,除了使政治制度在整体上具有协调和整合的机制外,还必须在政治制度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以及政治制度运行的各个环节建立起表达利益、综合利益、分配利益、协调利益的规则和程序。通过这些规则和程序,使各阶层的利益、要求得到表达,矛盾和冲突得到解决或协调,并使整个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得到维护,基本的社会秩序得以确立,共同的社会目标得以实现。
1.1 社会协调的途径
从社会控制理论来讲,通常有三种途径控制社会冲突,即:观念途径、经济途径和制度途径,具体采用哪种途径则应根据冲突的自身特性来决定。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特殊性在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逐利行为的多样性,以及满足主体需要的社会资源和财富的稀缺性和有限性,造成了当前我国社会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只有通过调整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社会利益的分配制度才能消除冲突。
1.1.1法律控制利益冲突有两个途径:第一,立法控制,通过公平立法,建立合理的利益整合制度,分配利益,保障利益和协商利益,在宏观上防范利益冲突的发生;第二,司法控制,通过公正司法,建立合法利益的救济机制,抑制非法利益,平衡合法利益,包容法外利益,在微观上解决具体的利益冲突。同时要注意保持利益表达渠道的畅通,使各种利益诉求都能够得到及时的表达,避免矛盾的积累和激化[1]。
1.1.2体育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体育利益格局的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分化和整合的过程,社会结构愈趋复杂,社会的异质性程度愈高,体育利益格局的分化重组就愈频繁[2]。然而解决体育利益矛盾是体育利益冲突控制的关键环节。并非所有的利益冲突都能由法律来调整,法律只调整适合法律评价的利益冲突:第一,这种冲突必须是违反了法律规定的统治秩序、制度的基本方面及主流道德意识;第二,冲突的主体必须是特定的社会单位,即自然人和法人。从法社会学的角度指出,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基于利益差别和利益矛盾而产生的利益纠纷和利益争夺”。则从控制论的角度提出了较深入的认识。研究冲突归根到底是为了控制冲突,但控制冲突首先面临着手段的选择。
1.2 社会体育利益的整合
中国单位制属于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结合的这样一种体制。单位成为整合社会体育活动的有效的组织系统[3]。具体说来,国家通过垄断各种社会资源,进而对单位组织形成控制;单位通过全面占有和控制单位成员发展的机会以及他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中所必需的资源,进而形成对单位成员的领导与支配。换言之,通过设置、运用一定的利益分配与协调机制,使得政治秩序与社会秩序得以产生。
2.体育利益关系协调制度化的公平分配功能
许多学者认为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对社会中的价值或利益进行权威性的分配,这种分配实际是在对人与人、阶层与阶层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这种分配可能会促进社会和谐进步,也可能加剧冲突或引起分裂。问题的关键在于分配是否公平。而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分化过程中出现问题,尤其是收入差距拉大,说明政治制度的这一功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提高政治制度和政府公平分配的功能,解决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分配差距过大将影响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影响民主政治的建设和发展。
2.1 体育利益主体
探讨体育利益的前提是体育利益主体的正确认识。利益是永恒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4]。根据改革以来人们利益获得和受损状况将中国人分为四个利益群体或集团,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者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通过体育体制改革、加快体育市场化来实现体育利益相对公平[5]。
摘 要 体育锻炼十分的重要,这不仅能够使残疾人的身体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康复,而且还能够使一些残疾人的意志和品质得到更好的培养,同时还能够获得身心上的和谐发展。从而也能够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与提高。还可以去实现人生的最大梦想,也会逐渐的成就人生的价值。主要也是为提高社会文明的发展而做出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残疾人 体育 社会功能 作用
残疾人是人类社会中最为特殊的一个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力量往往都是最薄弱的。无论是在自身的生活方面,还是在参与社会活动的生活方面,相对于一些身体各方面都发育正常的人群来说,都具有很多的困难。
一、残疾人体育一定要具有改善残疾人生理机能的帮助,并达到康复的作用
现代的运动医学一再证明,体育锻炼是能够进一步去提高人体肌肉纤维的合成。并能够产生酶的活性,从而更加有效地帮助改善人的机体形态和功能。同时也是能够使人体的神经细胞获得十分充足的能量。物质和氧气也能更加有效地帮助残疾人消除心中的烦躁和一些精神等方面的疲劳。这也是可以改善并能够促进和增强人体各循环系统的功能,从而更加有效的进一步提高人体的免疫能力,也会产生促进慢性疾病的康复。因此说,体育才是最基本的功能,也就是会产生强身健体的功能,这也是其他任何文化的形式或活动所无法代替的。
(一)残疾人的体育运动
残疾人所参与的体育运动所出现的一些状况着实令人堪忧。因为有资料曾经表明,残疾人会因为社会的偏见而被人所歧视,并严重的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们自身产生生理或者心理的原因而减少运动。也会致使其残疾的状况不断加重,他们的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坏,这样反而又加重了社会对他们有更多的偏见和歧视。
1.要想改善残疾人的身体机能状况,必须得使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运动,即采用科学的合理并有序的体育活动,从而才能促进其改善残疾人的肌体。各系统及器官的功能,也能够主动的完成帮助残疾人提高肌体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能力,并能够使残疾人获得生存的机会及发展之中必须持续的行为能力和运动能力。
2.为提高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而创造出来的必要的身体条件。参加体育运动的残疾人在参加体育锻炼和体育活动的同时,一定要让他们的身体机能状况和思想精神状况有较大的突出改善。
(二)增加残疾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
让残疾人喜欢体育运动十分的有利,这样也会具有改善身体功能和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并能够产生独特的作用。为了培养残疾人对体育运动的爱好,就一定要让他们从内心当中去热爱体育运动。
1.要让他们喜欢上体育运动,并把它当成一种爱好来培养。从而改变他们自卑的心理,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只有帮助他们去克服掉一些困难才行。否则想要他们积极的投身于体育运动当中也是十分困难的一件事。
2.要让他们有一种荣誉感。不管他们做的好坏,都要给他们一种奖励或者是激励。并能够不断的有人为他们加油助威,不断的向他们传导,他们才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因为他们在不断的创造出一些让人难以相信的奇迹。
二、残疾人体育一定要具有改善心理健康等状态
我们必须承认,残疾人除了身体的缺陷之外,在心理上也普遍都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残疾人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所产生的强烈的自卑感与孤独感相互联系着。而且焦虑和抑郁的产生也会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些心理问题一直都在困扰着他们的思想,并且一直束缚着他们的行动,同时也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生活质量。
(一)残疾人运动员的现状
残疾人运动员都认为参加体育活动会使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在一定阶段后产生一定的积极变化,这也是一件十分乐观的事。还有一部分残疾人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后,他们所产生的自信心也在有所提高。体育运动不仅为残疾人搭建了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同时也在为增强他们的心理康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1.健身的过程主要就是在一个相互交流的过程当中,因为体育运动都聚集在一起的人们,不论彼此是否熟悉,在健身的同时还可以相互去倾述心中积累已久的忧虑。在交流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有助于抑郁的消除。
2.体育锻炼的平台作用远远超越了体育自身的范畴。体育锻炼十分的重要,它不仅能让残疾人改变自身的忧虑,还能够让他们心情舒畅。因为他们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这样也会让他们抛弃抑郁,从而乐观起来。
(二)体育运动给残疾人搭建的舞台
在许多地方,人们对于残疾人的帮助都十分的明显。他们的关怀主要集中在他们的生活方面,而残疾人参加体育运动所产生的效果十分的明显。值得让人更加注重的是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从而还能够取得卓越的运动表现,从而实现自我的价值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伟大决心。
三、总结
在现代社会中残疾人也占有一定的比例,然而为了不让他们在自卑中失去自信心。残疾人的体育运动也在进一步的得到发展,而且也得到了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关注。在他们眼里所产生的只有仰慕,而不再是歧视和偏见的重生。这就让残疾人更加喜爱体育运动。体育运动的功能和作用也是具有一定的效果的。
参考文献:
关键词:主题班会 学生 德育教育
一、班会的德育教育
“主题班会是指有鲜明主题的、以班集体为单位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是班集体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形式。”班会的存在实际上一直为人所不解,在一部分人看来学生的品德教育似乎能够由教师和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很需要用固定的时间来进行疏导。而且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把45分钟时间用在貌似看不出什么实际效果的品德教育上,还不如将这点时间分配给任何一个科目用来更快的提升孩子的成绩。当然,我能理解这类观点产生的原因,但并不赞同。其实,班会的存在并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去背诵一些道德规范,更不是浪费时间。他往往还兼任沟通、磨合的功能。众所周知班会共分为两类,一类是每周一次的常规班会,另一类则是尝试性的主题班会。两类班会的不同注定了它们要承担不同的使命。如果说主题班会往往是产生单一效果的宣讲的话,常规班会则是涵盖面更广的教育模式。同学们在参加常规班会的过程中能够认识到最基本的几点原则,像是遵守时间、互相帮助、主动参与等。这些属于不能完全依靠三维目标就能达到的社会生存本领。但在常规班会中却能产生点滴积累的效果,使学生在每一次参加班会的过程中都有所收获,特别是在社会生活方面。礼貌的待人接物方式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指导,更需要接触人群来不间断的联系,而班会的存在恰恰承担了这份任务。“主题班会的开展往往能影响到一个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它对于班风建设、班级管理和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意义重大”。
二、班会设计的要点
班会的设计由于没有权威的课程标准和统一的教材、教参,多显得凌乱。实则不然,如果抓住要点设计得体,班会的德育教育功能则十分明显。
首先,要明白生活是班会主题的源泉。教师在设计主题班会时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不要求有多高的思想基调,但一定要和学生的身心发展及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学生使每一个人都有话说,都能参与进来。这样班会就不会空洞没有内容。比如,新生入学针对学生不适应校园生活就可以开展一期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尽快的适应入学生活;某某学生不讲个人卫生,老师可以建议学生开展一次健康卫生常识主题班会并伴随卫生评比竞赛来培养学生讲卫生的习惯远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效果要好得远。
其次,班会的内容、方法、形式一定要精彩。“班主任要在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尽量选择社会生活中不能回避的和学生经常接触了解到的社会生活中种种负面的问题,让学生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在班会的流程设计中一定要有学生参与的环节,老师的组织一定要恰当,不要有偏颇,应该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乐趣,这样班会的探讨空间才大,教育效果方才显著。特别是在常规班会中,属于学生的时间应当尽可能的多,甚至可以将主导权移交给学生自己。这样老师既能了解本班学生们一周中关注的内容,方便及时纠正和引导。又能间接锻炼学生的能力,更可以创造出和谐的班集体。例如,胜利70周年的大阅兵,如果教师能以此为契机,举办一次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以观看视频、学生谈感受、创办爱国主义手抄报等形式结合起来,那么比老师单纯的说教更能达到德育教育效果。
最后,在班会采用的方法上,尽可能少用黑板,多用多媒体或各类需要学生自己制作或操纵的工具,这样能最大限度的提升学生参与的兴趣。不论是常规班会还是主题班会都要明确主题,“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要勤于观察,善于观察,有时一件日常小事也能引发颇有教育意义的主题班会”。德育先行,力争做到班会具有教育意义,更有实践意义。
班会的主题和班会的方式又趋于多样化,那么与之相伴的参与人员和地点也有所不同。近年来,家长学校已经是一种模式。家长不但参与学生教育而且参与学校管理。家长参与班会已不再是提案而成为了一种常态,这样孩子们能从家长的眼中看到认同,家长也能从孩子的行为中看到成长的痕迹,这两点结合后班会存在的意义就不能否认,且班会的德育教育同样不能忽视。不仅仅是教育学生,更是让家长主动了解学校教育,从而支持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合理选择,才是班会成功与否的最佳标准。这一点在现今的班会中多有体现,很多学校的班会都会设置班级日志,家长要做的和学生要做的甚至是所有人如何做的在班级日志中都有所体现,这样班级的整体性得到了最佳阐释,它是由学校、班级、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组成的集合体。在这里班级的荣誉要由所有人维护,而这个展现个人和班级力量的地点就是班会。班会的实际意义和精神意义得以完美统一,而班会德育教育也不再是空谈。
三、结语与展望
中国一直在倡导德育教育,而班会的重要性让人们逐渐的认识到它同样是中国学生德育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涉及的人员最多,涉及的方面最广,甚至成为德育教育中为数不多的交流平台。它的存在,恰恰证明了中国教育有着极强的可塑性和灵动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发展,中国的德育教育观念在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张民霞.“主题班会”的问题及思考[J].辽宁教育,2014,(5).
[2]黄若捷.浅谈主题班会中的德育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5,4(228).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信息保存与传递、扩散的重要机构之一。通过收集、整理和保存文献信息,实现思想、知识、信息的交流,从而提高社会公众的文化素养,提高社会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在人类历史和信息交流史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家对文化设施的重视和投资力度的提升,县域图书馆的建设也成为了我们关注的焦点。图书馆目前已成为每个城市的文化地标,作为现代城市建设中的标志性文化建筑,它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的象征,也成为了城市展示文化底蕴的窗口,更是一个城市精神文明和公众基本素养的整体表现。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全面推广全民阅读活动
社会阅读是图书馆一项长期的工作,推进社会阅读已被社会各界广泛认可,各级政府都将促进社会阅读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当前社会的阅读新趋势,县域图书馆更应充分发挥作用,积极探索为社会阅读提供优质服务的途径,为社会阅读提供一个平台,进而成为社会阅读的精神家园,这是图书馆建设和谐社会的使命,也是今后相当长时期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
1.开展青少年阅读活动
在青少年阅读活动中图书馆应联合各个学校,组织开展丰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老师和图书馆管理员的引导下,走进图书馆这个“第二课堂”感受课本之外的丰富知识。
为了丰富青少年的课余文化生活,延津县图书馆就开展了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读书活动和比赛活动,如读书征文、诵读经典诗歌、讲故事、读后感演讲比赛等等有益于青少年的读书活动;还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新书展览会、图书宣传周等方式,向学生推荐新书好书,在丰富学生阅读氛围的同时,更加直观的对学生做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图书类别选择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2.休闲阅读理念的倡导者
县域图书馆应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营造人文休闲阅读的主题,让读者在阅读中去品味、去感受环境与读者的亲和力,让读者领略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并感受其人文关怀。
延津县图书馆是河南省首家推出音乐茶座休闲理念的县级图书馆,更是图书馆为满足读者苦读之余,放松身心休闲阅读和舒缓压力的休闲场所;馆内装点着激励读者的书法作品、伟人圣像、名人警句,阅览室的布置设计宁静、高雅、温馨,使读者全方位的感受到图书馆的书香氛围和人性化设计理念;休闲阅览室里还特设有我县本土作家的作品专柜,向读者推荐本土籍知名作家作品。
3.关注弱势群体的引领者
作为人类知识文化传播与贮藏的图书馆,无论是从其起源、发展、功能、性质以及内在要求和外部影响来看,都具有社会性和人文性。一个图书馆是否体现了自身的价值,是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它的服务、教育功能,就在于它是否真正体现了人文精神,体现了人文关怀。
残疾人是社会群体中最困难的特殊群体,延津县图书馆为残疾人设立了无障碍阅读环境,开通以满足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和方便残疾人行走的绿色通道、以及残疾人专用卫生间,还有可自由取阅的开放式残疾人读物专架等,并针对残疾人对相关专业图书的需求,设置新书需求登记本并及时采购上架,满足弱势群体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
二、开展创新型公益,打造图书馆公益服务品牌形象
作为城市标志性建筑的图书馆新馆的建筑造型都很独特,它的落成为县域这样的小城市增添了一道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如果仅有奢华的外表而缺乏丰富的内在,只能是形象工程的一种点缀,不可能成为文化核心的所在。所以发展中的县域图书馆应该注重创新图书馆阅读服务活动的开展,通过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具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公益性讲座,让读者在公益活动中加深对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提高公共图书馆在读者心目中信任度和良好的社会服务形象。
县域图书馆目前有许多的服务项目停留在单一的服务方式,仅仅是提供书籍、报刊的借阅上,对读者的吸引力不大。在快节奏发展的文化经济时代,读者的需求也在不断的增长,图书馆需要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来满足读者的需求,例如延津县图书馆向广大人民群众实行了全免费开放制度,各阅览室全部实行开架式免费阅读;免费为读者办理图书借阅证等,同时还开设免费为读者复印、下载、打印业务,以及为阅览室免费提供老花镜、物品寄存和冷热饮用水项目等等。
三、创新阅读服务方式 丰富公益活动项目
建设没有“围墙”,没有“门槛”,更具“吸引力’的图书馆,应该是县域图书馆追求的目标。面对环境的变迁、社会的期待,图书馆不能再囿于过去的传统框架,不能再将图书馆的活动空间和影响范围循规蹈矩地限定在馆舍或有限范围之内,而应走向“大千世界”,发挥更多的社会功能,担当更多的社会责任。建设没有“围墙”的图书馆,要用开放创新的思维拓展多元化的服务模式,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推行更加便利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的服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开拓创新是新时期对图书馆提出的新的要求。在图书馆工作中不能满足于现状,而应努力拓宽服务领域,开辟新的服务项目,改革信息传播的方式与手段,利用现代化技术,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人才。
1.开辟图书馆阅读服务新项目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整个社会知识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计算机技术、微电子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正在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工作、学习、阅读方式和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图书馆应与时俱进,适应形势发展,利用现代技术和现代通信手段,拓展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方便快捷的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
延津县图书馆建设有自己的图书馆网站,开展有图书查询、预约借书业务等;另外延津县图书馆还是在本地区率先开通数字图书馆业务的公共图书馆,让本县读者先人一步体验到数字图书馆提供的24小时文献传递服务,凡是开通数字图书馆业务的读者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只要是能上网的地方都可以免费直接登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使用信息的方法,较之传统图书馆具有很大的优势;而且开通数字图书馆的读者就等于免费“拥有了一座自己的图书馆”,足不出户就可博览天下文章,同时它使图书馆的服务无限延伸到了各地。
2.开展全民阅读文化活动
随着图书馆阅读活动形势的发展,图书馆开展读书讲座活动,已经成为各个图书馆实现价值、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图书馆每年应定期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开展与读书相关的公益性活动;并不定期举办各种公益性讲座、放映公益性免费电影、开展新书推荐展览会、免费送书下乡等等活动,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吸引广大读者参与到读书活动中,从而了解图书馆、使用图书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
延津县通过黑板报、宣传展板,举办新书展览会、图书宣传周、读书月、读后感演讲比赛等活动,向读者推荐新书好书,在丰富馆内工作氛围的同时,更加直观的对读者做出阅读方法指导、引导学生认识图书类别选择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引导读者充分认识图书馆、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
3.拓展图书馆服务领域 建设多元文化教育基地
传统图书馆服务主要以单馆运作为主,各级图书馆立足于本地,利用馆藏资料开展各类服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性,要求其对日常运作模式做出改变。县域图书馆应以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优雅的学习环境,热情周到的服务,以及具备良好精神面貌的管理团队为依托,与相关部门协作建立文化教育基地。积极为广大读者搭建学习进步的平台,充分发挥图书馆宣传教育导向作用,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县域图书馆要积极组织建立科普教育基地,以加强科普网络、科普队伍、科普阵地建设,向全县广大群众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宏扬科学精神;图书馆要建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青少年维权岗、关注弱势群体的爱心书屋等文化教育基地,开展好第二课堂的学习活动,把未成年人教育好、培养好,是关系到党、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大事。
四、打造高素质服务团队 全面提升图书馆的社会形象
随着读者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信息量的阅读需求也不同,阅读的方式也因人而异。这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我国图书馆普遍缺少既懂专业,又懂经济、外语、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在已有的从业人员中,有一部分人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对他们要提供的信息服务而言,便略显力不从心。尤其是市县级图书馆,这个问题就更加突出,县级图书馆就显出先天不足,如基础差、底子薄、馆藏文献、信息储备不足、图书购置经费及其它活动经费短缺、管理手段单一等等。
1.全面培训图书馆员自身素质
图书馆的主体是馆员,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就要不断提高馆员自身素质与修养,及时补充更新知识和专业技能,成为新时期图书馆管理中的复合型人才,才能更好地为新图书馆塑造新的形象。
图书馆免费开放后,使社会公众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日益提高,这就对图书馆的服务形式、服务流程及服务内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培养和造就一批新形势下图书馆的高素质服务团队,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广大读者。县级图书馆要通过加强对图书馆员工的素质培训和教育,来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把服务工作细化、更贴合读者的需求。
延津县图书馆在加强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教育,提升图书馆整体服务管理方面,为提高员工个人形象,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服务团队,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商务形象与礼仪培训,学习关于礼仪、服装、形象设计,美容化妆、茶艺、标准普通话等全方位的礼仪知识,对员工由内到外的综合素质进行了指导,使图书馆员工以全新的形象和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塑造了良好的个人职业形象,整体提升了图书馆在读者心中的公众形象。
2.调整员工固有服务心态
图书馆形象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图书馆人的形象,因为图书馆一切活动都离不开人,离开人的作用图书馆形象就无从谈起,而形象主要来自通过为每一位读者的热心周到的服务,给外界留下的印象及获得评价的总和。应该说,馆员的形象在人们的心目中都有一个尺度,其好坏对工作人员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图书馆的服务工作离不开人与文献资源的使用与被使用的关系,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离不开人与整个社会的关系。开展礼仪培训,改变图书馆员固有的工作心态,以全新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以最热情的服务方式、最优良的服务质量、为广大读者提供最有用的信息资源,才能充分体现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真谛。
3.改变传统服务方式
传统的图书馆观念落后,思想封闭,只求馆藏数量,不讲质量的观点依然存在;重藏轻用的管理思路、忽视信息传播的服务意识依然根深蒂固。这些传统的思想观念严重束缚着图书馆人的头脑,制约着图书馆的健康发展。积极主动地掌握读者的需求状态,提高自身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增进与读者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从而在广大读者中树立良好形象,才能有的放矢开展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