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8篇

时间:2023-08-03 09:19:5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教育与学科之间的整合

篇1

美术教学其他学科有机融合在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大形势下,尤其是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学科与学科的整合,学科教学与实践活动的整合成为现今教育教学发展的一大趋势。如何在教学中将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更好的结合,以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是每个中学美术教师都应该认真研究的问题。我自2005年担任中学美术教师关注这一问题至今,9年的教学实践以及与其他教师深入的交流探讨,让我对这一课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美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必要性

在以往的教育中,常常认为语、数、外、理、化、生等学科属于智育,而政治等学科属于德育,音乐、美术属于美育,体育课属于体育,劳动课属于劳动教育。这样分科,虽然强调了不同学科间的独立性,但却割裂了学科间的内部联系,限制了学生视野,束缚了学生思维,不利于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五育”并不是互不相关的教育内容,而是一个有机整体。就作为“五育”之一的美术教育来说,只有与其他几种要素相互联系,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

中学美术教育内容包括中外美术史、中国传统艺术、雕塑、素描、色彩、设计等,这其中,既有与人文学科融会贯通的内容,也有与自然学科相联系的内容。如果我们能在教学中把其他学科的知识融入美术课堂,不就美术而讲美术,则不但有利于学生对美术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对其他学科的学习起到辅助作用。

二、超越教材融会贯通实现优化教学

对于如何将美术学科与其它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新美术课程标准》已经为我们做出方向性的指导,并且在中学美术教材中设置了“综合与探究”部分,安排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其他学科、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但具体教学效果如何关键还在教师,教材提供了课堂教学基础内容,而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则要认真研究怎样利用、处理教材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超越教材,将教材内容与其他内容,特别是与其他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创造性地实施教学。

比如,七年级上册的《敦煌莫高窟》一课。我们在引领学生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讲解它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的同时,可以扩展到佛教故事和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讲到“飞天”壁画原本色彩绚丽,但现在画中的人物已变成黑色,可以让学们来探讨一下原因。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黑色物质是硫和铅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有颜料中含+2价铅元素的化合物与空气中微量的硫化氢(H2S)缓慢作用形成的。这样就把化学知识深入进了美术课堂。也可以为学生介绍舞蹈《千手观音》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进而介绍一下关于舞蹈方面的知识。这样我们将其他知识元素在美术课堂上进行拓展性引导,不但利于学生多角度多地理解美术作品,更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了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在色彩课及其他绘画课上,我们可以根据绘画和音乐本身都讲求节奏与律感的特点,将二者相结合,依据不同的绘画内容,不同的作品去播放不同的旋律,让学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实现音美、视听的有效结合。还可以在讲解绘画同时为学生介绍相联系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充分的去体验、学习艺术创作。比如康定斯基的《构图5号》,这幅作品在总旋律中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构成了强烈的节奏与韵律,产生了交响乐式的视觉图画。我们在为学生讲解时就可以配上一曲交响乐,如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等,这样让学生对这幅作品乃至艺术创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再如,我们常说“诗情画意”,这其中蕴含的就是美术与文学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优美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与美术作品一样都是表现美、创造美,让我们体验美的艺术形式。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就完全可以将诗歌等语文学科内容与一些美术作品相结合,依画诵诗,用诗讲画。比如,讲到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一课,我们将其与曹植的《洛神赋》结合起来,让学生欣赏作品的同时学习诗歌,让学生真正的寓情于景之中,感受诗歌的魅力的同时,欣赏绘画作品的独具匠心之处。在欣赏课上,我们可以让学生去描述所看到的作品,或者让学生课前去查阅资料,课上为同学们介绍作品或作家以及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但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而且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用词造句的语言文字水平,将美术课与语文课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又如,在14、15册的欣赏课中都有关于凡・高的作品,我们在讲授分析凡・高作品和介绍作家的同时,更应为学生讲解凡・高在历经挫折、失败、困境时为达到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的精神,特别是他对艺术的态度和信仰,从而了解人生的意义和如何实现自我价值,在美术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学科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初中美术每一册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一单元在美术知识学习中涉及了信息技术、音乐、舞蹈、文学、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好要求美术教师要对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能将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应用自如。

实现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机融合,要求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针对新的课程改革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勇于付诸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要注意积累广博的知识,精通课程知识体系,提高对知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同时也要求社会、学校、家长要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也要求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使社会、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形成合力,从而更好地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长足发展。

美术教育改革任重道远,作为美术教师我们应当为之去不懈努力,不断探索,大胆实践,让我们的美术课堂变得更加精彩纷呈,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兴趣得到培养,视野得到开拓,素质得到提高,能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篇2

【关键词】美术学;音乐学科;融合;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23.75

美术教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尤其实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更应该的融入到其他的学科中。在这种背景下,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的整合成为当今教育教学发展的重大趋势,成为学者们重点研究的对象之一。所以,如何将美术学与音乐学科有机的融合到一起,如何在教学中将美术学和音乐学科融合,成为了美术教师认真研究的问题,也成为美术学重点关注的热点之一。

一、美术学与音乐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中,把语文、数学、英语、化学、物理、生物的等学科归为智育,而政治等学科归为德育,音乐、美术等学科归为美育,体育课属于体育,劳动课属于劳动教育。这样分科的确将他们明确的独立出来,也强调出各个学科之间的独立性,但是却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给切断了,大大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将学生的思维束缚起来,学生无法全面发展,综合素质无法提高。我们将学科具体的划分,给出明确的定义,不是为了将每门学科独立,而是为了方便人们划分了解,但是现在却将他们变成了互不相关的教育内容,成为独立的整体。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促进和发展,是一个有机整体。我们这次就以美术学教育举例来说,美术学科当中包含着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和音乐学科有着紧密联系,只有将其与几种要素相联系,美术学科才能与音乐学科有机的结合到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根据新的课程改革要求,认真学习美术学和音乐学,进一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音乐学科要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美术情操,健全人格。要重视小学音乐学和美术学在教学中的任务,将两者全面融合在一起,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例如《画声音》这就是课程改革后出现的,它的要求是通过让学生对各种声音的听觉感受、心理感受引导学生使用各种材料和工具,利用点、线、面进行艺术创造,增加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关注自我的感情。《画声音》是一种抽象的美术课,难点在于对自身想法的表达,画出的感觉要引起观者的共鸣。教师不用对错来评价学生的作品,要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在参与声音的在创造。在这声音和美术相结合的课堂里,学生不仅知道色彩能表现自身的心情和感受,点、线等符号也可以表达出人们的心理感受,乐在其中。

二、将美术学与音乐学科融会贯通实现优化教学

在最新出版的美术课程标准相关的书籍中,对如何将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做出了方向性指导,并且在一些美术教材中设置了具体的安排,安排了美术学习领域之间、美术与音乐学科以及社会等方面相综合的活动。这些教学要求虽说已经做出具体的安排,但是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效果如何,还得依靠教师来实现,教材中仅仅是提出了课堂教学基础内容,关键还在于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的研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认真研究出其中的内涵,如何才能将教材高效率利用起来,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这些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超越教材,将教材中的内容与音乐学科知识融合起来,融会贯通,创造出有特色效果的教学。

在上色彩课以及其他的绘画课时,我们要掌握一种节奏和律感,就像音乐一样。不同的音乐有着不一样的节奏和律感,我们在绘画时要和音乐相结合,根据不同的绘画内容,去寻找并且掌握不同的节奏和律感,播放出不同的旋律,让美术生在音乐中去欣赏美术作品,去绘画出属于自己律感的作品,将美术、音乐、视听有效的结合到一起。在为学生讲解美术绘画知识的时候介绍相关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和音乐结合的内涵,学会怎样去体验、学习艺术的创作。比如艺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中有一幅作品在旋律上有着丰富的层次变化,忽明忽暗的暖色调被一根粗壮的黑色曲线统一着,这就构成了强烈的节奏感与韵律,产生了一首如同交响乐一般的视觉图画,我们完全可以在创作的时候播放一首交响乐,增加学生在创作时的灵感,增强画面中的韵律。

音乐也具有让人对美术作品产生强烈的联想作用,像民间流行的小歌曲《茉莉花》、《码头调》曲调优美,旋律柔顺而动听,虽然含蓄婉转但是却不娇柔做作,具有丰富的感彩蕴含在其中,这样的音乐放给学生听,很容易的使学生联想到淡雅的小花布。在音乐辅佐下去欣赏美术作品,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感受力和鉴赏能力。

美术学科与音乐学科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音乐、文学作品,与综合实践课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初中教学的教材中都有综合探索这一单元,这个单元所涉及的知识非常广,包括信息技术、舞蹈、戏剧、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要想将美术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有机融合到一起,这就需要美术老师要了解这些知识,要求教师对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都要有所掌握,并且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

三、结束语

美术学科和音乐学科相融合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要将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彻底的改变,重新制定相符合的教学计划,深入研究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勇于实践,在实践中寻找不足和出路,不断完善教学体制,找出一条适合两者结合的道路。同时也需要教师积累广博的知识,精通音乐和美术课程知识体系,对音乐学科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可以提高对知识和课堂的驾驭能力。除了教师的工作之外,还需要各界人士的支持,需要家长、学校、社会加强对美术教育的重视,需要深入的进行课程改革,更好的推进现代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发展。同时也需要我们进行实践,不断探索,坚持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篇3

我国从21世纪初期开始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该说顺应了这一趋势。“技术”成为高中新课程方案中单独设立的八个学习领域之一,新课程方案提出了具体的教育改革的目标,也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在普通高中引入技术教育内容,强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受教育者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技术教育还存在许多不足,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中,技术教育并没有引起真正而广泛的重视。由于历史的原因,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教的短板。

作为一所以科技教育为办学特色的省一级重点中学,台州市第一中学积极探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新路径。自2010年以来,学校依托仅一墙之隔的椒江职业中专的教育资源开设“职业技能实践课程”,“试水”普通高中职业技能教育,开创了普职优势资源整合实施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崭新模式。

一、普职资源整合的动因

普职资源整合,即通过一定的方式、政策和机制,整合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以实现普职学校的携手合作、资源共享和人才共育。在实施此项活动过程中,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建立结对关系。其中,职业学校负责向结对的普通学校无偿提供特色专业实验、实训场地、图书馆,为普通学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物质条件,为普通学校师生开展职业教育政策解读、职业意识培养、特色专业介绍活动,为普通高中的通用技术课程提供兼职专业教师和必要的教学设施。此种普职资源整合源于台州一中开展的“学一门生活中的技术”活动,是台州一中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暑期由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实施的实践活动,目前已成功举办两届。活动以即将升入高二年级的高一学生为对象,安排4天时间在职业中专集中进行职业技能实践课程学习。活动过程如图1所示。

经过两年多的磨合与发展,该活动已逐步向规范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发展,派生出多个项目设计类和学科拓展类课程,在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师资配备及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初步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范式。

从新课程以及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角度分析,台州一中尝试普职资源整合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为了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的综合素质在行动中表现出来的实际本领和能力。它包括人应具有的一般能力——认识能力、实践能力和社交能力、专业技术能力或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实施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其实质就是解决“高分低能”“重知轻能”的问题,故必须确立“能力为本”的观念。由于高考的压力和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普通高中在科技教育中偏重于科学教育,而对于技术教育则相对忽视,即使开设了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研究性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等技术教育课程,也往往理论讲得多,动手做得少,“应试”痕迹非常明显。由于缺乏必要的实践操作机会和实际技术体验,学生难以将技术课程真正学好,并且导致了动手能力的弱化。物理实验会考时发现,有些高二学生竟弄不清螺旋灯泡(或卡口灯泡)的两个接线端在哪里,能自己连接或修理家庭照明电路的学生不到5%。这与新课程的要求不相符合。职业高中虽然在办学体制、培养模式、教育目标、生源基础等方面都与普通高中存在着巨大差异,但是它注重实践操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成熟的技术教育模式。借鉴职业高中的技术教育经验,无疑是增加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比重、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捷径。

(二)为了在普通高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的认知

基础教育阶段是学生择业观、职业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但是,不少学校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机械重复训练和应对考试上,几乎没有开展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认知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什么是职业、对各种具体职业的认识基本上是模糊的,甚至是空白的,这会导致学生将来选择职业时迷茫、不安,更谈不上选择一个符合自己兴趣、爱好和特长的职业了。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技术教育是新课程改革的内在要求。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城市的普通中学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在开设职业技能课程方面,职业高中拥有如专业师资、场地、设施设备等普通高中所不具备的实践教育资源优势。普职资源整合是向普通高中学生渗透职业教育、增强学生对未来职业认知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为了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的路子,满足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

高中阶段是学生个性才能显露、人生发展选择的关键时期,学生的个体发展已呈现出多元发展的趋势;同时,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产业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多样化和全方位的特点。但一直以来,普通高中“一切为了高考”的倾向十分严重,“千校一面”,缺少办学特色,形成了高度同质化的格局。普通高中这种单一的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模式与学生、社会的多样化需求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普职资源整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技术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不仅包括良好的技术知识结构,娴熟的技巧技能,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探究精神、丰富的想象力、富于建设性的批判和创造力,其核心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技术设计等活动,技术课程应能成为激发学生探究、批判和创造欲望的良好载体,使学生的创造潜能、批判思维得到有效开发,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这是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强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学校间的合作,将职高的一部分专业技术课程引入普通高中,是探索普通高中多样化办学、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益尝试。

二、普职资源整合项目与课程的开发

普职技术教育资源各有优势,可以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普通高中,台州一中拥有大量的理论教育资源,但是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资源设备却相对较少。椒江职业中专则拥有大量的实践教育资源,从专业设置来看,有数控、化工、电工与电子、机械加工、汽车维修、计算机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专业;从专业实训设施来看,有数控机床、电工电子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计算机软硬件设施等。这些实践教育资源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相关学科构成了普职资源整合项目,比如:通用技术、物理课程可与电子、电工、机械等专业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可与计算机相关专业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除了以上各专业外,还可与装潢设计、平面设计等专业整合。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在分析上述项目的基础上,普职两校合作开发了面向普通高中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如电工技能、钳工制作、电子商务、企业网站设计和制作、多媒体技术与动画制作、计算机安装与维修、汽车实用技术、快乐数控、局域网络搭建、艺术手工、创意广告设计等。这些课程突出了技术教育的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授课教师以高级技师、高级工、技术能手等具有专业技能强项的职高师资为主,能够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求,弥补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不足。与此相应,两校建立了菜单式与自主式相结合的选课机制,为学生提供每周4课时、一学期40课时的职业技术选修课程菜单,组织学生通过网络报名自主选课,以走校的形式加以实施。

两校还成立了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研发小组、实施与评价小组、审议委员会等组织机构,完善选课、学分认定、档案管理、教师考核、课程评价等管理制度,以确保普职资源整合的顺利开展。

三、 普职资源整合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相关问题探究

普职资源整合为普通高中更好地开展技术教育搭建了多元化的操作平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作进一步探讨。比如,我们要认识什么是技术教育,在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具有哪些特征,它与职业技术教育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在普职资源整合的框架下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目标定位是什么,等等。这是保证普职资源整合顺利实施的前提。因此,在普职资源整合中必须理清以下几组关系。

(一)“技术教育”与“劳动技术教育”的关系

“劳动技术教育”一直是我国普通高中进行技术教育的主导性概念,直到今天其概念影响依然十分强大。所谓“劳动技术教育”,人们通常将其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不可否认,所有的技术都是各种形式的劳动的技术,因此,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常常附着一定程度的技术教育。从这个意义上说,技术教育与劳动教育有着重合相通之处。但是,历史上人们对“劳动技术教育”的认识更多地倾向于对学生进行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劳动体验的教育,基本上属于德育范畴,即使涉及到其中的“技术”因素,也大多侧重于简单技能的培养。事实上,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已不能也不可能停留于一般生产劳动教育的阶段,其范畴应包括技术本质、技术与社会、技术与环境等技术发展理念。我国高中新课程方案中不再设“劳动技术”科目,而设立“技术”领域,就是这种理念的体现。“技术教育”提倡的是一种思想,要求学生理解:技术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只有技术的发展,才可能推动社会前进;而技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技术的创新。这种认识可以使我们的学生去关注社会生活、学习、生产等一切社会实践活动,从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的症结,去思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习惯。因此,新课程背景下普职资源整合最大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为普高学生敲敲打打练技术提供场地和资源设备,也不仅仅是通过实践活动的参与使学生树立起劳动的观念,而是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基础上使学生获得技术体验,更好地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技术探究能力、反思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促进其对技术的理解,激发其创造的欲望,深刻理解技术对社会、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果离开了这个立足点,普职资源整合就将失去其存在的基本依据。

(二)“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关系

由于在日常语言中人们常常将科学和技术混淆起来,这就容易导致误解,似乎科学与技术是同样的事物,技术教育存在于科学教育之中。实际上,科学和技术在本质上并不属于同一个概念。“科学教育是关注科学技术时代的现代人所必需的科学素养的一种养成教育,是将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精神作为整体的体系,使其内化成为受教育者的信念和行为的教育过程,从而使科学态度与每个公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让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在现代文明中交融贯通。”[2]科学的作用在于理解,技术的作用在于做、制造和实施。但是,科学和技术又像一对连体双胞胎,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一方面,科学构成了当今多数技术产品的基础;另一方面,技术又为科学提供了探索世界所需的工具,促进了科学的发展,提高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因此,科学教育与技术教育既有合作,又有各自的独特品性。一般来讲,前者具有认识功能,后者具有应用功能。就普通高中技术教育而言,它是一个既要动脑构思、设计,又要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是一个将高中的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应用的试验场;是一个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运用技术原理和工具手段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技术教育活动使学生对于技术过程、方法和常见的技术设计、结构等具有基本的技术意识和眼光,形成技术思维。普通高中长期以来注重科学教育,技术教育则严重滞后,这为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引入职业技能课程留出了空间。如果不能认清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独特品性,就不能准确、全面地把握普职资源整合对于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意义。

(三)“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

职业教育,顾名思义即传授某一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的突出特点在于它不是以传递原理性知识为主,而是以传授技能、技巧、技术性知识为主。由于技术与职业的紧密联系,技术教育成为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与标志,因此职业教育也常被称作职业技术教育,但它的目的是应对职业的需要。虽然普通高中的技术教育也具有职业入门教育的意义,但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并不等同于职业教育的职业定向,即它不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系统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为了掌握专业技能或通过技能等级考试,更不是为了学生就业,而是要通过普职资源整合这个平台来转换普通高中技术教育的学习模式。“技术课程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课程,它着力发展的是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它力图使青少年的知识、技能和对科学的理解结合在一起,注重的是学生对技术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和运用,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其核心是‘提高技术素养’。这一课程目标的确立,突破了传统的以‘单纯劳动’或‘技能培训’为主要取向的目标模式,以全新的内容体系实现了我国技术教育课程目标的根本转型。”[1]一方面,要通过“做中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就感,提升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找到生发学科兴趣的研究点。因此,普职资源整合不能单纯地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机械地叠加在一起。

综上所述,在普职资源整合中,普通高中技术教育一方面要加强与职业技术教育的互动,打通使用职业技术教育资源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应当保持自身的独特品性。作为普通教育的组成部分,普通高中技术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独特知识领域,其主要目的不是要培养专门技术人才,而是要发展学生以问题解决能力为核心的技术素养,以便为将来进入技术的社会做好准备。虽然在普职资源整合中也渗透了劳动意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等因素,而这些因素也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但是其最终的目标在于通过这个多元化的技术教育平台,使学生获得一定的技术经历和技术体验,并以此为台阶促进他们技术思维的发展和技术素养的提高,而这正是普职资源整合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

How to manifest “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Li Qiuzhen

【Abstract】“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the curriculum is take child’s life as a foundation, promotes student good personal character Tong Cheng and the social development comprehensive curriculum. This curriculum mainly has three essential features: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This curriculum’s three aspects are an organic synthesis entity. The teacher should grasp the goal comprehensively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he change stresses the knowledge study in the past, neglected ability and the emotion, the manner, the values raise teaching idea, through many kinds of teaching activities, helped the student to obtain the rich emotion experience, to form the positive life manner, to form the good behavior habit, the enhancement to adapt and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ability. Masters the necessary elementary knowledge, thus overall achieves the curriculum goal.

【Key words】“Personal character And Society”; Life; Comprehensive nature; Activity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本课程主要具有三个基本特征:生活性、综合性、活动性。它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内容极为广泛,涉及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地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1 生活性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课程标准中“儿童的品德和

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这句话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求教育者要尊

重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二是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要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开始。所以《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回归儿童的世界,回归生活的世界,回归现实的世界。让儿童自主实践,才能获得愉快地生活,积极地生活。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品德与社会》课生活化的一点看法。

1.1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在教学《悄悄长大》这一课时,我让儿童知道自己是怎样出生、怎样生活、怎样长大的,让儿童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精心呵护和耐心的教育,使儿童从小知道父母的辛苦,让他们从小学会感恩,热爱父母,热爱生活。

1.2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需要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因此,《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真实的感受生活。又如,在教学《我与家庭》这课时,我们要让儿童知道当家的辛苦,让儿童帮助爸爸妈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洗洗碗筷,收拾房间,打扫卫生,上街购物等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小鬼当家”的酸甜苦辣,从而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1.3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就是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堂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所以在教学

中,我们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例如,在教学《走向文明》这课时,我不只是照本宣科。而是让学生到社会生活中去调查,如: “乘公共车时拥挤不拥挤?”“有投有人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等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会发现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对老弱病残的人视面不见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课堂上的教育,这时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认识社会,谈谈自己对这些现象有何看法、有何感受?人们对这种社会现象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知识.建构自己内心的道德标准,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在社会生活中.在自己的心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

2 综合性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性课程。而所谓的综合性课程不是简单地将课程中所涉及的各学科知识拼凑或叠加在一起。“综合课程”的内涵:它是一种双学科或多学科的课程组织式,强调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强调不同学科的相互整合。因此综合课程注重的是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这种综合是一种内在的有机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盘。这种综合性主要表现在与各科课程内容的整合,主题学习的综合,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等三个方面。

2.1 与各科内容的整合:《品德与社会》与各学科内容的整合,并不是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而是各学科知识相

互渗透,融会贯通,使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概括、更高级的知识信息,从而优化知识结构。小学中高年级设置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意义就是:通过课程的综合为小学生开辟一条通向他们生活的渠道,使他们在生活的内在联系中获得整体的发展,特别是有利于他们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因此老师要深入钻研教材.加强学科间教材内容的融合,密切课堂教学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关系,把实践活动落到实处,既能使学生学到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理念.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等综合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家乡的变化》这一课,课前让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调查、访问、游览、查阅资料等)了解家乡的人文地理、人情风俗、旅游交通等多方面的知识,真实地去感受自己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并用“我来做个小导游”的角色表演形式,让学生向别人展示自己家乡的美丽,感受家乡的可爱,从而培养自己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们无形地将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有机的整合起来,同时在操作过程中,学生的各种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2 主题学习的综合:

《品德与社会》是由相关学科整合而形成的综合课程,其教与学的方式会更加丰富、灵活。各学科运用的各种教学方法,在新的综合课程教学目标的统领下可以综合运用。品德与社会课是以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的教学方式,强调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其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项活动来实现的。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常用的方法有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小品表演、讲故事、听音乐、角色游戏、看录像、讨论交流等。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地选用活动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活动空间。

例如:在教学《我爱我的家》这课,我让学生通过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等了解到家乡的一些存在问题,如:工厂废气、污水的排放污染,垃圾的处理不当等问题,我们可以组织同学讨论:“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打算采取怎样的措施处理这些问题?”通过积极的讨论,同学们提出了很多设想,有些同学还提议给市长写一封信,建议把工厂迁移,建立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等。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感觉到了教学活动的趣味性、真实性,同时学生的自主活动性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2.3 与社会生活实践的融合: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提出“实践是最好的老师”。《品德与社会》是一门面向学生生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空间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去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学生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将品德与社会课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既可以满足学生的探索欲、求知欲,又拓展了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空间,提高了教学效果。

3 活动性

《品德与社会》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化发展,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活动式教学,是指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要为基础,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作为特征.以活动促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新课程倡导主体活动性教学,品德课程的实施应该充分地重视学生的活动,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转变。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儿童活动,而不是单纯地讲教材。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的活动式教学是建立在现代先进教育理念上的自觉行动,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方式改变的必然趁势。

总之,《品德与社会》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地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与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从而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

篇5

关键词:信息技术 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1 在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天然优势

1.1 信息技术学科中有丰富的德育资源

新课改之后的信息技术学科教材整合了相当多的内容,以必修部分的信息基础为例,不仅仅有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本位的内容,还蕴含了历史、时事、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加入不仅仅使得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给德育在信息课程中的渗透提供了内容基础。

例如,在信息技术必修课程的第一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节的第三部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部分内容以思辨的形式带给学生我该如何能够“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在教学的时候,如果通过合理地设计、巧妙地渗透自觉纪律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教育,同时辅以部分案例加以说明的话,应该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德育效果。

再比如,必修部分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的第三节《文件的下载》一课中,这部分内容就给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主动抵制盗版等问题提供了很好的土壤。笔者在这部分内容中可以渗透以劳动教育以及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内容。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内容,不仅仅起到了德育的作用。同学们在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也会更加激起学习的激情,进一步促进学科学习的进步。

1.2 信息技术学科内容表现多样性使得德育渗透方式更加灵活

信息技术学科无疑是中学阶段内容表现方式最灵活多样的。无论是传统课堂的黑板、教师、试卷,还是新课堂媒体的电子白板、多媒体机房都是信息技术课程常用的课堂媒体工具。多样的课堂媒体工具给予信息技术学科多样的内容呈现形式。一些相对死板、生硬的德育问题可以通过PPT、图片或者短片等多种形式进行展示。从学生的多种信息获取渠道进行综合而灵活的渗透,达到目标中的德育效果。

1.3 多种学科内容互动渠道为德育提供条件

互动沟通渠道的多元性一直是信息技术课程所倡导的。在课堂中,虽然师生之间的关系已经向平等化、民主化走了一大步,但不得不说,当前至少在课堂中,师生关系的民主、平等尚未完全建立。这就使得师生之间在涉及到德育方面的教学内容时学生或多或少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排斥心态,极大地降低了德育的质量。而信息技术学科鼓励师生之间的多渠道互动,师生之间可以通过BBS、微信、QQ、电子邮件等多元化形式进行沟通。在朋友圈中、在微信里、在BBS上,师生之间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师生之间有了更多直接的德育思想上的碰撞。学生在学习中、在生活中碰到的问题也能够及时地跟老师进行平等的互动。如果正确的进行把握,德育工作就能够在不经意间渗透下去,真正做到“随风入课来,德育悄无声”。

2 在信息技术学科中渗透德育教学的主要策略

2.1 巧设思辨话题,在思维碰撞中渗透德育

高中阶段,正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时间段中,对人对事的看法已经逐步在每位同学心目中萌芽。同时,这段时间人生观、价值观的可塑性很强,可以巧妙地运用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内容引导同学们讲出对人、对事,甚至对自己的想法、看法,并由老师跟学生一起辨别是非。所以根据信息技术学科内容巧设思辨性的话题,让学生们都讲出来并一起分析、探讨、总结,从而达到德育跟信息技术教学的双赢。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一课的辩论赛教学设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设计了一个“中学生是否应该有使用因特网的自由”的辩论题。并由支持正反方的同学分别自由组队。在这节课中,反方的同学就提出了“因特网成瘾”、自觉性尚未完全形成、网络中尚有很多不适合中学生查看的内容等观点。而正方则针锋相对,提出了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加知识面、锻炼自身的自觉性等观点。

在同学们阐述完观点之后,笔者设计了一个角色互换的环节。让正反双方改变自己的阵营,通过论述来维持原先的“反面”观点。通过课堂评价,笔者发现,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都深刻领悟了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真谛,同时在合作辩论中增强了集体意识,在辩论中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也迈进了坚实的一步,更有几位同学通过结合当前计算机病毒、网络谣言等时事进一步加强了民主法制的观念。

2.2 巧设主题活动,明确目标渗透德育

信息技术学科的工具性很强,这就给课程的设计者很大的知识运用空间。很多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都可以巧妙地设计出主题活动,学生们在一个个主题活动中自然地掌握知识的同时巧妙地渗透进德育。

篇6

关键词:高师院校;实践能力;系统整合模式;系统论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3-03

一、导论

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是在一定的实践能力培养思想的指导下,为促进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为鹄的,创设适应本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的,可操作性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体系。实践能力是高校学生必须具备的一般能力,是学生进入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能力。我国传统教育中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造,重划一轻个性,重考试轻能力的问题。教师是教育的“母机”,教师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全民族素质的高低。高师院校肩负着培养未来教师的重任,如何改革我国传统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如何提高高师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构建全新的培养模式意义势在必行。

二、系统整合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

每一个模式的建立都有一个理论依据为支撑,理论依据是模式的内在灵魂,指导着模式的建立。本文中系统整合模式建立的理论依据是系统论的相关思想。

(一)系统论

系统一词,来源于古希腊语,是由部分构成整体的意思。现代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人贝塔朗菲于1945年首次提出的,迄今发展已有60余年的历史。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着的诸元素的集合统一体,它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贝塔朗菲指出,系统不是各个部分(要素)简单相加的机械式系统,他引用亚里士多德的名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来强调系统的本质属性是整体性。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指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钱学森对系统的定义强调了系统的相互关联性以及系统具有的功能性。

(二)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系统整合模式的内涵

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是由多个因素共同构成的一个系统。它包括:系统的目标要素、内容要素、条件保障要素、管理与评价要素五个要素组成。

首先,高师院校实践能力系统的目标要素是指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应达到的目标。其次,系统的内容要素即运用系统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各个实践教学环节(实验、实训、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大学生科研训练等)并进行整体设计,以形成结构和功能最优化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再次,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系统的形式要素包括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组成。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方式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组成了教学体系,由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形式,校内实习与校外实习相结合的实习、实训形式。第四,高素质师资队伍;先进的仪器设备;产学研相结合的校内外实习基地;优良的实践(实验)教学环境组成了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保障要素。第五,系统的管理与评价要素在保证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正常有序运行、信息反馈以及及时整改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的管理要素包括:组织管理、运行管理、制度管理。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中的评价要素则是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学生评价体系、教师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督导评教体系。

只有将实践能力培养系统中的目标要素、内容要素、形式要素、条件保障要素、管理与评价要素五个要素整合起来,以“加强理论,突出技能、强化实践、拓展素质、注重创新、完善评价”的思路为指导,建立“理论与实践、校内与校外、课内与课外、教学与研究、管理与评价”的新型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整合模式。

三、系统整合模式实施的途径

(一)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整合的教学体系

高师院校教学体系由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组成,理论教学是学生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奠定理论基础,形成专业系统思维的教学实践活动,是教学体系的理论基础,也是实践教学的前提条件。只有掌握了理论知识,才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当中,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空洞的;没有实践的理论则是纸上谈兵。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

1.理论教学体系。课程在高校的教育中属于微观层面,是支撑学科专业的落脚点,教学体系的建设最终依赖于课程改革与建设上。我校顺应教育发展变化、社会经济变革的要求,适时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实行弹性学制,进行学分制改革;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加选修课的比重,改变单一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立“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模式。我校是地方高师院校,主要培养目标是为当地基础教育提供人才。在以此目标的指导下,我校强化师范专业课程体系,建立“学科基础+专业教育+教师教育课程”的理论教学模式。构建教师教育理论平台,让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在开设《教育学》、《心理学》等传统教育理论课程的同时,还开设教材教法的相关课程,如《现代教育技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等理论基础课程,使学生不仅能掌握教师教育基础知识,同时也掌握相关的实践应用类课程。针对非师范课程,我校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的探索,增大选修课、仿真模拟课的比重,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实践课程体系。

2.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是高师院校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增强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能力、科研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种教学体系的统称。我校针对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中重理论、知识,轻实践,对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中的教学体系进行改革,建立了包括:入学教育与军训、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教育见习(专业见习)、教育实习、课外素质拓展与创新实践、技能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一体化、层次性、多样化”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体化即实践教学体系贯穿于高校学习的所有阶段。从学生入学教育与军训到毕业论文(设计),从劳动教育到社会实习,实践教学伴随着学生整个大学时期。层次性即根据学生知识接受能力、实践应用能力等,构建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模式。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学校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安排以知识性、讲授性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学术讲座、实地参观;针对已有一定理论基础的高年级的学生,则以应用性、实践型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以项目为载体的科学研究、专业实习、技能竞赛等一系列实践活动。不同层次的学生,其实践内容、形式也各有差异。学校遵循这一客观规律,制定和安排了一系列实践教学形式,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可供选择性,实现了我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多样化。

(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整合

课堂教学是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主战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学到理论知识,还可以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践。“第一课堂主要以专业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选修的通识课程等为主;第二课堂则主要以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科普讲座、技能训练、学科竞赛、本科生科研项目训练。”

在高师院校传统的课堂教学体系中,第一课堂占据主导地位,教师重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的传授,形成了重理论、轻实践的课堂教学模式。第二课堂作为第一课堂的辅助形式,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往往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为了弥补第一课堂只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现学生的综合发展,我校建立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课堂整合模式,既重视第一课堂的基础地位,又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带动作用。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上,为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社会实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等,或参加学科知识竞赛、文体比赛等,设置课外素质与创新实践学分。其次,学校相关教学单位、行政部门积极开展一系列活动以及开设第二课堂。我校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实践能力比赛,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教师说课竞赛、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比赛等,提供一个可供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的平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在第二课堂开设方面,我校素质教育中心开发了一批有特色、多样性,富有内涵的第二课堂。为了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开设了教学法课程、普通话艺术、实用简笔画、教学实战攻略、职场礼仪与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与求职实战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实战口语等一系列课程。

(三)校内、外实习基地的建设

学校高度重视实习基地的建设工作,以有利于学科建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验和实践能力、有利于设备资源共享的原则,整合校内资源,建成了一批资源配制合理、功能结构完善、管理运行高效的实习基地。学校有各类实验室55个,实验开出率平均在98%以上,基本能够满足日常教学需要。其中,我校拥有一批有特色的重点实验室,如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

同时,我校积极与当地企事业单位、中小学等建立合作关系,建成教育实习基地36个,与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曲靖市石林瓷业有限责任公司、曲靖市体育训练中心等企(事)业单位共建专业实习基地32个,创建了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形成了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网络,充分满足了各类专业的实习需要。

(四)实行“双导师”制的教师指导模式

教师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主体,教师实践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优良的师资队伍是实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前提条件。

我校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建立中构建了“双导师”制的教师指导模式,即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共同指导。在校内,我校基本建立一支学缘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校内导师主要负责课堂教学和专业基础知识指导。

校外导师的安排集中在高年级学生当中,学校在甄选校外导师时遵循培养目标、导师素质等,校外导师往往是中小学优秀教师、企业、行政组织的中层管理人员组成。校外导师侧重于学生课堂外的专业能力培养,强化学生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和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训练。

(五)建立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体系

首先,我校建立了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和完整有序的工作程序,使实践教学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实践教学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我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实验室工作规程、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技能训练考核办法、曲靖师范学院关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意见、曲靖师范学院开放实验教学实施意见等规章制度和文件,明确规定了各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基本要求,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规范与质量标准。通过强化管理,加强质量监控等手段,确保实践教学体系的有效运行。

其次,我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监控制度。我校设立校、院、系三级监控执行机构,其中教务处是实践教学监控中心,下设实践教学科专门负责实践教学计划的制定、实践教学的管理与监控等工作。为加强实践教学质量的监控力度,我校定期对实践教学进行检查,严把质量关。

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制度。学校构建三级评价模式,实行“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以及“专家(督导)评教”的评价体系。我校“学生评教”以“教学信息员”制度的形式,每学期对实践教学进行评价。同行评价是指教师对教师之间的评价,同行评价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专家(督导)评价是指教学督导或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实践教学的评价。

四、系统整合模式实施取得的成效

(一)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我校实践能力培养的系统整合模式的实行,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首先,促进了实习教学质量的提高。依托大型企业建设实习就业基地,不仅为教学实习提供了先进的、高水平的实习场所,通过实习,拓宽了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实践能力。其次,有效的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近三年,我校本科毕业生就业率均达到93%以上,名列全省各高校前列。第三,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新型的系统整合实践能力培养模式下,我校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明显提高。近年来,我校学生屡次在各项国内、省内大学生竞赛中获得优异的成绩。2009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科技创新等各类专业竞赛获省部级奖励200余项,国家级奖励80余项。

(二)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教育等事业的发展服务

首先,我校为当地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由于学校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所培养的应用型人才质量好,受到普遍的认可。

其次,通过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了学校与当地企业、中小学、事业单位等部门的交流与沟通,使学校能即使了解、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需求,运用学校的智力优势,及时为当地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实现学校产学研的及时转化。如我校承担曲靖市科研项目,积极实现科研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另外,我校实行“顶岗实习”计划,为云南省基础教育提供了人力支持,缓解了当地师资紧缺的现象。

(三)实现学校内涵建设,推动了学校实践教学改革

近年来,学校获云南省教学成果奖3项。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我校承担3项云南省教学改革项目研究,旨在构建高师院校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教材建设方面,我校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与实践能力教材的编写上。我校立项建设自编教材共有10部关于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教材、专著编写,其中《禁毒与预防艾滋病》、《现代教学理论与实践》等被评为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教材。在实验示范中心的建设中,我校共有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上,我校共有2个省级人才创新模式试验区,实验区积极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如何培养新型人才。最后,我校于2011年成功申报云南省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为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施展平台。

参考文献:

[1][美]冯・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基础、发展和应用[M].林康义,魏宏森,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

[2]钱学森.创建系统学[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韦崇岗.本科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课外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

篇7

关键词:旅游专业;旅游教育;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识码:A

近三十多年来,我国的旅游业一直以持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与此相适应,旅游教育也获得长足发展。截至2008年底,各层次设置旅游专业的学校高达1726所,其中高等院校897所,为旅游业各部门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在这一片大好形势下,旅游教育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就我国旅游专业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略陈管见。

一、握学科定位,避免学科泛化

旅游学科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历史较短,总的来讲还很不成熟,加上在发展中存在一些问题,有着不少缺憾,其中的突出表现之一是缺乏统一的研究对象和鲜明的学科特色。旅游学科在学科之林中始终没有一个适当的地位。由于旅游理论基础研究的薄弱,目前只能广泛利用其它学科的研究成果和广泛地移植其它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这一方面强化了旅游学多学科相交叉的综合性特点,另一方面也使本学科的独立性和特色大打折扣。在学科研究上,旅游学科似乎把世界上的一切事象都包括在自己的研究范围内,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美学、地理学、历史学、心理学、市场学等学科知识都有涉及,许多教材内容越来越泛化,结果是把旅游学科变成了无所不及、无所不包的大杂烩。现在旅游学科中的许多课程内容繁茂芜杂,学科界限不清的现象相当严重。所有这些,大大削弱了旅游学科的学科特色,降低了旅游学科的科学价值和旅游学科理论对旅游管理实践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旅游学科若不明确自己的研究对象和学科定位,肆意泛化,最终会削弱自己的特色和社会影响力。缺乏明确的研究对象、肆意泛化的学科会像脱缰的野马、飘泊的船儿一样危险。旅游教育也应像旅游学科一样把握好方向,各门课程应慎重选材,避免“泛化”现象,力求把“货真价实”、“经世致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二、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办学特色

由于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各地办学的积极性都十分高涨,旅游院校因之快速增加。但在适应市场需求方面,许多院校办学方向模糊,模式单一,定位不准,尚未形成自己的特色,各校一个面孔,培养出的毕业生都差不多,无法适应旅游市场的多种需求。具体表现在课程设置缺少创见,关起门来办学,教学计划、课程设置针对性差,因人设课的情况比较严重,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方面难以适应旅游行业相关岗位的任职要求。

特色是旅游院校的生命。本来,每一个旅游院校或旅游专业,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身的条件来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而许多学校正是分别依托于像管理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外国语、农学、林学等不同的专业背景来办学的,按理说应该培养出多样的人才。可遗憾的是,由于惯性思维的惰性,人们多不愿意积极创新,大家几乎都生搬硬套旅游管理专业统一的人才模式,丧失了自己特有的学科背景特色。更为严重的是,许多学校或学院(尤其是管理学院、商学院)无视旅游专业的特殊性,硬性将旅游专业纳入工商管理大类招生,前两年按工商管理学科要求开设大量平台课,第三学年才开始专业分流,旅游专业的学生真正学习旅游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仅一年时间(大学第四学年要进行毕业实习和撰写毕业论文),导致旅游专业特色丧失殆尽。同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也缺乏鼓励办学特色的激励措施,结果就出现了千校一面的办学模式。当然,近几年来,也有少数学校的旅游专业积极主动地去适应市场对人才的培养需求,努力办出自己的特色。但就全国来看,真正有实力、有品牌、办学特色鲜明的院校寥若晨星。

三、改革课程结构,进行优化整合

课程是“课”与“程”的结合,其中“课”是指科目,“程”是指学程。要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是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优选应开设的科目门类,并按知识学习的逻辑结构安排学习程序。目前在我国旅游实践教学中,已形成了“产业本位的课程”(注重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人文本位的课程”(注重人文素质培养)、“学科本位的课程”(注重理论基础与学术训练)三种课程设计理论流派,它们分别着眼于产业的用工需求、学生的人文养成、学科的独立地位,这一方面反映了研究者不同的主体代人和价值选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旅游专业所在的学校的身份层次(研究型高校、教学研究型高校、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与教师的生存策略,如教学型高校、职业技术学院明显是倾向于“产业本位的课程”设置。我们认为,截然按照“产业本位的课程”、“人文本位的课程”、“学科本位的课程”三种课程某一种进行设计,必然会出现偏颇,最好是根据需学校实际情况适当融合。

旅游学科涉及的知识极为广泛。面对大千旅游世界,一个合格的旅游工作者需要掌握的东西太多了,从天上到地下,从远古到当今,从本土到世界,从自然到人文,从古代文化到现代科技,从心理行为到经济管理等等。说得极端些,旅游工作者最好是百科全书式的人,但那显然是不现实的。这就要求课程设置和教材编写根据培养目标进行科学研究,认真甄选内容,对课程进行优化整合。

面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的趋势,旅游专业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合理地组织课程、有效地进行教学?这是一个极为复杂而又重要的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政治理论课、外语课、计算机课、数学课、经济管理类课程已占据了大量空间,剩下的可供旅游类课程设置的空间已非常有限。显然,在课程改革上不应简单地增加课程门数,那样只会进一步加剧课程与总学时的矛盾,并且将进一步肢解学生的知识结构。正确的做法是通过课程改革,将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将新的教学内容、要求与原有的课程进行融合,适当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课程的纵向与横向的一体化。例如,可以将“旅游资源学”的内容合并到“旅游地理学”讲授;可以将“旅游文化学”与“旅游美学”合并成“旅游文化与审美”一门课程讲授,如此等等。有些扩大知识面的课程可以采用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如“旅游文学”、“旅游应用文写作”、“文物与考古”、“生态旅游”、“会展旅游”等等。国外教育专家普遍认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最缺乏的是跨学科的广度与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旅游专业课程的优化整合无疑能够为弥补“跨学科的广度”这一缺憾贡献绵薄之力。

四、课程统筹规划,教学分工协作

由于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缺乏统筹规划,因而就出现了在同一系列教材中不少内容重复编写和教学内容大量重复出现的问题。比如,对于“旅游资

源”,《旅游学概论》要提纲挈领地讲,《导游基础知识》要有重点地讲,《旅游地理学》、《一中国旅游地理》则是大张旗鼓地讲,而《旅游资源学》、《旅游开发学》、《区域旅游规划》更是名正言顺地讲。尽管教材编写者和教师会认为自己各有侧重,某门课非讲不成,但对于学生则难免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对同一内容,“你方唱罢我登场”,反复“炒现饭”,一则造成学生厌倦情绪,二则浪费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解决的有效办法之一是相关课程的教师在教学上进行沟通,合理分工,前面课程讲过了,后面的课程就不重复讲了,或从新的角度去讲。或者将相关度很大的课程合并为一门讲授。

现在有些旅游专业的教材内容名不符实,亟待进行调整改革。以旅游学的分支学科旅游地理学为例来说,它是介于旅游学与地理学之间的边缘学科,目前有太多的教材把《旅游地理学》编成了《旅游资源学》,以三分之二以上的篇幅来介绍各种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天长日久,大家习以为常,似乎理所当然。其实,旅游地理学理应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资源和旅游者,从地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旅游现象和旅游开发及管理,用地理学的理论、地理空间的观点、人地关系原理分析解决旅游问题。这些都需要在理论研究上进行深化和创新,由于受社会浮躁风气的影响,由于基础研究远不如实际应用、规划开发“实惠”,所以现在还很少见到有这方面积极的探索者与创新者。另外,还有的《旅游地理学》教材将“旅游需求预测”、“旅游消费行为”、“旅游客源市场”之类的内容也编写在内,这是不科学的,因为这些根本就不是旅游地理研究的主要内容,完全可以分别放在旅游经济学、旅游心理学、旅游市场学中去讲授。

五、根据专业方向、培养目标、形势发展设置课程和编写教材

旅游专业有着一些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旅游财务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导游等。具体到某门课程,对于不同专业方向有着很大差别。例如,《旅游资源学》对于旅游饭店管理、旅行社管理、旅游财务管理专业方向,可做一般性了解;而对于旅游规划与开发、景区管理、导游专业方向则应重点了解,讲授中应该具有一定的知识广度与深度,并且要求涉及相关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知识,以保证其专业知识素养。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和课程设置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区别。

具体到某一课程的设置来说,我们可以《旅游外语》为例。《旅游外语》是各层次旅游专业均应开设的课程,即便他们已各自开设了通识性的外语课程,包括口语、听力、阅读与写作等,但对于将来要从事旅游工作的各专业、各层次的学生来说,还是很不够的。因为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各国之间的人员交流将日益广泛,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要到中国来旅游。另一方面,在京、沪、穗等大城市,国民出国旅游的热潮也已经到来,比如北京旅游业界现在最缺的就是出国游的领队。旅游业是涉外性最强的一个行业,因而这个队伍中需要大批外语水平较高的人加入。目前旅游外语这一课程的设置比较混乱,有的开有的不开,有的开课时数占到总课时的一半左右,将“精读”、“泛读”、“口语”分别作为一门门的课程来开,几乎把学生当成了准外语专业的学生。外语课时开设多少,大家远没有达成共识。在专业课学时数普遍较少的情况下,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尽可能地用双语教学。再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旅游业中普遍缺乏小语种(如朝鲜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越南语等)的导游,而众多高校大多由于自身师资的缘故,多数都把《旅游外语》开成了《旅游英语》,这种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远远不适应旅游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应该引起旅游院校的高度重视。

篇8

播种“火种”

学校推行以重视个体的认知、情感体验和意志行为为特征的主体性德育,将真、善、美的“火种”植入学生心田,并内化成学生良好道德行为。

序列养成教育,科学习惯培养

德育贵在养成。学校遵循“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分阶段、分层次”的原则,制定《易三实验小学养成教育序列》,横向上,将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分解为遵章守纪、文明礼仪、自理自立、勤学向上四个训导模块;纵向上,分解为一、二、三、四、五学段训导点,梯度分明。另外学校重课题引领,2011年学校《小学生诚信教育途径研究》被评为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十二五期间,学校又承担国家、省级养成教育课题的研究,科学有效地推动学校德育教育的发展。

深化课程德育,提高育人实效

挖掘教材的德育资源。学校充分利用和挖掘不同学科所蕴涵的德育资源,努力实现课程三维目标的有效整合。学校推出幸福课堂“六关注”,即关注学生、目标、学法、问题、训练、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健全了人格。

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学校制定并推行《易三实验小学课堂德育实施意见》,从教师道德素养、语言素养、心理素养、和谐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管理、自主合作教学方式六个方面开发“教师即课程”资源,让教师真正走进课程,成为德育课程的要素之一。

星级少年评价,多员化全面育人

学校建构了“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实行动态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在班级评选出与学生日常行为密切相关的守纪星、礼仪星、感恩星、诚信星、学习星等十颗“星星”。每周一总结、每月一评比,期末进行全校性的总结表彰。“星级少年”育人评价体系的成功经验,入选了“全国德育一百例”。

点燃“火焰”

“火焰行动”中,学校以丰富多彩的主题月活动为依托,结合传统节日,借助创新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成长。

创设校园主题月。为培养学生懂得“关爱、创造、生存、奉献、科学”,学校创设爱国、环保、理想信念、感恩、法制、读书等8个主题教育月,每周围绕月教育主题设计系列子活动,让学生在多彩的活动中陶冶性情,修德励志,提高综合素质。

深化传统文化教育。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自强不息,学校充分挖掘传统节日教育资源,把爱国主义教育、尊老敬老教育、热爱劳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其中,开展各项传统节日专题教育,释放潜在德育魅力,提高德育实效。

特色升旗教育。学校以规范升旗仪式、创新升旗教育、开展升旗手序列活动为重点,探索出七环节升旗教育。开展了升旗手感怀、升旗手跟踪调查、升旗手专题会、升旗手事迹报告会等升旗手序列教育。学校特色升旗教育作为蓬莱德育模块在全国德育现场中推崇展示。

校园“四节”显魅力。读书节让校园弥漫浓郁书香,体育节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健康运动的快乐和自豪,校园“科技节”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科技、探究的意识,艺术节让每个生命都展现风采。学生在校园节日里接受道德熏陶,提高综合能力,也在此获得了承认和尊重。

幸福“典礼教育”。学校打造“典礼教育”,每个典礼场面宏大、环环相扣、隆重热烈、感人至深,极大的引导着学生自信、感恩、向上。“入学典礼”“毕业典礼”被蓬莱市教体局作为德育模块向全市推广,并多次在全国、省市级活动中宣传观摩。

炫彩校园吉尼斯。为激发学生“挑战自我,冲击极限”的参与竞争意识,学校推出校园吉尼斯特色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了一分钟跳绳、转呼啦圈、水面浮硬币等吉尼斯活动,使每个学生都发现自己的优势所在,促进学生个性成长。

“燎原”社会

德育源于生活并回归生活。学校的“星火”德育燎原行动使教育最终成就学生,带动家庭,辐射社会。

优办家长学校。学校开设“父母学堂”,或聘请家庭教育专家或利用家教光盘,组织家长聆听讲座。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校级家长会,两周举办一次班级“家长开放日”,通过家长会、教师家访、家长访校、家校论坛、家校联系卡、邀请家长参与学校重大节日活动等形式,提升了家长的育子能力。

“父母大讲堂”是学校开放家长学校办学模式的新举措。学校邀请各行业“专家型”家长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课,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了解社会和学做社会人的的能力,同时拉近了家长、教师、学校之间的距离。

拓展德育途径。为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挖掘丰富的校外教育资源,学校开展星火德育“燎原”活动。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各类校外活动场所等教育资源,学校“走进企业、走进农村、走进高校、走进军营、走进自然、走进社区”,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关注社会,学会健康、负责、智慧、创意地生活。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