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8篇

时间:2023-08-03 09:19: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信息化市场规模

篇1

关键字:流通效率;农产品;合作组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产品产销体制、供求格局和供给状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高度市场化的流通体制逐步建立、农产品供给状况极大改观,但现有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与经济社会发展、消费需求增长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因此,继续抓好农产品流通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现状

在宏观结构方面,我国农业生产专业化、商品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体制经历了以市场化为取向的重要变革,目前已经形成了多渠道、多形式并存的农产品流通局面[1]。虽然我国对农产品流通的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市场发展形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流通组织功能不健全

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系还不能有效的解决产销环节中存在的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设施、交易方式等还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离农产品流通的现代化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流通成本过高

我国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包括运输费用、储藏加工保鲜费用、运输损耗、流通中介的运营费用和利润等,居高不下的流通费用,不但没有提高农民的收入,还使得消费者支付了高昂的费用,同时还不能有效地保证食品的安全供应。

(三)与农产品流通相关的基础设施水平较低

作为农产品流通载体的基础设施,是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设施的有机组成部分。由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主要表现为技术等级较低,路面质量较差,地区发展不平衡。而农产品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十分简陋,服务功能单一,缺乏市场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市场经营环境脏乱差,交易效率较低[2]。

农产品流通效率提升的海外经验

以邻为鉴,可明得失。在探讨如何提升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之前,有必要吸取其他国家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一些经验做法作为参考,吸取其合理之处,结合我国各地区具体情况,这样我们可以少交一些“学费”。

(一)完善的流通基础设施是重要保证

发达国家拥有完善的道路、批发市场和冷链系统等流通基础设施。韩国、日本的主要批发市场规模大、市场硬件设施齐全,同时市场内有冷库、停车场等完善的设施。而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农产品生产者和商人,可以通过互联网、电话等现代化通讯工具及时了解每天交易行情的变化,并且能够做出迅速有效的反应。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发挥了重大作用

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期货市场为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了套期保值、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场所,保障了市场参与各方的利益,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健康运行。

(三)自愿联合的农民合作组织是重要平台

农民合作组织是降低交易成本的一种创新组织形式,借助于自愿联合的农民合作社这一重要平台,降低了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之间的交易成本,也使得组织起来的农户在谈判中增加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例如,日本农协在农产品流通的各环节,如组建批发市场、组织物流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作为我们健全流通中介组织、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的一个很好的借鉴。

提高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问题对策

(一)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与完善

我们需要继续发挥批发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核心作用。农产品流通效率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批发环节。在我国,农产品批发的功能主要由各级批发市场实现,这是由我国农产品生产特点和批发市场自身的功能所决定的。[3]因此,加强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成为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的关键。

(二) 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立与功能完善

所谓信息化[4],是指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不断推广和应用计算机、通信、网络等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智能技术,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劳动生产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过程。“目前,我国农业信息体系框架基本形成,农业部门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与整合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在农业信息资源的利用、整合以及服务功能方面,农业信息孤岛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至今还受到农产品流通效率低下瓶颈的制约。

(三)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引入

目前,我国居民消费结构对初级农产品需求比重下降,而对农产品再加工产品需求量不断上升。根据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要想改变初级农产品的低附加值,提高农产品可贸易性,必须实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因此,引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进入农产品主产区,延生农产品价值生产的产业链条,打通制约农产品附加值较低的瓶颈,从而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农村流通产业总结与展望

我国广大的农村正面临着从自然经济向现代经济过渡的巨大转变,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多层次、多类型、多渠道、多主体的农村流通体系新格局。然而,农村流通产业发展仍然滞后,在流通基础设施、物流技术等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未来,我们需完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农业批发市场,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资源,农产品主产区的农产品深加工,从而丰富和完善农产品流通效率。

参考文献:

[1] 洪涛.流通基础产业论--理论与案例[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2] 俞菊生王勇.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与发展趋势研究[ J ] .中国市场.2007(21)

[3] 祁春节.蔡荣.我国农产品流通体制演进回顾及思考[J].经济纵横.2008(10)

[4] 陈群. 浅谈农产品流通模式信息化[J].中国合作经济.2005(8):20

篇2

本报讯 6月6日,由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专家委主办的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建设峰会在北京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杨学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阴和俊出席会议并致辞,CNGI专家委主任邬贺铨主持会议。

杨学山表示,下一代互联网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信息化发展大局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自国际金融危机特别是欧债危机以来,世界各国都把信息通信技术作为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宽带、移动互联网、计算技术和其他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提升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有利条件。

杨学山表示,工业和信息化部作为工业、通信业、信息化的主管部门,在推进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中,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

一是开展下一代互联网的统筹规划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11个“十二五”规划与下一代互联网相关,《信息化“十二五”规划》从信息技术、产业、应用、资源、安全各个方面做了全面部署;《通信业“十二五”规划》和《互联网行业“十二五”规划》与下一代互联网直接相关,对包括下一代网络、下一代互联网在内的整个网络和互联网发展做了部署;《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电子商务“十二五”规划》、《物联网“十二五”规划》4个规划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特别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进行了部署;《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规划》、《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和产业支撑做了部署;还有两个关于网络和信息安全的规划正在制定中。

二是抓紧对实际工作的推动。这主要包括四项,启动宽带普及提速工程,为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奠定网络基础;以专项方式,推动固定网络、移动网络、芯片、操作系统、智能终端等产业环节支持下一代互联网发展;与相关部委共同推动下一代互联网在电子商务、物流信息化、农业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等各个领域的应用;从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以及信息安全检查等方面入手,创造可信、安心的互联网应用环境。(周寿英)

三星电子任命权五铉为全球CEO

本报讯 6月7日,三星电子宣布,任命副董事长、零部件业务部门主管权五铉(Kwon Oh-hyun)为新任CEO,接替前任CEO崔志成(Choi Gee-sung)。

根据三星集团的声明,崔志成将保留在三星电子的董事会席位,并继续担任三星集团企业战略办公室主管,专注于整个三星集团下属公司的未来增长战略。崔志成于2009年接任三星电子全球CEO,其上任正是三星上一轮战略调整的一部分。而权五铉此前为三星电子半导体事业社长,负责三星电子的核心零部件业务,包括存储业务、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业务和LED业务。

从业绩来看,这并不足以成为三星此次换帅的理由。三星2012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三星在今年第一财季的运营利润达到5.85万亿韩元(约合51.5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其中,手机业务利润达4.27万亿韩元,占总利润的73%。前不久,三星刚宣布,其Galaxy系列智能手机的全球出货量已经突破5000万部。

虽然三星在智能手机获得巨大成功,但其面临的挑战也不少。根据三星财报,三星在第二财季中的芯片业务营业利润为7600亿韩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54%。面板业务的销售额比上年同期增加31%至8.54万亿韩元,营业利润为0.28万亿韩元,尽管开始扭亏,但仍不容乐观。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三星换帅是其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三星未来将从面向消费者的电子消费公司转向后台架构公司。这一转变从前后两任CEO的履历背景中可看出一二。

在公布更换CEO的同时,三星宣布将投资1.9亿美元升级自身芯片制造产业,升级后的三星电子将能够高效率、大规模地生产20或14纳米级芯片,新芯片将为三星移动市场带来巨大提升。(周寿英)

2014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

将超千亿元

本报讯 近日,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主办,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联盟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工业软件发展高层论坛在京举行,并《2011中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增长迅速,2011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616.34亿元,较上年增长17.9%,高于全球市场的增长率。报告预测,未来三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9%,预计到2014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37.46亿元。

中国城市云计算首站现场会

在成都举行

本报讯 近日,由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经济和信息化》杂志社承办的中国城市云计算首站现场会在成都召开。本次现场会的主题为“智能交通”与“移动医疗云”,政府主管部门领导、专家和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会议,就地方城市云计算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深入探讨,为城市云计算发展建言献策,为解决云计算在地方政务和民生方面的应用指点迷津。据悉,成都是中国城市云计算现场会首站,今年中国城市云计算现场会将陆续在无锡、杭州、济南、青岛、哈尔滨、西安、上海、佛山、北京等地举行。

惠普任命仪晓辉为惠普PPS

中国区总裁

本报讯 近日,惠普宣布任命仪晓辉为全球高级副总裁、打印与信息产品集团(PPS) 中国区总裁。在这个职位上,仪晓辉将负责PPS在中国的业务损益管理和领导 PPS 销售、产品、零售与商用团队制定在中国的长期战略规划。他将专注于发现高潜力增长机会、加强跨 PC 与打印业务的业务运营,并让惠普在所有关键细分领域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此前仪晓辉担任联想集团副总裁,新兴市场集团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以及韩国区总经理。

苹果获得一项最新的

篇3

1、信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一种新时代孕育的产物,一方面信息经济必然受传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信息经济也将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于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在知识和科技的武装下,一些老旧的传统产业又得以焕发新的活力。

(1)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统领了我国经济几千年的农业已沦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少的产业,因此,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第一产业继续生存的当务之急,其中,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高产种业科技攻关等重点工程,我国已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超级杂交稻的成功培育。依靠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先进科学技术,农产品成本大大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我国农业已走出一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第二产业不断升级换代

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同时也消耗量大量的资源,给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毁坏。通过信息技化进程带来的高新技术则不但大大提升了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在产品形式上更为生态环保。

(3)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第三产业中本身就有一部分行业是基于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如软件业、电信业等,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彻头彻尾地改变了第三产业的面貌,并促进了其近几十年来飞跃式的发展。第二产业需要花费三百年才可以完成的一场革命,我国的信息经济仅仅用了十年便成功地完成了第三产业的转型。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信息经济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方式

在工业时代,各厂商之间的竞争基本都是通过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而价格取决于成本,成本则取决于劳动生产率,那么,只有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获胜。而在信息经济时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手段的地位日益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如优质的服务、新颖的创意、超凡的工艺水平等,而这些手段则依赖于科技和知识的运用和转化,因此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研发和科技的投入。

3、信息经济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现代信息业的发展对商品市场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电子商务的兴起了,加之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优化了我国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环境。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900万。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较2012年的13205亿的同比增长42.8%。目前我国最大的购物事件已不是传统节假日,而是某电商发起的“光棍节”,2012年11月11日当天所创下的销售记录为191亿元,到2013年当天销售额竟突破了350亿元,该数额相当于世界零售商巨头Walmart在中国半年的销售业绩,或9月份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一半,令全世界叹为观止。根据著名咨询公司艾瑞的统计数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到2017年规模将达到21.6万亿元。

二、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

1、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以信息业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比重大大提升

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出口大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高。除了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外,以通信、咨询、外包、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增速惊人,2001年起的十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激增至3624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6%。2013我国服务贸易总额更是首次突破了五千亿美元。

2、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交易额剧增

几乎无人能否认,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已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已成为了现实交易中最重要的日常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继续上演着发展的神话。根据eMarketer调查称,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达12500亿美元,同比完成18%的增长,而同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十万亿,同比增幅达到78.5%,仅阿里巴巴一家的销售额就已超越了Amazon和eBay二者之和,并有望短期内赶超Walmart,并且eMarketer认为到2017年中国在世界电子商务市场中将独占四分之三的份额!

3、信息产品贸易蓬勃发展

篇4

 

信息经济是近三十年来的一个新兴名词,顾名思义,该经济形态与“信息”二字密不可分,而信息产品作为一个虚拟的、抽象的物品,脱离了一定物质载体的存在,寄托于大量知识储备和脑力劳动,从而转化成为有一定价值的商品,完全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商品形式。以软件、媒体、教育等为典型代表的信息产品的飞速发展态势正在日益赶超传统物质商品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大有取而代之的架势,“信息经济”一词便自然而然地用以形容当下这种如火如荼的经济形态。

 

(1)1987年,由一封著名的“越过长城,走向世界”的邮件作为起点,我国正式拉开了信息建设的序幕。此后国家展开了一系列包括“三金工程”在内的互联网研究项目,吸引了大量专家和高校的积极参与。1994年4月,NCFC工程(National Computing and Networking Facility of China)成功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这一事件不仅被列为我国当年重大科技成就之一,更是我国正式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里程碑事件。

 

(2)有了足够的理论研究作为基础,信息经济开始悄悄将触角延伸至普通人的现实生活,典型代表便是至今仍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1998年3月6日,中国世纪互连通讯技术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实现了首笔电子商务交易,标志着我国电子商务迈入实质阶段。到1999年,随着B2C网站的开通,网购进入到人们的实际生活,同时包括远程教育、网上办公等大量信息工程项目也开始运行。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调查称,截至同年末,全国联网电脑、上网用户数目和通信站点数量均超过上一阶段末十倍以上。

 

(3)进入到二十一世纪后,信息经济在我国的发展更是一发不可收拾。2000年被称为“中国企业上网年”,大量企业开始参与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网站从1998年底的100多家激增至15倍,互联网用户将近1700万,网上交易总额超过了770亿元。2014年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6.49亿,占到我国人口总数的44%,互联网普及率为62.31%,发展速度可谓潮鸣电掣。

 

一个传统农业大国在经受了暴风骤雨般的现代信息化进程的洗礼后,发生的变化用天翻地覆来形容并不为过。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信息经济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影响:

 

1、信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结构调整

 

作为一种新时代孕育的产物,一方面信息经济必然受传统经济的制约和影响,另一方面信息经济也将促进传统经济的发展和转型。对于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的更新换代,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促进作用。在知识和科技的武装下,一些老旧的传统产业又得以焕发新的活力。

 

(1)第一产业即农业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

 

随着信息化浪潮的到来,统领了我国经济几千年的农业已沦为对经济增长贡献最少的产业,因此,如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已成为第一产业继续生存的当务之急,其中,农业信息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最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通过高产种业科技攻关等重点工程,我国已取得不少令人瞩目的成果,如超级杂交稻的成功培育。依靠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先进科学技术,农产品成本大大降低,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我国农业已走出一条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2)第二产业不断升级换代

 

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但同时也消耗量大量的资源,给环境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毁坏。通过信息技化进程带来的高新技术则不但大大提升了第二产业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而且有效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量,提升了资源使用效率,在产品形式上更为生态环保。

 

(3)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第三产业中本身就有一部分行业是基于信息产业发展的产物,如软件业、电信业等,可以说现代科学技术彻头彻尾地改变了第三产业的面貌,并促进了其近几十年来飞跃式的发展。第二产业需要花费三百年才可以完成的一场革命,我国的信息经济仅仅用了十年便成功地完成了第三产业的转型。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到全国GDP的46%,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2、信息经济改变了市场竞争的方式

 

在工业时代,各厂商之间的竞争基本都是通过价格优势来吸引客户,而价格取决于成本,成本则取决于劳动生产率,那么,只有劳动生产率高的企业才能在同类产品的竞争中获胜。而在信息经济时的市场竞争中,价格手段的地位日益降低,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非价格竞争手段,如优质的服务、新颖的创意、超凡的工艺水平等,而这些手段则依赖于科技和知识的运用和转化,因此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研发和科技的投入。

 

3、信息经济使得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得到迅猛发展

 

现代信息业的发展对商品市场带来的最重要的影响莫过于电子商务的兴起了,加之我国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极大地优化了我国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环境。截止到2013年底,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交易规模达10.2万亿,同比增长29.9%。其中,B2B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8.2万亿元,同比增长31.2%,国内使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的中小企业用户规模已经突破1900万。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18851亿元,较2012年的13205亿的同比增长42.8%。目前我国最大的购物事件已不是传统节假日,而是某电商发起的“光棍节”,2012年11月11日当天所创下的销售记录为191亿元,到2013年当天销售额竟突破了350亿元,该数额相当于世界零售商巨头Walmart在中国半年的销售业绩,或9月份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一半,令全世界叹为观止。根据著名咨询公司艾瑞的统计数据,预测未来几年我国电子商务将依然保持高速增长,到2017年规模将达到21.6万亿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开始加快对外交流和国际贸易的步伐,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引进大量先进技术和国际投资,在各产业各领域全方位地开展对外合作。目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和第二大进口国,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力量。除了货物贸易等传统项目增长迅速外,基于信息经济发展起来的相关产业更是突飞猛进,对我国国际贸易大致有以下几点影响:

 

1、出口商品结构优化,以信息业为代表的服务贸易比重大大提升

 

虽然起步晚于发达国家,但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电子产品出口大国,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产业规模逐步壮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也在不断地提高。除了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外,以通信、咨询、外包、计算机信息服务等新兴产业为代表的服务业增速惊人,2001年起的十年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从719亿美元激增至3624亿美元,在世界服务贸易出口中的比重从2.4%提高到4.6%。2013我国服务贸易总额更是首次突破了五千亿美元。

 

2、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交易额剧增

 

几乎无人能否认,电子商务和网络贸易在当今国际贸易中已不仅仅是一个趋势,而已成为了现实交易中最重要的日常手段,在世界范围内继续上演着发展的神话。根据eMarketer调查称,2013年电子商务市场规模已达12500亿美元,同比完成18%的增长,而同年我国电子商务市场规模超过十万亿,同比增幅达到78.5%,仅阿里巴巴一家的销售额就已超越了Amazon和eBay二者之和,并有望短期内赶超Walmart,并且eMarketer认为到2017年中国在世界电子商务市场中将独占四分之三的份额!

 

3、信息产品贸易蓬勃发展

 

尽管工业制成品仍然在国际贸易中拥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是国际贸易格局正在渐渐演变成以信息产品为中心。1995年我国电子信息产品贸易首次实现顺差,随后实现了飞速发展。2000年时电子信息产品首超纺织品出口额,成为我国第一大类出口产品。到2013年,信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3302亿美元(其中出口7808亿美元),同比增长12.1%,增速高于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水平4.5个百分点。

 

其中由于较高的技术水平、较强的市场开发能力,外资企业在总出口额中占有绝大部分比重,2005年时达到出口额的87.3%。同时民营企业也在积极走出国门,1998年仅一千万美元的出口额,2006年即增长至164.52亿美元,出口比重也从0.037%扩大到4.53%,2013年民营企业信息产品出口增势突出,出口额达1592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巨大的增幅证明了我国私营企业在信息行业的飞速进步。

 

在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必须尽快认清形势,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先例和宝贵经验,大力发展我国高科技信息行业,才可能在继续保持贸易大国地位的同时获得更多贸易利益,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信息经济道路。

 

作者:王姝 来源:新经济

篇5

一、2014年工作概况

回首2014年,我们在总公司领导的英明下,不断改革使人员组合优化,更趋合理,业务拓展也更加迅猛,在这一年里,我们公司尽心尽力,积极为公司的工作出谋划策,从节约成本和开发客户双重下手,使怀化市会同县移动分发生了质地变化,在这一年里。

(一)我们会同现在是一个县级分公司,用户数量为68620户,年度累计通话用户9948户,累计进曾通话用户9948户。累计完成运营收益4185.87万元。

(二)农村市场深度开发稳步进行,已建网点35个,其中农村网点24个,AG服务站70个,BG服务站87个,集团客户和终高端客服营销服务工作稳步推进。

(三)完成了全年15期工程计划,直放站有6个,村通基站、高速公路4个基站建设正在进行,城域网数据核心机房已经成立并使用,农村宽带网实现0突破。

(四)结合实际请客户自己补充下

二、2014年工作具体实施措施

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归公于证券部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一)正确认识、积极引导,做大做强农村市场

农村市场对于移动公司是非常重要的。近两年,中移动新增用户中60%以上都来自于农村市场,在3G的竞争环境下,我们必须坚持一个高举,作好两个延伸,加强五个保障“的具体措施。其中两个延伸就是做好服务区域的延伸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服务区域主要是指在地理为上的延伸,即向家庭、政企大客户、农村发展。在农村市场,发展用户需要建网,投资巨大,但农村用户的需求重点集中在语音业务上,ARPU值甚低,对新业务的促进也很小,在ROI上和城镇用户相比差距很大。近两年虽然农村用户对中国移动新增用户贡献巨大,但也很大程度的拉低了移动的ARPU值。把农村市场要当作是公司重要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对待。

(二)在农村市场建立了网络网点

目前国内除了邮政系统深入到农村市场之外,其他行业,在农村市场都还缺乏网点。移动在农村市场网络布点为其以后业务的开展奠定基础。我们发动员工在会同县境内,大力宣传、鼓励、扶持农民自己筹办加盟网店,即很好的开展了公司业务。

(三)充分把握农业信息化引发的市场

大力开发、开展集团客户和终高端客服营销服务,农业信息化中蕴藏巨大的商机:农业部,农业企业和农民在移动通信上巨大的需求为中国移动切入这些市场并取得较大市场规模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建设短信业务受理系统,促进农村营销网点建设

我们直视边远农村因传输电路受限难于部署营业网点问题,以九天揽月的气概,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大胆的实践,短信接入平台采用短信传输方式,实现只要在有移动信号覆盖的地方,一台普通PC、一个几百元的短信通信终端即可以建立一个营业网点,为客户实时办理开户、缴费、帐单查询、资料变更等移动通信业务,极大地降低了传统营业网点传输线路施工、维护、租借以及网络设备采购等投资成本,避免了以往农村代办网点要隔几天或者通过电话委托办理业务而造成业务受理无法当场确认和稽核等问题的出现,该系统每月近百万金额的缴费量充分表明系统在农村市场的广泛应用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客户对移动通信服务的感知和满意度,为服务农村信息化假设、拓展农村通信市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五)大力开发农村通信服务产品,满足农村市场通信需求

我们认真分析农村客户消费习惯,大力开发“田园加加卡”等新的农村资费和通信服务产品,使用户在指定的基站范围内通话按一种优惠的费率收费,大大降低了农村地区通信资费、产品价格低廉,使得农村用户能够用尽可能低的支出,用到和城市用户相当的手机通信服务,截至目前“田园加加卡”已有50万用户。同时和短信接入渠道配套的“空中充值”服务的开发实现也让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够轻松办理移动业务,大大激发了农村用户的通信潜力,切实满足了农村市场通信需求。

三、2014年存在问题

(一)分公司在管理上松散,员工工作态度不够端正、不够紧张态。各方面的业绩等都不是很理想。

(二)工作人员紧缺,也是分公司工作难度非常大的一项,比如宽带的维修人员没有,经常安排其他人来加班做,管理不顺。

四、2015年的工作规划

(一)加强学习,在公司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加强职工培训提高公司整体业务水平。

篇6

关键词:苗木产业 发展对策 建议

1、着力培育知名品牌

培育品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快名牌战略的实施。第一,加强政府引导下的宣传。名牌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广泛的知晓性,通过政府引导下的宣传能起到种植户自身宣传所不及的效果。借鉴其他地区的政府宣传行为,潍坊市也应该在该方面多下些功夫。第二,注重注册品牌商标的工作。商标是品牌的直接表现。目前潍坊市还没有非常有名的品牌,在效应上没有达到该有的影响力。对优势苗木的商标保护,是实施品牌化战略的保障,对促进苗木业的发展和种植户收入的提高都有重要作用。更深远的讲,对提高苗木的质量安全和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具有现实意义。第三,注重苗木的国际认证和产地地理标志认证等。通过国内外公认的,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各类认证体系的认证,能有效的提升品牌建设的步伐。目前潍坊市已经开始了再改领域的工作,但力度还应该加大。第四,提高品牌观念,创造品牌发展环境。种植户的思想观念提高了,才能激发更多的人关注品牌建设,通过政府宣传、典型带动等方式来达到品牌观念的深入发展。同时在政府环境、市场环境等方面加以引导。

2、加快推进科技进步

苗木业的发展离不开与苗木相关的技术研究。纵观国外苗木发达国家的做法,苗木技术研究及应用为苗木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技术的优势为苗木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供了动力。苗木种植在潍坊市还是以传统的老方式为主,已经延续了几十年,种植户的更新慢,与之相配套的种植技术更新也慢,这些制约了苗木业的跨越式发展。在技术应用方面,应该广泛开展品种选择、种植指导、果园管理及后期管理方面的研究,为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特别是后期方面的研究,例如包装、储存和加工等方面的研究在潍坊市还是较为薄弱,比如储存方式还是老式的气调库、冷库等方式,国外在相关领域开展的镀膜冷藏等方式在当地根本没有,在调查中也没有发现有人知道更多的相关技术。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第一,政府其主导作用,加强果树种植及相关应用的研发,这是推动技术进步的主要力量。第二,引导有实力的种植户从事相关的技术研究。第三,积极了解国内外的苗木知识前沿,不断借鉴引导,在当地适时开展应用。苗木业技术体系建设即需要科研力量的投入也需要科研体系的建设,特别是服务体系的建设,将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应用能力水平。第一,继续加强科技服务能力。潍坊市应该继续扩大果树专业技术人员的选拔和培训工作,做好各类水苗木种的引进。对测土施肥、果园生草和病虫害生态化控制等新技术等要加强推广力度。第二,苗木业技术推广体系要进一步完善。在全县范围内建立既有国营又有民营相结合的服务体系,各乡镇都要设立专门的苗木业技术推广服务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有条件的村可以设立服务点,将服务延伸到千家万户。第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要逐步建立。潍坊市应该在开发运营了潍坊农业信息网等网络平台的基础上,定期对苗木业动态、苗木价格和苗木供求信息等方面指导全县的苗木业生产,乡镇和村一级也应当建立专职或者兼职的信息报道员。潍坊市在近几年从政策到实践中都开展了信息技术在苗木业中的运用,但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搞好苗木的信息技术的现代化建设,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增强种植户的信息化意识。通过宣传和带动让广大种植户认识到网络等现代信息化技术与苗木业发展息息相关,引导种植户由被动接收到主动收集信息的转变,让种植户多了解,多观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图片、书籍和视频资料。第二,发挥好政府在种植户信息化中的主导作用。可以指定区域内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财政支撑,多方式多渠道的加大投入,让重视现代化的信息意识浓厚。第三,进一步加强种植户信息化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在农村网络建设,种植户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等方面不断完善提升,让及时的苗木业网络信息传递到种植户手里。第四,推进苗木业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让政府与种植户之间,种植户与种植户之间的信息更加顺畅,资源共享力度更大。第五,建立培养种植户信息化人才的机制,加大乡、村的信息服务站。

3、实施苗木标准化战略

在标准国际化对接、苗木业标准的实施力度和苗木业标准组织体系建设三个方面推进发展。具体的苗木业标准涉及的方面包括生产、加工和销售的多个环节,例如苗木的培育、苗木的质量、苗木的储藏和包装等。潍坊市应该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出苗木系列标准,并指导种植户严格按照县里制定的标准化进行生产销售。近些年来,潍坊市从苗木审查体系、各类组织形式和技术推广等方面全面实施了苗木标准化生产,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在标准化的路上潍坊市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苗木业发展的好坏根本上还是靠人的技术水平来实现。知识化的种植户是推动苗木业更新换代的主要动力,种植户的技术水平既包括对新型技术的接受也包括对新型技术的实践。潍坊市目前科技型种植户数量并不是很多,更多的种植户靠的都是自己的经验和与周边种植户的交流获得,技术含量较低,对国内外的新技术了解较少,这些都阻碍了潍坊市苗木业的创新型发展。潍坊市应该建立由政府引导下的多种提升技术水平的平台,尽快改善种植户的技术水平,让种植户开阔眼界,学习和掌握更多先进的种养技术,不断提高潍坊市的整体苗木发展水平。

4、推进苗木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

在加强苗木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中,潍坊市也应该加强农业产业一体化建设,当然也包括苗木一体化建设,特别是发函一些苗木业的龙头企业,因为苗木产业一体化建设是龙头企业的经营方式和战略手段。从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内涵上来说,他包含着动词和名词两种解释,动词解释主要集中在经营手段上,名词解释主要集中在经营组织形式上。按照龙头企业对企业或农户的人事支配力量、资金占有份额、信息掌握量和技术指导力量和生产控制力量四个方面,可以把农业产业一体化分为内部组织、中间组织和内部市场三种类型。农业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一体化的建设必须以客观的市场规模扩大,管理、生产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及提高到一定程度为前提。因此在潍坊市苗木业产业一体化发展中,政府的指导及通过制定政策来规范龙头企业与种植户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有必要的。苗木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能有效的整合资源,壮大集群经济,为潍坊市的县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专业批发市场建设大体可以有两个市场,一是苗木产品的产地市场建设。这就要求潍坊市要在完善现有市场的基础上,紧盯国内先进地区的经验,建设一处政府行为引导的、规模较大的、功能齐全的大型苗木批发市场,包含苗木购销、储运、包装和加工于一体,具有集散中转功能和交易现代化等特点的市场。二是开拓外地市场,采用灵活的经营方式,将批发市场建设为设点销售、超市连锁经营或直销等销售方式,特别是在大城市设立品牌专卖店或专柜,有计划和有组织的扩充销售网络和销售渠道。小规模的苗木批发市场在潍坊市有很多,每个乡镇都有,集中地区每个村子都有市场交易点。这些分散的交易点要么是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要么是自发形成的,不管出于何种目的,这些市场都没有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陈平.园林绿化苗木产业的MN分析[J].河北林业科技,2011(4):133-137.

篇7

比如说,智能水表,可以实时有效监控水表漏水。智能电表,可以远程抄表,不需要人工上门去读表。这都是简单明了,能够增加效益、降低成本的应用。其他智慧医疗、智慧停车、智慧城市等应用将会大面积开展。IBM提出的智慧城市,智慧地球,本意就是物联网的通俗表达。

2017年单纯物的连接数将首次超过人的连接成为新的连接形态,是重塑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和服务形态的重要拐点。万物互联趋势催生低功耗广域网行业发展,华为技术预计到2020年低功耗广域网连接数将占物联网总连接数的90%。

物联网的特点是连接终端数多,将来可达到万亿级别的终端连到网上,和手机终端数量不是一个数量级。

物联网受益板板块和炒作方向——芯片、传感器、物联网通信模块、物联网运营平台等。物联网核心是商业应用创新产生新价值,需要新型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来支撑,平台层和应用层将占据大部分利润。

1、物联网产业概述

(1)物联网定义及其战略意义

物联网定义为: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自物联网概念提出以来,各国政府或机构在研究和实践中不断对其内涵进行了拓展和丰富。

物联网掀起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浪潮,以车联网、智能电网、智能家居、安防监控、移动支付、智能穿戴、远程医疗等应用领域为代表,为人们生活提供更大便利,提高公共服务资源调配效率,甚至改变日常生活方式。

物联网还与工业4.0息息相关,将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智能、低碳的方向转变,从刚性生产方式向柔性生产方式转变,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面对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经济困局,以及新一轮技术革命可能带来的历史机遇,发达国家政府纷纷进行物联网战略布局,开始重新审视实体经济和制造业战略地位,瞄准重大融合创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寻找新一轮增长动力,以期把握未来国际经济科技竞争主动权。

(2)物联网层级架构与重点发展环节

物联网是在当前通信网与互联网基础上的发展延伸,从体系架构来看,物联网可以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链体系。

各个层级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中感知层是物联网体系对现实世界进行感知、识别和信息采集的基础性物理网络;网络层是物联网实现无缝连接、全方位覆盖的重要保障性网络集群,担负着将感知层识别与采集的数据信息高速率、低损耗、安全、可靠地传送到应用层的使命,同时能够良好地抗击外部干扰和非法入侵;应用层的主要功能是承载各类应用并推动其成果的转化。

我国物联网发展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就是完善物联网产业链,重点发展与物联网产业链紧密相关的硬件、软件、系统集成以及运营与服务等核心领域,着力打造传感器节点、网络接入、数据传输、操作系统、系统集成等重要产品与解决方案,从而实现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突破。

3、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概况

(1)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政策环境日趋完善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物联网顶层设计。2012年8月确立了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相关部门协力推动物联网的发展。2013年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3〕7号),针对物联网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以及长远发展的需要,从全局性和顶层设计的角度进行了系统考虑,确立了发展目标,明确了下一阶段的发展思路。同时,国家还成立了由30多名专家组成的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物联网发展战略、顶层设计、重大政策、重大问题等方面提供咨询,为政府决策和部际联席会议运行提供重要支撑。物联网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办公室设立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2013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0多个部门,以物联网发展部际联席会议的名义印发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技术研发、应用推广、产业支撑、商业模式、安全保障、政府扶持措施、法律法规保障、人才培养十个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为后续有计划、有进度、有分工地落实相关工作,切实促进物联网健康发展明确了方向目标和具体举措。

(2)我国M2M用户增长迅速

在中央系列顶层设计和各地各部门的不懈努力下,我国物联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产业规模方面,从2009年的1,700亿元跃升至2015年超过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5%,机器到机器应用的终端数量超过1亿。目前,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M2M应用主要分布在电力、交通、公共服务、家庭、金融、制造、工业控制和安全监控等领域。中国移动于2012年9月在重庆成立了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以分公司的方式进行市场化经营。中国电信物联网分公司也于2014年3月份在江苏无锡新区成立。我国已经规划了1064号段共计10亿个专用号码资源用作M2M。根据GSMA的统计,我国M2M用户数全球居首位。到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移动M2M用户数达到2,730万,成为全球最大的M2M运营商。

(3)我国物联网标准化局部取得突破

我国在物联网国际标准化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国内越来越多企业开始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我国已经成为ITU和ISO相应物联网工作组的主导国之一,并牵头制定了首个国际物联网总体标准—《物联网概览》。我国相关企业和单位一直深入参与3GPPMTC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

标准体系方面,制定了物联网综合标准化体系指南,梳理标准项目共计900余项,物联网参考架构、智能制造、电子健康指标评估、物联网语义和大数据等多个我国主导的国际物联网。

国内标准研制方面,我国对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与通信网融合、二维码和RFID、M2M、物联网体系架构等共性标准的研制不断深化。物联网应用标准推进速度不断加快,在智慧城市、农业信息化、医疗健康监测系统、智能交通、汽车信息化、绿色社区、智能家居、智能安防、电动自行车等领域正进行标准化工作。

(4)我国物联网产业已形成四大发展集聚区的空间格局

我国已初步形成分别以北京、上海、深圳、重庆为核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地区四大物联网产业集聚区的空间格局,其中珠三角区域以深圳为核心,延续其在传统电子信息领域的研发制造优势,成长为物联网产品制造、软件研发和系统集成的重要基地;深圳在物联网产业发展方面有雄厚实力,注重技术创新、平台搭建、标准制定、产业集群,以南山区、罗湖区、龙岗区为核心,积极推动深圳市物联网在交通、物流、工业、电力、水务、金融、医疗以及社区等领域的应用示范。

4、物联网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物联网正成为经济社会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基础和重要引擎。随着物联网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物联网的潜力和成长性正逐步凸显,应用将加速渗透到生产和生活各个环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业潜力将加快释放,市场化的资源配置机制逐步确立;物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将加剧,并带来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1)物联网与移动互联网融合方向市场潜力空间巨大

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两大信息通信产业:移动互联网主要面向个人消费者市场,侧重于提供大众消费性、全球性的服务;而物联网主要侧重于行业性、区域性的服务。当前,移动互联网正进入高速普及期,成功的产品和服务模式不断向其它产业领域延伸渗透,而处于起步阶段的物联网,也开始融入移动互联网元素,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的结合成为物联网发展最有市场潜力和创新空间的方向。

(2)M2M、车联网市场最具内生动力,商业化发展更加成熟

市场需求、成本、标准化、技术成熟度、商业模式是影响物联网应用规模化推广的主要因素,M2M和车联网市场内生动力强大,相关技术标准日趋成熟,全面推广的各方面条件基本具备,将成为物联网应用的率先突破方向。

(3)行业应用仍将持续稳步发展,蕴含巨大提升空间

行业应用仍然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领域。在工业、农业、电力、交通、物流、安防、环保等行业领域,物联网应用提升的空间广阔。

(4)万物互联时代全面开启

全球互联网连接增长步入动力转换阶段。全球互联网正从“人人相联”向“万物互联”迈进,物联网作为互联网的网络延伸和应用拓展,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识别、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篇8

在过去,麦收时节都是农民最忙的日子,与天抢时。然而现在,曾经在农田里低头抢收的农民已经被轰隆作响的收割机替代了。农业机械化到来,标志着农业科技已经延伸到广阔的田野,中国农业已经出现另一番景象。

走进农机化时代

“五黄六月天,焦麦炸豆时”。一场大雨刚过,河南鹤壁市一块1.5万亩连片的麦田便开始了抢收。麦地里,3台两人多高、7米多宽,外形如同“大黄蜂”的联合收割机来回作业,忙碌收割,它们后面紧跟着秸秆打捆机、播种机。这些如同变形金刚的农业机械在麦田里走过一遍,连收获带播种就轻松地完成了。

这块麦田的三夏生产小组组长车同付介绍,这3台“大黄蜂”平均每台每天可以收割600亩小麦,极大地提高了麦收效率。

据悉,三夏期间,河南省组织410万台农业机械投入生产,其中联合收割机18万台左右,拖拉机和运输机械290万台,播种及其他机械100万台,确保小麦机收率稳定在98%左右,玉米机播率达92%以上。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科技的一个重要标志。从人工割种,到小型农机的出现,再到如今大型农业机械驰骋田野,在20多年的时间里,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非凡历程。

特别是近5年来,河南省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安全水平和社会化服务水平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提升,再现了农机化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农业机械化成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突出亮点,为保障粮食产能持续增强、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向好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种肥”引领肥料步入新时代

农业科技的进步,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农资方面,特别是化肥、农药等都在科技的带动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近年来,一系列科技含量高的农资产品不断更新,加快了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

如今,肥料已经完成了解决人类温饱问题的历史使命,在“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绿色增产、环境友好”的新需求下,传统肥料通过升级改造,富有更多功能的“特种肥”正在引领肥料步入新时代,如缓控释肥、水溶肥、生物肥等。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的《中国特种肥料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2月14日,中国特种肥料企业登记共11545个产品,登记企业数量达4120家。已登记的特种肥料中水溶性肥料的品种数量和企业数量分别占总数的79%和72%。报告预计,未来5年,中国特种肥料将以1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增长,其中水溶肥和缓释肥的增长率分别为16%和9%。

可以看出,在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肥利用效率的全球共同使命下,水溶性肥料无疑是供给侧改革中竞争力较强的一类肥料。专家们一致认为,具有刺激作物生长、促进作物代谢、提高作物自身抗逆性的功能性水溶肥凭借其独特效果,必将是未来肥料行业发展的方向。

与此同时,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也在加大用和普及力度。据悉,河南省共制定小麦施肥配方549个,推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6826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83.24%。

近年来,河南加大示范展示力度,在示范区域内实行“四统一”管理,即:统一配方施肥、统一秸秆还田、统一叶面喷肥和统一机械深耕等,做出亮点,树好标杆,让农民群众学有典型、干有榜样,全面推动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实现节本增效。

生物农药迎来众多利好

生物农药因其独特优势一直备受推崇。

谈及当前生物农药发展现状,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会长刘永泉介绍说,生物农药在克服困难中发展,取得了一些喜人成绩。当前,生物农药产品由短效向缓释高效性发展,剂型从不稳定向稳定、从单一向多样化发展,已有井冈霉素、春雷霉素、白僵菌、绿僵菌、氨基寡糖等多个生物农药产品获得广泛应用。

“整体来说,生物农药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加大,认知度不断提升,生产和科研能力不断增强,新产品不断涌现,市场占有率逐步提高。但也需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生物农药基础弱、底子薄,所以前景虽好,困难不少,潜力很大,任务艰巨。”刘永泉建议,生物农药发展需要群策群力,更需要多方面协调、配合和努力。

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陈友权指出,目前生物农药推广与应用迎来众多利好消息。首先是随着绿色农业的发展,生物农药作为最绿色投入品之一,将发挥重要作用;其次在大力推进病虫害绿色防控的实施过程中,生物农药将起到重要的支撑和集成作用;第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修订和出台,对生物农药的发展应用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后,各地对生物农药产业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

创新驱动现代种业

芒种时节,河南浚县30万亩连片麦田里,成熟的麦穗随风舞动,放眼望去一片金黄。这里曾是河南小麦单产最高的麦田之一,“高产”曾是这里的金字招牌。在去年,地边“高产创建实验田”的大牌子悄然间被换成了“优质麦基地”。

浚县古称黎阳,自古以来就是中原粮仓,有“黎阳收,顾九州”的美誉。位于浚县的中鹤现代农业示范园的5万亩耕地,以前主要种植普通高产小麦,随着近几年普通小麦卖难问题的出现,这块麦田也随之调整了种植结构,开始种植郑麦366等优质小麦品种。

河南省农业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河南已在8个试点县共建立成方连片的强筋、弱筋小麦基地230万亩。2017年,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8200万亩,其中优质专用小麦600多万亩。在前段时间举行的产销对接会上,8个试点县的优质小麦未收先售,被多家粮食加工企业提前抢购一空。

“科技兴农,种子先行”。农作物种子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2001年以来,我国先后培育了2.5万个品种,随着品种管理制度的改革,我国的品种选育步伐进一步加快。

农业部种子管理局综合处处长杨海生介绍,我国在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和开放创新中,实现了由种子到种业的跨越,也正在加快推动传统种业到现代种业的新跨越。

2015年,全国玉米、水稻、小麦三大谷物单产分别比2010年提高了24公斤、17公斤、33公斤;“Y两优900”超级稻新品种百亩连片亩产1026.7公斤,提前实现超级稻四期目标;攻克了花生、玉米宽幅间作高效种植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等技术。

据悉,早在前两年,我国种子市场规模已达78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种子市场。分种类来看,杂交玉米种子、杂交水稻种子市场规模分别占比40.4%和29.9%,是种子行业主战场。

智慧农业助推转型发展

过去,一提到农民往往会想到“面朝黄土背朝天”,而如今,不少农民玩上了“黑科技”,甚至用卫星种田。

在鹤壁市淇滨区,1万亩的麦田从种到收只雇了5个人,并且亩产高达650公斤,种粮大户唐全合又一次创造了新纪录。他的妙招就是用大数据来种田,利用“星陆双基”的农业气象科技系统,唐全合每天足不出户就能不间断地接收到土壤温湿度、降水概率、叶面积指数等数据,根据数据分析决定播种、管护、收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成本。

这种“黑科技”就是智慧农业的体现。

传统农业全凭农民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农业生产,而凭感觉与经验做事,很难做到精准化和利益最大化。物联网的核心是“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处理”,在物联网技术下,完全可以做到精准化。对需要进行监控的物体或过程,可以通过一些设备进行有利信息的采集和获取,例如光、温度、水分、PH值等。有了实时精准信息,在对农作物进行精准化调控和养料补给等措施时,不仅便利,还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走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提高农业技术装备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智慧农业的智慧,在于充分利用迅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即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业的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并推动农村经济转型、社会发展,统筹城乡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还不是农业强国。智慧农业的大力发展,将有助于推动我们这个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科技是未来农业发展的关键

有人说,农业科研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要做到“顶天立地”,就要着眼长远,抢占农业科技制高点,也要立足当下,坚持需求导向,避免科技经济“两张皮”。

正是瞄准这一目标,我国取得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成果,为服务产业发展、提升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基础。

就河南而言,截至“十二五”末,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6%。“面对诙力紧缺、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挑战,在土地流转加速的基础上,科学种田和绿色高效的生产方式,将为未来农业节本增效、可持续发展不断打开新空间。”河南省农业厅副厅长魏蒙关说。

农业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广泛问题之一,伴随着时代的发展,农业技术也在不停地发展。近年来,国家研究了大批量的农业机械进入农业生产,大批量的现代科技进入农业,农业的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基础研究和高科技重大成果不断涌现,增强了源头供给。水稻株型发育、玉米遗传生物学等基础研究领跑国际,以转基因为代表的农业生物技术也取得重大突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