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6: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生命与健康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教育目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正确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掌握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目标侧重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内容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全面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情感的教育、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途径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咨询中心个别辅导服务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宣传和体验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都是高校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措施,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生命教育使学生的人生观、生命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都要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其智力发展与顺利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现实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对感官刺激的盲目崇拜,使大学生对生活享受的关注大于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他们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
(二)大学生现状亟需加强生命教育。首先,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漠视生命,他杀和暴力现象普遍。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暴力杀人事件表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第三,虚度生命,游戏人生。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在人生的追求中,片面追求感官的快乐,消极颓废,游戏人生。这些现象都亟需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有待生命教育弥补。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不容置疑,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方面存在的不足很明显,急需通过生命教育来弥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关键词:生命教育;心理健康;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R192.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6-0339-0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目前很多高校教育中教育精神缺失、教育价值扭曲促使大学生的心理、思想、行为等方面发生很大变化,各种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医学生亦无例外。有调查显示医学生在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等方面出现明显的阳性率。[1]如何切实提高和增强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1医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医务工作者是一个特殊的职业,其工作压力大、责任大、风险大,要求从业者有较高的心理素质。医学生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肩负着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但医学生学习面临三多:课程多、内容多、学时多,需要掌握各种医学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和形成良好医德医风。医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多以记忆为主,学习负担重,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和自主活动的时间较少,并且进入临床见习实习后经常接触各种各样的疑难重症、生离死别,容易引起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
1.2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进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难度大,通过率较低,医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供需之间明显不平衡,市县级医院基本是饱和状态,乡镇卫生院、社区小医院急需医学人才,但毕业生确不愿选择。个人理想和现实的冲突、学业与择业的矛盾等问题日益凸显,客观需求与主观反应失衡可导致明显心理变化和心理压力。
1.3目前医学教育虽然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精神病学等课程,但这些专业课对医学生本人出现的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并未发挥优势,理论和实践有着明显脱节。很多学校虽设置了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但由于机构不健全或心理工作者专业水平不高,所以并不是所有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解决。
2医学生生命教育的意义
2.1生命是“由高分子的核酸蛋白体和其他物质组成的生物体所具有的特有现象。能利用外界的物质形成自己的身体和繁殖后代,按照遗传的特点生长、发育、运动,在环境变化时常表现出适应环境的能力”。[2]生命对于人类而言有自然生命、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大学生应该如何认识生命、敬畏生命、发展生命,解决心理问题,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命教育的实施则是关键。
2.2生命教育思想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明确提出并创建“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之后, 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也逐步发展生命教育,香港对生命教育也予以极大关注。云南省教育厅罗崇敏厅长明确指出:“生命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的发展生命,提升生命的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3]
2.3作为一名医学生,如何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医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是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生不仅要治好病人的躯体疾病,而且要帮助病人解决心理和社会问题,故在医学生的教育中需要将医学与心理学、医学与社会学有机结合,加强生命教育,增强医学生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心理应对方式,提高医学生的心理素养,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疗卫生事业。医学教育的特殊性让每名医学生更能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生死,体会生命,更加懂得如何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理解生命,树立坚强的意志,救死扶伤,创造生命的价值。
3丰富医学生生命教育,加强心理健康
3.1生命教育是高等医学院校职业教育的核心内容。开展生命教育,必须将教育内容和医学生培养目标、医学实践教育、职业特征有机结合,除注重生命认知教育外,还应加强生命责任教育和生命价值教育。在医学专业教育中,教师要结合医疗卫生职业特点在教学中注入生命教育,端正医学生不良心理和专业态度,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备医学生需有的道德操守和人格力量。利用医学教学资源,加强医学生感悟实践教育提高诊疗技能,为更多的生命服务,创造更多的生命价值。
3.2加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提高专业建设。虽然在医学院校广泛开设了医学心理学、护理心理学和精神病学课程,但这些教学多倾向于专业培训,学习目的最终服务于患者而不是医学生本人,没有结合医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增加自我心理保健的内容,不符合医学生实际需求。张秀贞等研究表明[4]:精神专业的大学生要比临床专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好,这与个体的知识结构紧密相关。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建立新的教育模式,除了原有的专业内容,还应注入生命教育、医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应对、职业生涯规划、医师职业心理学等内容,采取理论教学、体验教学、心理讲座、专业心理训练等多种模式相结合的有效教学,形成一个既能医治患者心理疾患又能解决医学生本身心理问题的有效模式,更好的预防和疏导医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
3.3完善心理咨询机构,提高工作成效。目前很多高校的心理健康咨询室或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状态,服务范围局限于前来咨询的学生,尚未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而定期进行心理测验和统计分析,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才能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在医学院校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医学、心理学专业队伍,从根本上预防心理问题的产生,解决大学生理想、信念、目标的根本问题。对加强医学生生命教育,拥有健康心理,增强职业道德操守,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价值感有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冀伟.308名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34
[2]《辞海》(世纪珍藏版)[M],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1675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
近几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各级各类学校纷纷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宣传工作。通过开设各种形式的心理素质课和各种专题讲座,进行个别和团体心理辅导、危机干预、拓展训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在大学生中逐渐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大学生矫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健康的人生态度。从全社会来看,生活质量、快乐与发展等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也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讨论,心理学开始成为一个热门词汇。在这种思潮之下,有关生命的哲学思考也日益开展,生命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被郑重提出,在物质逐渐发达的今天,生命、人生的意义,精神的富足也正在被重视,成为人生成长不能越过的重要主题,也成为教育部门日益关注的重点。
较早研究生命教育的江西师范大学教授郑晓江指出,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人生与人生问题的教育,他认为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让青少年懂得如何处理“生命与生活的紧张”。可见生命教育是与生命有关的教育,对生命的珍惜、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潜能发挥等都在这个概念范围之内,有研究者提出了生命教育的四个核心概念“悦纳自我、珍爱生活、探询意义、走向卓越”。这些主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同样被提出和重视,但在思想脉络和内涵上,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显然也有很多不同,而生命教育探讨得更深、更远。
《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主编,武汉大学校长顾海良教授提出了思政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的脉络,这样的思想正好解决了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之前,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解决学生思想问题的阵地,在工作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者发现说教和其他一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已不能满足新形式下学生的思想需要,于是心理健康教育开始发挥作用。利用心理学这一学科的优势,从心理治疗与心理辅导的若干理论出发,从与思想政治工作完全不同的个人发展的角度开展工作,得到了广泛的赞誉,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果。当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或多或少会遇到类似的问题和困惑,心理健康教育既受到学科背景的滋养,同时也受到学科背景的限制,当心理学方法遇到思想问题,如何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郑晓江教授也谈到“青少年自杀不能简单归因于心理问题”,在他的论述中,他认为,“青少年对生命、生活的态度是自杀现象的又一个原因,要降低自杀率,必须从人生观的建构上着手,改变青少年对生命与生活的一些不健康的态度。”从这个意义上,心理健康教育没做到的部分正好是生命教育所重视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实践工作中,通过与青少年的密切接触,心理健康教育者感受和理解着当今的青少年。随着社会的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思想和观念慢慢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被敏锐的青少年所感知。大多数情况下,适当和正确的引导的缺乏会导致青少年不健康的一元价值取向以及消极的人生观,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甚至引发生命危机。在这种状况中,我们发现,实际上很多心理问题的出现就是对生命问题的拷问,而这里面又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情况。比如学业和能力、贫穷和疾病等问题都会引发生命尊严以及生命价值的问题,而生命尊严和价值的问题又会引起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对人生意义的消极思考必然带来诸如吸毒、网瘾、自杀等严重的心理社会问题。心理问题和生命哲学思考息息相关,在实践操作中,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适当地缓解和调整这些问题,但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立足于人生观、价值观或生命思考的哲学层面上。
预防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之一,但当面对强大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偏差等问题的时候,心理健康教育开始显得无奈,心理治疗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思考。卡尔·R·罗杰斯(1902—1987)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本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创立的当事人中心疗法主张相信当事人的自我成长力量(他这一观点认为是当事人中心疗法的基本假设),治疗师在真诚和谐关系中启发当事人运用自我发展潜力促进自身的健康成长,罗杰斯认为这一原理也适用于教师与学生、父母与子女以及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晚年,他甚至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国家首脑的会晤,调解国家之间的争端。对于以上问题,罗杰斯提出了非常重要的治疗观点,在他的治疗实践中,他发现尊重了当事人死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生,尊重了当事人神经症的选择,当事人会选择健康。也就是说,对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你需要首先用人本的方法去理解、接受,然后这种态度自然会引发当事人的思考,从而导致他自发地朝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本文接受这种观点,在治疗实践中也发现确实会有相当的效果,但落实到心理健康教育确实又会出现问题。因为心理治疗不可能针对广大人群,我们需要一种更强大的思想力量,需要一种更高的视角来看待整个问题,这种思想力量应该来源于哲学,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思考;这种思想力量应该也来源于社会相关学科和心理学。罗杰斯的观点完全可以运用到教育中,至于这些思想力量如何在教育中产生作用,生命教育给出了一些回答,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这种强有力的趋势和力量。超个人心理学是一种心理学流派,同样也是这样一种社会文化经济背景下人们关注生命、关注精神领域的写照。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超个人心理学的先驱马斯洛指出人们在基本的五种人生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之外,还有超越性的需要,这是一种精神性的需要,人必须在一个更高的人类整体或人类与宇宙的关系的角度来反观人生,最终才能获得一种心灵和生命的解放,这与生命教育的内涵确有异曲同工之效。生命教育除了关注心理学一贯关注的个人与自我、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之外,开始更多地关注个人与环境以及个人与人类的和谐关系,这才是每个人最终获得解放和人生发展的必经途径。
超个人心理学在心理治疗中与生命教育有更多相似之处,它认为只有面对精神存在的时候,心理问题才能充分解决,只有将精神能量灌注到人的心理世界,才会发生根本的改变。同样,超个人心理学的出现也是要帮助人们追求一种宁静、和谐的精神生活样式,来对抗浮躁、喧嚣的物质生存状态。
在关注的主题上,生命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有更深的内涵和外延,生命教育关注的很多主题同时也是心理健康教育正在关注的主题,如“贫困压力、就业压力、厌世悲观、逃避责任、自卑感、死胡同、得过且过、对生命的漠视、四面楚歌”。显然,这些问题就是心理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会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但运用的大多是心理学的方法,如共情、渲泄,认知、理情分析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出口和若干可能的解决。但生命教育显然不是着眼于此,对于每一种问题,它更重要这些问题所产生的生命问题,如贫困压力的引起、有关贫困和生命价值的问题等等。因此,生命教育要比心理健康教育内涵更深、延伸更远。再如自杀和吸毒的问题,同样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问题,但生命教育对于其涉及到的生命问题的哲学和世界观的讨论更深刻。
此外,生命教育还涉及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充分关注的内容,比如死亡教育(对死亡的理解)、女性的家庭教育(家庭是生命的摇篮)、生命与社会及环境的关系教育、休闲及养生教育等等。生命教育同时包括了很多生命伦理的问题研究,这些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来说似乎很远,仔细分析又似乎很近,在一个融汇贯通的人文教育的大背景下,这些问题都是应该剖析的问题。
心理学起源于哲学,在思想上有一脉相承的优势,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向生命教育方面的引申应该是目前实践中可以做的工作。面对这种生命学问题的教育,学校教育多了一份责任,应在以后的实验及教学实践中发掘若干适用的教学资源、教学方法,与已有的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结合,借鉴其理论及方法的优势。
生命教育是一种很好的突破,但生命教育也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教育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逐渐呈现一些问题,又逐渐解决一些问题,这是历史规律,作为教育者,顺应规律,作出努力,就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态度和人生态度,也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态度。
【参考文献】
[1]郑晓江:生命教育的概念、内容和原则[J].中国德育,2007(3).
[2]郑晓江:青少年自杀及暴力现象的生死哲学透视[J].中国德育,2007(1).
[3]顾海良主编:生命教育大学生读本[M].人民出版社,2007.
[4]罗杰斯等著,李孟潮、李迎潮译:当事人中心治疗:实践、运用和理论[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5]罗杰斯著,张宝蕊译:卡尔·罗杰斯论会心团体[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近十年中,在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的议题已经有过多次的争论,而最近围绕《成长的脚步》一书所争论的焦点,已不再是该不该在学校里开展性教育的问题,而是聚焦在如何“适时”和“适度”的问题上。在笔者看来,一方面人们已经意识到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是必要的,但又在何时开展以及如何把握教育内容和尺度的问题上各持己见;另一方面反映出人们仍摆脱不了对性教育的一些认识误区。因此,笔者现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阐述几点对学校性健康教育的看法。
一、“性”并不是无师自通、水到渠成的知识
在这次讨论中,仍听到个别人持“性”是无师自通的观点,认为没有必要在学校中开展性健康教育。虽然,至今仍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数不多,但对学校开展性健康教育还是形成了比较大的阻力。这使笔者想起最近到四川旅游,导游谈起的一件有关大熊猫的趣闻。大家都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已经濒临灭绝。因此,四川大熊猫保护基地的科研人员经过努力,成功地实现了大熊猫的人工繁殖。但是,当这些人工繁殖的大熊猫长大到了生育年龄时却不,不会跟异性,这就给科研人员带来了新的难题。怎么办?后来,有人出主意,把其他熊猫的过程拍成录像,然后放给这些人工繁殖的大熊猫看,结果竟然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笔者想,这就是性教育啊!动物尚且如此,何况是人类呢。虽然过去一直没有在学校专门开设性教育课程,但青少年还是可以通过各种社会途径获得性知识,这就给我们造成“无师自通”的错觉。上述的故事,实际上就是一项生物学、医学的实验,根据这个实验,我们可以推测,如果让一个人自出生后就与世隔绝,那么,很有可能也会出现类似人工繁殖大熊猫的状况。
二、“性”是伴随人类终生的重要生活内容,因而性教育是终生的事情
在我国,因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性教育存在很多误区,其中“何时开展性教育最为合适”就是误区之一。过去人们普遍认为“性”只有到了婚育年龄才可以谈,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只有到了登记注册结婚,才获得一本有关婚后性生活的指导手册,后来又增加了婚姻学校,有了面对面学习辅导的机会。这就是我们来自“官方”的正统的性教育。在学校,长期以来健康教育不受重视,更不用说是性教育。后来,由于在青少年中发生的问题实在太多太严重,不得已才有一些地区的高中年级开设了一门叫“青春期教育”的课程。这门课程一方面不敢直面问题,羞羞答答,连“性教育”“性健康”这样的字眼都不敢提,内容上纯理论灌输,不能满足青少年学生的求知欲望;另一方面是开设的时间太晚。像这种只有到了结婚时才可以堂堂正正地接受性教育,只有青春期来了才进行青春期教育,都是受传统观念影响所致。这种错误观念也导致人们长期忽略了儿童和老年人这两种人群的“性”问题。因此,一旦向儿童开展性教育,就担心会不会教“坏”孩子;独身的老年人找到情投意合的老伴结为夫妇,同样会招来明显带有世俗偏见的眼光和议论。
从生理角度来说,“性”是人的本能,是人类最基本的需求之一,就和人要吃饭、要呼吸空气一样重要。只不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性的表现形式以及对性的需求有不同的特征。当人一从母体生下来,那么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哦,是个男孩”或者“是个女孩”,然后,就给孩子起一个与其性别相吻合的名字,接着在以后对孩子的哺养过程中,都是按照孩子的既定性别来养育。例如,在给孩子做衣服、买玩具等时候都是男女有别的。实际上,性教育从此就已经开始了。但我们大多数家长完全没有意识到这样的事实。大量的研究证明,幼儿在2岁时性别同一感就开始发展起来了。弗洛伊德的理论则认为,儿童自幼就有,它是与生俱来的。但儿童的对象和表现方式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的,是一个逐步进化的过程,婴儿从口腔、和生殖器区域得到,男孩依恋母亲,女孩依恋父亲。随着儿童知识和道德意识的发展,他们感到了社会的压力,因而把表现的行为压抑到潜意识中去,一直到青春期,才得以重视。在这个阶段,孩子随时会向父母提出“我是从哪里来的?”之类的问题,因此,到了小学再讲就太晚了。
由于幼儿期与儿童期性教育的缺位,导致现在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补救性”的教育,即发现出问题了才想起该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了。近些年来,笔者也经常扮演“消防队员”的角色,接受学校的邀请去给学生进行“补救性”的教育,感觉收效甚微。因为到了青春期,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烈,对性知识既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但又感到羞于启齿,加上青春期所特有的叛逆性,所以在青春期教育的课堂上,学生的表现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故意打岔捣乱。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笔者终于明白其中的原因,也就是在学校对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之前,孩子们已经通过各种途径秘密地、隐蔽地探求和了解到了性知识,当在课堂这种大庭广众的场合去跟他们谈论性的时候,他们会感到十分敏感和不安全,于是就采取了不配合甚至抗拒的态度作自我防御。遇到这样的情形,经验不足的教师连自己的心理关也难以逾越,更难将学校性健康教育开展下去。
由于性教育的严重缺位,导致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问题重重。在学校心理咨询室工作的老师告诉笔者,到咨询室求助的中学生大多数都是为与性相关的问题而来的,其中,最严重的是少女怀孕的问题。每年在学生健康体检时都检出怀孕的女生;一位在医院妇产科门诊工作的大夫告诉笔者,她每天在门诊接诊的基本上都是穿着校服来堕胎的女学生,她很痛心,质问笔者为什么学校不开展教育工作。
近年来,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类学校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000年国家有关部门制定了《中小学生健康教育规范》的卫生标准,2008年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包含了性健康教育的内容。此外,在学校开展预防艾滋病教育,也是对性健康教育的一个补充。也有一些省市开设了“生命教育”的课程,制定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教材,以生命教育的形式面向中小学生进行生命知识和性健康知识的教育。在2003年到2006年期间,在广州市教育局的主导下,我所组织了40多所中小学和幼儿园开展了“广州市中小幼性健康教育实验”的课题研究和试点,将性健康教育前移至学龄前儿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事实证明,“什么年龄开展性健康教育最合适?”这样的问题是个伪命题。因为“性”是伴随人终生的重要内容,性教育应贯穿在人的终生过程中。因此,笔者个人观点倾向于以“生命教育”的形式向青少年开展性健康教育。
三、“参与性教学”是开展学校性健康教育的有效形式
目前学校的性健康教育的确存在很多问题,除了上述的问题之外,令学生不容易接受的就是我们的教育都是传统的、生硬的、单向的教育形式,而且经常是以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能做到与学生平等,也就不能打开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心平气和地讨论性健康的问题。近十年来,我们在开展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中,一直都在积极地探索和解决这个问题,向教师们介绍和培训采用参与式教学的方法。
所谓参与式教学就是通过提供各种机会,发动学员用积极的方式和别人(包括与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过程。采用这种方法解决了“如何创造一个安全的、宽松的环境与青少年就有关性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并克服了传统教学形式和方法单一乏味,性教育内容敏感、受传统偏见束缚的弊端,为参与者提供互教、互学的机会,有利于学习各种趣味性强、有意义的内容,使学习动机得到提升并理解他人的观点和看法。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践踏生命的现象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刘海洋事件、马加爵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既让人痛心,又发人深省。让我们不得不再一次把目光投向对生命和生命教育的认识。
生命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教育是建立在学生个体生命基础上的活动,教育活动应当关注学生个体的生命。教育专家肖川教授认为:“生命教育首先要培植学生生命质量与生命尊严的意识并将其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其次才是创造美好人生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有能力以充满自信的理性力量和充满热情的道德良心去创造自己满意的人生。”由此可见,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也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生命教育应当成为以人为本的重要教育理念。
1 生命教育的内涵
关于生命教育的内涵,研究者多数从“生命哲学”、“道德教育”、“价值哲学”等哲学角度和教育的本质为出发点阐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北京师范大学肖川[1]教授认为,生命教育应当包含三个层次:(1)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价值追求,不仅要对学生的升学考试负责,更要对学生一生的生命质量负责,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2)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存在型态,生命教育就是为了生命主体的自由和幸福所进行的生命化的教育;(3)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实践领域,有明确的价值追求又包括重要的主题和领域。
首都师范大学儿童生命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刘慧[2]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一个多元的集合概念,它包括多个维度与层次;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基点,借助生命资源,唤醒、培养人们的生命意识与生命智慧,引导人们追求生命价值,活出生命意义的活动。
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即是关于生命的教育。人的生命最重要的特点是社会性,所以在生命教育中必须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以建构良好的人际和社会的关系,来获得人生的快乐与幸福。教育不仅仅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受教育者提升生命质量和价值,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创造学习者积极的学习与生活体验。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价值追求,它的本质是通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倡导认识生命的本质、珍惜生命、敬重生命,感恩生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唤起对生命的热爱,提升生命的质量和生命尊严。
2 生命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
两者的涵义不同决定了他们有着不同的教育内容。生命教育侧重于对生命本质以及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包涵对生命价值的思考,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尊重、热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掌握与他人相处的方法以及爱惜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教育对象心理的各层面施加积极的影响,以促进其心理发展与适应、维护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实践活动。
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生活中建立良好的品德,预防因忽视生命的存在与价值引起的一系列心理异常问题。但是当异常心理问题出现时,心理健康教育显然更胜一筹。通过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掌握心理调适的技巧,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途径去解决心理异常问题。
加强生命教育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等心理危机的发生。王丽敏[3]等人的《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效果研究》一文指出,生命教育在转变大学生对生命态度方面不但具有积极的作用,而且还能降低对应激源、应激反应的感受程度和改善抑郁症状。
3 加强生命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当前大学生在承受各方面压力的同时在追求精神价值迷失了自我。因此,加强生命教育势在必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生命教育有机结合的有效途径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教育教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生命教育不等同于知识教育,不能用简单的知识掌握为单一的目标评价机制,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个体有关生命体验与价值感的形成与培养,它是衡量个体社会化的判断标准;作为学校教育机构应当开设相应的课程,积极创建让学生参与的教育教学情景。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促进其形成健康的心理机制。目前有关生命教育的专家积极倡导在学校教育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正在进行课程教材的开发、课程内容的编写以及师资队伍的培训等一系列配套设施的规范。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生命教育课程终将会走入中小学生和大学生的讲堂。
第二,利用团体心理辅导为载体创新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团体辅导主要体现在它针对性强,能够经过前期的测试、筛选,对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类,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其次,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或角色扮演等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全体学生参与其中,在参与的过程中通过成员间的相互影响,体验生命的美好,增加生命教育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对于心理疾病起到预防作用,更好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人体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直至长大成人,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发育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的胎儿是胚胎发育阶段;从婴儿出生发育到个体成熟是胚后发育。我们通常所说的发育是胚后发育阶段。胚后发育阶段又分为婴儿期(从出生到1周岁)、幼儿前期(1岁至3岁)、幼儿期(3岁至6、7岁)、童年期(6、7岁至11、12岁)、青春期(10岁至20岁)等几个阶段。身心发展不断发生变化,这种发展变化是有序的、渐进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生命有着不同的体验。其中青春期是人的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也是重要的生长发育阶段。这一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对这一时期学生进行和谐人格、人文精神和科学思想的教育,珍爱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刻不容缓。在我的教育教学中我常常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学生贯穿生命健康教育:
一、懂得尊重和珍爱生命
在学习《人的生殖》一节课时,我一走进教室,同学们议论纷纷,男同学“坏坏的笑”,意思看老师(尤其我是一位女老师)怎么上这节课。女同学有的红着脸、低着头,有胆大的则说:“老师,这节课别上了。”我面向全体同学,落落大方地说:“同学们大多都是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我想每一位男生都希望自己长得帅气,每一位女孩子也希望自己长得漂亮,没有一位同学愿意长得不男不女。其实生殖器官和我们身体上的鼻子、眼睛等器官一样是身体不可缺少的器官,因为有它们我们才能维持男性及女性所具有的特征。”学生听到这里一下子感觉严肃起来。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习惯
生活习惯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作息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学习习惯等。在学习《合理膳食》一节课时,我对同学一日三餐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同学们普遍存在偏食挑食的情况,比如不爱吃蔬菜,爱吃零食,喜欢高糖类、高脂肪、高蛋白类三高食品及碳酸饮料。还有些同学有不吃早餐的习惯等。同学们都习以为常,以为我吃很长时间了也没生病。还有很大一部分同学经不住零食色香味的诱惑背着大人吃,这种现象在学生中非常普遍。我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与膳食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在我国城乡普遍存在。肥胖等引致慢性病的重要因素的发生率还会大幅增加,这将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的健康素质、健康寿命,加重疾病负担,并影响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三、帮助学生树立正常的性别意识
如果说七年级的学生还未脱离小学生的稚气,那级的孩子则完全不同。随着他们身体的一天天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我在教学中结合生物科学的特点,从人生理发展变化进行引导及青春期教育。首先,我会和同学们共同分享青春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身体上的变化也有心理上的变化,其次我们共同学习探究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最后总结这一时期的生理卫生保健。一开始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性观念,否则,不健康的性观念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四、培养学生生存与自我保护能力
现在很多孩子为家里独生子女,个人生活完全由家长包办。一些家长甚至根据自己的爱好、价值观完全替孩子做决定,这样导致孩子离开父母无论从生活上还是心理上无法独立生活。因此,我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鼓励每一位学生自己尝试独立去完成某一件事情,尽管这件事可能是一件很小的事。生物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会有很多实验及实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差一点,还有些女同学比较胆小不敢碰那些小动物,我都给予了鼓励与帮助,从心理上克服了困难,让学生有一种克服困难从而独立完成某一件事的成就感,这样让学生会对自己更加自信,这样的学生将来走向社会一定会适应社会的发展。
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期,是人生的第二次成长高峰,其生理、认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识在迅速发展,是人一生中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但这一阶段也是学生最容易出问题的阶段。作为老师,不仅应该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还应了解学生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学生形成优良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我在教学工作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的不成熟,以及来自家庭社会种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心理上形成了不健康的因素。这些不健康的因素,影响了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如果家庭、学校、社会不加以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其心理不平衡、性格偏异,产生不良的结果。一个人身心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从而激发对生命的无比热爱。
1.1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是振兴中华的重要精神因素。在教学过程中,讲述科学家的真实故事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时机。童第周生前曾经担任动物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是我国优秀的教育家、著名的生物学家。1930年,怀揣梦想的童第周远度重洋,来到北欧一座美丽的城市比利时的首都———布鲁寒尔。在那里,童第周跟随欧洲著名生物学家勃朗歇尔教授,研究胚胎学。经过不懈努力,童第周在显微镜下成功地剥离了青蛙卵的卵膜,这是他的导师勃朗歇尔教授几年来专注研究,但一直没有成功的课题。童第周在青蛙卵膜剥离技术上的成功,震动了欧洲的生物界,童第周高质量地完成了学业。1937年爆发,深爱着自己祖国的童第周谢绝了国外专家和同学们的挽留,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回到了灾难深重的祖国。像童第周这样的科学家有很多,他们的一腔爱国之心令人敬佩,他们做出的为世界所瞩目的成就无不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光荣。这些知识可使学生感受到祖国的可爱和伟大,进而激发他们热爱祖国之情,从心底里涌出民族自豪感和光荣感。树立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1.2树立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理想和信念可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走什么路、为什么学。作为生物学科的教师,可利用生命科学史的优势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并予以不懈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人生价值。英国博物学家查理罗伯特•达尔文是一个从不为自己的选择后悔的人。在他9岁时,就已经有了一个远大的理想,他对父亲说:将来我要环游世界,进行实地考察,去发现世界上未被人类发现的奥秘。但达尔文在父亲的安排下,不得已去学习医学及神学,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理想。他于1831年放弃神学,随“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的环球航行考察,期间历尽了无数的艰难与险阻,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收集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经过长达20多年的不懈努力,最终于1859年完成和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此时可针对个别学生由于觉得学习太艰苦而出现松懈的现象,教育学生要像达尔文那样树立远大理想,还要具有为理想奋斗不息的坚强毅力,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暂时的困难和挫折所折服,才会以积极的人生态度战胜一切困难和压力,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
1.3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古人云:“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科学的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记载科学家为科学的发展而不屈不挠奋斗的工作历史。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经历了极其艰难曲折的研究历程,揭示了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整整8年的苦心钻研,发现并揭示出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然而,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直到35年后,另外三位植物学家分别在各自的研究中证实了当年孟德尔提出的遗传学的两大基本规律。这时孟德尔的研究成果才受到科学界的重视和公认,致使遗传学的研究从此快速发展起来。孟德尔的工作如此长久地被人忽视而默默无闻,最终获得辉煌成就的经历是震撼人心的。以此可教育学生“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在成长的道路上要树立坚定的信心、要努力加强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并引导学生在遇到挫折时学会合理地认识挫折,正确地对待挫折,教育学生在挫折面前不气馁、不妥协、不对人生和社会失去信心。
1.4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团结合作精神也显得更加重要。作为集体中的一员,要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科学上的每一项重大突破,大多是团结合作的产物。沃森和克里克成功的原因之一应归因于他们的特殊结合,两人相互补充、相互批评以及相互激发出对方的灵感。沃森和克里克阐明了DNA的立体结构,这被欢呼为是二十世纪生物学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其程度可媲美于前一世纪的达尔文和孟德尔的成就。他们在科学研究上可谓是一对最佳搭档,沃森在以噬菌体为实验材料的研究中具有独到见解,却对数学、物理学感到难以驾驭,而克里克则精通这些被沃森视之为有点难度的学科。两个人的性格也截然相反,沃森是个孤独、文静、具有内向性格的人,相反,克里克则以大声谈话和纵情欢笑而为人所熟知。他俩的合作是生物学与物理学互补的最佳典范,也表现出了团队成员之间相互配合的重要。沃森和克里克认为如果没有与对方的合作,他们自己是不能够单独发现DNA的结构的。作为当代大学生,要成就一番事业就一定要有团结协作的精神。
2结束语
一、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1.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需要
当代中国社会转型,预示着一种新型文明形态的到来,这一时代转型,根本的需要是富有生命活力的个体的出现。只有富有活力的、具有主动生存方式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趋势,为社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学生生命的关怀,更可能培育出富有活力的生命个体,这是高校学生工作对时代进步的贡献,也是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2.健全大学生心理的需要
人只有一次生命,人具有向生的本性,人具有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繁荣、个人的幸福,作为生命而存在的人,大学生渴望着学校教育生活成为其生命成长的重要阶段,渴望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而整体性提升自身的存在水平。关怀生命,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是对大学生全部教育的根本价值,也是高等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
二、关怀生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的内涵
1.直面生命存在,承担社会发展责任
目前,许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对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只关注规定性、操作性的技能与程序,忽略价值取向问题,加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动性。今日提倡关怀生命的价值取向,意味着当代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有更清晰的生命意识,需要以自我的身份考虑自身存在方式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在关怀生命价值取向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有意识地吸收各种生命资源于自身发展之中,有意识地选择、组织、利用信息促进未来从业人员的培养。这将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走向一条自我更新的发展道路,为社会发展承担培养后备人才的重任。
2.以生命为前提,形成积极关怀的行为方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人的关系形态中,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忽略了生命的地位,而将知识的获得、操作技能的训练等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第二种,是有意识地放任学生。这种教育价值认为,只要教师给学生完全的自由就是对学生最好的教育。第三种,就是有意识地关怀生命。以积极的关怀作为价值取向,意味着对生命有清醒的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就是直面人的生命需要,通过教育促进人的生命生长。
关怀生命,不是漠视,也不是放任,其价值意义是使人在教育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发展,使人意识到自身生命的存在。只有意识到生命的向生本性、意义追求、成长机制,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怀才有了具体的目标。
3.以建设性的方式促进生命成长
在生命的视角下,反思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弊端,重构新的目标体系,整体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生存方式的层面上,建设性地重建一种富有生命气息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样个体能够以富有生命气息的生存方式生活在心理健康教育之中,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唤醒学生生命意识、形成个体生存方式、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方式。
三、生命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培育的途径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目标的生命取向
(1)养成能合理地确定自身行为目标的个体
对于个体而言,在生命历程中,需要面对连续不断的活动。目的合理性,是活动质量的先决条件。对于行为目的而言,需要个体对自身存在状态有清晰理智的判断,对自身的生命能力有充分的信任与恰当的评价,而且需要自觉意识到自身成长的可能。个体需要做出自己的判断、选择,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建立合理的发展目标。这个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过程,是对自己与世界发展、职业发展的一种开拓。这需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确定合理的教育环节和结构,不断地养成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生命意识,引导学生确立富有生命价值并具有实现可能性的目标。
(2)养成具有策略意识与能力的个体
这是期望个体能积极主动地发挥自身的力量,在复杂的环境中,灵活运用多种策略,实现活动的目的。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外界机遇、开发可能资源,最终实现有价值的目标,将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素质。这种素质的形成,需要心理健康教育安排相应的课程或活动,形成个体高质量的行为方式,帮助学生提高收集信息、判断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帮助调整学生的行为与目标。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的生命取向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不仅要注重心理健康的知识等,更要注重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增加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能力,使课程设置既能满足学生生命个性发展的需要,又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体验教学思维的核心理念是关注学生体验、感悟和实践的过程,通过学习情境的创造、实践环节的开发和学习渠道的拓宽,丰富学生的经历和经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
(1)主题式教学,创造“现实情境”让学生在生活感悟中体验
所谓主题式教学,就是围绕某一教学内容,结合教材和参考书把与之相关的概念、原理、数据、材料等进行综合整理,结合工作生活实际情况,以专题讲座的形式展示给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传统的理论教学过分注重抽象的逻辑推理与机械的识记训练,而忽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许多学生对理论产生了枯燥、难懂的印象,从而丧失学习的动力。为此必须对现有教材中的理论内容进行取舍、调整,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基本原理,力求做到理论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2)专题式教学,创造“特定情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
长期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堂缺乏引导和合适的课题。教师或者辅导员可以设计各种课外调查项目,让学生带着关于生命的特定情境问题,走出教室,进入社会进行实际调查和分析工作,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并在课堂上展示团队的成果,分享成功的喜悦。这样能让学生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准备相关知识和技能,加强彼此的交流与合作,逐渐接触社会并融入社会,为将来正式踏入社会奠定基础。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反复循环、逐级深化的教学模式,改变单一功利性的培养模式,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对生命内涵的感悟能力,形成个体高质量的活动方式,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宽广、专业知识渊博、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强,富有创新、创造、创业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家成.当代中国学校教育价值取向:概念与研究定位\[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