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2 09:26:2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中数学指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高中数学的特点
为了学好数学,我们要先了解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
1.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进。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即使是思维非常灵活的平面几何问题,也对线段相等、角相等……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思维套路。因此,初中学习中学生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然,能力的发展是渐进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高一新生一定要能从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最后还需初步形成辩证型思维。
2.知识量增大,知识难度增大。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如初中数学函数知识点约30个,而高中函数知识点增为82个。另外,知识难度增大。初中数学知识少、浅、难度小、知识面窄。高中数学知识广泛,是对初中的数学知识加深,也是对初中数学知识的完善。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的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连在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如函数,初中只简单地介绍一次、二次、反比例、正比例函数,而函数的性质研究很少,而高中的函数是一个大的知识体系,函数的定义域、值域、解析式、性质等是一个小系统;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二次函数是一个小系统;函数图象也是一个小系统等等。这些小知识体系相互渗透、联系构成函数的大体系。
4.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加深了学习的难度。如分析计算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当然,数学学科中各章节知识也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中有二次函数、三角函数等;在一些综合题中牵涉知识更多,如抽象函数中有函数最值、单调性、不等式等。
了解了高中数学学习的特点,就可以很容易地根据其特点寻找相应的教法与学法。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制订计划使学习目的明确,时间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稳扎稳打。
2.课前预习。做好课前预习是提高听课效率的关键,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相关旧知识,可进行补缺,以减少听课过程中的困难;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预习后把自己理解了的东西与老师的讲解进行比较、分析即可提高自己思维水平。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学能力。
3.上课专心听讲。课堂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关键环节。
4.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学科,是一门逻辑性强、思维严谨的学科。而训练并规范解题习惯是提高用文字、符号和图形三种数学语言表达的有效途径,而数学语言又是发展思维能力的基础。因此,只有以人为本,夯实基础,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5.要养成解后反思的习惯,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完题目之后,要养成不失时机地回顾下述问题:解题过程中是如何分析、联想、探索出解题途径的?使问题获得解决的关键是什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这样,通过解题后的回顾与反思,有利于发现解题的关键所在,并从中提炼出数学思想和方法。
6.及时复习。复习是高效率学习的重要一环。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多方面查阅有关资料,强化对基本概念知识体系的理解与记忆,将所学的新知识与相关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比较,一边复习一边将复习成果整理在笔记本上,使所学的新知识由“懂”到“会”。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的功效之一就是能对正在进行的活动起推动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觉性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成分,因而教师应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好数学最好的老师。新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教师通过学生所了解、熟悉的社会实际问题(如环境问题、治理垃圾问题、旅游问题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的探究知识的情境,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衔接
初、高中的教学内容,既有紧密的联系又有本质的区别。从形式上讲,高中数学是初中数学的延续,如,高中教材中的集合、对应、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排列组合等内容的基础知识在初中教材中都已经出现过。从内容上讲,高中数学的内容更多、更深、更广、更抽象。如,在高一上学期的代数第一章中,抽象概念及性质多,知识密集,理论性强。立体几何虽然是平面几何的延续。但从二维平面到立体几何的三维空间,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能力有待建立和培养。高中数学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实根分布与参数变量的讨论,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排列组合应用题及实际应用问题等。因此,要求高中教师要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要求,做到心中有数。在讲授新课时要注意复习初中的相关的内容,让学生在初中阶段已掌握的知识的基础上引人新知识、新概念。
三、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知识大多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师若能善于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往往能一扫学生头脑中数学枯燥、抽象的印象,产生新奇感,从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编高中数学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贯穿于教材编写的始终,大部分章节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并且在每节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如集合与简易逻辑以运动会参赛人数的计算问题引入:数列以一个关于国际象棋的传说故事引入;又如指数函数引入:某细胞分裂时由1个分裂成2个,2个分裂成4个……1个这样的细胞分裂z次后,得到的细胞个数v与z函数关系式。并且在每章后都开设有研究性课题和阅读材料,如数列中的阅读材料“有关储蓄的计算”和研究性课题“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等,就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新知识引入时应尽量设置一些能引发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探究能力的背景引入,例如,在讲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用“高斯速算”的例子引入,在讲数学归纳法时用“多米诺骨牌”游戏引入……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他们体会身边的数学。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好数学的内部动机。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改进学法是一个长期性的系统积累过程,一个人不断接受新知识,不断遭遇挫折产生疑问,不断地总结,才会不断地提高。“不会总结的学生,他的能力就不会提高,挫折经验是成功的基石。”学习要经常总结规律,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通过与老师、同学平时的接触交流,逐步总结出一般性的学习步骤,它包括:制定计划、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简单概括为四个环节(预习、上课、整理、作业)和一个步骤(复结)。每一个环节都有较深刻的内容,带有较强的目的性、针对性,要落实到位。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听课习惯。听是主要的,听能使注意力集中,把老师讲的关键性部分听懂、听会,听的时候注意思考、分析问题,但是光听不记,或光记不听必然顾此失彼,课堂效益低下,因此应适当地笔记,领会课上老师的主要精神与意图,五官能协调活动是最好的习惯。在课堂、课外练习中培养作业习惯,在作业中不但做得整齐、清洁,培养一种美感,还要有条理,这是培养逻辑能力,必须独立完成。在作业时要提倡效率,应该十分钟完成的作业,不拖到半小时完成,疲疲惫惫的作业习惯使思维松散、精力不集中,这对培养数学能力是有害而无益的,抓数学学习习惯必须从高一年级抓起,无论从年龄增长的心理特征上讲,还是从学习的不同阶段的要求上讲都应该进行学习习惯的指导。
关键词: 高中数学教学主动性渐进性互动性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在推行素质教育,以便培养真正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现代数学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但由于受升学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只“讲究实效”,只重视讲授基础知识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的真正理解,对思维方式的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顾及甚少,使学生的思维水平永远停留在一个初级阶段,难以提高。在此我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的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做法与体会。
1.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要使学生学好数学,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认识并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其次,教师要把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高中数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数学能力都离不开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灵活性、敏捷性、严密性、批判性。思维的灵活性是指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程度,是否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自如,灵活变通。教师应该注意指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迅速性和直接性。有了敏捷的思维,学生才能更简捷地分解题目,提高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该项做专门性训练,比如限时解题、以果求因等训练。思维的严密性表现为思维过程要符合严密的逻辑规则,学生由于审题马虎造成遗漏条件,或者由于思维过程跳跃性太大等原因,往往造成解题错误,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此现象,可以把类似的“陷阱”题整理出来强化训练,而且要严格要求学生一开始就写清每一步推理过程。思维的批判性是指能够严格、仔细地思考问题,客观地检查与评价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思维结果,并对此加以调整和校正。
2.增强学习的渐进性
高中数学对于初中数学而言,绝对是知识深度、广度、能力要求的一次飞跃。高中数学许多部分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如二次函数值的求法、排列组合的实际应用、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关系、立体空间概念等。现状是:学生年龄小,经验有限。不少学生容易急躁,贪多求快,囫囵吞枣,取得一点小小成绩就骄傲自大,遇到一点小小挫折就一蹶不振,对数学“谈虎色变”。这些都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重担就落在了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研究教学方法的二线教师肩上。高中数学教学的首要原则就是“循序渐进”。有的教师眼中只有高考一个目标,一味地赶进度,使劲往学生脑子中灌。其实这样适得其反。数学学科肩负着培养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重任。它的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逻辑性和广泛的实用性,对能力要求特别高。所以如果数学教学不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必然会有很大一部分学生掉队,不仅影响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进而影响其成绩,这种“能力分流”的情况对于教学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所以数学教学一定要讲究“活”,在循序渐进的基础上,对能力强的同学针对性培养其自学的能力。由于新课程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因此新课程的讲授需要新方法,应该与时俱进,对以前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加以改进。教师应该转变观念,充分认识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以及自己在课程改革中的角色和作用。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而且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考虑数学学科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应考虑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学习需要,运用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得学生的数学学习不仅只限于对概念和技能的记忆、模仿和接受,而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在改进教学方法的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新观念、新思想。因为新观念中不仅包含对事物的新认识、新思想,而且包括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掌握方法、形成思想,学生才能终身受益。另外,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创新发展,启迪他们自己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探索未知领域,寻找客观真理。
3.强化学习的互动性
1.心境的创设。教师要注意心境的创设,以提供良好的心理条件。教师要严格控制讲授的深度和难度,使大多数学生能消化吸收,精心设计不同层次的提问素材。高中数学更多地注意论证的严密性和叙述的完整性,整体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高中数学教学要求教师利用好初中知识,由浅入深过渡到高中内容,利用旧知识衔接新内容。高中教师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和课程标准,对初中的数学概念和知识做到心中有数,高中数学新授课就可以从复习初中内容的基础上引入新内容。如在讲立体几何时要先引入初中平面几何的概念与相关公理、定理。
2.情境的创设。高中数学教学要注重创设数学情境,增加感性认识,特别是在讲授一些著名的、重要的定理时,要创设情境,尽量做到再现数学家的发现过程,在同等情境下让学生去探索,并进行引导,使他们达到真正的认识和理解。比如在引入勾股定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创设情境:这是一个基本定理,传统上认为是由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所证明。据说毕达哥拉斯证明后即宰了一百头牛庆祝,因此又称“百牛定理”。在中国,《周髀算经》记载了勾股定理的一个特例,相传是在商代由商高发现,故又称之为商高定理;三国时代的赵爽对《周髀算经》内的勾股定理作出了详细注释,作为一个证明。法国和比利时称为驴桥定理,埃及称为埃及三角形。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教师最好能把伽菲尔德证明勾股定理的故事也讲出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 职高数学 衔接 教学现状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7-0024-01
2014年6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深刻阐释职业教育战略定位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职业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加快发展”。总书记还指出,“要加大对农村地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职业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然而,大多数学生不愿学习,对数学缺乏热情、毫无兴趣。这是职高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也给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使这些基础薄弱或学习困难的职高生步入正轨,并向好的势头发展,如何提高职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已经成了摆在每一位数学教师面前的课题。同时,职高数学教学的内容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等都比较强,因而使许多学生对数学学习更是望而生畏,怯而止步。作为一名职高数学教师,首先关爱每一位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应做好初中与高中的衔接;第三,责无旁贷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探索解决学生数学学习存在问题的方法,及时变换自己的教学。 我结合十年来职高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一、农村职高生源情况分析
农村职业学校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学生,父母文化不高且常年在外务工,婆婆爷爷在家无力管教且过分溺爱等原因,导致他们行为习惯差,学习习惯差,对学习毫无兴趣,甚至个别学生可以说是在中小学就被认定为差生,数学成绩尤为薄弱。就因为如此才迫于选择职校,升入职高学习,大多数学生就为混混年龄,长长身体,拿个毕业证。这是农村职高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教师教得费力,学生不愿学习,数学教学的效果不明显,学生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
二、相对初中数学,职高数学的变化
九年制义务教育倡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行初中数学教材在内容上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压缩、上调,那些在高中学习中经常应用到的知识,如:十字相乘法、根与系数的关系、立方和(差)公式等都不作要求或要求较低。高中数学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中有集合、不等式、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等),同时,职高中数学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还需要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高一数学一开始便触及抽象的集合语言以及以后要学习的函数语言、空间立体几何等。相比之下,初中数学内容少,知识单一,基本题型及基本方法反复训练,而且题型比较有规律,方法比较死,涉及的基本数学思想及思维方法较具体。
三、学习环境、教师教法的改变
进入新的学习环境,学生需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阶段性的适应.学校环境,周围同学,教师,以及周边环境的改变都对成长期的学生有很多的影响,尤其是我们职高学生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缺乏兴趣,自控能力不足,容易受到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认为进入学校就已经完成了家长布置的任务,在学校混满三年,拿到毕业证就好。这就要求职高教师的教学相对于初中的教学有很多改变。在初中,最终目的是升学,且所学内容少,涉及题型简单,课时较充足,教师在重难点内容上反复强调、举例示范,学生有很多课余时间进行演练、巩固。而高中,内容难度大,独立性较强等。这些问题使大部分学生感到困惑,甚至有的学生开始畏惧,不愿学习。如何做好初中和高中的衔接工作,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的转变,将直接影响他们学习效率、学习成绩的提高。
四、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做好衔接工作
1、重视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给予学生关心、帮助、信任、期待等能促进学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树立他们的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巴班斯基认为,教学是教和学之间激起的“教育共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师生的感情沟通与交流,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和细心,要讲求心理策略,对学生加强激励法、表扬法,通过语言、行动把精神传给他们,让学生自然感受到“我行”“我能”“我可以”。
2、提高思想认识,转变学习观念
首先,学生从初中升上高一,帮助他们全面了解高中数学知识体系,明确高中数学课程。其次,要让学生明确数学的地位,讲清高一数学在整个高中数学所占的位置和作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主动去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3、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职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都存在着较大的问题。所以教师应特别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培养。包括(1)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2)引导学生学会听课;(3)引导学生养成及时复习、系统小结的习惯。
4、做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数学知识层次深入的,职高数学知识也涉及到初中的知识。可以说是某些初中数学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但是相对来说,难度增大了,若能正确处理好新旧知识的串连和沟通,便能顺利地进行初中数学与职高数学的教学衔接,使学生快速适应职高数学的学习。在教学中,必须采用“低起点,小步子”的指导思想,先复习初中旧知识,进行铺垫,达到降低教学难点,减缓坡度,让学生在已有的水平上,转变学习观念,通过努力,有所成就感,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五、学好高中数学的建议
记数学笔记, 建立数学纠错本,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的运算技能娴熟。对知识结构进行梳理,形成板块结构;对知识进行归类。 阅读数学课外书籍与报刊,多做数学课外题,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及时复习,强化知识体系。学会从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总结归类。无论是作业还是检测,都应把准确性放在第一位,而不是一味地去追求速度。
参考文献:
[1]张奠宇.当代职高数学教育存在的问题[J].数学之友,2009,20(10):33-34.
一、 胜不骄,败不馁
从初中数学过渡到高中数学,大家会发现,相比于高中数学,初中所学习的知识少、浅、易、知识面也相对狭窄的多,而且,高中数学对初中的数学知识进行了推广、引申和完善。就比如初中所学习的角的概念这一章节,同学们了解的角都是在“0°―180°”范围之内的,而到了高中,大家会了解,在实际当中还有“720°和--200°”等角,高中数学不仅将角的概念延伸到了任意角,还将角的大小推广至可以用正、负来表示。再比如初中所学的几何大多是平面几何,而进入高中,在学习了立体几何后,会要求同学们在三维空间中求一些几何实体的体积和表面积。面对这样一种由易变难的学习过程,很多同学难免会感到害怕与自卑,觉得自己初中数学学习的很好并且很有自信但到了高中数学的学习阶段却什么都不会了。
面对这样的窘境,同学们应当学会宠辱不惊。也就是无论在学习数学当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能够做到心静如水,沉稳对付;感到题目比较难,不好对付,就要做到既不失望也不胆怯,冷静心态,全力以赴。同学们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的感触,有的时候感到题目非常容易,却并没有取得一个意料中的好成绩;而有的时候,感到题目非常难,结果也没有考的一塌糊涂。这其中道理很简单,大家一起做的题目,难了都难,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没有绝对的难易之分。因此,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形,都不要受到其影响,按照预定的计划和步骤学习与考试,做到宠辱不惊,才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当然,如果遇到了题目比较容易,也要做到不喜形于色,放松警惕,不然会漏洞百出。态度决定一切,好的心态就是好的开端。
二、屡败屡战
学海无涯苦作舟,在远航的路上吃苦是难免的,尤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当中,要忍得住在板凳上、台灯下思考探究的寂寞。翻开高中课本,大家会看到独立知识点的拼合整理,如高一所学习的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以及指数对数的方程、三角比以及三角函数,数列等等。都是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延伸与连接,很多时候都是一个章节刚入门,马上会有新的知识出现。这就需要同学们拥有屡败屡战、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
这样,同学们不仅解开了一道较为复杂的习题,增加了信心与成就感,更在解题的过程当中锻炼的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优秀品质。
高中数学的学习就是学习,不是娱乐,没有哪一种学习数学的方法能让突然变成数学天才。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懈的钻研,百折不挠,才能成为数学学习当中的佼佼者。
三、三省吾身
带着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拥有屡败屡战的力量。下面要懂得的就是如何学习数学,通俗些就是,要会学习数学。题目是数学的心脏,没有习题积累起来的数学知识是空洞的,因此,不做题是万万不行的。但摆在同学们面前的题目又太多了,好像把板凳坐穿都无法将那厚厚的一摞题目做完。一味的埋头苦干是事过功半,只有会做题才是事半功倍的。那么如何做呢,那就是要三省吾身。
首先,整理一个错题本。如果做错了题目,无论难易与否,都将其收录进来,不求做题多,但求做题精,一旦大家收录起来,就会吃惊的发现,你的错误并不是看到一次就可以改掉的,相反,可能会犯很多次。因此,错题集不仅是个反省的好地方,更是一个可以提高做题准确率和成绩的好方法。临近考试,翻翻看看,不仅可以自警,还可以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
关键词 高中数学 学习方法 指导
进入高中以后,往往有不少同学不能适应数学学习,进而影响到学习的积极性,甚至成绩一落千丈。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由于学生不了解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特点与自身学习方法有问题等因素所造成的。在此结合高中数学教学内容的特点,谈一下高中数学学习方法指导,供老师们参考。
一、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特点的变化
1、数学语言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初、高中的数学语言有着显著的区别。初中的数学主要是以形象、通俗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而高一数学一下子就触及非常抽象的集合语言、逻辑运算语言、函数语言、图象语言等。
2、思维方法向理性层次跃迁
高一学生产生数学学习障碍的另一个原因是高中数学思维方法与初中阶段大不相同。初中阶段,很多老师为学生将各种题建立了统一的思维模式,如解分式方程分几步,因式分解先看什么,再看什么等。因此,初中学习中习惯于这种机械的,便于操作的定势方式,而高中数学在思维形式上产生了很大的变化,数学语言的抽象化对思维能力提出了高要求。这种能力要求的突变使很多高一新生感到不适应,故而导致成绩下降。
3、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又一个明显的不同是知识内容的“量”上急剧增加了,单位时间内接受知识信息的量与初中相比增加了许多,辅助练习、消化的课时相应地减少了。
4、知识的独立性大
初中知识的系统性是较严谨的,给我们学习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因为它便于记忆,又适合于知识的提取和使用。但高中的数学却不同了,它是由几块相对独立的知识拼合而成(如高一有集合,命题、不等式、函数的性质、指数和对数函数、指数和对数方程、三角比、三角函数、数列等),经常是一个知识点刚学得有点入门,马上又有新的知识出现。因此,注意它们内部的小系统和各系统之间的联系成了学习时必须花力气的着力点。
5,学习方法差异大
初中课堂教学量小、知识简单,通过教师课堂教慢的速度,争取让全面同学理解知识点和解题方法,课后老师布置作业,然后通过大量的课堂内、外练习、课外指导达到对知识的反反复复理解,直到学生掌握。而高中数学的学习随着课程开设多(有九们课学生同时学习),每天至少上六节课,自习时间三节课,这样各科学习时间将大大减少,而教师布置课外题量相对初中减少,这样集中数学学习的时间相对比初中少,数学教师将相初中那样监督每个学生的作业和课外练习,就能达到相初中那样把知识让每个学生掌握后再进行新课。
二、如何学好高中数学
1、要求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包括课前自学、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几个方面。
2、要求学生及时了解、掌握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学好高中数学,需要我们从数学思想与方法高度来掌握它。中学数学学习要重点掌握的的数学思想有以上几个:集合与对应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运动思想,转化思想,变换思想。有了数学思想以后,还要掌握具体的方法,比如:换元、待定系数、数学归纳法、分析法、综合法、反证法等等。
解数学题时,也要注意解题思维策略问题,经常要思考:选择什么角度来进入,应遵循什么原则性的东西。高中数学中经常用到的数学思维策略有:以简驭繁、数形结合、进退互用、化生为熟、正难则反、倒顺相还、动静转换、分合相辅等。
3、让学生逐步形成“以我为主”的学习模式
数学不是靠老师教会的,而是在老师的引导下,靠自己主动的思维活动去获取的。学习数学就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困难和挫折,败不馁,胜不骄,养成积极进取,不屈不挠,耐挫折的优良心理品质;在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认识规律,善于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去发现问题,注重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不满足于现成的思路和结论,经常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从多侧面、多角度思考问题,挖掘问题的实质。
其实,自学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人生活的需要,他从一个方面也代表了一个人的素养,人的一生只有18-24年时间是有导师的学习,其后半生,最精彩的人生是人在一生学习,靠的自学最终达到了自强。
4、教会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
①记数学笔记,特别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同侧面和数学规律,教师在课堂中拓展的课外知识。记录下来本章你觉得最有价值的思想方法或例题,以及你还存在的未解决的问题,以便今后将其补上。
②建立数学纠错本。把平时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或推理记载下来,以防再犯。争取做到:找错、析错、改错、防错。达到:能从反面入手深入理解正确东西;能由果朔因把错误原因弄个水落石出、以便对症下药;解答问题完整、推理严密。
③熟记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小结论,使自己平时的运算技能达到了自动化或半自动化的熟练程度。
高中数学难度更大,难度在于它的深度和广度,但如果能理清思路,抓住重点,多实践,变渣滓为暴君并非不可能。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有哪些你知道吗?共同阅读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请您阅读!
高中数学知识点汇总1.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数函数,幂函数,对数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所有的知识点是所有高中生必须掌握的,而且要懂得运用。
选修课程分为4个系列:
系列1:2个模块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3个模块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2.重难点及其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1.集合与逻辑:集合的逻辑与运算(一般出现在高考卷的第一道选择题)、简易逻辑、充要条件
2.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数图象、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3.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求通项、求和
4.三角函数:有关概念、同角关系与诱导公式、和差倍半公式、求值、化简、证明、三角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应用
5.平面向量:初等运算、坐标运算、数量积及其应用
6.不等式:概念与性质、均值不等式、不等式的证明、不等式的解法、绝对值不等式(经常出现在大题的选做题里)、不等式的应用
7.直线与圆的方程:直线的方程、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线性规划、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8.圆锥曲线方程: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轨迹问题、圆锥曲线的应用
9.直线、平面、简单几何体:空间直线、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棱柱、棱锥、球、空间向量
10.排列、组合和概率:排列、组合应用题、二项式定理及其应用
11.概率与统计:概率、分布列、期望、方差、抽样、正态分布
12.导数:导数的概念、求导、导数的应用
13.复数:复数的概念与运算
高中数学学习要注意的方法1.用心感受数学,欣赏数学,掌握数学思想。
有位数学家曾说过:数学是用最小的空间集中了的理想。
2.要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
高一数学与初中数学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味道”同以往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学习概念时,仅仅知道概念在字面上的含义是不够的,还须理解其隐含着的深层次的含义并掌握各种等价的表达方式。例如,为什么函数y=f(x)与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而y=f(x)与x=f-1(y)却有相同的图象;又如,为什么当f(x-1)=f(1-x)时,函数y=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而y=f(x-1)与y=f(1-x)的图象却关于直线x=1对称,不透彻理解一个图象的对称性与两个图象的对称关系的区别,两者很容易混淆。
3.对数学学习应抱着二个词――“严谨,创新”,所谓严谨,就是在平时训练的时候,不能一丝马虎,是对就是对,错了就一定要承认,要找原因,要改正,万不可以抱着“好像是对的”的心态,蒙混过关。
至于创新呢,要求就高一点了,要求在你会解决此问题的情况下,你还会不会用另一种更简单,更有效的方法,这就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平时,我们看到一些人,做题时从不用常规方法,总爱自己创造一些方法以“偏方”解题,虽然有时候也能让他撞上一些好的方法,但我认为是不可取的。因为你首先必须学会用常规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你才能创新,你的创新才有意义,而那些总是片面“追求”新方法的人,他们的思维有如空中楼阁,必然是昙花一现。当然我们要有创新意识,但是,创新是有条件的,必须有扎实的基础,因此我想劝一下那些基础不牢,而平时总爱用“偏方”的同学们,该是清醒一下的时候了,千万不要继续钻那可怜的牛角尖啊!
4.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习惯是经过重复练习而巩固下来的稳重持久的条件反射和自然需要。
建立良好的学习数学习惯,会使自己学习感到有序而轻松。高中数学的良好习惯应是:多质疑、勤思考、好动手、重归纳、注意应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要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翻译成为自己的特殊语言,并永久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另外还要保证每天有一定的自学时间,以便加宽知识面和培养自己再学习能力。
5.多听、多作、多想、多问:此“四多”乃培养数学能力的要诀,“听”就是在“学”,作是“练习”(作课本上的习题或其它问题),也就是把您所学的,应用到解决问题上。
“听”与“作”难免会碰到疑难,那就要靠“想”的功夫去打通它,假如还想不通,解不来就要“问”――问同学、问老师或参考书,务必将疑难解决为止。这就是所谓的学问:既学又问。
6.要有毅力、要有恒心:基本上要有一个认识:数学能力乃是长期努力累积的结果,而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所能达到的。
您可能花一天或一个晚上的功夫把某课文背得滚瓜烂熟,第二天考背诵时对答如流而获高分,也有可能花了一两个礼拜的时间拼命学数学,但到头来数学可能还考不好,这时候您可不能气馁,也不必为花掉的时间惋惜。
高中数学复习的五大要点分析一、端正态度,切忌浮躁,忌急于求成
在第一轮复习的过程中,心浮气躁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主要表现为平时复习觉得没有问题,题目也能做,但是到了考试时就是拿不了高分!这主要是因为:
(1)对复习的知识点缺乏系统的理解,解题时缺乏思维层次结构。第一轮复习着重对基础知识点的挖掘,数学老师一定都会反复强调基础的重要性。如果不重视对知识点的系统化分析,不能构成一个整体的知识网络构架,自然在解题时就不能拥有整体的构思,也不能深入理解高考典型例题的思维方法。
(2)复习的时候心不静。心不静就会导致思维不清晰,而思维不清晰就会促使复习没有效率。建议大家在开始一个学科的复习之前,先静下心来认真想一想接下来需要复习哪一块儿,需要做多少事情,然后认真去做,同时需要很高的注意力,只有这样才会有很好的效果。
(3)在第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该转移到基础复习上来。
因此,建议广大同学在一轮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静下心来,认真的揣摩每个知识点,弄清每一个原理。只有这样,一轮复习才能显出成效。
二、注重教材、注重基础,忌盲目做题
要把书本中的常规题型做好,所谓做好就是要用最少的时间把题目做对。部分同学在第一轮复习时对基础题不予以足够的重视,认为题目看上去会做就可以不加训练,结果常在一些“不该错的地方错了”,最终把原因简单的归结为粗心,从而忽视了对基本概念的掌握,对基本结论和公式的记忆及基本计算的训练和常规方法的积累,造成了实际成绩与心理感觉的偏差。
可见,数学的基本概念、定义、公式,数学知识点的联系,基本的数学解题思路与方法,是第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不妨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的函数部分为例,就必须掌握函数的概念,建立函数关系式,掌握定义域、值域与最值、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对称性等性质,学会利用图像即数形结合。
三、抓薄弱环节,做好复习的针对性,忌无计划
每个同学在数学学习上遇到的问题有共同点,更有不同点。在复习课上,老师只能针对性去解决共同点,而同学们自己的个别问题则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与同学们的讨论,并向老师提问来解决问题,我们提倡同学多问老师,要敢于问。每个同学必须了解自己掌握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要明确只有把漏洞一一补上才能提高。复习的过程,实质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解决了,复习的效果就实现了。同时,也请同学们注意:在你问问题之前先经过自己思考,不要把不经过思考的问题就直接去问,因为这并不能起到更大作用。
高三的复习一定是有计划、有目标的,所以千万不要盲目做题。第一轮复习非常具有针对性,对于所有知识点的地毯式轰炸,一定要做到不缺不漏。因此,仅靠简单做题是达不到一轮复习应该具有的效果。而且盲目做题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面性。在概念模糊的情况下一定要回归课本,注意教材上最清晰的概念与原理,注重对知识点运用方法的总结。
四、在平时做题中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忌不思
1.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运算习惯。
部分同学平时学习过程中自信心不足,做作业时免不了互相对答案,也不认真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会而不对”是高三数学学习的大忌,常见的有审题失误、计算错误等,平时都以为是粗心,其实这就是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必须在第一轮复习中逐步克服,否则,后患无穷。可结合平时解题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逐题找出原因,看其是行为习惯方面的原因,还是知识方面的缺陷,再有针对性加以解决。必要时作些记录,也就是错题本,每位同学必备的,以便以后查询。
2.做好解题后的开拓引申,培养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解题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一题多解和举一反三中得到提高,因而解完题后,需要再回味和引申,它包括对解题方法的开拓引申,即一道数学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去分析,可以有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
考虑的愈广泛愈深刻,获得的思路愈广阔,解法愈多样;及对题目做开拓引申,引申出新题和新解法,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发散思维,激发创造精神,提高解题能力:
(1)把题目条件开拓引申。
①把特殊条件一般化;②把一般条件特殊化;③把特殊条件和一般条件交替变化。
(2)把题目结论开拓引申。
(3)把题型开拓引申,同一个题目,给出不同的提法,可以变成不同的题型。俗称为“一题多变”但其解法仍类似,按其解法而言,这些题又可称为“多题一解”或“一法多用”。
3.提高解题速度,掌握解题技巧。
提高解题速度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解题方法的巧妙与简捷;二是对常规解法的掌握是否达到高度的熟练程度。
五、学会总结、归纳,训练到位,忌题量不足
我在暑期上课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是一看到题目就开始做题,这也是一轮复习应该避免的地方。做题如果不注重思路的分析,知识点的运用,效果可想而知。因此建议同学们在做题前要把老师上课时复习的知识再回顾一下,梳理知识体系,回顾各个知识点,对所学的知识结构要有一个完整清楚的认识,认真分析题目考查的知识,思想,以及方法,还要学会总结归纳不留下任何知识的盲点,在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对各个知识点的细化。这个过程不需要很长的时间,而且到了后续阶段会越来越熟练。因此,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有助于训练自己的解题思维,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实践出真知,充足的题量是把理论转化为能力的一种保障,在足够的题目的练习下不仅可以更扎实的掌握知识点,还可以更深入的了解知识点,避免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由于高考依然是以做题为主,所以解题能力是高考分数的一个直接反映,尤其是数学试题。而解题能力不是三两道题就能提升的,而是要大量的反复的训练、认真细致的推敲才会有较大的提升。有句话说的好,“量变导致质变”,因此,同学们在每章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做足够的题,才能够充分的理解这一章的内容,才能够做到对这一章知识点的熟练运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 导入法 教学质量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课题导入的好与坏,也直接影响到这堂课的教学质量,如果学生对导入的方法感兴趣,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主导作用,在导入新课时,采用多种方法,创设特定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进入课题。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中数学教学的导入方法。
一、采用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都喜欢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因为高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较强,看问题比较全面,教师在导入新课题时采用直接导入法,更能突出主体,点出课题,让学生很快投入到新内容的学习中,并对新内容感兴趣。
例如,在讲“证明函数单调性”时,教师就可以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在进入课题时直接把函数单调性的定义板书出来,并告诉学生单从图象观察出来的函数单调性是不准确的,只有通过定义证明之后,才能确定。随后教师及时提出用定义证明的方法和步骤,让学生证明,学生很快就能接受,并能理解本课所学内容。这种方法直截了当,对学生快速理解所学内容很有帮助。
二、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可采用回顾复习导入法导入新课内容。因为到了高中阶段,学生所学的内容多了,学过的旧知识也比较多,而且新旧知识之间联系比较紧密,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在导入新课题时,教师先让学生复习学过的旧知识,再自然而然地进入新知识的讲解。教师运用这种方法导入新课内容,不但让学生复习和巩固了旧知识点,而且也引导学生把新知识点一步一步进行吸收和理解,能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用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启发数学思维,增强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例如,在讲“反函数”时,教师先让学生回忆函数及映射相关的基本定义和概念。告诉学生,任意一个函数y=f(x),不一定有反函数。如y=x2 (x∈R),由y=x2,解得对于每一个确定的函数值y,有两个x值与之对应,不符合函数定义,所以y=x2(x∈R)没有反函数。因此,只有当函数y=f(x)的对应法则f是从定义域到值域的一一映射时,它才存在反函数,而且是唯一的。通过这样的函数例式,引进反函数的概念。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找到与新知识点相关的支点,就能清楚地了解反函数与原函数的关系,并且快速了解反函数的定义。
三、采用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探究问题,并能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正确的解答,是现在高中教师所面临的任务。所以,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导入新课内容时,可以有意创设问题情境,让疑问成为悬念,并提出一些与所导入的新知识点有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解答,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让学生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来探索新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讲“余弦定理”时,教师可利用学生都熟悉的直角三角形的三边要满足勾股定理的条件:c2=a2+b2,提问:非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又是怎么样的呢?而在锐角三角形中的三边关系是否是c2=a2+b2-x?与此相似钝角三角形中的三边的关系是不是c2=a2+b2+x?如果上面这些关系成立的话,那么其中的x=?教师通过巧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从对勾股定理的“设疑”中导入余弦定理的推证,进而正确理解余弦定理。
四、采用类比导入法
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类比导入法也很常用。在讲解新知识时,如果与学过的知识相类似,教师可以通过类比法引入新课题内容,与旧知识进行对比,学生通过对旧知识的特征的理解,就容易接受新课题内容,从而自然地完成新旧知识点的过渡。
例如,在讲“对数、指数不等式的解法”时,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导入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对数和指数的方程式的解法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类比,将已知条件和未知条件很自然地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得到满意的效果。
五、利用名言、名句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精炼的名人名言等,导入新课题内容,能体现出数学的美感。
例如,在讲“平面”时,教师可事先把古代名人诗句“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板书在黑板上,学生都学过,感到很新颖,不知教师下一步会做什么,都会看着黑板低声默读起来。这时,教师告诉学生,诗中“水面初平”中隐含了“平面”的概念,古人都知道,难道我们连古人都不如吗?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为进一步讲授新课作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