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8篇

时间:2023-08-02 09:26: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域经济发展类型,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域经济发展类型

篇1

    要创新精简思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的“改造”优于“撤并”,把县域相应的分支机构逐步改造成以经营微小企业、小企业和个体户业务为主的专业零售支行,或者将所属县级支行整体移交给当地农村信用社。此外,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一是结合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股份制或合作制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强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符合“三农”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三是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适当降低门槛准入条件,通过加强培训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四是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县域分支机构,进一步丰富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机构体系。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股权设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约束机制,严格风险监控考核,建立健全风险校正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增强服务功能,根据不同地区发展不同模式;适当采取国家扶植、地方政府负责制。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更高要求,因此,要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一是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县域农业保险体系;二是要拓展县域资本市场,建立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等机构,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连续出台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农村金融业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扶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金融创新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只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才能与经济同发展。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也要不断创新,以增强其服务功能。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切实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创新服务。

    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可考虑适当降低税率扶持。二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扶持功能,加强支农再贷款的力度;三是发挥农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在大型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适当发挥其政策性作用。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工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比重较高,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主导县的金融支持应侧重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植政策。例如,县域金融机构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贷款准入门槛,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服务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服务业主导县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应注重对旅游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首先,县域金融机构应支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综合考虑旅游产业链的资金投向,合理分配贷款资金。其次,县域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金融需求。例如,实现各银行的联网和拓展针对旅游者的消费信贷。最后,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现代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越来越鲜明的特征就是经济金融化,这表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县域经济的发展,自然也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县域金融作为执行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基础环节,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杠杆作用。本文从县域经济与县域金融匹配发展视角,探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金融对策分析。面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县域金融等突出问题,构建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并针对县域经济中不同产业模式进行金融支持。

篇2

>> 中国海岛经济发展模式及其实现途径研究 当前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经验模式探析 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 推进弋阳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思考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县域经济发展的差异及模式选择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思考 贵州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创新 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动因及模式探讨 浅谈PPP模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特色农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的大竹模式 循环经济:一种发展模式的创新 突围万绿湖一个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经济发展大潮中,女性的柔韧是一种智慧的力量 关于中国县域生态经济发展模式探究 我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战略方式――产业集群 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探讨 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4 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

参考文献:

[1] 张耀光,刘桓,张岩,王圣云. 中国海岛县的经济增长与综合实力研究[J]. 资源科学,2008(1):18-24.

[2] 刘锴,殷继青. 中国海岛县(区)产业结构评价及综合实力测度[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10):1165-1168+1173.

[3] Ni X, Wu Y, Wu J, et al. Scenario analysi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ongming Island: water resources sustainability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2, 439: 129-135.

[4] Gu K, Wall G. Rapid urbanization in a transitional economy in China: the case of Hainan Island [J]. Singapore Journal of Tropical Geography, 2007, 28(2): 158-170.

[5] 张耀光,陶文东.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演进特点研究[J]. 经济地理, 2003(1):47-50.

[6] 耀光,刘锴,江海旭. 海岛旅游资源评估与竞争力空间结构分析――以中国12个海岛(县)为例[J]. 海洋经济,2012(5):34-42.

[7] 张耀光. 中国海岛县经济测度与综合实力演变[J]. 海洋经济, 2012(1):34-41.

[8] 张耀光,张岩,刘桓. 海岛(县)主体功能区划分的研究――以浙江省玉环县、洞头县为例[J]. 地理科学,2011(7):810-816.

[9] 张耀光.中国海岛县产业结构新演进与发展模式[J]. 海洋经济,2011(5):1-7.

[10] J・A・熊彼特: 经济发展理论[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0.34 -56.

[11] Can H, Hongbing D. The model of developing low-carbon tourism in the context of leisure economy [J]. Energy Procedia, 2011(5): 1974-1978.

[12]张艳玲,李悦铮,曹威威. 基于低碳视角的中国海岛旅游发展初探[J].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1(6):48-50.

[13]安同江,车慧颖. 低碳旅游理念及海岛低碳旅游发展模式探析[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2):106-111.

[14]黄莹,廖翠萍,赵黛青. 东澳岛低碳旅游发展途径及政策研究[J]. 科技管理研究,2014(1):239-242.

[15]张耀光,刘锴,郭建科,马慧强. 中国海岛港口现状特征与类型划分[J]. 地理研究,2013(6):1095-1102.

[16]叶云飞.试论海岛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以舟山群岛海洋文化产业发展为例[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4):14-18.

[17]姜福龙.长岛蓝色经济发展问题探讨[J].经济师, 2010(10):215-216.

[18]刘国斌,陈治国. 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变革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 东北亚论坛,2007(2):64-68.

篇3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指标;发展模式

1.县域经济的内涵及特征

1.1 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

高焕喜(2005)指出,县域经济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县域经济是县域范围内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综合;狭义上,县域经济指的是以县级经济区域为地理空间,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具有地域特色,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孟宪江,刘福刚(2005)认为,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资源配置,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特殊区域经济。冯德显(2004)指出,县域经济指的是县域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系统,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占据特殊的重要地位。朱舜(2001)认为,县域经济是县行政区域多种经济活动交织形成的经济有机体。

综合上述学者观点,县域经济是指在县级行政区划范围内,以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涉及产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以集镇为纽带,以农村为腹地,广大乡村为基础的区域性经济,包括县城经济,乡镇经济,村域经济各个层次。

1.2 县域经济的特点

区域性。王怀岳(2001)指出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具有一定的范围,在地理上具有一定的位置和相互间可分的行政界线。县域经济的社会再生产过程,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县域的经济管理权限也集中在这一范围内。有学者认为,由于各个县域地理位置、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的不同,不同县的县域经济发展差别很大,存在明显区域性的特点。

开放性。陈清(2004)指出,由于县域之间存在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县域之间必然存在差异和梯度。县域经济的发展必然以与外界交往为前提。凌耀初(2005)指出,县域经济不仅仅等同于县行政区划的经济,它可以突破人为划分的区域和边界,实现经济的集聚和交流。张秀生(2007)指出,尽管县域经济使在县行政区域长期稳定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县域经济可以在更大区域内进行资源配置,形成跨县域的经济协作网络、贸易集散地或某一专业化生产中心。

过渡性。张红宇指出县域经济的过渡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桥梁,二是农业经济与工业经济的结合点。高焕喜(2005)指出,这种过渡性一方面是由行政性的特点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受经济社会条件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县域经济所属的层次。在县域经济的层次中,县域经济是中心层次,乡镇经济使介于县域和村域之间的纽带层次,村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层次。(李润田,2004)

综合性。肖越(2011)指出,县域经济是集三次产业、产品和服务活动、经营与管理为一体,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学者们指出,县域经济的综合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产业一应俱全,既有农业经济,又有工业和服务业经济;二是为县域经济建设服务的基础设施齐全,其经济部门和行业构成完整;三是县域经济包含了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和私有、混合经济。同时,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也将长期在县域经济中存在。

2.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

肖越(2011)指出,在经济指标体系设计中应当遵循以下原则:明确界定评价体系的统计范围,从现实出发,代表性和综合性,注重指标的内在联系。余鲁(2004)认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应是全方位和科学的,但从指标体系建立的角度来说,可操作性更为重要。曾智(2010)认为指标建立的几个原则包括:全面性和综合性,合理性,可行性,动态性。李首涵(2007)等学者认为的原则还包括科学性、客观系统和可靠以及可比性。

纪明(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集中反映了县域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的全局发展,包括县域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情况。田全房(2007)指出,县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是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分析,各指标之间应是相互联系和依存的。

余鲁(2004)指出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投入,二是经济发展的投入绩效,三是资源禀赋。曾智(2010)提出的经济指标体系分为四个方面:经济发展数量(GDP,人均GDP),经济发展质量(每百元固定资产产值),经济发展结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在产业体系中的比重),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指标(非国有经济投资额占总投资额的比重)。

综合学者们的观点,县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全面性、动态性、可比性、层次性、可行性、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原则。考察指标主要包括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资源禀赋。

3.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3.1 产业主导模式

工业主导模式。针对中部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姜保雨(2006)指出,要大力发展工业,建立完善的现代工业体系,提高经济实力。赵伟(2007)指出,工业主导模式的经济中,第二产业在产值和就业比重都应当占据主导地位,他将这种工业化模式分为:大城市依托型,内生型,开放型。

农业主导模式。赵伟(2007)指出,农业驱动型县域经济不是基于农产品数量扩张,而是重在市场性农业的发育和建设。闫天池(2003)指出,农业主导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并非单一的,可分为种植业主导,畜牧业主导和渔业主导,根据资源条件的差异,县域之间各有不同。

服务业主导模式。第三产业驱动型的经济发展,指的是通过服务业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三大产业全面进步(赵伟,2007)。邹进泰,彭先镇(2005)认为,这种模式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批发市场带动模式,在县域之外的范围形成较大的辐射力,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一种是旅游开发模式,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以旅游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3.2 资源禀赋型模式

人文资源推动模式。一是劳务经济型模式。梁兴辉,王丽欣(2009)指出,这种模式的劳务输出方是相对贫困地区,劳务输出到较发达地区后,积累一定的资金技术,返乡创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二是科技型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是以科技为突破点,发展高科技产业,进行科技的创新改革

自然资源推动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三种类型:特殊气候和地形条件形成的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资源优势;依靠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资源性工业;依靠丰富的自然风光等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宋效忠,贾谋,骆宏伟,2010)。

3.3 主体推动模式

政府推动模式。这种模式是指政府直接介入到县域经济领域,推动其发展。政府不仅提供基本的制度和政策环境,还会制定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引导投资者进入,引导外部资源和企业家的加入(梁兴辉,王丽欣,2009)。

市场推动模式。一些县域经济的发展并非靠“官方”渠道进行,而是通过民间渠道展开的。市场可以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选择依靠两个市场中任何一个,也可以选择二者兼顾。

企业推动模式。大型企业往往可以带动一个县域的经济发展,这是产业发展的高级形态。这些企业往往是一体化、集团化程度高的企业,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在县域经济参与国内、国际竞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陈秀山,孙久文,2005)。

4.结语

关于县域经济的阐述充分体现了其基础性地位,它是国家最基础的经济发展和布局的单元。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家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具有动态性,应考虑其实用性,分析其特殊性和偶然性。县域经济模式的选择是县域生产力、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具体体现。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自然资源禀赋和外部环境条件会影响县域经济的具体发展模式的选择。对于上述经济模式的分类都有一定的科学性,在实践中也有很好的指导价值。但可能会缺乏整体的把握,难免出现交叉和遗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论的综合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梁兴辉,王丽欣.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2009(2).

[2]赵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基于产业驱动的视角[J].武汉大学学报,2007(4).

[3]陈清.关于县域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J].学术论坛,2004(1).

篇4

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县域经济总体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在全国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较高的份额,一些发达地区的县域经济更是在快速发展。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一共有2072个行政单位被列入到县域经济统计的范围,全部县域单位的人口总数超过了9.62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3%;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为4734亿元,和上年相比增长了25.9%,约占全国的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达36656亿元,比上年增长29.8%,约占全国的4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332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2%,约占全国的42%。县域经济的GDP约占全国GDP的60%。2002—2005年,全国县域人均GDP占当年全国平均数的比重不断提高,分别是71%、72.8%、74.8%、77.4%。县域经济发展出现了整合提升趋势,区域差异逐步缩小。但同时,受特殊的地理位置、经济发展水平与基础设施,以及行政、财政、金融及整个宏观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县域经济发展还面临以下主要问题。(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区域发展的总体格局基本一致,即发达的县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落后的县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见表1)。由表1可知,全国东、中、西部县域经济在县域人口平均规模、总产值平均规模及地方财政收入平均规模等方面的差异都很大。2006年,全国一共有204个县的地方财政收入预算超过5亿元,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有144、28、26和6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元以上的县全国共有118个,主要也分布在东部地区。百强县的分布表现出了同样的特征,主要都集中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内。2005年,县域人均GDP占全国人均GDP的67.5%;其中,人均GDP最高的百强县是最低县域人均GDP的16.1倍。(二)产业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多层次和城乡差别的存在,县域经济的工业化水平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发展效益农业和兴办乡镇企业县域经济结构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第一产业比重约25%,从整体上来说,县域经济仍旧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基本特征。工业方面,不少地区还是以生产原材料和半成品为主,产品技术含量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此外,农业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广尚未形成,与此同时,第三产业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比重过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3]以吉林省为例,根据吉林省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全省共实现GDP总额8577.0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GDP总额1050.15亿元,比重为12.2%,第二产业实现GDP总额4417.39亿元,比重为51.5%,第三产业实现GDP总额3109.52亿元,比重为36.3%。三个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3.0%、67.1%和29.9%。可见,吉林省工业特征不够明显,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不合理,从而导致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增长缓慢。[4](三)县域金融问题突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我国县域金融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包括商业性、政策性、合作性金融机构在内的县域农村金融体系(见表2)。但是,我国县域融资难的困境并没有得到改善,县域经济的金融问题比较突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主要集中投放在大城市、大企业以及国家支持的重点项目。与此同时,一些商业银行开始调整经营策略,县域经济的分支机构开始退出市场,县及县以下的金融机构网点大幅减少,这些都导致商业银行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严重不足。2.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弱化农业发展银行专营农副产品的收购资金的供应和管理工作,农产品的开发、农业的技术进步以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却得不到应有的金融扶持。3.农村信用合作社融资能力较弱农村信用社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一支重要力量,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农村信用社承担了县域经济发展的任务,但这种本身就是高风险、低收益的任务在国家相应的优惠政策中没有得以实现,又没有享受到等同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待遇的情况下,使得农村信用社的融资能力趋于不断弱化。与此同时,由于农村信用社多年积累的历史问题较多,资金短缺,严重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支农实力。此外,县域企业还普遍存在着信用观念淡薄,还贷意识差的现象。有些企业信用能力差,抵押担保难,达不到银行的贷款条件。这些现象严重制约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能力和贷款投放信心,出现了银行“难贷款”和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两难局面,县域金融生存发展环境不容乐观。[5]

金融视角下的对策分析

(一)优化产业结构,打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县域经济结构的构建和调整,需要金融部门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金融部门支持构建合理的县域产业结构,必然要依托于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县域金融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是进一步优化县域投资环境,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广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宏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即与金融业的生存、发展具有互动关系的社会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其主要强调金融运行的外部环境,是金融运行的一些基础条件。狭义的金融生态环境是指微观层面的金融环境,包括法律制度、行政管理体制、社会诚信状况、会计与审计准则、中介服务体系、企业的发展状况及银企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打造良好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是一项需要在地方党政班子的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协同运作的整体工程。一是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强地方政府对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组织领导,制定区域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建立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长效机制,逐步探索建立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体系,推动金融生态建设进程。二是进一步完善金融法制环境。法律环境是金融生态主体最为重要的外部环境之一,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前提;金融法制化是建设和谐金融生态的实质内容,是金融立法、执法与司法的综合体现。三是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良好的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有序运行的基本前提,重点要放在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的建设上,加快信用立法进程,实现信用市场的有法可依;加快整合银行和有关部门的信用资源,避免信息分割与重复建设;同时要大力发展专业化金融中介机构,积极培育各类信用市场主体,构建多层次、多样化、全方位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二)构建合理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需求由于我国县域资源禀赋不同,经济结构存在差异性与不平衡性,使得经济活动主体的层次特征明显。因此必须构建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以及社区互助金融相结合的金融组织体系,满足县域经济发展多层次需求,强化金融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1.调整国有商业银行机构体系,合理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国有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机构改革与支持县域经济的关系。国家应通过不同渠道引导商业银行履行社会责任,纠正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严重偏离农村的倾向。要创新精简思路,国有商业银行县域分支机构的“改造”优于“撤并”,把县域相应的分支机构逐步改造成以经营微小企业、小企业和个体户业务为主的专业零售支行,或者将所属县级支行整体移交给当地农村信用社。此外,央行要充分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引导商业银行处理好“面向三农”和“商业运作”的关系,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2.大力发展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地方性商业银行一是结合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将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农村信用社与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的城市郊区农村信用社,改造成农村股份制或合作制商业银行。二是进一步强化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大力发展符合“三农”与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中小金融机构。三是积极发展多种类型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适当降低门槛准入条件,通过加强培训确保各项业务正常开展。四是允许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县域分支机构,进一步丰富服务县域经济的金融机构体系。3.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主要内容包括:明晰产权关系,完善股权设置,建立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约的法人治理结构,满足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强化约束机制,严格风险监控考核,建立健全风险校正和市场退出机制;同时增强服务功能,根据不同地区发展不同模式;适当采取国家扶植、地方政府负责制。4.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随着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提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更高要求,因此,要积极拓展县域非银行金融体系。一是要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县域农业保险体系;二是要拓展县域资本市场,建立信托、租赁、信用担保、咨询等机构,以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多样化需求。5.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近年来,中央加大了对县域金融的政策支持力度,连续出台了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定向费用补贴、农村金融业务税收优惠等一系列具有正向激励作用的扶持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6.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创新力度金融创新是金融活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只有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金融才能与经济同发展。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县域金融也要不断创新,以增强其服务功能。要主动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变化,切实加大县域金融开放度,实现金融机构类型多样化创新服务。(三)县域经济中不同主导产业模式的金融支持从以上的分析看出,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县域金融支持,但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获得的金融支持不能满足旺盛的金融需求。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县域经济发展基础不一样,产业发展模式各异。要充分发挥金融对县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就必须进一步分析县域经济中不同产业模式的金融支持。1.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农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属以农业主导型产业模式为主,随着县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农业基础产业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形成了以商品性农业生产为龙头,兴办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从农业主导县的经济发展来看,应着重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合作组织的金融支持。一是大力发展农村信用社建设,农业作为弱质产业,可考虑适当降低税率扶持。二是发挥货币政策的扶持功能,加强支农再贷款的力度;三是发挥农业银行主力军作用,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四是农业发展银行在大型农产品的流通和加工领域适当发挥其政策性作用。2.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工业主导型产业模式,即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比重较高,工业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随着产业结构逐步升级,异军突起的乡镇工业已发展成为县域经济的主体力量。工业主导县的金融支持应侧重增强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优化县域金融环境,对中小企业采取一些特殊的扶植政策。例如,县域金融机构可以结合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适当放宽贷款准入门槛,完善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等。3.服务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是我国服务业主导县呈现出的一个共同的特点。对旅游产业的金融支持应注重对旅游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支持。首先,县域金融机构应支持旅游产业链的发展,综合考虑旅游产业链的资金投向,合理分配贷款资金。其次,县域金融机构要改进和创新服务方式,满足旅游者的金融需求。例如,实现各银行的联网和拓展针对旅游者的消费信贷。最后,大力扶持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良好的旅游环境。

篇5

关键词:新常态;河南;县域经济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7-0148-02

一、研究背景

第一次提出“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省的行程中。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从结构层面看,经济结构全面变化,优化升级;从动力层面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化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综合性和区域性的基本单元,国民经济的基本支柱和调节城乡关系的基本环节。《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6)》指出,“2015年,中国经济仍旧延续了深度调整的态势,县域经济增速总体出现更为显著的下滑,更多县域经济体出现更大幅度的负增长,对当地经济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新常态经济发展形势与在城市经济依然发挥“排头兵”重要作用而农村经济作业依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形势下,县域经济长期被忽视而导致作用尚未完全开发与发挥,制约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新常态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河南省县域总数108,其中包括88个县和20个县级市,50个市辖区。据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河南省总人口大约10 722万人,县域平均面积近1 400平方公里,县域土地占全省的90.7%。河南省108个县域经济的GDP总量达24 454.28亿元,占全省GDP总量的69.9%。在2016年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中,河南省有新郑、巩义、荥阳、义马、新密五个县域上榜。全省县域经济已经成为支撑河南省的根本经济,因此,立足河南省县域经济现状,依据县域GDP、产业结构比重等指标对108个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分类,分为工业主导型、农业主导型、第三产业拉动型等三大类型。

1.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

工业主导型县域,是指工业产值在GDP中占主导地位或绝对优势,工业的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其中一部分工业主导性县域经济依托本地区的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比如,荥阳矿产资源丰富、义马市的煤炭储量21亿吨,素有“豫西百里煤城支撑”之说,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这些县域经济主要是对资源进行加工,创造工业产业链,开辟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培育支柱产业,从而提升县域经济整体实力。

2.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

在农业主导型县域经济中分为现代农业主导型和传统农业主导型。对于现代农业主导型县域,第一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在10%―20%,第二、三产业总产值比重达到80%以上,第二产业比重平均达到60%以上,通过发展农业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对于传统农业主导型的县域,大多是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如河南省的正阳县、封丘县、滑县、淮阳县、杞县、内黄县等县域,其第一产业产值占县域总产值比重的30%以上,缺乏工业资源和工业基础;第二产业的比重低于50%,县域经济发展缓慢。整体县域经济实力较弱,在全省的县域经济排名中较为落后,甚至个别县域经济的发展史水平属于贫困县。

3.第三产业拉动型县域经济

在第三产业拉动型中,该县域经济主要利用县域内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或劳动力资源,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并且其第三产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多在30%以上。如鲁山县、卫辉市、嵩县、武钢县、偃师市、洛宁县、汝州市、陕县等县域,主要通过对现有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等资源的开放,通过发展旅游、文化等第三产业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三、新常态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瓶颈

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各县域结合自身条件和优势的情况下,因地制宜,探索出了具有特色化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取得一定成绩。《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人均GDP为49 992元,而河南省人均GDP为39 12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河南省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于河南省各县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差异从而导致县域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从《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发现,河南省108个县域中有11个县的人均GDP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1.5倍以上,属于河南省县域经济水平最发达的地区,这11县域分别为义马市、荥阳市、新郑市、中牟县、沁阳市、新密市、巩义市、新安县、淇县、孟州市、登封市;而不及全省人均GDP50%的县域,是河南省县域经济中相对贫困的地区,如邓州市、平舆县、卫辉市、柘城县、淮滨县、获嘉县、虞城县、商水县、正县、沈丘县、卢氏县、南召县、郸城县、社旗县、息县等,这些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滞后。

2.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

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我国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8.9%、40.9%、50.2%,而河南省第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1.4%,48.4%,40.2%。个别县域如义马、巩义、登封、新密市、荥阳市、中牟县的第一产业却不足5%。另外还有一些县域如河南省的正阳县、封丘县、滑县、淮阳县、杞县、内黄县、新蔡县、睢县等县域,第一产业比重超过30%,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属典型粗放型农业发展模式,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

四、新常态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优化建议

在新常态背景下,河南省必须创新县域经济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总的建议是,在准确把握新常态形势下,河南省及各级政府积极引导,继续坚持不懈深化经济改革激发县域经济的创新活力,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培育和壮大区域特色经济,逐渐扩宽县域经济发展的视野,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机制,促进县域间经济协调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的辐射范围和作用,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原则,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不同区域的共同可持续发展,实现河南省经济的稳健发展。

(一)工业主导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加强政府引导,加大资金扶持

在河南省各级人民政府的引导下,加强政府职能,对于工业主导型县域的发展要有计划地利用和开发,发挥政府引导改造传统产业。尤其对于资源衰退型的县域而言,应加强对资源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逐渐改变县域发展模式,引导其从衰退型的资源主导型的传统县域经济发展模式向其他类型的转变,分阶段制定县域经济振兴规划,引导财政加大资金扶持,发挥政府导向作用;并且要对老工业区的环境进行治理,如填充废井等措施。

2.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新型工业化

从现有数据来看,县域经济水平高、发展快的地区,都是依靠工业拉动经济增长,处于县域经济的起步阶段,很多工业存在规模较小,技术相对落后等情况,建设新兴工业特色产业集聚群,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的矛盾走资源节约型道路。增强推进新型工业主导型县域建设,强化工业主体意识,优化工业经济结构。完善县域功能,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集聚力,优化城市环境,创新创业,发挥重点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本地区的区域优势,形成特色优势行业,吸引资金和技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稳步升级,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二)农业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优化经济结构,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对于以发展传统农业型的县域经济模式而言,农业生产并没有形成特色优势,民众人均GDP不高,普遍低于河南省人均GDP水平。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要优化县域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针对不同传统农业型地域的农产品优势,要因地制宜,优先发展和选择市场前景较好、经济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发展县域特色农业经济。加快科技转型,加快县域特色农业产业化进程,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积极创造条件和外部环境,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农业科技含量,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也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过程中的必然选择,从而扩大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和规模,更好适应市场需求。

2.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好农产品深加工

尤其对于河南省县域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农业生产水平低、抵御各种灾害的能力较差,同时经济相对落后、农业又是其县域经济的主要来源的地区,农业关乎整个县域内人们的温饱问题。据统计,这些县域的粮油、豆类、蛋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较高,但产后加工程度较低,造成很多农产品进入市场之后供过于求而价格暴跌,甚至很多新鲜蔬果烂在田地中无人问津。因此,要在农业产品的基础上进行产品的深加工,应对市场中供过于求的现状,缓解农民因农产品投入大而产出低甚至亏损的现状。如τ诤芏嗯┎品,可以采用科技手段,加工成易长期储存的罐头包装等形式农产品,减少亏损,扭转单纯只靠农产品输出的局面。

(三)第三产业拉动型县域经济的发展路径

1.强化县域文化产业特色,开发旅游商品

尤其是拥有较好自然人文景观、传统文化资源的县域,应加快服务性政府建设步伐,合理科学规划现有资源,发挥文化旅游资源的优势和作用,发展文化产业特色和重点,开发具有县域特色的旅游商品,带动其他乡镇和相关产业发展,提升县域经济的优势和竞争力。比如,河南省浚县近来年在政府积极引导文化产业发展下,形成特色文化产业,举办以浚县正月古庙会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节,节庆期间最高日客流量可达20多万人,成为华北第一大庙会,并且民俗节中有各种民间手工技艺,如泥咕咕,已经成为有着浓厚的文化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和专家学者的好评。

2.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拓宽融资渠道

加大对县域内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加因第三产业带动的地域承受力,尤其做好与资源相匹配的基础设施建设。另外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支持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筹集资金,拓宽融资渠道,共促县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浚县县政府合理规划城区建设,拉动外来资金投入,开发“古城文化”改造项目,进一步弘扬历史传统文化,以旅游文化促全县经济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

(一)县域经济总体保持较快发展,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占据了相当高的份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08年底,县域经济GDP约占全国GDP的60%;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等指标均占全国的1/3左右。

(二)一些发达县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一个亮点。2008年,全国百强县人口占全部县域的7.7%,行政区域面积占1.3%,实现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部县域的1/4强,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1/3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46.7%,出口总额占2/3。人均GDP3.4万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 495元。

(三)全国形成了一批县域经济发展的成功模式。全国县域大概形成了三类富有特色的发展模式:第一类是广东模式,即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部分产品占据了国内外市场的较大份额。第二类是江浙模式,即走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民营经济,通过块状经济振兴县域的好路子,目前江苏和浙江县域经济已占70%左右的份额。第三类是山东模式,即一方面依托区域优势实施对外开放,另一方面依托专业化市场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并取得巨大进步。

二、当前县域经济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全国县域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发达县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而落后县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

(二)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层次偏低,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供应不足。目前,全国县域经济的一产比重约25%,而2008年全国GDP中一产的比重是11.7%。因此,县域经济整体上仍然没有摆脱“农业大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的总体特征。

(三)县域经济的发展方式有待转变,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盲目性。片面理解发展工业化仅为上项目、建工厂、建开发区,个别项目能耗高、污染重。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和对“三农”利益的损害。

(四)县乡财政困难问题仍然突出,县级政府经济调节和公共服务的能力不足。除少量经济强县外,县级政府动用各方面力量发展经济、调控经济的手段不强,自主加强公共服务的能力普遍较弱。

(五)县域经济的体制束缚仍较严重,自我发展能力和活力有待增强。在行政管理体制方面,随着地改市的推行,由市管县带来的体制性负面效应也越来越明显。一方面,因机构层级较多,行政成本增加,行政效率下降;另一方面,市级政府往往倾向于调配市域内资源来集中发展中心城市,由此造成了县域经济自身活力不强、财力不足、资源不够。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不适应现代化生产经营的问题正日益显现,农用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仍受诸多制约,而“农地入股”试验也存在着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偿债”风险。在企业改革发展方面,虽然县乡国有集体企业的改制已取得重要进展,但企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普遍没有建立起来,县域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人才、咨询、物流服务等方面存在着较多障碍。

三、政策建议

(一)制定出台指导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目前,我国还没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国家有必要根据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尽快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县域经济发展的定位、方向、原则、重点领域和政策支持的基本框架,从总体上引导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研究制定配套性政策体系,努力解决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制约。在财税政策上,建议突出县级事权与财权相匹配、控制县乡财政风险、增强县域发展能力三大目标,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区规划,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增加和规范国家、省、市三级对县乡的财政转移支付,增强财政困难县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和促进发展的财政能力,逐步解决因体制、政策原因造成的学校建设负债和乡镇企业负债的历史遗留问题;在金融政策上,建议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将其定位由“服务三农”扩展到“服务县域经济”,使新农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与县域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在科技和人才政策上,加大政府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力度,通过支持农业企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把适应市场的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辐射转移到农村。

篇7

关键词:保定市;县域经济;时序差异;空间差异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049-03

一、保定市县域经济时序差异分析

区域绝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绝对量的非均等化现象。区域相对差异是一定时期内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变化速度的非均等化现象。其中衡量绝对差异的指标有离差、标准差;衡量相对差异的有极值差率、变异系数、加权变异系数、离均差系数、加权离均差系数、泰尔(Theil)系数和基尼(Gini)系数。本文以保定市2000―2013年各县的GDP和人口数量(《保定统计年鉴》2001―2014年)作为测算的基础数据,用标准差和泰尔系数来衡量保定市县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

(一)绝对差异指标

标准差值越大,表示区域经济差异越大。标准差计算公式如下:

S=

式中S是标准差;Xj是区域内j地区的人均GDP,X是区域的人均GDP,N是区域内子区域数量。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标准差(如图1所示)。

(二)相对差异指标

泰尔指数是一种具有空间可分解性的区域差异分析方法,可以用来分析区域差异总体变化过程、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的情况以及区际差异和区内差异变化对区域整体差异变化的影响。其值越大,表示差异越大。泰尔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T=[×log()]

式中T是泰尔指数;G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GDP值,G是区域的GDP总值,Pi是区域内第i个子区域的总人口,P是区域总人口。基于此式计算的人均GDP泰尔指数(如图2所示)。

(三)时序特征

从上页图1可以看出,使用标准差测度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绝对差异总体呈上升趋势,十四年来扩大了3.34倍。以2003年和2008年为界,各县绝对差异分为三个阶段:2003年以前上升较快;2003―2008年上升较为缓慢,甚至2003―2004年出现小幅度下降;2008年以来各县绝对差异呈现明显上升速度加快,且保持稳定上升势头,2012年比2008年增长68.97%。整体来说自2000年以来保定市各县经济绝对差异呈上升趋势。

从图2可以看出,使用泰尔指数测度的保定市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现相对平稳局部小幅度变化趋势。以2003年为界,各县相对差异分为两个步骤:2003年以前,各县相对差异呈现上升趋势,并且在2003年达到最高值;2003年以后,各县人均GDP相对差异呈现下降趋势,且2007―2008年下降幅度最大达到13.5%,而后开始呈现小幅度下降,虽然2011年略有增长,但是并未改变整体下降趋势。

由以上分析表明,保定市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在2003年以前呈现同步上升变化,但是在2003年以后,保定市各县绝对差异呈现继续扩大趋势,2008年之后差异变动趋势进一步拉大,而相对差异则呈小幅度下降趋势。

二、保定市县域经济空间差异分析

(一)研究方法

量图分析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共分五步。

第一步,选取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计算该区域每个指标的平均值Xj和各子区域每个指标的值Xj,再计算每个指标的标准差V。

第二步,计算各个指标中等组的上下限(见下式)。

上限=Xj+ 下限=Xj-

第三步,根据中等组上下限确定子区域每个指标的类型:高于上限为优,在上下限之间为中,低于下限为劣。

第四步,确定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类型:得优指标数大于或等于得中和劣指标数之和为先进类型;得优和中指标数之和大于或等于劣指标数为中等类型,其余的为落后类型。

第五步,计算判断系数(见下式)。

K=1-(S+T+)

式中S为先进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为落后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Si为中等子区域得劣指标数之和,Ti为中等子区域得优指标数之和,Y为样本值总个数。K>85%时说明评价可靠,K

(二)指标体系

在考虑数据可得性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选取非农产值占GDP比重(%)、人均财政收入(元)、人均GDP(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元)、城镇化水平(%)、人均社会商品零售额(元)、农业产业化率(%)等指标组成评价指标体系,取值为2009―2013年各指标平均值。由于2010年保定市把原高碑店市的白沟镇划为白沟新城,考虑到数据统一和计算方便,把白沟新城数据并入高碑店市。

(三)数据分析及空间特征

采用图量分析法,计算得到指数值,然后计算判断系数,得K=86.40%>85%,说明选取的指标是可行的,评价的结果是合理的。

1.县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首先是不同类型县域数量差距大,先进类型与落后类型县占比较大,先进类型的有9个,落后类型的9个,而中等类型的县仅仅有5个;其次,不同类型县域的之间差距大,先进类型中高碑店拥有6个优势指标,1个中等指标,而落后类型的唐县却全部是劣势指标,两者之间差异过大。

2.多数县自身发展不平衡。满城县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排名第二,但是城镇化水平却排名第二十;涞源人均财政收入排名第一,但是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业产业化率都排名倒数第一;保定县域自身发展表现出极其不平衡。

3.部分指标表现出县与县之间差距过大。如容城城市化率为唐县的4.35倍,而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安国则是徐水的11.68倍。

根据计算结果,用ARCGIS10.3软件做出保定市县域经济差异图(下页图3所示)。整体上来说,保定市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呈现出西南弱,东北强的特征: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主要集中在东北部的雄县、高碑店、涿州、容城、高阳,中部的市区,南部的定州和安国以及西部的涞源。

三、保定县域经济时空差异的影响因素

(一)保定县域经济时序差异产生原因

1.经济基础。原有经济基础对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着重要影响。高碑店、涿州市、安国市自古以来就是名城。高碑店与涿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安国市始建于汉高祖时期,素有“天下第一药都”之称。

2.政策因素。2003年之后,由于受非典影响,加之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促使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大量国家政策的出台,使得保定部分县市发展迅速,故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2008年的金融危机,促使国家部分政策进行调整,也对保定部分县域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故2008年之后县域经济绝对差异进一步拉大。相对于绝对差异,相对差异的趋缓主要来自于国家对落后县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扶持。

(二)保定县域经济空间差异产生的原因

1.资源禀赋。资源禀赋即自然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各地区的劳动生产率,特别是直接决定着各地区农业的生产类型,又间接影响到其前后续行业。保定市西部及北部的县区(包括涞水、阜平、易县、唐县、曲阳)为山区或半山区,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交通不发达,社会经济状况受到很大的影响。

2.区位因素。区位因素也是产生社会经济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对区域自然禀赋优势的发挥和空间集聚经济的实现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四、保定市县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对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投入

基础设施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但保定各县市尤其是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通讯设施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西部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政府财政投入或社会多元化筹资等方式加快西部山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道路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促进山区旅游业、农业和小工业的发展,缩小县域经济差距,进而促进全市县域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

(二)发展各区域特色经济

根据各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发展地区特色产业。如安国和易县的中草药产业,曲阳的雕刻产业,阜平的大枣和核桃,满城的草莓,高碑店的箱包,安新的水产养殖等都有其特色之处。加强区域间的分工与合作,形成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全面提升保定市县域经济竞争力。

(三)依托历史文化,提升软实力

县域软实力是建立在发展理念、县域文化等非物质要素之上的县域对内整合力、对外吸引力、发展竞争力的综合运用。保定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很多县拥有悠久而独特的特色文化传统,通过挖掘历史文化,做大做强县域文化产业,对发展县域经济软实力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参考文献:

[1] 胡月秀.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开发研究,2014,(2).

[2] 吴建民,孙博,李旭波.河北省县域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1,(9).

[3] 谢磊,李景保,何仁伟,等.宜春市县域经济时空差异和影响因素分析[J].西部经济管理论坛,2013,(7).

[4] 贺亚峰,韩增林.中原经济区县域经济差异及成因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2,(10).

[5] 张禧,李建强,王晓青.宜宾市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动态分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4).

篇8

为了客观衡量中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状况,国家统计局连续多年根据全国2000多个县域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从发展水平,发展活力,发展潜力三个方面对县域的社会经济综合发展进行测算,这就是每年一届的全国百强县评比。

从2000年评选开始,“百强县”就调动了全国县市高度的参与积极性。尽管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百强县”的头衔是一个县(市)实力最好的证明,是经济发展成果的一个重要体现。所以,加入“百强”成为诸多县市发展目标中的重要内容。由于各方面的原因,2007年国家统计局悄然取消百强县评比,改由非官方的中郡县域经济研究所测评与全国百强县名单,但并未影响到各地对“百强县”的关注度。

据了解,本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序变化比较大,老牌百强县出现分化,一部分已经成为中心城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部分发展相对较慢,退出百强县的行列。此次共有8个百强县(市)新入围,包括山东省的博兴县。

新兴全国百强县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势:江苏省百强县由苏南向苏北“北上”,山东省百强县由胶东半岛向鲁中“西进”;中西部地区具有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的强县迅速崛起,已有16个全国百强县。全国百强县的格局正在改变。

从百强县的发展过程来看,百强县格局的变化对应了经济发展的要求。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靠工业起家的传统百强县要素资源的强约束性、环境容量的饱和性已基本显现出来,特别是2006年的太湖水污染事件给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县域经济发展敲响了警钟,该年的百强县名单一度停止。如何在有限的地域空间内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已成为百强县不可回避的一个重大命题。

目前,大多数百强县的产业结构面临两个问题:一是经济类型单一、产业层次偏低、企业规模偏小、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与国内大中型发达城市以及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明显偏低。因此,百强县要保持健康发展,一方面要加快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快进行城乡统筹协调和谐发展,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的整体升级。

在公布百强县名单的同时,了第九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与科学发展评价报告分析,报告对江苏、浙江、山东三省百强县进行了对比。其分析认为,江苏县域经济规模大,百强县大而强,全国十强县中占有7席,特点是“集体经济+规模经营+资本市场”,区域统筹条件比较突出:浙江县域经济人口规模小,百强县相对富裕程度高、差别小,特点是“民营经济+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城乡统筹条件比较突出;山东县域经济单位众多,差异性大,百强县突出性不足,特点是“政府主导+经济协作+多种模式”,区域经济协作比较突出。

对此,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心主任刘福刚的解释是,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强县”和“富民”不统一的问题,如环境保护、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社会治安等工作已经成为新时期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非常严峻的“约束因素”。此次将全国县域经济强县的“强县富民”和“科学发展环境”列入评价体系,是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的有效补充和科学评价。

从县域经济的发展类型看,百强县正逐渐走向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依靠资源拉动的百强县,从长远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将逐渐减弱,经济缺乏持久的动力。对于区域主导型的百强县,借助港口及临近投资输出国的优势,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对外依赖性太强,经济发展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