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戏曲艺术教育8篇

时间:2022-07-29 22:21:3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戏曲艺术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戏曲艺术教育

篇1

 

学校表演专业的招生,有每年都招的京剧“长线”班,也有不定期招的昆剧等“短线”班。由于昆剧专业及其人才需求的特殊原因,昆剧班在建校60 年中,前后招收了五个班级。众所周知,以戏校前四个班毕业生为主体组成的上海昆剧团,弘扬了“传字辈”对昆剧艺术的传承精神,在传统折子戏、整本大戏及原创剧目诸多方面,做出了扎实的成绩。一大批昆剧优秀人才的不断涌现,“国宝”级艺术家的产生,使上海昆剧团真正成为全国昆剧的排头兵。

 

为了保持上海昆剧的优势和持续发展,为了保证昆剧的人才链不产生断层,上海市戏曲学校和上海昆剧团共同于2002年策划招生,并于2004年9月正式开设了新的昆剧表演专业班级——“昆五班”。

 

2001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昆曲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同年12月,文化部确定昆曲为国家重点保护艺术。借助东风,顺势而上,2004年学校招收并开办了“昆五班”。不久,上海戏剧学院在我校又成立了“戏曲教育指导委员会”。形势所赋予的契机,使得酝酿已久的—— 探索实践“戏曲(昆剧)表演专业,中、高贯通”十年制的全新培养模式,得以正式启动。

 

上世纪末,我们曾对戏曲学校传统教育的现状,结合改革开放中的上海都市文化发展,进行了回顾和分析。在这次梳理中,发现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诸如被旧有的教育思想束缚,专业基础教学面比较狭窄,以及缺乏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专业教学规范化和系统性等。

 

“昆五班”教学大纲的出炉,前后经历了半年的时间。其间,向老艺术家们发放调查问卷,根据不同教研组、学科类别,召开各种专业课、文化及史论课等各类研讨会不下数十次。解决的问题主要有:

 

设定昆剧表演专业(6+4)的教育目标;合理设置中、高贯通后的课程及课时安排。

其中,文化课、史论课、表演课、讲座等课程分段进行,不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特别是戏课的剧目教学,克服以往比较随意、重复和无序的状态,按照基础剧目、必学剧目和行当特色剧目的顺序,循序渐进,科学安排。各门课程都配备有明确的教学大纲,保证了教学的系统性和合理性。

 

在新教学大纲执行过程的中、后期,还召开相关座谈会,检查教学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总结。

 

人才培养的“纲”是什么?是《戏曲(昆剧)人才培养(6+4)中、高贯通教学计划》。

 

人才培养的“目”是什么?是专业戏课、基训、毯子功、把子功、唱腔课、实践课等十项教学大纲。

 

传统意义上的戏校培养的学生,历来强调从小打好专业基本功,强调教师的示范、学生的模仿,强调一带一、一教一地以一种个体经验的传授方法来带徒弟。上海戏校现在虽不明确提师徒制,但“名师出高徒”,艺术家的师承关系仍然显得十分重要。这是一种经过历史考验,在戏曲艺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传统教育方法。

 

但从另一角度看,学生长期师从某位老师,就可能会形成艺术模式的单一,人才培养的单向和技艺面相对的狭窄。学生在学习阶段,教研组还需要有目的地适当安排其他教师,包括外地艺术家来校执教。通过教学把专业技艺中形成的“主导技艺群”——行当,甚至跨行当技艺,有效地传授给学生。通过用宽基础的理念培养学生,使他们将来更有成长发展的后劲和空间。

 

组织优秀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剧目课的教戏老师,这就成了培养人才的关键,而优质生源对老师们来说至为重要。生源质量好不好,是办班成功与否首先要抓的事情。如果在人才培养链的顶端就出现了问题,那么花再大的力气也不可能办好班。认真细致进行总复试,慎重确定录取名单。决不凑数,宁缺勿滥。“昆五班”60名学生,是从四千多名考生中精心挑选而来的。是近年来全国戏曲招生中少见的好苗子,老艺术家们为之欣喜不已。老师们在欢忭之余,纷纷主动投身教育第一线,愿意花力气去培养这批可塑之材。

 

十年之中,全部或部分学期坚守在戏课教学第一线的老师有:王芝泉、张洵澎、岳美缇、梁谷音、王英姿、黄小午、王维艰、方洋、张铭荣、朱晓瑜、周志刚、王士杰、顾兆琳、纪晓玲、倪泓、江志雄、侯永强、张善元、倪顺福、陆永昌、王君惠、蔡正仁、胡宝棣。

 

阶段性执教的老师有:乔燕和、胡锦芳、周雪雯、陈治平、甘明智、华文漪、计镇华、王立军、王泰祺、刘异龙、张继青。

 

上昆的优秀青年演员也经常出现在课堂里有:沈昳丽、黎安、袁国良、余彬、侯哲等。

 

课堂教育不同于舞台演出,学校需要的不仅是“名师”,还需要会上课,会带学生的“明师”(明白之意),更需要有学科带头人的示范领路。而上述这些老师们均不同程度地具有以下特点:

 

1.戏的规格高。同样的剧目,由于老师戏路传承的不同,就会有规格高低之分。我们选择规格高的老师来执教,起点高了,学生明显受益,教学质量自然提高。

 

2.老师的示范到位。老师有准确的示范,学生就有生动的模仿。特别是老师的示范,是用自己经过千锤百炼的技艺来感染学生,用自己真实生动的舞台感受来带动学生。于是,上课既有知识点,又有兴趣点。

 

3.对学生表演中存在的问题,纠错准确。这也就是说,老师不仅要看得出问题所在,还要说得出毛病结症,同时更要指出错在哪里和怎么去纠错。课堂教学经验越是丰富的老师,准确纠错的能力就越强。

 

4.老师课堂的教学法来自对学生的责任心。认真执行教学大纲,课堂内组织有序。备课充分,施教有方。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有教无类,一视同仁;普遍培养,重点提高。课堂外布置明确,毫不放松。让学生理解到老师的爱与严,是自己进步的最大动力。

 

教材建设是教学规范化和系统性的有力保证。昆剧之剧目浩瀚文词美、曲收南北音乐美和表演精准舞蹈美,因此,更需要有一批优质完善的教材,来提升课堂教育的质量和层次。

 

我们在戏校校部和上戏院本部的关心领导下,由编研室主持,前后耗时六年,编纂并出版了昆剧教材大型工具书《昆曲精编剧目典藏》。全书凡20卷,每卷内收有各类行当剧目15种,全书共收录昆剧优秀折子戏300种之多。

 

1.本套大型教材是与昆剧表演专业教学大纲配套的文字。除了按教学顺序收有基础剧目、行当必学剧目、特色剧目,可以马上进入课堂使用。另外,还兼收50种左右的剧目是当今昆剧舞台上稀见,或者尚未露演的剧目,可供教学、剧团挖掘上演。由于剧目数量众多、范围广泛,经过精心配套、选编,所以当戏课需要教材时,很方便到手。从而为学校系统教材的编纂出版开启了一个可供借鉴的先例。

 

2.教材中的每一折戏,有文字剧本和曲谱剧本两种组成。文字剧本中包含有作者简介、剧情提要、艺术特色、人物穿戴砌末、剧本正文和注释,曲谱剧本则是依照传统工尺谱,根据昆曲掇、叠、擞、嚯、豁、断等各种演唱口法,精心记录整理而成的简谱曲本。教材的大部分剧目还配有光碟可供观摩,是教师备课讲解的好帮手,是学生学戏、乐队伴奏,规范化意义上专业课的立体教材。

 

3.从广义上讲,这套教材不仅适用于戏校师生,也适用于专业剧团,适用于业余爱好者,甚至昆剧的研究学者也不可或缺。因为它不仅是习曲学戏的范本,更是一部有学术含金量的著作——对艰深古奥的曲辞,作了简明扼要的解释;对舞台表演的渊源关系,作了明晰的揭示;对一些在流传过程中产生的错误,作了及时的说明和修订。

 

4.这部教材中,约有50折戏是根据上海昆剧团近年的演出版本记录整理的。这不仅是“昆五班”课堂教学的需要,也是对上海传统昆剧整理工作的一份记录。昆剧传承工作是“活态”的,是打上当代印记的。所以,这部教材还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当然,这期间我们还出版了其他一些配套教材。如《雏鹰展翅 ——戏曲武功教材》(毯子功部分),即是由光碟和文字组成的立体教材。其模块式的科学结构,更适合教师备课,更适用于文武不同组别的学生观看学习。

 

十年办班充满了各种艰辛,同时也洋溢着收获的喜悦。看到学生们在不同阶段的演出成绩,倍感欣慰:其中有四分之一多的学生夺取了全国戏曲“小梅花”奖;有一位学生获得“文华”大奖,两位学生荣获第五届中国昆剧节“表演奖”……这是学校中获奖最多的一个班级集体,获奖率在全国艺术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同学们在毕业前夕,就已经能够上演《玉簪记》《牡丹亭》《西厢记》《寻亲记》《拜月亭》《偶人记》《宝黛红楼》和《墙头马上》等八台大戏,以及“兰心蕙质,百日百出”的系列演出,很好地展示出他们潜在的整体实力。学生们脚踏实地前进的每一步,浸润着所有执教老师的心血汗水,全校上下都为此充满了欣喜和期待。

 

如今,“昆五班”的同学经过选拔,绝大部分已经进入上海昆剧团。当先期进团的2010级昆五班(大班)同学,在结束昆团实习一年的考核后,团领导和老艺术家纷纷称赞道:“在团同学这一年进步很快!”“几乎每位同学的考核,都有出色的表现!”

 

十年带班,各位老师辛苦了。不少老师从六十几岁,一直教到了七十几岁。大家感叹地说:“昆五班”这样豪华阵容的教师队伍,将来还会有吗?“昆五班”同学算是吃到最好的“奶”了!天时地利,这样的班级将来还能“复制”吗?

 

“昆五班”的办班虽有不少的成绩,但也还有不少问题可以总结。但不管怎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昆五班”是戏曲艺术教育中的“精品”班!为昆剧培养了合格人才,也为学校留下了某些宝贵的资料和经验。

篇2

关键词:戏曲教育;师范教育;戏曲艺术

中图分类号:J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11-0165-0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与亦独具风彩。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据统计,中国有戏曲剧种300余种。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梅兰芳舞台艺术体系更是傲立世界三大舞台表演艺术体系之首。然而,由于种种观念的影响,在一些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大学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和戏曲音乐的渗透也是不够的。总书记多次号召振兴京剧事业,这是发挥戏曲艺术教育功能,为提高民族素质服务的重要举措。

一、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渠道

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提倡学校开设戏曲艺术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纵观当前的中小学音乐教学,出现了歌唱性乐曲教学的单一局面,课堂上常见的是中外名曲,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施特劳斯,柴可夫斯基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象关汉卿、汤显祖、王实甫、、等知之甚少;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西厢记》、《窦娥冤》、《桃花扇》、《白蛇传》、《红灯记》、《白毛女》、《沙家浜》缺乏了解。这种现状与当前我国音乐素质教育极不吻合,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作出极大的努力。

实践证明:戏曲艺术自古以来就是歌颂中华美德,贬义人间丑恶为主。戏曲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时下,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才能的重要途径

实践证明在中小学校开设音乐戏曲,对培养、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戏曲是一种集服装、化妆、表演、舞蹈、歌唱、术、杂技等诸多表演技能和技巧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唱念做打行行俱全,中小学生通过初学可置身于戏曲艺术熏陶之中,将使他们的艺术鉴赏力不断提高。那些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著名曲目和唱段,如“花木兰”、“表花名”、“小放牛”、“:小姑贤”、“小女婿”,以及“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穿林海跨雪原”等,不但把学生带入了优美的境界,同时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的艺术鉴赏力也得以丰富和提高。

三、实施戏曲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就是教会学生做人,做什么人和怎样做人。因此,在戏曲艺术教学中有一点不可忽视,即革命传统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这主要体现在现代戏曲中,特别是象杨子荣、郭建光、李铁梅等典型的艺术形象,通过学生传唱,振奋他们的精神斗志。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是普通政治课所不能替代的。当然,传统戏也同样具有德育功能。如歌颂民族英雄主义、杰出爱国将领、仁人志士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剧目有:《岳母刺字》、《苏武牧羊》、《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红灯照》、《秋瑾》等;体现正义、惩恶扶善、舍已救人精神的剧目有京剧《赵氏孤儿》、《除三害》、《铡美案》、《赤桑镇》等。因此,在中小学校中普及和推广戏曲教育既是继承与学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实际需要。

四、实施戏曲艺术教育的建议

(一)面上调查,摸清底数,选择确立好试点校、试点班。由点带面,让典型带动一般,先进行普及戏曲基本知识的工作,然后步入实际课教学。

篇3

关键词:戏曲艺术;中小学;素质教育;促进作用

一、戏曲艺术教育实施有助于民族精神振兴

中国戏曲艺术是独特的,它融表演和演唱于一体,同时加以唱、做、打、念等综合的表演形式,形成独特的艺术门类。包含中华各民族文化、音乐发展历程等等诸多元素。我们提倡学校要对戏曲艺术课程加以重视,首先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民乐的认知,其次是进一步了解民族民乐发展,然后对学生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和音乐建立坚实基础。戏曲本身所包含的知识与信息就是巨大的,这对于中小学学生对于历史、民族、文化、音乐等等的学习都有着促进的作用,并且对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有很大帮助。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以歌唱声乐为主,形式比较单一,中外名曲学习较多,但是对于戏曲方面的却少之又少。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于中国戏曲杰作知之甚少,徽班进京、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等都不再那么脍炙人口。对于戏剧创作前辈、经典曲目都了解很少,这对于我国目前的音乐素质状态来说是极其不稳定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最求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思想意识形态、精神环境的影响。目前从中小学音乐素质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戏曲艺术来对教育形式进行创新与研究,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学生能够真真正正的了解我国艺术文化水平与形式,并且甚至戏曲的重要性,戏曲在音乐舞台中展现的独特地位。而戏曲的表现形式和元素多样,比如丰富的乐曲、动人的传说、民间的故事等等,这对于中小学生兴趣培养以及对文化的追求有着很深的帮助,并且能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使命传承。因此,对于中小学戏曲艺术教育的开展是对学生提高音乐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二、促进培养学生鉴赏能力与演唱表演能力

中小学对于戏曲课程的开展是必然的,这对于学生鉴赏能力和演唱表演能力也是一中锻炼。戏曲艺术包括了诸多元素,在其服装服饰、形象化妆、舞蹈表演、歌唱曲调、杂技等等都有体现,是集表演和技巧于一身的综合艺术,审美价值极高。中小学生可以通过对戏曲艺术的学习来提高艺术鉴赏能力。而戏曲的魅力还在于其曲目和唱段对学生的带入能力,如“穿林海跨雪原”“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等,都把学生带入到优美的环境中,对学生想象力、艺术鉴赏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戏曲艺术教育从起初的了解和赏析,到逐渐的欣赏,进而对戏曲的分析和鉴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从戏曲的起源形成到发展过程以及历史的沿革方面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戏曲经典曲目、人物等一般知识开始,逐渐对戏曲名家的表演和演唱进行赏析,最后能够对戏曲的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以及人物典型等有进行分析和鉴赏的能力。在课堂是上要充分发挥多元化教学模式,除了讲述以外,还可以对录像资料、视频进行研究观赏。课外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戏曲演出,并了解参观前的准备工作细节等等,更直接深入的对戏曲实际表演情况进行直观了解,主动的进行学习和观摩。并且要尽快的让学生进入学习唱功和学习表演的阶段,让学生的能力得以在实践中提升。

三、戏曲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元素

素质教育提出由来已久,而戏曲艺术教学中对素质教育方面要求也很高,尤为突出的是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在现代戏曲中表现淋漓尽致,比如对于杨子荣、李铁梅等艺术形象的塑造,通过对其曲目的学习,弘扬精神传统,这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难以用普通政治课能达到的。而就传统戏曲曲目而言,对于品德做人教育方面比较突出,对于学生的正面影响也是比较有效果的。比如:《岳母刺字》、《杨门女将》、《红灯照》、《苏武牧羊》等等体现了民族英雄主义、仁人志士爱国主义精神;《赵氏孤儿》、《狸猫换太子》、《铡美案》等体现了惩恶扬善、舍己救人的精神;《将相和》、《打龙袍》、《霸王别姬》等等曲目则取材于历史名著等等;《打金枝》、《三节烈》等等戏曲曲目则对音乐艺术教育得以充实,对学生视野的拓宽有一定意义,对于学生对于艺术的鉴赏能力以及审美都有很大的提高。对于中小学教学中推广戏曲课程的普及,对于学习传统文化内涵、深刻感悟民族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水平有着很大的帮助,也是目前素质教育所要求的。

四、对戏曲艺术教育的一些建议

虽然人们已经认识到戏曲教育对于中小学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目前戏曲教育并没有得以很好的普及和推广,需要做的还很多。首先对于各地区的调查研究是必须的,对于试点地区、学校、班级、生源都要进行综合的考虑,对戏曲教育知识普及工作要先行开展,再从试点带动周边的学习进展,逐渐推广实际教学。学生在欣赏的同时要进行实践学习。教师要对戏曲曲目的人物、背景、历史意义等思想内容对学生加以概述,使学生深刻的理解戏曲的深刻内涵,而不仅仅是学习技巧与表演形式。另外,可以举行相应的戏曲知识竞赛、中小学生戏曲大赛等等,营造对戏曲热爱的氛围,让更多的人重视起来参与其中。并且可以随时调查学生对于戏曲的接受程度和喜欢的曲目情况,针对性的对课程教育进行改革和创新,使戏曲教育更好的普及、推广。

五、结束语

戏曲教育对我国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其特有的表现形式和多元文化元素组成对教育的正面影响是不可替代的,在此希望戏曲教育能够更快的推广和普及,更好的促进中小学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兰青.戏曲艺术的素质教育价值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6).

[2]张静.传统戏曲艺术在中职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音乐大观.2014(11).

篇4

【关键词】戏曲重建;人文教育;普及化;艺术感知力

戏曲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承载着丰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当今社会愈来愈多元化、国际化,各种流行元素冲击着人们的感官。绚烂多姿的多元文艺使得传统的戏曲艺术和现代人的生活拉开了距离。但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根,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存亡。在这一前提下,一些政府部门、文艺单位、专家学者乃至普通大众都开始意识到重建戏曲艺术对民族文化薪火相传的重要性,并为之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对于教育部门而言,重建戏曲就要落实到培养观众这一点上来。

一、培养艺术感知力是戏曲欣赏普及化的关键

作为世界上最为古老的三大剧种(古希腊戏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之中唯一流传至今的中国戏曲仍未失去自身的艺术魅力,在舞台上仍然兼具众美,生机盎然。戏曲的综合性、程式性、虚拟性的基本特征,包含了中华文化所滋养生发的独特的审美意蕴,具有深远悠长的写意性美。重建中国戏曲,针对观众而言,必须提高国人对于传统艺术的鉴赏力,重塑观众对于虚拟写意的艺术观和审美观,继而培养起观众对这一古老而优美的艺术样式的兴趣和热爱。

重塑观众的艺术观和审美观,一朝一夕不可完成,须是从小培养,自幼熏染。问及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对戏曲看不懂,听不明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戏曲独特的艺术性而导致的“艰奥的美”,欣赏这种美,需要日积月累戏曲文化知识,熟知戏曲中综合性的手法,程式化的技巧和虚拟化的含义。对一种艺术的鉴赏力是需要通过培养而练就的。正如蒋锡武先生谈到京剧时所说的那样:“一个民族的欣赏水平的保持、提高,是需要有相应的‘艰奥的美’的艺术来维系,来促成的。西方人说:‘欣赏艺术,就是欣赏困难的克服。’不能去克服欣赏困难,何来欣赏水平的提高?因此,我们要保持京剧的‘艰奥的美’的特性,除了作为民族艺术之精髓的京剧自身的意义外,同时也具有重建民族的艺术感知能力的意义。我们这个民族,既需要京剧的大艺术家,同时也需要京剧的大鉴赏家。”这句话恰好对应着重建中国戏曲对于观众的要求。因此,培养孩子对戏曲艺术的感知欣赏能力,是重建中国戏曲的希望。

二、戏曲的普及化教育应从小抓起、循序渐进

我国现阶段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戏曲的普及欣赏实在是微乎其微,基本上都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无法触碰到戏曲艺术博大精深的真谛。但也有极个别对戏曲艺术特别重视的教育部门,对孩子在戏曲艺术的教育上付出努力,卓见成效。如广东省育才幼儿院二院的“走近粤剧”系列音乐综合活动,“(幼儿在其中)获得的不仅是关于粤剧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江苏海门天补中学成立的“补天戏曲社”,“在当代学生中传播戏曲知识,培养他们对戏曲的兴趣,提高戏曲欣赏水平,乃是弘扬民族文化途径之一。”他们十余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更是得到了郭汉城先生的肯定与鼓励。可见幼儿园、学校等教育部门作为戏曲艺术普及的大舞台是大有可为的。

戏曲艺术的欣赏应该是一种普及化的教育,从教育的初期即开始,并伴随孩子成长教育的每个阶段。这就需要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加大戏曲教育在各个教育阶段的比重。

篇5

关键词:民族艺术;戏曲;教育模式;艺术教育;普及;发展;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J802.3文献标识码:A

Study on the Xiqu Opera Spreading and Educating Mode in the New Era

LI Dong-yin

(School of Music and Film & TV, Tianjin Norm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作为民族文化精魂的中国戏曲艺术,有它发源时期的艰辛,发祥时期的辉煌和发展时期的困惑,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将这份世界瑰宝传承下去,为它注入更旺盛的生命力,就要在继承、发展和开拓三个方面进行理论辨析,研究戏曲艺术的原有的生存状态、发展现状和开拓前景,从继承式教育这个角度研究中国戏曲艺术的特有品质,从发展教育的角度分析戏曲繁荣时期的多种可为元素,从开拓的角度探讨戏曲发展的多维空间。并强调教学剧目选材、戏曲表演的创新舞台呈现和观众的戏剧接受的“三维互动”,不仅要提倡通过现代媒介促使戏曲艺术的广泛普及,更重要的是要戏曲艺术教育的前期铺垫,这是戏曲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戏曲艺术教育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戏剧艺术是一个民族、国家、群体精神生活和文化形式的最生动最直接的呈现形式。它在文本立意上是对社会主流意识的径直表达及所谓的“高台教化”,在舞台呈现上具有写意特征,有人称之为“表意主义戏剧”,在审美特征上具有雅俗共赏的特点,在“戏剧接受”上适于城市市民及乡村农民的审美视野。对于戏剧这种综合化艺术的界定有很多的说法,但无论我们说它是“以歌舞演故事”,或是“由人物扮演角色当众展示故事情节”或是“以拟身代言为主要手段的装扮艺术”,其最初的源头都是人类远古时期融生产、宗教、艺术、游戏于一体的,以模仿狩猎或战争为主要内容的巫术活动;而它的成熟或说是“完形”通常要等到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后。

近代以来,人们通常用“戏曲”一词来指称中国特别是汉族固有的传统戏剧。中国戏曲、古希腊戏剧、印度的梵剧被并称为世界最古老的三大剧种,而后两者已经成为历史的遗迹,只有中国的戏曲艺术还在维持着它一脉相承的文化血缘和艺术传统,它具有写意性是将生活进行高度的凝练,它具有程式性是将生活进行提炼创造出的完美的表达形式,它具有通俗性是将生活的原生态及地域文化融汇成独特的艺术品格。并在继承与发展的轨迹上延展开拓它的戏剧精神,使之这个古老又年轻的艺术依然活跃在中国现在的舞台上。因此,所谓“中国戏曲”其实是一个容共时与历时两种形态和多种所指于一体的复合名词。可见它包含内容的广泛,生命力的旺盛。戏曲既对应着现今依然活跃着的作为“国剧”的京剧艺术,还有各种地方戏曲。也包括着早已退出历史舞台的宋金杂剧、宋元南戏、元明杂剧和明清传奇。就其发展而言,中国戏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创生,此后不断发展衍变的过程,我们大致可将这一历程简述为:创生(中国戏曲文化在创生阶段就有着多元化血统,它融合了歌舞杂耍、滑稽表演、说唱艺术于一体而形成了中国最早期的戏曲艺术)――到唐代的参军戏的初具规模――以“荆刘拜杀”为代表的南戏阶段――以“关马郑白”四大家为代表的元杂剧的勃兴阶段――文人士大夫的妙舞轻歌的明清传奇艺术的盛衰――地方戏的崛起和京剧艺术的闪亮登场。可以说它就像孕育生命一样,走出了自己的生活流程。中国戏曲的流迁衍变,始终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的传统之中。同时它也是特定历史形态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多种中国传统作用下的结果。中国戏曲综合化程度之高,构成要素之复杂,孕育时间之漫长及其生命力之顽强,在世界戏剧文化史中是绝无仅有的。

那么就其共时形态来说,中国戏曲是现今中国至少300种以上戏曲门类的总称。这些剧种的界定主要缘于地方语言、音乐曲调和流布的地区来划分的。如川剧、汉剧、秦腔、黄梅戏、越剧、粤剧等;也有因民族而划分的如傣剧、白剧等。可见无论是从历史的深度还是现时的广度而言,更或民族文化的积淀,它足可以担当起“国粹”的称号,足以引起中国艺术工作者的重视。

二、中国戏曲艺术教育的现状

当然我们首先承认任何一门艺术都有它的峰谷时期。戏曲艺术在宋元时期作为社会唯一的一门综合化的艺术形式被推崇,并主宰着社会的欣赏和创作群,的确有着非常辉煌的时期。但是今天面对多重艺术元素的介入和多种传播方式的冲击,戏曲已经不是唯一的艺术样式了,而且明显在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上有着和时代不太和谐的地方。所以常听到有人议论今天的戏曲已经是沉积层艺术了。

据笔者所了解,现在除了地方戏曲学校外,涉及到戏曲教育的也就只有中国戏曲学院和上海戏剧学院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就在这为数不多的几家中高校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和生源的问题也相继开设了影视文学,文化传播和影视导演学等系列的学科或方向,又进一步将戏曲艺术教育边缘化。在初级阶段的人才选拔和培养方面也没有注意到不同剧种的协调可持续性,有政策的倾向于京剧等大剧种的人才培养,而且在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教学人员缺乏甚至层次不高,给下一批地人才教育和培养带来了新的难题和局限。

2008年初天津发起了“京剧进校园”的活动,在部分小学校园里开展京剧的普及教育活动。这本让人非常振奋的开始很快就带来了众多的疑惑和难题,天津电视台的财经报道中显赫的打出了这样的标题“京剧进校园能走多久”。从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小学生的兴趣的耐久性、课程时间的安排、师资的来源,相关的高校教育中的戏曲艺术教育人员的培养问题接踵而来。

戏曲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有很多辉煌的时期,但今天的戏剧艺术是以什么样的姿态存在,它会以什么样的趋势继续走下去,谁能接手它继续传承下去,这是关系到戏曲这块瑰宝在今天这个年代怎样延续生命,怎样再创辉煌的重要问题。随着文化产业化主张的提出,使得我们很多的戏曲艺术工作者从靠政府吃饭的思想中醒悟过来。而且真正优秀的剧目,真正的生存途径必须是面对市场,面对观众的。这就形成了作者――作品――观众的三位一体的互动表现。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戏剧有更好的发展,怎样通过文化产业的赢利而加大戏曲教育和文化事业的投入,怎样通过人才的培养来创造新一代的表演者和懂得欣赏的观众群,从而重新架构戏曲艺术在众多艺术样式中的地位和在国人心中的地位。这些相继出现的诸多问题摆在了每一位戏剧工作者和艺术教育者面前。不同的剧种在今天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有的剧种随着时间和受众范围的缩小而渐渐萎缩甚至消亡;可是有的剧种不仅有了发展而且发展空间还相当广阔。这些现象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发现的重要方面,因此我们是否可以在戏曲人才的选拔,戏曲人才的培养以及加大初高等教育的综合素养的培养从而营造新一代的欣赏群中入手,从继承这个角度探讨戏曲艺术这一民族文化的根基和属性;从戏曲发展的角度切入研究其这一民族文化形式的内涵和诸多的戏剧元素;从戏曲的开拓上聚焦,研究这一文化艺术形式发展的文化积淀和它的内驱力。

三、戏曲艺术教育的拓展空间

从戏曲艺术形成的表演者、教学作品和观众的审美素养的三个主体性体现来看,我们认为哪个方面都少不了教育的立足先行。

1.戏曲知识的普及成为艺术素质培养的基础内容之一

很多人会想到或认为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会是戏曲艺术教育的第一步,笔者却不这样认为。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人们常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这样长期且艰苦的过程中才能练就艺人的唱、念、做、打的好功夫。而这程式性恰恰是戏曲的精华所在。戏曲艺术是一种高度综合的艺术门类,而且秉承了中国艺术传统中的写意性、虚拟性和程式性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绝不是一个十岁甚至更小的孩子能过理解和喜欢的内容。所以让孩子了解戏曲、喜欢戏曲、从而选择戏曲表演这是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在戏曲艺术教育的普及问题上,还应想到我们的教育要从兴趣入手。其实真正的戏曲艺术的熏陶和培养到也不一定要从成形的戏曲剧目或演出中获得。戏曲艺术既然是一门综合艺术,它所包含的元素就有很多,其中的每一个点都可能成为孩子们的钟爱。比如,天津市青少年活动中心2008年赴德国演出的节目名为《小花旦》,该节目是从京剧表演中得到启发,利用京歌、脸谱和服装、以及角色行当中的“花旦”和“武生”的结合,在德国深受小朋友的欢迎,引起了超前的反响。

可以说,让京剧进小学校园是非常难得的想法和好的尝试。但是戏曲以什么样的形式进校园是非常关键的,难道说让四岁的孩子唱《秦香莲》就是真戏曲,让孩子唱京歌就不是吗?难道让孩子学着小翻、旋子、圆场、水袖就是真戏曲,让孩子穿上可爱的戏装舞蹈就不是吗?难道说把脸谱画在脸上是真戏曲,画在纸上就不是吗?难道说只有戏校里的老师教出来的才是戏曲,我们的美术老师、舞蹈老师教出来的就不是戏曲?我看,利用戏曲艺术中的某些元素来调动孩子的兴趣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让孩子喜欢上戏曲,能接受戏曲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发展戏曲和继承戏曲艺术的第一步。

2.戏曲人才的选拔应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人才选拔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到均衡不同剧种。中国的地方戏多达300多种,但在人才的选拔中非常明显的有所偏重,比如地方艺校在选拔学生的过程中会把条件较好的学生分到京剧等大剧种的班里。以至现在很多地方剧种发展不容乐观,这也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面。

在选拔的过程中也应注意到文化素养的基础,戏曲人才的选拔可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我们的戏曲教育是从孩童时代起的,练得是童子功,这种训练伴随着孩子的成长以至成熟。今天的戏曲艺术教育依然秉承着“师造化”的传统,按照老师的一招一式摹仿训练,所谓特色也各成宗派。而且在戏班学习的孩子历来对于文化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关注,试想中国的戏曲艺术是在综合了多重技艺的基础上经过了几个世纪的研磨,集众多艺术元素和艺术家的心血一直顽强的走到了今天。是一块具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瑰宝,才以它夺目的色彩展示在世人面前。我们更应该为它不断的汲取营养,滋润成长。不能一味的取材而不丰富,把一份有内涵有意蕴的文化产品,变成机械的劳动和熟练功、架子活,那就是太可悲不过的事情了。

3.戏曲艺术教育方向要观注到专业技能和素质培养的双重领域

戏曲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戏曲艺术教育是两回事。前者说的是专业人才培养,后者则是专业人才和兴趣人才的双重效应。

对于戏曲专业人才的培养,笔者认为是有难度的。首先,戏曲艺术教育大多都停留在中等教育阶段,大部分以艺校或艺校升格后的大专结尾,专门培养戏曲艺术人员的高等院校少之又少,这就形成了宝塔形模式。其次像中国戏曲学院这样的院校每年培养的大学生能到地方艺校作老师的又更少。大多数老师可以说是产自院团的高职称人员或艺校的毕业生,形成了圈里转的状态,对于学生的突破、创新与交流形成了很大的阻碍。再次,综合性大学办戏曲艺术教育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生源紧缺:生源主要来自地方艺校,而地方艺校的优秀的毕业生都会选择专业培养院校;我们现在的戏曲团体还没有出现学历热的现象,大部分艺校毕业生毕业后直接进戏曲团体,没有就业和求学的压力和紧迫感,就业就又分散了一部分生源。其次地方艺校的学生由于长年的技术训练很难达到各省市规定的艺术类本科录取的分数线,又给不多的生源设置了一道障碍,能考上学的就更少了。生源少,投入大,久而久之办学就成了萎缩状态。甚至有的院校一想到这样的问题就对办戏曲艺术教育望而却步了。这些问题也都希望得到有关政策的关照和关注。才能让有志进修的戏曲人才顺利进入高等教育的环节。

但是戏曲艺术教育不仅仅限于专业教育,有很多成功的或良好的经验在各大院校开始尝试。比如,在文学类课程中开始中国戏曲史、戏曲唱词写作、戏曲舞台形态和导表演艺术体验这样的课程,让戏曲走入课程体系;在课程开始的过程中开始戏曲脸谱、戏曲身段、戏曲唱腔等课堂实训课,让艺术形式走进课堂,让高校学生和戏曲艺术零距离接触;组织学生进剧场现场观摩,真正体现戏曲艺术的综合化表演和全面的展示,体验剧场效果带来的巨大的震撼力;在高校社团文化中开展戏曲兴趣社团,并组织交流演出,培养新鲜感和实践参与的能力,让孩子走上舞台,变成为我的行为,增强主动性和荣耀感。这些对于戏曲艺术的普及教育都会起到巨大的推动力。

4.电视媒体等宣传形式的有效运用。

传统的人才选拔是通过求学的途径进行的,但随着多重媒体的介入我们近几年发现电视大赛不仅成为人们关注的喜闻乐见的演出形式,而且也间接的完成了人才选拔的结果。

篇6

关键词:戏曲艺术;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J80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8-0147-01

中国的民族文化多彩纷呈,历史悠久。不同地区的文化艺术形式形成不同的艺术特点,各具风彩。然而,在众多的文化种类中,作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灿烂文化艺术代表的戏曲艺术更绚丽多姿。中国戏曲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古今名人、名曲、名段和剧目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然而,由于近几十年的文化观念的影响,在一些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忽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戏曲知识的传播。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陶冶学生情操,振奋民族精神,是音乐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一、从戏曲艺术作品中了解中国民族精神

中国的戏曲艺术在世界艺坛中独树一帜,是融表演、演唱为一体,是各民族音乐、文化的结晶,它是一个博大精深的艺术体系,具有颇为丰富的各种表演手段。戏曲文化的发展史也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发展过程。所以,中学生学习戏曲艺术,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民族民间音乐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民族民间音乐发展,而且能促进学生学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戏曲艺术含有丰富生动的历史知识,因此,对戏曲艺术的学习和欣赏,有助于学生历史知识的丰富,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当今中学生对我国民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诸如戏曲、曲艺所见甚少。特别是近些年中小学生以学习西洋乐器为主,都在接受西方音乐的教育,有些学生对西方音乐卓有兴趣,对贝多芬,莫扎特、施特劳斯,特别是对一些钢琴曲作家了解掌握较多,而对中国音乐杰作知之不多。尤其对我国戏曲艺术知之甚少。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徽班进京,什么是四大名旦、四大须生。对千百年传唱不衰的戏曲剧目与代表人物知之甚微;对中国自己的戏剧创作大师、表演大师、戏剧大师。如世界著名的三大戏剧表演体系其中我国的梅兰芳大师被誉为梅派表演体系。对古往今来著名的戏曲剧作《红楼梦》、《窦娥冤》、等等剧目缺乏了解。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民族历史在中国各地方的戏曲作品中深刻体现,民族英雄、仁人志士在不同时代戏曲代表作品都颂扬传唱。艺术形式与艺术追求和思想意识与精神风貌密切相关。不同的形式与追求其结果不尽相同。从中小学音乐教育找到与戏曲艺术结合的切入点异常重要。通过戏曲艺术教学,使更多学生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拥有丰富文化遗产的文明古国,在这些遗产中戏曲则是独具风貌的重要艺术形式。这里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表演,有长久传唱不衰的乐曲,还有传播范围极广的民间传说。这些必将激起中小学生对中国戏曲文化的追求与兴趣,激发他们的民族信心与自豪感。因此,为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小学生进行戏曲艺术教育是音乐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

二、让中国戏曲走进中学课堂

传承国粹、京剧进校园教育部对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增加了有关京剧的教学内容,并将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开。让学生了解京剧的形成历史,行当中的生、旦、净、丑。特别是京剧服饰的考究及文化人文内涵。特有的京剧唱腔韵味,更有国剧之称的京剧脸谱都是中学生学习继承传统艺术之重要所在。由于当前中小学生普遍存在民族文化艺术鉴赏能力低的问题。京剧是国粹,纳入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现在很多国家都把有民族特色的文化纳入基础教育中,京剧进校园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不妨增设地方戏曲课,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优美的旋律和植根于民族传统文化土壤、饱含乡土气息的品性,都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审美感受,而且很多戏曲都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美德,对于陶冶学生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具有独特作用。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戏曲教育、熏陶,有利于他们在学生时代就养成对祖国传统戏曲亲切、熟悉的情感。中国戏曲地域宽广,有着极强地方性,对于当地学生学习接受很方便,更为重要的是能通过学习地方戏曲更多的了解当地文化底蕴。

“百家齐放,百家争鸣”。中国戏曲在中国文化史和世界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以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戏曲艺术,发挥戏曲艺术的教育功能,让学生接触中国戏曲文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将戏曲与现代音乐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中国戏曲走进中学艺术课堂。

学习戏曲艺术是发展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需要,戏曲是我国传统的综合性艺术,它涉及文学、音乐、美术、表演、武术等艺术领域,结合在中学音乐课程中,促进学生多种艺术能力发展的方向相一致。戏曲有着非常强的表现力,它的表现形式中国人喜闻乐见,完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更让许多外国朋友赞口不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髓。它通过唱腔、表演来感染观众、表现社会生活。在弘扬民族文化的今天,戏曲音乐引进中学课堂尤为重要。戏曲艺术进课堂首先给我们提出了教师的培养,在师范学校的音乐专业教学中要设立或建立戏曲课,才好配合中学的音乐教育。还有教材的编写要表演性、趣味性于一体,既使音乐教学增加活力,又使这些丰富的教育资源发挥了作用。通过听赏、演唱,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知识,也使本土文化得到了发扬和传承。戏曲艺术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了解和赏析的阶段。教师从戏曲的形成、发展、历史出发,试从经典剧目、剧中人物、著名表演艺术家的生平等一般性知识入手,将学生逐渐引入戏曲艺术的欣赏之中。由欣赏著名艺术家,如梅兰芳、马连良、尚长荣、叶少兰等有代表性的演唱与表演,进而发展到对戏曲艺术风格、表现形式、内容主题及典型人物的分析与鉴赏。

要把赏析与学唱、学做结合起来。除课堂教学外,还可通过看录相、听录音、看演出,让学生直接接触戏曲表演艺术实际。通过真真切切的看和明明白白的听,化被动为主动,很快进入学唱阶段和学习表演阶段。只有进入这样阶段,学生的鉴赏力才能得以升华。这一阶段要努力开发学生内在的表演才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与喜好,选择一些易学、易唱、易做的剧目进行学唱与学做,使之循序渐进地步入不同角色和人物的学习之中。

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是在教育界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新课改提倡学生的学习应由单一学科向综合学科过渡,京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形式,它的唱念做打、它的舞台服装等就蕴涵了多学科的内容,又属于美术课的内容。孩子们可以通过学习京剧接受品德教育、感受艺术之美,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寓教于乐,对传统文化回归的一种呼应。今天的中国国富民强。每位家长都怀揣着自己儿时的梦想,为培养孩子音乐能力可以倾其所有。但需要传承和学习的不只是现代音乐、舞蹈、钢琴,还有京剧,更多的地方戏曲更为重要。京剧作为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走进中小学生课堂,是在教育界开展新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大大丰富了中小学艺术课的内容。一个民族,学艺术的人越多,这个民族就越有活力;一个国家,自愿从事艺术事业的人越多,这个国家就越富于创造精神。京剧在中国的地位相当于西方的歌剧,它既是大雅的,也是大俗的。京剧进校园能了解中国民族精神民族文化。更要引以为荣的是我们国家戏曲艺术的博大。能陶冶终身,会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篇7

【论文摘 要】 西北艺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丰富多彩,但西北地区的艺术教育存在着思想僵化、创新观念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借助古人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一、西北艺术文化及其历史背景 

西部地域辽阔,历史久远,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样而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自古以来,由于西部地处边疆,外来文化多次传入中原,多民族格局及其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深深影响着西部的文化传承,艺术文化多元并存。 

1、西北艺术发展概述 

(1)远古的艺术。西部黄河流域是彩陶的发祥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时期,造就了质地细腻、造型浑厚的仰韶彩陶,这个时期的鱼纹、鸟纹图案造型已经非常生动多姿,作为图腾符号标识,取材于自然与社会生活,用于巫术祭祀等活动。甲骨文、金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起源也随之有了古朴的开端。 

与此同时的音乐和舞蹈,从生产劳动的号子与动作中萌芽,在巫术祭祀活动中逐渐成熟。原始社会最初的文化交流形式就是由绘画图案与音乐舞蹈开启了人类的艺术审美意识。 

(2)周秦汉唐的风采。周秦汉唐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时期,相应的艺术文化也达到后世很难逾越的高峰。这时期的艺术可谓百花齐放,盛世溢彩。四代建都于长安,活动范围位于现在中国的西北,是当时全球最为繁华的区域。自开创了丝绸之路之后,外传中华艺术文化,内染西方新鲜的文化气息,相互碰撞,交融,和谐并存。 

在绘画艺术中,帛画、壁画、纸画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涌现出绘画各种素材的画家群体,绘画手段技术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呈现个性特征明显、技术精湛的旷世佳作,让后人叹为观止。书法文字艺术也是最为丰富的时期,篆隶楷行草都已达到了书法艺术巅峰状态。随着各朝代的执政方针,儒、道、释等各种文化、宗教艺术题材的壁画、雕塑、建筑艺术也获得了全面发展。 

音乐艺术方面,夏周有“八音”“五声”“十二律”的成就,继而春秋战国时期由公孙尼子所著的《乐记》开创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秦汉时期盛行鼓吹乐,是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结合的艺术;舞蹈艺术也有很高的造诣,民间舞蹈和少数民族舞蹈同时盛行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视觉盛宴。隋唐的君主偏爱音乐歌舞,兼收并蓄了西部多种民族的音乐风格,规范乐部,使音乐艺术更系统、完整。 

(3)宋元明清的衰退。随着宋元明清的迁都至中原、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也由西部转移到别处;交通也由单一的“丝绸之路”转为“郑和下西洋”海上运输,开拓了海上对外交流的先例;加之西部战乱频繁,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中心东移或北上,渐渐呈现出整体衰退的现象。 

2、丰富多彩的西部艺术种类 

(1)民间艺术与工艺装饰艺术。由于少数民族众多,而且边界线最广阔,所以西部的民俗文化是异常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吃、穿、住、行都是根据生活环境就地取材,使其具有艺术性,创造了普通生活的艺术品。工艺装饰方面其中包括金银工艺、陶瓷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还出现了木器、琉璃、编织等工艺也是十分精美。民间艺术有剪纸、雕刻、皮影、食品、刺绣、和民族服饰等,无不包含着各民族的艺术文化的精髓。 

(2)书法艺术。从历朝历代的传碑来看,大多数汉唐及之前的都遗存在西部地区,西安的“碑林”、陕西关中地区的“汉唐十八陵”、蜀地的三国时期的石刻等等地方部分都保存完好,能清楚地欣赏到当时古人深厚的书法造诣。西部各少数民族也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文字种类繁多,书写也别具特色。 

(3)岩画壁画等绘画艺术。西北地区的各个角落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的岩画和壁画的艺术结晶。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表现技法各异,内容基本上归纳为四方面:氏族图腾崇拜、巫术宗教仪式、平时生活情景、狩猎动态造型与场景。由远古新石器时期到清末,岩画壁画均有历史的痕迹,各有特色,各朝代绘画艺术的繁荣表现在了宗教壁画上。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便是其中的代表。自汉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画家逐渐开始由绢帛转用宣纸进行绘画,到唐时期已出现专攻人物、花鸟、山水等著名画家。 

(4)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雕塑的设计与制作总是跟宗教有关,西北地区的石窟、墓葬遗址上千座,遗留的雕塑作品也成千上万,给后世进行考古等学术研究留下了可观的财富。西北的建筑由于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信仰不同而各具特色,最典型的代表有蒙古包、陕北窑洞、关中民居、新疆民居等等。 

(5)音乐戏曲艺术。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乐器的不同,各个地区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后来逐渐分为地方民歌和戏曲。从春秋的乐理的建立,到汉朝的相和歌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器乐独奏的优秀名作,再到隋唐十部乐的综合演艺,都在展现着古代西部的艺术辉煌的风貌。 

视觉艺术是从横向来说,是对此时此景的综合表现,除此之外,还是对文化历史的记录。表现听觉的艺术门类由于事过境迁,逐渐丢失了各自的艺术语言,但是这些动态的时间性艺术形式,却被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静态地展示出来,在古代绘画、雕塑和传统工艺品中,留下了昔日辉煌的痕迹。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差异,我国西部与东部南部地方相比,已现出经济和艺术文化双落后的局面。 

二、西北艺术文化教育现状 

西部地区地域的长期封闭,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使西北人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的状态。 

西安美术学院的李青教授在《西北民族艺术文化与西部大开发》一文也曾提到“西北地区的文化艺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曾有过突破性的发展,比如60年代‘长安画派’兴起,70年代末‘丝路花雨’的创作,以及当代‘西部文学’的热潮等,但从当前的普遍现状来看,西北文化艺术界依然面临着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难题。西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但传承多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满足感,造成了西北人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对于传统文化,西北人有着单一的思维定势,墨守传统文化的固有模式,难以以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真谛。这种定式思维和封闭心态,只能消减西北人的创造力,使其与开放的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距离。对当代西北文化艺术界来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开拓和合理转型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西北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应避免思想僵化,只埋头苦读,不思考创新,在学习古人的艺术品的同时,也要借助他们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这个恰恰是现在西北艺术教育紧缺的一种意识。 

三、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 

1、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国家教育部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许多研究者对创新思维都有自己的定论,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先“破”后“立”的发散性的活跃思维方式,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不按照常理思考问题,具有从归纳总结中求异的反逻辑的特性。 

2、艺术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的真正任务不是压抑情感,而是使这些情感得到升华并进入有利于社会的途径和渠道。 

传统的艺术史主要介绍是精华的艺术品,中国古代艺术品在早期多是匠人的产品,其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要制作或雕刻的主题,是已经规定好的,代表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的主流,但在技术上可以发挥创新思维,例如汉代的长信宫灯,其工艺造型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让世人惊叹汉代工艺设计师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工艺造型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创新思维是占必不可少的位置,如果灯就是灯的传统造型,人像就是人像的工艺装饰作用,那世界的艺术史上就缺少了许多意外的惊喜,这种前人给我们经验可以与艺术院校教授艺术课程相结合,在介绍了艺术的发展史和各种艺术的背景文化,联系当今时代的潮流,开拓思路,进行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修养和激发艺术创作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艺术创新思维的锻炼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维克多?洛温菲尔德(viktor lowenfeld)在他的著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creative and mental growth)中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又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越来越富有创造力,越来越思维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洛温菲尔德着眼于保护孩子们对于创造的自信心。他谴责现代教育阻碍孩子们天生能力的发挥,相信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训练教师,使得他们成为孩子发展的欣赏者从而改善局面。 

教育者应该从成年的丰富的阅历提取适合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锻炼,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不惧风险,敢于质疑,敢于尝试。为培养创造力而教授艺术。 

包毫斯做了创新思维锻炼的典型先例,进行教育改革,影响最大的课程是著名的“基础课程”。学生入学后6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力,在让学生熟悉材料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尝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思维教育,首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艺术教育观念,从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中转变,吸取创新理论新知识,与时俱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并且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欲求。 

4、点击艺术创新思维的火花 

艺术和科学不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有的只是变化,在艺术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失去一些东西,同时也得到一些东西。每一种见解都要重视,有多少人,艺术就应该有多少思维方式。艺术可以开发社会中的个体天性,也是表达、思考以及同他人广泛交流的一个载体。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有限的兴趣,点击无限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开发了受教育者的另一番新天地。 

个人在艺术上的表达也是感情的流露,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情和认知能力也在变化。教育者在创新启发性教育中观察他们的变化,注重他们的表达。不同的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有其特定的绘画符号、表达方式和语言,了解他们的这些变化,及时给予受教育者创作方式的引导、创作材料的补充和扩大艺术视觉表现形式的欣赏范围,开发个人更为广阔深邃的创作天地。采取鼓励大于批评的方式让孩子保持着真善美美好的情感。 

四、西部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民族素质 

在西方教育界,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艺术教育到现代w?德韦恩?格里尔(w.dwaine greer)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其教育史中各个阶段进行了对艺术教育的精细剖析和研究,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等能力的重中之重。艺术课形式的单一短时期看不出有任何弊端,实际上却会延伸到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缺乏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素质的缺憾。让受教育者认识真善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需要西北教育工作者开发自身的眼界与思路和开拓再创造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 

创作中独立的思考将帮助孩子们自己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论感情上的还是理智上的。艺术创作通过对美的理解曾经被认为是培养良好道德、美好感情的途径,20世纪中期又增添了培养完美人格即健康理智的新内涵。新一代教育家都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能使艺术创新思维在年轻人的生活中生根成长?西北艺术教育者所做的取决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20世纪,艺术创造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好的本质,最后与心灵健康相联系,创造性就是它的一个标志。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教育中,我们西部艺术教育者应该继承前人宝贵的教育经验,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时机下,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与历史背景,进行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尤其在艺术教育中,潜意识地影响学生的创作生涯,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 (美)布朗(auricebrowu),科赞尼克(dlana korzenlk) [m].马壮寰译.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 

[2] (美)艾迪斯(stophen addlss),埃里克森(marry erlckson)[m].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篇8

【论文摘要】西北艺术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种类丰富多彩,但西北地区的艺术教育存在着思想僵化、创新观念不足等问题;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应充分重视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借助古人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一、西北艺术文化及其历史背景

西部地域辽阔,历史久远,是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审美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艺术作品,形成了多样而璀璨的民族艺术文化。自古以来,由于西部地处边疆,外来文化多次传入中原,多民族格局及其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一直深深影响着西部的文化传承,艺术文化多元并存。

1、西北艺术发展概述

(1)远古的艺术。西部黄河流域是彩陶的发祥地,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仰韶文化”时期,造就了质地细腻、造型浑厚的仰韶彩陶,这个时期的鱼纹、鸟纹图案造型已经非常生动多姿,作为图腾符号标识,取材于自然与社会生活,用于巫术祭祀等活动。甲骨文、金文作为书法艺术的起源也随之有了古朴的开端。

与此同时的音乐和舞蹈,从生产劳动的号子与动作中萌芽,在巫术祭祀活动中逐渐成熟。原始社会最初的文化交流形式就是由绘画图案与音乐舞蹈开启了人类的艺术审美意识。

(2)周秦汉唐的风采。周秦汉唐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时期,相应的艺术文化也达到后世很难逾越的高峰。这时期的艺术可谓百花齐放,盛世溢彩。四代建都于长安,活动范围位于现在中国的西北,是当时全球最为繁华的区域。自开创了丝绸之路之后,外传中华艺术文化,内染西方新鲜的文化气息,相互碰撞,交融,和谐并存。

在绘画艺术中,帛画、壁画、纸画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涌现出绘画各种素材的画家群体,绘画手段技术多样,不断推陈出新呈现个性特征明显、技术精湛的旷世佳作,让后人叹为观止。书法文字艺术也是最为丰富的时期,篆隶楷行草都已达到了书法艺术巅峰状态。随着各朝代的执政方针,儒、道、释等各种文化、宗教艺术题材的壁画、雕塑、建筑艺术也获得了全面发展。

音乐艺术方面,夏周有“八音”“五声”“十二律”的成就,继而春秋战国时期由公孙尼子所著的《乐记》开创了一套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秦汉时期盛行鼓吹乐,是汉族音乐与少数民族音乐的结合的艺术;舞蹈艺术也有很高的造诣,民间舞蹈和少数民族舞蹈同时盛行融合,形成了多姿多彩的视觉盛宴。隋唐的君主偏爱音乐歌舞,兼收并蓄了西部多种民族的音乐风格,规范乐部,使音乐艺术更系统、完整。

(3)宋元明清的衰退。随着宋元明清的迁都至中原、北方,政治文化中心也由西部转移到别处;交通也由单一的“丝绸之路”转为“郑和下西洋”海上运输,开拓了海上对外交流的先例;加之西部战乱频繁,自然环境恶劣,经济文化中心东移或北上,渐渐呈现出整体衰退的现象。

2、丰富多彩的西部艺术种类

(1)民间艺术与工艺装饰艺术。由于少数民族众多,而且边界线最广阔,所以西部的民俗文化是异常丰富多彩的,民间工艺种类繁多,吃、穿、住、行都是根据生活环境就地取材,使其具有艺术性,创造了普通生活的艺术品。工艺装饰方面其中包括金银工艺、陶瓷工艺、染织工艺、漆器工艺、家具工艺、还出现了木器、琉璃、编织等工艺也是十分精美。民间艺术有剪纸、雕刻、皮影、食品、刺绣、和民族服饰等,无不包含着各民族的艺术文化的精髓。

(2)书法艺术。从历朝历代的传碑来看,大多数汉唐及之前的都遗存在西部地区,西安的“碑林”、陕西关中地区的“汉唐十八陵”、蜀地的三国时期的石刻等等地方部分都保存完好,能清楚地欣赏到当时古人深厚的书法造诣。西部各少数民族也都创建了自己的文字,文字种类繁多,书写也别具特色。

(3)岩画壁画等绘画艺术。西北地区的各个角落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及外来民族的岩画和壁画的艺术结晶。各个时期、各个民族的表现技法各异,内容基本上归纳为四方面:氏族图腾崇拜、巫术宗教仪式、平时生活情景、狩猎动态造型与场景。由远古新石器时期到清末,岩画壁画均有历史的痕迹,各有特色,各朝代绘画艺术的繁荣表现在了宗教壁画上。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便是其中的代表。自汉朝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画家逐渐开始由绢帛转用宣纸进行绘画,到唐时期已出现专攻人物、花鸟、山水等著名画家。

(4)雕塑艺术与建筑艺术。雕塑的设计与制作总是跟宗教有关,西北地区的石窟、墓葬遗址上千座,遗留的雕塑作品也成千上万,给后世进行考古等学术研究留下了可观的财富。西北的建筑由于民族众多,风俗习惯、信仰不同而各具特色,最典型的代表有蒙古包、陕北窑洞、关中民居、新疆民居等等。

(5)音乐戏曲艺术。由于少数民族语言和乐器的不同,各个地区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唱腔,后来逐渐分为地方民歌和戏曲。从春秋的乐理的建立,到汉朝的相和歌出现,魏晋南北朝的《梅花三弄》、《春江花月夜》等著名器乐独奏的优秀名作,再到隋唐十部乐的综合演艺,都在展现着古代西部的艺术辉煌的风貌。

视觉艺术是从横向来说,是对此时此景的综合表现,除此之外,还是对文化历史的记录。表现听觉的艺术门类由于事过境迁,逐渐丢失了各自的艺术语言,但是这些动态的时间性艺术形式,却被作为造型艺术的表现题材,静态地展示出来,在古代绘画、雕塑和传统工艺品中,留下了昔日辉煌的痕迹。

由于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等各方面的差异,我国西部与东部南部地方相比,已现出经济和艺术文化双落后的局面。

二、西北艺术文化教育现状

西部地区地域的长期封闭,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使西北人的思想观念较为保守,创新意识普遍薄弱的状态。

西安美术学院的李青教授在《西北民族艺术文化与西部大开发》一文也曾提到“西北地区的文化艺术在继承与创新方面曾有过突破性的发展,比如60年代‘长安画派’兴起,70年代末‘丝路花雨’的创作,以及当代‘西部文学’的热潮等,但从当前的普遍现状来看,西北文化艺术界依然面临着一个继承与创新的难题。西北地区文化积淀深厚,但传承多于创新,对传统文化的满足感,造成了西北人对艺术创新的漠视。对于传统文化,西北人有着单一的思维定势,墨守传统文化的固有模式,难以以客观的态度去认识传统文化多元性和开放性的真谛。这种定式思维和封闭心态,只能消减西北人的创造力,使其与开放的现代社会产生一定的距离。对当代西北文化艺术界来说,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开拓和合理转型问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西北艺术教育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应避免思想僵化,只埋头苦读,不思考创新,在学习古人的艺术品的同时,也要借助他们传于后世的艺术品思索古人的创新意识,这个恰恰是现在西北艺术教育紧缺的一种意识。

三、艺术创新思维启发教育的重要性

1、什么是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国家教育部培养21世纪优秀人才的首要条件。许多研究者对创新思维都有自己的定论,笔者认为创新思维是一种先“破”后“立”的发散性的活跃思维方式,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式,不按照常理思考问题,具有从归纳总结中求异的反逻辑的特性。

2、艺术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艺术教育的真正任务不是压抑情感,而是使这些情感得到升华并进入有利于社会的途径和渠道。

传统的艺术史主要介绍是精华的艺术品,中国古代艺术品在早期多是匠人的产品,其无独立的思想和人格,要制作或雕刻的主题,是已经规定好的,代表了当时的政治文化的主流,但在技术上可以发挥创新思维,例如汉代的长信宫灯,其工艺造型和实用功能完美结合,让世人惊叹汉代工艺设计师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丰富的想象力。这种工艺造型与实用功能的完美结合,创新思维是占必不可少的位置,如果灯就是灯的传统造型,人像就是人像的工艺装饰作用,那世界的艺术史上就缺少了许多意外的惊喜,这种前人给我们经验可以与艺术院校教授艺术课程相结合,在介绍了艺术的发展史和各种艺术的背景文化,联系当今时代的潮流,开拓思路,进行创新思维,对提高艺术修养和激发艺术创作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艺术创新思维的锻炼

美国著名的教育家维克多?洛温菲尔德(viktorlowenfeld)在他的著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creativeandmentalgrowth)中认为艺术教育的任务“既不是艺术本身,又不是艺术作品,也不是审美体验。而是儿童,通过艺术教育,他们将越来越富有创造力,越来越思维敏捷,他们将在任何可能适应的环境中运用他们的艺术经验”。洛温菲尔德着眼于保护孩子们对于创造的自信心。他谴责现代教育阻碍孩子们天生能力的发挥,相信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训练教师,使得他们成为孩子发展的欣赏者从而改善局面。

教育者应该从成年的丰富的阅历提取适合受教育者的创新思维锻炼,培养受教育者的自信心,不惧风险,敢于质疑,敢于尝试。为培养创造力而教授艺术。

包毫斯做了创新思维锻炼的典型先例,进行教育改革,影响最大的课程是著名的“基础课程”。学生入学后6个月的试读期间所学习的就是这种“基础课程”,设置这类课程的目的是解放学生的创造力,培养他对自然材料的理解力,在让学生熟悉材料的同时,培养创新思维,对材料进行创造性尝试。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创新思维教育,首先要时刻更新自己的艺术教育观念,从传统的艺术教育观念中转变,吸取创新理论新知识,与时俱进,养成创新思维习惯;并且尊重受教育者的情感、了解受教育者的心理欲求。

4、点击艺术创新思维的火花

艺术和科学不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进步”,有的只是变化,在艺术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失去一些东西,同时也得到一些东西。每一种见解都要重视,有多少人,艺术就应该有多少思维方式。艺术可以开发社会中的个体天性,也是表达、思考以及同他人广泛交流的一个载体。培养受教育者自我有限的兴趣,点击无限的创新思维的火花,也是开发了受教育者的另一番新天地。

个人在艺术上的表达也是感情的流露,随着受教育者的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感情和认知能力也在变化。教育者在创新启发性教育中观察他们的变化,注重他们的表达。不同的年龄段的受教育者有其特定的绘画符号、表达方式和语言,了解他们的这些变化,及时给予受教育者创作方式的引导、创作材料的补充和扩大艺术视觉表现形式的欣赏范围,开发个人更为广阔深邃的创作天地。采取鼓励大于批评的方式让孩子保持着真善美美好的情感。

四、西部艺术教育的发展与民族素质

在西方教育界,从柏拉图《理想国》中的艺术教育到现代w?德韦恩?格里尔(w.dwainegreer)使用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discipline-basedarteducation,简称dbae),其教育史中各个阶段进行了对艺术教育的精细剖析和研究,认为艺术教育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等能力的重中之重。艺术课形式的单一短时期看不出有任何弊端,实际上却会延伸到学生在各学科方面缺乏想象能力、创新能力、审美能力和道德素质的缺憾。让受教育者认识真善美,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各方面的能力,需要西北教育工作者开发自身的眼界与思路和开拓再创造的思维方式,提高自身的艺术文化修养,使用多种多样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开启心里巨大的创作空间。

创作中独立的思考将帮助孩子们自己处理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不论感情上的还是理智上的。艺术创作通过对美的理解曾经被认为是培养良好道德、美好感情的途径,20世纪中期又增添了培养完美人格即健康理智的新内涵。新一代教育家都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怎样能使艺术创新思维在年轻人的生活中生根成长?西北艺术教育者所做的取决于他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

在20世纪,艺术创造有助于个人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好的本质,最后与心灵健康相联系,创造性就是它的一个标志。在已经进入21世纪的教育中,我们西部艺术教育者应该继承前人宝贵的教育经验,在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时机下,充分利用丰富的艺术资源与历史背景,进行受教育者创新思维的培养锻炼,尤其在艺术教育中,潜意识地影响学生的创作生涯,让受教育者在素质修养、能力提高的同时,永远保持着新鲜的创造活力。

【参考文献】

[1](美)布朗(auricebrowu),科赞尼克(dlanakorzenlk)[m].马壮寰译.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3.

[2](美)艾迪斯(stophenaddlss),埃里克森(marryerlckson)[m].宋献春,伍桂红译.艺术史与艺术教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10.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