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8篇

时间:2023-08-01 09:23: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学语文教师教育理念

篇1

关键词:生命理念;小学语文;优势;题;建议

一、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于1997年在《教育研究》上发表了《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一文,这标志着我国开始研究生命与教育的关系,时至今日,生命理念已经在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渗透和应用,其价值和优势也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所以说,其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认可。

2.现阶段,不论是哪个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理念是有着一定的可信性的。

3.相比其他的学科,小学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与生命教育相契合,所以,在其教学中落实生命理念也更加方便、合理。

4.小学阶段作为学生学习生涯的萌芽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最佳阶段,所以,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显得更有价值,更适宜。

总之,相比其他阶段的学习,或者其他学科,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优势更明显,也更容易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二、基于生命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由上述分析可知,将生命教育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是有着独特的价值和意义的,而就目前情况来看,虽然更多的教师也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但是在实际落实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过于强调教师的“教”。也就是说,在将生命理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时候,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依旧采用的是教师台上讲授,学生台下听讲的教学方式,教师过于强调“教”的过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却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就导致学生不能充分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很难理解教师的教学用意。

2.过于注重对权威的理解。过于注重权威的理解是说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以相关的教辅为基础,并没有站在小学生的世界、小学生的视角去讲授问题,阐述生命的意义,而这种过于注重权威的阐释、忽略学生独特体验的教学模式,也并不能确保生命教育落到实处。

3.过于强调整齐划一。过于强调整齐划一也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也就是说,无论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还是课堂教学及教学评价,都是统一的,一定的,这样一来,就忽略了一些学生的独特性,学生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在这种教学氛围中很快就会被磨灭,而这一现象的存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三、缓解基于生命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过于强调教师的“教”、过于注重对权威的理解、过于强调整齐划一等问题的存在确实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于理念的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基于此,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生命意识产生兴趣。拿人教版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本来看,其中有好多课文的内容都融入生命意识,例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株紫丁香》《小柳树和小枣树》《蓝色的树叶》《父亲和鸟》《小鸟和牵牛花》等,这些文章中都蕴含着生命的意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将生命的理念融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学会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2.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构建。注重对学生生命意识的构建就是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知识传授、课堂提问、课堂评价、课堂辅导等教学过程用积极乐观的生命意识、有价值和崇高的生命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

3.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丰富学生的生命情感也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的关键,也是基于生命理念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多阅读,以达到激发其情感和生命意识的目标;另一方面,要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体验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人际交流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生命理念的精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生命理念有机地融入其中,并做到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本文仅是笔者对其的探索性分析,愿意抛砖引玉,同时,笔者也将在今后的教学实践活动和学习中做进一步的研究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实施策略

语文教材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广大教师也正是基于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非常重视语文教学的情感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努力展开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将情感教育与语文知识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教学效率。

一、情感教育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本的内容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情感教育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语文教育的灵魂非情感莫属,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方法,也是教师教学的目标。语文课本里选取的名篇佳作承载的丰富情感需要教师渗透到教学过程中,同时还要注重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的和谐发展,让学生在获得真、善、美的情感体验的同时还能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效率,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元素的应用分析

小学生处在人生情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必要且正确的情感引导,同时激发和鼓励他们发自内心地主动去感悟、感知世界,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过去,我们语文教学工作者过分强调知识和能力,却往往忽视了情感教育,对情感目标重视不够。许多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习惯了对文章大意作冷漠的复述,对文章的主题以及文章的写作艺术作解构,这样冷漠无情的肢解使得本来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和那些艺术气息浓厚的优秀作品在学生看来变得枯燥无味,又何谈唤醒孩子们心中纯真又充满童趣的情感体验呢?新课程标准的提出为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困境提出了新的方向。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像过去那样吃透文本,从中提炼出文章的核心和精髓,同时还要充分挖掘其中蕴藏的情感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应借助文本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情感体验,并且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美的语言去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情感。

三、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策略

1.教学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学的首要策略。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于一门科目产生兴趣,才会有强大的学习动力,否则即便教师的讲课再准确无误都无济于事。因此,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是提高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教学质量的关键内容。在每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都大大影响着课堂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方法中,提高课堂讲课方式的多样性是最有效的捷径。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育质量的教学方法有很多,方法的有效程度与该方法是否结合学生的特点、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教育模式等问题息息相关。

2.以情境来引导学生情感。

情感共鸣的产生条件所必不可少的就是情境,情境的创设目的在于将学生内心的情感转移到课本教材中去,通过真实可感的情境教学来加强学生的学习记忆思维,同时加深学生对于课本教材中人物情感的把握,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潜力。因而要求教师要有着创设情境的能力,引导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情感分析。创设情境的手段主要有背景音乐烘托、幻灯片播放及多媒体展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能尽快切身实际的体会到不同人物的所思所想。在积极引导学生入境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以竞争合作这一教学方式最为有效。该种方法旨在教学课堂中营造出一种团结紧张的心理氛围,如在小组讨论里面展开竞争及在课堂提问时采用按组回答的形式时,很容易激励起学生发表个人见解的欲望,彼此间的讨论协作在提高了对情感的理解之外也增强了自身的团结互助能力,是一种教学实践效果良好的教学方法。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学生对情感的体验。

小学生作为刚刚步入学校的人群,突然走出家庭的怀抱,一个人来到学校学习,在心理上会有很多的空白。根据这个特点,教师不仅须要课上认真和蔼,耐心解答学生们的问题,更加须要利于课下时间常常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多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生活状态、人际交往情况等,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困难,填补情感的空白。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多多赞美和表扬他们,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大大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动力。在小学教育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生对本学科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同时,更是加强学生情感体验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一条捷径。

小学生处在人生情感成长的一个重要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对他们进行必要且正确的情感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巧妙、适当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发掘情感元素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环节,同时教师们也将收获孩子们一张张单纯的笑脸和一颗颗金子般纯洁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吕月青.关于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西靠与实践[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2):15-16

篇3

一、小学语文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推进使得小学语文教学进入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推进离不开新的教学理念的支撑。新的教学理念可以给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改变,有利于新的教学方法更顺利地实施。笔者认为,新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由以下三个方面组成。

1.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一言堂”,教师和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难免会觉得疲惫。传统观念也往往横亘在师生情感交流之间,使得师生难以平等对话,教师不了解学生,就难以更好地开展教学。新时期的教学改革就是要求教师走到学生中间,成为学生的一员,本着“以人为本”的教书育人理念展开工作,用学生的思维方式来设置教学内容,营造一种平等而和谐的学习环境,赢得学生的尊重与信任。

2.树立大语文意识

语文教育当中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又不局限于此。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方面综合性的,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树立“大语文”的意识。笔者认为要践行“大语文”的教育理念就要做到开展多元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不仅学习语文知识,更要体会其中的言外之意,将丰富的情感和对文章的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审美知识以及文化背景都可以向学生展现出来。

当然,情感与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大语文教育的一个方面,要真正践行“大语文”观,还要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充实我们的语文课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教育课,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例如教学《火烧云》一课,教师可以提前通知学生每天留意观察晚霞,这样学生在课堂上更容易接受教学内容。

3.注重差异性教学

(1)学生的差异性教学

学生由于生活背景和个人能力的不同在学习中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合理安排教学。应该注意设身处地地和学生交流,在注重学生间差异性的同时也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2)教材的差异性教学

教师应灵活按照不同文章的风格设计教学方案。例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三首古诗虽然是同一课的课文,但是三首诗的创作背景、创作方式与内容都有很大差异。《独坐敬亭山》出自生性旷达的李白之手,连写孤独都带着几分豪迈,适合课堂上由学生模仿朗诵;《望洞庭》凸显平静阔大的洞庭湖面,可以用多媒体展示壮美的洞庭湖以及洞庭月色,激发学生的想象;《忆江南》在讲述江南美景的同时也带着深深的思念之情,需要学生细读并加以品味。

二、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方法正确,教学就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试从备课、课堂实践以及练习等环节论述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1.精心备课,储备材料充足

有人把教案比作剧本,学生是演员,教师则是导演。如果教师事先没有熟悉剧本,又怎么能导演好这部戏呢?备课对语文教师来说非常重要。精心准备的教案可以为教师教学作出指导,有利于课堂教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另外,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也应根据教材进行相关材料搜集,以备扩充课堂知识之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

2.理性把握课堂

精心备课是为了课堂教学得心应手,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理性控制课堂,笔者认为理性把握课堂应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

(1)处理好各种知识点的关系

课堂时间非常宝贵,应注意时间的分配,用在重点知识教学的时间一定要多于一般知识点。例如《母鸡》一课的教学是为了让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其他教学环节如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与梳理等常常是服务于这一教学目标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分清主次。

(2)认清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

语文教材的知识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载体,教师要理性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发挥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这一课不单是知识的普及,更是让学生了解探索世界奥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3.进行有效练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了切实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和能力训练,小学语文教学应该在练习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在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时要把握重点难点,落实知识点的强化巩固,使课堂知识得到升华。例如《幸福是什么》一文中智慧的女儿让三个青年人说出自己向往的幸福,不同的人对幸福的诠释不同,对小学生来说空谈幸福较为抽象,因此,课后教师可以布置练习题,要求小学生描述自己的幸福以及自己心中的幸福,在对本文理解更深的基础上,也能体会到自己身边的幸福,热爱并珍惜自己的生活。

三、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

新时期的教学理念要求还课堂于学生,因此应该注重对学习方法的研究。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采用多种方式调动课堂的教学氛围是尤为重要的。

1.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打造交流性课堂氛围

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学习方法,这样的学习方法既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又能使教师走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共同交流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更多的自,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之后教师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结束以后各小组交流总结。交流性的课堂氛围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自然也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微笑教学,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上文中笔者曾论述过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关心学生并与学生平等交流。一个常常板起面孔教学的教师很难走进学生的心里,也难以融入学生当中。以真诚的微笑面对学生,既是一种自信的力量也能感染学生。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去学习,接受课堂知识。

3.以教学游戏活跃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永远不能演好教学这部戏,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行动起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则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参与到课堂当中。小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不但让游戏更加吸引人,活跃的课堂气氛也能鼓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例如在综合复习语文知识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芝麻开门”的方式,由教师给出关键词,学生做出回答,在游戏中开动脑筋,回忆所学过的知识点,在巩固知识的同时也让他们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四、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叙事视角;小说教学;新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95-02

语文教学除有“三难”之称的文言文、周树人和写作文之外,小说教学也是一大“难”。然而,“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解决这个“难”。善于思考,精于设计,方能易于教学。而思考之“善”、设计之“精”、教学之“易”,得益于理念之“新”。“叙事教学”便是小说教学中的一种新理念。

何谓叙事教学?通俗地讲,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其实,叙事教学是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主张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叙事化的手段,进行叙事呈现,充分发挥学生的语言、情感、想象、表现、创造等能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因此,我们可以将叙事教学定义为:叙事教学是一种以叙事化为手段,通过叙事的形式设计和呈现,从而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

一、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

小说作为一种虚构性的文学,始终离不开叙事视角的选择,而叙事的角度是小说叙事技巧的关键所在。那么,小说的文本解读就可以聚焦叙事视角,对小说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地分析,从叙事视角中观察作者观察的世界。

叙事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可以这样设计《项链》:教师以莫泊桑的一句话切入“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围绕“借――丢――赔――认”这样的线索,让学生根据情节的发展复述小说。

学生通过复述小说情节,在情境中体验小说,在言语体验中解读文本。课堂中,一经叙事,学生很快就明白了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局,原来项链是假的。这时,老师提问:“小说最后才说项链是假的,出人意料之前有没有铺垫和暗示?”学生再一次阅读小说文本,明白了小说前面的叙述其实与结局有必然的联系。难怪在借项链时,佛来恩节夫人相当大方,难怪归还时她竟没有打开看,难怪项链和盒子不是原配的!原来这是作者刻意的安排,给读者留下蛛丝马迹去追寻和思考。

那么,马蒂尔德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知事推人,不难发现她有点爱慕虚荣,但是又诚实守信、坚强勤劳。因为虚荣心而惹的祸,自己也敢于去承担、去弥补。那你是如何看待虚荣心的呢?此刻,学生就明白了,虚荣心是人之常情,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做到诚实守信、坚强勤劳。

这样的一堂课,因为叙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有了更深层的理解。一课一得,学生在叙事中体验,在体验中收获,在收获中进步。有了叙事教学的牵引,小说解读的难题一一迎刃而解。

二、叙事视角下的语言比较

无论叙述什么样故事的小说,叙述者都要从一个特定的语言角度来叙述。小说人物的不同语言,叙述人不用的叙述语言,这些不同语言的背后都潜藏着不同的意义。

以《子路、曾、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为例,让学生从文中读故事,讲讲文中的故事。四子各有其志:子路,愿使内忧外患的中等国家,三年强国;冉有,愿使小国家,三年富民;公西华,愿为宗庙、会同之小相;曾,描绘了一幅其乐融融的暮春郊游理想图。

很多老师在上这篇课文时,只是相对简单地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但是除了分析四子之志和孔子之评之外,不妨关注叙述语言的比较。子路与后三子的对比:少了点名,多了神态描写;曾与前三子之志:点名之后,多了弹琴的细节、动作描写。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不同的人物形象、不同的性格特征、不同的思想主张。

四子述志,有这样的语言对比,孔子评志,亦是如此。对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哂之;对冉有、公西华:连用五个反问句,反问之中含肯定之气;曾:喟然叹曰,吾与点也。在叙事语言的对比中,表现出孔子对几个不同性格和思想主张的弟子,有着不同的点评,同时也暗含着孔子自己的志向和儒家的理想。

这个课例体现了叙事教学的要素,在课堂教学中叙述故事,在叙述语言中品味人物。这样,课堂教学过程就会井然有序,把学习内容回归到课堂生成,让学生在叙述语言的比较中了解到儒家的思想主张和理想追求。

三、叙事视角下的言语展现

小说是叙述者通过言语形式叙述故事、塑造人物、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言语展现就是让学生与小说文本进行零距离接触,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展现小说情节和自己的阅读体验。这样就给了学生一个舞台,使学生通过言语展现来获得文本体验,也充分展现了叙事文本的张力。

比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个课例,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把“林教头指谁?”“什么是山神庙?” “林教头和山神庙之间发生了哪些事情?”这些问题布置在课前预习里。学生的课前预习就有了目的和指向,学生就会认真地预习小说。

有了课前充分的准备,课堂上,教师就可以安排学生以叙事呈现的方式展开。首先是师生合作,理清故事情节。课文分为4个部分,分别是: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候密谋害林冲、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然后全班四组,每组选择一个部分进行文本研读,研读后,每组选择一名代表上讲台演说本部分的情节。要求是:开场要用“话说……”开头,最后要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结尾。

这样,一场课堂说书会就上演了。每组代表一一上台演说,还别说,真有那么一种说书范儿!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和其他学生一样做一个倾听者。其他学生对台上的说书同学进行点评,教师也相机参与点评和补充。

原来语文课堂也可以这样,有说书者、听书者和评书者。一堂课45分钟,教师前后的总共发言只有10分钟,更多的是学生在叙述、评论和补充。因为叙述呈现,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并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小说的兴趣。本是一趟枯燥难懂的文言小说,在叙事视角下,竟然可以上得如此有趣、有味。

篇5

一、教育民主理念

著名教育家朱永新说:“教育,应充满民主精神,教师要重审师生关系,并确立民主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也提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在教学中,师生是一种交往过程,教师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而不是局外人。作为主动参与者,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而传统教学,往往只关注教师的教,不管学生的身心基础,不管学生的学;只关注书本知识的传授,不管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能力的培养。这种教学中,师生关系是不民主、不平等的。所以,必须转变教师角色意识,找准角色定位。从知识的灌输者转换为学习的引导者,从课堂的主宰者转换为平等的交流者,从单向的传授者转换为互动的合作者。

二、学生发展理念

“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思想和行动口号。“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思想的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工作的崇高目的和中心,并以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标准,重新审视教育教学策略,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教育要求,创建有利于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谐发展的教育教学机制。这种发展观的主要涵义如下:

1、学生的发展是指适应社会需要的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不是部分学生的发展;

2、是指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只重其智力的片面发展;

3、是指学生有个性的发展,而不是全体学生同一个“模式”的发展;

4、是指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可持续的终生发展,而不是只局限于在学校的当前发展。这是“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内涵的核心,是语文教师急需树立的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

三、回归生活理念

“生活即课程”,“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回归生活理念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回归生活的课程在目标上意味着要培养现实世界中会生存的人,即会做事、会与他人共同生活的人。语文课程的教学,要确立“大语文观”,引导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充分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由于应试因素的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十分重视教本,生怕学生没把教本知识学过手。岂不知语文课本对学生来说,仅是一种极有限的教育资源,生活才是语文教学永远的内容。语文课本也是生活内容的载体,但是其受内容局限,反映生活的面太窄。因此,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把生活的内容尽可能地引进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教材内容,以生活内容作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和素材。

四、创新教育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在其基本理念部分则非常鲜明地声称:“语文课程应该是开发而富有创新活力的”。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要树立教育创新理念,要进行教育创新,首要的是自己必须富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也为语文教师的创新提供了条件。而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普遍缺乏创新精神,张定远教授在全国中语会第七届年会闭幕式上的发言中说,教师教学中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重要地位。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根本的区别在于,一个以知识为本,一个以人的发展为本。我们一定要破除旧的教育观念、走创新教育之路,在课堂教学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创新意识,从而确立学生的主体创新意识,改变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与方式,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关系着职教事业的发展,也与这次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密切相关,要转变教学观念,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要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对全体语文教师进行新课程的系统培训。多走出去听一些新课程理念的实验课,以尽快转变观念,缩小同普高的差距。

篇6

【关键词】生本理念小学语文参与型教学

生本教学不仅仅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这也就要求教师将学生看作课堂的主体,使生本理念贯彻到课堂上,让学生有参与其中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与教师和同学进行很好的互动交流,自主学习,乐于学习。这也要求教师在选择课堂教学内容的时候要结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更能够吸引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内容,或者是引入方式,进一步增强课堂的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一、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虽然说,小学生的心智发展都还很不成熟,与教师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年龄差距,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是很需要得到外界认可的。在一种鼓励氛围中学习,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带来深远的影响,对学生自信心的建立会有很大帮助。所以说,教师不能够以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注重师德的提升,不仅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还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当与学生像朋友一样沟通,无论学生发生什么问题都愿意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时候,教师就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的心理波动,从而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也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无后顾之忧。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小学生的引导,多进行鼓励,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次表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让课堂更加民主,每一次问题的解决应该是在互动中结束,而不是在灌输和强制中解决,要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合作,提高参与型教学质量

这一时期的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更愿意与周围的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之间多互动交流,使之在合作中产生思想碰撞,也为语文课堂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先对学生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并设置一些问题,小组集体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相互合作,完成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说,这些语文阅读文本所要表达的意向,还有作者所寄托的情感,学生在研究和探索的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可以及时请教教师或集体讨论。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三、 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课堂氛围的建立是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教学环境中将知识灵活掌握,而且,越是轻松的环境,越有利于活跃学生的思维,挑起学生的兴趣点,学生也就越愿意参与进来。比如教师可以以问题的形式引入教学内容。在《最大的“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最大的书是哪一本,这里的“书”为什么加引号?这里所说的最大的书到底是实体的书本,还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等。这样一来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被充分带动起来,教师就可以循序渐进地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学生的热情被打开,也就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四、 培养学生良好思维习惯,增强课堂融入度

其实,现有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以及教师更注重教学结果,不注重教学过程,更关注一个问题的答案,而不是思考问题的过程。所以说,现在的很多学生缺乏逻辑思维能力。生本理念下的小学语文参与型教学,是在以学生为主体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独立思考过后与他人之间进行交流而产生的思维碰撞。教师应该为学生创立思考的空间可能性,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全身心融入到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自己思考的过程,及时纠正其在思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以后形成良好的知识体系和思维习惯打下基础。

五、 结语

总之,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的参与型教学是对当前教育理念的一种丰富,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语文教学方式,其不仅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这样可以让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学生,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激发他们的潜力和参与教学的动力。而且,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小学生是很容易被调动积极性的群体,让他们在年幼的心理层面就存在是课堂主人的认知,这为他们以后更高阶段的学习能更好地、更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提供可能,在高效率、频互动的课堂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学习水平。

【参考文献】

[1] 何建芬.生本让我们享受简单――谈生本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思考[J].现代教育论丛,2007(6).

篇7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 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 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中三幅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图下的音节

zh*;ch2; sh& zhu#

3、学生自己试读。

4、同桌互相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拼读中的错误,指导好三拼音节。

6、开火车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读四个声母zh ch sh r,提醒学生读时要注意轻短些。

2、出示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

4、教师强调: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读得长些、响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6、出示zi ci si 与 zhi chi shi ri的发音进行比较,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7、开火车读。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自己试着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

(4)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可以提出读不准的音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同桌互相帮助读儿歌。

(6)结合图,请学生读儿歌。

(7)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篇8

【关键词】自由阅读理念;小学语文;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一、自由阅读理念概述

什么是自由阅读呢?也许很多人都知道大概意思,但是却不是太透彻。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自己喜欢和适合自己阅读的阅读材料。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给学生更多自由阅读空间的新型教学形式。

兴趣是前进的动力,而自由阅读恰巧就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出发点的阅读模式。它是通过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来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从而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自主创新能力。

二、自由阅读理念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兴趣的重要性,每一个老师都心知肚明。只有抓住这一点,在自己的课堂中调动学生的兴趣,才可以提高课堂的授课效率。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自由阅读就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这样可以让学生对于枯燥的语文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且爱上语文课爱上阅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与掌握能力

在传统课堂上,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容器。只注重词语和问题的解答,并不能起到锻炼和加强的作用,学生只能在反复的练习中慢慢失去兴趣。对于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对于语言的运用和表达能力是很关键的。但是自由阅读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资料,充分享受语言的意境,在阅读中思考问题考虑作者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与认知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能力

自学能力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自由阅读,学生可以身临其境,从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看待问题,思考作者留下的悬念和问题。并且学生可以通过兴趣的牵引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可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答的能力。不但如此,自由阅读可以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在自己的想象空间里尽情地大胆想问题,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目的。

(四)可以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新教育之梦》里面指出“读书,是孩子们净化灵魂,升华人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可见阅读对于陶冶学生情操的重要意义。自由阅读通过让学生自由的选择,广泛的接触各种新鲜事物和理念,让学生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能力和认知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学生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利用自由阅读

(一)适时引导,引导学生“会读书”

自由阅读理念要求,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自由选择,但这不是完全地放纵,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师,应该多监督,多管理,为学生把好关,让学生学会健康合理的阅读。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书籍和阅读体会,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提高兴趣还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监督,创造更和谐的课堂。

(二)课外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自由阅读中虽然学生有足够的自由去决定自己看什么、学什么,但是如果放任自流,肯定会适得其反。因此,教师应在课堂中多加入一些课外活动,来适时检验学生的阅读成果,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与思想变化,让学生更好地展现自己,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以下活动:“读书会笔记”“我们班最好的读书笔记”“查阅资料竞赛”等,以此来对学生起到一种管理和监督的作用,不至于使学生偏离学习的正轨。

(三)允许学生自由选择阅读内容

顾名思义,自由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掌握,自己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允许学生自由选择,并帮助学生找资料,这样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并且教师可以了解学生选择的书籍,为学生的引导做好铺垫。

(四)及时沟通,及时帮学生解答书本上和心理上的疑惑

学生在自主选择资料后,并不是老师就可以放心了,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掌握,老师应该多与学生沟通,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情感上的沟通。在帮助学生理解的同时,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时刻保证学生的心理和情感的健康发展,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给学生以最大的鼓励与关爱,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而言之,自由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情感、拓宽学生视野,给学生带来知识和心理上的满足,所以自由阅读理念必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