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8篇

时间:2023-08-01 09:22:5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思考

篇1

关键词:物流;资源;气候

1 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农特产品物产资源丰富,而资源配置效应欠佳。

张家口市地处燕山山脉与内蒙古高原过渡地段,地势起伏,地貌复杂,不同区位和不同气候造就了不同的特产资源。辽阔的坝上,是避暑旅游胜地,又是绿色无公害错季菜天然园区。如今的莜麦、土豆和羊肉成为坝上四县的“新三宝”,尚义的“尚亿”牌口蘑以国优产品,胜似野生口蘑,为“草原明珠”的盛誉增添了光环。富饶的坝下,有久负盛名的宣化马奶葡萄,蔚县的杏扁、杏仁等等。

全市不同区域的不同特产,在国内同一产品中独树一帜,有的是传统的宫廷贡品。但当山东的大葱、大蒜在全球炒得火热之际,而我们的特产却默默无闻。主要原因:一是交易者知识是有限的;二是搜寻信息要花费成本;三是信息的优势方对信息的垄断。由于信息不对称,造成消费者和生产者行为扭曲或不能合理决策,阻碍了生产效率的提高。许多成功的经验证明,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一方面政府需要依法完善信息宣传法制和规范其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政府引导创立现代农产品物流产业,在物资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上进行深刻的变革,这是成立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

1.2 从北京市场看张家口市组建农产品配送中心的潜力。

仅以北京大钟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例,这是北京最大的“菜篮子”市场。它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近600个县(市),货源广、货量大、集散快、竞争程度高。有一项调查显示,大钟寺蔬菜批发市场供应量逐年增加,而各品种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反映出社会需求总量与蔬菜总供给的持续增长,出现了市场供应量与价格成正比的趋势。在了解北京市场需求潜力的信息流中,同时看到张家口市地处北京北缘。这种地域资源,具有融入“大北京”经济圈的条件和优势,这为特定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在乘势而上,加速全市资源的综合开发中,顺应物流大发展的趋势,组建特色农产品配送中心,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2 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发展模式及经验。

美日两国是世界上物流最发达的国家,两国的物流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

2.1 多渠道、多形式的物流结构

一是企业自有型配送中心。二是合作型配送中心,由数家合作管理。三是公用型配送中心,面向社会所有物流单位提供服务。四是合同型配送中心,即通过签订合同,为客户提供长期服务。五是集约化配送中心,它不仅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还提供各种提高附加值的流通加工服务项目。

2.2 现代化的物流技术

物流企业凭借现代化的信息和网络技术,建立了发达的物流信息系统,使物流系统与之实行联动。

2.3 建设大型物流基地和物流设施

使之成为支撑整个物流网络的终点,实现运输、仓储、装卸、包装、分拣等物流系统的现代化。

2.4 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

日本政府高度重视物流,注意在宏观上为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引导物流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政府和物流主管部门、货主企业和运输部门共同建立健全了一套物流管理体制。

在物流全球化的今天,概括美国和日本物流业成功的经验为:灵活的市场机制,可靠的运输体系,先进技术的应用和政府高效的物流宏观调控与管理。

3 组建配送中心的前期基础工作

要做优做强物流配送中心,应着力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3.1 做优外部发展空间

3.1.1 必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引导规范物流业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加强对物流理论的宣传引导,普及现代物流知识。二是制定规划,把全市物流产业规划、物流设施的布局和物流配送中心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三是制定激励政策,包括用地、贷款、租费、工商管理等方面,通过政策倾斜,促进农产品物流产业快速发展。

3.1.2 必须打造一个良好的基础平台

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基础信息平台,是发展物流产业的重要载体。一是整合运输网络,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联合和合作,发展多式联运,畅通渠道。二是进一步发展综合通信网络,加快物流企业与工商企业信息化进程,以互联网为依托,专业化物流信息网络为支撑,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3.1.3 要发展高水平的物流载体

要规划建设几个综合性物流园区,将物流园区列入促进经济高效运行的重点设施和开发实验区,吸引大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物流咨询服务企业进驻,互相促进,集约化发展,使园区成为我市物流枢纽。

3.2 做强中心自身素质,发挥整合优势

3.2.1 要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物流技术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完善的物流管理软件系统,实现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服务水平。

3.2.2 要大力推进物流业的标准化进程

尤其在起步阶段,更要注重物流的标准化,它可以为物流企业之间进行整合合作减轻技术上的障碍。

3.2.3 要大力培养和使用物流专业人才

发展人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逐步培养一支高水准的物流人才队伍。同时,要加强与高校、研究机构、社团组织或知名物流企业之间进行学术交流,并对目前具有物流雏形企业进行试点培养。

3.2.4 起步组建配送中心工作

鉴于我市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广大农户尚未融入专业合作化组织,因而起步组建工作应由政府引导组织,由政府职能部门市农业局牵头,市农口部门协助,从人才市场和有关企业选拔胜任配送中心各机构的人员,并由政府协调解决必要的启动资金。

启动后的农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应成为地方对外经济活动的“龙头”组织,在众多企业的联合和连锁经营中,实现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市场空间资源均衡共享,互相协调,以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求得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周建勤,鞠颂东.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农业与农村物流问题探讨[J].物流技术,2007(2).

篇2

关键词:湖南县域经济;农业经济;农业产业化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027-1

1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从总体上看,湖南省县域经济规模不大,质量不高,实力不强,发展比较滞后。产业发展慢,水平低,是制约湖南省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

1.1 县域经济总量明显不足

据统计,2010年,湖南省县域经济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10450.06亿元,占全省总量的65.7%,所占比重较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但湖南省县域面积占全省的90%以上,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83%以上。两相比较,说明全省县域经济发展虽然处于上升态势,但速度缓慢,且县域经济总明显不足。这种巨大的差距值得各级领导反思和研究。

1.2 县域经济结构中农业比重大,产业层次低

农业始终是我国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与弱质产业。目前,农业仍然是湖南省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同时,县域经济中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县域经济总体上产业层次偏低。湖南省农业发展存着发展水平不高、生产方式仍比较落后、规模效益低、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偏低等问题,县域经济基础不牢,制约了发展潜力。

2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 经济发展环境较差,基础设施落后

从全省来看,县域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往往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很低,“三农”问题突出。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服务机制制度等软环境水平较低,对针对县域经济发展及强农惠农政策的掌握和实施存在缺陷,企业负担较重。因此,各级部门在支持农村、发展农业、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力度不足。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区间差距大

“十一五”期间,湖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环长株潭(3+5)城市群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湘西地区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但是,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各地的发展极不平衡,人均资源相对较少,能源日见紧张稀缺,资源环境消耗较大,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瓶颈制约与传统发展模式矛盾日益突出,不利于区域协调发展。

2.3 认识不够,观念不新,制度不完善

各级领导干部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它作为当前工作的头等大事情来抓;对县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导致措施不力;广大干部群众头脑中还没有完全树立“跳出农字抓农业”的大农业观念,没有找准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明确主攻方向和工作重点,从而导致支柱不强,加工不深,效益不高,二三产业发展不快。

3 湖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县域经济是中部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对县域经济发展高度重视,强调发展县域经济,全面发展县域经济。结合湖南省实际,必须把建设、发展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基础工作、关键环节和根本措施来抓。

3.1 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

首先,针对某市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资金缺少的实际,应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以推进短期内保农业丰收、长期内可持续发展。在资金来源上,要坚持农村投融资体系的深化改革,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入齐上,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

其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做好良种引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整合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委托、定向培训,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通过多种形式扩大劳务输出。

3.2 提高认识,坚持人才兴业

应大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可采用培养和引进相结合的办法,结合“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工程,提高农村干部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建设,增强农村干部对农村农业产业发展的大局掌控能力和细节实施能力。

加强新型农民培育工作。结合“阳光工程”、“春风行动”等大型公益事业,根据本地区实际,增加对农村科技和教育的投入,推动农民创业培训项目的进展。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发挥各行业、各层次的培训机构的力量,形成合力,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教育,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水平。

4 总结

县域经济一方面承载着农村发展的重担,另一方面又面临着城市经济的冲撞。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区域全面协调发展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就是要发挥比较优势,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和产品体系,使特色产业规模化、产业化,从而带动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戴小枫.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思考[J].中国软科学,2002,(10).

[2] 武力.中国经济发展史[J].中国经济出版,1999.

[3] 周符波.县域工业化: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理念[J].信息导刊,2004,(14).

[4] 宋洪远.进一步稳定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J].农业部农业经济探究中心.2008.

[5] 邱志忠.湖南县域经济与创新[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0.

[6] 陈耀邦.何康.中国农业年鉴.北京:中国农村出版社,2000.

篇3

【关键词】新常态;县域经济发展

一、构建县域产业体系

当下,县域经济发展要想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运行规律,并且实现自身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一是要依托当前新型工业化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加工,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制造业产业链的专业化和服务化水平。与此同时,还要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如研发、设计行业以及运输物流行业等,不断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力度,加强新兴产业的培育。还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为原则,因地制宜发展工商业、农业、旅游业,逐步发展成为地域特色明显、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力、经济效益显著的区域主导产业, 从而让当地特色竞争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落后产能,要不断加大淘汰力度,对过剩产能要加快化解,对传统产业要进行改造和提升,尤其是潜力突出的产业,要重点将其培育成县域主导产业。二是要重点发展县域服务业,充分发挥当地物联网和互联网技术的独特优势,将县域信息、文化、生活等行业的潜力深入挖掘出来,从而推动服务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同时还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不断优化经济产业结构,紧密围绕当地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的实际需要,重视各种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全面推进县域科技创新,促进商业模式创新发展,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由要素和投资驱动转为创新驱动发展,并不断发展壮大。

二、加快推动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

一是要努力促进产城融合,结合当地有利地县域环境资源条件,使得当地人口、产业和空间城镇化的共同发展,促进城镇化和县域工业化、农业产业化以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从而实现县域人口集聚程度、城镇化建设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二是要促进县域城镇承载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充分依托已有县城和资源配置优越的建制镇的现有优势,根据当地实际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当地乡镇村体系布局更趋合理性,深入到县域城镇居民中间,了解他们所关心的衣食住行、教育以及医疗等需求,加快当地基础设施完善,实现当地产业、要素和资源配置的有机衔接,使城镇功能得以优化,促进城市生活质量的提升,使得当地城市发展品质的有效提升。三是要加快城镇化制度建设,全面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快农村产权制度完善,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完善,并且还要不断建立健全征地补偿制度,从而有利于人口公共服务共享机制的形成。

三、 促进县域经济绿色转型

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经济进入了减速转型期,也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机遇期。诸多实践已经表明,如果一个地区生态资源优势越优越,其发展前途更加长远,发展后劲更为充足,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地区生态环境优越,那么在吸引投资创业时将会获得更大优势,不仅如此,在广纳优秀人才方面以及促进生产要素融合方面空间更为广阔。为了能够引领经济新常态,拉动县域经济增长,就必须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始终坚持保护绿水青山,就是获得金山银山的思想, 从而使生态环保引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还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倡导低碳排放,拉动经济增长,并逐步在全县形成节约资源和能源的氛围,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走科技含量高、环保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同时也能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自身优势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创造绿色财富,带来巨大生态福利,从而有助于获得生态竞争优势的形成。另外,为了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要大力推进县域投融资模式创新,依托城市都市群的有利优势,促进县域协同发展,这样就能让县域改革红利得以充分释放。

四、学会适应新常态

首先,应当加强区域合作,这是当下经济新常态大环境下经济联动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常态下,国内外形势变化明显,县域领导者应当把县域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深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加快改革创新,从而打破地区封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这对于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极其有利的。

其次,应当加快产业升级。在第一产业方面,加强农业谋划,树立现代农业的发展目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机械化水平的提升,使农业抗风险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这样就能有效促进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在第二产业方面,尽管近些年来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逐年下降,但是仍然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应当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强县富民工作的着眼点,不断把实体经济做大做强,提高经济存量。同时还要重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发展,不断加大对服务业的扶持力度,缓解县域就业压力,使生活性产品更加丰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得以有效提高,实现改善民生的目标。

最后,要注重法治体系建设。进入经济新常态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步伐在逐渐加快,对于县域而言,要想与全国实现同步发展,改革和发展在面临机遇的同时又需要应对各种严峻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在县域工作全局中,加快法治建设的必要性就更加突出,更加有必要发挥法治建设在优化资源配置过程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另外,还要加快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特别是要紧密围绕民生建设、推动产业升级、注重环境生态保护等方面有针对地加快法治建设,在提供优质法律服务的同时使法治保障更加强而有利,促进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吕灵华. 经济新常态下长沙县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考[J]. 全国商情・理论研究, 2015(35):61-63.

篇4

关键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陇西县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7003603

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地位,是区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县是联系城市和乡村的纽带,从行政管理层次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西部县域经济在我国整个县域经济体系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共有2861个行政县,其中西部占897个,占全国的31%;全国县域国土面积896万km2,占全国县域内国土面积的59%,全国县域人口总量达9.35亿,西部县域人口总数2.1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县域经济发展路径的研究,将有利于充分调动各级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从而为进一步推动县域经济有好又快发展提供有效的措施,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县域经济概念及模式

1.1县域经济的概念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县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存在较大差异。李小三、徐鸣等认为:县域经济是指以中国的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一级独立财政为标志,以县城、镇、乡、村各层次经济要素的联系和比例关系为基本结构,通过双向反馈的人流、资金流、物质流、信息流显示出整体功能的经济系统。王怀岳认为: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的区域经济,其形成是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具有开放性、区域特色性和空间非均衡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将县域经济界定为:县域经济是以行政县为区域范围,以县一级财政为标志,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生产门类齐全,功能完备的一种区域经济。综合上述有关县域经济概念界定的观点:笔者认为中国目前的县域经济是以劳动地域分工为基础,在行政县范围内,通过县域联系城乡的纽带作用,以实现区域内各种人流、物流、资金流、技术流的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地域综合体。

1.2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目前比较公认的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政府扶持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依靠政府的力量,集中力量办事,效率高。(2)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3)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模式,通过依赖资源优势和发挥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推动县域经济发展。(4)集群式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相关产业在地域上的集群可以共享产业发展信息,形成互补性优势,以此促进县域经济的一体化发展战略。

中国地域辽阔,县情各异,东、中、西部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域在区位、资源禀赋、经济基础等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县域基本上都是在认清自身发展条件和特点的基础上,发挥优势,打造特色产业,走出适合自身的发展之路,诸多县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模式,如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等。

2陇西县经济发展现状

2.1陇西县经济发展的区域基础

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定西地区东部,渭河上游,东接通渭,南接武山、漳县,西临渭源,北靠定西市;东西宽52km,南北长46km,总面积2408km2,辖9镇,8个乡,总人口590.02万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平均海拔1612―2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社会生产以传统的农业生产为主。陇西县有古丝绸之路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必经之地,陇海铁路纵贯南北,成为连接兰州、定西、天水、临夏、陇南等市州的交通枢纽,境内文峰镇素有“旱码头”之称,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因此,发展县域经济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陇西县区域经济发展现状

2.2.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达46.05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增速均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综合实力排名中居28位。第一产业21.65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2.6010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899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增加值3.1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从增长趋势看近几年陇西县经济发展呈直线上升。2009年增长速度为1961%,2010为17.84%同比下降1.77个百分点,2011年为28.26%增幅最大,相比上年增长10.42个百分点,2012年为11.6%同比下降16.66个百分点增幅最低,年均增长速度为0.02%。GDP增长速度呈折线波动增长趋势,总体增幅较快。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300元和2804元,较“十一五”末增加4350元和1069元,年均增长11.6%和10.1%,如图1所示。

图12009―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与增长速度2.2.2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2012年第一、二、三比重为22.1∶33.4∶45.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大幅增长,第三产业有待进一步发展(见图2)。

2009年第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7.4∶42.3∶41.2,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达7.15亿元;第二产业达9.45亿元,比上年增长16%;第三产业达10.45亿元比上年增长12.5%。产业结构为“二、三、一”型,第二、三产业发展较快,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低(见图3)。库兹涅茨等学者认为产业结构的变化可以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阶段,根据经济区三次产业的比重及其变化可以得出其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加速阶段。

图22012年三大产业比重图图32009三大产业比重图2.2.3投资消费大幅增长

“十五”期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5亿元,是“九五”的2.5倍。“十一五”期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6.93亿元,同比增长63.7%,工业增长12.96亿元,同比增长19.6%。总体而言,陇西县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出直线上升趋势,2010年的增幅最快为16.6亿元,2005年的增幅最低位3.02亿元。

图4“十一五”期间固定资产完成情况3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

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以中药材、马铃薯为主的两大品牌特色农业,以工业园区和龙头企业为主的工业,以信息服务业和旅游业为特色的服务业。如图5所示,陇西县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是以当地的资源为基础,在政府的规划引导、市场竞争和集群模式与循环模式的综合作用下,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三大产业综合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图5陇西县经济发展模式3.1发展特色农业

由于各乡镇之间经济发展基础、优势资源条件不同。因此,发展特色农业一定要从镇情、乡情、村情特点出发,确定发展的重点产业和产品。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协会式服务、转变运作模式,依托项目抓发展,按照“政府引大引强、农民做大做强、结构调优调强”的运作思路,用大项目带动大产业。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社,开辟农业产业化基地,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3.2以工业化为主导发展产业集群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表明,没有工业化就没有现代化。要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缩小城乡差距、工农差距,就必须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三化”并举,而核心是工业化。因此,陇西县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工业化。陇西县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比较优势,合理制定工业化的发展规划,不断的尝试和摸索以明确自己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培育新兴行业,适当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此外,陇西县还可以利用本县内有限的工业企业,发挥其规模优势、集聚优势,建立工业园区及龙头企业。

3.3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城镇化有利于农村乡镇企业的产业集聚、服务业的成长、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促进城乡经济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陇西县要针对推进城镇化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在思想认识、体制改革、工作机制和规划工作等方面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促进城镇化进程的健康发展。要出台明确的配套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大力发展二三产业,促进小城镇经济繁荣发展。不断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共同发展。

4陇西县经济发展措施

4.1调整产业结构,突出重点,全面发展

积极推动陇西县第一、二、三产业稳步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加强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尤其是加速中药材和马铃薯产业化发展,逐步形成一条生产、加工、科研、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创立地区乃至全国品牌,使其成为带动全县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龙头产业,同时兼顾铝冶炼、水泥等传统产业的发展,推进企业内部重组改革,改变传统生产模式,多样化生产,多领域投资,为地区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工业支撑。发挥第三产业优势,为农业和工业生产提供人力、技术等服务。为中药材和马铃薯等产业发展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并逐步形成陇中区域物流、商贸中心。

4.2发展产业化经营,加大科技投入

走产业化发展,才是发挥全县经济优势,增加经济总量的有效途径。陇西县已经形成了中药材、马铃薯等品牌农业产业,具有发展产业化经营的良好基础,应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建立健全产业体系,形成科学的分工与合作,将各经济主体有机结合起来,共建生产、加工,科研销售分配机制,化解市场风险。在农村和城市分别形成“农户+农机站+农技站”和“企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模式。

4.3加大政府扶持引导,创造良好投资、融资环境

政府的扶持和引导是县域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充分利用政府的扶持所形成的有利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支撑、壮大陇西县域经济。中药材等产业方面已初具规模,但要做大做强在依靠市场竞争的同时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引导,兴建集中统一的工业园区合理规划布局,吸引投资。为企业的发展扩宽资金来源,形成“企业+政府+银行”的融资模式,同时为农户扩大农业种植规模提供国家扶贫资金援助,发挥农村信用社在农村产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4.4深挖文化内涵,提升旅游文化品位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政府部门要组织专家、学者、文化名人对陇西的文化历史进行调查研究,加强对文化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在旅游开发方面,可以围绕生态山水、古镇文化、民俗风情这个主题,打造以历史文化为主线的古道文化品牌、历史名人文化品牌。树立文化旅游产业化的理念,将文化与旅游联系在一起,实现由单纯的景点旅游向文化旅游转变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三,徐鸣.关于县域经济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0,(3).

[2]王怀岳.中国县域经济发展实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

[3]刘俊生.县域经济发展与小城镇建设[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4]徐小佶,韦信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4).

[5]牟实库.陇西地方志浅议[J].图书与情报,1985,(03).

[6]伍华佳,水.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的演化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

[7]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8]曹克河.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研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0.

篇5

(一)区位优势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市区距河南省会郑州仅80公里,距新郑国际机场仅50公里,有高速公路直达机场。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311国道从许昌通过。许昌—平顶山—南阳高速公路、许昌—尉氏—日照高速公路许昌段、许昌—禹州—登封高速公路、许昌—周口—亳州高速公路、郑州—禹州—石人山高速公路、禹州—襄城高速公路,这些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许昌将成为中原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一个枢纽。“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两大战略工程都经过许昌境内。

(二)自然资源优势

地处中原,地势平坦,境内绝大多数的土地处于平原地带。许昌市境内已知矿藏,主要有煤、铝土、铁、硅石、耐火粘土、石灰岩、大理石和白垩土等,已探明煤的储量约36亿吨。

(三)旅游资源优势

许昌旅游资源丰富,古遗迹众多。汉魏故城、关羽挑袍辞曹处灞陵桥、关羽秉烛夜读的春秋楼、曹操射鹿的射鹿台、曹操练兵台、曹丕登基受禅台、神医华佗墓、夏启昭告天下“废禅让而家天下”的古钧台、禹王锁蛟井、西汉灌婴的思故台、乾明寺等,都具有较高的观光与考古价值。

(四)人文资源优势

县域内有许昌三国文化,禹州钧瓷文化、大禹文化、中医药文化、腊梅文化、烟草文化等。

二、许昌市县域经济发展模式

(一)禹州:工业强县型

禹州是一个资源型城市,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产业曾经是禹州的支柱产业,但煤炭产业曾经盲目无序的发展给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近年来,禹州市不断的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经济质量,采取了招商引资,狠抓项目建设,培育新兴产业等措施,推动了禹州工业经济乃至禹州整体经济的发展。其具体做法如下:一是加快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拉长产业链条。三是强力招商引资,严抓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新型产业的发展。四是大力发展产业积聚区。

(二)许昌县:农业产业化带动型

许昌县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许昌县立足自身优势,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许昌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用发展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形成了以小麦、大豆、食用菌、木材加工为主的四大农副产品加工支柱产业,大大推动了许昌县县域经济的发展。许昌县采取的做法有:一是建设生产基地。二是培育龙头企业。三是创农副产品加工业知名品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

(三)长葛:民营经济带动型

民营经济的主体是中小企业,主要包括合作企业、股份制企业、个体企业,私营企业。民营经济的兴盛,推动了长葛市县域经济的发展。长葛市发展民营经济,所采取的做法如下:一是培育龙头企业,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二是培育了一批比较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三是建立工业园,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四是深化改革,鼓励科技创新。五是优化发展环境。

(四)鄢陵:特色产业带动型

鄢陵, 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中国花木之乡”的盛誉。近年来,鄢陵县以花木为依托,以生态为平台,以项目为载体,强力实施开放带动、特色拉动、产业联动、城乡互动,积极建设花木名县、生态美县、旅游强县、工业大县、宜居花城,走出了一条以花木产业引领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被誉为发展县域经济的“鄢陵模式”。其做法如下:一是抓示范带动,推动花木产业全面发展。二是抓龙头培育,推进花木产业化。三是抓科技投入,提高花木产品科技含量。四是规划建设名优花木生产科技园区。五是以花木为背景,大力发展旅游业、会展业和休闲商业。

(五)襄县:工业强县型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襄城人民在3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波三折,既有过耀眼的辉煌,更有长期的徘徊与迷惘,最终通过坚定工业发展之路,实现了新时期的重新崛起。其采取的做法有:一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建设产业积聚区,促进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三是着力发展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四是强化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搭建经济发展平台。五是提升政府效能,优化发展环境。

【参考文献】

[1]贾玉清.河南县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J].新选择,2006

年,第02期,第4-5页.

[2]袁宝根.鄢陵花木产业发展现状与思考[J].中国花卉园艺,2009年,5月1日,第09期.

[3]许昌年鉴.2009.

[4]石明臣,贾耀钟,杨红卫.葛天壮歌_从民营企业成长看长葛县域经济活力[N].许昌日报,2008-6-16.

[5]禹州市人民政府.河南禹州市:工业兴市以城带乡着力建设繁荣和谐平安新禹州[DB/OL].人民网,2009年,07月27日.

篇6

关键词: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施秉县

一、施秉县域概况

施秉县位于贵州省东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西北部,属于黔东南、铜仁、遵义三地州(市)结合部。她镶嵌在苗岭青山绿水之中,属低丘陵山区,气候宜人,山清水秀,是一块待雕琢的璞玉。东邻镇远、北壤铜仁石阡县,南连台江县可达广西、东南与剑河县相邻,西面与遵义地区余庆县交界,至湖面怀化市220公里,距省会贵阳市230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543.8平方公里,辖4镇4乡,60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855个村民组,县境内居民计有苗、侗、布依、汉等13个民族。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60公里,2003年末总人口15.5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8.17万人;非农业人口1.28万人),系国务院批准的早期对外开放甲级县,国家级旅游风景名胜区,全国农村电气化县,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县。

二、施秉县域经济产业分析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县级政权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较为完备的区域经济。县域经济是一种介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独特的区域经济形式,其在统筹城乡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一)稻田生态渔业建设,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施秉县稻田生态渔业在省、州业务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实施项目为契机,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效益为核心,以人为本,努力探索农民与技术人员利益共享、相互促进、责权并重的机制,突出抓住行政措施、技术服务、市场开拓三个环节,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3年以来,施秉县稻田生态渔业被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其中,以杨柳塘镇为中心,发展稻田生态渔业4000亩,逐步建成产、加、销一条龙的稻田生态渔业产业带。特别是在杨柳塘镇翁塘村,城关镇新红村、沙坪村,双井镇唐珠村等地实施了高标准的稻田生态渔业示范,共计面积达305亩。

(二)继续发展烟草产业

发展烤烟经济,以白垛乡核心,建设施秉县优质烤烟基地。按照现代烟草农业发展路子的要求,全县按三个生产单元(马号乡、白垛乡、牛大场镇)进行规划建设,在提高单产、主攻质量、增加效益上下功夫,努力实现烤烟生产的良性发展。2012年,施秉县在马号乡立岩建成1个面积2700亩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同时,继续完善白垛乡堰塘窝、牛大场镇石桥青沙面积分别为3000亩和4000亩的现代烟草农业示范基地。

(三)积极打造全国中药材种植科研示范基地

在发展壮大中药材产业过程中,施秉县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产业发展之路,通过多年的实践,施秉县总结出了五种创新经营模式。一是“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积极引进制药公司入驻施秉,与农户签定种植合同,公司负责提供种苗以及技术指导,并按保护价回收中药材,形成了公司引导、基地示范、农户联动的生产格局。二是“合作社经营”模式。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负责生产种植信息,种苗供应和生产导向,并联系市场对社员种植的中药材集中销售。三是“协会+大户+农户”模式。由药材种植大户、种植能手组建中药材种植协会,采取订单生产模式,实行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市场营销,统一质量要求,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四是“干部+农户”模式。由干部出资金,提供技术,农户出土地、出劳力,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五是“科研机构+基地+农户”模式。由省内科研机构提供技术支撑,建立中药材科研基地、对中药材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给予培训和指导。目前,与公司、协会签订种植合同的农户共有1.1万户(含周边县市农户订单),成立中药材合作组织23个。

这对施秉县预期到“十二五期末”,建成高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20万亩、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2万亩,形成以施秉为核心区域,辐射带动周边县(市)中药材种植100万亩以上,上市交易中药材产量20万吨、引进中药材深加工企业5家以上,建成10条以上GMP生产线,中药材产业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以上,把施秉打造成全国中药材种植科研示范基地、西南地区中药材交易中心和全国中药材主要集散地之一的宏伟目标将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四)积极拓展旅游产业

近年来,施秉县委、县政府在实施“旅游强县”战略中,突出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生态旅游特色,不断完善旅游发展规划,提升旅游产业档次,发挥杉木河漂流品牌优势,倾力打造“中国漂城”。“十一五”期间,该县累计接待游客427.7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7762万元,综合效益6.7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1.97倍、2.37倍、2.23倍,年均分别增长7.94%、13.36%、10.63%。

同时,该县努力延伸旅游产业发展链。积极推出“苗族刻道展示”、“独木龙舟竞赛”、“水龙表演”等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并将其与民族体育旅游活动有机融合,不断增加旅游新卖点,发展乡村旅游,不断完善排楼冲、聂家堰、江凯河等旅游村寨服务功能,搞好民族特色食品开发和娱乐服务项目配套,延伸旅游产业链。同时,该县精心打造旅游精品线。做好云台山“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申报工作,深入挖掘和开发云台山宗教文化,争取启动云台山、杉木河、黑冲环形旅游公路建设,抓好上氵舞阳梭洞半岛休闲中心的规划与开发,加快氵舞阳河全程通航通游准备工作,使施秉更好地融入黔东南北线旅游圈。

(五)壮大“中国硅城”振兴工业经济

近年来,该县县委、县人民政府集中精力抓好工业经济,集中资源服务工业项目,集中力量推动工业发展。其中,施秉县恒盛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工业硅为主的民营股份制工业企业。自1999年3月成立以来,生产规模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形成年产12万吨工业硅生产能力,生产规模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三。该县大力支持恒盛公司搞好工业硅系列产品开发,向多晶硅、单晶硅和电冶一体化项目转移,通过产业延伸,努力发展接替产业。

三、施秉县域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一)农业产业化程度低

虽然施秉县特色农产品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在农副产品的深加工方面相对滞后,特别是烤烟和中药材的深加工。目前为止,施秉县尚未建成规模化的食品加工和药品加工产业。农业产业化进程较慢,产业链短附加值低,保持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

(二)工业基础薄弱

目前,施秉县工业经济结构单一,以粗放型工业为主,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较少,工业经济总量也较小。施秉县大部分企业发展方式粗放,工业产业层次低,产业链也较短,没有形成集聚优势,产业增值能力弱,缺乏工业主导产业或是对整个工业经济发展起支撑作用的企业。

(三)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低

施秉县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在新规划的533.2平方公里的舞阳河风景名胜区中,有366平方公里在施秉境内,其境内还有云台山、杉木河、黑冲三个景观游览区;有五台山、三台山、金台山、佛顶洞、华严洞等自然景点和人文景观;有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如五月端午龙舟节、六月六的斗牛节、姊妹节、吃新节等等,形成极具魅力的贵州东线旅游特色。但是,在这些旅游资源中,能够吸引多数游客的就只有杉木河和舞阳河风景区。这主要是由于有关部门没有重视将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进行合理挖掘和科学整合,从而导致施秉县旅游业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四、施秉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上要加强市场引导,结合区域自然气候条件和生产技能状况发展特色农业,积极引导农产品规范化种植、规模化经营,形成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服务的链接,提高农产品就地转化增值水平。通过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发展 “订单农业”,广泛推广订单式生产,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利益联动机制。

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严格执行涉农政策,确保农税减免、退耕还林、粮食直补等政策落到实处;同时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增加农民非农就业,减少农民在农村、在土地上的数量,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渠道。

(二)加大工业化力度,优化工业产业结构

施秉县应抓住贵州省“十二五”期间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引导和扶持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升级。重点发展循环工业,培育适应市场需求、科技含量高、资源节约型、附加值高的绿色经济产业。继续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加快以中药材、烤烟、畜禽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绿色加工工业发展速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符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新技术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发挥地区资源优势,引进资源利用程度高、环境污染小、市场竞争力大的现代产业。

(三)提高旅游资源整合利用程度

根据施秉县旅游资源特点,科学编制施秉旅游景区发展规划,将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与杉木河景区、舞阳河景区等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利用,并与周边其他县市旅游产业联合打造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舞阳河旅游经济圈。

参考文献:

[1]李彦西.贵州民族地区县域经济产业定位理论系统研究——以黔南州平塘县产业地位为个案[J].贵阳:《贵州民族研究》,2006.

[2]廖乐焕,孙丹.论少数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题与主题[J].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9.

[3]梁杏飞.论贵州县域经济的发展——以贵州省施秉县为例[J].北京:《商场现代化》,2011.

[4] 杨汉林.贵州省施秉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探索[M].凯里:凯里学院学报,2008

[5]龙尚五.贵州省民族地区县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贵阳:《贵州民族研究》,2004.

[6]马宗国,朱孔来.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

[7]龙祖坤.民族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选择[J].《生产力研究》,2007.

篇7

关键词:信息化;产业;调整与优化;决策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我国的县域经济逐步开始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产业发展已经要求调整与优化现有的县域产业结构,结合县域特点来制定产业决策,培育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县域经济信息化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县域产业生产经营、政务村务、公共服务等广泛领域,通过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对信息资源进行深度开发与广泛应用,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能力的过程。县域经济的信息化可以有效地引导县域经济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县域经济信息化在促进产业发展方面的主要引导作用表现为:通过建立国家产业政策的信息传播体系和县域内外的产业信息交流体系,以现代化的信息传播与反馈系统向政府、企业、投资者、产业活动的从业人员(以下称为信息的利用者)提供相关信息并加以交流,使其依据信息做出决策,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

一、信息化对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首先,产业结构层次低。除经济发达地区的少数县域外,农业在县域经济总量中仍占据优势。在农业中,现代化的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第二产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农、林、矿产品的初加工工业,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比较低。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脆弱,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传统产业多,新兴产业少,技术含量高的产业较少的局面仍客观存在。其次,第一、二、三产业之间关联度小。县域工业未能有效地支援农业及其他产业的发展,县域农副产品多半是以出卖原始产品或初级产品为主,其精深加工处于起步阶段。第三,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县域产业结构趋同的现象未得到根本的改善。

通过信息化,使县域内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交换,县域内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对外传播,县域外的产业信息能够迅速地获得并在县域内交流。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在三次产业调整与优化方面表现为通过有效的信息网络,向使用者提供下述信息:一是国内外的三次产业的生产与流通结构现状,让利用者了解国际、国内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对比、找出差距;二是本县域现有产业的国内外发展特点和趋势信息,了解行业动态与走向、预测未来;三是本县域和周边县域的产业特点和趋势信息;四是县域内可培育的产业链信息;周边地区可形成产业链的信息、产业集群的可能性信息。

通过提供一系列决策参考信息,引导使用者根据本县域的禀赋条件进行相关分析,作出调整与优化决策。主要引导方向体现为以下方面:一是为政府、经济实体的产业优化决策提供引导;二是为县域内外资本拥有者的产业投资提供引导;三是为县域内外的产业联合与发展提供引导;四是为从业者产业知识普及提供引导;五是为农村产业人口流动提供引导。

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由于信息化能通过影响投资结构、需求结构、就业结构来影响产业结构,所以说信息化能够引导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二、为县域经济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的确立与发展提供信息

要发展县域经济,促进产业发展,必须结合县域实际状况,确立符合本县域自然、社会、经济特点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信息化的引导作用是以此为中心提供信息服务。主要要围绕着依据信息确立什么是本县域的主导产业,如何确立和巩固其主导地位;本县域存在着哪些特殊的地理、自然、人文要素,因此而形成或可能形成哪些具有明显本地特征的产业;本县域存在着哪些地域、技术、服务的优势可以形成新兴产业,或者说依据信息可以发现哪些具有潜在能力的特色与新兴产业的雏形,这些都表现为信息化的引导作用。

1.依靠信息确立县域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代表县域经济形象、获取县域经济利益的产业。主导产业的特征是其发展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县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正确选择并努力发展主导产业是每个县域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主导产业是基础产业,要通过信息数据,总结出占有县域经济主导地位的产业规模,分析其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能否是本县域经济的主要支撑与来源产业,发展地、科学地判定主导产业。

2.依靠信息确立县域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依靠县域特定的自然、人文环境条件下培养、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域特点的产业,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县域经济是特色化、多样化的经济,在一个特定的地理空间,并与其历史人文、特定资源相关联。尽管我国各地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是,县域经济都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各地特色的不同,县域经济将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通过本县域的历史、文化、物产等方面的信息分析与对比,找出本县域特定条件下形成的与县域外有明显差异、有特点的并且可能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来确立。

3.依靠信息确立县域新兴产业。新兴产业是随着技术创新,消费市场出现新的需求,以及新产品发明和潜在经营机会产生的经济和社会的变化而形成的产业。县域新兴产业需要依靠县域拥有或可能拥有的先进的技术与服务来确立,新兴产业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高、资金需求量大、劳动力素质要求高是其主要特征。要通过信息分析本县域是否具备上述条件,是否有依靠先进技术与服务创立的产业使之成为新兴产业。

4.为产业扶持提供信息。为保证产业调整与优化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一些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在短时间内还不能依靠自身收益迅速取得盈利的,一些企业或投资者对产业持观望、犹豫态度的,要依靠信息扩大产业宣传力度,扶持产业发展。这些信息包括: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县内实行哪些支持县内相关产业的财政补贴、扶持基金;减免、缓征税收政策;低息、无息信贷金融政策;创业基金、风险投资补偿政策;产业技术培训、咨询、技术转让优惠政策;产业扶持中要确定哪些是需要重点扶持的,哪些是需要优先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长期扶持的,哪些是需要阶段性扶持的。通过信息引导政府关注新产业,企业投资新产业,农民从事新产业,促进产业调整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的引导作用不仅表现在决策环节,中间环节,还表现在实施环节——即信息传递的末端。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农业县作为重点扶持对象,本县域要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产品,重点发展优质专用粮食品种、经济效益高的经济作物、节粮型畜产品和名特优新农产品等,出台哪些重点扶持政策;所对应的 有关技术指导、种苗供应、田间管理、收获储存、收购运输等各方面的扶持手段与政策都要通过有效的信息化传递让农民知晓。既要让农民认识到新产业、新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也要让农民了解和熟悉相关的扶持政策,进一步下决心转向从事新产业、生产新产品,促使农民从原有产业向扶持产业转移。

三、为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决策制定和执行提供信息

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提出“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目标,信息化的引导作用要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联系起来,科学地提供针对各产业优化升级的有益信息。目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产业结构调整的决策面临着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产业关系协调型、环境友好型的产业结构,使产业发展与县域自然、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信息化的引导作用具体表现为:

1.为决策制定提供信息。以往的县域经济,由于信息不完善、导致决策不科学,往往只着重于眼前利益、局部利益,考虑的是短期的经济效益、产业开发没有后劲,不能形成产业链及良性循环。有时不惜牺牲环境开发某些产业,给县域自然条件造成难以弥补的创伤,影响了其他产业的正常发展。

因此,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缓解资源环境制约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更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举措和必然选择。在为决策搜集信息、提供信息、分析信息时,要充分考虑不同产业在县域经济中所占的比例问题,通过调整,既减少现有产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又能够在较合理的产业结构上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依据信息有效地利用县域内外的生产要素,减少资金投入和能源消耗,达到转变增长方式的目标。

决策所需信息需紧密联系实际,围绕县域产业优化的热点问题,理论上实践上难以弄清的问题,众说纷纭的疑点问题,被忽略掩盖的盲点问题,与现行提法做法不同的异点问题等,结合国内外、其他省份、县域的情况与对策,提供客观的具有独立性的信息供使用者决策参考。只有依靠信息化提供高质量加工后的信息,才能据此进行分析预测和建议,让使用者既能了解情况,又能得到启示,使信息更有效地应用于决策实施。

2.为决策执行提供信息。决策制定完成后,如何执行决策仍要依靠信息化的支持。这主要表现在:决策者对执行者的信息传递;执行者对决策者的信息反馈;为相关者对决策的态度和意见。产业结构调整涉及诸多方面的切身利益,决策执行顺利与否至关重要。

为使信息以最佳方式引导和促进决策执行与管理,决策者必须在执行进程中的每个环节都能获得信息支持。从决策核心到相关领域,信息对于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的所有管理、执行层面都非常关键,而且对于基层、产业劳动者也至关重要。所以在决策执行过程中要收集全面、准确的信息,及时地报告和反馈、以便于决策制定者掌握执行动态,调整执行策略。决策执行还要在信息的连续性、权威性上下功夫,要使信息具备一定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保证决策执行。

当前,信息化的作用已越来越为各级政府和投资者、民众所认识,政府相关部门应通过健全的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的建设,依靠因特网、电话网、移动网、电子政务网、有线电视网、报刊发行网提供完备充实的信息。方便使用者获得信息、引导其筛选信息、优化信息,使其利用信息为所在地域的产业发展、面向产业的投资行为、劳动力投入行为做出正确的引导,使信息成为使用者有效的分析工具,让信息化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化提供更多的服务和支持。

参考文献

[1]万宝瑞.中国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展望[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党国英.中国农业农村农民[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篇8

关键词:资源型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路径;筠连县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9)15-0127-02

资源型县域是指矿产资源富集,以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加工为主导产业,矿业经济在全县经济结构中占主体地位的县域。四川省筠连县作为全国大型煤炭基地的组成部分既被国家列为“十一五”规划发展重点区域,也是长江上游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省经济发展的能源支撑地,在全国能源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属于典型的资源型县域。

在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总揽县域社会经济发展全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县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凝聚发展资源型县域经济的强大合力。以“强工、重农、活商、开放”为核心,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建设,使“绿色煤都”真正成为川南滇东北地区的一颗璀璨明珠。

一、强工――彰显资源型县域经济特色

工业是经济的骨架,是脊梁,是腾飞的发动机。没有坚实的工业基础作为支撑,没有不断扩张的工业实力,经济不可能健壮成长。因此立足本地资源状况,大力推进工业强县、工业立县的经济发展战略,选准主导产业,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强县域经济实力,才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城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1.从煤炭产业发展来讲,发展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将是转变县域经济增长方式的突破口。煤炭循环经济是对煤炭行业“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一方面通过前向关联延长资源产品链,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充分利用资源,使资源增值,从而更好地发挥资源效益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通过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减少废弃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使企业外部不经济性最小,将环境成本降至最低。为此,作为资源大县的筠连应围绕煤炭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三大产业链”:一是煤向电转化,发展载能工业,形成煤电载能工业产业链;二是煤、煤电、煤制油、煤化工产品一体化开发,形成煤电油化产业链;三是发挥煤、石灰石等多种矿藏并存、资源组合配置好的优势,生产水泥、矸石砖等建材产品,形成建材产业链。通过煤炭循环经济产业链模式不断连接新的环节,延伸产业链,挖掘实施循环经济的潜力和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打造“绿色煤都”这一品牌发展战略。这将不仅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助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这一品牌也必将牵动经济增长方式改变,对筠连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2.从煤炭企业发展战略来讲,培育上市公司将是县域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引擎。县域工业企业、特别是正规工业企业,是县域经济平稳发展的基石。实践已经证明,凡是县域经济企业改革比较主动的,县域经济发展的包袱就比较轻,活力就大,后劲就足。因此,筠连县工业企业应将改革作为快速发展的根本动力,坚持改革促发展,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公司治理,培育和壮大骨干优势企业,通过企业上市、增资扩股、兼并联合、股份合作等方式,培育一大批规模大、实力强的县域经济“航母”。只有将优势企业推向资本市场,大胆实施资本运作,才能有利于企业实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有利于企业进行资产并购、重组和行业整合等资本运作;有利于企业利用自身现有资产融来几倍于己的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上新项目。现有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所新上的项目,在全县项目建设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必将为县域经济的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促成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3.从工业园区建设来讲,着眼产业集群的培育,实现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良性互动发展。工业园区是典型的外力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而产业集群则强调产业之间的紧密联系,依靠内力发展为驱动。如若园区产业定位不准确,区内行业分散、集中程度低,企业布局不合理,乱而不集,集而不强,这将无法培育产业集群,从而失去园区的核心竞争力。筠连县工业的支柱产业是煤炭产业,在构建“绿色煤都”和发展煤炭循环产业经济链的战略下,工业园区在项目引进、布局上,应以原煤开采、火电开发、煤化工、建材等为产业链的煤炭综合开发和煤炭产业配套的均衡发展为目标,完善产业生态环境,使项目、技术、资金、人才等生产要素有效集聚。

二、重农――提升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质量

“特色+绿色”战略助推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发展。

目前,筠连县已经初步形成了区域特色鲜明的三大农业支柱产业。它们分别是以富硒茶、苦丁茶、烤烟、香桂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为代表的资源主导型特色农业,以肉牛、黑山羊等养殖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特色农业和以蔬菜生产为主的科技主导型特色农业。特色农业支柱产业要发展壮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必须寻求新的突破口,而“特色+绿色”的发展战略将是筠连县农业发展的新思路。

随着绿色消费观念日益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快速增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为此,一是要把握住绿色产品日益走俏的趋势,下大力推进绿色茶叶、绿色蔬菜、绿色食品基地建设,通过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使绿色产品延长产业链条,把产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继而巩固、扩大国内的优势。二是以规模生产发展为主导,扩大养殖业。要突出肉牛、山地仔猪、乌骨鸡的生产,重点发展安全、营养、无污染、无药物残留的优质畜禽产品,在良种、养殖技术、加工等各环节上按国内、国际有关标准生产,力求产品质量同国际市场接轨,增强市场竞争力。

“特色+绿色”的发展战略不仅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还能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解决当前农特产品价格偏低、产品卖难、市场不广的矛盾,这对促进县域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增强农业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三、活商――加快资源型县域经济发展速度

1.弘扬重商的筠连县域特有文化,鼓励全民创业

筠连县正在向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迈进,要使发展的步伐迈得扎实稳健充满活力,文化的作用就必须得到充分重视。筠连古为南丝绸之路要津、出川入滇门户,商贸繁荣,素有重商亲商经商的文化传统。筠连县独有的重商文化和那种“走遍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的创业精神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活力。对于这些优秀的县域文化遗产,我们应加以弘扬、继承和发展。在全县营造“尊重创业、理解创业、支持创业”的文化氛围,塑造和锤炼“包容、诚信、自强、创新”的文化品格,以民为本,立足全民创业,培育和鼓励人们想创业、敢创业,促使筠连县形成独有的“千方百计想创业、一心一意创大业、齐心协力创成业”的县域经济发展氛围。

2.引凤归巢,鼓励“筠商”返乡创业

在沿海商界流传有“东有浙商,西有筠商”的说法,把来自一个县的商人与一个省的商人相提并论足见“筠商”在商界的分量。如今,“筠商”已成为筠连“四大文化名片”之一,并名列榜首。“筠商”身上所彰显出来的那种 “勇闯天下,敢为人先,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精神,创出了筠连商人的品牌。当前,许多“筠商”事业有成之后,都不忘地处川滇山区的家乡,他们纷纷带着项目、资金、技术、信息和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返乡创业、投资发展。为此,我们应紧抓这一机遇,一方面加快改善和优化软硬环境。另一方面,立足县情,依托优势,注重特色,引导“筠商”返乡创业投资原煤开采、火电开发、煤化工、建材、茶叶、烤烟、香桂、家禽养殖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项目以及餐饮、商贸、流通、娱乐、民办教育等第三产业中,加大结构调整和投资建设力度,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和发展返乡创业经济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平台。让“筠商”这张名片在家乡这片热土上更加耀眼,名气更加响亮。

四、开放――展开资源型县域经济腾飞的翅膀

三次产业齐开放,三朵奇葩争芳菲。

首先,应发展开放型农业。这既是资源型县域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带来机遇和挑战的需要,亦是构筑一个充满活力和竞争力的大农业产业的需要。全面开放农业产业。打破地域界限,鼓励外商投资 “三高”农业①和创汇农业,引进发达地区资金兴办农产品生产龙头企业,大力推进优势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和区域化,加强农工贸结合、产加销结合,形成基地化、规模化、工厂化发展格局,培育一批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特色农副产业,鼓励特色产品、名优产品走出国门,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增加农产品出口创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