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采购管理知识点8篇

时间:2023-08-01 09:22: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采购管理知识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采购管理知识点

篇1

[关键词] 电力 采购管理 创新

一、我国电力企业采购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的物资采购部门与其他物资采购部门一样,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物资资源缺乏向物资资源极大丰富的转变。由于大企业管理僵化,在采购管理中严重表现出机械性,具体表现在:

1.采购需求计划分析模糊

目前企业采购需求分析所做出的采购单,采购部门很少对它进行分析。生产物资需求计划是生产部门按月上报,生产部门本职工作繁忙时,容易忽视物资需求计划上报,只要有一个单位的采购需求计划没到齐,采购部就不能进行需求的整理统计。由于填报物资采购需求计划不是生产部门的专职工作,而且填制表格也不是他们自己所用,因而填表人填表不认真、不负责,胡乱填上一些项目,数字未经认真审核计算,造成采购需求计划不准确。

2.供需关系不稳定

电力企业物资现行采购与供应商的关系往往是短期的、松散的、竞争式的关系,双方重视的都是短期的优势,缺乏长期的合作,缺乏彼此的信任。造成不能识别制止伪劣供应商进入企业采购市场,增加了采购工作的风险,导致采购方不断更换供应商,代价高昂,价格成为以牺牲价值为代价的谈判焦点,双方库存增加,而且当采购方强迫供应商接受不合理的价格时,有些供应商可能离开,而留下的供应商已不为优秀,当市场状况好转时,原来委曲求全的供应商,必定会连本带利来向采购方要回,造成采购方成本暴涨。

3.价格管理手段单一

采购人员不对供应商成本进行科学合理分析,在谈判过程中采取简单粗暴方法随心所欲压价,或一律直接采取招标手段。当采购价格大大低于市价时,经常造成买方断料或缺货;这种不择手段的作法虽然使企业获得了合同,但一味追求价格会使得产品质量下降,导致经常的退货,造成各种管理费用增加。而经常性的退货,会造成经常性的计划变更,增加生产装置成本,影响交货期,成品品质超群不良率加大,客户投诉及退货增多,降低信誉和产品竞争力。

4.采购评估体系、机制设计不完善

没有建立对供应商采购评估体系,不能对供应商做出全面、具体、客观的评价,对供应商的管理只是主观臆测。对重要物资的采购活动没有采购评价过程。对采购人员、供应商等相关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

二、电力企业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模式分析

20世纪80年代起,“横向一体化”的思想日益兴起,即利用企业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只抓最核心的东西:产品方向和市场。“横向一体化”形成了一条从供应商到制造商再到分销商的贯穿企业之间的“链”。由于相邻的节点企业表现出一种需求与供应的相互对应关系,当把所有相邻企业连接起来时,便形成了供应链。为了使这条链上的企业能协调运作,共同受益,产生了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是当今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和重要领域,也是我国电力企业采购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经济背景。

采购是供应物流与社会物流的衔接点,它是依据市场需要、企业生产计划所要求的供应计划制订采购计划,并进行原材料外购的作业层,需要承担市场资源、供货商家、市场变化等信息的采集和反馈任务;同时,还要重视采购的决策。而采购决策内容除市场资源调查、市场变化信息的采集和反馈、供货商家选择等外,重要的是决定进货批量、进货时间,从而使企业在生产不受影响的同时,有效降低成本。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现代采购观念认为:企业的核心是营销,在提供使客户满意的竞争性产品或服务的同时,要实现利润最大化。因此,对采购的质量、价格、收益和时间等因素的评价,必须根据它们与公司在市场细分、附加价值、前置时间及对顾客需求的反应性等方面制定战略和相互影响来进行,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建立有效的对用户要求做出反映的采购权利与责任制,一种能最大限度降低采购成本,并使商品采购实行“以需采购”的原则,制造订单产生于用户需求,然后由制造订单驱动采购订单,由采购订单驱动供应商这种采购供应链模式,使供应链系统准时响应用户需求,从而降低了库存成本,提高了物流速度和库存周转率。在供应链管理的模式下,需方和供方是合作伙伴关系,供应商是经过资格认证的,质量和信用是可信的。采购作业通过电子商务,一次把需方的采购定单自动转换为供方的销售定单;质量标准经过双方协议,由供方完全负责保证,不需两次检验。由于信息畅通和集成,采用设在需方的供方管理仓库的VMI方式,把供方的产品库和需方的材料库合二为一,仅在需方生产需要时,才把供方的产品直接发货到需方的生产线,并进行支付结算,减少供需方各自分别入库的流程。新的流程与传统流程相比,减少了许多不增值的作业,如:定单的下达和接受转换、生产跟踪、质量检验、入库出库和库存积压。这里的采购业务流程重组己经不仅局限于一个企业的内部,而且延伸到企业外部的合作伙伴,体现供应链管理合作竞争的特点。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持,使经营模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不言而喻,在这个模式下,信息沟通、经营成本、库存等都有明显的改善,提高了供应链的竞争力。这也是协同商务的一种体现。但由于订单驱动下的采购管理,需求是离散的,消耗是不稳定的,频繁按需求批量补给生产会造成采购成本增加,库存成本随库存量增加而增加,采购成本与订货量成反比,所以需要找到一个合理的经济订货批量,使总成本最小。

三、电力企业采购管理的约束机制

电力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建立还需有相应的约束机制,主要包括权利约束、监督约束和利益约束。

1.权力约束

电力企业采购部门应建立规范的内部管理体制,根据采购性质和任务明确各岗位的工作描述,确定采购人员的权利与义务,建立决策民主、权力受控的采购运行机制。首先要有效控制采购决策权,建立权力受控的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对重大采购活动进行集体、民主决策;其次要有效控制采购管理权,将采购计划权、招标询价权、市场采购权、验收结算权等采购管理权的职权主体分离。采购计划权由采购单位掌握,采购管理部负责对采购计划实施审批权,招标询价权由采购管理部门掌握,市场采购权由采购业务部门掌握,验收结算权由采购单位及财务部门掌握。各环节责任明确,互不干预,相互制衡。

2.监督约束

监督约束包括两方面:管理者对采购人员的监督和采购人员之间的互相监督。采购环节要形成预防为本、制约到位的监督保障机制。首先,建立廉洁采购奖惩责任制。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增强采购者的管理意识和廉政意识,对采购中严格遵守采购管理制度、节约多、采购质量高的采购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及精神鼓励;对采购决策失职或有不廉洁行为者则予以责任追究。鼓励节约采购成本,提高采购质量,推动廉洁采购,阳光采购。坚持监督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使监督公开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建立制度,开展企业采购效能监察,让监督部门全程参与到采购活动中,加大事前监督力度,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发动群众参与监督,从群众中和市场上聘请特邀监察员,对企业采购行为进行公开民主评议和监督举报,对民主评议不合格的采购人员和供应商进行处理,发现违纪违法问题及时查处,并将查处结果公诸于众。

3.利益约束

利益约束主要是从采购人员的业绩考评体系入手,通过业绩考评标准来从利益上实现对企业采购管理的约束。采购人员的绩效考核不但是调动员工积极性的主要手段,也是防止业务活动中非职业行为的主要手段,甚至可以说是防止采购腐败最有力的武器。供应商给采购员“好处费”无非是想提高价格或在质量、效率方面打折扣,如果采购人员参与这些腐败行为,也许具体情节不为人知,却不能不体现在它的业务绩效上。如果对采购人员有绩效考核这个“紧箍咒”,采购腐败的机会成本就会小得多。所以,绩效考核是减少采购腐败主观因素的法宝。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电力施工 物资采购 风险控制

一、电力施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分析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内、外部环境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电力企业而言,在众多的管理领域中,物资采购管理是实现企业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主要管理内容的第一环。物资采购不仅是企业经营的一个核心环节,也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之一。然而它往往又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容易出现暗箱操作、、收受回扣等不法现象;也容易造成积压浪费。

企业物资采购风险通常是指采购过程可能出现的一些人为、经济和自然风险等意外情况。具体说来,如采购预测不准导致物料难以满足生产要求或超出预算、供应商供货不及时、货物不符合合同要求、供应商之间存在不诚实甚至违法行为。工程类项目材料设备采购风险就是由于采购运作过程中因管理缺陷、运作失当以及外部事件等不确定性的因素导致采购失败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可能。这种风险具有隐秘性、突发性和连锁性等特点,是变迁中的风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现象。具体包括如下表现:

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电力施工企业在进行物资采购的过程中,受到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包括:

(1)施工过程中所使用各种物资价格的波动。这种波动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国家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的调整,通货膨胀的水平等等,也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风险。

(2)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有些电力施工企业涉及从国外采购物资,汇率的波动也会给企业带来影响。

采购质量风险。一是由于供应商提供的物资质量不符合要求,从而导致加工的产品未达到质量标准,或给用户造成经济、人身安全、声誉等方面的损害;一是因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有问题,直接影响到企业产品的整体质量、制造加工与交货期,降低企业信誉和产品竞争力。

技术进步风险。一是由于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企业制造的产品发生贬值,从而出现无形损耗甚至遭到淘汰,导致原来采购原材料的积压或者因质量不符合要求而造成损失;二是由于新项目开发周期缩短,如变电站保护系统更新周期愈来愈短,刚刚购进了大批系统设备,但因信息技术的发展,所采购的设备使用效率低下或已经被淘汰。

采购计划风险。市场需求经常发生变动,会影响到采购计划的准确性;没有科学的采购计划管理技术,导致采购与目标发生较大的偏离风险。

合同风险:一是指合同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合同条款模糊不清,盲目签约;合同行为不正当,卖方为了改变在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往往采取一系列不正当手段;给予虚假优惠,以某些好处为诱饵公开兜售假冒伪劣产品;合同日常管理混乱,无据可查。一是指合同造假方面的风险,主要包括以虚假的合同主体身份与他人订立合同,以伪造、假冒、作废的票据或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为合同担保;签订空头合同,而供货方本身是“皮包公司”,将骗来的合同转手倒卖,从中谋利,而所需的物资则无法保证;供应商设置的合同陷阱,如供应商无故中止合同,违反合同规定等可能性及造成损失。

验收风险。在数量上缺斤少两;在质量上鱼目混珠,以次充好;在品种规格上不符合规定要求;在价格上发生变化等等。

存量风险。一是采购量不能及时供应生产的需要,造成生产中断、缺货损失而引发的风险。二是物资过多,造成积压,大量资金投资于库存中,失去了资金的机会利润,形成存储损耗风险。三是物资采购时对市场行情估计不准,盲目进货,造成价格风险。

责任风险。许多风险归根到底是一种人为风险,例如责任风险。例如,在合同签订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未能把好合同关,造成合同纠纷。或是因采购人员收受回扣、谋取私利等行为,使企业的利益蒙受损失。

二、加强电力施工企业采购风险控制的必要性

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及不断降低产品成本的要求。国内电力施工行业也是一个竞争比较激烈的行业,大部分省份均有自己的施工队伍,而每年装机容量有限,表现出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拿到更多项目,施工企业在投标报价时往往需要不断降低成本以降低报价。

降低成本主要有两条基本途径,要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要么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采购价格。传统的成本管理主要解决如何降低生产过程中的消耗问题,但是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挖掘是有限度的;而采购过程由于随着市场环境在变,所以在采购过程中的降低成本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这就要求企业首先从内部管理上寻找一种防范物资采购风险的方法,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进一步加强企业采购管理规范性的要求。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给企业的采购行为增加了难度,对采购物资的价格、质量、信誉等方面企业必须加以对比慎重选择,这必然要求企业要切实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另外如果没有严格的采购管理制度加以规范及监督,当今五花八门的促销手段可能会产生、腐败等坏风气,会使企业蒙受严重的损失。

形成物资采购管理风险的客观环境的要求。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一方面必须保障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另一方面还要满足电网建设工程的进度要求,然而时间跨度较长的招标采购过程及各种内外部因素增加了较多的风险隐患。

(1)外部环境的形成。市场中具有一定实力的供应商,其产品质量可靠、服务完善,希望能够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手段来进入市场。而这些均给电力施工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内部环境的形成。电力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得创新物资管理理念成为电力企业发展的一种需要。电力施工企业一般资金雄厚,多年来在市场中形成了良好的企业形象和较高的资信度,所以引来了大量的供应商争相进入电力采购市场,这就对改变物资采购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力企业是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一般物资流动量较大,均在几千万元乃至上亿元,这就给企业在采购过程中的风险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防范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的对策

建立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加强对采购业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观念,重视职业道德建设,做到依法办事,培养企业的团队精神,增加企业内部的风险防范能力,从根本上杜绝合同风险。

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采购内部控制,一是对采购招标、合同签订、合同履行、质量验收等关键点要强化监督,通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有效规范采购行为,保证不弄虚作假。二是重要物资实行集中采购,以加大在市场进行价格、质量、服务谈判的筹码,使成本最大限度降低。三是加强对采购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只有不断加强对采购人员的培训,才能从根本上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采购风险。

加强对物资采购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全过程的监督,是指从计划、审批、询价、招标、签约、验收、核算、付款和领用等所有环节的监督。重点是对计划制定、签订合同、质量验收和结账付款4个关键控制点的监督。以保证不弄虚作假。全方位的监督,是指内控审计、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科学规范的采购机制,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的物资采购价格,提高物资采购的质量,还可以保护采购人员和避免外部矛盾。

建立保证金制度。为了使招标的结果落到实处,对招标结果达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如期的履行,保质保量的实现合同产品的完整和可用性,必须通过质量保证金的方式制约合格供方按照我们的既定的想法如期履行合同,从而达到规避风险,控制成本的目的。

选择合适的采购方式。根据采购数量和供货周期的不同,从战略高度出发,要有前瞻性和远虑性的远光,审时度势有选择地采用集中采购、招标采购、就地采购等各种采购方式,最大限度地节约材料采购成本,防范采购风险。因此,应预测原材料的涨幅及其他原因可能对后期的物资采购带来的制约,必须有足够的超前意识。要选择适当的时间、机会进行适时的采购。对将来采购合同履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有利和不利进行很好的规避,尽可能地加大对采购成本的控制,达到对采购风险的控制和预测,这点是当前施工企业极为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采购绩效评估。公共绩效可以定义为公共部门在积极履行公共责任的过程中,在讲求内部管理与外部效应、数量与质量、经济因素与政治伦理因素、刚性规范与柔性机制相统一的基础上,获得的公共产出最大化。其目的就是对阶段成果进行必要的总结,找出存在的不足和取得的经验,对后续的采购工作带来指导性和建设性的意见,更好的防范和规避采购风险,为企业的采购进行认真的评估。这对施工企业采购工作极为重要,必须认真的、持久的坚持下去。

四、结论

篇3

[关键词]电力公司;采购;知识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0.088

[中图分类号]F274;F42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0-0-02

1 电力企业采购知识管理的研究现状分析

电力公司作为典型的知识型管理企业,其在采购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文档、经验,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本文在对典型企业知识管理成功经验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电力企业采购业务实际,对其知识管理现状进行调研,从而发现知识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文档没有集中统一的存储平台,文档分类方式有待完善,文档共享性有待提高,文档版本管理混乱;原始文档修改后仍有人在使用旧文档,且版本修改的时间及操作人等操作记录不完整;文档查询方式比较机械,文档检索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针对知识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按“隐性知识显性化、显性知识标准化”的思路,对采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知识进行系统梳理,并对相关知识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基于物资公司对采购过程知识管理信息系统的需求,开发采购过程知识标准化智能管理信息系统,运用信息化技术实现采购过程知识的标准化、智能化管理,有效提高招标采购全过程效率效益,规范采购过程,增加公司的无形资产。

2 开展采购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2.1 提升企业发展竞争力的必然趋势

知识管理是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主要被用来指导企业的信息处理和知识的生产与应用,并指导相应的系统开发和技术平台搭建工作,从而能够改进和提高个人、团队和组织的创新能力、反应能力和技能素质。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业已成为推动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是企业存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研究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体系,增强知识管理能力,已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是公司开展知识管理的外在要求。公司依托国网统一部署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招投标管理统一在ECP平台操作,提供了完善的员工交流与协同工作环境,客观上为公司实施知识管理创造了内在条件。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企业开展知识管理是其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创造更高效益的必然趋势。

2.2 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的必要条件

近年来,电力企业深入推进物力集约化管理,变革组织构架、优化业务流程,打造集中规范的一体化采购平台,构建统一协同的供应保障体系,物资管理实现了从松散单一到集中统一的转变,规模效益和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实施物力集约化精益管理,需要我们科学优化业务流程,创新改进工作方法,将各项业务的各个环节做精做细,尤其是要做到采购精益化,提升采购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支撑能力,巩固两级集中采购成果,规范采购实施程序,强化采购结果的可追溯性,提高采购综合效益。

物资供应公司作为江苏省电力公司的招标机构,肩负着江苏电力每年高达几百亿的物资及服务的采购工作,涉及招标准备、发标、开评标、定标和专家库、档案管理等一系列事宜,是江苏省电力公司精益化采购的具体落实单位。从采购过程的运作特征来看,相关员工都是典型的知识专家,他们所使用的知识是在长期从事采购事宜过程中的经验积累,自我思考及与企业外部相关人员的交往中所积聚的隐性知识。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经验,对采购过程的高效率和高质量运作至关重要,这就对这部分员工及他们的知识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知识的管理是否得当,直接关乎到采购工作的运转效率甚至是公司发展目标的实现。

构建采购过程标准化管理体系是采购过程知识管理的关键性任务,是改善公司采购管理现状、提高采购管理效率效益、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必由之路。

3 采购知识管理内涵

知识管理大师达文波特认为,知识管理的关键涵义是“通过特定的信息技术,创造一种环境让每位职员能获取、共享、使用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信息”。目前,理论界和工业界对知识管理作为一种创新模式,其重要性已经形成共识,众多企业开始实施知识管理项目,建立自己的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从知识沉淀、知识发掘、知识导出、知识固化、知识共享、知识传播、知识默化以及知识优化的闭环知识管理。

3.1 构建采购知识标准制度

3.1.1 规范采购管理文件汇编制度

对物资供应公司成立以来上级部门公开颁布的及本公司的所有采购管理方面的制度规范性文件进行整理汇编,包括国网采购管理通用制度、国网公司发文通知、国网物资部指导意见、省公司发文等,以及公司领导重要讲话、诊断报告、调研结果、工作方案等,规范化管理采购相关文件的汇编工作。

3.1.2 采购程序性文件标准化

依照公司现有的招标采购流程,从招标准备、发标、开标、评标(授标)、定标、合同签订、归档管理等环节入手,对在采购过程中产生的程序性采购文档进行梳理;根据实地开展调研、沟通和确认,对其中部分文档进行固化处理,并对部分文档设计、定制通用化的模板,从而实现采购文档标准化。

以评标环节为例,通过沟通确认后,对其中涉及的技术评标要点、商务评标要点、评标小结、预评分表、标前澄清函、不良行为处理意见、供应商履约评价、招标文件等文件设计、定制通用化模板,从而将标准化的文档应用于不同物资招标采购中,有效提高招标工作效率。

3.2 构建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

在将采购过程文件标准化后,通过开发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众多标准化文档的有序管理,实现从文档的创建、修改、存储、分享、版本管理、访问权限控制、文档查询、反复使用到文档的退役整个生命周期的全程管理(见图1)。

图1 文档的全程管理

基于文档生命周期全程管理理论,分析研究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需求,对采购标准化文档进行分类存储,实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具体地,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主要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功能。

(1)文档创建与修改。可通过新建文档、上传文档、文档扫描导入3种形式实现文档创建,并能在线编辑,同时内置常用的文件模板,根据需要调用模板创建文件。

(2)集中存储及合理分类。构建公司文件的集中存储平台,并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文档分类,同时与天源招标系统、国网ECP系统实时对接,实现文档的同步调用。

(3)分享功能。与内网办公系统无缝对接,让员工在工作中能随时分享好的工作方法或经验,在全公司内形成良好的共同学习机制。

(4)版本控制。保证文档修改后,自动升级为最新版本,且支持对各版本的跟踪、查找、对比、重用处理。同时支持版本号管理,可查看操作人、IP、日志、时间等信息,避免不同版本文件的混淆。

(5)文档审计。完善的系统日志和审计记录,自动记录用户对文档的所有相关操作及操作时间,使得出现问题后有据可寻。

(6)查询管理。知识智能匹配,快速定位,实现对系统中各类文档的高效查询。

(7)权限管理。设置合理的文档操作权限,用户只有被授予正确权限才能获取和处理相应的文档资料。控制到每个文档对象的所有操作,如阅读、拷贝、打印、分发、查看、编辑、截屏等。

3.3 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

通过对采购知识标准制度以及采购文档智能化管理系统的制定与构建,完善采购知识管理体系,使采购流程管理标准化与制度化。

4 采购知识管理研究效果

采购知识管理体系建成实施后,公司提高了招标采购全过程工作效率、规范了公司采购过程以及增加了公司的无形资产。通过采购流程标准化、程序性文件格式化等手段,减少了采购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文以知识管理为核心,以信息化为手段,固化采购实施流程,尽量减少人为可控节点,提高了采购全过程的规范性;知识管理支持并激发了公司内部员工、专家以及领导的知识、经验的友好交流与最大挖掘,实现个人及群体所创造的知识资产的复用与共享,达到创建知识库的目的。

5 结 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采购知识管理研究,分析采购全过程关键环节,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使采购知识管理制度化、标准化与体系化,提高招标采购工作效率,适应外部环境变化,有效增强公司竞争力。

篇4

关键词:软件项目;项目管理;教学改革;项目导向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主要专业课,对培养工程化的软件人才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早期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对学生的软件开发工程化教育主要由软件工程课承担,但随着计算机、网络等技术的飞速发展,软件项目的规模、复杂度等大大增加,同时对软件项目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约束又要求有更严格的控制。在此背景下,只依靠软件工程课作为学生软件工程化教育的支撑已经无法达到培养合格软件工程师的要求。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作为培养应用型IT专门人才的院校,2005年开始在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中开设软件项目管理课程。课程安排在三年级下半学年的软件工程课之后、四年级的项目实训之前,讲授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在巩固软件工程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对后续的实训项目开发和毕业设计又进行了知识和技能储备。

虽然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作为本科生课程学习还有一些困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软件项目管理概念抽象、知识点众多,学生不愿记忆,学习没有兴趣。

2)在校学生缺少实际项目经验,对于课程中的工程概念不易理解,学习难度大。

31授课教师往往缺乏工程项目经验,照搬书本,授课过程枯燥乏味。

4)学生认为学习软件项目管理没有学习编程语言那样直接的效果,学习动力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结合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实践,我院在授课内容设置、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设计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往往更强调理论知识的识记,致使学生感觉概念难于理解,无法指导实际项目开发,理论脱离实际。笔者在教学活动中将理论和实践教学的学时比重设置为1:1,更加强调实践,对理论知识做有重点的讲授,收到了理想的效果。

1.1 理论教学抓重点

在授课内容上首先不能一味追求全面,因为受到课程学时及学生能力的限制,要想在教学中涵盖PMBOK的9个知识领域,即项目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和采购管理,并且讲得较为深入细致是不可能的。为此课程中我们选择项目管理的4个核心知识域重点讲解,包括项目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和质量管理,占理论学时的3/4。对于4个项目管理的辅助知识域(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采购管理)和对各领域管理进行有机整合的项目综合管理则作介绍性讲解,占理论学时的1/4,要让学生了解相关概念,在课程实践过程中再结合项目渗透讲解。

软件项目在管理知识域上可以分为9部分,但如果授课过程仅按各部分割裂讲解,学生必然不会对各项管理间的联系以及各项管理该如何进行实施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按时间顺序把项目分成启动、计划、执行和控制、收尾各个阶段,授课时在各阶段结合具体知识域讲解,如表1所示。

1.2 实践教学抓工具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诸多行业都引入了软件工具的支持,软件项目管理这个软件产业的指挥棒更是不例外。学习项目管理软件的使用能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过程是如何应用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学习使用经典项目管理软件。

业界用来进行软件项目管理的工具软件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微软的MS Proiect软件(当然MS Proiect可以用在各类项目的管理中),这个软件相对简单,对于有Office使用经验的学生,在学习了项目管理的相关理论后比较容易掌握。MS Proiect主要是项目计划的工具,不适合于软件开发整个过程的管控。

IBM作为业界领先的软件服务解决方案专家,在2008年推出了基于Jazz平台的工具解决方案Rational TeamConcert,简称RTC。RTC平台整合了软件项目中不同的阶段性工具,使得软件项目过程的各阶段和项目管理的各项工作能在RTC平台上进行操作和控制,保证了开发过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如图l所示。RTC平台有专门供学习者使用的免费版本,教学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学习在RTC平台下进行项目开发,能够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软件项目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在进行软件项目开发的同时深化学生对软件项目管理理论的理解。

2 教学过程设计

好的教学效果离不开好的教学内容,也离不开有效的教学过程控制。在教学过程方面主要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软件项目管理教学主要以教师理论讲解,学生倾听为主。这种教学过程即便是教师讲的再好也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为此我们的课堂提倡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做中学”的学习模式,教师只讲授必要的理论知识,并且只是在需要的时候讲。现代工程教育理念CDIO强调以项目为中心,提倡团队协作,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为实践这种教学理念提供了土壤。

2.1 项目导向型的分组教学

在学习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之前,学生已经先修了软件工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具备了完成软件项目开发的基本条件。为此软件项目管理课程在学习过程中采用分组教学,以具体模拟项目开发为导向的教学过程。分组即将班级中的学生按5~6人一组划分为团队,每个团队中有项目经理1人、技术总工1人、开发人员2人、测试人员1到2人组成。在学习过程中,各团队在RTC平台控制下完成各自模拟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每位同学在完成各自任务的同时,与团队成员共同学习RTC平台的用法,感受项目管理理论是如何在RTC平台上体现的。

在模拟项目的选型方面,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控制。模拟软件项目要源于企业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但又要“适合”学生学习开发。模拟软件系统项目应该具有如下一些特点。

1)可用于教学的软件项目,即软件项目是经过教师“裁剪”后的,因为学生时间和精力有限,不适合开发业务、逻辑过于复杂的大系统。

2)项目要有先进性,即选择项目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要与企业要求相一致。

3)选择的项目在开发时要便于组员间协作,便于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

4)选择有多种解决方案的项目,以便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解决路线。

2.2 教师与学生共同的讲台

软件项目管理中有很多重要的知识点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教授给学生。这些理论知识是学生项目实践前的基本准备,对学生理解软件项目有指导作用。很 多项目管理的概念比较抽象,例如“基线”、“配置项”等。教师如何能够结合自己的经验,用形象的语言给学生解释清楚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积极思考的。在笔者单位,遴选软件项目管理课教师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教师要有软件项目开发及管理经验。理论知识的集中讲解过程一般安排在每次课的前半段,内容上要与后半段的项目实践相联系,以便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将来要从事的软件开发工作是一个特别注重沟通的职业,课堂教学过程要给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为此教师在课程中设计若干个软件项目管理的问题案例。每个团队选择其一,并对此案例深入准备,对案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分析。之后在教师指定的课堂时间内,由团队成员配合完成案例的讲解,形式不限。这种尝试不仅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开始思考如何在团队中沟通协作,如何在大家面前展示自我。

3 考核方法设计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考核,但科学的考核方式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习更有效果。本课程的成绩考核采用如下方式:

学生成绩=期末考试(50%)+实践项目作品(30%)+课堂表现(10%)+团队贡献(10%)-缺勤、迟到扣分。

其中,期末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的掌握和分析、解决案例问题的能力,采用闭卷笔试。实践项目作品是指在RTC平台下学生团队完成的模拟项目,与以往团队作品容易产生无法衡量个人工作量的困难不同,RTC平台能够准确记录每个合法用户的工作,包括完成的文档、代码,操作及时间。教师可以通过RTC平台检验项目,并核实团队成员的工作量。团队贡献成绩是指教师按每个团队在课程学习中的表现给0~10分的一个成绩(m分),假设团队有n个人,则团队就有m×n的总分,然后由团队负责人按组内成员贡献分配分数(每人不得多于10分),这样可以有效地激励团队成员多做贡献,且较为真实。课堂表现主要是记录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课堂提问等环节中的成绩。对于学生缺勤和迟到等行为,则通过扣分的方式给予惩戒。

4 结语

通过几个学期的教学实践,这种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模式在应用型院校本科软件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普遍反映这种理论与实践并重,以模拟项目开发为导向,辅助先进软件开发过程平台,强调团队协作精神的授课模式,让大家在学习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更多地了解企业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和管理过程,做到了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蒋国瑞.IT项目管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6.

[2]宁德军.奏响软件交付的爵士乐:Jazz平台实践者之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55.

篇5

关键词:CDIO理念;项目管理;三维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9-0182-02

一、引言

项目管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发展起来的重大新管理技术之一,最早起源于美国,后由华罗庚教授在50年代引进中国。20世纪60年代,项目管理的应用范围也还只是局限于建筑、国防和航天等少数领域,但因为在美国的阿波罗登月项目中取得巨大成功,项目管理开始全面得到应用。作为管理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学科地位获得国内外的普遍认可。为了适应现代项目管理在各领域、各行业深入应用的需要,目前我国财经类、理工类和综合类高校大都开设了《项目管理》课程。它以现代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手段,以不同领域行业人员所具有的专业知识或行业背景为基础,培养将现代项目管理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本领域、本行业的复合型应用人才。《项目管理》课程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操作性较强的学科,不仅培养学生掌握理论和方法,还应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从事实务工作的职业技能、团队协作能力。由于现有教学条件的限制,《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式多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仅限于课本的理论知识,未能达到培养其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为了能更好地改进《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效果,基于CDIO教育理念,简要分析《项目管理》的课程内容体系,提出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三维优化措施。

二、CDIO教育理念

CDIO是Conceive、Design、Implement、Operate的缩写,即代表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是一种学生主动、可操作和实践的学习方式。是一种学生和老师之间协作进行,基于项目实际运作的,项目成员之间互相协作和交流,一起通过完成项目实现知识的学习的方式。CDIO教育理念是典型的“干中学”模式,以学生的团队合作为中心,以项目的完成为目标,让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围绕项目的实施,通过教师的指导和督促,促使和帮助学生完成项目,获取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1]。

这种基于CDIO教育理念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存在明显差异。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式的接受知识的方式,通过项目的实施,促使和带动学生主动的学习,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的问题。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分工合作,模拟真实项目管理,锻炼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提升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课程所需教授的基本技能,完成《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

三、《项目管理》课程概述

项目管理是一个管理学分支的学科,是以项目及其资源为对象,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和控制,使项目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的需求和期望的管理方法体系[2]。《项目管理》课程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并重实践,是偏技术型和操作型的课程。这门课程理论部分包括项目概述、项目管理概述、项目组织、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以及Project 2007项目管理软件应用指南等内容。传统教学方式下,老师制作PPT,大量给学生灌输课程概念和理论,少量运用相关案例和提问进行教学,内容多而枯燥,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课堂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效果也不好。同时,传统教学的考核方式一般以闭卷为主,考核内容一般是概念性和理论性的题目,考试卷面成绩占到最后总评的70%左右。学生只要把课本知识突击记忆,就可以获得较高的最终成绩,并且对课堂教学不重视,逃课率较高。导致课堂教学环节不活跃,课终考核失去约束和激励作用。

四、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三维优化

由于传统教学方法在《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明显不足,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以及相关课程教学经验的总结与借鉴,基于CDIO理念,从理论教学环节、协作教学环节以及课程考核环节三维改进《项目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讲授与学生协作学习相结合,实现一种学生主动的、可操作的和实践的课程教学方式。教师在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观察者及答疑者[3,4]。

1.理论教学环节。该环节是《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基础环节,通过理论教学可让学生获知《项目管理》课程的知识体系,打好理论基础。理论教学环节教师传授和学生讨论相结合,要求教师把握《项目管理》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基于传统口述和提问教学方式,引入并合理使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以及情景教学等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获取基础知识。

小组讨论:主要目的是通过组内交流的方式对《项目管理》课程理论知识难点进行讨论学习,老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答疑。具体做法是:①课堂教学之前由老师布置明确的学习计划和内容,辅以必要的思考题目来引导学生作好课前准备。②课堂教学以学生分组讨论为主,由小组组长检查小组成员课前准备情况,以组内交流的形式开展对疑难知识点的学习。③对学生讨论仍无法解决的问题再交由老师进行针对性的答疑和分析[3]。

案例分析:主要目的是通过对项目管理案例的学习,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点,并理清在项目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具体做法是:①教师选择若干项目管理案例,引导学生仔细阅读并分析。项目管理案例紧密结合项目管理理论知识点,偏向学生熟悉的案例,例如讲授“项目的团队建设”知识点时,可以以唐僧师徒为案例。②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案例讨论,教师做好案例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提前分发案例资料并做好案例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中及时组织和引导。③做好案例分析点评和疑难讲解,以及评价和总结,强化学生对案例中项目管理知识点的理解。

情景教学:主要目的是通过情景教学,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模式,寓教于乐,活泛教学环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对项目管理知识点有深刻的体会。具体做法是:①在《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中,借助一些优秀案例,精心设计若干场景。例如讲授“项目沟通的管理”知识点时,设计一个沟通训练项目让学生完成。②学生在其中扮演各种角色,通过角色在特定场景的演绎和互动。③做好情景互动的点评、评价和总结,归纳项目管理过程中相关问题、难点的解决技巧,促使学生将理论知识灵活应用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

2.协作教学环节。该环节是《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的提升环节,通过协作教学培养学生对项目管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能力。协作教学环节以学生项目讨论与模拟决策论证为主,教师引导和答疑为辅。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教学单元,以培养学习能力、沟通能力、合作能力为目标,将每一个学生置身于一个项目团队中,合作完成一个项目的策划、计划、分析和模拟实施,从而达到让学生以“干中学”的方式对项目知识点可以活学活用的目的。这种实战演练过程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项目管理理论知识,掌握良好的项目管理方法、规范的适用环境。学生通过逼真的演练过程,掌握面对具体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具体做法是:①开课时,对班级学生进行分组,一般以两个寝室为单位,男女寝室各一个,形成男女基本各半、10人左右的项目团队。各团队选出项目经理,及项目管理核心模块如项目整体管理、项目范围管理、项目时间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质量管理、项目人力资源管理、项目沟通管理、项目风险管理、项目采购管理负责人。②项目团队自主选择一个可行的模拟项目,以课程理论教学内容为主线,围绕项目管理的核心模块,穿插项目管理实战演练,比如项目计划与章程的制订,项目启动大会的召开,项目工作分解结构的创建,项目进度和成本管理计划制订等。有序模拟实施项目管理全过程。③各个“项目经理”进行项目推进阶段性小结和汇报,以便及时了解和协调各模拟项目的进展情况,也可以让学生交流经验和体会。同时,各项目经理和任课教师分别对阶段性小结和汇报打分,从而形成各项目管理团队的阶段性评价[5-7]。

3.课程考核环节。《项目管理》课程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考核方式也应该进行相应的改革。制定一套注重实践的考核方式,侧重评价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大平时成绩的比重,由过去占总评成绩的30%提高到60%。平时成绩占比增加,考核方式也可以灵活多样。课程评分标准及各项权重在第一堂课时就应公布。

这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分为三个部分,具体做法:①平时到课、课堂发言情况占总成绩的20%,由学生的出勤情况得分和课堂表现得分加总获得。学生出勤情况得分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给出,占总评成绩的10%;学生课堂表现得分可以围绕课堂综合表现、平时作业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分,占总评成绩的10%。②项目团队作业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由项目团队整体得分和项目成员得分加总获得。项目整体得分根据团队分阶段提交的项目资料和成员汇报表现由项目经理互评和任课教师给分,占总评成绩的20%。项目成员得分由项目团队内部成员互评获得,占总评成绩的20%。③期终课程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通过闭卷考试得分。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促使学生重视课堂表现以及学习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主动学习行为,最终达到使学生将课本知识深度消化、活学活用的教学目标。

五、结语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一种学生主动、可操作和实践的学习方式。基于CDIO理念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的理论教学环节、协作教学环节和课程考核环节进行优化改进,突出了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导向的教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在《项目管理》课程中的自主学习积极性,改善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学生在理论知识的理解上、方法技能的掌握上、团队的分工和合作意识上都得到了强化。基于CDIO理念的《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三维优化是对《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一种探索,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改进,但在实际课堂运作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搭便车现象、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机制不完善、教师的项目管理经验缺乏等问题,仍需在今后教学改革中逐步改进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李保婵.基于CDIO理念的《投资项目评估》课程教学方式改进的探讨[J].中外企业家,2011,(12):195-196.

[2]骆,等.项目管理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3]王涛.三阶段教学法在《投资项目评估》课程中的实践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2,(18):194-196.

[4]孟曙艳.高校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研究[J].成功(教育),2011,(02):36-37.

[5]赵志刚.项目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04):211-212.

[6]甘大力.“项目管理”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11,(06):116-119.

[7]吴瑛.以项目为导向的“项目管理”课程设计与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04):81-82.

篇6

收到PMP 的成绩单,成绩不错,心里的石头终于落地了。回想起来这真是一个艰辛又难忘的过程,是一种痛并快乐的感觉。刚好今天有时间小结一下这段备考经历,希望自己的经验能给后来者些许帮助。

PMP考试要自信, 自信产生无穷力量

每一个人都认识“自信”二字,真正意义上的“自信”是什么呢?应该说,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的能力的心理状态,自信是建立在对自己正确认知基础上的、对自己实力的正确估计和积极肯定,假若连你自己都没有自信可以通过PMP考试,那么你的潜意识便认定你不会通过考试。简单来说,自信就是通过PMP考试的有利心理条件。 用化学的专业术语来说,自信就是催化剂。

以章节学习为主, 力主简易题目

从报名上课到考试这么长一段时间里,我很少拿起那本厚厚的PMBOK来翻看,主要是自己看到这么硕大而厚重的一本书,觉得不知从何看起,后来我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把书本做了些标签,用便签把13个章节分开来。这是我个人的一个习惯,因为书太厚了,只有这样分一分,才会使一本厚重的书看起来不那么厚(你可以认为这是一部由12个小册子所组成的书籍)。这样你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多长时间看多少书。

关联实际工作中的项目管理

通过学习PMP项目管理,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经验,理解书本上面的知识,这样不仅可以通过学习项目管理的相关知识,用于指导自己的日常工作,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巩固自己所学的项目管理知识,从而达到理论指导工作,工作巩固理论的效果,最终达到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管理水平。

轻松学习PMP,融会贯通是关键

我认为,学习pmp,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对此我们应该做到边学习、边思考、边总结、边实践,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习的成果融会贯通于学习、工作之中,为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水平而不懈努力。

虽然说考试是一种验证学习效果的手段,但通过这次PMP考试,我却更深刻的体会到了PMP项目管理对于我工作的大大帮助,同时也加深了对一些理论知识的理解。

最后要非常感谢弘博创新的老师们,也祝愿弘博创新培训机构更上一层楼!

PMP学习心得(二)

PMP报考

第一次接触PMP,源于软考中初浅的学习,觉得是不错的方法论,于是买了些书想自学,但发现效果不佳。总结起来原因有二:一是人性本懒,无大动力和约束,所以总是学得有一搭没一搭;二是无人指导提点,学着费劲,没有体系和思路。基于以上原因报名了弘博的PMP培训及PMP考试。

PMP备考

报名拿到学习教材的那一刻其实有点吓到,材料之多之厚:①砖头一样厚(共612页)的PMBOK指南(俗称红宝书)②汪博士解读PMP考试(俗称黄皮书)③汪博士详解PMP模拟题(俗称绿皮书)④老师的讲义。

对于如何啃下这些,首先要应用PMP中学到的实验设计DOE法找到自己看书的最优组合。当然最重要的还有要为“PMP考试项目”分配好学习时间,计划好学习进度,同时要做好风险防范(对于大多数人来讲最大的风险是不能持续坚持,学习曲线一断再断!)。

对于备考,我采取的方法是抓大放小,以老师讲义为基点,通过做题来理解思路及反划重点到PMBOK中。实际的学习情况是:①PMBOK 2遍:快速粗读1遍,目的是了解其整体框架和每一章的编写结构;结合划的重点精读1遍:连线思路及重点学习。②老师的讲义5至7遍(毕竟我是以讲义为基点,所以多看几遍):易老师和孙老师的讲义都做得很好,PMP的重点都涵盖到。在学习每一章PMP后我都会用A3纸手画出该章的思维导图,这有利于梳理每一章的知识点、逻辑框架和思路,同时以后复习时可通过思维导图回忆(考试前一周复习我都是通过思维导图来进行)。③模拟题(蓝皮书+弘博发的习题):蓝皮书全部都做完,弘博发的习题由于时间原因只做了3套。做题的目的是加深知识点的记忆,理清思路并在PMBOK中划重点。关键是了解知识点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选的是这个答案,特别是“相对最好、首先做、接下来做”的题目。④汪博士解读PMP考试(俗称黄皮书):在不理解时选择性翻阅。

PS:关于划重点,有捷径,以后可别说没人告诉你!3月班有同学找易老师拿了她的红宝书,照着划了一遍。易老师红宝书上可是划着满满的重点,全都是易老师这么多年累积下来的精华(当初知道这个消息时已晚,我那个悔恨啊,只能怪自己不懂利用资源)!

PMP以五大过程组、十大知识领域和47个过程为框架。PMBOK共13章,前3章为项目基本知识点框架和整体管理,后10章为十大知识领域,每一章里又是以各个过程及输入、输出、工具技术为框架来编写。对于这些枯燥的天书,我采取在理解的基础上+情景联想的方法记忆。

1、五大过程组(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第一次接触可结合大家都懂的PDCA循环来学习,重点是对两者间的共同点和区别。

2、十大知识领域:采取孙老师教的方法,即项目有四大核心指标:多(范围)、快(时间)、好(质量)、省(成本),同时项目需要投入资源(内部资源:人力资源管理和外部资源:采购管理),关注风险和软技能(干系人管理、沟通管理),最后是非常艺术的整合。

3、各个知识领域的过程和ITO(输入、输出、工具技术):此项重点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归纳总结(找关联性和共同点),理清逻辑思路,想像一个情景(工作中做过的项目或者日常生活中的项目),然后以自己的语言、以叙述的方式给自己讲故事。

A、关于47个过程:首先看PMBOK第61页表3-1项目管理过程组和知识领域,你会发现:①除了整合管理和干系人管理第一个过程属于启动过程组外,其它知识领域第一个过程都属于规划过程组,且都是规划XX管理计划;②收尾过程组只在整合管理和采购管理知识领域有。

B、关于知识领域各个过程记忆,需借助些技巧。以时间管理为例(此处脑袋可浮现做菜项目):在规划进度管理、定义活动,得到一堆堆活动后,你会发现活动有两个天然的属性,即顺序和时间。所以定义完活动后要排列活动顺序和估算活动时间,而一个活动所需的时间与投入的资源有关,故在估算活动持续时间之前要先估算活动资源。对于ITO(输入、输出、工具技术),如果你提前知道孙老师的7大线索,对于你理解记忆和理清思路都有很大帮助,至于哪里能看到孙老师的7大线索,这个就看你自己了。当然汪博士的解读(黄皮书)是理解和记忆的一个很好帮手,只可惜因时间安排的关系,黄皮书我基本没看,只是在不能理解的时候选择性翻阅了一点。

考场中血一样的教训

1、时间安排:考试有200道,考试时间从上午9点到13点,共4个小时(240分钟)。涂答题卡大约40分钟,那么每道题平均1分钟,遇到难题时也不能花太多时间,毕竟答题的原则是保证容易的题全部拿分,难题争取拿分。我就是花太多时间在前面难题上,导致当监考老师说离考试结束还有30分钟的时候我竟然还有近70道题没做,悲剧啊!

弘博创新PMP培训,PMP学习,PMP认证,PMP考试

篇7

招投标程序的相关介绍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项目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土木工程建设法规中的招投标法、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招投标阶段的合同管理等内容中均有涉及。资金的时间价值在工程经济学、财务管理、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等课程都有介绍。资金筹措与资金成本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都有介绍。项目经济评价在财务管理、工程经济学、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中的介绍内容基本一致。工程造价的构成在工程估价、工程造价管理中有介绍。项目投资的构成及投资估算在财务管理、工程估价、建设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课程中有重复。建设工程招投标的标价在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工程估价、项目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建设工程合同管理中均有介绍。索赔管理在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建设法规等课程中均有介绍。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管理、项目决策与评估、工程造价管理等课程中的介绍是重复的。方案的评价比选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财务管理等课程中均有涉及。设备更新的相关内容在工程经济学、项目决策与评估中都有介绍。质量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安全与环境管理在项目管理、建设法规中均有涉及。建设项目成本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经济学、工程估价、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造价管理中均有介绍。风险管理在项目管理、项目投资与融资、工程经济学、建设法规(合同风险策划)、项目决策与评估中均有介绍。进度管理在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施工组织设计等课程中均有介绍。

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体系结构

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工程技术和管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其知识体系的构建既要满足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又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围绕培养目标,形成工程管理专业如下五大课程模块[5]。

(一)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基本技能的课程,它为学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奠定基础。总体上可以分为五大模块:(1)政治类基础课,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2)数学类公共基础课,如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3)英语类基础课程,如大学英语等课程;(4)计算机类基础课程;(5)实践环节类公共基础课,如军事训练及国防教育等。公共基础课虽然不一定同所学专业有直接联系,但它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以及为进一步学习提供方法论的不可缺少的课程。

(二)专业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是为专业课学习奠定必要基础的课程,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必修的重要课程。该课程内容覆盖面较广,有一定的理论深度和知识广度,往往是专业课的理论基础。根据工程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基础课包括以下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原理类、经济学基础类、法律基础类。

(三)专业课

专业课是根据培养目标所开设的有关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课程。专业课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了解该专业的前沿科学技术和发展趋势,培养分析解决专业范围内一般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课的设置要坚持总体优化原则,精选课程内容,合并内容相近的课程。工程管理专业是管理学科和工程学科的结合,因此专业课应兼顾管理类课程与工科类课程。根据专业课与基础课相对应的特点,专业课同样应包括四大类:土木工程技术类、管理类、经济学类、法律类。

(四)专业实践类课程

专业实践类课程的设置,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的学习不同,实践类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围绕能力培养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工程管理专业实践类课程主要包括:工程管理专业认知实习、制图实习、测量实习、施工组织设计实习、生产实习、工程概预算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五)选修课

选修课可以分为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限定选修课主要体现专业特点,加深理论基础,体现本学科与相邻学科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自由选修课主要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满足学生个人兴趣和爱好需求,以发展和完善学生个性为目的。以上五大课程模块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具体结构图如图1所示。

三、工程管理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之间的联系

(一)工程及技术知识体系

建筑识图、AutoCAD制图、工程测量是工程类专业课程的共同基础,房屋建筑学、建筑力学、土木工程材料、建筑结构、施工组织设计是专业理论基础课程,为土木工程施工及施工技术提供理论支持。它们将土木工程类的专业知识整合起来,为工程造价、土建装饰及安装工程概预算做理论与技术准备。

(二)管理学知识体系

管理学原理、统计学、运筹学等课程是对管理学理论知识的普及,为工程项目管理的学习做理论准备,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及建设项目招投标与工程合同管理是普遍管理学在工程管理专业领域的深化与拓展,研究如何运用管理知识和手段使工程建设增值。

(三)经济学知识体系

以财务管理为基础,掌握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建筑领域,对工程成本会计进行研究,支持可行性研究的财务分析。工程经济学是工程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学科,掌握这一知识有利于进行工程投资与融资分析,进而开展可行性研究与建设项目评估的经济评价环节。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项目管理能力;认证考试;SE-CDIO;教学改革

0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项目管理的重要性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及组织所重视。在大量的项目中,企业决策者意识到运用项目管理知识可以大大降低项目的盲目性,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因此那些拥有良好项目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员已成为各个公司追逐的对象。针对软件业迅速发展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供不应求的现状,我们在云南大学软件学院利用SE—CDIO软件人才培养体系对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与实践,通过课程、实训和校企合作进行了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使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发展前景,并有效地运用软件项目管理知识、工具和技术来管理项目,从而减少软件工程项目中因为管理方面的失误导致的损失。

1 SE-CDIO课程改革

SE-CDIO人才培养体系能够灵活适应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目前项目增多、规模变大的国情,该体系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在航空领域最早使用CDIO方法之后,MIT将其用于机械制造领域,提出CDIOfConcelve构思、Design设计、Implement实现、Operate运作)工程教育模式。SE-CDIO实现CDIO和软件生命周期的有机结合,其中SE-C是软件需求,SE-D是软件设计,SE-I是软件实现与测试,SE-O是“软件运用+产业化+市场营销”,让学生经历“理论一技术一生产一应用”的全过程。该体系对软件工程专业创造型人才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具体目标进行了研究、探索和实践,已取得初步成效。

基于SE-CDIO人才培养体系,我们进行了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课程改革。在保证知识结构的完整性、系统性和理论性的基础上,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并重,为软件学院高年级学生开设专业选修课程“软件项目管理”。该课程以优化整合知识点的项目实例为基础,以认证考试为驱动,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其中认证考试采用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组织的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

有关部门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的项目管理专业人才十分紧缺。据悉,未来3年需要万名经过认证的项目管理人才,项目的规模、数量、投资额度、资金来源、资金渠道等要素的多元化及管理的复杂性,迫切需要大量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PMP(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是项目管理专业人员资格认证,由项目管理领域权威认证PMI进行组织,现可用英语、德语、法语、日语、朝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和中文等9种语言进行考试。1999年,PMP在所有认证考试中第一个获得ISO9006国际质量认证。目前PMP证书已成为国际通用的职业管理资格标志性证书,有一定的国际权威性。我们针对PMP认证考试进行课程内容组织,传授项目管理方面的5大过程及职业道德方面的知识,即启动、规划、执行、监控、收尾和职业道德,通过PMP真题的考核有效地评价学生的项目管理知识技能,通过与具有高品质的资格认证考试接轨的方式,来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项目管理人才。

以认证为驱动,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主要教授软件项目管理9大知识领域:综合、范围、时间、成本、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目的是结合软件开发过程介绍项目管理的过程(包括启动、计划、实施、控制及收尾)、项目管理的方法论、项目经理的职责,以及如何进行软件综合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沟通管理、风险管理及采购管理。课程分析了很多有意义的实际案例,其中既有成功的,也有失败的,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将其中的知识应用到项目管理的合理框架中,为未来的创新者和经理人奠定坚实的基础。

2 SE-CDIO的校内实训过程

为了强化项目管理能力,我们进行了综合实训。软件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有其特有的产业链、项目背景、策划过程、开发过程、内容和生命周期。我们基于软件项目的特点,形成以能力结构为特征、能力培养为主的SE-CDIO的实训过程。设计SE-CDIO的实训过程使学生能够使用管理知识和技能、项目环境知识、软技能和人际关系管理、应用领域的标准和规则。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需要掌握现代工程的工程链,进行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实现、运营等环节的管理。实训过程要求学生在必修课“专业实训(1)”“专业实训(2)”“创新设计”“软件工程”和大量选修课程中完成工程化大作业。

大作业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经历软件生命周期,完成软件系统。大作业具体包括:(1)签署项目开发合同,完成合同文本;(2)完善系统功能的描述;(3)根据提供的系统整体要求,按系统功能制定任务分解结构;(4)采用具体的估算方法,编写项目规模估算表,并对项目进行规模成本估算;(5)采用国际先进项目管理,编制项目的进度计划表;(6)编制此项目的配置管理计划:(7)标识可能影响项目的10个风险,并提出处理每个风险的建议。学生要根据具体项目的需求分析,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软件实用项目的模拟管理,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参与项目的分析、设计、进度控制,并利用相关工具进行系统演示和讲解。

由于没有规定具体的题目,学生需要自主地进行社会调查和背景研究,从而规划项目,确定项目范围,并通过沙盘演算,制定虚拟项目的投资计划,撰写项目建议书或商业企划书。师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合作、协商的教学关系,以项目为主导,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主动积极地参与项目管理活动,使师生之间形成良好互动的教学氛围。在实训过程中提供资金资助各小组对项目开发技术进行技术研究,鼓励学生自主开发软件项目管理工具和研究项目管理技术,支持学生在此基础上申报校、省和国家级的创新创业项目。在确定的项目范围内,要求学生针对项目特色进行项目三要素(时间、成本、人员)的管理。学生要有效地采用计划管理方法,熟练掌握和使用国际流行软件项目管理工具,遵循技术规范管理软件开发过程,在规定的时间、预算和质量目标范围内完成软件项目的目标。实训过程中,小组成员间要采用头脑风暴等方法进行沟通,定期召开会议,提交会议报告。学生在实训工作环境中将了解到风险和挫折存在的必然性,学会与不同特长、习惯和爱好的人合作,最终提高沟通交流能力。

把现行的结论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改革考核体系,不单纯地对项目成果进行评价,综合考核学生的组织运作能力、过程的规范性和文档撰写能力,还要特别重视开发学生发展的潜能。其中,大作业中选题的意义以及采用的关键技术各占5%,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选题;项目完成的技术水平(个人)和工作量各占15%,主要考查学生的工作量以及完成的难度是否达到标准;技术路线的可行度、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及团队合作精神各占10%,要求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提出合理可行的技术路线,达到预期目标;学生报告撰写质量占30%,综合考查了报告的完整度、逻辑结构、内容、文字表达、图表制作及整体效果。

3 SE-CDIO的企业实训过程

SE-CDIO以企业产品和企业的组织结构为教育对象,把企业需求与项目管理人才培养体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咨询公司、金融服务公司和非营利性咨询公司等不同的职场需求,帮助学生进行未来职场规划。SE-CDIO的企业实训过程主要是学院和企业确定实训方案、实训课程计划、签订实训合同,其目标为全面提高学生在软件项目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和管理水平、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企业派出项目经理进行指导,企业实训时间为大四上学期的第一个月,进行统一集中实训。

企业实训方案将根据企业工作环境和工作方式进行设计,按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训内容。实训采用项目驱动模式,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熟悉实际项目的管理流程。坚持“授人以渔”的原则,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和自我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训采用团队合作角色模式,学生在企业实训中按组进行管理,按照公司项目管理方式进行模拟项目的管理,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精神。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有机会担任项目团队大多数角色,并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表达、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企业实训过程采用阶段模式。第一阶段进行项目过程体验与训练,通过此阶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企业文化知识和项目经理的职业特点,掌握项目管理流程;第二阶段是专业技能训练,其目的是训练学生软件项目管理的全面技能;第三阶段是综合能力训练,其目的是训练学员的团队协作能力、岗位适应能力、角色定位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企业实训成绩与小组成绩直接挂钩。实训过程中采用自荐、演讲、投票的方式评选各项目小组组长,小组长和企业项目经理签订项目开发任务书,按企业给出的需求完成相关任务,由项目经理和小组长对各组项目分别评分,并评选优秀项目小组和个人。个人最后得分为小组得分和个人得分之和。其中小组得分主要根据项目组各阶段完成工作情况、工作氛围、士气和工作纪律、采用的工具等进行评估,个人得分主要根据学生的概念掌握程度、相关技术熟练程度、分配任务的完成情况、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进行评估。

通过企业实训,我们重点培养学生适应不同企业和项目的项目管理,积累实际项目管理经验,有计划地学习和培养相关技能。同时,建立网站和数据库,有效地组织和公布各企业的职位招聘信息,使学生从一开始就能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引用专业的性格测试如CSMP等帮助学生进行性格分析,引导学生小组有效地任务分工和小组合作。

很少有学生在企业中能直接承担项目经理工作,SE-CDIO的企业过程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意识和技能。学生将结合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职场规划,了解项目经理的职能,掌握企业使用的管理工具,进行现实生活中的资源分配、进度安排和资源平衡等。学生将利用相关知识有效地管理时间和组织活动,学会有效地沟通和交流,养成要事优先等良好的习惯,而不是盲目无效率地利用时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