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8篇

时间:2023-08-01 09:22: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篇1

1.1“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

虽然近年来蜜瓜、中药材、果蔬、草食畜四大主导产业发展迅速,但相当一部分乡镇农业布局及品种多、乱、杂现象依然存在,从布局、规模、品种、标准化管理模式上没有形成优势产品集群,“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优势还不明显,不利于产业发展和品牌创建。

1.2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目前我县农业产业化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属于低端、初级产品,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上没有带来真正实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但运作乏力,还不能有效带动产业发展,还需要进一步在摸索发展中规范、完善,进而形成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1.3农业技术力量薄弱,新技术推广应用有差距

一是农业技术干部队伍力量相对不足,尤其乡镇农技服务队伍不稳定、专业性不强,制约了基层农业技术能力和水平;二是我县移民多,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盲、半文盲人数达2.1万人,占到移民总数的26.3%,加之部分少数民族受宗教因素影响,接受科学技术培训的主动性差;三是技术更新和新品种、新产业的更替之间的差距,加大了技术培训与推广的难度和重要性

1.4龙头企业扶持力度不足,制约农业产业发展

一是项目建设政策壁垒仍然存在,如建设规划、环评、安评等过程中存在的因素影响企业建设;二是企业融资难仍然存在,由于贷款风险,银行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少;三是对重点产业龙头企业建设项目财政扶持不足,由于农业产业化企业投资大,见效慢,影响企业投资信心和决心。

2相关建议与解决对策

2.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来认识,切实增强工作紧迫感,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经营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观念。进一步强化宣传引导,转变思想观念,用工业化的理念引领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消除思想认识上的障碍。

2.2提品质、扩规模,加快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三品、两化、双千“的发展思路,打破地域界限和乡村限制,建立"一片一业、一村一品或数村一品"的产业布局,减少特色作物品种上的多、乱、杂,把效益高、风险低的特色作物培育为新的主导产业,逐步替代增收乏力的粮食、棉花产业,兴建一批有地方特色的优质产品和产业基地。要积极发展蜜瓜、葡萄、甘草、等新兴高效产业,特色产业要树立品牌意识,做响做亮特色品牌。

2.3完善组织体系和机制建设

通过扶持发展和建设经济合作组织、专业市场等,将产业发展诸环节联结成一个有机整体,确保产业按照一体化方向顺利发展。积极开拓农副产品外销终端市场,实现千家万户的分散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市场之间的有效对接,争取新建农产品加工贸易市场。通过组织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带动基地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的。

2.4加强扶持引导

篇2

关键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蚕业发展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新举措,2007年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链开展试点,2008年启动包括蚕桑产业的50个农产品产亚链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科技进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途径,2007年农业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提升国家创新能力,为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在水稻等农产品产亚链开展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后,从目标规划深入研讨到对职能定位认识,各阶段工作得到扎实推进,对我国现代蚕桑产业健康发展技术支撑作用凸显。

1建设现代农业技术体系是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按照优势农产品区域规划,依托创新优势的地方科研机构,以产品为主线,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建设从生产到消费、各环节紧密衔接、服务农业社会发展的产业技术体系,得到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农业部启动水稻等农产品产业技术体系试点,在服务产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新增40个农产品开展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蚕桑农产品进入体系建设。产业技术体系框架由研发中心与试验站构成,设有国家产业技术研究中心与首席科学家岗位,研发中心由6个功能研究室组成,每个岗位聘请专家,由中央财政支持基本研发费。从事产业技术发展基础性研究工作,解决国家产业技术发展重要问题。收集分析技术发展动态信息,开展产业技术发展规划,监管功能研究室运行。另一层级按农产品区域生态特征,中央财政支持试验站每年30万元研发费,开展产业综合集成技术试验示范,调查生产实际问题,监测分析疫情等动态变化。全国设置50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954个岗位专家。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技术管理机制创新,50个产业技术体系吸纳近2000位农业科技专家,创新了科技管理方式,选题立项把握产业需求,重点考核技术应用效果,经费支持实行以任务定经费的方式稳定支持优秀专家。促进科研人员深入一线,加强应急科技服务能力。产业技术体系抓住农业产业特点,蚕桑产业纳入50个体系中,推进蚕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2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构架

蚕业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拥有67多万hm2,丝绸工业年产值愈3000亿元,蚕业成为许多区域农民增收支柱,根据蚕桑优势区域发展规划提出提高蚕茧单产的指导思想及提升中部发展西部的战略,规划桑园面积达150万hm2,根据蚕桑产业区域布局,经深入调研研讨,提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调研报告,主要内容是专项研究框架。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关于技术体系实施方案要求,提出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方案。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与实验站构成,技术研发中心依托西南大学,下设6个功能研究室,遗传种研究室依托西南大学,养蚕研究室依托农科院研究所,病虫防控研究依托农科院研究所,加工综合利用研究依托广东农科院,设施与机械研究依托四川农科院,产业经济研究依托浙大,中心由11个科研教学单位一线从事研究专家组成,科研单位占58%,蚕桑产业技术综合试验站25个岗位科学家聘用基本覆盖范围广蚕茧总量95%以上产区,整合蚕桑领域优势科技资源,蚕桑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将对产业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技术体系工作任务是对蚕桑产业面临的国内外竞争及产业发展战略需求,开展产业发展储备性与前沿性研究,解决大面积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技术问题,提出解决突发性生产问题的可行建议,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任务是支撑产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增加农户收入。我国蚕桑产业随着结构调整,带来系列产业技术需求变化,对产业技术需求广泛调研,提出产业技术核心任务,但随着亚热带蚕业的发展,必须从新的视角思考产业发展需求的研究技术支撑,要求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必须改革创新,解决产业发展新问题。

篇3

农业经济取得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全年种植业实现增加值30501万元,比上年增长6.08%;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稳定增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达到35.98万亩,比上年增长3.44%;粮食总产量达121604吨,增长4.36%。其中,水稻产量49653吨,增长8.53%;玉米产量56257吨,增长3.11%。蔬菜、烤烟等特色农产品产量、效益大幅增加,线椒、佛手瓜成功试种,桑蚕、细刀豆订单生产成为农业增收新亮点。林业稳步发展,全年林业实现增加值3585万元,比上年增长9.01%。四月桃、杨梅、核桃、竹笋片、板栗、花椒等主要林产品增长较快。畜牧业继续实现增长,全年肉类总产量10807吨,增长2.16%;实现畜牧业增加值13003万元,比上年增长17.67%。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02元,增长20.46%。农民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1512.16元,比上年实际增长9.33%,其中食品支出增长13.6%,居住支出增长9.95%,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4.91%,文化教育娱乐支出下降23%。

二、存在的不足与主要问题

1、自然灾害频发,对农业产业发展影响严重

平塘县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水灾、冰雹、地质灾害等。1972年,平塘县遭受了长达半年之久的旱灾,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2007年是平塘县历史上灾情最重的一年,遭受了“7•26”百年不遇洪灾、历史罕见秋旱,给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平塘县境内均不同程度地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如2009年5月17日受持续强降雨影响,该县19个乡镇出现不同程度的地质灾害隐患。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92.43万元。自然灾害中数旱灾危害最大,一是因为平塘县耕地中的旱地比重大、望天田土多,二是由于喀斯特地貌类型形成了“水灾灾一线,旱灾灾一片”的典型农业自然灾害特点。

2、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人才队伍支撑乏力

平塘县经济发展滞后,从客观上来看是受地理、地质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从主观来看,就在于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普通劳动力资源富余,但技术型和管理型人才贫乏,农业产业的发展缺乏这两支队伍有效支撑。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人才数量不断增加,人才素质也不断提高。但仍然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需要。目前,全县具有中专以上学历或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情况是:一是总量不足,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全县专业技术人员4063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只有176人,只占全县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4.3%。二是人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全县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比重低,2013年底全县有高级职称人员仅87人;中级1161人;初级2288人。三是各个行业人才分布有待优化,结构不合理,在岗的农技人员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发展需要。

3、资源整合不力,品牌作用不大

平塘县有“玉水金盆”的美誉,自然资源丰富,还有世界最大射电望远镜、世界唯一奇石、中国第一个文艺家科普创作基地、中国唯一毛南族乡等旅游“名片”,把这些资源整合好,充分发挥这些名优资源及产品的作用,必将有利于总体效用的提高;尤其是平塘县的旅游资源,是一笔巨大的宝贵资源。现在的问题是平塘县这些难得的优势资源缺乏整合,没有发挥好1+1>2的整体效应,导致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农产品品牌基本没有形成,品牌作用小。目前除茶叶有一个“第一壶”“四月桃”外,农产品几乎没有什么品牌,导致农产品价格和效益低、比较效益差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

4、基础条件有待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国家实施西部策略以来,平塘县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大的改善,水、电、路、通讯等条件已基本能满足当地生产的需要。然而农业水利设施仍满足不了其农业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目前的农业生产依然是老天爷说了算,达不到稳产的目标,这样导致了单产水平低,且极不稳定,收入没有保证,产业发展基础不牢。此外,县开发公路标准化低,路网通行能力不足,近年来,公路里程确实有了提高,但限于资金的困扰,乡村86%的路仍为泥结路面,标准低,先天不足。县内通乡油路建设进程较慢,工程勘测设计、施工、交通行业各项管理工作均处于落后状况。

5、农业多功能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系统总体功能差

农用资源及农产品本身具有多功能性,除具有提供农副产品等经济功能外,同时还具有促进社会发展、保持政治稳定、传承历史文化、调节自然生态、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等功能,且各功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多功能有机系统特征。如经果林、特色农作物、畜牧家禽、河塘鱼类等,不仅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相应的农副土特产品,而且可作观赏用,为城市居民提供体验自然服务;平塘县有独特的区位条件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由于布局不合理,系统整体性和关联性差,导致农用资源和农产品多功能作用被忽视而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使农业经济系统总体功能差,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6、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大市场矛盾突出

平塘县农业生产经营的方式主要是以农户为主体分散小规模生产和经营,组织化程度低,这是因为缺乏合作经济组织,使农户对客商缺乏讨价还价能力,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能力维护好自身的利益,从而制约了其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以规模经营为特征的社会大生产的产业化,而目前来看,平塘县的农业生产现状还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经营模式小型,生产品种单一,手段传统、落后,简单粗放,导致了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产业链短,大部分是附加值不高的初级产品,产品研发能力低,新开发产品少,农产品科技含量低。

三、平塘县农业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

1、利用关联,加长链条,增强实力

充分利用好农业产业内部的相联性和互补性作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谋求农业内部之间、项目之间互动促进效果,通过加工,加长产业链条,留住产业增值,实现1+1>2的整体目标。在当前,平塘县要构建起“1(企业或组织)+1(生产基地)+1(农户)>3”的模式,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相关企业和组织的引领,将“产、供、销”有机结合起来,真正找到一条互利互赢、可持续发展的经营发展之路,以此来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为现代农业组织发展提供保证。

2、突出特色,集小成大,产业互动就是充分发挥喀斯特山区特点,积极发展数量多规模小质量高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来提供旅游业发展的所需,集小成大,推进农业产业和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效应,以后者带动前者的发展,以前者促进后者的发展。以旅游来实现农产品就地增值消费,通过农业,如特色农产品、农业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景观等促进旅游业发展。在内向型农业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加大外向型农业发展力度、打造区域农产品品牌,逐步形成以外向型为主、内向型为基础支撑的农业产业发展新格局。

3、坚持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方向

首先,平塘县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多样,全县立体农业气候十分明显,适宜不同作物生长,环境污染较轻,工业和城市污染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轻,这对以无公害为前提的特色农业发展是一个有力的保障。其次,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使农业产业成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具有自身循环和发展能力的现代化产业。再次,在生态系统承载能力范围内,充分发挥生态优势,促进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开发优质、安全、无公害农产品及经济、环境效益高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因此,坚持特色、高效、生态农业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方向。

4、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提供发展现代农业人才支撑为实现平塘县农业经济的发展,政府要起主导作用。主要是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当地农民的思想认识。鉴于平塘县农民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还比较淡薄,特别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认识还不高的现状,应要做好宣传工作。要在全县范围内形成强大的宣传造势氛围,以增强和提高群众的现代农业意识、经济效益意识和生态效益意识。制定优惠的政策措施,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吸引企业家前来投资。大力开发人力资源,结合实际,适时引进高层次科技和管理人才,对于生产技术人员要强化培训,努力打造企业家和生产经营技术人才两支队伍,为平塘县发展现代农业生产提供人才支撑。

5、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作用农业多功能性是指农业除具有生产食物和植物纤维等农产品这一主要和传统的认知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非商品生产功能,准确认识平塘县农业固有特点,把握农业多功能性的内在含义,充分发挥农业多种功能作用。在平塘县发展生态旅游农业中,平塘县的农业多功能性就表现在经济效益上,而生态旅游农业的发展对平塘县农业经济的提高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充分发挥农业多功能性对平塘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6、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系统功能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主要方法,随着平塘县农业产业经济的发展,分散生产和经营模式,越来越需要社会化服务。如何提高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它将促进农民增收,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目前,平塘县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仍不发达,农民的再生产能力很弱,只靠单家独户是很难形成有效地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的,必然要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人员发挥他们的功能,整合分散在农户手中的闲散资金,聚少成多,将这些资金用于农业生产经营,并做好相关的管理和服务工作。所以平塘县要实现农业产业发展就必须要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农业生产经营的系统功能。

四、结语

篇4

[关键词] 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制约因素;对策

一、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及现状

对农业产业化始于90年代山东开放地区农村,后在全国各地条件较好的乡镇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腾飞”,是农村改革和发展的第二次飞跃。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核心内涵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本地资源为基础,按照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础,基地联农户的形式,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区域性主导产业实行专业化生产、系列化加工、企业化管理、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经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其实质是建立以各自参与者主体利益一致基础上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而西北贫困地区由于农业基础条件差,经济落后等原因,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各级政府采用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虽然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但发展速度缓慢,与发达地区和同一地区农业基础、经济条件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越来越大。

从甘肃省贫困地区来说,“两西”扶贫二十年,农业产业项目各地试行了不少,但真正形成产业化格局的却凤毛麟角,大同小异,至今仍有5%左右的农户尚未稳定解决温饱,一时解决了的仍有一些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一遇自然灾害,又可能出现小灾小反贫,大灾大反贫的现象,靠天吃饭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其主要原因是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多数农户尚无稳定的收入来源,农业始终停留在传统模式下运行,产业化尚未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内在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延缓了脱贫致富的进程。

就静宁县而言,地处西北地区陇东黄土高原,属半干旱贫困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就提出了马铃薯、果树、药材、蔬菜和养殖五大支柱产业,县委、政府连年加大投资力度,农、林、牧、水技术部门全力配合,进行技术推广,但时至现在仅苹果一业初具“产业化”规模,其他几项产业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发展格局,一些农产品似乎有区域化生产优势,但规模小,档次低,始终不能步入“产业化”发展轨道,真正解决农民经济困难问题。如:马铃薯在静宁各乡镇都有较大种植面积,每年总产量都非常可观,但加工企业少,产品附加值低,多以原产品食用和销售;蔬菜等产业产销一直面临更多挑战,其主要表现是: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品种、质量、时间差等竞争日趋激烈,高营养、无害化的要求日趋强烈,小生产与大市场、大流通的矛盾日益突出。

那么,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究竟在哪里?其对策是什么?回顾农业产业发展二十多年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问题的所在。

二、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1.认识偏离,没有形成促进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一种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组织形式,贫困地区人们对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和实质理解不透,认识不够统一。主要表现在:一是负责和参与农业生产的领导者和组织管理者对农业产业化缺乏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在具体工作中不是按产业化的内在要求,进行统一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而是撇开市场,不顾当地实际,盲目建基地、上项目,用行政手段强迫群众种这养那,结果造成劳命伤财,欲速则不达。二是一些基层干部没有认识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客观必要性。误认为产业化是发达地区搞的,贫困地区经济落后,条件不成熟,发展农业产业化困难大,因而畏难情绪严重,不能放开手脚从事农业产业化的实践活动。三是农民群众对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缺乏参与意识和合作心理,对区域化规模生产、主导产业培育、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等心存疑虑,担心上当受骗、得不偿失,持等待观望态度。所有这些来自不同方面认识上的障碍,致使领导者、管理者、生产者、经营者不能形成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不能很快形成,产业化发展步履迟缓。

2.规模生产效益差,科技含量低,产业链条短

目前,农业生产的经营主体还是一家一户,分散弱小,组织化程度低,难以形成大的生产规模,与农业产业化追求规模效益的要求差距大。同时,贫困地区农业生产中传统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仍占主体地位,农业处在粗放经营阶段,科技含量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此外,贫困地区虽然拥有较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但不少地方由于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制约着加工企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多以低级原料和初级产品出售,缺乏深度加工和利用,产业链条短,处于“一产一销”的低级阶段。

3.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市场体系发育滞后,社会化服务组织不键全

在贫困地区,由于农业与二三产业未形成拉通联动的格局,没有走上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农业的发展得不到工业、商业的拉动,而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也没有得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保障,产业化经营系统内的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导致农、工、商三者相互割裂,增加了农业抗御市场风险的难度;由于市场体系发育滞后,农副产品流通不畅,买难、卖难现象屡屡发生,致使农户不敢扩大生产和经营规模。此外,作为农业产业化有机组成部分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和建全,服务功能残缺,服务工作不到位,起不到应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所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4.主导产业的培植和龙头企业建设不够,缺乏产业优势和带动辐射作用

培植主导产业、发展壮大龙头企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关键。贫困地区在农业产业化试行中虽然也注意到了主导产业的选择,但多数没有形成应有的规模,也未能充分突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龙头企业的选择上大多数仅在原有的所属工商企业范围内进行,这些企业普遍规模小、技术水平低、经济实力差、功能单一,且过重注意自己的利益,忽视了农民的利益,对农产品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真正承担起龙头的作用,因而既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壮大,也不利于农户利益的实现和保护,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极为不利。

5.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化发展缺乏后劲和保障

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化等,是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也是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三、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1.深化认识,增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观念

贫困地区要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首先提高对实施产业化重要性和可行性的认识,从政府和各级领导角度讲,要强化发展意识,把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当作振兴农村经济的总方向,树立“以产业抓农业”的新观念,以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统揽农村经济工作,通过宏观调控、政策导向、财政投入、行政引导等方式,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要特别注意制定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惠政策,对主导产业和名牌产品,有关产品基地、加工项目、龙头企业、农产品市场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基础设施建设等,在投资、贷款、补贴、税收上实行倾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环境。同时,要加强宣传教育和示范引导,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认识,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于农业产业化经营之中,推动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发展。

2.以农户为基础,企业为龙头,市场为纽带,逐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利益共同体和经营模式

针对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要把建立和推行切实可行、易于操作的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放在重要位置,从而引导农业生产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使农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化经营,分享二三产业的利益。从目前看,应重点推广下面四种产业化经营模式:①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即以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把农民联合起来,对内开展服务,对外拓展市场,推动专业化商品生产发展;②流通企业+农户:即以外贸、商业、供销等农副产品流通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民按市场需求定向生产;③加工企业+农户:即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经营格局;④农资供应、科技部门+农户:即以农资、种子、饲料等农资供应部门和科技部门为龙头,为农业生产提供全程系列化服务。这四种经营体系如真正建立,贫困地区目前贸工农分离、产供销脱节的局面就会大大改观,就能稳步推进农业走向产业化,农业产业化就能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3.以基地建设为依托,加强主导产业培植,实行产业布局区域化

建立商品生产基地和组织规模化生产,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环节,是龙头企业发展的依据和条件,没有基地就形不成拳头产品,没有规模就难以占领市场。因此,贫困地区在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过程中,要因地制宜,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的要求,围绕主导产业开发搞好基地建设,提高规模经营效益。一是继续抓好连片开发,通过发挥专业户、专业村、专业市场的示范效应,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带多村,多村成基地,使千家万户的分散经营逐步走向产业化分工、专业化规模经营。二是对已确立的基地要抓好配套建设,提高档次,在原基地建设的基础上,配套完善生产、加工、流通和技术服务设施,提高基地的产出率和效益。三是要根据资源优势、基础条件和开发前景,有侧重有选择地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加工业,对于适应市场需求,资源优势突出的支柱产业加大力度培植,促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覆盖面,从而辐射带动其他行业滚动发展,尽快使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产品优势化为商品优势,单一优势化为综合优势,最终实现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的突破性发展。

4.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在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过程中,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配套服务的综合功能,其经济实力决定着产业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因此,要把龙头企业建设作为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中之重来抓。鉴于贫困地区社会经济总体发育程度低和农副产品资源优势突出,应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导向,侧重于构建各类农副产品加工、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尤其要大力发展加工业,实现种养加一体化,使产品实现转化增值。对于当地现有的农副产品流通企业,如粮食、畜产、农产、外贸等流通企业,要引导其利用自身优势,加强贮藏,运销能力,扩大经营规模,拓宽流通渠道,力争发展为贮藏、运销龙头企业。同时,要根据主导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制定优惠政策,集中人、财、物力举办一些新的龙头企业。在扶持龙头企业的具体工作中要重视做好以下几点:一是对于有较大产品开发、加工和开展服务能力的企业和组织,不分其地域、部门和所有制,都可以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二是引导龙头企业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经营,广泛吸收农民参股入股,使企业和农户真正结为利益共同体。三是推进龙头企业集团化,优化生产要素组合,增强龙头企业的综合带动功能和市场竞争能力。

5.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全方位系列化的社会服务体系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保证,而贫困地区在这方面恰恰是一个弱项,因此,建立和完善信息、科技、农资、融资、运销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当务之急。具体讲,当前要以农业和涉农部门为基础,以现有的服务体系为主体,强化农技、林业、水利、水保、农机、畜牧等站、所和农村供销社、信用社的服务功能,利用这些组织自身网点普遍,设施齐全的优势,将其设在县、乡、村的各类服务点完善发展,联网成体,构成多功能、综合化的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要大力支持乡村和农户创办各种类型的民间专业协会,产销合作社等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并引导其向辐射带动功能强的中介服务组织发展,使其外联市场、上联龙头、下联农户,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有力的服务保障。

6.推进科技与农业产业化的结合

农业产业化是与科技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贫困地区农业产业化要把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作为着力点来抓。一是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战略思想,建立健全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良好运行机制,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二是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把科技进步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全过程,突出搞好种子培育、品种改良、栽培模式、科学管理、病虫防治与检疫、冷冻保鲜、饲养方式、包装技术、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环节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篇5

1基本内涵及其必然性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是指利用工业优越的发展载体、良好的组织形式、优良的质量标准、创新的市场营销等要素组合而成的工业发展思维和成功经验运用到农业发展上来,从而更大地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当前,个旧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要提升个旧农业特色水平,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必须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用工业化的思路发展农业产业,把工业管理理念、组织方式、营销手段、科学技术引入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推动农业企业化管理、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产业发展,其实质就是要在农业产业领域努力促进和实现效益、项目、科技和品牌的统一。效益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目标,没有效益就没有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项目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载体,没有项目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科技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先进手段,没有科技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品牌是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的标志性成果,没有影响力的农产品品牌,就没有现代农业发展的竞争力。

2现状与特点

个旧是一个工矿城市,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对城市供给和农村稳定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加快农业产业培植、做大做强农业产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结合个旧实际提出了围绕以农民增收为中心;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两个基础;建立完善农业发展的支撑保护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大体系;调整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个结构,采取科技服务,市场信息、依法行政、山区和坝区分类指导、示范基地建设五大措施;发展以玫瑰花、为主的花卉产业,以大草乌、灯盏花为重点的生物资源产业,以杂交玉米、杂交水稻为主的制种产业,以芦笋、青刀豆、洋蓟等中高档蔬菜为重点的蔬菜产业,以奶牛、肉牛养殖及其深加工产品为主的畜牧产业、烤烟产业等六大产业及围绕市场,服务城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业农村发展思路,为个旧的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发展的特色日益突出,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十一五”期间,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2%。

2.1农业产业向区域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业产业化工作高度重视,按照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要求,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在省州的大力支持下,个旧加大优质粮食和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度,实施“百亩核心区、千亩示范区、万亩辐射带动区”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通过配套良种、良法和良技推广,促进马铃薯产业迅速发展;实施优质稻基地建设项目,带动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达2000hm2;2009年实施2667hm2超级杂交稻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超级杂交稻平均亩产量达850kg以上,比一般杂交稻亩增产200kg左右;同时在南部山区加大优质杂交玉米推广种植力度,带动全市旱粮种植面积达6666.67hm2以上,年增产粮食606万kg;推广粮食间套种技术1万hm2,年增产粮食1000万kg。大草乌种植面积达333.33hm2以上,打造了南部山区的特色产业;冬季杂交玉米制种规模稳定在666.67hm2,形成全国县级冬季最大的制种基地;以芦笋、“小铁头”、鲁沙梨、红梨等为主的果蔬产业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在9333.33hm2左右,年产值上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333.33hm2以上,鱼苗繁殖在全州名列前茅,是全省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之一;烤烟种植面积1333.33hm2,农民烤烟收入4000余万元,成为南部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2.2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形成

当前,农产品市场流通已成为个旧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要素之一。农产品市场的建设,不但活跃了农村市场经济,而且较好地带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解决了农产品外销问题。目前,全市拥有批发市场15个,年交易量1038万t,年交易额67809万元。

2.3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逐步健全

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力度,针对全市发生农作物病虫种类多的特点,强化防治措施和建立统防统治机制,为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农产品产地及产品加强检验和检测,采取多点、广泛采样抽检形式,共对辖区5501个农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达97.91%。截至目前,我市共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证666.67hm2,获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的农产品10个。

2.4以龙头企业为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

初具规模个旧市坚持以多种形式创办和培育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不断提升企业的规模和档次。如乍甸乳业、大屯粮食购销有限公司通过更新改造,实力更强,带动能力更大。目前全市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5家,省级重点龙头企业3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制定了大草乌种植标准体系、灯盏花GMP标准体系、滇屯502种植标准体系、玉米冬季制种标准体系、奶牛养殖标准体系等。龙头企业的日益壮大,有力地带动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5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

个旧农业信息网自2004年建立以来,开辟了“农业资讯、农业政策法规、招商引资、特色农业、供求信息、农业科技、病虫害监测预报”等栏目。实施“数字乡村”工程,通过平台实现以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等方式,全面展示和反映全市各地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每年通过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科技信息、产品供求信息3000余条,收到信息反馈500余条。3存在问题1)农业产业化程度底。由于种植规模不大,养殖方式落后;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北部坝区可用耕地逐年减少,给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带来了不确定因素。2)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农民增收困难。以传统的种养殖业、林业为主,农产品加工业、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仅靠传统的农业,很难实现跨跃式发展。3)农业产业组织化程度不够。农业产业组织结构是以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家庭经营为主,这种分散、小规模的家庭经营格局,由于生产效率不高,经济实力弱,难以抵御生产和市场所带来的双重风险。4)农业发展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前瞻性的指导;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通信落后。5)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缓慢。虽然近些年培育了一批农业企业,但真正上规模的农业龙头企业,特别是农产品精深加工型农业企业还不多,且大多数农业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实力差,承受风险能力低,因此辐射带动能力不强,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不足。6)市场建设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还不完备。虽然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集贸市场,但专业性批发市场少。市场信息反馈慢、信息流通渠道不畅等,难以分散市场风险和降低交易成本。

4对策和建议

4.1加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力度,加快构建“三农”投入的长效机制

1)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制。确保财政预算每年对农业的投入增长幅度达5%以上,明确国有土地出让金纯收益的50%,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政策,耕地占用税新增部分全部用于扶持“三农”,城市建设维护税的30%用于乡村规划、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2)建立新农村建设发展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行贷款担保制度,实行以财政贴息为主的方式,重点扶持竞争力强、带动性好的优势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3)农业龙头企业以资金、技术、项目与农民的土地、劳力合作,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资农业开发。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农民为主体、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投资体制,形成稳定的农业投入增长机制。

4.2以新农村重点示范区建设为试点,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模式

1)提前规划示范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培植,探索在示范区开发经营用房,优价置换给失去土地农户,发展第三产业;预留一定面积的建设用地,作为示范区村组及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加工业、旅游业的基地,发展壮大示范区集体经济;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民失地不失业。2)按照“生活宽裕、村容整洁”的要求,建设农民新村,为示范区农户提供良好的居所。

4.3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1)进一步明确今后一个时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规划建设集种植、养殖、加工、营销为一体的“个旧市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辐射带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2)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有优势产业和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业发展。突出个旧“城郊型”农业特点,以效益为中心,特色产品、优良品种为基础,加快发展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3)鼓励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科技示范户和养殖大户率先实行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种植养殖和无公害生产进程。引导龙头企业以发展特色农业和名牌农产品为重点,以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为动力,努力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能力。

篇6

关键词:职业教育;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125-03

近年来,浙江省坚持把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精品农业作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攻方向,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同时,还应清醒地认识到。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素质性矛盾还没有根本解决,其中,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力外流与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的矛盾,使加快培育农业实用人才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在明确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基础上,通过分析人才需求的类型和规格,以此来指导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改革,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将有效推动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

一、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重点

根据《浙江省现代农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期间,浙江省农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是:

1.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明显提升。积极引导土地、技术、资本等要素优化配置,在推进传统种养殖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农产品流通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使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齐头并进,着力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2.完善、改革和创新农业生产各要素,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1)把“两区”建设作为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主平台。粮食生产功能区按照建设良田、应用良种、推广良法、配套良机、推行良制的要求,依靠科技支撑、资金投入和强化管理,使之成为稳产、高产、优质、高种植模式的示范区、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区、解决季节性抛荒的带动区、“统一”服务的先行区。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推行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的要求,依靠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农业基础建设和创新经营管理机制,使之成为先进科技转化的核心区、生态循环农业的样板区、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区。

(2)提升壮大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综合开发,引导农业企业通过品牌嫁接、资本运作、产业延伸等方式进行联合重组,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继续鼓励各类生产经营和服务主体走向联合。组建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在不断完善经营体制的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立完善集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加工包装于一体的农业标准体系,实施“五有一追溯”农产品生产管理制度,鼓励和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参与“三品一标”认证。

(3)着力提高科技支撑力。加强农科教结合,组织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形成“专家团队+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科技成果示范推广转化机制。把加强农作物和畜禽良种、优质高产栽培及养殖、农业节本增效控害、动植物重大疫病综合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农业机械化、农产品贮运保鲜和精深加工、农业节能减排、农业信息化、农业抗灾减灾等十大领域的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作为为重点。重点突破和熟化种子种苗、水稻机插、油菜机收、名优茶机采、病虫绿色防控、连作障碍治理、畜禽健康养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核心技术及成果。建设一批种子繁育基地和育苗中心,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茶树、柑橘、蔬菜瓜果、蚕种桑树、优良畜禽繁育和供给中心。

3.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大力创新和利用“资源_废弃物―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药、节能、节工等节约型、清洁化生产技术,广泛应用间作、套作、轮作、稻鱼共生等农作技术和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深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农药减量控害工程,加大有机肥、生物农药生产和推广力度,降低化学农药和化肥使用量,提高肥药利用率,减少氮、磷等排放,推进农业薄膜等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轻和控制农业自身污染。

4.不断完善服务机制,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业,实施对重点培育的产地批发市场的认定工作,在农产品主产区培育和改造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改善物流设施和交易平台,发展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现代物流业。加大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等三层网络成熟技术及设备在农产品生产、投人品监管各环节的示范推广。全面建立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三位一体,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鼓励组建农机、粮食、植保、沼气等专业服务组织,鼓励开展代耕代管代收、农资经营、农机作业、病虫防治、动物诊疗、产品营销、沼气服务等专业化服务,不断完善服务机制。

二、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关键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只有培养大量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和科技人才,才能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正是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

1.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传统农业的专业化发展,是农业生产和服务走向专业化分工。这要求农业从业人员不但具有较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强专业生产能力,更要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归纳和技术创新能力。农业转型升级也是传统农业的市场化发展,是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就需要农业从业人员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具有较强的获取市场信息和分析这些信息的能力。

2.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经营模式的集约化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壮大,生产与经营走向规模化、组织化和一体化。这要求农业经营主体管理者不仅是农业生产方面的内行,也要熟悉整个产业链条各环节技术要点和连接规律,更要成为经营与管理方面的专家,要熟知、理解国内外有关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具有把握农业行业发展动态和预测发展趋势的能力。

3.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是生产模式的生态循环化发展,农业生产走向节约化、清洁化和标准化,生产模式走向多元复合型。这要求农业生产者和管理者深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重要意义,具有较强的农业环境保护意识,掌握自主创新节约型和清洁化生产技术的能力,掌握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规程和生产工艺,熟悉“三品一标”各项认证标准,熟悉各种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三、浙江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接路径

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发展需要,从完善职业教育体系、调整专业设置与布局、重构课程体系、加强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使浙江省农业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浙江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1.适应农业产业人才需求结构特点,完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农业产业现代化建设与发展需要各类型和层次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相互配合,各司其责。这要求人才培养在层次上要有差别、有特色、相互补充,更要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使各层次人才培养相互融通和衔接,构成金字塔式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我国涉农职业教育大体可分为三个层次,即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但这三个层次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中高职有效衔接是目前职业教育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有效衔接在我国尚未提上日程。

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体系构建正处于起步阶段,在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3+2”联合办学模式的促动下,中高职有效衔接进展较快,基本能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衔接,但尚未达到相互融通;高等职业教育与应用型本科的衔接仅停留在“专升本”模式,并无实质性的融通与衔接。

2.适应农业产业体系提升,优化专业设置与布局。职业教育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发展,要与区域产业发展相融合。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专业布局、专业规模等方面符合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浙江省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初具规模,新兴产业方兴未艾,农业产业链逐渐拉长和增粗,这对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满足浙江省农业产业链条健康发展的需求,在专业设置方面,在加强传统种养殖技术类专业建设的同时,应增设与农产品精深加工工艺、农产品流通与服务业、休闲观光农业和生物信息业相匹配的新专业。虽然浙江省涉及农产品加工、流通与服务、农业观光休闲和生物信息技术类专业已经出现,但存在问题较多。

(1)传统粮油作物生产技术类专业设置问题较为严重,该类专业只有两所本科院校开设,均分布于杭州市,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均未开设该类专业,在结构和布局上严重失衡;畜禽和水产品养殖技术类专业稍好些,有3所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分布于杭州市、宁波市、温州市、金华和嘉兴,但其布局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专业覆盖率不高。园艺(园林)类专业从数量和布局相对较为合理,共有4所本科院校、12所高职院校和40所左右(不完全统计)中职校开设该类专业。

(2)与农产品相关的食品科学类专业开设率较高,有15所院校开设相应专业,其中,本科院校10所、高职院校5所。从布局上看能够满足浙江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需求,但在专业培养目标和内涵建设上与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偏差,所有院校中只有5所院校开设食品工程(加工技术)类专业,其余均为食品质量与安全、储运与营销类方向,食品工程设计(农产品加工工艺)开发人才培养力度明显不足,另外,还有4所高职院校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检验(经营)”专业,但均存在对“绿色食品生产”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上的不清晰,导致专业定位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现象。

(3)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和生物信息类专业均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目前仅有2所本科院校和1所高职院校开设农业经营与管理类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相关专业;3所高职院校开设与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相关专业;生物信息类专业只有1所本科院校开设。调查结果显示,以上各领域人才需求呈快速上升趋势,加快以上领域各专业建设将是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3.适应农业产业复合型人才需求,重构课程体系。根据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要求,着眼于农业现代化发展,应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创业意识、现代农业理念和基本生产技能,同时能够从事农业组织和产品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根据这一要求,在构建课程体系时需重点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1)涉农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在构建农业种养殖技术类和食品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应把农业产业经营与管理、农业产业发展模式与趋势等基本知识和相关技能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强化;在构建农业经营与管理、农产品流通领域管理、农业生产服务类、农业休闲服务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时,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三品一标”质量标准)、监督与检i叫体系建设等相关知识和能力培养纳入必修课程平台加以融合。

(2)涉农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应用型本科教育,均应重点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构建课程体系时应做到:①将创业教育课程由原来的公共选修课纳入到职业拓展限选课或职业技术必修课平台中;②加大社会实践的学分比例,在社会实践成果评定标准中,增大自主创业规划比重,突出自主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③在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中,以“产、学、研”教学模式为平台,给学生创造充分了解产业、认识企业、熟悉企业经营与管理、思考企业发展规律、谋划企业发展规划的机会,强化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信心。

4.适应农业产业技术集成,加强课程建设。浙江省农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特征之一是技术集约化。职业教育的课程是技术集成、表现和传递的基本单元,是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相互融通的基本渠道,其内容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先进性以及与产业技术集成的吻合度,是决定职业教育能否适应产业技术集约化、能否引领产业发展的关键。

(1)浙江省涉农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应以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理念为依据来组织教学内容。在保留必须的基本理论基础上,实时调整课程教学目标,把能够促进高效、优质、安全、生态和循环农业发展作为选取教学内容的主要标准,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在注重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吻合的前提下,农业生产技术类课程均应增加循环农业相关内容,学生们共同探讨粮经结合型、立体种养互促型、农牧生态循环型、水旱轮作改善型、农业废弃物再利用型、农业功能拓展型等高效生态新型生产模式,将课程内容有效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实践和创新循环农业发展模式。

(2)改革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作为课程的教学目标。改变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是课程唯一功能的陈旧“课程观”,以将课程视为培养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等载体和平台的现代“课程观”为指导,改革教学方式和方法,积极开发“理实一体化”课程,引导和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篇7

随着____三角特色经济区的加快形成,__作为重要的一角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必将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今后一段时期内,全县工作重点将围绕县委提出的“三大战略、六大突破”工作思路,大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进程。客观地讲,我县虽然区位优势明显,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无法回避地是全县58万人口53万在农村的现实。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农业竞争力,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进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实现区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为全市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是县委县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并全力而为之的一件大事。[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近年来,我们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把农业和农民作为重要的链条,优化调整农业结构,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以此引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__年农业总产值完成11.92亿元,比20__年增长17.16;粮食总产量达21.08万吨,比20__年增长1.3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642元,比20__年增加261元。“南烟北桑”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20__年烤烟种植面积达5.1万亩,预计产量12万担,烟农收入7500万元,比20__年增加2.4万亩、8万担、5924万元,产量、效益稳居全区第一,成为__最大的烟叶生产基地,并已通过全国农业生产(烤烟)标准化管理示范县验收;桑蚕生产实现突破性发展,20__年桑园面积达到2.17万亩,预计全年鲜茧产值突破500万元。甘蔗种植面积达2.6万亩,产值20__万元。生姜、水果、茶叶等传统经济作物生产通过引导和扶持实现稳步发展,中药材生产成为新兴的农业产业。重大动物疫病控制取得重大成效,畜牧水产业健康发展,20__年肉类总产量达3.79万吨,水产品产量达4600吨,比20__年增长28.04、48.39。退耕还林工程和“路、城、点”森林生态群带建设顺利实施,累计完成造林10.1万亩,林业经济效益显著。

当前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爬坡阶段,一个充满希望和战略性调整的转折阶段,农业和农村工作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市平均水平仍然有一定的差距,农业基础设施还相当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仍然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还不强。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我们去总结、推广,并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运用好、坚持好、发挥好。

一、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

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就是要求我们借鉴工业的组织形式培育市场主体,移植工业社会化生产方式组织农业生产,采用工业技术手段推动农产品加工,运用工业营销策略搞活农产品流通,全面创新抓农业农村工作的思路和方式方法。从我县特色农业经济发展来看,应该努力解决四个问题;

一是明确三个方向。首先是树立以工业带动农业的意识。农业所处的阶段迫切需要建立与农业相配套的加工业,依靠工业发展为农业提供现代化的物资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吸纳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优化配置农村资源,使农业获取更高效益。其次是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农业项目建设。通过项目带动,吸引各类资本和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特别是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村工业化水平。再是大力推进农业生产标准化。按标准组织生产,培育农产品市场品牌,壮大产业产品规模,抢占市场份额。

二是把握四项原则。把握非均衡发展的原则,突出壮大龙头企业群,避免建设上的“平面推进”;把握主导产业优先的原则,围绕区域特色,优先扶持对区域经济起支撑作用的产业发展及与之相联的龙头企业建设,尽快形特色鲜明的加工企业群和主导产品群,我们近几年在“南烟北桑”结构调整思路的引领下,大力推进特色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烟叶、茧丝、生姜系列、果品加工等加工业蓬勃发展,迅速成为全市乃至全区重要的企业群和产品群;把握互惠互利原则,大力推动产业化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让农民不仅享受到出售农产品的直接利润,而且逐步分享到加工流通环节的间接利润;把握尊重农民意愿的原则,通过宣传引导、示范带动和政策激励,调动农民参加产业化经营的积极性。

树立五种观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要求必须加快现代农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发展对传统生产观念提出了挑战,更新观念。第一,树立“市场第一”的观念。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产品,并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建立新机制。第二,树立“比较优势”的观念。我们在确定抓好烟、桑、姜、果、茶、蔗六大特色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特色、规模和效益,选择以烤烟、蚕桑、肉姜三大产品率先突破,促进了资源优势向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迅速转变。第三,树立“适当超前”的观念。我们在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高举调整的旗帜,积极引导农民追踪市场,超前调整,大力推广种草养畜、猪沼果(鱼)、粮经套种、林中间作、种养加一体化等新型高效模式,使农民收获到可观的调整效益。第四,树立“整体联动”的观念。做到经济与社会、农业与其它产业、农村与城镇协调发展,整体联动,确保农业结构调整在社会循环中获得可靠依托和支持。第五,树立改革促调整的观念。通过改革农村生产组织形式和利益分配方式,促进农业结构有序调整,探索构建新的经营管理机制。

突破六大难点。当前农业产业的发展实质上存在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既是我们工作推动的难点,也是我们实施突破的重点。这些难点概括起来就是培植主导产业难、建设标准基地难、发展龙头企业难、拉长产业链条难、扩大经营规模难、拓宽销售渠道难“六难”,我们在具体工作中认真研究,做到一“难”一策,一“难”多策,用市场经济的办法破解难题。如面对农业产业链条上存在的一断二短三恶性的情况我们就一一采取措施进行“链接”,针对“一断”即多数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利益分别由不同主体独享,农民得利少的情况,我们大力发展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并支持他们发订单、返利润、几提供一回收等办法,形成与基地和农民利益的紧密联接,如家宝贸易有限

公司为生姜种植户提供姜种、提供生产资料、提供技术,收成后回收产品,农民只管种植,不承担任何风险,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模式;针对“二短”即加工链条短,营销距离短的情况,我们积极组织发展精深加工和鲜活产品远程营销;针对“三恶性”即农产品销售恶性竞争的情况,我们主要是倡导和引导农民建立专业协会,有序组织生产销售,较好地化解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死结”。

二、坚持用农业产业化引领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因此,发展农业必须改变传统生产模式,积极引入新观念、新思路。要采取政府指导、企业运作、多元投入、农民参与的方式,加速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推行区域产业开发合作和利益共享机制,做大蔗-糖-纸-酒精产业链,延伸速生丰产林、竹木加工产业链,加快发展种桑-养蚕-丝织产业链,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路子。

龙头企业规模化。我们把培育龙头企业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牛鼻子”来抓,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烟草公司、龙潭茧丝绸、家宝贸易、东凌植化等规模发展的市级龙头企业,得益于不断加大招商,大力扶持,打造龙头的意识,全县上下形成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共识,除了给予政策优惠外,每年还将财政、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资金捆绑使用,集中帮助重点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发展,促进了龙头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县四家市级龙头企业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区级龙头企业,这对重点产业的发展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应继续大力扶持。

产业发展板块化。我们特别注重建设与龙头企业配套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全县实施了“三步走”:第一步是区域规划。根据区域资源特点、地理位置及传统优势,按照特色产业科学布局定位,制定发展规划,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板块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新甲至安德、禄峒至南坡和渠洋至魁圩三大公路沿线桑蚕优势产业带、新靖至化峒公路沿线十里烤烟标准化长廊。第二步是示范带动。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建基地带农户,帮大户带周边,产业基地建设明显加快。第三步是重点突破。选择最有特色和能带动农民收入增长的产业及品种,集中力量加速建设,形成规模。

农民进入市场组织化。农村各类专业协会或流通组织,能够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促进生产与市场的对接。我们大力倡导和扶持发展这些农村中介服务组织,既注重新生农民意愿加速发展,又加强制度化建设严格规范其行为,引导他们在为农户提加销服务时,有效规避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截止目前,全县具有一定规模和服务功能完备生产协会已有2个。如旧州农民朱祖线牵头成立的旧州刺绣协会吸收会员__名,向市场推介销售刺绣,年销售额__元以上。由新甲乡政府发起成立的新圩烟农协会,与县烟草公司签订产销合同后,积极组织协会网络的农户进行订单生产,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全县正在积极筹建渠洋坡乐桑蚕协会,这些协会或组织的建立,必将为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基地生产标准化。农业标准化把农业科技和实践经验转化为标准模式,是工业领域的先进大生产方式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我们积极推动并明确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重要性,并制定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就烟叶、酸野系列等特色产品制定地方标准,桑蚕地方标准的制定目前正在进入送审阶段。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示范带动、企业引路、全程监控、订单约束、技术支撑“五法”并举,交叉覆盖,把标准化生产落到了实处。在烤烟生产列入国家级标准化示范项目后,我们今年又向自治区申报创建全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县项目,并积极开展大香糯等优势产品的产地认证,标准化生产正在形成规模。

三、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

农业产业化是当前实现农业农村协调发展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和手段。农业产业化也决不是简单的“企业+基地+农户”的重组,而是一种体制上的创新。要做到统筹协调,必须用科学发展观作指导,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有机结合,使之相互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加快工业化发展结合起来。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水平比较高的地方,工业化的水平也相应较高。二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推进农村城镇化结合起来。在全县城镇化发展规划中,农业产业化既是产业支撑又是城镇的特色所在。我们应该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即在龙头企业布局上实现由零星分散向城镇园区集中转变,在产权结构上实现由单一主体向多元主体转变,在经营形式上由经营向民营转变。使农业产业化繁荣城镇的商贸业,做旺了城镇的人气、财气、商气,增强了乡镇经济实力。三是把农业产业化发展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一主三化”战略,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农业产业化是关键。近年来,我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带动了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创造了新的就业领域和劳动力需求,一部分农民经过培训外出务工,一部分农民就近转化到非农产业。这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也给城市带来更大的消费市场,形成了良性发展。我们用农业产业化统筹城乡发展,还表现在推进了产业扶贫帮困工程,通过扶持项目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改善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提高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致富能力。

四、坚持创新领导方式驾驭全局

对农业农村工作全局的驾驭,是检验我们特别是基层党委政府执政能力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创新对农业的指导方式,从过去单纯用行政手段抓农业转到用市场经济办法引导发展,从过去把主要精力放在抓生产上转到指导发展、开拓市场、搞活流通上,以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重点,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民转移,从而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社会进步。

篇8

一、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

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中央一系列农业政策文件精神贯彻实施的具体体现。如2016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日前农业部又印发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规划(2016―2020)》,等等。这些文件的密集颁布,不仅彰显了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而且为深化农村农业改革指明了道路和方向。

当前,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还处于起步阶段,融合程度、融合层次、产业链、附加值等方面都不理想,具体表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育较慢,新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适应“三产融合”需要的创新带动能力不足等。解决好上述问题,需要以农业产业与“互联网+”的融合为主线,以科研创新、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持续推进河南农业产业的深层次改革。

二、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新理念,加快管理体制创新

加快河南省农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进现代农业三大产业融合发展,必然会涉及土地、水利、林业等行业和农业资源方面的调整和布局,涉及相关政策、管理体制、管理队伍、人才、后勤、财政等方面的配合和协同,因此,迫切需要树立全新的管理和产业发展理念,借鉴融合理论、融合性思维的方法和帮助,为深化河南省农村农业产业化改革、农业管理体系改革提供理念上的先导支持。

(二)落实新精神,推进发展模式创新

以产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以城镇化建设反促产业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将乡村建设成为一个融合现代农业、旅游业、生态园林、特色商圈相交织的现代化城镇,是河南省农村“三产融合”的远景目标。另外,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结合,是地方政府宏观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之一。

(三)寻求新动力,助推农业科技机制创新

创新驱动的核心在创新,需要建立与“三产融合”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运行合作机制。“以农业企业为主体,建立农业科技创新联盟体,通过激励机制,引导涉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积极探索发展农业科技。”为了更好发挥创新在河南省农村“三产融合”中的引擎作用,迫切需要建立依据河南、辐射全国的农业科技创新信息服务平台,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的资源流动和共享,进一步提升农业科研孵化水平。

(四)关注“新农人”,培育融合新主体

一是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积极推广智慧农民云平台服务,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虚拟网络教学环境,创立以认证测试为基础的移动化和智能化培训教育平台。二是加强对“新农人”的技术指导和服务,提供最新农业信息、先进管理理念,帮助其开拓农产品销售市场,鼓励其创办家庭式农场、农民合作社,引导其成为互联网时代真正的融合发展主体。三是做好树立先进人物、宣传典型事迹工作,强化“新农人”培育的示范和引领。

(五)打造新业态,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培育农业新业态是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有效融合的内在需求。对此,地方政府应以农业新业态的培育为导向,重新梳理本地区农业资源分布和生产要素间的关联,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之间的错位互补来查摆存在问题和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在顶层设计和实践路径两个层面,探索具有地域特征的农业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可行路子。在顶层设计、政策决策方面,突出前瞻性、整体性和可行性,把更新发展理论、健全体制机制、打造管理平台、组建专业队伍等作为抓手,融入整体布局之中;在实践路径方面,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结合地方优秀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创意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循环农业、会展农业等现代农业新业态。

(六)发展产业区,助力集聚集群有机融合

集聚集群是现代农业“三产融合”的必然结果,体现为三类产业要素、生产环节、生产环境、支持条件等多方面的共享、互通,其目的在于激发现代农业的内生活力,提升农业比较收益。基于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现状,迫切需要从内外两个维度,推动农业产业的集聚集群发展。从内部维度来看,以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延伸为标准,发挥所长、弥补短板,建立起科学规范有序的管理体系;从外部维度来看,体现为第二、三产业向农业产业的渗透和互补。通过内外两个维度的合力,促使由传统分散、零星的生产状态向集群化、规模化转变,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的整体竞争能力。

(七)深化产权改革,促进农民资产保值增值

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问题上,首要的工作就是着力解决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为农村要素资源进入生产流通铺路搭桥。一是继续推进土地流转承包经营权工作,让农民以土地等要素入股合作社,占有股份并获取相应的红利;二是鼓励农民以货币、实物、技术、服务等多元方式作价入股集体经济组织,间接地参与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中来;三是创新农村融资渠道,鼓励具有能力的地方政府组建互助型金融支撑体系;四是提升村级经济组织的科学管理和民主决策水平,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八)依托“互联网+”,发展现代电商平台

“淘宝村”在浙江、广东、江苏等地农村的诞生,有效链接了现实与网络。“淘宝村”的出现,是“互联网+”与现代物流全方位衔接的必然产物,充分体现了“互联网+”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也为创新驱动河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借鉴。一是现代电商平台迎合了河南农村的文化氛围。河南农村是典型的“熟人社会”,一个电商平台在村子的出现,会迅速产生带动效应,易于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二是现代电商平台的规模化需求与河南农村优势资源的相对集中相契合。一个村子的电商基本上经营相似产品,由此衍生出一系列网络产业集群,并且在商品生产、加工和流通销售方面形成协同效应,大大增强了农村电商的群体竞争力和农村“三产融合”的发展水平。

三、结语

在中央力推农村产业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形势下,立足河南省农村农业发展的实际,通过创新驱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河南省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大e措。为了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的目标,既要力促“互联网+”与农业、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全方位融合发展,又要着力农业产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协同共进;既要强化以整体性、全局性的思维来设计“三产融合”发展,又要突出优势资源和生产要素,发挥其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既要调动科研院所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又要重视基层管理者和农民的聪明智慧;既要发挥政府在农村“三产融合”中的主导作用,又要确立各类新型农业主体和“新农人”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