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科技精细化管理8篇

时间:2023-08-01 09:22: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科技精细化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精细化管理

篇1

关键词: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810.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02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市场经济日趋成熟,各项事业建设都在不断升化改革,基础行政事业单位也不例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预算管理的精细化非常重要,只有通过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才能对基层行政事业单位的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预算管理的效率。

一、基层行政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行政服务职能,为了更好的完成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责,必须做好相应的预算管理工作,通过预算管理应该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

(一)实现全过程管理

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以年度业务计划为基础,进行预算编制,因此各部门都必须对年度工作计划进行编制,以此为依据来编制各岗位的业务预算,最后汇总各部门的预算编制,将单位的年度预算计划编制出来。这种覆盖全员的预算编制方法能够对各岗位的职能进行科学的定位,从而使单位各岗位人员对于本岗位的工作经费和工作计划具有更为明确的认识,提高预算的执行力度[1]。

(二)提高预算编制的精确性

为了使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得到减少,应该尽量提高预算编制中所有数据的精确性。在编制预算时应该立足于科学的市场预算分析,得出相关数据,要充分地考虑市场走势预测、市场单价、业务量等因素,积极运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预算编制的误差率不得超过5%,保障预算编制能够在本单位得到有效的落实。

二、实现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途径

为了满足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要求,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使行政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履行各项社会职责,应该在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中积极推行,精细化、科学化的预算管理。

(一)明确预算收支标准,加大管理力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在近年来对差旅费、培训费及办公设备费等费用的执行标准制度进行了完善,构建整体的费用标准管理体系,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传统的粗放预算管理制度已经不能适应现状。所以在当下,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改革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必须立即开始着手进行完善和强化。要做好基层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的优化,应当首先从认识自身不足入手,依据基层的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改革计划。其次,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通过将现今的实际状况与往年交通工具及办公用房等资产配置标准有机结合,一举确立了通用办公设备的配置要求,为预算精细化管理打下了坚实基础[2]。

(二)预算绩效评价和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融合

组织应当落实好资产优化配置的审核,为避兔资金流失、浪费的现象,资金配置活动的开展应当严格按照资金优化配置的预算方案来进行具体操作。此外,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资产配置审核管理制度,达到资金预算方案的优化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机构应当实现将组织预算编制环节在预算评价结果上的效应用,针对评价结果比较突出项目来说,首先需要确保其资金支持是充足的,才能够成功实施后续环节;而针对评价结果不尽如人意的的项目,要立即进行相关措施整改。

(三)树立正确财务预算精细化管理理念

相较国外企业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精细化方面的策论和实施理念都相对落后一些,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树立科学、可实行、正确的管理观念。以正确的态度,转变旧观念,认真对待预算管理精细化工作,提倡以人为本,通过培训提高工作人员认知,才能将精细化的理念思想贯彻到整个单位中去。在单位领导层面,领导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为企业下属树立榜样;领导也需要加强自身对预算管理精细化重要程度的认知,为维护精细化财务预算管理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四)合理安排预算编制时间

由于企业财务每阶段的信息是时刻变化着的,编制受时间影响较大,所以编制预算表必须着重考虑到时间的问题,为使所编制的预算表精确有保证,能切实发挥自身作用,在编制时就需要适当延长预算表的编制时间。编制时间是基层预算单位最为重要的一项因素,因此,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长、工作量也相对较大,通过这种短时间下的高压,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使获得的编制预算表更为精确、更为科学,也更加可信。因此,各单位在面对中长期发展规划、工作计划以及工资调整、政策改变和人员变动等等情况时,需要足够的时间来预测和论证,对于年度预算编制工作,应当提前完成相关安排和布置,节省时间,增加容错率[3]。

(五)加强精细化管理,为预算支出制定定额标准

目前我国许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上都并不是很精确。随着社会发展的大环境,社会对预算编制精细化标准的划分越来越细致,不可模糊划分,以至于每个项目上的每一笔资金支出都要经过反复仔细验证。同时就办公设备费、会议费、培训费等等繁杂的费用标准制定,财务部门需要在此基础上,建立并健全一套精细、科学、标准化、规范化、并且易于实行管理体系。

(六)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财务管理作为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单位内部的财务管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所用成本,让各类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利用。同时,预算管理也是财务管理的重点,所以,为了更好的做好预算管理,就必须先做好财务管理。一个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是行政事业单位实施精细化的管理的技术支撑基础,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从改变以往单一的编审模式以及预算职能,给预算软件增加了新鲜血液。与此同时,在把财务供给单位人员系统并进入预算管理系统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会可以帮助实现数据的实时分享,以此最大化地减少工作时间虚耗,为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效、便利的途径[4]。

(七)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加强与单位资产管理的结合

建立预算执行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效率的有效途径,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可以进行有效引导。若项目评价结果较好,则在后续实施过程中可以优先安排资金;相对而言,如果项目评价较差,则需要就资金安排进行相关调整,使能够更好适应市场需求,对于评价过差的项目,综合效益,甚至可以考虑立即停止资金方面的拨款;对已经完成的项目的安排,需要在安排新增项目前优先考虑其合理性。此外,也要加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配置审核管理制度方面的健全,为资产优化配置编制合理预算方案,尽可能提高资产配置合理性,通过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对资产配置的管理。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许多机构都进行了改革,而基层行政事业单位作为我国社会建设中的主要栋梁,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政府单位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针对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的同时,反观我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其在预算管理方面存在的众多问题皆是由于执行力的缺失所导致。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基层行政事业单位应该不断推进,预算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吕秋莲,曹武军.试论企业管理模式中财务管理之关键[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

[2]斯卫红.企业管理与财务管理问题的辩证关系研究[J].新财经(理论版),2012,1.

[3]司新勇,姜丽娟.浅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企业管理模式[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1,26.

篇2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17-02

精细化管理产生于工业化时代,起源于企业在其发展进程中引入的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体现了管理适应社会分工的需要,体现了一种管理文化。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确、规范、细致”为特征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管理成本,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1]。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在高校科研管理活动中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为高校科研管理指明方向,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高校也面临市场经济带来的挑战和冲击,高校间为了获得科技资源展开激烈的竞争,传统的粗放式管理显然不能适应新的挑战,急需高校引入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思想,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增强科研竞争力。

2012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口管理的意见》,2013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2013年1月教育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这三个文件分别对加强科研项目管和科研经费管理、规范科研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还具体规定了要建立配套的监督检查机制,对科研管理工作从制度上进行了明确规范,强化了责任追究[2]。由此可见,科研项目管理、科研经费管理、科研制度管理和科研系统的提升在高校科研管理中占有了举足轻重的核心地位。本文从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文献的调查研究,同时将精细化管理引入此四个方面内容中加以阐述。

一、提升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保证科研经费健康使用

从目前来看,我校的科研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教育主管部门如教育部、教委、规划办和部属委办局等下拨的科研经费;第二,学校与社会企业合作,进行科技咨询或科研成果转让所获得的横向科研经费;第三,学校财政拨款的配套科研经费。科研经费来源渠道越来越多元化,给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科研经费的提供部门对经费的使用要求缺乏一个统一而明确的规定,这势必带来科研经费管理、使用以及核算方面的特殊性和差别性。高校科研经费所涉及的部门较多,沟通协调较困难,加大了精细化管理的难度,由此造成的科研经费管理势必难上加难,而在科研项目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割裂使得各部门间缺乏系统的配合、沟通和协调,科研信息也未能在各部门之间做到全面共享,造成科研经费使用和管理的混乱。

在这方面北京工商大学科研处对各学院进行深入调研后,处里领导又走访了其他市属高校,结合我校自身实际情况,修订了《北京工商大学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北京工商大学科技计划项目经费管理办法》、《北京工商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资助暂行办法》、《北京工商大学学术出版资助审查管理办法》、《北京工商大学学术交流基金资助管理办法》等。这些科研经费制度的修订,一方面督促高校科研经费管理部门对于科研经费实行专项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执行上级相关的项目管理办法,特别是在审批和支付环节中实行分类分级授权审批制度,明确各级人员的审批权限。在制度制定和修订的过程中,针对各院系在科研经费支出中存在的问题,充分调研和论证,联系财务管理部门,协同资产管理部门、审计和监察部门在科研项目经费使用的过程中最大化发挥作用,按要求执行科研经费批复预算,杜绝滥用行政权力干预经费使用方向和具体用途,杜绝项目负责人超范围报销、超标准报销的行为,杜绝科研管理部门截留科研经费为本部门使用的行为,故意拖延经费拨款等行为。我校针对不同的科研计划项目、科研基地项目、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项目建立的一批规章制度,覆盖了项目立项、经费使用与绩效评价全过程,有力保证了科研经费的使用与绩效。

二、加强科研项目管理精细化,提升管理水平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精细化管理;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30-0121-02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它是现代化企业进行管理的必经阶段,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中国的海尔集团都是利用精细化管理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老子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也就是说我们在做任何大事的时候必须从简做起,从细微处入手。对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来说是一样的道理,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将会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课堂管理的规范化,第二教师备课的精细化,第三任务布置的个性化。

1 课堂管理的规范化

信息技术课堂区别于其他学科的课堂,学生面对的是鼠标、键盘和显示器。他们来到后已经忘记了这是课堂,更有甚者把它当成了网吧。在教学活动中,我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上课铃响起,我拿着精心备好的教案和课件站在讲台前准备上课时,却发现机房里只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教室外还有部分学生三三两两谈笑风生,在座的学生有的还在打打闹闹,根本没有意识到上课铃早已响过。我的心情顿时从高峰跌到了低谷,一股烦躁和无奈涌上了心头。精心备好的教案也不知道该如何讲起,我感觉自己已经失去了上课前的激情。课堂上我的声音也不再抑扬顿挫,也不能按部就班地去布置学习任务。很长一段时间学生的注意力也不能集中在我的教学任务上。[1]一节课下来课堂气氛也十分尴尬,最终原先设计的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都没能顺利完成。课后我静下心来反思,这堂课失败的原因是课堂管理的环节出了问题。

我认为课堂管理的关键要素必须规范化。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加强课堂的常规管理,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在思想精神方面重视起来,另一方面是保证课堂教学活动正常开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信息技术课程在中学阶段作为一门非高考的技术课,学生普遍对其不够重视。很多学生认为信息技术课不参加高考学的好不好没什么关系,到机房就是玩玩电脑。甚至有部分的家长和班主任也是这么认为。在这样一种集体认识缺失的情况下,学生就把上信息技术课当做放松解压的兴趣课程。于是就造成很多学生在上信息技术课时不遵守纪律,上课迟到、聊天或玩游戏的现象十分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我第一节课就和同学们约法三章,违反了约定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1)严禁迟到,早退。

2)进机房前必须穿好鞋套有序排队。

3)对号入座严禁随意走动。

4)课本、笔记本和笔要带齐。

5)坐姿要正确。

6)起立回答问题要响亮。

7)严禁带任何零食和饮料。

第一节课就要“严”字当头,让他们明白信息技术课堂的规则。计算机机房也是课堂,不要因为和其他课堂不一样而产生轻视的态度。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规定,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后果。

2 教师备课的精细化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程序是非常严密细致的。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把关和控制,因而生产效率极高。课堂教学的过程也好似生产车间,但又和生产车间有差异。他们的共同之处是,管理都要有序化、精细化。不同之处在于工厂车间生产的产品是一成不变的,而课堂上所教的学生是鲜活的。所以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来因材施教。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所教班级和人数众多,有时候还需要兼职学校的一些电教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这种现象造成一些教师的懈怠心理,备课的时候马马虎虎,甚至就直接使用网上的教案进行上课。这样的课堂怎么可能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呢?所以不管现实情况如何,我们作为教师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针对每一节课的内容精心设计教案和学案,从网络上搜集和课堂内容相关的最新知识。[2]还要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基础,安排好每一个提问环节和任务的设置,使课堂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强。

3 任务设置的个性化

信息技术课在不少人眼里是所谓的“副课”,但是目前在我省,信息技术学科越来越受到重视,已被纳入我省学业水平测试当中。这就要求老师在上课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也要让学生在考试当中取得好成绩。要想做到这些,不仅要上好课,更要布置好相应的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3]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根据学生操作水平、认知水平等的不同,设计出具有层次性、趣味性和富有创造性的作业,让学生从“要我做作业”变为“我要做作业”。为了实现这些,笔者做了以下尝试:

3.1 学生分层

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先天因素、兴趣爱好、家庭条件等非智力因素,通过课堂教学、课余观察、家访查档及与其他学科教师的会诊交流等途径,对学生进行分层管理,应坚持尊重学生,师生磋商的原则,实施“进则上,退可下”的动态管理。

3.2 布置个性化的课堂作业

1)注重层次化

课堂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交流,要在努力实现教学目标的同时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保证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安排课堂内容时,应以中间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其他两层。在布置课堂作业时,笔者将作业分成两大块,第一块是“基本要求”,第二块是“特色体现”,并实施“分层作业”,让学生进行分层练习。首先在作业量上进行分层,以保障每个学生均能完成作业。其次在“特色体现”上也进行了分层要求,这种分层是从多维度进行的,以客观地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鼓励美术功底好的学生在制作效果上追求精益求精;鼓励操作娴熟和有创新意识的学生考虑更高水平的设计,从创意上体现自己的优势,以达到高质量的作业要求。

这样将作业细化,各个层次的学生在相同内容的学习中,都有相应的收获和提高,各自都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2)增强趣味性

无论哪种作业都应新颖、有趣,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使得学生乐于完成作业。在学习Word文档编辑中的图文混排时,就可以根据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个性的特点,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学生们把自己理想的职务和自己的个人信息设计成各类艺术字,把漂亮的图片用文字环绕或衬在文字下方作为文档背景,并且加上各种自选图形,最后给整个文档设计一个彩色的艺术小边框。[4]有条件的学生还用彩色打印机将自己设计的名片打印出来。经过几堂设计课,学生对Word的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等许多功能都有了深刻的认识,对艺术字工具栏、图片工具栏、格式菜单中的各项功能也都运用自如。

3.3 追求创造性

信息技术课堂作业以上机操作为主,而一味模仿教师操作,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学生的创造性也得不到体现。教师应在作业设计的创造性上多下功夫,努力让学生乐学、好学。在学习Frontpage软件的相关操作时,笔者让学生分组制作个性化网站。[5]包括主题、个人爱好、家庭等版块。对于这种有创造性的任务,学生们都乐于参与。他们积极地收集信息,认真地制作自己的网站,最后各组都制作出内容丰富多彩、设计各具特色的作品。这种创造性作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在搜索信息、制作网页等方面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课程是中学生普遍比较喜欢的学科,教师应严格的对课堂实施精细化管理,这样掌控好课堂局面,才能更好的落实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苏巍. 浅谈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堂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 2009(S5) .

[2] 王雅. 信息技术课堂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 2009(7) .

[3] 丁鑫淼. 信息技术课堂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的尝试[J]. 科技资讯, 2010(25) .

篇4

【摘要】:目的:急救车使用的高效性、安全性,管理精细化,强化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知识的学习,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方法:改变常规急救车管理模式,配有醒止的急救车分布图,内各类急救药品和物品的有效期、生产批号,规格统一登记,白夜班两班双人核对交接 结果:实施一年来,急救车内药品和物品完好率为100%.结论:改变常规急救车管理模式后,急救车使用更方便、快捷,提高了医护人员急救药品药理知识,对急救车的分布印象深刻,记忆清晰明朗,从而保证了高效的抢救率,提高了急救车的管理质量。

【关键词】:抢救车、精细化、管理

2010年始,我院针对急救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推行精细化严格管理和专项整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精、准、细、严。“精”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最好,不仅把产品做成精品,也把管理工作做到极致;“准”是准确的信息和决策,准确的数据和计量,准确的时间衔接和正确的工作方法;“细”是操作细化,管理细化,特别是执行细化;“严”是严格控制偏差,严格执行标准和制度[1]。新的管理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设计:急救车实施全院统一的精细化管理

1.1 分层、分类管理:急救车分为四层,表面粘贴有分布图,急救车管理制度、急救车物品清单

1.2 药品按药理作用及使用习惯排序号使用统一标签卡,统一基数5支、注明剂量、统一的荼色透明盒子存放,有效期及说明书贴于盒子背面

1.3 按照分布图的具置配备相关的急救物品及液体

2、 交接班白班,夜班两次交接,双人核对签全名,保证每人都有机会接急救车,接班仔细核对加深印象,要求人人了解急救车内所有物品及药品的放置位置,熟悉药理作用,熟练操作简易呼吸气囊,开口器,口咽气道的使用及消毒,

3、 专人管理急救的同志负责培训相关知识,护士长不定时抽查同志们对急救车的熟悉程度,督促人人都能烂熟于心

4 急救车物品及药品交接班登记本药品、物品记录顺序与实际摆放顺序高度一致,填写规范化

5、 为防止药品浪费,医院统一每年的1月和6月可到药房兑换快过期的药品,使之可以投入到经常使用的科室中去

体会

1 急救车精细化后,护理安全管理质量得到保证。物品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点药本药品记录顺序与实际摆放不对位”、“交接班记录不规范”、 “药品基数或多或少”、“药品标签不清楚”、“药品不全或过期” 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2, 加强了交接班管理后,督促了有些自觉性不太好的同志或者刚上岗的同志,变不主动为被动接触急救车,最终主动意识到做好这一工作是自己上岗期间护理安全的重要保证。全科护士对急救车物品药品状态有了统一的概念,记忆清晰明朗,在实施抢救时,大家对急救车的物件和放置不感到陌生,能准确、快速使用到急救物品和药物,为抢救病人的生命争取到宝贵时间。

3、 提高管理效能,强化护士对急救药品药理知识的学习和急救物品的技能培训。我科经过强化急救车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及考核,急救理论和技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从而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叶锋,贾殿和,王永权,等.刍议临床学科评估精细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9,29(11):41-43.

[2] 韦焱.产房急救车单箱封条式管理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982-983.

篇5

Abstract: The modern enterprise's refined management is introduced into the class teaching manag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areful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and refined implementation of teaching are important to reform the curren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reducing teaching, but emphasizing the process, and thus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finally building up refined classroom teaching management mechanism.

关键词: 精细化;课堂教学;机制构建

Key words: refined;classroom teaching;mechanism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02-0263-02

0 引言

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就业竞争的不断加剧,面对越来越多、越来越强的竞争对手,保持学校的竞争力将越来越重要,学校作强作大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精细化的管理将成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影响学校发展有很多因素,但内部管理依然是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如何洞察市场行业的变化、如何制定对应的方针、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创立品牌都是可以通过到位的管理来加强的。高职院校只有不断地深化精细化管理,提高应变能力,才能健康稳定的发展,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因此将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引入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中,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效益,对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有其重要意义。

1 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理念和文化,起源于发达国家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精细化和服务质量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并将常规管理引向深入的基本思想和管理模式,更是一种以最大限度的减少管理战略的永远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

精细化管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泰勒科学管理思想。泰勒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对劳动的方法和标准化进行研究,然后提出了标准作业的方法,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二战后,企业规模逐渐扩大的同时技术也变得日趋复杂,不仅大大缩短了产品换代的周期,更大大增强了社会化协作,这就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要求。此时,一批专家学者在经济领域引入了严密精细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的理论和方法,用来解决企业管理上的种种问题。

现代企业对精细化管理的定义是“五精四细”,即精华、精髓、精品、精通、精密,以及细分对象、细分职能和岗位、细化分解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落实环节。为了将精细化管理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要求抓细并量化每一项工作。“精”就是要切中要点以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具体量化、考核以及督促和执行管理标准。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落实以及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是精细化管理的核心。

2 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构建

企业随着管理环境的日益复杂化面临着很大的生存危机,一大批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对策并苦练内功,慢慢的走上了精细化管理的道路,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海尔。精细化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企业管理和课堂教学管理在具体操作层面和个别细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基本原理与内在规律是相通的。为此,利用精细化管理理念构建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无疑也是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措施。

把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引入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构建起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机制,我们从师资队伍、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

2.1 精打师资队伍,细化能力标准 著名管理学家汪中求说“精细化管理的本质,更多的是对员工的职业化要求”。教师是课堂管理的主导者,要推进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让教师理念上认同是首先要解决的,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过硬的教学基本功,适应时代要求的教育理念与方法。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通过三个环节进行精心打造:一是严格把关师资引进,引进各行业的能工巧匠;二是加强岗前培训,转变教育理念;三是强化过程控制,及时关注教师平时的教学,并进行指导和监督。

2.2 精理教学内容,细分岗位需求 客户有需求,才有产品生产;岗位有需要,才有学习的必要。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的选择与设置也是关键的一步。对精细化教学管理,与传统的“推式”原理刚好相反,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来“拉动”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在教学内容梳理方面把好两个环节:一是课程教学大纲编制,结合行业、专业、岗位调研,汲取行业企业专家、实习生和毕业生的意见与建议,明确课程目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体现“课岗证”融合;二是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发挥专兼双师教学团队的作用,做到“两个引入”,即“引入行业标准、引入企业编著委”,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材,提高教材的适用性、实用性。

2.3 精设教学过程,细备课堂教案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但是传统的备课重点是教师的“教”,忽略了学生的“学”,备课仅是从教师“讲”的角度而不是学生“学”的角度进行的。精细化课堂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为:第一,考虑这堂课程准备安排几个学生活动,每个活动应当如何安排;第二,考虑教师在整个活动中应当怎样指导学生,怎样与学生产生互动;第三,考虑学生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会出现或者遇见那些问题,老师应当如何进行控制和评价;第四,将以上安排写出来作为课堂教师临场发挥且随机应变的一个基础准备。但是即便准备在充分,在课堂上还是会遇见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课后教师通过反思进行二次备课,写出自己执教的体会和疏漏,记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的闪光点和困惑。我们倡导这样的备课以及教学过程设计,他不仅是进行有效教学的保证,更是改进课堂教学以及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2.4 精改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如果学生不想学习,或者学了收获不大甚至没有收获,无论教师教的多苦都是无效的教学;如果学生学习很苦但是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那么这也是无效或者低效的教学。学生在具体的教学环境中,在教师的影响下能否主动的构筑知识、发展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和思维技能、运用知识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我们应当重点关注的。知识是死的,如何运用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学习的精髓所在。打破按部就班的常规教学,求新求变,坚持一对一的因材施教。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个体,采用“体验式教学”等不同授课方法,做到目中有生,以学生为中心,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教学语言风格的幽默感,课堂教学方法不拘一格,灵活多变,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动起来”。在精细化教学过程中,“精心”是态度,“精细”是过程,“精品”是结果。

3 结束语

传统的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教师往往特别注重对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忽视研究如何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信息的传递,忽视研究如何科学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忽视研究如何运用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将现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引入到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管理,精心地组织教学,精细地实施教学,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减少讲授,注重过程,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起精细化课堂教学管理机制,从而达到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念怀.精细化管理Ⅲ[M].新华出版社,2005.

篇6

[关键词] 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科教兴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3. 021

[中图分类号] F232;G4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3- 0033- 02

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以来,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国家政策和教育理念的改变,促使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伴随着这一趋势,高校科研经费出现了新的特点,具体表现为:增长幅度大、多层次、多元化,科研经费已成为高校经济来源的支撑点。但是由于数量激增,怎样不断完善科研经费的绩效管理制度成为当今人们思考的难题。

1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现状

1.1 湖南省某高校近三年科研经费管理情况

从表1中能够清晰地看出我国对高校科研经费投入的总额逐年增长,但在近年来实行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后,增长幅度有明显的回落。这种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形成后,涵盖了核算、使用、决算等多个环节,形成了一个蛛网般的管理体系。

1.2 存在的问题

1.2.1 预算编制不合理

一方面,在科研项目进行申报的时候,大部分高校只注重技术,预算书随意撰写,甚至出现由学生撰写的现象。高校对经费的管理不够重视,对课题研究经费的总体支出状况分析不够客观,预算编制不具备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对科研预算的审核也易出现问题,科研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对预算的审核不够严格,在立项后,经费使用很难按预定计划执行。

1.2.2 科研经费到账时间周期长

经费到达高校需要经过科研部门确认下发,到账后需要财务管理部门进行相关信息的确认、经费分配使用等一系列步骤。在这个过程中缺乏快速、有效、科学的方法,常常出现下拨滞后、经费与科研项目不对应、转拨不及时、变相截留科研经费等现象。

1.2.3 经费支出不合理

理论上,科研经费在报销、支出上均由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应该具有合理性。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财务部门不能准确地掌握科研项目的预算信息,从而导致核实支出时发生与预算不一致的现象。另外,有的科研人员对经费的管理经验尚浅,不能按照规定办理业务,加大了科研经费在执行时与预算的误差,影响了科研项目的整体绩效和竞争力。

1.3 解决对策

1.3.1 统一管理方法

在科研经费的管理上需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力求建立科学、合理的经费管理体制,在各个部门之间建立统一的目标,使所有人朝着一个目标努力。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经常出现预算与实际情况相背离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单位及时了解科研项目最新发展的信息,自主合理地对高校经费进行调整。建立全过程、全员参与、全方位监控的网络化科研经费质量管理体系,实现高校科研经费从预算、核算、使用到经费结算的全方位管理、全程管理。

1.3.2 引入第三方预算机制

科学研究具有不确定性,导致在预算的初期很难估计具体的经费数,怎样减少经费预算与实际的偏差,成为了预算环节普遍关注的问题。传统的方法是弹性经费预算,即申报合理的经费范围,只要经费的实际使用数量在此范围内即可,但是,随着科研方式的不断变化,单纯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所以需要将第三方机制引进来,由第三方站在局外人的立场上对申报的项目经费进行评估,提高预算的客观性与合理性,使经费预算管理更具灵活性。

1.3.3 信息化管理

建立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共享平台,完善信息化绩效管理机制,依托网络信息平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出现随意支出的现象。将科研经费管理的重点由结果转向过程,在管理的过程中相互协调沟通,解决信息不对称给工作带来的问题,形成相应的监督机制,为科研经费绩效评估提供基本的参考数据。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可能,CNKI科研管理系统V2.0版是一款为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科研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的全新软件,可以有效地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其管理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1.3.4 绩效管理

经费管理制度的缺失使财务部门偏重于收支管理,科研管理部门偏重于对科研项目的鼓励,两者容易出现失衡的情况,没有统一的全局性目标,同时内部审计部门也没有对科研项目的绩效进行总体的考核,使得高校科研经费在管理上问题重重。使用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落实经济责任,提高管理效率,使高校科研经费的管理更加灵活、规范。

1.3.5 管理针对性

要根据不同性质的科研项目进行不同的管理,实行切实有效的管理方法,建立包括学校法人、院系、项目负责人在内的责任主体体系,明确绩效管理的目标,完善绩效考核体制。

2 信息化管理平台详情

信息化绩效管理在科研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这一管理方法因自身存在的优点,得到了各高校的关注。

2.1 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运行表

从信息化管理平台结构的运行表(如图2所示)中可以看出,科研管理平台和财务管理平系得更加紧密,有助于实现绩效管理的目标。

2.2 信息化管理平台经费管理

2.2.1 预算管理

在科研项目申报的过程中,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管理可以使预算编制和预算审核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了预算管理的科学、合理和真实。特别是在纵向上应该在项目允许的范围和计价标准内,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进行科学的预算管理。

2.2.2 下拨经费管理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平台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相关信息的共享。通过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及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账信息,对资金进行及时申领,方便科研部门根据信息的具体情况对申领、到账、合同进行统一分配和管理。在合同签订后统一下发、转拨,财务部门也可以根据科研经费的具体情况统一为科研部门提供票务服务,加快了经费下拨的速度,缩短了管理的周期,提高了经费分配管理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地提高了经费管理的效率。

2.2.3 经费支出管理

管理平台可以及时准确地提供科研项目的账面明细,方便掌控。在科研项目建立之后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录入信息管理平台,在项目报销时,管理平台可以快速、准确地根据预算数据对资金适用范围进行严格控制,实现经费使用科技化,在重大技术和研究内容调整上可以更加及时、动态、准确地反馈科研经费的使用状况,使各项目的支出等信息更为透明,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2.2.4 结题、决算管理

科研人员可以通过管理平台,按照财务明细,进行严格的经费决算,财务管理部门进行审批,可以提高经费使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减少经费流失情况的出现。例如:有些高校存在科研项目结束后依然长期挂账的现象,信息化绩效管理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类情况的发生。

2.2.5 信息化管理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是实现绩效管理的必要手段,绩效管理是信息化管理的最终目标,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 结 语

高校科研经费信息化管理是时展的必然要求,是管理高校科研经费的有效手段。所谓的绩效管理是指组织及组织成员对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管理,是一种促进个人业务提升、优化管理的积极举措。近几年来高校科研经费增长势头明显,加强绩效管理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科研项目的增多,数据信息量增大,给会计的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信息化管理模式的产生,有效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只有将信息化管理与绩效管理巧妙结合,才能有效地落实及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实现经费管理责任的强化,建立起统一的、全面的、完整的科研经费信息化绩效管理体系,顺利实现高校科研项目绩效管理的目标。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海蓉,张海平.我国高校科研经费管理主要问题与对策分析[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4).

篇7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设计;环境规划与管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由此可见国家十分重视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对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教学设计在高职教学中逐步开展起来,利用信息技术、数字化资源创设符合专业课程的信息化环境,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优化教W效果。文章选取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中人员培训这一知识点为例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探索更科学的教学环节,优化教学效果。

一、教学思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程选自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的管理学课程组织篇中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参考教材、教学大纲、该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确定的课程标准、以及职业素养,将组织篇中复杂、琐碎的知识点,整理归类为组织结构、权力艺术、人员配备三大模块,以任务驱动开展项目化教学。其中人员配备分为以下四个项目:人力资源规划、人员的招聘、人员的培训与人员的考核。文章知识点的设计就选自项目三:人员的培训。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培养合格的“培训专员”打下良好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也为将来绩效考评的学习提供条件。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的管理素养,拓展职业生涯的宽度和深度。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接触了一年的专业课程训练,对于本专业的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这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作为信息时代的原住民,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在之前已经学习了计划、组织的基础知识,对组织结构设计和岗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分析岗位职责的基本技能。但是学习主动性不强,不善于组织和利用信息化资源,对培训的认识片面,也缺乏实际操作的训练。

二、教学培养目标及重难点

1、培养目标分析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努力实现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基本素养三个方面的培养目标。

专业知识目标:能准确的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培训内容;掌握培训方案设计的基本要素和规范格式;开展培训的过程中应注意的各种问题。

职业能力目标:能灵活运用工作要领开展培训实务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培养和提高正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素养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利用各种信息媒体,获取新知识、新技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良好的人文素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在进行员工培训时,选择合适的培训内容是前提,制作规范的培训方案是保障,灵活运用、有效的开展培训工作是学生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从而归纳出本课程的重点是制作科学、规范的培训方案,难点是灵活根据岗位的不同特点开展培训的实务操作。

三、教学策略设计

针对同学们没有进入企业观看企业的培训过程,学生的亲身感受性不强等问题,结合实际制定了以下教学策略。

1、教法与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了翻转课堂、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演示教学法,培养学生们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行为习惯。

2、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教学。针对学生喜欢玩手机、且方便携带的特点,利用微信公众号推送课程资源及布置课前任务,方便同学们随时查阅资料,依托世界大学城建设专题学习平台构建信息化网络学习环境;利用视频、flas、小游戏、QQ、微信等信息化工具,解决实际困难,更好的实现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设计

根据培训的知识要求将整个教学过程分为:课前知识准备、课堂实施任务、课后拓展提升三个环节。具体安排如下图1所示:

(一)课前准备

课前引入翻转课堂,学生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在微信公众号上领取课前任务:

第一,浏览老师建立的专题学习平台中的课程资料,预习新知识,同学也可以自己搜集资料上传学习平台,老师和学生共建课程资源库;

第二,通过多种形式了解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学生将收集回来的资料上传到小组QQ或微信学习群, 小组内交流讨论,尝试着总结出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并将成果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检查评价,选出优秀作品,准备上课展示。

(二)课堂教学

在课堂上,根据以前的课程安排,同学们结合自己的专业模拟创立了一家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并在上一次课程学习中对岗位职责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样的知识架构基础上,学生们在学习平台上领取任务单:对公司新入职的企业环境监督员进行培训。

任务一:要有效的完成好这次培训工作,首先要确定培训内容。同学们可以在学习平台上点开教师课前准备的企业环境监督员岗位说明书,以及这次要参加培训的人员面试时提交的简历和面试评价单,各组依据这些材料展开开放式讨论,自行确定培训内容,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为了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引导学生完成一个配对闯关小游戏,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对象,选择正确的培训内容。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下,自我检查对选择培训内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完成任务一的学习。

任务二:选择好培训内容之后,就应该据此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于是教师就可以顺势开展任务二的学习,制作培训方案。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一份完整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组内讨论制作一份培训方案,并上传到学习平台,老师可以随机抽取一组制作的培训方案并将其展示出来,同时列出现实中企业对于该岗位的新入职人员所做的培训方案,大家一起分析之前在选择培训内容上的缺失,找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从而探讨出一份合格的培训方案应该具备的基本要素以及格式要求。组与组之间相互评价打分,老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任务三:依据培训方案组织实施相关培训工作,是我们要完成的第三项任务。针对以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混淆培训经理、培训讲师、培训专员之间的岗位职责。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和讨论的结果,让课前选出的最优秀小组将自己的成果从资料库中调取出来进行讲解,从而确定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老师将培训专员的主要工作职责进行分解,制作成一个个微视频,供学生们随时点开学习参考。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直观了解培训专员如何组织实施培训,并内化为自己的工作技能。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代入角色,思考如果自己是培训专员会从哪些方面开展工作呢?学生以组为单位相互讨论,制作微脚本,老师随机抽取一组同学依据微脚本即兴表演。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评价。

考虑到课堂上的时间是有限的,不是所有学生都可以上台表演并获得老师的现场点评,对于其他小组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微脚本表演录制下来,上传到学习平台上,老师和同学都可以根据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从而选出最受欢迎的视频。让同学们在娱乐中了解培训专员的岗位职责,锻炼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突破本课程的难点。

(三)课后拓展

课后学生们完成大学城空间的在线测试,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此外,借助学校承担的对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培训服务的机会,鼓励学生分组与各位培训讲师配合,实践培训专员的工作职责。

(四)考核评价

借助信息化手段,老师能及时、全面的对学生课前、课堂、课后整个教学环节的表现进行客观的考核评价。

通过三个教学环节工作任务的完成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学生技能的评价;通过小游戏和大学城在线测试自动记录的学习成果,实现对学生知识的评价;通过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实现对学生素养的评价。完成三方面的培养目标。

四、 教学反思

本课程借助微信公众号,帮助同学们将课余零散的时间整合起来,同学们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借助数字化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在课堂完成三项任务,在做中学、学中做,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采用视频和flas等信息化手段,解决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直观感受不强,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利用配对小游戏、在线测试,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实现个性化辅导。利用QQ讨论群、微信等信息化工具保留的交流成果,老师可以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

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将各种信息化资源融入教学中,信息化手段拉近了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的距离,学生明确了岗位职责。该课程的教学设计已经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学完后同学们对教师教学的满意度高,学习热情高涨、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加强、自主学习和高效利用时间的能力明显提高,提升了职业修养,增强了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EB/OL].教育部网站,2011

[2] 韩立福.“先教后学”“先学后教”和“先学后导”的教学思维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5)

[3] 张俊娟,穆卓辉,张朝辉.信息化教学手段下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设计[J].继续教育,2015(10)

[4] 张莹莹,罗润来.高职艺术设计类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探讨[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08)

篇8

关键词:科学化 精细化 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在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市场经济制度不断完善,这也使得在事业单位中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相关工作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在事业单位中,传统的粗放式的财务管理仍然存在,导致单位原有的财务管理模式的不适应性和滞后性越来越突出。改革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使其达到科学化、精细化已亟不可待。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基本概念

科学化是指在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事业单位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引进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及模式,建立科学化、现代化的财务管理体系;精细化是指精益求精、精确定位、明确职责、求真务实,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机制必须通过专业化、系统化、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来建立,改变传统的粗放式的管理模式。总的来说,财务管理精细化是科学化实现的手段,财务管理科学化是精细化的目的。

财务管理有三个特征是比较明显的,一是专业化,专业化的管理人员和管理体制是财务管理精细化所需要的,只有专业了,才能够减小事业单位在管理工作中的阻力,才能够随机应变,让单位的利益尽量不受损;二是系统化,财务管理精细化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众多内容并且环环相扣,任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都会是整个管理工作出现偏颇,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可以将整个的工作分为一个个小的环节,提高整个管理工作的效率;三是信息化,它是财务管理精细化的重要手段,只有将大量的数据管理量化,才能保证其科学性,避免经验主义。要想实现实现管理的的高效化、实时化和条理化,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做到,因为它可以将海量的数据管理量化,提高管理要求,实现纸质管理向信息化的转变。

二、加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意识

观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对事物的看法以及做法,因此要对事业单位的领导及其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洗脑,消除他们政府大树下好乘凉的依赖心理,加强对他们灌输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想法,转变传统的粗放式和经验式的管理观念,让财务管理真正的发挥作用。领导要在财务管理中以身作则并对员工灌输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观念。对于那些没有把这些观念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甚至破坏阻碍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员工,要进行严厉的批评,而对于那些促进了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员工给予奖励。同时,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向他们灌输主人翁意识,自发的维护单位利益,做好监督工作,真正的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二)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

在事业单位中,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对进行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有巨大的帮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建立内部控制体系,改善财务行为,使得每笔帐都清清楚楚。而且要让专门的部门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价、分析,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加以改进和完善。

实行业务流程精细化,对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尤其对于资金使用,更要严格按照规定来。明确各个工作环节的任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系统管理,从而让各个环节相互协作 ,提高精细化管理。

(三)完善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精细化

预算管理在事业单位中是财务管理精细化非常重要的一环。事业单位在对项目进行投资建设时,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让了解市场动态、调研市场、勘测施工场地等这样的变化因素都能在掌握之中,不打无准备之战。以此为依据进行成本预算并让专门的单位对预算结果进行审核,以确保得到一个精细、准确、科学的预算结果。

尽量让全员根据下年度的工作计划,结合业务的工作开展情况参与并共同讨论预算的编制,让预算深入基层,使预算体系能真正的反映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对日常公用费用按人员测算人均定额,确保预算与实际情况相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来执行预算过程,让预算真正的发挥作用。还要制定相关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并让预算执行结果与部门年度考核挂钩,使预算能真正的贯彻落实。

(四)让信息技术来提高财务管理现代化程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如果事业单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预算的执行进行事后记录,更能增加预算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还要想办法让单位的财务状况全程处于一种监督状态下,可以更高效合理的让单位财务运行。同时提高财务人员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的能力,让他们及时的掌握经济方面的信息,使财务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三、结束语

总之,在市场经济制度越来越为完善的形势下,让财务管理达到科学化、精细化是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必走的轨道。只有科学化、精细化了,事业单位的资金才能被高效的利用,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才能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趋势,才能促进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云.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J].国际商务财会,2013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