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1 09:22:3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根本动因,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存在着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这一基本矛盾的发展将产生两方面的矛盾:一是资本主义生产规模的无限扩大同劳动群众有致富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整个社会的生产无政府之间的矛盾。”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痼疾,由此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的产生。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后,由于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是,二战以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进行,广大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崛起深刻改变了世界局势,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新形势、新条件之下,马克思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是否还适用?理论是科学的理论体系,所以也必然是发展的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充实。
二、相关研究的简要回顾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一直都是广受学界关注的议题。林金忠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的学说史,认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某些论述,后来逐渐被归结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说’所依据的关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历史趋势的推演存在逻辑漏洞。”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来看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必然没有前途的。张雷声在《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看资本主义历史走向》一文中总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认识资本主义历史走向的关键。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机制在当生了新的变化,形成了垄断与竞争并存、国家与市场并存的新机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内在挑战促使资本主义制度不断自我更新,但是毕竟从根本上说它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所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中显露的资本主义弊端,表明这样一种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考察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特征新发展,也是学界的关注点之一。吴茜总结了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变化的三大动因:“信息技术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的全球性扩展;经济全球化对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新自由主义的全球扩张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作用和影响。”以及三大表现形式:“跨国公司内部的高度组织性和计划性与世界市场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世界生产能力无限扩大趋势与世界范围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当代资本主义的周期性波动和全球性经济的危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资本主义制度本身针对基本矛盾作出过自我调整,但是金尚培则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仅仅是局部缓和,而不是总体上的全面缓和,而且基本矛盾从总体上讲,走向激化的总趋势根本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除此之外,李建松、包宗羲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变化及其最终解决》、刘昀献的《论当代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新表现及发展趋势》、张雷声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演化及在当代的深化》也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深化做了比较系统的讨论。
理论联系实际,不少学者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角度探讨世界金融危机。张俊山认为世界金融危机是“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资本主义经济金融化发展空间开发殆尽的结果”。金融危机的爆发并不仅仅源于技术或监管问题,而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结果。“此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上的特殊产物,是20世纪后半期世界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推动下向前发展的逻辑结果。”张雷声也认为:“危机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资本主义的灭亡,社会主义的胜利是必然趋势,但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并不表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
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变化和新特征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总结了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一旦劳动者转化为无产者他们的劳动条件转化为资本,一旦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站稳脚跟,劳动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社会化,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的进一步转化为社会使用的即公共的生产资料,从而对私有者的进一步剥夺,就会采取新的形式。现在要剥夺的已经不再是独立经营的劳动者,而是剥削许多工人的资本家了。这种剥夺是通过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即通过资本的集中进行的。一个资本家打倒许多资本家……资本的垄断成了与这种垄断一起并在这种垄断之下繁盛起来的生产方式的桎梏。生产资料的集中和劳动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这个外壳就要炸毁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响了。剥夺者就要被剥夺了。”恩格斯继承马克思的观点,在《反杜林论》中提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包含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两方面,从而导致了“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的不相容性”。马克思恩格斯一致认为,正由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深刻矛盾,所以资本主义制度走向灭亡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19世纪20、30年代,英国发生第一次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9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第一次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此后资本主义国家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爆发一次经济危机,呈现出周期性的特点,实际上印证了马恩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科学性。但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私人垄断阶段,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阶段。国家宏观调控的介入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形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
诚如金尚培所言:“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在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应如何正确认识,既是理论上的难点,又是教学上的难点。科学地阐述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对全面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及其历史地位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有何新变化?我认为,要研究变化,首先要看到其不变之处。从总体上看,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是一种双向的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客观存在促使资本主义制度要不断的自我更新和自我调整;而另一方面,无论资本主义制度怎样自我完善,基本矛盾都是无法克服的痼疾,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必然走向灭亡的关键因素。
是不断发展的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理论也必然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与世界形势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呈现的新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仅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问题,而且是关系整个世界经济形势的问题,将无论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牵涉其中,无一能够幸免;其二,资本主义国家国有经济的发展,“一方面,它的基本属性仍然是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积累和巩固资产阶级政权服务,但同时,它又具有了归全社会所有的形式并未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和全体居民服务的职能,这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生产社会化的要求。”其三,资本主义集团所有制的发展,“随着资本的集中、垄断的发展、新技术的发现和使用,企业和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庞大。资本家个人或家族已经无力独揽企业、公司的经营,而只能由资本家集体经营,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经营管理体制。”
经济全球化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大背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的激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在最近十多年的迅速发展密切相关的。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范围内经济发展的一种进程。这一进程是在当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进行的,当代资本主义取得的进展(如信息技术的创新所带来的信息传递的加快和国际经济交往的快捷,以及国家对经济生活干预作用的增强等)既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也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经济上的可能性。”经济全球化一方面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另一方面却是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深度和广度上扩展的基本动因。而“经济全球化从本质上看就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全球范围内的展开和集中体现。”
经济全球化对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进行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内部矛盾,但另一方面却又加深了矛盾。“经济全球化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向全球扩张的必然结果,又在全球范围内积累和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从而导致以金融体系崩溃为特征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的频繁爆发。”而联系当今实际,世界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妨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代价的体现之一。
四、结语
经济全球化为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缓解提供了可能。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不仅不是解决基本矛盾的途径,反而会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矛盾在广度和深度上的加深。技术的发展、市场的扩大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但当资源又一次趋于贫乏时,资本主义又会爆发新一轮的危机,比如金融危机。从历史动向看,虽然当今现状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已大大不同,但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依然是资本制度无法避免的痼疾,资本主义走向衰亡依然是大趋势。
【关键词】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扩张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053-01
一、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动因分析
1 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根本动因是由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交流进一步增强,会计师事务所的客户趋于国际化,因此为了满足新客户的需要,需要会计师事务所向国际化发展。
2 维持现有客户国际化的需要,越来越多的客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进行国际化探索,为了满足原有客户国际化的发展进程,会计师事务所需要加强国际化的步伐,以维护与现有客户的关系。
3 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只有会计师事务所趋于国际化,才能扩大客户源,避免客户来源过于单一且客户群体缺少多样性带来的竞争压力。
二、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面临的困难
1 会计师事务所在其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进入国家所设壁垒,由于当地文化,经济,政治,法律的不同,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在进入时往往施展不了自身的优势。同时,身在异地,往往得不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再者,当地会计准则与我国之间的差异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和研究。而且,由于在国外的认可度不高,声誉、口碑等各方面的积累甚至要从头做起。
2 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过程中,事务所自身出现诸多问题,致使其自身无力应对国际化所带来的挑战,进而也就丧失了国际化所带来的机遇。
3 越来越多的会计师事务所“走进来”,国内会计师事务所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对于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应对国内的挑战可能会分散其国际化探索过程的精力。
三、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过程中所提出的建议
1 根据事务所自身特点,找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并不断地加以提高。为适应全球化的发展步伐,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在国际化进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一个公司的发展能否得到持续,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核心竞争力的维持与不断地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因此,这就需要会计师事务所针对自身在国际化扩张进程中遇到的机遇和问题,做出相应的措施使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2 增强事务所内部建设,为国际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加强内部建设就要求事务所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及时应对困难和机遇。具体可为:首先,应不断加强自身的声誉建设,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声誉和客户口碑才能维持已有客户,吸引新的客户,才能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当下立于长盛不衰之地;其次,还应加强自身的内部审计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健康地成长,才能不断增强自身的实力。
3 注重人才的培养,制定出国际化发展的人才战略。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发展要求有坚实的人才作为后盾,这就要求会计师事务所加强人才的培养,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国际化会计人才。
4 在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进程中,事务所还应做出充分的调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方针。
5 对于政府来说,为了鼓励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发展,国家应制定出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促进其发展,为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6 寻求与当地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作,利用双方的优势所在,共同发展,创造双赢的局面。
四、会计师事务所国际化的战略选择
第一,围绕核心竞争力,塑造差异化竞争。突出差异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重视品牌效益。
第二,需求决定供给。仔细研究市场需求,为需求创造供给。
第三,扩大规模,实现规模效益。缩减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1新型城镇化的定义
首先要搞清楚城镇化的概念,为此才能搞明白何为新型城镇化。对于城镇化的含义,笔者从三个角度来诠释,以此能对新型城镇化有更好的理解。(1)城镇化本质并非是农村人口集中转移到城市,而只是一种手段。(2)城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改革过程,其涉及到经济、社会、自然、文化、精神、政治等很多层面。(3)城镇化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出一系列有利于个人发展的机会均等的社会经济条件。因此城镇化是一个促使传统乡村社会转变为现代城市的过程,使更多的人口逐步拥有平等机会来享受现代城市文明。而新型城镇化是对这个过程进行更深层次、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与自然规律的改进,通过更科学、更丰富、更多样的形式实现城镇化的目标。通过对前辈研究的翻阅和总结,结合我国目前的整体国情,笔者对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进行分解,目标:城乡一体化,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力:新型产业与新型信息化,战略追求:社会、人口、资源、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与高效发展。简言之,新型城镇化以“一个统领,四个重点”为原则,即在科学发展观理念的指导下,完成城乡统筹、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因地因时制宜实施。
2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分析
笔者之所以探索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即动因,是为了找出推动城镇化的发生与发展所必须的作用要素,理清维持与完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各种经济社会关系、组织制度等一系列作用要素,以此探究从哪几个方面来判定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2.1核心动力:产业结构转换产业结构转换,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相互转换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力。其中,第一产业是初始动力,农业生产率的提高与过剩的农业劳动生产力,为城市提供了必须的消费品与充足劳动力,并使经常换与社会分工得以实现。第二产业是根本动力,工业化带来了人资、资本、技术、资源等要素在有限空间里的高度集中,由此就形成了城镇,而且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规模不断扩大,交通革命随之展开。第三产业是后续动力,促进了生产与消费的增加,第三产业越发达,能促成工业化的分工细化,带来丰富就业机会,带动城镇化的后续发展。
2.2直接动力:生产要素流动产业之间的转换会导致生产要素流动起来,诸如技术、劳动力、资本、资源等生产要素随着产业转换而在不停的完成空间转移,不断实施者重组与解构,搅动生产力地域空间的布局,特别是在农村与城市之间的重新布局,由此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其中人口流动频繁且数量很大,推拉力的作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不竭的劳动力。而资本流动直接决定了城镇化进程的快慢,资本充裕则发展快,相反就滞缓。技术要素的流动主要包括先进的工业技术、先进的通讯技术、便捷的运输艺术三个方面。
2.3内生动力:聚集经济效应城镇化是人口与企业在城市里的集中,聚集经济可以产生更多的经济利益,降低成本,取得聚集效益。聚集经济优势颇多,可以降低运输成本与费用,最终降低了产品终端销售价格;聚集能促进公共基础设施的完善,公共事业的发展;聚集经济还能扩大生产规模与市场规模;聚集能促进企业的集中发展,相应的带来技术、劳动力、管理的集中与分享。
2.4加速动力:经济全球化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早已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城镇化的发展也不能单独拘囿于某个小范围地区或单一的国家,而是应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汲取发展需要的资本、技术、劳动力与资源等生产要求,深度的合作会更优化资源配置,合理分工。经济全球化趋势还会加速城市功能与结构的改变,中国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要放开眼界,向城镇化发展成熟的国家进行借鉴,一般发展成熟的城市会具备以下几点:很强的资源聚集能力,先进的信息化,良好的外部环境,很强的金融与服务中心,城市结构优化升级,经济发展快。而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也要向其靠拢。
2.5特殊动力:中国政府的助推中国的城镇化建设从1980年发展之初就是走的政府主导型的发展道路,政府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助推力,领导了城镇化的逐步发展。而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鉴于我国国情,仍然会离不开政府政策的支持,不过新型城镇化需要的是创新型的政府,需要的是政府大刀阔斧而又下放权力的改革。为此,政府应该创新和改革制度与政策,保障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包括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深化土地制度改革,深化户口制度改革,深化就业制度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投融资制度改革等,并构建确保城镇化持续推进发展的长效机制。而且行政区划合理与否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我国可以通过提高行政区划的级别来改变城市等级与层次,以此获得更多城市发展的空间。当然,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单单需要政府的引导,更需要市场这只“无形的手”的推动,而且上述前四个驱动因素都是市场推动的具体表现,可以说市场是关键动力,政府是主导动力,两者需要相互配合,互融互补,才能推动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更好展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驱动因素,请看图1:
3结语
关键词:会计准则 国际趋同 必然性
一、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涵义解释
趋同是指是指趋于一致,向着同样的方向发展,会计准则全球趋同则是新近出现的概念,是资本市场国际化达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指受经济全球化的推动,各国国内会计准则在不断的国际比较和协调中,向建立全球通用的会计准则目标发展这样一种动态过程。
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发展,经历了会计准则的国际比较,国际协调和国际趋同三个重要历史阶段。与前两个阶段不同,国际趋同更加强调各国的会计准则汇于一条线上,建立全球范围内适用的一套国际准则,而不仅仅是各国会计准则差异的协调。但是,必须明确的是趋同是方向,趋同不等于等同,趋同是过程,趋同是互动,趋同是新的起点。如果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武断地理解为全球都应采用完全一样的会计准则,消除一切存在的差异,这不仅将丧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初衷,而且由于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也将难以实现。可以明确的是,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将经历漫长的探索与各国之间的共同努力。在我国会计准则的数次改革中,有关各方一直致力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这也是历史的必然趋势。
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必然性分析
之所以说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必然趋势,笔者想从两个方面进行说明,一个是立足中国国情的内部动因,一个是受到国际大环境影响的外部动因。
(一)内部动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根本动因。我国的会计准则之所以和国际主要资本市场存在差异,自然包括各方面的因素,包括经济发展的程度,政治体制,文化习惯等一系列因素,但追本溯源,最重要的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完善。
西方的市场经济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会计准则,建立了相对来说比较完善的会计准则,而我国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后逐步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必须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因此我国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也是基于这个基本国情。由于市场经济的不完善,中国的会计准则势必和国际会计准则存在诸多差异,一个较为明显的差异便是中国会计准则服务目标的多重性,不完全市场经济的特性决定了中国的会计准则还要服务于其它目标,如政治目标、社会目标和其它临时性的目标。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完善,我国的会计目标也越来越强调为市场服务,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势不断加深,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便是新时代会计准则国际化加深的重要表现。
(二)外部动因
1、国际间贸易及投资的增大
国际间贸易及投资的增大必然通过客户提供的财务报告来分析评价客户的资产实力、资信状况和风险状况。会计信息已成为各市场主体达成市场交易的重要媒介,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市场交易质量的高低,并影响全球范围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作为商业语言的会计应按照国际惯例,提供可比和有效的会计信息,以提高国际贸易的高效率。
2、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化
在国际资本流动的过程中,不仅资本的供需双方需要了解彼此的财务状况,满足各自需求,而且国际证券监管机构为实施有效监管,也要按照国际标准,严格审核跨国筹资公司的财务报告。这就要求在国际资本市场融资的公司按照国际通行的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而无须对原有财务报告进行重编或调整。
3、跨国公司的发展
现代跨国公司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在国外拥有企业资产控制权和生产经营决策权。这就要求跨国公司按国际惯例提供会计信息和处理利润分配等会计事务,消除各国之间会计的差异,按照国际上公认的原则和方法来处理和报告跨国公司的经济业务。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初衷之一,就是规范跨国公司的会计与财务报告,这不仅是东道国对跨国公司实施监管的必然要求,也是跨国公司进行投资决策、加强成本管理和考核经营业绩的需要。
三、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我国的挑战
(一)国际会计准则中的事项并不完全都适合中国的经济状况。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的地位和处境是很不相同的。在发达国家尽享全球化“红利”的同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却饱受贫穷落后之苦。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且在政治、文化、会计习惯方面都与其他各国存在差异,如果不顾国内具体经济状况,过分迁就准则的国际趋同,那全球会计准则同样是一把双刃剑,发展中国家在利用它获得外资的同时,却也要以开放市场、损害一定的经济利益作为代价。
(二)我们还缺乏足够能执行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会计专业人员。我国的会计准则几经改革,需要会计人员的不断学习,并且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还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了解国内的会计准则,还要对国外的会计准则非常熟悉,另外,国际会计准则有许多方面都涉及会计师的判断力。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虽然很多,但是能执行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的会计专业人员还是比较缺乏的。
(三)影响上市公司利润及管理。上市公司使用了新的会计准则,会影响当期利润,公司市值可能骤然下降,从而影响股民的信心,并可能引起证券市场的波动。会计准则的改革要求公司使用新的会计政策,会影响相关的公司决策,给公司治理带来一定不利影响。
四、面对挑战我们应采取的策略
首先,我们要肯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总体上是有利的,不能因为有不利影响,就否定这些年会计准则国际化的成果。其次,深入实践,调查研究,充分认识现阶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特殊性对会计的现实需要,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在国际化的同时也要有中国特色。再次,要深化国际交流和合作,加大对会计人员的培训,让中国的会计人员“走出去”,学习国际会计会计准则。最后,要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监管与引导,维持市场稳定。
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推动了成本会计的,使其呈现出以下新特点:一是借助因特网,商务简化了企业的经营过程,降低了采购成本,减少了库存,缩短了生产周期,实现了实时报告。从而企业能够更及时地了解市场,市场也能够更好地引导企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财富最大化。二是局域网把企业内部原来彼此独立的子信息系统集合起来,打破了原有业务单元之间的界限,重新组合成一个可直接为客户服务的工作组,共享信息资源,减少相互摩擦,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畅通无阻,提高了企业整体效益。三是成本会计核算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会计电算化逐渐取代手工记账,会计信息质量有所提高。四是成本会计的应用对象不断扩大,政府机关和社会团体等的非生产型组织因为存续成本的发生,在效益原则下,也采用成本控制。
一、信息经济对成本会计发展的
知识经济条件下,高的应用和化的管理,推动了成本会计核算向信息化、统一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1.成本会计核算信息化。知识经济下,技术的提高及加速推广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对传统成本会计提出了挑战:一是运用电子商务进行投资决策产生了网络运行成本、物流成本、信任度成本等。如何对它们进行预测,制定成本标准和进行成本是成本会计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问题。二是电子商务运作过程中,对购买成本、点击成本、流通成本和营销成本等的管理,要求会计核算的生成和提供的会计信息及时、全面、真实、有效。
2.成本会计核算统一化。规模经济产生了许多跨地区、跨行业的企业集团,这要求成本会计统一、全面地核算购进、生产和销售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摩擦,降低成本;对企业集团内部的各级单位实行分级辅助核算,分别核算本单位内部的购货、生产和销售,以调动企业内部各方面和人员的积极性。核算的拓宽、复杂和多样化,并不要求成本核算的规范化,成本核算方法的采用要与企业的经营性质、规模等相适应。
3.成本会计核算国际化。经济全球化对成本核算的要求也相应提高。成本管理和控制工作采用国际上先进有效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改善经营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效率;另一方面可以尽快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上普遍适用的成本会计的组织形式和方法。
二、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对成本会计发展的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跨国公司的壮大,企业之间交流和往来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密切,管理观念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更新和发展着。成本管理理论与方法的不断创新,大大促进了成本会计学科的发展。
1.成本效益观念。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以企业是否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发生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成本管理的目的可简单地归纳为减少支出、降低成本。
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与之相适应,企业成本管理应与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看待成本及其控制问题,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努力以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尽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与减少支出、降低成本,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只要成本与收入配比,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增加,成本绝对数的变动是可以忍受的。
2.系统理论参与成本管理观念。信息经济下成本会计面临新的制造环境:(1)弹性制造系统(FMS),可以从事多样化产品的生产,解决对产品多样化、精致化的需求;(2)电脑辅助设计(CAD)、电脑辅助工程(CAE)及电脑辅助制造(CAM)系统,可以减少人工成本、节省时间并提高工作效率;(3)制造资源规划(MRPⅡ),有助于管理当局进行及时、有效的投资与生产经营决策;(4)电脑整合制造系统(CIM),基于电脑形成自动化制造程序,实现工厂无人化管理。新制造环境下,传统的成本会计技术与方法无法继续使用,会计理论界对此作出了快速反应,提出了许多新的技术和方法,如美国会计学者提出的作业成本法——ABC法,后又发展为作业基础管理法——ABM法。两者均能帮助管理人员利用作业成本信息,从人力资本和物力资本的统一成本系统中找出消耗资源但不创造价值的作业,从而节省企业资源,实现社会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3.质量成本管理观念。质量会计理论认为,仅仅从成本自身的角度考虑成本问题是远远不够的。企业管理当局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上考虑成本问题:不仅要考虑有形的成本支出,还要考虑无形的成本损失;既要考虑货币因素,也要考虑非货币因素的影响;不仅要考虑企业自身的成本费用,更要考虑不同的成本方案对客户、供应商和社会的影响;成本考核时,不仅要看成本升降,而且要联系企业的收益、综合竞争力,把供应商、客户和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求生存,竞争求发展。
三、我国运用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
面对现代成本会计的发展趋势,即作业成本法与作业基础管理的兴起,战略成本管理方兴未艾,以及目标成本的推广应用等,我国的成本会计工作如何顺应国际国内市场环境以及企业生产环境的变化,结合国情,引进、吸收、消化各种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我国自己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认为,我们应采取的对策是:
1.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灵活运用外国先进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走市场经济的道路还未满30年,而西方的市场机制已有300多年,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和管理方法,其中适时制、战略管理、基准管理、限制理论、组织行为、运筹学、系统工程、电子机和网络技术等科学技术在成本会计中广泛应用,形成了新型的注重管理的经营型成本会计。从现代企业制度出发,根据每个企业的不同情况适当地运用标准成本会计、责任成本会计、目标成本计算、质量成本会计、成本决策、成本预测、适时制与倒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与作业管理、成本企划、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会计以及战略成本管理,将会大大缩短中国民族企业的更新周期,加快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
2.加快更新成本观念,加强我国成本,提高成本水平。首先,政府各级机关及各级领导要有魄力、有决心,大力推进成本会计系统的改革,树立成本效益观念、成本回避思想,加快成本管理观念的更新,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其次,成本会计人员要理论与实践并重,加速向生产力的转化。即要熟悉生产技术,学会运用价值工程,又要掌握成本会计的理论与,学会预测、决策和控制,在成本会计岗位上应配备成本工程师,从而有利于成本会计的技术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成本会计职能作用,以适应现代化管理和成本会计新对成本会计人员越来越高的要求。再次,建立具有特色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体系。理论研究者必须冲破传统会计观的束缚,解放思想,勇于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本着创新精神、务实态度和严谨作风,深入企业调查研究,同实际工作者密切合作,发现,解决问题;广泛开展案例,从理论高度提炼成功经验,同时,理论研究应针对我国成本会计实际问题致力于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讲究实效,建立成本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成本理论研究对成本会计实践的指导作用。
3.在商务环境下加强成本会计战略管理。电子商务通过信息技术的引导和支持,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频繁的商务经济往来。电子商务将是未来最主要的商务模式。全球企业与企业之间(BT0B)的市场将从现在的430亿美元提升到2003年的1.3万亿美元。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环境,企业要在这种改变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进行战略成本管理。
(1)价值链分析。每一种产品从最初的原材料投入到最终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无数个相互联系的作业环节,这就是作业链。作业链既是一种产品的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一种价值形成和增值的过程,从而形成竞争战略上的价值链。价值链上每个环节既会产生价值,同时也要消耗资源。进行企业价值链分析,可以确定单元价值链上的成本与效益,从而进行价值作业之间的权衡、取舍,调整各价值链之间的关系。企业通过自身价值链分析、行业价值链分析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确定企业的不同战略,从而争取成本优势。
(2)成本动因分析。动因作业,作业影响成本。成本动因是成本发生的根本原因。成本动因可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微观层次上与企业的具体生产作业相关的成本动因,如物耗、作业量等;二是战略层次上的成本动因,如规模、技术多样性、质量管理等。相对于作业成本动因而言,战略成本动因对成本的影响更大。因此,从战略成本动因来考虑成本管理,可以控制住企业日常经营中大量的潜在成本问题。
战略成本管理的内容具体是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绩效评价。其中价值链分析又包括行业价值链、企业内部价值链和竞争对手价值链分析。战略定位制定要有利于创造竞争优势,而成本动因是指引起成本发生的原因,执行性成本动因是与企业执行作业程序有关,绩效评价是评价指标与企业所实施的战略。另外,结构性成本动因由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和复杂性组成,执行性成本动因由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能力利用、厂房布局与规划、产品结构和联系组成。
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
战略成本管理是企业竞争能力评价的要求,企业竞争能力度可以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获得,战略成本管理需要关注因成本的变化,决定企业与竞争对手相对竞争地位,以反映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决定企业价值和未来利润。对于煤炭企业竞争能力评价,可以采取多指标加权综合评价函数法。其具体实施过程是首先明确煤炭企业的评价目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被评价对象的确定;然后进行综合评价模型的构造,建立相关的各项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计算对每个系统的综合评价值进行合理的排序。多指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函数必须先进行数学模型的建立,它的优点非常容易计算,可以进行推广,适合于关于各评价指标间相互独立的环境,并使每个评价指标之间能够进行线性地补偿,另外,它对无量纲的指标数据要求不高。多指标线性加权综合评价函数在企业竞争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中,关键在于评价指标在评价中所起的作用大小。
指标体系设置可包括生产竞争能力相关指标(如掘进机械化比率)、财务竞争能力相关指标(如煤炭主营业务利润率)、市场竞争能力指标(如商品煤销售率)和企业发展能力(如矿井可采储量和资本增长率);评价指标的若干预处理包括评价指标类型的一致化、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标准化处理法、功能系数法和极值处理法);多指标综合评价均属加权平均运算,其权重大小对综合评价结果起着直接作用,合理的指标权重能够科学地检验和决定其综合评价方法,其中权重系数起着关键作用,而如何进行权重系数的确定呢?它大致有3种方法:即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综合集成赋权法。综合集成赋权模型确定权重过程具体包括主观赋权之层次分析法。它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解决问题,即必须构建递阶层次结构、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层次单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客观赋权之嫡值法。它根据各项指标观测值所提供的信息量的大小进行权重定制。如可以设Ymn(m=1,2,…,p;n=1,2,…,q)为第m个系统中的第n项指标的观测数据。具体实施步骤是计算第N个指标下第M个系统的特征比重,然后根据相应公式计算出第N项指标的嫡值,计算指标Yn差异性系数,最后进行确定权重;总权重的确定。通过对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计算,再利用运用相关数学模型进行恰当组合,从而获得比较合适的组合权重,最后计算企业竞争能力度。
理解煤炭企业价值链及价值链作业要从以下几方面下手,即在煤炭企业内务后勤方面、在煤炭企业生产作业方面、在煤炭企业售后服务方面,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煤炭企业全面推行市场化。价值链的类型有多种,从煤炭勘探到最终产品到达用户的整个过程称之为煤炭行业价值链,煤炭企业内部价值链具体为企业价值链与业务单元价值链,而煤炭企业外部价值链主要是指竞争对手价值链。煤炭企业价值链分析给煤炭企业的战略成本管理提供了总体框架,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可选择不同战略,通过战略定位进行确定企业的战略,企业制定战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煤炭企业战略定位分析包括总体战略定位分析得出企业面临的机会与威胁,以充分利用环境机会和内部能力优势,并适时积极采取分散战略,制造大量的发展机会,使煤炭企业获得较强的竞争能力;基本竞争战略定位分析是企业总体战略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中成本领先战略一般指煤炭企业决定成为煤炭产业中实行低成本的单位,可以采用成本领先战略战胜竞争对手,使其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在成本上形成差异。
差异化战略是指煤炭企业向顾客提供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能源,通过漫长的地质演变,可以使煤炭品种多样化,换句话说,煤炭产品的价格在可以为顾客接受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本矿区的煤炭的种类、品质,形成与其他同类产品无法比拟的特征,并可利用煤炭加工技术,生产出高附加值煤产品。而目标集聚战略是把重点放在主攻某个地区市场。总之,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煤炭企业,要进行适合的总体战略定位分析,确定出机会与威胁因素,如在大环境下经济全球化势不可挡,煤炭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竞争更加激烈,煤炭产业政策促使煤炭经营秩序根本好转,所以煤炭企业需要新的战略资源储备,要具有输出技术的能力,并要积累国际化经营经验和资本,然后进行基本竞争战略定位分析,利用低成本优势战胜对手,同时选择差异化战略,获取比竞争对手更多的丰厚利润。
企业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成本动因是指引起产品成本发生的原因,降低成本是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有效方法,以保证成本管理战略的有效性,所以成本动因构成了成本结构的关键因素,分为战术性成本动因和战略性成本动因。战略性成本动因与企业的战略关系密切,其中结构性成本动因决定了煤炭企业基础经济结构,企业规模是一个重要的结构性成本动因,即建立高产高效的矿井,企业应当充分认识自身及竞争对手的实际情况,追求煤炭企业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把握好市场脉搏,审时度势,不断地扩大企业经营的范围,使企业获得更多的产品价值,加强整合能够带来竞争优势,重视经验是影响成本的综合性基础因素,依靠新技术、新工艺不断创新,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矿井设计时应当不断优化,进而影响煤炭企业成本。执行性成本动因是指决定企业作业程序的成本动因。其中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建立有效的用人机制,使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得以真正实施,确保企业的价值活动协调合作。另外,安全成本是煤炭企业重要的成本动因,煤矿安全生产是最突出的问题,要保证和提高安全水平而支出的费用,确定好损失性安全成本,并进行安全成本的会计处理,保障安全的支出不能通过安全损失的减少来补偿。
煤炭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p#分页标题#e#
评价原则要注意业绩评价系统的设计要科学合理,明确战略成本管理业绩评价目标,设计好业绩评价指标体系,获取非常丰富的企业评价信息,选择合适的评价标准,最后进行评价,得出结论。评价指标的设置要能反映竞争能力的指标、反映资产营运能力的指标和反映获利能力的指标,使战略成本管理促进煤炭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
(一)经济全球化的涵义
对经济全球化的涵义,无论国内还是国外,现在还没有完全一致的界定。不同的国家、组织及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的界定。但经济全球化作为一个客观存在,已为多数学者所认同。经济全球化最一般的含义,是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扩张和全球化联系,是资本、资源、信息、贸易的全球共享与优化组合。在这个意义上,全球化就是指商品和服务交易、资本流动、技术信息传播、消费和生产活动等,在全球范围内日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相互依赖性日益增强的经济态势。
(二)经济全球化的实质
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市场经济在全球范围内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也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生产的国际化,它使人类社会从“国际贸易”时代进入“国际生产”时代,经济全球化就是生产的全球化。还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
应当说,经济全球化是一种有着多方面和多层次内涵的复杂社会经济现象。一方面,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客观要求,是商品和生产跨越国界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迄今为止的经济全球化,又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有密切的联系。当前的经济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向全球扩展的产物。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信息产业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全球信息系统特别是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新的全球化进程正在实现。从生产关系的角度看,到目前为止,经济全球化确实又是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全球扩张同时并进。作为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符合社会生产发展的历史进步性。但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向全球的扩张,它又有利于发达国家维持世界经济的旧秩序。经济全球化给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是不均等、不公正的竞争机会。
由于发达国家是全球经济自由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全球化“游戏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因此,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在科技革命推动基础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推动下的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由于不存在谈判的机制,所以,其成本和收益的分配是由市场竞争来决定,而这样的分配注定是不平等的。
二、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及特征
(一)经济全球化的形成机理
1.现代信息技术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目前的经济全球化,有着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就是代表当代最新科技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进步,降低了企业的远距离控制成本。对于一个现代企业来说,其经济的活跃程度,表现为企业的经济活动半径,是与其所有权控制的成本呈负相关关系的。远距离控制成本,主要是信息成本。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因特网的诞生,使这种成本大幅度降低,以至于从理论上来讲,对于任何有能力进行全球扩张的企业,它的活动范围都可以达到全球各地。
2.世界各国经济体制的趋同,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体制障碍。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体制趋同态势是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国家的经济体制转型;发展中国家的对外开放;发达国家的经济体制的进一步自由化。从20世纪中期开始,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先后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但当时的情况是,不仅缺少外部资源的支持,而且缺乏可借鉴的国际经验,最终导致了改革的失败。中国的改革之所以能够成功,其中重要的一条是由于实行改革和开放并举的战略。而且,在改革中促开放,在开放中促改革,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形成。近几十年,采取不同的对外开放战略的发展中国家,其经济发展的实践已经说明了问题。
3.微观经济主体的趋利动机,是促使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动因。商品与要素价格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差异,被人们称之为“区位优势”。区位优势的客观存在,为企业在全球范畴内的“套利”活动提供了空间。于是,便有了对外投资、技术转让以及企业生产过程的分解与全球配置。在这种微观主体世界范围内的套利活动中,跨国公司逐渐扮演了主角。这是因为跨国公司本身具有“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所有权优势,使跨国公司可以凭借其独有的知识产权、技术诀窍、管理战略以及资金实力:一方面,利用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生产要素,将产品销售到价格更高的市场上进行套利;另一方面,将巨额剩余资本转向资本稀缺、投资回报率高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资本套利。而内部化优势,又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将生产和销售活动按照最有利的区位优势配置于世界各地,并将每一个分支机构及其所联系的企业在职能专门化的情况下,组成一个一体化的网络,通过在世界各地的生产、销售等活动而服务于母公司的发展战略。这样做的结果是,国际范围的分工与协作实际上变成了跨国公司内部的分工与协作。当跨国公司利用优势而大举进行全球性套利活动的时候,其客观的效应便是推动了经济的全球化发展。
(二)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
1.它以全球性的市场经济为特征。世界除个别国家外,都在为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而努力,这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统一的经济体制基础。
2.新一轮科技信息革命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信息——技术基础。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使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使商品和资本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流动。这使建立在新的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产业成长和产业转移速度加快。
3.现代经济全球化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三种资本形态完备的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已走过了两个阶段:商业资本全球化和借贷资本全球化。二战后其基本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中心的产业资本全球化,形成直接的资本投资市场,并进一步带动了商业资本和借贷资本的全球化。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经济全球化其实就是上述三种资本形态的全球化。
4.在有形商品和生产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同时,无形的信息和金融全球化来势更加迅猛。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不仅从贸易转向直接投资,而且进一步转向间接投资和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金融一体化加快了资本转移,活跃了金融经济,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5.经济全球化是在国际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形成和发展的。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可能加速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将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扩展到全球,造成南北矛盾、贫富分化、环境退化等严重问题。
三、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
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和规则安排,既不同于过去的单极霸主制,又没有达到对称制的要求,可视为发达国家霸主制,表现在:
1.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仍然以发达国家的利益为核心,许多制度安排未将发展中国家考虑进去,如80年代关于国际流动资本风险监管的新制度只安排到十国集团。目前,经济全球化的规则和制度安排,从根本上说,是由各国的力量对比决定的。这样,在世界范围内,国际规则的形成过程变成了发达国家集团同发展中国家的相互博弈过程。发达国家通过七国首脑会议(后八国首脑会议)或欧盟这样的组织在其内部形成共同的规则,并凭借实力优势,将它们共同的内部规则延伸为世界通行的规则,主导着国际制度。
2.国际组织在促进各国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并没有找到一条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模式。因此,传统国际经济组织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作用在不断下降,要求它们进行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面对日益全球化的资本,调控已显力不从心。WTO的产生,使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但它以西方新自由主义为指导原则的做法,将人为地增加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化的风险。
3.全球一体化程度低于区域一体化程度,并且区域间一体化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全球缺乏统一的、一体化的规则。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较,它们驾驭经济全球化的能力更高,反应更快,它们的政策选择为发展中国家所模仿。但因两类国家制度建设上的差异,造成同样的政策选择,其效果却存在极大差异。
4.全球经济一体化规则,最终影响经济全球化的利益分配。这种分配规则是否合理、公平,要考虑到资源的初始配置情况。然而,作为这一规则的主要倡导者——发达国家,很少考虑到由历史原因造成的资源配置初始状况的不平等,特别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这种初始不平等。
四、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毋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并不代表每个国家都能从中受益,它取决于国际制度和规则,因为制度和规则决定了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和成本的分担。在现行的国际制度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作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经济全球化给他们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
(一)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的影响
在西方化的国际规则体系和国际体制下,西方发达国家可以极大地发挥其优势而将其劣势保护起来,从而可以分得更多的利益和承担更少的成本。
1.国际通行的制度是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其国内规则的特点,不存在与国外规则的严重冲突。这样,当发达国家的企业、政府及其他经济主体在世界市场上开展活动时,就不会面临规则的冲突及由此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无需承担过多的制度变迁成本,减少交易成本,在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多的利益。
2.因为主导着国际制度,发达国家可以使其他国家承担更多的来自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和成本,从而转嫁成本,规避风险。
3.发达国家通过国际制度、规则极大地发挥了其优势和保护其劣势。世贸组织取代关贸总协定后,发达国家可以利用其主导的世贸规则,打开别国的金融市场、服务市场等。而对于纺织服装这一发展中国家具有传统优势的领域,却给予发达国家十年的时间以消除“多种纤维协定”的配额。
4.世界经济中的“集权”效应(财富自分配的效应)。无论是金融投资还是商品的生产、推销、全球化,都意味着把决策权上缴给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跨国银行、对冲基金和共同基金等全球性的企业和机构。而跨国公司的扩张又造成了垄断竞争或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1997年,世界上前100家大跨国公司的贸易额占世界贸易额的1/3,而跨国公司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贸易额又占世界贸易总额的1/3。据联合国《世界投资报告》估计,约70%的国际技术支付是在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的,世界上主要产品和服务的交易价格,基本上是由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控制的。他们往往通过控制产量从而使自己产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如微软公司对视窗产品价格的影响。由于发达国家所具有各种优势,使得发达国家能够从全球化中获得远比发展中国家多得多的利益。
(二)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具有两重性:一方面,确实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和潜在的巨大机会;另一方面,它们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主导国际制度和规则的现状,从而在全球化的利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中处于不利地位。这是因为:
1.国内制度尚不稳定,尚在变革之中,没有现成的可以驾驭全球化的制度手段,在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就要承担重多的制度变迁成本。
2.发达国家对国际制度的主导,使发展中国家面临更多的内外制度冲突的不确定性,从而增加交易成本。
3.世界经济中生产过剩效应的影响。从供给方面看,经济全球化使得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加入到传统制成品的生产行列中来,从而造成该类产品供给的急剧增加;从需求方面看,随着世界经济步入信息经济时代,人们对传统制成品的需求不断下降,其收入弹性已呈递减趋势。结果,传统制成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出现全球性的生产过剩效应。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会恶化,贸易利益也会随之流失。
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形成非对称的冲击效应,使得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全球化的同时,要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的利益,就要实行动态比较优势战略。如在增大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同时,尽快扶持高科技产业的出口与对外投资,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本国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要积极参加多边组织和国际组织,竭力扩大本国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发言权和影响力。
五、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已经逐步融入到世界经济之中。但是,由于中国总体上和其他发展中国家一样,同处在国际分工的不利地位,再加上国内体制改革不到位和经济上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经济全球化浪潮给中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不利的冲击。
(一)体制冲击
中国现行的体制与全球化所要求的结构调整是不相适应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国地方分割的市场体系与经济全球化是不相适应的。其次,在微观层次上,由于国有企业数量过多和大多缺乏退出机制和创新机制,也使得中国的经济结构呈现出明显的刚性特征。最后,由于中国的企业制度尚不够自由,奇高的开业费用(包括货币的与时间的),限制了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家脱颖而出,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要解决体制上的问题,关键在于政府要下决心退出市场活动,真正实现政府、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社会分工。
(二)贸易冲击
贸易冲击来源于一种不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结构。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就具有这样的特征。中国经济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经济:一方面,是东部沿海较为发达的城市化、工业化经济;另一方面,是中西部比较落后的、以农业为主的乡村经济。在这种二元的经济结构下,一般而言,中国的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仍然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是,受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中国劳动密集型的制成品生产至今仍然主要分布在劳动成本相对较高的沿海发达地区,这就大大降低了中国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针对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贸易冲击,中国需要通过开发中西部来实现产业梯度大转移。借助于产业的梯度转移,东部可以参加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并且因为其成本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具有竞争力。与此同时,那些转移到中西部地区的传统产业也会因为成本的降低而增强其国际竞争力。
(三)储备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