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物流行业市场调查8篇

时间:2023-08-01 09:22:3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流行业市场调查,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流行业市场调查

篇1

关键词:物流园项目 项目风险 风险管理

一、项目简介

山东寿光b物流园投资11.68亿元,选址为寿光市兴源西路以东、安顺街以北、益羊铁路以西、南辛路以南,占地975亩。拟建设公路运营为主,与铁路、水路为关联的多式联运物流园区,包括运输、仓库、配送、加工、商品展示、商务办公区(楼)、大型停车场、职工生活用房及与之相配套的餐饮、汽配、汽修等服务设施。

二、项目风险识别

根据表现形式,将寿光b物流园项目的风险分为五大类。

1.政策风险

目前,针对物流园区的政策多为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缺乏配套的政策和制度保证,特别是土地、金融和税收等政策,必将影响园区发展。

2.市场风险

由于市场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引发的风险,即市场需求是否能够支撑园区或者园区能否满足市场需求。如需求发生变化、竞争加剧、出现新技术等,导致项目实际收入低于预期收入,现金流量不足。

3.财务风险

指由于项目融资结构不合理,成本控制不力,预测的经济效益过好,或土地费用、税收政策、利率等的变动产生的风险。

4.管理风险

由于项目的投资方、建设方等关系不协调或项目内部不协调引起的风险;由于个人失误或恶意不当行为给项目造成的风险,主要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等。

5.技术风险

如项目规划阶段的市场调查是否全面、准确,影响到项目整体规划的选址、规模、功能定位、设施配备等,进而影响项目及寿光经济城市发展。此外,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软件还不成熟。

三、基于ahp方法的项目风险评价

根据项目风险识别分析结果,构建寿光b物流园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如下图所示。

运用专家打分法对寿光b物流园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间的重要程度进行评价,评价标度采用九分位标度法,构建项目风险评价判断矩阵。根据判断矩阵,进行分析。

1.项目风险评价层次单排序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1)根据目标层判断矩阵计算结果为:

w=(0.112,0.797,0.514,0.221,0.199);

=5.102,ci=0.026,ri=1.12,cr=0.023<0.10。

(2)根据项目政策风险判断矩阵计算结果为:

w=(0.140,0.939,0.314);

=3.086,ci=0.043,ri=0.58,cr=0.074<0.10。

(3)根据项目市场风险判断矩阵计算结果为:

w=(0.375,884,0.124,0.251);

=4.111,ci=0.037,ri=0.90,cr=0.041<0.10。

(4)根据项目财务风险判断矩阵计算结果为:

w=(0.789,0.520,0.289,0.093,0.122);

=5.257,ci=0.064,ri=1.12,cr=0.058<0.10。

2.项目风险评价总排序

根据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各指标权重集合为:w=[0.0056 0.0376 0.0126 0.1065 0.2506 0.0351 0.0711 0.1443 0.0950 0.0528 0.0170 0.0223 0.0789 0.0708]

根据ahp评价结果,项目风险影响因素重要性排序结果为b2>c1>b1>c2>d>b4>e>c3>a2>b3>c5>c4>a3>a1。可见,对寿光b物流园区投资影响较大的分别为物流市场需求变化、项目融资结构、地区市场竞争加剧、项目成本控制、项目管理风险、产业结构调整和项目技术风险。

四、项目风险防范与规避

1.市场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在项目规划阶段应认真、客观的进行市场调查研究,确保调研结果的准确、科学。此外,积极开展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大力宣传物流园品牌形象,以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良好商业信誉吸引客户。通过宣传措施、物流培训、设计物流服务方案等,逐步赢得客户的信任来获得更多物流服务的委托。

2.财务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寿光b物流园项目的融资应由目前的自筹资金、商业融资、项目基金三种方式,转向以商业融资为主,创新型融资和私募为辅,拓宽融资渠道,增加融资方式,以降低融资风险。与寿光市建设局,规划局等政府部门,加强沟通,为园区量身定制优惠的经济政策。开源节流,

格控制项目成本。

3.管理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园区内部各部门合理分工,职责明确,部门间密切协调,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配合,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在园区内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吸引高素质的物流技术与管理人才,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现代物流人才队伍的总体水平。

4.政策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第三方物流发展,增加第三方物流需求。提供土地和贷款支持,放宽行业准入、简化行政监管和审批手续,快速打造有利于寿光物流快速发展的政策环境。

5.技术风险的防范与规避

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的市场调查研究机构进行物流行业及市场等方面的调查分析工作;选择信誉好、技术实力过硬的设计方和承包方来承担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并做好监督管理工作;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提高决策者的素质;重视决策的执行与反馈工作。

参考文献:

[1]吴小刚,张土乔.建筑工程的风险识别及评价方法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14(8)

[2]卿姚.我国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1,4(33)

[3]顾孟迪,雷鹏.《风险管理》.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篇2

【关键词】 网络营销;物流服务;电子商务

一、网络营销简介

网络营销是指企业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媒介和手段而进行的各种营销活动(包括网络调研、网络新产品开发、网络促销、网络分销、网络服务等)的总称。网络营销根据其实现的方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营销指企业利用一切计算机网络(包括Intranet企业内部网、EDI行业系统专线网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进行的营销活动,而狭义的网络营销专指国际互联网络营销。

二、网络营销的优势

1.网络营销能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网络营销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网络消费者拥有比任何时候更大的选择自由,可以不受时域和地域的限制,寻求满意的商品和服务,甚至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定制产品及购物。

2.网络营销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营销目标。网络营销管理强调顾客、成本、方便和沟通的4C’S营销理念,企业从产品的市场调查开始到构思、设计、生产、销售、服务及信息反馈阶段都要充分考虑消费者的需求和意愿。企业可通过电子公告栏和电子邮件等方式,以极低成本在营销的全过程中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的信息搜集,消费者有机会对产品从设计、定价到服务等一系列问题发表意见。这种双向互动的沟通方式提高了消费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它能使企业的营销决策有的放矢,从根本上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帮助企业实现全过程的营销目标。

3.网络营销可以提高消费者的购物效率。信息社会生活的快节奏使消费者用于在商店购物的时间越来越短,人们越来越珍惜闲暇时间,越来越希望把闲暇时间用在一些有益于身心的活动,充分地享受生活。在传统的购物方式下,消费者为购买商品必须在时间和精力上做出很大的付出。消费者通过网络购物,在获得大量信息和得到乐趣的同时,在办公室或家中点过鼠标就能在瞬间轻松地完成购物,这种互动性的个性化服务,缩短了消费者购物整个过程,提高了购物的效率。

4.可有利于企业降低经营成本。网络媒介具有传播范围广 、速度快、无地域限制等特点,有利于提高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率,增强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效果,降低企业营销信息传播的成本。其次,网络营销能为企业节省巨额的促销和流通费用,并能绕过中间商实现产品直销,无店面经营,能帮助企业减轻库存压力,降低经营成本。消费者也可以在全球范围内找寻最优惠的价格,甚至可直接向生产者订货,能以最低的价格实现购买。

三、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环境的变化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物流企业是提供上述服务的实体或组织。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企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信息化的普及。物流的灵魂在系统,物流的关键在管理,各种信息技术在物流行业的应用日趋广泛,而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电子商务部门已经成为现代物流企业中不可缺少的核心力量,为实施网络营销提供了技术基础。

2.竞争对手多样化。网络使大量的商业信息透明化、全面化、实时化,使自己的竞争优势非常容易被竞争对手所熟知、模仿并超越,物流行业技术壁垒也较低,也使物流企业面临着众多其他类似企业的竞争。

3.客户需求多样化。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企业与客户间存在比传统商务环境下更多的接触点:电子邮件、呼叫中心、网站留言、专用的支付手段和合作伙伴的内部网或外部网等,方便了客户对企业行为的反馈,也增加了客户对企业的期望,客户要求享受快速、及时、便利和快速响应的服务,增加了物流企业的管理难度。

四、物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创造的竞争优势

1.物流企业网络营销介绍。物流网络营销是现代物流企业以整合营销理论(4P组合: 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为基础,利用Internet技术手段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以达到开拓市场、增加盈利为目标的经营过程。它是直接市场营销的最新形式,是由Internet替代了报刊、邮件、电话、电视等中介媒体,其实质是利用 Internet对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各环节进行跟踪服务,自始至终贯穿在物流企业经营的全过程,包括市场调查、客户分析、产品开发、销售策略、反馈信息等环节。

2.物流企业采用网络营销创造的竟争优势。网络营销是一种创新的营销方式,物流企业采用网络营销能创造出以下的竞争优势。

(1)网络营销是一种创新的营销行为。通过采用网络营销,物流企业能够敏锐地紧跟商业环境特别是营销环境的变化,迅速地响应客户的需求。

(2)网络营销的成本低。相对于传统营销来说,投入的成本较低,国外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企业在获得同等收益的情况下,对网络营销的投入是传统营销方式投入的1/10,信息到达速度却是传统营销的5~8倍,使用网络获取信息的用户中,商业用户的比例高于接触传统营销工具的用户。

(3)符合客户的需求。就客户而言,越来越多的商业客户都已经能够通过网络来实现全部或部分的商业活动了,更喜欢与能应用网络开展业务的供应商进行交易。

(4)网络营销的效率高。指的是搜索引擎竞价排名广告和通过专业网站营销。

五、我国物流企业营销的现状

1.缺乏服务营销理念。物流服务业属于服务业,服务业与工业的最大不同在于产出的不同,工业的产出是有形的商品,服务业的产出是无形的服务。从根本上说,二者的营销策略是完全不同的,前者采取的是产品营销策略,后者采取的是服务营销策略。我国现有的物流服务企业多数是从传统物流产业转型而来的,采用的营销策略缺乏服务营销理念,仍然以产品营销策略为主,这些企业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从原有的产品营销策略向服务营销策略的转变问题。

2.物流企业服务营销策略模糊不清。我国的物流企业普遍不太注重运用合理的市场营销策略,来赢得客户对企业的信任,认为只要企业的硬件设施能够满足物流需求,就能够提供令客户满意的物流服务,在现代物流业中,物流企业的信用和形象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这一问题也必须通过恰当的服务营销策略来解决。

3.物流企业网络营销水平较低。首先网络营销是以互联网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活动,它贯穿物流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初期的信息、信息收集和开展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但许多物流企业对此并没有充分的认识,不知道如何管理、如何与客户沟通、如何开展网络营销,仍然采用传统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由于物流服务的种类太多,信息量太大,传统媒体如报纸、电视等,很难精确地把企业的服务能力的信息传递给目标客户和得到潜在客户和客户的及时反馈。其次物流企业的服务半径不一,特别是中小物流企业的服务半径有限,很难找到一种合适的媒体针对合适的服务半径进行营销活动,投入的广告费用通常得不到应有的回报。最后信息系统建设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多数物流企业网站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网络互动作用。

六、物流企业开展网络营销的策略

1.网站建设。这是企业开展网络营销活动的第一步。物流企业在开展这项工作时应制定预算计划,根据预算的高低、功能需求的复杂程度来设计适合自身业务状况的网站。设计网站的具体内容时,可以将公司的企业性质、注册资本、各种资质、业务范围、联系方式、运输资源等内容全部在网上进行公示,让合作者一目了然。为保证网上资料的及时性,公司可以指定专人负责资料的维护,上传公司的最新工作动态。

2.利用搜索引擎进行网络推广。在各大搜索引擎网站上登录网站或网页的网址。

3.在物流行业门户网站推广和参与搜索引擎竞价排名。为了更好地对企业进行推广,首先,选准著名的物流行业门户网站进行付费推广和提供物流信息化服务。其次,在搜索引擎上参与竞价排名,针对自身企业的状况,选择合适的关键词进行推广,当然,价格越高,被显示的时候排位越高,被显示的机会也越多。

4.通过专业行业网站进行网络推广。登录专业网站进行推广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专业网站是专门为物流需求企业设计的,相比搜索引擎设计的功能,更加适合用户的需要,也更能准确地把物流企业的能力传递给用户,推广成本非常低廉,甚至免费也能有一定的推广作用。

5.在专业网站网络广告。如果企业的营销预算比较充裕,也可采取网络广告的方式进行推广,这里所说的网络广告是指偏重于企业品牌、企业形象进行的网络营销推广活动。

6.E-mail直邮广告。通过向顾客邮箱发送定制信息的方式对自己的网站、服务产品进行宣传推广。

7.病毒营销。病毒营销是当今网络营销领域一种较新的营销模式,主要是选择病毒产品、确定易感人群、依靠这些传播者针对企业的产品信息进行不知不觉、免费的宣传推广。这种网络推广模式的成本较低,速度快,物流企业可以选取、培育部分忠诚客户作为服务产品信息的传播者,让这些客户去宣传推广物流公司的服务产品。

8.互惠链接。物流企业寻找与自己的网站具有互补性、相关性或潜在客户的站点,并向他们提出与自己的站点进行交互链接的要求,并在自己的网站上为合作伙伴的站点建立链接的一种网络营销手段。

9.电子公告版。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顾客了解物流行业市场动向,通常以开办热门话题论坛和开办网上俱乐部的方式进行。

10.会员网络社区聊天。通过在网上与访问者的直接接触,可以增加对物流服务的了解,树立主持人的形象,有效地促进网上销售。

11.营销效果评估。在搜索引擎制作竞价广告时,搜索引擎通常会出具点击报告,详细列举广告被展示和点击次数。公司自己的网站可以通过安装第三方免费的网站统计系统统计出访问网站的客户来源,以及通过什么关键词找到物流企业网站,物流企业可以根据这些信息对网络营销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估,以便确定下一阶段的营销计划。

许多行业的先锋企业都已经采用互联网技术为客户、合作伙伴提供信息服务和捕捉商机。目前,对于深刻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现代物流行业来说,在金融危机下,急需采用信息技术结合网络营销来摆脱困境、拓展市场、发展壮大企业、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物流企业利用网络营销,可以显著降低企业市场费用、节约交易成本和迅速反应客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16-0160-01

现代物流作为经济全球化与信息化产物,近年来一跃进入我国市场,以系统化的目标制定、集成化的功能,规范化的作业,市场化经营,电子化信息以及周全的服务,促进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物流人才的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培养一批符合我国国情的物流人才,成为各大院校进行物流管理教育的重心。

一、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

现代物流作为一种新兴物流模式,刺激着物流人才的培养,而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都存在不足。

(一)物流人才数量上供不应求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物流的认识,仍停留在产品出厂后的包装、运输、装卸、仓储,其操作很大成分是人力,不需要高技术含量,这就直接影响物流人员的教育与学习。在物流人才培养上缺乏相应的教育保障,很多高校没有物流专业,有的高校虽然开设了此课程,但其招收人数或是报考人数较少,例如我国目前高校就读物流专业的学生总数不足10万人,就2011年应届毕业生来看,仅占总毕业人数的二十分之一,这就造成现代物流人才的缺失。同时,由于教育水平与培养水平的限制,很多物流专业性人才,管理性人才不能满足物流行业发展的需求。

(二)物流人才低质量与市场需求高质量相矛盾

物流作为一种新名词,被引进市场,刺激着一些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出现,但是由于新事物的适应时间较长的原因,以及我国本身物流观念的落后,造成物流人才质量不高。现阶段,我国物流人才短缺,尤其是高、精、尖的专业性人才。物流行业独立发展性低,很多物流企业由一些运输企业或是仓储企业改造而来,这就造成经营管理中物流知识与理论的缺失,即使一些原来具有运输、包装、仓储等经验的管理人才进入物流行业,但是他们的管理知识结构,仍不能适应物流管理现代化,信息电子化,作业规范化等要求,造成了经验与实际想脱离。现阶段,物流人才的培养,对于高校来说是片空地,由于教学内容老化,教学模式僵化等,引起物流专业学生质量不高,这集中表现在,学生对企业物流管理水平的现状分析不到位,专业基础不扎实,专业实践能力较低等方面,这就直接造成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的高质量需求与物流人员低质量供应的矛盾发生,进而影响了物流行业的发展。

二、造就现代化物流人才的对策

现代物流不同于传统物流,其更讲究物流过程的信息电子化、管理智能化、手段现代化与服务系列化等,学校是物流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适应现代物流需要,面向现代物流的人才培养模式被引进教育,进行物流人才专业化、实践化培养,成为造就现代物流人才的主要途径。

(一)加强培养“硬件”投入,扩大物流人才基数

物流人才数量的缺失,是物流行业发展的直接阻碍,这就要求进行“硬件”扩展,为培养物流人才创造广大的空间。

一方面,扩大高校人才培养基地。到目前为止,开设物流专业的学校较少,有的学校岁有相关专业的设置,但在招生人数上偏少,这就直接造成物流人才基数小,不能达到市场的实际需求,所以,以资金支持、设备投入、专业设置等方式加大学校物流学生的吸纳,成为扩大物流人才基数的首要条件。另一方面,吸纳高级物流人员。就我国现阶段物流发展来看,专业物流人才数量小,其直接的增加途径就是对外员的吸纳,这就要求政府以及各类物流企业以积极的态度展开外员引进,确保国外高端物流人才为我所用。

(二)提升“综合软实力”,提升物流人才质量

一是,树立现代物流培养目标。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管理者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实际教育的开展,在物流人才培养中,必须要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支撑。物流是一个科学而系统的业务领域,其设计领域的规模性与丰富性是任何一个流通行业为所能及的,这就要求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以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业务能力与人文素养相结合的思想指导教学,使学生真正成为适应现代化需要的物流人才。

二是,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完善课程体系。由于物流学学科的综合性,要求在其课程设置中将经济学、工程学、管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引进课程教育之中,使学生全面化的掌握物流基础知识,但是,在引进内同教学过程中必须以学生实际与我国市场实际为出发点,建立既能适应市场需求又能提升学生物流能力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中以基本知识的传授为基础,如运输、包装、配送、制单结汇等;以能力提升为发展方向,如在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引进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运用IT技术能力的培养等,针对我国国情充实新课程,如电子商务、供应链流程、物流成本分析等,以保证物流专业学生的专业化能力与全面化知识的提升。

三是,充实师资力量。教师素质高低直接关系教学成败,直接影响学生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提升教师专业素质。通过教师物流专业培训,加强教师间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吸纳先进教师等方式,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建设一支数量相当,结构合理,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另一方面,加强教师思想建设。教师为人师表,其自身素养对学生默化这学生的品格,这就要求加强教师思想建设,以传统文化、人文培训等方式提升教师人文素养,以达到为学生树立良好到的示范,促使学生思想素质的实现的目的。

四是,加强实践培训。物流业操作性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直接决定着学生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这就要求展开实践性教学。一是,积极创设实践情境,通过案例讲述、模拟训练等,促使学生操作性训练;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查、实地考察以及企业实习等,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创设条件,展开学校与物流企业的合作,为学生实践提供实践场所,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我国物流实践性人才需求的实现。

三、总结

我国物流人才需求现状决定了物流人才的培养方向,只有充实物流人才数量,全面提升物流人才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才能适应物流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覃家锐.我国物流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5.

[2]吴峰.国内外物流人才教育比较分析与启示研究[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4.

篇4

       

        一、引言

  冷链是根据物品特性,为保持其品质而采用的从生产到消费的 过程中始终处于低温状态的物流网络。冷链物流是一种新兴的物流 方式,对于保障食品安全,降低食品和农产品损耗具有重要的意义,尤其是近年来以“互联网+农产品+冷链”为特色的生鲜电商成为 物流行业的亮点。据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预计 为521亿元,且年均增长将保持在50%以上(如表1),更是对冷链 物流专业人才提出了非常迫切需求。

 

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起步晚,冷链物流人才相当缺乏,目前国 内大多数高校物流类专业尚未开设冷链物流相关课程,基于冷链物 流的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我校自2004年成立 开始就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学科与专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在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委和学校的共同资助下建立了国内首座“冷链物流技术 条件仿真试验台”之后又完善相关生化检测功能和模拟计算软件, 该试验台可模拟各种气象条件下冷却储藏、运输设备、货物的各种 状况。在冷链物流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我校依托冷链物流技术试验 平台,开设了特色课程“冷链运输管理’、“食品冷冻学”并为本 科生和研究生开设了相应的实验项目,每年约四分之一的本科生毕 业论文或设计均以冷链物流为专题:有3届全国挑战杯作品均以冷 链为研究对象,所完成的作品分别获国赛一等奖、国赛交叉创新二等奖、省赛特等奖、省赛二等奖等,在冷链物流教学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

 

二、“二位一体”基本思路

 

物流管理专业是以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的新兴专 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1]。因此要求学生在毕业论文环节中,能够应用物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实习,发现 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社会输送懂技术、会管理的人才。因此,鉴于 物流管理专业偏于工科要求和应用性强的特殊性,有必要在物流管 理人才的培养中引入工程化教育这_理念。[2我们在冷链物流的本 科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基本思路(图1),即整个毕业设计应包括市场调查、冷链实验和物流方案3个部 分,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其中,市场调查是冷链实验的基 础,即冷链物流实验方案必须以实际的食品或农产品物流过程为参 照:而冷链实验又是物流方案的基础,物流方案和措施的制定必须 基于实验结果,有的放矢,不能泛泛而谈。

 

冷链物流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主要对象是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花卉、药品等,因此 技术性和工程化色彩较浓,如果没有具体食品的冷链物流实验做支 撑,没有市场调查掌握的第一手资料,物流方案肯定没有针对性, 也就没有深度,达不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但是,如果单 纯以一个冷链物流实验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设计,则对物 流管理的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应用不够,毕竟我们是管理类专业, 不同于食品和制冷类专业,必须将设计重点放在物流方案的制定 上。冷链实验结果仅是对物流方案和措施的设计提供量化的支撑。

 

三、实践分析

 

毕业设计一般包括选题阶段、调查和实验阶段、论文撰写阶 段。目前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环节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一是选题难,据我们调查,大部分学生在论文选题阶段花费的时间 要1~2个月,有的甚至更长;二是管理难,目前,很多高校毕业实习、考研、找工作和撰写论文在同一时间内进行,在以就业为导向 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学生整天忙于实习和找工作,无暇参加讨论、 调研和写论文。一些指导教师鉴于当前的形势,也对这种行为网开 —面,往往只在毕业论文的最后阶段,才将学生召回,平时疏于指 导;三是难综合应用,论文往往只能针对物流管理的某个方面进行 较深入的研究,既没有深度,也没有广度。3针对以上问题,我们 进行了以下探索和实践。

 

(一)结合项目提供设计选题

 

近年来,我校冷链物流团队承担和完成了几十项相关研究课 题,在国内系统开展冷藏物流技术条件的试验研究,先后承担了包 括东亚运输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等在内的_系列国 际、国内冷链物流项目。在选题环节,鼓励指导教师根据自身的专 业特长和承担的课题,提供毕业设计选题;并在召开选题动员会 时,洋细介绍自己指导毕业设计的课题来源、主要内容以及要求, 吸引有兴趣的主动报名参加。由于毕业设计来源于指导教师的课 题,简化了选题环节,又基本上杜绝了抄袭和雷同的现象。如指导 教师根据承担的生鲜农产品物流安全方面项目,分别提供了木瓜、 龙眼、荔枝、鲩鱼、鲫鱼、冷鲜牛肉等品类的冷链物流设计选题。 而且,部分指导教师改进论文选题方式,采用将毕业设计与学生科 技创新等活动相结合起来等形式,使学生更顺利地进入毕业设计 阶段。

 

要求指导教师根据课题编制设计任务书。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教 师承担了较多的食品冷链物流方面的课题,积累了丰富的案例和素 材。以此为基础,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对编制设计任务 书。设计任务书不是课题项目的简单分解,而是在其中加入对物流 管理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杨桃冷链物流实 验及物流方案设计”任务书中,要求通过杨桃供应链问卷调查,结 合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确定实验的关键指标,模拟杨桃从采摘、贮 藏、运输到销售的全过程,研究不同温度变化对采后杨桃品质的影 响,最后,从运输方式选择、货物摆放、基础设施建设、人员素质 等方面提出了杨桃冷链物流的改进措施。教师的科研项目与学生的 毕业设计相结合,解决了教师精力分散、指导时间不够等问题,部 分优秀毕业设计成果成为指导老师课题研究的一部分。根据我们4 年来的实践,教师和学生对毕业设计也是非常欢迎的。2011年即有 17%的毕业生参加毕业设计,2012年后参加毕业设计的人数均超过二分之一(如表2)。

 

(二)加强调查和实验阶段的过程控制

 

目前,学生在冷链物流毕业设计过程中,基本上需要指导教师 “手把手”教,否则其往往不知如何开展,所以必须加强过程控制,保持经常联系。要求参加冷链物流毕业设计的学生,首先要在大四 第一个学期末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明确市场调查和冷链实验的时 间,最好在1个月之内集中完成市场调查和实验:在调查和实验阶 段,要求学生不能外出实习,将学生分成若干2〜3人的小组,指定 小组长负责管理。指导教师除了每周在指定的地点进行答疑外,还 要针对每个学生的情况进行日常指导。如针对进行冷链物流实验的 学生,首先要带领他们到食品生产和物流企业进行调查,然后制定洋细的实验方案、指导实验工具的使用,最后进行实验数据分析和 提出物流管理改进措施,每一个步骤都有具体的时间和目标。

 

这个过程中,冷链实验方案的制定是重点。冷链物流实验方案 制定好坏,直接影响实验的结果和毕业设计的质量。因此,冷链物 流实验方案在调查的基础上,要明确实验流程图、实验材料制备和 实验方法。如针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杨桃冷链物流实验及物流方案 设计”将实验分为A、B、C、D四组,其中A组:1°C条件下运输 24h,置于1°C陈列柜销售2天;B组:5°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 5C陈列柜销售2天;C组:常温30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常温 30C陈列柜销售2天;D组(包装组):用微孔聚乙烯保鲜包装袋 对新鲜杨桃进行单果套袋包装,5C条件下运输24h,置于5C陈列 柜销售2天。对每一组实验,要求注明实验开始时间、检测间隔时 间、检测指标,且有洋细记录表格。对冷链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及 时纠正,甚至重新制定方案。

 

(二)提供必要的经费和政策支持

 

基于冷链物流实验的毕业设计必须提供冷链物流模拟和相关检 测的设施和设备。随着学生数量增加,实验室资源越来越紧张,因 此必须在大四第一学期末排好实验室使用表,确定各小组的具体实 验时间,每组实验时间一般不超过2周。此外,冷链物流实验需要 购置原材料、检测试剂、试纸等,可能会产生较大的费用。一方面 可以从指导教师科研项目中支持一部分,另外,尽力争取学校、企 业的经费支持,最好校企合作能解决一部分经费、场地、设备仪器 等问题。

 

另外,目前来看冷链物流毕业设计还处于探索阶段,相比论文 写作而言,指导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更多的时间,因此在评价指标和 要求方面,可能需要适当降低。如冷链物流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可以 适当放低要求,毕竟对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的目 的是提高学生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能将大部分时间放在 重复性的实验过程上。另外,还可以适当取消外文文献研究的硬性 要求,重视对毕业设计本身的评阅和考核,让学生把主要的精力都 放在有效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毕业设计的撰写等核心工作上。在答 辩过程中,可以对毕业设计的创新性不予要求。

 

四、结语

 

冷链物流和生鲜电商的迅猛发展对冷链人才培养提出了急迫需 求。在毕业论文环节中引入冷链物流毕业设计,可以加强学生应用 能力、动手能力和工程设计能力培养,突出专业特色,解决本科毕 业论文难选题、难创新、难管理、难综合应用等问题,实现培养应 用型人才的目标。不过,需要强调的是: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 毕业设计仍然是毕业论文的补充,应当根据本专业特色和师资情 况,针对部分毕业生提供该选项,并保持怡当比例。

 

【作者】 邹毅峰; 谢如鹤; 刘广海;

篇5

[关键词]物流企业;人才需求;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9-0025-02

近些年来,山西省持续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不断扩大规模,但在此过程中物流人才的匮乏始终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尽管近些年各大高校不断增加物流管理相关专业的招生数量,但由于能力培养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偏差,因此出现了物流专业毕业生难就业与物流企业人才短缺的现象。为了培养出符合需求的物流人才,对山西省范围内大中型物流企业及省外部分知名物流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展开了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研究,为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启示。

1调查的基本情况

1.1调查目的与方法

为了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切实体现目前物流发展对人才各方面能力培养的要求,使专业建设与企业对人才的能力要求相对应,围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改过程中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社会调研。

本次调研采取现场考察、深入访谈、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现场考察与深入访谈阶段:深入6家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物流企业,对企业物流管理流程、岗位设置、所需人才的能力要素进行考察和深入访问;问卷调查阶段:运用传真、网络、实地走访等手段,对企业进行书面问卷访问调查。

1.2调查对象

山西省范围内的大中型物流企业、大型连锁超市、其他相关企业及其他省份部分知名物流企业。

1.3调查内容

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50份。问卷主要就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能力需求问题展开调查。

2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2.1专业能力

通过调查,企业常见的物流岗位对其专业能力的要求如下:

(1)物流营销人员。具备市场营销专业知识、较强的写作与会话能力,能够与客户沟通,并熟练应用商务谈判技巧,掌握如何起草和签订交易合同。

(2)仓库管理员。掌握物流对象的属性、特征,物料的领用、发放流程及商品养护,能熟练运用相应的仓库管理系统,具备一定的信息资源管理能力。

(3)运输调度员。具备一定的运输专业知识,能够运用运输管理系统进行合理调度并指挥运输事务。

(4)运输业务员。能够熟练处理运输业务,会独立填写各种运输单据,可以与客户进行有效沟通。

(5)货运员。掌握市场调查的流程和方法,能完成货品验收工作,安排货运及其路线。

(6)配送人员。能根据物料的特点安排库房,并能设计合理的配送路线,同时知道各种物料搬运过程中的要求,能较好的处理突发事故。

(7)客服人员。熟悉物流整体运作流程的设计,具备较强协调及处理各类突发事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8)财务人员。具备财会工作能力。

(9)拓展岗位。包括仓储配送业务主管、运输车队队长、物流信息管理员、仓储配送业务部经理、物流运输部经理、信息管理部经理、市场部经理等。要求具备客户关系管理能力、市场推广与开拓能力、供应链管理能力、人才资源管理能力、资本运营管理能力。掌握生产组织的管理方法,具有一定组织协调能力与学习能力并且可以熟练运用生产现场管理方法。此外,还应具备较强的执行、沟通、协调及处理现场突发事件的能力。

2.2实践要求

本次调研中,有16%的物流企业要求应聘者有3年以上的同行从业经验,62%的物流企业要求有1年以上同业从业经验。由此可见,大多数企业更愿意接受有工作经验的新员工,这些企业认为,对物流行业而言,经验非常重要。因此,学生需要用一定的时间到企业的各个部门中去进行实习,了解物流企业各个部门的工作流程和物流需求,熟悉各个岗位的工作特点和工作情况。

但也有11家企业表示工作经验无所谓,这些企业认为,物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行业,需要新鲜血液,所以希望招收一部分年轻的员工,因此在工作经验方面不做过多要求。

2.3职业资格要求

本次调研中,32%的企业认为根据应聘者是否具备职业资格证能帮助他们选择相关岗位、相关层次的人才,42%的企业对职业资格证书只作一定的参考,18%的企业认为大部分职业资格证书不具备针对性,难以帮助其选拔人才,还有8%的企业完全不参考是否具有职业资格证书。

从目前企业对物流职业资格的要求看,以助理物流师、物流师、报关员等为主,要求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的原因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是满足国家的必须持证上岗要求;二是检测学生是否了解和掌握物流管理专业技术职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考查学生能否达到物流专业工作岗位的相应资格要求。

2.4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

目前,许多物流公司除了要求员工的英语水平在四级以上之外,对专业英语的要求也趋于具体,例如熟练阅读、填写各种物流单据。对于从事国际物流的企业更是如此。调查显示,30%的用人单位,要求具备外语应用与国际交流能力。34%的企业认为针对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要求,28%的企业要求能处理一些英文单证和资料,只有8%的企业不作要求。

计算机应用方面,被调查企业在招聘时的要求是:23家企业认为不同的岗位对员工的计算机应用水平的要求也不同,17家企业要求至少能进行基本操作,7家企业要求具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只有3家企业对此不作要求。这是由于数据分析、撰写报告以及商业信函往来,都要求具备相应的能力。此外企业也日益关注员工的物流信息管理能力,这是工作岗位的需要,也是物流现代化的要求。

2.5其他能力

在对部分企业进行深度访问时,发现众多企业多次强调员工的综合能力,其中比较看重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表达能力。这是自我展示、与人沟通的关键,也是现代物流企业对员工综合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公关交际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都取决于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能力。许多企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许多毕业生都要在工作后根据自身能力的不足进行选择性充电,一是提高自身学历层次;二是学习新的技术,提高自身竞争能力,增加转岗机会,谋求更好的待遇和发展。因此提高自学能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3)心理承受能力。包括自信心、环境适应能力、承受挫折及风险的能力,以及完成任务时的独立性等。

(4)交际能力。众多企业看重的是复合型物流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可以处理好日常物流工作,还有较强的公关能力,能在企业与外界发生联系时发挥重要作用。

2.6学历要求

从物流岗位学历需求看,物流企业对大专学历的需求排在第一位,均值高达63.8%。大多数企业都希望自己的管理层除了具备相当的经验之外,还具备实际的物流经营能力与设备操作能力。而物流专业的本科以上学历的学生大多只有理论,远远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而高职院校毕业的专科学生则正好填补了这一空白;大专院校毕业生对工资、待遇的预期相对略低。因此,就目前来看企业对大专学历的员工需求较高。

2.7性别要求

通过对物流企业的调查发现,在招聘时对性别的要求较前些年有很大不同,突出表现在女性员工的需求比重有所增加。细究原因,发现随着物流现代化的不断加强,物流岗位的逐渐完善,采购、物流信息处理、客户服务管理、单证制作、物流市场信息调查、物流成本核算等许多岗位所占比重日益增加,对于性别的要求就越为模糊。但个别特殊岗位如包装员、仓库管理人员、设备操作员等仍倾向于招聘男性员工,因此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对男女生的专项技能有所侧重。

3对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3.1夯实基础,提高技能

大专院校毕业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在物流行业中尚有较强的优势与竞争力。鼓舞学生打好专业知识基础的同时,苦练技能,这样才能拥有大专院校毕业生的综合竞争力。不断完善校内物流模拟实训室,配备像模拟立体仓库、自动拣货链、电子标签货架、打包机、自动化流水生产线等物流设施设备,对学生进行系统规范的模拟实际岗位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以便让他们在课外时间在校内就能得到最直接的操作体验,不断积累操作方面的经验,从而达到提高基本职业素质的目的。

3.2校企合作,理论与实践对接

加强校企合作,进一步做好实习工作,与物流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关系,以便给学生提供更多更广的实习机会,在有限的实习时间内获得更多的实践经验,提高自身能力,为正式步入物流行业储备能量。

此外,与企业共同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本着“理论+实例+案例分析”的编写原则,根据不同的专业课程内容要求,运用合力弥补各自的不足,尽力做到教材与物流行业发展现状同步,最大限度地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对接。

3.3积极推进“双证式”教学

辅导和鼓励学生参加物流职业资格考试以及各种物流比赛,积极推进“双证式”教学,将物流职业资格证书培训内容课程化,把物流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中涉及的内容和技能写入相关的教材中去。加大对资格考试及专业大赛的培训力度,使更多的学生拿到物流专业的资格证书和大赛的认可,锻炼自身的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提高就业门槛。

3.4根据性别侧重不同的能力培养

由于物流行业对不同性别员工的能力要求有所不同,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除了基础理论知识教授及基本技能训练之外,还应该对男女生的专项技能有所侧重,如:男生侧重于仓储、运输等实物操作;而女生则更多侧重数据处理与客户服务等信息处理的相关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能力,发挥学生的优势。

3.5重视综合能力培养

在企业中最需要的人才不仅可以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还能够对这些知识灵活运用。对高职物流专业学生的培养在侧重于职业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培养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学习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此外还要对专业外语以及计算机等工具应用能力作较高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扎实基础、综合性知识体系以及较高综合素质的物流人才。

参考文献:

[1]瞿群臻,马杰,唐梦雪.上海2010—2015年物流人才需求预测及对策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1(10).

[2]胡春秀,李蜀湘,涂岭.我国物流人才需求及岗位能力分析[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篇6

【关键词】物流 信息化建设 现状 对策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物流行业的更是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的,物流信息化水平决定着物流企业发展的水平,对行业和企业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究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对物流信息化发展提出建议具有极大的意义。

一、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分析

在信息化深化发展的今天,国家对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很重视,并通过加大投入的方式,支持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目前,我国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有很多企业以物流信息建设为重心,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另外,很多企业也把构建信息平台作为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重点内容,积极利用一些新兴的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普遍受到关注。但不能说我国的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很高,据调查表明,虽然有五六成的企业进行了信息化投资,但有很多企业信息化投资率不高,有的甚至不足1%,即使是信息化建设投资率率大的企业,投资率也不过10%,因此,虽然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收到重视,但投资率不高依然是客观存在的问题,这就影响企业资源的有效配置,影响物流行业,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深化发展。这里从两方面着手分析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一)物流企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

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日美等发达国家。近年来,虽然我国物流行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与日美等发达国家相比,物流行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是很低的,最明显地表现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信息化建设力度不足,影响到物流信息的有效沟通,影响到企业的深化发展,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背景下,这制约了物流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第二、有些企业信息系统使用情况不佳。现在,基本上所用的物流企业为了业务发展的需要,都购买了物流信息系统,但有很多企业信息系统的使用情况不佳。这主要是因为,物流业务和流程具有很强的个性化发展特点,每个物流企业的物流流程基本都不一样,而物流信息系统的设置具有统一性的特点,很多企业在购买信息系统之后,发现与自己的物流流程不符合,使用不方便,因此,导致信息使用系统不理想。

(二)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的现状

物流企业主要依赖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进行商业活动,这种公共服务平台的载体是物流信息平台,因此,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也决定着物流信息化服务的水平和质量。物流信息平台是指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对区域内的物流活动进行相关数据管理的通用信息交换平台,这是物流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支撑物流信息化发展的关键平台。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平台的种类丰富,既有区域平台,还有为港口、园区等提供服务的物流信息平台,平台的建设极大地满足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虽然我国的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迅速,但在发展中还是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的,具体表现为:第一,现在我国物流信息平台运营主体主要有政府和企业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信息平台建设方面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以政府为主的模式,虽然物流信息平台的公益性特点较强,但由于政府负责,后期资金投入得不到有效保证,同时对市场也很难准确把握。而以企业模式建设的信息平台,虽然能够积极对市场动向进行把握,但其对信息平台的资源整合能力不强,系统规划缺乏相应的人才和资金投入,平台建设方面也存在较大的问题。第二,物流信息平台的盈利能力不强。现在,物流信息平台缺乏良好的商业运营模式,缺乏完善的市场调查和雄厚的资金支持,导致盈利能力不足,这样,平台的发展就受到很大的影响,难以为物流行业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三)物流信息人才紧缺

现代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要的懂得信息技术的物流复合型人才,虽然,现在大多数专业学校都开设的有物流专业,也向社会输入了大量的物流人才,这些人才也掌握了物流专业的基础知识,但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处理能力,缺乏技术上和商业模式下的运营能力,缺乏岗位适应和创新能力,学校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行业的现实发展需要,人才的缺失也是制约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一)加大资金投入进行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信息化建设需要行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努力,多方筹措资金,加大资金投入,这是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目前,影响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是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如果社会和企业能够共同努力解决了这个问题,就能有效解决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供需矛盾的问题,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发展。

(二)定制开发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企业的业务和流程具有个性化的特点,要保证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有效实现物流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作为企业本身就需要积极与信息开发公司进行沟通、不断磋商,把自己的业务特点和流程特点与信息开放公司交流,这样,开发公司才能根据企业的现实需要开发出个性化的信息系统,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只有实现信息系统的定制开发,信息系统才能在物流企业中得到最广泛的应用。

(三)各方努力做好物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

物流信息服务平台是物流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重要途径,因此,各方要共同努力做好信息化服务平台的建设。作为国家,要重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在信息服务平台建成之后,要对其进行持久的关注,加大资金投入,充分了解市场动向,完善服务平台的质量,提高其公益价值。政府也需要组织大量优秀的专业人士,进行服务平台的开发,不断完善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提高其服务质量。作为企业,也要认识到,开发信息平台对企业盈利的重要性,加大资金投入,对服务平台的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加大资源整合力度,通过不断实践,提高平台的服务质量。

(四)各方努力加大物流专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能够与行业发展挂钩,努力培养出能够满足现代物流行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这对于解决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具有积极地意义。作为企业,也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对现有的物流行业上岗人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活动,通过培训提高在岗人员的物流信息化处理水平,企业也可以从相关信息业的从业人员中选拔人才,对其进行物流专业知识培训,使其能够尽快上岗,以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作为国家要充分认识到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能够积极组织专家制定出统一的物流专业评估标准,规定物流专业学生考核的核心课程,把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纳入其中,以此方式督促各级学校能够用最前沿的知识培养学生,使学生在就业后就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五)物流行业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信息技术

现在,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水平低于世界先进国家,因此,我国的物流行业在全球化背景下,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要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物流信息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的内容涉及到多方面: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条码技术、无线射频技术、GIS技术、GPS技术、EDI技术、QP技术等等,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企业对物流管理的水平,完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积极构建联合的电子商务平台,有效促进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

另外,作为企业也需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在企业内部实现智能化运输系统建设,积极构建全国和区域性的物流信息平台,有效实现供需信息的交流。同时,要加强物流与电子商务的融合,建立一体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立具有广泛兼容性的数据库,以此方式,在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实现企业效益的有效提升。

(六)政府努力改善物流信息化的基础环境

虽然,我国政府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但我国物流信息化基础环境不是很理想,因此,政府部门不经要把物流信息化建设纳入规划,还必须做出更有利于推动物流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决策,通过有效方式激发物流信息化的社会需要,通过这种方式,推动物流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水平,为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总之,物流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建设完善,我国物流行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很存在一定的不足,作为国家社会和物流企业本身,要积极努力解决物流信息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全球化背景下,引进国外先进单位物流信息技术手段,加大资金投入,加大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等等,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我国物流行业信息化的深化发展,只有这样,我国物流企业才能在竞争激励的背景下,有效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与客户沟通,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企业的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白晨星.我国现代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0(06).

篇7

[关键词]物流;高校;地方经济;现状;问题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1-0141-01

1 物流特色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

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然而,就目前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而言,还很难完全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就辽宁的发展战略来说,装备制造业以及物流将是其未来重点发展的方向。现如今,辽宁省的沈阳市、大连、营口等都是物流行业发展的重要区域,使得辽宁省物流行业服务等多种产业,成为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地域。随着物流行业的迅猛发展,辽宁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为实现“服务地方经济”的教育理念,采取“以学生为根本,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需求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教育模式,从“技能型”、“科技创新型”、“社会适应型”、“外语交流型”等方面着手,借以凸现物流高校现代服务的特色。具体如下:

1.1 物流专业的建设目标

高等院校的物流专业结合辽宁省各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以教学改革的形式,加强对物流管理专业内涵的建设,在有限的时间内将物流专业与物流行业紧密联系,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目标,实施定向培养,充分体现高等院校物流专业的以需为教。

1.2 物流专业的人才培养

首先,以应用型人才为基础,即高校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学生理论基础较强的同时要求其专业实践操作能力也要强。其次,渗透科技创新意识,要求学生在校期间,结合本身物流实际发展情况,实施科研创新,推动物流行业的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发展。最后,鉴于我省物流行业有国外知名企业的加入,在物流教学中对学生的外语水平进行稳步提高,借以完善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

1.3 物流专业内容与培养方式的创新

第一,专业明确定位,凸现地方特色。物流专业在开展过程中以辽宁省物流行业发展以及岗位需求为基准点,以需定专业建设,进而确保物流专业教学内容的开展更好的服务地方经济。第二,强化物流实践教学,凸现物流职业特色。物流教学开展过程中,以“订单式”的培养方式来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高校物流培养人才的职业特色。第三,创新教学模式,凸现物流专业的开放特色。采取校企结合的基地训练模式,以开放性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使科研成果更好地服务物流行业的发展。

2 物流特色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1 行业需求与专业供给脱钩

地方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教学内容方面没有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及时更新,多年来教材用的都是一个版本,使得专业内容滞后、模仿性严重,毫无创新可言,同时其设计的方案等在现实社会中已经被淘汰。如:在辽宁某一大学的物流专业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内容与中文系、英语系、机械系的教科内容、教学模式一模一样,没有明显的差异性,无法突出其专业的性质和优越性。不是根据行业的需求而设计的,很容易造成滞后、脱节的现象。现如今辽宁省物流区的建成,国内外知名物流行业的入驻,使得辽宁省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要求也逐渐提升。辽宁省物流所需要的人才首先需要具备的是创新,物流高校毕业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不能满足行业就业熟手需求。这样在人才市场方面出现物流专业人才的匮乏,使得物流行业需求和专业供给脱钩,目前,物流专业人才已经被列为12紧缺人才之一,其缺口高达2万人左右。

2.2 物流发展信息化、现代化较低

随着信息时代的迅猛发展,现如今各行各业都开始向信息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然而辽宁省作为物流行业的重要枢纽地域,其物流企业大都还采取传统的封闭运作,这样一来物流信息数据的多、大、烦琐很容易导致物流系统工作效率的低下,同时,运输的东西涉及面广、信息更新的速度快,物流行业对于信息缺乏整体性的规划,使得信息失真的现象频频发生。这样一来,物流信息的失真、更新慢等不能对生产、销售方面提供有效帮助和支持。这一切的原因都在于辽宁省物流行业信息体制发展的不完善,没有吸纳专业的高校人才,还不能有效地将信息化与物流发展相融合。如:辽宁省物流企业大都是由运输企业、仓储企业转型而来,综合服务和运作经验欠缺,不能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同时,目前辽宁省物流园区的企业采取的是封闭式的信息运作,物流信息数据交换难度大,其信息化不够,物流信息管理严重匮乏,其物流管理人员还是原来的仓储人员,年龄一般较大、对现代的高科技等毫无接触,呈现陌生现象,而高校毕业生当面对物流行业没有信息设备时,在心理上对物流行业形成一种很大的落差,产生抵触心理,而选择与自己专业不相关的行业就业,这样一来,高校物流专业的突出性不能与物流行业相融合,使得物流管理呈现落后化,迫切需要的是物流特色的专业化、现代化、信息化等。

2.3 现代物流发展结构的矛盾性

辽宁省现代物流行业的供求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商业企业和生产企业在开发方面仍受思想的束缚,以自我为中心,采取封闭式的物流运行模式,对第三方物流有效利用很少,这样一来使得高校搜索社会需求、搜索市场信息意愿不强烈,与地方企业、事业单位和地方政府进行合作的领域仍然比较狭窄,层次比较低,缺乏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所需要的常态化管理机制。物流作为一个服务性的企业,需要结合当地的市场需求,需求做严密的市场调查,进而及时的调整经营方案,最大限度的降低物流成本。然而,就目前辽宁省的物流企业与高校之间形成一种恶性关系,即高校对物流发展的态度不明确,物流企业抵触高校等第三方的介入等,使得高校物流特色与地方物流企业形成陌路,导致现代物流发展结构呈现矛盾性。

3 可行性对策研究

3.1 高校依据项目开发特色实训 培养特色人才服务地方经济高校积极参与行业项目,依据项目专项开发特色实训室,完善实训课程体系,提高实训教师比例。高校积极开展各类继续教育,承办政府和企业举办的各类培训班。高校创新培训科技成果推广员,开展课堂进企业,教师走出去,将科研成果推介到需要的企业。

3.2 高校全方位深入执行辽宁省校企战略合作 服务地方经济辽宁省各区人民政府已经与各高校拟定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各级政府充分发挥指挥及桥梁作用,加强行业与高校的高效对接,作为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开展科技研究和开发。高校从地方实际出发,可以和企业、地方政府共同搭建合作研究基地,有助于推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

3.3 高校多途径及时把握行业需求 直接服务地方经济

高校利用自身优势直接参与地方政府物流决策,充分发挥其在物流领域的专业优势,承担各类规划、政策研究、战略研究。定期进入行业企业,为地方经济出谋划策,搞技术更新、流程优化,提升行业自动化程度、经营管理水平。

篇8

现代物流业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金融管理技术,被认为是继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之后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国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中国现代物流业正处于上升阶段,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我们应明确专业建设目标,即为企事业单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从事物流服务项目运作的仓储理货员、物品保管员、叉车操作员、运输调度员、单证操作员等一线从业人员。满足实用性的要求,是一种技能型人才。

物流金融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和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通过该专业的教学,学生应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和物流金融学科的基本原理,掌握有关物流与金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国内外物流金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物流金融经营技能、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从事金融和物流工作的实际能力,成为能够从事物流金融实际业务和物流金融管理的应用型人才。

产业联动是国务院颁布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当中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中的一项重点工程。当前我国物流业与相关产业的联动依然不足,物流业的效能不能得到有效地体现。因此,物流业与服务型行业的联动就是一个发展趋势。由于我国物流业普遍以中小企业为主,企业规模不大,企业面临的融资压力较大。因此,增强物流业和金融保险等服务型产业的联动,有利于物流企业提高服务水平,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二、物流金融专业人才的现状及特征

1、现状

全国三千万货车司机,即将迎来“一卡通天下”的便利。2014年10月25日,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在杭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正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并宣布在中国公路物流领域的支付等金融相关领域展开合作。这是中国银联首次进入公路物流领域,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一体”,涉及中国物流行业上亿人群、百亿物资支付的物流金融新时代即将到来。

目前,已运营的传化公路港全国平台网络体系,每天吞吐的货运量已近100万吨,日服务货运车辆20万辆;每年服务的车流量已达3000万辆次。尽管这组数据已经十分庞大,但它的背后,还有中国近4000多万家制造业商贸业企业,近1000万家物流企业,1400多万辆载重汽车,近3000万卡车司机,近亿的物流相关从业人员以及每年200万亿物资的流动和10万亿物流费用的流转。

从中国银联与传化集团的合作可以看出,物流金融所能产生的巨大经济效应,再加上它背后的巨额物资流动及物流费用,得出物流金融发展的市场前景是多么广阔。如果将所有发生物流的经济活动都考虑进来,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将是无处不在。

物流金融业务参与主体可分为物流企业和贷款银行。物流企业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监管方,在开展物流金融业务时一般都会正式设立物流金融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五种管理岗位,即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监管组长、监管员和审核员等岗位。银行作为物流金融业务的贷款方,一般会在银行组织架构下设置质押业务部,大致会设置两种管理岗位,即业务审查、贷后管理岗位。

2、特征

根据以上物流企业和银行的金融物流岗位设置情况,我们可以总结出物流金融行业在岗位设置、人才需求等方面出现的几点特征。

(1)营销职能在物流金融企业中进一步得到强化,营销型人才走俏物流金融业。从以上岗位调查资料不难看出,物流金融企业对市场营销类的人才有着不同程度的需求,并且与监管、单证制作和审核三种操作类岗位一起,成为物流金融业四大基层岗位类型和人才需求量最大的岗位群。根据市场需求,物流金融企业需要与银行合作,不断设计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以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物流企业需要接触各式各样的客户,说服客户接受这些新型的物流金融服务产品,可以说物流金融业兼具产品管理和客户管理的双重职能。过去,由于物流金融业垄断竞争的存在,物流金融产品类型单一、功能简单,市场营销在物流金融企业中一直得不到重视。随着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进军物流金融市场,物流金融企业争夺客户的竞争必然加剧,市场营销已成为物流金融企业经营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重要性得到进一步强化。可以预见,在物流金融企业设置大量营销岗位的同时,兼具物流金融业务知识和营销技巧的人才将成为物流金融业急需的人才类型。

(2)物流金融岗位人才结构性短缺矛盾仍然突出,监管经理、监管业务主管等岗位的供需存在较大缺口。最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物流企业开始涉足物流金融业务,对物流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呈现快速增长势头。但是国内每年培养的金融物流专业人才少之甚少,根本不能满足快速发展的物流金融业的人才需要。很多物流企业对仓管员等岗位的现有人员进行质押监管业务知识培训,然后将其调往物流金融业务部任职,这些人员只接受了简单的物流金融业务培训,大体可以胜任监管员、审核员等低层岗位工作。真正熟知物流金融业务模式、了解质押监管业务操作流程,会进行质押监管方案设计和质押监管各项管理、操作制度的建构,能参与监管业务的营销开发以及通晓监管点业务管理和操作的中、高层岗位,只有经过系统专业培训的人员才能胜任。因此,物流金融行业中、高层员工短缺问题依然突出。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北京中储物流责任有限公司、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西玉柴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等都相继了物流金融部门经理、操作主管或网点负责人等岗位的招聘公告,他们期望以高待遇加快引进物流金融高级人才,通过人才战略寻求在物流金融市场的快速扩张。

三、物流金融专业的学生能力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

1、能力要求

具有从事银行、保险、证券、期货的实务的操作能力。具有现代物流经营与管理的能力,掌握仓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具有从事物流金融具体业务工作的能力,如调查分析、方案设计、客户服务、产品推介、咨询服务、信息分析、融资、等工作的能力。掌握市场调查、市场预测和市场开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一定的策划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熟悉我国有关金融及银行业务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我国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分析、贷款管理、负债管理、风险管理及商业银行营销业务;熟悉我国有关保险业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际惯例。熟悉承保核保、客服保全、理赔给付、保险产品管理等保险业务流程,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熟悉保险公司资金运用的概况、方法、手段等,初步具备运用保险资金并使保险资金保值和增值的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创造能力。

2、知识结构要求

具有分析经济现象使用的数学、统计等定量分析知识。公文、调查分析报告等文体写作所需的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办公设备、手段运用的基本原理,熟练运用业务操作软件,并懂得简单的维护常识。掌握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公司财务等学科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并掌握与经济、物流、理财、金融、证券、保险、财务管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行业法规、监管规章。掌握每个专业岗位所必须的专业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如物流金融市场调查、融资与投资对象调查、物流金融产品的销售推广、客户投资策略规划设计、交易、咨询等。

四、结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