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1 09:20:4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文化笔记,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贾善国、张相艳(以下简称访):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中国的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关注,请问您怎么看新世纪以来的十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变化?
潘公凯(以下简称潘):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改革开放奠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为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提供了前提条件。这十年可以说文化发展空前繁荣,超越了建国以来的任何时期。特别是在基础文化方面 ,大量图书馆、美术馆、博物馆等文化场馆的建立,文化下乡等活动的开展,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当然这是大众通俗文化这一块,并不包括文化的整体发展,另外,文化还有一个高雅的层面,如果没有高雅文化,通俗文化就会缺少一个引领者,通俗文化和高雅文化之间是一个辩证的关系,我们需要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通俗文化也需要一个引领,就是审美趣味和文化趣味的引领,需要用高雅的作品来引领,所以高雅文化这方面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做。通俗文化的受众面几乎是全中国的老百姓,这个确实非常重要,政府在这方面特别重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科学发展观和共建和谐的社会目标,这是非常正确的,也是我们非常拥护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高雅文化建设,高雅文化是一个国家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另外,近十年中我们在文化管理和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的探索还是比较成功的。比如文化产业化方面的推进,我觉得做的还是挺好的,原来各种院团包括出版社等文化部门全是国家的事业单位,由国家财政拨款,这是不符合市场经济总体趋势的,也不利于这些部门的自主发展和创造性的发挥。
访:在中国的艺术界各种艺术面貌共存,就中国画方面来说既有水墨写实,又有当代水墨,既有传统工笔画,也有当代新文人画,而传统的中国画基本上被“文人画”这么一个名词所取代,您怎样看近十年来中国画的发展?
潘:首先肯定的是中国画在近三十年,尤其是近十年发展很快,可以说是大规模的发展和大面积的丰收。另外,文化部和美协及有关美术院校等一些文化单位,组织了大量的艺术活动,也举办了很多展览,大大地推进了整个国家的美术创作质量的提高,产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就拿去年的全国美展来说,先由各市挑选美术作品送到省里,再由省里选出一部分优秀作品进入全国的总评,仅国画参加全国总评的作品就一千多件。假设每件作品两米宽,这一千件作品没有间隔的排起来就是两公里长,学术小组的老先生从头走到尾就走不动了,这连全国参与者的十分之一都不到,这个数量其实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而且作品普遍水平都比较高。
如果说近些年中国画哪个领域有着突出的发展,我认为工笔画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确切的说是几百年来工笔画发展的高峰。唐宋是人物和工笔画的发展高峰,自唐宋以后人物画和工笔画就比较衰落,工笔画就没有产生突出的大家,说起来就是一个陈老莲,任伯年不是工笔他是意笔。现阶段工笔画有了很大的发展,其中也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画家如:何家英、唐勇力等,其中唐勇力画的《开国大典》应该是这一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写意画与工笔画相比涉及更多的精神性内涵,比如说画一个时尚青少年,通过形象体现时尚青少年的一种精神生活或者说是一种心态,这就是他的精神性的表现。但是写意画内容是一个方面,精神是另一方面,比如说吴昌硕画荷花,齐白石也画荷花,潘天寿也画荷花,我也在荷花,我们表现的精神性不仅仅是什么出污泥而不染,虽然这个也是,但写意画到了这个阶段内容已经不是最主要的,而是通过画面的笔墨抒写的画家的生活体验、知识学养,体现对人生和自然的独特感受。所以你是画荷花还是画石头是无所谓的。那么这种感受性的东西就很虚了,学生不好学,老师也不太好教,画家也说不太清楚,因为画种不一样审美结构也就不一样。此外,写意画的失败率很高,工笔画程序很清楚,从打稿子到拷贝,再勾线、渲染步骤清晰,画起来比较稳妥,不会画了一半就撕掉。写意画“废纸三千”的现象就太普通了,一个写意画家把作品画好达到笔墨成熟,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积淀过程,再加上出现了前面提到的几位大家,有那么几座大山挡着,人们越发觉得不好超越,更多人宁可放弃写意而选择工笔画,就出现了现在的局面。
访:潘先生您和您的父亲潘天寿先生都有着美术学院院长身份,有所不同的是您先后担任了中国两大知名美术学院的院长,而现在的中央美院和中国美院从专业设置到招生规模上都是原来不能比的,对于当今美术学院的学院教育发展情况谈一下您的看法。
潘:美术学院在近十几年发展的速度特别快,美术专业与企业管理、法律、金融等成为最火爆的专业之一,其中很大比例是设计专业,而不是在纯艺术类专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有广州美院、无锡轻工业学院等开设了设计类专业,中国美院――当时叫浙江美院设计专业的开设也是比较早的。到了九十年代末,全国大部分美术院校先后都开设了设计类专业,这个不是政府的有意安排,而是市场需求的结果。 在美术教育这个领域来看近十年最大的变化就是设计教育的迅速发展,艺术的概念从原来的“纯艺术”转变成了现在的“综合艺术”,或者说原来的“小美术”转化为现在的“大美术”,由原来说的“造型艺术”转化为现在的“视觉艺术”,这种概念的变化在美术教育方面体现的最充分,学院走在了最前沿。
虽然我们是全世界设计教育起步较晚的国家,但是我们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起步晚是因为我们封闭,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的设计教育正逐步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中央美院的设计学院现在已经进入了全世界前30名,应该说在全世界设计学院当中是一流的,这个评选是美国人评的,而不是我们在评。
在纯艺术类专业方面,我们美术学院的教学在世界上水平处于前列,因为造型这一块我们没有丢,现在就算是差一点的美术学院的学生让他画像一个人还是能够做到的,但是外国人却未必能做到。中国在这方面因为美术学院的教学还是有比较好的传统延续,所以培养出的学生基本造型能力都不错,创造能力也不错。
访:潘先生,您作为美术学院的院长又是一名优秀的画家,还是有影响力的美术理论家,另外还带着建筑与城市设计方面的博士生,听说你还负责上海世博会的馆内展示设计,您是如何看待您的这种多元复合型的身份?
潘:原来中央美院是七个系、九个专业,现在是7个分院,30个专业,我作为院长要管好这些专业就得去了解这些专业,如果我都不懂这些专业,那怎么能管理好呢?为了办好设计专业,上世纪90年代我主编了中国第一套《现代设计大系》,那是一套5本很厚的书,由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这就需要我去了解、去学习相关的学科,我们学校目前开设的这些专业我都得懂一点,有些专业我必需很认真的去学,决不仅是动动嘴说点原则,而是非常具体的去指导这个专业。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就复合了,不复合也得复合,不复合你当不了这个领导,我们学校的各专业就不会有这么快、这么平稳的发展。
我是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内部展示的总策划、总设计,就是展览内容和展览形式的设计和策划。这个工作就有点像奥运会的开幕式,是最重要的一个项目,在上海现在有四五十个设计师的团队在工作。
访:潘先生您自1999年开始就做《中国美术现代之路》这个专题,今年总理在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文化建设问题,随着中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的文化形象也面临着重新建构的问题,这一点请您谈一下看法。
潘:这个问题很重要,你提的很好,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很难在短期内成为像美国一样重要的大国,因为中国不能输出文化价值,因为中国没有现代文化的建构。这说明了国际上对中国的一种看法,这个看法我想不仅是撒切尔夫人是这么看,可能美国总统也这么看,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这其实是一个大问题,我说的高雅文化其实都跟这个有关。
关键词:中美;传统节日;文化内涵
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独特的传统节日,它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历史和文化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中美传统节日是在不同的文化系统中发展起来的,有着各自的特点。本文将对中美传统节日进行了比较,以此对节日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
一、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与差异
1.1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共性
中美主要传统节日中的某些食品都具有纪念意义和象征意义。首先,纪念意义,或纪念某些事,或纪念某些人。中国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为国而死的屈原。在美国,感恩节吃火鸡是为了纪念先民勇于开拓的精神。其次,具有象征意义。“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的月饼香又甜”。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人们边赏月品尝月饼,边思念亲人,圆圆的月饼在中国人的心里就成了中秋节的象征,也是家庭合乐,美满团圆的象征。在美国,2月14日是美国的情人节,一提到情人节,人们自然会想到巧克力。在这一天,不论是恩爱的夫妻,甜蜜的恋人,还是亲朋好友,都会赠送巧克力,表示关怀。于是在美国人们的心里,巧克力当之无愧地就成为了幸福美满、温暖甜蜜的象征。
1.2中美传统节日在饮食方式上的差异
第一,饮食所占比重不同。“民以食为天”的古语反映出中国人对饮食的重视。特别是节日的饮食,更是重中之重。如春节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小年要吃灶糖等。饮食是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有很大比重。在美国传统节日中,庆祝、纪念的活动占比重较大,饮食习俗所占比例就小得多。相比较吃什么食物,圣诞节时,圣诞树、圣诞老人和圣诞贺卡则更具代表性;感恩节时,举行游行活动才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第二,合餐制和分餐制。中国人庆祝节日时,大家喜欢围坐在一起用餐,而美国人庆祝节日时,常常采取分餐和自助式。第三,节日食品反映的内容不同。在我国,传统的节日食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除夕夜吃饺子,意为财源广进;南方人过年吃年糕,意为年年高;元宵节吃元宵,象征着招财进宝等。而在美国,节日食品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吃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节日通过庆祝的方式表达信仰,交流感情。
二、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比较
2.1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共性
第一,进行前期准备。在重要的传统节日来临之前,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人们都会提前进行购,准备好所需的食品。第二,庆祝活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人们都会在节日期间进行户外庆祝活动,如中国的舞龙、舞狮、闹花灯、猜灯谜等等,美国的复活节游行等。第三,聚会。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不论是中国春节的年夜饭,还是美国万圣节的化妆舞会,人们都喜欢用聚会的方式来庆祝节日,以此来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2.2中美主要传统节日在活动方式上的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在庆祝节日的活动方式上,中美两国也有着各自的特点。中国人在庆祝节日时,往往表现的更为含蓄和内敛,如清明节的扫墓祭祖,中秋节赏月以寄相思,重阳节登高望远等等。与美国人全民狂欢的活动方式不同,中国人更喜欢用静态的方式来庆祝节日,表达美好的愿望。其次,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来庆祝节日,重视家的概念,讲究阖家团聚。特别是像春节和中秋节这样重要的节日,很少会邀请外人参加,大都是家庭内部成员,欢聚一堂,共同庆祝佳节。然而,美国人则更注重个人的价值。在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人们通常会把节日活动看作是是发泄情绪、缓解压力的最好平台。在节日期间,人们会打破社会的束缚和社会地位的限制,不分长幼,不论贫富,尽情狂欢。
三、中美传统节日所反映的文化内涵的差异
3.1集体主义和个性张扬
中国几千年来都处于封建农耕社会,而农耕劳动主要依赖于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强调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而且中国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之下,推崇社会有序和谐,提倡个人要对群体忠诚,因此形成了注重血缘和家庭、强调团圆和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当中国的春节来临,人们不管离家多远,都会想方设法地回到家中,与家人团聚。与中国不同,美国的节日文化更多的是强调个人贡献,崇尚和追求个体的价值。他们推崇“人性”和“自然”,追求个人价值和自由主义。每当节日来临的时候,人们无所顾忌地疯狂唱歌、游行、跳舞,充分张扬自我,毫不在乎他人是否感同身受。
3.2 农耕思想与宗教思想
中国在长达两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状况的岁时节令自然格外受到重视,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土壤。例如元旦、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来源于岁时节令。同时,由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自然规律,便把希望寄托于神灵,逐渐形成了祭天、祭祖等节日活动,例如春节前的祭灶神;中秋节的祭月神等等。而美国的传统节日透露出一种浓浓的宗教文化色彩。无论是节日的饮食还是节日的活动,无不带有浓浓的宗教色彩。例如圣诞节是庆祝耶稣诞生的日子,复活节是耶稣受难后重生的日子。人们在复活节互赠彩蛋,因为彩蛋象征着耶稣的重生。而复活节吃烤羊肉是为了纪念和感谢耶稣为洗刷人类的罪恶而奉献自己的生命。
3.3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代思潮的显现
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制度和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的节日文化不可避免地打上了社会传统的烙印。虽经历史的变迁和社会制度的变革,节日的传统性有所减小,但节日的骨血里仍然强调宗法、家族和集体等传统观念。“亲情”和“团圆”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永恒的主题。相反,在美国,现代思潮则是影响美国节日的重要因素。由于没有经过漫长的传统社会,人本主义对美国人民的影响较深。传统的节日文化更多地体现了现代思潮的特征,更注重挖掘个人的价值,强调个人的独立和追求个性的张扬。“浪漫”、“狂欢”和“个性张扬”是美国传统节日的精神核心,体现了现代思潮对美国节日影响。
四、总结
中美两国由于历史背景,文化内容和社会传统方面的不同,使得两国的传统节日在形式和内涵上有很大的差异。节日文化作为中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确理解中美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能帮助中美两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友谊和建立互信。
参考文献:
[1]于桂敏,贺丽励.中美传统节日折射出的深层文化内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3(2)
[1]李子银.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科教文汇.2007(4)
赖特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对中国现代建筑有着相似的启示。比如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与中国的农耕文化;赖特活的有机理论和中国的堪舆学说;赖特提出的建筑形式追随功能与中国得地域气候文化对各地民居的影响。
关键词:赖特;有机建筑;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Abstract: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a similar enlightenment. Such as Wright advocate natural building view and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Wright-phillips live organic theory and China's kanyu theory; Wright-phillips proposed building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and China region climate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sidence.
Keywords: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在四位现在建筑大师中,格罗皮乌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都在建筑从古典走向现代的道路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格罗皮乌斯,可以说是时代造就的建筑英雄。而赖特的建筑和思想,长久以来都自顾自的美在那。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机建筑理论,与当时轰轰烈烈的机械化大生产没有紧密的联系。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建筑发展到今天,现代建筑已经从萌发走到成熟,再到人们开始反思批判。中国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一支没有中断的古老文化,但是中国的的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之间却有着一道鸿沟。自之后,中国人将西方先进的东西拿来照抄学习,不仅在建筑形式功能上采用国际风格,我们甚至用西方人的观点去评价中国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
建筑功能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个永恒的话题在CCTV大楼、国家大剧院在北京拔地而起之后,又一次引起我们新深深的思考。建筑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在精神层面我们到底该有怎样的追求?什么才是符合这个时代的中国的建筑?赖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观、他活的有机建筑理论和中国的传统建筑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又一次给我们以启示。
1.赖特的建筑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联系
在人类发展史上,不同的地域出现相似的文化史屡见不鲜的,赖特的有机理论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1.1崇尚自然的建筑观(有机理论)与农耕文化(堪舆学说)
赖特出生于1867年。从小他的叔叔们教育他如何在农场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赖特学会了预测天气,学会了跟自然打交道。赖特后来总是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应当了解大自然、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他永远都不会亏待你的。”这种理念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作品。在赖特的书本、文章、讲话中有多种多样的表述:有机就是自然(Nature),他还说:“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发展都是由‘内部自然’所决定,自然这个词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赋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着”。赖特的有机理论强调的是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是建筑与其使用者人的和谐统一。
中国是个以农耕为主的民族,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即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中国传统文化即强调天、人是自然界的法则。如中国的农学思想“三才”理论,即是“天人合一”的总结,大千世界皆由天、地、人三大要素组成,天人相参,天人相辅,是其中的灵魂和精髓。 具体到建筑,就要说到中国古代的堪舆理论,以今天的视角来看,一部分风水学就是分析建筑、环境、人三者如何和谐相处的学说。把这些哲学思想运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构造的居住环境在本质上与自然相顺应。
1.2建筑功能追随形式
赖特的有机理论中讲到形式追随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建筑的统一性(entity)、整体性(integral)。这是现代建筑与古典建筑根本的不同。赖特曾表示过建筑应该是由内而外建造的整体,从功能需求发展出建筑形式。赖特一直强调有机建筑观念是“活”的观念,这种“活”观念能使建筑师摆脱固有的形式的束缚,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气候条件、文化背景、技术条件材料特性的不同情况而采取相应的对策,最终取得跟自然的结合,而并非是任意武断的强加固定僵死的形式。
在中国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在各种地形气候、风土人情之下,人们“有机”的结合了当地的地理风貌、民族文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建筑形式。例如客家的土楼,客家民居形式是在客家人迁徙流离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并经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长期选择而最终形成的。云南一颗印是四合院在在南方天气以及山地空间不充裕的情况下的变体。陕西窑洞、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在不同文化气候等条件下根据生活的需要诞生的形式。
2当代建筑的反思
在现代主义这种统一的建筑语言席卷了世界之后,我们都期待建筑能有所突破,尤其是具有中华民族的特色。放眼中国近几年的建筑,很多都背离了建筑的初衷,建筑不再是环境与时代的产物。有为了现代而现代的,也有为了仿古而仿古的。那么怎样才是中国的,当代的,适宜的呢?赖特的活动有机,在今天中国的建筑中有多少体现?中国传统的建筑文化如何在新时代中延续,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现出民族的风采?
库哈斯设计的CCTV大楼,附楼在被烧毁的情况下,为了维持主楼的结构,仍然不能拆除,这看起来多少有些荒唐。,站在北京人戏称为“水煮蛋”,的国家大剧院面前,我不得不承认这个建筑是美的,可是从它与周围的环境、历史文脉的关系来看,它甚至会让人感觉到,它与故宫相对而建是不真实的,它跟这里毫不相干。为什么当年贝聿铭先生面对这样一块基地的时候决定另选一处,并最后设计了香山饭店,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贝老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他深知这块基地的意义是非同一般的。
这些年,为了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在文化遗址上建起的名目繁多的“一条街”。无论是仿照明清、唐宋还是秦汉,都用斗拱、彩画、棂格窗、描红贴金。传统是针对历史而言,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只对地域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成不变的永恒延续,却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的创新将是明天的传统,是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传统固定不变,停滞不前,则欧洲的哥特式、文艺复兴、巴洛克式就不可能发展成今天西方现代国际式和后现代主义建筑。
当然,与此相对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鉴。
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于2007年为家乡良身定做的苏州博物馆。在设计中阐述了他的设计理念:“中而新,苏而新”。这个作品展现给大家的既是苏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建筑奇葩。这是贝聿铭在设计中对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定位。在设计中贝聿铭尊重了苏州建筑园林的历史文脉,更重要的是在设计中它勇于在传统中创新,虽然他强调博物馆只属于苏州,强调的是它和苏州的关系,和藏品的关系。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它是时代的,在材料和形式的运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饰的时代浓墨。
齐康先生的武夷山庄,是一个注重本国传统和地域特点的并令人振奋的作品。齐康先生一方面借鉴了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遗留下来的形式语言,通过重新的创造反映了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张毓峰先生主持设计的杭州历史博物馆主楼也是一个很好的将历史、现代、地域、自然有机结合的的作品。
结语
建筑从古典走到现代,又从现代走向后现代。人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以求进步。在当今科技发达的时代,人们受到物质上的约束越来越少,文化上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不同地域的建筑只有找到自己的有机根源才可能成为有生命力的建筑,那么赖特的有机理论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于当代建筑无疑是有着指导意义的,并且,对于现代建筑来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本身就是建筑最需要有机结合的元素之一。
注释:
1. 项秉仁《赖特》1992年03月第一版 第31、32页
2. 周荷初 农耕文化研究的一部开拓性论著 湖南 长沙大学学报 2005.19
关 键 词:笔墨 传统 延续
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可谓是近百年来中国美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在技法探索与理论研究两个领域,诸多画家和学者也试图在强大的传统绘画精神和中国画的时代性之间努力去寻求一种平衡的支点。在这里,由中国画特殊的绘画工具历经数千年而形成的笔墨传统,则成为了这一场论争的焦点。在传统形态的“文人画”里,始终将笔墨作为一个基本的价值评判标准之一。“有笔有墨谓之画,有韵有趣谓之笔墨。”①而当中国画发展到20世纪初,由于西方艺术观念的大量引入,中国画开始进入了由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变的转型时期。传统绘画在历经唐宋元的辉煌之后已逐渐呈现出颓势,西方透视学、解剖学、色彩学等方面的知识和多样的风格流派的介入对中国画的表现手段是一种有益的补充,这对中国画的发展来说是一个促进,这一点无需否认。但另一方面,如果对西方艺术观念无限制地吸收,作为本土艺术的中国画的本质就会遭到置换,最终可能导致中国画实质上的消亡。Www.133229.CoM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的那一场“笔墨”争论中,就把“笔墨”作为中国画发展道路上一个争论的焦点。那么“笔墨”一词究竟承载着多少文化含义,足以成为传统中国画的品评基准,更甚至成为当代中国画发展讨论的矛头指向。
中国画的笔墨,是由毛笔、水墨、宣纸等材料工具的性能所规定、在长时间的技巧训练中形成的特殊语言符号,以及这种语言符号所承载的文化含义。它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是指中国传统绘画的工具材料,即笔和墨。其二,是指中国画的表现技法的统称,即运笔用墨的方法。其三,是指中国画在长期渐进式的发展过程中所累积的经验,以及不断演进和创新的过程中所追求的一种理想境界。②第一层含义自不用说,毛笔和墨皆是中国画独有工具。这第二层含义,是传统绘画描绘物象的手段、运笔用墨的技巧及由此产生的线的节奏、韵律上的变化和墨块干、湿、浓、淡上的变化。其本身已经成为独立的审美标准。在古代画论中,谈及笔墨时,也大多是指笔墨技法。唐代张彦远在“论画六法”中指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于用笔。”③在这里,突出了用笔运墨在中国画创作过程中的地位。而用笔的提、按、顿、挫,行、止、疾、徐;用墨的浓、淡、干、湿,破、泼、积、宿,也正是构成了中国绘画抽象性表现的最重要手段。在运笔用墨的过程中,行笔的轨迹和节奏、力度,墨色的干湿浓淡是创作心态最为直接的体现,同样传达了理解、感受与表现。在一幅作品中,笔墨痕迹既是突出画面主题的元素,同时其本身或偶然或必然所形成的有意味的痕迹也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在笔痕的律动和墨色的渗化中,包含着东方哲学观念和独特的审美取向。书法的用笔大大提高了绘画作品中笔线的文化含量。笔墨的第三层含义,则是指在运笔用墨的修炼过程中所指向的精神层次的提升。中国的传统文化注重“天人合一”,而笔墨的理想境界便是在遍观自然造化生命的过程中趋向于人格修养的完美。这也使得笔墨的修炼成为一个漫长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主张废除笔墨论者为了重建中国画的价值体系,面对笔墨,要么选择回避绕开,要么选择推翻重建。艺术的价值体系不可能凭空地生发出来,它是必须建立在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之上的,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中国画内容与形式上的创新,是必须放在东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上来权衡的。
整个20世纪的中国绘画史,充斥着对中国画传统的延续与断裂的抗争。其中笔墨的争论似乎也贯穿于整个20世纪的中国画发展史。西方绘画技法的借用,促进了中国画写实的可能。80年代后,西方现代艺术思潮的大量涌入,“表现型水墨”“抽象型水墨”“观念水墨”正从意识形态上改变着中国画创作思路,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也有主张中国画放弃传统,废弃笔墨,融入艺术“全球化”的潮流,从而取得“世界性”和“国际性”的资格的激进者,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对西方现代艺术盲目追逐和模仿之后,很多画家开始转过头来重新认识传统,为中国画的创新寻找适合生存的土壤,正是他们的探索引起了对传统的重新审视。
其实,我们不必把中国画发展的桎梏完全归咎于笔墨,而非要认为放弃了笔墨,中国画才有可能发展。我们姑且把“笔墨”还原到绘画艺术的本质上来讨论。笔墨只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而“形式、内涵与技法,乃是一切绘画艺术所必需的。不论中国画或是油画,只要用笔用色去作画,就离不开它。你可以选择运用不同的用笔用色的技巧,采用不同的形式,表现不同的内涵,但你不可以不选择。”“你可以不叫‘笔墨’之名,但是不可能不用‘笔墨’之实。”④只要我们给“笔墨”减负,去掉其程式化的外壳,再从对自然生活的表现过程中不断补充、创造新的笔墨形式,笔墨就有继续存在的可能。
所有这些对中国画时代性的革新,都是基于对中国画未来的探索。而笔墨的讨论,也始终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对于传统笔墨的高度完备的体系,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彻底否定,只能站在其高度上,含着包容多元化发展的心态,去寻找中国画的出路。“笔墨”仍然是中国画评判标准的一个基本因素,失去了这一评判标准,也就失去了中国画存在的意义。而本土文化的消亡,并不是我们所愿看到的。
实际上,中国画的发展经历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与西方现代艺术的断裂、突变的演进方式是迥然不同的。我们无须将西方的艺术发展观拿来套用。中国画仍然具有不断向前发展的空间,当代很多画家也从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在探索中国画发展的新路子。而不管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首先应该保持民族文化的个性,必须站在传统笔墨的高度上来寻找出路,去探索新的语言方式,新的感觉形式。失去了传统文化母体的基因,机械地移植,将只会产生文化的怪胎。
注释:
①(清)恽寿平《瓯香馆画跋》,引自《中国学术名著提要 艺术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9页
②何怀硕 《“笔墨”与中国绘画的抽象性》,引自上海书画出版社2001年版《朵云》54集第9页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传统文化教育;必要性;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在现如今数字化的网络多媒体时代,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开发与运用、新思想不断发展与丰富的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纵观现代社会,艺术设计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地铁还是街道等建筑,艺术设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艺术设计包含着设计者的思想和创意,是艺术累积和创新思考的结合成果,所以,如需要传统文化渗透进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则需要将传统文化植入设计者的内心。设计者应善于发现传统文化中民族的、的、美学的、风俗习惯的一些生活元素再结合现代的、前卫的、科技的技术加以合理的分解、重构、加工、再创造,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形式和精神内涵,从而使现代艺术设计更具有灵魂、生命力和中国特色。同时,在现代设计中,结合传统文化也是融古通今,人性关怀的一种方式,是实现多文化并存,人与自然、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设计的实现。基于以上种种因素,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课程。以下是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进行的相关研究,内容如下:
1传统文化教育概述
文化乃民族之根本,如果文化断绝,则民族会名存实亡。在中国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传统文化存在的断层较大。例如,我国目前的老一代,虽然有不少老者掌握着传统文化的精华,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掌握着传统文化精华的老一代逐渐稀少;我国的中年一代目前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的中坚地位,但这一代人的成长过程遭遇了我国文化缺失的那段时期,虽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程度地了解,但是缺乏全面且清晰的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体验;青年一代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但他们自出生时期,就已经处于文化断层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能存在完全不了解的情况,或者存在严重的误解。因此,对青年一代的传统文化教育势在必行,传统文化应渗透教育的方方面面。
2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2.1高校学生的设计理念需增强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是经过考前的突击学习才被录取的,因此考生在进高校前可能都没有经过系统的艺术设计训练,导致目前大部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都对设计缺乏概念。目前,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课中,大多数都是使用绘画理念来引导学生设计,学生在完成设计作业时大多只能想到素描以及笔触等概念,整个思想被绘画观念限制住。中国传统文化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诞生了儒教、道教等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很大的包容性,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有很多优秀的艺术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同时也显示了时代的特色。尽管“设计”的概念传人中国的时间并非长久,但中国古代文化曾领先于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可起到增强学生设计理念的作用,能给予学生启示。因此,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需要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2.2高校学生的民族文化知识累积不足
国内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认知的现象主要是由于:西方文化的进入,由于艺术中大部分的学习课程都是西方艺术教学,中国传统艺术教学所占比例较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不了解导致不能领会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导致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年轻的高校老师对传统文化的教学认识程度不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了解也不足够。因此,无法给予学生有关传统文化较好的教学指导。一般意义上来讲,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者必须拥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是合格的文化传播者,如中国的艺术设计者设计出世界水平的优秀作品,那必须具有一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中国的艺术设计者在未来的发展中需要内心有传统文化的根基,这需要教育者不断地让学生接触传统文化艺术,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设计、审美观等,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兴趣,让学生更了解我国民俗文化、传统艺术风格以及美学知识文化等。
2.3高校学生的设计水平还需提高
现如今,我国大多高校学生在接受学习的过程中都较为被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作品时常常在对艺术设计知识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对别人的艺术作品进行模仿甚至抄袭,以至于缺乏创新性。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别人的作品并深入理解,将其吸收后成为自己的艺术累积,然后在此基础上创作出自己的作品。艺术设计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在设计方面的创造能力。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艺术设计作品的优劣主要取决于艺术作品含有的文化审美性,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创造性,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加强设计作品的文化含量和艺术感。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使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如中国和西方国家的设计区别;传统文化可以增加学生的创作素材,作为其文化累积;传统文化的教育可以鼓励学生创作出更多富含传统文化的设计作品。
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引入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
3.1让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更了解传统文化内涵
(1)多媒体应用。如今,随着时代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随之变化,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通过学习课堂的多媒体设备向学生系统地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利用多媒体的便捷性,可向学生展示有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图形、文字等;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所展示的图形内涵与一些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给予学生启迪。例如,使用富有寓意的荷花根据其古诗词中所描述的特性,结合现代社会情况,设计出响应“反腐倡廉”的海报;教师可以从学生所熟悉的图形或者符号角度人手,为学生们讲解其构图的含义和基础,积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让学生创造出富有深度和寓意的符号或构图设计,并写出相关说明作为作业。
(2)实景教学。当学生和教师外出采风时,教师可以对当地传统文化进行介绍,如古代的房屋建筑的色彩和建筑特点以及其相关图形的寓意,使学生更加了解传统文化。
(3)切入传统文化设计。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过程中,可要求学生有意识地观察所见到的具有传统文化底蕴的设计作品,并总结出作品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体现的,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也可将学生平时的作业或毕业设计作品加入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在设计作品中体现传统文化。
3.2传统文化概念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教学
想要整体提高中国设计水平,仅仅模仿是不足够的,这需要设计师在借鉴别人艺术设计成果的同时,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才能使我国艺术设计作品更具有创造性和竞争性。因此,需要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艺术情感:
(1)在教学过程中先入为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艺术的一些代表作,并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组织学生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意思考,让学生在各抒己见的同时,教师加以引导,让学生在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理解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可以主要分为:教师可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意义鲜明的一些代表作品;详细介绍代表作的历史背景、地位、内涵等;鼓励学生按照某个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图形或者文字进行思考和创作;针对学生的创意,可给予学生评述,让学生对创作的把握程度进行评估;教师在教导过程中,需要为学生总结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原因和构成规律,使学生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以及了解传统文化元素适合表现的相关题材。
(2)传统文化基础上的设计理念时代性。现代设计所注重的性质和形式的主次关系以及设计者的个性,在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学生们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还要使其学会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所结合的成果作品必须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要求学生关注类似作品,如流行文化中的传统因素;让学生留心观察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的市场效应;让学生学会在符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情况下,对传统文化元素进行重组或改造。启发学生对此进行探索和思考。
3.3丰富教学方式
设计教育应注重教学和研究以及实践,在艺术设计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改变教学思维观念的情况下,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更加了解。
(1)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可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教师给予其改进意见;教师提出自己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作品创意,让学生进行评述;让学生对结合传统文化结合现代设计理念的思想互相探讨。最后,老师对所有学生的看法进行总结。
(2)课题形式。课题形式教学具体方法为:教师设计课程的题材以及表现方式等,组织学生自由选择方法对其进行创意思考;教师设计一个课题,然后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表现方式对其进行创意思考。课题形式主要是为了促使学生展开联想,发挥创造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让学生自由的解决问题,目的在于使学生发挥想象力和拓展创造思维空间。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症; 举措; 双文化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146-001
一、中国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
语言和文化相互作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发展的催化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上,教师与学生很少关注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目前,越来越多的人支持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文化导入的观点,但却又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趋势:只单向地学习英美文化知识,忽视了作为交际主体之一的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这导致了“中国文化失语症”的诞生。即很多英语学习者只是单向地、被动地学习到些许的英美文化知识,而做不到对等地、主动地“输出”本族的文化知识。
基于此,研究者通过课堂观察、访谈、测试、问卷等多种方法,提出了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所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如在讲授《美国文化的五个象征》时,许多教师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思考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一些象征性事物。为此,他们还特意准备了一些能够反映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图片,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讨论找出最具有代表性的五个象征。大部分学生兴趣高昂,但面对他们所司空见惯的诸如剪纸、旗袍、唐三彩、对联、兵马俑、四大名著等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事物时却面面相觑,尴尬之情与遗憾之义无以言表,原因只在于他们无法从自己学了十年左右时间的英语里找到对应的表达。因此,英语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也要培养学生的“双文化”意识。
二、中国文化导入的具体举措
1.教材编写
当前,大学英语教材所选材料几乎皆出自英美出版物。其中,中国文化含量微乎其微。尽管学生能学到最真实的英美文化知识,却不知怎么用英语来表达中国文化。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播只能靠师生们随意性的自我传播。所以,在大学英语教材中适当增加中国文化的内容势在必行。教材编写者应在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听、说、读、写、译等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增加教材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强化具有中国文化色彩词汇的英文表达。[1]至于教材资料,可选取中国通晓英文的作家所写的英文著作、中国著名翻译家翻译的中国经典作品以及精通中国文化的外籍作家的作品等。
2.课程设置
为了提高学生的母语文化素养,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各高校可给非英语专业的低年级学生开设“大学语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历史概要”或“中国文化概览”等汉语选修课程;给高年级学生开设“中西文化比较”、“中国文化概况”或“英美文化概况”等英语选修课程。这样,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既继承了中国文化的精华,提高了对中国文化的英文表达能力,又学习了西方文化的精华,从而促进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3.教师引导
目前的大学英语教材中涉及到的文化与国情教育基本局限于目标语国家的文化,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比较少。[2]因此,教师要力所能及地、有目的地训练中国学生们用英语表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事物的能力。比如,在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当讲授西方节日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圣诞节”与我国的“春节”进行对比,学习两个节日文化的习俗差别;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中国文化的英语材料――中国人的英语文学作品和英语本族语作家写的有关中国的作品等;在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除了国外英语电视电台节目外,要鼓励学生收听、收看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实践证明,把文化的教育融入到教学之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和鉴赏能力、强化他们对中国文化内涵的理解、有效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表达能力,也能够增加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用英语表达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自信。
4.评估系统
《课程要求》仅宽泛地要求学生要“能翻译介绍中国国情或文化的文章”。在教学目的、方法和内容等方面却缺乏进一步的、详细的以及系统的描述。所以,对中国文化教学的实施与评估也就缺少了具体、系统的指导和监督。[3]在如今中国教育依然是应试教育为主的大环境下,如果所学内容无法在考试中显现,师生就肯定不会对其重视,那么要想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将成为空谈。因此,如想从根本上消除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症,使他们能够在跨文化交际中为自己的文化呐喊,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就必须在各级相关的英语测试中增加相关的文化知识的考核和测评,促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更加重视中国的文化,从而实现以测促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双文化”渗透的协调与统一
由于目前的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讲授文化知识的时候把重点放在了西方文化知识的渗透上,本文主要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渗透的必要性及具体措施,但绝没有走向另一个极端的意向。总之,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通过西方文化知识和中国文化知识的共同渗透教育,使学生了解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坚持“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传承、弘扬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双文化”渗透的协调与统一,是外语教学工作者和大学生都必须承担的共同使命。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双文”渗透,“两性”统一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途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项目编号:13q081)。
参考文献:
[1]宋晓红.大学生“中国文化失语”的原因及对策[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
每日故宫 文物百宝箱
进入“每日故宫”,映入眼帘的是当天日期(图1)。所谓“每日故宫”,就是每天介绍一件故宫的藏品,如八月十五日介绍“元・龙泉窑青釉塑贴四鱼纹洗”(图2)。放大图片细细欣赏,可看清鱼身上雕琢的鳞片。点击文物标识“ ”,可显示这件藏品的背景知识,主要是着色、纹饰、技法等工艺的简介(图3)。点击主界面最下方的黑底金边云彩符号,可记载心情和笔记(图4)。点击左上角“ ”,可同步笔记、清除缓存、搜索年历、设置音效、查看收藏以及了解故宫博物馆历史(图5)。点击右上角“ ”,可将喜欢的文物藏品分享至社交平台,如微信、QQ、新浪微博等(图6)。
每天了解一件故宫珍品,从这些文化瑰宝中,触摸厚重的历史,感悟古人的艺术与审美,你是否对传统文化更加喜爱了呢?
食茶 茶叶智慧树
点击食茶图标“ ”,颇具中国传统风韵的“器”字占据了整个界面,似毛笔水墨晕染,又似枯树枝桠曲折(图13)。点击“器”字,可以看到各种茶道用具:闻香杯、公道杯、盖碗、茶针、茶洗、茶盘……(图14),每一个茶具都有对应的简介(图15)。点击主界面右下角“ ”,显示主菜单,包括茶具、茶米、冲茶、品茶、历史等选项(图16)。
“茶米”中列举了潮汕地区不同茶叶的浸泡温度、茶底样式、茶汤颜色(图17)。“冲茶”介绍潮州特有的冲茶流程,每一步骤都以四字概括,如“百鹤沐浴”即用开水洗茶,有其技巧和意义的详解(图18)。“品茶”介绍“一看二闻三品”,看的是茶叶的形与色,闻的是茶叶的香气,品的是茶汤的甘润。“历史”讲述潮汕功夫茶的起源和发展,加深你对功夫茶的理解。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本篇中的App所涉及的仅仅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我们把它们放进口袋,就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碎片时间去学习了解,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TAIJIZen 太极群英会
打开“TAIJIZen”主界面,就会看到太极的3D动画,还有可控的360°环绕视图,来展示太极禅云手。
主界面右侧有6个版块,分别点击进入,可以获得理论、文化、动作等各方面的太极知识(图7)。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方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07-0128-02
当前的高中生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与方法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学生文学科能力的提升带来障碍。比如部分高中语文教师未能充分重视课外阅读的作用,未能给学生带来明确的阅读理念,没能在教学中向学生提供阅读课外文本的方法等,从而使课外阅读沦为一句空谈。即使少部分学生有阅读课外文本的意愿,也会因为方法不当、阅读指向性不清晰而出现只是追求精彩故事情节等舍本逐末的阅读倾向。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探讨基于学生能力发展的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
一、课堂学习能力的取得
课堂学习能力的取得,是高中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学生逐步感受到的一种收获,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其一是课外阅读过程对于课文内容理解的积极影响。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理解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指导学生主动联系课外与课内,让恰当的课外阅读素材为学生拓展思路和视野,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课文内涵,加深理解程度。例如,当接触到《红楼梦》的选文《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红楼梦》原著,找到相关的章节,探索选文的人物关系与历史背景,从而对课文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入。其二,课堂教与学的方法可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得到转变。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是语文课堂的主宰,“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被动接受,而这种方法很显然是无益于学生发展的。为此,教师应当及时调整教学理念,可以从课外阅读教学入手,营造更加互动和民主的教与学氛围。例如,当进行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的教学时,教师先为学生指出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相关章节,让学生进行初步的课外阅读和感知。然后在课堂上,教师便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让学生完成对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快速“阅读”,利用影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使学生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时代,感受赤壁战场的“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这种独特的课外阅读中,学生会形成极为直观的历史意识,变被动思维为主动思维,从而深入体会作者苏轼创作此词的主旨与技巧。
二、语文阅读思维的发展
依靠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取得较大发展。事实证明,学习过程除了不懈的努力之外,培养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也十分关键。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语文教师尤其需要关注学生的语文阅读思维培养问题,使学生能够逐步达到在阅读中自觉运用的程度,从而带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整体阅读思维,即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自觉运用更加系统化的分析思维,而不是只理解一段话中的只言片语,要使学生从整体有序的文章脉络中系统分析其内容和思想等。下面以课内文本《祝福》为例,对此问题进行简要说明。假设学生第一次阅读该文章,接触该小说中的人物祥林嫂时,应当从整体上对人物做出全面分析,而不是只抓住一个方面或一个特点。如在外貌描写中文章写道:“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祥林嫂最初来鲁镇的时候“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黃,但两颊却还是红的”,两种描写产生鲜明反差,即是对人物形象与人物命运的生动诠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应运用比较思维体会这种描写的深刻含义。除此之外,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还有在面对具体事件时的细节描写等,均应当成为阅读时关注的要点。这篇文章如此,推而广之,其他课外阅读文章同样如此。总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面对课外阅读文本时,具有比较思维和综合阅读思维,具有系统的全面的思考能力,同时注意对阅读内容进行总结,逐渐形成文本分析的大致思路,并形成一定的文字记录或笔记,以便在接下来的深入思考中有章可循。
三、良好写作能力的培养
课外阅读教学指导,能够让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取得较大发展。在高中阶段,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两大重点内容,二者虽然各具独立性,但实际上却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所以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自然而然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确保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外阅读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边阅读边做笔记,笔记记录内容不做硬性要求,可让学生随意记录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或者文章优秀句段。接下来,学生便可以借助笔记进行充分理解和记忆,将这些难得的素材融入写作中去,按照写作主题的不同,运用不同的积累素材。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定期进行写作素材的相互交流,使自我素材库得到充实。另外,关于课外阅读文本的选择,也应当与写作直接关联,教师要注意到历年高考写作命题的走向,作为一种参考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文本做出选择,使学生的阅读思维与写作思维都能得到锻炼。举例来讲,近些年来高考写作比较关注一些时事热点问题,所以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读物时,可有计划地选择一些时事热点评价式的文本。学生处在此类文本内容的阅读状态下,能够更顺利地进入热点事件分析情境,利用多篇文本的不同表述方式提高自我时事热点分析能力和评论能力。
四、传统文化的熏陶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至今的精神动力,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增进对国家和民族的了解,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因此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指导时,应当充分注意到这一点,使学生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例如教师可推荐学生阅读《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反映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书籍,给学生提供传统文化的养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对《论语》中文化知识的渗透,并要求学生在课外阅读《论语》时尝试找出对自己有启发的经典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分析、分类,以便在写作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经典有所引用。而在学习《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等内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背诵经典诗句,体会传统文化情感及内涵,并将这种认知拓展至更大范围,从著作、作者、学术领域、历史时代多个角度进行主动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