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金融危机机遇8篇

时间:2023-07-30 08:52:2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金融危机机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金融危机机遇

篇1

去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__县经济增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出口型企业和中小企业经营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已成为当前工作的重心。有危机,就有机遇,信心决定未来。当前,全国正掀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背景下,__县委县政府坚持把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更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从各方面积极推进__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坚定信心,在危机中找出路,及时把握重大发展机遇。__县及时把握四大难得的重大发展机遇。一是把握国家扩大内需、“保稳促调”重大发展机遇。__县委县政府抢抓机遇、主动出击,积极向申报项目,争取到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经济建设中;二是把握沿海产业大规模内移的重大发展机遇。__县正处于产业西移的交通要塞上,陆空交通网络发达,因此__县委、县政府长远规划,高规格打造前锋工业园这一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招商引资平台,目前该园区的主干道一期工程基本完成,已有三家规模以上企业签定了入园合同;三是把握省委省政府确认__为革命老区的重大发展机遇;四是把握国家重大项目建设带来的拓展机遇,沪昆高速铁路、贵州松从高速公路等项目即将开工,__县委县政府及早部署,为这些项目建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坚定信心,在危机寻找出路,把增强企业素质、提高竞争实力作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国家扩大内需一个重要内容是着力提高企业素质和市场竞争力。这既是针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应对之策,更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长远之计。__县委、县政府把增强企业素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夯实发展基础作为一项长远之计来抓。面对当前严峻经济形势和重大发展机遇,及时开展“送政策、送服务、送人才到企业”专题活动,出台了《在晃投资兴业优惠政策四十条》;整合肉牛食品加工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向发达地区派驻了三个招商团;为重点企业发放绿色通行卡;同时在干部中开展“优化经济环境、提高工作效能、我为__作贡献”等主题活动,以此来检验各级干部迎接挑战、抢抓机遇的工作水平和能力,检验干部创业创新、真抓实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检验干部攻坚破难、开拓进取的服务水平和大局观念。

__县委县政府顺应时势,在危机中找到机遇,不断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创新,积极化危机为契机,变挑战为动力,让__经济转型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篇2

一、金融危机的现状

国际上,由于金融危机已经冲击实体经济,在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世界各国房地产市场和证券市场持续回落产生了负财富效应,消费者的信心下降。企业主动缩减投资规模,对商业贷款的需求大幅减少。企业的投资需求受到金融市场抑制与主动缩减投资规模叠加,导致实体经济中的投资需求加速下降。失业率上升和收入降低,迫使消费者紧缩开支。美联储的报告显示,去年12月的消费信贷连续第三个月下跌,为17年来首次。世界各国投资和消费的下降导致全球国际贸易量减少。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世界贸易今年会收缩2.8%。

在中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金融、证券投资、国际贸易、房地产、汽车等行业。特别是作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的美国实体经济疲软,其对中国商品需求的增速下降,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增长造成抑制作用,使得我国的出口企业面临严峻挑战。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业务萎缩,会减少用人数量以及冻结招聘,出现大量失业人口,加之2009年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的又高达600多万,令就业形势更加艰难。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日益扩散,进而影响到投资与消费。而这种相互的影响,又把整个社会经济拖入下降的轨道,带来进一步的衰退。

二、金融危机能带来哪些机遇

美国的次贷危机直接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剧烈动荡,次贷危机向全球范围内扩散的速度也开始加快。为了缓解市场危机,一些国家央行通过注资、降息等手段向金融系统紧急注入流动性,一场全球范围的救赎行动正在上演。我国在去年年底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确定了4万亿元投资计划。随着救市行动的启动,中国应该把握机遇,不只是要为避免风险做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研究如何健全制度,顺势适时调整经济结构,解决短期的问题的同时,更重要的是立足于长远的经济发展。

1.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平衡城乡发展的机遇

为应对金融而出台的十项措施,当中包括有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等手段。随着这些政策的实施,不仅会促进投资增长、消费扩大,继续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也会有效改善基础设施,特别是目前尚基础设施欠缺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改善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平衡不均的现状,为农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路,与此同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工程必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这又可以解决农民工及大学生的就业问题,缓解当前的高失业率这一社会问题,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总的来说,不仅缓解当前的危机,更为以后长远的稳定的经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健全社会保障的机遇

社会保障制度是现代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是否完善已经成为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近年来我国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就业形式日益多元化等严峻挑战。在应对此次危机的措施中,出台了关于加快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等相关措施。我个人认为教育投入的重点应该放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两个方面。基础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国家可以通过鼓励私人或团体成立教育服务机构,引进国外先进教育方案,实施多元化、国际化教育,一方面可以为我国的人才培养做贡献,一方面又可以通过增加的教师岗位缓解就业问题。职业教育主要针对需要职业再培训或加强职业技能的人士而设立,在高失业率的情况下,透过免费培训课程,协助夕阳行业的中壮年工人,学习新的技能去找寻新工作。

3.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产业升级的机遇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减弱。目前,主要工农业产品供给能力相对充裕,规模扩张受到国内外市场容量的制约,而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水平不高,增长潜力很大,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附加价值较高,拉动能力较强,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应对危机的十项措施中,也出台了关于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支持高技术产业化建设和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等措施。此次受金融危机影响最深的莫过于出口企业,而主要原因就是现在我国出口产业主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它们大多数是以跨国公司的加工车间的形式出现,主要依靠的是廉价的劳动力优势,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少之又少,因此用高新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成了当务之急。也就是说未来中国必须由产品大国逐步升级到产业链的中上游,即由“什么产品都生产”转为“中高端产品”。

4.金融危机提供了一个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中国要真正强大起来,要走向世界,没有人民币的国际化是不可能的,但是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可能一步到位,起初当然是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这一点非常重要。首先是人民币、港币和台币的整合问题,如果我们能够借形势把人民币和港币整合起来,然后进一步推进台币,只要这三种货币整合起来,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顺利完成了第一步。其次是推进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互换。货币互换只是人民币国际化的第二个步骤,人民币国际化须经历三个阶段:以人民币进行贸易结算,以人民币进行金融交易计价,人民币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之一。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央行积极地参与了应对危机的国际和区域合作,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签署了多个双边本币互换协议。自去年12月以来,中国央行已与中国香港地区、韩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白俄罗斯、阿根廷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及货币当局签署了总额达65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相当于我国外汇储备总额的5%。专家指出,在推行人民币结算试点,签署一系列货币互换协议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已经启动了破冰之旅。

综上所述,中国可以借助此次机遇,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结合企业需求及本国市场需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和谐发展,加强社会保障投入力度,缓解就业压力,加大技术引进力度,实现产业升级,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扩大本国市场规模,实现自身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中伟:第一财经日报 .2009年02月25日 06:31.省略

[2]华图教育.省略/HTUser/ArticleShow.asp?ArticleID=30513

篇3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它的问题会对整个社会经济产生影。向。危机也是发展机遇,是社会财富重新分配的机会,是发展机会的重新调整。尤其对落后地区和发展中国家,这是低成本赶超的百年不遇的极好机会。只要我们“极端重视、辩证看待、据实应对、措施有力”,就一定能变挑战为机遇。

中国金融有“三道高墙”,经济发展还有“四道防线”

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限。因为中国金融有“三道高墙”:一是对外半封闭,二是对内半垄断,三是居民高储蓄。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可以总结为“六大定律”:定律一,影响度与外向度成正比,越开放的地方受影响越大,比如沿海受的影响很大;定律二,影响度与市场化程度成正比,市场化程度越高受影响越大;定律三,影响度与贫困度成反比,贫穷落后的地方受影响较小;定律四,影响度与国内需求成反比,国内市场需求越大受影。向越小;定律五,影响度与政府行政能力成反比,政府越强受影响越小;定律六,影响度与国民信心成反比,人民群众信心越坚定影响越小。四川经济外向度很低,2007年进出口总额143亿美元,占全国2.17万亿美元的0.69%。外向度低,现在是好事。

中国经济还有“四道防线”:计划和政府主导是“护身符”;外汇管制政策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了一道“防火墙”;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稳定器”;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确立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和思路,这就相当于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安装了“杀毒软件”。中国与美国的情况完全相反,有“三个过”:美国是储蓄过低、消费过度、货币发行过多;中国是储蓄过高、消费过低、货币发行过少。中国外汇储备近2万亿美元,有比较大的优势。经济危机具有“拉平效应”、“港湾效应”和“优化效应”,就是打富济贫,淘汰落后。各地不同,差异很大。我们一定要实事求是,具体分析,理性对待,沉着应对。

医治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是心理疗法,要增强信心,注重“六提”

总理说“信心比黄金重要”。医治金融危机的最好方法是心理疗法,增强信心,提高民间消费水平。我国内需潜力巨大。2007年,外汇贮备居世界第一,招商引资是全世界第二大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三位,经济总量达世界第四位。我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口大国,占了世界人口近1/5,消费市场很大,特别是农村市场还没有真正启动,民间消费市场潜力很大。中国经济增长过去是靠“三个廉价”:廉价劳动力、廉价土地、廉价资金。这次金融危机又把这三个要素再次降价,因此又出现新的快速发展的机遇。

解决金融危机要靠政府。市场经济有“好”“坏”之分,好的市场经济是政府和市场两只手浑然一体,“坏”的市场经济就是两手分离,各玩各的。中央用4万亿元启动内需是完全正确的,其中1万亿是灾后重建。灾后重建是拉动内需的强大引擎,四川1.67万亿重建投入(实际1.7万亿),对化解危机很有作用。目前要注重“六提”:提前,就是有预见性、超前性;提速,就是出手要快,分秒必争;提档,就是高层次、把恢复与提升结合;提纲,就是抓住重点、突出亮点,狠抓大项目、大工程;提神,就是振作精神、斗志昂扬;提气,就是形成良好氛围、掀起建设热潮。对付危机要发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全社会的信心、决心、耐心、同心很重要。

四川灾后重建机遇大于挑战,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加快发展大有希望

中国是世界金融危机沙漠中的绿洲。因为我国货币体系、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相对独立,宏观和微观经济基本面尚好,目前的财政和金融状况良好(银行储蓄总资产60万亿、居民储蓄20万亿,存贷差16万亿,资金充足,2007年财政收入5.1万亿),同时我国具备庞大的内需市场开拓潜力,因此我国肯定是最早走出低谷的经济体。

篇4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篇5

【关键词】中资银行 跨国并购 机遇 金融脱媒

一、金融危机后的金融环境分析概述

在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大经济体都受到严重的冲击,而且目前都尚处于缓慢的复苏过程中。一方面,从宏观层面分析,世界经济在面临新的调整;另一方面,从微观层面来说,金融机构由于在金融危机前长期过高的杠杆导致不良资产和“呆坏账”的出现和积累,对实体经济有较大的影响。就我国而言,实体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过高的出口依存度在当下西方国家自顾不暇的环境下,对我国出口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从这个层面上讲,实体经济的走弱也直接影响了银行的经营。

此外,特别是在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对我国传统银行业的冲击更为明显,特别是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便捷支付方式使得传统的以银行支付方式遭到挑战;证券发行制度从审批制向注册制积极推进,使得国内券商与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券商在如何创新业务形态从而分流银行的客户资源;另一方面,在降息,存款保险制度等重要金融改革措施的推进,银行的息差进一步缩小。

同时,中国的金融业必将走上混业的趋势。随着监管的逐步放开,在传统存贷业务的基础上,部分投行业务也会成为商业银行进军的重点。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商业银行自身在积极谋求转型,并积极为应对未来金融生态变化做好准备。目前五大国有商业银行虽然在资产市值上位列全球前列,但是在风险管理技术,中间业务形态拓展等方面还与西方大银行有差距。故而,通过有选择性的进行跨国并购,通过对接和整合从而提升国有商业银行的实力。

二、关于并购的基本概念

并购是是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并购手段早已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内容。它是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在管理学中,通常的并购包括两个部分。其一是指企业间的兼并,使目标方法人地位丧失,即A+B=A模式;其二是指收购,即A对B实现控股。对于银行之间的并购而言,较多的是指一方银行通过控股来完成收购。

同时,银行之间的跨国收购还存在几个特点。首先,买方市场竞争比较激烈,即在对目标银行的选择中会有多家银行参与收购竞争;其次,博弈更为敏感;再者,收购后的整合问题比较关键。

根据统计,在2006 年后中资银行的跨国并购交易更为频繁,范围更加广泛,交易的规模也更大。通过比对,在2006之前主要集中在港澳及东南亚等周边地区,如2002年及2006年建设银行相继收购的香港大新银行及美洲银行(亚洲)都是香港地区。特别是在“次贷危机”之后并购的范围扩展到美洲,非洲,欧洲等地区,规模和频度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如2007年10月民生银行收购美国联合银行;2009至2011年期间,中国工商银行的海外收购活动较为频繁,相继收购了加拿大东亚银行、泰国ACL银行、美国东亚银行以及阿根廷标准银行。

三、面临的机遇分析

从20世纪60年代银行并购兴起开始,共发生了几百起银行跨国并购案,对全球经济金融的格局和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2008金融危机后,全球各大经济体,特别是发达经济体都深陷泥沼,发生较大程度的衰退,部分西方金融机构都在加快去杠杆操作,这为中资银行对跨国并购目标银行的选择提供了较大的空间,具体分析如下。

(一)部分海外金融机构“身陷囹圄”

从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特别是北美市场以及欧洲的投行、保险及银行的风险相继暴露,并发生了大量的金融机构倒闭现象。仅是危机爆发的两年内,美国己有上百家银行机构发生倒闭。同时,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仍然曝露大量的“问题银行”机构,都多是由于金融危机前经营过度的杠杆效应带来的大量的不良资产问题难以消化,积聚风险。另一方面,长期以来美国金融业过度膨胀,实体经济萎缩成为其经济结构特点,在危机爆发后,实体经济复苏缓慢。这使得依附在实体经济之上的金融业也动力不足。

从欧洲市场来看,由于债务危机以及信用等级被下调的影响,欧洲各大银行对的资产规模也在缩减。早在2011年末,欧洲各大银行为筹措资金、减轻负债,意欲转让非战略资产,其中,法国农业信贷银行宣布欲出售其资本投资业务;2013年2月,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RBS)为缩减所控股的投资银行子公司的规模,计划将出售最多455亿美元的资产,这些资产规模大概相当于至少当前集团资产规模的10%左右。

总体而言,这些相继遭受重创的金融机构在发展预期以及估值上都较之大幅下跌。在多种国际与国内不确定因素影响之下,我国的大银行却仍保持较好的增长势头。同时,由于近几年来,人民币的走强,也使这些“问题银行”更相对愿意接受中国的投资者。所以,这些“问题”银行成为了中资银行进行海外并购活动的潜在对象。

(二)国家政策支持海外投资

从企业发展战略分析,中资大型银行不应只局限在国内发展,为全球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也是这些大银行的长期目标。在海外投资大潮中,银行自身就处于我国最大型的企业梯队之中,而且必须靠其为实体经济提供不可或缺的金融服务,所以高层也特别强调中资银行在海外并购中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放缓,众多海外银行经营业绩低迷的背景下,一些助推海外并购的政策也得以相继出台。

2008年12月9日,银监会《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该指引旨在允许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办并购贷款业务,并对商业银行并购贷款经营进行规范,以支持和满足企业和市场日益增长的合理并购融资需求。

2011年,商务部指出:通过增加可用的银行设施,以及更有力的政府支持,使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更灵活地进行海外投资。这也明确了以银行为代表的中资金融机构在海外投资项目中的重要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中资银行的海外发展。

2013年 1月22日,工信部联产业〔2013〕16号《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提出汽车钢铁、水泥、船舶、电解铝、稀土、电子信息、医药和农业等九大行业和领域兼并重组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鼓励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组成战略联盟;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全球资源整合与经营,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

2014年12月2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部署加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力度。从内容上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简化审批手续,便利“走出去”。将境外投资外汇管理由事前到有关部门登记,改为汇兑资金时在银行直接办理。取消境内企业、商业银行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地域限制。简化境外上市、并购、设立银行分支机构等核准手续。其次,同时,健全政策体系,服务“走出去”。完善人民币跨境支付和清算体系。稳步放开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市场,增加经营主体。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合理降低保险费率,扩大政策性保险覆盖面。

这些政策的出台都大力助推了我国企业积极投身国际角逐。通过“走出去”一方面,使富余产能跨出国门,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金融机构是我国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和保障者。同时,也是对我国金融服务水平的考验和提升。所以,在政策方面,为中资银行“走出去”提供了较好的保障。

(三)货币互换协议强化中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力度

长期以来,国际贸易的结算都必须紧紧依赖于美元,成就了美元的国际霸权地位。特别是2007年次贷危机以及欧洲债务危机的相继爆发,使得美元陷入严重的信用危机,也使欧元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对于加快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的货币互换得到了较好的推进。

我国自2001年与泰国签署的第一份货币互换协议开始,就处于逐步推进的过程中。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更是加快了推进步伐,现已与多个国家签署了该协议,包括欧盟、新西兰、英国,阿根廷,澳大利亚等经济体。

这强化了中资银行的国际金融合作力度。贸易和金融始终是相生相伴的货币互换协议的使用有利于两国之间的贸易结算,从而增强国际贸易往来,也加强双方的金融合作。原因在于两个方面。首先,摆脱了必须依赖于美元结算的制约。其次,解决了国际贸易中的汇率风险。特别是在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局势下,货币互换协议的推动作用更为明显。

所以,中资企业的国外经营,必然离不开中资银行的支持,通过货币互换协议不可避免的推动中资金融服务机构与周边国家的金融合作。这也促使中资银行力求在海外的扩张和发展,为了更好的发挥金融的输血功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步伐。

四、小结

随着近年来经济金融的发展和变化,金融脱媒现象已经对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存在重要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本市场的逐步发展,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商业银行基本的吸存功能。同时,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贷款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替代效应,部分取代商业银行的贷款功能,迫使商业银行未来的信贷业务增长逐渐受到挤压。目前,我国“十二五”规划中对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比例定位在85%比15%,间接融资比例的下降,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是必然趋势。此外金融市场创新带来的风险管理压力加大,也对商业银行未来的经营理念和风险管理水平有所高要求。所以,不管是基于理论分析还是实际情况来看,混业经营都是我国金融业的趋势,银行实施跨国并购,一方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迫使中资银行进行整合和转型。

因为在海外的银行业的经营和监管与我国均有差异。在海外,混业经营制度下不仅经营商业银行业务,还经营证券、保险、金融衍生业务以及其他新兴金融业务。一定程度上讲打造的是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在这方面,以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以及汇丰银行等国际知名银行为代表。同时,在全能银行的平台上,某些领域的专业化和实力也有所突显。所以通过跨国并购活动直接学习和借鉴目标银行在除传统银行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形态。

另一方面,国外银行具有较好的风险管理模式,通过并购和整合,可以提升中资银行的经营理念。在国内环境下,大型国有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仅单纯依靠利率管制带来的高息差就能实现高收益。目前我国理论界和实业界都在谋求商业银行未来的转型,基于收费模式的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和投资银行等中间业务将会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方向,在利差初步缩小的未来成为利润的增长点。

然而,目前我国的银行在这些方面尚未成熟,甚至比较陌生。这些银行通常具有良好的业务成熟度和新产品开发能力,为将来我国银行的“混业战”提前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曾h.中资银行海外并购战略研究一一以工行并购美国东亚银行为例[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2]黄义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3]刘凤丽.从招商银行并购香港永隆银行看中资银行海外并购[D].成都: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4]刘天梅.后危机背景下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研究[D]. 长春: 吉林大学,2013.

[5]康赣华.我国银行海外并购风险预警分析[D]. 北京: 外交学院,2013.

[6]郭建莺,胡旭. 中资银行海外并购的现实动因及目标选择策略[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3(3).

[7]陈支农.中资银行全球化还应全面认识[J].对外经贸实务. 2011(5).

[8]林华.中资银行重启海外并购[J]. 中国外资.2011(3).

篇6

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

最近很多迹象表明,世界对中国的期望和对中国模式的认同感正在快速增加。首先是金融危机发生之后,世界各国还是寄希望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在经济复苏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尽管很多人也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抱有希望,但人们对新兴经济体能够做什么并不明确。自从二战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总能在拯救世界经济危机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包括日本在内的亚洲国家,即使能够发挥一些作用,也只是作为配角。

但这次则全然不同。各种指标表明亚洲的经济正在恢复正常,甚至是复兴。在西方,尽管从总体上来说,经济危机已经见底并在一定程度上回升,但人们仍然看不到其对世界经济复苏的意义。尤其是美国,人们一直在期望美国能够做领头羊。危机发生之后,全世界各国都用不同的方式来“拯救”美国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这种考量,因为人们意识到,如果美国的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也会进一步影响本国的经济。但至少迄今为止,美国并没有能够扮演此种角色。

与美国相比较,中国在亚洲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中国这次本身并没有金融危机,但深受外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政府在承担各种国际责任的同时,动用一切尽可能的力量来复苏自己的经济。

兼有金融与经济杠杆

西方国家在拯救经济危机过程中往往只有金融杠杆,而缺少经济杠杆。但中国政府却能同时用金融和经济两种杠杆来拯救危机,因为它存在着庞大的国有经济体。

结果是显见的。这些举措不仅带动了本身的经济复苏,而且也带动了亚洲尤其是东北亚和东南亚的经济回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和中国经济体紧密相关的经济体大都开始出现增长的势头。而中国的这种复苏势头又对西方经济体产生积极作用。如果说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作用仅仅限于亚洲,那么这次中国的作用超越了亚洲而对全球经济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例如,人们发现,德国和法国的经济转好就和它们对中国贸易的增长有很大的关联。

中国的经济表现令西方世界对中国刮目相看。不过,事情还并非仅仅是中国的经济角色问题,从深层次看就是中国的发展模式问题。

提出“中国模式”的概念已经有很多年了,中国政府本身在这方面一直做得非常小心翼翼,并没有公开接受或者反对这个概念。中国模式本身仍处于发展过程之中,并且中国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这种模式最终是否成功,还有待检验。但是站在外部的角度,人们对中国模式则不这样看。

曾经宣称西方民主是“历史的终结”的美国学者福山(FrancisFukuyama)这些年来一直在修正他的观点。之前他把西方的民主自由制度提升到道德化的高度。但是“第三波”民主浪潮的反复和中国的崛起都表明“历史的终结”的观点已经受到很大的挑战。最近,福山注意到,尽管亚洲的印度也在崛起,并且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但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倾向于一个更有效率的中国。

开放的政治制度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表明,政治制度的发展是开放的。尽管中国还被外界称为权威主义的体制,但名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正在发展出符合其自身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政治体制。

中国政府现在唯一的意识形态就是民本主义,努力把政府的作为和人民的利益结合在一起。中国政府也努力提高政府过程的透明性,并建立各种机制使官员对人民负责。中国政治体制尤其在危机期间表现出高效率,无论是处理四川地震还是应付这次金融危机,相对于其他政治体系,中国体制的优越性就显现出来了。

中国和其他一些政治体制这些年的发展表明,民主的政体不见得能够有效服务于公众,而中国的体制也不见得不能为人民提供有效的服务,重要的可能不是大的制度构架,而是一些具体的制度和政策。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感受和认知的这些变化对中国模式来说的确是个机遇。这里既表现为中国的硬力量,也表现为软力量。硬力量主要指的是中国的经济力量及其产生的客观外在影响,这是外界所能亲身感受得到的;软力量,就是人们对中国能够产生的经济影响力的主观认知。(很显然,这里的软力量是外界对中国的自觉的认知,是基于硬力量的影响力之上的,这和中国有关方面正在大力推动的软力量是很不相同的概念。)

机遇与挑战

金融危机考验了中国的发展模式,而中国在应付这次危机中的表现又提升了中国模式的影响力。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些变化的产生又是对中国模式的极大挑战。挑战的核心就是中国模式的可持续问题。对可持续性的挑战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两个方面。外部方面的挑战指的是,当中国成为世界经济核心力量的时候,世界各国的经济外交政策都会把中国作为其头等议程来制定对华经济政策和战略,从而给中国造成莫大的外部压力。内部挑战主要指的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困难。

中国模式是个统称概念,因为中国在过去的改革开放三十年间,不同阶段经济发展具有不同的模式。早期简单地把经济增长主要是GDP的增长作为最为重要的指标。尽管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也导致了无穷的问题,例如收入分配、社会正义和环保压力等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应付,那么中国经济模式就很难持续。因此,本世纪初以来,中国政府努力寻求发展模式的转型,可持续性、环保和社会公平成为了新模式的主题词。

转型机会的流失

从发展模式的转型来说,这次金融危机实际上是个很好的机会。从宏观上来说,中国可以对自身的混合经济模式充满信心。金融危机带来的压力淘汰了很多落后的产业。更为重要的是,中国政府开始建立内需型消费社会。内需型社会无疑是中国今后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中国经济崛起的最重要标志,即从世界大工厂转型成为世界消费者。

但是,有很多因素正在导致这个机会的流失。现在中国的经济复苏是政府庞大刺激计划的产物,是大量投资驱动的。银行的大量贷款是否会导致大规模的坏账?中国政府在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花了大量的力气才把坏账处理好,如果这次大规模的投资再次导致大量坏账的出现,那么就无疑会出现内生型的金融危机。在刺激内需方面,政府主要还是通过各种金融和经济的举措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但更为重要的一个消费社会所需要的制度基础还是缺失,就是说在社会保障、卫生和教育改革等方面,进步并不很大。

篇7

关键词:中国银行业金融危机;跨国并购机遇在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的今天,走国际化经营的道路成为各国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金融危机前,由于国外银行绝大部分财务状况良好,不愿意接受被并购,再者,即便有很好的并购目标,也将会面临较多的竞争对手。中国银行业很难实施并购。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使得欧美的各大银行损失惨重,而中国的商业银行却较为平稳的度过难关。此次金融危机,是世界银行业的一次从新洗牌,金融危机导致银行客户从追求更高收益变为更关心资产安全性,从而为中国商业银行的跨国经营带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一、从外部市场环境看中国商业银行并购的有利条件即中国机会

首先,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减少。在金融危机爆发前,欧美大型跨国银行一直主导着全球的银行并购市场。欧美大型跨国银行通过战略投资、设立分支机构、兼并收购活动,在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各项业务收入和投资收益增长使其获益匪浅。而今,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跨国银行资本萎缩,迫于自身财务困境而四处寻求资金援助,甚至不惜变卖资产补充资金来源,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新兴市场的发展步伐。一些跨国银行开始收缩战线,集中于自身的核心业务,对于潜在的并购交易已无暇顾及。这些都使中国银行未来跨国并购的竞争对手相对减少,提高了中国商业银行在并购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其次,中国商业银行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增加,并购交易成本下降。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进一步显现,银行业的并购交易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全球银行业的并购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急剧上升。截止2009年12月初,受金融危机影响,美国已有140家多银行先后倒闭,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的到来及迟迟不能得到好的解决,全球预计将有更多银行陷入财务困难,而这为中国商业银行今后的跨国并购交易提供更多可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

最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更容易获得监管当局的批准。由于金融行业对于一国的经济、政治的发展和稳定至关重要,因此大多数国家都对外国资本本国金融机构设立了严格的限制。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政府为了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体系,往往会降低准入门槛,吸引外资进入。由于银行的特殊性,政府都倾向于对银进行救助。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银行太多,国内金融机构中有能力收购的银行又太少,政府的救助成本太高,而且政府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进行救助,这对政府来说有点困难。此时,适当降低准入门槛,允许外资机构的进入,可以短时间内解决问题。稳定市场环境。

二、从目标公司的需求看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的机会

(1)金融危机后,许多海外的银行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风险,急需要资金的注入,而国家的注资受到许多限制,并且国家不一定能够注资,美国许多银行的倒闭例子证实了这一点。而中资银行经过这几年的发展,资金实力雄厚,各项经营指标也符合监管者的要求。

(2)借助中国银行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银行从改革至今才走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经营比较单一,业务创新不足。中国金融业仍然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模式,银行的业务类型收到了很大的限制。海外银行通过与中资银行的联姻,进入中国的市场发展业务可以得到中资银行在资金、客户等方面的支持,获得本土化的优势,实现本土经营。

(3)中资概念在全球的影响巨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外资基于对中国经济成长的看好,中资概念在国外收到了热捧。

(4)中国银行业的海外并购,将会使中资银行和外资银行同时实现全球战略布局,实现跨国经营。中资银行可以为外资银行的发展提供资金、客户资源、广阔的市场空间,外资银行可以为中资银行提供技术优势、产品研发优势、管理优势等等。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未来银行业的竞争无疑是国际化的全球化的竞争,尽快在全球布局,积累全球化经营的经验,可以为以后的竞争赢得更大的优势。

三、中国商业银行跨国并购所面临的风险

机会往往与风险并存,海外并购并非是盲目的并购,并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首先是并购前的风险。包括(1)政治风险,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常常会遇到他国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等力量的干预和阻挠,还要面对某些媒体别有用心的鼓噪和压力,结果万钢会导致并构成本的上升,并购成功率的下降,并购后整合难度加大等等。(2)市场风险,引起市场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中国银行业的海外经营经验不足、利率与汇率的变动、国内相关支持体系的不完善等都会引起市场风险。

其次是并购中的风险。包括(1)决策风险,此次银行业的并购浪潮的突出特点是以战略并购为主,每个着眼于全球发展的银行都必须制定自己的发展战略,缺乏战略或者战略决策失当是造成并购失败的重要原因。(2)金融财务风险。银行的收购所需资金是巨大的,筹资会加大银行的财务杠杆或者使减少经营中的现金流,会带给银行一定的风险(3)评估风险。由于每个国家会计标准的差异,使得收购方很难了解目标银行潜在的业绩状况。(4)反并购的风险。中国银行的海外并购,目的就是活的对方的控制权,被购银行的管理层处于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和对外来文化的抵御,就会做出种种反并购的努力,加大并购的难度。

最后是并购后的风险。(1)银行治理的风险。来自于不同文化的银行存在不同的治理理念或方式。中国银行也的公司治理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还比较落后,不改善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会给银行的海外并购带来种种隐患。(2)整合风险,并购的最核心问题应该是整合问题,每一例海外并购都会度过一个相对漫长的磨合期,经历了内部排斥反应后形成的新的统一体,此项并购才算是成功的并购。(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参考文献:

[1]巫才林.金融危机后中国银行业的跨国并购的机遇和挑战[J].财税金融,2010(6).

篇8

关键词:金融危机;会展业;机遇

我国多年来对美国出口增长幅度都是20%多,2008年上半年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仅仅是89%,到2008年11月份,我国的三大外贸指标都变成负数,中国进出口总额增长幅度从2007年同期的239%跌到负9%,出口也是由20%以上的增幅跌到负2%,进口也变成了负178%。出口受阻导致我国出口企业被迫减产、甚至停产、半停产,出口企业的停产、减产、半停产首先减少了原材料的购买、工业生产下降。2008年的四个季度,中国工业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为164%,第二季度降到159%,第三季度降到129%,10月份降到82%,11月仅仅是54%,还不到一季度的1/3。工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板块,工业生产增速下降,直接导致整个国民经济增速下降,2008年中国经济四个季度的增长速度,第一季度106%,第二季度101%,第三季度9%,第四季度68%。因此,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主要是国外经济衰退导致需求下降,进而影响了中国的出口。

一、会展业的特点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下降,财政收入增速下滑,2008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增长355,到了二季度降到314,三季度仅仅是105,四季度12月当月全国财政收入是负的31。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带来巨大影响,它对我国的会展业带来的机遇却远远大于挑战,这主要原因在于会展业与整个国民经济之间既存在紧密联系,同时还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首先,会展业与经济形势之间是如影随形的同步关系。会展业是经济的晴雨表,能够非常及时地、敏感地反映出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会展业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本身也是经济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其他产业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对各产业的运行能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会展业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会展业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其与整个经济形势并不是完全同步的,存在超前与滞后的情况。比如,会展组织者预计金融危机可能在经营规模上、效益上给展会带来一定影响,但马上取消已经预定要开的会议却并不多,这就是会展业和经济之间的一种相对滞后的关系。人们还摸不清这个危机会有多大、多严重、多深远,人们期待着更好的消息早点到来,所以没有必要过早地惊慌,过早地取消已经安排好的会展活动。因此,在确定会展的数量和会展的时间等方面,危机的影响还不是很大,只是在筹划新的会展时会有所考虑。会展业有一个反应和评估过程,而不是经济形势一下滑它就马上跟着下滑。

会展业的独立性还表现为其超前的引导作用。比如说最近一段时间研讨会特别活跃,是因为大家都惊慌了,不知道这场危机会引发怎样的状况,这时候特别需要研讨。因此,会展业能产生一种引导作用,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使目前趋势向有利的方向发展,这种努力的结果就会出现引导作用。如好多年前,我国的电视机刚刚普及,超薄电视还没有深入到百姓家,日本企业很早就把超薄液晶电视拿到我国展会上进行展示。当时一个小的液晶电视也要五六万人民币,大一点的要几十万人民币,在我国普通的电视机还没有普及的情况下,展示这个产品大大超越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水平,日方参加展览会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引导消费,让中国的广大家庭知道世界上已经有这样一种产品了,他们早晚也会需要这样一种产品,从而做这种消费的预期和准备。果然不出其所料,目前超薄电视在我国已经开始普及了,这就是会展产业在整个经济过程中既同步又超前的状态。众所周知,最新的科技成果往往是在某次会展上诞生或者宣布出来的,这就是会展引导经济、引导产业、会展创造市场,创造消费能力的一种独特的经济现象。

二、会展业面临发展机遇

正是由于会展业相对整体经济形势具有相对独立性,并不是随整体经济形势下滑而下滑,于是金融危机在给整个经济带来巨大冲击的情况下,会展业未见得遭遇同样的命运,〖JP+1〗相反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遇。所以,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会展业带来了以下几方面的机遇:

1.危机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需求。(1)研讨交流的需求。最近一段时间各种经济形势研讨会很多,这说明大家需要交流。许多企业抓紧时机,加强了广告推销,目的就是要减少危机带来的影响。(2)推销捷径的需求。危机到来以后,企业面临着一个两难困境,一方面担心市场萎缩,要加大投入力度;一方面又囊中羞涩,不知道今后还有没有余力做强化市场的工作。唯一的好办法就是寻找市场推销的捷径,即如何用较小的投入产生更大、更多的社会影响和市场号召力。会展产业是帮助企业进行营销的一个捷径,因为它高度浓缩集中了市场各个要素,并在很短的时间内、很密集的空间内做最紧密的接触和交流。国外的很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选择一两个与产品相关的会展,只身带上一两个助手到这个博览会待上三五天,全年的订单就出去了,全年的采购也就搞定了,回到企业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生产上。所以,会展产业是一个效率最高的推销捷径和方法。经济危机的情况下,企业在两难之中最好的办法就是参与会展,参与到本产业最相关的博览会中去,在展览会上来寻找新的社会需求。(3)产品物美价廉需求。消费者在当下会更加捂紧自己腰包里的钱,希望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东西。很多消费是刚性的,是不可能减少的,只是更多的人会追求物美价廉更实惠的东西,这种追求恰恰是会展产业可以提供给他们的,展会能够满足消费者更多物美价廉的需求。(4)企业升级转型的需求。这些年来,我国会展企业发展速度非常快,规模膨胀如此之快就出现了泥沙俱下的情况,很多展会企业在这个过程中经历着改型换代的调整。危机到来时,会展企业的业务量相对减少,就有了这样一个喘息的机会,进行升级换代的调整,适当地可以合并一些部门,撤掉一些部门,进行一些业务上的整合。所以,危机的过程也是企业整顿、喘息、调整的过程,也是一个变坏事为好事的机遇。总之,这些需求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新的商机,人们应该抓住这些机遇,把工作做得更好。

2.危机导致优胜劣汰,强者更强。这些年中国的会展产业膨胀很快,很多的企业盲目地认为会展产业就是一个无本万利的东西,投入相对很小,如果运行顺利即能利润可观,于是产生了相对混乱的局面。经济危机会引起各种产业的企业重组,一些会展企业、特别是缺少底蕴的企业在危机中被淘汰。在这种情况下,要积极发现自己企业的弱点,巩固和强化自己企业的强项,从而更好地发展自己和巩固自己。

3.危机中政府支持力度加大。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各国政府都在救市,都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得非常突出,现在很多地方高层官员都认识到了会展业的特殊性。在各地扩大内需、应对金融危机的计划中都有扶持会展产业的政策,有这样的意图、想法甚至是直接的预算。比如,青岛市今年要拿出6 000万元人民币补贴和支持会展产业的发展,这是青岛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个力度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北京市政府也表示,凡是争办著名会展项目的,争办费用经过审核以后可以由政府买单,借此鼓励大家争办。在这么庞大的救市计划中,那么大量的资金投入到各个产业中的时候,支持会展产业的投入只是非常小的部分,这部分投入对会展业的发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会展业应该紧紧抓住机遇,努力做出一番事业来。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