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医疗质量监管体系8篇

时间:2023-07-30 08:52:2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医疗质量监管体系,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医疗质量监管体系

篇1

[关键词]健康教育; 医患关系; 医疗服务

[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0515(2010)-8-182-01

健康教育与医患关系,这两码事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却有着很大的相关性。由于医学专业知识及健康知识的不对等,使得医患之间的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通过各种健康教育活动,使广大群众在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得到提高。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医院和医生,理解医疗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更好的疗效。与此同时,医生通过向患者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能够更多的了解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有助于医生在医疗技术层面的更多思考,也有助于强化“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给与患者更多的关怀。

1健康教育是医患沟通的桥梁

1.1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和医疗风险客观存在。当前,随着社会物质文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有了更高的期待。尽管我们处在科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但是很多人意识不到,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医学科学目前仍然处于经验科学阶段,还不是一门真正的精密科学;这一领域充满未知数,人类仍有大批疾病尚未攻克,现有医疗水平远远达不到人们所期待的程度,每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都还需要医学科学工作者和临床医生在实践中反复探索和验证[1],因此,对治疗效果的过高要求是不切实际的,医疗风险也始终伴随在整个诊疗过程中,这是不容否认而客观存在的。

1.2医患双方不对等需要健康教育。由于医患双方信息的不对称,在对疾病诊治的认知水平和决策能力上均以医方为强势或主动方,所以,医院及医务人员更应承担警惕医疗风险的义务与规避医疗风险的责任,同时,也应在诊疗过程中使患者获得更多的知情权。正因如此,健康教育工作就更加显得重要。

1.3健康教育是沟通医患双方的桥梁。健康教育学是一门涉及医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美学、人类文化学等学科的边缘科学,传播学是健康教育学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它具有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社会功能,如舆论导向、社会动员以及对社会大众思想、心理、生活广泛深刻的影响,在中国这样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更有不可估量的价值。通过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一定的医学科普知识,有助于帮助他们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医院和医生,理解医疗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并增强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更好的疗效。与此同时,医生通过向患者传播医学科普知识,自己也受益颇多,医生能够更多的了解患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为患者答疑解惑,有助于医生在医疗技术层面的更多思考,也有助于强化“以人为本”的行医理念,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怀。

2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2.1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疗质量的相互促进作用。医患关系一般体现为医疗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利益矛盾的冲突与平衡,即医院对医疗保健服务的供给与不同层次人员对医疗保健的需求的矛盾,医患之间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他们的共同目的是医治伤病、解除痛苦、保护健康。正常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寻找医院主体与就医客体在动机、感情、语言、行为、态度等各个方面的最佳配合点[2]。因此,作为直接与患者接触的医务人员,必须做主客体关系的融合剂,以消除病人对医院的陌生感,使病人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接纳状态,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自身免疫力,促进机体早日康复。因此,医患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医疗质量,也关系着医院的声誉。

2.2良好的医患关系对医疗质量起保障作用。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主客体都十分需要和期盼的,它有利于创造主客体宽松、和谐、舒畅的心态,使患者对医生产生信赖,从而情绪稳定,精神愉快,这对提高大脑及整个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能力,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有着积极意义,同时还有利于创造医院安定、团结的环境和正常工作秩序,这也是进行正常医疗工作的前提。在市场经济大潮影响下,它也是实现医院和社会风气好转的重要内容,对医疗质量起保障作用。

2.3 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与排除医患关系激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们的经济意识和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对医方由传统十分尊崇的“感恩”和“宽容”,转变成如今更多的是“提防”和“埋怨”。随着对被视为“神医”、“半仙”的医方的绝对服从,到如今医师被看成为谋生的职业,医患双方不再有高低之分,相反患方被看成是医疗工作的“上帝”,人们在市场经济时代呼唤着平等。医疗诊治过程中语言不文明,解释不耐心,伤害对方自尊心;工作人员脱岗延误患者诊治;工作人员未认真履行岗位职责,造成医疗差错;未严格执行收费标准,多收错收费用;工作人员向患者索要礼物,对患者不一视同仁;向患者提出不切实际的过苛要求等等都会激化医患矛盾,必须避免。

3充分发挥健康教育作用,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健康教育的传播方式按传播媒介和教育对象划分,通常为个人传播(医务人员或病人)、集体传播(健康教育人员或群众)、大众传播(健康教育人员或社会人员),它既有单向传播也有双向传播,能使医院在信息反馈中及时改变服务策略,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浪潮。

3.1 把医院作为一种品牌来营销,通过细致的病人研究和医患沟通,影响医院工作计划。医院健康教育实际是有组织、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病人及健康人群进行自我营销。要对本院的病人及潜在病人进行分析和理解,寻找他们的特征,包括病人结构、病人生活形态和医疗产品消费需求,以便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医院的市场调研在各科室都能展开,尤其是门诊、急诊的导医、导诊,应变被动为主动,不仅仅满足于将病人送到他要去的地方,更要在不断的交流沟通中,传播健康知识,获取新的信息,并传达到院部。

3.2全方位开发多种类别、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医疗宣传产品,为病人提供更广泛、完整的信息参阅空间。医院健康教育应开发很多新品种的健康教育宣传产品,目的就是建立一个庞大的“广告超市”,适应市场多元化的需求,让最便宜到最昂贵的“货品”在这里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满足社会群众从基本医疗服务到高档医疗服务甚至非医疗服务的要求。如充分利用现代科技的网上宣传、电广宣传、闭路电视、电子触摸查询系统、健康教育处方等手段,将医院实力全力推向市场。

3.3提供与“广告”配套的多种专业优质服务,帮助病人获得最佳的医疗服务

市场需要的总和就是我们服务的总和,医院应尽可能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增强商业价值。应提出一个口号:麻烦自己、方便病人。从小处着手,减少病人就诊环节、往返次数、候诊时间,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

3.4建立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队伍,在实践中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健康教育营销队伍。医院健康教育的媒介地位及其面临的新形势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健康教育人员应当是懂医疗、会经营、多谋略、精设计、善交往的高素质人才。他们可以通过专业而规范的沟通方式向病人正确地介绍医院,帮助医院进行市场策划,解决营销难题。

3.5坚定自我约束意识,增强健康教育的社会责任感,防止滥用其社会影响力。

医疗市场处在过渡和转换期,尚未形成基本运行规则;医疗产品作为一种非常特殊的商品,在追求经济效益的过程中,要坚持忠于科学、实事求是、规范操作的自律原则,以社会效益为基础,才能实现医患平等的最终目的。

健康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医患之间、以医学科普知识为内容的特殊沟通。因此,积极开展健康教育,与患者多进行有易于健康的宣传教育,作为医方,必须在治疗疾患的同时,注重对患者心理健康的疏导与心理健康治疗,以求得到患者的理解与配合,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减少双方误会。从而密切了医患关系,使他们从生理、心理上得到慰藉,并懂得了所患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护理、预防及康复等知识。通过实施健康教育,使医患关系完全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从而更加有利于提升医院形象,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篇2

医疗质量是一个医院生存发展的根本,是一个医院水平高低体现,医疗安全管理是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一切为病人服务,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严抓各种医疗质控指标,提高医疗整体水平有效减少医疗纠纷,杜绝了医疗事故的发生。

一、切实改善医疗服务

加强医德医风和医疗法规、规章制度教育,使广大职工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认真开展了内容为“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三好一满意”活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流程,优化诊疗环境。充实门诊医师,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坚持准时开诊,保证病人及时就诊。建立医疗费用公开透明制度,住院病人实行一日一清单制度,病人可以随时查询药品价格、住院费用等详细情况,深受病人好评。

加强医患沟通,完善沟通内容,改进沟通方式,注重沟通效果,切实加强医院基础管理,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组织,落实各项核心医疗工作制度和安全措施,保证医疗仪器设备合法、合理、安全使用,避免发生医疗差错和事故。严格技术准入制度,规范医疗执业行为。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储存、使用的监督管理。

二、切实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质量安全事关群众的健康安危,是医疗服务的生命线,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主题。医疗安全的进行首先要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服务水平。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狠抓规章制度的落实,时刻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以质量安全为主题,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严格执行诊疗技术常规,把各项制度落实到各个环节之中。

成立汤旺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加强医疗文书质量管理,严格执行《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对病案质量实施全程监控和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考核方案,已落实奖惩机制,确保奖惩到位,对医疗服务质量考核成绩优异的科室或个人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对医疗质量考核结果不达标的科室和个人给予经济处罚和全院通报批评,强化“三基三严”训练,不定期举行各级各类人员三基考核,将医务人员的临床理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技能进行综合评定,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确保医疗技术人员自身技术素质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全面提高医务人员业务素质。

三、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规范医疗行为是核心

今年,我院从加强制度建设入手,结合各岗位的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及考核细则,并制定职能科室、业务科室综合目标责任书,做到一级管一级,一级向一级负责的格局。明确责任,保证职能,做到责、权明确,利益适度,从而管理上做到了有章可循、有章必依,逐步完善管理上的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四、依法妥善处理医患纠纷

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把医患纠纷处置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成立医疗纠纷协调处理小组,依法妥善处理好医患纠纷。坚持预防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的原则,建立健全医患纠纷预防处置机制,周密落实相关防控措施,努力化解各类医患纠纷,防止因医患纠纷引发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

篇3

一、参照JCI 标准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通过风险来源分析

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医院是医疗器械风险控制的主战场,医院对实行医疗器械临床准入、操作使用人员和医学工程保障人员准入及应用过程的质量管理负有直接责任,要加强医疗器械整体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TQM),医院必须把好采购评估控制、医疗设备应用控制、医疗设备质量风险控制、医学计量器具控制,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并参照JCI标准建立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

二、医疗设备质量采购评估控制

在医疗器械采购程序中,增加对供方的评价、选择以及管理。对供方的评定从产品及供方的资质审查开始,填写《供方基本情况调查表》、样品评价、现场考察、样品试用、供方信誉度调查、填写《供方评定记录》、《合格供方名录》,建立供求关系与合格供方档案,以上全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相应的责任人和相关的记录,医学工程处要对其进行动态管理,凡提供重要产品的合格供方,在与医院签订合同时必须将“质量保证协议”纳入其中,协议至少应包括质量保证要求、验证方法、解决质量争端的规定等内容。

三、医疗设备应用控制

医疗设备应用控制对医疗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首先在设备正式投入使用前,由临床医学工程部门和设备使用科室根据医疗设备使用操作说明书、维修手册、国家规定的有关标准和临床使用要求制定好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明确基本操作步骤和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医疗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使其能够熟练掌握医疗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并进行考核,只有通过培训且考核合格的操作人员,方能上岗操作设备。设备交付临床使用前须对设备进行用前检查,该步骤的目的是检验设备的性能特征能否满足正常诊断及治疗质量的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医疗设备应分别制定各自使用前检查技术规范及相应的程序化文件。投入使用的设备要建立质量信息反馈和履历记录机制。使用者应熟悉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特点及其故障规律,对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良事件做好详细记录工作,这些反馈的质量信息对进行设备的质量控制有着重要价值。

四、医疗设备质量风险控制

据 美 国 1986年GeneralAccounti ngofice的报告,52%的与医疗设备相关的不良事件是医护人员发现的,可见,医护人员在设备质量监督和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医护人员一经发现设备故障或其它可能的问题,立即向医院管理或医学工程部门报告,并由工程人员做出判断和处理,这种事后的解决方式已与当今质量管理的潮流不符,应该找到一种评估和控制风险的方法,使“事后”处理转向“事前”预防。我院对医疗设备风险的评估建立了《基于风险的检查评分系统》,对测试频率进行了分类,衡量风险的标准主要有临床功能、有形风险、问题避免概率、事故历史、制造商/管理部门的特殊要求等五个方面,根据经验给出各种类型的量化分值,然后,把某类设备在五个方面获得的分值相累加,就得到了该设备类型的得分。维护的策略根据设备总分决定,总分在13分以上的设备被定义我每半年进行一次测试;总分在9到12分的设备被定义为每年进行一次测试;总分在8分以下的设备不需要进行年度测试,或者就不需定期测试,其频率取决于临床应用的情况。属于高风险设备,应该在制度上从严管理、技术上采取最严格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利用质控设备开展呼吸机、监护仪等急救、手术设备的质量控制,并对风险进行评估和控制,提升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性,提高设备器械的完好率和安全性,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隐患,有效控制危害因素的发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

五、医学计量器具控制

医学工程处要统管全院的计量仪器,以及器具校核规划,测验检定,检查监督和组织实施。在医院之内,行使计量执法和处理计量纠纷的职能,并监督计量工作的运转。计量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全院计量器具日常管理工作,从事登记总帐,制定详细周期检定计划,实施具体的计量检定,履行年度申报,配合市技监部门定期定量完成检定任务。并对医学计量器具的校准(检定)和测试过程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管理,确保其出具的结果准确、有效。确保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尽管JCI 标准为国际统一标准,但还需考虑特定国家的国情。因此,绝大部分标准只是提供了行动的框架和方向,没有规定必须达到的质量指标,而把建立质量目标和指标的工作留给了医院,这样既调动了医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又允许医院从实际出发,做到量力而行。医院要达到什么样的质量水准,主要取决于医院实际情况和为自身设计的目标。这种灵活性使采用该项标准的医院都可根据所在国家和当地的法律法规,结合具体工作实践,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道路。

篇4

一、英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及与我国之比较

英国是欧盟成员国,在欧洲统一市场形成以前,欧洲各国的医疗器械监管大都是由各自的管理部门依据自己的法规进行管理,每一个国家颁发的市场准入证书,只在其本国有效。为了适应统一市场的需要,1993年欧盟颁布了三个医疗器械监管“指令”,作为所有欧盟成员国医疗器械的通行法令,分别是《有源植入医疗器械指令》(AIMDD):覆盖所有有源植入医疗器械;《医疗器械指令》(MDD):覆盖除有源植入医疗器械以外的第二、第三类医疗器械;《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IVDD):覆盖第二、第三类体外诊断试剂和仪器,并授予所有通过审查的并允许在欧盟市场销售的医疗器械以“CE MARK”,在欧盟市场,各国不得对标有“CE MARK”的产品设置任何的通行障碍。

(一)医疗器械分类原则

欧盟医疗器械监管指令根据器械预期用途以及相关风险的递增,将医疗器械分为I、II(II类还分为IIa和IIb)、III三类。其对医疗器械的定义与我国是相似的,仅仅在分类上略有差异:Ⅰ类为不会穿透人体表面又无能量释放(无源)的器械。这类产品约占全部医疗器械品种的23%。IIa类包括诊断设备、体液储存、输入器械,以及短暂使用(持续时间小于1h)并有侵害性的外科器械。IIb类为短期使用(持续时间lh一30d)并有侵害性的外科用器械、避孕用具和放射性器械。Ⅱa和Ⅱb类产品约占64%。III类器械为与中枢神经系统、心脏接触的器械、在体内降解的器械、植入体内的器械和药物释放器械,以及长期使用(持续时间大于30d)并有侵害性的外科器械。这类产品约占13%。

(二)上市前审批

在英国,上市销售的医疗器械并不需要经过英国药监部门审批,而是通过取得CE MARK即可上市。I类产品由生产企业自行负责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审查,自行保证产品符合上市要求。IIa类产品由企业自行保存产品设计文件,由公告机构检查其质量体系;IIb类产品由公告机构检查质量体系、检验样品,同时生产企业应提交产品设计文件给公告机构进行审查;III类产品由公告机构检查质量体系、检验样品,并审查产品设计文件,特别是审查产品风险分析报告。

(三)上市后管理

上市后管理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1)对生产企业进行质量体系检查:欧盟法规规定,质量体系的检查由公告机构进行,在质量体系方面,欧盟制定的质量体系标准与ISO13485是基本一致的,由公告机构按EN 46000系列标准对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进行检查。2)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和反馈体系:英国药监部门要求医疗机构建立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植入器械随访记录。同时,各个生产企业也必须建立不良事件档案,并作为质量体系检查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对现时期我国医疗器械监管工作的启示

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体系建立了 “分类管理制度”、“市场准人制度”、“质量体系管理” 等基于风险管理的监管体系。上市前要按照风险分类进行审批、上市后有再评价和日常的监管。借鉴英国的医疗器械管理模式,现就我国医疗器械监管中的主要环节提出以下建议:

(一)法规体系

产品分类是确定医疗器械管理程度的基础,要确定分类的规则,不需要采用多因素的分类规则,主要根据医疗器械的预期用途决定管理类别。要明确产品确定类别的程序,以及发生争议时裁决的组织机构和仲裁方法。同时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分类情况,对产品风险级别、管理类别客观深入分析,调整目前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所占比重,减少三类医疗器械比例,同时对于二类医疗器械也进行细分。

(二)上市前审批

规范医疗器械审批标准,进一步合理化、细化。产品上市前涉及产品的准入和生产的批准,尽量减少审查员自由裁决的情形。产品的准入可以根据已上市的同类产品的成熟度,采用不同的注册程序。特别是临床试验,要明确临床评价、临床数据和临床试验的定义和做法,防止不恰当的、冗余的临床试验。生产的批准关键是质量体系的审核,应该与产品注册同时进行,如果生产许可在前,产品注册在后,对于首次申请上市的企业在流程上会遇到问题。标志标签是企业对产品的明示,是法律责任的一部分,标签的要求需要详细,审查必须严格。还应尽快在全部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中实施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执行一种制度、一个标准。

(三)上市后监管

1.监管能力 目前国家局对应进行重点监管的医疗器械都制定了专门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比如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无菌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实施细则、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植入性医疗器械实施细则,之所以对这几类产品制定专门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是因为单纯依靠法规监管无法有效的降低此类产品可能造成的风险。因此,应采取培训和模拟检查的两种方式对基层监管人员进行培训。

篇5

传统医疗质量是指对某一种疾病的诊断或治疗的及时性、有效性和安全性。而现代医疗质量的内涵更加丰富,外延也不断扩展,包括了基础(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以及医疗技术质量和服务质量的全方位系统化的质量管理。这一变化使医疗服务质量由单纯的诊疗质量向疗效、安全、服务、时间、费用等方面的综合质量转变。同时这也带来了医疗质量管理内涵的变化,对监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疗质量监管由单一的个体质量控制向医院系统改进、整体质量管理转变;由孤立的阶段性质量向全程质量管理转变;由质量保证向持续改进的全面质量管理转变。(来自海峡医界网)

现代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强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目的”的服务宗旨,把追求社会效益、维护群众利益、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医患关系放在第一位;强调全员参与、全部门管理、全过程控制。

从总体上来说浙江省目前的医疗服务还存在供需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医院设置的数目不足,病房以及病床的供给远远低于实际的需要,此外,医护人员的数目相比较病患,也出现不足的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医疗质量的下降。其次是前文所提到的医疗质量建设的软件方面和制度管理方面,目前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分析如表1。

表1描述的是浙江省从2008年至2010年的全省各地区卫生机构、床位和参与医疗服务或与医疗事务有关的人员的数据,从图表中我们也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例如从硬件上来说,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浙江省全省的机构数分别为15291、15618以及16298;而床位数则分别为161203、170187和184097,从这些数据上我们可以明显的发现浙江省这三年来的医疗硬件的改善是有限的,这和全省的医患人员的数量增长是不成比例的。

另一方面从医疗人员上进行比较,2008年、2009年以及2010年的浙江省总的参与医疗服务或与医疗事务有关的人员的数目分别为288344、309415、335552,虽然说这三年来全省与医疗服务有关的人员的数目在逐年增长,但增长速度与医患人数的增速相比是缓慢的。

表1是就全省而言的,从地区角度出发分析浙江省当前的医疗现状,以宁波市为例,我们可以发现2008年至2010年这三年中宁波市的职业(助理)医师的人数分别为15127、16160以及17237,大约以每年1000人的速度增长,这与宁波当地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社会对医疗质量的要求是不匹配的。经济的增长促进了社会对健康水平要求的提高,与宁波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相比,当地的医疗质量提高的速度的增长显然是滞后的。此外就以宁波市的注册护士数进行分析,宁波市2010年的注册护士为15079人,而除去宁波市的流动人口,2010年的人口普查显示宁波市的常住人口就达到了700多万,显然这两者的差距是巨大的。另外就2009年宁波每千人中床位数为4.11,卫生人员为8.20,卫技人员为7.01,医生为2.83,护士为2.40,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宁波市的人均医疗服务水平是较低的。(以上数据均来自浙江省卫生厅网站)见表2。

长期以来,医疗质量监管一直是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一块短板。由于医患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医疗服务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现象。医疗属于服务性行业,影响医疗服务质量的因素诸多,包括社会、经济、组织机构及医学技术发展等诸多方面,医疗质量是各种要素纵横交织产生的整体效应,是多元的复杂性的系统工程。因此医疗服务需要严格的监管,同时监管难度也比较大。

医疗质量及其监管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利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医疗服务战略偏移,医疗服务价值链畸形,医疗服务体系组织和结构失调,医疗技术进步与社会期望失衡,医疗过失较多发生,医疗技术准入制度执行不够坚决,医疗市场监管乏力等等。而当前社会对医疗质量的期望不断提升,在当前科技水平进步的条件下,医疗质量需要的不仅是一些硬件技术上的改进,更重要的是一些软件上的建设,如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效率,以及一些管理和制度方面的改进。从管理的角度分析,现代医疗质量涉及的最主要的是明确的服务宗旨,正确的导向;群体的质量意识和行为;全员的素质水平;标准化、规范化的全程质量控制;坚实的、稳定的基础工作和科学的、严格的医院管理。从医疗质量含义的角度分析,医疗质量的整体性、多样性以及服务性的特征增大了其监管的难度。

此外,医院评审是医疗质量监管的一个方面,是相对基础性的工作。我国自1989年开始进行医院等级评审,到1998年这项工作暂停为止,经过大量的评审工作,构筑了三级医疗网络的基本体系,促进了医院的标准化管理。但是,在评审工作存在评审标准、方法不够规范和科学等缺陷,使这项政府主导的医院评审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最终没有形成医院长效监管机制。

浙江省医疗质量监管的体制与机制

医疗质量监管主要包括两大方面,一方面是日常的管理,另一方面是通过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监管。下面着重从法律法规的角度对医疗监管体制与机制做出梳理。

回顾我国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从萌芽期、发展期到建成期,医疗质量监管的主体由单一的卫生行政部门逐渐向卫生行政部门、其它政府部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等)互相配合、共同监管过渡,同时引进卫生专业组织以加强医疗质量的监管。

在我国医疗体系建设之初,卫生部就作为监管体系的主导,在发展期,针对医疗机构、人员、药品和设备等出台了大量的法律法规。在1991年,医疗质量监管体系获得突破性发展,这是处于政府机构序列之外的专业化机构开始参与医疗质量监管的初端,1999年至今,我国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不断完善,相关部门逐渐重视医疗安全监管和法制化建设。

由于医疗行业专业性较强,医疗卫生行政部门虽然十分重视,但监管能力相对不足,并且卫生监督员多以公共卫生为教育背景,对医院临床知识和监管重点不甚了解。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浙江省卫生行政部门依托具有较强技术实力的相关医院,建立了专业的质控中心,包括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等监管内容,由来自各大医院(并不限于所挂靠的医院)、在本专业具有较高造诣的医务工作者兼任医疗质量监管工作的专家,形成了省、市、县三级的质控网络。在这一模式下,质控中心只是挂靠在相关医院内,在法律上并不是独立的实体,接受同级卫生行政部门的行政管理和上级质控中心的专业指导,负责制定本专业医疗质量评价标准、技术操作考核标准,为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医疗质量管理的决策依据,各质控中心还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的授权,承担具体监管工作,如检查、评比,并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上报医疗质量检查、评比情况等。各被挂靠的医院则负责中心日常管理和运行,并承担中心的日常工作经费。除了质控中心外,各种医疗行业组织也承担一定的医疗质量监管工作,其中医院评审工作即由医院协会负责组织实施。但质控中心在医疗质量监管体系中依然占据着较为突出的位置。

浙江卫生厅官方表示,目前,浙江省已经具备了实施医疗质量监管“政事分开”的良好基础:一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管理经验,浙江早在1987年就制定了医院等级评审标准及评审制度,并分别于1990年、2002年、2010年开展了三轮等级医院评审,有着扎实的管理基础。二是具备较为完善的组织机构,目前浙江共有质控中心19个、技术指导中心17个,三级质控管理网络的建立比较成熟。三是拥有强大的专家团队,“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办公室”挂靠在浙江省医学学术交流管理中心下,该中心负责联系和管理省内26个重点医学卫生社团组织,掌握着雄厚的专业技术力量等。

基于以上条件,2011年3月初,在浙江省卫生厅成立的省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下正式设立了相对独立的医疗质量第三方监管和评价机构――“浙江省医疗质量控制与评价办公室”。这意味着浙江公立医院改革试点迈出建立“政事分开”制度的重要一步,这对浙江省医疗监管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总体上,浙江省的医疗监管机制已经从行政化向专业化发展,构建了独立的第三方监管。

浙江模式主要解决了医疗质量监管方面的人手、经费和专业能力不足的问题,并初步达到了一定的监管效果。

浙江省医疗质量监管的存在问题

目前,我国医疗质量监管存在诸多问题,如对医疗服务缺少强有力的监管手段,对医疗机构的规模、大型仪器的购置 、医疗新技术的采用等方面尚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办法,卫生行政管理资源缺乏、人员专业知识有限、制定评价标准存在一定困难等。这些都制约医院管理活动只能进行运动式?监管,而不能做到持续、长期的有效监管。就浙江省而言,医疗质量监管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在政府主办医院的模式下,政事没有完全分开,监管难以达到实际效果

医疗机构接受多头监管,主管部门政事不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机制。在浙江,卫生行政部门既是监管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和政策绩效的评估者,同时又是主管者。由此造成的职能交叉、目标和利益冲突使卫生行政部门很难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的监管。 政府在关于医疗方面身兼数职,这就造成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监管困境,监督难以到位并产生实际的效果。现在医疗质量监管最大的问题就是政府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问题,现在多数医疗机构还是政府主办,即使监管机构想有所作为,也难以实现其监管目标。但是,改革需要有一个过程,不可能在很短时间里有一个颠覆性的变化,毕竟这是一个变革传统管理体制和涉及各方利益的系统工程。同时,推进工作也较为复杂,要理清政府有哪些职能,哪些为“政”,哪些为“事”,以及政事间的协调运行机制等。

浙江卫生部门也意识到了政事不分给医疗监管造成了阻碍,因此在年初推行“政事分开”的医疗监管模式,力图建立第三方的独立监管机制,但究其根本,医疗机构仍由政府主办,与政府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如何在“政事分开”的口号中,真正做到独立第三方监管,其实际效果仍有待观察。

同时,民办医疗机构也在一步一步的尝试,这为我们以下的解决对策提供了一定的可行性。据调查,浙江省目前共有公立医院507家,民办医院仅73家,并且目前浙江省的医疗资源还存在数量不足、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因而民办医院也越来越受到政府的关注。作为长三角领头羊的上海已经率先走上私人办医院的常规化道路。上海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促进除政府以外的社会力量兴办医院卫生机构,特别是发展民办医疗机构。2003年,上海医改通过《近期重点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现代医疗服务业,满足居民多层次需求,来促进上海多元化办医格局的形成。在此过程中,有意办医的社会资本排起长队,在充分竞争中,医院越来越有人情味,硬件设施日趋完备,在医疗质量方面有了明显的改善。上海医改成功典范为浙江省医疗质量监管的革新提供了良好的经验,昭示着政府仅是承担了监管的责任相信民办医院在未来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依法行政没有完全落实

一方面,由于公立医院缺乏有效的自律机制,激励机制扭曲,各个环节的市场竞争副作用被放大,医疗质量和安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卫生行政部门自身的监管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如缺乏足够的人力资源;相关法律规范和技术规范缺乏统一性,执行难度大。综上,医疗质量监管的现状、存在困难和传统的影响以及法制进程较缓的影响,导致政府部门依法行政没有完全落实。

浙江省医疗质量监管的完善

当前我省的医疗质量监管体系并为完全成型,仍处于不断调整的阶段。为了取得更好的医疗监管效果,根据浙江省医疗质量监管体系现状和特点,我们在广泛调研和深度理解已有法规的基础上,提出几点医疗质量监管的完善措施。

在监管上,坚持政府的主导,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主体地位

医疗质量监管的主体由单一的卫生行政部门逐渐转向卫生行政部门、其他政府部门互相配合,共同监管,同时也引进专业卫生组织来加强医疗质量的监管。然而,我国的非政府组织的力量还很薄弱,还不足以担负起医疗质量监管主体的这一重任,因此,我们不能削弱卫生行政部门在医疗质量监管方面的权威性,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必须要坚持政府、尤其是卫生行政部门的主导地位。

同时在整个监管的大环境中,都存在着人、权、法的问题,整个社会距离法制社会仍有一定的距离,这就需要借助政府强有力的保障,需要完善法律法规,加强宣传,提高整个社会的法制意识,这是一个长久的话题。

提倡医疗服务市场有效的质量竞争机制,重视医疗保险对其的作用

只要是存在充分竞争的市场,市场的潜在进入者就能够对市场中的现有主体起到监管规制的作用,在实现充分竞争的可能性下,促使现有生产和服务提高质量,倡导医疗服务市场有效的质量竞争机制。为了在医疗行业引入竞争因素,我们认为医疗机构应该划分为基本医疗服务和增值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应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医疗服务需求,并由政府财政和政策支撑,以保证其真实有效性。除此之外,存在一些服务性的,增值性医疗机构服务,目的是满足个别人的特殊需求,这些医疗机构的主办权放向社会。不同的医疗机构主办方,在市场中充分竞争,利用市场进行优胜劣汰,提高医疗质量。甚至,在今后两类医疗机构都发展良好的背景下,我们可以学习国外,将医疗机构主办权完全放向社会,政府就做好监督的职能就可以保证医疗质量的提升。

同时,可以引进医疗保险对医疗质量监管的作用。如浙江省湖州市率先利用较为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实施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对医疗行为进行实时监督,并把实时监督情况通报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的医疗行为进行规范。在泰国、美国和德国,医疗保险基金将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补偿比例与医疗质量评定与监测结果挂钩,从而激励医疗机构加强对医疗质量的内部管理。从医疗服务市场中,不同主体的相互制约来完成医疗质量的监管。

借鉴成功监管经验,结合实际,加以运用

篇6

关键词:中药房;调剂质量;用药安全;

随着人们医疗和保健意识的不断提高,中药材在临床用药中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中药调剂是按方抓药的重要步骤,事关用药安全性和准确性[1]。为此,本次实验研究了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于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贡献愚智,以兹学界讨论。现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1.1研究对象

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我院中药房共接待病患57461人,其中2010年11月至2011年10月接待24851人,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接待32610人。病患年龄分布区间为9~87岁,平均年龄47.5岁。我院中药房于2011年11月建立了监管体系。本次实验选择了建立监管体系前后各一年的用药安全情况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本次实验采取回顾总结和对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我们回顾总结了我院中药房2010年11月至2012年10月间的用药安全情况,并将建立监管体系前后各一年的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对比,研究了中药调剂质量监管体系的建立方案、评价方法和注意事项,比较监管体系建立前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1.3治疗标准

本次实验统计了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体系建立前一年和后一年的不良事件情况,并将其作为评价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用药安全的影响的标准。具体内容包括:配伍禁忌、药物不良反应、饮片质量问题、处方错误和脚注未执行情况[2]。

1.4统计学方法

将所得到的数据输入电脑建立数据库,组与组之间的比较应用 SPSS 11. 0 软件进行统计学整理和分析,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表示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2.结果

实验期结束后,我们统计了监管体系建立前后我院中药房用药安全情况,监管前共发生配伍禁忌时间9例,发生率0.36‰,药物不良反应10例,发生率0.40‰,饮片质量问题12例,发生率0.48‰,处方错误13例,发生率0.52‰,脚注未执行10例,占比0.40‰,合计45例,总发生率1.81‰;监管后共发生配伍禁忌时间1例,发生率0.02‰,药物不良反应2例,发生率0.05‰,饮片质量问题2例,发生率0.05‰,处方错误1例,发生率0.02‰,脚注未执行2例,占比0.05‰,合计8例,总发生率0.2‰。

表1 用药安全情况统计表 [n(‰)]

类别

例数

配伍禁忌

药物不良反应

饮片质量问题

处方错误

脚注未执行

合计

监管前

24851

9(0.36)

10(0.40‰)

12(0.48‰)

13(0.52‰)

10(0.40‰)

45(1.81‰)

监管后

35610

1(0.02‰)

2(0.05‰)

2(0.05‰)

1(0.02‰)

2(0.05‰)

8(0.2‰)

经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

3.讨论

中药调剂是按照医师处方制剂调配成方的过程,中药调剂质量的好坏,准确率的高低直接关系着病患能否得到正确的医治。医院中药房负有保证药剂正确调配的责任,迫切需要加强监管[3]。

本次实验中,我院中药房从2011年11月起建立了中药房调剂质量的监管体系,主要做了以下工作:建立中药房管理组织,强化规章制度建设;强化对处方的审查工作,防范配伍禁忌时间的发生;强化了药剂师与主治医生之间的沟通,避免疏忽和遗漏;规范称重操作,保证药剂质量精准;密切监管药剂饮片质量,防止腐败变质的饮片进入流通环节;强化调剂复合与分发工作。实验数据显示,建立了监管体系之后,我院中药房调剂安全事件的发生率由1.81‰下降为0.2‰。调剂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进一步提高,专业知识更加完备,操作流程更加规范,质量更加精准,病患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4]。

总之,规范中药房的操作程序,加强对处方的审查力度,按方抓药,准确调剂,确保调剂质量,能有效提高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左红.中药调剂的配方对临床疗效的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2010,8(4):156-157.

[2]李佩燕.中药房调剂质量对临床疗效的研究[J].河北医学,2012,18(5):702-703.

篇7

一、推进监管体制改革工作

1、组建市县两级食品药品监管新机构。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推进全市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工作,按序时进度完成监管职能、监管机构、执法队伍和检验检测资源的整合,充实加强新组建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力量。

2、健全基层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加强乡镇(区域)监管派出机构建设,推动乡镇(街道)食安办工作人员专职化,在每个农村行政村和城镇社区聘任1名食品药品监管协管员,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管网络。

3、完善社会共治共管体系。落实各级政府食品药品安全责任,绩效考核、综合评价及责任追究制度,加强考评结果反馈运用工作。加强食安办综合协调工作,完善部门联动执法和“两法衔接”机制。落实企业首负责任制,深化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发挥行业自律作用。健全社会监督机制,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度,拓宽食品药品投诉举报渠道。

二、深化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

4、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治理。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健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和实名购买制度,规范兽用抗菌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重点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种养殖用水污染、有机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

5、开展重点品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开展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油、食品添加剂、白酒、儿童食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检查行动,组织重点食品品种监测抽检1000批,食品综合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推进“放心肉”服务体系建设,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收购加工病死畜禽、出售不合格肉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畜禽产地和屠宰检疫,规范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强生鲜乳收购与奶站经营管理,开展婴幼儿配方乳粉专项检查。落实《市餐厨废弃物管理办法》,严厉打击非法收购、运输、加工餐厨废弃油脂等违法违规行为,建成市区餐厨废弃物集中处置中心。

6、开展重点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以农村食品、小作坊聚集区、食品批发市场、学校食堂及校园周边、企业和建筑工地食堂为重点,治理小卖部、小餐饮和流动摊贩,严厉查处加工销售假冒伪劣、“三无”食品、过期食品、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行为。规范农村红白喜事集体用餐申报,建立农村流动厨师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执行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管理规范、校领导先予品尝制度,防范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加强网络食品交易和进出口食品安全检查。

7、开展药械打假治劣保安全行动。继续深化药品“两打两建”工作,重点开展规范药品流通秩序、打击网上非法售药、医疗器械“五整治”、整治化妆品集中交易市场等专项行动,打击制售假冒伪劣药品化妆品行为。组织药品抽检1000批以上、快检2000批,基本药物检测合格率达98%以上。

8、开展打击“非法添加”和“非法宣传”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农药兽药残留超标、饲喂不合格饲料、非法添加激素类药品,以及生产加工环节使用非食品原料或其他违禁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加大对食品药品广告虚假宣传的查处力度,重点整治生产销售粗制滥造、冒用品牌、虚假标识等假冒伪劣问题。

三、强化日常质量监管工作

9、严格把好市场准入关口。推进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标准化工作,完善准入准出制度。加强食品、食品添加剂、保健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规范化建设,探索食品生产经营新业态许可管理工作。加快实施新版药品生产、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MP、GSP),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实施率达100%。强化保健食品、化妆品生产卫生许可工作,提高产业整体素质。

10、落实质量管理规范和制度。加强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消费全程监管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进一步健全进货查验、索证索票、质量控制、卫生规范等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责任强制保险制度。加强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和化妆品风险管理工作,突出注射剂、植(介)入器械、特殊药品、特殊用途化妆品等高风险产品及基本药物生产质量控制,认真贯彻新修订的《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加强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保障使用安全有效。

11、积极推行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食品药品信用等级评价标准,继续开展“诚信做食品”、“药品诚信经营示范创建”等活动。深化食品生产“三分监管”、餐饮服务量化分级管理、药械产品风险分级和企业信用分级管理工作。探索建立食品药品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曝光力度,严惩失信行为,情节严重的实行清退和行业禁入。

四、加强技术支撑体系建设

12、加强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基层食品药品检测能力建设,整合市县两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推动建立全市统一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统筹规划建设区域性检验检测中心。推广运用快检筛查技术。

13、加快信息化监管体系建设。以食用农产品、婴幼儿奶粉、肉制品、蔬菜、白酒、食品添加剂等品种为重点,完善食品安全电子信息追溯系统。积极探索餐饮服务食品安全公共服务电子平台建设。推进药品电子监管向医疗机构延伸。对85家无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安装监控设备,实现生产车间远程实时监控。

14、健全风险监测和应急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市县两级食品和保化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中心、药品不良反应和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中心,安全消费警示信息,及时防控安全隐患。修订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舆情信息采集、监测预警、信息上报、隐患排查等制度,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和水平。

篇8

关键词: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监管;建议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5-000-02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毒生姜、瘦肉精、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人们对食品的安全越来越担忧,虽然相关监管部门不断加大监管力度,但是食品安全事故却依然频繁发生。

如何建立完备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王婉琼研究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现状[1]。文献2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提出相关建议[2]。文献3从全民参政的视角论述了社会参与力量对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性[3]。通过分析国外先进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为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提出建议。美国拥有先进的食品安全监管系统,是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做得最好国家之一[4-6]。因此,结合国外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先进体系,分析我国国内监管的不足,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1.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食品安全问题与国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并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首先食品安全问题中食源性疾病在疾病中的比率相当高,造成了劳动力资源的输出减少,以及医疗相关费用的增加,据统计,仅2012年由于食源性疾病造成的医疗成本就已经占到整个食品工业总产值的20%,由此可以看出,食品安全问题严重影响了了社会生产率的提升。其次,对我国食品进出口贸易及相关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好的影响,如2009年中日的“毒饺子”事件就引发了中日食品安全总局交涉的外交风波,对中国的出口贸易造成了极大的损失。国内食品业的发展也因为食品问题受到了极大的阻碍,如08年发生的三聚氰胺事件,更是造成中国牛奶产量一段时间内骤降。第三,对国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伤害。食品安全问题现在已经逐渐成为中国人死亡的首因。

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事,从2005年孔雀石绿”事件开始算起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不断,2006年苏丹红鸭蛋事件、2008年三鹿三聚氰胺毒奶、2005年至2011年皮革奶事件、2010年地沟油事件、2011年瘦肉精事件和塑化剂超标事件、2013年硫磺熏制“毒生姜”事件和湖南“镉大米”流入广东事件、2014年福喜公司使用过期肉事件等等。近两年食品安全问题的争议及曝光更是层出不穷,2015年WHO“红肉致癌”报告、“金箔入酒”、“毒豆芽”案件、走私“僵尸肉”流入餐桌事件、含大量丙烯酰胺的黑糖食品事件引发热议,而市面90%五常大米掺假事件曝光更是让食品安全问题饱受争议,2016年毒疫苗事件等等让人民对食品安全的现状堪忧。主食副食、鱼肉蔬菜,吃喝涉及到的方方面面,都被爆出各种安全问题。为此,通过分析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现将食品安全问题一共分为两类:一类是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导致食品质量不过关,另一类是食品出厂是质量合格,由于运输过程中或者储存方式不当导致食品质量不过关,最后一类是,有些无良的商家明知道商品质量不过关,为了追求利润刻意销售不合格食品。无论是哪种原因导致的食品不合格,一旦检查出食品问题,一律追寻食品问题根源,并召回所有不合格的产品。对于不同原因导致的食品不合格分别采用不同的惩罚措施:“生产”问题导致的不合格类型采用停止生产,惩罚、关停企业流水线;“仓储”问题导致的不合格类型采用找出问题根源,处罚并整改仓储;“道德”问题导致的食品不合格,违法人员一律依法处置。

2.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现状

在2007年以前,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架构存在着责权不明确等问题,造成食品方面监管出现很多问题。2007年以后,国家对食品安全问题开始重视,并出台一些列法律法规。2007年《中国的食品质量安全状况》,其中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2009年,废止《食品卫生法》同时颁布《食品安全法》。2015年,根据中国食品安全先转,颁布新《食品安全法》。童年颁布《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

三、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困境的主要原因

从经济管理学角度来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陷入困境的原因错综复杂,归根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市场不足

①信息的不对称性。信息不对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食品生产、销售过程中销售渠道复杂,中间商过多。导致食品价格差异较大,消费者对食品的价格信息了解不足。二是指

有关食品安全方面在食品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对等,消费者在购买并消费食品之前通常是无法了解食品质量的,在食品安全信息方面了解不多,处于劣势地位,销售商在食品交易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对食品的生产销售信息及食品安全方面信息掌握全面。

②食品安全社会力量参与不够。食品安全缺乏社会方面力量的参与监管,社会力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行业协会、新闻媒体和消费者参与。但是,当前社会中,行业协会力量不足,新闻媒体曝光不到位,消费者参与意识不够。

③食品质量安全具有外部性特性。消费者进行商品购买时容易被食品的外表和经济方面的销售手段所蒙蔽,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来看,外表优质的食品更容易受到消费者青睐,但是食品质量问题却很难通过食品外部特性进行检测。因此,销售商通常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学特性进行销售,导致消费者很容易受到食品外部特性的误导,从而购买到质量不过关的食品。

2.食品安全监管方面政府不足

①食品安全法律支撑不足。国内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较少,尚未制定针对食品摊贩、加工作坊等方面的管理方法,食品安全方面指标不合理,覆盖面不足,造成有关部门执行监督行为时无法可依。

②食品安全监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监管制度,还只是停留在以初层次的管理规定,以法律形式规定食品安全监管的较少。监督机构部门分工权责划分不明确,主要管理制度以地方政府出台管理办法,部门之间出现相互牵制、推卸责任、互相冲突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食品安全管理紊乱。

③监管资源设置不合理。首先,国内关于食品监管的资源有限,质检设备和设施相对落后,质检人员匮乏,质检队伍人员培训不能正常进行。其次,我国食品监管覆盖面不足,通常是某行业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后才进行食品安全监督。

四、食品安全监管改善对策

纵观发达国家的食品安全监督法都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食品监管体系较为完备,部门权责划分明确;立法宏观全面,微观精细;侵权惩罚措施强硬,一旦发现有食品安全的侵权行为,予以该企业高昂的惩罚金额,使企业所承受的惩罚远高于生产不安全食品所带来的收益,更可能因此导致企业破产;利用公众和第三方社会机构监督,政府大力推行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食品监管,利用民众进行监督,实现全民监督可以减少政府监督成本,并使监督效率显著。所以,针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现状,给出相关建议。

第一,以风险分类为基础,科学化监管。

第二,以风险监测为支撑,使监管具有前瞻性。

第三,以专项整治为手段,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食品监管体系。

第四,加大惩罚力度,追究监管责任。

第五,全面提高全民食品安全素质,做好宣传培训工作。

第六,大力培养食品监管人员,建立完善的人员培养体系。

第七,完备食品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使食品监管部门有法可依。

参考文献:

[1]李向安.论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对我国的经验借鉴[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0,(7):23-24.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