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2: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传统艺术特点,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笙;历史;艺术;特点发展
中图分类号:J63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094-02
笙是一种独特的民族器乐形式,乐器最早的用途就是在人类祭祀活动、丧葬仪式、战争、婚礼当中使用,作为一种仪式感的事物。后来才开始在人类的生产当中进行使用。到了近代,器乐的功能逐渐转变,成为了一种娱乐性乐器。笙在中国受到许多人的喜爱,在古代中国和外国进行交流后,笙就在不同渠道传入了外国,并且在外国生根发芽。虽然现在笙的造型有许多,但是它的演奏方式和艺术特点仍然相同没有变化。这不仅仅是文化艺术的传承,更是民族血脉的延续。无论是艺术表演还是艺术教学,都将其作为重点对象去研究分析,通过这种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了解笙的艺术魅力。
一、中国传统器乐笙的历史概述
笙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器乐之一,它糅合了民俗民间文化的特点,并且经过了漫长的沉淀期,经过了许多不同类型艺术形式的侵染,形成了一种原生态的丰富多彩的民族器乐形式。目前留下来的笙曲目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曲目,集中体现了笙的精髓,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研究价值。
笙的历史可以上追至上古时代。民族器乐的雏形是祭祀,古代人民由于对大自然怀有敬畏,常常要通过祭祀鬼神的办法来祈求太平,在祭祀活动里就会进行一些器乐的吹奏,笙的最早雏形在祭祀当中可以见到。这种民族器乐吹奏动作简单,形式直接,可以算是比较容易操作的吹奏器乐。古代宫廷的民族器乐有很多就是受到笙的启发制作出来的。宫廷的主人为了求福避祸,常常会进行这种民族器乐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国从周朝开始至汉、晋、唐代,对于民族器乐有了专门的定义和分类,并且开始走向专业化道路。宋元时期,笙达到巅峰,民族器乐开始逐渐渗入音乐、戏剧当中,并不断丰富。到了清朝,笙已经十分普及。
二、中国传统器乐笙的演奏方式
笙的吹奏比较简单。它的原理和歌唱的发声原理类似。人的声音和乐器发声相同,都是由一个发声质体和几个共鸣腔共同形成。但是不同的是,人声主要依靠喉头(声带)来完成,那么起到共鸣腔作用的是喉头部分。而杓状会厌壁通向喉头的关键共鸣腔,俗称为咽腔。咽从口的后部向上延伸到鼻咽腔,然后入口到延伸食管的位置,也就是喉腔。咽腔的运动原理其实就是和其他体内的管道相同,通过它的纵向肌肉和轮肌,进一步进行长度和宽度的变化。这种变化就是声音的变化。我们平时所说的,吹奏器乐,要先学会开嗓子,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如果喉咽腔打不开,就不能形成管状通道,无法进行气息的运动、呼吸,声音就不会变得通畅,也就无法打开嗓子,进行吹奏,声音也就无法变化。只有学会正确的使用咽腔,让声音达到共鸣效果,这样才能更好驾驭笙的演奏,完成表演或者学习任务。正确的咽腔共鸣既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实用的艺术。每一个笙的学习者在歌唱作品之前,都要通过严格科学的系统训练,才能具备吹奏笙的基础和条件。这不是一日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和有效的培养。咽腔共鸣作为基本功的存在,对于笙的额吹奏技艺提升比较实用,在现代歌唱艺术的背景下,作为一种音乐表演的手段,咽腔共鸣对于笙的吹奏的观念和认识也发生了很大改变,这是和时代的发展密不可分的。
笙按照簧片分为17簧、21簧、24簧和36簧几种,在形状上面分为圆笙、方笙、加键扩音笙、抱笙、次中音小排笙等几种。笙是由笙斗、簧片、笙_、笙苗、笙箍、按音孔等结合而制。最早的笙,用匏(葫芦)制作,到了宋代,由黄木制作,直到现代才变为铜体质。如果是竹管的笙,右手食指可以插入孔洞。在吹奏笙之前,首先,利用喉咽腔对呼吸进行调节。当人张口呼吸时,喉、咽就处在张开状态,张开越充分,气流就越舒畅。并且不会感到难受。喉咙也没有负担。这样才是吹奏笙的基本功。初学者要注意的是,不能让嗓子感到疲劳和紧张,否则就会破坏喉腔和咽腔。其次,鼻咽腔可以突出高音。吹笙的高音的人就必须要学会使用鼻咽腔。因为高音需要一种关闭嗓子的技巧。这种关闭是循序渐进的,逐步的关闭,达到高音的效果。是有一个过度的步骤。最终把高音放在鼻咽上面,才可以产生高音的振动和持续发声。
三、中国传统器乐笙的艺术特点
首先,情景模拟。笙器乐的特殊构造决定了它的演奏方式,它可以表现出人声包括自然声音的味道,这是它特殊的共鸣箱产生的效果。而且这种模拟非常自然流畅,浑然天成,演奏的变化也丰富多样,在指法上面只需要简单的配合就可完成。
云南的傣族作品中也大量的包含了人声模拟的元素。傣族本身就是一个善于模仿的民族。他们的音乐,他们的舞蹈都是如此。比如孔雀舞,是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作品,有歌曲也有舞曲,充分反应了傣族的作品模拟特点。笙的特殊音色,如泣如诉,就像孔雀在低沉诉说,也像孔雀在独自欣赏自然的美色。配合笙的演奏,有如情景再现。
其次,展现民族特性。笙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统器乐当中占据一席之地,与它特殊的民族性分不开。民族乐器扎根于民间,汲取民间的养料,吸收民间的文化,因此它具有丰富的民族特性,可以说是民族的一颗“活化石”。无论是音色还是韵味,都能够体现民族之中包涵的特殊魅力和顽强的艺术生命力。
笙的演奏表现力丰富,可以表现壮烈悲惨的意境,也可以表现柔情似水的意境。如,当民族儿女豪情万丈时,笙就用高音吹奏来表现,展现了大家的英雄气概;当人们安详快乐时,笙就用缓慢节奏配以低音,缠绵悱恻,温柔甜蜜。这种转化浑然天成,收发自如。因此说,笙器乐在演奏民族生活的时候,非常自然,贴切适合。尤其对气场的表现,更是符合少数民族的民族特性。对内心世界的描述,也十分自然。这两种形式的结合并不是偶然造成的,而是各自的艺术内涵所决定的。一经结合,便相得益彰,这都是以深厚的民族文化为根底的。
最后,表达精神韵味。韵味主要是笙演奏时的韵味。这种韵味是针对演奏对象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知觉。当笙在处理演奏对象时,为了完美体现演奏对象,就要尽量做到形似、神似、气似。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描写。
我国云南、广西等地区的少数民族作品大多以情景为主,突出情景中的气氛、韵味。笙为了表现这种情景,就必须要展示出民族韵味。民族韵味是一个民族的核心精神气,它是最难以把握的东西,也是最真情、最直接的流露。这些表现力是笙演奏的独到之处。总之,笙作为一种民族器乐,从民族精神当中汲取营养,因此最符合民族文化特征。
四、结语
综上所述,笙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艺术积淀。作为一种活文化,它既展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又融合了不同类型的艺术形式精华,因此研究笙的历史和发展特点具有重要的人文价值和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乐声.中华乐器大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2]乐声.中华乐器大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3]张之良.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民族器乐:“笙”[Z].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罗艺峰,钟瑜.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5]范明华,李跃峰.美学与艺术研究(第4辑)[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2.
关键词:采茶戏;唱腔;舞蹈;念白;丑角
中图分类号:J8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3)11-0058-01
“长日演来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采茶戏,是在江南和岭南等省区较为流行的一种戏曲,在各省,冠以各地区的地名来区别各地流行的地区。这种戏,尤其是在江西特为普遍,剧种类型也是较多的,其中的“赣南采茶戏”,更是颇具代表性的一种,是赣州地区客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一、赣南传统采茶戏的艺术特点
1.表演风格
赣南传统采茶戏的表演风格是歌、舞、戏三者并重的。唱、念、舞融为一体,是赣南传统采茶戏中重要的表演元素。
(1)采茶歌的唱腔
赣南传统采茶歌是用当地客家方言表达的,以曲牌体的茶腔和灯腔,再结合路腔和杂调的音乐唱腔,被誉为南方的“二人转”。曲牌体的唱法大都是较为轻快、欢乐、诙谐的,唱腔主要是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曲牌体独特的客家方言唱腔风格是赣南传统采茶戏的核心,在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刻画人物性格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赣南传统采茶戏是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其独特的客家方言也成为了赣南最独特的一道风景线。
赣南传统采茶戏是从民歌小调引导进来的,最具代表性的则是“十二月采茶歌”。灯腔与茶腔相比,则是有较大的区别,这类曲牌音调节奏率强、舞蹈性强。灯腔的主要伴奏乐器是唢呐加一套锣鼓,渲染起火热火红的气氛。路腔则又是另一种性质,其曲风轻松欢快。
(2)采茶歌的舞蹈
赣南传统采茶歌的舞蹈是通过农民们来源于劳动生活创造而来的,而如今舞蹈衍生出矮子步、扇子花、单袖筒及摹拟动物等,造型十分独特,变化无穷。“扇花变化在于手,力在与手腕见于烽。左甩袖筒右摇扇,十指牵着两臂走”这就是对赣南传统采茶戏舞蹈的形象刻画。赣南采茶戏的舞蹈多为“矮子步”、“单袖筒”,舞蹈在赣南传统采茶戏也包含有基础功的意思,其矮子步更是被人誉为“东方的芭蕾”。
(3)采茶歌的“念”
赣南传统采茶戏中的“念”是区分丑角不同于旦角的艺术表演特征,这种富含音律性质的语言,具有着沉重的节奏感以及悠长的音律美的唱腔叫做念白。念白的基本要求要做到顺口以及美音,舞台上的念白,可称之为在音律中加工而成的艺术语言。
2.角色特征
赣南传统采茶戏以二旦一丑或者生、旦、丑的三人演出,继而称为“三角班”。其剧种多为喜剧、闹剧为主,围绕着下层农民群众商贸习艺、劳动、男女之前的情感戏为重点。
赣南传统采茶戏中角色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以装束、声腔、舞蹈等一系列独到的表演,来向观众倾诉角色自身的情感表现以及与观众的情感进行“谈心”。其鲜名的形象和个性,冲击着艺术更为高端深入的品位,又提高了欣赏价值,受到了非常多人民群众的喜爱。
丑角是赣南传统采茶戏中的中心结构,是赣南采茶戏中的主要文学特征,其表演中在修饰情绪,舞台氛围中起到了极为明显的效果。丑角没有像中国戏曲那样有文丑、武丑之分,而是分为“丑行俊扮”,是为“正丑”,正丑多为勤劳勇敢、纯朴大方、机智风趣的青年壮年男子,语言动作生动、欢快、幽默。“丑行扮丑”则是为反丑,反丑多为一些放荡纨绔子弟、赌徒烟鬼,语言动作多为滑稽夸张,两者相互对立,形成鲜明的对比。丑角的地位在赣南采茶戏中比较显著突出,他们表演的重要性早已超出他们唱腔十万八千里,如果采茶戏减少了对丑角的戏份,那么也就等同于把戏曲的精彩性和观赏性删减一半了。小旦则主要是单纯、聪明伶俐的农村少女,表演风格独树一帜,其动作优美朴素、姿态万千,不仅能单手打扇子花,也能双手同打扇子花。
二、总结
赣南传统采茶戏其历史悠远,具有非常强烈的传统文化深度,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它客观真实反映了客家先民从古代到今时今日的生活追求、喜怒哀乐,代表着正宗的客家人物特征,是对赣州人民内心世界的赞美。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如此艺术魅力,应当加以继承和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安远县戏曲普查资料汇编(内部资料)[M].江西省安远县
文化局,编.
[2] 李修生.元曲大辞典[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3.
[3] 郭起华,钟俊昆.30年来赣南采茶戏研究综述[J].赣南师范
学院学报,2008(05):4.
关键词:乌江流域;建筑;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130-1一、 地理环境与人文因素
乌江发源于贵州省境内的石缸洞,流经黔、滇、鄂、渝三省一市,在重庆市涪陵区注入长江。其水系呈羽状分布,流经之地皆高山、峡谷、丘陵。地势高,落差大,自然景观垂直变化明显,以流急、滩多、谷狭著名。气候特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
乌江流域是我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聚集地,生活着汉、苗、土家、布依、彝、侗、仡佬等多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在这个地域分布错综复杂,故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点,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个性中融合着共性,独立着也和谐着,共同造就了乌江流域别具一格的建筑风貌。
二、 乌江流域传统建筑的艺术特点
一个地域的建筑风貌,是这个地域人们生活中文化的最为壮观、最为直接的物象体现,乌江流域建筑亦是如此。由于这里高山峡谷密布,地势险峻,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因此建筑多利用自然地貌特点,常常因地势而立体建造。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包括民宅、院落、祠堂、庙宇、城垣、门楼、牌坊、桥梁、墓室等。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各类建筑略有差异,但同类建筑间的传承性较好。
乌江流域建筑的结构布局十分灵活,由于地势落差较大,平地较少,固建筑物很难像平原地区那样完全随心所欲的建造,常常受地形因素限制较多,除少数相对平整的地区采用对称式建造之外,多数地区建筑物造型都无固定规则,却因此巧妙而合理的利用地形特点,错落有致的创造出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建筑物形态各异,高低错落,错乱中流露着别致,朴素中蕴含着智慧。乌江流域建筑多采用穿斗式木架结构,墙角立柱,柱上穿梁,柱下墩石,石上刻兽,柱上、梁上及门窗关键部位皆附于雕刻,所雕题材皆与人们生活向往息息相关。
乌江流域建筑的建造材料选用最为原始最为普遍的石头、木头、竹子和泥土,就地取材,因材致用。就墙体结构来说,不同的建筑物墙体就有泥坯、木板、竹巴加泥和砖垒石砌之分,当然同一座建筑物上也有上述材料的结合使用的情况。整体来说,寺院、庙宇、祠堂、墓室石材运用较多,民房则木材、泥土利用较多。这种天然材料的合理利用,不仅仅使建筑的建造方便、快捷,更可以使其与周围的山川、河流景色巧妙呼应,形成了一种绝美的融合。
在过去,乌江流域传统建筑,普通民居装饰较少,地方乡绅土豪之家大都会采用大量雕刻进行装饰。在雕刻形式上,有圆雕、浮雕、镂空雕之分;按雕刻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石雕、木雕、砖瓦雕等,各类材料所雕题材也多有不同。石雕多用于建筑的基座和大门两侧及厅堂门外等重要部位地面,雕刻题材以麒麟、貔貅、狮子、猴子等瑞兽居多。木雕多用于建筑门楣、窗户及穿梁之上,其内容相对丰富,有人物、鸟兽、祥云等,所雕题材多数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砖瓦雕多用于房檐、屋脊等处,多为珍禽、瑞兽。在原本已十分和谐美观的建筑上加以雕刻进行修饰,绝妙的丰富了建筑物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乌江流域建筑除了自然因素的影响,还夹杂着诸多人文因素在其中,各民族都有自己独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取向,不同民族间的建筑虽外观上大同小异,但内部装饰以及细节装饰内容上又各具特色,这正是乌江流域乃至整个西南地区不同民族之间“和而不同”的充分体现。
三、 乌江流域建筑与其它地区建筑的艺术比较
乌江流域传统建筑与其它地区建筑不同,有其自身的独特性。与北方传统建筑相比,虽没有北方建筑的雄浑大气之势,却多了几分婀娜多姿的秀色。北方建筑因近靠古代政治中心,建造方式多模仿皇家建筑,虽建筑材料也多以砖、石、土、木为主,但建造方法相对单一,形态方正,棱角分明。而乌江流域建筑多以石材、木材、泥土等多样材料的混合使用为主,建筑形式也因地貌和人文因素影响而丰富多样。与江浙平原地区传统建筑相比较,又因地貌特点所致,无法达到那么婉转、细致。江浙地区建筑也采用亭台楼阁,但因其地势平缓,固建筑的随意性更为突出,且这种随意性是可以根据建造者的先行设计并可以完全实现的。而乌江流域建筑却因地貌特点只能因地制宜,因势取形,虽无法完全达到心中之意,却也别有一番风味。
四、 结论
乌江流域建筑以其独特的风貌在我国各类建筑中独树一帜。结构上因地制宜、因形造势,选材上就地采选、因材致用,建造位置的选择上讲究自然风水、天人合一,建筑装饰特色鲜明、别具一格。乌江流域建筑,地域特点鲜明、风格显著、造型独特、细节丰富,在山川、河谷之间展示着它特有的美,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真正达到了“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因此,乌江流域传统建筑完美的体现了我国西南地区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参考文献:
[1]余继平.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与集成[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8.
[2]易心,肖翱子.中国民间美术[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8.
[3]余继平.乌江流域民族民间美术研究(一) [M].成都: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4,7.
【关键词】古筝 流行音乐 艺术风格
古筝作为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中的大器,在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相结合后,符合了大众对于音乐的新理解。这种“新形式”的古筝民乐表现形式,有着不一样的艺术风格与特点,在研究如何将民乐乐器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今天,有着重要的意义。
顺应时代潮流,发掘民族音乐精华
传统的古筝音乐不但对演奏者水平要求高,观众也需要有相当水平的文化积淀和音乐素养,这在高节奏且讲究快餐文化的今天,很难吸引更多的听众,成了小众之器,限制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在现代古筝音乐演奏中,演奏者身穿靓丽的衣服,跟随旋律的变化来扭动身体,节奏简单、明快,使观众很快就能进入到音乐当中,享受其中的乐趣[1]。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而现代古筝音乐在保留原有优美的音乐效果、深邃内涵的同时,增强了新的时代魅力。很多人熟知的《沧海一声笑》就是用古筝演奏出来的,古朴的韵味符合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借鉴现代的流行元素,保留了原有的特色
1.保持原有风格的同时融入了西方式结构
国内现在包含古筝乐器的成功乐队无一例外地证明,只有摆脱传统音乐理念的限制,将西方与现代的流行元素,与传统古筝中的演奏技巧、精神内粹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现代的古筝作品,是建立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上,又结合了新的表现手法和技术特点的时代作品。在题材上依然采用了传统常用的题材,如人物传记、自然场景等。在旋律上,虽然降低了高音为主的地位,加了大量弱化元素,但高音仍然是现代古筝曲目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
在创作与演奏技法上,现代古筝音乐仍然保留了传统的五声音阶。虽然融入了大量现代音乐元素,但是不同的流派保持着自己鲜明的风格特色。新的作品保持了原有的美感,同时加强了对细节音的处理,这在散板音符处理上尤为突出。在筝曲的结构上,很多都采用了三曲式的西方曲式结构。
在演奏技术上,适合现代表演的技法得到了保留,而那些过于舒缓、沉重的技法却很少出现在音乐会和新的作品上。托、抹、勾、撮四种技术保持不变,而不符合现代演奏要求的“劈”却很少被使用,而长音更符合现代音乐作品的需要,使用频率相比传统得到了更高幅度的应用。这些演奏技术的改变,也反映了古筝这一传统乐器为符合时代需求而发生的转变。
2.出现了“新筝”结构
古筝的结构相当长一段时间都保持固定结构,而“新筝”的出现改变了这一情况。与原有的相比,“新筝”的声音更大,拥有浑厚的低音,更加清亮的中音,琴弦由原来的二十一个增加到五十个[2]。筝码位于整个筝板的中部,可以在不改变古筝原有的技法前提下,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加以训练便可以演奏。音域从大D延伸到小b,解决了原有变奏的困难,增强了乐曲的表现力。还增加一个移弦的装置,提高了演奏时移码的准确性,使普通的演奏者也能弹出优美的筝曲。
3.学习了西方的曲调结构
传统的筝曲多为小型曲式结构,而现代筝曲的主题内容更为丰富,这就要求结构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采用更合适的曲式结构。因此,新的筝曲作品很多采用了二原则、三原则和双重结构划分的形式。新的筝曲没有一味地反复,避免了给听众带来厌烦感,而是根据情景再现,将原样再现,简单再现和动力化再现相结合,这种模式在一、二级曲式结构都得到了普遍的运用,这种结构是曲调的西方曲调结构[3]。
古筝曲调、结构的创新与发展
1.新的定弦模式
传统的古筝定弦序列通常为五声音阶,但是一些筝曲作曲家大胆创新,创作出了包括七声等新的定弦方式作品。具体如:在保持八度一个周期的定弦时,根据主题的需要使用新的音阶;在与其他变体组合时,其中一组为传统的音阶,而另一组根据作品需要改变,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印象深刻;采用模式化的定弦,以半音数一个音阶,按照比例形成非八度循环周期;自由组合模式,没有固定的模式是最大的特点,具体的使用完全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多种调戏的组合,大量地运用了变音等[4]。
这些新的定弦应用丰富了古筝的调声运用,扩散了运用的范围,使筝的“调”站在了新的高度,将传统调式和西方调式的限制消除,并成功地融合在一起。作曲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自由创作作品的整体风格与特点,让原有单一的调式变得丰富而又充满了饱满的效果。
2.运用了现代节拍
现代的筝曲大多采用小节解放的理念,在具体的小节安排上根据音乐的旋律来安排,第一个小节中都有强力拍节存在,让整个曲子拥有了强弱分明的循环。有的还采用了跨小节记谱的方法,将符尾直接穿过小节线,造成强音转移的效果[5]。
现代的筝曲节拍样式更多,改变原有中只有1/4、2/4和4/4的拍子类型,大量使用三拍子,八分之一音符也出现现代的筝曲演奏当中。
长音演奏方面,在传统的摇指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游摇、扫摇、多指摇、多弦摇,摇指时中指演奏单音等,揉合了长音和音效两种音响,丰富了表现力。借鉴了琵琶演奏技法的轮指,以及带有颗粒特质的快速抹托等长音技法,这些技法的使用为古筝长音演奏带来了新的音响。
3.音色的创新
现代筝曲的音色多种多样,有的清脆悦耳,有的模糊不清,有的就像在近处鼓动,也有的有远在天际的感觉。由于借鉴了西洋打击乐的技法,更有了现代架子鼓似的震撼力。现代的筝曲相比原有那种低沉感有了更大的音乐力度,有的甚至达到四个层次的力度标记,有的在一个乐段就会出现明显的强弱变化,有的在上下层次作出声部不同的力度变化。
4.演奏形式也增加了新的形式
现代的筝曲演奏除了传统的独奏形式外,还采用了协奏、重奏多种形式,伴奏的乐器也增加了钢琴等西洋乐器。采用这种形式的音乐会,可以更加突出古筝的乐器魅力,大大提高了音乐的张力。在与其他乐器合奏时,古筝一般位于主角的位置,发挥各自的专长,让观众沉浸在艺术的乐曲里。
结论
古筝在融进了现代的音乐元素,尤其是与西方乐器和音乐风格相结合,既保留了原有的音乐魅力,又展现了与以往不同的艺术风格,使这一中国传统的乐器和演奏乐器,在新的时代中焕发了新的光芒。
参考文献:
[1]阎爱华.当代古筝艺术发展之轨迹[J].艺术百家,2002,3(1):29-32.
[2]闫苏.由“新民乐” 产生引起的思考[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3 (3): 106-109.
[3]郁茜茜.浅谈中国筝乐的发展[J].艺术百家,2006,4(7):55-57.
[4]王大海.谈民族器乐在流行音乐中的应用[J].戏剧之家,2010,2(11):43-43.
嘉定竹刻的已故名家徐素白老人(1909~1976)工艺技巧等文化、艺术和技术资源,许多产品制造领域都可以吸取运用,涉及众多行业、几百万家中小型企业、成千上万种产品。如生活日用品的外观造型设计,环境艺术与室内陈设、软装饰设计,卫浴陶瓷洁具等产品。将传统工艺美术资源科学地加以提炼,并与现代设计理念以及相关行业现有的技术和工艺深度融合,设计创新出众多满足日常生产、生活需要的产品,必将会强有力地促进内需,拉动经济发展。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开拓,将极大地提高我国工艺美术产业的经济价值。
所谓产业,应当是指存在并发展与社会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技术、物质和资金等要素及其互相联系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或简单概括为社会生产劳动的基本组织结构体系。在所有产业的组织结构体系中,都应该有“创意”这一要素,对于传统工艺美术产业来说也是如此。没有创意要素支撑的只能是加工业,这是很难持续发展的。传统工艺美术产业具有创意特征,主要表现在产品创作、生产的特点上。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对抽象的寓意等的视觉物化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审美创造,创意特征显著。如“望江挑花”制品的挑制,挑花的人物、花卉、飞禽等造型简洁、夸张,变形稚趣可爱、大胆生动,不以外形的逼真摹拟为目标,而把物象作平面化处理[7]。这种平面化的夸张、变形方法,是为了适应制作工艺和审美取向以及世俗情感而设计的,是在创意思维引领下产生的,充满了智慧和创意的火花。
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意特征,更突出地反映在“实用”与“审美”相统一的创新产品生产特点上。许多传统工艺美术品本身就是日常生活用品,审美的形式与使用的功能的完美结合就是创意的一种具体体现,在视觉上必须顺应消费者的时尚审美意愿,功能上必须满足消费者潜在的需求。为了满足以上两个要求,就必须实现功能与形式的创新与统一。仍以望江挑花为例,一方面必须设计出符合今人视觉欣赏追求的图案,另一方面必须寻找适合运用挑花的产品类型,然后才能进行图案与产品之间的对应设计与制作,整个过程每一步都是在创意指导下展开的,是实现“用”与“美”相统一的创造。传统工艺美术产业的创意特征,更集中地体现在工艺美术产业在造型、品种、技法、生产方式、材料、功能等方面,千百年来不断的创新上。
扎染的历史发展
扎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若追溯扎染的历史,其在秦汉时期就普遍流行起来了,那时称之为“绞缬”。晋代陶潜的《搜神后记》中记载过,有一青年妇女着“紫缬襦”,远看似梅花鹿的斑点。这种紫裙襦正是紫色扎染的布料所做的衣裙,而梅花鹿的斑点即是鹿胎缬的手法,东晋时期扎结防染的绞缬绸已经有大批量生产。南北朝时期,扎染更加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贵贱通服之”。盛唐为扎染的鼎盛时期,白居易记载“成都新夹缬,带缬紫葡萄。”薛涛《海棠溪》中也提到“人世不思灵卉异,竟将红缬染轻纱。”宋代因为费时费力,朝廷一度明令禁止扎染,使其发展逐渐衰退。元代《碎金》中记载有檀缬、蜀缬、锦缬等花色品种。纵观整个绞缬历史,虽然由盛转衰,但绞缬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逐代相传,一直延绵不绝。
蜀缬的传统工艺技法
四川扎染继承了传统的扎染技法,可以分为串叠塔绞四大类,而其中的绞是四川扎染的一大特色工艺,绞主要是画面上线条的表现手法,因为手法复杂且繁琐。如今还有蜀缬还在继续运用这一工艺,成为了其扎染的一大特色,注重于表现线条,然后进行点线面的结合。
撮:将面料需要印花的地方,用手指抓起一撮来,用线缠绕3-7七圈即可。也可包入玉米或者小石子进行撮扎。例如方胜、连胜、鹿胎缬等。
串:以串线来完成花型,一般将串扎称为平针针法。串的针距越短,轮廓越清晰,反之轮廓越模糊。根据针法的不同,有许多不同的表现方式。例如单线、双线、多线、错针等。
叠:将面料用各种方法折叠起来,利用线缝制或麻绳捆起来或捆在木棒上染色。此法主要用于边角的晕染也可用于整块面料的染制。
塔:塔扎是撮扎与串扎相结合的一种扎法。因扎后外形形似下大上尖的宝塔状而得名。用于表达较大的块面为主。根据扎线的松紧,出现的效果也不尽相同,越紧留白的效果越好,而松紧相结合会出现晕染的润色效果。
绞:绞这一技法能够在画面形成线条的效果。另一种是把织物绞呈条状,再以线缠缚,或打结入染起到皱褶和条纹效果,套色染花布多用此法。
蜀缬的传统染色技法
1.源自天然的染料
蜀缬的染色原料是从使用天然染料慢慢变为运用化学染料,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四川位于雨水丰盈的地区,利于多种天然原料的生产,取自天然的染料具有其天生天化的特点,色彩清淡雅致,不具有刺激性。其中黄色来源于栀子和黄栌,红色来自于茜草和苏木,蓝色来自于板蓝根和菘蓝,这只是原料的一小部分,同一个色系的不同原料呈现的效果都是不同的,形成了多样的色彩体系。而且天然染料需要依靠媒染剂来进行上色,而媒染剂的多种形式也决定着每一种染料的色彩多样性,同样的原料运用不同的媒染剂,例如运用重铬酸盐和铝盐出来的色彩效果肯定是有所差异的,色彩的不确定性和无污染也成为了天然染料的两大优势。由于化学染料具有上色快和颜色丰富等优点,似乎同社会的快节奏步伐相和谐,满足其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需求。
2.独特的套染技法
为达到色彩丰富绚丽且丰富的目的,自贡扎染的染色方法喜好多色套染,将布面分几次渗入染料中,运用不同的染色技法会达到不同的染色效果,《考工记》中说道:“ 三入为c, 五入为j, 七入为缁”,就是解释的多色套染的这一方法。这与云南地区的扎染不同,云南扎染喜好单色,主要是单色靛蓝为主,蓝底百花。四川扎染多色套染的染色技法主要分为三种。首先为提染,是最常见也是最常用的染色技法,将布折叠或扭转之后,用手或绳子提起一端,另一端进行染色,同时利用水蒸气使布面产生深浅不同的晕染效果。其次是夹染,这是利用夹子或筷子等块状物而完成作品的一种染色方法,利用夹子防染,出来的效果工整有秩序性,最后是破染,主要用于作品的背景染色,呈现大气磅礴的染色效果,然后在之上再继续进行染色完成作品。这几种只是蜀缬的一部分染色技法,出来的效果大不相同,颜色丰富俏丽。
3.蜀缬传统纹样特点
蜀缬主要分布于四川自贡地区,自贡具有悠久的产盐历史与丰富的盐业文化,扎染的纹样也与之息息相关,多偏向于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作为纹样的设计基础,这与云南和江苏的纹样特点大不相同。云南作为少数名族聚集地,扎染纹样以自然元素和美好寓意的元素为主,例如花鸟虫鱼或四方连续图案等,而且画面的总体效果以块面为主。而江苏的扎染主要是在80年代与日本加工和服而发展起来的,延续了日本的纹样特点,反复印染突出主体物,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画面特色。
结论
通过分析,蜀缬拥有丰富多变的染色技法,特别是对线条具有巧妙的运用。还具有天生天化的染色原料和独特的套染技法,使其色彩绚丽多彩。特别是源自于生活的纹样设计使其区别于其他地区扎染作品,绽放出独特的地区色彩与文化内涵。
一、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与现代摄影的特点
1.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特点
气韵生动、应物象形。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海纳百川的艺术包容性,吸取了书法、诗歌、印刷等多种艺术的表现特点。在春秋时期《左传》记载绘画应“铸鼎象物”,能够反映生活特点。孔子指出线条与颜色是绘画的重要特征。南朝著名画家谢赫指出了绘画不仅应“象形”“象物”和“随类赋彩”,更要使画作通过运笔的技巧达到生动传神的效果。中国传统绘画不仅能够表达文字无法表达的内容,更能“度其物象而取其真”,使得画作呈现一股浑然天成的气韵。有情感投入,有意境之美和有文学内涵,在空间结构中展示其随意舞动、虽乐而歌的空灵的空间表现力。重视画作的神韵和内在美是中国传统绘画的特点,在画作的立意上、布局上,都包含着含蓄、潜隐、虚实结合的传统哲学思想。在画作的艺术表达上自然且富有情致,韵味十足的意象表而不露,是传统思想与社会文化结合的产物。
2.现代摄影艺术的特点
客观性。客观性是现代摄影最突出的特点,借助于科技和先进的设备,通过摄影器材达到对图像的客观反映,现代摄影的作品非常具体、真实和形象。客观的对事物、人物进行形象表达,是艺术的形式美。现代摄影追求作品的空间感、平衡杆和结构比例,力求表现事物、深化内容。隐喻性。现代摄影艺术不仅能够如同镜子一般表现事物,还能通过对景物、事物、人物的艺术拍摄,引导欣赏者看到照片背后的信息。通过对某些场景、细节等的拍摄表现出照片深层的意义。直觉性。照片的拍摄在一瞬间发生,是对某个事物运动过程的抓取,通过对典型瞬间的选择来展示艺术特性。现代摄影由于选择的空间、时间和器材不同拍摄的作用也不同,抓取到最优的结果才能抓取到摄影艺术的灵魂。
二、现代摄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
随着摄影器材的问世摄影逐渐成为了人们在人物、景物、事物视觉留存的重要方法,对传统绘画的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现代摄影的产生使得传统写实派绘画失去了部分市场,然而中国传统绘画中以意象派为主,其画作的关键在于内在的思想和笔法运用方面,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在现代社会中的艺术价值提升。中国传统绘画的审美与现代社会逐渐脱节,传统的艺术不经过创新也难以得到发展与传承,现代摄影艺术的精进和发展,其中构图、颜色运用和光影结合的手法为中国传统绘画带来了灵感,借鉴现代摄影的优秀部分,对传统绘画笔法、颜色、构图,逐渐与现代摄影艺术融合,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更显露勃勃的生机。
三、中国传统绘画对现代摄影的影响
1.提升了现代摄影的意境美
中国传统绘画中所蕴含的“画中有诗”的意境之美对于摄影作品的意境追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代摄影作品在学习和借鉴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感运用中,也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创造出了“意境派”的摄影流派,更添了现代摄影艺术范围。通过模仿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使用、光影调配和色彩搭配,丰富了现代摄影艺术的理论和表现方式,为摄影艺术开辟了更多的发展方向。
2.丰富了现代摄影的人文内涵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有着丰富了文化内涵,绘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作者文学、艺术修养的体现,是作者对人、对事物、对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例如徐悲鸿的“马”,空灵飘逸的身形和独具魅力的笔法,都是作者善于发现生活、记录生活和领悟生活的结果,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才华才能完美展示出心中所想。现代摄影艺术借鉴传统绘画的人文精神,注重摄影者本身的文化内涵和个人阅历,在创作中引用文化之魂来提升作品的格调与内在,增强了艺术的生命力。
四、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的艺术融合
1.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构图艺术融合
在构图方面,现代摄于与中国传统绘画对其都非常重视,合理的构图设计是艺术作品成败的关键。对色彩、层次、线条和光影的运用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其合理的安排,以最佳的艺术形式展现是摄于与绘画共同的追求。现代摄影有着随意性、瞬间性和抓取性的特点,在融合了中国传统绘画的视觉比例设计特点之后,结合了其开放式的窗户构图方法,更加有层次、有呼应的实现了艺术表达。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逐渐借鉴了现代摄影的构图技术,改变了其视觉冲击力薄弱的缺憾,更添其艺术感染力。
2.中国传统绘画与现代摄影光影艺术融合
无论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还是现代摄影都离不开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哪怕黑白照片与水墨画,都通过了光影结合、点线的结合方式创造出艺术作品。中国传统绘画由于其颜料色彩种类的限制,对于“光”的表现只能用颜料的绘画技巧来表达。摄影作品中的“光”则是生活中实实在在的光,更具真实性,然而现代摄影由于技术的限制,没有光的参与则无法完成作品,所以现代摄影对于“光”的使用非常重视。现代摄影借鉴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中颜色的使用,以颜色来产生光的幻觉,在光度、光质的表现方面更具特色,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也借鉴现代摄影中对于光的表现手法,增强绘画的气氛营造,更突出其意境的表达。
结语
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湖湘视觉文化具有中国视觉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的共同性就是“写意”,“写意”与“写实”是东西方艺术的最明显区别。“写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描写物体本身的趣味特点;二是将作者的主观意趣映射到被描写的对象上,创作中作者往往不受客观自然物体间的关系特征和神态的制约,随心所欲地把自己要表现的物体元素进行组合,创造出具表达自己情感意趣的作品。作为地域文化,湖湘视觉文化又具有自己的个性。由于湖湘视觉文化的艺术形与式种类不同、湖湘地域民族的多样性、时间的漫长性以及作者阶层的不同,湖湘视觉文化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地域特色。如湖南工笔画,画家多以普通劳动者的生活为题材,特别是以少数民族生活为题材,以朴实的线条、清新的色彩、细腻的笔触表现出充满情趣的乡村生活。又如湖湘民间艺术,其作者多选择祈求生命繁衍、护佑等吉祥题材,通过谐音、联想、象征手法表达美好喻意,其类似符号化粗犷、简练的造型方式极具艺术张力。作品色彩不受固有色的限制,常常通过红、黄、绿、紫等色彩的搭配取得强烈的色彩对比效果,在色块分割中求统一,对比中求和谐,具有艳而不俗,火而不燥的热闹、火爆、喜庆效果。
从楚文化时期开始,湖湘地域的视觉艺术就有着极具特色的风格特征,马王堆出土的漆器、帛画、彩棺等艺术品以其浪漫主义的情调,充满节奏与韵律感的构图,火热的色彩,细腻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产生神秘、兴奋,热烈的情绪。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近些年来湖南的文化产业走出了一条有特色之路,成就了湖南的“时尚文化”和大批让全国观众喜闻乐见的娱乐明星,其对“时尚性”“娱乐性”的成功把握,也为动漫艺术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借鉴范例。如何才能够将这些具有鲜明湖湘特色的视觉文化中优秀元素吸收、融入动漫艺术创新之中,笔者通过对国内动漫艺术风格与传统艺术的关系进行仔细考量,通过对国外优秀动漫在题材、风格等方面特点进行研究后,将可供动漫作品与湖湘视觉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借鉴方式归纳为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借用法”,将湖湘视觉文化中不同种类的艺术形式直接引入动漫作品之中,突出故事发生的人文环境、渲染影片文化氛围、增强影片地域特色。比如以湘西吊脚楼作为故事发生的环境,以传统剪纸窗花装饰窗户,以传统服装作为动漫角色服饰等。在这里,湖湘视觉文化以其原始形式和生存状态出现在动漫作品之中。这是使动漫作品具有湖湘特色、增强作品吸引力的最直接的、最简单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动画营造地域风情,推广地域文化、介绍地域民俗,推动地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有效方法。这种方式已经被许多湖南本土动漫作品所采用,如《蓝猫》中将湘西景观元素作为故事主要场景运用于作品之中,一些国际大片如《阿凡达》等也将湘西风景纳入影片中。这些作品在形式与内容上都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获得广大观众的认可。“借用法”能够简单有效地将湖湘视觉文化与动漫作品相结合,给动漫作品打上湖湘视觉文化烙印,但其作品与“具有湖湘风格的动漫艺术作品”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第二种方法是“嫁接法”,就是模仿湖湘传统艺术表现手法与题材,将湖湘传统艺术风格植入动漫作品中,使动漫作品呈现传统艺术特色。中国早期动漫作品在艺术风格上学习民族传统艺术表现形式大部分都是采用的“嫁接法”,即把某种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甚至题材原封不动的搬到动画片的创作之中,这是一种传统加现代的结合方式。在这些作品中,传统艺术民族特点基本上等于动漫艺术的特点。如以传统中国水墨画的表现形式与动画相结合产生的“水墨动画”,其代表作为倍受业界称赞的《小蝌蚪找妈妈》和《牧笛》,前者将齐白石先生的水墨画表现方式与题材同动画形式相结合,后者将李可染先生的牧童题材水墨画以动画形式搬上银幕。除了“水墨动画”外,可采用“嫁接法”的艺术形式还有很多,如:板画、剪纸、年画、油画等等。在早期的动画民族化探索中,“嫁接法”为我们创作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动画片的探索作出了贡献,生产了许多具有民族特点的动漫作品,为中国民族动漫赢得了声誉。艺术作品由于种类的不同而决定了其形式特点的差异,民族传统艺术的特色往往依赖于其非常独特的制作工艺。“嫁接法”在动漫创作中完全采用传统民族艺术的表现形式,这些传统民族艺术复杂的制作工序与动画制作工艺有着非常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使得“嫁接法”受到原型艺术的限制而不能适应大规模大数量的商业动画的生产。同时,由于“嫁接法”意趣与题材都受制于原始艺术形式,这也决定了其受众也仅限于特定人群而难以被广大民众所习惯。比如《小蝌蚪找妈妈》,其形式内涵就不是广大小朋友们能够体会的,也不会是工薪阶层的最爱。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嫁接法”给人更多感觉是动画的“传统艺术化”,是一种形式上的“猎奇”,难以体现动漫创新的真正含义,所以,“嫁接法”只适合于艺术实验短片创作而不适合主流商业动漫制作。在湖湘视觉文化中,有许多富有特色的优秀艺术形式都可以采用“嫁接法”应用到实验动画创作上,以丰富动漫艺术表现形式、满足不同观众对于动漫作品艺术风格多样化的需求,但在主流商业动画创作中,我们还需要更加切合动画制作工艺的创新方法。
第三种方法就是“融合法”,地域化、民族化的动漫风格不能只是复制传统艺术民族特点,只有在时代精神、审美理念、造型规律、制作技术多个方面找到结合点,通过对多种视觉艺术元素兼容并蓄、消化、融合才能形成动漫的民族和地域特点,才能形成一种不同于任何现有艺术的风格而又带有湖湘人特有气质的动漫艺术风格。笔者认为,这种“融合法”的创新方式应该具备以下特点:
一、多种形式元素的综合运用:中国传统艺术的生存土壤是多样的,特定的艺术形式适用于特定的人群,如传统水墨画多是文人士大夫之作,体现的是该阶层人的审美意趣,年画多是民间工匠所创作、民间剪纸多是乡村里妇之作,它们体现的是劳动阶层的理想和情趣。简单的拿来主义不但不会给动画艺术增色,反而会使其失去传统艺术特定受众群体,这与动漫艺术精神是不相符的。因此,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元素不能是对单一传统艺术形式的简单套用,而应当是对多种视觉艺术元素的有机融合。
二、多方面的吸收:除了在美术风格上吸收传统视觉文化元素外,还应该在影片结构、角色塑造、角色动作表演以至语言表达习惯、音乐等多方面吸收传统元素。近年有一些动漫作品开始在这方面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让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如《三岔口》吸收戏剧动作程式元素,《连升店》将民间印花布元素融入动画场景设计之中,并在作品中吸收舞台剧“场”的概念,通过“场”间表演交代故事时空转变等等,这些作品为湖湘特色动漫道路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适合动漫特点的改造: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元素要在充分尊重动漫自身制作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有选择地吸收湖湘视觉文化中与动漫具有可互译性的元素,对其进行删繁就简的改造。
四、现代审美情趣与新的思维观念的注入:现代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带来审美观念的变化,因此,动漫吸收传统艺术形式元素必须与现代思维,现代的审美观念结合。艺术的欣赏过程就是追求新感觉的过程,只有在新情趣新观念的支撑下,传统艺术元素才能焕发出时代新意。如好莱坞的中国题材动画片《花木兰》正是在传统题材与形式中融入新的价值观,符合时代审美特点,与现代人的精神、理想合拍,因而能够与观众产生情感交流,使观众感觉有趣,新鲜而引发观众共鸣。
“融合法”应该是运用湖湘视觉文化元素进行动漫艺术创新的主要方法。第四种方法是“推介法”前面三种方法都是从湖湘艺术形式中寻找可与动漫创新相结合的元素,“推广法”则是从动漫故事题材上寻找与湖湘视觉文化的对接点,直接将湖湘传统视觉艺术作为动漫表现的题材与组织故事发展的线索,作为动漫作品推介的主题和艺术风格的基调,在推广传统文化的同时形成湖湘动漫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