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旅游管理实践经验8篇

时间:2023-07-30 08:52:1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旅游管理实践经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旅游管理实践经验

篇1

关键词:转型发展;旅游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8.041

1中心基本情况

南阳师范学院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前身是建立于1993年的旅游管理实验室,2013年中心被确定为南阳师范学院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于2017年升级成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中心共有形体训练室、茶艺实训室、酒吧经营实训室、西餐文化体验室、旅游规划实验室、旅游航空摄影实验室、航空服务技能实训基地等1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总面积2500m2,现有仪器设备700余台(套),总价值1000余万元,中心共开设旅游管理、航空服务管理实验实训课程27门,实验项目116项,年均达52950人时数。中心已成为豫西南地区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科研和服務地方经济的重要平台。

2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

2.1实验教学的理念创新

按照《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应该把办学目的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升到新的高度,将办学思想转移到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上来,增强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高校服务所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中心以该意见为总纲,以学校转型发展实施方案为依据,创新形成“学生主体、教师指导、学教融合、产学研用协调发展”的实验教学理念,以培养旅游管理、航空服务管理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秉承开放式教学理念,培养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能力,提升学生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水平,并根植于提升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以“验证理论,培养能力,成就操守”为实验教学改革思路,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建设具有豫西南地方特色,学科专业优势独特的实验示范中心。

2.2实验课程体系改革

中心实验教学体系设计按照学校向应用型本科转型的要求,遵循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实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相匹配、实验内容力求新颖,避免重复,相互独立,按照实验课程的类型与要求,优化实验教学方案,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为“3+1”实践教学新体系,其中“3”是基础型、综合型、设计创新型三种基本实践课程体系,“1”是创新创业经营训练,这4个部分构成了层级递进的实验教学新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其与就业紧密衔接。

“3”个基本实验课程体系是基础,每一类实验都对应有具体的实验要求,基础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基本的旅游服务技能、服务礼仪和服务规范,如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导游服务等,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综合型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对基本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如酒店财务管理实训、酒店宴会管理实训、景区接待服务实训等,学生可以分组完成,设计创新型实验主要采用案例分析或大型作业等形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能力,如景区规划设计、酒吧经营实训、旅游投资实训等。

“1”个创新创业训练实践是目的,该项能力力求学生进行实景实训技能训练,可以使学生把基本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运用到择业、就业和创业中去,缩短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期,锻炼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中心能满足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室有模拟酒吧、模拟客房、鸡尾酒调制实验室、酒吧经营实训室、西餐文化体验室、航空服务实训基地等。这些实验室装修和布置均是按照市场上经营实体的环境进行装修和布置的,使学生能够真实的进行经营训练,减少毕业后的试错机会。如学生在模拟酒吧实验室经营“有间酒吧”,为我校师生提供酒吧服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实验教学方法改革

中心实验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重点是把握三个转变:

(1)实验教学过程要从过去的以“教”为核心转向现在的以“学”为核心,使学生成为实验活动的主体。中心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在保证“教”的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下,着力提升学生“学”的地位,重点就是把实践学习时间和主体交给学生,让学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学习。由此,中心逐步形成了“理论讲解、教师示范、学生实操、巡回指导、个别纠错、汇报操作、学生观摩、教师点评、课堂总结、课后练习”10个环节的实践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在不同的环节各有侧重,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教学效果。

(2)实验教学范围由课堂教学为主转向全时段、全范围互动学习,使学生真正将实践学习贯穿于整个大学阶段。中心打破学期课程安排束缚,各实验室除了在规定的课堂上课时间对学生开放之外,还设置有学生自主学习开放时间,每学期要求各实验室对学生自主学习开放时间不少于18个学时,在此时间内,在实验员引导和管理下,一方面,学生可以自行设计实验思路和项目,或自主选择相关实验项目,在实验室的安全等要求下,自行实验实训,并完成实验实训报告。另一方面,可通过申请、评审而获得学校创新性实验项目资助,学生可以自主到实验室学习,可以学习本学期开设实验课程,也可复习其他学习的实验课程。这样既能充分的保证学生的实验时间,又能使学生真正的实现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提高,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3)实验教学由实验教学模式化向实验教学个性化转变。针对不同的实验类型,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对基础性实验,强调理论讲解和教师示范,使学生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对综合性实验强调学生实操和个别纠错,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实验步骤和操作规范。对设计创新性实验,强调汇报操作、学生观摩和教师点评,重点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新性,教师从宏观上进行指导。创新创业训练实践则强调学生独立进行,将实践学习能力融会贯通,教师一般不再参与,只做辅工作。

2.4实验教学手段改革

(1)中心重视传统实验教学手段的运用及改革。对于操作技巧性较高的实验课程,如客房服务、餐饮摆台、导游讲解等,教师亲身示范配合多媒体教学资源能够最大程度的强化学生的直观感受,加深印象,这些方法必须不断强化。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中心又对传统方法进行了改革,包括教学情景变换、学生汇报表演、小组技能比赛等,如导游讲解实践教学有导游讲解室转移到校园、校史馆等场所,茶艺技能实践教学课堂上请同学们做评委,鸡尾酒调制实践教学上增加鸡尾酒调制表演赛等。

(2)中心积极引入现代化实验与教学技术。①中心不断将现代技术引入实验教学,建立了中心网站,打造信息化平台,把实验中心的规章制度、仪器设备、教学材料等信息通过网络向学生开放,便于学生预习和自学。②中心逐步完善了实验信息技术平台,实验室内实现有线和无线全网络覆盖,由学校网络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所有设备均实现内部局域网互联互通,并安装监测监控设备,随时查看学生的实验实操情况,并可以借助相关软件实现师生无缝沟通。③中心网站设有中心联系信箱,以利于学生讨论实验教学问题,促进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④中心重视虚拟仿真等教学手段的应用,不断丰富和融合多种实验教学方式,重视虚拟仿真技术在智慧旅游、旅游规划制图等实验教学中的推广应用。

2.5评价机制改革

合理的评价机制是衡量实验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中心积极改革和完善现有的评价标准,探索新的适合旅游管理特征的评价体系。经过多年实践,中心形成了较全面和系统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该体系包括三个层面内容:

(1)教师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实践教学效果评价主要从学生评教、同行评议和用人单位反馈三个层面衡量。邀请南阳市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成员、旅游行业协会、本校和兄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等组成同行评议委员会进行评教,通过发放问卷、回收学生酒店实习手册、与旅游行业用人单位定期沟通等渠道获取用人单位满意度。

(2)学生学习效果考核。按照学校规定,实验课程都必须进行考核,成绩合格后,才能获得该课程学分。中心对实验考核办法进行改革,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实验实训成绩成效比例为:日常考核占60%-70%,期末考试成绩占20%,创新实验项目占10%-20%;实验课建立了“平时成绩记分簿”、考核成绩实时录入数据库;同时,建立了完善了各项考试和考核制度。通过这些改革,能够更全面、准确的评价学生的各项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协同提升,综合素质不断提高。

(3)实验室建设和运行效果评价。每学年中心实验室运行状态在学校内进行评比,定期各专业实验示范中心、实验室等的排名,包括每学期培养人数、授课学时数、学生技能竞赛获奖情况、学生学习满意度、实验室设备与维护等构成的指标体系。中心内部各实验室也定期举行评比,包括实验室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设备良好率等指标。

2.6管理运行机制改革

良好的管理体制能够保证实验中心有效建设和有序运行。中心改革管理运行机制,强化安全运行体系,坚决贯彻目标责任制。中心建立了校、院两级共管模式下的主任负责制,学校从宏观层面把控和指导,二级学院负责中心的总体规划、建设和运行,中心主任負责日常管理,各教研室和任课教师承担相应的实践教学任务。

中心重视实验室的开放管理,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开放运行责任书”等制度和文件,对各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共享制定了具体规定,使实验室的使用效果最大化。中心不仅具有较完善的对内管理制度,而且积极规范对外开放合作,如模拟导游实验室、智慧旅游实验室等在南阳市旅游培训、智慧旅游城市建设等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2.7实验中心师资和设施建设

中心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办法,并依据实践实训教学的需求,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旅游管理专业对实验教师的要求有较强的专业特点,要求教师理论与实操并重,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因此,中心在师资建设方面不单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更要重视教师实操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心目前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实验教学与管理人员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3名(教授5人、副教授6人),专职实验教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2人;年龄在45岁以下的教师15人,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结构合理,年富力强。

中心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专家进课堂等形式聘请旅游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充实到实验教师队伍。同时派中心教师到相关企业做兼职经理人。中心抓住学校转型发展机遇,积极引进高职称、高学历、高技术、高水平的实验教师,新入职教师集中进行实践实训教学培训,提升实验教学能力之后才能从事教学工作。鼓励和支持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行业从业能力,丰富从业经验,鼓励和支持骨干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提高能力,分批次安排中心教师参与行业技能培训和行业从业。每批次教师行业从业时间不低于6个月,积极为教师外出访学、参加学术交流创造机会。鼓励教师考取旅行社职业经理人、高级导游、调酒师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资格证书。严格要求教授和副教授职称教师到一线担任实践课程教学,通过“传帮带”,加快骨干实验教师的成长。中心采用项目立项等形式,支持教师积极申报各级各类项目和课题,为教师的学术和教研提供帮助。

3中心建设成效

中心秉承实践教学育人的建设目的,通过各个方面的改革,有效的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在实验室建设、教师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近年来中心完成国家级项目3项、地厅级以上课题4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1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5部。

(2)为地方编制旅游规划项目10余项,为旅游行业进行咨询服务1000余次,举办各级各类旅游培训10余场,培训旅游管理及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

(3)学生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率逐年提升,其中,国家导游资格通过率高达76%;先后有7名学生在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导游服务)大赛中获奖;3名学生在“挑战杯”河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一等奖、5名学生获得二等奖;主持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SPCP)130项,其中国家级(SPCP)50项,学生以第一作者35篇,在社会实践、科技竞赛和研究活动中取得了优秀成绩。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就业满足度较高,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大多在一线城市的知名旅游企业就业,通过就业或创业成为各类旅游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中心的各个方面建设成果得到了学校、学生、用人单位和相关部门的一致认可,已成为豫西南地区重要的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实践教学平台。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为加快打造苏州“国际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苏州国际旅游城市知名度,苏州在实施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城市中,着力打造以标准化服务为基础、高品质服务为特征的“苏式服务”品牌。我校五年制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引入旅游标准化体系,通过实境教学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综合能力。

多年来,旅游职业教育遵循着“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教学――校外顶岗实习――毕业就业”的模式,但人才质量常常难以满足企业要求。究其原因,在于没有解决好从学生到员工转变的关键一环――综合服务技能的培养,由于学校不具备真实的运营环境和条件,学生无法积累足够的职业体验,并提高综合职业技能。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根据职业活动内容,对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水平的规范性要求,是从业人员从事职业活动,接受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以及用人单位录用和使用人员的基本依据。我校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依据餐厅服务员、展览讲解员、导游员等国家职业标准进行课程设置,使职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相适应。

(二)实境教学

指的是在学校拥有教学自的、以追求教学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校办企业中,学生在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以学生和企业员工双重身份在职业岗位上学习和体验如何进行对客服务。这样,化解了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的矛盾,可以保证学生积累足够的对客服务经验,提高综合职业服务技能,适应企业的岗位能力要求。

三、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实施实境教学的可行性

1.职业技能形成的科学规律决定了学生需要进行实境教学。学生经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这样的多次反复过程,才能熟悉和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

2.旅游行业的特点需要进行实境教学模式。旅游业的服务对象具有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征。旅游企业本身也类型多样,如酒店、景区及旅行社等,同一旅游企业内部有不同的岗位,每一岗位的具体要求也是各不相同的。这些都需要学生积累丰富的对客服务体验,才更好的提升专业技能。

3.五年制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通过实境教学模式来实现。五年制高职学生在校时间长,能够整体设计课程体系。学生具备了基础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进一步熟练运用,这也为考取更高一级职业资格证书打下基础,这在三年制中职和高中后高职都是难以实现的。

四、实境教学的实施

(一)以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评价方式的改革

实境教学由于在原有的教学环节中新增了教学环节,因而,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材体系等都发生了变化。在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滚动修订以后,依据苏州旅游标准化体系,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强化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项目化课程体系的设计,将职业资格证书嵌入到专业教学中。

(二)以旅游标准化体系为参考进行实境教学基地建设

实境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以苏州市旅游标准化体系作为重要依据,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将我校原有的仿真实训场所进行改建,成为学校拥有自主经营权的运营实体,实现教学与经营兼顾;二是借助校企合作平台,新建经营实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本位,还补充了原有实训教学的不足。如我校原有一家对外经营的旅游饭店,经过软硬件改造升级后,将原来的承包经营方式改为学校自主经营,总经理、部门经理、现场指导师傅全部由我校专业教师担任,员工、领班由学生担任,这就使酒店由原来的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转变为追求教学效益为主,可以为学生提供酒店管理专业的实境教学环境;与文化国旅合作,成立独立经营的文化国旅旅游财经学校营业部,为导游与旅行社实境教学所用。

(三)开展实境教学

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生分批在教学实体进行轮岗实训。通常是在学生进入三年级,开展为期4周的实境教学。学生每1-2周熟悉一个岗位,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岗位轮换。在实境教学期间,教师在现场进行指导,由学生以员工身份开展对客服务。每天学生在《实境教学手册》中记录工作情况,并进行客人评价、同学评价、教师评价等,教师负责对每天的学生表现进行点评,以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第二阶段是学生重回课堂后,教师进行提优补差。相关专业课教师通过分析学生的《实境教学手册》记录内容,针对学生前阶段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重点示范和集中训练,并一对一进行个别指导,最终实现学生职业能力的整体提升。

五、实境教学模式的成效

1.初步实现了人才培养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零距离对接。实境教学突破了仿真实训的瓶颈,破解了困惑已久。事实证明,经过实境教学的毕业生受到了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设立奖学金、奖教金、冠名班等形式进行订单式培养,他们看中的是具备持续发展潜力的高素质学生带来的多种优势。

2.学生职业成长加速,为创业打下了深厚基础。学生在实境教学过程中,看到了企业是如何经营成长的,也熟悉了各岗位要求,为学生积累企业工作经验提供了可能,极大地增强了学生高质量就业的竞争力。同时,学生在教学实体中轮岗学习,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模式非常熟悉,为学生的创业打下基础。我校旅游系2014届毕业生徐某强、谈某亮已于2015年1月开设文化国际旅行社门店,目前经营良好。

3.教师双师素质显著提高。专业教师在教学实体中进行现场管理和教学,熟悉企业运行与管理的规律,使自身的专业经验进一步丰富。经过这样的企业锻炼,专业教师结合实际问题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思考,开展了多项课题研究,撰写并发表多篇论文,开发校本教材等。同时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取得优异成绩。

六、实境教学模式的反思

1.与实境教学模式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待予以配套。实境教学不仅带来的是对学校管理模式、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还对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等都提出了更多的心要求。一方面,任课教师要兼顾原已安排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要兼任实境教学企业的实训教学。从工作量来说,大大增加了,任课教师难以兼顾;从管理层面来说,教学任务安排和课程表编排等有时难以协调。如果只是满足实境教学的需要,那需要数量更多、素质更优的专业教师。然而,这在现实中,限于单位编制等客观原因,难以满足。与此同时,学校的教学管理、实训管理、后勤管理等部门也须为提供服务。

篇3

【关键词】校外实训基地;存在问题;原则;途径

一、校外实训基地的含义

1.实训基地

所谓实训基地就是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场所,一般是围绕所学专业的相关行业或岗位的技能要求而设立的技能训练场所,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2.校外实训基地

校外实训基地是指校企双方合作,用企业生产与经营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满足学生顶岗实训需要的实训场所,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的重要方式。

二、现今校外实训基地存在的问题

1.校外实训基地地区分布不均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通常设立在发达地区,而个别欠发达地区因为区内的经济基础薄弱导致基地建设滞缓。发达地区的旅游院校因为发展快、起步早和数量多等优势,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早已与一些高层次的旅游企业签订了合同,建立了长期合作的机制,相当于终生“预定”了高层次企业的职位,而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即使想要联系那些高层次旅游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也会因此而产生困难与阻碍,也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学生积极性降低。

2.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目前许多旅游院校虽已建立了一些校外实训基地,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以及一些经济上的原因,导致这些实训基地处于“废弃”状态。还有一些旅游院校虽然建设了校外实训基地,但最终由于后续管理及使用措施无法跟上实训基地处于“只建不用”的尴尬局面,有些校外实训基地在与旅游企业签订了合作协约之后也没有被利用,这种实训基地的利用率不高的现象严重导致了校外实训基地资源的浪费。

3.个别校外实训基地缺乏稳定性

这里所说的“个别校外实训基地”指的是那些依靠个人关系或者学校的名人效应而建立起来的基地,现在这种现象几乎存在于每个基地建设的初衷里,而一般这样的合作关系都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为在基地的建设初期,旅游企业一般会碍于个人的情面,十分重视与旅游院校的合作关系。但由于校企双方并不存在互惠的利益机制,这种合作方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进入“休眠”状态。另外,靠个人关系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对学生实习及技能的培训没有长远的培养目标、完整的培训计划以及长久有效的合作机制,这样对于校外实训基地的发展会造成一定的阻碍。

4.校外实训基地的功用偏离

目前有些旅游院校的校外实训基地仅仅是为学生寻求实习场所或就业机会的存在,有的甚至为了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而草草签约,总之校企的合作模式仍处在较低的阶段,没能很好的开展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功能的发挥偏离初衷。另外,在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时,部分旅游院校由于过多的考虑专业及教学的需要,导致了基地建设的雷同和重复,这也造成了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浪费。

5.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混乱

由于政府在校企合作方面的相关法规还未出台,以及企业在承担职业教育社会责任方面的缺乏,使得部分企业参与学校的产学结合的教育教学的积极性不高,力度不够,校企双方也无法建立长效稳定、互惠互利的合作机制。从而导致校外实训基地的管理处于松散无序的状态,尤其是校外实训基地分布也较为分散,数量较多,也会给学生的实习管理情况造成麻烦。

三、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途径

1.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的原则

(1)数量适度原则。在校企双方建立实训基地的时候要保证基地数量适中,过多的基地会导致利用率不足,而过少的基地会导致实习生的能力得不到锻炼,所以学校在建立基地的时候不能过多注重实训基地的数量,更多的要注重质量,使得每个实训基地都能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只建不用”的现象;同时作为实训基地的企业每次接受的实习生数量不能过于庞大也不能过少,接受学生数太少不利于实生整体的工作安排,而需求量太大又会导致需求数量超过学校实际提供的实习生的能力。

(2)长期合作原则。学校要寻求可以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的优秀企业,在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时候校企双方要签订长期有效的合作协议,只有长期合作才能减少学校在寻求新企业的时候耗费的时间,也可以减少校企双方间在磨合期间消耗的人力物力。

(3)择优考虑原则。学校在寻求校外实训基地的时候要优先考虑那些实力强大的企业,同时这些企业要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教育使命感,能够在若干年内持续接收学生实习,最重要的是要保证这些企业所提供的岗位与学生所学专业对口,具有能够给予学生能力上提高的能力。

(4)互惠互利原则。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时需要许多的人力物力甚至是金钱上的投入,而这些都必须由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承担,但是这种头在以后会得到更多的收益,所以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是建立在校企双方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学校会为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为企业的带来相应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企业会为学校提供实习所需的工作岗位,锻炼学生的工作能力,配合学校的教学改革,促进双方共同发展。

(5)合理管理原则。学校建立的校外实训基地具体数量要依据各专业规模来划定,这样既能满足学校的实践需要又能满足企业所提供的岗位需求,尽量集中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还要跟企业明确社会责任,同时避免各专业实训基地功能之间的重复,尽量提高校外实训基地的利用率。

2.建设途径

(1)教育主管部门应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校外实训基地是学院根据专业本身发展的需要,通过与企业共建、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来实现的,较侧重于对学生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是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应开始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各级劳动部门也可根据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的表现进行考核和认证。政府应该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的投入,鼓励企业的社会参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可以根据每年的校外实训基地完成程度将各基地划分为一二三等,每个等级都施以合理的奖励,这样既可以鼓励各企业踊跃参与到建设中来,也可以鼓励参与其中的企业建设好各自的校外实训基地。

(2)校企双方要着力于建设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学校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的时候应选择那些管理有序、现代化水平高、效益好的优秀企事业单位,经过协商,签订长期有效的实训合同,保证学生能在校外实训基地中得到学习和锻炼,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与发展不能靠个人关系,对于那些依靠个人关系而建立起来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应根据建立时间的长短来补偿双方在建立初期的损失,这样才有利于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和有效。

(3)对校外实训基地要进行有效的管理。学校寻找企业伙伴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并不难,但是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后期的管理及运转是困难的。因此如何管理好校外实训基地就显得很重要。首先,要遵守前面所说的互惠互利原则来保证合作的长久;其次,在签订合作协议的时候就要商讨并制定出严谨科学的管理制度,明确双方的管理责任,学校方面最好可以派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一切问题;再次,学校与企业之间要经常沟通,有问题就要马上解决,不能等着问题已经造成后果了之后才去开始想解决方法,要珍惜双方之间得来不易的友谊;最后,要定期对实习生进行考核和评价,根据相应的接过给予一定程度的表彰,形成激励机制。

(4)学校要积极在技术及理论上给予合作企业支持。学校要积极与合作企业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保证双方的合作关系可以长久稳定的持续下去,也可以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健康有序发展。首先,学校要积极主动将企业带进校园中去,可以开展一些有关企业主题的讲座和报告,由企业派出的人员进行讲解,这样既可以提高企业在学生中的知名度,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又可以巩固双方的关系,增进双方的感情;其次,学校也可以多举行一些到企业参观学习的活动,让学生更好的了解企业的运作流程。鼓励学生到企业学习,提高自身的实际操作能力了;再次,学校也可以多为企业排忧解难、出谋划策,解决企业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或者成立相关的研究所,参与到企业的技术开发和技术革新中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必须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在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校外实训基地在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要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充分地利用,才能使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校企双方要建立长久稳定健康的合作关系,互帮互助、互惠互利,使这种合作模式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这样既可以促进校外实训基地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陈启新,张耀武.高职旅游管理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1)

篇4

一、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与实际情况出现脱轨,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行业实际发展情况出现脱轨,教学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实际需求。当前高校针对学生的服务技能培训主要还是以示范讲解为主要方法,这样学生难以感受真实的工作场景,对于顾客没有明确的概念,既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学与实际工作需求出现严重偏差的现象。

2.学生存在思想偏差

在当前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学生非常容易出现思想偏差,严重影响了学生实际服务能力的提升。有一些学生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把自己更多地定位为管理者,忽视一些实际操作技能,认为这些事情与自己没有关系,这样就会使学生自己难以认清专业技能培养的重要性,还有的学生把服务技能片面地理解成为简单的模拟操作,对于服务的心态和意识,学生缺少重视,最终影响了综合能力的提升。

3.教学师资力量不够完善

由于旅游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学科,所以对于知识的涉及面要求很广。但是当前许多旅游管理专业教师都缺少相关的实践经验,基本上都是毕业后直接从事了教育事业。这样就会导致遇到一些实际操作的问题的时候,教师会出现难以解决的情况,最终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同时,教学实训基地和配套设施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教学的效率,影响了学生服务技能的提升。

二、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服务技能的手段和方法

1.结合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开展教学

针对当前在旅游管理专业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学校和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手段,努力使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大大增强。这就需要学校增强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明确企业中相关岗位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然后制定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例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餐厅和客房两个模块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安排相关的课程。针对企业中两大模块对于人才服务技能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旅游管理教学,使学生能够在这样逼真的环境中,有效提升自身的服务技能,保证自己未来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

2.加强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关于旅游管理学习出现思想上偏差的情况,教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首先,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和掌握服务技能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然后,教师应该结合一些实训计划,,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地学习。最后,教师应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特点,制定出明确的教学计划,使学生能够在完善计划的引导下,更加努力有方向地开展学习,保证熟练掌握服务技能,并且能够把其应用在实践中。

3.加大投入,提高教学师资力量水平

鉴于师资力量对于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限制,学校应该加强在教学师资力量方面的投人。首先,应该聘用一些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保证其能够胜任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同时,应该注重对于缺少实践经验教师进行培训,使其准确掌握一些旅游管理实践经验,并且能够把其很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最后,学校应该建立高标准的实训场地,购买实训设备。这样,能够使学生在与实践非常接近的环境下充分锻炼自己的服务能力,并且能够在锻炼中熟练使用相关设备,使其服务技能在未来的工作中得到有效发挥。

结语

综上所述,鉴于当前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应该围绕提升学生服务技能,有效开展教学活动。首先,应该及时发现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到问题形成的基本原因。例如,教学与实际出现偏差,学生和教师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仔细的研究,制定出相应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质量和水平,才能够使学生的服务技能得到明显的提升,最终更好地服务于群众。

篇5

(一)培养目标不明确

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旅游管理专业没有准确划分理论研究型人才和应用管理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即使确定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也没有将专业教育与市场需求联系起来,使得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三是部分院校盲目开办旅游管理专业,没有考虑到学生毕业后的就业问题,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浪费,而且还增加了旅游服务业的就业竞争压力。

(二)课程设置不科学

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难以满足旅游行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课程设置不足,一些院校忽视管理学、经济学等基础主干课程设置,使学生过早地进入专业课程学习,未能为专业知识学习奠定坚实基础,极容易出现知识面过窄的现象。二是旅游管理专业公共基础课占据较大比重,专业课、实践课、选修课的比重较小,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也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三是理论课程远远超过实践课程,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没有得到良好发展。

(三)实践教学内容单一

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各大院校不重视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使得实践教学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学校缺少与旅游部门的联系,在实训内容设置上脱离实际,跟不上旅游业的发展变化。有些学校在实习环节将学生直接交给实习单位,没有给予适当的理论指导,使得学生没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加之部分实习单位也存在应付了事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学习到的东西十分有限。

(四)师资力量不足

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整体素质不高,主要表现为: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旅游管理专业学习,他们多数由历史、经济、外语、社会学等学科转行而来,虽然他们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但是却缺乏实践经验,难以保证教学效果。在讲授基础理论课时,教师往往只能照本宣科,无法联系实践经验进行讲解,使得学生无法深入理解理论知识。

二、我国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对策

(一)确立培养适用型人才的目标

各大院校应当根据本院校的性质与办学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合理确定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规模,加大特色专业和品牌专业建设,避免盲目扩大旅游管理专业招生规模而增加毕业生就业压力。其次,认真分析市场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着力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适用型人才,使旅游管理专业设置与培养目标设置具有一定前瞻性和适用性。再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要重视旅游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扎实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旅游业的工作。

(二)优化课程结构

旅游管理专业要优化课程设置,使其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首先,学校要开设适应旅游业发展的课程,及时删减过时的课程,确保课程内容具备超前性,使学生在毕业后也能够用到所学知识,保持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优势。其次,适当增加选修课的比例,赋予学生更多的学习自,增强课程体系对旅游市场的适应性,重视发展学生的兴趣、个性和潜能。再次,增加非英语类的外语专业教学,使学生掌握外语技能,以满足国际旅游业发展对旅游人才的需求。

(三)加快实践教学改革

旅游管理专业要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积极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首先,建设实践基地。学校既可以开办自己的酒店和旅行社,为学生提供固定的实习基地,也可以与旅游管理专业对口的行业建立起长期合作关系,让学生能够在旅行社、酒店进行实习,为其毕业后胜任本职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其次,加强校企合作。学校应与企业联合起来,构建订单培养模式,为旅游企业输送人才。同时,学校还要及时从合作企业中了解旅游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动态,并针对这一方面加强训练,使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进入岗位,提高就业竞争力。

(四)构建复合型师资队伍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发展的有力保障。旅游管理专业要鼓励教师不断提高学术水平和理论素养,为教师创造专业研究条件,使教师向旅游管理专业“名师”的方向发展。同时,旅游管理专业还要鼓励教师深入到企事业单位进行锻炼,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和实践活动,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调整和充实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以便在专业教学中能够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始终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提高教学效果。

三、结论

篇6

一、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作用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I:,而学生作为教学主体,其学习兴趣的高低很大程度影响着学习效果I:,通过实践教学,使学生亲身体验旅游管理知识的重要作用,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主动的学习专业知识。

(二)培养学生职业素质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人才必须了解职业的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能快速适应社会环境。而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丰富学生实践经验,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局职院校中,对局水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进行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的最主要目标I:,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还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一定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实践应用,既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四)满足旅游企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

当前,旅游企业在旅游管理人才录用方面,要求较为严格,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企业岗位需求而在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直接决定学生实践水平的高低,对学生就业率造成重大影响I:,高校需要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实践教学,增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

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实施中存在问题探析

(一)实践教学环节建设不合理

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性课程比重过大,实践性课程较少I:,课程内容设置上,大部分为基础性理论知识,实际应用知识涉及较少,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一些教育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院校通常要求相关专业学生正式学习前,经历6个月左右的旅游行业实习活动,确保学生在进行专业理论知识时,拥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在国内,一些局职院校的学生在入学前,学校并未对其实践经历作出强制要求。实际教学中,国内高校也多以理论教学为主,忽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接受能力,学生职业能力难以得到较大提升,造成与旅游企业对人才的任用标准差距I:,

(二)实践教学活动实施缺乏科学依据

旅游业要求旅游管理人才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时,必须设置不同类型的实践课程,从各方面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包含专业实践教学、基础课程实训、综合实践教学等多方面实践。同时,在实践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不能忽视对学生应用思维的训练,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但当前的实际教学,大部分院校

在实践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过程中,未对当前旅游市场做出深入调研,忽视了旅游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最新能力要求,造成制定的实践教学目标缺乏科学依据,实用性差,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难以提升I:,

(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不足

现阶段,在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主要采用两种教学模式,即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模式与校内实验室教学模式。但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平台构建方面,均存在投入不足的问题I:,在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未能配备齐全的专业实践所需设施,实验室实际功能较少,只适用于极少部分实训课程的基础操作实践。同时,实验室配备的设备大部分为基础设备,且较为落后,无法使用其进行综合性较强的实践训练,学生的旅游管理能力难以在实践教学中获得提升。

在校企合作方面,大部分高职院校未能与企业建立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I:,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学生的校外实习。校外实习场所主要是旅游企业。真实的经营管理环境,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但实际中,企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参与人才培养的实践教育兴致不高,责任感不强。另一方面,学校缺乏对学生校外实习的指导与跟进,致使高职院校的校外实习浮于表面,只锻炼了学生基层服务能力,学生的旅游管理知识在实习中未能发挥作用,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未能被有效提升。

(四)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当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缺乏对其教学环节的制度化管理。实践教学涉及面较广,需要协调校内外多方关系。相比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管理难度更高I:,因此,为确保实践教学活动的有效落实,必须构建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但在实际情况中,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方面均存在教学考核方式落后、教学管理制度不合理的问题。实践教学管理随意性较大,操作程序极不规范;实践教学成果考核方式单一,难以体现实践教学的真实状况。同时,在高职院校的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只有极少一部分教师拥有较为丰富的旅游管理实践经验I:,教师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侧重于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讲解,较少进行实践训练,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

三、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建立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践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在进行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活动策划时,应主动邀请行业内权威人士共同探讨,结合当前市场需求,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确保其体系能反映当今社会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一方面,高校需要结合旅游管理专业教学目标,规划实践教学模块,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的培养。另一方面,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需适当融入实践教学知识,在深化学生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其实践能力,此外,高校还可另外增设管理能力实训课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课程专项训练项目策划,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二)丰富校内实践教学形式,举办技能大赛丰富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形式。

    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从各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I:,当前,许多高职院校为提高学生的管理实践能力,纷纷举办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以竞赛形式考察参赛学生的酒店服务综合实践能力I:,技能大赛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实践教学形式I:,教师结合学生在技能大赛中反映出的问题,及时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确保实践教学始终具备较强的实用性,提高旅游管理实践教学的整体质量I:,同时,通过技能大赛,有效实现专业课程设置与旅游管理行业需求的对接,培养旅游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三)加强校企合作,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创造良好社会实践环境

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高校可邀请旅游行业权威人士参与学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改革活动中,结合当前行业对旅游管理人才的要求,进行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确保其教学内容符合市场需求I:,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确保教师在掌握加强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实践教学质量I:,同时,旅游企业也需转变思想,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合理分配实习工作,在为实习生提供锻炼机会的同时,充分利用实习生的特长,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I:,

篇7

论文关键词:独立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 实践教学

论文摘 要: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这就决定了实践教学在该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作为独立学院开办的旅游管理专业,怎样提高实践教学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通过分析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研究提高实践教学的措施,为独立学院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提供帮助。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旅游人才的需求迅速增长。面对市场的需要,我国许多综合性大学相继开办了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层次各不相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增长,一些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不断涌现,独立学院就是其中之一。所谓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简而言之,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三本院校。作为新型的院校,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要有自己的定位,既要不同于母体的一本、二本,也要有别于专科层次的高职高专学校和职业学校。作为一门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上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一) 在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目前,从我国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整体的现状来看,大部分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上还有很多不合理的因素,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从培养模式上看,大多院校仍然延续传统精英教育思维方式,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科应用性强的特点认识不足,重理论轻实践,片面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忽视了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显然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从课程设置上看,相当一部分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依旧是按照公共课20%、专业基础课30%、专业课40%、专业实习10%的课程体系比例结构进行教学。这种课程体系呈现出“基础课多、专业课少,理论课多、实践课少,课堂教学集中、实践教学滞后”的特点。学生虽然可以扎实的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知识,但是操作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学生毕业不适应行业的需求,就业率低以及转向其他行业,进一步造成旅游人才的短缺。

(二) 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强的特点决定了这个专业的教师不仅要具有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还需要具有全面的综合知识结构和开阔的知识视野,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产业阅历。目前,多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是由相邻的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外语等学科转轨过来的,专业理论基础相对薄弱,没有实践经验。大部分专业教师较为年轻,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做过一些兼职工作,但仍然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行业工作经历。另外,由于经费投入的原因,专业教师缺少在实践经验和能力方面的进修和培训。这就导致了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缺乏实践经验,满足不了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从而影响了该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 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不完善,难以发挥功能

大多数独立学院建校时间较短,正处于扩大办学规模的阶段,大部分的资金都投入到了基础建设、基本教学建设中,致使实践教学设施和基地建设不完善,难以发挥相应的教学功能。这主要表现在:1.实践教学配套设施不完善。旅游管理专业是一个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仅仅依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像前厅接待服务、餐饮摆台、调酒、果盘制作、客房做床、茶事服务、茶艺表演、形体和礼仪、导游服务带团和讲解艺术、旅游事故处理技能、音乐欣赏、文物鉴赏等操作性强的实践技能只有在配套设施完善的模拟实训室内才能熟练掌握。一些独立学院不是因经费不足不建设实践教学相应的配套设施,就是对设施的维护和更新不到位,跟不上市场发展的需要。2.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固,作用难以发挥。目前,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多数集中在第七或第八学期的专业实习中。但是由于学校和旅游企业之间合作和联系不紧密,各自利益的出发点不同,合作的目的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实习基地建设不稳固,实践能力培养目标不能实现,基地作用难以发挥。

(四)学生对实践认识不足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对实践的认识不足,认为管理就是监督和指导工作,不用做具体的工作。这种眼高手低的思想直接影响了学生行业观念正确的树立,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虽然在模拟实训中表现出一定的兴趣,但是,进入专业实习后,面对基层的工作环境、实习单位严格的规章制度、较大劳动强度和工作压力,学生们心理承受能力弱,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能尽快的适应实习要求,逃避实习的事情时有发生。即便留下继续实习的学生也只关注自我的工作,对于其他方面的实践能力培养关注较少,实习流于形式,影响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失

大多数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缺乏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来说,没有明确规范对实践教学的目标、过程、效果的要求,对教师的教学也没有专门的评价标准,从而导致教学要求降低,教学内容多变,使本就十分单薄、弱化的实践教学更显不足,效果更差。对学生来说,学生的实践实习,缺乏跟踪反馈,仅仅通过一张简单的鉴定表评价效果。这很难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和直观性,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性不强。

二、 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措施

(一) 改善培养模式,合理课程设置

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是教学的纲领和指南。要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人才,必须改善培养模式,合理课程设置。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作为应用型强的旅游管理专业,独立学院在培养模式上不能因循守旧,要注重素质教育、职业教育,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要明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方向,在夯实基础理论的同时,强化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以符合旅游行业对人才的要求。在专业课程方面,要打破传统的教学结构比例,增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要注意实践教学的时间安排,不要把实践教学的时间都集中在校外实习阶段。对于一些操作型、应用型较强的课程,如饭店管理、导游业务、礼仪等课程,应该及时进行实践教学环节,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操作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还可以聘请一些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作为顾问,共同参与课程设置,这样能够加快课程优化更新的速度,适应市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转贴于

(二) 强化师资力量,注重加强教师实践能力

教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一支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的师资队伍是实现实践教学目标,培养具有较高实践能力学生的关键所在。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该专业教师不仅要善于理论知识的讲授,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强化师资力量,注重加强教师实践能力才能提高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水平,从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作为独立学院可以利用人事制度灵活的优势,在引进师资方面可以实现多种途径、多种方式。比如,在引进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师同时,可以考虑聘请一些从业经验和行业背景比较丰富的旅游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第二,建立教师进入行业锻炼的长效机制。加强与旅游企业的合作,鼓励教师定期去旅游企业进修和培训,学习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操作技能和服务标准,加强自身实践能力。

(三) 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科实践性非常强。独立学院要想培养出具有竞争性的行业人才,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金。校内实训基地包括模拟客房、模拟餐厅、模拟酒吧、模拟接待、模拟旅行社、模拟导游、模拟旅游策划和研发等专业实验室,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素养、基本技能以及服务与管理技能。独立学院要重视校内实训基地的完善和建设,保持校内基地与旅游企业高度相近,提高实训基地的利用率,及时维护和更新基地的设施。校外实习基地主要是一些管理规范、设施先进、客源丰富的旅游企业。独立学院应加强与旅游企业“产、学、研”的交流与合作,共同参与制定实训(实习)计划,合理安排实训(实习),规范实训(实习)制度,从而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实现实践教学的目的。

(四) 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增强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

学生是实践教学的对象,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影响着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能否顺利的进行,实践教学的目的能否实现。独立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转变学生对管理人员“眼高手低”的错误认识,通过对学生要进行心理素质培训、职业素养培训、相关技能培训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形成较好的职业素养,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点内容。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重视程度的提高,就能积极地配合教师的实践教学,很好的进行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五) 建立全面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全面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对提高实践教学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提高和保证教学质量,真正培养出具有较高水平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独立学院可以把教师和学生都作为评价对象,把课堂教学、校内外实训都纳入评价的范围,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列为主要评价内容。对教师,可以通过听课、教案、评教、检查教师及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实训基地评价等形式进行,从而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对学生,可以针对不同的课程,确定不同的考核方式,把理论考试和技能考试结合起来,将口试、笔试、技能操作、设计、论文、报告、调研、专题制作、答辩、基地反馈等融入到考试当中。通过全面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才能确保培养出真正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应用性较强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市场竞争激烈的形势下,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对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要逐渐加强、不断探索、创新思路、勇于改革,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培养出行业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苏小燕,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习的问题及对策,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

[2] 龚艳,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商业经济,2009(10)

[3] 唐烨、覃勤、黄娟, 独立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创新浅析, 科协论坛,2009(9)下

[4] 王金超、魏凤云,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

[5] 吕妍,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探析,经济研究导刊,2004(32)

篇8

1.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实践内容不满足社会需求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的旅游管理专业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需求,由于实践教学使用的教材较老,书中的一些内容满足不了现在科技的发展,且现在一些新的知识体系也没有加入到教材中。另外由于学校对实践教学的经费投入较少,使得学校的实践设备较陈旧,功能较单一,甚至有些学校没有相关的实践基地,这些都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差,从而不能培养出满足当前旅游业的需要的人才。

1.2实践教学得不到重视

大部分中职学校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将实践教学当作是辅课程,教务处在安排实践课与理论课时,常常安排较多的理论课,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较大,导致教师也不能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常常出现懂得的知识较多但实践能力较差的状况。由于实践教学的地位较低,使得学生的实践能力满足不了当今社会的需求。

1.3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教学的教师必须首先拥有较强的实践能力以及较多的实践经验,然而由于我国的旅游管理专业才刚刚起步,使得大多数教师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就开始上岗,因此由于教师的实践能力较差,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教师的实践经验不足是当今旅游管理专业的一大难题,由于教师经验不足,所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得不到教师的指导。

1.4学生实习内容不足

当前大多数实习工作都流于形式,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的内容较少,由于实习内容决定学生是否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因此单一的实习内容导致学生无法检验自己是否掌握了所学内容,以及由于内容单一使学生没有创新意识,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被阻碍。

1.5实习基地不能满足要求

由于学校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不高,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较随意,没有与一些较优秀的单位建立长期的、固定的关系,另外由于选择的实习单位档次不同、条件不同,使得学生的学校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其次针对实习生的管理权这一问题,学校与实习单位也存在较大的争议,实习单位认为学生未毕业前应仍由学校管理,而学校认为学生在实习单位工作就应该受实习单位管理,导致学校与实习单位存在较多矛盾。

2.提高实践教学水平的措施

2.1增强学校的师资力量

实践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学校的一大难题,任何学校都无法在短期内找到一批优秀的、专业的实践教师。因此学校可以在慢慢聘请一些优秀教师的基础上,选择一些实习单位的管理人员如总经理、部门经理等来讲座,这样学生就可以获得一些专业的、实用的实践经验,另外这些校外人员讲课时,学生会由于自己将来也会踏上同样的岗位而对这些人产生亲切感,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一些案例

采用案例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分析别人经历的事情总结出处理事情的经验,帮助学生在遇到相同问题时能够轻易解决,另外教学案例还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过的知识以及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这些理论知识。解决案例时,教师可以进行引导学生思考,也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等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改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从而鉴别学生实践内容好坏的一种方法。然而传统的评价体系只是根据学生的考核成绩来进行评价,这样的评价体系存在的弊端较多,无法检测学生是否真的学到了知识。因此应该改善传统的评价体系,运用一种科学的、合理的评价技术来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判。学校可以采用学生互评、企业考评等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学生的实践成绩,通过这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