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30 08:52:1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乡村旅游概念性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和产业脱贫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带动农民创业创新的重要平台,是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的必然选择。今年中央1号文件再次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实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发展乡村共享经济、创意农业、特色文化产业。近年来,XX市按照中央和省、州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强化政策创设、加大公共服务,推动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实现多元、多样、集聚、规范、绿色发展。“十二五”时期,全市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以年均12%和17%的增速高位增长,成为全省该项产业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2017年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19.62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收入54.22亿元,同比增长44%。整个产业规模越来越大、影响越来越广、成效越来越明显。
一、充分发挥“农业+”作用,推进多功能多业态发展
XX市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入手,充分发挥“农业+”作用,倾力打造功能齐全、环境优美、体验活动丰富、产品绿色安全、文化内涵深厚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产品。休闲娱乐景区景点多达120余个,可推荐的精品线路达10余条。通过美化山水林田湖、建设特色小镇,鼓励开办农家乐、渔家乐、森林康养休闲农庄,举办农业节庆活动、开展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活动,推进全市农业呈多业态复合多功能拓展方向发展,为城镇居民旅居乡村体验农耕乐趣、品味农业情调、感知民俗风情,看田园风光、赏乡村之美、享民俗民风、品地道美食气息提供了更多选择。
二、注重规划引导,推动产业集聚发展
XX市坚持点线面结合的思路,积极推进“多规合一”,大力打造“综合体”、“聚集区”、“金品牌”,打造休闲农业产业带和产业群。近年来,共投入2600余万元用于规划编制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三个层面的规划工作,以《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基础,先后编制完成《XX城市总体规划》、《XX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XX市锦屏山风景区概念性总体规划》、《东风葡萄酒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云南红精品酒庄规划》、《城南甸溪河片区控规》等多个现代都市、田园价值、文化特质既融合又独立的总规、控划和10个城中村的规划编制工作。土地、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实现“四规合一”,为乡村旅游定位与转型发展拓展了更大空间,形成以“两带五聚集”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两带”:西部连乡公路沿线民族文化体验生态观光休闲带,湖东公路康体休闲葡萄观光休闲带;“五聚集”:以锦屏山为核心的XX文化聚集区;以湖泉生态园为核心的温泉养生聚集区;以云南红酒庄为核心的红酒休闲聚集区;以烟草制品和种植庄园为核心的现代工业旅游聚集区;以高原特色农业为核心的现代农业观光旅游聚集区。点、线、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和成本分摊机制正逐步形成,品牌效应和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正逐步增强。
准备在2015年底前,启动____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总体规划, 在2016年,全面启动__(__段)绿色生态走廊建设,计划通过10年时间(2015—2025),依托林业项目,将对沿江目力所及范围内的两岸宜林荒山、荒滩等两旁进行绿化栽植,提高项目区森林覆盖率20个百分点以上; 对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滨江重要节点进行专项建设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做好全线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以水养绿,以绿保水。同时,还将根据城市、乡村、自然风光不同地域特质,空间、时间差异塑造,提炼城市及主要节点滨河带的特色景点,形成特色、标志性景观,打造沿江景观生态走廊。把__打造成集生态、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水上绿色生态走廊。
《规划》的近期目标为:2015—2019年两岸绿化恢复和整体生态建设基本完成,营造优质蓝带(__)、绿带(两岸绿化带)生态基底,启动两岸重要节点生态绿化景观带、景观点建设。其中,将在建设现有森林公园前提下, 规划建设__—__风景区、__—__崖风景区、__山风景区、__山风景区、__河风景区、__山国家4A级风景旅游区、__湖国家水利风景区、__—__风景旅游区、古城城市国家湿地公园。《规划》的远期目标为:2020—2025年, __两岸将进行景观增色、提升,落实产业带等建设,全面完成绿色生态走廊建设,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文明__风光画卷。
在未来五年,斥资2亿元为构溪河湿地“保湿,邀请知名的设计公司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同时引入国内一流的顾问机构进行前期定位,遵循“国际阳光养生度假概念”,创建从观光型为主向休闲度假、康养、健体、运动等综合性产业发展的康养度假,同时将低碳环保、全域康养、全时康养等先进理念贯穿其中。对__、__、__、__4个乡镇,总面积30平方公里构溪河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与4乡镇协调,准备在构溪河湿地两边的4个乡镇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厂,保护好构溪河水资源。把湿地区域内的集体公益林收在一起,由政府统一规划保护,建立湿地保育区、湿地科普宣教区、综合利用区和管理服务区4大功能区。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加大综合开发力度,发展湿地旅游,把构溪河湿地公园建成国际休闲旅游度假胜地。
2017年至2020年,建设包括对避暑山庄、度假村、公用设施、园林建筑小品及主题娱乐元素等服务设施建设,形成具备各种档次的住宿、餐饮和会议接待能力,有良好的风景名胜展示游览系统的综合性、高规格的森林公园。
过去三年,我局投入了2000万资金,按照“景城一体、生态宜居”的建设理念,精心实施了南津关至马啸溪景观打造、滕王阁、鱼翅广场、状元公园建设、滨江路西北段防洪堤柔化、__湿地水草景观等彩化一期工程。在未来两年,我局准备争取项目资金2500万,邀请知名专家设计,对白塔山公园、寨门山森林公园、__湖景区进行彩化,将这3个景区打造成市民、游客游玩的理想场所。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利用国家森林公园、湿地保护资金2100万,对七里新区与构溪河湿地公园衔接带进行彩化打造,将其建成一条集观光、休闲、旅游、度假功能为一体的绿色长廊。
旅游策划与规划目标
以乡村环境为基础,结合乡村旅游发展趋势,突出地域特点,规划建设因地制宜的旅游产品,开拓旅游市场,加强社区参与,农游兼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依托基地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资源,利用塞外生态系统的独特性塑造特色,以旅游服务和开发为产业导向,形成集休闲度假、塞外运动、农业耕作观光、婚纱摄影基地、生态居住为一体的滨水生态度假的塞外风情基地。主题:大驿马、慢生活、生态乐农庄;发展目标:都市人休闲、避暑、度假、旅游、摄影、观光的最佳去处。开发项目:农家乐、生态农庄耕作、生态果园采摘、山地越野、登山滑草、野外露营、田园观光、垂钓休闲、湿地观光、滨水运动、木屋度假、特色小吃乡村特产一条街。开发项目:骑马重游古驿道、婚俗体验、民俗节庆活动游赏、民间竞技项目娱乐。开发项目:戏曲大观园、民间艺术品参观选购、乡野风光写生摄影基地。
规划主要内容设计
按照规划战略,以及区内的地形地貌和道路条件,规划形成“四心带五片,二轴串多区”的功能布局结构。四心:位于片区北段的综合服务核心节点、游憩娱乐片区的次要服务节点、农业观光片区的次要节点和休闲度假片区的次要节点。二轴:沿着水系的两条功能发展轴和景观带,贯穿基地内部。五片:旅游服务综合片区、综合娱乐游憩区、休闲度假区、农业观光区、运动娱乐区。充分考虑基地现状、景观特色等资源,打造张家口市高档旅游休闲片区。基地分为18个详细功能分区:综合服务片区、果园采摘区、农家乐片区、乡政府、驿马图乡学校、绿化景观广场木屋度假区村民安置区、学校现状变电所、生态果园采摘(生态农庄耕作)、垂钓休闲、湿地观光区、旅游小镇田园观光、经济项目娱乐区、花卉种植区、登山滑草、野外宿营区。规划区的景观结构为“:一核二带,点轴结合”。一核:湿地景观核心。二带:滨水绿化景观带。当地环境的方法,有机协调环境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将乡村旅游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居民居住条件改善等方面结合起来,以适应建设新农村和旅游发展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导、公司运作、村民参与”的旅游发展模式,通过成立专门委员会,确定相应机构和法规,明确职责、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全体居民参与到改善生活与发展旅游的过程之中。
云雾镇地处贵定县最南端,交通便利,素有贵定“南大门”的美誉,天然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有利条件。云雾镇自然山水秀美奇俊、农业种植初具规模、所产“贡茶”历史悠久,将为云雾镇打造高效、优质,集“旅、农、茶”三位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奠定坚实基础。云雾镇民族文化底蕴深厚,人文风情浓厚,主要居住有汉、苗和布依族等民族,各民族和谐相处,构成了云雾镇美丽的民族文化景观。云雾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云雾镇镇区周边土地面积有一定的规模,土地耕作条件好,经过多年发展,以茶叶为重点的山地农业发展布局已初具规模。夏榕高速公路的开通为未来园区物质流通创造了良好的物流环境。国家提倡大力发展家庭农场,和省委省政府作出在全省建立100个高效农业园区的发展规划,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随着城镇化发展加快,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越来越多,农村闲置土地逐渐增多,这为集约化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云雾镇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厚重,以鸟王高原台地、云雾大坝田园风光、江比滨水等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云雾镇地处黔中地区,具有良好的交通优势。苗族文化和布依文化已形成贵州最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云雾镇地处贵州古苗疆文化旅游走廊中心地带,紧邻贵州省省会城市贵阳,具有良好的旅游区位优势。
由于历史发展的原因,云雾镇存在着现代农业和文化旅游业发展的不利因素,民族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及农业的发展现状不容乐观。云雾镇的农业、茶产业发展各行其道,没有充分结合旅游、观光的发展进行产业融合建设,虽然农业、茶产业有所发展,但和旅游产业发展互不搭界,产业融合水平低,制约了云雾镇产旅一体化的发展。考虑到旅游和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有极强的关联性,应积极加强农业、茶产业、民族文化和旅游的协作和互动,使各个产业能够紧密成为一个整体,形成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二、基于资源的云雾镇乡村旅游模式选择
云雾镇是多民族聚居区,民族文化资源比较丰富,茶文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较好,但是缺乏附加值高的文化旅游产品,文化资源在塑造旅游文化品牌和促进产业融合方面发挥的作用较小,产业连接松散,缺乏统一的发展规划和适合的发展模式,因此探索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用以作为开发的参考是极为必要的。只有在产业的融合发展上形成紧密结合、互动发展的新型发展模式,才能加快实现由单一产业向产业融合发展优势的转变。在开发的模式上,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以提供借鉴。
1.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云雾镇可以发展民族风情型发展模式,此地具有独特而完整的少数民族文化,各种传统民俗活动也很丰富。以云雾镇民俗风情为载体而开展旅游活动,以当地民间的日常生活方式及文化吸引外来旅游者。这些风俗风物作为旅游项目的基本内容,进行整合包装,推出品位较高、游客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项目等。这种模式,既展示了乡村不同阶段的整体人文系统状况,也满足了游客认知和体验的愿望。
2.农场庄园型发展模式以农业资源为依托的乡村旅游,适用于具有特色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区,并且要求当地的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的高度。因为农场庄园强调生产性、科学性、知识性、艺术性和商业性的融合,寓农业生产于休闲旅游之中,提供田园之乐,比较受都市旅游者的欢迎。云雾镇农业基础较好,离中心城市近,具有发展观光农业的良好优势。
3.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景区依托型发展模式,适用于有良好的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或位于旅游风景区周围,与风景区之间有较为便捷的交通联结的地区,主要是在地势较为平坦、道路较为通达的风景区周边发展,利用农业资源和自然风景资源互补的组合优势开发乡村旅游产品。云雾山自然风光优美秀丽,利用风景区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游客在欣赏风景区内的自然风景之余,派生欣赏乡村景观。
三、云雾镇现代农业、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新思路
云雾镇依托良好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贡茶文化、现代农业等资源,积极推进现代农业与文化旅游的产业融合,创新开发农业、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了旅游产品体系,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及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在推动现代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在以下几个方面要积极探索、努力创新。
1.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促进发展理念创新云雾镇的旅游开发一定要树立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之“体”的思想。民族文化不是作为旅游的附属产物,只有真正具有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才能在市场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云雾镇的布依族、苗族和汉族,构成了民族文化景观,其风俗、语言、节日独具特色。所以,在推进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尊重各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另一方面要通过市场的渠道,深入挖掘提升民族文化内涵,增强文化底蕴并贯穿到旅游景区的全过程当中,突出其地方民族文化元素特色,借此激发旅游的动力和活力,使旅游产品在更深的层次上、更高的品质上得到差异化的体验,从而也更好地保护了民族文化。
2.打破行业与部门壁垒,促进融合和协同创新云雾镇整体性发展的关键之处在于要打破部门、行业壁垒,推进文化旅游与工业、农业以及科技、传媒等相关产业、行业跨界融合,推动各类优强企业进入文化旅游领域,推动科研、教育、民间组织等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发展,加强区域协作和资源、产品、市场整合,形成文化旅游创新发展的合力。整合利用各行业、各渠道的项目资金,在改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特色打造、景观优化等方面施游与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3.找准起点,开阔视野,规划创新建立省内外乃至国外规划力量共同参与文化旅游规划的机制,既发挥本土专家作用,又引入省外先进观念和技术,做到本土知识与国际视野的结合。云雾镇是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观光地,一定要突出市场导向,提品需求,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开发产品,更要整合资源创新产品,通过深度创意策划,促进有形文化旅游资源与文化风情、概念性地域文化等无形文化资源并重,规划一批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和活动,改变就资源谈资源的规划方式。遵循文化旅游的规律编制规划,以文化、景区、文化休闲区等结合为模式,规划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同时推动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
四、结语
创新探索,擘画特色小镇新布局
特色小镇的概念,最早兴起于浙江。随着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10月底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特色小镇正成为各地城镇建设的首选项。
在江苏大地,特色小镇建设也悄然拉开序幕。我省计划通过“十三五”的努力,加大重点镇和特色镇的培育力度,到2020年形成100个富有活力的重点中心镇和100个地域特色鲜明的特色镇。南京市更是率先行动,提出到2020年力争建成30个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的市级特色小镇,并鼓励建设一批区级特色小镇。
始终在“特色”上求索的江宁人,对建设特色小镇这一重要战略决策反应敏锐,率先提出打造特色小镇的新目标、新追求。当地的产业优势、资源优势、环境优势和文化优势,无疑是江宁创建特色小镇的有利法宝。从江宁目前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来看,推动特色小镇建设正是江宁实现经济增长、美丽乡村升级、产业转型以及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在江宁的规划中,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翻开江宁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名单,13个特色小镇各具风采:未来网络小镇、吉山软件小镇等6个为产业提升类小镇;汤山温泉养生小镇、牛首山文化小镇等3个为文化创意类小镇;大塘金香草小镇、石塘互联网小镇等4个为生态休旅类小镇。错位发展的定位,让每个小镇都特色鲜明,即便主攻同一产业,也遵循差异定位、细分领域,避免丧失独特性。“这批特色小镇大都已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我们要做的就是放大特色,求精不贪大、求美不追高、求好不图快。”江宁区发改局郑光科长介绍说。
聚焦特色,引领特色小镇新发展
特色是小镇的核心元素,好的创意、资金、人才在这里充分碰撞,传统特色在这里积淀、上色、放大,新的元素在这里孕育、孵化、生长,如此才能实现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找准特色、凸显特色、放大特色,正是江宁打造特色小镇的关键点。
按照江宁区的统一规划,每个特色小镇区域面积控制在3平方公里左右,核心区域控制在1平方公里左右。因此,如何在有限空间凸显特色成为江宁特色小镇建设的重中之重。江宁在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时把产业发展放在了第一位,13个特色小镇都不是新开辟的地方,而是围绕原有产业进行提档升级或者转型调整,深度挖掘原有的旅游功能、环境优势、资源优势,并将其转化为产业优势。南京未来网络小镇依托紫金(江宁)产业基础优势,主攻未来网络、智能制造等产业;东山汽车文化小镇围绕汽车4S园主攻汽车文化、驾车体验、重大赛事等产业;禄口皮草小镇依托皮草历史经典文化主攻皮草研发生产销售及重大活动承办;汤山温泉养生小镇围绕“温泉+”主题,突出“旅游度假”和“健康养生”核心产业;吉山软件小镇结合紫金(吉山)软件产业基础重点发展移动互联和信息安全等。找准特色为江宁打造特色小镇提供了坚实的产业支撑。
找准特色、凸显特色之后,便是放大特色、融合发展。曾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大放异彩的石塘村,如今正在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潜心疾行――瞄准互联网小镇目标,建设“南京版乌镇”。2015年11月,首届“i创杯”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在石塘村举行,吸引了全省近千名互联网创客来参会。目前,石塘村已成为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的永久赛址,两届大赛后一批获奖项目也落户石塘。江宁区横溪街道办事处旅游办公室主任李飞告诉记者:“借助‘i创杯’大赛,让石塘的生态特色融入了互联网的基因。”美丽乡村搭上互联网“快车”,既是石塘美丽乡村转型升级的内生需求,也是“美丽乡村+互联网”融合发展的创新探索。
聚焦特色无疑是各个特色小镇建设的主攻方向,而体制机制的改革也是小城镇特色发展的应有之义。江宁在用地、财政、金融等多方面给予支持:一方面鼓励特色小镇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施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土地集约高效利用,对转型升级项目优先安排土地指标;另一方面设专项资金,各类资金向特色小镇建设倾斜。在政策红利驱动下,特色小镇建设被看作投资领域的一片蓝海,社会资本纷纷加入。石塘人家与联想集团的牵手、汤山温泉与苏豪集团的联姻、禄口皮草与中铁集团的合作,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企业家创造力,逐步形成多方参与、良性互动的现代城镇治理模式。
放大效应,开启特色小镇新境界
江宁特色小镇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网络小镇、禄口皮草小镇、方山梦想小镇、大塘金香草小镇、黄龙岘茶文化小镇5家已完成核心区域概念性规划编制,吉山软件小镇、空港枢纽小镇等8家已实现了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这些创建中的特色小镇,既集聚了人才、资本、技术等高端要素,又能让这些要素充分融合,在宜居宜业的小空间里产生化学反应,释放创新动能。特色小镇的“溢出效应”正在江宁大地逐步显现。
新型城镇化的破题良策。江宁特色小镇选址于城乡结合之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以专业化、特色化、集约化、国际化、社区化、生态化“七个化”为特征,贯彻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要求,既云集市场主体,又强化生活功能配套与自然环境美化,是人性化、小尺度的新型城市空间,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和现代都市人的生产生活追求。江宁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也有效吸引南京主城区企业、人才、居民向小镇集聚,缓解主城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和矛盾。
发展旅游经济的新引擎。传统旅游景点只满足了消费者单方面的需求,比如美景、美食,而江宁特色小镇将文化、休闲、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对当地的旅游是一种全新的催化。汤山温泉养生小镇正是在全域旅游背景下规划打造,以“温泉”为特质,以“养生”为内涵,采用“温泉+”的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温泉与健康养生、旅游度假、文化创意、运动游乐等功能嫁接互融,形成多链条、高融合的新型温泉产业圈。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平台支撑。江宁区统计显示,仅2015年就有300多名大学生回到乡村创业。“双创”风起,小镇里形成了富有吸引力的创业创新生态,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返乡创业。在谷里大塘金香草谷,“幸福众创驿站”创业项目就吸引了不少年轻情侣的目光。这个项目产品名为“亲爱的”APP,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为年轻客户群提供特色手工定制产品、特色求婚服务、以婚恋为主题的短途游等服务,策划运营该项目正是4名90后年轻人。
一、基本情况
珍珠岩位于金城江区六甲镇旦村,1995年纳入广西风景名胜区,2015年金城江区委、区人民政府引进广西信地博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开发建设为珍珠岩生态旅游养生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168.27公顷,计划投资8亿元。集岩洞观光、亲水体闲、生态农业、户外拓展体验营等八项旅游养生体验区为一体融合洛甲壮族文化,逐步打造成为具康养和壮族风情特色的国家AAAA级最区。项目共分为三期,一期工程为珍族广场、珍球岩溶洞探险区、户外拓展区 (侏罗纪桃花城堡)、连心桥等户外康溶景点开发,并于2016年12月31日开始运营。二期工程为90女神玻璃桥、水上乐园,壮多酒楼等养生体闲娱乐设施已于2018年建成。三期工程包括汽车旅游营地及一批具有公益配套的养老、康养设施已动工建设和即将动工建设。项目自2017年运营以米,已累计接清客40万余人次,并于2017年成功创建为广西五星级乡村旅游区,2018年成功创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二、经验做法
[关键词]旅游管理;研究热点;主题;方法演化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调查发现,旅游已经成为现代人们休闲、娱乐和放松的主要方式。它不仅能够缓解人们工作的压力,还可以增长见识,学习各地的艺术文化,了解风土人情。近年来,我国的旅游呈“井喷式”发展,各地区名胜古迹的人流量持续增多,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视野的开阔,对旅游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涉及的旅游管理项目开始扩展,旅游线路、热点区域等都必须要做出重新的规划。本文结合最新的数据资料,对旅游工作重新开展研究,展现旅游的新面貌,促进学科的发展与演变。
1 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的演化
我国的旅游业正呈现旅游形式多元化,旅游资源多样化,旅游模式创新化的良性发展模式,而与之相关的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也是随之变化的,由最初的研究旅游业形式,到研究旅游资源,再到研究乡村旅游,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也在求新,求变,不断与时俱进。
1.1 旅游业的形式
目前,我国旅游管理学科面临的最大变化就是形式的演变,从以往的单个城市的旅行不断延伸为多样的旅游形式。
其一,区域旅游。区域旅游立足于地方特色,通过地区资源和优势特点吸引游客,具有一定的竞争力。相邻地区还可以组成联合,沟通合作,谋求最佳发展。如,杭州乌镇、哈尔滨黑龙江冰雪旅游等。
其二,会展旅游。会展旅游是一种新的旅游模式,其将旅游与市场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促进旅游业结构调整的新契机。各类会展的举办,为地区旅游开拓了商机,强调了品牌战略的融合,最具代表性的是我国上海世博会的召开,带动了上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也带动了旅游管理学科研究重点向此倾斜。
1.2 注重旅游资源开发
众所周知,我国国土面积广阔,地大物博,各地区都有自身的特点项目,旅游行业的发展自然离不开资源的开发,如何协调各地区风貌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前政府关注的焦点。对此,开发者要重视减少资源浪费,整合旅游资源,优化旅游结构,用优势项目吸引游人,也曾是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热点。
1.3 发展乡村旅游业
乡村旅游是城市旅游的补充,也是当下热点旅游的新去处,人们厌倦了钢筋水泥,对质朴的乡村生活非常向往。因此,坚持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保持农村的“本土化”特点,开发优质乡村旅游资源,用新农村发展的思想开发旅游,对行业建设起到积极的作用,这也是当下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2 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主题演化
要研究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主题的演化,就可以对旅游管理的主题演化进行分析,而要研究旅游管理主}的演化,就需要从年份和关键词方面进行研究。因此,笔者根据年份出现词汇量次数不低于30次的词汇,做出了详细的汇总,如表1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我国旅游管理学科主题出现频次最多的就是旅游资源,这一词汇贯穿始终,而后是旅游业和旅游开发。另外,主题词汇的演变也使概念维度发生了变化,理论基础从抽象词汇变为了具体词汇,整个旅游行业和专家学者,不仅对词汇有了新的认识,对其出现的原因也做出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此同时,主题词之间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词汇相互交叉,内涵不断延伸。
3 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方法演化
所谓的研究方法,即研究学科走势、数据资料、未来发展等情况的对策,对一门专业学科而言,掌握正确的方法比明白概念性知识更为有效和关键。
从数据显示和信息总结方面而言,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的方法呈现出以下的特点,即因子分析、层次分析等方法一直被广泛应用于旅游管理研究中。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研究方法开始得到关注与应用。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旅游管理学科受管理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学科的影响,研究方法也出现了巨大的改变,以结构方程模型和数据包揽为主要办法的研究形式开始进入旅游管理学科,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学科研究方法朝着更复杂和高级的方向发展。
也就是说,在实际对旅游管理学科进行研究方法的确认中,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限制,基于动态化的状况和百姓需求,从多个角度衡量不同的研究方式,然后建立科学的旅游管理学科内容。从另一个角度而言,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方法的转变,也体现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不断完善,并在经历了最初的摸索后,开始逐渐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对研究方法的开发与实证研究应用的结合也更加紧密。
4 结 语
作为我国百姓娱乐、休闲、放松的主要方式,旅游行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够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还能够完善整个市场经济,树立城市的良好形象。现如今,旅游管理学科已成为了很多高校必设的专业,本文以科学的方法,分析旅游管理学科的研究热点、研究主题及方法的演化,总结了旅游专业的发展规律规律,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旅游管理的教学水平,促进学科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娟娟,宗乾进,袁勤俭,等.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题及方法演化[J].经济地理,2013(1).
[2]黄国阳.我国旅游管理学科研究热点、主题及方法演化[J].旅游纵览,2015(6).
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__旅游局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旅游业提档升级和’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的举办等工作,认真筹备,有条不紊地推进落实各项工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__景区提档升级工作进展顺利,景区土地流转基本到位,为景区全面启动提档升级工作奠定了基础。全市旅游总体规划和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规划开始启动。李中水上森林景区成功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成功举办。菜花旅游节期间节庆活动内容丰富,精彩纷呈,共举办了10项主要活动及一系列策应活动。__景区内游人如织,场景火爆,盛况空前。据统计,’2014中国•____菜花旅游节共接待游客84万人次,同比增长5.5% ,实现旅游总收入5亿元,同比增长19%。今年,通过立体化的宣传和扎实的营销基础工作,取得了各地旅游市场的大力支持。其中,北京、青岛开通了赏花旅游专列,上海及江苏、山东共30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新开拓的安徽、河南、河北地区共7个地级市开通了旅游直通车。上海、山东旅游市场持续升温,自驾游数量大幅提升。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旅游业缺乏科学的总体规划。通过上半年旅游节的举办,规划的滞后的问题不断暴露,诸多旅游景点整体策划设计不合理,旅游交通、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和餐饮等基本配套设施不到位,旅游资源之间缺乏有效整合互动,乡村旅游景点缺乏科学有效的规划指导,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全市旅游产品的打造和资源的整合。
2、旅游景区的体制、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市主要的__景区、李中水上森林景区、金东门等旅游资源在体制、机制上没有统一,国有、私营的体制、机制造成了在资源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在资源的发展道路上面临各自的难题,难以协调整合发展。
3、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整体联动不够。我市生态、文化旅游资源存在整体联动不够的问题。在管理体制上,文化景点划归文化部门管理,宗教文化景点划归民宗部门管理,在旅游规划、旅游宣传营销等诸多方面不能统筹运作,联动不够,无法形成整体旅游效应。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围绕全市旅游业转型升级,下半年,我们将努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认真做好全市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旅游总体规划修编事关我市旅游发展总体走向,是旅游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本次旅游总体规划修编涵盖面广,主题区域功能定位明确,将对全市旅游发展格局产生巨大影响。下半年,我局将进一步明确全市旅游主题区域布局,以科学、合理、特色、长远的原则认真修编全市旅游总体规划,推动全市旅游发展严格按照总体规划落实各项工作,促进旅游业做大做强。
2、充分发挥__景区引擎作用。__景区作为我市生态旅游发展中的核心,是西北部地区旅游发展的动力源泉。我们将加快景区提档升级步伐,着力编制好__景区旅游规划,做好景区提升策划方案,向外拓展,整合平旺湖、观音山、百果园和农家乐形成联动效应。坚定不移地做好__景区秋季万寿菊产品的种植工作,整合生态养殖和旅游资源,认真策划“金秋品蟹赏菊”旅游产品,编排水乡特色美食套餐,制定合理的优惠价格吸引游客提高人气,打造秋季旅游小。同时,加强与__其他旅游景点的联系,尤其是生态和文化旅游景点的互动,编制推出__一日游、二日游旅游线路和套票政策,激励旅行社组团来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