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民间文学与文化8篇

时间:2023-07-30 08:52: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民间文学与文化,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间文学与文化

篇1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教学;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策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G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508(2016)03-0123-02

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精华,浓缩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思想,人们通过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学习,都可以从中体会到艺术的美丽,了解人生哲理。而幼儿园的教育教学重在培养幼儿基础的学习习惯和价值观发展方向,只是通过枯燥的教学讲解的话很难让年龄较小的幼儿园学生理解,如果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能够克服传统教育的缺点,寓教于乐。但是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渗透措施,也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对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

一、民间艺术文化简述

1、概念

民间艺术文化是人类文化中的一部分,是一种大众的艺术形式,是最直接的来自于生活并反映生活的艺术。民间艺术文化主要来源于生活实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逐渐产生的一些生活现象或文化的集合。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并且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种民族的不同的民俗、民风也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民间文化艺术是人们在历史生活中发展出来的一种艺术,能够让更多普通的人理解、喜爱并产生共鸣,相比于其他艺术形式,民间文化艺术更适合于用在对低龄儿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适合于幼儿园教育的民间文化内容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内容丰富,意义深刻,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于渗透到幼儿园教育中,而是应该选择一些积极健康、简单易懂、贴近生活并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的内容。总的来说有以下一些内容比较适合渗透到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第一,民间文学,主要包括了一些民间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第二,民间音乐,主要是一些民间的童谣、歌谣、民族歌曲等内容;第三,民间戏剧,包括一些民间戏剧、舞蹈、皮影戏等;第四,民间美术,主要包括泥塑、画画、折纸、剪纸、刺绣、编制等内容。从这些内容中选取一些学生更感兴趣并且适合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内容进行学习,能够有效地丰富幼儿园教学的内容。

二、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意义

1、增强教学趣味性

由于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针对的主要是年龄较小、知识面狭窄的刚刚进入学习生涯的幼儿,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不可能像初高中教育一般更多地使用理论教学的方式,对于幼儿园的学生来说,课程的趣味性才是最重要的,也是最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就有了最直接的一种意义,即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例如,学生可以在课程中学习一些民间技艺如折纸、画画、泥塑等,这样的课程对于好奇心较重的幼儿园学生来说比一般的识字课更具有吸引力,能够让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2、升华教学意义

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对幼儿园学生的教育教学也就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在这一阶段对学生思维和情感的塑造往往会在潜意识中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因此幼儿园教育教学也就具有着重要的教学意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是对幼儿园教育教学意义的一种补充和升华,将这种教学行为上升到民族和文化的高度,让学生从小就开始进行民族艺术文化熏陶。只有从小让学生接受并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文化,学生才能够被培养成具有历史责任感的人,主动承担起保护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责任。这种教育与文化的渗透能够让教学不仅意味着教授知识,更意味着文化和思想的一种改变,这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教育教学的最崇高理想。

3、促进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传承

我国的民间艺术文化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瑰宝,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有许多艺术文化形式因为得不到传承而消失,这对整个民族来说都是非常惨重的损失,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不仅是有利于教学,更有利于对民间艺术文化的发扬和传承。学生如果能够从小就接触并了解民间艺术文化,就更有可能重视对民间艺术文化的保护工作,甚至可以从中找到未来某一种民间文化的继承人。这种情况在目前的教育下已经有所体现,例如,我国的戏曲文化目前就有许多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加入到戏曲学校进行更加专业的学习,更有许多学生在国家举行的戏曲文化比赛项目中都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通过教育与文化的结合,可以让祖国的下一代充分了解国家的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从而在未来的发展中成为更加优秀的文化继承者,避免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失去继承人,让更多的学生能够真正成为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者,继续发扬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三、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具体措施

1、加强对教师的民间艺术文化素质训练

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主要都依靠于教师的引导,教师是否能够进行正确的教学工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因此为了促进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首先就要对幼儿园教师进行相关训练。由于许多幼儿园教师是刚刚毕业或者参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师,他们对于民间文化艺术的了解也不是十分丰富,因此首先可以安排教师到专业的民间艺术文化传承地或者教学地点进行学习,让教师对于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有深入的理解;其次要让教师在学习参观中加深对民间艺术的理解,改变关于民间艺术教学的传统观念,提高教师的民间文化素质,这样才能使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将这些思想传达给学生,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在课程教学中渗透民间文化艺术

幼儿园教育教学的课程安排较为灵活,因此可以有效地在课程中进行民间文化艺术的渗透。例如,教师在引入课程时,可以通过一小段的民间文化艺术引入,比如说在认识数字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剪纸形式将这些数字制作成漂亮的剪纸形式展示给学生,既能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又很好地利用了民间文化艺术方法;或者是在学习某一个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皮影戏形式向学生还原故事情节,再让学生观看后说出自己的想法,这种形式不仅新颖有趣,更能够通过一种更直观的形式让学生记住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对于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开设专门的实践课程,在课程中专门教授学生一些不同内容的民间艺术文化,例如专门开设剪纸课程,从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讲起,逐步教学生学习剪纸艺术,最后再让学生表达自己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但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于课程教学的内容的选择,要选择一些学生比较喜爱的内容,从而使课堂更具有趣味性,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学习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剪纸等需要使用工具的课程中要保证学生的安全。

3、创造民间艺术文化环境

学习环境是一种能够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因素,尤其是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一个色彩缤纷的学习环境更容易让学生产生积极开朗的心情,提高学习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也离不开一个充满民间艺术气息的环境。例如,幼儿园可以建立专门的民间艺术文化展示区,在这里展示一些比较有名的民间艺术代表作品,通过合理的环境结构创造为学生营造一个具有民间文化艺术氛围的环境;同时,幼儿园还可以创造一块学生民间艺术文化作品展示区,将学生自己的作品也融入到整个学习环境中,不仅能够更好地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为学生创造更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艺术文化环境。

4、在交流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思想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阶段,师生之间的交流是最为频繁的,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还要关心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因此需要和学生进行更多的交流开导,教师在这些丰富的交流过程中就可以运用一些民间艺术文化内容,让学生对于民间艺术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例如,一个学生和另一个学生因为争抢东西而吵架,老师必须要进行调解,对于幼儿园学生来说,严厉的批评或者说教只会让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教师可以通过为学生塑造一个榜样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例如向学生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学习孔融,这种方式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也达到了民间艺术文化渗透的目的,促进了学生思想素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仇晓红.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1):61-63.

[2]魏建林.创设民间艺术教育环境激发幼儿对民间艺术的兴趣[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47):35-35.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与实践;民俗文化;渗透

一、现阶段青少年对传统和地方民俗文化的漠视原因分析。

(一)崇尚洋节日

当今的中小学生对于传统或地方的民俗文化知之甚少,而相反对于外国节日却有着不可抵挡的趋势。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凝聚了中国56个民族的文化,体现了各民族劳动人民的审美意识,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然而,中华儿女对待自己的的传统节日只有麻木和冷漠。这将是我们文化危机的所在,身至于此的我们又应该如何对待?学校是主要的教育机构,既然提倡素质教育,那么中国的传统民俗应当引起重视。

中学生对于传统节日的看法如何呢?为了了解中学生对此的态度,我们以发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经过我们整理发现,90%左右的学生都有过洋节的经历,对中国传统节日持降温态度的有40%,而通过调查发现,他们认为外国节更有节日气氛,更热闹,更适合他们这个群体,而中国传统节日太素,只能和家人在一起,缺乏激情和闹腾的场面。

(二)网络的冲斥,生活水平的提高。

当代的中小学生,网络是他们与同学朋友交流的一个主要平台,网络游戏是他们美好的时光的挥霍品,那游戏中的厮杀场面已成为充斥他们大脑的图像。笔者曾在农村老家过年,子侄辈们早早吃好饭就守到电脑前,纹丝不动。炫目的烟花、精彩的春节联欢晚会丝毫引不起他们的兴趣。过年的压岁钱成为他们理所当然的充点卡的资金。而农村孩子大年初一早早起来拜年的习俗已不复存在,哥哥准备的几十张崭新十元钞票发不出去。问其原因,是现在农村家庭的孩子已不缺那几个钱,父母们还生怕孩子去拜年丢脸,怕别人笑话。也不曾灌输这样的习俗给孩子。

纵观目前的现状来看,传统节日和地方民俗已被孩子们渐渐淡忘,我们如果长此以往的话,那些承载美好祈愿的节日终有一天会从人们的印象中抹去。而我们作为教育者,深感责任的重大。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渗透的可行性。

1.中学生的特点为民族文化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可行性

中学生在学习掌握新知识的时候,他们的求知欲、好奇心、新鲜感都很强,他们往往更喜欢学习趣味性的知识,更喜欢多姿多彩的课堂,对教师照本宣科的讲解和枯燥无味的知识传授不感兴趣。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知识就能够丰富课堂,这些知识在课堂教学中往往能满足学生更多的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如果能用一些有趣的谚语或一些古老的民间传说故事作为新课的导入,就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中学语文课程特点有利于民俗文化在教学中的渗透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建议,提到教材编写“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开阔学生视野”。中学语文教材的这些特点也具体体现在它包含的民俗文化方面。如《社戏》《故乡》《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等等。中学生在学习这些课文时,既提高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又受到了民俗文化的熏陶。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和实践中渗透民俗文化的途径和方法。

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并不属于常规的语文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民俗文化的讲解和渗透时需要结合具体的实际和授课内容,寻找有效的途径和具体的方法进行分析渗透。

1、利用节假日,让学生进行民俗民风的采风,举办摄影展或画展。

我们黔东南可谓是“歌舞之乡”“百节之乡”,淳朴的民风民俗早就已经响彻九洲,让很多中外游客慕名而来,这样丰富的文化资源我们作为本土人却不知道,实在是一大笑话。所以,教师可分配学生以组为单位利用节假日到民间去采风,利用手中的手机或家中的摄像机或数码相机把看到的民风民俗拍摄下来(有画画能力的就用手中的画笔把家乡的淳朴民风描绘出来),再配上文字说明,也许拍摄效果不好,但毕竟是人生的第一次体验。然后在班上甚至在学校举办一年一度的以“热爱家乡”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摄影展。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以“走进黔东南”为主题,搞一次把家乡推向世界解说词的综合性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不仅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我们的传统民俗文化又得到了传承,更加深了学生对这片土地的热爱。

2、通过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写作训练来进行民俗渗透。

民俗经过历史的积淀,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祭祖扫墓的清明节,包粽子祭屈原的端午节,亲人团聚的中秋节等等,都表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而除了这些传统节日外,我们家乡还有很多节日都有其美丽的传说和特殊的含义,如架桥节,姊妹节,鬼节,荷花节,斗牛节,芦笙节,丰收节等等,这些节日都是勤劳善良的黔东南人民经过岁月的洗礼,感谢上苍对这片土地的恩赐而形成的。

3、通过文本分析渗透民俗文化

语文学科可谓博大精深,涉及的知识面丰富多彩,其中很多篇目都与民俗有关。如在教学《社戏》时,可结合我们黔东南的芦笙节来进行教学,教师在讲解时,可以让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谈自己家乡的芦笙节是在什么时候过,有哪些节目,场面怎么样。让城里的学生更多的了解农村的民风民俗。而《看云识天气》《大自然的语言》中的谚语更是体现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收集一些家乡的谚语进行补充,就会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了拓展。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可预先搜集当地的民歌进行赏析,可以讲讲黔东南歌舞之乡的由来以及少数民族对歌的场面。

四、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应当把握的原则

篇3

这些做法也拉动了语文学科进行思考:作为艺术教育之一的语文学科教育,是不是也能借助“蒲公英行动”得以创造性的发展呢?能不能让民族民间文化与语文学科得以整合呢?回答是肯定的:文化与艺术,艺术与文学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是分割不开的。我们只有找准语文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切合点,才有可能架通语文与艺术教育相通的桥梁。

一、找准语文学科与民族民间文化的契合

1.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 土家族苗族本身没有文字,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民间艺术记录着本民族的历史。这种“活”的文化,也是传统文化中最脆弱、最易丢失的部分。语言文字是文化传承的关键,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形象载体。培养这些语言传承的后继力量,就是我们教育者特别是语文教师的责任所在。将土家族苗族的民间文化融合到孩子们的语文课程中,鼓励学生了解并参与民族民间文化,正是抢救民族民间文化遗产的最根本方式。

2.语言是民族民间文化的审美传达。优秀的文化,都能从民间文化中寻找出它的根脉,生动鲜活的语言皆由深厚的民间文化孕育。在教育教学中如何挖掘湘西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价值,让学生热爱湘西文化,尊重民族民间艺术,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并让这种独特的审美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就是:要学生经历由“走向民间文化”到“走出民间文化”的审美表达过程,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灵性独特的语言。

3.文学是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再现。民族民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标识和根魂。湘西民族民间艺术是土家族苗族和一部分汉族民众的世俗欲望、人性人情的民俗抒写,是其生存环境与他们的精神构成的集中体现。湘西人具有质朴刚健、习俭耕读、勤劳霸蛮、神奇浪漫的独特精神,这种精神成为民族民间文化的重要表象,同时也成为湘西文学艺术的不解之情结。语文教学也一样,要担当起探寻民间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职责,让湘西文化的独特精神不被丢失,首先就要让湘西的孩子们耳濡目染上民族民间文化,承袭着民族民间文化的精神实质。只有分析民间文化独特的精神构成,让学生学会辨证看待民族民间文化,从而激发起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

二、 让语文学科成为“蒲公英”成长的家园

1.用“蒲公英”播撒兴趣爱好的种子

作文历来是学生的老大难问题,作文教学更是制约语文教学改革发展的瓶颈。蒲公英行动渗透到语文学科后,语文教学出现了新转机:首先我们利用假期和双休日搜集整理民族民间文化,并作为学生的假期作业让其寻求本土文化资源。语文教师则巧妙地把民族民间文化转化为教学资源,以课例拉动,让美术等课程资源二次利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播撒热爱家乡文化的种子。

2.用“蒲公英”播撒诗意灵性的种子

在湘西这片神奇的大地上,人民的口头文化底蕴十分丰厚,浩如烟海的民歌、山歌;温馨柔肠的情歌、摇篮曲;诙谐幽默的盘歌、古怪调;委婉动听的劝歌、警示曲;如泣如诉的丧歌、哭嫁歌;质朴粗犷的号子、挖土锣歌;神秘多姿的仪式、梯玛神歌,无一不体现山民的精神世界,陶冶他们开朗豁达、睿智风趣的性情。特别是湘西童谣,这一种传唱于儿童之口,音节抑扬和谐,深具地方特色,并且与历史紧密相连的地域民间歌谣,是生长在这里的土家苗汉人们最亲切的民间口头文学艺术。几乎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童谣,不论童谣的内容是否有教育意义,每一段童谣,都充满了美好的童趣,每一段童谣都会带给人们童年的回忆。于是有位作家说:“没有童谣便没有童年。”笔者想套用一句:没有童谣,没有了萦绕灵魂的快意,没有了人生记忆的坐标。语文课堂利用童诗、歌谣进行教学,成功地点燃了儿童灵性的火把,激活了其潜在的创造力量,从而创生了学生的灵性活泼的语言。童谣童诗教学我们采用六因素教学法:收集,诵读,熏陶,点燃,捕捉,推动。

3.用“蒲公英”播撒浪漫欢乐的种子

湘西土家族苗族人民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民族,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浪漫欢乐的民族。他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绚丽多彩、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和音乐:洋洋洒洒的梯玛神歌,旋律清脆的咚咚奎,原始古朴的茅古斯,震山闹寨的打镏子,粗犷刚劲的铜铃舞,轻灵宛转的木叶曲等都充满着神秘欢乐、奇特浪漫的情怀,腾蒸着生命的激情奔放,粗朴得一如山野般自然,有着超越时空的激荡涤荡。即使是风马牛不相及的数种事物,在土家乡民的眼里也可以生成和变化出无穷无尽的故事,也可以编织出趣味盎然的情节,创生出大胆诡异的想象。

4.用“蒲公英”播撒艺术审美的种子

湘西蒲公英行动催动着我们去深入挖掘民族民间文化,不是简单的浅尝辄止,我们引导孩子探寻原汁原味的真意,打破清规戒律,学会辨别,学会尊重,学会兼收并蓄,旁罗博采,披砂捡金。语文教育也贯穿着审美教育,应当给学生这种丰富的心灵体验,通过民族民间文化的陶冶,铸成审美的心灵是我们的追求。在欣赏民间艺术作品时,引导学生从审美的角度去品味它,去感受和领悟作者的聪明才智,不仅能深刻地理解民间艺术作品的内涵,把握民间艺术的创作手法,而且能从中得到美的享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怎样让学生学会对民族民间艺术的审美呢?就是给学生一双发现和鉴赏民间艺术作品的美的眼睛,就是指明一条通向语文文学殿堂的道路。

5.用“蒲公英”播撒未来希望的种子

“蒲公英行动“在语文学科开展以来,我们明显感觉到:①教师活了。②学生乐了。③学校活了。在我校“蒲公英行动”催生了传承和发展湘西民族民间文化的花朵,并把蒲公英成就未来的希望种子播撒在孩子的心灵之中,让其在各学科得以生根发芽。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孩子乐观自信的个性灵气;能力心智的放飞开启,人格素质的形成提升,还有孩子们对滋养自己的民族和家园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以及对优秀民族民间艺术的本土传承。

篇4

一、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在体育教学中应用面临的窘境

通过对我县19所中学进行调查:将民族民间体育列入校本课程的学校为0所,教学计划中有的9所,列入运动会的4所,偶尔开展的4所,从未开展的6所;再通过对全县480名中学生进行了解与喜爱度调查,有427人有所了解,占88.95%,希望在教学中开展的339人,占70.63%,无所谓和不喜欢的141人,占29.38%。通过以上数据显示,模块教学中开设民族民间体育模块具有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然而,诸多学校教学在这一领域还是一块处女地。

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相结合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特点。遍览世界各地学校教育中的体育教学,都是把自身民族民间的优秀体育项目作为中学阶段体育教学的重点内容加以继承和弘扬。当前我国体育教学的形式与内容大部分是吸收国外的,颇具有鲜明的世界性特点。但是我们应当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在体育教学中所占的比重较小。

我国民间体育资源丰富,其不仅有利有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同时简单易学。但经调查发现,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人数和项目在递减。[1]虽然,教师对民间体育项目进入校园表示很支持,并肯定民族民间体育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民间体育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但是师资、场地设备及民间体育资源还需进一步的整理与开发。

且目前能熟练掌握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教师很少,也没有专门关于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体育教材可以应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民族民间体育项目多不被重视,几乎不会作为主要教学内容出现在学生的体育课程中,纵然有部分涉及,也不过是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辅助教学内容出现。

二、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的方法与途径

民间体育项目进入体育课程时要善于进行创新利用,在进入体育课程之前,教师应加强民族民间体育的学习研究,同时根据高中生的特点对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进行改造和创新,使学生容易接受并喜爱。经过创新改造后的民间体育项目必须符合新课程的理念,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知识需求、情感态度、生活经验、可接受性、价值观和实用性及培养目标等各方面的情况。

同时,根据学校的环境条件、地域特点、学生情况等进行有选择的应用。将民间体育项目作为中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注意融入现代体育观念,合理地吸收与消化其他地区输送来的营养成分,使它符合时代性并具备中华民族特色,从而使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获得更为强大的活力。[2]中西兼容的教学模式,既能传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宝贵精神,也能取其精华吸收外国的文明成果,有利于培养新型的体育人才。

三、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意义

民族民间体育项目要获得自身的发展,我们要意识到体育教学是传承与弘扬民族民间体育文化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体育教学引入民间体育项目就变得尤为重要。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中蕴含了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因素,是传承与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非常好的载体。通过民间体育项目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的深入开展,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易学的健身技能,养成爱好体育锻炼的习惯。

篇5

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存在较大鸿沟,开展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及对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推动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具有深远意义。同时,需要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拓展国学教育阵地,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

关键词:

国学教育;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信仰;文化自觉

当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再掀,深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民族价值伦理精粹的民族文化正在激起更多的文化热点和社会关注。各个层类的有识之士本着重铸民族精神,传承优秀民族价值观的宗旨,直面社会痼疾,反思百年来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破坏,寻求和实践优秀民族文化保存和弘扬的途径。而这其中,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民族价值观念和伦理精神)教育,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筑牢文化复兴的主阵地,尤显急迫和意义深远。笔者结合攀枝花学院《国学基础》课程教学实践和思考,来讨论这一主题。同时,需要提前解决的问题是“信仰”这一概念的厘定,“信仰”一词指基于民族文化自信和礼敬的对民族道德精神的体悟和研修,进而达到践行优良民族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文化自觉、文化自强。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意义及其实然性缺失

大学生是我们民族复兴事业的生力军,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和振兴的主体,青年兴则国家兴,大学生是否具备基本民族文化知识,是否对传统文化和民族历史有基本的理解和尊敬,能否自觉体悟和研习民族文化精要知识,能否弘扬民族文化核心价值观和伦理观,做到厚德自强,信义担当,既是大学生自我文化心理成长和人格健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代大学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更是应对民族文化危机和道德沙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基础和动力。虽则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意义不言自明。然而,考察当代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现状却让我们倍感心灼。根据笔者平时观察,与大学生交流,以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应然性需求和实然性缺失之间鸿沟较大。一是对民族文化认同不够,惟西方文化为尊。多元文化特别是打着民主自由幌子的欧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大行其道,严重冲击青年一代的文化观和信仰基础。许多大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性和自豪感严重不足,对来势凶猛的外来文化分析辨别能力不足,盲目认同西方社会的生活和娱乐方式,看美国大片,听外国歌曲,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风靡大学校园,而深具民族文化底蕴和民族精神的传统节日在大学校园里反倒显得冷清,对西方文化过分的依赖和崇拜;二是传统文化知识缺乏,民族文化虚无主义,钱穆先生在《国史大纲》中强调,基于对本国历史的了解应对本国历史怀有一种温情和敬意,“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即视本国已往历史为无一点有价值,亦无一处足以使彼满意。”[1]钱穆先生所言“本国历史”与民族之精神、传统之文化密切关联,极力批评民族文化。而今日部分大学生群体,对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冷漠疏离;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伦理道德和文化精神一味地排斥,否定民族文化的世界意义和当今价值,崇尚实用、功利、享乐,认为华夏传统文化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中已经一无可取之处,应当求助于先进的技术工具和西方的契约精神。这造成了伦理道德失范,也忽略了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追寻。大学的重要使命在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以上两点反映了当今大学生在民族文化信仰上的缺失,这要求我们创新思路和方法,在青年大学生中间开展内容丰盈、形式多样的国学教育,努力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意识,重拾民族文化信仰,重振中华民族精神。

二、国学教育促进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培育的三个维度

一是基于民族文化知识习得的认可和自信。构建民族文化信仰是对大学生不良价值观的重塑,而这样一种关乎民族文化命运的培育过程是以大学生对于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知识的掌握和习得为前提的。必须让我们的大学生迈进国学的“门槛”,并且“徜徉”在处处经典的传统文化的大观园里,在我们教师的讲解和引领下,体会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才能促使他们认识到我们的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璀璨壮美,产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可和自信。知识是敲门砖,更是一扇窗,通过国学教育(在这里,国学教育指的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以儒家道德为主体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授和弘扬),大学生能够发现除了影响世界进程的四大发明,我们还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意志品质,有“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君子之德,有“见素抱朴”、“上善若水”的人生哲理,有承载中华民族文化和心理的汉字,有数不胜数的文学高峰和熠熠闪光的文学作品,有蕴含人生况味的琴棋书画,有厚重辉煌的人类历史,有无可比拟的工艺技术,还有最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制度。这些不仅在产生的时代不逊色于西方的历史文化,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比他们更稀缺,更先进,更符合人的自由发展,更利于应对当今世界性的难题和人类的困境。有了这样的认可,大学生才会有更理性的分析比较,不会一味地盲目崇拜,一味地排斥拒绝,激励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用于应对外来文化的洪水猛兽,体悟民族文化的不可多得。二是理解基础上的对于民族文化价值的探索和体悟。文化信仰和传承是一个民族的核心,深层次来看,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并不主要在于实物和文化典籍的传承,虽然必须有这种载体,但更主要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和价值观的传递,“构成民族特征的各种文化要素的传递,只有经过心理传承的过滤和整合,才能为该民族的社会群体所共识”。[2]“国学代表了中国浩瀚五千年文明积淀中的核心价值,代表了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精神成就。”[3]而且,毫无疑问的是教育的主体是作为自由个体的大学生,所谓的“深入人心”靠的是大学生对种种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的自我评判和体悟,以及再生产、再复制性质的探索,探索隐藏在国学知识里的真、善、美。民族文化的超越时代性需要传承主体的探索和体悟,进而形成个体和群体共通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信仰。因此,国学教育在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大学生在精神和心理的维度去理解、接纳、体悟中华民族文化。三是基于文化自觉的民族文化传统践行和升华。“所谓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知晓该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知晓该文化所具有的特色和优势,了解该文化所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了解它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趋势。简言之,就是要有正确、健康的文化观。”[4]基于认知和体悟的民族文化自觉更利于大学生发扬文化精髓,完善道德素质。尽管信仰关涉人的终极价值和文化心理,但正如体现为宗教仪式活动的一样,民族文化信仰应该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和生命实践中呈现出来,因为信仰必然靠着它指导下的(实践)行为才成为这样一种我们看不见但是我们承认其存在的精神活动,反过来,一种活动会产生并巩固一种文化信仰。所以,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的培育和巩固,必须也必然会由认知和体悟递进到实践行为。从知识类型来讲,国学教育中不仅有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知识,同时也蕴含了丰富的应用型和技术性的知识,在吃穿住行、人际交往、修养生性等方面可以为大学生提供指导,能在行为失范、自我迷失的时候对大学生进行矫正,更能在无路可走、面临挫折的人生关口提供一种来自灵魂的支持。

三、国学教育开展的可能形式及相关问题探讨

大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开展国学教育,以国学精华来培植大学生群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信仰。一是构建大学国学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国学教育相关课程,我们已经看到席卷全社会的“国学热”已经开始在大学校园蔓延,部分有条件的高校已经开设了国学或传统文化类的院系、专业,出版了多种国学类教材,着力培养民族文化领域专业型的精英人才,希望藉此引领整个大学及全社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研究和探索。对于更多的高校来说,受限于师资及办学类型多种因素,以通识课的形式开展国学教育更具普适性,受众面更广,效果也更好。但在此种普及型的国学教育开展过程中同样需要不断加强师资建设,丰富国学教育的课程门类,既要有概要性的国学课程,帮助学生走近民族文化,认识民族文化,理解民族文化;更要从文学、历史、哲学、艺术以及服饰、饮食等各个方面有条件地开设国学类课程,以及专题性讲座扩展广度和深度,形成系统,便于大学生选择符合自己审美兴趣的课程进行研修。另一方面,我们的国学教育更要走出课堂,以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亲近大学生,要把国学教育及传统文化弘扬作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借助社团等学生组织,借助传统民族节日等契机,将民族文化的传统性和时代性有机融合,将国学精要与大学生课外活动结合起来,益智益趣,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一种可观可感可参与的形式呈现出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和巩固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还需要澄清的问题是民族文化信仰和民族意识的区别。民族意识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它是民族共同生活体长期积淀和内化形成的民族本位观念,强调的是一个族群的生存空间、生存利益和繁衍存续,是构成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指向的是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而民族文化信仰则是一种民族文化心理,是民族意识的基底,是个体对群体精神生活的积极向往,由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可和礼敬能够升华为一种明确的民族观念。信仰产生力量,信仰同时具有一种排外特性,尤其是在今天全球化的语境下,培育民族信仰一定要摆脱“狭隘民族主义”的影响,培育大学生民族文化信仰不仅仅是为了本民族政治利益和生存权益,同样也是为了作为全人类财富的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传播,不是站在对立面排斥外来文化,而是在借助民族文化信仰的力量丰富我们的民族特色文化,使其在人类生活共同体视阈中具有更广泛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王发奎 单位:攀枝花学院发规处

参考文献:

[1]钱穆.国史大纲[M].上海:商务印书馆,1994:2.

[2]赵世林.论民族文化传承的本质[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14.

篇6

一、研究过程与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昆明市主城六区10所小学进行民俗文化教育情况调查,并对学校进行S1—S10编码(见学校调查统计表),内容涉及学校引入民俗文化资源及课程情况、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内容及呈现形式、学校教授民俗文化课的人员构成、学校民俗文化教育面向的对象、学校进行民俗文化教育的制度或措施等方面,并随机抽取各个学校教师进行深度访谈,了解教师对学校所在地民俗文化资源的认识发掘使用情况。

二、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引入的民俗课程涉及手工、表演、绘制、体验、活动等多种类型,异彩纷呈。但学校民俗文化的教育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民俗文化资源的实践存在碎片化、形式化、外在化的问题。“很多学校试图通过民俗文化要素体现学校特色,但更多局限于形式或活动的丰富。”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1.学校民俗文化教育教师多为本校教师,专业性不强。“民俗教育中‘实际拥有和使用的知识’多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它是基于教师的个人角色、个体经验和个性特征而积累起来的。”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5、S7、S10三所学校有专门的民俗文化课程教师,但是教授的课程并不多,其余7所学校,基本都是由校内的音体美、班主任等科任教师兼任民俗文化课。在访谈中发现除个别教师会一些民俗技艺外,大部分都只是了解一点儿皮毛。“目前的民俗教师多为‘兼职’角色,但无论兼职还是专职,都应具备民俗教师的相关专业素质,如此方能胜任民俗教师角色。”教师为完成学校任务也只是带着学生仿照图片或视频简单制作一些小东西,根本谈不上专业化与体系化。2.学校民俗教育对象及范围窄化。现行学校民俗教育存在于多数人之外,部分课程的开设成为个人的学艺场,不涉及学生全体且结果多以表演形式呈现,更像民俗展演的才艺秀和舞台剧。S1、S2学校对于滇剧、舞龙舞狮、花灯、滇派风筝等要求较高的由非遗老师挑选专门学生来收费教学,时间灵活但次数不多。除了被挑选学习的少部分同学,其他同学对这类引入的民俗并不了解;其次,学校民俗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是师生全体,只有S1学校有针对教师的葫芦丝课程。非民俗教育教师排除在民俗教育之外,使得民俗教育只是民俗教育者的事,范围窄化,责任淡化,没有形成共同民俗文化认同感。3.本地丰富民俗文化资源与学校民俗教育的融合度不高,没有形成体系。“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国家层面的文化元素,还包括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元素。”访谈时发现大部分教师认为本地民俗文化教育资源丰富,但部分学校引入的民俗文化照搬其他省市或地区的经验,仅仅把“吹拉弹唱”等置入即可。S5学校老师表示:所在社区位于老昆明市中心,老昆明文化相对丰富,状元楼祈福,真庆观,尚义花街这些民俗文化并没有很好融入学校校本课程或校园文化里。S6学校老师说:就算是云南的民俗文化,实际上也没有全部容纳在课程里,而且不成系统,没有固定的教材。许多学校的剪纸艺术,没有把云南特有的剪纸文化融入进去。舞龙舞狮只是随大流,使得学生所了解的民俗只存在于课程或教学之中,在生活中从未见过或听过,与现实相距甚远,极少起到润化作用。4.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萌芽,但囿于校园,传播范围狭窄。在调查中发现学校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呈现萌芽趋势,S1、S2、S4、S9学校利用扎染制作舞台演出服、班服、围、包等。S5学校利用昆明老童谣创作课间操。S6学校把民俗文化融入校服设计。S7学校把身着民族服的卡通娃娃印在衬衣、背包、水杯、书签、笔记本上,作为文创产品进行义卖。S8学校通过对民族纹样及服装上的装饰布局的了解,购买并进行自己服装纹样的设计,利用收集到的纹样在团扇、折扇、纸伞上绘制纹样,形成创意作品,结合纹样并利用现代审美为生活小物增光添彩等。可见在民俗文化传播过程中,学生已不再满足于课堂讲授和模仿操作,也不满足于远离自己生活的民俗文化传承方式,而更愿意积极探索和开发生活化、个性化的民俗文化创意产品。但是民俗文化创意产品只囿于校园,许多优秀的创意没有走出校园,在更为广阔的社区传播。5.民俗文化以讲授+制作的体验性教学为主,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浅层传递水平。“当下,学校民俗教育的内容、形式及现状也凸显出一些不足,表现为抽象的思想理论教育、简单的行为规范教育和平庸的说教训导教育等,使得思想文化教育工作的主导型过强、注重书本与说教,教育活动学生实际参与度不高,主体体验性较差等。”许多有关民俗文化的校本课程开发流于书面,教师讲授后带领学生简单模仿制作,作品精细度不足,以体验性为主,学生在离开课堂后迅速遗忘。在调查中发现,S1、S2、S4、S9、S10学校都是以课程讲授民俗文化知识为主,并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一些东西。其他学校涉及一些活动内容,但也仅限于热闹的外在形式。6.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缺乏相关制度规范,处于松散状态。制度是文化传承的重要保障。在调查中发现,只有S8学校每月检查班级民俗特色文化建设,并将此作为加分考核项;其他学校都没有相关的制度或措施,只是作为兴趣班开设,由校内外老师安排,在节日或学期末有成品展示的反馈。S3学校都是音体美老师给孩子进行展示教学,没有课程规范性的东西;S6学校由各校区的科学老师自行设计和开展,也没有太多的监督。由此可见,学校民俗文化教育处于松散状态,缺乏制度规范和监督指导。

三、对学校民俗文化教育的几点建议

篇7

一、山东民间舞蹈教学的意义

山东民间舞蹈以其悠久历史闻名,其中最著名和典型的舞蹈形式囊括了海阳秧歌、胶州秧歌以及鼓子秧歌等,舞蹈形式丰富多彩。由此可见,舞蹈艺术的根本特征表现为舞蹈的审美特性,综合分析山东民间的三大秧歌,它们来源于现实生活,表达了人们对生活和生命所包含的热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借助秧歌这种纯朴古老的艺术形式,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结合,将舞蹈中所富含的真谛清晰准确的表达出来。

山东民间舞蹈最直接、最生动和富有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将山东人民以及山东地区人们的性格、气质特性、生活方式、物质文化、宗教信仰以及生存面貌等淋漓尽致的表现。山东民间舞蹈在中国美学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本篇论文通过探索和研究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以发挥舞蹈教学这一文化载体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

二、舞蹈教学是传承和发扬山东民间舞蹈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舞蹈文化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口传身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教师的指导与动作实现统一,这种教学方式将舞蹈文化传授给学生,是一种最直接的方式。由此,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过程中,舞蹈教学成为一种最主要的方式。因此,掌握民间舞蹈的形态,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最为关键,有助于更快的了解和认识舞蹈形态之后的文化内涵。以鼓子秧歌为例,在这种舞蹈形态之后包含了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基于此,在民间舞蹈教学里,要不断的从民间舞蹈所包含的文化着手,通过分析丰富的文化内涵,学习山东民间舞蹈。

建立立体的舞蹈知识结构,帮助学生从更深层次的文化上了解和认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而不是停留在肢?w语言的表达之上。通过增强学生对舞蹈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从更深层次上认识山东三大秧歌所富含的民间舞蹈的丰富内涵与意义,更快的掌握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精华,不仅熟练的掌握舞蹈动作,还清楚的明白为什么这么做,以及这种动作背后富含的寓意。

舞蹈教学通过让学生将技术与知识的结合,通过丰富的舞蹈文化内涵支撑着山东民间舞蹈的形态,使其更具表现力,让每一个舞蹈动作因为有了灵魂更具感染力,从而在教学中对民族传统文化进行重点强调和促进文化的渗透发展。

在山东三大秧歌中的胶州秧歌与鼓子秧歌两大舞蹈形式,以独特的民族风格特色,都体现了齐鲁文化,清晰的标示出了舞蹈中齐鲁文化的差异性。第一,鼓子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主要在鲁北平原流传,在东西地区,鼓子秧歌的表演风格也各具特色。例如,东部地区鼓子秧歌以惠民县为代表,秧歌的特点表现为节奏舒缓、动作伸展、气势浑厚有力,具有柔韧性;西部地区鼓子秧歌则以商河为代表,其的特点表现为节奏顿促、线条粗犷、棱角分明,具有刚健的特性。在东西两个地区,鼓子秧歌共同的特点表现为粗犷雄浑、气势豪迈,以及神、韧、稳的特性。第二,胶州秧歌这种汉族民俗舞蹈形式主要在鲁东半岛靠近胶州湾附近流传,在传统秧歌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表演角色主要为女角。如,翠花演绎的为中年妇女,这一角色的动作开朗大方,扇女扮演的为,这一角色动作温柔贤淑,小曼儿扮演的为小女孩,这一角色的动作活泼俏丽。这几个角色虽然不同,但是在动作上表现为拧、碾、神以及韧等特点,并且呈现出“三道弯”的基本体态特点。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鼓子秧歌”与“胶州秧歌”这两种山东民间舞蹈形式,它们在表演中呈现出的特点也对山东人民吃苦耐劳、憨厚纯朴、善良热情、宽容大度以及自强自立等性格和社会风貌通过舞蹈形式表现出来。

因此,在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中:首先,在“鼓子秧歌”教材内容上的选择中,需要特别注意晃鼓子、劈鼓子、摆伞、走伞以及杨家庙、不倒松、四面八方等动作,并对这些特色动作的动势与走势等进行重点训练。其次,选择“胶州秧歌”的教材内容,需要集中训练正丁字拧步、倒丁字碾步、小曼儿步扭以及抱推扇等动作,不仅确保动作到位,而且还要确保每个动作的韵律美,体现出该舞蹈所富含的审美心理特征。

在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中,通过非语言文字与语言文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学生的训练能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实现了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的双重效果。

三、山东民间舞蹈的教学与文化传承

(一)山东学院民间舞蹈对传统民间舞蹈的传承

对传统山东民间舞蹈加工、创作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山东传统民间舞蹈的挖掘、保护、传承,实现山东传统民间舞蹈文化与民族精神等基本要素的充分体现。在山东民间舞蹈文化强调与保护、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还要高度重视创新与发展的关系。在传承山东民间舞蹈文化过程中,在保留传统优良精神文化精华的前提下,还要实现创新发展。

(二)山东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传统的,特别是对待山东民间舞蹈的传统问题时,往往只认为只有对齐鲁原生态进行传承的舞蹈才是真正意义的山东民间舞蹈,反之则不是。但是站在舞蹈参与的角度分析,民间舞蹈是只有人民大众参与或者实现自娱自乐效果的舞蹈形式。通常持有这一观点立场的人,强调的是山东民间舞蹈的原汁原味。但是从美学理论的角度来看,过于强调传统,属于片面的坚守传统。

这一观点,对山东民间舞蹈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创作实践方面,使得山东民间舞蹈教学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阻碍了舞蹈文化的发展,不利于内容的丰富和舞蹈技艺的提高。因而,若促进和实现山东民间舞蹈走得更快更远,需要改变对山东民间舞蹈的认识,提高民间舞蹈技艺和民间舞蹈审美的发展。例如不管是海阳秧歌还是胶州秧歌,在看到山东大秧歌时可与清代《柳边记略》中描述的秧歌形式的源流相联系,同时为了避免出现随意性,所谓民间舞蹈应当具有特定的民族区域风格特色,山东民间舞蹈应当融合山东区域乡土风情,重现山东浓郁的风土人情,既展现传统魅力,又具有现代舞台时尚特色,最终让民间舞蹈成为表现民族文化特色的一个活化石。

基于上述分析,山东民间舞蹈形态不应该永远停留于原生态,例如胶州秧歌实现了舞蹈与戏的结合,通?^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的眼光看待民间舞蹈的发展。随着历史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也不再只是表现对神崇拜敬仰的方式,在舞蹈形式背后的内涵中,山东民间舞蹈也成为文化传承与传播的重要手段,并且从根本上实现质的跨越。

山东民间舞蹈在继承传播文化的过程中,通过一种群体化的自我审美方式来实现,从最初的个体感情抒发演变为群众集体创作,在娱乐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山东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传承深深植根于山东地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以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特色。

篇8

音乐是人类文化传承的载体,信天游作为我国西北人民传统精神文明的智慧结晶和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精神财富,是我国音乐基础教育各学段的重要教学内容。但长期以来,因教师疏于对民族音乐文化的把握,对音乐课程标准解读得不到位,加之学生嫌民歌“土气”而缺乏学习兴趣,使得民歌鉴赏教学效果不佳,从而影响到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问题。欣喜的是,作者在“江苏省首届中学‘音乐名师论坛’——中国民族音乐文化的教学实践”专题活动中,观摩了一节名师展示课:初中音乐欣赏“血色浪漫——信天游”,该课巧妙地以电视连续剧《血色浪漫》的四个片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参与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学生学习兴致高涨,课堂气氛热烈,与民歌音乐欣赏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闷课”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感触最深的还是师生在课堂上凝练出的 “甩、断、吼” 等字眼——黄土高原的地理环境、人文背景、审美习惯、音乐风格等深厚的文化内涵都融入这响亮、简单而生动的三个字当中,学生容易理解、便于模仿。受名师课的启示,我们也设计了一节高中音乐鉴赏课“高亢的西北腔——信天游”。该课在进一步研究信天游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标准,引导学生在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中深度感受和体验信天游的文化本质所表现出来的音乐风格,“信天游”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上也“游”了起来。“游”字,一是指信天游本身的音乐文化本质,二是指与信天游文化内涵相对应的课堂教学场景应该是“动”起来、“游”起来的生动场面。文章旨在探索让信天游“游”起来的教学策略与同行商榷。

一、课例回放与感悟分析

(一)导入部分

1.欣赏“脚夫”在黄土高原运送货物时唱的信天游《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视频材料(教材“拓展与研究”中的配套材料),在PPT空白处设问:

谁在唱?(脚夫——赶毛驴运送货物的人)

在哪儿唱?(黄土高原的荒山野岭之处)

怎样唱?(“吼”着唱,板书一个大大的“吼”字)

唱的什么?

师:唱的是当地流传甚广的一首信天游(板书:信天游),歌名叫《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出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谱例)

2.师生朗读谱例上的歌曲名。(教师用方言,学生很想模仿;歌名中“泪蛋蛋”、“沙蒿蒿”等叠词,使得信天游重词叠字的语言特点一目了然)

3.“我们也来‘吼’一句!”教师教唱一句。

感悟分析:学生从视频看到、听到的《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声音涩涩的、不那么圆润,因为脚夫唱的是基层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和情感。信天游的“信”具有“真”的含义,表现出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西北民歌听起来有股愁苦和苍凉的美感。短小的视频、直接的问题,使得信天游生存的自然环境、“脚夫”以及信天游的基本演唱方式等知识都尽在其中。这一“吼”,课堂就开始热了起来,而“吼”着唱的真声演唱方法不仅只是信天游的演唱方式,更隐含着西北民歌“高亢”的风格特点,这一“吼”,更为后面在学唱中深度感受和理解信天游的文化内涵打下了基础,学生与西北民歌的距离近了。

(二)主体部分

主体部分主要通过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进一步探究蕴含在仅有两句篇幅中的信天游文化内涵,达到深度感受信天游风格特点的目标。

1.师生用方言朗读歌曲名和歌词感受信天游的语言特点。

2.教师带领全班一起看谱例听音响模唱,感受重词叠字带来的亲切感。

3.唱谱分析歌曲结构(两句式的结构,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

4.划旋律线,感受上句旋律线往上走,下句旋律线往下走的特点。跌宕起伏的旋律线如同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

5.学唱“甩腔”、“断腔”等技巧。掌握在哪个音用甩腔(在上句中间,高音延长的尾部高音与尾音形成四度跳进,在四度跳进的尾音处)。体验生活环境造成的一唱三叹的悲凉感,理解“休止符”带来“断腔”的艺术效果。(板书“甩”、“断”等字)

6.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就是视频中的那个脚夫,在荒山旷野里边走边唱。尝试唱会、唱好《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唱三段歌词,完整地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7.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重新填词,创作师生版信天游。要求上句比兴,下句点题,并运用叠词。如:

师唱:天蓝蓝(那个)飘着(哟)一道道(那)云,

生唱:哎呀我们一起吼吼(那个)信天(那)游。

8.唱师生版信天游。

9.出示女声版信天游《兰花花》谱例,教师为学生献唱一段《兰花花》,主要目的是总结信天游的风格特征,让学生了解信天游既能高亢如吼,也可以深情如诉。

10.分析《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和《兰花花》的内容特点,明白民歌信天游多为爱情主题,所以当地又称信天游为“酸曲”的原因。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和传统审美习惯的原因,“高亢”是西北民歌的共同特点。

感悟分析:主体部分旨在分析地理和人文环境对信天游音乐风格的影响。以学唱《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为主线,从听原唱到模仿着跟唱,从唱会到唱好,从唱好再到填词创作。每一次唱都增加一个知识点,“唱”的难度也随着文化渗透而逐次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步步增加的难度中持久发力。教学重点、难点也在梯度明晰的“唱”中迎刃而解,一切水到渠成。“唱”成为了学生感受和体验信天游音乐风格的重要途径。正是学生都参与到人人都可以参与的“唱”这样一个音乐实践活动当中,所谓的“土”反而变成了“趣”。之后,学生在自己划的旋律线中感受到了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在模仿甩腔、断腔的活动中体验西北民歌的演唱方法以及当地人的审美习惯,感受和体验到了信天游的音乐美。

(三)拓展部分

拓展部分,主要通过跟唱和聆听20世纪80年代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通俗歌曲,探究专业创作与民歌的关系。

1.播放20世纪80年代流行的通俗歌曲《信天游》,讨论这首歌曲与今天我们鉴赏的信天游有什么联系?(理解民间音乐是专业创作的素材与源泉)

2.在高亢的歌声中结束。根据剩余时间的多少,播放《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片断,师生合着音响一起高歌结束本课。

感悟分析:拓展部分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具有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既开阔眼界,又便于厘清西北民歌与西北民歌风格的专业创作歌曲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培养高中生的思辨能力和质疑习惯,为有创作冲动的学生指引方向,是音乐审美的升华。

二、让信天游“游”起来的教学策略

(一)教师深刻理解音乐文化内涵是前提

教师深刻理解文化内涵的过程,就是理解、把握和整合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音乐、文化以及课标等知识信息的过程。“理解是音乐学的最高目的,理解意味着了解和解释”①,音乐教师不仅要了解信天游音乐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还要考虑怎样帮助学生理解。关于音乐与文化的研究,学者们一致认为,“音乐与文化的关系有三种相互平行彼此支撑的关系,即music in culture(音乐在文化中)、music as culture(音乐作为文化)、music is culture(音乐即是文化) 。所以,人们在提及‘音乐’、‘文化’时,通常并称为‘音乐文化’,音乐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整合体”。②音乐教师只有对音乐文化进行领悟和把握,才会用一种更理性的思维和更广阔的视角来优化教学设计、提升文本价值,也才会创造性地重组教材、用活教材、用好教材。

中国古典美学强调天人合一,信天游把真实朴素的情感寄予天地之间。信天游的跌宕起伏来自于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信天游的悠远和高亢来自于辽阔的长天厚土和连绵的荒野黄沙。信天游旋律的大跳、拖腔的长短、速度的快慢、音域的转变,甩腔、断腔和真声及真假声结合的演唱方法等均是信天游文化内涵在音乐中的呈现方式。没有顺天漫游的无拘无束,就没有脚夫天地间的真声演唱带来的苍凉美感,也就没有高亢的腔调情韵。课例中的“甩”、“断”、“吼”与信天游的唱腔和结构相关联。信天游多为上下的两句体,且上句比兴,下句点题,这一点一般教师都知道。但上下句均有两个腔节却少有人探究,正是上句在头一个腔节上保留一个悠长的、处于高音区的长音,并在音调将要下行时插入一个短时值的、更高的音,这个短时值的高音用假声一带而过,就像用鞭子甩了一个弧线,故称之为“甩腔”,这个弧线式的甩腔使得脚夫的情感宣泄无遗。下句则沉浸在惆怅感慨的状态之中。而“断腔”又充满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悲凉。一个往高处甩、一个往低处叹,一个在上句、一个在下句,表达了歌者那种凄凉、不堪倾诉的情感,这就形成了对比的艺术效果。所以,教学时才会启发学生“吼”着唱、“甩”着唱、“断”着唱、无拘无束地唱。

音乐教师理解音乐文化是必备的涵养,研究音乐文化应该成为教师应有的习惯,这是备课的第一步,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对音乐文化理解得越深刻,音乐课才会上得越精彩。

(二)提高学生参与度是有效的途径

聆听,的确是音乐欣赏、鉴赏教学的一条重要途径,但它绝不是唯一的途径。学生“感受和鉴赏音乐的能力,是‘唱’出来、‘奏’出来、‘舞’出来、‘表现’和‘创造’出来的。”③小学是这样,初中是这样,高中也是这样,成人更是如此。“专业歌唱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毫无疑问是高的,他们的这种能力主要是得益于他们唱得多、奏得多、表演得多,熟能生巧了。当然,聆听对提高音乐家、演奏家的音乐感受和鉴赏能力是有好处的,但不可能是最主要的”,④更不是唯一的。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版)》“实践性”指出:“音乐课程各领域的教学只有通过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和音乐编创等多种实践形式才能得以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为掌握音乐相关知识和技能、领悟音乐内涵、提高音乐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⑤那种说音乐的方式给学生的思维、身体套上了枷锁,“闷课”是必然的。音乐教师只有激发和引导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才会学得有趣,继而学得有效。课例中,正是学生都参与到“唱”这样一个最基本、最简单的主要活动当中,学生的思维和身体才得以解放,课堂也才会活起来。让信天游“游”起来,不仅是信天游的文化本质所决定的,更是新修订的音乐课程性质所要求的。

(三)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是成功的关键

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就是给学生创造提供参与的平台和机会。设计音乐实践活动的过程,就是教师在把握音乐作品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以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在音乐、文化、活动之间寻找聚集点、切入点的过程。这个聚集点和切入点,就是科学地设计出能正确处理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审美体验和文化认知的活动载体。大多数教师逐步有了正确的理念,但上完课后,总是埋怨学生不积极参与。学生们何尝不喜欢解开枷锁动起来,是因为教师设计的活动不到位,使学生无法参与其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智慧、文化素养、课程知识等都集中体现在他设计的实践活动中,因此,设计有效的音乐实践活动应成为教学设计的核心内容。名师展示课,巧妙地运用电影片段,每一次唱都先用视频做铺垫,凡看必唱,学生的眼、耳、嘴、脑、情都动了起来,学生参与充分,课堂活力四射。课例是高中音乐鉴赏的学习课,“唱”,逻辑性更强,容易往深里挖,相对名师的初中展示课,增加了音乐鉴赏的理性色彩。基础教育各学段的理念是一致的,不同的只是由于学生学习基础和经验的差异所体现出来的深度和广度的差异,可以互为启示。所以,高中、初中、小学应该多听课交流,有利于各学段教学的完善和衔接。教师在设计音乐实践活动时,既要考虑到每一个活动的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又要想方设法把这些音乐实践活动有逻辑性地、有梯度感地、流畅地串接起来。教师需要在平时不断积累和大胆创新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有时代特色的、符合教学内容和音乐风格的活动形式和方式,易接受、好操作的音乐实践活动才是有效的、科学的。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命根子。”⑥“音乐课程的人文性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通过音乐学习,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的人文内涵,理解人们赖以生存的文化背景,更好地把握人生脉络的窗口。”⑦音乐是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是音乐的本质,“游”就是信天游的本质。教师对信天游文化内涵的把握是让信天游“游”起来的基础和前提。“只要我们的老师熟悉民族音乐,了解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就不会担心我们的孩子不喜欢”。⑧

注 释:

①杨燕迪《作为人文学科的音乐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②杨燕迪《音乐与文化的关系解读:方法论范式再议》,《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第61-68页。

③④郭声健《中小学音乐“感受与鉴赏”教学应澄清的几个问题》,《课程·教材·教法》2010第8期。

⑤《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⑥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课程·教材·教法》2005年第10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