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8 09:18: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动态财务分析,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会计报表的有关数据资料为依据,对一定时期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分析,以评价、判断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利弊得失、财务状况及预测发展趋势,为改进企业未来财务管理工作提出整改举措的书面报告。其作用在于为企业管理者提供财务分析信息,促进企业内部管理;为企业外部投资者提供决策依据;为社会提供企业财务信息,促进证券市场的正常运行。这种管理活动量化分析的书面报告有文字、表格和图表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图表是提供信息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图表可以迅速、准确的获得大量的信息。与普通的数据表格相比,采用图表形式将使得枯燥乏味的数据资料变得有趣、形象、直观且易于理解,尤其适宜于各级管理者使用,并促使管理者发现数据间细微的差别,从而挖掘管理新思路。
在Microsoft Office 2000软件包的组件之一Excel 2000中,提供了功能强大的图表绘制工具,使得创建各式各样的图表变得快捷和容易。但是,这一工具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存在两点不便之处:①用户必须学会使用Excel 2000中的图表绘制工具;②图表绘制工具是以插入的形式生成各种图表,若要对同一数据源的数据表格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还要以不同的图表类型(如柱型图、折线图等)表现时,必然导致生成众多的图表,不便于浏览,不便于在同一图表上观察和分析财务数据。动态图表可以克服上述两处缺点。所谓动态图表是指在同一图表中生成从某一数据源不同角度分析获得的不同类型的图表,而无需用户掌握图表绘制工具的使用。显然,这会给财务分析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旨在对动态图表模型的设计思想和应用实例作深入的探讨,供同行参考。
二、动态图表模型的设计思想
众所周知,构成Excel 2000中图表的两个主要元素是“绘图区域”(即来自工作表的“数据源”,下同)和“图表类型”。如果这两个主要元素能够在绘制一张单一的图表时动态地生成,那么,动态图表模型的设计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因此,动态图表模型设计思想的核心是:充分利用Excel 2000中的“宏技术”和VBA(Vsi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编程技术,使得对单一图表的“绘图区域”和“图表类型”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动态地生成。
为此,应先在工作表中插入一张任意类型的基本图表,然后设计一个“确定图表选项”按钮,在此按钮弹出的“绘图选项”窗口中,可根据用户的选择动态地生成基本图表的“绘图区域”(即“数据源”)和“图表类型”。如图1和图2所示。图1表格中的阴影部分即“绘图区域”,是用户在图2中选择的绘图区域(“三季度”)。其中“销售地区”是用户“选择数据列”时的必然选项,若用户“选择数据行”,则“销售季度”是其必然选项,二者均在程序中予以确定。图1中的图表部分即动态图表。由于在图2中选择的“图表类型”是“圆饼图”,放在“选择数据行”或“选择数据列”中的“销售地区”或“销售季度”均以单选钮的形式出现,因为“圆饼图”只能描绘一个数据系列。若用户选择的“图表类型”是“折线图”或“柱型图”,则前述二者均以复选框的形式出现,同时,图表也将以用户复选确定的绘图区域被绘制。这些均在程序中加以控制。
三、动态图表模型的设计实例
为实现上述设计思想、建立动态图表模型,应完成以下设计步骤。
1.进入Excel 2000后,命名一个工作表为“动态图表”,并在该工作表中建立一个模拟的“销售情况表”,如图1中的表格部分。为增加程序的可读性和绘图区域的动态扩展,模型中将命名一些区域。如表所示。
2、在表格下面插入一张图表,如插入反映全部销售情况的“柱型图”,适当调整其大小并设置其格式为所需要的格式。以后生成的动态图表均以此格式为标准格式。
3、在图表右侧填加一以自选图形表示的“确定图表选项”的命令按钮,并为其指定宏代码如下:
Sub 确定绘图选项0
绘图选项窗口.Show
End Sub
4、在Visual Basic编辑器中,插入一用户窗体并命名为“绘图选项窗口”。
5、在“绘图选项窗口”中,从“视图”“工具箱”填加所需控件,这些控件包括分组框、列表框、选项按钮、命令按钮等,并以汉字将它们分别标识(Caption)和命名(Name),以便识别和增强程序的可读性。如图2所承。
6、设置列表框“行选择”的Rowsource属性为A3:A7,参照图1。
7、设置列表框“列选择”的Rowsource 属性为A9:A13(其中存放的是利用数组公式{TRAMS-POSE(B2:F2)}返回的转秩矩阵,即“一季度”,……,“地区合计”)。
8、按 ALT+F11键,在Visual Basic编辑器中,双击“窗体”的“绘图选项窗口”,为相应的控件建立以下8段程序代码。
Private Sub userform_Initialize()’用户窗口初始化
行选择.Enabled=False
列选择.Enabled=True
End Sub
Private Sub取消Click()’“取消”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
绘图选项窗口.Hide’隐藏绘图选项窗口
End Sub
Private Sub确定_Click()’“确定”按钮的Click事件代码
Activesheet.ChartObjects(“图表56”).Activate’图表56”是系统自动为插入的图表所作的命名,该图表即为动态图表区域。
ActiveChart.ChartArea.Seect Dim选择季度(4),选择地区(4)’定义两个存放区域名称的数组
If选择数据列.Value=True Then条件语句用于判断用户点击的是“选择数据行”还是“选择数据列”,以便产生不同的绘图区域。
选择季度(0)=“一季度”:选择季度(1)=“二季度”
选择季度(2)=“三季度”:选择季度(3)=”四季度”
选择季度(4)=”地区合计”
绘图区域=“销售地区”
For I=0 To 4 ’循环语句用于动态产生“绘图区域”
If列选择.Selected(I)=True Then ’所应包含的区域名称字符串。
绘图区域=绘图区域+“,”+选择季度(I)’
Debug.Print绘图区域
End If
Next I
绘图选项窗口.Hide
ActiveChart.SetSourceData Source:=Sheets(“动态图表”).Range(绘图区域),_
PlotBy:=xlColumns’图表数据产生于列。
ElseIf选择数据行.Value=True Then
选择地区(0)=“东北”:选择地区(1)=“西北”
选择地区(2)=“华东”:选择地区(3)=“西南”
选择地区(4)=“季度合计”
绘图区域=“销售季度”
For I=0 To 4’循环语句用于动态产生“绘图区域”
If行选择.Selected(I)=True Then’所应包含的区域名称字符串。
绘图区域=绘图区域+“,”+选择地区(I)
‘Debug.Print绘图区域
End If
Next I
绘图选项窗口.Hide
Active Chart.SetSourceData Source:=Sheets(“动态图表”).Range(绘图区域),-
PlotBy:=xlRows’图表数据产生于行
End If
ActiveChart.Locaation Where:=xlLocationAsObject,Name:=“动态图表”
With ActiveChart
If圆饼图.Value=True Then
.HasTitle=True
Else
.HasTitle=False
End If
.Axes(xlCategory,xlPrimary).HasTitle=False
.Axes(xlValue,xlPrimary).HasTitle=False
End With
Range(绘图区域).Select
End Sub
Private Sub折线图_Click 0
行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
列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
ActiveSheet.ChartObjects(“图表56”).Activate
ActiveChart.ChartArea.Select
ActiveChart.ChartType=xlLineMarkers
ActiveChart.ApplyDataLabels Type:=xlDataLa-belsShowNone
End Sub
Private Sub柱型图_Click()
行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
列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
ActiveSheet.ChartObjects(“图表56”).Activate
ActiveChart.ChartArea.Select
ActiveChart.ChartTye=xlColumnClustered
ActiveChart.ApplyDataLabels Type:=xlDatala-belsShowNone
End Sub
Private Sub圆饼图_Click ()
行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Single
列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Single
ActiveSheet.ChartObjects(“图表56”).Activate
ActiveChaft.ChartArea.Select
ActiveChart.ChartType=xl3DPie
ActiveChart.ApplyDataLabels Type:=xlDataLa-belsShowPercent
End Sub
Private Sub选择数据列_Click()
If圆饼图.Value=True Then
列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Single
’设置列选择的MultiSelect属性为单选。
Else
列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
’设置列选择的Multiselect属性为复选。
End If
行选择.Enabled=False
列选择.Enabled=True
End Sub
Private Sub选择数据行_Click()
If圆饼图.Value=True Then
行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Single
’设置行选择的MultiSelect属性为单选。
Else
行选择.MultiSelect=fmMultiSelectMulti’设置行选择的MultiSelect属性为复选。
End If
行选择.Enabled=True
列选择.Enabled=False
End Sub
注释:上述代码段中,程序行末尾单引号后的内容为程序注释行。
关键词:电子商务;动态财务管理;财务资源
电子商务的产生,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主要以信息技术,提高商业运作效率为主,在财务交易过程中,以直接化、无纸化的方式存在。近几年,电子商务的发展突飞猛进,对企业管理过程中各方面正在逐步影响,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也在电子商务的发展下,开始逐渐发生转变,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正在逐步取代传统财务管理模式与理念。
一、传统财务管理特点及问题
(一)传统财务管理的问题
为企业实现经济效益而做出的一系列财务活动,被称之为财务管理。在传统的财务管理制度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企业出现亏损,企业无法摆脱传统问题的束缚,做改革措施。例如,大多企业在上下级管理中,失去制约。企业财务监管力度不足,导致财务监管不到位,致使企业财力分散。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束缚力下降,关系模糊,都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传统财务管理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然而在追求目标的同时,易出现短期化决策,未对企业长期发展,以及风险做考量,对企业持续性发展构成影响。
(二)传统财务管理特点
财务资料获取有局限性,财务报告难以生成;财务分析耗时,且达到效果较差;企业信息资源无法实现共享;企业财务无法做前期预测。
二、电子商务动态财务管理要求
(一)加强财务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传统财务管理中所一直欠缺的观念,电子商务时代需实现动态管理,必须要具有安全性,加强风险管理措施。电子商务是无区域易,对信息传输安全、网络安全、付款、货款结算、信息保密等方面,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对法律保障原则,电子商务作为新型贸易模式,无法用传统法规进行约束。因此,必须要做好法律方面的安全保障
(二)不断适应市场需求变化
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时代,电子商务市场千变万化,在财务管理方面,必须要根据市场变化的需求,不断转变财务管理模式,才能在竞争中有脱颖而出的机会,让企业跟上时代变化的步伐。财务管理应实现弹性、及时性,对于交易需要做到实时化、远程化。必须注重企业的知识资本,并加大企业流动性管理。
(三)财务管理需寻求突破
电子商务的存在,将传统财务管理的界限打破,可以让企业的财务管理,从一个局限的空间内,逐步往外扩张,将静态财务管理,逐步发展为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可实现网上采购、支付、报表、查账等相应的财务管理流程。管理人员不管在何时何地,都可使用网络做远程财务管理,以此提高在财务管理上的效率。
三、电子商务动态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电子商务的发展,使得企业可采用以下管理方式做财务管理:财务资源规划、财务重构策略、网络财务、财务工程。
(一)网络财务
网络财务是使用范围较广的财务管理方式,以财务与为核心,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网络为工作实施基础,能实现财务远程操作,采取动态在线管理的系统化财务管理模式。网络财务管理下,能将财务人员的工作介质、方式做巨大改变,由原本静态操作模式,改变为动态财务管理,可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在线审核、报账、信息等,能大量减少工作负荷。电子货币模式,可将传统货款方式,改变为电子单据,其优越性不可小觑。
(二)财务资源规划
对企业财务资源实施规划,是在ERP系统模式下所形成的财务管理模式。在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可让财务部门与企业各部门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利用信息技术,可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汇集,能实现企业与业务、供销、库存、生产等多个环节保持互动,将实物的物资方式,转变为动态资金,可确保企业的财务、业务协同。两者之间相互协调,可有效提高整个财务系统的工作绩效。可改变企业信息断层情况,将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率大幅度提高,能达到信息流、资金流汇集的模式。
四、结语
在电子商务的时展模式下,传统财务管理中所存在的需求不足与问题,可在电子商务的动态财务管理模式上逐步得到解决。电子商务实施财务管理,必须确保安全性、信息及时性,无区域性质的贸易模式,在扩大商家利益范围的同时,财务管理也必须提高效率,减少弊端,从而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持续发展性。系统化的管理模式,特别适用于大型企业财务管理,在一个集中且流通的网络环境下做远程财务管理,也增加了财务工作的及时性、效率、水平,企业各部门之间与财务部门保持互动,能妥善解决企业内部财务控制力不足问题。参考文献:
[1] 樊萍.网络环境下,财务管理的新方式[J].现代经济信息,2011(10):137.
[2] 李娜.电子商务时代动态财务管理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关键词:财务管理 分析 控制
企业财务管理,其实质就是一种价值管理,是利用资本、成本、收入等指标,同时考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来组织资产经营,实现价值的再生、实现和分配的一种行为。在当代企业,普遍选择“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这个观点的核心是,把企业作为特殊的商品,在公允环境下买卖的市场价值确认为企业价值。选择这个指标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这个商品进入市场买卖时的价值是一个价值的合体,同时兼顾了短期利益以及长期利益的评价,比较客观的体现了企业管理价值。
财务管理总目标通常会被运用在筹资、投资和收益分配三个具体目标上,三个具体的目标又在财务管理过程从总体上划分为五个基本环节:预测、决策、预算、控制、分析。在财务管理的五个环节中,财务预测、决策、预算、分析都属于静态总结性分析,而财务控制这项工作是动态的,是要在具体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和掌控,才能使财务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换一句话说,财务控制这项工作的成果和价值,应该在企业制定完整的管理目标后,进行过程或者动态控制中体现。
财务的动态控制,首先会体现在评价体系中核心因素的选择上,其次要体现在整个企业财务运营的过程中。具体工作是在在财务现金流分析以及财务制度过程控制中体现。
一、 现金流分析
(一) 传统的分析指标的局限性
在进行具体的财务管理评价体系中,一般而言,财务分析注重的是企业净利润的多少,评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核心指标也是围绕净资产收益率进行地。
财务管理运用的分析、评价指标,来源于会计报表的数据,现实情况是:企业在利润管理方面各不相同,因而采取不同的利润管理策略;所有的会计核算都是根据一定的会计假设、权责发生制等原则计算出来的;具体会计准则具有弹性,企业可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选择和运用中,包括折旧计算、跌价准备、坏账准备等,在制度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因此,用来进行财务分析的数值,尤其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经过会计核算出来的利润,并不代表企业真实利润值,更不能作为财务管理分析中现金支付能力、现金时间价值的评价依据。
为了更全面体现财务管理的现实意义,在传统对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的基础上,应该增加企业现金流的分析。
(二) 现金流分析
现金流分析,比较直接的数据来源是现金流量表,现金流分析的主要内容就是现金流量表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三大项和补充材料。其中,三大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量又是我们现金流分析考虑的重点。在每一项经济活动当中,现金流量表都将分为现金地流入与流出,我们首先要关注的是流入的净额及流入与流出的总额;其次,还要进一步关注与之相对应的子项组成状况。例如,甲公司是IT企业,报告期内收入为1900万元、净利润值为130万元、净资产平均值为2400万元,经过静态分析,该公司的财务指标还过得去,进一步考察改公司的现金流量表内数据,发现:年度内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550万元,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440万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40万元,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万元。首先从金额上看: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现了问题;投资活动的现金流为负数,该公司有一定投资,主要投资项方向是购买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开发软件);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净额不大。另外,从现金流量表的子项组成来看,甲公司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有关的现金(其他应收款项)940万元、甲公司筹资活动有300万元流入。因此,虽然甲公司静态的财务分析值还可以,但从动态资金流来考虑,结论是:甲公司资金总量出现了问题,公司经营状况的前景堪忧。
现金流分析,主要体现在企业现金流转过程的管理上,具体是要弄清企业利润中的现金比例,以及在投资、筹资过程中现金地流转情况,以此来判断企业真正的收益能力,进行投资决策;还原企业的真实财务管理效果,也最大化避免因企业选用不同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对报表数据的改造,而造成的利润误导风险。
(三)现金流分析的现实运用
通常,我们分析企业的财务管理成果时,息税前利润、净利润值使用比较多,由于指标计算过程过多的加入人为因素,得出结论也比较局限,因此在静态指标的结论基础上,还需要用动态的分析进一步判定。通过财务资金管理,尤其是关注资金流转的过程,可以依据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越大,来判定企业资金周转良性,对于投资或者偿还债务有资金保障,经营、财务风险较小;反之,经营现金流量净额越小,说明企业资金周转不良,企业的经营管理存在困难,经营、财务风险增大。
在动态分析中,现金流对企业的指标评判良性因素主要有以下:收回以前年度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增加本年现金流入;减少存货采购或增加赊购,减少本年的现金流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的债务实质减免,减少本年度现金流出等。这些措施和过程都能取得增加现金流量的效果,这种现金流量的增加,不能作为本年的经营业绩,在本年的利润值里面得不到体现,但在我们进行财务分析时,考虑这些财务现金流的动态变化,往往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一个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做出较为理性的判断。
当然,既然现金流是动态的,其流转的过程如果不加以分析,也会和净利润一样,会被人为地进行改造,也可能产生误导性的信息。例如,企业发生了一项现金流出,应计入当期费用,增加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但为了管理指标的需要,人为地将该项现金流出与某固定资产的购建挂钩,计入了固定资产的取得成本,成了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再如,企业从其他企业取得借款,应计入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但为了管理指标的需要,人为地将他判断为购货企业预先支付的购货款,从而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因此,在进行财务指标动态分析的同时,还要注重财务活动的过程控制。
二、财务制度管理以及动态控制
财务管理的过程控制,主要是要在日常工作中,将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之间的关系理顺;同时,在建立较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在过程中加以合理控制。
(一)理顺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的关系
企业财务管理和会计管理既相互联系又有各自不同的职能:会计管理是依据国家的财经法规所规定相应的方法和规则,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完整、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通过对交易或事项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提供有关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信息资料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财务管理主要是从资金角度进行管理,关于资产的购置、投资、融资和管理的决策体系,它强调的是在资金良性循环的条件下资金的增值。会计管理侧重基于既定的核算原则的全面反映,财务管理侧重企业资金运转状况。所以,财务管理是从会计管理中分离出来的,是在会计核算的基础上进行,却比会计管理要深入和专注。例如,某电器行业上市公司为了占有市场,大量在全国铺货,导致大额应收帐款,结果是:一方面企业实现账面利润额巨大;而另一方面,因此销售行为产生了将近9亿元的税金,账上并无资金可交,更不要说投资者无实质分红,债权人到期债务收不回,企业的持续经营出现困难。所以,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在账面利润最大化的基础上,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其实质是企业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利润基础时,并且能同时带来现金净流量的稳定或增长。
(二)财务制度的建立和过程控制
财务管理的工作重点包括资金流入管理和资金流出管理,对于内部控制而言主要工作之一是成本管理。成本效益管理,是要节约效率不高的成本,控制管理不善的费用;对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扩大市场份额和增加经济效益,以及增加短期负担、长远却能使企业持续经营和发展的现金流出,合理分配。因此,成本管理,是即减少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出,又兼顾从战略上夯实企业的生存基础,要完成成本管理,需要通过相关的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并在工作过程中进行控制。
1. 战略性财务制度的建立
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制定各种政策时,不光只在个体内进行信息收集和分析,在内部资金流程管理的基础上,还要考虑外部信息和资源,进行财务管理,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进行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制定相应的财务制度。从战略角度来考虑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制定科学合理、操作性强、覆盖生产经营各个环节的财务指标计划,并实行动态管理、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企业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企业的持续竞争能力。
2.执行过程的细致控制
关键词:财务预警 探索性因子分析 财务指标
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环境中的复杂性、模糊性日益明显,企业运营过程中面临的风险变幻莫测,及时有效的财务预警体系成为企业经营的迫切需求。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数预警模型是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服务的,判别结果也只局限于被预测企业被ST或未被ST两种。而企业内部的预警体系,应该更加及时、详细,这样才能给企业的管理者带来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有助于企业管理者进行下一步的营运决策。所以,这样一个财务预警体系的指标必须有代表性,能对企业运营现状进行全面有效的反映。
一、传统财务预警体系指标选取的缺陷
(一)指标预警功能单一。传统的财务预警体系主要是通过对期末会计报表中的会计数据进行提取形成财务指标,利用财务指标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预测。把财务指标输入设计好的模型中,通过模型运行结果判断企业财务状况。理论上这种方法行得通,可以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提供一些信息,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这些指标已经不能反映预警体系的全部功能。
(二)指标数量繁多。综合考虑前人研究的财务预警体系,选取的指标一般大约为三十个。因此数据的获取和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会耗费大量的时间,输出结果出现警情的信号时再对企业的经营进行改进已经为时过晚;另外繁多的预警指标也会影响预警系统的效果。
(三)指标的选取忽略了与管理系统的有序结合。企业的财务信息是对企业营运状况的综合反映,企业的管理漏洞、决策失误、经营异常以财务报表的形式输入到财务预警系统中,把财务风险的踪迹反映给企业管理者,达到企业内部财务预警的目的。但传统的财务预警往往自成体系,把财务预警系统作为会计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仅仅通过会计信息进行财务预警往往难以全面、系统。而在现代信息化的环境中,企业建立的后台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企业的经营信息、管理信息、会计信息、资金信息进行集成与共享,为财务数据扩宽了范围,完善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随着指标数量的增加,预警前的指标分类成为了财务预警的必经过程,先把指标进行归类,确认每个指标反映的问题方面,便于解决警情。可见,将财务指标与管理系统进行融合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研究的重点。
二、动态财务预警体系的特征要求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出,企业财务预警体系作为企业经营运行的检测器,应该能实时观测企业动态,及时发现警情,以便企业经营者做出决策。所以,企业财务预警体系选取的指标必须具有及时性、简练性、灵敏性。
(一)及时性。所谓及时性实际上是指指标获取的及时性。作为预测性系统,必然要具有前瞻性,而满足前瞻性的首要条件是及时性,如何及时、有效地获取预警指标是构建财务预警体系的重要环节。传统的财务预警体系主要是根据期末财务报表获取数据处理来进行预警,由于当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会计处理受到了冲击,网络会计应运而生。这种模式下会计处理不仅可以提高会计核算效率,还可以产生实时的财务报表,对财务预警体系指标获取速度有很大帮助。
(二)简练性。企业内动态财务预警体系,供企业管理人员使用,在实际应用中要比供企业投资者、债务人所使用的预警体系频繁的多,甚至会达到每月一预测的频率,因此,具有这样特点的财务预警体系必须容易运行,预警指标必须简练容易获取。简练的指标不但节约了企业的预警成本又能及时发出警情信号,可谓是两全其美。
(三)灵敏性。构建财务预警体系属于事前预测行为,其目的是及时发现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作为预警体系的指标,必须具有灵敏性,在出现警兆的情况下,发现警情的蛛丝马迹,发出信号,为信息使用者提供警情信息。
(四)成本效益性。成本效益是构建财务预警体系必须考虑的问题。在指标体系中有许多指标的确能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很大利用价值,但如果预计获取该指标的成本过大,大于其预警带来的收益,那么应该放弃选取该指标,转而用与之相关的且获取成本较低的指标代替。
三、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的财务预警指标选取
数据挖掘技术发展迅速,日益成为各个研究领域的应用技术。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涌现,给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思路,给传统的财务管理活动带来冲击。其中,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就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每一个输入变量的变异性都可以归结于少数潜在的公共因子和一个与这些公共因子无关而只与该变量有关的特殊因子,它的主要目的就是数据缩减。本文拟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原始的财务指标进行简化的主要原因有:(1)因子分析不是对原有变量的取舍,而是根据原始变量的信息进行重新组合,找出影响变量的共同因子,对信息反映全面,即使对结果影响不大的因素也不会丢失;(2)因子分析通过旋转使得因子变量更具有可解释性,命名清晰性高,便于使用;(3)因子分析可以通过SPSS软件实现,便于操作。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本文样本来自于我国三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在样本选取的过程中,本文剔除了ST公司的财务数据。
(二)财务指标的选取与变量设计。本文选取了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增长能力四个方面共19个指标,变量设计见表1。
因子分析是简化指标的过程,通过寻找各指标间的潜在公共因子实现变量的降维。所以,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要对观测变量进行检验,确定变量间确实有相关关系。本文通过KMO检验和Bartlett检验,分析对指标进行因子分析的适合性。检验结果见表2。
通过检验结果可知,KMO值为0.66,结果大于界定值0.6,表明观测变量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为0,小于界定值0.05,原假设被拒绝,表明原观测数据适合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运用SPSS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得出共同度分析结果显示,流动比率、资产报酬率等6个指标的共同度均超过了0.9,表明公因子对这6个指标的方差做出90%以上的贡献。共同度超过0.7的指标共9个,可见,公因子提供的信息量较大。运用SPSS计算公因子特征值、贡献率、累计贡献率,结果见表3。
根据解释的总方差结果显示,选取7个公因子的因子成分对所选取的公因子进行因子解释,作为选取公因子与原指标间的系数。因子成分矩阵见下页表4。
通过上表可以得出各变量的因子表达式:
X6=0.792F1+0.47F2-0.29F3-0.108F4-0.119F5+0.031F6+0.104F7
X4=0.681F1+0.052F2+0.544F3-0.144F4-0.299F5-0.223F6-0.8F7
……
X5=-0.125F1-0.22F2+0.068F3-0.225F4+0.109F5-0.39F6+0.778F7
下页表5是经过正交旋转后的成分矩阵,通过这个矩阵我们可以得出旋转后的各成分表达式:
X7=0.927F1+0.02F2+0.118F3+0.017F4+0.077F5+0.059F6+0.016F7
X9=0.735F1-0.008F2-0.005F3+0.354F4+0.109F5-0.165F6-0.16F7
……
X5=-0.093F1-0,05F2-0.102F3+0.014F4+0.042F5-0.004F6+0.918F7
公共因子命名如表6所示。表7是成分转换矩阵,成分矩阵乘以成分转换矩阵就得到旋转后的成分矩阵。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因子得分表达式,成分得分系数矩阵见表8。由此得出因子得分表达式:
F1=0.086X1-0.045X2-0.09X3-0.017X4+0.05X5+0.213X6+0.345X7+0.111X8+0.249X9+0.046X10+0.131X11-0.029X12+0.164X13+0.014X14+0.245X15-0.032X16-0.003X17-0.08X18+0.017X19
……
F7=0.093X1+0.002X2+0.12X3+0.006X4+0.787X5+0.045X6+0.099X7-0.063X8-0.084X9+0.374X10-0.02X11-0.12X12+0.086X13+0.026X14-0.013X15-0.041X16+0.067X17-0.127X18-0.158X19
以上是因子得分表达式,即利用原有指标与指标得分作为系数,得出公因子表达式。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因子得分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估计预测,找出企业弱势方面进行改进调整,制定解决警情的对策。
表9是成分得分协方差矩阵,该矩阵是单位矩阵,可以证明,提取的七个公因子之间是不相关的。
四、结论
本文选取三十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选取反映企业营运状况几方面的指标先进行归类,然后对归类后的财务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发现:(1)企业各个财务指标之间确实存在潜在关系,找出潜在公因子加以分析处理可以简化财务预警指标体系,提高财务预警效率并且使预警结果更加直观。(2)寻找预警指标间潜在关系的结果表明,某些财务指标与其他类别财务指标存在相关性,也就是说,企业某一方面的疏忽产生的异常可以影响到企业其他方面的运营,因此,企业管理者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应该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通过因子分析得出了因子得分矩阵,通过得分矩阵可以体现企业经营各个方面的状态,但因子分析更多的是作为达到一些目的的中间手段,实现一些模型运行的中间步骤,在对数据进行降维简化后继续采用其他的统计方法进行处理来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食品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R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37-01
一、引言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被重视,美国FDA限定了各种食品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迁移到食品中的总浓度要低于0.5ppm,欧盟在89/109/EEC中对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材料也做了具体的要求。据欧盟食品安全局检查与统计的数据表明,2012年有10%左右的中国出口食品因安全问题而被禁止入境,其中因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迁移到食品中的比例占50%左右。一方面是我国对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迁移的认证、法规等存在一定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因为我国对于食品包装材料中的化学物迁移量的检测方法与欧美国家不一致,进而检测到的迁移物残留量不同。塑料包装薄膜中在和食品接触能够迁移的化学物多是小分子的、流动性强的添加物(抗氧化剂、阻燃剂、紫外线吸收剂等),与食品长时间接触后能通过扩散、溶解、吸收等作用逐渐进入食品中,污染食品并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危害。
二、包装材料化学物迁移分析方法
(一)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是应用与研究的较早的一种分析PVC包装材料中化学物迁移量的方法。做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的前期处理用的时间稍长,至少要十天左右,根据各种食品用途的PVC材料而决定。常使用的方法是在乙醇和橄榄油的萃取条件下,保持40℃的恒温,浸泡PVC试验样品10-15天。在浸泡过程中需要每天对浸泡的实验样品与食品模拟物进行分析测定,通过统计的数据分析出样品和模拟物的质量变化随时间推移的规律。实验中还要结合原子吸收光谱(AAS)、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研究PVC材料中添加的金属脂肪酸盐与环氧化合物的迁移情况。其中萃取溶剂根据不同的包装材料、分析物质、国家或者地区标准选取,3%的醋酸、蒸馏水、橄榄油也是常用的萃取溶剂。
(二)放射化学测定
放射化学测定是用来分析塑料包装材料中金属元素常用的一种方法,部分的金属元素(如:铅、铬、镉、锡、锑等)为了使塑料具有特定的用途、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被添加到塑料中。分析金属元素一般常用的就是放射化学测定的方法,包括紫外辐射(UV-radiation)、诱导电感藕合等离子体原子反射光谱(ICP-AES)两种方法结合。在进行放射化学元素分析前,需要对包装材料进行一定的处理,使塑料分解,金属元素析出达到能测定的程度。一般的处理方法是:用微波长时间处理使塑料完全消解,或者使用浓硝酸、浓硫酸、双氧水、四氟硼酸等强酸性、强氧化性的化学试剂结合加热的方式对塑料进行湿法消解,消解后对溶液进行痕量分析测定。
(三)高效液相色谱联用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般用来检测塑料中的有机添加成分(抗氧化剂、阻燃剂、塑料稳定剂等),主要包括:米嗤酮、二乙胺-二苯甲酮、双酚A、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二苯甲酮等。高效液相色谱在应用前要对塑料中的各种添加物萃取,常常与别的实验仪器联用。现在常用的操作简单的两种仪器联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微波萃取仪-高效液相色谱联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联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微波萃取仪是利用塑料包装材料的不同成分介电常数的差异,不同的成分在微波场中吸收微波能力不同,进而加热被萃取物,使其从包装材料中快速分离至萃取液中。微波萃取仪一高效液相色谱(MAE-LC)联用后能够大量缩减对迁移物分析的工作量与分析时间,是目前常用的高效分析方法,大量的实验证明微波萃取仪的作用与传统的条件模拟所分析的结果相差很小。高效液相色谱一紫外检测联用(HPLC-UV),这种方法能够模拟紫外线的环境,对最外层的塑料包装(食用油、食醋、酱油等的塑料桶)迁移与稳定研究有较好的应用。通过紫外检测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液体食品中各个部位残留的化学物的量,进而构建出模型评估不同的温度、不同的存储条件下、不同的接触时间等包装用塑料材料对食品的污染情况。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以液相色谱作为分裂系统质谱仪作为检测系统,在各方面的应用很广,能检测多种包装塑料中的有机添加剂。
(四)气相色谱联用法
气液相色谱是应用较早的测试方法,主要适合对各种挥发性物质(如:挥发性含硫化合物、邻苯二甲酸二甲酯、4-苯基环己烷、三溴苯酚、三氯苯酚等)。目前随着测试技术的进步,已经很少单独应用气象色谱进行测试,大多情况下是与质谱联用(GC-MS)。选取的塑料包装样品经过气相色谱分解后,直接用质谱仪进行测试,测试的结果经电脑处理后直接显示,能方便快捷的测试各种塑料包装中化学物残留。GC-MS是目前很多有机实验室都广泛应用的技术,能够定性定量的分析,是分析复杂的多种有机混合物的主要手段,能分析出壬基酚、辛基酚、苯乙酮、三甲基二苯甲烷等20多种有机物。
[关键词]建材产业 服务业态 转型升级 创新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产业获得了快速发展
建筑材料是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原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等领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产业迅速发展,在生产技术和工艺装备方面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产品的品种、质量、档次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为国民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基本满足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建筑材料生产国和消费国。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石材和墙体材料等主要建材产品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2011年我国水泥产量为20.9亿吨,占世界水泥产量的60%;平板玻璃产量为7.9亿重量箱,超过世界平板玻璃产量的50%。我国建材产业已发展成为门类齐全、规模庞大、体系完整、产品配套能力较强、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原材料行业,实现了快速发展。
二、我国建材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建材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多年来在繁荣经济、为祖国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存在着以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1.产业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产业结构不合理矛盾突出
我国建材产品虽然品种较全,行业总体规模大,但增长方式主要还是靠增加投资,扩大生产规模的外延扩张为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由于行业尚处在以原材料制造为主的发展阶段,产品加工深度和产业链延伸不足。
2.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形势依然严峻,产业绩效低下
由于近年来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建材产品需求的提高,加之建材行业产业准入门槛不高,进入壁垒过低,盲目投资和生产力布局不合理、重复建设问题有蔓延和加剧扩大趋势。水泥、平板玻璃等主要建材产品产能的严重过剩,导致了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对资源能源价格变动带来的成本上涨不能有效传递,产业绩效低下。
3.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艰巨
2006年以来,各地通过拆除生产线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近2.4亿吨、落后平板玻璃产能近2500重量箱,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十一五”规定的年度目标,但是按照国发[2009]38号文和国发[2010]7号文关于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2012年前仍有3亿吨水泥和5000万重量箱玻璃的落后产能需要淘汰。
4.资源、能源消耗大和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行业节能减排压力越来越大
水泥、玻璃等建材产业是以矿产资源为基本原料,以化石能源为主要燃料,以高温窑炉这种高耗能、高排放作业方式为主体的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建材行业整体技术装备水平以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差距,污染、耗能、消耗大量资源的立窑水泥、实心粘土砖等仍占相当的比例,要进一步实现我国政府承诺的2020年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建材行业技术改造和节能减排任务依然非常艰巨。
不难看出,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面临的能源资源和生态环境压力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质量效益不高等矛盾和问题,在建材产业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和难点都在于传统的粗放式产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和升级。其中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受历史多种因素影响,建材产业服务业态的总体供给不足,建材产业行业尚处在以原材料制造为主的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发育高度不够,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产品加工深度和产业链延伸不足,科研、设计、咨询以及与国际通行的大建材概念相关的现代物流、商贸等服务业态发展缓慢。要实现建材产业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必须致力于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进产业转型和模式创新。
三、加快推进建材服务业态转型,推动我国建材产业的创新发展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由于外部环境、体制改革、工业化、信息化及城镇化等因素的影响,“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将会表现出诸多与“十一五”时期不同的新特征、新趋势,我国正在进入资源驱动、投资驱动和创新驱动并存的阶段。而加快转变建材产业经济发展方式,需要在两个方向上要加快步伐。一是解决创新能力不强,在全球产业分工处于低端的问题,推动产业升级。二是解决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而实现这两个方面的突破,必须把建材产业的服务业态转型将成为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
因此要适应我国建材产业转型升级的迫切要求,大力促进建材产业服务化转型,发挥现代服务业态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实现服务与制造的深度融合,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不仅满足市场需求,而且创造市场需求,发展新的商业模式,形成促进产业发展新的支撑力量,推动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实现由大变强的发展战略目标。为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建材产业服务业态的转型升级:
1.建材制造过程的生态化增值服务化转型
充分利用建材工业制造过程可以综合利用大量工业废弃物和余热的工艺特点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建材工业作为工业和城市废弃物有效和无害化处置核心为目标,实施建材产业制造生态增值服务化转型战略,实现我国建材制造过程在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无害化处置领域的生态化增值服务化转型。
2.建材产品效能增值的服务化转型
以倡导建材产品的绿色消费、全力支撑建筑节能为目标,实施建材产品效能增值的服务化转型战略,推动绿色消费和建筑节能,引导我国建材产品集成化、系统化、个性化的产品效能增值服务化转型,推动节能减排、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3.建材技术服务的产业化升级
以提高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提升我国建材产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通过研究设计院所的工程咨询、科研设计、装备集成、安装调试、运营服务一体化的建材生产工程承包服务,以及绿色建材、节能建材、建设用配套建材产品的检测认证、能效评估、合同能源管理、资源综合利用评价、清洁生产审核评价等创新手段,增加建材产品的技术含量、提升产品附加值,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实现我国建材技术服务化转型。
4.建材物流贸易服务的产业化升级
以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建材贸易的服务转型为目标,建设水泥、平板玻璃、陶瓷、石材等大宗建材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建材下乡”营销配送体系,在线交易等电子商务平台、现代化建材物流园区等现代物流模式,实现我国建材物流贸易服务化转型。
参考文献:
[1]邓丽姝. 对生产业与制造业升级的理论探讨. 经济论坛,2010(2):209-211
[2]李善同,高传胜等..中国生产者服务业发展与制造业升级[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8.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 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 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 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 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 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 为了跟上变化, 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 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 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 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 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 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关键词:财务分析;存在;问题
1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为了跟上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新晨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