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8篇

时间:2023-07-28 09:18: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涵

篇1

关键词:中国制造2025;技术素养;高职教育;人才质量

作者简介:吴倩(1975-),女,江苏苏州人,苏州职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课程;程宜康(1956-),男,江苏宜兴人,苏州职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院校教学管理、职业教育课程论。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重点课题“技术素养导向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编号:2013JSJG095),主持人:程宜康。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06-0010-05

令全国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界瞩目的《中国制造2025》将人才为本作为重要的战略方针提出,提出要“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育人机制,加快培养制造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要“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也提出要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大幅提升;…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大幅提高;…服务中国制造2025的能力显著增强”。提高技术人才质量已成为我国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基本前提,也成为了我国所有高职教育院校今后内涵建设的重要目标,但是如何真正摆脱高职教育界普遍存在的浮躁、浮华、急功近利的教育教学改革,我们需要通过《中国制造2025》客观冷静地认识自身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原因,并寻找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方向和目标。本文试图从一个很少被重视的视阈――技术素养,讨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问题。

一、中国制造2025的高职教育认识

(一)质量――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问题

产品质量是我国制造业长期不能解决的问题,产品质量不高始终是我们不能成为制造强国的老大难问题,老百姓不相信国货原因之一也是质量问题,产品质量不好引起的商业纠纷造成的国家、企业、个人经济损失十分巨大。既然质量问题如此严重,除了我们的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差距,恐怕人是最为核心的因素。正如日本一位企业家在对中国制造企业考察后所说,他并不恐惧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因为中国企业的员工的技术素质目前还未能超过日本企业的员工。德国人也认为“人的质量是一切产品质量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国家制造的产品质量就是这个国家人民素质的反映”。中航工业成飞董事长总经理王广亚曾对我国企业质量现状作过这样的评论:我们一些企业员工有着许多“不良习惯”――陋习,如在技术管理方面,技术工作不实事求是地做记录,“校对”不经审核就签字,检验不按程序和质量要求检查随便盖章,管理按“领导指示”而不按规章程序办事。企业技术工作人员质量意识极其淡漠,不追求完美,不用数据说话,不精益求精,比如经常挂在口头的“差不多”、“大概”、“估计”、“可能”,等等,一些技术人员工作只凭自己想象自由发挥,所谓的“有才”只是凭经验操作,这些都是造成产品质量不高的来自从事管理和生产的技术人员主观因素。

产品质量有广义质量和狭义质量之分,狭义质量是指产品(工程)的质量,广义质量除了实体质量以外,还包括形成实体质量的工作质量(过程)。德国企业始终认为“产品制造本身的质量才是产品质量的根本要素”,因此实体质量又在根本上取决于工作质量,即取决于决定工作过程中的工程技术人员的质量,或者说取决于工程技术人员个体的技术素养,而个体的技术素养又是被我们的质量文化内涵所确定和内化。从我国许多企业产品质量不高的现象看质量深层次问题,主要还是在于我们的质量文化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仍然处于从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中,而现代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在于其质量文化。

现代企业质量文化是由现代工业文明所决定的,现代企业的特征包括:机器与机器系统及其自动化;分工精细、协作关系复杂、严密;生产过程高度的比例性、均衡性、适应性、连续性;生产社会化程度高,等等。从总体上看,农业社会的劳动基本上是自由、散漫和随性的,因此“差不多”、“大概”、“估计”、“可能”就作为了产品生产质量的“可测量”性。而现代工业(文明)社会的企业质量文化在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上都显示出其不同于农业(手工业)文明的质量文化,现代企业的特征决定了它的质量文化特点。按照质量文化的物质、制度、行为、精神等四个层级看,其主要特点在于:一是在物质层面,工业社会的企业机器和设备的技术与工艺的复杂程度高,产品生产和质量保障所依赖的技术更多、更复杂,各种技术之间的关联性要求技术人员具有更广泛的知识和能力。二是在制度层面,由于现代工业生产高度秩序化(程序化)、标准化,因此不同岗位工作的服从与协作成为企业员工基本的制度性要求;三是在行为层面,工业化生产的自动化一方面减轻了员工的肢体性劳动,但是并未减轻其思维性工作,反而是要求观察、判断和动作更为细致、精准。四是在精神层面,这是质量文化的核心,优秀的质量文化是人本位的,一切技术都是人创造的,但更是为人所服务的,因此技术除了满足人功能性需求,并使人真正安全、方便地使用技术和享受技术,还要让人感受到艺术的愉悦,所以好的技术工作者一定是追求极致、完美,一定需要艺术的理解和创造。

(二)质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再认识

如果我们说产品的高质量取决于企业的质量文化,那么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就是由企业的全体成员的素质所决定的。在一定意义上说,德国企业的质量文化源于德国民族的哲学传统――“讲求逻辑、追求完美、追求彻底性”,他们的企业员工在工作中正是体现了这样的传统所决定的工作特征,这样的哲学传统同样也在他们的职业技术教育中得以体现。我们虽然看到了德国职业教育对高水平德国制造的贡献,或者说看到了他们职业教育的形式,但是否真正深入地认识到他们在教学实施(行为)层面的“讲求逻辑、追求完美、追求彻底性”,即关于职业技术教育在技术哲学、技术文化和技术传统等更多视角的深层次认识和理解。因此,我们是否应该通过更加“逻辑”地认识技术教育的目标、过程,通过更加追求教学目标的“完美”和过程的“彻底性”,以此真正地认识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描述――技术学习者的技术素养。

二是质量内涵的工作过程形而下的认识。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框架是能力、知识、态度,但是,高职技术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志是智力技能和文化能力,所以高职技术人才的能力描述需要强调其智力技能和文化能力。因此,我们在技术素养内涵描述时,将能力分解为技术思维力、技术行为力和技术文化能力,其中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才是高职技术人才的核心能力,更是技术素养的核心要素。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技术思维力和技术文化能力更多的是体现于形而下,并不能够简单地从技术工作的显性的行动体系中给予描述。从软劳动理论看,技术素养的技术思维力训练是提升劳动者“劳动软率”的必须,特别是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劳动工具的“软化”,以纯意识要素的智力、思维活动为特征的“软劳动”,相对以物质(硬)要素的机械、动作活动为特征的硬劳动,其“劳动软率”要求更高。另外,在对技术素养内涵进行描述时,考虑到概念范畴的一致性,以及结构模型的可识别性,技术文化能力不是作为独立的技术素养维度,而是将其作为技术文化维度的内涵来认识,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通过技术素养内涵来认识高职技术人才质量的本质特征。

三是质量价值的认识。从技术哲学思考出发,笔者认为技术价值观教育在我们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中是被忽视的,技术的价值观是技术文化的核心,技术价值观也必然成为技术文化的核心。在今天,技术的价值(特别是关于人文的)在技术哲学中已经成为最受关注的哲学话题,也是美国提出技术素养的主要背景,因此,技术素养本身无法缺省技术价值观。另外,技术价值观也是质量文化的重要内涵,用质量文化的思维看技术及其产品的质量,不能没有人本位和艺术的审美和追求。相应的,高职技术人才培养的质量理解无法离开技术价值的土壤――技术文化,也就是说技术人才的质量需要放入技术文化的广阔视阈,才能真正显示出质量价值的全部意义。尽管文化是一个复杂而宽泛的概念范畴,将技术文化作为一个技术素养的维度来认识技术素养,并作为高职技术人才培养质量价值意义建构的载体,笔者认为是有意义的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三、基于技术素养养成的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一)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技术素养养成

隐形工作过程是相对于显性工作过程而言的,显性工作过程就是“在产品过程中为完成某具体产品目标,按照规定的显性程序进行的工作过程”。其工作的过程是被程序化的(可显性描述的),体现了工作过程的工作意义,此外,工作的产物是物化的,即可以被具化地描述。与此相应的隐形工作过程我们定义为“在具体职业技术工作情境中,为完成工作目标而进行的思维过程和知识应用过程”。这一定义强调了“工作过程”的思维性学习意义,其中的关键词是“工作”、“思维”、“应用”,其中“工作”表征了真实情境的学习意义,“思维”表征了学习行为的心理特征意义,“应用”表征了工作的智力“产物”意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学校的课程学习系统中,个体的“隐性工作过程”是没有被“程序化”规定的,即不可被工作“序化”。

引入隐性工作过程概念是为了能够让我们对技术素养的技术思维力训练确定一个策略依据,在技术工作的实际情形中,技术思维是一种隐性的工作状态,如何将这样的一种技术思维能力训练体现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之中,除了要依赖显性工作过程的程序性学习,更是需要一定的学习策略来获得技术思维训练,使得技术素养能够得到实实在在的养成,为此笔者曾从工程技术心理学的角度,提出过“过程”、“整合”、“记忆”、“联系”、“转换”、“情境”等六种学习策略,由于篇幅所限,在本文中不再详细论述[2]。

(二)基于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的技术文化课程

我国目前高职院校开始通过行指委或由院校自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其基本框架主要是基于岗位工作所需要的能力、知识、素质(素养),以课程为单位展开描述。但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等于只是关于职业工作的教育,这一点尤为重要,由于我国的(基础)教育传统不重视技术教育课程,国民普遍轻技重“文”,全民技术素养不高,学生的技术认知与技术美学能力不够,等等,这些都是造成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技术学习质量不高――技术素养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是接受技术教育的学生,也是重技术的“工作”,轻技术素养的养成,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在“突破”了传统三段式后,又被形而上的“工作过程”遮蔽了技术文化的丰富内涵,更是缺少了关于技术认知和技术美学的学习内容和相应的训练。如何通过在课程体系设计和技术课程内容设计中增加关于技术认知和技术美学等的考量,对学生技术素养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在对高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的技术素养问卷调查中,有83%的人选择“对于技术的兴趣是出于技术的实用”,只有48%的人同时选择了“技术的精致与完美需要人文和艺术的理解”,这一数据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我们技术教育工作者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文化(技术认知、技术美学)认识的现状。其实人类技术发展史表明,技术和艺术从来就是孪生的,杰姆斯・伽略特就认为“对于一个设计,功能完备是基本的,但‘漂亮’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设计能否吸引人们的目光,是否令人乐于体验,均决定了它的美学要求”[3]。显然在我们的高等技术教育对技术美学这一教学目标是不够重视的,同样的技术人文的关注更是缺少。

上海电机学院曾就是否需要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增加有关技术哲学、技术伦理学等内容,在学生中进行调研,“有60%的同学认为没有必要,认为这类课程是浪费时间,不如将时间与精力放在考证上”。因此提出要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人才培养中注重技术素养养成的“隐性课程”,例如在实验实训场所营造技术文化环境(企业质量管理环境),以及开设技术通识类课程,要“避免学生形成急功近利的浮躁心理,过意追求技术知识与能力的外在体现,将职业证书的考取与内在技术精神的养成统一起来”[4]。荆筱槐也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技术教育理念应立足于技术技能的掌握、技术人文性的认知和技术文化的传承”,提出高职院校需要开设如技术史课程等技术文化类课程[5]。

(三)基于企业质量文化的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过程,实践教学课时必须超过50%已成为评估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但是遗憾的是很难对实践教学的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价。在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的质量才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内涵,学习者的技术素养应该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获得养成性的训练,并根据实践教学的技术素养目标给予必要的评价。如何在实践教学的目标和策略设计中体现技术素养的养成性训练,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学校需要通过认识、理解现代企业质量文化,并将质量文化中精神、行为与制度层面的要素融于学校的实践教学目标与评价之中。学校不仅要将细致、精准、极致、完美、秩序、标准、服从、协作等作为实践教学的质量要求,更要在教、学、做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尽可能的可描述(量化)、可追溯、可评价。另外,担任实践教学指导的教师自身的技术素养是决定学生技术素养养成的关键,由于学校教师大都不是来自于企业,对技术素养的理解和认识还很不够,甚至自身的技术素养都很低,因此,对教师下企业实践,必须提出技术素养的要求,在企业中感受质量文化,自觉实践质量文化,并将企业质量文化的好理念、好做法运用到学校实践教学的环境创设、实践教学模式设计和质量评价之中。

今天的高职教育需要畅想未来,需要教育创新,但更需要关注当下,思考不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并不一定能够用“特色”来实证,也不是靠质量“工程”的运动式建设“打造”出来的,特别是高职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除了需要用“工作过程”来描述,是否更需要通过技术素养养成来证实人才培养质量?为此,我们需要更多的关于技术技能人才质量的严谨的学术研究,以及在人才培养实践中透过技术工作的表象,探索更深层次的技术素养要求,把建立技术素养教育目标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更多、更好的有助于技术素养养成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美国技术素养委员会.Technological Speaking: Why all A-merican need to know more about technology[R].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中译本.

[2]程宜康.基于“隐性工作过程”的高职教育技术素养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6):158-160.

[3]杰姆斯・伽略特.设计与技术[M].常初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1.

篇2

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无论何种类型的学校,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都必须首先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热爱自己所学的专业的教育。而对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针对自身特点和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系统而科学的劳动观教育又成为端正其学习态度,使其明确学习目的、热爱所学专业的关键。

一、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自身特点看待中职生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同于大学教育,它在培养目标上,尤其突出了同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要求,强调培养第一线技术型人才;在课程设置上,强调加大实践性教学内容。这一办学特点就要求学生不论在学习阶段,还是在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后,都必须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必须具备愿意动手、勤于动手的习惯,必须具备不偏爱于脑力劳动、不偏嫌于体力劳动的思想,愿意到生产或管理一线,在脑力劳动付出的同时,更愿意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这就要求中职生必须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苦乐观以适应这种需求。

二、从中职生本身的特点看待中职生进行劳动观教育的必要性

现今中职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物质条件优越,他们能够也愿意接受来自多方面的信息,却很少有动手的机会亲自去实施一项完整的工作。而优越的物质条件有时会成为限制他们发展的不利因素,使相当一部分人养成了不愿动脑、更不愿意动手、怕苦怕累的习惯,加之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中职是中等教育的最低层次,毕业后充其量只能找一份工人岗位的工作。另外,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学生认为:上大学就应该在学校学知识,毕业后搞科研和上层建筑,而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主要培养从事一线技术型的人才,因此,他们感到自卑和反感,“中职生自卑”“劳动低下”成为笼罩在他们头上的阴影,这种观念严重影响着中职生在学业上的进取。

由此可见,必须把的劳动教育纳入中职教育中去。

认为:劳动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基本活动,也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第一性活动,人们通过劳动创造出自身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创造出自身生存的精神生活条件。这种精神生活的条件就是人们通过劳动所形成的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对劳动价值的丰富内涵具有深刻理解的感悟。而这种对劳动观的升华就可以反过来激励人们更加热爱劳动,积极投身于劳动中。

要引导中职生达到劳动观的升华,必须采取正确的教育手段和教育途径,具体如下:

1.在理论上,对学生进行劳动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载体的教育,使学生懂得任何知识,如科学技术,如果不通过劳动者的劳动实践,都只能是一种潜在的财富,而不能成为现实的财富。中职生的所学所用,正是这种载体的传动者和实践者。

2.在实践上,采取学劳结合教育,即在保证学生学好书本知识、专业知识的同时,安排适当的时间到工厂一线,同工人技师和技术工人一起劳动,在劳动中找出书本知识和生产技术的结合点。

3.在榜样上,经常请在一线生产和管理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工人技师座谈,请他们介绍自己在一线实践中努力拼搏,通过辛勤的劳动和汗水获得成绩或成果的体会,使学生理解在一线劳动中苦与乐、劳与逸和付出与收获的辩证统一。我所在学校组织学生采访生产一线工人技师,每位学生都被他们立足一线、立足基层,不怕难、不怕苦、不怕累、默默无闻地取得许多技术成果和管理业绩的事迹所感动,每位学生都写出了三千字的访谈录和心得体会。共同认为,中职生只要像被采访的榜样那样,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踏踏实实学好学业,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

篇3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三农”问题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是我国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下,加快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需要充分开发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宝库,将其转化为推动“三化”的强大动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决策和新举措,新农村的一个“新”字,有着丰富而深刻的内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用20个字对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形象的表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新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是全面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条件和新机遇;是农村振兴历史进程的新起点;是“三农”事业发展的新希望。

从对新农村建设目标的解读可以看到,我们要建设的新农村,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协调推进的新农村,是“三个文明”共同发展的新农村,是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新农村。其具体内涵体现在五个“新”上。一是产业发展要形成“新格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是建设新农村的首要任务。二是农民生活水平要实现“新提高”。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改善消费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目标。三是乡风民俗要倡导“新风尚”。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造就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四是乡村面貌要呈现“新变化”。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五是乡村治理要健全“新机制”。深化农村各项改革,加强基层民主和基层组织建设,创建平安乡村、和谐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在这五大目标中,必须把生产力发展的目标放在首位,因为只有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才能真正带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只有生产力发展了,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激发的程度与荣誉感和责任感意识的强度,决定了新农村建设发展的进程。韩国建设新农村的成果已得到世界各国的充分肯定。其成功的一条经验就是重视激发农民自主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创造力。韩国的学者将其概括为:通过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活动和国民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形式,使国民勤奋、诚信、自助、合作的传统得以恢复,从而释放出自身的潜能。可见,不断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挖掘农村人口劳动力资源,在新农村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对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求的紧迫性

对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在自然资源、物质资源(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源三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力资源是最具有优势的资源,也是我国在世界上唯一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增强综合国力,是基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国情的必然抉择。建设新农村,关键是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家园。农民的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思想道德水平,直接决定新农村建设的兴衰与成败,因此,农民的知识化、技能化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条件。

然而,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有9亿为农民,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令人担忧,成为制约“三农”发展的重要因素。据2000年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8.96%,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3.65%,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05%,高中文化程度的占9.37%,大中专文化程度以上的分别占0.40%和1.57%,平均受教育程度为1.4年,①在一些贫困地区,上述指标更低,而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已经达到12年以上。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培训的只占20%,接受过初级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3.47%,接受过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或者培训的只占到0.13%,而没有接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竟高达76.4%。在发达国家,每万名农业人口中拥有农业科技推广员30~40名,我国仅有5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员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而且由于科技经费不足,科技体制不合理等原因,还有相当比例的农业科技人员处于闲置和流失状态。②

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对新技术的吸收和创新能力差,我国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仅占发达国家的一半。在美国,一项先进技术在全国推广只需要1年的时间,而在我国平均需要6年时间。我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等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经高出国际市场价格20%~30%,且质量与国际标准存在较大差距,在国际市场上无竞争优势,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转贴于

要改变我国农业落后的现状,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必须依靠科学技术与教育。美国经济学家米凯·吉瑟研究证明,在农村地区,教育水平每提高10%,将能诱导6%~7%的农村人口迁出农业,按照净效应,将把农业工资提高5%。世界银行《1991年世界发展报告》也指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每增加1年,GDP就会增加9%。③职业教育是教育与经济的结合点,是教育与社会各种职业沟通的桥梁,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和造就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新型农民、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最直接与最有效的途径,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支柱,在全面贯彻科教兴农战略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农村建设与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定位

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业、面向农民”的办学宗旨农村职业技术学校要把方向和目标定位在面向农村,要立足地方经济结构特点,结合经济发展规划,围绕特色农业,将农技培训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从农民实际需求出发做好农业技术培训。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面向农民,服务农民,尤其是要面对那些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村青年、专业大户、致富带头人等骨干,进行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和农副产品加工等方面知识的教育与培训,为农业生产第一线输送懂技术、有产业化经营管理知识、能驾驭市场的营销大户和科技示范户,使他们逐步成为建设新农村、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主体力量。

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办学原则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的实际问题,确保新农村建设给农民带来实惠、受农民欢迎。教材是搞好培训的前提,教材内容必须始终围绕当地资源优势与龙头企业的特色编写,并融入一些实用、实际、实效的系统技术知识,突出实用技术的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从而强化学习者的实践操作能力。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对象是农村劳动者,他们的文化素质基础差异较大,且易受农时季节的影响而中断学习,因此,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可组织教师巡回讲、集中办班课堂讲、实用技术现场讲、多媒体教学辅助讲等,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吸纳更多的农民接受职业技术教育。

开展“短、平、快”,“宽、适、活”的实用技术培训“短”即每次集中的时间短;“平”即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与受教育者的水平;“快”即见效快;“宽”即专业覆盖面要宽,基础要宽;“适”即充分考虑适应面;“活”即培养学生的方式方法与衡量学生的标准要灵活。通过实用技术培训,要使学习者在尽量短的时间里掌握宽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让农民尝到科技致富的甜头,从而增加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受教育者的积极性、主动性与自觉性,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具有广泛的生源与发展空间。

以就业为导向,增强办学特色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需要转变办学思想、办学模式、发展思路,以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职业院校要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紧密结合生产服务一线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灵活多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时,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办出自己的特色,突出自己的优势。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环境、办学条件、师资力量、人才需求的不同,制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农村职业学校要发展,必须尽可能地形成自己的优势与特色。

多渠道引入教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水平低下是制约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职业学校应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培训力度,采取多种途径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为了解决师资不足的问题,原国家教委《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意见》提出的四个办法是切实可行的。即首先,依托普通院校建立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其次,加强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建设,合理调整专业结构,开拓专业新领域,拓宽专业口径,使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专业设置更好地适应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再次,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可以成为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专业课教师队伍的重要来源;最后,可从企业和事业单位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有特殊技能的人员中聘请专职和兼职教师。

注释:

①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②黄育云,熊高仲,张继华.职业技术教育在中国[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③苏燕羽,曲云.解决“三农”问题的教育透视[J].中国冶金教育,2005,(3).

参考文献

[1]刘斌,等.中国“三农”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黄育云,于炳诚.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篇4

[关键词]河南省 高等职业教育 问题发展 对策

近年来,为了实施科教兴豫和人才强省战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我省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长期以来,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遵循“坚持高职方向,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坚持人才培养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适销对路的原则,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高级应用型、技能型、管理型等方面人才。但是从发展的角度看,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仍存在问题。本文从分析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人手,提出建议和对策。

一、问题分析

1.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本科层次规模较小。虽然各高等职业院校都在为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设置专业,但是由于办学条件等各种原因的局限,其专业设置仍不能很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急需的工程技术类、金融类、经管类、农林畜牧类等专业相对较少,这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

在专业设置方面另一个严重的问题是本科层次规模较小。目前,只有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一所职业院校招收少量本科生。在20世纪80年代,河南省的工业化水平不高,经济不够发达,基本上是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当时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于专科层次是合理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不断涌现、产业结构的调整、设备的更新换代、知识技术层次要求的逐步提高,以及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人才需求层次的高移,大专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已无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人才市场反馈的信息来看,专科层次的人才就业仍不容乐观。2004年河南省各层次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显示:研究生的就业率为90.25%,本科生为85.19%,而专科生还不到69.73%。类似的情况在其他省也普遍存在,这对各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河南省的各高等职业院校,虽然都已明确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但真正办出特色的还不是很多,不少专业还是本科专业的“压缩型”,还有的高等职业院校积极向普通高等教育靠拢,极力想甩掉“职业”二字,使其职业特色越来越不明显。因此,办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色仍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薄弱环节。

3.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和进一步发展。要办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就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而言,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明显不足。以中州大学为例,每年市财政划拨给学校的经费不足800万元,不到学校正常性开支的30%,这不但与国外无法相比,就是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也相差甚远。预算外收入基本上都用在保持学校正常运转上,没有什么发展余地。由于经费不足,以及缺乏与行业、企业经常性的合作、沟通的机制,使高等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场所设施短缺,影响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与高等职业技术特色的发挥。

4.缺乏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宣传不到位。尽管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但是在地方上,真正落实的并不多,不少地市对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仍旧停留在口头上,在招生、就业、培养经费等方面缺乏必要的政策导向,缺乏必要的宣传。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偏见和误解,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二等教育”,总觉得高等职业院校“不正规”。因此,如何扩大宣传,消除社会上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鄙视心理,使人们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内涵和作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乐于接受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这也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建议与对策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河南省也启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程,提出努力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地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网络,努力扩大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提高教育质量,形成一批具有鲜明办学特色、适应当地社会需要的高层次实用人才培养基地。

1.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全社会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技术改革与发展的社会氛围。因此,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本着对国家、对民族高度负责的态度,从市场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角度出发,对国家、省政府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规划加以认真的考虑和研究,出台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利用各种场合、手段大力宣传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提高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改变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重学术,轻技艺;重理论,轻应用;重知识,轻能力的认识误区,营造适宜其发展的社会环境。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地方性配套法规规章,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规范高等职业教育秩序,推进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各高等职业院校也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全方位宣传自己,扩大影响。

2.通过“三改一补”的方针,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走内涵式的发展道路。为进一步发展河南省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河南省“十五”高素质人才培养规划》中提出:“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将职业大学独立设置的成人高等学校、大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有条件的省部级以上重点中专,通过‘三改一补’组建为职业技术学院,在普通本科院校中举办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形成多形式、全方位、多层次举办高等职业教育的格局。”同时,对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要本着优化资源配置的原则进行整合和提升。努力扩大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科学文化的辐射作用,使之成为地方高水平的研发中心,并逐步有重点、有步骤地建设一批在办学方向和办学水平上都具有示范作用的高等职业院校,各省辖市在重点建设好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的同时,还可以创造条件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

3.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优化专业结构,提高办学效益。各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河南省经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积极创造条件,增设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增强专业适应性,尤其是要面对加入WTO后的新形势和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而进行专业和学科的调整,基本形成适应高新技术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把重点放在增加专业种类上,注意避免新增专业不合理重复;对已经不适应需要的传统专业和基础专业进行改造,促使其向应用方向转变;对文理学科和专业要拓宽服务范围,厚基础、宽方向,增加适应性;对过时的、需求相对饱和以及非传统优势专业,要进行压缩调整;重点加强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生物工程、环境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及财经类复合型高层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4.积极创造条件,提高高职院校办学层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层次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应选择部分建校时间长、办学条件较好的高等职业院校逐步开设本科专业,使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不但有中等层次、专科层次,又有本科层次,将来根据需要逐步向研究生层次延伸,以满足社会上对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使河南省职业技术教育体系更趋完善、合理。

5.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高职教育,为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鉴于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80%。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是两个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根据高等职业教育要面向基层、面向地方、面向农村的原则,各高等职业院校需进一步加大面向农村有关专业的招生,加强对在农村从事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重点是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能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劳动者,真正解决广大农村急需的基层人才问题,为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同时,根据《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2001年到2005年)》提出的发展目标,到“十五”末,河南省城镇人口将由目前占总人口的25.8%提高到32%,这意味着将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近700万人,完成这一转移的关键是对其进行中、高级职业教育和培训以适应新的岗位和职业,否则,“十五”计划的城镇化目标就难以实现。

6.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 2004年,河南省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仅172元,居全国第29位,比全国平均水平265元低93元。可以说各级各类教育都存在经费不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更是如此。在《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入”,“市 (地)级人民政府要统筹规划、促进本行政区域内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多渠道筹措职业教育经费的机制。”在《职业教育法》中也明确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按照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决定开征的用于教育的地方附加费,可以专项或者安排一定比例用于职业教育。”目前,河南省各高等职业院校尚处在成长阶段,其办学经费大部分是自筹,少部分是由地方财政划拨,经费非常不固定,极大地影响了各高等职业院校的进一步发展。各级政府应按照生均经费不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生均经费的原则,合理安排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并逐年增长。在城市教育附加费中划出一定的比例用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这在经济不发达、社会筹资能力不强的河南省来说尤为重要。同时也应在金融、信贷、税收和基建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积极引导社会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多渠道筹措高等职业教育经费,最大限度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7.进一步深化教学体制改革,办出高职特色。各高等职业院校要紧紧围绕着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办学特点,在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坚持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努力办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积极推进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发和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和教材。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强化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注重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弹性学制、学分制,放宽升学年龄限制,拓宽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渠道。完善教育教学评估体系,把就业率作为衡量高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拓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空间。

篇5

关键词: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市场化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27-0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教育,扎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就业市场,不能为当地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1.2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一个行业的工作,这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相关技能更加完备。

1.3学科交差类专业成为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但是这些人才也可以升迁,升迁的方向是一线主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这需要相关的技术技能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而这些岗位需要的是复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专业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顾自身条件开设新专业,盲目攀比,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自身声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稳定可靠的行业依托,导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专业建设难以形成特色。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适时调整,按照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建设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专业化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超前意识,主动适时地调整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具体来讲,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同一职业领域的人才规格、专业目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际论证来进行。

2.2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在专业开发和设置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专业体系,突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3专业设置要体现前瞻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原有专业,以成熟专业作为基础,适时调整和修正,设置新专业;同时基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增设新专业。

2.4条件成熟、设备兼容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地与现有教学设备相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规模效应。

2.5传承优势和创新相结合

职业学校既要有稳定的优势专业,显示特色和实力,又要有适应社会急需的创新专业。专业创新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常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是根据高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专业的教育内涵,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设置新专业。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交叉整合来设置和建设专业学科。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工艺型、执行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的,所以专业的合理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要达到专业的合理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专业定位要准确、合理

高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愿望,应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其他需要;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基础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趋向;也要考虑学校具备的办学层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顾自身条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赶潮流。

3.2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无须追求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每个行业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专业,而对于变动性较大,需求量不大的岗位,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3.3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现代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做好专业的调整预测研究,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适度超前设置的专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专业设置和建设适度超前,还容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学校办学主动权,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

3.4冷、热专业相互搭配

热门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因此,要在主客观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设置热门专业,社会有需求就设置,不需要就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冷门专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需求量不大,学生不愿选报。但今天的冷门,明天可能就是热门,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不应当头脑发热,而是高瞻远瞩,合理配置冷热专业。

3.5突出特色品牌专业

特色就是我有他无、他有我优,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文化内涵。专业建设应当建立在特色品牌这个高度上,没有特色不会被人记住,没有品牌就没有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专业,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积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和学习习惯等。一个专业成了一个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达到一个高度,专业的文化内涵才得以诠释。

3.6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在职培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不同专业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满足岗位变化和从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要求。除设置学历教育专业外,还应积极开办短期培训专业,当然,这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辅相成,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在学历教育中,通过培训,学得一技之长。

3.7校企共同建设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校企共同研究具体专业设置,共同参与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开设社会急需、相对超前的新专业。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还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可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还能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0):37-39

篇6

论文摘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而专业设置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专业设置和市场要求的有效结合能够极大促进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探讨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特点和原则,并且提出专业合理配置的相关要求。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教育,它的发展与就业市场状况密切相关,按劳动力市场需求来设置专业和课程,用市场运作的理念来经营职业学校,把握市场的要求,就抓住了办学的主动权。如果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脱离了与市场,离开了行业和企业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也就脱离了生存的基础。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者应当从地区和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对人才需求合理预测的前提下,在行业和企业的参与下,经过反复认真地论证后,对专业设置作出理性决策。 

 

1、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特征 

 

从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情况来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1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相吻合 

综观各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现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作为一种地方性教育,扎根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实际,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存的基础。相反,如果没有就业市场,不能为当地服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就失去了生存的依托。 

1.2专业设置直接面向特定职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是把教育和培训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毕业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一个行业的工作,这就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技术性和实用性。把企业的培训提前到学校里,让学生得到系统的训练,相关技能更加完备。 

1.3学科交差类专业成为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培养生产一线员工的教育,但是这些人才也可以升迁,升迁的方向是一线主管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他们的职责主要是执行公司的战略决策,这需要相关的技术技能保证公司战略的实施。而这些岗位需要的是复合交叉型人才,所以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专业已经成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一大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相关技能的关键,以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 

 

2、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原则 

 

近几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在专业设置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不顾自身条件开设新专业,盲目攀比,造成热门专业重复建设;降低人才培养标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学校自身声誉;政府投入不足,缺乏稳定可靠的行业依托,导致部分院校急功近利,专业建设难以形成特色。因此,职业院校设置专业时必须适时调整,按照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的原则来进行专业建设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增强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在专业化设置相对稳定的前提下,有足够的超前意识,主动适时地调整旧专业,增设新专业。具体来讲,专业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 

2.1真正体现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 

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和行业技术水平的高低,对同一职业领域的人才规格、专业目标有特定的要求,因此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必须紧紧围绕和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市场调查和实际论证来进行。 

2.2培养目标为技术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培养方案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在专业开发和设置过程中,应从实际出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专业体系,突出以关键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成为合格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3专业设置要体现前瞻性 

由于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变化,适时调整原有专业,以成熟专业作为基础,适时调整和修正,设置新专业;同时基于地方经济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的发展需要,未雨绸缪,增设新专业。 

2.4条件成熟、设备兼容 

学校在专业设置时,必须考虑自身的办学条件,同时要尽可能地与现有教学设备相兼容,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资源的规模效应。 

2.5传承优势和创新相结合 

职业学校既要有稳定的优势专业,显示特色和实力,又要有适应社会急需的创新专业。专业创新是利用新技术、新设备对常规专业进行改造或者是根据高新技术发展,不断更新和调整原有专业的教育内涵,拓宽知识面,改进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手段,及时设置新专业。总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岗位适应能力为目标、以技能训练为核心、以专业交叉整合来设置和建设专业学科。 

 

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基本对策 

 

由于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是工艺型、执行型人才,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服务的,所以专业的合理配置显得比较重要。要达到专业的合理配置,必须考虑以下几方面因素: 

3.1专业定位要准确、合理 

高职学校应充分考虑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生成才愿望,应为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服务,以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水平为基础,兼顾其他需要;要考虑当地的教育基础和受教育者的需要;要考虑学生就业能力、就业需求和就业趋向;也要考虑学校具备的办学层次,切不可盲目攀比,不顾自身条件而任意拔高或盲目赶潮流。 

3.2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无须追求专业学科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重要的是教育的职业定向性,就是学生学习了这个专业,今后能够无障碍地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因此,要以职业岗位为依据设置专业。对于就业相对稳定、需求量大的岗位,每个行业岗位可以设置一个专业,而对于变动性较大,需求量不大的岗位,可设置不同的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3.3专业设置要适度超前 

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结合本地特点,准确把握经济和社会发展趋势、科技发展走向,特别是现代支柱产业、第三产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趋势,掌握人才需求变化规律,科学预测人才需求远景,做好专业的调整预测研究,确保新开设的专业具有适度的超前。适度超前设置的专业经过一定时期的建设和完善,其成熟期可与人才需求的高峰期相一致。专业设置和建设适度超前,还容易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把握学校办学主动权,不断提升学校自身的声誉。 

3.4冷、热专业相互搭配 

热门专业需求量大,就业形势好。因此,要在主客观条件和软硬件设施比较完备的情况下,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设置热门专业,社会有需求就设置,不需要就及时调整,适应市场发展,满足企业需要;冷门专业条件比较艰苦,社会需求量不大,学生不愿选报。但今天的冷门,明天可能就是热门,这与政府的政策导向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在专业设置时,不应当头脑发热,而是高瞻远瞩,合理配置冷热专业。 

3.5突出特色品牌专业 

特色就是我有他无、他有我优,而品牌是一个产品的文化内涵。专业建设应当建立在特色品牌这个高度上,没有特色不会被人记住,没有品牌就没有文化内涵和品位。要形成特色品牌专业,必须投入极大的工作热情和努力,积淀学校的校园文化,开发相关的技术,形成良好的教育工作氛围和学习习惯等。一个专业成了一个特色品牌,专业的建设才达到一个高度,专业的文化内涵才得以诠释。 

3.6学历教育为主,兼顾在职培训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使不同专业具有一定的兼容性,满足岗位变化和从业人员的转岗及再就业要求。除设置学历教育专业外,还应积极开办短期培训专业,当然,这种培训与学历教育相辅相成,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在学历教育中,通过培训,学得一技之长。 

3.7校企共同建设专业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校企共同研究具体专业设置,共同参与教学工作有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学校开设社会急需、相对超前的新专业。校企合作进行专业建设还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一方面,学校可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工作,掌握新工艺、新技术;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从企业聘请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校企合作还能增加学校的经费来源,改善办学条件。 

 

参考文献: 

[1]黄日强,德国职业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j],职业与成人教育,2006,(10):37-39 

[2]张国生,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特点[j],职教通讯,2007,(7):47-48

篇7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育;信息技术

1 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语文教育内涵

信息技术因其功能丰富、高效应用特征而实现了各行业的广泛应用,具体涵盖信息及数据的有效采集、科学表示、全面处理、迅速交换、优质传输、清晰显现、大量存储及规范组织等。基于信息技术综合应用优势,将其作为一门专项教育内容尤为重要。实践教育阶段中,应做好综合素质培养,实施信息技术应用手段、科学方式的全面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则主体通过教育培养提升学生掌握应用语言文字信息及其载体的科学能力,优化整体素质。伴随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逐步引入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促进了两环节的有效整合,并令小学语文教育方式、实践手段实现了丰富、多元化发展。由此,从某种层面与意义上来讲,我们也可将小学语文教育视为一类信息技术教育。由逻辑层面,小学语文同信息技术教育则应保持交叉关系。实践教学中不仅应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优良的思想品德,锻炼健康体魄,同时还应提升智力水平,有效渗透信息技术教育内容。伴随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持续进步,小学语文教育应促进教学内容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教学信息量,优化教学手段方式,科学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教学水平,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两者是互相促进、相互扶助的,前者可为后者巩固构建良好的素质及人文内涵基础,成为持续进步、变化提升的需求,并可为信息技术、教育优化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信息技术教育,尤其是多媒体现代化技术的科学应用则会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手段以及实践内容的全面丰富,实现教学效率优化提升。

2 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启示

信息技术教育的全面发展将会令教育资源进一步优化,令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有效提升,并通过互动教学优化师生关系、增进师生联络情感,令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兴趣与自主探究的实践精神。有效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良好实现教育目标极为有利。将信息技术教育手段科学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可通过其丰富的图形、大量的文本信息、形象生动的视频动画、多变声音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图文并茂的教学,为学生创建一种优化、丰富、生动形象的交互学习方式,可令学生快速的接纳信息,有效存储并化为己用。该类直观形象的教学模式将创造丰富的教学情境,令学生集中注意力,形成对语文学科的独特情感,进而在愉悦、开放的教学氛围中主动全面的获取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技能。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育中有效引入信息技术教育是一类行之有效的科学教学手段,可通过耳濡目染的熏陶培养、潜移默化的实践教育,令学生形成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审美情趣,树立科学正确的道德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并实现良好升华。例如,在讲授赵州桥一课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手段展示赵州桥以及他类经典桥梁工程的丰富图片,通过结构演示分解、细节对比、全面分析,令学生明确桥梁结构体系特征与设计科学性。还可利用教学课件的生动制作,配以北京的桥等优美音乐、动画视频、朗诵阅读令学生对桥梁的建设历史背景、具体年代与优美形态形成深刻印象,体味赵州桥建设的古朴美观、耐用坚固,进而深感我国劳动人民的丰富智慧与伟大奉献精神,并形成自豪情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该类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于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模式可令教学形成形象丰富、生动真实的意境,令学生形成良好的主观能动性,将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令小学语文及信息技术教育实现双赢发展。

3 促进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融合

基于信息技术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的科学影响作用,实践教学中,应促进两者的有效融合。为提升实践教育水平,更新观念尤为重要。各级政府、教育人员、主管单位的配合行动也不容忽视。只有观念跟上形势、与时俱进,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各相关单位、责任人实践行为方能形成对小学语文教育融合信息技术教育的有利影响与促进作用。为此,我们应强化宣传,令整体社会全面意识到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融合的科学必要性。对于教育人员,学校应做好全面培养,提升一线语文教师信息技术水平,令其掌握必要的信息本领,丰富信息素养,进而有效应用现代化信息教育手段优化小学语文教学。同时各个学校可聘请优秀信息技术人才来校组织开展专题讲座,扩充语文教师整体信息素质。广大教师则应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杜绝等、靠的被动意识,全面探索小学语文教育与信息技术教育的融合策略。再者,政府机构应优化政策支持,扩充投入,加强师资力量培训,优化软件与硬件配置,实施整合管理,进而为信息技术及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效整合创建良好实践环境,真正提升综合教育质量水平。

4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对小学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作用。为此,我们只有明晰教育内涵,更新教育理念,促进信息技术同小学语文教育的全面融合,方能提升教育水平,培养新时期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北师大附中;劳技教育;特色;原因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5-0177-02

从2013年6月至12月,笔者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实习,这一段时间的实习让笔者亲身感受到了附中劳动技术教育的浓厚氛围,也目睹了劳动技术教育在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在实习生活即将结束之际,笔者将实习期间的学习所得写下来,希望能将这几个月的美好生活用文字保存下来,同时也可以对这几个月的所获、所感做一个总结。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从1958年开始响应国家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号召,积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历经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却从未间断过。如今,北师大天津附中校园环境优美,学习氛围浓厚,设施齐全,劳动技术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十多年来附中人始终坚持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形成了自己鲜明的办学特色,很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与学生的成长,被天津市教委确定为首批24所特色高中学校之一。

一、北师大天津附中劳动技术教育的特色

实习期间笔者翻阅了北师大天津附中的相关资料,粗略了解了其六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劳动技术教育在附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过六十余年的不懈坚持与探索,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学校也因其卓越的教育教学成果而闻名全国。

(一)开展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该校最基本的办学理念就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其劳动技术教育的开展也是与素质教育紧密结合的,学校的领导和教师既注重基础文化课的教学,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尤其是从1958年开始贯彻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以来,不断加强校办工厂的建设,建成了自己的劳动教育基地,即使在“”期间全国教育严重受阻、教学受到重大破坏的大环境下,也没有放弃开展劳动技术教育。

在大力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同时,北师大天津附中也十分注重德育、美育等方面的工作,真正做到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在全面育人理念的指引下,附中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技教育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二)开展教育理论学习,紧跟社会发展步伐

人们常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先进的思想才能让行动紧跟时代的步伐。北师大天津附中的领导和教师充分认识到了理论的重要性,他们通过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知识,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自学、进修、网络培训等多种方式完善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通过开发校本课程、在教学中不断总结与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置身于附中的校园,时时处处能够感受到浓郁的学习氛围,也正是这种不断学习的精神让附中能够掌握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学校的发展能够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走在全国各地劳动技术教育的前列。

附中教师的乐学和善学精神是笔者这段时间内感触最深的一点,毫不夸张地说他们个个都是被荣誉和称号笼罩着的,这些荣誉足以让他们功成名就、生活无忧,但他们没有因此而停下学习的脚步,依旧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学习,形成了一种浓厚而极具感染力的学习氛围。

(三)强化劳技教育研究,以科研带动发展

成功的教育需要将先进的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只有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过程中进行科学研究,对存在的问题认真思考、调查,并及时提出解决的方法,以科研带动实践,才能促进学校的更好发展。这一点北师大天津附中做得很好,该校历来注重劳动技术教育和技术教育的科学研究,领导和教师都有着极强的科研意识,他们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和解决问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附中多次完成了国家、天津市以及河西区的重大劳动技术教育科研课题,受到了各级部门和领导的好评。新课改实施以来,学校率先开展技术教育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实验研究,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不断发展。

(四)以学生的健康为本,让学生健康成长

众所周知,身体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没有健康强壮的体魄,一切都是空谈。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直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将体育课程与劳技课程相结合,通过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进行一定的体育锻炼,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五)实用性的技术教育,提升学生技术素养

北师大天津附中注重开展实用性的技术教育,很好地提升了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了开展好技术教育学校制定了专门的教学计划,在校期间学生要多次进厂劳动,到毕业时每个同学都基本上掌握了车工生产技能,达到简单图纸能看懂、普通量具会使用、型号设备开得动、一般零件能制作的目标。这就使得学生的技术素养大大提高,从而为他们走出学校尽快步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六)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提升学生适应能力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的过程中还注重信息化建设,运用信息化教育提升劳技教育水平,学校投资500万元建设覆盖全校的光纤宽带校园网,建立起了学校综合管理系统、电教资料查询系统、学科资源库、moddle数字教学平台等办公和学习平台,该校的信息技术设施、达到了全国一流的水平,其网络端点覆盖了每个办公室、教室。为了开展好信息化技术教育,让学生能够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求,学校“为教师配发了笔记本电脑,每个教学班教室均配备电脑和投影机,每间教室都可以进行多媒体教学,实现了教育教学和办公的数字化与信息化。”①学校还开展了机器人教学活动,建立了机器人试验研发室,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在国际机器人竞赛中附中师生多次获得大奖。

二、附中劳动技术教育显特色的原因――正确的选择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特色教育之所以能够取得较大成功,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主要是基于学校的几大正确选择。

(一)正确办学方向的选择

1.发展理念――科学育人、务实创新

多年来,北师大天津附中秉承天津十三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办学传统,立足时代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坚持做到科学育人、务实创新的目标。为此,学校确立了“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能够服务国家和社会,具有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在这些科学、务实的思想指导下,北师大天津附中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2.育人方针――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在此思想指导下附中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最终建立了服务性的评价体系,把教师的工作重心引导到为学生的尽快成长和全面发展提供优良服务上去。学校还着力构建以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努力把教育教学行为变成实现教师自我价值的创造性活动。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学校采取了不同的施教原则,对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开设“提高班”,增加他们的自由支配时间,开放图书馆、教师资料室等学习资源,并根据需要请优秀教师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辅导,为他们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狠抓养成教育,着力开发他们的非智力因素,让学生对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并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科学规范的管理体制的选择

1.规范合理的办学章程

为了确保学校沿着正确的道路不断走下去,北师大天津附中制定了自己的办学章程,章程的核心内容是:学校要以“科学、务实”为办学精神,要形成“求实的校风,严明的校纪”,学校必须以教学为中心,通过科学管理,精心培育,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生活,要着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附中人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也是积极落实这一章程,力求让学生获得全面、健康的发展。

2.高效、完善的管理体制

北师大天津附中成就的取得还得益于其高效、完善的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几方面内容:第一,成立教代会。职责是代表教职工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校长要与教代会互相沟通,使他们成为校长决策的参与者和执行者,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智慧。第二,实行教师聘任制。这是附中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聘任制引入了竞争机制,让人才能够合理流动,最终优化了教师、干部、职工队伍。第三,建立了劳酬紧密挂钩的分配制度。学校实行了自费结构工资制,按课时和岗位补贴报酬,使得待遇和劳动总结挂钩;第四,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党政分开,扩大了校长的办学自,让党支部能够集中精力加强党的建设,加强思想工作,确保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三)建立高素质师资队伍的选择

北师大天津附中在教师的培养与引进方面有着优良的历史传统,学校在对已有教师的培养方面主要有几种措施,一是鼓励和资助他们攻读研究生学位;二是积极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北师大研究生课程班进修学习,已有90多名教师通过这种培训达到了研究生水平;三是实行师徒制,通过老教师的“传帮带”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1]。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针对青年教师专业知识宽厚、思维敏捷、精力充沛,但缺乏经验、教学随意性强等特点,学校通过党课、谈心等形式加强他们的职业理想,提高他们的思想素质,通过把教学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注重为他们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除了培养之外学校还注重引进优秀教师,不断调入骨干教师,外聘高级教师,为学校注入新鲜血液。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师资队伍为附中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后盾,也为其劳动技术教育的更好发展提供了保障。

(四)科研型教育的选择

好的经验源自不断的实验研究,附中领导班子及全校教师都具有很强的科研意识,教职工经常会参加相关的教育科研动,学校也会定期召开教育科研经验交流会,让教职工彼此学习科研经验,聘请专家举办科研讲座,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附中与全国三十多所学校一起建立了科研共同体,创办了自己的学报《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在全国多个省市得到了不错的反响。2006年学校提出了“科研型教育”的学校发展战略[2],通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附中逐步形成了科研型的教育文化,校内科研氛围浓厚,科研成果也较好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

三、在附中实习期间的几点切身感触

(一)附中人具有不言放弃的精神

北师大天津附中师生具有一种不轻言放弃的精神,正是凭着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附中的劳动技术教育走过了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正是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让师生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多次在国际机器人大赛中、国内科技创新大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为学校赢得了荣誉。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北师大天津附中十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学校开设了大量的校本课程和活动课程,还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开设了选修课,如算法与程序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等,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爱选择相应课程,从而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实现个性化发展。

(三)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北师大天津附中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校通过课堂教学、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社团和社会活动,让每一个学生掌握各项技术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陶冶功能

美好的环境对人有着教育和熏陶作用,北师大天津附中人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很注重通过独特的校园布置来陶冶学生的情操,这一点在笔者第一次踏进附中的校门时就深刻的感受到了。学校绿树成荫,环境宜人,具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场馆营造了浓郁的学府氛围,时空广场等特色建筑彰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这无一不给学生以感染和鼓舞,激发他们勤奋学习。

踏着辉煌一路走来,附中人信心满满,如今,附中的广大师生正在传承优势中创新发展,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而不断努力着,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不断前行着,也坚信附中人会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慧敏.培养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C].在改革中奋进――实行校长负责制10成果精粹集,1994:154.

[2]北师大天津附中.北京师范大学天津附属中学的丰硕成果[J].中学教育理论与实践(附中内刊),2012(4).

推荐期刊